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法制宣传栏材料

法制宣传栏材料

法制宣传栏材料
法制宣传栏材料

青少年法制教育材料

勿让不良行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不良行为的危害

从人民法院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获悉,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一般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有一个从劣迹→违纪→违法→犯罪的变化过程。不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大量的事实告诉人们,青少年健康成长,就要积极预防不良行为、克服不良行为、矫治不良行为。

1、什么是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是指违德、违纪、违法等越轨行为,也就是说,轻微违法或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不良行为划为两类:一类是不良行为;一类是严重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不良行为在反社会规范这一点上没有区别,但存在程度上的差别。前者,涉及的是道德问题;后者,涉及的是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实施的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未成年人不得实施的“严重不良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等行为;(六)多次偷窃;(七)多次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2、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达到法定的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违背法律、法规规定的、有过错的、对社会有危险性或有害的行为。

违法行为按其性质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其中,危害社会、违反刑事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犯罪行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行为的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是

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决定的,三者不可分割。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行为违反刑事法律,当然是违法行为,但是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就不等于犯罪行为,两者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

3、未成年人犯罪始于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实际是一些不良习惯从轻到重的不断强化过程,若不注意用道德、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用社会公德、传统美德、学生守则等来要求自己、管理自己、熏陶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法律意识,而沾染上不良习惯、不良行为,不加管束,任其发展,必然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方面教训和事例枚不胜举,青少年朋友要注意啊!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是一个最通俗的比喻,一个人不注意克服小毛小病,必然会变成大毛大病。不妨我们从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例加以剖析,看看不良行为的危害性,进而提高预防不良行为的自觉性。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矫治,很容易从不良行为逐步发展到违法犯罪行为。

现列举一些不良行为发展的轨迹,请青少年朋友注意:

吸烟——易伤害健康、诱发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之所以把吸烟作为不良行为加以预防,一是由于未成年人无经济来源,为了达到吸烟的目的,他们会想方设法弄钱。从司法实践看,少年因吸烟而诱发的盗窃、抢劫犯罪屡有发生;二是吸烟容易诱发不良交友。

有的未成年人犯罪恰恰是从吸第

一支烟开始的。

另一个重要的倾向是,一些不法商

贩和毒贩勾结,在烟卷中注入毒品,采

取零卖、赊账等方式,向未成年人兜售,

致使一些未成年人不知不觉染上了毒

瘾,为弄钱吸毒走上犯罪。

旷课、夜不归宿——易受外界侵害

案例: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了几句,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门,整晚没回家。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小朱在夜不归宿的那天抢劫了6名学生。原来,小朱离家出走之后在网吧里通宵上网,但又没有钱,于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学。

法官分析:不少例子表明,没有确切原因的夜不归宿,是临近或正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征兆之一。据调查,在100个未成年犯中,绝大多数犯罪行为是利用夜晚的时间完成的,而且不少违法行为实施后,他们都没回家。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擅自外出并夜不归宿,一旦发生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侵害。

酗酒----未成年人犯罪的促发因素

案例:暑假时,三名职业高中男生在一

起玩耍,又找了一家小饭馆吃饭喝酒。等吃

完晚饭已经夜里11点多,没有公共汽车了,

可他们身上的钱又不够打出租车的。怎么办

呢?借着酒精的作用,有人提议:“干脆截

辆出租车回家,不给司机钱。”其余两人随

声附和,还提出可以跟司机“要点儿钱”。

于是三人打了一辆出租车到僻静处,抢了司机的400元钱。但却被巡警发现,三人当场被抓。

法官分析:据公安人员讲,在未成年人犯罪中,近30%的群殴、抢劫、强奸都与酗酒有关,很多未成年人在犯罪之前还喝酒壮胆。另外,近50%的未成年人犯罪,是酒精直接诱发的。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远离酗酒是全社会的责任,家长要转变对这种行为的宽容态度,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到健康的活动上。同时,自己要以身作则,减少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

毒品---将青少年引向毁灭

案例:张华今年16岁,父母忙于生计,对他从小就缺乏教育。12岁

那年,读完小学的张华便辍学在

家,开始了流浪生活。在社会上游

荡的张华被贩毒分子盯上了。为了

引诱他贩毒,他们居然采用欺骗手

段,让张华染上毒瘾。为了能卖

“烟”,张华不得不为毒贩子跑腿

“送东西”。在一次送货途中,张华被公安民警当场抓获。

法官分析:尽管加强禁毒教育、重

视对青少年的心理辅导等都能帮孩子

远离毒品,但众多的教训却告诉我们,

帮助孩子终生远离毒品的最好方法,是

父母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营造和谐的

家庭氛围,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习惯,而且要从小抓起,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及时预防和矫治。

打架斗殴——易产生违法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打架斗殴、辱骂他人。”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有一些未成年人性格好斗、脾气暴躁,遇到不顺心的事,可能大打出手,持刀害人。家长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能随身携带有伤他人的器具,这是对孩子的关爱。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易发展成抢劫

有的孩子养成一种不良习惯,想要什么就非

得到不可。如果家长不答应,他的要求没有得

到满足,就不择手段向他人索取,甚至进行敲

诈勒索。遇到被索取对象的抵制或反抗,极易

使用暴力,这样性质也就变成了抢劫犯罪了。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音像制品——易诱发性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六

