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

教管1103班王维彬

摘要:心理理论”(Theory-of-mind)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

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识。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过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各种心理理论,包括社会认知、内外情绪智力、游戏教学等理论。

关键字: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情绪智力游戏教学

引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心理理论的阐述,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

理论,从而能使这些理论研究能运用的实际生活中去,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情绪智力理论和游戏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特点等,希望这些东西能对人们有所启示与帮助。接下来就一一介绍一下这三个理论:一、社会认知理论

(一)、社会认知的简介

1、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Flavell) 1998 年提出: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4]。

2、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社会认知对象的范围很广,包括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1)对他人表情的认知

人是一种富有表情的社会人,人的表情是反映其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表情来判断其心理,判断的正确程度取决于认知者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与解释。人的表情以面部表情为最重要,此外身体的动作与姿态、说话的语调等也是属于人们表情范围之内的种种形式。

(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对他人性格的真正认识,必须通过长期的观察才有可能。但对他人性格的某些方面,在较短时期内也是可以认识到的。了解一个人的过去生活道路,甚至是了解一个人在家里兄弟姐妹中的排行,都会有助于了解其性格特征。对性格认知的研究,因其缺乏科学的、客观的标准而相当困难。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对的认知包括两层意思:一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二为对他人与他人

之间的认知。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往往根据他人经常表达的意见、表露的态度和情绪,来推测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它使得对人际关系认知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认知者的情感成分参与其中。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是否正确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能否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

(二)、目前社会认知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1、自我中心的研究

自我中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皮亚杰在《儿童的语言和思维》一书中提出来的。自我中心是指个体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现象上。在皮亚杰的理论中自我中心和去自我中心是紧密联系着的。自我中心意味着对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应有的理解,在认识活动中将主客体混淆, 而把自我的看法不自觉的强加在周围的人和事上。随着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认知机能的不断平衡,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个体能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除出来,皮亚杰称之为去中心化。自我中心是发展变化的一种心理状态,在儿童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自我中心是以其不同的形式出现的,并且每一阶段都有巨大的进步;而且在每一个阶段,自我中心都是由强到弱的变化,而去自我中心化总是由弱到强的变化着, 逐渐发展到自我中心完全解除。克服自我中心, 达到去自我中心状态, 倚赖于主体自我意识的日益发展, 或者说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意识到自我是主体,并把主体与客体区别开来;第二, 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协调起来,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当作唯一正确的观点[4]。但一些研究者认为自我中心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永远都不会消失。近几年来发展心理学对青少年的自我中心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成年人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空白。

2、观点采择的研究

通常人们将观点采择理解为“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塞尔曼(Selman)认为观点采择是指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以及发现这些观点之间关系的能力。赵俊茹把观点采择概括为: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根据有关信息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以及作出反应的能力[5]。观点采择与自我中心是相对立的, 观点采择要求个人在对他人作出判断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计划时把他人的观点或视角考虑在内,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从他人的视角看待事物。所以个体必须能够发现自己与他人之间潜在的差异, 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区分开来。因此只有在区分自己与他人观点的基础上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的推测, 才是真正采择了他人的观点。可以说观点采择在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

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一般认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不断的提高的。鲁宾研究发现儿童观点采择与实际年龄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0——0.78 之间。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关于智力与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相关一般在0. 10——0.78 之间,甚至有人发现二者之间无关。目前对于观点采择能力发展阶段的理论一般采用塞尔曼的研究结果。塞尔曼及其同事采用“两难故事”法,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测试,并根据这些儿童的回答把三岁到青春期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或水平。水平0 (3—6 岁)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水平1 (6—8 岁)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水平2(8 一10 岁)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水平3(10—12 岁)相互的观点采择反应; 水平4(大致12—15 岁以上)社会的或习俗的观点采择[5]。由此可以看出, 塞尔曼刻画的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塞尔曼曾用纵向研究设计考察了不同认知发展阶段

儿童的观点采择水平, 结果表明: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与认知发展阶段之间存在平行关系。

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库得克(Kurder)和克里尔(Krile)的研究发现, 受欢迎儿童具有出色的观点采择能力[6]。维恩伯格的研究发现社会观点协调能力影响青少年在新的社区中友谊关系的形成。(三)、社会认知研究的基本趋向

1、内隐研究趋向

传统的社会认知仅仅涉及到有意识的信息加工, 格林沃德(Greenwald)等人认为与有意识的社会信息加工相对, 还存在一个内隐的社会信息加工, 即内隐社会认知。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行为者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的对行为者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 内隐认知有别于自我报告的认知,直接测量对这种研究显然是不适当的。内隐认知研究需要间接测量, 这种方法从未告知被试要测量什么以及不需要这方面的自我报告。杨治良等人曾用加工分离模型和信号检测论证明了社会认知的无意识或内隐成分, 并认为内隐态度是可以测量的, 且明显影响我们的社会知觉和社会判断。2、发展研究趋向

目前社会认知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毕生发展心理观的影响, 所建构的理论往往体现社会认知发展这一议题。因为只有搞清楚社会认知的发展规律, 才能全面揭示社会认知的根本特点及其心理机制。所以, 一些研究者在致力于探讨社会认知的加工过程等一般特点的同时, 不仅注意到不同年龄阶段同一认知加工的发展问题, 而且越来越趋向于毕生发展的社会认知研究。

情绪智力理论

(一)、国内外情绪智力理论

1、能力型情绪智力——J. D. Mayer和P. Salovey的情绪智力理论

1990年~2000年,Mayer和Salovey等人,从首次系统研究情绪智力概念,将情绪智力作为一种社会智力,到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一种能力,而不再将其归为社会智力,日趋完善自己的理论。

