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

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

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
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

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Traditional Residence and Regional Culture

编者按:

我国历史悠久,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民族众多,生活习惯差异很大,经济发展及人口分布也很不平衡,使全国各地的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其中不仅蕴含着古人营造活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措施,还包含了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相适宜的营造观念及多种文化交融所形成的地域特征,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

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认识和研究传统民居的地域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是我们创作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保护与发展很不平衡,许多传统民居环境破坏尤为严重。民居建筑往往是形成城市鲜明建筑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元素,因此,本期论坛期望通过对传统民居文化的深层研究为建筑地域特色的继承与发扬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客座主编:周立军

乡土建筑研究与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

几点思考

■ 李军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在当前全球化大潮冲击下,西方强势文化对发

展中国家的文化形成巨大冲击。面对充斥着平庸、

千篇一律的建筑形式的现代城市,人们渐渐意识到

建筑与城市的本土特色缺失以及地区风格雷同等问

题,及其造成的地方文化的衰落与历史文脉的断裂。

面对种种问题,在今天中国的快速发展建设中,我

们应该深入研究我国形式多样的优秀乡土建筑,挖

掘本土建筑文化传统,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弘扬地域

文化,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城市与建筑。

一、地区主义研究概述

地域主义建筑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刘易

斯·芒福德于加州所说的:“海湾地区建筑形式”是

一种“现代主义的具有本土和人文的形式”。1957

年,英国著名建筑师斯特林在《论地区主义与现代建

筑》一文中,更明确地提倡“地区主义”,主张“考

虑现实技术和现实经济”的“新传统主义”。1964

年,鲁道夫斯基主持了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

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展览,同年出版了《没有

建筑师的建筑》一书,成为引发建筑学术界重新认

识“非主流建筑”的经典著作(图1)。20世纪90

年代以来,国际建筑界提出了“全球——地区建筑”

(Global Architecture)的概念。今天,全球范围成

功的建筑实践非常多,比如伦左·皮亚诺设计的特吉

巴欧文化中心(图2)及德国的生土建筑实践(图3)。

亚洲的日本十分重视发展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

现代建筑,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丹下健三设计的

香川县厅舍、仓敷市厅舍,都通过清水混凝土,将

现代功能、技术与日本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特征较完

美地结合起来。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现代地域

性建筑的主要特点表现在适应当地气候与重新阐释

当地传统建筑文化上。如以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

为代表的“生态热带建筑”思想及其设计实践。南

亚地区以印度为代表,其地域性建筑的特征主要体

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合气候的设计;二是采用当

地建筑材料;三是注重当地文化。查尔斯·柯里亚

是印度现代地域建筑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印度建

筑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印度的自然气候与文化条件。

二、中国民居建筑研究

中国民居研究,早期只是单纯地对现存的民居

建筑进行测绘调查,从技术、手法上加以归纳分析。

而对传统民居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因素、气候

地理等自然条件以及使用人的生活、习俗、信仰等

对建筑的影响等方面较少涉及。20世纪80年代以

后,民居研究从单学科研究进入到多方位、多学科

的综合研究,关注的范围也从建筑层面上升到村落、

聚落层面。

由于中国南北气候差异悬殊,材料资源又存在

很多差别,加上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生

活方式和审美要求,形成了我国传统民居鲜明的民

族特征和丰富的地方特色。今天的地域建筑创作可

以从传统民居中汲取最直接的原始资料、经验、技

术、手法以及某些创作规律。

三、中国地域建筑创作实践

如何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建筑,一直是中国建

筑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20世纪50年代,对中国

传统建筑的继承主要体现在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

局部符号嫁接或简化应用到建筑中。如北京火车站、

民族文化宫、中国美术馆、民族饭店等建筑是这一

时期的典型作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可以明显地看到很多活跃

的建筑创作实践:福建武夷山庄,体现武夷山“碧水

丹山”的独特风貌并使用地方材料和当地民居的建

筑做法;仪陇朱德纪念馆、四川九寨沟宾馆、临潼

华清宾舍等建筑体现了当地民居建筑的诸多特点;

新疆地区则主要体现在民族形式向地域性转换,如

吐鲁番招待所拱结构屋面上覆以黄土,冬暖夏凉;

北京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延续以北京四合院民居为

代表的有机更新。

近些年,有一些建筑师在对中国本土建筑分析

研究的基础上,投身建筑实践,创作出一批极具乡

土韵味与现代气息的建筑作品,如九寨沟国际大酒

城市建筑|主题专栏|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FEATURE-THEME

店、深圳万科第五园、云南昆明“土著巢”、西藏阿里苹果小学、甘肃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图4)等。

四、地域建筑创作的几点思考

回顾中国地域建筑的创作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实践是对传统建筑“形”的抽象与摹仿。如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将中国传统园林、庭院及中国传统民居部分符号成功运用到现代建筑中;齐康设计的河南省博物馆以覆斗形的宋陵为原型,并对中国远古时期的建筑特征进行了抽象化运用。但在探索各地域乡土建筑的文化内涵、精神特质及营建技术等方面地域建筑创作实践仍然较少。

当前,中国地域建筑创作应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对传统建筑中的哲学思想与精神内涵的把握与传承

传统建筑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中合”的文化精神内涵其实是传统建筑的气质与灵魂所在。在今天的建筑创作中,如何很好地透过表面的形式去理解和把握传统地域建筑的内在空间特质是我们每一个建筑师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这要求我们立足于特定的城市肌理、聚落环境以及建筑空间构成,探寻其空间生成的内在成因,以达到建筑与环境之间及建筑空间本体与传统空间的默契。这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

2.对传统营建技术与地方材料的创新再利用

市场经济大潮中,建筑已经成为一种产品,形成一种快餐式的建筑文化,忽视了使用者的情感需求。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及先进建筑技术是现代建筑的标志性特征,但是对于今天中国的广大乡村地区,这种建设模式并不适宜。传统材料给人的生命活力与人性的温暖是我们今天很多现代材料无法做到的,而传统营建技术更是经过千百年实践检验逐渐选择的本土适宜技术。乡村建筑必须强调传统营建技术的更新发展及地方建筑材料的创新性利用,不断总结、研究传统营建技术与地方材料,并与现代技术结合,使营建技术、材料、使用功能与艺术达到和谐统一。

3.对传统建筑朴素生态观、生态思想的总结提

炼与继承

传统村落建筑的选址、规划布局和营造等方面

所包含的朴素生态观念,集中体现了古人的生态智

慧,不断研究与发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生态思想和手

法,学习其中适应地方气候的原理、模式和方法,可

以为发展、运用并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域建筑提

供启迪。

五、结语

研究乡土建筑有助于我们认识古人的生存智慧

与营建智慧,更好地建设我们生存的家园。对于当

前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加大乡土建筑研究,推进

地域建筑创作,推进建筑的地区化、本土化,无论

从文化的角度、环境的角度或是建筑设计的角度都

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我们呼吁与环境共呼吸的建

筑设计观,提倡各种本土建筑技术的应用,发展地

区建筑,迈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文化生态系统的视角审视传统民居与

地域文化的关系

■ 徐洪澎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说起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实质上就是

