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试题

1.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1.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弹簧的原长为____;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弹簧的使用范围内,____.

3.小华做出了如图乙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图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若用此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量程是____.

2.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

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____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相同.

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

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

4.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____.

5.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处释放,比较小车在____面上滑行的路

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A. 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

B. 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 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 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3.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纸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

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___,并通过调整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

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

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

A.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 小卡片容易扭转

(5)你对小明的实验装置提出的改进建议是___.

4.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

动摩擦力的大小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选填“甲”、“乙”或“丙”) 实验;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是否有关;比较___(选填“甲”、“乙”、“丙”或

“丁”)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小明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实验后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__(选填“一

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5.小刚发现汽车在柏油马路上容易停下来,而在下过雨的路面上不容易停下来.

(1)小刚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___有关.于是小刚利用长木板、毛巾、木块A. 以及弹簧测力计做了如

图所示的实验;

(2)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水平___拉动木块A;

(3)小刚通过比较___两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验证他的猜想;

(4)小明进一步探究了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由甲图和丙图可得结论___.

6.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压力大小相同时,___,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___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___,实验存在的问题:___.

7.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小明要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__.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填“有关”或“无关”).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的关系,结论是___.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两图进行对比.

(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

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

(6)实验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是检查装置的

___,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填“漏气”或“不漏气”).

(7)若丙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10cm,则金属盒上橡皮膜浸入盐水中的深度是___cm.(U形管中

液体密度为1.0×103kg/m3,盐水的密度ρ盐=1.1×103 kg/m3)

8.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

(1)他的实验步骤是: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

的小孔,目的是___.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5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2)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___.

(3)根据所测数据可求出大气压为___ Pa.

(4)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

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__.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如图,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实验:

(1)图B中用细线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它的___大小.

(2)将石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C,石块所受浮力是___N

(3)比较图C和图D可知,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浸没的___无关

(4)该同学做完实验总结出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___.

9.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用A物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__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测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N.

(2)小明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应该选择___两图对比得出结论.

(3)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

(4)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kg/m3.

11.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

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中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 C. 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有关.

(2)分析图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

(4)小明还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______的改变,

忽视了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12.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0.01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

0.9m2,g取10N/kg.求:

(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水对A点的压强.

(4)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13.将一质量为4kg的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2×10?3m3,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在水中的体积;

(3)木块的密度.

答案与解析

1.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1.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弹簧的原长为____;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弹簧的使用范围内,____.

3.小华做出了如图乙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图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若用此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量程是____.

【答案】2cm;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0-2.5N

【解析】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所挂钩码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2cm,因此弹簧的原长为2cm;

(2)由表中数据知: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随物体质量的增大而加长,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结合表中数据读图象可知,弹簧的原长为,所以横坐标应从处开始,所以图1错误;当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即使再增加物体的重力,弹簧也不会再伸长,故图3错误;所以只有图2符合题意.

(4)当弹簧的长度为7.5cm时,弹簧的长度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当弹簧伸长7cm时所受的拉力即可弹簧的最大测量值,为F=G=mg=0.25x10=2.5N;所以量程为0-2.5N

2.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

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____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相同.

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

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

4.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____.

5.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处释放,比较小车在____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A. 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

B. 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 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 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答案】(1)同一高度,速度;(2)重力和支持力;(3)慢;(4)做匀速直线运动;(5)不同高度,同一粗糙;(6)D

【解析】(1)要研究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必须控制变量,即控制木块的初速度相同,即让木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故答案为:同一高度;速度.

(2)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答案为:重力和支持力.

(3)由实验现象可知,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木块受到的阻力不同,木块运动的距离不同,由此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故答案为:慢.

(4)在上述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可以推理得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做匀速直线运动.

(5)因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到达底端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高度,因此将小车从不同的高度处释放,比较小车在同一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即可.

故答案为:不同高度;同一粗糙.

(6)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

实验得出的,更不是科学家猜想出来的.故选:D.

3.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纸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

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___,并通过调整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

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

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

A.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 小卡片容易扭转

(5)你对小明的实验装置提出的改进建议是___.

