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词汇教案

词汇教案

词汇教案
词汇教案

词汇学

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来学习。纵: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在这三个阶段中肯定有相同之处,但也有相异之处。横:汉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语法、语音、词汇中词汇变化最快,语法变化最慢。

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

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汇,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的组成部分可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基本词汇比较稳固,一般词汇则很敏感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变化。几乎处在经常的变动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词不断产生,旧词不断消亡,词汇也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起来,我们阅读古书,往往看不懂,主要原因就是词汇问题。

理解词汇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是我们阅读文言文的基础。

▲本章主要介绍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古汉语词汇的特点、古今词义的演变和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同义词及其辨析等问题。

单音词复音词

【教学目的】本节阐述双音节词的形成,让学生了解双音节合成词的形成经历了发展过程:两个单音节词(短语)——一个双音节词。

【重点难点】偏义复词指的是什么?它与形式相同的短语如何辨析?

【所用课时】3学时

【教学内容】

一、词汇和词义的继承和发展

汉语是不断发展的。在语言诸要素中,词汇的变化最显著,而词义则几乎处在经常的变动中。现代汉语词汇是从古代汉语词汇继承发展来的,两者旣有联系,又有差异。了解古今词汇和词义的继承和发展状况,不仅有助于掌握古代汉语词汇,而且也有助于理解现代汉语词汇。

1.古今词汇的继承性,主要表现在基本词汇的稳定性上。

单音词:人手心口日月山水春夏秋冬天地雷电上下左右轻重长短三六九寸尺丈复音词:蟋蟀地理国家制度扑灭主张选择经营聪明恐惧尝试美丽现代汉语从古代汉语词汇中继承了大量基本词和一般词。这些词长期以来一直使用,数千年来基本意义没有什么变化。它们是沟通古今汉语的重要因素。这是汉语词汇继承性和稳固性的表现。

2.古今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旧词不断消亡和新词不断产生。

词汇的新陈代谢,是同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习俗的改变、制度的变革以及人们认识的深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词所代表的客观事物随着社会发展消亡了,这个词往往就消亡了。

氏族社会以渔猎为主,“渔”、“猎”、“禽”、“兽”等词产生;畜牧时代以畜牧为主,“豕”、“羊”、“牡”(畜父也)、“牝”(畜母也)、“犊”(牛子也)等词产生;农业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黍”、“蚕”、“桑”等词产生;阶级社会出现后,“天子”、“侯”、“公”、“卿”、“大夫”、“臣”、“仆”、“妾”反映阶级关系的词产生,“电”、“神”、“祈”反映鬼神观念的词产生(祠cí是春祭,礿yào是夏祭,祓f ú是除灾祭,禬是祈福除殃祭,社是土地祭)。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以及风俗习惯

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思维与社会活动更趋复杂,为了满足各种交际的需要,产生“道”、“德”、“仁”、“义”、“忠”、“恕”、“信”、“智”、“怵”等大量抽象名词。

各个时代都有被历史淘汰了的词,现代汉语一般不再使用。这些词只保留在古代文献中,因此叫做历史词,其数量可观:耒耜戈盾箪笏黥刖膑薨弑相臣辇轩丞宰公主稽首词汇的消亡有种种情况:有的词在口语中不再使用了,在书面语中还长期保留着,文言中相当一部分词属于这种情况,如“君子”。有的词在“通语”(即特定历史时期的普通话)中消失,在方言中还保留着,“觳觫”一词至今在晋南一带的口语中还使用着。有的词不能作单词使用了,但还作为词素保存着,习—温习、知—知道、方—地方、乐—快乐。消亡的词作为词素保留着的很多。如恤:抚恤、体恤、怜恤等。又如崇:崇高、崇敬、推崇等。

汤:《说文?水部》:“汤,热水也。”《列子·汤问》:“日中如探汤。”本义热水,已经在通语中消亡了,但还保存在书面语中。如赴汤蹈火。还保存在江浙方言中。许杰《惨雾》:“母亲一边哭着,一边烧汤给他洗涤。”

斗:《说文?斗部》:“斗d?u,遇也。”段玉裁《注》:“凡今人云斗接者,是遇之理也。《周语》:‘谷雒斗,将毁王宫。’谓二水本异道,而忽相接,合为一也。古凡斗接用‘斗’字,斗争用‘斗’字。”“斗”本义遇,已经在通语中消亡了,但还保存在江淮方言和湘方言中。如“我斗到张三”,就是我遇到了张三”。“我斗到下雨”,就是“我遇到了下雨”。