建筑的地域性问题。受到广泛认同的建筑地域性的

含义是“建筑与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态、文化传统、

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之间特定的关联。”即强调建筑

与特定时期地域文化的关系而非建筑或是其特定文

化环境本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扩展视域,从更宏

观、更整体和更动态的视角研究建筑的地域性问题。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借助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人类

文化的新兴学科。如同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建构基

础一样,文化生态系统是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核心。

文化生态系统由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共同组成,涵

盖了人类生存的整个文化环境。文化生态是指“一

定时期、一定社会文化大系统内部各种具体文化样

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方式和状

态”其核心含义有两点:一是强调文化类似于生命

体,是动态发展演化的;二是强调这一生命体在整

体环境中的互动关系,这是文化动态发展演化的原

因。具体到建筑文化,建筑的地域性也是强调建筑

文化的动态发展,以及建筑与其所处环境中文化要

素的相互关系,这说明建筑地域性与建筑文化生态

的核心含义是一致的。经过文化生态学学者的研究,

已经探明了文化生态系统的一些基本规律,借助这

些规律,至少可以对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关系在以

下几个问题上形成较确定和清晰的认识。

首先,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要素和

载体,其表现要依赖于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状态。

文化生态学中文化要素和文化生态系统整体的关系

是统一、不可分割的。要素是整体的基础,整体相

对于要素居于支配的地位,是系统的主导,对其内

部构成要素具有制约性,即系统中要素自身的属性

和功能并不完全由其自身决定,更主要是受到整体

的制约。任何地域的传统民居都是当时地域文化生

态系统的景观表现载体,其建筑空间效率的高与低、

建造形式的美与丑、建造工艺的好与差都是由当时

地域文化所主导,反映的是整体文化生态系统的状

态。东北民居形体方正、造型简单、工艺粗糙、材

料廉价就是由气候寒冷、地域偏远、经济落后等整

体地域文化特征决定的。时至今日,东北大部分新

建乡村民居的文化品味和个性特征依然不强,这也

是由当前东北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特点所决定的,

不是光靠几个建筑师的精心设计,或是政府的经济

扶持等措施就能够改变的,必须依靠文化生态系统

的整体建设来推动乡村民居的发展。

其次,特定区域的文化生态系统与其他区域系

统之间存在文化能量互换,传统民居文化也会受到

其他地域建筑文化影响。一方面,文化底蕴越深厚、

文化活力越强的文化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民居文

化对其他地域建筑文化影响的抵御力就越强,相反

若系统的稳定性弱,就很容易受到其他地域建筑文

化的冲击。当前保存较好的、个性特征突出的传统

民居大多是因为自身文化生态系统一直具有相对较

强的活力,有足够的外来文化抵御力,保证了其发

1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2 特吉巴欧文化中心

3 德国的生土建筑实践

4 甘肃毛寺村生态实验小学

展的连续性。如徽州民居、北京民居等。另一方面,先进的民居文化拥有较高的文化势位,相对落后的民居文化处于较低的文化势位,当两个文化生态系统存在文化传播途径时,势位高的建筑文化必然向势位低的建筑文化传播,传播的程度将由两者的势差和传播途径决定。一些文化势位不高的传统民居因为自身文化生态系统的封闭性,也得到了较好的保存,比如刚解放时黑龙江鄂伦春等民族还有“仙人柱”这样的简易民居,但随后由于和先进文化的交流增多,这种民居很快就消失了。

第三,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生态系统动态演变的结果,对其保护必须适应文化动态发展规律。文化生态学研究认为系统整体的稳定性都是相对的,而变动是绝对的,系统随时间不断发生着运动,系统中的结构总是要被打破,由新的结构所代替。系统与环境或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系统内部保持必要活力、相对稳定而又不至僵化的必要条件。系统的动态性决定了对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关系的研究需要动态地考察其过去、现在和未来,不但要从共时态认识其文化系统处于相对稳定时的状态,而且要从历时态考察文化生态系统的发展性,揭示其动态发展变化的根源及其规律,据此采取符合系统发展规律的有效措施。如对待当前的传统民居,一味的片面保护或是拆建都未必是正确的做法,应该根据当前文化生态系统的特征,采取适合的办法使这些传统民居发挥最大效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这些传统民居更好地传达地域文化,实现更健康的发展。

传统民居和建筑地域性的问题是建筑理论永恒的话题,上文只是概述文化生态系统的理论对廓清传统民居和地域文化关系的作用,在范围和深度上都只是泛泛而谈,这方面真正的研究还需要不断扩展和深入。

闽文化对福建传统民居的影响

■ 戴志坚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教授

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 副会长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传统民居学术委员会 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 副会长

福建传统民居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沉积而形成的居住建筑模式,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闽文化与福建建筑文化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

