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深入课堂--教学研究

深入课堂--教学研究

深入课堂--教学研究
深入课堂--教学研究

深入课堂教学研究

皖智教育胡征善

听课总结

在学校校长室、教务处的领导和安排下,本学期随堂(推门)听课32节,后期集中听课9节,共41节,涉及全校理科18个班级33位在职教师和1位兼职教师。每节课均有听课记录有结果汇报,每节课基本上能做到及时反馈交流与探讨。

随堂听课与公开课不同,公开课是授课教师充分备课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技能的展示,而随堂听课具有随机性,更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科素质。一学期来随堂听课的总体感受有以下四点:

(1)大多数教师能认真备好课,具有本学科的基本素养和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教学层次分明,问题剖析清晰,课堂上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熟悉本学科的《考试大纲》和历届高考试题,针对高复班的教学特点,教学中穿插高考试题,让学生了解考纲与考点的联系、知识能力与试题呈现形式的联系,重视学生解题能力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力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如果复习课教学只是用教“教辅”依赖“教辅”不能摆脱“教辅”的束缚,就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教学风格,也是造成教学进度“滞后”的一个因素(当然亦可能有课时因素的影响)。较高的教学境界应该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纲,以课本(教材)为“本”,以历届高考试题为参照系,善用“教辅”,用“教辅”教,适当取舍教辅中的材料或试题,以知识串试题,以试题展知识,而不是照“辅”宣科面面俱到题题俱解。与此同时要指导好学生的预习工作,适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只有做好预习才能提高听课效率。在随堂听课中发现不少教师在抓预习这个环节上做得很好。

(3)利用课件配合教学要坚持有效性原则,虽然不一定每节课都要使用ppt,但是ppt 课件在教学中尤其是高复班的复习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各学科老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尽量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学课件,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使复习省时高效。现在有些教研组集思广益,进行课件共享,通过自制ppt课件,合理取用教辅的光盘材料,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尝到了集体备课的甜头,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建议每位教师要利用课改后第一次高考使用全国课标卷的契机,建立好自己的课件库。课件不仅有ppt图片,亦要结合学科特点,在网上下载一些视频或动画充实课件。有了自己的课件库,以后各届可以调整充实修改使用,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试卷评讲是高复班教学的重要环节。一场考试包含备考、考试、纠错订正、评讲等过程,每个过程都要做实才能达到考试检测的真正目的,收到考试检测的真正效果。要重视指导学生养成考后就进行纠错订正(不是简单的对答案)的习惯,要在试卷评讲前进行纠错订正。试卷评讲中除了评讲知识缺差、能力缺差外,一定要展示学生的典型错例,抓错误率抓典型错例错因分析,将试卷评讲的主要精力放在纠错上(当然纠错也是高复班教学的主要目的)。

以上仅为个人看法,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斧正。

推门听课情况反馈

根据学校教学要求,推门听课成为常态教研活动,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

听课是一个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在听课过程中向各位老师学习了不少的学科知识。

开学第一个月随堂听课6人8次,这6人均是本学期新加盟的教师。

总体感受:

(1)教师基本素养良好,语言表述清晰,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听课状况。考点考题熟悉,在知识的推进和习题评讲过程中,能联系高考的知识和题型进行分析比较。(2)老师在习题评讲中没有使用课件。但在知识归纳整合中最好要使用课件配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听课后均与每位授课老师交换了意见和看法。鉴于学科和课型不同,除化学学科外,只是对课堂结构和教学程序提出一些建议,对于知识细节因本人知能所限不敢妄加评说。

胡征善

2015年8月10日

听课汇报

(1)杨老师讲评到位,重视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重视知识的纵横联系,能引发学生思考。最后一题难度较大,只评讲了第(1)小题,建议下节课还要进一步分析,突破难点。(2)薛老师利用教师节有意选取韩愈《师说》阐释“学者必有师”和“师之道”,重视文言虚词的识记(文言虚词十八字歌——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与剖析;“译”“诵”结合,帮助记忆。课件制作较精美。(3)陈老师能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整节课始终以解题方法统领,设疑引发思考,归类总结规律,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纵横联系,语言亲切风趣。但板书欠规范,尤其是数学课一定要重视规范表述,解题过程的步骤要齐全;没有使用课件。

(4)沈老师结合影响酶促反应的四大因素(温度、pH、底物浓度、酶的量)对坐标图题进行分析,运用数学手段——坐标图直观表示反应速率与某变量(温度、pH、底物浓度、酶的量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关系,要求明确坐标图的横纵坐标、线、点的物理意义。能引导关注课本知识的应用,但若能使用电脑课件展示课本知识效果会更好。

(5)徐老师本节课利用导函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辨析极值与最值的区别,利用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培养学生的思维;板书清晰,字体隽秀,语言亲切,表述准确,抑扬顿挫,重视注意学生活动,巡视关注引导学生的解答,对学生的解答能作出评价。

无电脑课件,如:例2对函数f(x)=x3—3x求导判定其极值时,若能用课件展示表格的分析结果,效果会更佳。

2015年9月12日

第三个月听课汇报

本月随机听了5节课。

(1

构词的方法及其读音转化,讲解清楚,纵横拓展;对学生较熟悉,提问了16位学生,让学生处于学习的“紧张”状态。但语速较快,板书较乱,缺乏板书的总体设计。

(2)祝老师评讲了15道选择题,强调了阅卷各题的正确率,分析了部分试题错答的原因,对一些试题要求有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但部分试题评讲不到位。

