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多遇地震作用(小震)、设防地震作用(中震)和罕遇地震作用(大震)作用取值

多遇地震作用(小震)、设防地震作用(中震)和罕遇地震作用(大震)作用取值

多遇地震作用(小震)、设防地震作用(中震)和罕遇地震作用(大震)作用取值

多遇地震作用(小震)、设防地震作用(中震)和罕遇地震作用(大

震)作用取值

当采用弹性反应谱计算时,设定设防地震作用与多遇地震作用之比为β

,罕遇作用与多遇

作用之比为β

,有:

β中=

αmax

设防αmax

多遇

β大=

αmax

罕遇αmax

多遇

弹性反应谱计算时β

中(β

)=中(大)震作用/小震作用

2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1.人员组成 集团公司安全监督委员会组成单位及成员、集团公司百川公司 和信息中心的负责人,在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 即转为集团公司“应急指挥部”。其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分别 为应急指挥部的指挥长、副指挥长。(具体组成单位及人员见附件一)。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厅、安全环保局、炼化部、油田部、销售部的指挥部成员组成。地点设在集团公司炼化部总调度室(有关人员见附件三)。 2.应急指挥部的职责范围 1)主要负责人参加国务院或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执行有关指示,服从统一领导。根据要求部署集团公司抗震救灾工作。 2)负责集团公司涉及的国家破坏地震应急工作,协调有关行动。

3)实施应急工作指挥,调度集团公司系统抢险救灾、医疗救护、消防保卫、物资救援等各方力量和接受援助的单位。 4)负责震情及震后灾情的上报下达工作。 5)负责派出工作组赴受灾单位,协助其抗震救灾工作。 6)负责国务院或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指挥部的内部分工 指挥部组成单位的成员,在集团公司预案启动后,均负有保证 指挥部指令畅通、贯彻高效的责任。 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

(1)负责通知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及人员两小时内到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到。未在京应急指挥部人员,由所在单位按职务高低递补。 (2)负责协调集团公司各部门的应急工作。 2)办公厅的职责 (1)负责保持与国务院或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联系,保证集团公司指挥部的正、副指挥长及时参加其会议。 (2)接受集团公司系统外其他部门和单位抗震救灾物品支援的请求,并安排相应的应急工作。 (3)必要时请求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援。 (4)负责应急状态下集团公司机关的保卫工作。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13)强制性条文 3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3.1.1 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3.3.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地段,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3.4.1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注:形体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 3.5.2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3.7.1 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3.7.4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和隔墙,应估计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3.9.1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 3.9.2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砌体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砖和多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 低于Mb7.5。 2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 芯区,不应低于C30;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它各类构件不应低于C20; 2) 抗震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 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 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3钢结构的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 2) 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 3) 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3.9.4 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防滑坡措施

北辛窑煤矿回风立井表土段及风硐、安全出口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补充措施明槽开挖段护坡措施一.工程概况: 大同煤炭集团北辛窑煤矿,位于宁武县阳方口镇一带,南距宁武县城14km,北距朔州市24 km,行政隶属于宁武县管辖。矿井井田面积53.2980 km2,地质储量952.91Mt,矿井初步设计由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生产能力4.0Mt/a,采用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方式,分别设主、副两个斜井和一个回风井。其中回风井原为斜井,已施工97.7m,后由于地质原因设计院改为明槽开挖施工(开挖垂直深度为51.7m),并改为立井施工,将原施工的回风斜井改为回风立井的风硐。明槽已经开挖深度至-51.7m,而且开挖坡度比较陡峭,上段开挖坡度度数达到53°,下段开挖坡度度数达到45°,为防止开挖陡坡滑坡特编制次措施。 二、编写依据 根据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辛窑矿井回风立井井筒平、剖、断面图》,图号:S1618—118G-1;《大同煤矿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北辛窑矿井回风立井风硐及安全出口 平、剖、断面图》,图号:S1618—118G-2;2011年版《煤 矿安全规程》; 三、水文地质 根据井筒检查孔柱状图,表土段深度为56.043m,主要为粉土与碎石土为主。 四、护坡措施 1、在明槽开挖口四周采用钢筋网设防护栏,并挂上施工区域禁止靠近的警示牌。 2、在立井开挖四周设立防护墙。采用蛇皮袋装土垒墙,每道墙的高度不得低于2m,以防滑落的围岩滑入施工区域。 3、采用护网护坡。采用防护网从开挖口挂至坑底,包住风化碎土,以防高空滑落伤人。 4、每班安排专人在开挖坑基四周巡视,如发现陡坡的围岩出现指宽裂隙时,及时通知迎头施工人员,通知撤出施工现场,待剥离的浮土人工放至坑基底部,并及时清理后再行施工。 5、每次进入工作面时须对工作面四周陡坡进行检查,去除浮土后再行施工。 6、关注每天的天气预报,如有雨天,需撤出工作面施工人员,

