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化学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化学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化学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化学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初探摘要: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没有明确地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提出如何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的办法。而“学案导学”正是以学生自学、自研、互研,学生间合作探究,教师导学释疑为手段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亲身参与课堂教学,真正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习方式

现代课堂教学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提供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条件,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正是把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具体实践。

目前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学习习惯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自学能力更是很差。对于这种现实,化学课堂中该怎样进行“学案导学”的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呢?

一、坚持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思想

1.实施“学案导学”是适应新课程教育的需要

新课程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老师的教育模式。以前的教育模式侧重的是以教师为主体采取“满堂灌”方式进行的知识传授,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新课程提倡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师要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的引路人,着重培养的是

2018鲁教版化学导学案全册

目录 目录..................................................................... - 1 -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 1 -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 - 1 -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 - 3 -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第一课时....................................... - 5 -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第一课时......................... - 8 -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第二课时........................ - 10 -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 12 -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 - 12 -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 - 14 -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三课时...................................... - 16 -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 - 18 -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 - 20 -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 22 -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 24 -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三课时........................................ - 25 -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四课时........................................ - 28 - 第四节《元素》第一课时............................................. - 30 -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第一课时........................ - 32 - 第三单元溶液............................................................. - 35 -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 35 -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 - 36 -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第三课时........................................ - 38 -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一课时................................ - 40 -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二课时................................ - 42 -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三课时................................ - 44 -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 46 -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 - 46 -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 - 48 -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 - 52 -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二课时.................................... - 54 -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三课时.................................... - 57 -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第四课时.................................... - 59 -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一课时.................................... - 61 -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 - 64 -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三课时.................................... - 66 -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四课时.................................... - 70 -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 72 -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第一课时.............................. - 72 -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 - 74 -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二课时.................................... - 76 -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第一课时.............................. - 78 -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 80 -

导学案实施方案

尹村镇中心学校“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实施方案 新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关注学生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新课改实行以后,我校积极响应县教育局的决策,在全校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转变、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一、推行“导学案”的必要性 在相当长的一段的时间中,我校和许多学校一样,把提升课堂效率的希望放在“大容量、一言堂和拼时间、死读书”上,尽管把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消耗到了极点,也在特定时期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些作用,但这种轻视主体违背规律的课堂终究是效率低下的课堂,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严重制约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办学水平和提高学生能力目标的实现。 在学习、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中,我们也逐渐理清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元素:有效教学的主体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学习;有效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引领;有效教学不能忽视个体的差异。在参考了一些取得成效的学校经验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全校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编写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

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倡导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 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其操作要领主 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探究、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概括起来说,这一模式主要包含五个构成要素,即:“学案、导学、探究、点拨、练习”。 1.“学案”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和技能训练四个要素组成。教师设计学案时,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和学生 活动内容,着力点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 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 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要准确、具体,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 水平的高低层次,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 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 问题,也包括对教学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 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3.“探究”是学习的灵魂。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弄清事物规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143更新时间:2007-12-10文章录入:admin ] 一、前言 学科教学是素质教育主战场,文化科学知识素养也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重要性的降低,如果单纯以减少学科教学时间、牺牲或者降低学科教学质量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那很可能是得不偿失,学校也会因此而承受来自社会、家庭甚至是学生本人的巨大压力。如果课业负担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再增加其他的课程和活动,势必造成原有的教育活动抢占时间,从而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我们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决不能忽视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相反应该更加重视。在当前形势下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不仅是进一步改进学科教学方法、提高和改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可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真正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我校就是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入手,设计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课题。他们首先分析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材)”等几方面之间的关系,认为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师—学生”的链条是不合理的,仅仅凭借教师的讲授学生也不可能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就学生而言,尽管有教材做依据,但他们并不清楚教师将要讲什么、怎么讲,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由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教案内容的落实,很容易使学生沦为记笔记的机器,课堂根本没有多少思考和消化的时间;而且由于教材本身往往过于抽象和概括,对教材上的概念、原理、法则、定律及其他知识点一般只进行严密的阐述和简要的解释,而对如何分析、理解和运用知识点往往语焉不详,只能借助于各种教参,即便如此学生在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如目标不明,负担加重等。据此金华一中的领导和教师于1997年秋在全国首次提出了一种用以帮助学生学习的、相对于教案的概念即“学案”,并将借助学案进行教学的方法称为“学案教学法” 。从此,学案教学法的研究就作为本校的重点研究课题,集中了全校的优秀教师集体攻关,1998年在初步总结试点成果的基础上,申请并被正式确立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我们认为,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借助学案改进现行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这些方面本身是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也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保证。 本课题的研究尽管开展时间不长,但很快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1999年5月25日的《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头条从“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和主动学习能力”高度报道了我校开展“学案教学法”研究的情况,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二、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策略研究的深入以及人们对学会学习或说“学会求知”的关注,中小学教育界也开始受到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强调通过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近年来以各种“导学”名目出现的教学研究也不断面世,如“目标导学” ,“目标导向教学” 等。这