新词的增加比旧词的消亡速度快得多,数量也大得多。用以表达衣食住行的词,甲骨文中祇有15个,金文中增加到71个,《说文》中增加到297个,几乎是甲骨文中的20倍。古汉语新词增加,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是一大关键。在这以前,有关生产活动及日常生活的词占很大比例。而春秋战国时期抽象名词、概括性的词,尤其是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词大大增加。另外,甲骨文中虚词很少,而春秋战国时古汉语中的虚词基本都产生了,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文言虚词体系,并逐渐形成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一批文言虚词。

这些新词随着社会制度改变,生产、文化、科学等等发展而产生。同时,虽然通常从语言的词汇中消失了一些已经陈旧的词,可是添加的新词的数量却要多得多,古汉语词汇总是以新词不断增加的总趋势向前发展的。

二、古汉语词汇的特点

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

1.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优势。

古汉语词汇特别是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的书面语言词汇,单音词占大多数。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旣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曹刿论战》除“长勺”、“败绩”是复音词,其余都是单音词。

这足以说明古代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优势的情况。

有人统计,《庄子?逍遥游》中复音词只有八十多个;《离骚》中复音词祇有一百四十多个。《诗经》中单音词占90.3%;《左传》中单音词占89%;《史记》、《尔雅》中单音词约占80%。古代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80-90%,而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词占80-90%。古汉语是以单音词为主的。一般来说,古书中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所以古人往往字词不分。前人研究古代汉语常以字为单位。“字”与“词”也不严格区分,“虚词”也被称为“虚字”,“名词”、“动词”也被称为“名字”、“动字”。

2.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发展。

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从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发展。新词增加,春秋战国时以单音词为主,唐宋后以双音词为主。由单音词发展为双音词,大致有三种方式:

1)换一複音词。即改换一个说法,用另外的字构成双音词。

師退,次於召陵。日—太阳,目—眼睛至—到来以—认为视—观看殆—危险

2)加一实词素。即加上一个实词素(等义或近义词素),与原来的单音词构成双音词。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月—月亮秋—秋天流—水流灌—灌注道—道理叹—感叹

3)加一虚词素。即加上一个虚词素,作为前缀或后缀构成双音词。

老——老杜、老刘、老虎、老鼠

尔——率尔如——宴如

虎—老虎果—果子石—石头

“阿”为附加词(虚词素)出现于汉代,南北朝最为盛行,唐后就不通行了。“老”为附加词,约兴起于唐,如“老杜(谓杜甫)、老刘(刘梦得)、老元(元微之)之类。尔、如、若、然为附加词,唐宋后仿古作品里还出现,口语里几乎失去构词能力,唯独“然”字频率很高,现在仍然使用,如果然、居然、当然、必然、依然等。

汉语词汇由单音词占优势发展到双音词占优势,大大减少了同音词和一词多义的现象,使语言日益精密、细致、明确,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

①并不是说,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发展到现代汉语才变成了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单音词已经发展为双音词了。

秦代“黔首”表示“民”,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战国时期已经广泛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是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诗经·秦风》中“权舆”表示“始”;《汉书·匈奴传》中“兼并”,汉代《十五从军征》中“阿谁”,唐代王恽诗中“老虎”,杜甫诗中“燕子”,宋代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弈棋”,梅尧臣诗中“船儿”等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当然,由单音词发展为双音词,并不意味着这些单音词都被双音词取代了,如“虎”与“老虎”仍然并用。也不能说产生了双音词,这些双音词就一定能长久沿用。词汇的发展,是一种复杂的新陈代谢现象。

②秦汉时期,单音词占绝对优势。秦汉后复音词尤其是双音词逐渐发展。从唐宋以后直到现在,双音词占绝对优势,而单音词则退居于次要地位。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单音词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大量同音词,从而影响语言交际。双音词能克服单音词义项过多的弊端,提高表意清晰度,所以,双音词成了汉语新词产生的主流。

③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大量外来词也就随之进入汉语词汇中来。外来词,主要来自西域、印度和欧洲。外来词进入汉语词汇,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