Mayer & Salovey(2000)对该模型解释是:该模型仍然可以分为四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情绪知觉和情绪识别,包括来自情绪系统的认知信息和输入信息;第二个维度是情绪对思维的促进作用,包括使用情绪促进认知加工;第三个维度是对情绪的理解和推理,包括情绪认知加工和进一步着眼于问题解决的情绪信息加工;第四个维度,情绪管理是关系到情绪的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情绪。他们根据该理论模型编制了第一个能力型情绪智力量表——MSCEIT(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s)。

2、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

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Mayer和Salovey称之为混合模型,1998年以后的模型有人称为情绪智力的企业模型。尽管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来源于Mayer和Salovey最初的理论,但两者相距甚远,目前已成为情绪智力研究领域的两个方向。

他认为,情绪智力本质上是一种潜能,而情绪胜任力是以情绪智力为基础的一种习得的能力,反映人们通过学习、掌握技能以及把这种智力应用到具体的情景中的能力。情绪胜任力模型为: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移情和社交技能,由五个因素25种胜任力构成。2000年,Goleman等人又对情绪智力做了

描述性定义:“情绪智力能够被观察到,当一个人在情境中,在适当的时候经常以有效的方式展示构成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觉察和社会技能的胜任力。” Boyatzis,Goleman和Rhee一起把他的1998年的模型压缩为4个因素20种情绪胜任力,并根据绩效理论编制了情绪胜任力量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ventory,简称ECI)。

3、Bar-On情绪智力理论

尽管Bar-On的情绪智力理论没有Mayer、Salovey和Goleman理论那么大的影响,跟踪研究者也没有那么多,但它仍是目前国外情绪智力三大理论之一,并有自己的特色。1997年,Bar-On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自己对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是“一系列影响个人成功应对环境需求和压力的能力的非认知能力、胜任力和技能。”并且他还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Bar-On(1997)提出的情绪的和社会智力结构模型由五个维度15个因素组成。并且,Bar-On根据该理论模型于1997年编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个测量情绪智力的标准化量表《Bar-On情商量表》(Bar-on 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即“EQ-i”)。

(二)、、国内情绪智力研究的发展

1997年,情绪智力概念传入中国。一时间,各报刊杂志竞相发表各类关于情绪智力的文章,也开始出版相关书籍和所谓的“情绪智力测验”。这些都是大众媒体顺应世界情绪智力之风对情绪智力进行的推广。这个时候,学术界也开始对情绪智力产生兴趣。国内的情绪智力研究可以说是理论引介、探索和实证研究齐头并进。2002年开始,学术界除了继续介绍国外理论,探讨情绪智力概念和理论的内涵外延之外,还进行大量的有关情绪智力的实证研究,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本土的情绪智力理论。例如:

王晓钧(2000)对情绪智力的理论结构展开了实证研究,他认为,将情绪智力内涵看作是“情绪的认知结构”更为恰当。他将情绪智力分四个因素:自我情绪认知能力、社会情绪认知能力、情绪思维能力、情绪成熟监察能力。这四个因子又可分为两大范畴:初级的情绪认知评估能力和较高级的情感行为调节能力。

张进辅、徐小燕(2003)在情绪智力方面也做了大量有成效的研究。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等五种因素,这些能力又分为若干次级因素成分。一共涵盖了18个次因素。并且以此为理论模型编制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对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特点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

许远理(2004)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情绪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或情绪智力组合理论)。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加工情绪信息和处理情绪性问题的能力。其情绪智力结构模型包括对象维度、操作维度、内容维度三个独立的维度组合而成,每个维度又分别由几种不同成分构成,最后构成3*3*2共18种情绪能力。他以此理论编制的量表包括两部分:自陈式量表和视频式量表。

卢家楣,王晓娟(2005)也提出了自己的情绪智力结构:一个二阶十因素模型,其中两个二阶因子分别是:操作自我情绪的能力和操作他人情绪的能力。操作自我情绪的能力含有五个次因素:认识情绪、表达情绪、调控情绪、预见情绪和体验情绪;操作他人情绪的能力包括觉察情绪、评价与表达情绪、预见情绪、体验情绪、调控情绪五个次因素。

国内情绪智力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迅速的,尤其是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形成了很多本土的情绪智力理论。但是,与国外情绪智力理论研究相比,国内本土理论研究多是只有提出者对其理论进行了验证性研究,还缺乏后续的跟踪研究,致使本土理论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论证和推广。从这个方面来说,如果我们要发展本土的情绪智力理论,不仅仅是提出理论,还必须做好后续的论证研究工作。

三、游戏教学理论

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游戏不仅对儿童有娱乐作用,而且对幼儿的身体、智力、社会性和情绪等方面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社会性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征。学前期,儿童正处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时期,儿童在学习中怎样与同伴相处,怎样处理和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共同完成游戏活动。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理理论”的研究是对社会性的一种微观研究,心理学界在“心理理论”的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参考“心理理论”及相关研究以组织实施儿童的游戏活动对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心理理论”研究的几个方面谈谈“心理理论”对游戏的启示。

(一)、误信念任务(False Belief Task)与游戏

Wimmer和Perner 首创了“错误——信念”的研究范式,该范式一直被认为是研究儿童心理理论的标准范式,通常也叫“意外地点人物”。此研究范式中给3—5岁的儿童讲一个用玩偶演示的故事:小明(其中一个玩具娃娃的名字)把一块橡皮放到铅笔盒里,然后出去玩。小红(另一个玩具娃娃的名字)走过来把橡皮取出来,放在一个袋子里。一会儿,小明回来,他想找橡皮。然后问听故事的儿童,小明将到哪里去寻找橡皮?或者问儿童,如果其他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那么其他小朋友认为小明将到哪里去寻找橡皮?许多类似的研究都发现,小于4岁的儿童常常做出错误的判断,认为小明将到橡皮真正所在位子寻找,或者认为其他小朋友认为小明将到橡皮真正所在位子寻找。此研究范式探讨儿童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的能力。

