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知识要点

东北地区

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二、跟踪训练

1.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②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③土地贫瘠

④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东部

⑤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2.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第二大平原

B.地势坦荡平阔

C.黑土面积广大

D.沼泽湿地较多

3.东北三省指的是()

A.黑龙江、吉林、辽宁

B.黑龙江、内蒙古、辽宁

C.吉林、辽宁、河北

D.内蒙古、吉林、辽宁

4. “龙江熟,天下足”,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冬寒漫长②雨热同期③水源充足④沃野千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中俄两国的界河是()

A.松花江

B.黑龙江

C.图门江

D.鸭绿江

6.以下词语不是形容东北三省的是()

A.“林海雪原”

B.“白山黑水”

C.“北大

仓” D.“天府之国”

7.黑龙江是中国最东北的省份,面积为45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下列关于黑龙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B.兴安山地是我国著名的木材生产基地

C.三江平原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

D.“北大荒”与蒙古国相邻

8.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指的是()

A.长白山、黑龙江

B.大、小兴安岭、松花江

C.长白山、鸭绿江

D.太行山、乌苏里江

9.人们根据土壤颜色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A.紫土地

B.黄土地

C.黑土地

D.红土地

10.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A.四季如春

B.全年高温多雨

C.冬冷干燥,夏热多雨

D.全年干燥少雨

1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包括黑、吉、辽三省

B.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C.南北大约跨10度

D.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12.历时2个多月的第31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哈尔滨冰雪大世

界开幕,影响哈尔滨比长春、沈阳的雪期时间长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影响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二、填空题

13.吉林省是以________族为主的省区.

14.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本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________.

15.我们生活的城市﹣﹣大庆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享受石油资源带给我们的富足和繁荣时,我们作为这座城市未来的主人,应该义不容辞地为大庆市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请结合大庆市的资源、环境、历史等情况,谈谈你的想法.________

三、综合题

16.材料:中央政府制定了重要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各题。

(1)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黑龙江省、A________省和辽宁省。

(2)图中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著名的________(重、轻)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南临黄海和我国最大的内海B________海,地处___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3)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优越,海上运输发达,铁路网密集,资源丰富。辽宁省行政中心C城市________是本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城市,________是优势能源。

(4)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但多年的发展也使本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图中所示,辽中南地区大部分生态情况属________区。请举例说明该区域生态恶化的原因:________。

(5)对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靠海地区可发展造船业

B.大力开采矿产资源,为后续发展储备充足的资金

C.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

17.读北方地区位置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地区(干湿地区),耕地以________为主。

(2)主要地形区C________;F________。

(3)北方地区临边缘海:G________;H________。

(4)________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

18.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山脉东西两侧分布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2)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形成主要是依托()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丰富的矿产资源

(3)下列对东北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被称为高原湿地

B.“红土地”广布

C.是干旱的宝地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墙体厚、屋顶坡度大,由此可以判定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A.寒冷干燥

B.炎热多雨

C.寒冷湿润

D.炎热干燥

(5)青藏地区和其他三个地理区域界限的确定,主导因素是()A.热量条件 B.地形地势 C.气温和降水 D.夏季风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以上关于东北三省的说法,这里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土地肥沃,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属于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故选B。

【点评】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北三省的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北平原又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2.【答案】A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是我国第一大平原,地势坦荡开阔,黑土面积广大,沼泽湿地较多,故本题选A。

3.【答案】A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广义上就是指我国东北部地域。而语言中的东北一般就是指东北三省。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东三省范围,根据记忆解答即可。

4.【答案】B

【解析】【分析】“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条件是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

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选项②③④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经过建设者多年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盛产小麦、大豆、甜菜和乳肉制品,成了富饶的“北大仓”.

5.【答案】B

【解析】【分析】中俄两国的界河是黑龙江,该河流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故选:B.

【点评】中俄两国的界河是黑龙江;黑龙江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之一.黑龙江有南北两源,以南源额尔古纳河为河源,全长4440公里,在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注入鄂霍次克海峡.其中,中俄界河长2854公里,流域面积184.3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流域面积89.1万平方公里.

6.【答案】D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冰雪广布。巍巍长白山绵延千里,贯穿省境东南部。茫茫林海中,红松、长白落叶松等林木高大挺拔。吉林素有“雪原林海”之称。故A不符合题意。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黑龙江流经黑龙江省北侧,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重要的界河,因此东北三省

有“白山黑水”之称;故B不符合题意。东北平原的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经过建设者多年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盛产小麦、大豆、甜菜和乳肉制品,成了富饶的“北大仓”,故C不符合题意。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故D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7.【答案】D

【解析】【分析】由吉林省北行,就进入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南与吉林省山水相连,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平原居中的特点.兴安山地是我国著名的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松嫩平原是具有全国意义的粮食、大豆、甜菜生产基地.“北大荒”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与俄罗斯相邻.这里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有“黑土地”之称.故选:D.

