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语境下关于“旷地率”的再思

历史语境下关于“旷地率”的再思

历史语境下关于“旷地率”的再思
历史语境下关于“旷地率”的再思

历史语境下关于“旷地率”的再思

郭思佳

摘要:旷地率是美国区划法居住分区中的重要指标,在我国控规借鉴区划法指标体系时,并未将其引入其

中。本文从美国区划法和我国控规的产生背景出发,从历史语境下对其遗漏原因进行分析,另外通过深入

研究其的控制效果,对旷地率进行再次反思,并提出将其引入我国控规指标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旷地率区划法建筑密度容积率控规指标体系

1引言

1980年,美国女建筑师协会来华,带来了美国区划法土地分区规划管理的概念,为当时中国规划界注入了新血液。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在此土地分区管理

的基础、结合当时国情孕育而生,因此美国区划法是我国控规的直接来源。在我国控规指标

体系中的众多指标均参照了美国区划法的做法,有直接引用如“建筑密度”、“容积率”这类

核心指标,也有经过合理变形如“建筑间距”与“建筑退界”,但效果等同于区划法中“院

落规则”这样的指标。

在美国区划法的居住分区中有一项特殊而有效的指标——旷地率,它控制地块内开放空间的比例,常以规定其最小值出现在居住分区的指标体系中,并且它与最大建筑密度的规定

基本不在控制指标中同时出现,即规定最小旷地率则不再对建筑密度进行规定,反之亦然。

由此可见,旷地率在居住分区中的作用与建筑密度同等重要,但是各有分工。

如此重要的指标为何在当初参照美国区划法制定我国控规时,却被遗漏。想要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首先就要对美国区划法的产生与我国控规的产生背景进行追溯,站在历史语境下对

二者进行比较;其次深入研究旷地率对建筑室外空间的控制方式如何体现,与建筑密度的区

别何在;最后反思是否需将旷地率重新加入我国控规指标体系。

2美国区划法与我国控规产生背景的比较

2.1美国区划法的产生背景

随着工业革命的风潮,美国城市急速发展与不断扩张,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诸如城市高度密集、居住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出现了。随着电梯和钢结构的出现,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

2000N A432529468?

筑覆盖了城市中心区域,由此形成狭窄、封闭的街道空间剥夺了美国人生活所需阳光、良好

通风和宜人的公共空间。利用美国当时仅有规章条例,已无法解决越来越复杂的城市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院受理了多起私人土地纠纷问题,才开始认识到对私人拥有的土地

进行公共管理与控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世纪初,美国规划先驱者马尔舒(Marsh)等将德国的分区管理方法引入美国,结合自身国情特征在几个大城市开始实施并积累经验。纽约市作为美国首先采用区划法的城市,在

1916年就通过了《纽约市区划法决议》,使美国的区划条例不断完善,之后几十年间数千个

城镇相继制定了自己的区划法;在1961年,纽约市又增设城市设计导则和设计标准等新内

容,丰富了区划法的内容。

2.2美国的土地资源分配

表1土地资源所有制类型及利用方式(单位:百万公顷)

注:表中“一”表示少于50万英亩(20.2万公顷)

表格来源:笔者根据《美国的土地利用与管制》p17表格改绘

美国虽是典型的土地私有制国家,但其土地所有制度呈现多元化特征(如表1所示)。

其中私人土地约占所有土地的60%,并且陆续有较多公有土地转让给私人、公司进行开发。,

当时欧洲殖民者为了鼓励移民及中南部殖民地开发。

美国的土地私有制度早在殖民地时期就形成,欧洲人在对美国的殖民期间,带来当时欧洲的私有土地制度,土地拥有者能够按照自己意愿支配土地,每个人都是自己土地的主人,

这是不可剥夺的权利。这种观念成为美国道德的核心部分,并保留至今。

当时美国人深信,土地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间接导致后来对土地过分地高强度开发、为寻求个人利益不惜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最终让联邦政府意识到私有土地也需进

行统一控制、管理,为区划法的产生提供了社会背景条件。

2.3我国控规的产生背景i

20世纪70年代,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土地管理制度、城市建设方式发生重大转变。首先,国家将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利益集团的出现使城市建设出现新问题;其次,国家建立有计划、有偿、有期限的土地划拨制度,将零星分散拨地变为成片划拨,单纯的行政手段管理用地转变为以行政、经济、法律多种并用的手段;最后,建设方式转变为“统建”——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及统一建设,并且其开发产品可进入市场交换,这大大促进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综上分析,土地在成片划拨、有偿出让和转让时,需要政府部门对其明确提出规划建设要求和开发强度控制,既作为未来规划管理的依据,又作为土地有偿出让使用的衡量标准,避免出现房地产商过分追求经济利益造成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现象。在当时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总体规划在宏观尺度上确定城市的性质、功能和发展方向,并不对具体地块做开发管控;详细规划则在微观尺度上对建筑布局的物质形态规划,就地块论地块,缺少对周边区域的交通、功能、经济、人口容量等关系的分析。

因此,当时国内正缺少既能帮助政府在土地交易时可使用的衡量标准,又能切实指导开发商进行土地开发中观层次上的规划设计,这为控规的产生提供必备的社会基础条件,也可说控规的产生具有一定必然性。

1982年,为适应外资建设的国际惯例要求,在黄富厢先生的主持下,上海市编制了虹桥开发区规划,其中包括土地出让规划,它是我国控规的开河之作,首先采用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后退、建筑高度限制、车辆出入口方位及小汽车停车库位等8项控制指标对用地建设进行规划控制,其中并未引入旷地率。

2.4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美国区划法的产生是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如高层、超高层建筑形成了狭缝型的街道空间,阻碍了美国人生活所必需的阳光、通风和宜人的室外公共空间,出于要解决这些影响人类生活质量问题的初衷和对生活环境改善的需要,开始借鉴德国建造规划,从“人”的角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美国区划法。

关于这一点,不仅能从为人类居住提供足够室外空间的旷地率中看出,还可从区划法中院落规则对前院、后院、侧院的规定中发现,虽然院落规则的作用效果与我国建筑间距的效果类似,均为保障建筑室内获得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但指标规定的出发点完全不同,一个从“人”,一个从“物”。

我国控规是基于当时社会土地、经济等制度变化的前提下提出,但我国社会对控规的需求无论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还是如今的城市环境下,均是出于政府为解决土地开发的管控问题,并非希望用此手段解决人民生活的环境问题,是以“物”为核心展开的规划。

另外由于在美国土地私有,美国人在对土地利用上的主人翁意识较强,希望在有限的用地内,尽可能地为自己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这也是其“以人为本”思想贯穿于其中的原因。而我国则不然,土地是国有的,即使从开发商手中拿到土地使用的权利,也不会令人产生土地跟自己有任何关系的想法,换句话说,在中国公民眼中,自己只是土地上所建有限面积住