根据李燕燕等人的研究,成人和儿童互动游戏大致有:①主动参与游戏:没有玩伴清楚直接的邀请,主动参与到游戏当中;②解释游戏;描述或解释自己或别人的游戏或者对游戏对象进行命名或贴标签;③建议游戏;用语言建议(如“小朋友的头发长了,要去什么地方理发?”“让我们玩理发店的游戏好吗?”)或用语言指派角色(如“我是教师,你是学生”);④指导游戏;清楚直接地告诉玩伴如何使用玩具,包括做样子让他来模仿或者纠正玩伴的行为。

李燕燕等人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建议游戏和主动地参与方式同他们的心理理论发展显著相关。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建议游戏需要儿童区分假想中的东西与真实存在的东西,如当儿童提出“你当病人,我当医生”时,就要区分他人(成人或与之共同游戏的儿童)的真实身份和假想中医生的身份。这促进了儿童对基于心理表征的存在和现实的存在的认识,而儿童理解误信念也需要具备这种认识,因而建议游戏的大量运用,有助于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主动参与游戏表明儿童对游戏比较感兴趣,从而会有更多的机会让成人(家长或教师)为他提供学习他人心理状态的榜样,同时促使儿童开动脑筋地去思考游戏中的各种问题。如“打针时小病人问什么会哭”、“探热时痛不痛”等问题,从而使他更加关

注游戏中他人的所思,在积极的思考中认识他人的心理状况。

根据以上对心理理论研究的探讨,我们认为,在儿童的社会性游戏,特备是角色游戏中,应当:

1、为儿童确立游戏主题提供建议,使他们学会分配和扮演游戏角色。角色游戏是儿童自愿的活动。角色游戏的主题应有,儿童自己提出。但有时需要教师提供建议,以帮助儿童确立游戏主题。如“小朋友病了,要去什么地方看病?”等,教师不必强调儿童采纳自己的建议,要鼓励儿童自己想一想玩什么游戏,或由几个小朋友商量玩什么游戏。除主题外,教师要教会儿童分配和扮演角色。但儿童一开始只是模仿某一角色的动作或活动,并不明确自己的角色,常常忘记自己的角色,而去做其他事情。表现为无区分假想的身份(游戏中的)与真实的身份(现实中的)。这时,教师应提醒,使儿童意识到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身份,从而按角色的要求去行动。

2、善于观察儿童,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使儿童能主动参与到角色游戏中。角色游戏是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活动,在游戏中他们充分的表现自我。但并不是每个儿童都乐于参与到角色游戏中的。这时,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儿童游戏,通过观察了儿童的想法、能力,鼓励每个儿童参与到游戏中。如教师观察到胆小害羞的儿童只是自己摆弄玩具,可以带他参加其他儿童的游戏,如以“客人”的身份到“娃娃家”做客,当“病人”到“医院”看病,使这些儿童逐渐与其他小朋友接近、交往、能乐于参与游戏中。

(二)、抑制性控制(inhibitive control)与游戏

所谓抑制控制是在实现某个认知表征的目标时抑制无关刺激的能力。如上所述从发展心理学看,儿童能通过误信念任务可能反映的是抑制性控制能力的提高而不是信念概念表征的再现。从理论分析上看,儿童要通过误信念任务故事的事实表征有两个,一个是橡皮的实际位置,一个是橡皮在主角信念里的位置表征,这两个表征是不同而且相互竞争的。儿童必须抑制橡皮实际位置的表征,才能完成误信念任务。从实证研究看,许多研究表明任务对抑制性控制能力的要求与通过误信念任务存在很高相关性。如,如果目标物变得更不显眼,更容易抑制的话,儿童在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会更好。相反,如果误信念任务中主角不是寻找橡皮而是回避它,从而对抑制性要求更高时,儿童在任务中要求表现会更差。根据以上理论的分析及实证研究,并根据近年来功能性核磁共振对心理理论的研究,有学者认为抑制性控制在真正的信念理解中可能不是必要的,但对于学习信念是必要的(即在使用“心理理论”可能是不必要,但学习“心理理论”是必要的),而学前儿童正处在学习心理理论的时期。

心理学界在研究抑制性控制中创造许多的研究范式,利用这些研究范式知道幼儿园的开展游戏活动,对提高儿童的抑制性控制能力,进而提高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是有帮助的。

1、手部游戏

手部游戏源于luria的研究。儿童首先模仿教师的几个手部动作。然后,儿童必须做出与教师相反的手部动作。如当教师伸出一根手指时,儿童就伸出拳头;而当教师伸出拳头,儿童就伸出一根指头。这种游戏要求运用的规则是:“如果我出手指头,你就出拳头。如果我出拳头,你就出手指头。”在游戏中,教师到底先出手指头或是先出拳头,可以是随机的,而且以后继续出什么也可以使随机的,因此,儿童在在规则间的灵活转,换能力十分重要。同时,要求儿童在记忆中记住规则,并且,由于先让儿童模仿了教师的手部动作,容易使儿童形成继续

模仿教师动作的倾向。因此,要正确进行反应,需要抑制模仿教师动作的倾向,否则,将范一种模仿性的“持续性错误”。所以,开展手部活动,对培养儿童抑制性控制能力是有帮助的。

2、矛盾冲突游戏

教师向儿童呈现表示颜色的字(如“绿”字),而这个字由其它无关颜色的墨水写的(如红色墨水),这时,教师要求儿童说出墨水的颜色。在此游戏中,儿童往往受到字面意义的影响(如“绿”)而不能正确说出书写该字的墨水颜色(红色)。其原因可能是儿童对于字面的意义具有“优势反应倾向”,因而不能抑制其优势反应而错误地以字面的意义代替墨水的颜色。