【点评】黑龙江省位于中国最东北部,中国国土的北端与东端均位于省境.因省境东北有黑龙江而得名,简称黑.

8.【答案】A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是指长白山和黑龙江,长白山位于东北三省与朝鲜交界处,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部并与俄罗斯交界,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主要山脉、河流,牢记即可。

9.【答案】C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经过建设者多年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盛产小麦、大豆、甜菜和乳肉制品,成了富饶的“北大仓”.故选:C.

【点评】东北地区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等土壤,这些土壤都有深厚的暗色表土层.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为黑土分布区,厚度可达1米;松嫩平原中西部为黑钙土分布区.黑土和黑钙土的有机质含量高,是中国自然肥力很高的土壤.

10.【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11.【答案】C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15°,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东北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15°,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

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12.【答案】A

【解析】【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地势因素等。从总体上看,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哈尔滨比长春、沈阳的纬度高,所以冬季更加寒冷,雪期时间更长。故选:A。

【点评】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二、填空题

13.【答案】朝鲜

【解析】【分析】吉林省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共有44个民族,除汉族外,在43个少数民族中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为世居民族.1999年末,少数民族人口251.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21%,其中朝鲜族118.2万人.故答案为:朝鲜.

【点评】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较多,这也与其所在的位置有关,如临近朝鲜,所以朝鲜族较多.

14.【答案】满;沈阳

【解析】【分析】解: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沈阳是辽宁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东北最大的

城市,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依据题意.故答案为:满;沈阳.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5.【答案】着力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经过多年的开发,东北地区的一部分矿产资源日益减少,比如大庆,许多工矿城市面临着资源不足的严峻挑战;矿区沉陷、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也成为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瓶颈.大庆,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也应该着力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故答案为:着力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

【点评】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石油等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三、综合题

16.【答案】(1)吉林

(2)重;渤;中

(3)沈阳;煤、铁、石油

(4)极危险;工业废水污染水资源,工业废气污染空气

(5)B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第(1)题,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第(2)题,读辽中南地区图,辽中南工业基地矿产丰富,以重工业为主,B水域是渤海,位于40°N附近,属于中纬度地区。第(3)题,辽中南地区图中,城市C为辽中南地区工业中心城市、交通中心城市、辽宁省行政中心沈阳,煤、铁、石油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第(4)题,读生态环境图,辽中南大部分地区生态情况属于极危急区,其环境恶化源自长期的重工业发展,工业废水污染水资源,工业废气污染空气。第(5)题,B将导致后续发展资源缺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点评】综合考查我国东北三省的范围、工业分类、位置、环境等地理概况。需要全面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知识。

17.【答案】(1)半湿润;旱地

(2)东北平原;黄土高原

(3)渤海;黄海

(4)大庆

【解析】【分析】(1)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从干湿状况划分来看,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降水较少,耕地以旱地为主。(2)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其中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东面濒临海洋;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之间的地区。据图可知:C为东北平原,F 为黄土高原。(3)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北方地区濒临渤海和黄海。(4)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之间的大庆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油田。

18.【答案】(1)B

(2)D

(3)D

(4)C

(5)B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A山脉是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2)东北地区交通运输便利,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东北地区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汽

车、石油化工等,故选项D符合题意.(3)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平原居中的特点.“北大荒”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中,三江平原因河流纵横,沼泽遍布,林木茂密,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这里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有“黑土地”之称.2000年,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垦,以保护好现存的上百万公顷湿地.对重点保护地区要求尽快还林、还草、还湿地.(4)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较高,气候相对冷湿.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温度差异明显.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雪最多的地区.(5)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缘线,也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所以划分青藏地区与另外三个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故答案为:(1)B(2)D(3)D(4)C(5)B.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石油化工等重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随着大庆、辽河等油田的开发,石油化学工业迅速崛起.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是东北地区近年来

经济滞后的主要原因.(3)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专项训练中国地理东北地区附答案