(3)曹老师评讲了10道选择题,评讲思路清晰,准备充分,以题“温故”,特别注重解题方法的引导(如第7题应用坐标图特殊点的代入法和作图法来解题),能分析易错试题(如第6题)的原因,重视题给条件的变化。但板书的字最好要大些。

(4)徐老师评讲了本次考试的“短文改错”和“英语知识运用”部分的“填适当内容或单词正确形式”和“完形填空”(部分),讲解清楚,分析到位,能指出易错点和犯错的原因,注重句型分析和师生互动。

(5)薛老师评讲了13道选择题,交代了选择题的正确率,问题解析清晰,能在试题的面上作适当延伸,效果良好,有教学激情,板书规范。

10月10日以后各科老师都在评讲第三次月考试卷,在试卷评讲中,4位老师在评知识、评能力、评方法、评技巧上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在成绩(错误率)分析上似嫌不足。建议各学科能根据本班的实际,把学校机读卡的错误统计制成课件展示,让学生针对班级的错误分析自己答题的情况,评讲要突出错误率大的试题评讲与分析,想必这样评讲效果可能更好些。

第四个月听课汇报

王老师:本节课说了“两个热点4道例题”,以“点”带“题”,以“题”释“法”,整节课以问题推进式铺展,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活跃,重视易错点的点拨,重视数学语言的规范表述。提问六位学生并让一位学生上黑板板演,引导、倾听学生的回答,分析、评价学生的表达。课件展示试题、展示结果,使用恰到好处。本节课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生课前有预习有准备,听课目标明确,能抓住听课的重难点。教学效果良好。

李老师:本节课讲了7道习题,强调动能定理是一个状态量,与过程无关,在处理物体运动做功时,通常只考虑物体运动始末状态的改变量。整节课层层设问,重点突出,难点分

析到位,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学生能密切配合。

汪老师:本节课评讲了3道数学解答题,重视解题方法的导引——第19题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第20题根据题意求同一三角形面积的两种方法,建立等式讨论三角形的最小面积;重视难点的突破,讲解清晰,板演过程规范详尽,利于学生掌握。

解老师:本节课讲了4道习题,解题思路清晰,分析到位,强调挖掘试题隐含的信息和易错点的点拨,强调动能定理处理物体运动时的优势,适时纠正学生回答问题的认知误区,板书工整,作图规范,过程简明,语言亲切,引发思考,常用“你们能告诉我?”。

汪老师和解老师课堂容量似嫌少了些,若以课件配合教学,可能会使容量大些,效果更佳。

第五、六个月听课汇报

本节课评讲了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6道选择题和一题文言文翻译),课堂语言亲和,有激情有磁性,肢体助教和谐,有表现力;紧密联系高考——知识的归纳,方法的提炼,时间的把握,难点分析透彻,举例生动,便于接受、理解与掌握。

丁老师:本节课评讲了文言文阅读(2道文言文的翻译试题、古诗词阅读《赋水仙花·朱熹》、名篇名句默写和文学鉴赏小说《残耱》),课堂基本结构尚好,能把问题交代清楚,有易错点的分析与提示。

有待改进的地方:(1)坐着上课;(2)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较少反映即知识纵横串联不足;(3)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加强(如“诞”读作“延”、“幢”读作“栋”、板书“直”字里面少写成一横)。

汪老师:首先要求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根据遗传物质是否变异提出实验的出发点和设计的关键;区分三种可遗传变异——染色体变异、基因变异和基因重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以3道试题检查和巩固所学知识。本节课难度较大,难点、实验设计和解题的易错点交代清楚,能适时补充和纠正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出错点,重视课堂的互动,提问了4位学生,课件展示试题能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汪老师:每周四安排名句名篇默写。本节课要求全班默写《劝学》全篇(一学生上黑板默写),抽查几位学生的默写并加以点评,后抽3位学生(女)上黑板修改前面学生的默写(有7字之错,全部得到改正)——约22分钟。

金就砺则利——“砺”少横,错字;吾尝跂而望矣——“跂”误作“歧”;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得”误作“德”;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至”误作“致”;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跪”误作“脆”、“、“鳝”误作“蟮”。

针对7处的修正进行评析与解说:

跂望——抬起脚跟远望;走为“至”;“鳝”——鳝鱼;“砺”——形声。从石,厉声;“跪”两膝着地,腰和股都伸直。

但“螯”、“鳌”没有解释好,“螯”——动物的第一对脚,开合如钳;“鳌”——龟、鳖。

根据提供的情境,用《劝学》中句子回答。效果很好!