132-曹永超、王欣-基于PKPM-SAUSAGE某综合体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

基于PKPM-SAUSAGE某综合体罕遇地震 弹塑性时程分析 曹永超1,王欣2 (1.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2.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广州510170) 提要太原市政务中心地上7层,总高度34.2m,平面尺寸166m×154m。将SATWE分析模型转换成PKPM-SAUSAGE 分析模型,二者模态分析结果相近。选取2组天然波、1组人工波,以研究结构的动力弹塑性响应,得到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内力和损伤情况。分析结果反映了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构件塑性损伤发展过程,以及由此引起的结构刚度退化和塑性损伤耗能。剪力墙连梁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大部分剪力墙墙肢受压损伤因子较小,钢桁架未出现屈服。考虑材料非线性的结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均满足1/100的规范限值要求,结构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 关键词弹塑性时程分析;罕遇地震;超限高层结构;PKPM-SAUSAGE; 1.工程概况 太原政务服务中心位于太原市长风商务区西北侧,是一幢综合性行政办公高层建筑。地上7层,地下2层,建筑总高度34.2m,东西宽约166m,南北长约154m。整体分内外两层“回”字形布置(见图1)。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回”字形内外环间连接体及大悬挑部分为钢桁架。基础采用后压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部分区域兼做抗拔桩。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1。 a)建筑效果图b)PKPM-SAUSAGE模型示意图 图1建筑效果图与PKPM-SAUSAGE模型示意图 本工程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地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类别为Ⅲ类,特征周期值为0.45s。本结构主要特点如下: 1)楼板开洞面积大于盖楼层面积的30%。 2)结构设有多个大跨度桁架。 3)本工程位于8度区,其地震响应较为激烈,对结构抗震性能要求较为严格。 鉴于如此,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验算弹塑性变形相关要求[1],计算关键构件的抗震性能指标,可作为保证结构抗震安全的重要手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曹永超,1984年5月,男,硕士,助理工程师

