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教版四下: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下: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下: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下: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下:《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8页例1、练一练和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能用画线段图的策略

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

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

对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

展比较、分析、综合等能力。

3.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运用

线段图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

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运用画线段图的策略确定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问:我们从三年级起就学习了几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请回想一下都有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你认为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什么好处?

答:引导回答从问题出发、从已知条件出发、画表格、画简略图等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帮助我们有效的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二、探究新知

新课的讲授通过课本中的一道例题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展开,分思、议、展、三个环节。

1、思

问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设计用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课本,思考以下问题:

1.大声读题,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

2.看线段图,想想可以先算什么。

3.自己列式计算并检验。

2、议

思考过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学会小组学习,互帮互助。给他们一个提纲,让其参考讨论。

交流内容:

1.题中的问题和以前学过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2.说说你是怎样求出两人各有多少枚?

3.你是怎样检验的?

4.回顾分析、解题、检验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3、展

交流过后,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要想很好的解决问题,首先得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线段图上要有已知条件,所求问题。画好线段图后引导学生学会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题思路。让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解题思路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思路:(一定要让孩子指着线段图说)

思路1:可以设想把小宁的邮票加上12枚,就相当于在邮票总数上加上12枚,真好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 2倍,可以先求小春的枚数,再求小宁的枚数(72+12)÷2 =84÷2 =42(枚)42-12=30(枚)

思路2:可以设想把小春的邮票去掉12枚,就相当于在邮票总数上减去12枚,真好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 2倍,可以先求小宁的枚数,再求小春的枚数。(72-12)÷2 =60÷2 =30(枚)

引导学生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两种解题思路是有共同点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两种方法,虽然一种是将小春去掉12,另一种是将小宁补上12,但是两种方法都是想办法使它们一样多,再平均分。

问:我们这个问题已经知道怎么解决了,那么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应该怎么检验?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题目中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第二个条件是“小春比小宁多12枚”,所以我们对两个条件都要进行检验。可以先把两人的邮票枚数

相加,看是不是共有72枚;再把两人邮票的枚数相减,看是不是相差12枚。

总结: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一般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进行检验,有几个已知条件,就进行几步验证。自己在练习纸上写出检验过程,并完成答句。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用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你会了么?出示“练一练”。

问:要掌握画图的策略,我们首先要看懂图,这张图,你能看懂吗?谁来说说这张图的意思?看着图,先想想你准备怎样解决?请同学们列式解答。(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直接列式解答)

问: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算式怎么列?你是怎样检验的?。

小结:同学们看,看懂了图,我们就能理清数量关系,从而正确解答。

出示练习八第2题,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上台展示。

通过点评学生的做题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画线段图以后,原来复杂的题目我们一看就知道怎么解决,所以画图的策略真的很有用。以后,同学在解决一些条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也可以画画图,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四、交流收获,总结提升

同学们说说你再这节课上收获了什么?

小结:今天学习了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晰、直观、简单地描述题中的数量关系。

算式写完后,我们还应该进行检验并写出答案。检

验一定要代入原题进行。

五、板书设计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

1、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列算式-解决问题

3、检验并写出答案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八1、4题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一、线段图能使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形象、更直观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学习应用题有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 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能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更直观,更形象,使应 用题化难为易,简单易学。 如:鱼缸里有10 条红金鱼,8 条黑金鱼,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几条?提问:这道题讲的两种鱼哪种多,哪种少?红金鱼多我们可用长线段表示(作图),黑金鱼少,线段要怎样画? 二、线段图可以提高学生判断的准确性 “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教学是个难点,难在学生一看“比()多()”不加分析就判断用加法计算,反之则用减法计算。而线段的正确使用能 避免学生出现这种错误判断。 例:黄花有9 朵,比红花少5 朵,红花有几朵?引导学生作图分析:先画出 黄花的朵数,再由“比红花少”可知哪种花多?怎样画红花的朵数? 三、段段图能开阔学生思维,帮助学生一题多解 线段图能开拓学生思维,巧妙地进行一题多解。 例如:图书馆有科技书150 本,故事书是它的 3 倍,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一般解法为:150 ×3-150 =300 (本)。但线段图的应用使学生能有更简 便的解答方法。 线段图的方法在低段数学学习中的渗透。 因为我们重视解决问题教学,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解题能力的方法 指导,这是问题的根本,也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更应该将关注点的侧重的地方。 解决问题也是我们常说的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