房的拥有者,只对自己的小空间拥

有支配权。

综上所述,美国区划法的关注

点始终是“人”,体现在指标制定是

为土地开发提供依据,最终目标是

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见图

1),而旷地率是其中的重要体现;

我国控规则一切从物出发,为管控土地而制定指标,最终指标仍仅运

用到土地管控中(见图2)。因此,

从历史语境角度分析,这是旷地率

没有出在我国控规指标体系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3旷地率的控制效果研究

3.1旷地率的基本概念

至今,我国控规指标体系从未引入过旷地率的概念,规划界对其理解也不统一。其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理解是将旷地率等同于建筑密度的变形,即等于空地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另还有将其等同于绿地率,提出绿(旷)地率的概念。例如,昆明市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第五章第二十五条规定:“在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的用地范围内,绿地率不得小于表5-1的规定”,在表中(见图3)提到绿(旷)地率。但在规定的第十一章附则中仅对绿地率做了名词解释,并未提到绿(旷)地率,从字面

生活环境 美国区划法 城市土地管控 图1 美国区划法的三因素互动示意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我国控规 城市土地管控

图2 我国控规两因素互动示意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上看,条例已将旷地率与绿地率之间划了等号。

到底旷地率的基本概

念如何,我们只能从其根本

来源——美国区划法中寻

找答案。

旷地率是美国区划法

居住分区中运用的特殊指

标,它控制地块内开放空间

的比例。在区划法中对它的

解释如下:“旷地率是在非脉络分区ii 的居住分区地

块所要求的开放空间总量,

在分区地块中表达为占总建筑面积的百分比。例如,如果有20,000平方英尺建筑面积的建筑要求旷地率为20%,那么在地块中要求有4,000平方英尺的开放空间面积(0.20 × 20,000 sq ft )iii ”。

从其定义分析,可得出以下换算公式(OSR 、LCR 均为百分比):

OSR=S 空/S 建(OSR :旷地率;S 空:空地面积;S 建:建筑总面积)

再结合容积率、建筑密度与建筑层数的换算公式:

FAR=LCR* K (LCR :建筑密度;FAR :容积率;K :建筑平均层数)

最终得出:

OSR* FAR+ LCR=1,OSR=(1- LCR)/ LCR*K

通过以上公式的推算,虽然旷地率从表面上看仅与空地面积、建筑面积有关,但实际在区划法的指标体系中,还与容积率、建筑密度有密切关系。若再进一步换算,能发现旷地率直接与建筑密度、建筑平均层数有关。旷地率与容积率的乘积,再加上建筑密度为1。

另外,由于OSR* FAR+ LCR=1,可推导出:

OSR* FAR <1,且LCR <1

由于LCR 始终小于1,进一步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

a.当FAR >1,即S 建>S 地时,OSR <1,即S 空<S 建。

b.当FAR=1,即S 建=S 地时,OSR <1,即S 空<S 建。

c. 当FAR <1,即S 建<S 地时,存在两种情况,一为OSR <1,即S 空<S 建;二为

OSR

图3 各类建设项目绿地率指标表

图片来源:2006版《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表5-1

≥1,即S 空≥S 建。

在大多数情况下,旷地率小于1,空地面积亦均小于建筑面积。只有当容积率小于1且旷地率大于等于1时,会出现空地面积大于建筑面积的情况,这在我国控规对用地的控制中极为少见,因为利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平均层数的三者关系公式,在建筑密度固定的情况下,即空地面积一定,往往通过增加建筑高度以获得更大容积率。

总体看来,当建筑密度一定时,S 空也一定,则建筑面积越大,旷地率将越低;当建筑面积一定时,建筑密度越大,旷地率也将越低,即S 空越低。在区划法指标体系中,规定最大容积率,最小旷地率,在不超过最大建筑面积的同时,保证一定量的空地面积即可,因此不需再对建筑密度进行规定。在容积率最大,即建筑面积最大时,为满足最小旷地率,则需要增加空地面积。因此容积率越大,所需匹配的空地面积将越大。

3.2旷地率(OSL )、建筑密度(LCR )和容积率(FAR)的相互关系

在我国城市控规指标体系中,建筑密度、容积率与建筑平均层数是一组联系十分紧密、互相平衡的指标,表现为FAR=LCR ? K 。它们与旷地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对用地控制效果怎样,是下面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笔者抽取纽约区划法R2分区中

的一组指标(OSR ≥150%,FAR ≤0.5)

为例,采用某城中村宅基地(S=103

㎡)为研究对象(见图4),用实际数

据研究旷地率、建筑密度、容积率间

相互控制关系。

在容积率分别为0.5、0.45和

0.4时,改变建筑平均层数,为达到

平衡,建筑密度和旷地率均随之发生

变化。因此随纵向容积率和横向建筑层数的变化,将分别对应不同的建筑密度与旷地率组合,笔者从中选择了每个容积率对应的4种情况,总共列举12种情况,见表2。

按照纽约区划法中R2分区的指标要求,容积率最高可到0.5,旷地率要求最小为150%,该分区中并未对建筑密度做要求,但相邻分区R2A 要求建筑密度最大为30%,容积率最高仍为0.5未对旷地率做要求。由于R2A 分区是R2分区中的脉络分区,它总体属于R2分区,假设旷地率150%与建筑密度30%为容积率0.5下的两种控制方法,

进而展开两种控制方法的差

图4 城中村建筑布局及宅基地大小示意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异研究。

从表2中分析发现,当容积率为0.5时,要使旷地率达到最低要求150%,建筑层数必须达到两层,此时建筑密度为仅25%;而在此容积率下,建筑密度达到30%,建筑层数需达到1.67,此时旷地率小于150%。之后随着建筑层数增加,旷地率也逐渐增加,建筑密度下降。按照如此方法,当旷地率、建筑密度分别处于临界状态下,分析容积率与建筑层数的对应关系,得出以下图表3:

图表中能直观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旷地率与建筑密度均处于临界状态时,在某一容积率F0下二者对应相同的建筑层数K0,此时二者的控制效果相同,即图中的红蓝线交叉点。除此以外,在此临界值下二者均对应不同的容积率与建筑层数的平衡值。

然后,在容积率与建筑层数达到F0与K0之前,同一容积率在旷地率控制下对应的建筑层数更高,反之同一建筑高度在旷地率的控制下也较高;但在达到F0与K0之后,在建筑密度控制下对应的容积率与建筑层数远大于旷地率控制下的结果。由此可见,在旷地率控制下,建筑层数随着容积率的降低而急剧减小,而容积率则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在建筑密度控制下,建筑层数随着容积率的降低而缓慢减小,而容积率则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加而