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滑坡、泥石流灾害(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15分钟) 1. 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种类有() A. 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B. 地震、泥石流、滑坡 C. 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 D. 地震、火山、海水入侵 2. 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A. 地震 B. 火山喷发 C. 滑坡 D. 泥石流 读“我国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据此完成3~5题。 3. 我国六大地区中,出现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 西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中南地区 D. 华东地区 4. 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有() A. 植树造林 B. 开垦梯田 C. 增加城市建设 D. 减少降水 5. 有关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震多发区一定是滑坡、泥石流频发区 B. 地质灾害的频率与人口快速增长无关 C. 地震不能引发火灾、海啸等地质灾害 D. 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会发生地质灾害 6. 读“世界局部地区泥石流分布图”和“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泥石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3)非洲与亚欧两洲相比,泥石流出现的可能性较小,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4)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的主要人类活动有哪些? (5)泥石流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 1. B 解析: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有10多种,其中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主要有地震、泥石流、滑坡。 2. A 解析:地震是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3. B 4. A 5. 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防御措施、关联性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3题,从图中很容易看出西南地区出现灾害的次数最多。第4题,植树造林是防止山崩、滑坡、泥石流的很有效的措施。第5题,用排除法较容易得出答案。 6. (1)主要分布在山区。 (2)①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①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①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3)非洲总体降水相对而言比较少。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4)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等。 (5)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至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措施:①加强植树造林;①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①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 解析:将两幅泥石流分布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叠加起来后就会发现其分布地区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分级 3预测与预警 3.1预报 3.2预测 3.3预警 3.4预警解除 4应急报告 4.1报告程序 4.2报告内容 5应急准备 6应急处置 6.1应急上报 6.2应急行动 7应急终止 1编制依据 本专项应急预案编制依据下列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4号,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1995年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72号令,自1995年4月1日起施行。 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国办发[2000]5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29次总理办公会议审议并批准。 国家突发性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5年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发[2005]11号,自2005年4月17日起施行。 2分级 2.1公司所在区域发生或可能发生超过当地设防标准的地震或一次死亡50人及以上地震为Ⅰ(市)级事件。 2.2公司所在区域发生或可能发生低于当地设防标准但造成重大破坏的地震或一次死亡10~49人的地震为Ⅱ(公司)级事件。 2.3公司所在区域发生或可能发生低于当地设防标准但可能对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震为Ⅲ(子公司、车间)级事件。 3预测与预警 根据破坏性地震的预测与预警,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重特大事件开展风险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1预报

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和公司相关的职能部门通过以下途径获取临震预报信息: a)国家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布的预警信息; b)政府主管部门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告知的预报信息; c)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重特大事件,经风险评估得出事件发展趋势报告。 3.2预测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事态,以及政府发布的四级预警(红、橙、黄、蓝),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分析出可能发生灾难的中心区域、灾情的发展趋势和严重性;中心区域或临近中心区域企业受到的影响程度,对可能发生的地震次生灾害如易燃物引起的火灾、河湖溢决造成的水灾、有毒物质逸散所产生的中毒、污染等问题进行评估,制定出地震次生灾害的应急对策和采取的防震避震措施,并做出如下判断: a)启动Ⅱ(公司)级应急预案; b)指令子公司、车间启动本部门应急程序; c)指令子公司、车间采取临震防范措施。 3.3预警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根据预测结果,进行以下预警: a)符合公司总体应急预案第1.7条启动条件时,应立即发出启动本专项预案的指令; b)指令子公司、车间启动本部门应急程序,并通知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进入临震预警状态; c)指令子公司、车间采取临震防范措施,并连续跟踪事态发展。 3.4预警解除 子公司、车间应急终止,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宣布临震预警解除。 4应急报告 4.1报告程序 4.1.1当公司发生Ⅰ级、Ⅱ级事件,公司在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迅速按照公司总体应急预案图00.5(应急报告程序框图)规定的程序向市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最多不超过2小时。 4.2报告内容 4.2.1公司发生Ⅰ级、Ⅱ级事件,应立即向市应急指挥中心和地方政府报告,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企业名称、地理位置; b)发生时间、震级; c)有无人员伤亡; d)有无重要生产设施破坏; e)有无火灾、爆炸发生; f)有无有毒有害物质泄漏; g)现场物资的储备情况; h)周边居民分布情况、道路交通情况; i)已采取的措施; j)救援请求。 4.2.2在处理过程中,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尽快了解事态的进展情况,并随时用电话、传真等方式向市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现场状况; b)已采取的措施; c)若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人员的损伤情况; d)若发生火灾、爆炸,设施和人员的损害损伤情况;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211634232.html,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作者:王安富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10期 摘要:地震作用下所引起的滑坡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该文通 过利用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法,对地震作用下边坡中的动力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采用最小平均系数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以及特点,进行了简要的评定,通过利用相应的数据,以此评定工程施工展开的稳定、安全、可行等的性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另外,通过对某一个计算方式的具体分析,可以充分展现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数据的准确性,为其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地震边坡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091-02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占据我国总面积的2/3,其自然边坡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由于地震动性特征以及边坡自身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导致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在分析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难点。因此,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例如:拟静力法、限差分强折减度计算法、滑块分析计算方式、动力有限元时程计算方式等,才能保证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为其工程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该文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一些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希望对其相关行业发展,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1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计算 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利用相应的计算方式,提升其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差。 1.1 拟静力法 拟静力法是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常见的一种计算方式,主要是对边坡在整个断面采用相一致的自地震系数。同时,在计算的过程中,通过将其地震系数和土体质量相乘,从而得到地震作用下边坡的惯力性,并且按照极限平衡理论中的内容,对抗震安全系数进行相应的计算。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相应的公式展开,其公式为:,公式中的F1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质点i的水平地震惯力性所代表的数值;ah为水平向设计地震加速所代表的数值;ε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减损的系数分析;GEi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过程中,质点上的重力标准取值;αi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过程中,质点的动态分布系数;g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过程中重力加速度。 1.2 滑块分析计算方式