一、闽文化特征

1.多元性

闽文化的主体是多元的。纵观福建文化的发展历程,闽越文化遗风、中原文化传入、宗教文化传播和海外文化冲击是其形成的主要源流。

福建古为闽越地,秦汉之前,百越文化在福建

占有重要地位。闽越人喜欢濒临江海居住,其住屋

形式应为干栏式。

中原文化的传入是闽文化覆盖层中最厚的一

层。据考证,中原汉人曾四次大规模进入福建。一

是西晋末年的八姓入闽,二是唐初陈元光开发漳州,

三是唐末五代王审知治闽,四是北宋南迁。此外,

从永嘉之乱前至明清,都有中原人士陆续入闽定居。

入闽的移民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加快了福建的

开发和进步,土坯土墙住宅就是中原汉人带进福建

的。另外还有不少闽人北上访学,也将中原文化带回

闽地。现存的福建传统民居,既有北方盛行的抬梁

式木构架形式,又有南方普遍采用的穿斗式木构架

体系,许多中原地区已经失传的构架和构造做法在

这里得到延续。在平面布局上,既有三合院、四合

院等中原传统建筑形式,又有土楼、土堡、竹筒屋

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呈现出多元建筑文化

并存的现象。但是不管传统民居的形式和风格怎么

演变,依然保持着中轴线对称、院落组合、木构承

重体系和坡屋顶等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共同特征。

五代时由于王审知父子崇尚佛教、道教,佛道

文化在福建影响广泛。福建一些著名的佛寺、道观

都是在唐及五代时期创立的。伊斯兰教在唐中叶由

海路传入泉州,宋元时有数万阿拉伯人云集泉州。

穆斯林后裔在泉州生息繁衍,建造了我国最早的清

真寺,留下了安葬伊斯兰先贤的灵山圣墓。基督教

在明代传入闽北,并向闽东、闽南发展,基督教建

的教堂、学校、医院几乎遍布全省各地。福建的民

间宗教颇有影响,尤其是宋元前后的民间造神运动,

造就了妈祖—林默、临水夫人—陈靖姑和保生

大帝—吴等神,至今在福建民间仍有广泛影

响。祀奉妈祖的天后宫是福建宫观建筑中数量最多

的一种。

海外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国际贸易、外商定居

闽地、闽人越洋后回归故里等方面。福建东濒海洋,

深水良港星罗棋布。福州的马尾港、泉州的后渚港、

漳州的月港、厦门港是四大古港。海上交通的便利

扩大了沿海地区与海外商人的贸易往来。随着海外

交通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他国的文化风俗、

民情信仰便逐渐与福建文化融汇渗透在一起。在闽

南,各类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应运而生。

2.地域性

在福建,不同方言区的文化存在相对独立的地

域性。自然环境和方言是造成地域文化千差万别的

主要原因。福建素有“东南山国”和“八山一水一

分田”之称,境内山岭耸峙,丘陵起伏。在两条河

流之间往往有高大的分水岭阻隔,所以住在同一流

域的人们在社会、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也都显

示出某种独立性。不同时期的汉人南迁,带来了中

原不同时期的汉语言,在不同定居地与当地土语相

融合,形成了福建3大方言群、16种地方话和28

种地方音。由于北方移民的迁移时间、路线、定居

点各不相同,历史上长期交通不便,各地域之间交

往甚少。纷杂的地方方言与各自文化传统的差异造

成文化交流的隔阂,形成了闽文化风格各异的基础。

福建各地的传统民居同样表现出地域性特点。

如流行于闽西、闽南山区的土楼和流行于闽中山区

的土堡都是防御性建筑,但在结构、布局等方面存

在差异:土楼防卫区与生活区合为一体,外墙为承

重墙并连接其他建筑;土堡以防御为主、居住为辅,

堡墙不作为建筑的受力体,外围的木结构体系独立

存在。又如,土楼根据所处区域可分为闽南土楼和

客家土楼,虽然它们同被学术界称为“福建土楼”,

在外观造型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平面布局等方

面有所不同,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闽南土楼多采用单

元式布局,以满足家庭私密性的需要;客家土楼则

采用通廊式布局,以更好地适应聚族而居的要求。

3.融合性

闽文化并不是封闭的地方文化。无论是历史上,

还是近现代,它都广泛吸收海内外的优秀文化,同

时把自身文化传播到各国各地。尤其是闽台文化的

交融,是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福建和台湾一水相隔,许多学者将闽台同划为

一个文化区。福建和台湾都是以中原南徙的移民为

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稍有不同的是,中原移民

南徙入闽,至宋代已基本完成;台湾则是自明末清

初开始,才由南徙入闽的移民后裔再度大规模迁入。

在台湾汉族人口中,福建人约83.1%,其中闽南人

占绝大多数。福建人移民台湾,大多是以姓氏宗族

聚族而居,或是以同府同县同乡聚居一处,因此最

大限度地保留了祖籍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如

闽南话成了台湾的主要方言;妈祖、保生大帝、清

水祖师、临水夫人也是台湾同胞信奉的神。

闽台民居的建筑形式极其相似。台湾的许多深

宅大院完全模仿祖籍地民居,而且木材、石材、砖

瓦等建筑材料大多是从闽地运送来的,工匠也是从

中国大陆聘请来的。清光绪之后至21世纪初仍有

不少漳、泉名匠师应聘抵台,亲自施工或授徒。台

湾各地传统建筑的结构、风格大致反映着移民祖籍

地的建筑特色。其建筑流派可分为闽南派(泉州派、

漳州派)、客家派,个别的还有潮州派和福州派。

二、福建各区建筑文化

1.闽南民居—海洋文化

闽南人具有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传统。人多地

少的现实促使闽南人以其面临大海的自然优势,从

海上向外发展谋生。海上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

化的交流,使闽南民居明显地刻上海洋文化的痕迹。

如泉州民居用红砖砌成多种图案,创造出绚丽多彩

的红砖文化,这与古代伊斯兰建筑手法相通。闽南

一带大量的中西合璧建筑的存在,也证实了海洋文

化的深层影响。

城市建筑|主题专栏|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FEATURE-THEME

闽南民居从地域上可分为泉州、漳州两大匠派。平面格局大多是以“三合天井”型或“四合中庭”型为核心,向纵、横或纵横结合发展起来的,在城镇人口密集地区还演变出“竹筒屋”的特殊形式。出于防卫的需要,乡村修建了土楼、土堡。泉州民居“出砖入石”的墙面独具特色,惠安石雕精美异常,精巧的砖雕、木雕、泥塑、嵌瓷和丰富生动的屋面形式也很有特色。

2.莆仙民居—科举文化

莆仙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特点。莆仙地区素称“海滨邹鲁”、“文献名邦”,文化教育兴盛,科举文化发达。历代世家名宦辈出,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是他们的追求。体现在传统民居中,受中原京城居住文化影响至深。

莆仙地区处于闽南与闽东的交叉点,民居建筑既保持了泉州民居注重外部装饰的优点,又带有福州官家大宅的气派和威严。县城人口密集地方不乏深宅大院,多是纵向多进式合院布局,具有官式建筑的气派。乡村的民居建筑进深不深,但是面宽很大。莆仙民居的外立面竭力追求气派,表现出明显的炫耀性。建筑细部过分堆砌,铺满墙面的装饰使建筑外观极其花哨。外墙面采用“砖石间砌”和“红壁瓦钉”的处理手法,既富有美感,又经济实用。

3.闽东民居—江城文化

福州平原是北方汉民入闽后最先定居的地点之一,中原文化传入的历史比福建其他地区长。经过唐和五代300余年的发展,闽江下游成了以省会福州为中心的发达地区。。

闽东民居具有鲜明的江城文化特色。历代不乏达官贵人在此建宅立业,民居建筑有较浓的文化氛围,工艺水平也较高。纵向组合的多天井式布局是福州民居常见的布局形式,多变的风火山墙是闽东民居最突出的外部特征。连片纵向多进式的合院民居如“三坊七巷”布局有方,设计合理,被誉为“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在民居内部装修上,制作精良,雕刻生动,构图活泼。在外墙材料上,福州民居采用“城市瓦砾土”,福清民居采用“金包银”,可谓匠心独具。

4.闽北民居—书院文化

闽北是中原文化最早到达的地区。两宋时期闽北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才辈出。特别是朱熹在闽北讲学数十年,使闽北成为理学中心。当时闽北书院如林,学者如云。后因明清开发沿海,重心南移,闽北相对落伍。闽北盛产木材,民居至今沿用木作穿斗木结构。