急剧增加。

表3 左:OSR 与LCR 分别在临界状态下,建筑层数K 随FAR 的变化关系

右:OSR 与LCR 分别在临界状态下,FAR 随建筑层数K 的变化关系

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模型示意

K=1 K=1.5 K=2 K=2.5 LCR=45% LCR=30% LCR=22.5% LCR=18%

OSR=182%

K=1 K=1.5 K=2 K=2.5 LCR=40% LCR=27% LCR=20% LCR=16% OSR=150% OSR=183% OSR=200% OSR=210%

表2 旷地率、建筑密度、容积率组合分析表

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在旷地率的控制下,容积率不会因建筑层数的变化而急剧变化,反而是建筑层数随容积率的变化较明显,因此基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旷地率对土地开发强度的控制力度较建筑密度更为有力、效果更好,旷地率的控制作用下,土地开发强度的增强会更为缓慢,减弱会更明显。

4对旷地率的再思

综合上述对美国区划法与我国控规产生的背景分析对比,以及对旷地率基本概念和控制特征的研究,提出以下关于旷地率的再思。

4.1旷地率未被引入我国控规指标体系的原因

在历史语境下,除中美两国在制定区划法和控规时的实际需求不同,和土地背景上存在的极大差异,是导致旷地率未被引入我国控规的原因之一外,从控规实施至今,规划界对旷地率的理解仍存在许多误区,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这些错误的理解主要表现在将旷地率等同于建筑密度的变相表达或绿地率上,另外也基本没人对旷地率的具体控制方法和特点进行过深入研究。

4.2旷地率引入我国城市控规指标体系的必要

虽然近年来,陆续有学者提出将旷地率引入我国控规,但仅提留在概念提出的层面上,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论证。经过前文的研究,充分证明旷地率较建筑密度具有更加有效和严格的控制力度,有必要对旷地率引入我国控规指标体系进行再思。

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室外空间载体来说,创造一个具有充足阳光、顺畅通风和疏密适中的环境十分必要。旷地率作为更为有效的控制开发强度指标,从用地的室外空地着眼,保证建筑面积的增加必须伴随空地面积的增加,合理地将室外环境与开发强度直接量化联系,在控规中任一个指标均无法达到,因此重新将旷地率加入城市控规指标体系十分必要。

4.3旷地率对城市空间形

态的控制

在旷地率控制下,建筑平均层

数随容积率的增加而缓慢增加,随

容积率减小而急剧减小。换言之,

旷地率作用下,建筑高度不会发生

明显增加,而会明显减小,这将进图5 左:建筑密度一定,旷地率大于1

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一步对城市空间形态造成影响。如图5所示,在相同用地内,虽然建筑密度相同,但旷地率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空间形态。

城市空间形态在旷地率的引导下,从表面看,在城市肌理上将会有更多“喘息”空间,更加疏密有致,会避免出现建筑布局过密的现象;从其内在控制机制看,城市天际线会趋于平缓,即使在高密度开发地区的高容积率地块,由于旷地率的限制,建筑高度与其周边片区相比也不会发生极大变化,亦不会出现“狭缝型”街道。

4.4旷地率对土地承载力的尊重

土地总是具有一定承载力,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超负荷的土地利用不仅会带来环境的破坏,还会反过来对自身造成损失。尤其在城市土地的开发过程中,经济利益的趋势往往使开发商忽略对土地承载力的考量,由此带来一系列诸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也会表现出阳光不足、通风差等不良的空间环境。

旷地率充分考虑到有限的土地承载力,将开发强度与室外空地在数值上进行紧密联系,

从定量的角度对开发强度提出限制要求。为保证不

过度开发,每增加建筑面积、就必须增加空地面积

的做法,是对土地承载力尊重的重要体现。

4.5旷地率对公共开放空间的看重

城市中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表现在公共绿地、

城市公园等面积较大的集中区域,更多地体现在每

块用地内的开敞空间,它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基

本组成单位。旷地率对用地内最小开敞空间的限制,

在保证该用地内有足够室外公共空间的同时,也为

城市提供了更大的公共开放空间。

美国区划法中的容积率奖励政策明确规定,若被开发用地能够为城市提供公共开放空间的话,将

可获得增加建筑面积的奖励。如图6所示,如果该

用地能提供公共广场,其建筑面积可增加20%。由此可见,旷地率对公共开放空间的看重程度可见一斑。

图6 纽约区划法中容积率奖励政策示意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纽约区划法C5-2分区

控制示意图改绘

5结语

本文研究的是我国现状控规指标体系中所缺失的重要指标——旷地率。首先通过站在历史语境的角度,分析缺失的原因,然后研究其基本概念和控制方法,证明旷地率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控制、对土地承载力的尊重和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看重,最终目的是提出将其引入我国控规指标体系。

注释

①本小结参考:蔡震.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关于控规如何更好适应规划管理要求的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②脉络区划,规定新建建筑的高度和容量,退界线的距离,和它们临街面的宽度,以使新建筑与现存邻里建筑特征相协调。居住和商业分区中带有A,B,D或X后缀的为脉络区划分区。

③笔者根据纽约区划条例中原文“The open space ratio is the amount of open space required on a residential zoning lot in non-contextual districts,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of the total floor area on the zoning lot. For example, if a building with 20,000 square feet of floor area has an OSR of 20, 4,000 square feet of open space would be required on the zoning lot (0.20 × 20,000 sq ft)”翻译。

参考文献

1.蔡震.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关于控规如何更好适应规划管理要求的研究. 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Emily talen. City Rules:How Regulations Affect Urban Form[M].

4.Kandi Brown, William L.Hall, Marjorie snook, Kathleen garvin. Sustainable Land Development and Restoration[M].

5.秦明周Richard H.Jackson 主编. 美国的土地利用与管制. 科学出版社,2004.