防滑坡应急预案

防滑坡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1、目的 露天矿滑坡事故是露天煤矿极其严重的灾害,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严重摧毁生产设施、设备、道路,中断生产。为了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发生事故时能有效迅速地抢救遇难人员和控制事故扩大,依照有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2、适用范围 ***有限责任公司 3、引用标准/文件 3.1《安全生产法》。 3.2《煤矿安全规程》。 4、基本情况 ***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灭火工程,采掘场边坡、排土场边坡均存在滑坡等危险性。 5、组织机构及职责 5.1成立重特滑坡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公司调度室。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煤矿全体职工及各施工队 5.2现场抢险机构及职责: 5.2.1 总指挥部职责 1)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决定成立抢险救灾现场总指挥部; 3)批准或调整现场抢救方案; 4)根据事态发展,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救助; 5)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信、后勤等工作; 6)负责组织公司重特大滑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督查各生产、基建的应急救援演练。 5.2.2抢险救灾现场总指挥部及其成员职责: 5.2.2.1抢险救灾现场总指挥部职责: 及时到达事故单位统一部署协调事故的抢险救灾和人员抢救工作。下设现场抢险及督察、抢险救护、抢险救灾设施供应、抢险救灾情况分析、抢险救灾调度、抢险救灾保卫、抢险救灾医疗、事故调查组和善后处理组等九个专业组。 5.2.2.2现场抢险及督察组(安监科和施工队): 1)24小时分班跟班督察抢险救灾工作落实情况; 2)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3)及时向抢险调度室汇报现场进展情况。 5.2.2.3抢险救护组(协议救护大队、安全科、生产技术科等): 1)负责按照抢救方案,组织现场的探险、紧急抢险和救援行动; 2)对各抢险路线工作地点边坡、台阶进行监测与分析; 3)协助生产、技术部门为抢救事故提供技术保障; 4)负责事故现场灾情的侦察工作,完成遇险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任务; 5)与地方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时,应成立矿山救护队联合指挥部,统一协调救护队的救援行动;

第二章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滑坡教学设计(正)

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设计 岳阳市十四中学秦为胜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5学时数: 1.5课时 二、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通过初中地理与必修一第四单元学习,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地质灾害危害有所了解,但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相互关系与我国的分布并不很明确,知识缺乏系统性。 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材分析: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例如地震、地裂缝、构造断裂、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课时容量考虑,我们选择讲述地震、火山(本课增加)、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教材对这三种灾害的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一讲灾害特点与成灾原因;二讲我国时空的分布,三讲通过阅读教材介绍其危害及预防,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分布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等基本特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滑坡和泥石流虽然诱发的原因不同,但主导因素都是斜坡重力作用,分布的地区也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重复,教材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讲述。 在前面分别讲述地质灾害的基础上,本课件从各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上进一步做了分析。这段内容在选修五的高中地理教材中虽然没有,但适当讲解有助于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它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说明了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这种动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不仅对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是必要的,而且符合教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本课件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第一方面说明了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第二方面说明了一次地质灾害中原发灾害和诱发灾害的成灾关联性,由地震诱发的其他灾害,不局限于地质灾害,这更说明了灾害之间的联系十分广泛。第三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灾害的关联性。现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发或诱发地质灾害的事件越来越多。有资料表明,全世界的滑坡灾害中,70%以上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 3、关于四类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法建议: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四类地质灾害。考虑到学生一般很少直接接触到这几类灾害现象,因此,应该尽量使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让学生获得最初的感性认识。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把握各类灾害的成因、危害,但也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这些灾害在空间的分布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为什么那些地区会有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质灾害大部分都不是人类行为造成的(例如大部分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而是地球运动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有其自身的发生规律。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我们可以加强对这些灾害的研究,并积极防御,减少由于人为原因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在介绍火山喷发产生的灾害时,应该引导学生从正负两方面来考虑。即火山是强烈地质作用的表现,火山既摧毁了旧的土地,也创造了新的土地,火山活动的研究是了解地球内部运动规律的窗口。许多火山本身就是十分独特的旅游景点。