教师向儿童呈现画有月亮和星星的图画,要求儿童看见此图画时回答“白天”;当呈现画有太阳的图画时,儿童回答“夜晚”。这两种游戏具有共同的实质:都要求儿童抑制字面意义和视觉冲突的矛盾,因而具有锻炼儿童抑制性控制能力的性质。

3、卡片分类游戏

卡片分类游戏源于Grant和Berg编制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当时编制的目的是为了评定正常成人的抽象思维及其灵活的转换。后来,Jacques和Zalazo 改变这种方法,用来研究学前儿童的执行能力。在此游戏中,教师向儿童呈现三张图片(如一栋大房子、一栋小房子和一艘小船)。首先要求儿童选出某一方面相关的两张图片(如形状:大房子和小房子),然后再让儿童选出另一方面相关的两张图片(如大小:小房子和小船)此游戏简单易行,它可以锻炼儿童在不同维度间灵活转变的能力。在此游戏中,儿童常常在依据一种标准对卡片进行归纳后,往往难以发现另一个归纳维度,也同样表现出所谓的“持续性错误”。既首先形成的归纳维度所构成的规则就成了所谓的“优势规则”,必须抑制这种优势规则才能进行新的归纳。这种游戏通常适用于3——5岁的儿童,对他们的抑制性控制的锻炼,进而提高心理理论能力是有帮助的。

(三)、情绪理解(understanding emotion)与游戏

对心理状态的理解不仅包括对信念的理解,还包括对意图、愿望和情绪等的理解,而过去对心理理论发展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误信念”方面,却忽视了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情绪理解是对情绪加工过程有意识地理解或对情绪如何起作用的认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情绪理解也作了研究。研究表明,情绪理解对个体的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儿童不能知晓或识别他人的愤怒、喜悦甚至恐惧、害怕等常见情绪,也就不能与他人进行必要和良好的沟通,其相应的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也会相对滞后。因此,在幼儿园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借鉴情绪理解研究的一些成果有意识培养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对提高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徐琴美等人认为情绪理解可以分为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两部分。许多早期的研究主要涉及对他人情绪状态的理解,是相对静态的。主要包括表情识别和混合情绪理解等。如果说情绪状态的理解更多是静态的,那么对情绪过程的理解是相对动态的。儿童对情绪过程的理解,不在于理解他人当时的情绪,而在于这种情绪为什么发生、发生后可能会引发自己或他人什么结果、哪些因素会影响情绪的发生以及如何影响等。它对儿童的社会适应更具意义。有关情绪过程理解的研究主要包括情绪原因的分析、愿望和信念对情绪作用的理解、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和情绪调节的知识等。

1、在游戏中促进儿童对情绪状态的理解。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是幼儿园常见的

游戏。它们都是通过儿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的游戏,儿童以表演角色的过程为满足。在这两类社会性游戏中,教师可通过编写和指导儿童理解“剧本”的过程帮助儿童理解各种情绪。

Termine等发现2岁儿童能正确辨别面部表情。牟丽霞、陈永胜研究发现儿童对高兴、伤心、生气识别较好,而对惊讶表情识别较差,这可能是儿童家庭成员对惊讶情绪的涉及较少。另外,牟丽霞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积极情绪的识别显著高于消极情绪的识别。研究者认为这根源于儿童所处的环境,如父母易把高兴等积极情绪表现出来,让孩子有更多的积极体验,而不愿把伤心等消极情绪表露于外,以免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总之,正是儿童家庭背景导致了儿童在情绪类型识别上的差别。因此,我们建议在幼儿园开展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前,可开展表情识别的活动,以提高儿童对某种情绪的识别能力。如教师可向儿童呈现高兴、难过、愤怒和惊讶表情的图片,然后让让儿童回答“请给我指出小朋友高兴(难过、愤怒和惊讶)时的样子是哪一个?”教师对儿童的回答予以指导。

教师在编写表演游戏或角色游戏的“剧本”时,可参照心理学研究中的情绪观点采择故事,在游戏中加入情绪情景识别和混合情绪理解等任务。如“玩到小朋友家做客”的游戏,可编写如下情节:小明到小刚家玩,在路上拍了一只漂亮的狗一下,小狗突然凶横地叫着并追赶小明。一会儿,小涛看到小明,也看到了那只狗。教师在讲述如上情节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并知道。如,基于直接情景线索对他人情绪进行认知的问题,(如“小明心理怎么样?”)及二级情绪理解的问题(如“小涛认为小明心理怎么样?”)——这是他人对另一人情绪的推断。

2、在游戏中促进儿童对情绪过程的理解。在心理学中,情绪被定义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对情绪原因的理解和愿望对情绪作用的理解都反映了对情绪和需要满足与否的理解。参与苏彦捷等人的研究,教师在指导儿童开展表演游戏或角色游戏时,可适当增加要求儿童对需要与情绪关系理解的环节。即,“剧本”可加入考察儿童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愿望对他人的情绪进行预则的问题,如,主人公找到了想找的东西或主人公没找到想找的东西。问儿童:你高兴还是难过?又如,如“玩到小朋友家做客”的游戏,教师可考察并指导儿童根据别人过去的经历理解他们愿望的形成,从而理解别人的情绪的形成:小明被小刚家的狗咬了,而小刚则跟狗玩的很开心。问:小明还想跟小刚家的狗玩吗?为什么?小刚呢?

对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理解和对情绪调节的理解涉及到,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用以指导特定社会情景下调节情绪表达,以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规则和技能。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一般采用结构式访谈——呈现情景并让儿童回答。结合心理学的研究,我们认为在儿童的表演游戏或角色游戏中,也可以在“剧本”中加入适当的情节,以促进儿童的情绪理解,如“玩到小朋友家做客”的游戏,教师也可提示:小朋友把你的心爱玩具损坏,你伤心吗?怎样才能自己感觉好一点?玩“老师给学生上课”的游戏,教师也可提示:当学生总是无法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学生会感到伤心?生气?还是害怕?学生应怎样使自己好受一些?