【答案】(1)相反;钩码的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将卡片从中间剪开;(4)A;(5)给木块下面装轮子等.

【解析】

(1)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的作用是使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可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则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用剪刀把小卡片剪成两个更小的卡片,观察两个更小卡片是否平衡.

(4)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响;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实验要受到摩擦力影响.所以还是小华的实验方案好,故选A.

(5)为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误差,可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给木块下面加轮子.

4.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

动摩擦力的大小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选填“甲”、“乙”或“丙”) 实验;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是否有关;比较___(选填“甲”、“乙”、“丙”或

“丁”)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小明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实验后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__(选填“一

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答案】:(1)必须;等于;(2)甲;(3)压力;乙、丙;(4)错误;(5)不一定.

【解析】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

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图示四次实验可知,在实验丁中,物体间的压力最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最小,因此滑动摩擦力最小;

(3)由图甲、乙所示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可以应用甲、乙所示实验探究滑

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由图乙、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乙、丙所示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由图甲、丁所示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由于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

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5)由图戊所示实验可知,拉动木板时物块保持不动,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滑动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的拉力,实

验时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5.小刚发现汽车在柏油马路上容易停下来,而在下过雨的路面上不容易停下来.

(1)小刚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___有关.于是小刚利用长木板、毛巾、木块A. 以及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2)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水平___拉动木块A;

(3)小刚通过比较___两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验证他的猜想;

(4)小明进一步探究了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由甲图和丙图可得结论___.

【答案】(1)接触面粗糙程度;(2)匀速直线;(3)甲、乙;(4)当接触面粗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解析】

(1)由题目情境可知:柏油马路与雨后路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可猜想到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水平方向上一对方向相反的力,若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就是一对平衡状态,此时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水平方向的一对平衡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

(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由三幅图中可知甲乙符合要求;

(4)由图甲、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体间的压力越大,弹簧测力计所示越大,物体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6.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压力大小相同时,___,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___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___,实验存在的问题:

___.

【答案】(1)海绵凹陷程度;(2)受力面积越小;(3)甲、丙;(4)不正确;没有控制受力面积不变.

【解析】

(1)力可以改变海绵的形状,通过海绵凹陷程度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

(2)对比甲、乙两图可知,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在压力一

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由图可知甲、丙两图符合;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是不正确的,因为没有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同时改

变了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存在两个变量.

7.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小明要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__.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填“有关”或“无关”).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的关系,结论是___.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两图进行对比.

(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

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

(6)实验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是检查装置的

___,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填“漏气”或“不漏气”).

(7)若丙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10cm,则金属盒上橡皮膜浸入盐水中的深度是___cm.(U形管中

液体密度为1.0×103kg/m3,盐水的密度ρ盐=1.1×103 kg/m3)

【答案】(1)U形管压强计;(2)无关;(3)液体深度;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4)乙丙;(5)相等;(6)高度差;气密性;不漏气;(7)9.1.

【解析】

(1)由图可知,用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工具是U形管压强计;

(2)丙和丁液体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容器形状不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液体压

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3)甲、乙两图液体的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并且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使探头的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所以应选择乙丙两图;

(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

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6)实验时把金属盒放入水中,通过观察两管中水面的高度差就可以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

使用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若压强计的有漏气的地方,软管中的气体和大气相通,等于大气压强,橡皮膜受到压强时,软管内的气体压强不会发生变化,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会出现高度差;反之,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7)已知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10cm,

则金属盒上橡皮膜所受到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则金属盒探头在盐水中所处的深度:

8.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

(1)他的实验步骤是: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

的小孔,目的是___.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5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2)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___.

(3)根据所测数据可求出大气压为___ Pa.

(4)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

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__.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a、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b、刚拉动;(2)刻度尺;(3)1.5×105;(4)B.

【解析】

(1)a、实验中要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这样在拉动活塞时,注射器内部会接近于真空,这样才能测出大气的压力.

b、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运动时,说明此时拉力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故记下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就是

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2)实验中要测出注射器的长度,因此除了: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还要有刻度尺.