条规定“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办营业

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

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法律

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

的身心健康,减少色情、暴力等黄色文

化污染。据北京海淀区法院对在押100名未成年犯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经

常看色情内容书刊、音像制品并受影响

的占32%;经常进入录像厅的占39%,

曾进入过的占51%。据犯罪心理学分析,

少年性机能渐渐发育成熟,但往往性道

德观念的形成却落后于性机能发育的成熟,色情文化的污染最容易使这个时期的少年放肆地追求性刺激。色情文化污染,是未成年人性犯罪的直接原因。

与品行不良的人交友——易近墨者黑

案例:15岁的魏明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是交友不慎导致他走上了邪路。据魏明自述,他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电子游戏厅玩游戏机。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她,王大哥成了魏明的好朋友和崇拜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魏明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魏明手拿木棒,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导致其头部受了重伤。

法官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团伙化趋向,共同作案的比例较高,近年审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共同犯罪高达60%以上。这与不良交友有密切关系。因为,青少年阶段是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

这一阶段其模仿性极强,周围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由于在他们周围同他们长期来往的都是一些有各种不良习气的人,所以容易染上好吃懒做、贪图享受的不良习气,从而使之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赌博---违法犯罪的重要诱因

案例:17岁的赵佳在假期结识了一些社会

上的不良分子,并在他们的诱惑下多次参与赌

博,还欠下500多元赌债。为了偿还赌债,赵

佳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行劫取9名小学生的

财物,得赃款人民币400余元。人民法院认定

赵佳犯了抢劫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法官分析:中学生赌博是百害而无一利。

一方面大量占用学习和休息时间,影响学习成

绩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让未成年人产生贪

欲。同时,赌博一上瘾,一旦形成习惯就难以

改正,所以赌博是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未成年人由于争强好胜的心理比较强烈,在许多事情上喜欢占上风;又由于社会经验少,情绪容易冲动,所以往往容易受到隐忧和怂恿而参加赌博,一旦学会方法尝到刺激就可能形成赌瘾,成为参加赌博活动的常客。

偷拿家中钱财也是不良行为

案例:中学生小林趁邻居家没人,连续几次翻墙入院撬门盗窃,偷走邻居的现金5000余元,最后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小林有期徒刑。开庭审理前,法官召来被告人的母亲谈话,想了解到被告人犯罪的原因。这位母亲说,小林从小时候起就经常偷偷从家里拿钱,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

法官分析:偷拿家中钱财虽然属于个别现象,但也不能够放任不管,否则家贼就发展成了盗窃犯。一家儿童心理咨询门诊的资料显示,44名有不同程度“偷窃”行为的孩子中,6.8%是在四五岁时拿家里的钱,63.7%发生在小学阶段,29.5%是12岁以后才有“偷窃”行为。

携带管制刀具——易导致严重违法犯罪

什么是管制刀具?根据公安部《对部分刀具进行管制的规定》,是指匕首、三棱刀、弹簧刀以及其他类似刀具,只有法律规定的人员如解放军、武警、专业狩猎人员才能持有、携带上述刀具。如果违反上述规定,携带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应受到拘留或者罚款处罚。未成年人携带管制刀具遇到情况可能伤害别人,也可能被他人伤害,导致严重违法犯罪后果的发生。

二、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原因,也有客观方面原因。由于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均在生长发育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对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辨别能力不强,易受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污染,产生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产生的主观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概括以下几点:

1、厌学,滋生不良行为。

厌学是所有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旷课等不良行为是厌学心理的外在表现。厌学是指学生厌恶学习或学业的心理,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以学习为主的未成年人的严重厌学后患无穷,为了逃避学校生活,轻则旷课逃学,重则中途离开学校,浪迹社会,被社会上不法分子腐蚀、利用,做坏事,甚至走上犯罪。青少年朋友,尤其是未成年人朋友,要端正学习态度,珍惜青春年华,克服厌学情绪,立志读书,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2、好奇心的试探,引发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探索事物奥秘的好胜心强,但对事物本质认识能力差,甚至不计后果去试探。如有的未成年人看到成年人抽烟,吐着一串串圆圈飞扬蛮有品位,就偷着学抽烟、学着吐圆圈玩,慢慢变成小烟民;有的未成年人认为喝酒潇洒,蛮刺激,自己试着喝,甚至不顾健康一醉方休,以体验生活,后来变成小酒鬼;有的看大人搓麻将赌钱,蛮好玩,从看着搓,学着赌,结果变成小赌棍,等等。青少年朋友应该把旺盛的精力、好奇心、求知欲,用于学习上、探索科学技术上、创造发明上,不应该浪费青春去试探那些有害健康、有害成长、有害社会的恶习上。

3、放纵不良习气,产生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天真活泼,敢想敢干,但缺乏克制力,加之对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缺乏正确的认识,如果以为恶小而为之,认为:“能打敢拼是英雄,能挣会花是豪杰。”而不加以制约,任其发展。有的未成年人从嘴馋,到贪吃喝,讲排场;有的从嫌土气到追求时尚爱打扮,穿名牌讲气派;有的从贪玩到结伙滋事讲帮派等等,结果由不良习气逐步发展成为不良行为、严重的不良行为,最后走上犯罪道路。青少年朋友,应该把天真活泼,敢想敢拼,用在攻克学习难点上,用在准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贡献上。

4、无序张扬自我意识,发展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是正常现象,但是,“以我为中心”不顾一切地无序地张扬自我意识,目空一切,漠视社会道德、法律、法规的约束,以身试法。有的未成年人不听劝告,上网成瘾,玩物丧志,荒废学业,甚至走上歧途或者盗窃、抢劫等犯罪道路;有的不顾违法,不珍惜生命、不计后果吸食毒品,甚至走上贩运毒品的犯罪道路;有的观看色情、淫秽音像制品,思想受污染,进行模仿,最后走向淫乱或强奸等犯罪道路。

