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南平坟事件

河南平坟事件

河南省周口市今年开展了大规模平坟复耕和殡葬改革,目前已平迁200多万座坟墓,复种耕地近3万亩。当地官员称,平坟的初衷是解决大机器耕作、死人与活人争地问题。但由于部分地区强制平坟,公墓建设简陋,平坟工作也遭到一些反对和质疑。

2012年[2]3月,周口市委、市政府发布的“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到,全市基本农田现有坟头300多万个,占耕地3.5万亩。文件要求,用3年时间完成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火化率100%;彻底遏制偷埋乱葬和骨灰二次装棺;不再出现

新坟头,逐步取消旧坟头。

【出处】河南省周口等市今年开展了大规模平坟复耕和殡葬改革,目前已平迁数百万座坟墓。由于部分地区强制平坟,平坟工作也遭到反对和质疑。在12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表示,周口平坟愿望是好的,问题是在工作过程当中,没有完全尊重农民的意愿,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这个办法就是欠妥当了。【释义】按照行政强制法,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周口的强制行为显然不合法。——摘自新京报评论《强制“平坟”有违行政强制法》

舆情点评

殡葬改革、移风易俗,是新中国几十年间持续的努力,火葬、薄葬取代土葬、厚葬是方向。对此,必须坚持。但文化风俗改良的过程,需要尊重民众的心理感受,做过细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动用公权强加于人,违背传统人伦。近年来,各地民政部门的强制平坟行为屡屡引发民众质疑。中国人对于“死有所葬、入土为安”的渴望,恐怕多于其他民族和文化的想象。为祖先做祭祀礼拜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虽然偶有枝节增减,但其主流趋势俨然成形。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死人不能跟活人争夺日渐稀缺的耕地,但是殡葬改革需要在科学民主、顺应民意的基础上进行,不能以破坏社会和谐,激起民众不满为前提。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微博告诫“拆老坟搞开发的事当慎!”,他认为:自古平挖祖坟是最不得人心的事情,丧葬文化是现代人异国他乡千里寻亲为的是一份缅怀祖宗的情怀。遵从民意妥善处置老坟,合理规划现代公墓,百姓是会接受的。《人民日报》法人微博转发此条言论,并赞“中国好声音”。

任何一项由政府推动的举措,在考虑其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其社会效益。平迁几百万个坟墓确实可以腾出一些土地,从经济的角度来讲,不过3万亩的复种耕地,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从社会影响的角度来讲,坟墓不仅仅是埋着死人的小土包,它还是活着的人情感的寄托,是亲情维系的纽带,甚至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文化滥觞——公祭黄帝陵的活动之所以受到全球华人的关注,其原本即在于此。

短时间内平迁如此多的坟墓,如果说所有坟墓下逝者的亲人都没表示过反对,肯定是欺人之谈。隐藏在这一数字背后的,肯定是数不清的矛盾冲突和怨气的积累。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这里的“恒产”不仅指生产的财产,也指身后的葬身之处。从民族的心理上来讲,国人最不能接受的是“死无葬身之地”,如果身后葬所的不确定性过大,人们的恐慌感就会增加,这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是极为不利的。

坟墓有一个自然消亡的过程,除了一些皇帝、名人的坟墓可以留存数百上千年外,有几个平民的坟墓存在过百年?实际上,即使是富人和达官贵人们的坟墓,也早已被掩埋在黄土之下,成为后人的耕地。在农村,几乎所有的坟墓随着年代日久、活着的后人与坟墓下的先人情感日淡,都会变得越来越小——耕作者为了尽可能多地发挥耕地的作用,会对其逐渐“蚕食”,直到该坟墓逐渐消失。所以,虽然每个村庄数百上千年里有数万或数十万曾经在此生活的人死去,但任何村庄都没有出现过遍地是坟的情景。

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些地方积极搞并村或农民上楼活动,名义上是为腾出更多的土地用于复耕,实际却是为了那一亩地十几万、二十万的国家补贴。若以每亩地20万计,3万亩就是60亿。为了这几十个亿的补贴,枉顾平坟对和谐和稳定的不利影响,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渎职甚至是腐败呢?