6.夏南凯田宝江等.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二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郭思佳,助理工程师,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在秦朝以来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海上丝绸之路发生很大的变化。总体说来,大致可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一)秦汉时期—形成期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发展很快。当时番禺地区已经拥有相当规模、技术水平很高的造船业。南越王墓出土的具有波斯风格的银盒、两河流域工艺制作的金珠泡饰、非洲原支象牙等珍贵文物,见证了当时以“番禺都会”(今广州)为中心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实况。 西汉史书明确记载海上丝绸之路。公元前111年,汉朝平南越,汉武帝派使者前往南海地区。《汉书·地理志》记载,其航线为:从徐闻(今广东徐闻县境内)、合浦(今广西合浦县境内)出发,经南海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南部的黄支国和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这是目前可见的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文字记载。 这样,从中国广东番禺、徐闻、广西合浦等港口启航西行,与从地中海、波斯湾、印度洋沿海港口出发往东航行的海上航线,就在印度洋上相遇并实现了对接,标志着贯通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打通,广东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此后,远至印度、罗马帝国的外国商人、使节,都沿着这条航路,往来沿海地区,进入中国内地。 (二)魏晋南北朝—发展期 这一时期南方政权(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因为与北方对峙,更注重向海洋发展,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航海经验的积累,也为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魏晋以后,开辟了一条沿海航线。这条航线自广州启航,经海南岛东面海域,直穿西沙群岛海面抵达南海诸国,再穿过马六甲海峡,直驶印度洋、红海、波斯湾。 这条航线穿越印度洋后,向西延伸到了阿拉伯半岛。那时,中国南方与斯里兰卡之间已经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官方联系。不少前往印度求法的中国僧人也取道海路。东晋高僧法显沿陆路到印度,由海路返回中国。 (三)隋唐时期—繁荣期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中国与西方的交通以陆路为主转向以海路为主,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大发展时期。广州成为唐朝最大的海外贸易中心,朝廷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 唐朝的“广州通海夷道”是最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具体走向为:从广州启航,沿东南方向航行至屯门山(今广东深圳南头),然后西行,经海南岛东部海面,越过西沙群岛,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抵印度南部后,沿半岛西岸北上,再沿海岸线西行直达波斯湾,从波斯湾沿阿拉伯半岛西南行可到非洲东岸。这条海路是八世纪至九世纪间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 在南海,东南亚诸国基本上进入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海海洋贸易圈内。考古发现显示,唐代广州极可能已开辟直航菲律宾的航线。唐朝陶瓷开始成为主要出口商品,湖南长沙窑、河南巩县窑、河北邢窑、浙江越窑、广东潮州窑等地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因而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 (四)宋元时期—鼎盛期 宋代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明显提高,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中国商船的远航能力大为加强。更重要的是宋代社会经济发展远超前代,私人海上贸易在政府

(完整版)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现实价值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现实价值 引言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在古代是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干线,现今的欧亚大陆桥中经由的路线有一大部分是原丝绸之路,所以人们称其为现代丝绸之路,这是目前亚欧大陆由东至西最为便捷的通道。它促进了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并沿用至今,也简称为丝路。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为人类文明史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内容摘要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本文主要描述丝绸之路的由来、丝路上文明的交流史和文明的传播,浅析东西方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丝路文化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对当代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丝绸之路历史意义现实价值 正文: 论丝绸之路在历史的文化价值 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它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古今历史文化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形成 丝绸之路,亦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13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历史波动率的计算方法

Historical Volatility Calculation This page is a step-by-step guide how to calculate historical volatility. Examples and Excel formulas are available in the Historical Volatility Calculator and Guide. Although you hear about the concept of historical volatility often, there is confusion regarding how exactly historical volatility is calculated. If you are using several different charting programs, it is quite likely that you will get slightly different historical volatility values for the same security with the same settings with different software. The following is the most common approach –calculating historical volatility as standard deviation of logarithmic returns, based on daily closing prices. What Historical Volatility Is Mathematically When talking about historical volatility of securities or security prices, we actually mean historical volatility of returns. It looks like a negligible distinction, but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alcu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volatility. Mathematically, historical volatility is the (usually annualized) standard deviation of returns. If you know how to calculate return in a particular period and how to calculate standard deviation, you already know how to calculate historical volatility. If you’re still not sure, detailed step-by-step guide follows. Deciding the Parameters There are 3 parameters we need to set: ?The basic period (for which we calculate returns in the beginning) – often 1 day is used ?How many periods enter the calculation (we’ll refer to this as n) –often 20 or 21 days (the number of trading days and therefore the number of basic periods in one month) ?How many periods there are in a year (this is used for annualizing volatility in the end) I mostly use 1 day (day-to-day returns), 21 or 63 days (representing 1 month or 3 months), and 252 (as there are 252 trading days per year on average).

海上丝绸之路为何以泉州为起点

海上丝绸之路为何以泉州为起点 在中国漫漫的五千年历史当中,丝绸之路铸就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辉煌。泉州这颗嵌在我国东南沿海的璀璨明珠,也曾经沐浴在丝绸之路的光芒之中,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以泉州为起点的。今天,我们重提这个话题,就是要探究泉州当时所具备的历史条件,更好地解读这段历史。 首先,从它的历史前提条件来看,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给泉州提供了一个历史契机。在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之前,东西方交流以主要是通过陆路丝绸之路来进行沟通的。然而随着战争的硝烟,加之另经济重心的南移,陆路丝绸之路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直至最后被取而代之。应该这样说,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有着必然性,但同时也有偶然性。 就在中国当是处于四分五裂的时期,一个兴起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蒙古族,带着他们的骑兵,带着他们的思想,席卷中华大地,继而统一整个中国,开创了另一个新的历史天地。它大力发展漕运和海运,拉直大运河,沟通南北航路,进一步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泉州,就是在这种历史机遇的推动下,走在了历史的最前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泰图说它"可以和埃及的亚历山大山港并驾齐驱,是世界上的两大港口之一。"后来游历中国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更说它是"世界第一大港"。史载:"当时泉州港中有大船百余艘,小船不可胜数,这里出产的绸缎,较杭州及大都更好。"足见当时泉州的繁荣景象,这也正是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典型表现。 当然,维系着这一繁荣景象,除了当时商品及海外贸易的发达之外,还在于当时统治者的统治策略。这与后来明清实行的海禁是大不相同的。开放的心态,正是当时元政府的施政理念。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元政府于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在泉州、庆元等地设立了市舶司,即专门用来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基于这样一个有序的管理,国际贸易范围更广了,出口的商品更多了。沿着这样一条丝绸之路,

怎样计算历史年代

记忆背诵: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怎样计算历史年代 一、公元纪年的由来: 1、以传说中的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纪年,作为纪年开始的标志,我国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采用公元纪年法。 2、公元纪年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以元年为界,元年前称为公元前××年,元年后称为 公元××年。每一个10年为一个年代,例:30年代指30-39。 3、世纪纪年: 一个世纪为100年,前20年为世纪的初期,后10年为世纪的末期。 如由年代换为世纪,百位上加1,其他不变。 例:公元1840年就是19世纪,只要在百位“8”上加1就行了。 公元前也是如此,例:公元前2070年,即公元前21世纪。 如由世纪换为年代,需知道一个世纪的跨度。例:19世纪指从1800年-1899年。 但是注意,公元前6世纪指从公元前599年-公元前500年。 比如: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请转化为世纪纪年,应该是公元前6世纪末。而像1999年澳门回归,就是20世纪末。在这里需要一提的是,公元后的大数为末期,小数为初期,而公元前恰恰相反,大数为初期,小数为末期。 二、计算年代: 不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差,例:司马迁(公元前190-公元前145),他的年龄应该是190-145=45岁,而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和减去1,例:光武帝(公元前6年—57年),那他的年龄是6+57-1=62岁。 练习: 1、公元前7世纪是从年到年。 2、公元7世纪是从年到年。 3、公元前120年是世纪年代。 4、1270年是世纪年代。 5、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他活了岁。 6、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灭亡于公元9年,西汉存在了年。 中国历史纪年法 1、君主在位纪年法 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纪年法,它用君主或王公的名号纪其在位的年次。如“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此种纪年法一直沿用至西汉初年。 2、年号纪年法 “年号”是历代皇帝专门用来纪年的名称。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纪年始于公元前140年西汉武帝时期。以后新君即位,照例于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元,称改元。历代相承。其间一帝在位,往往多次更改年号,亦称改元。(譬如汉武帝在位54年,使用年号11个;武则天称帝15年,使用年号13个。)明清行一帝一元制,中途皆不改元。年号一般用两字,偶尔也有三字(如南朝梁武帝用“中大通”、“中大同”)、四字(如武则天用“天册万岁”,宋太宗用“太平兴国”)的。 3、干支纪年法