总之,未成年人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主要是自我放纵和法律观念淡薄。一般来说,人们行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也是一些不良习惯从轻到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聪明的人就是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侵蚀。青少年朋友必须明白要克服不良行为,抵御各种不良影响的侵蚀,要从提高自身的素质开始,平时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要增强法律观念。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抵御不良行为的免疫能力。

三、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

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不良行为,要从

源头抓起,要实行家庭、学校、社会的

综合治理。这里,仅说我们青少年自身

如何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的问题,没有

不良行为的青少年主要是预防,有不良

行为的青少年既要预防也要矫治。

1、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的基础。

美德与罪恶,道德上的善与恶,都是对社会有利或有害的行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会称为最道德的人。人不应当像走兽一般地活着,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我们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就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共中央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就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要将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自己言行的标准,在日常的行为举止中培养,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思想上牢固地树立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意识,进而构筑起抵御不良行为的防线。

品格能决定人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要不懈地努力,良好的品格是在战胜不良习惯,抵御各种污染、诱惑中养成的。如果“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一定要知而行之,将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种场所作为自己养成良好品质的好机会、好地方,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较量中,检验自己每一个言行,锻炼成长。

2、增强法律意识,是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的保障。

法律和道德,从实质上来说,都是人的行为准则,但它们的产生和实行方式不一样,表现形式不一样,调整范畴不一样。许多未成年人犯罪,当他们被司法拘留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刑律。有的在看守所面对提审的警官求饶地说:“警察叔叔,放了我吧,我要回去过年。”“人是我捅的,不知道会死,今后我不做了。”根本不晓得打架斗殴的危害,伤害他人生命、健康是犯罪行为。有的未成年人被成年犯罪分子利用参与贩运毒品被审判时,问他为什么贩运毒品?他说:“人家给我钱花,给我饭吃,玩得也开心,叫我送点东西,不好意思推诿,谁知道这就是贩运毒品。”

这些教训是深刻的,我们一定要学法、知法、守法,只有认识到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仅仅是一步之遥,如果让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要实施每一个行为时,一定

要冷静思考,想想是不是违法?若违法即止步。法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护神。

3、坚持防微杜渐,是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的有效措施。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也都是螺旋式发展的。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也是这样的。有的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是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有的经家长、老师教育及时改正;有的不听教育甚至把不良行为当成“能耐”“本领”,最后发展到难以自拔的地步。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没有缺点、错误,人的成长、成熟也是在不断克服缺点、错误中成长、成熟的。这里关键的奥秘是:防微杜渐,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让缺点、错误蔓延,形成不良行为、严重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

4、学会拒绝,是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的良策。

当今信息时代,国内的国外的各种信息广泛传播,尤其是一些腐朽思想、没落的丑恶现象,陈渣泛滥,充斥着社会,侵蚀人们的思想,腐蚀人们的灵魂,严重毒害着青少年。一方面,青少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制意识,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一方面,要分清是与非、分清善与恶,分清美与丑,学会拒绝非法的、丑恶的、不健康的东西,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大错误。要想不犯大错误,就要学会自我保护,学会拒绝,不被不健康的东西所左右,不随波逐流瞎盲闯,不受黄色、灰色、黑色污染,把培养自己的良好教养作为思考行为的目标!这是因为,良好教养是一个人理智、本能、自制力和包容心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后,请记住:恶习伤害你,品德扶正你,法律规范你;父母养育你,老师教导你,国家关怀你。关键是一句,路在脚下,成长进步,要靠你自己去努力!

县六五普法工作情况汇报

县六五普法工作情况汇报 **县位于**省东部,是抚州的北大门,辖17个乡镇(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1270平方公里,人口46万。县城交通便利,沪昆高铁、浙赣铁路、沪昆高速、320国道均穿越而过,素有“赣东门户、书法之乡”之称。同时**县也是**省工业强县,境内设有“一区三园”,已形成名副其实的工业走廊及外资投资的福地。 **县自“六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县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县十二、五依法治县规划》进行总体部署,全面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宣传,认真贯彻落实“法律六进”实施方案,以提高干部素质、增强法制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为目标,加强领导,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加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力度,为建设品质大**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全县干部职工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法制建设全面推进,顺利的完成了“六五”普法各项工作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普法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各乡镇、县直 部门也成立了“六五”普法机构,从而形成党委重视、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普法治理的新局面。

我们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县“十二·五依法治县规 划”》、《**县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及时召开了“六五”普法动员大会,全面部署了“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一是落实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制,促使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县普法办认真做好“六五”普法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工作。每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检查、有普法骨干队伍的培训、有创新,及时报送普法信息、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分类指导了各乡镇(场)普法办和县直单位普法办工作。**县普法依法治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支持配合法治 __的开展;建立了“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专业法主管部门除组织开展好本部门、本行业、本单位普法工作外,积极面向社会开展了本部门专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二是把普法治理工作纳入乡镇、县直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三是把普法经费按标准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及时拨付到位,确保全县普法活动顺利进行。 我县先后下发了《**县“十二五”期间依法治县规划》、《**县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 __全县“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核评估内容及标准 __》、《**县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奖惩暂行规定》、《**县关于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实施