专项训练:中国地理东北地区(附答案) '、单选题 题。如图是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1-2 )字母所在区域与所属国家的组合,正确的是( 1. D. C. A. B. QMNP朝鲜韩国俄罗斯日本 ---------------- PN )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2.关于、N国与我国隔渤海相望①两国都属于季风气候②PNP两国都属于发达国家国气 候相对温暖④③、D. C. A. B.②③①③①④②④)我国东北地区的中学生寒假时间很长, 主要原因是(3. B. A. 可以充分休息学生喜欢放长假 D. C.当地政府规定的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 4.)某地区黑土广布,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该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D. B. C. A. 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 )“三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平原的基本特征?没有环抱东北平原的是( 5. D. C. A. B.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 )6.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分布在( B. A. 自然资源丰富地区沿海地区 D. C.交通干线沿线地区沿边地区)关于东北地区 气候特征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7. A. 气候冷湿,长冬无夏 B. 降水多集中在冬季,地表积雪时间长 C.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D. 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向西递减读图,回答8-10题。

P )8.为我国哪个粮食集中产区(图中 D. C. A. B. 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三江平原成都平原P 关于)地区耕作制度的叙述, 正确的是(9. D. B. C. A.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一年两熟 P )关于基地种植的农作物的组合,正确的是(10. B. A.小麦、大豆、甜菜水稻、油菜、甘蔗D. C.小麦、油菜、甘蔗水稻、花生、甜菜) 11.我国东北地区的纬度较高,但能够大面积种植水稻,最主要的原因是( B. A. 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有肥沃的黑土 D. C.平原面积广大有灌溉水源的保证 12. 东北的民居墙体较厚是因为()B. A.东北冬季太冷,这样可以保暖东北人怕噪音 D. C.东北降水太多东北人觉得墙厚安全 )关于长春的说法正确的是(13. B. A. 辽宁省的省会我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D. C.位于滨州线沿线地区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14. A. ”特别是煤、铁、石油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B.科技力量雄厚C.水 资源丰富D.,消费市场广阔工业历史悠久. 题。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东北地区的山脉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15-16 A )山脉,它是(15.有人用“白山黑水”来泛指东北三省,其中白山是指图中 C. A. B.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B )地种植的是(16.下列农作物中,不会岀现在图 中 C. B. A. 小麦大豆甘蔗 17-18如图三幅图是东北地区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题。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三省的范围和位置 2.知道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知道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4.了解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填图,搜集处理资料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位置,地形,气候,农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二、教学重难点 1.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2.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6个学习小组。 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分学习小组回顾上册关于中国的气候的相关知识。 四、教法、学法 激趣法、讲授法、提问法、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分组合作探究法、读图发现基本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通过看视频以及老师演唱《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引出东北地区,欣赏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 第一部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学习。 二)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位置: 1、学生读图,同桌互相描述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东北濒临的海洋、邻国、邻省(省级行政区划),找出东北三省的省会,回顾东北三省的简称。 2、学生分学习小组读图,试着描述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请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读图结果。 3、学生分组探究: (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比较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海南岛的纬度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1、学生读“东北地形图”,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试着归纳东北地区地形分布的特征。 分小组探究: 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是什么?(从河流流量大小,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汛期等方面分析)。 拓展提升 近几年东北地区夏季河流含沙量逐渐呈上升趋势为什么? 四)读图探究东北地区的气候差异 1、学生回顾中国的气温分布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3、学生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5、学生分组探究:根据课本P30的活动题3,了解植被与气候的关系,试着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中都体现过,本节课只不过在以前的基础上更加细化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地图发现、分析、归纳,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加深,达到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自然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并与本地自然环境进行对比,比较两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充分体现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理念。 导学案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寿光建桥学校孙甄壕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北三省的范围和位置 2.知道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知道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东北春节习俗文本素材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东北春节习俗-文本素材

————————————————————————————————作者:————————————————————————————————日期:

东北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东北人把过春节称为过大年。在我国地域不同过年的习俗也不尽相同。即使在东北,各地的习俗也有很大差异。越靠东北部,越能体现东北人的过年习俗,而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东北农村过大年了。 有一首民谣道出了东北春节的习俗: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一、泡腊八蒜 在北方,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就会一天赛过一天,腊八可以说是过年序曲的一个开头。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 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虽然简单,却有讲究! 蒜得用紫皮蒜,因为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实,泡出的蒜脆香;醋要选米醋,因为米醋色淡,泡过蒜色泽如初,橙黄翠绿,口感酸辣适度,香气浓而微甜。那老醋熏醋泡过蒜色泽发黑,蒜瓣也不够绿,口感较差,尤其是熏醋,略带糊味。 腌制的时候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如同翡翠碧玉。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不仅味道独特,爽口味美,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 □腊八蒜的起源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腊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后来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其实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老北京临年关,街巷胡同有卖辣菜的,可没有卖腊八蒜的。这是为什么呢?您想啊,卖腊八蒜得吆喝吧,怎么吆喝?直接喊“腊八蒜来!”(腊八算来)欠债的人听见吆喝心里咯噔一下,怎么街上还有喊着催债呀!再说了,你一个做小买卖的跟谁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错了,所以腊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自己先给自己算算,今年这个年怎么过。 二、腊八粥