威海城乡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威海市城乡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目录 1、总则 1.1 预案目的 1.2 工作原则 1.3 编制依据 1.4 适用范围 2、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威海市城乡建设系统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及主要 职责 2.2 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和成员的主要职责 2.3 指挥部办公室组成及主要职责 2.4 指挥部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 3、预警和防御机制 3.1 地震预警级别 3.2 震害防御机制 4、应急响应 4.1 等级标准和响应级别 4.2 分级响应

4.3 应急通讯 4.4 信息报送与新闻发布4.5 应急处理 4.6 应急结束 5、后期处置 6、保障措施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6.2 应急装备保障 6.3 应急队伍保障 6.4 技术装备与保障6.5 宣传培训和演习 6.6 监督检查 7、附则 7.1 名词术语 7.2 预案管理与更新7.3 沟通与协作 7.4 奖励与责任 7.5 制定与解释部门7.6 预案生效时间 1、总则 1.1 预案目的

为做好威海市城乡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中人民生命财产、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 1.2.1 以人为本 地震中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震害直接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保障,城乡建设系统的地震应急工作必须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尽量降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尽快恢复市政公用设施的功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 1.2.2 统一领导 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快速高效地完成各项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并及时上报上级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请求协调、指导、技术支持和支援。 1.2.3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要坚持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积极开展地震应急工作,重点是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震害救灾和震后恢复。 1.3 编制依据 《防震减灾法》、《建筑法》、《城市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1.4 适用范围

防滑坡应急救援预案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防滑坡应急救援预案

二〇一四年四月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 防滑坡应急预案 左权盘城岭煤业矿区处于山区,尤其煤矿工业广场依山而建,针对雨季汛期中矿区范围内可能出现的滑坡灾害,为高效有序地做好防灾和抢险救灾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减轻灾害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救援机构 (一)救援指挥部及组成人员 总指挥:赵亚林 副总指挥:李明 成员:白守江段文军李文碧田书堂 张玉锁霍树友义晋华贾陈海苏光祥 尚瑞臣李克爱苏宁 总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下设现场指挥部和后勤指挥部。 现场指挥部由李明负责,后勤指挥部由苏宁负责,下设救援小组,主要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二)职责分工 1、总指挥职责 (1)统一指挥和领导全矿的“三防”抢险救灾工作; (2)负责收集、分析和报告灾情信息。

(3)调动、协调、整合全矿救灾力量,组织制定抢险救援对策和措施。 (4)根据抢险救灾工作需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报请上级部门,协调周边各煤矿的应急工作。 2、现场指挥部职责 (1)评估事故规模,制定合理的救援办法。 (2)控制和遏制事故,防止灾害的扩大。 (3)寻找和救援受伤人员。 (4)指挥和组织其他人员的安全撤离。 (5)进行现场人员的管理。 3、后勤协调指挥的职责 (1)清点各救援人员的到位情况 (2)准备车辆、物资、资金和医疗救护。 (3)根据灾害等级上报各有关部门,并请求援助。 (4)准备好生活和后勤接待工作。 (5)稳定好受伤人员家属的情绪。 二、救援程序 1、灾害现场的每一个职工或救援人员必须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并要保护好现场。 2、现场的任何一级负责人和职工,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及时组织现场人员和能利用的工具、机具进行抢救,把灾害控制在