(3)已知注射器容积为2.5ml,即2.5cm3.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5cm,因为注射器为圆柱体,根据其体积公积可得,

实验时,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是为了排出注射器中的空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7.5N,这就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将其代入公式得,

(4)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注射器筒内有空气都会使

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使拉力变大,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大;

③没有读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会导致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也可能会大于真实值.

故选B.

9.如图,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实验:

(1)图B中用细线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它的___大小.

(2)将石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C,石块所受浮力是___N

(3)比较图C和图D可知,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浸没的___无关

(4)该同学做完实验总结出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___.

【答案】(1)重力;(2)0.5;(3)深度;(4)F浮=G排.

【解析】

(1)B图中可得石块的重力G=2.0N;

(2)由C知,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测力计的拉力F=1.5N,可知浮力F浮=G?F=2.0N?1.5N=0.5N;

(3)CD,石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可知所受浮力相同,则可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4)由AE两图可知,排开水的重力G排=1.0N?0.5N=0.5N,可知F浮=G排.

9.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用A物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__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测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N.

(2)小明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应该选择___两图对比得出结论.

(3)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

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

(4)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kg/m3.

【答案】(1)液体密度;2.4;(2)BC ;(3)增大;无关;(4)1.2×103.

【解析】

(1)分析C 与E 两图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这是研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由图A 知,G=8N,由图E 知,F=5.6N,

所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F 浮盐水=G-F=8N-5.6N=2.4N .

(2)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由

图可知,应选择BC (或BD )两图对比得出结论.

(3)实验B 、C 中,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改变的同时,其排开水的体积是变化的,实验表明: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实验C 、D 中,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

(4)由A 、C 两图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 浮水=G-F′=8N -6N=2N ;

由F 浮水=ρ水gV 排可得,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 排=10N/kg ×kg/m 10×1.02ρ33N g F =水浮水=2×10-4m 3. 物体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由F 浮盐水=ρ盐水gV 排可得,盐水的密度:ρ盐=34浮盐盐

102\104.2gV F m

kg N N -??=排=1200kg\m 3 11.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中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 C. 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有关.

(2)分析图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

(4)小明还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______的改变,忽视了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答案】(1)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2)D、E;(3)2.4;(4)①小于;②形状,排开液体体积.

【解析】

(1)图B. C. D中,随着物体排水体积的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减小,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2)图D. E中,物体完全浸没,且两种液体密度不同,符合探究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关系的要求;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F浮=G?F拉=10N?7.6N=2.4N;

(4)①铁片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第二次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第一次所受浮力小于第二次所受浮力;

②形状的改变至使铁片的排水体积发生了变化,因此,小明只关注形状的变化,忽视了排水体积的变化,结论

自然不可靠.

12.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0.01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

0.9m2,g取10N/kg.求:

(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水对A点的压强.

(4)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答案】(1)60N;(2)6000Pa;(3)6500Pa(4)100N.

【解析】

(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压=G总=(m容+m水)g=6kg×10N/kg=60N;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容=F压S=60N0.01m2=6000Pa;

(3)水对A点的压强:pA=ρ水ghA=1×103kg/m3×10N/kg×0.65m=6500Pa;

(4)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水gh=1×103kg/m3×10N/kg×1m=10000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10000Pa×100×10?4m2=100N.

答:(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60N.(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6000Pa.(3)水对A点的压强为6500Pa.

(4)水对容器底的压力100N.

13.将一质量为4kg的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2×10?3m3,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在水中的体积;

(3)木块的密度.

【答案】(1)木块受到水的浮力40N;(2)木块的体积0.004m3(3)木块的密度0.67×103kg/m3

【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题人教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 期末试卷(人教版) 考生注意: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游人听到山间潺潺的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 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 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 2.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3.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b)(c)(d)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总分核分人 得分评卷人

4.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5.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A.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B.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来营救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D.大声呼救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可能损坏电流表的是 7.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D.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固 8.我市正在加快“魅力城市”建设的步伐,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需要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6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 A.大于120mm B.恰为120mm 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 9.如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整体建筑外观采用上大下小的“斗拱”型设计,看似一个粮仓,又像一顶古代的礼冠,故被称为“东方之冠”,完美诠释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一游客在馆前某处想拍摄馆的全景像,但其发现在该位置无论如何调节调焦环都不能得到“东方之冠”的全景像,那么他该