七五普法工作情况汇报

七五普法工作情况汇报 以来,我局在市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法治无锡建设目标,结合民族宗教工作实际,认真制定并组织实施《无锡市民族宗教系统“七五普法”规划》。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有序保障到位 (一)加强领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民族宗教七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全市民族宗教系统的普法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无锡市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十二五”工作规划》、纳入市民宗工作领导小组和局年度工作计划和要求,有序组织推进。 (二)健全机制。一是建立普法工作网络。局普法联络员负责与上级部门工作联系;各级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相应成立了七五普法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市各民宗团体有专人负责法制宣传培训工作;并依托全市信众骨干 等队伍,织成纵横交错、全面覆盖的普法宣传网络。二是健全普法评估考核机制。每年向市民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级民宗团体下达普法工作目标任务并进行年终讲评;在宗教活动场所平安、和谐、模范和星级等创建考评体系中,将法制宣传纳入其中;在团体述职述学考核测评中,法制学习、实践的情况作为重要要求。开展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活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执法情况接受全局同志的监督测评。三是建立普法激励机制。宗教活动场所创建考评中,加大法制宣传考评分值;推送本局普法积极分子参加全市普法先进评选,营造普法工作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三)落实保障。人力保障方面,各级民族宗教工作部门除大力培养民宗干部普法骨干外,利用民族宗教群众工作优势,加强群众普法骨干队伍建设,依托民族宗教工作信息直报点队伍、民族宗教工作村(社区)级协管员队伍、信教群众骨干队伍和网络舆情信息员队伍这四支队伍,在做好民族宗教领域矛盾隐患排摸及信息报送工作的同时,进行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群众性宣传工作。财力保障方面,普法工作经费列入局年度经费预算,保障每年办两期培训班、征订编发普法教材和制作宣传展板等用于普法宣传工作方面的费用支出。据不完全统计,七五普法期间,局用于普法宣传工作经费共约100多万元。 二、措施有力宣传到位 (一)干部认真学法,努力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把领导干部学法和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纳入常态化学习管理要求。每年组织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公务员在职培训,及时更新法律知识,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公务员学法考试,并通过年度述职述廉述法,报告学法用法执法情况;把法治学习教育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在制订年度的学习计划时,安排不少于10学时的法律知识学习和讨论;坚持每月第一个周五学法日活动,将专业法学习与其他法律法规以及政治理论学习相结合,保证学习时间、内容落到实处。 在机关内部通过发放学习资料、看录像片、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除专业法学习外,先后组织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监察法》、《国家赔偿法》、《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并结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

农村法制宣传资料全

1、什么是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 答:《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0条规定了侵犯人身权利行为,即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 (二)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 2、不服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可以怎么办? 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9条规定,对公安机关的行政拘留处罚,当事人不服的,在接到通知后五日内,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起行政复议,当事人对上一级公安机关的行政复议仍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后五日内再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就是说,当事人对公安机关做出的行政拘留、处罚不服、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必须先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仍不服时,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时还要注意,一定别错过了法定期限。

3、为索取欠款而将债务人私自关押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答:《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对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行为的非法拘禁罪作了规定。所谓非法拘禁罪,是指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从犯罪构成的角度来看,为索取欠款而将债务人关押的行为,符合非法拘禁罪的构成要件。非法拘禁是继续犯,即该行为自开始至恢复被害人的人身自由期间内始终处于继续状态。持续时间的长短,对于行为的危害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时间多长才可以构成犯罪,刑法未作明确规定。但如果时间过短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应以犯罪论处。是否定罪,应当综合案件的各种主观情节来确定。为索取欠款而将债务人私自关押,其行为严重侵害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应以拘禁罪论处。 4、土地征收应履行哪些程序? 答:(一)应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范围内发布征地通告,告知征地范围、面积、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安臵途径以及征地用途等;通告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者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 (二)征询村民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记录在案; (三)进行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

2020年12月4日法制宣传日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组织开展“12·4”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为本次活动制定方案。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年12月4日法制宣传日主题班会。 2020年12月4日法制宣传日主题班会1 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过程: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中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要自觉做到: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法律知识检测

普法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篇一 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应当接受法制宣传教育,六五普法工作目的就在于提高民众的法律常识和意识。查字典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六五普法工作总结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20XX年上半年,我局的"六五"普法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的要求和部署,认真实施县委、政府《六五普法规划》,紧密围绕全县普法管理工作,加强领导,强化保障,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创新形式,积极开展了普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现将有关工作开展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基础保障,确保"五个到位 1.组织领导到位。局党组高度重视"六五"普法工作,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领导班子责任目标,并建立了专门的领导及办事机构。及时成立"六五"普法领导小组,局长阮德章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将局办公室确定为"六五"普法工作专门办公室,全面负责普法工作的日常事务,同时,相应成立了调解工作小组、矛盾纠纷排查小组、信息小组等组织,为"六五"普法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2.制度建设到位。为使"六五"普法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六五"普法的总体要求,定期召开普法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计划,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分析矛盾纠纷隐患,研究排查措施,征求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关制度。明确了相关工作要求,全面加强"六五"普法工作。 3.费保障到位。我局每年对普法经费实报实销,确保了"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确保了普法宣传资料征订、网站正常运营、宣传用车、普法培训班等工作落到实处,为普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二、强化学习教育,着重培训提高,做到"双化" 1.学习教育制度化。我局在普法工作中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坚持与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学习制度化,充分利用局务会和学习日,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注重加强对新出台的党纪政纪和业务法律法规的学习。 2.培训提高经常化。一是组织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并做好上岗培训工作,把上岗培训合格作为一个任职或上岗的一个前置条件。二是建立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加强我局系统培训工作。重点加强了对《行政许可法》、《信访条例》、《廉政准则》、《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培训,通过普法培训,既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能力,又扩大了普法宣传员队伍、在协调纠纷中得到广泛持久地宣传教育。 三、"六五"普法成效显著,体现出"五个明显" 1.法律意识明显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自学性,提高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水平,养成了依法办事的习惯。 2.行政执法明显规范。"六五"普法期间,在案件查处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履行法定程序,特别注重执法程序的具体操作,真正做到适用法律正确,执法程序合法。注重搞好内部执法监察,执法队伍的整体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明显提高。 3.信访案件明显减少。为了能够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我局根据信访问题的特点制定完善了《信访案件查办制度》、《群众来访接待制度》、《人民来信办理制度》、《信访工作人员守则》、《信访工作制度》等各项制度。针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处置,要求及时给予书面答复和解决,并将办结情况限期向分管领导作汇报,使"来访有记录,来信有答复,处理有反馈"的信访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4.系统秩序明显好转。"六五"普法期间,我局按照县委、政府部署,一是查找自身问题,

