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国_日本境外基础地质工作对我国的启示_韩九曦

德国_日本境外基础地质工作对我国的启示_韩九曦

德国_日本境外基础地质工作对我国的启示_韩九曦
德国_日本境外基础地质工作对我国的启示_韩九曦

 第2

1卷第8期 2

012年8月中 国 矿 业

CHINA MINING MAGAZINE

 V

ol.21,No.8Aug

. 2012德国、日本境外基础地质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韩九曦,元春华,陈秀法,王靓靓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 摘 要:作为矿产资源短缺国家,

德国和日本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矿产资源全球配置之路,其中境外基础地质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德国、日本的境外基础地质工作方法、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强我国境外基础地质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德国;日本;矿产资源;境外基础地质

中图分类号:P5;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2)08-0016-

04Overseas basic geological survey in Germany 

and Japan and their inspiration to ChinaHAN Jiu-xi,YUAN Chun-hua,CHEN Xiu-fa,WANG Liang-liang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China Geological Survey,Beijing 

100037,China) Abstract:Countries with scarce mineral resources like Germany and Japan have adjusted to a rationalutilization of global resources,in which the oversea basic geological survey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Based onthe analysis of Germany and Japan’s methods of oversea geological work,this paper gives some proposals tostreng

then China’s oversea basic geological work. Key 

words:Germany;Japan;mineral resource;oversea basic geological survey收稿日期:2012-04-

25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我国短缺资源的全球分布研究资助(编号:1212010811067);全球主要矿产资源分布与潜力分析研究资助(编号:1212011120327

)作者简介:韩九曦(1971-),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境外矿产资源战略研究。E-mail:hjiuxi@mail.cgs.g

ov.cn。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

础。我国矿产资源需求随着工业化、

城镇化建设进程而呈刚性上升态势,

目前铁、铜、铝、镍、铬、锰等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均已超过50%,据专家预测我国矿产资源需求高峰将出现在2025~2035年,如何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战略。

德国和日本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矿产资源贫乏国家,尤其日本,其有色金属资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但是德国与日本都走出了一条符合其国情的成功的境外矿产资源保障之路,

其中境外基础地质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两个国家在长期的境外地质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境外基础地质工作与矿产资源开发战略,学习借鉴与利用他们的经验,对于有效推进我

国矿业企业“走出去”,实现矿产资源的全球配置,意义深远。

1 德国境外基础地质工作

德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依靠其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技术,以进口矿产资源和其他工业原料为基础,通过精密机械、制药、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环保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这决定了德国必然是全球矿产资源消费大国之一,除煤炭外,其他矿产资源几乎全部需要从全球160多个国家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因此,德国联邦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院(Federal Institutefor Geo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BGR,以下简称BGR,其部分职责相当于我国的地质调查局)认为,通过协助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例如:越南、蒙古、纳米比亚等)提升矿业管理水平、建立矿业员工健康、矿山与环境安全的国际标准,并在污水处理、矿区复垦等领域给予发展中国家资助,促进全

球发展中国家矿业的发展是其职责之一。基于以上原则,BGR的基础地质工作重点放在了境外。1.1 目的和方法

二战结束后,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BMWi)与BGR制定了一系列在国外进行矿产勘查和地质工

第8期韩九曦,等:德国、日本境外基础地质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作的计划,包括建立国外石油供应基地、勘查海底金属矿产、开辟金属和非金属原料来源等。这些计划由BGR向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提出项目申请,BMZ批复后政府给予财政帮助,具体工作由德国联邦地质调查所(即现在的BGR)和一些矿业公司来完成。从1958年起,BGR与BMZ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实施了德国的援外基础地质技术合作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德国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大力推进德国的矿业公司以不同方式广泛、全面参与全球矿业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德国的境外基础地质工作以国际合作为基础,以援外技术合作为手段,以本国政府项目、欧盟地质调查机构(EuroGeoSurveys)、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项目为载体,通过各种方式在全球很多国家开展了境外的地质调查工作。

1.2 工作现状

目前,德国在中南美洲、亚洲、非洲、中东等地区近20个国家开展着援外基础地质技术合作项目(表1),项目的内容涉及金属、非金属、能源矿产、地下水开采、数字填图等诸多领域。近几年更加侧重于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地震、海啸和火山活动)的防治,地下水资源的管理等方面[1]。

表1 德国联邦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院(BGR)与发展中国家及组织正在开展的援外基础地质技术合作项目[1]

序号大洲合作国家或机构 项目名称起止时间

1非洲布隆迪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2010.11~2013.122科特迪瓦对科特迪瓦地质调查局的工作人员在地质填图与先进的

勘查技术方面进行培训(第四期)

2002.11~2011.63刚果(金)加强刚果(金)政府矿业部门管理的透明度和执行力2009.4~2012.124加纳加纳地质填图数字化项目2001.12~2011.125纳米比亚纳米比亚地质调查局环境和工程部门的人力资源培训2008.4~2012.36纳米比亚纳米比亚库威拉伊-埃托沙(Cuvelai-Etosha)盆地地下水资

源调查(第二阶段)

2010.3~2013.47赞比亚赞比亚南部省地下水综合管理项目2009.12~2012.128喀麦隆、贝宁、布基纳法索、几

内亚、尼日尔等国家

尼日尔河盆地地下水资源权威报告2010.7~2013.7

9乍得、中非共和国、尼日利亚、

尼日尔、阿尔及利亚等国家

乍得湖盆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07.4~2011.6

10亚洲印度尼西亚减轻地质灾害,更好的履行印度尼西亚政府职责2006.5~2012.1211约旦约旦含水层补给的管理2011.7~2012.812约旦土地规划利用中的水问题2009.5~2014.513黎巴嫩保护黎巴嫩杰塔(Jeita)泉水资源2009.6~2012.614蒙古蒙古矿业信息综合研究2011.8~2012.815蒙古与蒙古中心地质实验室合作,协助其生产具有国际水平的

标准物质样

2007.1~2012.716蒙古蒙古采矿业的环境保护(第二阶段)2004.4~2012.817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2008.12~2012.718越南越南地下水的保护2008.12~2011.219也门也门地下水管理与地质环境信息的监控2008.2~2014.420阿拉伯旱地研究中心阿拉伯地区地下水与土壤的可持续利用、管理和保护2008.6~2012.521南美洲哥伦比亚在布卡拉曼加(Bucaramanga)地区对小规模开采金矿进行