最后布置下周四默写内容——《逍遥游》。

丁老师:本节课通过6道涉及《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高考试题分析,指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和题给条件判断平衡移动,要求学生根据条件进行有关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提问了12位学生,层层追问,不断引发思考,效果很好。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平衡计算的“三段分析法”、恒压与恒容条件的比较、总方程式与分方程式平衡常数的关系。

本节课出彩的地方当属对2013年重庆高考题的分析:甲学生认为平衡常数K(1000℃)> K(810℃)正确;乙学生认为不妥,因为不知道反应的△H,但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因;丙学生通过恒温时压强增大得出a<54%,再根据恒压时温度升高54%变化到75%,得出△H>0,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李老师:首先分析本次半月考试卷结构、考查内容、难易度,班级平均成绩、最高分和最低分。指出常见错误的原因并要求学生重视审题、注重错题的订正。而后逐题评讲,本节课评讲了4道选择题,其中3、4题是物体的受力分析。第3题(大意):用一力为F在夹角为?的粗糙斜面上拉动细绳串联在一起质量分别为m1、m2的物体,求连接m1、m2两物体中细绳的拉力F T。

光滑平面粗糙平面光滑斜面粗糙斜面依序展开求细绳的拉力F T,经过分析得出F T=F m1/(m1+m2),F T与是否是斜面平面、表面是否光滑无关,若?=90°,F T仍不变。条件是F能拉动物体。推演有序,由浅入深。作图规范,板书清晰,效果很好。

但前面试题分析所花时间较多,最好压缩一些将其放在具体试题评析上,这样课堂容量可增大些,课堂效率会更好。

叶老师:先用约5分钟文言文默写并要求互查(不少学生不熟练),后转入正课。本专题在高考中重难点分析,强调辨析病句类型的方法——语(语序不当)、搭(搭配不当)、成(成分残缺或赘余)、结(结构混乱)、表(表意不明)、不合(不合逻辑)。以2014年课标I卷题为例分析选项病句类型,展示了近年高考涉及病句试题的病句类型归类。而后依病句类型的辨析方法展开本专题的教学——先是“语序不当”。提问了2位学生,能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适时纠正出现的错误,课堂气氛活跃。

班级印象:学生精神饱满;桌椅书籍摆放整齐有序;黑板擦洗得非常干净;元旦黑板报办得很有特色。

焦老师:人体稳态的三大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本节课是上节课的延续——尿液的形成。分析肾小球和肾小管在尿液形成中的作用,强调抗利尿激素与终尿量的关系、原尿与终尿的区别。并通过实例——“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和“饮水过多”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垂体(抗利尿激素)与大脑皮层(产生渴觉)的作用——尿量和饮水。而后归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最后通过9道习题巩固学习的内容。讲解清晰,层次分明,重点交代到位,指出易错点,课件精美,图示清晰。

丁老师:要求全班学生并叫2位学生上黑板以图示法写出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过程,巡视全班的书写情况并给予适时的点评。后对2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血糖调节的学生存在一些“遗漏”,体温调节较为完整,最后展示这两种调节的PPT。用PPT展示水盐调节过程——分析大脑皮层和垂体的作用,以表格形式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并用3道试题进行巩固性练习。

赵老师:在处理磁场的叠加和安培定则相关试题时始终抓住“安培定则”和“磁场的

叠加原理——矢量和”的关键,根据试题背景进行有效转化。在解决安培力作用下导体的平衡问题时分析了安培力F=BIL公式中“有效长度L”多种情况——斜线、折线、曲线、圆弧、半圆等的化归及通电圆导线(线圈)L=0(磁场平行圆面和垂直圆面?)。后用3道试题进行针对性练习,问题分析清晰,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

若在处理磁场中带电导体的受力问题时使用视频或动画课件,可能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期末集中听课

本节课是上节课的延续,上节课留下习题(2014年课标高考题),课间有一学生在黑板上演算,直至上课约10分钟都没有解出,后开始讲解。本节课讲了5到习题,能够重视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的引导,从上课情况来分析,学生预习工作不到位,教师备课亦不够充分,教学节奏嫌慢了。

丁老师:本节课是关于原电池和电解知识的习题课,首先是让学生对《金榜教程》中习题有疑难的试题提出,本节课学生共提出3个问题,难度相对都较大,在处理问题中能充分调动学生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但教学内容较少,此外法拉第常数最好是让学生通过N A来构建电子的元电荷与1mol电子电量的联系。

熊老师:本节课分析了难溶物质溶解平衡中的几个易错点:(1)溶解度S与K sp的关系;(2)沉淀转化;(3)沉淀转化平衡的K与K sp的关系。然后用习题检查和巩固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中习题1“25℃,K sp[Fe(OH)3]=10—9,求0.1 mol/LFe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求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溶液的pH”由于K sp[Fe(OH)3]数据是错的(应该是10—39),因此得出结果是错误的。习题2“已知K sp(AgCl)=10—10,K sp(AgI)=10—17。在c(Cl—)=c(I—)=01 mol/L的溶液中加入0.1 mol/LAgNO3溶液,求I—完全沉淀时溶液中c(Cl—)”,2位学生上黑板演算,得出均不正确。据熊老师说:晚自习给出习题的正解。

许老师:本节课讲解了2道习题[完形填空(教学资料)和短文改错(英语周报)],提问了8个学生,重视解题方法的归纳与延伸,讲解清楚,但没有板书,恐归纳总结的解题注意事项学生不易掌握。

李老师:课前3分钟全班诵读英语单词。本节课是评讲《英语周报》的套题,用约5min 时间在黑板上公布除听力和作文外的答案,阅读理解21~40;完形填空41~60;语法61~70;短文改错71~80。而后让学生提出有疑难的试题,教学有针对性地讲解,重点突出,讲解清晰,提问了8位学生,教学效果良好。