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题答案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课后题答案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我们知道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 答:可以在桌面上放一些轻小的物体,如粉笔屑、泡沫、小纸团等把桌面的振动放大,通过轻小物体的振动观察桌面的振动。 2、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000km,假设声音在空气中能够传得这么远,那么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火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大型喷气式客机呢?自己查找所需的数据,进行估算? 解:t声=s/v声=1000000m ÷340m/s≈ t火车=s/v火车=1000km ÷200km/h=5h t客机=s/v客机=1000km ÷1000km/h=2h 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亲自试一试,并说出你其中的道理。 答:可以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先听到的是通过铁管传到耳朵里的,后听到的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里的。因为声音在铁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4、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的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 是多少米?(声速按340m/s计 算) 解:s=vt=340m/s×2s=255m 5、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 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小资料 知道: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 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慢,在 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 快,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受温度影响。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许多立体声收音机有 “STEREO-MONO”开关,开关处 于STEREO位置时放出的声音和 电台播出的一样,是立体声;而 处于MONO位置时收音机把两个 声道的信号合成一个声道,没有 立体声的效果。找一台立体声收 音机,试一试这个开关的作用 (使用耳机效果更明显),向有 经验的人请教:既然立体声更为 逼真,为什么还要设置这样的开 关? 答:将开关处于MONO位置 时接收信号比较灵敏。 2、(略) 三、声音的特性 1、如果你家中有乐器,观 察一下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 是怎样改变单调和响度的。 答:见课本第23页科学世 界。 2、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 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 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 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 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音 调就会改变(如图),你能练着 用它吹出一首歌吗? 答:音调可变的哨子是通过 改变竹管中空气柱的长短来改 变音调的高低。 3、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 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 做了700次振动,频率是多少? 人能听到吗? 解:f=700次÷2s=350Hz 人能听到。 4、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 不同的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 可以发出“1,2,3,4,5,6, 7,ⅰ”声音来! 答:敲击时音调依次为ⅰ, 7,6,5,5,4,3,2,1(水振 动从高到低) 用嘴吹音调依次为1, 2,3,4,5,6,7,ⅰ(空气柱 振动从低到高)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 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 取什么控制措施?与班里的同 学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详细, 采取的措施更好。 答:噪声主要有车辆发动机 的声音、鸣笛声。周围村民的鞭 炮声等。 可以采取多植树、设置 禁鸣标志的方法,当有噪音时关 闭门窗。 2、在工厂里,噪声主要来 源于电动机、车床等。在公路 上,噪声主要来源于发动机、喇 叭等。 3、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 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 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 的?(A、C ) 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 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4、在安静的环境里,测量 你的脉搏在1min里跳动的次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doc

2019-2020 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 满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 说明:本卷计算时g 均取 10N/Kg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请在下表中填写各小题的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下列现象中,物体质量将发生改变的是 A、一铜块压成铜片 B、一铁块用人造卫星带入太空 C、一杯水结成冰 D、锈蚀的铁球被磨得非常亮 2. 0. 2 Kg 所表示的物体质量可能是 A.一个人 B.一只蚂蚁 C.一个苹果 D.一台冰箱 3.一个瓶子正好能装满1Kg 的水,它一定能装下 1 ㎏的 A. 硫酸 B.酒精 C.花生油 D.汽油 4.物理实验室中,测量液体体积常用的仪器或工具是 A. 弹簧测力计 B.天平 C.量筒 D.刻度尺 5.如图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在两种密度不相同的液体中,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A.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小 B.密度计在 B 处的刻度值应大于在 A 处的刻度值 C.这个密度计在甲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D.这个密度计在甲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小 (第 5 题)6.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指 A. 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B.铁的体积比木头大 C. 铁的重力比木头大 D.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7.如图所示,为A、B、 C 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 V 的关系图 象,由图可知 A.ρ A>ρ B>ρ C,且ρ A>ρ水 C. ρ A<ρ B<ρ C,且ρ A>ρ水 8.一只铁桶重 20N,装满水后总重B.ρ A>ρ B>Ρ c,且ρC>ρ水D.ρ A<ρ B<ρ C,且ρC>ρ水60N,如果这桶浸没在水中,人所 用的拉力是 A. 等于 60N B.小于60N C.等于20N D.小于20N 9.如图,在三个相同的容器甲、乙、丙中盛有相同的液体,将三个体积相同的铜、铁、铝