闽北东片民居建筑以南平为中心,有合院式民居、干栏式民居、天井式民居、虚脚楼民居等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闽北西片建筑以武夷山为中心。这里是朱熹讲学、述著之地,大型多进合院式民居常设有书院或读书厅,体现了理学之邦的书院文化传统。闽北山区的民居多为两层的“高脚厝”干栏

式建筑,达官贵人则盖“三进九栋”式的青砖大瓦

房。规划水平甚高的村落布局、丰富多彩的马头墙、

工艺精湛的砖雕艺术、厚重朴实的生土夯筑墙体等,

既是闽北民居建筑的成功经验,也体现了闽北民居

深厚的文化底蕴。

5.闽中民居—山林文化

闽中是福建开发最晚的地区,闽中移民大部分

是闽北移民的分支。这里青山长绿,植被多样,宜

于农耕。但由于谷地狭窄,水陆交通不够畅通,与

外地交往历来比较困难。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

境,养成了闽中人知足长乐、眷念故土、安土重迁

的小农经济思想。体现在建筑风格上,形成传统民

居外观纯朴、不求奢华、讲求实用的山林文化气质。

闽中区地处福建腹地,各种文化成分混合交融。

加上外地移民众多,带来了各自原住处的建筑文化,

因此呈现出多元建筑文化现象。闽中传统民居的主

要类型有“一明两暗”、“三合天井”、“土堡围屋”和

“连排屋”等。“土堡围屋”由四周极其厚实的夯石

生土的“城堡”环绕着中心合院式民居组合而成,

是闽中民居的一种独特形式。因地处林区,木材在

民居建筑中得到广泛运用。

6.客家民居—移垦文化

福建的客家人主要居住在龙岩市。客家人和闽

海人一样都是南迁的中原汉人,入闽之前已经历了

数次大动乱。在饱尝颠沛流离的痛苦之后,客家人

更加巩固和加强了宗族、家族观念。“逢山必有客,

无客不住山”是客家移垦文化的写照。团结和奋进

是客家精神的核心。

福建客家民居最具有神秘色彩和引以为豪的是

土楼。福建土楼以神奇的聚落环境、特有的空间形

式、绝妙的防卫系统、巧夺天工的建造技术和深邃

的文化内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闽西客家

聚居区有一种被称为“九厅十八井”的合院式建筑,

是按照客家原籍地北方中原一带的合院建筑形式,

结合南方多雨潮湿的地理气候环境而构建的,同样

适应了客家人聚族而居、尊祖敬宗的心理需求。

三、关于传统民居保护的几点思考

1.传统民居是在千百年文化沉积和淘汰的基

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优秀的传统民居既有历史和文化价值,又有实

用和艺术价值。现存的以明、清两代为主的福建民

居,不仅有聚族而居、粗犷雄伟的土楼、土堡,也

有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尚书第”、“大夫第”、“进

士第”、“九厅十八井”等大型府第,更有许多坐落

在山坳林间、点缀在幽谷溪畔、建筑布局活泼自由

的民间小舍,还有不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和谐、

空间布局富有变化的民居建筑聚落。福建民居因地

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工,显示了地方建筑特色

和建筑装饰手段。福建民居广泛地集中了传统营建

经验而世代相传,体现了民间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和高超技艺,某些独特的布局形式及营建手法,如

今在许多地区新建住宅时仍被沿袭使用。

2.来自工业化社会的挑战和来自全球化趋势

的挑战,使传统民居保护工作面临严峻形势

一是行政管理手段和文物保护意识滞后于经

济发展。随着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改造、村镇改造的

进程加快,人们纷纷拆旧屋建新宅,传统建筑文化

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二是建筑创作与地域文

化、民族文化脱节。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生

搬硬套、简单抄袭、粗制滥造等现象比比皆是。于

是,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村落和典型民居建筑越来

越少,渐趋消亡,一些假古董却浓墨登场,千篇一

律、缺少个性的新民居更是四处崛起。这些现象已

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有识之士的忧虑。

3.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永远处于延续、创

新的过程中

传统民居根植于农业文明,不可避免地带上时

代痕迹。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

传统民居必然与人们现实生活发生矛盾。如传统大

家庭生活方式与现代多以小家庭居住的矛盾,单层

或二三层建筑与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矛盾,木结构或

砖木混合结构建筑与林木等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矛

盾,建筑内部水卫设施落后与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

矛盾等等。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正确审视和评

价传统民居。用狭隘、封闭的心态来发思古之幽情

是不现实的,用当代甚至未来的价值观来挑剔、苛

求它也是不正确的。从文化的角度我们应当尊重和

保护它,从居住现状与环境上我们必须改造和发展

它。对传统民居的保护,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

方针。在保护好我们引以为豪的建筑文化遗产的基

础上,创造出更值得后人自豪的、既是现代的又是

传统延续的居住建筑形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老调新谈—实用、经济、美观与吉林省

新民居建设

■ 王亮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教授

一、吉林乡土建筑的基本状况

几百年来,吉林省境内居住着汉、满、朝、蒙、

回等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

生活习俗,传统民居特色鲜明。吉林省地处东北中

部,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省份。长期以来由

于历史原因,民族建筑风格逐渐淡化,形成了地域

差异大于民族差异的现象。

吉林地区大量传统乡土建筑以“一”字型的2

间房、2间半房、3间房为基本建筑形态,以秫秸、

柳条、木材和土墙等为材料围合成院落空间以满

足充分的采光和日照。建筑密度较低,聚落形态松

散,没有明确的核心空间。单体建筑多为单层,其

原因有三:一是经济条件制约,楼房建造成本明显大于单层住房;二是技术条件制约,主要是严寒气候下的楼房采暖问题;三是生活习惯影响,即 “穿土为床,火其下”的炕居习俗。

东部为山区,西部为平原,是吉林省域主要地貌特征。从山区到平原,乡土建筑就地取材,建筑材料从木材、草坯、土坯到砖石等,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图5 图7)。

二、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存在的问题

为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吉林省政府编制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并选择部分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指引下,吉林省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开发与乡村经济的矛盾

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由于吉林省乡村地域广袤,农村经济尚不发达,实现城市化开发所需的市政配套设施在一定时期内还无法提供给广大农户,如给水、排水、燃气管线等,尤其以排水和供暖矛盾最突出。个别地区农民抵制厕所入户,主要原因是水压和排水问题难以解决。水压不足使卫生洁具成了摆设;以渗井方式为主的排水方式对地下水构成的污染不能解决。在广大农村住房中,火炕还是主要采暖方式,这直接影响厨房、居室的形态。在集中供热无法实行的条件下,城市住宅中的床居模式、会客模式、就餐模式都受到限制,尤其是在严寒的冬季,大多数居住行为主要还是在温暖的火炕上展开。虽然集约化是村镇发展的大趋势,但吉林省距城市化开发还有很大差距。