边坡防滑坡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昔阳北坪煤业 边坡管理专项制度及安全措施 二〇一七年七月

一、编制的原因 根据我矿开采工艺以及土岩性质,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山体、排土场、边帮或采剥平盘等滑坡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人员受伤。引起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1)地形地貌险要,使软弱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2)地层岩性比较松散与含水层解除形成软弱层。 3)地质构造造成的岩体结构破碎、节里和裂隙发育、小断层活动等对滑坡的滑动面起到控制作用。 4)水的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力学作用对滑坡产生影响。 5)地震达到一定的烈度后会造成滑坡灾害。 6)人为因素包括,爆破、机械振动、切坡和加载等。 二、编制的目的 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是关系到露天矿安全与生产极其重要的因素。如果边坡发生破坏,会影响露天矿的生产而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的伤亡。因此加强边坡检查和管理是露天矿设计、开采和生产管理的重要容。 三、组织机构 经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昔阳北坪煤业边坡安全管理机构:组长:郭俊配 副组长:吴四满

成员:田迎春胡保印雄 王齐福建清 边坡管理机构要求设立办公室,负责边坡管理日常工作。 主任:胡保印 成员:技术科、安监科、调度室、灾害预防科、机电动力科其他人员 边坡监测专业队伍: 队长:王瑞涛 队员:王杰 四、边坡安全管理制度 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是关系到露天矿安全与生产极其重要的因素。如果边坡发生破坏,会影响露天矿的生产而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可能造成设备和人员的伤亡。因此加强边坡管理和检查是露天矿设计、开采和生产管理的重要容。 4.1.采掘场边坡管理制度 1、确定合理的采掘场台阶高度和平台宽度。合理的台阶高度对露天开采的作业安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边坡的稳定性,机械设备和人员的作业安全,对穿爆作业、采掘作业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台阶高度控制在10米之,平台宽度 45米,确保作业安全。 2、正确选择采掘场台阶坡面角,台阶坡面角与矿岩性质。穿爆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时1我国的地震灾害学案湘教版

课时1 我国的地震灾害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和空间分布规律。2.学会分析地震灾害的形成原因及灾情差异的原因(产生机制)。 一、我国的地质灾害 1.主要地质灾害类型:①地震、②泥石流、滑坡、崩塌、地裂缝、火山、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海水入侵等。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一是③种类齐;二是④分布广;三是⑤危害大。 思考 1.我国为什么多地震灾害? 答案我国地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交界处,加之又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因而地震多发。 二、我国的地震灾害 1.特点:一是⑥分布范围广,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发生过里氏⑦6级以上的地震灾害。二是⑧频率高,强度大。20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一次⑨7级以上的地震。三是⑩震源浅,危害大。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破坏力极大。 2.形成机制:我国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构造运动是大多数地震形成的最初动力。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会处,又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所以发生频率高。 3.分布:我国地震灾害分布?不均匀,震中分布上呈现出 ?条带状,称为?地震带。总的来说,我国?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思考 2.祁连山地震带、秦岭地震带、燕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汾渭地震带等并非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为什么这些地区也是地震的多发区呢? 答案内陆地区地震带大体上与我国山脉分布相吻合,而山脉本身就是地壳剧烈运动的结果。 探究点我国的地震灾害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示范文本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总则 1.编制的依据 根据《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172 号)、《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国办发[1996]54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令第九十九号),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特编制中 国石化集团公司“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 案)。 2.编制的目的 编制本预案的目的是:加强“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工 作”(以下简称:应急工作)管理;根据集团公司机关各 部门职责,履行各自的应急工作职能,使集团公司隶属单

位的应急工作快速启动,高效有序,最大限度地减轻集团公司隶属单位地震及其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 同时,利用集团公司现有条件和行业优势,为震后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创造有利条件。 3.应急工作原则 1)组织原则 集团公司“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是“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服从国家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集团公司隶属单位也要接受地方政府的具体指挥。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的基本原则。 2)协调原则 应急工作既要与集团公司日常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工业卫生管理、消防管理和抗震减灾管理协调一致,又要在应急工作实施过程中具有权威性;既要在应