20实际80年代以来,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成为儿童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最为活跃的领域。心理学家在此领域展开的大量研究,并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除了如上所述的一部分外,还有心理理论与语言、心理理论与欺骗等。

近年来,各种心理理论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也更加完善,但这些理论大多数只能作为一种理论,而不能被人们所了解,更不能被人们所运用的生活实践中,希望这些理论以后能更加成熟,可操作性更强,以便于发挥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邓赐平、戴晶斌.儿童社会认知结构发展研究述评[M ].心理科学,1999.2.

[2]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3]方富熹.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简介[J ].心理学动态,1986.1.

[4]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徐小燕,张进辅.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综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28(6):77-82 .

[6]Zajonc, R B. Feeling and thinking: Preferences need no inferences. American Psychologist,1980,(35):151-175.

[7] 林志成.信念归因的机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4)

[8] 李燕燕,桑标.亲子互动中游戏参与方式、情感交流和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

[9] 赵景欣,申继亮,张文新.幼儿情绪理解、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

[10] 徐琴美,何洁.儿童情绪理解发展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2)

积极心理学研究

积极心理学研究与探索 积极心理学研究 学号:2009105070 姓名:陈林 院系: 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摘要: 随着心理学进入21世纪,关注人类幸福感与优势的积极心理学运动日益声势浩大。积极心理学在教育界也得到了广泛响应。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评价;发展趋势

目录 1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 4 - 1.1 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 4 - 1.2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 5 - 2 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 - 6 - 2.1 基本含义 ............................................................................................... - 6 - 2.2 研究方法 ............................................................................................... - 6 - 2.3 研究内容 ............................................................................................... - 6 - 2.3.1 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 7 - 2.3.2 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 8 - 3 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 9 - 3.1 积极意义 ............................................................................................... - 9 - 3.1.1 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存在的不足........................................................................................... - 9 - 4 积极心理学发展趋势.................................................................................. - 10 - 5 结束语 .......................................................................................................... - 11 - 参考文献 .......................................................................................................... - 11 -

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1)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申请学位: 学士学位 院 系: 专 姓 学 二〇 年 月 日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一直是图书情报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点,信息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全部宋体小四不用加粗,行距为固定值26磅。 文献综述整体字 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 序号用 1 1.1 1.1.1 2 2.1 这样的格式写,要 顶格写,标号跟后面的标题用两个 空格隔开,最多有 三级标题

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和外部环境,人们也逐步探讨新的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本综述通过对2000 年以来该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对我国现阶段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 1.1 观念方面的障碍 图书情报界虽然在理论上认可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但顽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仍有着巨大的支配力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薄弱,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李家清认为这种认识上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小农经济自我封闭观念的影响,各图书馆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政,我行我素;二是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只愿共享,不愿共建;三是受重藏轻用思想的影响,对资源共享不积极、不热心[1]。徐加杰则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部分领导把“资源共享”当作解决经费困难的权宜之计,只注重大馆的发展投入和资源建设,没有考虑众多中、小馆的想法;二是由于中、小馆没有得到重视和投入支撑,而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抱着观望态度,指望所有的问题都通过大馆的资源共享来解决[2]。这些观念的存在自然地影响到共享活动的健康发展,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 1.2 管理体制和有关法规方面的障碍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要求高度的整体化,但由于我国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严重制约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刘广利认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分成公共、科研、高校等几个系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造成文献资源建设平行分散、重复浪费。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缺乏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动力机制[3]。徐加杰也认为高校、公共、科研三大系统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实践了多年,因始终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进行组织或协调,实施起来障碍重重[2]。而“现行的一些条例、法规,都是按系统颁布的,客观上加深了各自为政,强化了条块壁垒,往往会给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和网络建设带来了障碍”[4]。同

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龚光军)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 M.& King 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的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 Seligman & Mihaly 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它的原意是“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概况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一、发展心理学 1、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 生命全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是指个体从受孕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生命全程这个过程中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 2、发展的原因 ?成熟:指个体按照遗传基因中预先设定的生物程序的发展。?学习:学习过程使我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产生了相对持久的变化。 3、发展心理学家追求的目标 描述 解释 使发展最优化。 4、人类发展的历史观 ○1近代儿童:人类早期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权力,甚至连生命都不被当回事。 ○2现代社会的儿童观:在17、18世纪,对待儿童及养育儿童的态度开始改变,儿童需要保护。 5、心理发展:广义:种系、种族、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个体心理发展

二、个体发展与种系发展 1、种系心理发展:从动物到人类心理的演变过程。 人类心理的特点:意识、社会性、语言功能 2、个体心理发展:社会化 3、两者关系:复演说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一、发展历史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演变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本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 ?儿童成为被试: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观察自己的孩子,传记研究法。 ?诞生标志:普莱尔,德国生理学家和试验心理学家。系统观察自己的孩子(0—3岁)。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包括三部分:感知发展,动作(意志)发展,语言(理智)发展。 2、从儿童发展到生命全程发展研究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 ?精神分析学派最先研究生命全程的发展。 –荣格最早对成人期进行研究,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是心灵的发 展。重视潜意识