2018最新七五普法工作总结

2018最新七五普法工作总结 七五普法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是怎么样写的今天帮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方面的发文模板,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范文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01 一、七五普法的主要工作 根据县委、县政府七五普法规划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与要求,七五普法工作开展这五年来,我镇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依法治理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七五普法教育工作的领导,确保普法活动顺利实施,根据文件要求,我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七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同时,我们对普法工作经费给予保障。普法工作离不开学习资料,我镇办公室在证订普法资料时,均以保证本部门本单位普法学习的需要为前提,干部学法读本的证订数均按照上级要求如数征订。同时,我们还结合自身执法的实际,对业务学习用书做到人手一册。 (二)明确任务,制订规划 为适应依法治理和普法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法律法规知识,特别是文化、体育、旅游法律法

规知识,加强我县文化、体育、旅游管理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各项事业的依法管理,根据县七五普法规划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我们于2011年11月制订出台了《县镇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普法对象及主要内容,制订了具体实施工作步骤。同时,根据规划,结合实际,每年都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计划,从而在时间上、制度上、措施上、经费上保证了七五普法工作的扎实开展,加强了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自七五普法规划制定后,我镇按照《规划》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普法学习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面向全镇干部职工以及市场经营户,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法律、法规、条例等的宣传教育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我镇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法,各村社干部组织举办各类法制培训班,这样从各个层面保证了普法教育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 这几年来,我们坚持组织学习了《选举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税法》、《土地法》、《行政许可法》、《道路交通法》以及《信访条例》等多部相关法律法规。此外,镇所有执法人员坚持每年自学法律时间不少于40小时,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交流执法程序中需要改正的地方和执法业务知识,不断提升执法业务水平。自觉增强

学校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宣传材料

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宣传材料 一、什么是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条、第15条规定,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取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吸烟、酗酒; 10、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二、未成年人旷课有哪些危害? 旷课是指学生没有正当理由而拒绝上学的行为。未成年人旷课后,常常在外闲逛,或与有不良习气的人在一起鬼混,少数年龄较大的也可能外出打工。未成年人旷课不仅逃避了学校教育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从而直接影响学习,而且容易受到社区不良环境的感染,滋生不良的品德。有些未成年学生旷课后,涉入一些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声场所,如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等;有的本来就沾有不良习气,脱离学校环境后会变得更加放纵,在不良团伙的教唆、引诱下,极其走向歧途。所以,未成年人旷课是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一个危险信号,必须引起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未成年人赌博有哪些危害? (1)、赌博易使未成年人产生贪欲,久而久之,会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沦为金钱的奴隶。 (2)、赌博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妨碍休息,损坏身体。迷恋于打牌赌钱的人,想方设法凑齐牌友,一赌就没完,赢者还想赢,输家不服输,不思学习,不思工作,有学不上,有工不作。有的人白天晚上连轴转,高度兴奋,极度紧张,以致有的在牌桌旁猝死。 (3)赌博毒害未成年人的心灵。赌博活动易使未成年人产生好逸恶劳、尔虞我诈、投机侥幸等不良的心理品质 (4)赌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赌者夜不归宿,耗费钱财,变卖家产,搞的家庭不和,妻离子散。原本友善的邻居、朋友、同事,由于赌博争得脸红脖子粗,吵闹不休,甚至大打出手。 (5)赌博还诱发违法犯罪。赢家有了钱,随心所欲挥霍无度;输家耗尽钱财,往往债台高筑。经常赌博还会沾上吸烟、酗酒、偷窃、说谎、打架等恶习,有的为了还赌博之债,甚至铤而走险,实施诈骗、抢劫、伤害、杀人等犯罪行为,所以,犯罪学家常常把赌博看作是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因。 四、未成年人吸烟有哪些危害? (1)吸烟损害身体健康。医学专家告诫我们,吸烟可以导致心脏病、肺癌和多种多样的呼吸系统疾病。 (2)少数未成年学生误以为吸烟“像大人”、“够气派”、“很好玩”、“很刺激”,于是他们从模仿成人吸、背着教师吸、偷着家长吸到三五成群扎堆吸、厕所吸,最后吸上瘾。