3.一词多义的现象极为普遍。

古代单音词居多,音节有限而词义无穷。词汇和词义不断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一词多义的现象。

解——新版《辞源》收了三个读音。列21个义项:1、剖开、分割肢体。2、分散,分裂。3、解开,消散。4、脱去,排除。5、分析,解释。6、晓悟,理解。7、值得,知道。8、通达。9、排泄。10、乐曲的章节。11、武术用语。12、文体的一种……(四册2865页)

这表明,在古汉语中,一个词常常具有许多义项,并兼属许多词类,比现代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要复杂得多。

一个词在某一处究竟表示什么意义,是什么性质的词,一时难以弄明白。如屈原长篇诗名“离骚”二字,有人认为是“遭遇着忧愁”,这是把“离”字理解为“罹”(遭遇、遭受);有人认为是“离别的忧愁”,这是把“离”字理解为“离别”;有人认为是“被离间的忧思”,这是把“离”字理解为“离间”;还有人认为是“发牢骚”等等。这都是由于一词多义、大家认识不一而造成的。古代汉语词汇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

三、古汉语复音词

(一)划分古汉语词的结构的标准

1 语素、词和字的关系

要了解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首先要搞清古汉语中语素、词和字的关系。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表义单位。一个语素最少有一个音节,也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语素不能单独使用,它必须组合成词,才能独立运用。词则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单位,它由语素组成。一个词最少有一个语素(单纯词),也可以有两个语素(合成词)。语素和词都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而字则不同,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只记录汉语中的一个音节。

a、如果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而这个语素只有一个音节,那么记录这个音节的汉字,既表示一个语素,也表示一个词。

b、如果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而这个语素有两个或几个音节,那么,记录这两个音节或几个音节的两个或几个汉字,只有合在一起才表示一个语素、一个词;如果把这两个或几个汉字拆开来,则每个汉字既不代表原语素,也不代表原词。

c、如果一个词由两个语素构成,根据古汉语的实际情况,它通常是一个双音词,也就是说,它是由两个单音节语素组成的;那么,记录这两个音节的汉字,分别代表一个语素。

2 划分古汉语词的结构的标准

以音节数为标准,古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单音词(天、地、人)、双音词(社稷、窈窕、足下)和多音词(赤条条)。

以语素数为标准,古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只含一个语素的单纯词(如“刀”、“口”、“参差”)和包含两个语素的合成词(如“天下”、“寡人”、“爪牙”)。

将以上两种标准结合起来,我们发现:a、、单音词只能由一个语素构成,必定是单纯词; b、双音词可以由一个语素构成,也可以由两个语素构成;前者叫“单纯双音词”,后者叫“合成双音词”。(古汉语中三音节词极为罕见,这儿不讨论。)

古汉语中,复音词所占比例虽然远远少于单音词,但就一部作品来说,其中复音词的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如《诗经》中的复音词就有三百多个,《吕氏春秋》中的复音词竟多达两千多个。古汉语复音词,可以分为单纯复音词和合成复音词两大类(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书名等从略)。

(二)单纯复音词(复习现代汉语中词的构成的相关资料)

1.联绵词

两个音节连缀表义的单纯词叫做联绵词,又叫“联绵字”、“连语”、“謰语”等。最先提出连绵词问题的宋代张有的《复古编》。王国维说它“合二字而成一语,其实犹一字也”。联绵词中的两个字拆分开来,有的有意义,有的没有意义。有的字有意义,这些字的意义也与联绵词的词义毫无关系。连绵词在书写上是两个字,这两个字只代表构成连绵词的两个音节的读音;这两个字(音)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意义,不可拆开理解。组成连绵词的每一个字的含义,一般来说,都与连绵词的词义无关。

根据联绵词音节的语音关系,可以把它分成四类。

1〉双声联绵词。如:

仿佛伶俐玲珑邂逅恍惚流离踟蹰唐突蜘蛛枇杷留連鴛鴦栗烈、觱发、造次、缤纷、侘傺、容与、突梯、滑稽、忸怩、便嬖、蟋蟀、蒹葭、蓬勃、唏嘘、仓卒、倜傥2〉迭韵联绵词。如:

逍遥扑朔荒唐蹉跎仓皇芍药葫芦玫瑰橄榄绸缪婆娑纷纭须臾、窈纠、顑颔、婵媛、崔嵬、苤苢、仓庚、薜荔、鎡基、彷徨、堂皇、逡巡、妖娆、披靡、扶疏、混沌3〉双声迭韵联绵词。如:缤纷辗转优游缱绻(qiǎn quǎn牢结;不离散。)

4〉非双声迭韵联绵词。如:浩荡颠沛扶摇陵迟狼藉铿锵跋扈雎鸠滂沱、浩荡、蜈蚣、狼藉、陵夷、逶迤、芙蓉。

《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表示长短不齐之貌。

“窈窕”形容女子身形体态美好,有人将它译成“苗条”。

《楚辞·渔父》:“屈原放逐,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瘦弱)萎靡,形容枯槁。”

对联绵词分类的根据是先秦古音,这是应该注意的。由于联绵词中的两个字因音见义、托名标识,所以往往字无定写。如“崔嵬”作“崔巍”、“陮隗”、“磪嵬”等;“匍匐”写作“匍扶”、“蒲服”、“蒲伏”、“扶服”等。“徘徊”也作“裴回”、“徘回”;“逶迤”也作“委移”、“逶陀”、“委它”、“委他”、“威夷”、“委蛇”、“委施”。

对于联绵词,切忌望文生义或把两个字拆分开来解释。

计犹豫未有所决。《汉书?高后纪》唐人颜师古《注》:“犹,兽名也……此兽性多疑虑,常居山中,忽闻有声,卽恐有人来且害之,每豫上树,久之无人,然后敢下,须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决者称犹豫焉。一曰陇西俗谓犬子为犹。犬随人行,每豫在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云犹豫也。”颜师古把联绵词“犹豫”拆分开来解释,犯瞭望文生义的错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庄子?百川灌河》清?郭庆藩《集释》:“‘洋’、‘羊’皆叚借字,其正字当作‘阳’……言望视太阳也。太阳在天,宜仰而观,故训为仰视。”“望洋”可以写作“望羊”、“望阳”、“茫洋”、“盳洋”等。郭庆藩认为“望阳”为“正字”,是对联绵词字无定写特点不了解的缘故。把“望阳”解作“望视太阳”,同样犯瞭望文生义的错误。在一些报刊上,不时可以看到把成语“望洋兴叹”中的联绵词“望洋”拆分开来换字的现象。如:“望山兴叹”、“望书兴叹”、“望题兴叹”、“望林兴叹”等,这都是对联绵词不理解的表现。

2.重言词/叠音词

两个相同音节构成的单纯词叫做迭音词。迭音词又叫“重言词”、“迭字”等。迭音词在古代相当多,主要用来摹拟声音和描绘状貌。

1〉摹拟声音。如:关关(和声)坎坎(伐木声)霍霍(磨刀声)淙淙潺潺喞喞

《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萧萧,马鸣之声,与“萧”本义“艾蒿”无关。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丁丁,伐木声,与“丁”本义“干支名”无关。

2〉描绘状貌。如:夭夭离离习习翩翩渺渺赫赫漠漠

翩piān疾飞的样子。翩翩∶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青草繁茂的样子)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桃之夭夭(美盛貌),灼灼其華。《诗经·周南·桃夭》

《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斤斤(明察的样子)计较

有的重言词的含义与记录这个词的字的含义有关。如《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昭昭,明白。昏昏,糊涂,它们分别同“昭”的“明亮”义、“昏”的“昏暗”义有联系。《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忡忡,忧愁之貌,同“忡”的“忧虑不安貌”有关。

依依(依恋的样子)、悠悠(久远的样子)、徐徐(慢行的样子)、袅袅(摇曳的样子)、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眈眈(狠狠注视的样子)、悄悄(忧愁的样子)、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氓之蚩蚩(忠厚的样子),抱布贸丝。

重言词在形式上与单音词的重叠形式相同,但在表意上是有区别的。迭音词的词义一般同书写它的单字意义无关,不能就单字来推测词义。这是区别它和单音词重迭形式的主要标准。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是单音词的重迭使用,意为“走了又走”、“走啊走”,表示动作的重复进行。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买花》家家、人人,是“家”、“人”的重迭,逐指“每一家”、“每一人”。

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孔雀东南飞》物物、种种是单音词的重叠形式。单音词的重叠形式在古汉语中颇为常见,如旦旦(每天)、卷卷(每卷)、朝朝(每天早晨)、暮暮(每天晚上)、人人(每人)、