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新授课 基本上是按“10+25+10”的模式 学案式教学 学案的主要板块(七块) 课题:将课本大课题切割成内容较独立的小课题,以达到主题单一,内容少一点。 学习目标:基本上是课程标准上原话,极少量根据需要添加的阶段性目标。 练习一:复习与主题相关的旧知,对旧知通过习题的形式呈现,起到唤起旧知的作用,也为新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知识准备:从练习一最后一题或相关题目中提炼出问题,作为探讨新课主题的导火索。 新授课:探究问题,采取主要是讲授予、阅读课本、实验探究等教学方式。 小结:提供表格,图表等,填写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练习二:应用知识点,巩固练习。 教学时间分布: 10分钟(练习一)+25分钟(新授课)+10分钟(练习二) 按学案的教学流程实施 特点: 1、注重了练习一(课始练习)与主题知识的联系,练习一既是知识的准备,又是问题的的源头,是旧树发新芽,新课引入顺其自然,实现了无缝对接,润物无声。 2、新授课教学思路清晰,只是在旧知的基础上揭示和补充新知。 3、小结提供了样板,学生有抓手,但也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建构。 4、整张学案中板块浑然一体,练习一是铺垫,新课是练习一的拓展,练习二是巩固,同一主题的知识点,不同题型的大汇聚,课题重点突出。 反思: 1、教学设计上时间的分配在实际教学中难以落实。如10分钟练习一往往需要20分钟的时间练和展示,练习二很难在课堂上完成,更谈不上及时反馈。 突破口:(1)减少题量 (2)降低难度 (3)弱化展示交流环节 (4)限时训练 (5)积分制,小组合作刺激学生高强度、高效率的训练,反馈激励 2、课堂小结要倾向于学生主动建构。 (1)需要有充足的时间,最少5分钟 (2)需要有充足的空间,学案留白更充分 (3)需要有交流展示的过程,引起学生的重视 (4)需要充分利用,反复回顾,让学生更感小结的重要 (5)课堂小结应作为新课25分钟的重要一环 3、新课的教学方式限于时间只有20分钟(除去5分钟小结),会显得比较单一,讲授、阅读课本、演示实验成为主流方式,一些内容一能深入探究,不能放开讨论,特别是对一些实验,既不能放手让学生做,又不能对一些生成问题透彻分析,显得较为夹生。 突破口:(1)内容少一点 (2)实验精一点 (3)主题单一点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心得体会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 一、导学案的作用 主要在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是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设计和展开教学过程,它既是学习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把发现问题、研究和初步解决问题置于全过程,把导学指向学生的自我建构。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导学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思维方式上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真正完成从“要我学”——“我要学”——“我学会”——“我会学”的过程的重大改变。 二、导学案的关键是编制 (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即教给谁学,如何去学的引领;备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是正确把握对学习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2)知识问题化 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最好是填空。使学生通过学案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3)问题层次化 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

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是能动的,必须是一目了然的,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不能雾里看花。各层次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和谐,即由此可以及彼。一般地讲,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定理,应用定理,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4)情感----潜移化 三、导学案的使用 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1.课前必须按导学案的要求去自主学习,才能保证课上充分的互动。使用导学案必须坚持三个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2.课上互学、高效利用: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引导、点拨离不开导学案、学后反思离不开导学案、复习备考离不开导学案。 3.学案检查、及时到位 课下必须依据教师点拨,课堂互动成果修订导学案,要在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教师在拿到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1)是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学案的最优化;(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教学案真正个性化。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