中国区域地理专题复习之东北地区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之东北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图5是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读图5回答17——20题。 17.①、③、④、⑤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 原、华北平原 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 高原、东北平原 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 原、黄土高原 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 古高原、黄土高原 18.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A.200千米 B.700千米 C.400千米 D.1400千米 19.L 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 际距离约为() A.50千米 B.100千米间 C.300千米 D.500千米 20.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春小麦、亚麻、甜菜 B.冬小麦、玉米、水稻 C.棉花、春小麦、大豆 D.油菜、茶叶、春小麦 30.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春小麦、亚麻、甜菜 B.冬小麦、玉米、水稻 C.棉花、春小麦、大豆 D.油菜、茶叶、春小麦 (2013高考题北京卷)读图1,回答第1~3题。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2福建高考)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3 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7题。 图 3 5.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6.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7.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A.计算机网络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2013高考题四川卷)(26分)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完整版)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3)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黑、吉、辽三省的气候差异,分析东北河流的结冰期与气候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祖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美丽的祖国勤奋学习,为保护祖国的环境从小事做起。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 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分学习小组回顾上册关于中国的气候的相关知识。 四、教法、学法 激趣法、讲授法、提问法、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分组合作探究法、读图发现基本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经过剪辑的电视片《闯关东》,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关东在哪儿?进入第一部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学习。 二)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位置: 1、学生读图,同桌互相描述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东北濒临的海洋、邻国、邻省(省级行政区划),找出东北三省的省会,回顾东北三省的简称。 2、学生分学习小组读图,试着描述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请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读图结果。 3、学生分组探究: (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比较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海南岛的纬度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1、学生读“东北地形图”,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试着归纳东北地区地形分布的特征。 2、学生读“沿东经125°东北地区剖面图”和沿“北纬45°东北地区剖面图”,试着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3、分小组探究: (1)东北地区河流流向与地形分布的关系。 (2)东北平原与东北地区河流的关系。 四)读图探究东北地区的气候差异 1、学生回顾中国的气温分布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2、学生读“东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计算东北地区最北边和最南边的气温差异是多少。东北地区冬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大学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 系 姓名文博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态学 年级硕士一年级 学号 D1*******

任课教师明 完成时间2014年11月25日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文博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古老的话题,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对周边的地理环境进行改造,并生存下来,以此开创“骨器时代”[1]。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来于自然环境,这就不可避免的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破坏的程度逐步加深,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是全世界的热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二者关系作简要叙述,并讨论如何正确、客观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人类;社会发展;环境问题;破坏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Qian Lifu Anhui University,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bstract: the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an old topic, Hemudu ancestors, which created a "bone age", transformed the surrounding geographic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3)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黑、吉、辽三省的气候差异,分析东北河流的结冰期与气候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祖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美丽的祖国勤奋学习,为保护祖国的环境从小事做起。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 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分学习小组回顾上册关于中国的气候的相关知识。 四、教法、学法 激趣法、讲授法、提问法、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分组合作探究法、读图发现基本的规律。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经过剪辑的电视片《闯关东》,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关东在哪儿?进入第一部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学习。 二)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位置: 1、学生读图,同桌互相描述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东北濒临的海洋、邻国、邻省(省级行政区划),找出东北三省的省会,回顾东北三省的简称。 2、学生分学习小组读图,试着描述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请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读图结果。 3、学生分组探究: (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比较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海南岛的纬度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对人们

东北地区自然环境与地理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导学案 编写人:邓洁、李云、李书中编写时间:3、6 执行时间: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认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2.掌握认识某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学习重点】 掌握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学习难点】 1.掌握认识某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 2.运用地图认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引用资源】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学法大视野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探究活动一】东北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24-25面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填空) 1、东北地区的地理范围: 这里所说的东北地区包括,简称“东北三省”。面积:平方千米,占中国的陆地总面积的。 2、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经度位置:位于(东,西)半球,大部分位于°E~°E之间。 纬度位置:位于(南,北)半球,纬度。大部分位于°N~°N之间。