企业单位六五普法工作总结

企业单位六五普法工作总结 俗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让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工作总结就 是工作中的一个巨人,在工作中,你只有即时做好了工作总结,你才 能更加完整的掌控之前的知识并加以有效的利用,从而能将目光放的 更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相关《企业单位六五普法工作总结》 的信息,仅供参考。欢迎注重频道更多相关信息。 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深入展开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 企业法制建设。公司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依法经营管理 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员工的法律意识得到持续强化。现将一年来的 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增强领导,健全机构,推动“六五”普法顺利实施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为保证公司“六五”普法工作的实施,增强对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公司成立了“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总经理任组长,以综合办公室、财务科、安全生产技术科、供销科、 车队、等部门负责人为普法领导小组工作成员。并设立普法办公室(综 合科)作为办事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普法具体工作。普法办公室要重点 做好“六五”普法总结与“六五”普法规划,安排法制宣传教育,展 开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企工作。 2.建立工作制度,确保普治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建立学法制度化。公司普法领导小组把普法宣传教育内容纳 入公司日常学习计划,安排相对应的法制知识学习。二是建立集中普 法培训制度。明确每年上下半年各组织一次集中学习,上半年的学习 以“3.15”知识产权周为载体,下半年的学习活动以“12.4”法制宣 传月为载体。三是建立学法用法考核制度。本着“以考促学”的宗旨,坚持学法用法考核制度,年底定期对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 办事水平实行考试和考核,学法用法考核纳入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

2020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汇报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汇报 坚持法制教育与实践并重努力提高依法治县工作水平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保障和重要手段。为此,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发展县域经济这个中心,始终坚持以深化普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为基础,以基层行业部门三项治理为重点,以严格行政执法为核心,广泛、脚踏实地地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县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步一个新台阶,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工作水平,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各项事业的法制化进程。下面,按照这次会议的安排,把我县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验和作法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做以介绍。 一、以普法教育为基础,坚持不懈地抓好法制教育,努力提高群众法律素质 实施依法治县,必须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法律常识的普及和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我县是一个经济上欠发达的农业县份,全县人口74万,幅员面积4673平方公里。人多地广、社情复杂的实际,给全县普法加强法制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第一,坚持集中教育常抓不懈,一以贯之。针对普法教育战线长、层次多、内容广、要求高、组织难等特点,联系我县是农业大县,农村普法对象占90%的实际,在普法工作中,我县采劝三集中”(集中领导精力、集中学习时间、集中骨干力量)的方法,每年都利用农闲时间集中县、乡、村三级干部,以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具体实施部门,组织律师和法律专家对普法骨干集中力量进行培训,开展普法工作。几年来,共培训普法骨干3000多名。每次集中培训教育,我们都以农村工作、生活实际和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主要内容,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教育。通过开展这些实用内容的培训,保证了农村普法对象学法来得了、坐得注学得懂、记得牢、用得上,使全县农村真正有了一支懂法队伍,解决了农村一系列实际问题,控制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治安的全面好转。 第二,围绕“五个落实”,认真抓好普法工作。一是组织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并将其纲领和奋斗目标写进了宪法。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已经进入了快车道。为此,根据普法依法治县工作需要,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健全了县、乡两级法制建设领导工作机构。首先,县里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 ___为组长和副组长的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听取依法

法制宣传资料

实验中学法制宣传资料 一、法律普及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接受法律知识教育,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了解、学习掌握: 一、知法:就是要明确“法”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遵守 二、懂法:就是要明白自己与那些法律有更多的关系,明确遵纪守法跟青少年自身有什么关系 三、守法:知道怎样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达到法定的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违背法律、法规规定的、有过错的、对社会有危险性或有害的行为。 违法行为按其性质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其中,危害社会、违反刑事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犯罪行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行为的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是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决定的,三者不可分割。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行为违反刑事法律,当然是违法行为,但是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就不等于犯罪行为,两者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不能将两者等同起

来。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实际是一些不良习惯从轻到重的不断强化过程,若不注意用道德、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用社会公德、传统美德、学生守则等来要求自己、管理自己、熏陶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法律意识,而沾染上不良习惯、不良行为,不加管束,任其发展,必然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方面教训和事例枚不胜举,青少年朋友要注意啊!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是一个最通俗的比喻,一个人不注意克服小毛小病,必然会变成大毛大病。不妨我们从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例加以剖析,看看不良行为的危害性,进而提高预防不良行为的自觉性。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矫治,很容易从不良行为逐步发展到违法犯罪行为。现列举一些不良行为发展的轨迹,请青少年朋友注意: 吸烟——易伤害健康、诱发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之所以把吸烟作为不良行为加以预防,一是由于未成年人无经济来源,为了达到吸烟的目的,他们会想方设法弄钱。从司法实践看,少年因吸烟而诱发的盗窃、抢劫犯罪屡有发生;二是吸烟容易

法制宣传手抄报内容

法制宣传手抄报内容 以下是关于法制宣传手抄报内容,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法制宣传日的意义(一) 1、确立“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民的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进行宪法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公民了解宪法、掌握宪法,增强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因此,将现行宪法的实施日作为全国法制宣传日,充分体现了宪法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 2、确立“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有助于营造全社会浓厚的法制氛围,让“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成为全体公民熟悉法律、认知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节日,成为展示我国法制建设成就的节日,成为树立我国良好法治形象的节日,使现代法治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实践依法治国方略打下牢固的社会思想基础。 ·

3、确立“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式的一种创新。通过这一形式来引起广大公民对社会法律环境的关注,提高公民履行法定义务、维护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和能力,增强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的责任感,从而适应现代法治社会的要求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长期发展的需要。 法制历年主题(二) 2001年 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2002年 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2003年 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2004年 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2005年 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2006年 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007年 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2008年 ·

2014年“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方案

涵江区萩芦中心小学“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材料 2014.12.8

2014年“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今年是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14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宪法,深入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大力营造推进法治建设的良好法治环境,扎实推进以学习宣传