2.新材料应用与整体设计的矛盾

在吉林省已经建成的示范农居中,出现很多节能环保的新材料,如稻草砖、秸秆砖、蜂窝混凝土等。调查显示,示范效果不佳,推广前景黯淡。究其原因一是经济因素。新材料的造价至少要高出传统的红砖1/3以上。以在城市中广泛应用的节能外保温苯板复合墙体为例,对3间房的农村住宅(约90m2)墙体外保温后将增加近1万元的成本。对6万元左右成本的农村住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其次新材料应用受限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整体设

计,如基本的结构体系、配套的构造体系、便捷的

营建体系等。对一栋建筑而言,建筑材料虽然重要,

但毕竟只是“点”,结构体系与营建方法才是“面”。

目前新式农居体系的研究还极不完善,新材料的应

用往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自主建设与技术提升的矛盾

乡土建筑的最大特色之一即“自主建设”。乡民

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地方习惯和做法进行营建

活动。随着社会的转型及行业分工等的变化,传统

的工匠、手艺人逐渐减少,传统营建工艺日渐式微,

使本已属于粗犷型的东北农村住宅更加粗犷。求新、

求变、追求美好时尚生活是多数农民的普遍心理需

求。在营建过程中新格局、新式样、新做法的确立,

以及与地方传统的协调,都需要对理念和技术进行

更新。乡土建筑营建过程中的“低技术”的提升显

得尤为重要。

4.乡土生活模式与新农居适应性的矛盾

生活模式决定住宅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农

民传统的生活模式呈现高层次和多元化倾向。人口

结构变化、娱乐方式改变、家用电器普及、新能源

利用等都对传统生活模式带来影响。而传统的东西

屋、南北炕的农居模式显然不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

模式。人可以塑造建筑,建筑也可以改变人的生活,

但新式农居决不是城市住宅的农村翻版。

5.标准化设计与乡村风情的矛盾

由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不分南北、不分西东,

千城一面的建设风已经刮至新农村,不少地方出现

了千村一面的趋势。以吉林省某小康示范村为例,

相同的形式、相同的材质、整齐划一的规划,使整

个新村形式呆板,均质化。刺眼的彩钢瓦屋面、雷

同的聚落肌理,破坏了乡村原生态景观。乡土建筑

的地域性、丰富性荡然无存!

6.大量的现实需求和较少的专业投入的矛盾

作为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众多,每年新农居

建设数量极大。现实需求要求更多的专业技术支

持。而目前无论是在农居研究方面还是设计方面都

处于一种尴尬局面。在研究方面,乡土建筑更多的

是基于建筑史学的民居研究,居住建筑研究的重点

则在于城市住宅,新农居研究处于边缘化地位。在

设计方面,由于设计公司的经营性质,在经济效益

驱使下,不可能在极其微利的农村住宅上投入更多

的人力物力。设计师不了解农民生活,生硬地照搬

某些城市住宅格局和式样,致使许多新农村住宅图

集出版后即被束之高阁。

三、再谈实用、经济、美观与新农居建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提出“实用、经济以

及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的建筑原则。改革开放

30余年,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中超规模、

高品质、实验性建筑纷纷涌现,“实用、经济、美观”

的建筑原则在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的脑海中似乎已

被淡化。而新农居设计无疑是适用这个原则的。新

农居首先要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即“实用”—

不能成为某些官员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其次,

新农居造价一定要控制在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的范

围内,即“经济”—不能成为某些新产品、新材

料的试验场;第三,新农居要尽可能地体现地域特

色,即“美观”—不能沦为千村一面的模式化产

品。因此,吉林省新农居建设还要以“实用、经济、

美观”为指导,在延续传统、引领生活、提高品质、

自主建设、技术投入等方面不断深化。

小型技术改造—如传统采暖技术改造(火

炕、火墙、地炕、土暖气)、建筑构造改造(屋面、

地面、墙身)、营建技术提升等。

功能空间优化—结合院落空间设计,优化

“一”字型农居内部和外部空间结构,使新农居具备

更强的适应性。

形式美化—根据各地区的传统、习俗,提炼

特色,将地方材料与新材料、新做法相结合。努力

创造大众喜闻乐见、专家基本认可的新农居风格。

建筑细部精致化—在低技术前提下,从施工

到做法使建筑细部精致化。如檐口、屋脊、山墙、

窗台、外墙装饰等。

公众参与—新农居建设从设计到施工都需

要有当地工匠、民众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

居无论功能、材料以及效果都更符合当地的习俗、

审美要求,并使传统营建技术做到可持续发展。为

了更好地提高公众参与的效果,各地方行业主管部

门要对本地工匠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

养,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居自主建设中的作用。■

5 东部地区民居

6 西部地区民居

7 中东部山区民居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一)、北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为主)——北京民居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中国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称“坎宅巽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也有利于保持私秘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进入大门西转为外院,安排客房,仆房和厨、厕。从外院向北通过一座华丽的垂花门进入方正而大的内院,北面正房称堂,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举行家庭礼仪,接待尊贵宾客,其左右耳房居住长辈和用作书房。院两侧的厢房是后辈居室。各房以“抄手游廊”相连,不必经过露天,在廊内也可坐赏院中花树。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营造活动。除去风水学说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北京四合院亲切宁静,庭院尺度合宜,把大地拉近人心,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庭院方正,利于冬季多纳阳光。东北气候寒冷,院子更加宽大。北京以南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西北风砂很大,院墙加高。 (二)、内蒙民居 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牧民,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故乡以易于拆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之说,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三)、宁夏民居 宁夏地处西北远离海洋,降水少、温差大,气候严寒,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住宅一般不开北窗。为保温防寒,采取厢房围院形式,且房屋紧凑,屋顶形式为一面坡和两面坡并存。 (四)、陕北民居(西北窑洞) 窑洞式住宅是陕北甚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形式。分为靠崖窑、地防窑和砖石