家家(每家)、处处(每处)。

3.音譯外來詞:葡萄琵琶浮屠羅漢琉璃袈裟

(三)合成复音词

古汉语合成复音词主要有附加式、联合式、偏正式、动补式、动宾式、主谓式等。

1附加式合成复音词——由词干和表示附加意义的词组合而成的词。

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阿娇、阿瞒(曹操)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喜悦貌)忘食。陶潜《五柳先生传》

杂然相许。《列子?愚公移山》

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下》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庖丁解牛》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卫风·氓》

夫子莞尔而笑曰《论语·阳货》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庄子·逍遥游》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汉朝丞相。

古汉语中常用的词尾有“然”、“乎”、“焉”、“尔”、“如”、“若”等,它们一般用在形容词或动词之后。带词尾的双音词几乎都是形容词。潸然、喟然、飘然、勃然、沛然、填然、油然、焕乎、确乎、惄焉、莞尔、荣如、辱如、纷若、沃若。

2偏正式合成复音词

前一个词素修饰限制后一个词素,表意上以后一个词素为主的合成词。这类合成词是由词组凝固而来,结构稳定,整体表义。

天下、足下、陛下、先生、小人、没人(会潜水的人)、白鹭、黄鹂、太医、县长、县令、屯长、亭长、寡人、寡君国风百姓黎民诸侯国君天子鲁缟锦衣兵法中国

3动补式合成复音词

前一个词素表动作行为,后一个词素表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等的合成词。

激怒平定封闭击走匡正摧败扑灭充满断绝击破扰乱

4动宾式合成复音词

前一个词素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词素表示对象的合成词。如:

祭酒革命用事执事知府摄政司寇终身为人将军

5主谓式合成复音词

前一个词素表人或事物,后一个词素表人或事物的动作、状态等的合成词。

地动人定威震口吃天幸月蝕霜降夏至御用

6联合式合成复音词

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素并列起来构成的合成词。

根据两个词素在词中的表意作用,联合式合成复音词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同义复词——构成联合式合成复音词的两个词素意义相同或相近,表意上处于并列地位。

土地宾客言语朋友美丽险阻自从众庶功劳贵贱纯粹饥馑恐惧阻隘康庄(康指五通的路,庄指六通的路) 宇宙驽钝。

这种合成复音词的两个词素,在古汉语中可以拆分开来单独使用,并且位置可以互换,反映了由单音词向复音词演变过程中词的结构的不稳定性。

2〉变义复词

变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成,但这两个语素组成合成词后,其原先的含义发生了引申或比喻或借代变化,也就是说,词义并非两个语素原义的相加。

爪牙——本指野兽的脚爪、獠牙,爪牙,喻指国家的猛将。《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风水——“风”、“水”组合成双音词,表示宅地、坟地的地势、方向,用以附会吉凶祸福。

骨肉:指骨头、肌肉,它们组合成一个词后,是指整个躯体,《礼记?檀弓下》:骨肉复归于土,命也。”比喻引申指具有血缘关系的至亲,《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而爱过客也,多少之心异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

春秋:指春季和秋季。《诗经?鲁颂?閟(bì)宫》:“春秋匪解(懈),享祀不忒(ta)。”又泛指时间。又引伸为年龄。《史记?李斯列传》:“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

社稷:社,指土地之神,按方位命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色土,实际象征国土。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稷,指五谷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祗,农业之神。

1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左传·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汉书·高帝纪下》:“又加惠于诸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2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平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成了国家的象征。《韩非子·难一》:“晋阳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史记·吕太后本纪》:“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周后稷其母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足迹,踏之,践之而动如孕。生一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从他旁边过都不踩它;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为儿童时,好种树麻﹑菽,麻﹑菽。成人后,好耕农,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民皆效法。尧听说,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领袖:最早见于《晋书·魏舒传》,魏舒为国家鞠躬尽瘁,深受晋文帝器重,文帝每次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

水火:水与火。比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论语衡灵公》:“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指烹调。周礼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镬,以给水火之齐。”/比喻势不两立。互不相容。《易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比喻灾难、艰险。《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拯己於水火之中也。”/大小便的代称。《水浒》五一:“朱仝独自带过雷横,只做水火,来后面僻静处开了枷,放了雷横。”