付老师:本节课也是评讲《英语周报》的套题(课题与李凤图老师相同),评讲了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40道题,讲解清晰,先分析选项确定答案,然后指导如何从文中找实证,提问了6位学生,用举手方式调查学生的答题情况。口语较标准,教学语态尚亲切。但缺少板

书。

李老师:首先复习上节课内容,要求明确复合场和组合场的概念及其不同,分析带电粒子可能同时受到电场力、重力和洛仑兹力的作用。本节课重点介绍了磁流体放电机和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及霍尔效应,知识讲授清晰,上课有激情,板书清楚作图规范,字体秀雅,布置了课后作业。在启发学生思考方面似嫌不足。

焦老师: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P233考纲考题分析、教材实验综合的知识体系进行上课,讲授了显微镜的使用及其低、高倍镜观察的注意事项,显微镜观察实验归类;染色剂的使用;物质的鉴定和提取类实验。提问了4位学生,在引导思维方面力度不足。有些知识点最好要进行有效的整合。

汪老师:本节课是《诗歌鉴赏》专题中许浑《卧病》,先交代诗歌鉴赏中3个基本层次:(1)字义,(2)句子的意思,(3)作者的情感。在鉴赏《卧病》时要求了解全诗的大概意思,赏析“清露已凋秦塞柳,白云空长越山薇。”中“凋”“空”两字的妙处和全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发学生思考,提问、启发、引导、点评运用得法,精神饱满,语言风趣生动,富有感染力。

音乐课堂教学的几种方法

音乐课堂教学的几种方法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说,目的一 是通过音乐教育,人人都能成为记忆力强、反应灵敏、想象力丰富、判断力迅速而准确 ,有一定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二是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 在精神上能得到美的滋润,使身心感到特别轻松愉快;三是给于学生以一定的审美知识 和审美观念,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一般的;同时给学生以 基础的音乐知识,达到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并能初步体会到一些音乐艺术美,感知到音 乐形式的美,乐曲中气质的美,节奏的美,旋律的美,多声部的美,以及对音乐形象的 探索、内涵感情的体会等等。总之,它是以“美”为核心,随时地进行美的熏陶,通过 美育促进德育、智育的更进一步发展.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就应该有所适应。要既有循序渐进的规律性,又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随时注意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能 够接受的更多些、更快些、精神上更愉快些。 面对我国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状况,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较好地提 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近年来,纵观国外的一些音乐教学 方法,各有所长,而我们的音乐实践于课堂教育改革不能生搬硬套,只能在其启发下依 据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努力探讨中国式的教学方法,这是一个大课题。本 文只就自己教学中得一些感受。 一、在教学中应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重视音乐课的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应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使其精力集中,以便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不要 把组织教学只当作教学开始部分的“检查课前准备”、“师生问好”和无目的的起坐,

音乐学科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反思

音乐学科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反思 最近我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活动,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不论成功还是失败我都在收获一份自信。也许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但我会永远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下面我就把我所带的班级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讲:一、讲学生。二、自己。 一、学生目前的状况: 应该讲我们的学生是淳朴和天真的。看到他们的样子其实我感觉身上的责任很重,我说的并不是空话,而是我真的有这种感觉。下面我也从两个方面说:(1)、学习兴趣 我们大部分的学生活泼开朗,天真烂漫,比起城里的孩子这一点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们对音乐的接触却十分匮乏。城里的孩子上各种各样艺术兴趣班,有的学舞蹈、有的学钢琴、有的学小提琴等等!而据我所了解我们的学生却没有一个。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的不是很自信,这一点特别是表现在七年级的学生。我也做过一个小的调查,我问过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是不是喜欢音乐课,结果有75%的学生都表示喜欢,当然也有说不喜欢的。还有的同学认为所有副科都不重要只要学好语数外就好了。这些问题都说明: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是有的。只是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正确。带来的后果就是课堂上学生不够专心,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去积极的参与,当然这只是从学生的层面讲。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上中学,由于他们的年龄原因大部分学生在音乐活动中都表现的十分活跃,每个同学都很乐于展示自己,这是很好的课堂教学基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学生的这种学习兴趣。 (2)、学生基础 普遍学生的音乐基础很差。在七年级中能识简谱的占25%,能视唱简谱的约为4%,能唱准音的几乎没有,能掌握课本中出现的乐理知识的学生约占10%,这些数字是我认真算出来的,我想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目前我们学生的一些现状。 二、自己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这次教学活动,我觉得自己在一些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通过总结我觉得在以下方面做的还不够: 1、我的音乐课堂中音乐的学科特点突出的还不够。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这就要求音乐教学