学中的难点。有不少的应用题,文字叙述比较抽象,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小学生

的思维又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一些抽象问题理解 起来困难较大。 这里我要介绍的方法,是线段图。关于线段的定义是: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叫 做线段。特点: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关于线段图没有定义,词典中也没有解释。 可以这样理解:线段图是由几条线段组合在一起,用来表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帮助人们分析题意,解答问题的一种平面图形。 可以说,线段图在应用题这一领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论我们具有怎样高的解题能力,在解决应用题特别是较难理解的题目时,线段图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帮 助。 例:苹果有16 个,梨子比苹果少 5 个,梨子有多少个? 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是苹果和梨子在进行比较,而我们知道苹果的数量,所以,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苹果: 然后再画一条线段表示梨子,虽然梨子的数量我们并不清楚,但我们通 过读题,知道梨子比苹果少,所以画这条线段的时候我们应该画的短一些, 还有要强调的就是,在画的时候,尽量做到两条线段前端对齐。 第三步就是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是重点的地方。 谈话:星期天,郭老师去商场为孩子买衣服,了解到了以下信息,(依次贴出图片):裤子:28元 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或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或是你想 知道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三年级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一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一) 如何用画线段图解决问题呢? 例如:小鸡有16只,小鸭比小鸡少5只,小鸭有多少只? 16-5=11(只) 答:小鸭有11只。 画线段图有四个步骤:1、读题,明确题意。2、分析,理清 关系。3、绘图,直观体现关系。4、看图,列式解决问题。 例1:徒弟共生产零件190个,师傅生产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少10个,师傅生产多少个零件? 模仿练习 三级共有学生165人,四年级学生人数比四年级学生人数的2倍还多6人,四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 例2:机床厂有男职工1300人,男职工比女职工的3倍多100人,女职工有多少人? 模仿练习 1、图书室里有故事书360本,比科技书的4倍多60本,科技书有多少本? 2、商店里有苹果240千克,苹果比桃5倍少60千克,商店里有桃多少千克? 例3: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模仿练习 1、小明和小强共有图书120本,小强的图书本数是小明的2倍,他们两人各有图书多少本? 2、食堂购进大米和面粉共1200千克,已知购进的大米的千克数是面粉千克数的5倍,购进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 思考与练习 1、副食店共有白糖234千克,白糖比红糖的2倍多28千克,副食店有红糖各多少千克? 2、小红和妈妈今年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小红和妈妈各多少岁? 3、生产队养公鸡、母鸡共404只,其中公鸡是母鸡的3倍,公鸡、母鸡各养了多少只? ? 16 5

4、甲、乙两个数之和为72,甲数除乙数商是2,甲、乙两个数各是多少? 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 重点 用线段图辅助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 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问题出发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点。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理解题意。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画线段图。 提出问题: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 追问: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 引导: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①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 ②上衣价钱的线段该怎么表示?画多长呢?(学生讨论)引导: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要画这样的3份。(指名板演) 3)列式解答。 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吗?你是怎么列式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①方法一:先算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144+48=192(元)。 ②方法二:先算一套衣服一共有几个48,1+3=4;再算买一