人教版初二物理全册全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 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 )、分米(dm )、 厘米(cm )、毫米(mr ) 微米(卩n ) 纟内米 (nm ) 3-i m = 1000m=100.1m=10m 1dm2 换算关系:1km = -2-3-6-9 m 1nm=10m m 1mm=10m=10m 1卩1cm=103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 (2) 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 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 的。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 4 、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 S 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h 5 、换算关系:1mi n=60s 1h=60mi n=3600s 6 、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7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 数时粗心造成 的,是不该发生的, 8 、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9 、减小误差的办法: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3)改进测量方法 10、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 累积法:某些测量值太小,不便于用工具直接测量,从而采取把若干个小 量累计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 作为 测量的值。用这种方法能够测出细铁丝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 (2) 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 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3) 化曲为直法: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如测量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 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 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 是能够避免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评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_____;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_______。 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3. 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______运动。 4.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5. 如图1所示,“40”表示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min 。 40 西大桥 8km 图1 6.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 处,则像距离人_______m 远;如果此人以1m/s 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 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_m 。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 内通过的路程是40m ,后2s 内的通过路程是20m ,这个物体后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4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8. 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 3,质量是6750kg ,则它的密度是 ,这种金属可能是 ;若将金属块截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 9.空瓶质量为5kg ,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 ,若换上酒精,整个瓶子可装的酒精比装水少 kg 。 10.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 30角从A 物质射到B 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 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1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 12. 用质量相等的O ℃的水和O ℃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4. 用图3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导读:本文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练习一: 1、B 2.452、28.225.1 3、2.5 4、人、河岸 5、运动 6、地面、地面、椅背、车 7、A 8、c 9、C 10、C 11、A 12、D 13、B 14、B 练习二: 1、长、短 2、每秒行驶5米 3、6.2522.5

4、2505/3 5、路程、时间、V=s/t 6、0.4便于测量时间 7、100min 8、路程、时间、速度 9、6.25m/s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22.220.45 11、86大于 12、(1)v=s/t=300m/5h = 60 km/h(2) v=s/t=300m/2.5h=120 km/h(3)t =t1—t2 =5h—2.5h =2.5h 练习三: 1、振动、空气、山间铃响马帮来 2、不能、能 3、快 4、不相同、空气、耳朵 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 6、C 7、C 8、C 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数HZ20---20000HZ 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 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 练习四: 1、A 2、C 3、A 4、A 5、A 6、C 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 8、(1)能量(2)音色 9、(1)无法正常交流(2)无法听音色(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 10、(1)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2)更好的接收声音(3)听诊器 练习五: 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 2、A:没有水平放置B:正C:接触了容器底D:没有接触液体

新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新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是做了功的 A.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 B.人提水桶沿水平地面行走 C.沿斜坡方向把物体拉上去 D.天花板上的电线吊着电灯 2.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cm、5cm深的水,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最后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 A.3:7B.2:3C.5:7D.1:1 3.如图所示,是a、b两种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边长相同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 B.4:3 C.2:1 D.1:2 4.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F乙>F丙 C.F甲=F乙