海陆位置:位于中国的部,南部临和。东、北两面与及为邻;西接自治区;南连省,与半岛隔海相望。 3、地理位置的影响: (1)东北地区兼备,既有利于与陆上邻国开展边境贸易,又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 (2)东北地区纬度,热量,农作物一年熟。 (3)东北地区地处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4、学会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 【探究活动二】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26-27面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填空) 1、地形类型: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和为主, 2、地表结构:大致呈状的三带:外围是江、江、图们江和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和,内部则是广阔的。(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东北平原由平原、平原、平原组成。 3、地势特点:通过图6-5、6-7,判断东北地区的地势特点:高,低。 4、白山黑水: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地区。“白山”是指,“黑水”是指。

中国各大区域的常见地理问题

中国各大区域的常见地理问题 东北地区 一、气候问题 1、说明长白山(大兴安岭)等温线大致弯曲的方向及其原因。 向西南方向弯凸;受长白山(大兴安岭)及其走向影响。地势高,气温比两侧低。 2、气温年较差的分布及原因 分布特征:自北向南,气温年较差增大, 原因;自北向南,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大3、长白山(大兴安岭)东南部降水多的原因 东南季风从太平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在长白山(大兴安岭)东南部受到地形的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地形雨)。 4、漠河冬季气温最低的原因 纬度全国最高,冬季太阳高度最低,昼长最短,获得太阳热量少;距蒙古—西伯利亚近,西北部缺少高大地形的阻挡,受冬季寒冷气流的影响大。 二、河流问题 4、分析松花江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水文特征:流量较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含沙量比较小,结冰期长。 原因:松花江由于纬度较高,冬季长、气温低,所以结冰期较长;春季由积雪融水补给出现的春汛,夏季由雨水补给出现的夏汛,有两个汛期;流经地区林木比较茂密,所以含沙量比较小;由于补给较充足,汇入支流也较多,所以流量较大。 5、说明松花江的凌汛形成原因 纬度高,结冰期长,在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较高河段的河流封冻早,解冻晚;导致下游河段形成“冰坝”。阻挡河水流动,使水位上涨,形成凌汛。 三、沼泽的问题 6、沼泽的环境功能 具有含蓄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调节河川径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7、北部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地下存在冻土层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河流多凌汛。 8、停止开垦沼泽,退耕还沼的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含蓄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调节河川径流的功能。利于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 四、三江平原的农业问题 9、类型:商品谷物农业 10、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11、优势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夏季日照时间长②地形平坦开阔; ③耕地面积广大;④土壤肥沃;⑤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⑤工业比较发达;⑥国家政策扶持。 12、农业生产存在的不足: ①热量不足;②黑土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③土地沙化、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等 13、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