套衣服要用多少元,48×4=192(元)。 2.想一想: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该怎样解答? (1)提问:你能说出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讨论,说出数量关系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上衣的单价-裤子的单价=上衣比裤子多用多少元 引导思考:在这个数量关系里,哪一个量是直接告诉我们的?(裤子48元)要先求的是哪一部分?(上衣的价钱)和上面一题相比,什么不变?(已知条件)什么变了?(所求问题)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能指出所求问题是哪一部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改线段图。 (2)追问:现在你能解答这道题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反馈回答,教师板书。 3.比较:上面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解答的过程呢?(学生讨论) 指名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相同点:(1)已知条件相同,问题不同。(2)都可以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3)题中的数量关系不同,解题的方法也不同。(4)上衣的价格不知道,都要先算买一件上衣多少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读线段图,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各可以先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阅读小芸和小力的话,并说说从中获得的信息。 学生独立填表,完成后可以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巡视,适时进行引导。 3.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指名说说所求的问题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解决问题--画线段图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第5~6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练习一第11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借助线段图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用两步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画线段图和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 3、解决问题:会解决涉及倍数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获得基本的画线段图解题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学习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时记住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算顺序:125×4+54 340×2-120 (90-25)×32 2、情境引入 教师:学校体育节报名开始了,一年级有102人报名参赛,四年级的报名参赛人数是一年级的2倍少15人。 看到这个信息,你能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四年级有多少人参赛? 教师:你能用你学过的方法解决吗?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题 (1)教师抽学生板书算法:102×2=204(人),204-15=189(人) 教师肯定学生的算法,提出:现在老师有一个更高的要求,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完成? 学生充满期待的聆听:把这道题的数量关系用线段图来表示? (2)学生讨论:画几条线段?哪条画在上面?怎样画?(边画边交流,师巡视) (3)抽学生上台尝试画线段图,并明确正确画法: 教师:哪个年级的人数是被比的?就把这个年级的人数用一条线段(一般是一厘米)表示出来。四年级的人数与一年级的人数是什么关系?刚好是一年级的2倍那样多吗? 学生:没有,比2倍少。 教师:所以我们先要画一年级的2倍,就是2厘米,还要在此基础上减去15人才得到四年级的人数。因此表示四年级人数的线段是2厘米少一点。 指导学生在线段图上标出有关信息,如:102人、一年级的2倍、少15人。 (4)根据这幅线段图你能将它列为综合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抽生上台板演:102×2-15 =204-15 =189(人) (5)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策略——画线段图 2、运用策略,解决新的问题:将教材第5页例4 作为习题出示,要求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抽生板书:165×3-45 =495-45 =450(只)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激发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四年级上册,我们学了用列表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列表可以让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浅显。它可以清晰明确的呈现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明确解题思路。除了列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想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学习例一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题1。 让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已知条件: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所求问题: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2.交流解题策略。 提问:想一想:这道题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分析,能找到解题思路吗?学生交流得出:由于两人的邮票数量都是未知的,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分析,不容易找到解题思路。 引导: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分析这道题。 3.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1)提问:题目中有几个相关联的量?应该用几条线段来表示呢?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小宁: 多()枚()枚 小春: (2)追问: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 让学生在教材的线段图上填一填,完成后组织汇报交流。 小宁: 多(12)枚(72)枚 小春: 4.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观察线段图,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画线段图解决倍数问题 (1)

海豚教育个性化简案 学生姓名:朱泽遇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 授课日期:月日上课时间:时分 ------ 时分合计:小时 教学目标1.会根据题意准确画出线段图并准确列出算式 2.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难点导航1.画线段图找数量关系 2.列综合算式 教学简案: 画线段图解决倍数问题 1.知识点整理 2.方法指导 3.典型例题 4.模仿练习 授课教师评价:□准时上课:无迟到和早退现象 (今日学生课堂表□今天所学知识点全部掌握:教师任意抽查一知识点,学生能完全掌握现符合共项)□上课态度认真:上课期间认真听讲,无任何不配合老师的情况 (大写)□海豚作业完成达标:全部按时按量完成所布置的作业,无少做漏做现象学生签字:教师签字: 备注:请交至行政前台处登记、存档保留,隔日无效(可另附教案内页)大写:壹贰叁肆签章:

海豚教育个性化教案教学内容 【知识整理】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混合运算 三步式题:小括号中有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步计算的文字叙述题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两步应用题:连乘连除的应用题(两种方法) 三步应用题:(是在求两数和、差及倍数关系 的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数据整理 求平均数 1 2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指导】 混合运算应用题—和倍问题 和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解答此类应用题时要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找出解题规律,正确迅速地列式解答。 和倍(一倍的数量)=和÷(倍数+1) 【典型例题】 根据线段图列式 【模仿练习】 小敏有14元,小花有10元,小花给小敏几元,小敏的钱数就是小花的2倍?