2018届高考地理:民居专题

2019届高考地理训练(民居专题) “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以茅草覆盖,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该建筑最 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 环境。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与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相关的 是 A. 台风频发 B. 冬季多暴雪 C. 夏季多洪涝灾害 D.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2.“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右上图中的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我国传统民居以砖、木建筑为主,而在我 国东南沿海某海岛上流传着“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谚,这里有一种奇特的传统民居,以岛上特有的花岗岩、火山岩为主体材料,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当地人称之为石厝 (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海岛 A. 原始森林茂密 B. 属珊瑚岛 C. 河流短小 D. 土壤肥沃 4.石厝“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泥石流 B. 防大风 C. 防沙尘暴 D. 防地震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传统民居,以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以楼房,阳光射入较少,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外围耸起马头墙,墙头高出屋顶,作阶梯状,白墙黛瓦,明朗而素雅。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马头墙、天井这种民居最可能位于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平原 C. 西北地区 D. 江南地区 6.下列有关这种民居建筑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A. 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防晒通风和排水 B. 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防止火势蔓延 C. 为了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 D. 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 中国古代将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融入传统民居建 筑设计中。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北方四合院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受当地地理 环境的影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 中的 A. 北面 B. 南面 C. 东面 D. 西面 8.客家先人来自中原地区,经数代迁移至福建等地繁 衍。客家土楼墙体厚实坚固,与当地原有民居形成鲜 明对比,对客家土楼建筑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土楼采用独特的建筑材料是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 响 B.圆形土楼的防卫功能极强,主要起防卫的作用 C.体现了客家人和原住民的和谐共处 D.土楼建筑风格是对中原文化的传承 下图示意陕西关中八大怪之一的"家家房子半边盖"。半边盖的一般是东西两侧的厦子房,北房一般坐北朝南。由北房、厦子房合围的部分称为"中庭"。当地多住北房,因其 "避风又向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以下关中传统民居的设计符合当地"肥水不流外人田"观念的是 A. 厦子房东西两侧高——阻挡风沙 B. 房子半边盖——节约 木材 C. 厦子房高处开小窗——便于通风、采光 第 1 页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 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其内涵十分广 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 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 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 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 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 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 “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 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 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 式现有三种: ●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 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 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 承袭。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 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其内涵十分广 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 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 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 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 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 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 “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 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 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 式现有三种: ●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 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 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 承袭。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一大特点。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结题报告1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节日结题报告 中国是世界山最大的文明古国,有这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对古老文明的继承和创新将有助于个人修养以及文明进步。尽管如此,在今天的现实所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确实很多人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在历史文化常识方面的物质。即便是在大学校园里,许多大学生对创痛文化和历史只是漠然处置的现象也并不鲜见。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加强创痛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床融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1.创痛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的结果分析,目前我国在中国创痛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相关教育模式存在误区。显而易见,绝大多数的人呢是通过课堂教育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中学的语文课和历史课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历史课,更多的担负了传承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功能。但是,以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在中学,历史教材僵硬刻板。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教材的人是停留在书本和教材,无法展现历史和文化真适合多姿多彩的面貌,但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多数人就不可能再有继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 此外,我国当前正处于重大转型期,传统的文化模式失去了神圣的权威,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也必然处在磨合,矛盾,冲突之中,尤其是亲眼一带更是日益可求彰显个性,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同时,面对社会生存压力的日渐增大,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现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2.提出的建议或措施 历史文化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文化教育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加快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地关系

关于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的调查研究课题负责人:田园梁子(五班) 课题组成员:田园梁子朱成林政(五班) 课题指导老师:耿顺传王付江 第一部分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过程 一、课题的来源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中国民居的调查研究,开拓视野,深入了解在中国地域文化,并更好地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三、课题的研究计划 1、课题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 2、课题进程的安排 第一天: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对地方民居有大致地了解。 第二天;多方面查找文献资料、媒体报道、照片,联系以前的实地考察经历,把资料进行汇总。 第三天:有条理地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第四天: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研究报告,结题。 3.课题任务分工 田园梁子:总负责。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编辑,整理和筛选。最后撰写结题报告。 朱成林:多渠道搜集文献。 政:搜集照片,媒体报道等。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的成果 1、容摘要: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因此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地方民居。我们将中国民居分为北方民居,南方民居,少数民族民居三大方面进行研究,每个小方面又具体地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中国民居的研究,我们发现应该对现有的这些民居建筑做到充分的保护,并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伟大的民居建筑特色,让中国民居走向世界,让世界为之震撼! 2、关键词:民居、地理位置、气候、地方风俗、保护与继承 3、研究结论: 一、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窑洞民居特征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独特的汉族民居形式,具有浓厚的汉族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窑洞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 用较多。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人民的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 二、黄土高原自然特征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介于北纬33°41′~41°16′,东经100°52′~114°33′之间,海拔高度800~3000米。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较为干旱,降 水集中在夏季;地表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地形以高原为主,沟

壑纵横;植被减少,除外森林与草原的过度带上,生态环境脆弱;土质疏松,土层较厚。 黄土高原区气候较干旱,且黄土质地均一,具有胶结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土质疏松易于挖掘,故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挖洞而居,不仅节省建筑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 三、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及发展对策 有利条件:位于暖温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不利条件:①降水稀少②低温时间长③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旱④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⑤沟壑纵横,不利于连片耕作。 发展对策:①控制人口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④加大科技投入,倡导绿色、生态农业⑤调整农业结构,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谷子、小麦、优质苹果。 感受:通过上网收集相关资料,使自己深刻认识了中国北方地区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了解了该地域特有的窑洞民居文化。同时,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与民俗

传统文化与民俗 姓名:陈序学号:211205104 机 械工程系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 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文化的模式,思想文化的源头,是征服自然与发展生产的需要,种族繁衍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不成文的规矩,程式化的规矩,民众群体的规矩。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组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民俗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民俗,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当然,民俗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不然为什么过年时北方吃饺子南方却吃年糕呢?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虽然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您知道吗?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衣食住行:在衣食住行中,原始信仰习俗也常有反映。如造房建坟便与堪舆术紧紧连在一起,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地,是动工前的第一步。从破土开工到建成进宅,每个重要环节都要选择吉日良辰,整个过程有着一系列的巫术、祭祀、禁忌活动。其中,上梁仪式尤为隆重,梁上要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条幅;工匠登高时要唱《上梁文》,然后在梁上将馒头、散钱等抛下,以驱煞、镇鬼;有时还要在正檐下挂一面铜镜,用来照射妖邪。凡此种种,不一而述。我们从殷墟甲骨文中的“卜居”记载,《尚书》中《召诰》、《洛诰》两篇所述周成王选都洛邑时的龟卜过程,敦煌文书中保留的《建宅文》[3]、《镇宅文》,[4 ]以及后世层出不穷的风水图书中可以看出,营造活动中的原始信仰是源远流长,绵绵不断的。 在民间社会生活中,祭祀祖先和村社保护神一直是家族、村落的重大事务,