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

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 摘要: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从新认识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的意义,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舞蹈”起来,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求新求学求知求异求美 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已在全国正式启舞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舞蹈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新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向我们每个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今天,我们重新认识舞蹈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真正“舞蹈”起来,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树立全新的音乐教学观念,让学生“舞蹈”中求新 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能力,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公民。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于音乐独特的魅力,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质,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快乐,享受美好,真正的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具体内容和方法:1、舞蹈演唱:演唱歌曲、视唱曲谱、声态模拟等;2、舞蹈音乐:聆听音乐作品、辨别音高、音色、旋律、节奏、调式、力度、速度、以及情绪等;3、舞蹈观看:视唱曲谱、观看挂图等;4、舞蹈乐器:进行器乐演奏、节奏训练、手势练习、音乐游戏、律动、舞蹈、表演等;5、舞蹈思考:对音乐舞蹈进行理解、想象、记忆、创造、再现等。除此之外,教师应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上。营造创新的氛围、轻松的教学环境,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手段、途径,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创造美。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积极舞蹈肢体,激励其创新精神的勇气和能力。 二、探索全新的音乐教学模式,让学生“舞蹈”中求学 新的课程标准展示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他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彻底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教学。 1、创设“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习主体的自觉意识,加强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 2、创设“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建构师生合作教学、师生合作学习的集体性教学模式,充分开发课堂集体的交往、信息网络、群体心理气氛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教学潜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舞蹈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配合、学会关心、学会竞争。 3、留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做;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在教学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培养创造性操作能力,使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及想象、联想,对音乐作品(歌曲、乐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并在舞蹈的亲身体验过程中,真正感受到音乐美,从而激起他们追求和创造美的欲望。

小学科学课程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OC

《小学科学课程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在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教育将成为一种面 向全体的全民教育,贯穿一生的终身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突出个性的创新教育。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一份教育报告中,最引人注 目的是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该报 告认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认知也可以说 就是学会学习,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告特别指出:?每个儿童无论他在哪里,都应使他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学习科学而且终生成为‘科学之友’。?可见优化科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 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奠基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 之一。 2.我国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新课程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它通过对教学本质、教学规律的重新认识,确立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进而构建

起一个新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一体系为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模式 的创新指明了方向。 3.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缺乏与新课程相对应的实践操 作体系的直接指导,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中仍带有浓郁的经验传 承气息和一定的随意性——根据经验和个人感受组织课堂教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而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片 面追求教学形式的转变而忽视其真正效果的现象,?主动参与,乐于 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热闹非凡,但学生实际的学习效 果却无明显的提高,教师教学的方式得到了转变却还有待于进一步整 合与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对此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教学研究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广泛深入,取得的成果也不多见, 因此本课题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对本课题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综述 1.国外研究情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都把转变学习方式作为 一大目标和重点。许多国家纷纷倡导?主题探究?和?设计学习?, 如法国开展?做中学?活动,美国实施?动手做?(hands-on)方案,日本则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等。这时的教学研究者 已经把注意力从教师的身上移向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习上,但有一点必须指出,那就是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作用,相 反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研究者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

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 从音乐课发展的特点来看 在大量的听课和观摩课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说:“这堂课意境很好”。有的说,“这堂课把我们带入了美的境界之中”。还有的说:“学生的歌唱,使我们听课的老师身临其境”…… 可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今年来,从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小学音乐课意境教学的心得体会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在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2 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 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意境教学坚定不移的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动、生性好强是学生的天性,活动是学生生命的本性—研究学生的心理产生及发展,必须研究学生的活动,把学生带入意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意境中,不断强化学习动机。 二课题的界定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小学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自始至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就没有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 三课题实施原则 1、创设教学情境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真正为教学服务,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基本价值标准。 2、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感悟知识的环境,帮助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判断、思考、建构知识。 3、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紧贴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与学生经验相符。 4、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激发动机。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专题报告 一、研究目标: 着力于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弥补大班教学缺陷,避免大面积的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在教学中以抓兴趣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策略为主线,实现教学就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达到使学习者在课堂中积极地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学习目标成为教师研究有效教学的目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持之以恒的研究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将会带动我区英语教师深入探讨有效性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通过长期有效的教学实践研究,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二、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包括:1). 学生课堂英语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2).教师课堂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3).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重点:提供可行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难点:可供教师借鉴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三、研究方法: 1)、调查法(开题调查,结题调查。) 通过对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了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程度,包括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三方面的现状。 2)、分析法 依据调查的结果,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课堂有效性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大致的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3)、对比法

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的反馈三方面,对比实验班和普通班之间的差别,进一步对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检验。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我们深入进行了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传统的、被动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在教学中仍居主导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依然被制约着,得不到培养和提高。为此我们在反复认真学习了《纲要》和“课标”之后,请教专家,群策群力,针对教师如何有效教,学生如何有效学,将课题定位在“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根据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学习实践研究。 强化教研,提升教学理念。学习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专题报告,使实验教师清晰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决胜的主阵地在课堂,每一位实验教师都应该勇于投身课程改革,突破课程改革的瓶颈。同时我们先后推荐了《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反思备课,教学反思与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有序备课,备课实务与技能》、《教师实践智慧与教学创意》等学习文章,使课题组成员有了可广泛借鉴的经验和理论,使全体教师都能在短时间内学习有效教学理论,了解国内外有关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以往难以解决的课堂低效问题找到了解决的理论支撑,“怎样才能使教学更有效”成了老师们经常讨论的话题。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信息反馈,资料积累,撰写论文等工作。立足课堂,认真实践,通过讨论、研讨课、经验交流座谈会、质量分析等形式,探寻一系列合理、科学的课堂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完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及其素材的收集工作,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和研究实验情况,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写一份有设计、有实施、有结论的提高学生课堂实效的研究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几点启示