例谈用线段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谈用线段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线段图是小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时一种常用且重要的辅助方法。通过画线段图可以将题目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题意,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如何让学生能熟练、准确地画线段图,养成借助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及方法能力,这是每一个数学老师所必须要关注的,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平时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线段图能使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形象、更直观 在解决年龄问题时,年龄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是比较复杂、抽象的,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正确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掌握年龄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是每个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好线段图,就能正确分析数量间的关系,为确定解题思路作好铺垫。 例如:晨晨今年2岁,妈妈比她大25岁,6年前她妈妈几岁?6年后她妈妈几岁? 试画基本线段图晨晨今年2岁,妈妈比她大25岁,则另一条线段要画得比晨晨的年龄线段图长一大截,线段图理清了晨晨年龄与妈妈年龄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妈妈的年龄=晨晨今年的年龄+她们的年龄差。则同时可知:妈妈6年前几岁,妈妈6年后几岁。 二、利用线段图可以提高学生判断的准确性 在分数解决问题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用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而用表示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具体数量除以它所占的几分之几,就能求得单位“1”。在这里,表示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具体数量与几分之几就是互相对应的,在解决稍复杂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找到这种对应关系,是找到解题思路的关键。 例如:六年级班原来女生是男生人数的9∕11,后来转来2名女生,现在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0∕11,六年级现在共有多少人? 这道题对于小学生来讲,很难列出正确的算式,但用线段图分析,就可以准确的解答出来。 单位“1”是男生人数, 与之相比较的量是女生人数。 现女生数: 单位“1”都是男生人数。男生人数是不变的。已知男生的(10/11-9/11)是2,求男生人数。 男生人数:2÷(10/11-9/11)=22(人) 现女生人数:22×10/11=20(人)

如何用画线段图解决数学问题

如何用画线段图解决数学问题 盛元小学王利锋 因为我们重视解决问题教学,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解题能力的方法指导,这是问题的根本,也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更应该将关注点的侧重的地方。解决问题也是我们常说的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有不少的应用题,文字叙述比较抽象,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小学生的思维又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一些抽象问题理解起来困难较大。线段图是有几条线段组合在一起,用来表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是帮助学生分析题意,解答问题的一种平面图形。 可以说,线段图在应用题这一领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论我们具有怎样高的解题能力,在解决应用题特别是较难理解的题目时,线段图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帮助。当然,它是特定适合某一类题目的,有些题目需要画图时并不一定单单需要线段图来帮助分析比较。这里我只不过简单谈谈初步认识和感知线段图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例如:小鸡有16只,小鸡比小鸭的2倍少4只,小鸭有多少只?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是小鸡和小鸭在进行比较,而我们知道小鸭是一倍的数量,所以,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小鸭只数,然后再画两段和小鸭同样长的线段再少4只表示小鸡的只数,虽然小鸭的数量我们并不清楚,但我们通过读题,知道小鸡比小鸭的2倍少4只,所以画线段图的时候我们应该画两条,还有要强调的就是,在画的时候,

尽量做到两条线段前端对齐。再就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是重点的地方。我让学生理清每一步的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理性地认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画图,能够让我们更加明了的看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可能有的同学这里还存在一点疑问,那就是像这么简单的题目,我根本不需要画图就能做出来,那我还画图干什么?面对孩子们出现的这些情况,我想在下一阶段的应用题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诱导和鼓励学生学习一些科学的思考方法,但不对学生的解题策略进行一些强制性的统一,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思路会更宽一些,想法会更多一些,或许学习的效果会好一些的。这里,我们只是简单了解了一下画图的方法,其实,咱们现在所做的题目,因为难度不大,所以还不能很好的体现出画图,这种方法的优势,但请同学们记住这样一点,如果在做题时出现了不理解的地方,你就用画图,别嫌麻烦,日久天长,对于你们以后的学习来说会产生很大帮助。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8页例1、练一练和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能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对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比较、分析、综合等能力。 3.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运用线段图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运用画线段图的策略确定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奔课题 今天,范老师和大家一起研究的话题是——解决问题的策