“传统民俗文化演绎大赛”活动方案

“传统民俗文化演绎大赛”活动方案 “传统民俗文化演绎大赛”活动方案 活动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人们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下来的文化模式可谓是数不胜数,这种文化模式我们将其称为民俗文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越来越进步,地球的范围越来越小,中西方文化接触越来越亲密,“全盘西化”、“拿来主义”在当代中国不可谓没有,中国的本土文化有的已濒临绝种,为了弘扬中国文化,再现伟大的民俗风景,谱写金院的风情,华夏民俗协会将在六月举办首届“传统民俗文化演绎大赛”。 巍巍“传统”山、沧沧“民俗”水。时值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时节…… 这个十一月,请您关注来自文明古国的民族风情;这个十一月,请您支持我们学生自己的传统民俗文化演绎;这个十一月,请您光临延续千年的中国民俗;这个十一月,请您欣赏令人震撼的古朴纯美;这个十一月,请您感受内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莘莘学子的’一份激情;这个十一月,请您送上一份属于您的民俗文化演绎………… 一、活动概述 1.活动名称:传统民俗文化演绎大赛 2.活动主题:舞动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3.活动性质: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传播、交流和演绎 4.活动时间:11月14日 5.活动地点:暂定 6.活动对象:河北金融学院全体学生 7.策划主办单位:华夏民俗协会 二、活动目的: 为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发扬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文化的认知,孕育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热忱,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与校园文化,推进我院大学文化建设。通过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演绎活动,让师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演绎中来。 三.活动比赛形式: 围绕传统民俗文化主题展开的所有表演形式均可 ;民族歌曲、民俗乐器、民族舞蹈、神话话剧、口头民俗故事演绎,演讲,朗诵等等) 四、活动比赛方法: 比赛只有总决赛一个赛程。 五、比赛节目要求: 能够围绕比赛主题,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气氛,节目新颖,有创意,紧凑、连贯,能够将节目完整、艺术性地展示给现场观众。节目

论民俗与中国传统文化

论民俗与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民俗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区别 内容摘要:文化,是实践领域最广;时代象貌最真实、完整的人民大众对最贴近生活、最现实的--现实中最突出及至最不突出的;科学理念浅化到惯常状态下(随生活用品渗入)最扎实、实用的;情感交流中最敏感、深刻的直至社会体制上最细微、晦涩的……事物及其发生,取得种种狭缢浅显的或广域深邃的;或是正统、非正统; 有渊源、无渊源的……有关真、善、美的感觉感悟或是洞察。民俗和文化的交织中会触碰出怎样的火花!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文化的模式,思想文化的源头,是征服自然与发展生产的需要,种族繁衍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不成文的规矩,程式化的规矩,民众群体的规矩。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组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民俗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民俗,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当然,民俗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不然为什么过年时北方吃饺子南方却吃年糕呢?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虽然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您知道吗?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 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在全国来说有一定普遍性的,并且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习俗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现在以我国的节日习俗活动为例,介绍传统节日习俗,让大家能更深一步的了解我国的文化习俗。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3.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5.七夕节: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鹊在银河上搭成一座鹊桥,牛郎和织女才能相见。这个美好的传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一天,民间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一般是比赛穿针引线,看谁更心灵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每到七夕将至,牵牛和织女二星都竟夜经天,直至太阳升起才隐退,因而又被喻为人间离别的夫妻相会。 6.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7.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8.冬至节:冬至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至今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等。 9.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

房屋建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因地制宜,房屋住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古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1.窑洞:窑洞主要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的年降水量少,气候比较干旱,并且该地区森林较少,盖房子缺乏木材,就地取材打窑洞可以节约木材等建筑材料,窑洞坚固耐用更有冬暖夏凉的作用。 2.四合院:四合院属于合院住宅,合院住宅中的庭院四周闭合而露天,可以营造出内部良好的小气候.一方面可以在夏天有效地遮荫纳凉,冬天又可以很好地采光保暖,抵御风沙和冬季风.露天通透的庭院既是入风口也是出风口.此外,庭院还有利于排水和收集雨水. 3.土楼 说明土楼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总结:粘重的红壤,为建造外墙提供材料;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 人字形屋顶有利于排水;地处季风气候山区,容易出现洪灾,地基高可防洪;厚实的土 墙,冬暖夏凉,适应当地冬夏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山区多林木,为建造柱梁提供材料。 4.吊脚楼: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 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 这些地区夏季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多,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这种建筑通风防 潮、防止野兽和毒蛇等动物侵袭;该地多山地,平地少,依山而建。 5.骑楼 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及台湾的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 道,其主要目的是D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 体现建筑美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遮阳 自古以来,中国不同地区的居住者都有着共同的文 化起源——中华文明。 可是不同地区的民宅却在结构与色彩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从北京的红墙黄瓦城到江 南的白墙黑瓦,从西双版纳的空中竹楼到青藏高原的白色碉塔,各自形成了截然不同的 风格。 这是因为中国大陆地区地域辽阔,所跨纬度较大,造成了各地区气候的差异。 气候的不同就要求人们居住的房屋有着不同的抵御不利气候条件的特性,因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样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构和色彩。 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需要建筑物有防雨、耐寒、坚固防风等等特性,起初建筑的外貌仅仅是有建筑的功能而决定的。 但随着时代发展与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房屋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演变,最终形成了风格上的差异。 接下来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去领略领略不同环境下的住宅建筑吧! 6.传统川西民居 川西地处四川盆地,四周群山环抱,生态条件独特,气候条件温暖湿润,川西平原地势低平。 这样的生态条件要求人居环境与之适应,主要体现在通风除湿,地形利用,遮阳保 暖等多方面。 同时传统川西民居有着深厚的农耕文化烙印,体现了家庭的伦理秩序、内外区别、 生活习俗。 与盆地气候炎热多雨、潮湿阴雾相适应,川西民居追求 敞开外露,多外廊,深出檐,屋顶舒展轻巧。 根据地形房屋常分段跌落,木材以熟桐油涂刷,天然木 纹,与白墙青瓦、飞檐、大屋脊、方格窗一起成为川西民 居的标志符号。 7.徽派建筑 主要密集的分布在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城市包括扬州、杭州、金华、景德镇等。徽派建筑的主要特点是白墙黑瓦,高墙深宅,墙上设有瓦檐。 这些建筑主要是民居,一般占地面积不大,白墙黑瓦是江南建筑色彩上的主要特点,墙上设有瓦檐时有江南的气 候特点决定的。 江南地区常年阴雨连绵,为了防止雨水顺墙留下形成痕 迹而影响白色墙面的美观,给墙头带上了如屋顶一般的小小 帽子,让雨水顺着瓦片留下,而不会弄脏墙面,这一非常实 用的设计如今成为了徽派建筑最显著的特点。 而高墙深宅则是由于家族聚居的地域传统决定的。 徽派建筑的外部非常简洁,四面都是白色的墙壁,多不开窗, 屋顶用黑瓦,整体风格淡雅。 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下、在这种烟波浩淼的风景中,粉墙 黛瓦的黑白二色最能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江南的闲适、安静。 广东骑楼 骑楼,在粤语中亦可引伸为“露台”,潮州人称为五脚砌,闽南语称亭仔脚,是具有浓厚的华南特色的建筑设计,用于唐楼建筑。 建筑物一楼临近街道的部分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方则为二楼的楼层,犹如二楼“骑” 在一楼之上,故称为“骑楼”。