管理,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011.8~2011.922巴拉圭巴拉圭城市环境规划与垃圾掩埋2000.8~2011.1223巴拉圭巴拉圭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2005.7~2011.3

1.3 案例分析———以德国与加纳的合作为例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近30年里,德国地质部门与加纳政府联合开展了长期的援外基础地质合作项目(GGMPP),在加纳境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地质调查及物探、化探、重砂测量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加纳的地质工作程度,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资料。完成了1∶10万的地质填图3万km2;建立了在加纳及西非国家前寒武纪地层中勘探金矿的一套全新找矿模型;发现了亚姆佛(Yamfo)金矿(后改名为阿哈佛(Ahafo),目前由美国的纽蒙特

中国矿业第21卷

(Newmont)公司进行开采),其黄金储量达到了370t,是西非近代找矿的重大发现之一。

新世纪以来,德国在欧盟的牵头下,与加纳地质部门合作,对加纳主要成矿区(带)开展了较为详细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对覆盖较厚的沉积地层区开展了系统的航空地球物理测量工作。

2002~2006年间,两国地调局开展的合作项目主要涉及地下水、环境、地质灾害等领域。目前的合作为地质填图数字化项目,主要任务为收集、整理、识别、数字化已有的地质科学相关图件以及地质相关的数据,并在加纳地质调查局建立一新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了20世纪20年代的野外工作数据、60年代俄罗斯协助完成的地质图、80年代到现在的德国与加纳合作完成的地质图、近几年获得的航空遥感卫星影像数据、雷达卫星图像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等资料。通过该数据库的建设,拟将加纳地质调查局的地质信息数字化水平提升至世界一流地调局的水准。同时,对20世纪50年代的1∶100万地质图进行修编,编制新的1∶100万数字地质图。该项目采用德国GAF公司最新开发的“Georover”数字化软件,并在加纳建立起数字地质图工作方法与流程[2]。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德国的境外基础地质工作,具有目标明确,项目合作周期长、采用最新的技术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合作等特点,从中不难看出其长期性和战略性。

2 日本的境外基础地质调查工作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矿产资源极为贫乏。明治维新以后的100多年间,日本迅速完成了工业化,本国的资源也消耗殆尽。二战结束以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所有资源基本上从国外进口,在进口的矿产资源中,许多矿产是世界上第一或第二进口国,而有色金属几乎全靠进口[3]。但通过以国际合作为平台,境外基础地质调查为基础,采取战略性措施综合保障资源的稳定供给包括强化与资源国的关系:了解资源国的切实需求,利用日本的先进科技优势,与资源国开展多领域的广泛的合作[4]。

2.1 日本境外地质调查方法与成效

日本在境外进行的基础地质调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称为“海外地质调查”,完全由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在境外进行地质工作,日本政府提供全部经费;另一种方式称为“海外联合地质调查“,由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与资源国联合进行,经费由日本政府提供资助。这相当于日本政府承担了海外前期草根勘查的全部风险。在找到了矿或圈定了远景区后,再由日本企业申请取得矿业权。仅1997~1998年度,日本政府就通过金属矿业事业团(也包括日本协力事业团)与资源国签订了7个此方面的合同,涉及6个国家(表2)。这些合同的签订,为日本企业在境外获取矿产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

表2 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也包括日本协力事业团)与资源国签订的合同情况[5]

序号与日本签订合同的国家工作区面积/km2工作内容执行时间1阿根延77000通过基础地质调查、化探、卫星图像分析,在工作区内进行铜、

金、锌及其他金属的勘查

2年2哈萨克斯坦6900勘查铜、金等矿产

3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共三项合同)未知对卫星图像以及现有的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地质调查、物探等工作,对铜、金等矿产进行勘查

4泰国800勘查铅、锌等矿产3年5马里7000金矿勘查3年

2.2 案例分析———以日本与蒙古的合作为例日本在蒙古进行的境外地质调查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此时蒙古刚刚开始在政治、经济领域进行改革,日本地质调查局与蒙古开始了跨世纪的长期的地质合作研究,日本政府支付全部费用。从其合作领域与方式上可以看出日本境外基础地质工作的长期性与战略性。

1)“蒙古矿产资源的勘探与研究”(Research on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in Mongolia)项目(1991~1994年),简称ITIT,其主要研究内容为蒙古与日本岛弧的地质特征和矿产资源的对比研究、探讨应用新的勘查技术方法以提高包括燃料资源在内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在该项目中,日本地质调查局对额尔登尼特(Erdenet)大型斑岩型铜矿、温都查干(Undur-Tsagaan)变质岩型铍铋钼钨矿床、孟根温都尔(Mongon Ondor)中型银矿、查夫(TSAV)铅锌银矿床、察干苏布尔加斑岩金钼铜(Tsagaan-suvarga)等多个矿点进行了勘查。并对中戈壁盆地的3处煤矿化点、3处油页岩矿化点进行了勘查,发现具有很大的潜力。

81

第8期韩九曦,等:德国、日本境外基础地质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2)“项目类型的技术合作”(the Project-TypeTechnical Cooperation,PTTC)项目(1995~2000年),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协助蒙古地质调查局完成以下工作:

①制定矿产资源调查方法和矿物分析方法;②分析整理目前所有的地质资料与数据;③矿物分析的样品制作方法;④矿物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分析方法;⑤数据分析与整合;⑥数据存档与数据管理;⑦规划与规范地质工作流程。

3)“地质与矿物资源合作”(1995~1999年)。该项目旨在技术和工艺、科技发展上支持蒙古的国家地质办公室/处,为蒙古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4)“蒙古北部中心地区的地质调查”项目(1999~2001年)。依靠雷达与JERS卫星影像技术在蒙古北部地区开展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大型的铜矿与金矿。BaruunErdenet铜矿化点就是在这个项目中发现的,并在另一个项目中进行了研究。目前,日本与蒙古在遥感技术方面还有项目在继续合作。