关于如何计算隐含波动率

关于如何计算隐含波动率 我们知道,对于标准的欧式权证的理论价格,可以通过B-S 公式计算。在B-S 公式中,共有权证价格C 或P 、正股价格S 、行权价格X 、剩余期限(T-t )、无风险收益率r 和波动率σ六个参数。具体公式如下: 对于认购权证: ()12()()r T t C S N d Xe N d ??=??? 对于认沽权证: ()21[1()][1()]r T t P Xe N d S N d ??=????? 其中: N (.)为累计正态概率 2 1d = 21d d σ=?在这6个参数中,我们如果知道其中5个参数的值,就可以通过B-S 公式求解出第6个参数的值,尽管有的参数得不到明确的解析表达式,但是可以通过数值算法求解。 也就是说,对于特定的权证,根据现有市场的权证价格C 或P 、正股价格S 、行权价格X 、剩余期限(T-t )、无风险收益率r 五个参数,可以倒推出隐含在现有条件下的波动率,也即我们经常所说的隐含波动率或引申波幅。 以580006雅戈认购权证为例,以2006年6月21日收盘行情计算,正股价格5.81元,行权价格3.66元,2007年5月21日到期,那么距到期期限为0.912年,当前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为2.25%(以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计算),雅戈正股日收益率的年化波动率为38.8%,通过B-S 公式,立即可以得到,580006雅戈认购权证的理论价格为2.301元。同时,我们从市场上观察到,580006雅戈认购权证6月21日的收盘价为3.394元,带入B-S 公式,求得一个新的波动率的值为126.5%,使得对应的由B-S 公式计算的权证价格正好等于3.394元,那么 我们称这个波动率为隐含波动率(implied volatility ) 。为了计算隐含波动率,我们先假设它的大体区间,比如说0%-200%,先用(0%+200%)/2=100%的波动率计算权证理论价值(3.032元),发现小于市场价格,于是将隐含波动率区间改

(2)从美国百年10次股灾看2014年历史重演

(2)从美国百年10次股灾看2014年历史重演 一、美国百年10次大股灾发生前后的时间规律。 历史画卷生动地再现了100年美国金融市场的百态。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历史,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洞察人心。 下面是美国股市1900年--2004年百年涨跌走势图,1、100年前的绞肉机 开始日:1901年6月17日,结束日:1903年11月9日。道琼斯指数顶点:57,低点:31,跌幅:46%,时间:29个月。 这是美国投资策略有限公司数据库中指数纪录最早的数据,在1900年前道琼斯指数没有记录,因此这次股灾堪称最古老的股市大崩盘。 2、旧金山地震成为恐慌的推手 开始日:1906年1月19日,结束日:1907年11月15日。道琼斯指数顶点:76,低点:39,跌幅:49%,时间:22个月。 (注意:从上次股灾结束的1903年11月9日到本次股市1906年1月19日的高点共运行了26个月)

这场股灾史称“1907年大恐慌”,当时“百年美股第一人”杰西.利弗摩尔整30岁,靠恐慌前空头部位大量做空“太平洋联合铁路”股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美元,自此名扬资本市场30年。 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大熊市 开始日:1919年11月3日结束日:1921年8月24日道琼斯指数顶点:120,低点:64,跌幅:47%,熊市历经:21个月。 (注意:从上次股灾结束的1907年11月15日到本次股市1919年11月3日的高点共运行了12年) 这场熊市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国内企业盈利成长开始放慢、下滑,导致随后的2年熊市。从1921年第四季度开始,美国股市进入史无前例的8年大牛市。 4、1929大股灾。 开始日:1929年9月3日,结束日:1932年7月8日。道琼斯指数顶点:386,低点:40,跌幅:89%,历时:2年10个月共计34个月。 (注意:从上次股灾结束的1921年8月24日到本次股市1929年9月3日的高点共运行了8年)。 华尔街当时三位最成功的金融大亨均为独立操作的独行侠:利弗摩尔、巴鲁奇和老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父亲,也是美国第一届证监会主席和美国证券法制定者),全是空头仓位的大熊。

丝绸之路的起源(欧亚历史文化文库)

书名:丝绸之路的起源(欧亚历史文化文库) 书号:ISBN978-7-311-04662-0 定价94.00元 作者简介: 石云涛,男,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 师。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中国古代文学 和中西交通史。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讲 析》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内容简介: “欧亚历史文化文库”主要收入的是1978年以来我国内陆欧亚诸方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同时选择了部分国际欧亚学的经典名著,涉及区内众多民族、多种文化类别的语言、文字、风俗、宗教、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内容及其相互影响,在研究方法和资料构建上独显欧亚视野的优势和特色。 该套丛书的出版宗旨是:使读者能够在欧亚这一视野下系统、全面地品读历史,审视文化传统的发生、发展和变迁,认识我们的历史文化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推动我国的民族史、宗教史、边疆史、断代史乃至中华文化传统等现代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进步。 系统出版这些成果,对于指导我们国家的发展实践和构建稳定的发展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其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的民族史、宗教史、边疆史、各断代史乃至中华文化传统等现代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启发和推动作用,也将意义深远。 通常意义上的丝绸之路,指东起渭水流域,向中国内地延伸的贯通欧亚大陆的古代交通道路。有时随着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特别是都城的迁移,丝绸之路的东端会改变为其他地方,比如东汉时洛阳,就成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条道路绵亘数千里,两千多年间是中西交通的大动脉,它不仅是贸易路,也是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道路,对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作用。本书探讨了丝绸之路经历的创辟和开拓两个阶段,始终把中外交通的开辟和文化交流的开展与 “人”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上编讲述汉代以前丝绸之路的创辟,下编讲述汉代