高中化学学案导学的利与弊

高中化学学案导学的利与弊 作者:梁广舒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01期 新课标要求下的全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个背景下,学案导学也日益被广大教师与学生所认可和推崇。可以说,学案教学不仅能够划分出教与学的职责,而且是新课标精髓的重要体现,学案导学用学案作为有效的载体和媒介,运用导学的方法深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效益更加可观,继而真正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化学学案导学的弊端现象 1. 教学手法不灵活,流程单一。学案导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但学案导学只是我们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有些教师在运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非常机械,教学的整体过程演变为设计学案→自主学习→学生质疑→课堂点拨→反馈达标的这种流水线运用模式,将很好的一节新课变成了习题处理课,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应接不暇,课堂气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这种单一的学案导学流程非常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让学生形成习惯性的化学思维,学案导学相较于传统教学的优越性也无法体现出来。 2. 对学案设计重视过度,课前准备工作被严重弱化。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成就一堂成功的化学课,但是有的教师将努力的方向都集中在学案的设计和编排上,将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抛之脑后,比如课件的制作、教案的编写以及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等等。这样长期的用学案代替教学准备,不仅让学生听之乏味,也降低了化学课堂的含金量。 3. 学案中设计问题过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观察发现,我们的教师在学案中设计的内容过多,课堂的知识容量很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加重了课业负担。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应接不暇、手忙脚乱的情况,知识的巩固和及时消化得不到保障,老师单纯地答疑使得学案导学模式流于形式,降低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4. 学案问题的设计不科学。学案的运用能够促使教师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分析和消化知识点。在学案的设计中,许多教师不能更好地把握难易程度,往往不是难,就是简单,没有合理的搭配,忽视循序渐进的设计规则,内容设计严重缺少层次感,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还有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盲目求新、求异,问题的科学严谨性降低,有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脱离,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高中化学学案导学的有利因素 首先,学案导学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案导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与学二者的关系,化学教师可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空间,突出学生作为学习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化学课堂基本模式 一、模式名称:目标达成四四制。 二、模式解读: 高效课堂中的高效应该是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的总称,要想在短短的40分钟内做到这三点,教学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的,而教材的版本不是统一的,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呢?教学目标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唯一途径,只有实现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才可能达到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因此应该把教学目标的达成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比较现实、合理的做法就是适当加大教师对学生思维点拨指导的力度,“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分类指导、分类达标”。将时间分为大致相等四段、过程分为四部分、学生按程度分为四个层次、学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采取“AD 评价”。 三、模式的内容: 1.教学过程四部分:(1)复习导入(听写化学方程式等),学习目标的展示及导学;(2)目标分解的探究、展示、合作;(3)对展示结果的评价,包括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点拨、讲解、归纳。(4)达成检测,分层达标,教师点拨、归纳、巩固提高。