5)2010年3月蒙古与日本地质协会签订MOU框架协议,有效期5年。在该协议中主要包括开展学术研究,互派大学生以及增进大学间的交流等内容。

日本与蒙古政府间的这些合作,无疑为日本公司在蒙古的投资降低了风险,目前在蒙古的煤炭、稀土、铜矿等矿产资源领域到处可以看到日本六大财团核心企业的身影。

除蒙古外,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已在40多个国家开展了140个以上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等方面的技术和经济援助项目。这些项目的进行,改善了与资源国的关系,为日本企业的境外矿产勘查开发铺平了道路。

3 加强我国境外基础地质工作的意义与建议3.1 加强我国境外基础地质工作的意义

目前,具有“百局千队百万”地质大军的中国地质勘查队伍正逐步走向国际地质勘查的舞台,但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了各种的困难与阻力,加强境外基础地质工作,对降低中国企业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对“走出去”各国地质矿产资料掌握程度,获取真实资料信息。发展中国家是我国企业进行矿产勘查的主要目标地区,因地质工作程度不高或其他原因,存在着地质资料可利用度低,可信度差等问题。通过以国际合作为平台的基础地质工作项目的实施,可以从正规渠道系统收集合作国的基础地质、矿产、矿业开发和投资环境等信息资料,了解该国的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开发现状,为企业提供大量的基础信息。同时也为可以我国政府制定海外资源规划和宏观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2)提高境外基础地质工作区内的工作程度,降低企业矿产资源远景区不明确的风险。境外基础地质工作不以商业性勘查为目的,但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基础地质工作,可以获得真实的工作区域内的基础地质资料,提高工作区内的地质工作程度,引导中国企业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同时,协助企业圈定矿产资源勘查远景区,有效引导和拉动国内企业境外商业性矿产勘查。

3)可以搭建推动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合作平台。境外基础地质工作的实施可以搭建与合作国地矿管理部门、我国驻外使领馆和经商处、当地社区等相关各方良好的合作网络以及人脉关系,为我国“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便利。

3.2 加强我国境外基础地质工作的建议

1)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依托国际组织,开展境外地学合作,实施境外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目前我国学者参与的国际或地区性地学组织有国际地科联、国际地质编图委、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中国国际地学计划(IGCP)、国际滑坡协会等,并有一批专家在其中担任了要职,实施了一些国际合作项目,但与德国、日本相比仍有差距。德国的很多境外项目是依托欧盟地质调查机构(European Geological Surveys,EGS)、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等国际合作机构来完成的。建议我国积极参与并争取主导更多的国际地学组织活动,更多的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建议由我国倡导建立类似欧盟地质调查机构的金砖国家地质调查机构(BRICS Geological Surveys),一方面可以促进矿产资源在金砖国家内部的合理配置(俄罗斯、巴西、南非、印度与中国矿产资源丰富,但经济增长与矿产资源需求也飞速增长),另一方面可以在矿产资源的管理和陆地环境的保护包括地下水保护、土壤保护、土地利用、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调查等等方面加强金砖国家间以及金砖国家之外其他国家间的合作。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在国际组织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建议由我国政府专门设置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合作方面的境外专项资金,选择与我国互补性强的资源型国家,通过强化与资源国的关系,了解资源国的需求,制定至少五年一个项目周期的长期的境

(下转第22页)

中国矿业

第2

1卷

图1 点状的高斯变换方程

支撑效应作用后,

其块体直方图模型较点状直方图模型更为平滑,

如图2所示。图2 块体与点状直方图(块体为黑色,点状为深灰色)

5 结论与评价

由上面图形分析可知,在可回采资源估算时,析取克里格方法解决了线性地质统计学中品位高平滑方面的问题,避免了线性估算方法带来的平滑效应。

品位频率分布是以特定的小的矿块为基础的,矿块的大小不同,

频率也将不同。应用析取克里格法估算可回采资源,考虑到了采矿和边界品位方面,并且能在进行采矿之前来预测盘区可采储量,为将来的采区采场的布置、出矿配矿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 纪发华,

熊琦华,张一伟.地质统计学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 李庆谋.

多井处理与油藏描述[J].吉林油田科技,1989,18(1):15-

23.[3] 张瑞新,

韩金岩,刘光.胜利煤田1号煤层资源评价[EB/OL].http:∥www.gzit.edu.cn/gut/magazine/xb982/xb982-1/98xb21-7.html,2003-5-

10.[4] Guratscio M,David M,Huijbreg

ts C J,eds.AdvancedGeostatistics for the Mining Industry[M].Dortrecht,Netherlands:Reidel,1976.

[5] Verly 

G,David M,Journel A,et al.eds.Geostatistics forNatural Resources Characterization[M].Dordrecht,Netherlands:Reidel,1984.

[6] Armstrong 

Margaret ed.“Geostatistics”,Proceedings of the3rd International Geostatistics Congress,Avig

non,France,September 5-9,1988,Serie Quantitative Geology andGeostatistics,volume 4[M].Dordrecht,Holland:KluwerAcademic 

Publishers,1989.[7] 侯景儒,

尹镇南.实用地质统计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68-

72.[8] 孙洪泉.

地质统计学及其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211-

218.[9] Matheron G.Principles of Geostatistics[J].Princip

les ofGeostatistics.Economic Geology

,1963,58:1246-1266.[10] 李庆谋.

多维分形克里格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5(2):248-

256.[11] Bleinès.C.,Bourges M.etc.France:ISATIS 8.0Case Study

[R],2008,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69-

91.(上接第19页)

外项目计划,并与资源国开展地学多领域的合作,深入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为中国企业的境外风险勘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实做到降低商业地质勘查风险的作用。

)建议利用我国的先进的地质调查技术与方法(例如野外数字填图系统、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等),对重点资源国家进行技术援助,推广我国的地质调查方法技术,使资源国真正的掌握先进的地质调查方法,并从中受益。打破资源瓶颈,促进当地经济发

展,

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参考文献

[1] http:∥www.bgr.bund.de/EN/Home/homepag

e_node_en.html(

德国)[2] http:∥www.ghana-mining.org

/(加纳)[3] 胡斌,

郭霓.日本有色金属矿产战略[J].世界有色金属,2003(6):52,59.

[4] 姜雅.