A.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不动,则她坐的车一定是对地静止的 B.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向东行驶,则她坐的车一定对地向西行驶 C.小球突然“自动”向东滚动,则她坐的车一定向西启动 D.小球突然“自动”滚动,则她坐的车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 6.当你坐在一辆向前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觉汽车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这时汽车的运动状态和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 A.匀速行驶,车具有惯性B.加速行驶,人具有惯性 C.减速行驶,人具有惯性D.正在转弯,车具有惯性 7.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用高压锅炖肉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我们看到的热锅上的“白气”,是锅内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觉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 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1、P2和 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 = P2 = P3 B.P1<P2<P3 C.P1>P2>P3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9.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机械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 小误差。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 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 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 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 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A B D C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一) 一、选择题(单选题) 1、甲、乙、丙三辆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车都相对于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的树木向西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车必定向东行驶; B 、乙车必定向西行驶; C 、丙车可能向西行驶; D 、三车行驶方向一定相同. 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A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 、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 、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 C 、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 D 、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4、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 、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 C 、两杯水温度一样高 D 、无法比较 5、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 、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6、如图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7、一束光线穿过玻璃三棱镜的四幅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8、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 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 缩小的实像,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10 cm B 、20 cm C 、25 cm D 、30 cm 9、小民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体积,得到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像,量筒质 量和液体密度是———————————————( ) A 、20g 1g/cm3 B 、60g 0.8g/cm3 C 、60g 1g/cm3 D 、20g 0.8g/cm3 10、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同的铅块、铝块、铁块 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水面上升最多的是(ρ铅>ρ铁>ρ铝)——————————————( ) A 、放铝块的 B 、放铁块的 C 、放铅块的 D 、一样高 11、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遥控器调电 B 、激光准直 C 、渔民叉鱼 D 、照镜子 12、用镜头焦距为10cm 的照相机拍摄蝴蝶标本,蝴蝶标本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为( ) A 、大于20cm B 、在10cm 与20cm 之间 C 、等于10cm D 、小于10cm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 B 、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 C 、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 D 、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 14、对于密度公式ρ=m/V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 成正比 B 、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 成反比 C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都有关 D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 与体积V 的比值 15、小东用一个最多能装4㎏水的塑料桶装满植物油,则桶内植物油的质量------( ) A 、小于4㎏ B 、一定等于4㎏ C 、大于4㎏ D 、可能等于4㎏ 16、一只氧气瓶,瓶内气体密度为ρ ,用去 1/3质量氧气后,瓶内氧气密度为--( ) A 、ρ B 、ρ/3 C 、2ρ/3 D 、2ρ 17、A 、B 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 A 、5∶2 B 、2∶5 C 、1∶2 D 、2∶1 二、填空题 1、一列火车长200m ,以10m/s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1.8km 的大桥,⑴这列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__,⑵这列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是__________。 2、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 3、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他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是指响度的是__________;指音调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4、把烧红的钢件放到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立即会出现“白气”,这一物理现象中, 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用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需要经历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大自然的 水循环经历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皮影戏表演惟妙惟肖,皮影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在生活中,会看见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和水中的鹅卵石,这可以分别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解释。 7、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_______些。 8、一条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5°,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平面镜逆时针旋转10°后,则反射角为_______________。 9、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体积较大的是__________球;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___球。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木球和铁球注满水后,总质量小的是__________球。(已知铁的密度为7.9g/cm3,木的密度为0.5g/cm3) 10、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 v/cm 3 100 m/g 60 80