以环境保护看人与自然关系1

从环境保护看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危机的全球化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及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仍然是哲学界的主流话题。人的生存方式作为一种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它在人与自然交往的现实语境中生成,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存方式是否是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也就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是和谐的。生态危机正是在人的生存方式基础上人与自然、入与人的交往活动的一种结果。因此,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人的生存方式中加以研究,从人的生存方式视角反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认识,从而在实践中改变不合理的生存方式,悉心料好、呵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的生存需要一系列物质生存要素,包括自然、社会、人以及技术和各种技术物品。在一定历史阶段,总有一种生存要素是最基本、最具决定性的,规定着那个历史阶段人生存的基本特征,我们把围绕决定性生存要素所构成的物质生存系统叫做人的生存方式,并用这一决定性生存要素来命名这一生存方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经历了自然生存与技术生存两种方式。不同的生存方式,对应着人与自然的不同关系。早期的自然生存是原始自然生存,人类通过采集与狩猎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植物与动物。自然界提供什么,人类就利用什么。自然界有什么,人类就需要什么。 人类的需要只是对自然物的反映。在采集与狩猎的劳动过程中,人类总结和发展了种植和养殖技术,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进入到农业自然生存。在农业畜牧业生产中,动植物的生长主要是按遗传规律的自然生长,不能预先设计和控制,人只是为它们的自我生长提供较好的条件,人的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相反,由于不能正确理解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界充满了神秘感和敬畏,不得不依据自然的结构、功能和属性调整自己,通过顺应自然以求得生存。 在自然生存中,虽然应用了一些原始工具,但这些工具只是肢体功能的简单延伸且作用有限,人的生存主要依靠自身的自然条件(主要是体能,包括体力和身体技能)与自然界进行交往,人的根本属性表现为人的自然属性,气候、食物、土壤、地形等自然因素决定着人的生活和命运。因此,自然生存是一种动物式的生存。…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积极存在物,他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并且能用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在此过程中又创造新的需要,新的需要不仅有量的拓宽,而且有质的提高。此时,自然生存方式的局限性就充分暴露出来了,超越自然生存而去追求更高级的生存方式,成为人类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欧洲相继爆发了倡导人本主义的文艺复兴运动,宣传理性主义的启蒙运动,以及提倡“天职”(劳动)观念的新教改革运动。这些思想解放运动,一方面在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对人性的压制和摧残的过程中,把长久沉睡于上帝神性之中的人的物性猛然唤醒,形成了“物本人文主义”;另一方面又与欧洲特有的地理和历史条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资本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社会以资本追逐最大利润为驱动力,以物欲的满足为目的,以有效率的运作为原则,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奠基在功利性的基础上。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资本家发现通过把科学所发现的自然规律和知识运用于生产过程中,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劳动成本,十分有利于资本增值,从而大力赞助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各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于是,各种技术不断被开发出来并出现无限进步的趋势,各种新工具、新机器相继被发明出来并在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各式各样的技术物品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并奔向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占据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核心位置。泉水般涌流出来的大量技术和技术物品,使人享受到物质殷实、交通便利、信息发达、交往多样等众多好处,欲望得到空前满足,生存发展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于是,人类凭借技术的应用,使其从生存于天然自然界转向生存于人工自然界,开始了技术生存。技术生存就是一种运用技术手段改变自然以创造人工自然环境来满足人需要的生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新课标强化卷地理试卷(上) (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1答案 C 解析:图甲为梯田景观,这一景观产生的原因是人类活动改变了自然环境中的地貌形态。 2答案 D 解析:图乙景观为西北地区的沙丘景观,该景观反映了当地干旱的气候,与之对应的野生植物叶子细小,以适应干旱的气候特点。 3答案 B 解析:该国位于大陆的西岸,其南部所处纬度为北纬30多度,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适宜栓皮栎树皮的采剥。 4答案 C 解析:该国南部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植被树叶表层有蜡质,具有耐旱的特征。 5答案 B 解析:甲为荒漠带,乙为草原带,丙为森林带,甲→乙→丙的变化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6答案 A 解析:①②③都为森林带,但是森林类型不同,主要是受热量条件变化的影响。 7答案 D 解析:7区位于青藏地区,垂直分异明显。 8答案 D 解析:从图中可知,5区中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6区东部为草原,中部为荒漠。 9答案 C 解析:从图1中看出Ⅰ为温暖半干旱性落叶阔叶林带,Ⅱ为温暖半湿润性松栎林带。Ⅰ是半干旱、Ⅱ是半湿润,影响因素主要应是降水条件。 10答案 B 解析:Ⅲ处属于湿润性的植被,因此应是森林带,排除A、C、D项。 11答案 C

解析:从甲到丙纬度位置发生了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热量;乙地垂 直带谱的多少决定于当地的纬度和山地的相对高度。结合乙地南、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可判断出该地位于北半球,丙地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2答案 A 解析:济南地区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秦岭-淮河到北回归线之间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海南地区是热带 季雨林带。 13答案 A 解析:森林→草原→荒漠的自然景观递变,在热带地区、温带地区以及基带是森林的高山地区都有分布。在 热带地区,从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体现的是纬度地带性;在温带地区,从温带落叶阔叶林→温 带草原→温带荒漠,体现的是经度地带性;而在高山地区则是垂直地带性。 14答案 C 解析:由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可知,该区域位于非洲北部,Ⅰ区冬季多雨是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Ⅱ区 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干旱少雨;Ⅳ附近海域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形成多雾区;而Ⅲ区纬度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这里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 15答案 B 解析:阴影区域大部分位于北部冬雨区,属于地中海气候,种植最广泛的树种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6答案 D 解析:读图可知,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反映了热量条件的变化。C、F、G、H自然带分布区热量 条件中等,应位于温带地区;C→F→G→H自然带分布区干燥程度越来越大,反映了由沿海到内陆降水逐渐 减少引起的经度地带性分异。 17答案 C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H位于温带地区,且干燥程度最大,应为温带荒漠带。 18答案 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低纬度地区不同高度上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体现了自然带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垂直分异规律。 19答案 A 解析:同一自然带是在相似的水热组合条件下形成的,低纬度地区山麓较高纬度山麓的温度高,而要与高纬 度地区山麓的自然带相同,只有分布在海拔较高的位置。 20答案 A 解析:我国30°N、100°E以西为青藏高原,因海拔高而寒冷,所以植被较少。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课题: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课标关于本节内容的要求: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量。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本节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八年级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初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内容是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产业分布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在“地理位置”这部分内容中,教材正文介绍了东北地区的范围、面积,阐述了东北地区的相对位置。教材安排了一则“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联系在世界地理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来认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进而整体把握其地理位置特征。 在“地形特征”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首先安排了1幅地形图和2幅地形剖面图,紧接着安排了一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读图来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运用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了解东北地区主要河流的分布及三江平原的形成原因。再次,教材正文扼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和地表结构特征。最后,教材安排了一则“…白山黑水?”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东北地区的特色地形区和河流概况。 在“气候特征”这部分内容中,教材安排了一段正文内容,扼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为了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正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教材安排了一系列图表、图片。最后,教材安排了一组“活动”,这组“活动”第1、2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认识并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第3题,引导学生通过读“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图,并联系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探究长白山植被垂直变化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用来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本节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3)、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黑、吉、辽三省的气候差异,分析东北河流的结冰期与气候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祖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美丽的祖国勤奋学习,为保护祖国的环境从小事做起。 4、教学设计------自学活动-------预习学案 【预习任务】预习任务一: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1、阅读P25“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了解学习方法并学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完整word版)丰润自然,社会环境状况