遗书:我赵克罗,为了南阳一千多万人的祖坟,为了河南一亿多人的祖坟,得罪了中共河南省委的领导们,在我已经被拿掉河南省政协常委情况下,我已获悉,他们可能将对我继续打击报复,在河南省内层面上,我已无能为力,该来的就来吧!我等着!我已做好杀身成仁的准备!唯有对不起家人,无法再继续照顾她们

2012年5月,曾任政协河南省常委的赵克罗发微博批评南阳市的平坟政策,称当地只铲平民祖坟,而不动“副处级祖坟”。此后,赵克罗迫于压力删除微博,2013年1月10日,第十一届河南省政协委员会上,赵克罗不再被提名。

他最终还是在微博上置顶了这封“忏悔书”,表示因为7个月前反对河南平坟,给领导们添了乱子,所以他要向领导道歉。至于即将被拿掉省政协常委,他自认为“罪有应得”。

有网友称这封“忏悔书”近似控诉书,是“高级黑”。

公墓的地从何而来?

大部分是圈耕地;圈的面积过大,又导致闲置

一方面推行平坟,一方面新建公墓。周口官方称,平坟后可将遗骸火化后迁入农村公益性公墓,公益性公墓建设要做到全覆盖。不过记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村公墓都是将农民的耕地圈下来建成的。淮阳县城关镇“正寝园”便是这批新建农村公益性公墓中的一个。刚进大门,便是一片数百平方米的水泥开阔地,整个墓园达50亩。“这些用的全是耕地,是我们7户农民的地。”在墓园工作的村民于永然说。

记者看到,偌大的公墓内冷冷清清,目前只建好了一个角落,占墓园面积不到十分之一。于永然说,目前公墓共迁入300多个穴位,这个小小的角落就可建几千个穴位。剩余的好几十亩地都空闲着,于永然等人觉得田地闲着怪可惜的,便又在空地上种上了小麦。

记者采访了解到,尽管有政府补贴,但村民殡葬仍然要花费一笔不菲费用。首先,公益性公墓的穴位并不是免费的,如淮阳县城关镇“正寝园”每个穴位是850元;如要立碑另外收钱,“正寝园”的标准是200元;扶沟县村民罗军丽葬在村里公墓“天堂静园”,小小的一块碑花了3000元钱。而且按照农村习俗,丧葬请客吃饭在所难免,惟一省掉的只是一副棺木的费用。

维权意识觉醒的年代,“平坟运动”应尽早取消

以前的“平坟”政策经常就得不到拥护

在各地方政府对“平坟还田”政策的叙述中,往往是“火化率提高了多少多少”、“还田多少多少亩”、“平了坟头多少多少个”这样的官式表达。然而在学者的田野研究中,却发现在实际执行中,尤其是在农村,未必起到多少效果。由于对“平坟”怀有严重的抵触情绪,农村居民往往以“游击战”的方式来对付执行政策的官员,“以罚款代替火葬”的情形非常普遍。而官员们对此往往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强制推行只会招来更多反弹

而在今天,随着民众维权意识的觉醒,媒体的逐渐发达,以“运动”的方式来执行这种难以得到民众理解的政策就越来越困难。但在上级的要求之下,还得喊出“留坟不要官,要官不留坟”这种口号,必须强硬推行,这自然会引起矛盾丛生。而民众势必会有越来越大的反弹

推动殡葬改革的正确方法:以市场化的方式让人们自愿选择

其实,殡葬改革也并不是无法推动。目前,虽然火葬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在国际上

仍然被认为是殡葬改革的趋势。要让民众接受火葬,关键在于让殡葬行业走向市场化。如今某些地方强推的“殡葬改革”,完全由行政说了算,只管火化,不管火葬,导致民众在火葬上花费的钱甚至超过了土葬,这怎么可能让民众心甘情愿接受呢?而在美国、台湾等地区,火葬之所以越来越流行,主要就是因为殡葬公司主打了价格牌。

另外,在劝说民众转变原先的观念、接受火葬方面,由殡葬公司出面也比行政宣传有效得多。

总而言之,只有让人民自行决定丧葬方式,才是如河南领导人所说的“真正对人民负责”。

结语

11月16日,国务院颁令,自明年1月1日起,违规土葬、乱建坟墓将不再允许民政部门强制平坟,这无疑是民众的一场胜利。然而,周口一个市几个月就能平几百万坟,现在到明年还剩一个多月的时间,谁来保证不会有地方突击拆坟呢?