干戈: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因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汉桓宽《盐铁论·世务》:“兵设而不试,干戈闭藏而不用。”;指战争。《史记·儒林列传序》:“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指兵士,武力。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孙武曰:‘吾以吴干戈西破楚,逐昭王而屠荆平王墓。’”;古代武舞。《礼记·文王世子》:“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於东序。”孙希旦集解:“干戈,武舞。”

尊卑:地位高低。《礼记·乐记》:“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秩序

消息:“消”本指消失,“息”本指滋长,最早现于《易经》:“日中则昃(za太阳偏西),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太阳到了中午就要逐渐西斜,月亮圆了就要逐渐亏缺,天地间的事物,或丰盈或虚弱,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时消减,有时滋长。)引申指音信、音讯。蔡琰《悲愤诗》:“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3〉偏义复词

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关的词素组成的联合式合成复音词,其中只有一个词素表示词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不表示词义的词。

词素+词素(一个表词义,一个仅起陪衬作用,不表词义)

偏义复词大多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素构成。如缓急、存亡、利害、兴亡、生死、安危、短长、作息、得失、毁誉等。下面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刘氏善举》: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

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戒之,曰“(与人为善,乃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丧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目之善举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战国策》“休祲”用“祲”义。

无毛羽以御寒暑。《列子·杨朱》“寒暑”用“寒”义。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贾谊《论积贮疏》“饥穰”用“饥”义。饥,荒年。穰,丰年

摇唇鼓舌,擅生是非。《庄子·盗跖》“是非”用“非”义。

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后汉书?何进传》“成败”用“败”义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昼夜勤作息

..,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还有一些偏义复词是由意义相关的词素组成的。

金鼓以声气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金鼓”用“鼓”义。

侯生摄(整顿)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衣冠”用“衣”义。

燕太子丹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史记·刺客列传》

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车马”用“车”义

我有亲父兄。《孔雀东南飞》“父兄”用“兄”义。

也有少数双音词与典故有关,其结构比较复杂,难以用正常方法分类。:

《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只有孝心笃厚的人才会对兄弟友爱。后来取句中“友于”二字,表示“兄弟之间的友爱”,《后汉书·史弼传》:“陛下隆于友于。”有时则直接以“友于”表示“兄弟”,如曹植《求通亲亲表》:“今之否隔,友于同忧。”“友”作动词,“于”是介词。

《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气味)如兰。”后取“金兰”表示交友投合、友情深厚。如《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山公,山涛;嵇,嵇康;阮,阮籍)后引申为结拜兄弟之辞,如“义结金兰”。“金兰”似为“联合式”,但又不同于我们上文分析过的各种联合关系等等。

小结:

1.汉语词的构成,也是有继承又有发展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单音词和复音词,现代汉语合成词的结构方式和古代汉语类似,这是今承古的一面。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这是现代汉语在古代汉语基础上发展的一面。

2.古代汉语的合成复音词最先是有两个单音节词临时组合成词组使用的,后来逐渐固定成一个词。在很长时间里,它们既可以作为两个单音节词连用,又可以作为一个合成复音词使用,有时这个复音词的词序可以颠倒。

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战国策·秦策二》地削兵弱。《战国策·秦策五》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左传·宣公二年》居处恭,执事敬。《论语·子路》

①复音词的词序颠倒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战国策》

②据上下问来确定,辨析是词还是短语。见课本89-90页。

古汉语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词,有时候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相同,如果以现代双音词的意义去粗粗解释,而不细加推敲玩味,似乎也讲得通,但实际上却错解了古书的含意。对于这种情况,必须细加辨别。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上衣和裙子。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周易?革卦》变革天命。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国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妻子和儿女

因览足下去通州日所留新旧文二十六轴,开卷得意,忽如会面。白居易《与元九书》得其意旨杨行密入宣州,诸将争取金帛。《资治通鉴?二五八卷》争取,争着夺取

练习:区别复合词(偏义复词)与短语:

左右

..,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以君贱之,食以草具。《战国策》从左右

“左”和“右”本指空间的两个方位,组合成一个词后,则指代君王或地位尊贵之人的近臣、近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由此义又引申表示对别人的尊称,如《战国策·燕策二》:“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在书信中,则专指对方,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