波动率

波动率是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程度,是对资产收益率不确定性的衡量,用于反映金融资产的风险水平。波动率越高,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越剧烈,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就越强;波动率越低,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越平缓,资产收益率的确定性就越强。 产生的原因 从经济意义上解释,产生波动率的主要原因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宏观经济因素对某个产业部门的影响,即所谓的系统风险; 2、特定的事件对某个企业的冲击,即所谓的非系统风险; 3、投资者心理状态或预期的变化对股票价格所产生的作用。 波动率的分类 1、实际波动率 实际波动率又称作未来波动率,它是指对期权有效期内投资回报率波动程度的度量,由于投资回报率是一个随机过程,实际波动率永远是一个未知数。或者说,实际波动率是无法事先精确计算的,人们只能通过各种办法得到它的估计值。 2、历史波动率 历史波动率是指投资回报率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所表现出的波动率,它由标的资产市场价格过去一段时间的历史数据(即St的时间序列资料)反映。这就是说,可以根据{St}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出相应的波动率数据,然后运用统计推断方法估算回报率的标准差,从而得到历史波动率的估计值。显然,如果实际波动率是一个常数,它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则历史波动率就有可能是实际波动率的一个很好的近似。 3、预测波动率 预测波动率又称为预期波动率,它是指运用统计推断方法对实际波动率进行预测得到的结果,并将其用于期权定价模型,确定出期权的理论价值。因此,预测波动率是人们对期权进行理论定价时实际使用的波动率。这就是说,在讨论期权定价问题时所用的波动率一般均是指预测波动率。需要说明的是,预测波动率并不等于历史波动率,因为前者是人们对实际波动率的理解和认识,当然,历史波动率往往是这种理论和认识的基础。除此之外,人们对实际波动率的预测还可能来自经验判断等其他方面。 4、隐含波动率 隐含波动率是制期权市场投资者在进行期权交易时对实际波动率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已反映在期权的定价过程中。从理论上讲,要获得隐含波动率的大小并不困难。由于期权定价模型给出了期权价格与五个基本参数(St,X,r,T-t和σ)之间的定量关系,只要将其中前4个基本参数及期权的实际市场价格作为已知量代入期权定价模型,就可以从中解出惟一的未知量σ,其大小就是隐含波动率。因此,隐含波动率又可以理解为市场实际波动率的预期。期权定价模型需要的是在期权有效期内标的资产价格的实际波动率。相对于当期时期而言,它是一个未知量,因此,需要用预测波动率代替之,一般可简单地以历史波动率估计作为预测波动率,但更好的方法是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历史波动率作为初始预测值,根据定量资料和新得到的实际价格资料,不断调整修正,确定出波动率。[2] 影响 标的资产的波动率是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中一项重要因素。在计算期权的理论价格时,通常采用标的资产的历史波动率:波动率越大,期权的理论价格越高;反之波动率越小,期权的理论价格越低。波动率对期权价格的正向影响,可以理解为:对于期权的买方,由于买入期权付出的成本已经确定,标的资产的波动率越大,标的资产价格偏离执行价

路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变迁

陆上丝绸之路是原来将亚欧大陆连接的一条历史要道,它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和公元1世纪之间,直至15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道路本由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古罗马帝国。起初它是没有命名的,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时,大家就接受了这个称呼。 (上图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总图) 丝绸之路的兴起: 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于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在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曰趋频繁。 丝绸之路的繁盛: 丝绸之路在唐代进入了鼎盛时期,在丝绸之路东段,大漠南北与西域各国,修了很多支线通丝绸之路。大食、东罗马帝国也不断派使节到长安与中国相通。敦煌、阳关、玉门这些地方,成了当时“陆地上的海市”。唐朝贞观年间,中国僧侣游历印度的东道,并详细记载了从河西,经青海,由西藏进入尼泊尔的具体路线。玄奘就是其中的一位,从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写道:宜穈、麦,有粳稻,出蒲萄、石榴,多梨、柰、桃、杏。土产黄金、铜、铁、铅、锡。气序和,风俗质。文字取则印度,粗有改变。管弦伎乐,特善诸国。服饰锦褐,断发巾帽。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这就可以展现出丝绸之路的诸国 经济繁盛的大概了。 丝绸之路的没落: 海运的兴起,曾经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在宋代以后逐渐没落。由于西域的风沙化,导致当地的特产不再丰富,饥荒也变得逐渐的频繁起来,再加上战乱等多种因素导致丝绸之路从此不复存在。 本文资料节选自知乎,百度知道,百度百科 丝绸之路图片 玄 奘西行图:东 京国立 博 物 馆 藏 大唐西域记 玄奘著

探讨波动率计量方法及相关问题

探讨波动率计量方法及相关问题 摘要:在经济和金融研究中,波动性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投资组合选择、原生资产和衍生资产定价、风险管理等等都离不开对波动性的准确度量。所以,波动率的估计模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也成为实证金融学和时序计量经济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探讨两种估计波动率的方法,运用历史数据或者计算隐含波动率,并解释这两种方法及存在相关问题。以及对如何调整波动率给出一些提示。 关键词:布莱克—斯科尔斯波动率波动率微笑在经济和金融研究中,波动性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投资组合选择、原生资产和衍生资产定价、风险管理等等都离不开对波动性的准确度量。波动率的估计模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也成为实证金融学和时序计量经济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运用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对期权进行定价,在必须知道参数中,唯一无法直接观测到的标的资产的波动性。不幸的是它又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参数,它的估计至关重要。模型的假设已知从今天到到期日期的股票收益率的未来波动率。因为我们不能知道未来价格,只能对波动率进行估计。我们主要运用历史数据进行波动率或隐含波动率的估计。 从历史数据中估计波动率 估计波动率的一种方法是运用股票价格指数的历史数据。这个方法的问题是选择合适的时间长度来估计模型使用的参数,好像股票未来的波动率是已知的且恒定的。但即使是零星的经验也表明波动率是不稳定,股价也是经常跳跃式波动。 估计过程如下,我们观测到固定时间间隔的股票价格,例如每天()或每周()。这些观测可以用于计算时间段内的收益率: 其中是观测值的数目。然后运用这些收益率来估计时间段内的波动率,公式为: 其中等于的均值。记住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要求年化的股票收益率的波动率,因此,S必须用的平方根来年华波动率。 因此我们知道波动率在时间段内不是稳定的,难点是找到合适的n值。如果n值太大,我们就会选用过于久远的数据而得到与实际情况不同的波动率。如果n值太小,则估计的精度就会不好。对于股票数据,一个较好的折中应该是运用90到180天的时间段内的日数据,来估计波动率。 隐含波动率和波动率微笑 选用历史波动率的一个替代方法是使用隐含波动率:什么样的波动率能使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价格等于市场上观察到的期权价格。这样,我们在市场上观察到期权价格,然后从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中反向推导出隐含波动率。我们知道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 ,并给定市场上买入(或卖出)的期权价格,然后尝试求解这个方程得到西格玛。不幸的是已证明这个公式无法得到西格玛的解析解,而必须用数值来代替。 通常的市场运用是将隐含波动率与从历史收益率数据得到的波动率比较。如果隐含波动率相对于“历史波动率”较高,则根据专业知识,市场专业人士将倾向于卖出波动性,即波动率越高出售期权收到的期权价格将越高。如果隐含波动率相对于“历史波动率”较低,则投资者将很倾向于购买波动性,因为购买期权所支付的期权价格比平常要低。