日本的资源综合保障战略[J].中国金属通报,2010(3):38-

39.[5] 王家枢,

张小枫,张新安.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第八章 构造地质学野外基本工作方法

第三节褶皱的野外观察与研究 在野外地质调查或填图过程中,对褶皱这一最基本的构造形迹进行观察与研究,是揭示某一地区的地质构造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故通常被野外地质工作者所注重。 一、常用分类方案 可从不同角度对褶皱构造进行分类,现择其常见者概述如下。 1.褶皱位态分类 褶皱空间位态主要取决于轴面和枢纽的产状,根据轴面倾角和枢纽倾伏角将褶皱分成七种类型。 褶皱位态分类简表 主要根据各褶皱形态的相互关系和厚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各褶皱层的厚度变化分类:①平行褶皱主要特征是:褶皱面作平行弯曲;同一褶皱层的真厚度在褶皱各部位一致;弯曲各层具同一曲率中心;向下消失于滑脱面上。②相似褶皱主要特征为:褶皱面作相似弯曲;各面曲率相同,但无共同的曲率中心;两翼变薄而转折端加厚;平行轴面量出的视厚度在褶皱各部位相同;褶皱形态随深度的变化保持一致。(2)兰姆赛的褶皱形态分类。兰姆赛(Ramsay,1967)根据褶皱横截面上褶皱层厚度变化和等斜线的形式将褶皱分为 3 类 5 型,目前已被广泛采用。 Ⅰ型褶皱——等斜线均向内弧收敛,内弧曲率大于外弧曲率。再根据厚度变化细分为三 个亚型。 ⅠA型褶皱——褶皱层的厚度在转折端部分比翼部小,可称顶薄褶皱。 ⅠB型褶皱——褶皱层的厚度在各部分相等,是理想的平行褶皱。 ⅠC型褶皱——转折端的厚度比翼部的略大,是平行褶皱和相似褶皱的过渡类型。 Ⅱ型褶皱——等斜线相互平行,内弧和外弧的曲率相同,为典型的相似褶皱。 Ⅲ型褶皱——等斜线向外弧收敛,外弧曲率大于内弧曲率,为典型的顶厚褶皱。 3.其他分类方案 为便于对褶皱描述,可根据褶皱两翼之间的夹角(翼间角)大小,将褶皱描述为平缓(180 °~120°)、开阔(120°~70°)、中常(70°~30°)、紧闭(30°~5°)、等斜(5°~0°) 几种类型;还可以根据褶皱转折端的形态将褶皱描述为圆弧(滑)、尖棱、箱状褶皱和扰曲等。 70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和答案

绪论 (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本课程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有关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初步掌握解决工程/煤田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2)地下水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 >>宝贵的资源①理想的供水水源②重要的矿水资源③良好的景观资源 >>敏感的环境因子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地下水的变化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环境平衡状态,使环境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干扰地下水,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图14-1): ①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衰减、沼泽湿地消失、土地沙化、海(咸) 水入侵等; ②过量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 ③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粘土压密释水释放有害离子、化肥农药的不适当使用、废弃物的无序排 放──地下水恶化、污染; ④地下水位的变动会破坏其与周围岩土构成的统一的力学平衡,而产生某种效应──地面沉降 与地裂缝、岩溶塌陷、地下洞室垮塌或突水、滑坡、岩崩、水库诱发地震、渗透变形。) >>活跃的地质营力地下水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应力、传输热量和化学组分、侵蚀(化学溶蚀、机械磨蚀和冲蚀)等。 >>重要的信息载体由于地下水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所以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许多信息,如找矿、地震预报、地质演变。(3)试分析我国地下水分区的特点,并探讨分区的自然背景。 略。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试比较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着,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文循环是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水的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研究水的地质循环,对深入了解水的起源、水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乃至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循环特点──速度快、途径短、转化迅速。 内因──固、液、气三相可相互转化。 动力条件──太阳辐射和重力的共同作用。 形式──蒸发、径流、降水。) (2)试述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并分析其对水文地质工作需求的影响。 我国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降水偏少,年总降水量比全球平均降水量少22%; (2)人均水资源量偏低; (3)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丰富,西部贫乏; (4)季节及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 (5)水质污染比较严重。 合理有效地利用及保护水资源,是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头等大事。 (3)地球上水的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水文循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知识点

●工程地质学:主要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水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学科。 ●地球外部环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部环境:地壳、地幔、地核。 ●地质作用:这种由于自然引力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和地面形态发生运动、变化和 发展的各种作用。 ●地质作用的形式: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作用。 ●矿物:指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 化合物。 ●矿物的光学性质:自色、他色,假色。●矿物的光泽:玻璃、油脂、珍珠、丝绢等光泽。 ●硬度:矿物抵抗机械作用的能力。滑石方莹磷,正石黄刚金指甲>2.5>石 ●岩浆岩:是由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凝固而成的岩石 ●岩浆岩结构:按结晶程度→全晶质、半晶质、非晶质结构 按晶质大小→隐晶质、显晶质、玻璃质结构 按颗粒大小→等粒、不等粒结构 ●岩浆岩构造:块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是指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遭受风化剥蚀破坏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固结 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形成过程:风化破坏阶段→搬运作用阶段→沉积作用阶段→固结成岩阶段。 ●沉积岩结构:碎屑、泥质、晶质、生物结构。 ●沉积岩构造: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生物成因构造。 ●变质岩:地壳中先成岩石,由于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 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一系列改变而形成的新岩石。 ●变质岩结构:变晶、变余、碎裂结构。 ●变质岩构造:片麻状、片状、千枚状、板状、块状构造。 ●地壳运动:使地壳内岩石发生位移变形的作用。 ●地壳运动按运动方向可分为:升降(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相对地质年代:地壳上地层或岩体的形成顺序。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地层学方法或古生物学方法。 ●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同位素地质年龄方法。 ●岩层产状:岩层层面的空间状态。 ●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倾斜构造:原来水平状态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倾斜,造成岩层层面与水 平面只见具有一定的倾角,成为倾斜构造。 ●褶皱构造:刚性的岩石在千百万年缓慢的水平挤压的作用下,由原来水平平展的形态变 成一系列连续的弯曲,形成褶皱构造。 ●褶皱要素:核、翼、转折端、枢纽、轴面。 ●断裂构造:岩体在地壳运动的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但是当变形超过岩石的变形极限 时,岩石的连续性完整性将会遭到破坏产生断裂。岩层断裂后,如果断裂面两侧岩体没有发生显著的相对位移,称为裂隙(节理);有相对位移,则称为断层。 ●风化:在气温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物因素的影响下,使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原地遭受 破坏和分解的作用。 ●风化分类: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风化影响因素:气候、地形、岩石性质。

