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1 表中n为测站数;

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长度的2倍;

3测角的1″、2″、6″级仪器分别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在本规范的后续引用中均采用此形式。(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3.3.1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表3.3.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1 表中n为测站数;

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长度的2倍;

3测角的1″、2″、6″级仪器分别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在本规范的后续引用中均采用此形式。

3.3.2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表3.3.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3.3.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3.3.3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表3.3.1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

(Ⅱ)导线网的设计、选点与埋石

3.3.4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或多边形网,宜联测2个已知方向。

2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多结点导线网形式;

3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4网内不同线路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3.3.5控制点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点位应选在质地坚硬、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

2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

3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

4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太大;

5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

3.3.6导线点埋石规格及埋设要求,见附录B。三、四等点应绘制点之记,其它控制点可视需要而定。

(Ⅲ)水平角观测

3.3.7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

1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泡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级仪器不应超过1格,6″级仪器不应超过1.5格;

2 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大于1″,2″级仪器不应大于2″;

3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10″,2″级仪器不应超过15″,6″级仪器不应超过20″;

4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补偿。

5垂直微动旋转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

6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旋转的位移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0.3″,2″级仪器不应超过1″,6″级仪器不应超过1.5″;

7光学对中器或激光对中器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1mm。

3.3.8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

1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表3.3.8的规定;

表3.3.8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注:1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 互差的限值。

2观测的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

3观测的方向数多于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4各测回间应配置度盘,按本规范附录C执行。

5水平角的观测值应取各测回的平均数作为测站成果。

3.3.9三、四等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当测站只有二个方向时,应在观测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以偶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右角。左右角的测回数为总测回数的一半。但在观测右角时,应以左角起始方向为准变换度盘位置,也可用起始方向的度盘位置加上左角的概值在前进方向配置度盘。

左角平均值与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之差,不应大于本规范表3.3.1中相应等级导线测角中误差的2倍。

3.3.10 测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仪器或反光镜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 ;

2 水平角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宜超过1格。四等及以上等级的水平角观测,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有垂直轴补偿器的仪器,可不受此款的限制;

3 如受外界因素(如震动)的影响,仪器的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补偿器的补偿范围时,应停止观测。

4 当测站或照准目标偏心时,应测定归心元素。测定时,投影示误三角形的最长边,对于标石、仪器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5mm ,对于照准标志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10mm 。投影完毕后,除标石中心外,其它各投影中心均应描绘两个观测方向。角度元素应量至15′,长度元素应量至1mm 。

3.3.11 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来度盘位置上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测回内2C 互差或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2 下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2倍照准差变动范围超限时,应重测该测回;

3 若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回。当重测的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1/3时,应重测该站。

3.3.12 首级控制网所联测的已知方向的水平角观测,应按首级网相应等级的规定执行。 3.3.13 每日观测结束,应对外业记录手簿进行检查,当使用电子记录时,应保存原始观测数据,根据需要打印输出相关数据和预先设置的各项限差。 (Ⅳ) 距离测量

3.3.14 一级及以上等级控制网的测距边,应采用全站仪或电磁波测距仪进行测距,一级以下也可采用普通钢尺进行量距。

3.3.15 本规范测距的各项指标适用于电磁波测距仪、全站仪等中、短程测距仪器,中、短程的划分,短程为3km 以下,中程为3~15km 。 3.3.16 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按下式表示。

D b a m ? D += (3.3.16)

式中 D m ——测距中误差(mm );

a ——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

b ——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mm/km ); D ——测距长度(km )。

3.3.17 测距仪器及相关的气象仪表,应定期进行检验。当在高海拔地区使用空盒气压计时,宜送当地气象台(站)校准。

3.3.18 各等级边长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8的规定。

表3.3.18 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1 测距的5 mm 级仪器和10 mm 级仪器,是指当测距长度为1km 时,仪器的标称精度D m 分别为5mm 和10 mm 的电磁波测距仪器(D b a m ?+=D )。在本规范的后续引用中均采用此形式;

2 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

3 根据具体情况,边长测距可采取不同时间段测量代替往返观测;

4 计算测距往返较差的限差时,a 、b 分别为相应等级所使用仪器标称的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

3.3.19 测距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站对中误差和反光镜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 ;

2 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如观测数据出现分群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观测;

3 四等及以上等级控制网的边长测量,应分别量取两端点观测始末的气象数据,计算时应取平均值。

4 测量气象元素的温度计宜采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气压表宜选用高原型空气盒气压表;读数前应将温度计悬挂在离开地面和人体1.5m 以外的地方,读数精确至0.2℃;气压表应置平,指针不应滞阻,读数精确至50P a 。

5 当测距边用三角高程测定的高差进行修正时,垂直角的观测和对向观测高差较差要求,可按本规范4.3.2和4.3.3条中五等三角高程测量的有关规定放宽1倍执行。

3.3.20 每日观测结束,应对外业记录进行检查。当使用电子记录时,应保存原始观测数据,根据需要打印输出相关数据和预先设置的各项限差。

3.3.21 普通钢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21的规定。

表3.3.21 普通钢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 当检定钢尺时,其丈量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00000。

(Ⅴ) 导线测量数据处理

3.3.22 当观测数据中含有偏心测量成果时,应首先进行归心改正计算。 3.3.23 水平距离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量斜距,须经气象改正和仪器的加、乘常数改正后才能进行水平距离计算;

2 两点间的高差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当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时,其高差应进行大气折光改正和地球曲率改正;

3 水平距离计算,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进行: 当边长较短(S <3km =时,可采用近似公式计算;

22p h S D -= (3.3.23-1)

当边长较长(3km ≤S ≤15km )时,宜采用严密公式计算;

()()

?

??? ??+???? ?

?++002001p 11- h R h h h R h h h S h S D +-+-=

(3.3.23-2)

式中 p D ——水平距离(m);

S ——经气象及加、乘常数等改正后的斜距(m )

; h ——仪器与反光镜之间的高差(m )

; 0h ——测区平均高程面的高程;

1h 、2h ——分别为测距边两端点的高程值;

R ——地球平均曲率半径。

3.3.24 导线网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

βm =

][1n

f f N ββ (3.3.24)

式中 βf ——导线环的角度闭合差或附合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

n ——计算βf 时的相应测站数; N ——闭合环及附合导线的总数。

3.3.25 测距边的精度评定, 应按下式计算:

1 单位权中误差:

n

Pdd 2]

[=

μ (3.3.25-1) 式中 μ——单位权中误差;

d ——各边往、返距离的较差(mm );

n ——测距边数;

P ——各边距离的先验权,其值为

2D

1

σ,D σ为测距的先验中误差,可按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计算。

2 任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

i

Di 1P m μ

= (3.3.25-2) 式中 Di m —— 第i 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mm );

i P —— 第i 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

3 当网中的边长相差不大时,可按下式计算平均测距中误差:

n

dd m 2][Di =

(3.3.25-3)

式中 Di m ——平均测距中误差(mm )。

3.3.26 观测边测距长度的归化投影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归算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测距边长度,应按下式计算:

???

? ?

?-+='A m P 01R H H D D (3.3.26-1)

式中 D ——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测距边长度(m );

'

D ——测距两端点的平均高程面的水平距(m ); P H ——测区的平均高程(m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