建国后,倡导无神论的中央领导们就决定简化丧葬仪式,大力推行火葬,151位主要领导都在火葬倡议书上签字,死后采用火葬。一来破除迷信,反封建;二来节约丧葬成本;三来能增加更多耕地;四来可以防止瘟疫。从此火葬成为我国殡葬制度改革的方向。

沈彬:周口平坟教训,政策不应挑衅滔滔民意

当人们快要忘记去年河南省周口市那场轰轰烈烈的平坟运动时,当地又有新闻传来:当初被平掉的200余万个坟头,如今,至少半数已经复建。周口市太康县民政局副局长葛灏称:去年该县平坟35万座,几乎所有的坟墓都平掉了,如今大量的坟墓被圆起,“没有95%,也就一半吧”。

平坟走回了原点,当地政府和群众却都被深深地折腾了一把,造成官民之间难以愈合的心理伤痕。2月20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此发表题为“平坟复圆坟,滔滔民意岂可违”的评论:周口被平坟墓,一夜之间半数恢复,这真是对平坟运动的莫大讽刺,背后的民心向背值得当地反思。

我们认为即便平坟真为长远发展考虑,也不应该践踏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文化底线,更不应该用运动式执法将民意碾得粉碎。

庐墓是先人长眠的地方,慎终追远、扫墓祭奠体现了中国人对生命的尊重,对后世的期冀。祖坟是远方游子魂牵梦萦的根,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扫墓祭奠这种公序良俗,应该得到权力的敬畏。诚然,基于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现状,因占地巨大,土葬等殡葬习俗应该渐进式地移风易俗。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明确的原则是“积极地、有步骤地”改革土葬,对于“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而火葬改革还需要有相应的乡村公墓建设等作为保障。但是,去年周口市的平坟运动中,突然将扩耕由年初确定的3年完成调整为当年年底完成,要求火化率年底达到100%。这是运动式平坟,其中出现了种种乱象,如周口扶沟县的土政策是“给三天期限平坟”,平不掉,要罚100元;平坟还没完,还要推倒墓碑,结果导致村民意外伤亡;多名村民指证,一位厅级官员的祖坟被突击圈入公墓,避免了被平……

更吊诡的是,河南省民政厅表示从未发文要求平坟。甚至在去年11月16日国务院修订《殡葬管理条例》,删除了“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的强制平坟规定后,周口当地依然表示不会停止平坟。

这是为了什么?有学者指出:平坟运动名义上为“复耕”实为“卖地”,只是另外一种花样翻新的卖地手法,跟过去强行撤并村庄逼农民上楼做法一样。那么,周口的运动式平坟是在推进改革,还是在疯狂制造政绩?

值得一说的是,原河南省政协常委赵克罗因为在微博上揭露周口地区平坟运动存在的事实,而落选新一届政协。他还在网上写“忏悔书”揭露有官员对其打击报复,甚至他还称已做好“杀身成仁”的准备。习近平总书记说共产党员要容得下尖锐批评,而赵克罗前委员甚至没有提出批评,只是讲出了河南当地大规模平坟的事实。

同是2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共产党人血液里流淌的反思力量开辟了中国模式”。平坟闹剧造成目前骑虎难下的局面,当地有关方面应该反思一下:当初是谁悍然推动强制平坟,要求提前实现100%的火化率?造成当下的恶劣影响,相关领导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平坟运动到底靡费了多少公共资源?平坟之后,多少土地实现了“复耕”?谁该向说出真话的赵克罗道歉?没有真相,就没有反思;没有真相,就没有谅解;没有真相,难保不会重蹈覆辙。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心和公序良俗,是任何政策都不能越过的底线,必须得到敬畏。相反,任何打着改革的旗号、不惜挑衅滔滔民意的公共政策,其合法性、公正性都是值得怀疑的。

平坟土地账

河南平坟运动在2012年11月达到高潮。

从南阳到周口,数百万座坟头被夷为平地,影响人口数千万,甚至发生意外,致人死亡。

11月,新修改的《殡葬管理条例》删去了可强制平坟的规定。河南对外宣称平坟暂停,对内却高度认可这一行动,并无纠偏之意。置民众传统情感的伤害于不顾的背后,这场自上而下的运动,实际另有更深层次的谋虑。

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河南,肩负“保耕地”重任,发展受限,一直深陷土地饥渴。2011年11月,国务院发布文件,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今年12月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在此背景下,河南对土地的渴求愈发强烈。但是,始自2009年的“新型社区”建设推行并不顺利,这项工作试图整合农民宅基地,腾挪出更多建设用地。

此次,地方政府通过平坟复耕与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找到连接点。目前,周口等地已将平坟面积上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以此作为“新增耕地”,交换建设用地指标。