海外产品线个人工作总结

海外产品线个人工作总结 回顾XX年,我的主要工作任务都在赞比亚项目上,这一年忙碌而精彩,因为赞 比亚项目是我工作以来第一个全程跟下来的,也是有史以来做过的最大的项目, 由此进一步深入了解了我们DF8000系统是多么的庞大和复杂,技术覆盖面也是 非常广。这一年不论在业务熟悉还是技术提高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以前只能 做些较边缘的功能开发,到现在可以对系统的所有界面进行维护,主要是调度员 界面的维护,这也让我对系统整体有了更深的理解,包括SCADA、DMS、FMSR、AVC等等。对于自己也有了一些体会与总结,描述如下: 继续磨炼自己迎难而上的意志。经过曾经的开发经历,我认为自己有些欠缺自信,其实很多看似困难的陌生问题,解决之后再看并不困难,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更快 的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也才能担当更大的责任。在这一年我反思自己在这方面 的不足,开始努力的提高自信和不怕困难的勇气,培养钉子精神,敢于接受并完 成棘手而陌生的任务,在新的一年希望自己能够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细心,细心,再细心。这一点在XX年也得到了深刻的教训,代码走查的时候自 己总是因为变量未初始化,未判空这种小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查出缺陷,也 因此受到了批评,自责的同时更多的是沉下心来努力把每一行代码写好,毕竟这 是作为一个合格程序员必备的素质,希望自己也能够写出高质量的代码,进入代 码免检的行列。 多沟通,会沟通。虽然这个行业每天最多的是和电脑打交道,但是团队合作少不 了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因为沟通不利导致的效率损失还是很遗憾的,所以新的一 年希望能够更精准也更融洽的做好沟通,控制情绪,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为主要目标,实现高效率的合作。 以上是我的个人经验,来到海外产品线两年多了,早已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在 此提出些自己的小建议:我们的系统功能比较庞大和复杂,在执行开发任务时偶 尔会遇到做到一半返工或是做完后发现行不通重做的情况,这对开发效率有着不 小的影响,所以希望能够提高设计的可行性和全面性。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希望新的一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更多的给产品线提供前行的动力。 海外销售部销售工作总结 海外销售部销售工作总结 20xx年的工作顺利结束了,我在公司的海外销售部工作,一年来工作也算是勤 勤恳恳,将自己的工作完全的做好了,公司的海外销售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没 有出现像往年一样的全面发展的情况,这也不完全是公司的问题,经济危机的形 势使很多人的购买力和欲望降到了最低点。不过xxxx年的工作还是有很多地方值 得总结的。

解析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勘探工作

解析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勘探工作 发表时间:2017-03-29T11:12:47.093Z 来源:《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5期作者:龙运超[导读] 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主要是研究地下工程与地基基础之间的关系,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勘探工作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成都兴蜀勘察基础工程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前,岩土地质勘探技术备受关注,尤其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应用其中,对提高岩土工程质量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础地质勘探是保障岩土工程施工顺利的主要基础性工作,需对其勘探方法及其利弊加以分析、探究以提高勘探质量。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了做好岩土工程基础地质勘探的重要意义,并对较为常用的基础地质勘探方法加以概述与分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基础地质;勘探工作 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主要是研究地下工程与地基基础之间的关系,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勘探工作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因为不同地域地质情况不同,在岩土工程基础地质勘探工作中需要对主要的技术矛盾以及技术问题加以分析,对工程设计的意图与设计的要求加以了解,针对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勘探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加以探究,采取有效的方式解决,如此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岩土工程基础地质勘探工作的有序发展[1]。 一、新时期做好岩土工程基础地质勘探工作的意义目前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岩土工程勘探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且在科学技术的应用下,各类勘探仪器、测试设备等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现象。与此同时,在岩土工程勘探的不断深化下,与现实生活中呈现出非常多的矛盾,面对这种情况需要从现实角度出发,应用科学的勘探技术,做好各项研究。此外,岩土工程勘探的目的是对地质状况有所了解,为工程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然而因为地质会受到诸多情况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往往需要对岩土的基本参数、工程设计加以评估,并做好基础地质勘探报告[2]。在岩土工程基础地质勘探过程中还涉及到了非常多的环节,包括室内试验、现场钻探等,无论哪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都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发展,因此在新时期对岩土工程基础地质勘探工作加以分析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阶段岩土工程基础地质勘探工作采取的方法(一)工程地质测绘技术 在岩土工程基础地质勘探工作中工程地质测绘技术是极其重要的内容,且测绘工作是在地质勘探初期完成的,主要是通过利用地质理论对地面地质进行观察与描述,获得相关的数据,为勘探工程提供依据。此外,在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中面对比较复杂的地质环境同样离不开地质测绘,地质测绘的应用能够对地质条件加以分析,还可以在一定程度节省不少时间。(二)勘探与取样工作 毫无疑问,在岩土工程基础地质勘探中钻探、物探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在选择合适方法的时候需要根据岩土的特性以及勘探的主要目的,其中物探的速度比较快、经济效益比较高,很多地质测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需要利用物探进行解决[3]。但是换而言之,物探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地形。与此同时,整个勘探工程也被称为钻探与坑探,这两种方法是应用频繁的两种手段,所获得数据准确性比较高。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事,如果地下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无法利用钻探获得数据,可以采取坑探,但是从严格意义上分析,坑探的要求比较高,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且在操作的时候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需要谨慎选择与使用。(三)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 从性质分析,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能够为岩土工程基础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依据与载体,其中原位测试的优点比较多,能够与环境保持一致。因岩土性质也会受到宏观结构所带来的影响,可以采取原位测试的方式对岩土进行分析与测定,并直观地体现,进而真正测出岩土层的基本性质。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相比较,比较简单,是在室内进行的一种模式,还可以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但是缺点是反映出的岩土性质普遍偏低的。 (四)监测与现场检验 为进一步保证整个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需要针对实际的情况对岩土工程勘察现场进行检测与检验,其中该项内容主要是对岩土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检验,所涉及到的因素包括施工作用、施工所带来的环境影响等[4]。除此之外,相关的工程技术的参数同样也可以利用检验与检测所获得数据加以反映,这样才能真正对工程设计加以完善,能够提高整个岩土工程的效益与质量。 三、地下水所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及处理措施在岩土工程基础地质勘探中,地下水对工程影响较大,很多情况下地下水会引起岩土工程危害,其中包括两点:第一是地下水升降带来影响。在整个岩土工程基础地质勘探的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位的升降情况加以分析,要清楚了解到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其中水位上升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水位上升的原因非常多,且水位上升会导致土壤沼泽化、盐渍化等。另外地下水位也是引发岩土工程危害的主要原因,很多情况下地下水位降低是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如果地下水下降严重,会导致地面塌陷现象的发生,还会引发水质恶化,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会产生影响[5]。地下水位如果出现频繁升降同样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影响。地下水位升降变化会导致膨胀性岩石出现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并且会形成恶性循环,很多情况下岩土膨胀收缩的幅度会加大,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会造成影响。第二是地下水压力作用会导致岩土工程基础地质勘探受到影响。从理论上分析,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是比较薄弱的,不会产生较大的危害,但是从现实角度分析,在人为工程中如果将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进行改变,那么在移动动水压力的时候会形成非常大的岩土工程危害,像流砂等。 基于地下水浮动对工程的巨大影响,一般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是利用井点降水法,该方法是选择合适数量的滤水管沿着基坑周边进行铺设,然后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抽出,从根本上保证地下水能够处于坑底,还可以避免流砂现象的发生。这种方式的原理是地下水位下降会促使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在下方,从而减少地下水所带来的危害。第二可以利用帷幕法进行解决,主要是利用防水的设备搭建地下连续墙,避免水渗透到基坑之中,并且还可以构建排水明沟,将地下水排入到集水井之中,然后利用抽水设备将水抽出。 四、新时期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勘探工作的对策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929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了查明并完善本矿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矿井井田内及周边矿井水文情况,掌握本矿井下涌水情况,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现制定水文地质工作制度。 (一)对本矿及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查阅图纸、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为防治水工程提供依据。 (二)加强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必须请资质部门对本矿水文地质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编制、能够指导安全生产。 (三)了解并掌握矿井井田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水井、机井、泉点等水体分布情况,及时填绘水文地质图,为井下采掘布置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 (四)掌握本矿井田周边煤矿开采情况,了解其采空区情况,对周边关闭废弃煤窑进行调查,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积气情况进行详细掌握。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能力拓展练习 班级: 学号: :