小学生厌学心理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生厌学心理研究文献综述 一.小学生厌学心理的症状及现状 小学生厌学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厌恶学习,或不愿意主动学习,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而持冷漠态度乃至厌恶、逃避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上的不良表现。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一般认为,如果学生对三分之二以上学科失去兴趣而不愿学习,目前学习完全处于被动应付、混日子状态,绝大部分文化课学习成绩很差且抱毫不在乎的态度,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就被认为产生了厌学。 有的学者总结出小学生厌学心理具体表现为: 1.消极应付。表现为懒惰、视学习为包袱,学习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缺乏主动性。抱着消极态度听课,缺乏独立学习的习惯。 2.畏惧回避。表现为对学习的一种胆怯心理。课堂上害怕老师提问,害怕做作业,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想方设法回避学习,做作业时常说“不会”。 3.厌倦对抗。表现为厌恶学习,不专心听讲,有时好搞小动作,发展成对学习呈对抗心理。 4.自卑弃学。表现为对学习丧失信心,缺乏勇气和毅力,虚荣心强,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情绪波动,逆反心理较强。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忻音认为厌学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厌学行为三个方面,是指孩子对上学读书持否定的态度,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内心不愿意去学习,因而经常有逃学或借机旷课等表现。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她调查到北京部分小学学生,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小学生厌学率达到30%,而实际情况比这个数据还要严重。由此可见,厌学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据大量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小学生(二年级以上)大约有45%左右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其中有20%左右的学生有较严得的厌学心理。正如朱永新教授曾观察到的“厌学,似一股旋风在席卷。它像病菌般地在我们校园中恶性地传播、扩散,笼罩面越来越广。”厌学是学生消极对待学校生活,对书本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甚至抵触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在行为方式和生理现象上不良的表现。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城镇还是乡村、小学还是中学,厌学现象都普遍存在。作为基础教育危机的一种表征,我国中小学厌学现象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 二.小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原因 国内外众多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等从各自的专业领域、研究视角出发,对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研究,对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很多说法,众说纷纭。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受到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1)、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表现在低俗文化的传播。低俗文化指低级庸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中消极的研究范式的超越,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的人获得幸福为目标。。作为当代心理学的一种重要取向,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改变了心理学的研究目标、促进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完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拓展和深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意义;发展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产生背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广义思潮,以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的积极一面的重视。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

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院 系: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姓名 职称 二〇 年 月 日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一直是图书情报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和外部环境,人们也逐步探讨新的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本综述通过对2000 年以来该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对我国现阶段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 1.1 观念方面的障碍 图书情报界虽然在理论上认可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但顽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仍有着巨大的支配力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薄弱,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李家清认为这种认识上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小农经济自我封闭观念的影响,各图书馆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政,我行我素;二是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只愿共享,不愿共建;三是受重藏轻用思想的影响,对资源共享不积极、不热心[1] 。徐加杰则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部分领导把“资源共享”当作解决经费困难的权宜之计,只注重大馆的发展投入和资源建设,没有考虑众多中、小馆的想法;二是由于中、小馆没有得到重视和投入支撑,而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抱着观望态度,指望所有的问题都通过大馆的资源共享来解决[2] 。这些观念的存在自然地影响到共享活动的健康发展,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 1.2 管理体制和有关法规方面的障碍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要求高度的整体化,但由于我国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严重制约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刘广利认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分成公共、科研、高校等几个系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造成文献资源建设平行分散、重复浪费。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 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缺乏馆际协作与资源共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全部宋体小四不用加粗,行距为固定值26磅。 文献综述整体字 数要求不少于 3000字 序号用 1 1.1 1.1.1 2 2.1 这样的格式写,要 顶格写,标号跟后 面的标题用两个 空格隔开,最多有 三级标题

积极心理学文献综述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国外研究现状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2001年4位获John Templeton 积极心理学奖的心理学家中的前3位(Jonathan Haidt;Laura A King;Mc Cullough)都是因他们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的研究而获奖。 在积极的个性特征方面,在积极情绪对生理健康影响方面,Hillson和Marie (1999)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而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optimistic),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 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在保持生理健康上也有很大的意义。Salovey 和同事也讨论了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George Vaillant(2000)认为:没有人能够在一生中都没有痛苦,都体验快乐,但积极的心理适应会渗透于整个人生。这些研究者都认为,促进心理健康是心理

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 自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在动物实验中,若给狗重复施加其无法躲闪的电击,狗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行为,它会对本可以避开的电击不再躲避。人的某些行为或行为结果在一定刺激下也会出现由于对环境事件的“习得性无助”而产生抑郁。在后来的研究中,Seligman 又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Seligman 指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人才。由于心理学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因此现在有必要进行积极心理学研究,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 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1)回顾过去———幸福而满足。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主要用主观幸福感作为幸福的指标。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到1969 年时仅有20 多篇研究论文,但现在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最近10 年间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已有几千篇,这些研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集中在生活事件和人格因素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这一领域,也有一部分是金钱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对幸福的含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形成了心理发展意义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在他们看来,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的完美体验。Dinner 就是这一领域著名的研究者之一。他对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的气质和人格以及主观幸福感强烈的群体的个人背景进行回顾,然后进行更为广泛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宏观社会环境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这些调查研究发现,并不是发生的事情决定了人们的幸福,而是决定于人们如何看待所发生的事情。包括婚姻关系、家庭成员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在内的社会关系和人格特质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2)面对今天———快乐而充盈。研究发现,在每个年龄阶段虽然都存在着不快乐的人,但还必须承认,同时也有着许多快乐的人。Lyubomirsky 比较了那些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有所差异,并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而并未被意识到的,主要表现在快乐的人对社会性比较信息较那些不快乐的人稍微迟钝些。快乐与金钱的关系、快乐与信仰的关系以及快乐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等主题也有不少研究。比如,Diener 等调查了福布斯排行榜中最有钱的100 位美国人,结果发现,他们仅比一般美国人多一点点快乐而且还有一些人感到非常不快乐。甚至有人说自己已经不记得快乐的感受了。财富对快乐的影响如此小,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生活事件、环境及人口组成等因素在幸福感中所起的作用被差异中和了。 (3)憧憬未来———现实而乐观。拥有乐观精神是促使希望和乐观增长的关键,因为乐观可以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Christopher Peterson 认为,乐观涉及到认知、情感和