略,这个策略的名字是——画线段图,关于画线段图,课本48页的例1给我们的理解提供了帮助,记得那道题吗?出示例1,大家一起读一下。 问:从题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谁能告诉大家? 用什么方法能把这些信息直观地表现出来呢?(有以前画线段图的基础,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画,边画边讲注意事项。)《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小宁: 多(12)枚(72)枚 小春: 昨天大家已经在家研究过,想把你解题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设计意图:由于孩子在家已经预习过所要学习的内容,所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学生很明确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画线段图。】 二、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组内合作友情提醒: 1、指着线段图介绍自己的想法。 2、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和建议。 3、听不懂的时候一定及时质疑。 4、尝试在讨论结束后做个总结。。 【设计意图:每个学生都有和别人交流的欲望,自己的想法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教案

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江苏省江都市武坚中心小学张文虎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第43~44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学会画线段图,掌握画图的基本技巧,并知道用线段图可以帮助理解题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进而解决倍数问题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及相关的变式问题。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解题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师:同学们,向同学们了解一个情况。哪几个同学今年9岁?(设问)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我告诉你们:老师今年今年的岁数是嵇宇的9倍。 问:“老师今年今年的岁数是嵇宇的9倍”,换句话说可以怎么说?生可能说:如果把“我”的年龄看作“1”份的话,老师的年龄就是5份;我们一共5+1=6(份);老师比我们多5-1=4(份);…… 2、导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解决这样的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索新知,初学解法 1、研究例题 问:根据以上的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多媒体演示)问:嵇宇今年9岁。如果用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他的岁数。如果要你用一条线段表示老师的岁数,你会吗?(学生在发下去的纸上画)师展示学生画的线段图,并分析。师:你用几厘米表示老师的岁数?为什么? “嵇宇和老师的年龄一共是多少岁”在图上怎样表示?集体讨论画的情况,教师并适时指导画图的技巧。 求“嵇宇和老师的年龄一共多少岁”,指的是图上的哪些?(师用“}”将两条线段“括”起来) 根据本题的条件,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师:大家不妨试试看。 学生自己独立解答,互相交流解题情况。 全班交流解答情况。如果没有第二种解答方法,即“1+6=7、9×7=63(元)”,诱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尝试着解;如果有的话,让用这两种方法解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做第二个问题。 问:线段图那些不用改,那些要改?指名板演,做完后,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同桌同学相互批改,教师了解全班同学解答情况,指出出现错误的原因。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8-49页例1、“练一练”和第52页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画图的策略,能画线段图表示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学会利用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经历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画图的作用,培养几何直观,提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特点,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激发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学会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教学准备:三角板、直尺、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需求,引出策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引导: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认为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指出:仅靠一个条件,我们不能得到确定的答案。

2、出示例1,激发需求。 补充一个条件出示(例1):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提问:现在你能得出哪些信息?72枚、12枚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 引导:这个例题你会解答吗?刚才的假设对吗?(原先假设是两个数量相等,现在告诉我们两个数量不相等,数量关系变得更复杂了。) 启发:用什么方法来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能使我们看得更清楚、直观呢?(画图) 指出:画图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二、自主探究,体验策略。 1、尝试画图,感知策略。 (1)尝试画图。 让学生在练习纸上试着画一画,如有困难,可以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交流评价。 选几位同学画的图,提问:你对这些图有什么评价? 根据学生回答强调:两个量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两条线段左端对齐,便于比较,而且要表示出所有的条件和问题。 (3)示范画图。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完整地画一遍。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的策略 教学目标: 1.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激发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四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了哪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呢?(列表) 师:列表的策略有什么好处呢? 生:把题目里的已知条件制成表格,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师:是的,同学们在做题目的时候要讲究策略。有了策略,解题才会更简单。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策略。(板书课题:画线段图的策略)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题1。 让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已知条件: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所求问题: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各”———分别是多少) 2.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师: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 3.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1)认真观察线段图。 (2)全班交流解题思路。 方法一:减法(切去)———先算小宁的枚数。 先算出小宁有多少枚邮票。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 方法二:加法(延长)———先算小春的枚数。 先算出小春有多少枚邮票。两人的总数加上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 4.组织检验。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带入已知条件进行检验)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 这道题和例题1相似,只不过要让学生自己从线段图中获取已知条件,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画线段图来解决问题(一)