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随着音乐教改的不断深化,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在音乐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音乐学习内容,使音乐教学内容并茂。在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音乐教师合理选择、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加深师生高效便捷的沟通,提高教学效果。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1、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音乐学习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师生高效便捷的沟通。 2、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存在很多问题,函待我们去解决,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1)目前音乐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课前制作课件,课堂上运用此课件授课,教师成了操作者,学生成了观众,授课方式单一化,教师对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突发问题显得束手无策,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如果出现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但往往无法添加到板书中去而生出许多遗憾。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备课,注意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更加完美。 (2)音乐教师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音乐教师对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认识程度参差不齐,青年教师的认识明显好于老教师,

城市学校的教师好于农村学校的教师,所以教师要多参加相关培训,阅读相关教育理论书籍等途径了解先进教学方法和理论进行自我充电。 (3)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够,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应用的并不熟练,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好,课件是板书的复制,鼠标取代了粉笔,认为用信息技术完全代替传统教学,就是课堂效率最优化。其实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各有优缺点,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也要继承传统教学的合理部分,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来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整体优化目标。 (4)音乐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不够,有些教师虽然具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但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掌握存在差异,实际的操作应用还有待提高,所以需要学校要制定培训计划,以帮助教师提高信息技术能力,达到新型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在作用越来越大,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信息技术也在教育领域不断深入,让每个受教育者都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而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同样对音乐教学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和价值,值得我们借鉴和发扬。 2017年5月

课堂教学行为时间分配的观察报告

课堂教学行为时间分配的观察报告 学习时间是有效性教学的前提。而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则是提高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保证。在本次课堂观察中,我们重点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时间分配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我们把师生的活动划分为三 块,即教师讲解部分、师生问答部分和学生活动部分。在李老师40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用去9分10秒,占总时间的22.7%,“师生问答”用去16分10秒,占总时间的41.0%,“学生活动”用去14分40秒,占总时间的36.3%。从这样的一个时间分配可以看出,执教者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师生互动、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上。她 从生活实际引入,重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教师讲解的时间适中,教学活动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和师 生间的交流来进行,探究活动(师生问答)的时间占整节课的五分之二,师生问答中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活动反馈和方法交流,这样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参与,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活动时间也比较充足,14分40秒,占总时间三分之一强,学生有足够的时间 来提取已有经验和获得新信息,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教学时间分配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步骤,而且是优化教学 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准。听课过程中和课后我们也 一直在思考,教学时间究竟应该怎样分配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

有效性?近年来有人把“黄金分割”原理引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的分配,即一节课,教师的主导活动时间和学生独立主体活动时间应采用黄金分割,教师主导活动时间:学生主体活动时间=0.618,老师主导活动时间为40×0.618=24.72≈25分钟左右,学生的独立主体活动时间为40×(1-0.618)=15.28≈1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一节课教师要留给学生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思考、练习、讨论等。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教师不能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有的是表现为老师课上讲得太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练习 的时间太少,使学生容易出现倦怠、厌烦等不稳定情绪。有的教师课上讲得太少,讲课内容太粗、欠透,课堂结构松散,至使学生吃夹生饭,久而久之造成松懈、涣散,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认为教师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从课堂教学目标出发,确定时间分配重点,教学的重点和难 点是要尽量保证,保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实现教学目标上,否则轻重不分费力不讨好。 2、周密计划,留有余地,40分钟时间对各教学环节和步骤的时 间进行统一协调和安排,同时在时间安排上不能分秒算尽,要有机动,即密度强度适当,这样课堂教学中要强调某一环节或步骤时才有活动 的余地。

创新音乐课堂教学的三种方法

创新音乐课堂教学的三种方法 法国着名哲学家柏格森说“对新的对象必须创出全新的概念”,他指出,任何工作都需要创新,创新才能有发展。音乐课堂教学也在于创新,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需要。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创新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以“情境”激发兴趣 这里的“情境”指的是“教学情境”。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同时,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愤”和“悱”)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提高音乐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就能够把学生带入相应的教学氛围之中,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创设情境:一是在自然中体会情境。音乐教学不单只拘泥于室内的学习,还要让学生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感受音乐的存在。比如春天郊游时,我带领同学们走在森林的小路上,那沙沙作响的树叶,欢快流淌的小溪,放声歌唱的小鸟儿-------大自然演奏出了美妙的乐曲,不知不觉中,同学们也随着这美妙的乐曲唱起来了,声音是那样的洪亮,清新、自然、淳朴,大家立刻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自然的美好。二是用图画、录音再现情境。在歌曲教学中,我常常用图画或录音给学生创设情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比如:我在教《渴望春风》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野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蝴蝶,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芳草的气息,衬托出我们对春天的渴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之后识谱,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论证报告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研究对象:义务教育阶段大丰市第八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研究问题:建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研究方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二、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了中小学校园,为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绿色的春天。在新一轮音乐课程的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在新时期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应以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让学生在音乐学

习中更好地感悟与体验音乐文化,增强音乐学习的有效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如何应对各种新课改理念做到融会贯通,逐步形成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如何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我们不禁自问:我们的教学方法有效吗?我们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进而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促进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方案,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重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探究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技术策略,从而大面积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面对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的发展,我校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下,选择了“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的课题,对名师有效的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对本校课堂教学案例的反思,试图把握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音