11月,周口市宣布,全市已平迁200多万座坟墓,复种耕地近3万亩。周口市一下辖县负责人表示,该县平坟所增的3000多亩地,已经作为“新增耕地”呈交周口市,由其统一向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申请“增减挂钩”指标。周口市国土资源局人士亦确认这一信息。

但实际上,外界普遍怀疑,周口市上报的3万亩平坟“成绩”掺水。有学者估计,200万座坟墓,以平均每座坟2平方米计算,其占地面积尚不足1万亩。

更重要的是,在周口市,80%以上的坟地散落在田间地头,其面积本就计算在原耕地面积中,即使复耕,只能算作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不应属于“新增耕地”,也并不符合“增减挂钩”的条件。周口市国土资源局人士亦承认,该市仅有不足20%的坟地连片,只有这部分坟地,在土地性质中被划分为“特殊用地”,平坟复耕后,符合“增减挂钩”条件。

“现在全都作为新增耕地上报省国土厅了,但不知是否会得到批准。”上述周口市国土局人士称,基层都对此抱有希望,“多少批一些也是好的。”

如果平坟腾出的土地能顺利转化为建设用地指标,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周口市近年建设用地拍卖,按土地区位不同,每亩价格在数十万元到百万元之间,新增3万亩指标,其总价值将以百亿元计,而周口市2011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仅为48.7亿元。

平坟“大跃进”

10月21日,在河南平坟运动最盛处——周口扶沟县,39岁的村民罗军丽、53岁的何洪庭在挖掘墓碑时遭遇意外,二人被倒下的石碑砸中身亡。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在此之前,这场平坟运动,实际已进行了半年之久。

河南官场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是,平坟最初源自高层意志。目前能搜索到的最早信源,是周口市政府网站曾刊文称,2011年11月,“省委书记卢展工莅临周口调研,针对平原农区耕地坟头多的情况,提出实施殡葬改革,推进平坟复耕。”

2012年3月,周口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一号文件”形式下发。文件称,平坟复耕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需强力推进。9月24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殡葬改革工作的通知》,称此举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符合河南人多地少的省情。

受到鼓舞后,周口平坟进一步升温。

按照最初的计划,周口将在三年内完成平坟任务,今年完成20%、2013年完成50%、2014年全部完成。强力推进下,任务进度超过原计划——11月,全市过半坟头已被推平。

在周口市扶沟县的平坟实施方案中,基层干部被要求“全面动员、全民参与、迅速行动、强力推进”,“一天一督导、三天一通报、一周一排序”,按照时间表,10月底前该县各级党员干部、财供人员带头平坟,11月底前实现“全县境内无坟头”。方案要求,副科级以上干部必须在七天内平掉自家坟头,凭乡村两级出具的证明才可回单位上班,不执行者将被“采取组织措施”。至于企事业单位及人员,如果平坟不力,可能会受到取消文明单位、取消个人一切评优晋升的处分,还有可能在电视台被曝光。

但是,平坟中的“不公”,却使得民意愈发反弹。

按照相关平坟方案,受国家保护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墓地予以保留。此外,革命烈士、知名人士、少数民族、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同胞等特殊坟墓,则按有关规定保护、迁移或整理。这一例外条款,在基层已被异化为对官员祖坟的额外保护。

在南阳的“平坟还田”运动中,一度由当地的政协常委赵克罗传出了“当地只铲平民祖坟,‘副处级祖坟’可不动”的消息,“副处级祖坟”一时成为网络热词,虽然赵克罗后来称这个说法并无明文规定,但在《南阳市深化殡葬改革工作方案》中,却规定方案中“例外的、免于平坟的特殊坟墓有革命烈士墓、知名人士墓和古墓,以及少数民族、华侨、外籍华人墓地、港澳台同胞墓地等”——这个“知名人士”该如何认定,又令外界哗然。据当地乡干部称,“要是领导打招呼就往知名人士祖坟上靠”。

在“平祖坟”这种大事上存在这种不公平,无疑会让民众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

真相:而《南方周末》的报道是这样描写这次座谈的:“汽车开过大刘村一带,经过田地里杂乱的坟头。在随后的村支书座谈会上,郭岿被省领导提问——这些占用耕地、影响大机器运作的坟头能否平一平?支书们你一言我一语,大多觉得可行。省领导嘱咐说,平坟同时要把配套公墓做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