一、阅读以下材料,分别说明A、B两区的气候类型并比较两种气候类型对地下水的影响。 (1)A区处于黄土高原地带,气候变化显著,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年平均气温9.9℃,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19.8℃。年降水量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7.2mm,最大年降水量767.4mm(2003年),最小年降水量385.4mm(2004年)。最大年蒸发量2346.4mm,最大冻土深度61cm。全年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2)B区为温带季风区海洋~大陆性气候气候,四季分明。据气象站1959年1月到1998年11月的观测资料: 年平均气温13.5℃,月平均最高气温34.3℃(1957年7月),日最高气温41.6℃(1960年6月21日),月平均最低气温-9.8℃(1963年1月),日最低气温-19.4℃(1964年2月18日),多年来最低平均气温月为1月,平均气温-2℃,平均最高气温月为7月,平均29℃。 年平均降雨量677.17mm,年最大降雨量为1186.0mm(1964年),年最小降雨量为347.90mm(1988年),日最大降雨量177.1mm(1965年7月9日),降雨多集中于每年的7、8月份。一般春季雨量少,时有春早。年平均蒸发量1728.27mm,年最大蒸发量2228.2mm(1960年),年最低蒸发量1493.0mm(1984年)。春夏两季多东及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最大风力8级,平均风速为2.3m/s。历年最大积雪厚度0.15m,最大冻土深度0.3lm。 说明:本题通过实际材料向学生说明气候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 本题主要从降水量、蒸发量等要素说B区比A区降水量丰富,蒸发量小,更有利于地下水形成。 本题中A区实际是山西省潞安矿区,B区实际是山东省济宁矿区。

水文地质学基础各章习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 [第1章] (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 (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 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其中哪一种? 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 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 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第2章] (1) 对比以下概念: 空隙和孔隙;孔隙度和孔隙比;孔隙和裂隙; (2) 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 (3) 请对以下陈述作出辨析: A. 地层介质的固体颗粒越粗大,孔隙度就越大; A 分 水 岭 mm 103.3102431108.010F QT Y 3-43-=???=?=15.0700 3.103≈==X Y a

个人工作总结结尾语七篇

个人工作总结结尾语七篇 个人工作总结结尾语(一) 个人工作总结结束语工作总结结束语怎么写?下面,我们从几篇优秀的工作总结 范例一: 充分发挥政协的独特优势,切实做好各项联谊工作。加强联谊交往,增强人民政协的凝聚力,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求同存异,把不同党派、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实现祖国统一和振兴中华的大目标下凝聚起来,努力增进全县人民的大团结、大联合。进一步加强海内外联谊,多渠道、多形式地做好对外联系工作。广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为不断扩大我县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作贡献。充分发挥政协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开辟、拓宽对外开放的新渠道、新领域,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成绩。 范例二: 我们三位老师也经过了从生疏到磨合再到心领神会的转变过程,大家鼎力配合、和谐相处,从孩子们身上,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他们稚嫩的心灵,他们活跃的思维,他们调皮的表情,曾经有过多少次的感动、惊喜与微笑,就像“猜猜(转载自天天

范例三: 近半年的工作中,我通过实践学到了许多房地产的相关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但是作为新人,我深深知道,自己经验还是相对欠缺的,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磨练。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通过到销售第一线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做好个人工作计划,在现场不断增加自己的经验和见识,争取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为公司多做贡献。 范例四: 探索创新是青年人应有的职责,也是社会向高层次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顺应时代付于给我们的历史重任,做好人事工作计划,参与人事电脑操作培训,勇于在人事工作方面多使用现代化的武器,不断寻找能人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力求能在人事的工作领域寻找出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总之,我无愧于一个人民教师,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无愧于学校领导所委托的重任。 个人工作总结结尾语(二)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结束语模板范本 1、年初以来,在信用社领导的关心及全体同志的帮助下,我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积极主动的履行工作职责,较好的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任务,在思想觉悟、业务素质、操作技能、优质服务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现讲本