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根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实际,现就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作如下安排: 二、活动主题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共筑伟大的中国梦”。 三、组织领导 组长:林金顺 副组长:郑文灶陈金俊郑骏飞蔡惠海 成员:全体行政人员及各班班主任 四、宣传内容 集中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深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在深入学习宣传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国家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国体和政体等基本内容,学习宣传宪法基本原则和精神的同时,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认真学习,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工作水平。 五、活动时间 2014年11月15日~12月15日 六、活动安排 1.召开一次以宣讲普法知识为重点的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为法制宣传动员。 时间:12月9日宣讲人:郑骏飞 2.学校邀请法制副校长许金松来校作专题讲座。(视情况而定)集中对全校师生进行普法教育。 地点:操场时间:12月4日负责人:张金涨 3.开展一次以“积善习,法律伴成长”为主题的班队会。老师要以生动的法律故事、或是创设一个鲜活的法律情境、童话教育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对法律和法治的理解,讲述身边的法律故事,从学校的规章制度到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广泛讨论法治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学生“学法、用法、守法、护法”打下坚实的基础。黑板上要提前准备好会标。 时间:12月5日负责人:郑骏飞

六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查工作汇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本委于3月中旬分别到**镇、**乡和县司法、教育、民政、国土局、县农委等单位,采取座谈、听汇报、查资料和走访等方式,对我县“六五”普法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 近两年来,县人民政府及司法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六五”普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积极探索“六五”普法的新途径、新方法。县各部门、各单位能切实做好“六五”普法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全县公民法律素质,使全县普法对象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普法教育,推动了我县的民主法制建设,为我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狠抓基础,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了专题会议,及时充实调整依法治县领导小组成员,加强了对“六五”普法工作的领导,县人大常委会适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各部门和各乡镇成立普法领导小组,制订 “六五”普法工作规划,并配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初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六五”普法工作组织体系。二是丰富形式,夯实阵地。我县借助传统传媒、依托网络信息技术、运用标语资料等营造法制宣传的浓厚舆论氛围。同时,开办法律培训班,开展法制巡回报告会、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征文等活动,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另外,依托平安建设,寓教于治,将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增强了法制宣传效果。三是纳入考核,建立长效机制。将法制宣传工作列入全县平安法治建设考核,将普法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建立项目化管理体系,年底,综合评价各单位的普法工作,强化了法制宣传的地位。目前我县的普法工作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全县的普法工作稳步推进。 (二)突出重点,普法工作成效显著。一是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切实提高了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水平。二是行政执法人员和公务员学法经常化,通过对司法、行政执法人员、公务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和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提高了他们的法律素质,促进了公正司法和依法行政。三是青少年学法普及化,通过建好“法律学校”,将法制宣传纳入课堂教学,全县所有中小学都配备了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坚持每周开展一次法制教育课,提高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意识。四是企业管理人员学法实用化,各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重点学习本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邀请法律工作者进企业宣讲法律知识和开展法制讲座,增强了企业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推进了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五是组织农民学法多样化,采取法制文艺演出、演讲、上街宣传,开展“法律援助环乡行”义务咨询活动,利用每年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3.15维权日”、“三八节”、“土地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对广大农民进行法制教育,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遵纪守法意识,增强了他们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学用结合,依法治县扎实推进。重视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全社会法治化水平。一是大力规范行政行为,推进阳光执法。县乡两级政府和各部门都相应建立健全了执法检查、执法责任、错案追究、质询、听证等自我约束机制。并把执行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司法行为。各乡镇、各部门都设立了政务公开栏和机关人员公示栏,将单位职能、股室职能公示上墙。二是抓法治文化建设,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011年以来,县普法讲师团共组织法制报告会24场次,全县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9个。三是抓依法治校,提升师生素质。教育和司法部门始终把依法治校与依法治教、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制宣传教育格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主题月”教育活动。四是抓依法治企,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完善职工劳动合同和开展律师进企业活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五是抓好民主法治村建设,加快了农村民主法

2017普法工作情况简要汇报222222222222222222

2017年庐山市普法工作计划情况汇报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庐山市2017年普法工作计划作如下汇报。 一、抓住三大机制 一是抓普法领导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根据我市2月28日,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庐山市普法依法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的通知》和3月2日庐山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调整充实普法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下一步,将在全市进一步落实了市、乡(镇)、村三级普法组织网络体系。各镇、各单位、各村(居、企)普遍调整充实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七五”普法工作组织领导体系。 二是抓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七五”期间的普法经费计划在“六五”普法的基础上有所增长,力争“七五”普法期间的人均经费达到0.3元。积极征订各种普法教材,计划编辑印刷《“七五”普法宣传提纲》、《加强

农民学法用法工作读本》、《公务员依法行政》等法治宣传资料,免费发放。 三是抓督促检查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市普法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七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和工作进度,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把目标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具体单位,提出完成时限,明确责任要求,抓好考核评估。建立健全激励监督机制,对工作落实有力,特色明显,成就突出的单位,及时总结宣传推广表彰;对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任务未完成的单位,要予以通报,督促限期整改,对连续处于落后位置的乡镇和部门单位,结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 二、抓住三大普法载体 一是抓各种“纪念日”、主题“宣传月”活动载体。认真按照“每月一法”的活动安排,紧紧围绕“12.4”全国法制日等各种纪念日开展活动。突出抓好平安庐山宣传月、安全生产宣传月等主题月宣传活动。 二是抓现代网络媒介载体。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介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积极创新形式载体。在电视台继续《法在身边》法治宣传节目录制,力争公安交警大队、检

农村法制宣传材料

农村法制宣传材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要 第九条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第十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摘要 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第四十九条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接受监督。