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综述 21世纪初,西方心理学涌现出了一个重要的新的理论——积极心理学。它的简明定义就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关注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生阶段”[1]。积极心理学起源于MihalyCsikszentmihalyi 和 Martin Seligman 1997 年冬天的一次谈话,并迅速成为推动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都有了一种积极倾向。这种积极倾向甚至不限于心理学内部,而是已迅速扩张到了教育、公共健康、社会和人类服务、经济、政治科学、神经科学、领导学、管理学和组织科学等其它学科。积极心理学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面临众多批评和挑战。 Christopher和Hickinbottom认为积极心理学家们关于“好的生活”的观念(个人的满足就是好的)是由主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自我概念衍生而来。这种观念导致积极心理学家在调查研究中忽视了潜藏的文化和道德假设,并曲解了不同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观,没能批判性地反思其研究工作。Christopher和Hickinbottom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调查研究方式来克服这些缺陷。Becker和Marecek回顾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和19世纪末流行的心理治疗和20世纪的心理卫生保健运动的比较。他们主张积极心理学应该持一种超越孤立个人、涉及社会环境全貌的观点;积极心理学应该重视社会约定和人的能动性;积极心理学应该对“快乐”、“美德”和“力量”做出更细致的定义,应该构建更具有社会性的“人类繁荣”理论。他们最后建议积极心理学努力发展其应用价值[2]。Power认为性格是积极心理学在理解和发展“人类繁荣”的研究中的核心。尽管积极心理学重视性格,并广泛地参照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但是它的美德理论仍发展滞后。Power阐述了理解繁荣的美德伦理的三个主要方面:善、性格整体性和性格类型,认为积极心理学家并没有提出“善”的实质性概念。因为美德是一种持久的追求某种“善”时所必需的人格特质,所以“善”的实质性概念,在研究人类美德时是非常必要的。积极心理学家只是用一种不完整的方式来呈现美德,关注少数的“力量项目”,而美德伦理学研究者则通常强调性格的整体性和全方位的美德的发展。由于积极心理学家们没有承认美德的性格和性格的四种类型,所以他们经常把节制的性格曲解为是美德的。最后,积极心理学家们在关于善的生活的描述,并没有很好地把美德的和邪恶的性格类型区分开来Kristjdnsson认为,积极心理学遭受:内部分歧,如积极心理学家们对快乐是什么的分歧;概念模糊性,比如是否存在非道德的快乐;矛盾性,比如自我实在论和反自我实在论的矛盾,还有积极心理学存在一个重要的误解,即假设凡是通过总体评估判断后,就能够获得一种规定Sundararajan通过对比较塞里格曼和孔子关于好的生活的设想,批判了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中立原则所带来的弊端:科学和生活的割裂、道德价值标准(美好生活的标准)取决于科学验证(也就是科学价值)[3]。Sundararajan还通过对比中国佛教的“体味”和“空”的概念,认为积极心理学关于“好的生活”的模型缺少的价值维度[4]。Sundararajan认为,要弥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中立所带来的弊端,需要重新确立价值维度,而价值维度的确立,又通过道德地图的描绘。这就需要积极心理学更多地借鉴和吸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Miller认为积极心理学基于一整套谬误的主张:循环论证、同义重复、定义不明、不合理概括等。积极心理学仅仅只是把心理健康和一种高兴的、友好的、目标驱动的、追求卓越的和外向的人格类型相关联,而不是探究积极态度如何促进成就、成功、幸福和快乐Richardson和Guignon认为积极心理学所暴露出的诸多缺点源于它草率地认为主流心理科学太“消极”了。Richardson和Guignon考察了积极心理学的哲学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心理学逐渐从其它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百多年的历史,各种心理学著作层出不穷。心理学发展成为现代心理学,并发展衍生出了许多派别和分支。例如教育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 一、国外心理学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心理学的研究,这一点相比我国要早得多。在国外,心理学的研究水平比较高,心理学的派别分支也分得比较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政府的支持。经济发达的国家,人们的认识水平也较高,政府大力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每年拨款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因此心理学研究硕果累累。 (一)教育心理学。所谓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是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整个研究具有连续性。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还研究个体个性的形成,个体的社会化,个体传授、学习、与掌握知识技能的一般规律。(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的生物心理学探索的主要是动物和人类行为发生的过程和心里活动的过程,以及相关的规律。生物心理学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例如条件反射理论对心理学的影响之大,心理学上著名的行为主义就是在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二十世纪以来,生物心理学流派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研究理论,其

中比较出名的有功能系统学说。 (三)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产生是具有历史的意义的。行为主义一直以来,在心理学中都是占主导地位的,然而在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兴起了计算机语言、语言学、信息论和控制论,并导致了心理学上的认知革命,行为行为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走向衰落,而认知心理学由此产生。认知心理学主要是利用信息加工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 二、我国心理学研究现状 我国的心理学总体而言,起步较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历史上屡受挫折。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的落后和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心理学的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并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引进人才与心理学和著作,并成立自己的研究机构。 (一)教育心理学。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秉着谦虚的态度,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并吸取其中的精华,结合实际,展开自己的研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生物心理学研究人的大脑和人的行为的科学。我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来研究生物心理学,研究领域广阔,并且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一是药物成瘾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环境复杂,药物成瘾问题比较严重,毒品交易时有发生。二是记忆与学习。对于这方面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简介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一词源出于拉丁语positum,含有实际的和潜在的意义。在心理学中,是指每个人实际的和潜在的能力,积极心理学0(positive psycholo-gy)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1 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6(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并由于他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该学会的终身成就奖。 1、定义 狭义: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是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广义:谢尔顿(Ke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