城市地质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

城市地质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 发表时间:2019-05-23T15:48:04.9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郑浩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出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 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云南楚雄 675000 摘要: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出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城市地质工作主要是为城市发展所服务的,是制定各种科学合理城市化发展路线的基础。为此,我将要在本文中对城市地质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地质工作;基本思路;技术路线 1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城市的规模和密度越来越大,人口数量也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各种新型产业在城市中的出现也越来越多。为了将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就需要进一步做好城市地质工作,有效分析和解决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1】。 2城市地质的各种内涵 城市地质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城市经济发展的脚步非常迅速,各种制约性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这对城市地质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城市地质科学这门学科,还没有科学和统一的定性,有人认为其适用范围在城市地质问题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中。有的专家认为,其是依附于环境地质学的。更为科学的定性是,城市地质更像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是为了有效解决在城市迅速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地质中涌现的各种问题,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城市地质结构,所使用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是地质科学。城市地质可以对城市地质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解决,有效对城市地质环境进行保护【2】。 3城市地质的基本思想和技术路线 城市地质工作主要面对的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具体问题,通过运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对城市地质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将这些地质问题有效进行化解,并承担着向社会大众普及城市地质知识的责任,并有效接受城市居民的监督。 在城市地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收集,可以通过向社会征集的方法,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的形式。在收集到这些问题后,有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找出一些典型的问题,通过仔细的研究、分析和讨论,来寻找出一条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法【3】。 对城市区域的合理划分,是城市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需要对城市发展的期望来进行划分。在实际划分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的问题非常多,这些问题往往没有非常好的解决方法,只能采取折中优选的方法。一个城市经济区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和其它经济区域进行良好的沟通,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群众利益和个人利益也往往众多。因此,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深刻考虑政府对地区的发展意见,有效对各种人民的利益进行平衡,保证在城市区域规划过程中,能够得到大多数人员的支持,保证各种城市规划建设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地质单元的完整性进行考虑,不断对规划建设计划进行完善,有效符合城市发展的定位。在完成城市规划设计的初步工作后,就应该认真对工作的具体成果进行调研,有效发现规划中存在不足的地方,及时进行改进。 为了有效提高城市地质工作的质量,一定要在工作中融入创新性的思维。当今时代飞速发展,城市经济区的变化也在不断进行着,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地质问题上,一定要学会灵活运用,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上要敢于创新。为了对城市地质的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应该加大对地质探测技术的应用,对城市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评估,掌握城市发展可能存在的各种缺陷,对城市要素进行及时的检测,并建立相关的平台【4】。 4城市地质发展的未来趋势 城市地质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有效掌握城市的基础地质情况,并将调研结果绘制成图,通过对各种地质资料的收集、评估和讨论,来对城市地质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为了有效做好城市地质工作,首先应该做好对城市地质的调研工作,将制约城市发展的地质问题,充分发掘出来,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积极的探讨,有效找出解决的途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城市地质工作涉及的范围不断拓展,各种地质信息越来越丰富,必须充分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和研究,制定更加有效的城市地质开发策略,让城市地下空间,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有效环境城市空间紧张的现状。 在地质工作中,应用到的技术将会越来越先进。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发展,这对城市管理的要求也会不断提升,传统的地质检验和调查方法已经显得不太适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带动了各学科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在地质工作中也涌现出了一批新技术和新设备。我们在实际的地质调查、检验工作中,应该积极对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应用。例如现在卫星遥感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在民用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通过将该技术应用到地质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地质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及时掌握地面沉降和水污染问题,也可以更加及时发现各种地质灾害,让对灾害的应急处置变得更加及时,进一步保证人身的财产安全。此外,当前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信息网络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疆域的覆盖,为了进一步提高地质工作中信息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可以打造地质信息网络平台,该平台负责对地质信息的统一管理,让各种地质信息可以更加及时进行共享,让这些信息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对地质信息的管理效率。此外,通过对地质信息的进一步利用,还可以打造专业的城市地质地图,为城市各行工作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城市地质信息平台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会和城市建设规划有效结合起来,有效完成对地质信息的共享。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其就专门建设了地质信息管理平台,并使用GIS技术将所含的地质信息集中进行管理,这时城市地质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结语 城市地质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地质工作,其是在保留地质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有效采用高科技地质设备,对城市地质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有效发现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城市地质问题,通过采用现代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更加合理的解决,是保证城市化正常发展的强有力武器。为了有效提高城市地质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应该积极将各种先进技术和装备应用其中。 参考文献 [1]贾佳佳,贾超,韩建江,黄丙湖.菏泽市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分析[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7(05):15-17.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第二章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填图)––––是以地面调查为主,对地下水和与其相关的各种现象进行现场观察、描述、测量、编录和制图的一项综合性工作(一种调查手段)。 目的:为地区规划或专门性生产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提交成果:图件––––水文地质图;报告––––水文地质测绘报告等。 水文地质测绘是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在水文地质普查阶段,主要是进行水文地质测绘,在勘探阶段,测绘则是退居次要地位。 通常在相同比例尺的地质图上填水文地质图。 若没有地质底图,则要同时进行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的填图,这时称为综合性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此种测绘所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一般要求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一倍。 §1 水文地质测绘的任务 一、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 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下列问题: (1)测区内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型地下水的分布状态、相互联系情况; (2)测区内的主要含水层、含水带及其埋藏条件;隔水层的特征与分布; (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4)概略评价各含水层的富水性、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和水化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5)各种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 (6)论证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二、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内容 为完成上述任务,水文地质测绘一般应包括下述调查内容: (1)基岩地质调查;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调查; (3)地下水露头的调查; (4)地表水体的调查; (5)地表植物(即地下水的指示植物)的调查; (6)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状况的调查。 也就是说,水文地质测绘是综合性的调查研究工作。 三、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成果 水文地质测绘的成果主要有:①水文地质图(包括具代表性的水文地质剖面);②水文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一、名词解释: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 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6.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7.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8.在水文学中常用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三、判断题 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 √ ) 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 ×) 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 ( √ ) 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 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 √ ) 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 ( ×) 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9.蒸发是指在100℃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 10.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 √) 四、简答题 1.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哪三个时期? 1856年以前的萌芽时期,1856年至本世纪中叶的奠基时期,本世纪中叶至今的发展时期。 2.水文地质学已形成了若干分支学科,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分支有哪些?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区域水文地质学。 3.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区别?