而歌呼呜呜快耳目

..者,真秦之声也。指见闻:~所及ㄧ~一新ㄧ~不广/指替人刺探消息的人:~众多。

耳目

..聪明,四枝(肢)坚固。《管子》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

..不杀人。”《战国策》

..与子路孰贤?”《孟子》曾子之母曰:“吾子

诸侯祭社稷

..。《礼记·檀弓》..。《礼记·王制》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执干戈以卫社稷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且陛下春秋

..高,法令无常。《汉书·苏武传》

布帛寻常

..,庸人不释。《韩非子·五蠹》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喻短或小。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

..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走不足以逃利害

..。

..。《列子》时有满虚,事有利害

窦宪椒房

..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之亲。《汉书·第五伦传》策扶老

因其富厚,交通

..王侯。《论积贮疏》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

..告于寡君。《左传·襄公八年》

都.国都城.城墙过百雉,国之害。《左传》凄凄复凄凄,嫁娶

..不须辞。《白头吟》

诞弥厥月,先生

..如达。《诗经·生民》(诞,语助词。毛传:“弥,终。”诞弥,怀孕足月。后指生日。)

令行禁止

..江前落,雷声峡外长。唐·王元竟《巫山》..,王者之事毕矣。《荀子·王制》电影

有非常

..之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不以规.圆尺矩.直尺,不成方圆。《孟子》..之事,然后有非常

军入塞,凡斩首虏

..万九千级。行捕首虏

..得数千人。

用善骑射,杀首虏

..多,为汉中郎将。《史记·李广传》。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咏马诗《房兵曹胡马》托死生:马值得信赖,对人的生命有保障。由于骏马善于驰骋,不畏空阔辽远的距离,你可以把最宝贵的生命都托付给他了

天下云集响.回声应.应和,赢粮而景(影)从。冯谖先驱

..,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

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

..,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

..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

..甚乎。(升:量酒器。概:刮平斗斛的用具。句意为分量足够。)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年少无父独.年老无子,振困穷,补不足。《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雖然,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虽然,虽然如此。虽,转折连词。然,代词。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然而,这样 却……然,代词。而,连词。

所以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荀子·议兵》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

所以报也。《左传·成公三年》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所以……,分别表示行为的工具、行为的方式和行为的原因。所,辅助性代词。以,介词。现代的“所以”是用在因果复句中表示结果的连词,与“故”的古义相当(《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可以,可以用来、能够凭借。可,能愿动词。以,介词(它的宾语“之”省略)。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孟子·滕文公上》其实,它们的实质。《后汉书〃黄琼传》:“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其实,偏正词组,他的实际情况。其,代词。实,名词。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非常,不同平常的意外变故。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非同寻常。现代“非常”是程度副词。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左传·襄公三年》前“于是”,在这个时候;后“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但其用法与现代连词“于是”比较接近。现代连词“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着前一件事,后一件事往往是由前一件事引起的,它是由后一个介宾词组“于是”发展而来的。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张俞《蚕妇》城,城市。市,做买卖。

(袁)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袁绍的母亲亲自做过婢仆,袁绍实在是出身低微卑贱的人。母,母亲;亲,亲自,作动词“为”的状语。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种植树木。

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荀子·王制》令行禁止,号令一发就能施行,禁令一下就停止。“禁止”实际上是条件复句的浓缩,与现代动词“禁止”不同。

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白璧上有一个小斑点,请允许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孟子·梁惠王上》地,土地。方,……见方。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知道,懂得道理(事理)。

吾辈无生理矣。方苞《狱中杂记》生理,活下去的理由(可能性)。晋嵇康《养生论》:“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生理,养生之理。杜甫《北征》:“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生理,谋生的方法。“生理”与现代表示“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的双音词“生理”不同。

故圣人以身体之。《淮南子·氾论训》身,自己的身体。体,体验。“身体力行”指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尧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谤,汤武有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淮南子·氾论训》责备,要求完美(责,求。备,完美)。现代“责备”是动词,义为埋怨、指责。

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名儒俊材置左右。《汉书·楚元王传》故事,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放心,放纵恣肆之心,偏正词组。

云髻半偏新睡觉。白居易《长恨歌》新睡觉,刚刚睡醒。

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韩)非。李斯使人遣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后来懊悔这样做。

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贾谊《鵩鸟赋》)

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汉书·霍光传》)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战国策·秦策》)