地震荷载作用下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地震荷载作用下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摘要:综合大量文献,回顾了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将各种分析方法大致分为拟静力法,滑块分析法,概率分析法,数值分析方法以及实验法五类,并对这几种方法作简要评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岩土工程,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进展,分析方法 Seismic St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Of Rock-soils Lopes Gao Wei Abstract:Comprehensive many papers, and reviewed the slop earthquake stability analysis of research results, The various analytical methods are classified into pseudo-static method, sliding block analysis method, probabilistic analysis method,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experimental method, This paper briefly evaluation these method, and points out the several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Key Words: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slop, seismic stability, progress, analysis method 引言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同时,我国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面积大,分布广,高山河谷数量众多,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4,从而客观上决定了我国有大量的自然边坡。大量的震害调查表明,地震诱发的边坡滑坡是主要的地震灾害类型之一[5]。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地震诱发的滑坡往往具有分布广、数量多、危害大的特点。例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诱发了大规模的山体崩塌和滑坡,造成了人畜伤亡、房屋倒塌、堵塞交通,给山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6]。

边坡防滑坡安全技术措施

山西昔阳安顺北坪煤业有限公司边坡管理专项制度及安全措施 二〇一七年七月

一、编制的原因 根据我矿开采工艺以及土岩性质,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山体、排土场、边帮或采剥平盘等滑坡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人员受伤。引起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1)地形地貌险要,使软弱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2)地层岩性比较松散与含水层解除形成软弱层。 3)地质构造造成的岩体结构破碎、节里和裂隙发育、小断层活动等对滑坡的滑动面起到控制作用。 4)水的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力学作用对滑坡产生影响。 5)地震达到一定的烈度后会造成滑坡灾害。 6)人为因素包括,爆破、机械振动、切坡和加载等。 二、编制的目的 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是关系到露天矿安全与生产极其重要的因素。如果边坡发生破坏,会影响露天矿的生产而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的伤亡。因此加强边坡检查和管理是露天矿设计、开采和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组织机构 经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山西昔阳安顺北坪煤业有限公司边坡安全管理机构: 组长:郭俊配

副组长:吴四满 成员:田迎春胡保印陈雄 王齐福谢建清 边坡管理机构要求设立办公室,负责边坡管理日常工作。 主任:胡保印 成员:技术科、安监科、调度室、灾害预防科、机电动力科其他人员 边坡监测专业队伍: 队长:王瑞涛 队员:王杰 四、边坡安全管理制度 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是关系到露天矿安全与生产极其重要的因素。如果边坡发生破坏,会影响露天矿的生产而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可能造成设备和人员的伤亡。因此加强边坡管理和检查是露天矿设计、开采和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4.1.采掘场边坡管理制度 1、确定合理的采掘场台阶高度和平台宽度。合理的台阶高度对露天开采的作业安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边坡的稳定性,机械设备和人员的作业安全,对穿爆作业、采掘作业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台阶高度控制在10米之内,平台宽度 45

物业应对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物业应对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一)关于地震的标准: 1、破坏性地震:震级大于4.5级或烈度大于5度。 2、震级标准: ①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②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③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④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⑤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⑥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⑦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3、烈度: ①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②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③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④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⑤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⑥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⑦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二)应急疏散指挥机构: 总指挥:项目经理 分组成员: 秩序维护部:负责人: 负责范围:现场抢险、震后疏散、财产保全、灾后重建工程部:负责人: 负责范围:现场抢险、震后疏散、灾后重建 客服部:负责人: 负责范围:现场抢险、震后疏散、灾情统计 环境部:负责人:

负责范围:现场抢险、震后疏散、生活保障 (三)应急防范程序: 1、现场抢险。地震发生后,立即按照既定程序,由应急人员组织迅速抢救伤员,对于地震造成的危险物进行拆除或应急性处理,防止造成再次伤害。同时组织工程应急人员对大厦内供水、供电、供气的管道进行检查,切断供电、供气、供水,以防余震造成泄露,引发更大灾情。 2、震后疏散。地震发生后,迅速对居民进行疏散,将人员疏散到大厦中心广场,大厦附近空旷地带,由安保员协助老人、儿童及行动不便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地带。 3、财产保全。确保人员全部疏散后,立即对各通道进行封闭,并加强巡逻,确保财产不受人为性损失。待政府部门解除灾情后,由物业人员陪同进行逐层开放。并立即对楼内公共区域财产受损情况进行登记。 4、灾情统计。将大厦内受灾面积、人口及面临困难进行统计,并上报上级政府部门。 5、生活保障。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对灾民进行救助,及时分发政府提供的相应救灾物资,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配合政府部门,发动居民进行自救。 6、灾后重建。确保震情稳定后,根据政府部门指导,对大厦进行灾后重建。(四)其他事项 为保证应急预案有效实施,物业管理中心将每年组织一至两次应急疏散培训及预演,并收集相关地震逃生等相关知识,对园区居民进行宣传。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133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标 准版本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总则 1.编制的依据 根据《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172号)、《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国办发[1996]5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九号),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特编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2.编制的目的 编制本预案的目的是:加强“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工作”(以下简称:应急工作)管理;根据集团公司

机关各部门职责,履行各自的应急工作职能,使集团公司隶属单位的应急工作快速启动,高效有序,最大限度地减轻集团公司隶属单位地震及其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 同时,利用集团公司现有条件和行业优势,为震后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创造有利条件。 3.应急工作原则 1)组织原则 集团公司“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是“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服从国家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集团公司隶属单位也要接受地方政府的具体指挥。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的基本原则。 2)协调原则 应急工作既要与集团公司日常行政管理、生产管

理、安全管理、工业卫生管理、消防管理和抗震减灾管理协调一致,又要在应急工作实施过程中具有权威性;既要在应急工作时全面调动集团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分级、分部门负责,又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3)重视次生灾害 由于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污染的特点,决定了地震的次生灾害将比较严重,甚至其危害远远大于地震本身造成的灾害。应急工作充分考虑了这些特点。 4)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集团公司本部和隶属单位所在地发生破坏性地震时的应急工作。本预案涉及集团公司机关各部门,并视震情由集团公司确定参与应急支援的有关单位、动员规模、接受支援的地震灾区。

雪风和地震荷载计算方法

雪、风和地震荷载的计算方法 1 雪荷载 1.1 文献[2]中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文献[2]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第6.1.1条规定,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s k=μr s o(1-1) 式中:s k为雪荷载标准值,[kN/m2];μ r为屋面积雪分布系数;s o为基本雪压,[kN/m2]。 规范第6.1.2条规定,基本雪压应按该规范附录D.4中附表D.4给出的50年一遇的雪压采用。高于1989年同名规范30年一遇的标准。第6.1.3是对规范没有给出基本雪压的地点取值方法的规定。第6.1.4条是对山区基本雪压的规定。屋面积雪分布系数μ r根据屋面形状按表6.2.1确定。 1.2 文献[7]美国《建筑及其它结构最小设计荷载》1994年版 文献[7]美国《建筑及其它结构最小设计荷载》1994年版7.3规定,斜度小于1/12的平屋面的雪荷载按下式计算: p f=αC e C t I p g (1-2) 式中:p f为雪荷载,[lb/ft2];α系数,美国本土为0.7,阿拉斯加为0.6;C e为暴露系数;C t为热力系数;I为重要性系数,根据表1及表20,一般公用发电厂I=1.0;p g为地面雪荷载。据规范解释对7.2的说明,地面雪荷载系基于雪荷载超过的年概率为2%(即平均重现期50年)的数值。 1.3 文献[12]《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5121-2000》 从上可见,文献[7]考虑的系数更多。 为了考虑与文献[12]《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5121-2000》一致,采用文献[2]的标准。因矩形烟风道为平顶,根据后者的表6.2.1第1项取μ r =1.0。 Page 1 of 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