画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班级:姓名: 1、学校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48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两种书各有多少本? 【线段图】【列式解答】 2、用锡和铝制成的合金是720千克,其中铝的重量是锡的5倍。铝和锡各用了多少千克? 3、.甲、乙两数的和是11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6,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4、一块长方形黑板的周长是96分米,长是宽的3倍。这块长方形黑板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分米? 5、果园里有梨树、桃树和苹果树共1200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倍,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4倍。求梨树、桃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

6、甲、乙、丙三个数之和是400,已知甲是乙的3倍,丙是甲的4倍。求甲、乙、丙各是多少。 7、三块钢板共重621千克,第一块的重量是第二块的3倍,第二块的重量是第三块的2倍。三块钢板各重多少千克? 8、甲、乙、丙三个修路队共修路1200米,甲队修的米数是乙队的2倍,乙队修的米数是丙队的3倍。三个队各修了多少米? 9、城南小学三年级的人数是一年级人数的2倍,三年级的人数比一年级多130人。三年级和一年级各有多少人? 10、一种钢笔的价钱是一种圆珠笔的4倍,这种钢笔比圆珠笔贵12元。这种钢笔和圆珠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1、两堆石子共有800吨,第一堆比第二堆多200吨。两堆各有多少吨? 12、甲、乙两人年龄的和是35岁,甲比乙小5岁。甲、乙两人各多少岁? 13、两筐梨子共有120个,如果从第一筐中拿10个放到第二筐中,那么两筐的梨子个数相等。两筐原来各有多少个梨? 14、红星小学三(1)班和三(2)班共有学生108人,从三(1)班转3人到三(2)班,则两班人数同样多。两个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15、某汽车公司两个车队共有汽车80辆,如果从第一车队调10辆到第二车队,两个车队的汽车辆数就相等。两个车队原来各有汽车多少辆?

三年级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一) 如何用画线段图解决问题呢? 例如:小鸡有16只,小鸭比小鸡少5只,小鸭有多少只? 16-5=11(只) 答:小鸭有11只。 画线段图有四个步骤:1、读题,明确题意。2、分析,理清关系。3、绘图,直观体现关系。4、看图,列式解决问题。 例1:徒弟共生产零件190个,师傅生产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少10个,师傅生产多少个零件? 模仿练习 三级共有学生165人,四年级学生人数比四年级学生人数的2倍还多6人,四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 例2:机床厂有男职工1300人,男职工比女职工的3倍多100人,女职工有多少人? ? 16 5

模仿练习 1、图书室里有故事书360本,比科技书的4倍多60本,科技书有多少本? 2、商店里有苹果240千克,苹果比桃5倍少60千克,商店里有桃多少千克? 例3: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模仿练习 1、小明和小强共有图书120本,小强的图书本数是小明的2倍,他们两人各有图书多少本? 2、食堂购进大米和面粉共1200千克,已知购进的大米的千克数是面粉千克数的5倍,购进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 思考与练习 1、副食店共有白糖234千克,白糖比红糖的2倍多28千克,副食店有红糖各多少千克? 2、小红和妈妈今年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小红和妈妈各多少岁? 3、生产队养公鸡、母鸡共404只,其中公鸡是母鸡的3倍,公鸡、母鸡各养了多少只?