浅论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论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响水县八墩小学解卫萍 【论文摘要】本文从目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现状着手,阐述了提高小学课堂效率的方法: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重视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充分了解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级社会各界关注农村的厌学儿童,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课堂教学;双边活动;构建和谐 【正文】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解读教材是基础,要注意吃透新课程理念,领会教材意图;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包括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手段、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一、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教材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深入地解读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观念随着新课标的诞生,已经逐渐淡出了教学阵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观念不改变,相当于换汤不换药。 比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说的是这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有价值,二是学习方式有价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注意活用教材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二、重视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是一张白纸。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1、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笔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

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作者:刘晓娜 (小学音乐通辽小学音乐一班) 评论数/浏览数: 3 / 3637 发表日期: 2011-12-03 10:30:07 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新世纪呼唤着创新与改革,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它通过传授音乐这种听觉艺术,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对音乐美的感受,和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音乐可以教育学生认识生活,感悟人生,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紧跟新时期课程改革发展的步伐,把新的教学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来,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首先在备课上下功夫,教师课上的一言一行,是以课下的精心准备为代价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钻研教学大纲,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环节,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更要清晰地突出教学重、难点,在实现教学一体化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案更要精细到每个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才做到有的放失,不脱离学生实际,在备课过程中只限制于课本教材是不够的,教师的视野更要开阔,做到以下四勤:勤上网查阅一些参考资料,勤翻阅相关书籍,勤借鉴一些相邻、相关学科的知识,勤视听有关的音乐音像资料。在音乐课的备课过程中,我们可以分三个步骤来实施。 1、前入阶段(熟悉作品) (1)先听、先唱、先感悟。教师要学会弹唱作品、熟悉作品、安静的 聆听、把作品的思想内涵理解透彻。 (2)选择合适学生演奏、演唱的调式。 (3)准备有关资料(含多媒体)的预备教学内容,可根据学情做适度 调整。 2、教案设计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小学教育领域不断推进,为音乐课堂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利用先进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兴奋点,融合多种创新元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音乐教学的有效性,确保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深入挖掘自身的无限潜能,掌握到更多的基础技巧,逐步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学生明确未来的学习目标与发展方向,音乐教学工作才能走向更大的成功。本文针对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优化策略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小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小学生思维与智力启蒙发育的黄金时期,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调整课堂的教学方向,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本质原则,为学生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促使其阶段性成长任务的优质完成,为音乐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元素,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显著提升。课堂有效教学重在学生的真实体验,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局限,探索未知世界,这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言至关重要。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不明确 传统教育思想的存在,对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严重的制约影响。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课堂的主体定位不够准确,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随之下降。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组织教学活动,过分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一味地按照课程要求实施针对性的指导训练,学生被动的参与实践,被动的学习知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最终导致音乐课程教学质量低、教学效果始终不尽人意。 (二)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得课堂氛围较为沉闷。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喜欢讲授学生很难理解的音?防砺壑?识,忽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禁锢了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导致课堂氛围过于沉闷。沉闷的课堂教学,很可能使小学生缺乏对小学音乐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将很难得到进步。 (三)教师能力不足 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师受教育的程度参差不一,较少具有