150922美国加息周期历史数据统计总结

前四轮美国加息周期对资本市场影响统计: 道琼斯指数三次上涨,仅99-00年加息周期下跌4.08%。上证指数二次上涨,一次下跌,其中94-95跌幅28.76%,99-00涨幅12.14%,04-06涨幅19.51%。值得注意的是,在后两轮上证指数上涨的美国加息周期中,CRB平均涨幅远远超过前两轮;其对应的末次加息全球GDP均值约为5.2%,远高于前两轮的全球GDP均值3.68%;而1999年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的初始点,99-06年对应的是中国GDP趋势性快速上升阶段;与之相反,CRB涨幅最高的04-06阶段,美国GDP趋势性下行,末次加息GDP增速仅为2.94%,显著低于其他三轮加息周期。 美国国债收益率均上升,其中对政策利率变化敏感的2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幅度显著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表现最为明显的是04-06年加息周期,对应的2年期和10年涨幅分别为92.96%和12.99%;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加息周期中,首次加息时2年期国债收益率均明显低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但末次加息时,2年期国债收益率均上升至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当的水平。 CRB指数均实现上涨,但前两轮涨幅偏弱,平均涨幅为2.25%,其中94-95美元指数下跌,其对应的CRB涨幅为2.94%;后两轮涨幅较大,平均涨幅为23%,其中04-06美元指数下跌,其对应的CRB涨幅为30.25%。四轮加息周期中,美元指数有涨有跌,在前两轮加息周期中波动较大,其中88-89涨13.75%,94-95跌幅9.12%;后两轮加息周期中波动温和,其中99-00涨幅5.61%,04-06跌幅4.01%。 1988-2014年全球经济状态和结构性变化: 参考美国前四轮加息周期,首次加息时点之际,美国当季GDP同比增速均值约4.19%,当月CPI均值约2.9%,失业率均值约5.55%,全球GDP同比增速均值约4.255%;相比历史均值,目前美国加息条件明显偏弱,除失业率外,其余指标远逊于历史均值,其中15年二季度美国GDP增速2.66%,8月CPI仅0.2%,徘徊在通缩边缘,2014年全球GDP同比增速3.39%,而15年全球GDP增速大概率低于14年。 1988年-2014年,全球经济结构变化显著,发达经济体GDP占比由63.94%下降至43.1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GDP占比由36.06%下降至56.88%。从国际贸易角度看,四大进出口国家中,美、德、日进出口占比均收缩,其中日本降幅最大;中国进出口占比则显著上升,其中出口占比达到12.07%,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进口占比升至10.59%,仅次于美国的12.65%,而全球进口占比超过10%的国家只有中国和美国。 历史统计总结及对本轮加息参考性判断: 单从历史统计数据看,美国加息周期中CRB指数和国债收益率上涨概率100%;但新世纪以来,美国对CRB指数影响趋弱,中国因素趋强;09年之后,中国需求和美元流动性成为CRB指数波动的两大核心因素,其中中国需求于10年3月见顶(当季GDP为12.2%),美元指数则于2011年5月见底(5月4日72.696),CRB指数于11年4月见顶(4月29日

关于公元纪年的计算(换算)方法

关于公元纪年的计算(换算)方法 一、世纪:100年一个世纪,百位前面数值加1, 例: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0+1=11,所以,公元11世纪; 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2+1=3,所以,公元前3世纪; 例: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0+1=1,所以,公元前1世纪; 例:公元9年(西汉结束),0+1=1,所以,公元1世纪。 二、年代:10年一个年代十位数字是几就是几十年代 1.早期(初期):世纪头二十年 例:20世纪早期,1900——1919年左右; 例:前594(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元前6世纪早期。 2.晚期(世纪末):世纪最后10年 例:1885年(汽车产生),1898年(戊戌变法),19世纪晚期; 例: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6世纪晚期。 3.上半期(上半叶):世纪前50年 例:1800年——1850年左右,19世纪上半期。 4.后半期(下半叶):世纪后50年代 例:1851年——1899年,18世纪后半期。 三、××纪元多少年 1.××纪元多少年是公历多少年: 计算方法:纪元开始+多少年-1 例:道光二十年是: 1821(道光元年)+20-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例:中华民国26年是公历多少年: 1912(民国元年)+26-1=1937年(抗战爆发,南京大屠杀) 四、两者间隔 1.两者都是公元前或两者都是公元后: 计算方法:数值直接相减 例: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活了多大? 551―479=72 2.一个公元前,一个公元后: 计算方法:数值相加后减1, 例:中国奴隶社会结束(公元前476年)和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公元476年)相距多少年:476+476-1=951年 (PS.中国常用纪年方法干支纪年帝号纪年年号纪年详细见教材23页了解即可)

波动率

波动率研究 一、波动率概念 波动率是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程度,是对资产收益率不确定性的衡量,用于反映金融资产的风险水平。波动率越高,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越剧烈,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就越强;波动率越低,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越平缓,资产收益率的确定性就越强。 二、波动率的分类 1、隐含波动率 隐含波动率是将市场上的权证交易价格代入权证理论价格模型,反推出来的波动率数值。从理论上讲,要获得隐含波动率的大小并不困难。由于期权定价模型(如BS模型)给出了期权价格与五个基本参数(标的股价、执行价格、利率、到期时间、波动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只要将其中前4个基本参数及期权的实际市场价格作为已知量代入定价公式,就可以从中解出惟一的未知量,其大小就是隐含波动率。因此,隐含波动率又可以理解为市场实际波动率的预期。 2、历史波动率 历史波动率是指投资回报率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所表现出的波动率,它由标的资产市场价格过去一段时间的历史数据(即St的时间序列资料)反映。这就是说,可以根据{St}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出相应的波动率数据,然后运用统计推断方法估算回报率的标准差,从而得到历史波动率的估计值。显然,如果实际波动率是一个常数,它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则历史波动率就有可能是实际波动率的一个很好的近似。