2.教学时间四个十: (1)旧目标的巩固及新目标展示导学用时8-10分钟; (2)新目标探究展示用时10-12分钟; (3)探究结果评价及点拨用时15-18分钟; (4)目标检测及归纳用时8-10分钟。 3.学生划分四个层次,将每班学生划分为A、B、C、D四个层次,各层次约占25%,其中A为优秀生、B为良好生、C为合格生、D为待优生。每小组中包含各个等次的学生。 4.教学测验AD制,每次校级考试,学校将对每个学生各科成绩位次的变化情况进行量化积分,。 四、模式的操作要求: 1.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体,体现学科素养,符合课程标准; 2.目标的展示及达标的检测题,建议采用多媒体手段展现(节省时间); 3.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要全面,不能删减,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讨论、探究; 4.教案的制定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而确定; 5.原则上应遵守各阶段时间的划分,一般情况下不能超过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学案的编制,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落实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案的作用、发挥学案本身的价值则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我们认为,这种借助于学案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主体性的教学活动,它尽可能缩减教师的讲授时间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相互质疑。我们在实践中大致采用了三种具体的教学程序。 1.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 诱导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新授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教师做全面的讲解,也避免了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同时也可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纳环节是在讨论的基础上作出的,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一般要求由学生自己来阐述最后的结论。 实际上,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这种教学环节的设计实质上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认识,完善和纠正各种错误的观念和观点。这种课型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 2.开放式:质疑—探究—小结—应用 开放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单元复习课,目的是为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会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具体的问题解决活动,带有研究性和实验性。此种课型的学案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一些高级知识,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也往往具有开放性,甚至没有唯一正确答案,要求为学生介绍一些适当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在教学指导上常常采用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方式,教师一般扮演帮助者、启发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要充分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环境和机会(质疑),提供必要的探究条件和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或实验验证所学的知识和所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 开放性学案导学教学不限于一个课时,也不一定全部在课内完成。 3.技能式:示范—尝试—评价—作业 技能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特别适合于理科课程的教学。教师或者学生的示范不是简单的习题演算,而必须是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尽可能完全地展示给学生,这里借鉴了近今年来关于认知学徒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尝试不要求学生能够即刻解决教师或者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能够通过尝试让学生充分暴露在认识的不足或者知识体系上缺陷,以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内容。评价环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和验证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可由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案通常以问题为核心来进行组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以学案中的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活动。 上述三种教学模式各有自己的特色和价值,而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际上都是为了学生提供一种促进知识学习和运用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自主性的发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整理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 学习研讨: 1、什么是化学? 【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 【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内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4).怎样学习化学? 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1、化学的发展历史 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道尔顿、阿附加的罗) 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门捷列夫)

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 归纳总结: 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 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 A.3000多种 B.1000多种 C.30多种 D.100多种 3.1896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 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 教学后记:

学案导学的定义及实施方案

学案导学的定义及实施方案 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 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学案导学解释: “导”就是指导,导学案就像旅游时候的导游图,它带领学生从入口进入,随着我们的指导的标志牌,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可以自己找到最后的出口,完成课程的预习,这就是“导”的作用。它一方面可以对课本知识制定出明确的要求,哪些知识是我们应该记住的,哪些知识是我们难以理解的。要记住的知识直接指出来,难以理解的给学生指示方法,理解它与以前哪个地方内容相似,这就是指导。 “学”就是指导学案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而设计的,为什么方便学习呢?因为我们在制定导学案的时候,给学生设置了一些梯子,本来坡度非常大,我们把坡度变小。大的问题化成小的问题来做。 “案”就是一种方案,就是学生学习的时候的一个方案,不是知识、题目的 简单堆积。 二,学案导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更为完善的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 2、以学案导学为媒介,研究真正走进新课程的具体办法。 3、研究学案编写和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总体模式。 4、研究学案编写和应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特色模式。 5、研究学案导学评价标准。 6、研究学案导学阶段性成果,即对教学质量产生的影响。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原则。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课题研究的原则有如下三点: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根据现代认识理论的成果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根据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认识特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案;实践性原则。注重实践探究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际;活动性原则。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教学,以异彩纷呈的活动来构建学生的主体能力。五、研究过程。(一)学案导学实施前的准备。为了能使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为全体教师接受并开展下去,我校在改革伊始就在物质上、

高中化学学案导学法的实施路径探析

高中化学学案导学法的实施路径探析 摘要:现代化教育改革要求高中化学的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教师应该摈弃落后的教学模式,提倡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鼓励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本文主要在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高中化学学案导学法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学案导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老师的教学水平要求随之提高,评判教学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情形下,老师只有不断提高自我素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为了能够达到新课标的化学教学目标,很多高中化学老师开始尝试应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学案就是指学习方案,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制定的帮助学生课外解难答疑,课内自主学习的方案。这种教学法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后,自主思考,自我解决,并且培养学生的

合作精神,多进行交流学习。从老师的角度看,这种教学方式是将学案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教学材料,让学生们自主组队,小组成员进行合作,交流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从学生的角度看,这样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对学案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全体学生共同努力解决难题。 二、高中化学导学案的设计 1.学案要以导学为途径设计 学案主要是以问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学习,因此,学案中的问题设置必须首先要以课本为依托,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比如:在教授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规律这一课程内容时,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了解,然后让学生解答如下问题:(1)通过课本的学习,大家应该知道原子核带正电荷,而电子带负电荷,正负相异会互相吸引,但是,为什么电子没有被吸进原子核内呢?(2)分析电子绕核的运动方式与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在本质上有何区别。(3)钠原子核外拥有 11 个电子,那么这些电子是合成一团在核外运动,还是相互之间分散开来在核外运动?这样的问题设置一步步诱导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就能深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这一知识。