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因此,探讨有效教学策略对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益有重要意义。 一、备课策略 1.开放性备课策略。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开放思想,拓宽自己的备课视野,让学生有一个开放的成长空间。具体体现在:从封闭的自我个体备课转变为教师之间的协作备课,这样教师可以取长补短,优化备课;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教师从这些问题中筛选一些有价值的与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设计到教案中。 2.结构性备课策略。教师将某一知识点放在整个知识结构体系中来备课,这样就能更好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便于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建构。 3.反思性备课策略。将备好的课进行实践,把在实践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渗透到教案中,进行二次增删、调整、修改,使其不断地优化。 二、差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只有立足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和认识结构的不同实施差异的教学,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分层递进的教学。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他把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最高潜在水平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尚处于形成状态,正在成熟的认知结构。这里,“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成现有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动。分层递进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有效性。 2.根据多元智能的特点因材施教。一般而言,每个人至少有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八项智能。这八项智能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相互补充。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合理运用与学生多元智能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致力于这八种智能的整体发展,根据不同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另外,教师要尽可能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案。 三、教学优化策略 优化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课堂教学只有改变少慢、费、差的低效局面,努力创造多快好省的高效教学体系,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1.提高教学的有效知识量。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有效知识量。教学中有效的知识指对学生实际奏效的、真正理解的知识。如果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为零,则教学的效果也为零。当前,课堂教学的问题不是内容不科学,数量太少或时间不够,而是要大幅度提高教学的有效知识量,由知识为本的教学向以发展为本的教学转化。 2.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加强知识结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教学的结构性原则,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只有掌握了知识结构,才能巩固和运用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组织教材,不仅要考虑新知识内容的讲解,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只有科学组织材料,才能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另外,教师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即教师可通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还可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创造和主体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既要传授知识,也要生成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主体精神。实施创造和主体教学策略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运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法具体体现在: 1.体验教学法。即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教师预设的具有足够知识性、能激发和满足学生求知欲望的某种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2.潜科学教学法。即指那些尚处于孕育中的属于“科学胚胎”的科学。潜科学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自己探讨疑难问题或尚未定论问题的方式,让他们目睹教师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活动的实际过程。 3.发展问题教学法。当学生解答了某一问题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把原问题的某一部分变化一下,编写出与原问题相关而又有所区别的问题并加以解答。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摘要】精湛的语言、丰富情感、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为课堂添彩,点亮课堂;人人参与、快乐你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情趣盎然;精彩的故事、情景创设、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闪亮思维。 【关键词】挖掘亮点 亮点:比喻有光彩而引入注目的人或事物。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亮点”也是关键,因为“亮点”意味着创新;“亮点”意味着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亮点”意味着老师对教学内容熟悉和把握;“亮点”意味着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亮点”意味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亮点”…… 但是,往往音乐教师为了所谓的“亮点”而进入误区,可以说进入死胡同也不胜枚举啊!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和毛病,拿到一首歌曲或乐曲,还没熟悉旋律,更不可能谈得上理解和吃透,就满脑子幻想,去想做怎样的课件,找怎样的资料,甚至荒唐到为了上一节课,跑到上海去寻找资料,把课件做的花里花俏的,只需40分中内容,我的内容起码要上1个半钟头才上完成的,一心想到把课“亮”起来,并且非常仔细的想到哪里需要学生合作讨论;哪里需要学生表演;哪里需要可以安排综合学科内容;哪里需要拓展、创作;所以显得所教的内容很肤浅,很单薄,甚至很无奈,最糟糕的是完成不了或完成不好课堂内容,使之进入了教学的死胡同里,迷失了真正的教学方向。 去年我听了某老师的一节课,《爱我中华》欣赏课,一节下来只是目不暇接的多媒体课件,我帮她数了一下,就是歌曲达16首,还有很多很多“天文地理知识”、“音乐知识”、“国家大小事”、甚至涉及到奥运会会期的设计问题,真是丰富多彩啊!实质上上完了课我们不知道她要上什么?给学生什么?课后我问学生,有男生不客气的说“这老师的课象百货商店”女生接着说“还不如叫垃圾箱呢?眼睛看花了!头听大了!” 但是我听另一位徐丽芳老师的课,她的课既没有什么精彩的故事激趣,也没有乏味的掌声,更没有什么有形无实的讨论合作,没有目不暇接的课件,课堂虽然看起来“平平淡淡的”,实际上却充满了张力,获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整节课突出了5个点:一、目标明确;二、目标教学过程中效果很好;三、教师注重范唱范奏;四、挖掘学生的演唱能力;五、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细致处理。 可想而知,音乐课的教学“亮点”并不是越华丽越精彩,关键看教学效果,比如说:课堂教学,音乐教师的声音非常优美,无须戴个什么耳麦,有的音乐老师莫名其妙的戴了!又如:课堂常用教学方式范唱,硬要用录音机播放,老师自己歌唱,对学生有益而无害。有心理学家说:“一个优秀教师是与教师的明星式表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自学校开设英语学科以来,在学校领导及教研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自己在英语教学上发展比较平稳,教学质量比较稳定,为了总结经验,发现缺漏,及时弥补,我对自己所任班级的教学成绩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情况分析显示,我所任班级的学生成绩优的占67%,不及格的占7%,其余为及格和良。这说明在整体良好的后面,还有不足之处,这就让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审视,即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了我研究的课题。 二、理论依据: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在小学三、四年级要达到一级目标,五、六年级要达到二级目标。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那么如何达到这些目标,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够在课堂操练上进行有效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扎实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验,营造起有利于学生能进行有效学习、自主的氛围,让学生“愿学、乐学”,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学生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学习英语才能真正得到保证。 3、通过实验,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策略。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学习”这一理念所吻合。如果我们的学生在离开校园使能够回答“我今后怎么学英语”这一的问题,这种能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仍然充满信心地面对英语学习的话,这才说明我们的教学是有成效的,这才是英语有效教学的真正含义。 4、通过实验,使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形成的同时,不断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知道,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了思维,教学的有效性就得到充分体现。有句话说得好:“好学贵知疑,知疑贵问师”“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引其疑,析其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研究内容: (一)加强课前备课的质量 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核心问题就是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报告 新农乡中心小学 吕金鸿 2013年6月

一、课题的提出 1、现代数学教育应对时代挑战的需要 面对数学的急剧变化,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数学成了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不是数学成为人的工具,而是数学教育使人成了数学的工具,成了解题的工具。因此,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实社会,我们只有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才能使数学教育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也才能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做出积极的反映。 2、我校教师要求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迫切希望 纵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还依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弊端:①重“教”轻“学”; ②重结果,轻过程;③重知识掌握,轻探究能力;④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面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校教师都迫切希望改变如今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首先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其次关注教学效益;第三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第四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最后,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指导教学、服务教学。 2、通过研究,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自觉地在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数学教学研究能力。 3、通过研究,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通过研究,完善教学教研制度,促使新课程改革在学校的进一步深入实施,提高课程改革的质量。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们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性教学策略包括: (一)活动教学的策略 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 (二)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的策略 1、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数学问题 2、贴近学生实际,探索数学问题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三)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1、备教材要“懂、透、化”。 2、备学生要“实”。 3、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四)激励评价的策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