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这个概念很快受到了中国的心理学家孟万金、崔丽娟、任俊等人的引用。对于sheldon和king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这一定义,其他的心理学家也有着自己的观点。先后给出了“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的科学”和“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等不同译本。他们还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其概念也会得到更加全面,准确的诠释 中国大陆将其翻译为“积极心理学”,中国台湾翻译为“正向心理学”,中国香港翻译为“正面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 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研究论文文献综述的写法详细介绍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5.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6.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8.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 0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和幸福。积极心理学中那些体现人文关怀和代表时代精神的概念和理念对中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回应时代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个体性功能,提倡积极人性论,加入更多有关希望、快乐和幸福的元素,并根据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希望;快乐;幸福 一引言 谢尔顿 ( K e n n o n M · S h e l d o n ) 和劳拉金 ( L a u r aK i n g ) 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积极心理学( p o s i t i v e p s y c h o l o g y ) 告诉人们幸福是有规律可寻的。积极、希望、快乐、幸福这些美好概念的出现,鲜明地反映了这门学科的主题——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和幸福。这些概念紧密相连,积极是幸福的基础,希望和快乐是幸福的要素,幸福是人生的目的。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人手,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寻找幸福的真谛。它的建立实现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心理学由此

从传统研究生命中最不幸的事件。 变化到研究生命中最幸福的事情,成为一门使人幸福的科学。笔者试图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出发,提出积极心理学对当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实践的一些启示。 二积极心理学基本思想 积极心理学运动始于 2 O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该学科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致力于帮助普通人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 ( 包括心理问题 ) 作出新的解读。积极心理学对当代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作出了重要的修正和平衡,同时也对如何改善外在环境以促进人的积极心理形成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 )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背景。心理学主要面临项任务: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获得幸福生活、掘并培养天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医治自己身体和心灵创伤的需要,心理学演变成了一种“矫治”或“修补”式的“类医学”,“很多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怎么样在良好的条件下能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 J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基曼( M a r t i n E · P· S e l i g m a n ) ,在他的倡导下全世界由此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在 2 0 0 4 年出版的

积极心理学介评

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首倡者为心理学家Seligman 和Csikzentmihalyi 。自1997 年Seligmen 在就任APA 主席一职后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思想以来,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流派,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使得个体和团体、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1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它认为,心理学的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在二战之前均得到研究者同等程度的关注[1] 。而二战之后, 心理学成了一门大力致力于治疗的科学,它的研究焦点集中于测评并治愈个人心理疾病,出现了大量对于心理障碍的研究以及对离婚、死亡、性虐待等环境压力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研究。Seligman 曾注意到在对人类情绪的研究中,就有约95 % 的研究是关于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的研究。在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和疗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心理学却忘记了它的另外两项使命,逐渐成为一门受害者科学。注意到这种现象,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1] ,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 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 、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

文献综述 心理学 教育学

文献综述 农民工子弟初中数学学困生心理分析及转化策略 鹿寨镇二中数学课题研究组黄秀清 摘要:数学学困生是指非智力因素导致学习成绩低下,不能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上课不能集中精神听课,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农民工子弟因身份的特殊性,在初中阶段学生成为学困生的比例比较大,一旦成为学困生,教师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他们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暴自弃,最终成为学校、家庭的负担。因此,找出农民工子弟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形成原因,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并找出相应的转化策略,对提高我们的教育成绩有重大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每个班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健康地发展。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升入初中学习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如何使学困生稳定下来安心读书,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当今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近几年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学困生的心理成因及转化对策。 一、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㈠学困生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学困生自尊心被扭曲,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者、失败者、无前途者,情绪低落而心态消极、缺乏热情、自暴自弃,自认为“烂泥扶不上墙”,觉得自己永远都比不上别人,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从而在学习行为上认为“我不行”表现出一种远离学习活动的倾向,常常以烂为烂,破罐破摔,这是一种自尊心没有得到尊重或受到挫折,使心理失去平衡而走向反面的变态心理。他们在课堂上精神萎靡、神情呆滞,听不进教师的讲课,回答不出提问,时而做小动作,时而伏在课桌上,时而东张西望。他们由于学业跟不上,成绩屡屡落伍,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冷落、同学的小视、家长的训斥,一直处在压抑、冷漠的境况之中,他们在学校、在班里感到抬不起头来,老是觉得不及他人,心态消极,活泼向上的心理被压抑,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并表现自己,对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和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做好的事情缺乏信心和兴趣。这些学生因为学习不好而自卑,倍感烦闷、孤独、痛苦甚至无助,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而自卑心理的产生又会压抑其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其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 2、厌学心理:学困生往往因缺少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上进心而产生厌学心理。厌学心理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学习动力不足,上课心不在焉,作业敷衍了事,不愿意学习甚至逃课、逃学。现行的以考试升学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指向,以相对单调的知识灌输和强化练习为主的教学方式,以书面考试成绩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标准,以及由此引起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校、家长的期望值过高等,都是导致学生厌学怕学的重要因素。学困生因知识基础薄弱和接受能力较差,往往成为学习的落伍者和考试的失败者,不管怎样努力总是落后,觉得费力不讨好,总是挨批评,进而对学习、对考试、对学校产生反感,厌学情绪就会滋生。另外,部分学困生由于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的急功近利思想和读书无用论思潮的消极影响,认为读不读书、学习成绩好与不好无所谓,只要能够嫌钱就可以,由此而产生的认识偏差无疑进一步滋长了学困生的厌学情绪。 3、惰性心理:学困生得不到家长的关心、教师的关怀、同学的帮助,总是处处自甘堕落。做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学习被抛到九霄云外。他们一旦被列入学困生的群体,做事没有什么动力,自信心大减,人生态度悲观,自暴自弃,一泻千里。有部分脑子并不笨、思维很活跃、接受能力也强的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主要是在学习中懒于思考,懒于动口动手,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加上意志薄弱,遇到一些难的题目,不愿多思考,对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的学习任务难以坚持、缺乏毅力。久而久之,学习退步、成绩下降,对学习没有兴趣,反过来又更加助长了他们惰性心理的形成。学生的行为方式一旦固定,习惯一经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