中国民间风俗习惯

中国民间风俗习惯 篇一:谈中国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之民俗风情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乃至一万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各族人民在这块广袤的大地上,以其聪明才智和辛勤卓绝的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 在这里,要谈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不太实际,于是我挑选民俗风情来表现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点点理解。 民俗作为人们生活与文化的传承现象,既是各民族不同政治、经济的反映,又是表现民族传统、心态、生活方式的因素,其形成与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经济条件、崇拜心理等有关。 例如,所谓古者“未有麻丝、衣其羽皮”,“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正是早期自然生活习俗的真实写照;例如江南的竹文化,北方的牧区毡蓬住房形式,这些独特的文化风俗正是由于当地的生产方式、经济条件影响而形成的;再例如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灵魂的迷信,成为后世信仰民俗传承的主要来源。 而把以上那些民俗活动总结并表现的更为有组织和系统的当然是我国的那些传统节日了。在我国现代的生活中的传统民俗节日,因剔除了封建迷信糟粕,往往只保留了节日的外在习惯,如节日的饮食、娱乐活动等。从内容上考察,传统节日可以分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

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其中既有单一性的节日,更多综合性的节日。 节日都多种多样,那我们的民俗自然有多样性这一特点!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时的多次文化融合,佛学的东渐,汉、唐了两代文化整合的气魄,元、清两代的多民族共处,这众多民族的交流、融合反映在我国的民俗上,决定了它们的兼容性与开放性,必然要呈现出多民族性的特点。 我国民俗特点的另外一个主要表现方面在其的实用性。 实用性,即一种“有所为的活动”。民俗学界普通认为:“民俗文化是一种实用文化??民俗信仰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民俗事项有利于人,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作用。因此,可以说民俗活动乃是一种所为的活动。由于折中有所为的实用性目的存在,才使民俗事象的约定俗成和世代传承有了积极的思想基础。”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多有表现合家团圆,亲友间礼尚往来的情感交流活动,这表明了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和心态可以归纳为一个字“和”,“和”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实用性也就是扣准这个“和”字。我国民俗的实用性,具体地说,可以巩固和强化家庭的世系,增强祖宗观念和家庭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民俗活动,可以改善人际关系,起到助团结、促和睦、调感情等作用,通过礼仪和祝愿的渠道,使亲朋好友团聚,加强人的伦理观念,调和人的思想感情,使家庭生活、人际关系趋于和谐。优秀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例如赛龙舟、荡秋千、赛马、斗马、跳月、走街、踏青、登

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

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 走进自然,选择理想的居住地。 1.展示地形图,分析三地的自然环境。提示学生从地形、河流、交通考虑。 2.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探究新知识。 活动内容及形式 1.现在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几千年前,有一个原始部族的首领,带领他的子民寻找理想的家园,让我们一起帮帮他吧!在1、2、3地中你会选择哪里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小结:在比较中发现,自然环境的优劣对聚落的形成与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承转:古人是否和我们有同样的选择。让历史验证。 ^ 多媒体展示: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的分布。

教师: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小结:历史验证,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教师:但是由于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聚落呈现的分布形态也千差万别。 多媒体展示:图片1:平原地区呈团状分布的聚落;图片2:山谷地区呈带状分布的聚落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聚落:探究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 走进聚落,探究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1.走进民居,从五地地方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等方面分析,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2.指导学生利用手中的资料:世界的气候分布图、地图册中的民居图片,教材图片。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分组讨论中,并适时进行鼓励。 活动内容及形式 多媒体展示:请你设计 请你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设计与其相适应的民居,并说出你的设计理念。

温馨提示: 1.各组在完成指定设计项目的同时,根据其他自然环境的特点再自主设计一个民居,注意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2.设计民居时,可以重点考虑墙体、门窗、屋顶的坡度等特点; ' 3.设计的草图可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来; 4.设计完成后,各小组推荐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教师:现场分组。 多媒体展示:图片1:炎热、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图片2:炎热、干旱、多风沙地区…… 教师:我们看一下这种自然环境下的民居有何特点 多媒体展示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一)、北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为主)——北京民居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中国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称“坎宅巽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也有利于保持私秘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进入大门西转为外院,安排客房,仆房和厨、厕。从外院向北通过一座华丽的垂花门进入方正而大的内院,北面正房称堂,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举行家庭礼仪,接待尊贵宾客,其左右耳房居住长辈和用作书房。院两侧的厢房是后辈居室。各房以“抄手游廊”相连,不必经过露天,在廊内也可坐赏院中花树。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 中国古代的营造活动。除去风水学说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2019年高考地理:民居专项

2019年高考地理:民居专项 “合掌造”是日 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 物,屋顶以茅草覆盖, 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 十,因此得名。该建筑 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 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与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相关的是 A. 台风频发 B. 冬季多暴雪 C. 夏季多洪涝灾害 D.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2.“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右上图中的 A. a地 B. b 地 C. c地 D. d地 我国传统民居以砖、木建筑为主,而在我国东南沿海某海岛上流传着“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谚,这里有一种奇特的传统民居,以岛上特有的花岗岩、火山岩为主体材料,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当地人称之为石厝(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海岛 A. 原始森林茂密 B. 属珊瑚岛 C. 河流短小 D. 土壤肥沃 4.石厝“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泥石流 B. 防大风 C. 防沙尘暴 D. 防地震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传统民居,以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以楼房,阳光射入较少,各屋 都向天井排水。外围耸起马头墙,墙 头高出屋顶,作阶梯状,白墙黛瓦, 明朗而素雅。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马头墙、天井这种民居最可 能位于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平原 C. 西北地区 D. 江南地区 6.下列有关这种民居建筑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防晒通风和排水 B. 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防止火势蔓延 C. 为了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 D. 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 中国古代将天圆地方的哲学思 想融入传统民居建筑设计中。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7.北方四合院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 居住。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民 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中的 A. 北面 B. 南面 C. 东面 D. 西面 8.客家先人来自中原地区,经数代迁移至福建等地繁衍。客家土楼墙体厚实坚固,与当地原有民居形成鲜明对比,对客家土楼建筑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土楼采用独特的建筑材料是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B.圆形土楼的防卫功能极强,主要起防卫的作用 C.体现了客家人和原住民的和谐共处 D.土楼建筑风格是对中原文化的传承 下图示意陕西关中八大怪之一的"家家房子半边盖"。半边盖的一般是东西两侧的厦子房,北房一般坐北朝南。由北房、厦子房合围的部分称为"中庭"。当地多住北房,因其"避风又向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以下关中传统民居的设计符合当地"肥水不流外人田"观念的是 A. 厦子房东西两侧高——阻挡风沙 B. 房 子半边盖——节约木材 C. 厦子房高处开 小窗——便于通风、采光 D. 房屋斜屋顶——收集雨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