2017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练习册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基础练习1米。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纳米。2、1mm。。3测量值。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书粗心。4A。5B。6D。7D。8D。9C。10D。11B。综合提升12偏小。13A。14B。15A。实践探究16、1。。17、(1)。(2)B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基础练习1运动。静止。2歼-15战机。航空母舰/甲板。3船。江岸。4位置。参照物。5B。6B。7B。8是相对于跑步机的跑道跑了2千米。相对于地面当然是静止的。综合提升9地球。10、静止、向北运动或向南运动(速度小于列车的速度)。11B。实践探究12C。13(1)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以迅速移动的背景作参照物。(2)能。可以让背景快速运动。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基础练习1、运动快慢。v=s/t。m/s。km/h。。2、5。3A。4D。5C。6D。7、4m/s 综合提升8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9、3。15。10(1)从标志牌处到西大桥的流程为8km。(2)该路段车辆可行驶的最大速度为40km/h。12。11D。实践探究12、5。6。快。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基础练习1、v=s/t。路程。时间。卷尺。停表2、AB:、2、。BC:、1、。AC:、3、。 3(1)匀速。6。(2)。(3)小于。综合提升4(1)t=10:05-10:00=5min (2)v=s/t=5min=h。5、80km/h。200km 。实践探究6、(1)(2)(3)(4)(5)。 第一章综合练习一、1、cm。dm。cm。cm。2、20。18。3、米每秒。成年人正常步行每秒通过米的路程。4运动。橡皮筏。5静止。运动。6、1250。7、。8、白烟。降低。。二、9D。10C。11B。12B。13D。14C。15D。16A。17C。18B。19B。三、20、(1)1mm。。(2)。21、(1)。(2)20。(3)s/t。。22、、4、四、24、53m。25、39s。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基础练习1、振动。空气。2空气。电子通讯设备(无线电)。3、介质。不能。4、时间。种类。温度。340。5、回声。区分开。响亮。6C。7A。综合提升8、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空气可以传声。不会。9B。10C。实践探究11(1)乙。丙(2)甲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2、1836m。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基础练习1、音调。响度。音色。2、频率。赫兹。Hz。3、超声波。次声波。4、高低。频率。强弱。振幅。远近。5、音色。6B。7B。8C。综合提升9、响度。音调。10、(1)(2)(4)(7)。11C。12B。13A。14D。15C。实践探究16(1)慢。低。(2)大。强。17(1)能。(2)几乎听不到(或听不到)手机铃声。(3)真空不能传声。第三节声的利用基础练习1、超声。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2、B超。3、能量。能量。4D。5B。6C。综合提升7A。8A。9C。实践探究10、1530。真空不能传声。(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传播)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基础练习1、无规则振动。干扰。2、90.。70.。50.。3、声源。传播过程中。人耳。4B。5D 综合提升6、噪声。7、声源。产生。8D。9C。10D。实践探究11、隔音盘可以反射和吸收部分声音。 第二章综合练习一、1、振动。音调。空气。2、振动。音色。3、响度。音色。4、响度大。音调高。5、音调。音色。6、超声波。7、振动。响度。340.。8、向一方测摆。能量。 9、次声波。10、甲。乙。二、11B。12A。13C。14B。15C。16A。17B。18A。19B。三、20、空气柱。音调。21、介质。22(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液体可以传声。23、下面。 24、振动、音调、高幅度、响度。25、(1)D。E(2)③②①④(3)控制变量法。26、(1)不同、乙、高。(2)不同、甲、大。27(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八年级物理试卷 1.1以下数据中,最接近一个普通初中生正常体重的是() A、330N B、550N C、770N D、990N 2.我们在墙上挂图时,可自制一个重垂线来检查图是否挂正,这是利用() A、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B、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 C、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我们呼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B、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C、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C、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减小4.下列与惯性有关的现象或做法是() A、乘车必须系好安全带 B、多数人习惯于用右手写字 C、汽车关闭油门,速度渐渐变小 D、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5.下列事例中,一定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B、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 C、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 D、茶壶盖上一般开有一个小孔 6.下列器具中,没有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洒水壶 B、船闸 C、锅炉水位计 D、水银气压计 7.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即飞船内所有物体都像没有受到重力一样),在这种环境中,下面对钢尺的做法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做到的是()A、用钢尺测物体的长度 B、把钢尺向前扔,钢尺离手后继续前进 C、用手把钢尺弄弯 D、用弹簧测力计测钢尺有多重 8.你会游泳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时,会感到轻飘飘的,这是因为() A、人在水中时不再受重力的作用 B、人在水中时受到的重力减小了 C、人在水中会受到水对他向上的浮力 D、人在水中受到水对他向下的压力9.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10.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A、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C、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11.如下图所示,在水平公路上,一小孩用力沿水平方向推汽车原因是,但没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 (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 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 h 5、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6、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 10、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某些测量值太小,不便于用工具直接测量,从而采取把若干个小量累计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的值。用这种方法能够测出细铁丝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3)化曲为直法: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如测量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可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等。