学校开展法制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学校开展法制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增长。他们以“财、色、霸”为作案目的,以暴力型、故意型、团伙型为主要方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同时,犯罪趋于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比例大有增长之势。 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是引导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属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借助学校优势有的放矢地施加法制影响,可以使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有效地扼制青少年犯罪。 我校长期坚持把法制教育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丰富以法制教育为抓手的初中德育内涵,学校德育工作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活动正常、效果显著。先后获得省、市级法制、德育方面的十多项表彰,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法制宣传教育和德育专题研究文章近百篇。 据不完全统计,从“一五”普法至今,系统接受过我校法制宣传教育的师生、家长、社会人员累计近五万人次,发放“带法回家”宣传材料达二十万份,我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得到当地百姓和政府的

广泛好评。我校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一直保持“零”的记录。下面,就我校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逐层明确责任 学校成立以党政 __为组长,分管校长、各处室主任、工会、团总支、班主任等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学校德育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并依据各个时期普法工作的侧重点,完善各项,落实相应的年度和具体目标,为推动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德育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落实学校德育工作中法制教育的具体事宜。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应知应会的法律基础知识,统一思想,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认识程度;领导小组与各处室主任、各处室主任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将目标细化后加以分解,把具体工作落实到各处室和各职能部门,并将德育工作目标考核作为干部、教师晋级、提拔、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从而建立起德育工作科学管理的立体网络和激励机制,使得法制教育工作常态化。 二、重视德育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法制教育特色活动

法制宣传栏内容

热线答疑 雇佣退休人员,受伤就是否工伤? 案例:广州高女士大伯已退休,受雇于一个私人小厂从事车床工作,平时主要就是指导年轻工人,一般不需要亲自上机操作。最近一次她在做指导演示时,由于另一名工人违规操作,导致她的手被压伤,伤势相当严重。该厂以高女士大伯就是退休受雇而非正式员工为由,不给她申请工伤的认定。同时,因为另一名工人违规,工厂把责任都推给了那个工人,让高女士大伯找她索赔。高女士大伯的情况就是否属于工伤?工厂就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违规的那名工人就是否有赔偿责任? 律师答疑:高女士的大伯退休后到企业务工,与该企业所形成的用工关系并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劳动关系范畴,不应认定为工伤。如果其能证明在聘用期间遭受事故受到伤害的,应当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要求赔偿。从法律上来说,该企业对她的人身伤害负有赔偿责任,而肇事的工人由于在工作时间造成事故,如其有明显的过错,则高女士的大伯可要求她承担连带的赔偿责任。 1、我国公民应当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答: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广泛权利与自由,主要有:(1)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3)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人身权。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与以其她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6)人格权。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与诬告陷害。(7)通信自由。(8)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9)劳动就业与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10)受教育的权利。(11)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主体权利的保护等。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答: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义务,主要有:(1)维护国家统一与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与利益。不得有危害祖国的统一、安全、荣誉与利益的行为。(2)遵守宪法与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依照法律服兵役与参加民兵组织。(40依法纳税。依法纳税就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5)计划生育。(6)参加劳动与接受教育。劳动与受教育既就是公民享有的权利,也就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3、什么者叫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民事法律行为就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其成立应具备4个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即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意思与其内心的真实意愿就是一致的,并未受到不正当的影响;(3)不违反法律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4)形式符合法律要求。民事法律行为

六五普法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对于“六五”普法工作的开展,我校高度重视,精心地做了大量工作。全校师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不断增强,学校各项工作都纳入了依法管理的轨道。现就我校近年来的普法工作取得的成绩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健全,领导分工明确 “六五”普法工作启动后,我们按照林业局普法办的安排部署,首先签订了责任状,随后成立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聘请检察院的丁连石为法制副校长。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校长和法制副校长为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的组长,书记和副校长为副组长。主任和其他成员分别负责三个学年的普法工作,团书记主管共青团的普法工作,同时负责普法材料。在学校普法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各项普法活动有效开展,做到了有计划、有总结,使依法治校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有效结合。 二、认真学习,增强师生对法律的意识 1、合理安排法律学习 学校每季度都为领导及全体教师上普法教育课,教材为《公民宪法知识读本》,同时又抽出时间为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解,教材为《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高中版)》。授课内容有详细的教案,每节课大家都认真做了笔记。学校在进行法律教育中特别突出了法制理论和专业法规的学习。 2、多渠道拓宽法律知识学习途径 学校每学期都定期聘请法制部门有关领导在多媒体教室对全校师生进行《普法活动走进校园知识讲座》,并做了文字和影像记录。同时,学校又多次组织师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普法栏目剧,如《女监档案》、《失去的亲情》等,并要求师生写出观后感。 3、学考结合 每年学校都对全校师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测试与验收,并且把每次考核以及考试的成绩都详细做好了记录。学校每季度会通过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案例的形式对个别教师或学生单独考核。在每季度的依法治理检查中,由赵书记负责检查、总结并对下一季度进行要求。另外定期检查校领导及教师的普法笔记。通过每季度检查、验收和每年的阶段性试卷考试,促进了每位教师法律观念,提高了教师依法执教的自觉性。 4、多角度了解法律知识 我们除了邀请司法部门和法制副校长来校进行法制讲座外,还定期组织教师到多媒体教室进行更多的法律知识教育。如:《教师法》、《教育法》,同时又对学生进行额外的普法培训讲座,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三、做到法律与教学工作相结合 在“六五”普法工作中,我们将普法工作渗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常规管理工作以及教育教学工作中,使普法工作融入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