4、甲、乙两个数之和为72,甲数除乙数商是2,甲、乙两个数各是多少? 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策略.doc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策略 ——教研活动理论学习整理 交口县城关小学赵亚虹 可能初次接触新课本的老师会说课本为何越改越麻烦呢?学生会做就行了,为何课本上要让学生画图呢?又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确实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不适应新教材“应用题”教学的编排特点,教学中往往削弱应用题教学,着重于计算教学;或者和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完全隔离开来。曾记得自己在教高段时,时不时地在发牢骚:纯文字的应用题,很多学生看不懂;学习困难的学生解决应用题简直是在瞎猜。可在低年级的实际教学中,发现解决问题教学已经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不错,为什么随着年级的增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弱?我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在低年级的教材中,解决问题的呈现形式是直观而有趣的图表,小学生一看,通俗易懂、非常喜欢,乐于解决。到了中高年级纯文字的应用题,很多学生看不懂,一碰到解决问题就烦,加上一部分学生认知水平的落后,解决问题对于他们来说会越来越困难。导致对这一类问题失去了兴趣;二是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导致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是啊!现在不讲线段图,也不讲数量关系,学生没有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到五六年级时怎么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因此,我们有必要抓住要点进行突破,以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为抓手,对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在研究中使得师生共同提高。 关于解决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课程标准提出的上述目标中,发展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重点。 解决问题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更重要的旨在使学生获得发展,即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其多样性,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策略,使每一名学生找到解决应用问题的金钥匙。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很多,“画图”就是解决问题时的一个基本策略。 以下就是我们教研组在一次理论学习中进行的研讨 师1:我自身有体验,在做难题时,当题读不懂,理不清思路时,我就通过画图来分析。这题我就能做上了。比如,在教上楼算楼梯数和植树问题的应用题时,如果你只抽象的讲,就不如画一个直观图看,图画出来,学生易错的地方一下子就明白了。 师2:用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是老教材解决应用题的有效方法,既然有效,我认为在我们的新课程中还应继续使用。 师3: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线段图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我觉得用条形图比线段图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条形图能横着比,也能竖着比,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用涂不同的颜色来代表不同的物体。 师4:确实是条形图比线段图好理解,可是我觉得还是线段图比条形图好画。条形图还要掌握它们的宽度一样,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把握。 师1:我手里搜集了这样的一个资料:张丹教授曾做过这样的一个调查,调查显示学生缺乏画图的意识。学生心声一:没想到;心声二:老师没要求。反思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画线段图解决》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用线段图辅助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谈话:同学们,咱们身上穿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你有自己去买过吗?今天,我们就去商场看看。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2的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理解题意。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画线段图。提出问题: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追问: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引导: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①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 ②上衣价钱的线段该怎么表示?画多长呢?(学生讨论)引导: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要画这样的3份。(指名板演)(3)列式解答。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吗?你是怎么列式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可能回答:①方法一:先算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144+48=192(元)。 ②方法二:先算一套衣服一共有几个48,1+3=4;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48×4=192(元)。 2.想一想: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该怎样解答?(1)提问:你能说出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学生讨论,说出数量关系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上衣的单价-裤子的单价=上衣比裤子多用多少元引导思考:在这个数量关系里,哪一个量是直接告诉我们的?(裤子48元)要先求的是哪一部分?(上衣的价钱)和上面一题相比,什么不变?(已知条件)什么变了?(所求问题)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画图策略”是解决问题中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老师们经常会应用画图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但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应用画图策略来帮助自己解决难题。也正是因为学生对画图策略缺少一定的意识,或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才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 结合“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主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在现阶段对这一策略作专题研究。所以我本学期再次大胆地把人教版教材内容(包括三四年级相关行程问题)进行了整合,尝试着设计《解决简单行程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一课,试图帮助学生及时梳理、强化画图意识并最终形成有效的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1、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引发学生的内在需求,让画图成为 学生内在的需要。 课堂教学中,我做到正视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利用课前表演与行程问题密切相关的几个重要词语,使学生通过活动对行程问题的几种主要情况建立初步认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有效也是必要的铺垫。 过程中我通过充分让学生说出自己或对直接列式解答的理解或 对通过数量关系式列式的理解,使他们意识到面对多而复杂的信息,

应该运用某种方法、策略来整理信息会更容易看懂明白,这时,“画图”策略的选择自然成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2、从“情境题”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4个70米”揭示出线段图之后到“相遇问题”模仿画线段图,再到“相离问题”的强化练习,过程中始终保证时间让学生尝试画一画,这样不仅让学生发现画图策略的清晰明白,看到几种情况的画图的相似与不同,而且使学生画图的意识加强,技能也上一个台阶。也只有掌握熟练画示意图的技能,才会在解决问题中发挥它的价值。 3、综合对比“情境题”小明上学与“相遇问题”小明小芳相对上学两个问题,让学生说出其中的同与不同,引导学生在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同时,发现规律,整理出方法都是通过画线段图策略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引导过程,内化策略,帮助学生实现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从思维训练到数学表达的升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策略意识。 在本节课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与注意: 1、解决问题策略的获得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经历一个解题过程中的感悟过程。教学“情境题”时,在学生明确解决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的问题有两种策略后,我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写关系式列算式与画图列算式哪种策略更让人清楚明白,使他们感受“画图策略”价值存