2018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题附答案

…… …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2018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题附答案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小华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下列估算值恰当的是( ) A. 小华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 s B. 小华5s 内从一楼上到二楼的功率约为300W C. 小华受到的重力约为50N D. 小华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3Pa 2.(2015?娄底)下列有关学习、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学校足球课上,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 娄底高铁南站站台上设置有安全线,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旅客排队上车用的 C. 包饺子时捏出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 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受到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 3.(2015?河池)杨扬同学梳理了教材中相关的力学知识,如图所示,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 在甲图中,所砌墙壁与铅垂线平行时,说明墙壁竖直 B. 在乙图中,锤柄向下撞击凳子时,锤头由于惯性就紧套在锤柄上 C. 在丙图中,拉动木块的速度越快,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就越大 D. 在丁图中,用力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 B. 力的方向沿杆向上,大小为mg C. 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mg D. 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点方向上,大小为mg 5.如图所示,小民同学推着装满沙子的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对车的水平推力与车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B. 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人对车的水平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 B. 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强 D. 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的质量减少了 7.如图甲所示,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力F 向右边慢慢推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 、压强p 和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A. F 和f 不变,p 变大 B. F 和p 不变,f 变大 C. F 变小,p 和f 均变大 D. F 不变,f 和p 均变大 8.关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是自制水气压计,当拿着它从山下到山上时玻璃管内液柱降低 B. 乙图是自制水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C. 丙图中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是因为活塞对空气做功而使其内能增加 D. 丁图中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而分不开,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9.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商用大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客机中的部分钛合金零件采用了激光3D 打印技术.关于客机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轻它的重力 B. 客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是受平衡力作用 C. 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 D. 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更大 10.完全相同的三个小球A 、B 、C 放在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保持静止状态,A 球漂浮,B 球悬浮,C 球沉底,如图所示,三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高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1、

八年级物理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答案(人教版)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响度音调 2.30°; 0.6 3. 静止运动 4.B 深 5. 凸透镜大 于二倍焦距 6.热胀冷缩,3 7.8 7.熔化;液化 8.直线传播,色散(折射).9.近凹 10. 250 cm3 650g 二、选择题(共26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7,18 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 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A 12.B 13.D 14. B 15.C 16.A 17. BD 18.ACD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6分,19题5分、20题6分,21题7分、22题8分。) 19.答:前面玻璃相当于平面镜,(2分)倾斜一定角度安装可以使平面镜成的车内景物的像 成在前窗玻璃斜上方,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3分) 20.(1)由“区间测速”图可得, t=10.41min﹣10.31min=10min==h, v===150km/h, 因150km/h>120km/h,故该轿车会被判超速(3分) (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 由v=变形可得: t===0.25h.(3分) 21. (1)s=vt=340m/s×(5s-3s)=1020m(3分) (2)v=s/t=1020m/2s=510m(4分) 22.解:水的质量:m水=20g﹣10g=10g 瓶的容积:V===10cm3 油的质量:m油=18g﹣10g=8g ==0.8×103Kg/m3(8分) 油的密度:ρ 油= 四、实验探究题(共28分,每空1分) 23. (9分)(1)A;减少热量散失;(2)C;水蒸气;(3)5;水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 沸腾过程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98;沸腾过程温度保持98℃不变;(5)水的质量 不同.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C、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D、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 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A、没有受到重力作用 B、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C、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D、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 A.一定是平衡力 B.一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无法判断 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5、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 而减小 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D.大气压与高度无关 6、充满水的啤酒瓶倒插入水中,然后抓住瓶底慢慢向上提,在瓶 口离开水面之前,瓶露出水面的部分将( ) A.充满水 B.有水,但不满 C.酒瓶中无水 D.瓶内外水面始终 保持相平 7、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2 cm 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 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 强大 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 的大 8、图中所示的各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9、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试比较A、B、C、D四点液 体的压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 B、 C、 D、 10、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11、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声现象基础知识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重点:1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振动可以发声 要点: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疑点: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 定义: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 要点:1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2 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 3 真空不能传声 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因为物体的振动,

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三:声速和回声 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1 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 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拓展: 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 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 2 回声的作用: 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一:怎样听到声音 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 要点: 1 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 难点: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 拓展:听到声音的条件: ①听觉系统正常;②物体的振动频率达到人耳的听觉范围;③声音有足够的响度;④有传播的介质 二:骨传导和双耳效应 定义: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