3、预测波动率 预测波动率又称为预期波动率,它是指运用统计推断方法对实际波动率进行预测得到的结果,并将其用于期权定价模型,确定出期权的理论价值。因此,预测波动率是人们对期权进行理论定价时实际使用的波动率。这就是说,在讨论期权定价问题时所用的波动率一般均是指预测波动率。需要说明的是,预期波动率并不等于历史波动率,因为前者是人们对实际波动率的理解和认识,当然,历史波动率往往是这种理论和认识的基础。除此之外,人们对实际波动率的预测还可能来自经验判断等其他方面。 4、已实现波动率 已实现波动率是针对频率较高的数据计算的一种波动率,又称为日内波动率或高频波动率。高频数据是指以小时、分钟或秒为采集频率的数据。还有一类数据叫超高频数据,即人们获得的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实时的每笔成交数据。超高频数据的时间间隔是不一定相等的,具有时变性,它是交易过程中实时采集的数据,或称逐笔数据(Tick-by-Tick Data)。Garman & Klass(1980年)提出了日内波动率的一种估算方法—OHLC;Andersen, Bollerslev(1998)提出使用日内高频股价数据,可以获得对日波动率更精确的描述,并由此建立了一种基于高频股价数据的已实现波动率测度方法。由于高频数据中蕴含了比低频数据更多的市场波动信息,因此基于高频数据的波动率测度一定是一种更为真实的市场波动描述。已实现波动率的计算不需要复杂的参数估计方法,无模型、计算简便,在一定条件下是积分波动率(已实现波动率的概率极限)的无偏估计量,近年来在高频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5、其它高频波动率 高频数据包含了关于市场微观结构的信息,且频率越高,包含信息越多,而低频数据中,几乎不包含市场微观结构的信息。传统的经济理论通常认为市场是有效的:没有交易成本,没有摩擦,当前价格反映了所有信息、是资产的有效价格,已实现波动率即是基于资产的真实价格来估计的。但是,现实的金融市场往

由百年美股十大熊市分析看中国A股18年历次底部的构筑[2008-8]

由百年美股十大熊市分析看中国A股18年历次底部的构筑美国投资策略有限公司研发部总裁John Smith 联合撰写 2008 年8 月 在本轮上证指数由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重挫到2008年8月19日的2,285点左右,跌幅深达63%以上,即便是众多的机极投资者也都一直困惑于A股的这个市场底部到底在哪里或者将会是怎样形成。这里我们研发部的刜步观点是:如果这里有明显的事实显示中国A股整体的盈利能力同比和环比从新步入增长期,那市场的终枀底部形成的趋势将早晚会明确成立。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A 股整体盈利没有步入新的上升通道,那不管中国的经济数据显示它是否是走L形或其它的指标在全流通完成乊前,对A股都是基本上不会形成多少方向性的指导。 未杢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公司的研发部判断中国经济会是一个宽松式的慢升发展。资本市场会走一个较大的宽松形态的U型(情绪性恐慌结束,本能性底部形成)底部,再走出一个型(经济在振荡中好转恢复,从新向上扩展的事实,企业盈余利润恢复同比和环比成长)的base on top of base的形态。至于现在我们考虑指数跌到哪个位置具体的范围预测意义不大(这在仸何一次股灾中都意义不大),仸何点位都有可能。事实上多数时候预测的范围都是错误的,这点我们只能以市场小学生的心态杢耐心而恭敬地等候。为此,我们认为当前重要的是有必要对我们的机极客户迚行迚一步迚行“金融发展精加工的研究培训”工作,也

就是说很有必要让我们的机极客户对美股这个全球最大也是最流通化的市场乊过去100 年的发展历史和中国过去18 年A股的发展中历次大熊市的底部极筑做系统化的客观分析训练,这样也有利于我们对A股本轮熊市股灾所需的时间和结束的形态上有个较为充分的心里准备。 美国百年金融史之十大最恐怖股灾熊市如何结束(指数跌幅超过40%为基准): 这里我们将精选实战对比美股过去十大熊市的底部形态和时间,以及与其对比的中国A股已经发生过熊市的底部状冴。美股的熊市次序是按照其恐怖程度大小来排列: 美股最近一次大崩盘(图1): 这是美股过去100 多年中仅次于1929年的大股灾。 开始日:2000 年3 月7日 结束日:2002 年10月8 日 熊市历经:950天左右(31 个月) 纳斯达兊指数终枀顶点:5,133 纳斯达兊指数终枀低点:1,108 百分比跌幅:-78%

路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变迁

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变迁 陆上丝绸之路是原来将亚欧大陆连接的一条历史要道,它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和公元1世纪之间,直至15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道路本由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古罗马帝国。起初它是没有命名的,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时,大家就接受了这个称呼。 (上图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总图) 丝绸之路的兴起: 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 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 138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于途中 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设法 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 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 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在张 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 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 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曰趋频繁。 丝绸之路的繁盛: 丝绸之路在唐代进入了鼎盛时期,在丝绸之路 东段,大漠南北与西域各国,修了很多支线通丝绸 之路。大食、东罗马帝国也不断派使节到长安与中 国相通。敦煌、阳关、玉门这些地方,成了当时“陆 地上的海市”。唐朝贞观年间,中国僧侣游历印度 的东道,并详细记载了从河西,经青海,由西藏进 入尼泊尔的具体路线。玄奘就是其中的一位,从玄 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写道:宜穈、麦,有粳稻, 出蒲萄、石榴,多梨、柰、桃、杏。土产黄金、 铜、玄奘西行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海上丝绸之路的三大著名港口

海上丝绸之路的三大著名港口 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开辟了国际间文化与物质交流渠道,加速了世界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瞭解和友谊。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中国南方港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从公元3世纪30年代起,广州成为海丝主港;宋末至元代时,泉州超越广州,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承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便是泉州。 广州:史上唯一逾二千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广州古称番禺,位于南海之滨,凭借自身拥有的海上交通中心的优越条件, 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惟一的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从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广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由广州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的航线,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元代时,广州的中国第一大港的位置被泉州替代,但广州仍然是中国第二大港。在海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的历史中,相对其他沿海港口,广州被认为是唯一长期不衰的港口。明初、清初海禁,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 目前保存在广州市内各地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遗址共有20多处,包括南 海神庙、怀圣寺(光塔寺)、光孝寺、清真先贤古墓、莲花塔、沙面西式建筑等, 其中怀圣寺就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清真寺。中山四路的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光学寺,它是中国古代四大佛教翻译基地之一,有宋代羊城八景“光孝菩提”。位于下九路的西来初地、是印度名僧达摩首登广州的地方,建有西来庵,是今华林寺的前身。南海神庙,是古代扬帆出海前要祭拜的海神庙,历代皇帝都派人前来祭海,留有许多御碑。建于唐代的怀圣寺与光塔是古代阿拉伯人来广州经商的重要遗址,在唐宋时期这里曾居住过12万阿拉伯人,是盛极一时的“蕃坊”所在地。相关的文化古迹还有六榕寺与花塔、琶洲塔、赤岗塔、莲花塔、海幢寺、荔枝湾、长洲岛竹岗外国人公墓、琐罗亚斯德教徒墓地等,文化遗产之丰富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广州港无疑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最重要的港口,世界上亦属罕有。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可以称为“历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 泉州:元代为世界第一大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