《地质学基础》重要知识点

地质学基础》重要知识点 1. 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 2. 地球圈层结构: 一、外三圈:(1)大气圈<主要成分氮占78%、氧占21%、其他是二氧化碳、水汽、惰性 气体、尘埃等占1%>、 (2)水圈 (3)生物圈 二、内三圈:(1)地壳 (2)地幔 (3)地核 3. 莫霍面或莫氏面: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的一级不连续面;古登堡面:位于地幔和地核之间的一 级不连续面。 4. 地壳(A 层)可以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地壳(A' 层),和花岗岩的成分相似,叫花岗质层,又称硅铝层;下层地壳(A'' ),和玄武岩的成分相似,叫玄武质层,又称硅镁层。 5. 地质作用:把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6. 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7.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 物质 8. 矿物的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 成 2 种或 2 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即同质多像. 9. 条痕: 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是利用条痕板(无釉瓷板),观察矿物在其上划出的痕迹的颜色) 10. 硬度:指矿物抵抗外力刻画、压入、研磨的程度。 11. 摩氏硬度计: 5 正长 [标准矿物名称/硬度级别]滑石?1石膏?2方解石?3萤石?4 磷灰石石?6 石英? 7 黄玉?8 刚玉?9金刚石?10

12. 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 13. 断口: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断开面。断口出现的程度是跟解理的完 善程度互相消长的。 14.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 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15. 岩浆作用:把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 16. 火成岩: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的物质,如岩浆冷却固结形成的 17. 侵入作用: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由于上覆岩层的外压力大于岩浆的内压力,迫使岩浆停留在地 壳 之中冷凝而结晶,这种岩浆活动称侵入作用. 18. 喷出作用或火山活动: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这种活动称喷出作用 19. 火山喷发类型: 一、裂隙式喷发(又称冰岛式喷发类型) 二、中心式喷发:(1) 宁静式喷发型; (2) 斯特龙博利式喷发型; (3) 爆烈式喷发型。 20. 近代火山分布规律 (1) 环太平洋火山带; (2)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 (3) 大西洋海岭火山带。 21. 产状:是指岩体的形状、大小、与周围的接触关系,以及形成时期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 22. 根据火成岩中SiO2 的多少,如同对岩浆分类一样: 分为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45%^ 52%、中性岩(52%-65% 和酸性岩(>65% 四大类。 23. 沉积岩:经过破坏而形成的碎屑物质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岩石,这些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 23.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一)先成岩石的破坏 1. 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 、生物- ) 2. 剥蚀作用(有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两种方式) (二)搬运作用 1. 机械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海水、重力等都可进行机械搬运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详细]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 第一节观测路线和观察点的布置 水文地质地面调查工作是针对勘查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是认识和掌握水文地质规律的必要过程.进行水文地质地面调查时,首先要布置好观测路线和观测点. 一、观测路线的布置 应用最短的路线取得最多的成果,原则上要横穿地层走向或地貌单元,具体还要结合好露头及水点分布等情况灵活掌握(即垂直地层走向,构造线;垂直河流、阶地;穿过湖河沼泽地段,井泉分布点及分水岭等).另外在露头好的地段,还应顺着构造线或河谷进行追索.总之应以看得多,见得全,最多获得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资料为原则.路线布置要有重点,又要照顾一般.在地质、地貌条件复杂或地质、地貌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区,观测路线应当密些;相反在地质、地貌条件较为简单地区,观测路线可以适当稀一些. 二、观测点的布置 观测点应布置在观测线上最有意义的地方,即地层分界线、构造断裂带、破碎带、假整合面、不整合面、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变质岩分带区、阶地边缘,地表水体、井、泉、钻孔、自然地质现象(滑坡)发育处及标志层,典型露头及岩性,岩相变化带等处.地质地貌观测点不能均匀布置,应视有无意义而定,不定可有可无的点.水文地质点布置,除考虑不同地貌单项元,不同含水层外,还需考虑水点的均匀性.如果缺乏水点,则应考虑进行人工揭露,弥补水点之不足或水点的不均匀性. 三、野外填图及定点描述 1、野外地质填图 (1)地质填图所用地形底图的比例,应比成图比例尺大一级,如不具备条件,至少也需同等比例尺的地形图做底图. (2)在野外测绘过程中,要把观测点、线、试坑,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点等位置,准确地绘在地形图上;地质体、地质年代、构造线、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现象等,必须按规定的符号和线条勾出并严格区别实测与推测界线.

1水文地质学基础教学大纲

《水文地质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和地位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地质工程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基本知识也是与地下水有关专业的选修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获得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移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对与地下水有关问题进行水文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在公共基础课与地质基础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既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阐述其本身的理论,又为后继课程《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岩土工程勘察》、《专门水文地质学》及《工程地质学》等专业课的教学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对象以及在所学专业的地位,对水文地质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重点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 ★ 掌握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移特征和规律,学会运用水文地质学原理,科学分析和解决相关水文地质问题的思维方法。 ★ 掌握简单的水文地质专业作业方法。 二、主要教学环节安排 课程的主要内容应以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分布和运移规律及各类地下水的特征为中心进行选材,并注意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配合与衔接。 教学内容共分十五章,一至九章阐述地下水形成的理论和有关概念,为本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十至十二章进一步阐述各类地下水的埋藏、分布、交替循环等特征,是前一部分理论的应用和深化。十三、十四章介绍地下水的资源特征及其供水意义,并介绍人类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环境问题。十五章介绍地下水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课程总学时为72,其中讲授50学时,课程实习12学时,综合课程设计(实习)10学时。在大纲基本内容和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部分教学内容、体系和课时分配,可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和具体条件以及专业所需,适当灵活掌握。学时分配见下表。 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