一、地形地貌 拟建项目位于唐山市丰润区,丰润区地处北纬39 度32 分至40 度04 分、东经117 度45 分至118 度21 分之间,海拔大部在10-300 米,丰润区西距北京120 公里,西南距天津130 公里,东距秦皇岛120 公里,南距唐山中心区22.5 公里,东北部是连绵起伏的燕山余脉,中部是阡陌纵横的平畴沃野,西南是草木葱茏的湿地,还乡河、陡河等5 条河流流贯全境,位于京、津、唐、秦腹地。 二、地质条件 唐山市丰润区北部近山地带,属浅山丘陵水文地质区,含水层多为坡残积、冲洪积粘砂土,粗砂碎石粘土组成。南部地区属平原冲洪积扇水文地质区,该区地层主要受陡河、还乡河冲积而成,冲积物由北向南逐渐变厚,颗粒由粗变细,富水性由强变弱。含水层岩性比较复杂,上部多为砾卵石、粗砂,下部多为细砂,厚度在30~70 米。 三、气候气象 丰润区地处冀东平原,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干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潮湿、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全区年平均温度11.1℃,极端最低温度-21.9℃,极端最高温度39.6℃。日照时数平均为2694 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07毫米,日最大降水量201.3毫米。年平均风速2.7m/s,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ES),风向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盛吹西-西北风(WWN),夏季以偏南风(S)为主。夏季湿度大,平均相对湿度达80%左右;冬季湿度小,平均为45~55%。年平均蒸发量1600~1800 毫米。年无霜期为185 天。 四、水文条件 唐山市丰润区境内有水库4座,4级以上河流5条,还乡河、陡河、泥河、猪龙河、黑龙河五条河流。陡河往西南直接入海,猪龙河汇入油葫芦泊水库,其它河流均顺着地形走向由东北向西南流入蓟运河。评价区水文地质分区属平原水文地质区,分为两个亚区浅山丘陵基岩区和第四系覆盖物厚度不一,大致为10~100米,岩性为亚粘土、亚砂土、砂和卵砾石等。主要含水层厚度6~70米,富水程度较高。地下水流向总的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坡度平均为0.5‰。地下水位变化,年内3月下旬至6月为下降阶段;6月下旬至10月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水位有一定回升;11月至下年3月,水位基本保持平衡。 一、行政区划与人口 丰润区总面积1334 km2,下辖1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587个行政村,49个居委会,总人口为87.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8.5万人。区内工业种类较多,已初步形成了钢材加工、水泥、食品、机械、化工、建筑装饰材料等为主的经济体系。同时丰润区也是传统的农业大区,素有“冀东粮仓”之美称,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省花生出口基地和瘦肉型猪

2020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第20课时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试题

第20课时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 |课时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2018·威海]建好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林场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范例,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坚持植树造林,为京津地区建起了一道神奇的生态走廊。读“我国部分地区地形图”,完成1~2题。 图20-10 1.关于塞罕坝林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交界处 B.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黄土高原 C.年平均降水量在400mm左右 D.位于季风气候区 2.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春旱均严重 B.受气候的影响,图示平原只能种植冬小麦 C.华北平原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因素是科技力量不足 D.生态林对北方地区起到阻沙、防风和涵水的生态作用 [2018·保定]下图为一幅剪纸作品,名为“煎饼飘香”。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据此完成3~4题。