“6+1”教学模式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6+1”教学模式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辛店中学理化组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况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学生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严重,学校的课堂教学显得沉闷、枯燥,常常是老师在认真地讲课,而学生却爱理不理,成为了局外人。教师们大部分都觉得教学陷入了一种新的困境。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进步,校领导决定学习名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我校进行一次课堂教学的革命,一定要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使学生不会因为学困而厌学,甚至辍学。 经过了三年多的艰难改革,我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形成了“6+1”教学模式。“6+1”的含义有四层:一是6块小黑板加1块大黑板;二是6个学习小组加1位指导老师;三是每组6个学习成员加一位指导老师;四是6个学习环节(即课前预习、依标自学、互动交流、小组展示、质疑探究、达标检测)加1条主线(即教师导学,贯穿始终)。教室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专栏里贴的是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各学习小组的照片;撤走了讲桌,让老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四面的墙壁上都装上了黑板,供

学生练习展示之用;学生一般每6人一组,面对面围坐在一块,便于讨论交流。 上课的前一天,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把学习提纲中需要学生课前预习的问题出示给学生,学生根据学习提纲和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课前预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上课时,首先教师出示本节的学习目标,全体学生齐读,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其次出示学习提纲,各学习小组根据学习提纲和老师分配的学习任务进行自学,解决基本问题,把疑难问题找出来;然后小组内互动学习,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各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再进行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展示交流自学成果,互相进行订正,达到交流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能力、树立学生自信、展示学生才能的目的。接下来是质疑探究,各小组成员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新问题或新见解并进行探究、讨论、辩论,达到总结规律、拓展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最后进行检测,对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通过学生与学生或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出题、教师出题等多种方式进行检测,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困生进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下面是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无探究型实验的化学课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三种基本模式

新授课:“自学—合作—展示—反馈”教学流程模式 1.自学——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自学方式有两种,即学生在学案问题的引领下,自学教材或实验探究,不准讨论。自学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对教材内容的体会和感悟,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同时用特殊符号标注出疑难问题,防止对照教材找学案问题答案的倾向。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分析实验的原理,总结归纳得出实验结论。在此基础上,完成提纲中的问题(限时)。 2.合作——组内交流,完善学案 自学过程结束后,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学生个人提出自学中的疑难进行交流讨论、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完善学案(限时)。 3.展示——展示点评,达成共识 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形成全班的共识(限时)。 4.反馈——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根据新授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

复习课:“自补—合作—展示—反馈”教学流程模式 1.自补——自主复习,查漏补缺 学生带着学案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复习,复习的过程要注重查漏补缺和对新授内容的拓展延伸、重新感悟,要避免搞成对照课本找学案中问题答案的倾向。自主复习完成后再独立完成学案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限时)。 2.合作——组内交流,完善学案 自主复习过程结束后,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交流复习心得,提出复习过程中的疑难进行讨论、帮教,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完善学案,并将组内交流、讨论结果及不能解决的问题公示在黑板上。(限时)。 3.展示——展示点评,达成共识 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复习成果及疑难问题,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并解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难,使复习成果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形成全班的共识(限时)。 4.反馈——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根据复习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包括两部分,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学案设计 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设计出学案。学案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习内容、学法指导、达标训练等。 1、学习目标要明确,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及主攻方向。 2、学习内容的设计不是课本所学知识简单的罗列,而是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编排出合理的知识体系。 3、学法指导即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让学生掌握方法性、规律性的东西,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 4、达标训练。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技能、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训练,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 二、学案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学案编写应符合实际 一份好的学案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符合学情,要能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编写学案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①往年使用过的旧学案要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参考使用,不能为了省时省工而套用。 ②同一备课组不同班级之间不一定完全通用。同一备课组要加强集体备课,知识共享,教学相长,发挥集体的智慧,但真正落实到学案上时,由于不同班级班风、学情和教学进度不尽相同,科任教师本身的教学技能和课堂调控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有些学案可通用,有些则应各尽所长,区别对待,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差异较大的班级更应使用不同的学案。 ③备课可提前,但编写学案不能超前太多。具体的学案更应该注重“教”与“学”的实际发展情况,实事求是地完成,通常提前一两天为宜。 ④一般情况下,学案是每节课当堂发放,堂堂落实,但使用一段时间已适应的班级,可提早发放,让有宽余时间的同学、特别是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早自学。 2、学生自学应落实到位 “先学”的学生自学阶段是一节课里学生思维的最佳阶段,是学生对知识信息初步感知、理解阶段,也是学生体验成功、树立信心的重要阶段。在自学这一阶段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①前期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养成良好自学习惯,指导自学、督促自学、鼓励自学,表扬自学效果好的同学,引导学生体验自我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全班同学形成自学氛围。例如,指导学生如何粗读知其大意,如何细读掌握要领,如何精读领悟知识的内