用“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 --------------画线段图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29—3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与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通过画线段图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明天是我弟弟的生日,我想给他买衣服作为生日礼

物,我们一起去商场看看吧。 二、自主探索 1.学习例题 (1)观察图片,理解题意 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衣服、裤子。。。(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及时表扬观察认真的同学) 师:那从图片中,可以知道什么数学信息呢? 生:裤子48元。 师强调“一条裤子48元”。 师: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上衣多少钱? ②一套衣服多少钱?(及时鼓励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 师:图片中又给了我们什么信息呢? 生: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 师:提问:所求的问题是什么? 生: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 师追问:“一套衣服”什么意思? 一套衣服的价格等于一件上衣的的价格加上一条裤子的价格。

(2)学习画线段图 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今天我们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出示课题)老师还请来了一个小帮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借助画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①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在黑板上画出 表示裤子的线段) 如果老师用一条线段表示裤子的价格(板书画出裤子的线段图)。 ②引导学生画出上衣价格的线段图。 裤子的价格我们用线段图表示出来了,那上衣的价格应该怎么表示呢?上衣的价格和裤子的价格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找出“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 用线段图怎么表示呢?引导学生要画3份这样的线段图。 ③引导学生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所求的问题。 所求的问题在线段图上怎样表示呢? 引导学生在线段图上把所求问题表示出来。 线段图我们画完了,通过线段图我们可以清楚地分析数量关系,从而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怎样解决这道题呢? (3)列式解答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执教者:黄鹤小学徐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5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通过 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 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 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线段图辅助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和“倍”数量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线段图。 师:同学们,喜欢看变魔术吗? 生:喜欢。 师:徐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变一个魔术,仔细观察,说说你的发现。(课件出示2 朵黄花,并从2 朵黄花中变出 2 朵红花。) 生:我发现有 2 朵黄花。 生:我发现变出的红花也是 2 朵。 师:继续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2 朵红花变出了 6 朵红

花。) 生:我发现红花变成了6朵。 师:谁能用数学语言表达红花和黄花的关系呢? 生: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因为黄花是2朵,红花是6朵,所以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师:如果我们把2朵花圈成1份,6朵红花可以圈成3份。 师:再仔细看,什么变化了,什么没变?(边说边课件演示) 生:圆圈变瘦了,变成了线段。 生:红花的朵数还是黄花的3倍。 师:是的,像这样由线段组成的图就叫做线段图。我们回顾下,第一 条线段就相当于—— 生:2朵黄花。 师:第二条线段就相当于—— 生:6朵红花。 师:(指着红花、黄花)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 生:3倍。 师:(指着线段图)这个也可以表示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 生:3倍。 师:两种方式都表示红花的朵数是黄花3倍,所以两种方式表达的意思是—— 生:一样的。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课 题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总32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重 点难点重点: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有关问题 难点:能借助直观图或线段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学习过程出示:学习目标: 1、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 一、复习旧知 小明买3本故事书用了27元,小军买了5本同样的故事书需要多少元?(1)将题目中的信息整理到下面的表格中。 小明 小军 (2)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明确解题思路。 想一想:解决此题时运用了什么策略?我们还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 二、学习任务一 自主先学: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题1 (口答)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和小宁的邮票同样多。两人各有多少枚?说一说如何理解同样多的?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思考:对比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有什么变化?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还能不能直接求出题中的两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试一试 1、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 思考并小组交流:两条线段分别表示什么?怎样表示小宁和小春邮票数量的和?怎样表示他们邮票数量的差? 小宁: 多()枚()枚小春: 2、小组交流: 提问:观察线段图,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