图20-11 3.剪纸中反映的生活场景常见于我国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4.该场景主要分布区( ) A.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B.特有的畜种是牦牛 C.农业以旱作为主 D.耕地多为水田 [2019·呼和浩特]读“我国某地一种典型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气候资料图”,完成5~6题。 图20-12 5.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柑橘 B.甘蔗 C.水稻 D.小麦 6.该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灌溉的月份是( ) A.10、11、12月 B.11、12、1月 C.1、2、3月 D.3、4、5月 [2019·潍坊改编]读“黑龙江省局部地区河流、湿地的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高中区域地理北方地区知识点

北方地区 1.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1)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2)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3.气候:(1)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2)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4.水湖:(1)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2)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3)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5.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6.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7.农业生产条件: (1)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 (2)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东北林区面积广大。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为全国最大水果带。②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棉花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 (4)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东北春小麦)、玉米、高粱(东北、黄土高原)、谷子(黄土高原)大豆、甜菜、亚麻(东北);棉花、花生、烤烟(华北) 林业-用材林:红松、落叶松(东北);经济林:苹果、梨、柿、桃、枣、板栗(黄河中下游) (5)畜牧业-黄牛、马、驴、骡、绵羊、鸡。 (6)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海带、对虾、贝类。 8.工业 (1)发展条件:农业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甜菜、大豆、亚麻生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区。 交通运输-东北地区铁路网最稠密,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心,滨洲、滨绥、哈大、京沈、沈丹五条铁路呈“不”字型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铁路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主要干线有:京哈、京九、京沪、京广、京包、京通、京秦,以及石太、石德、太焦、焦柳、胶济、陇海、包兰、同蒲、大秦、神黄、焦石

初中地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最新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区域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读图,简评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读“东北地区1、7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的 气候特征。 4、以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为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说明区域内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掌握分析、表达一个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的方法;学会分析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准备: 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自制幻灯片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展图片——三江平原、长白山天池、东北地区乡村冬

季景观、大兴安岭森林景观,让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初步认识。 新授:展课题: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展图:“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降水:在前面的学习,我们学习过许多与地理位置相关的问题。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学习过描述大洲、地区、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过评价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方法。你还记得这些知识和方法吗?你了解地理位置的概念及其分类吗?你了解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吗?你知道如何来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吗? 课堂活动:1、学生完成教材P。25“活动”第1题,教师指导 2、学生据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师引导学生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3、学生完成教材P。26“活动”第2、3题,教师提供相关地图,针 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4、组织学生讨论描述、评价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 5、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内容,完善 学习方法。 结论: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来描述。一个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概况

第三章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理位置 沙渠镇隶属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沙渠镇地处大邑县东南,西与董场镇、蔡场镇、韩场镇相邻,东、北与崇州市交界,东、南与新津县接壤。距大邑县城25公里,距双流机场28公里,是大邑县距离成都市区最近的乡镇,全镇幅员面积18.94平方公里。 项目所在的沙渠建材产业园位于沙渠镇城镇的南面,规划面积为6平方公里。 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3.1.2 地形、地质、地貌 大邑县在我国的大地构造上属扬子板块的西部地区。位于成都平原与龙门山的交接处,属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东缘的一部份,彭灌大断裂呈东北~西南走向沿天车坡—西岭镇—唐王坝一线贯穿县境中部。此线以西山区为前龙门山推覆体前缘部份,以东为白垩纪第及其以上地层沉积的前陆盆地。前者为后者沿彭灌大断裂向西俯冲所形成。 境内西部山区褶皱、断层发育。主要褶皱有:宝兴背斜,齐棚山倒转背斜,黑水河复向斜,石梯沟冲断复向斜以及唐王坝向斜,雾中山背斜,灌口向斜,晋原镇背斜,凤凰山向斜,饮马坝背斜等多级褶皱;主要断层有:磨子沟、黄铜尖子和双河逆冲断层以及川溪口、王坝岗和金陵寺断层等多级断裂;主要岩石类有:花岗岩、辉橄岩、橄榄岩、紫红色砂岩、页岩、耐酸盐岩、砾岩等多种岩类。全县整体处于构造活动带上,其地质构造极其复杂。 大邑县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过渡的前沿地带,其西部为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脉隆起的缝合带。在上述地质构造格局的控制下,受地壳不等幅升降和流水切割侵蚀的综合作用影响,境内地貌形态多样,平原、丘陵、低山、中高山、高山、极高山并存,自东向西依序分别形成阶梯状。其中,平原占22.8%,丘陵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