化学教学三种常见模式

化学教学三种常见模式 发表时间:2011-11-07T10:48:21.680Z 来源:《学习方法报·理化教研周刊》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彭付胜 [导读] 讲评课是在学生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能力、技巧、习惯等方面的缺陷进行矫正的一种教学课型。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彭付胜 根据高中新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我校高中化学教学实际,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可分为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三种常见模式。 1. 新授课的教学模式 基本授课方法是采用我校“12l”教学模式。即一堂课4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10分钟,教师精讲25分钟,反馈训练10分钟。这类课型的基本模式是: (1)展示学习提纲,学生自主学习(10分钟) 学生依据学案,结合教材,自主完成课时内容学习,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结构。 (2)教师精讲,点拨归纳,解决疑难(25分钟) 对学生不能理解的疑惑问题和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要细讲、精讲,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注意强化师生互动。 (3)练习巩固(10分钟) ①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学生设计情境新颖、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或直接引用高考试题、典型模拟题,进行同步目标的巩固训练。 ②学生要独立完成问题解答,教师检查练习效果。 ③下课前教师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公布答案,点拨思路,提炼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解题思路。 2. 讲评课的教学模式 讲评课是在学生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能力、技巧、习惯等方面的缺陷进行矫正的一种教学课型。通过讲评,让学生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规范的答题习惯和考试技巧。这类课型的教学模式是: (1)试卷评价(2~5分钟) 教师着重从学生答题情况统计、错题归类、各题的得分与失分情况及试题难易等方面进行评价。 (2)展示答案,学生自纠自查(10分钟) 对于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纠错;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教师讲解。 (3)教师分析讲解(15分钟) 教师要从以下四方面讲评: ①分析错因。师生互动分析,明确错因,抓住错因,分析答卷的失误。 ②讲清思路。引导学生把握不同题型特点,找出解题的方法和思路。 ③总结方法。通过讲评,分析类型题的基本解题方法,总结出相对合理的解题规律,规范解题流程。 ④注重变化。讲评试题不能就题讲题,要借题发挥,举一反三,善于将原题进行变形,对重点知识要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训练设计,真正使学生触类旁通,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4)强化性训练(15分钟) 学生做错的试题,说明对这个知识点还没有熟练掌握,需要强化练习,因此,教师要再精选一些习题,针对共性错误进行补救训练。 3. 复习课的教学摸式 高中化学复习课包括章节复习、单元复习、考前综合复习。复习课要始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构建知识体系和训练总结。这类课型的基本模式是: (1)指导自学(约20分钟) 让学生依据复习提纲进行复习,以问题带复习,学生自主复习是主体。复习提纲内容主要包括:考点分析、目标要求、知识结构、疑难解析、训练题。 (2)精讲点拨(约10分钟) 精讲内容主要是复习的重点、难点、易混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消化、深化教材;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以求融会贯通、透彻理解。 (3)强化训练(约10分钟) 训练设计主要针对学生薄弱点、易混知识点、或疑难点练习,以及常规解题思路、方法、题型,训练必须具有针对性。(4)快速点评(约5分钟) 公布训练答案,对学生疑难点进行点评,并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