古今词义的异同

【教学目的】本节阐述古今词义的差异性,要让学生掌握古今词义在范围与情感色彩的差异,培养他们分析古今词义差异的能力,以及阅读古籍从古代词义的角度理解词义意识。

【重点难点】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

【所用课时】3学时

【教学内容】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对应情况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但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又必须看到语言的继承性。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就造成了古今语言既有“同”的一面,又有“异”的一面。我们今天阅读古书的一个难点,是词义差异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古今词义演变的知识。

古今汉语词义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

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古今汉语在词义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汉语的基本词汇,如自然现象的名称、亲属的称谓、肢体的名称等;有单音词,也有复音词,这些词古今传承,体现了汉语的稳定性。如:牛羊鸡鱼草木风雨雪泉石冷热高低大小多少嫁娶有无饮食侵略桥梁边境广大愉快缓慢注意:以上这些词语并非绝对没有变化,在一些次要的属性上仍然有一定差别。

①词所概况的客观对象发生了变化。

布衣——今天布是棉,麻,棉型化纤织物和混纺织物的统称,而古布一般指麻布,与帛相对。

镜——现代在玻璃背后涂上水银。但古人最初用大盆盛水照面,后用铜制成镜子。

②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坐——古今坐的方式不同,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变化。

虹——古认为是有生命的虫类,传说它能吸饮,人们叫它“虹饮”。甲骨文中有“出虹自北饮于河”。古代把虹比作美人。今天人们认识到虹是阳光射入水滴后,经过折射,反射,衍射而形成的在雨幕或雾幕上的彩色圆弧。

雷——古认为是“天鼓”,司雷之神是“雷公”,雷有意志,可以罚暴惩恶。现代物理学则认为雷声是带电云放电所释放出来的高温使水滴气化,空气体积迅速膨胀而发生的猛烈爆炸声。

还有一些一般词汇,古今意义也没有发生变化。《说文》:“钓,钩鱼也。”即用鱼钩钓鱼。又:“秕,不成粟也。”意思是秕谷是没有长好的粮食作物。又如蟋蟀、芍药、蟋蟀、苍蝇等我们阅读古书,按照现代汉语的意义去理解这类词,不会产生误解。也反映了古今词义有继承性的一面。

2.古今词义基本不同

①旧词的死亡

有一类词随着历史事物的消亡而消亡。《韩非子·五蠹》:“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遗以水。”“膢”是古代楚地在二月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之中祭祀形式消亡,“膢”这个词也就不用了。

还有的词,由于社会观念的改变,被别的词语所取代。《报任安书》:“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倡优”指表演歌舞的和表演杂技的艺人。现在一般叫做“演员”,旧词“倡优”也就不用了。

②古今同字异词

有一些本来是不同的词,古代和现代用相同的字记录,因而该字的古义和今义迥然不同。此类词是学习古汉语的重点词汇。如:

绸——《尔雅?释天》:“素锦绸杠。”郭璞注“以白地锦韬(缠裹、套住)旗之杆(用白底子的锦把旗杆裹起来)。”《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紧密缠缚)牖户。”孔颖达疏:“郑(玄)以为鸱鸮及天之未阴雨之时,剥彼桑根,以缠绵其牖户,乃得有此室巢。”趁着天还

没有下雨的时候,赶快用桑根的皮把鸟巢的空隙缠紧,只有把巢坚固了,才不怕人的侵害。后常以“未雨绸缪”喻防患于未然。“绸”在现代指“丝绸”。

行李——指外交使节。《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人们出行时所携带的衣物铺盖。

揭——古:高举。《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西柄之揭。”(箕星之北有南斗星,西翘长柄,向东远伸。)《战国策·齐策》:“于是乘其车,揭其剑。”后以“昭然若揭”形容真相毕露、明白清楚。今:常用义指把盖合或粘合的东西分开。

走——古代最常用的意义是“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弃甲曳(ya)兵而走。”又作谦辞。司马迁《报任安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释名》:“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走马观花。今义指步行。

去——古代最常用的意义是“离开”。《战国策》:“庄辛去之赵。”又作“除去”解。《礼记?大同》:“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今义表示趋向。

捉——古代最常用的意义是“握”。《世说新语?容止》:“帝(魏武帝曹操)自捉刀立床头。”又作“镇守”解。《周书?梁士彦传》:“略取河北,捉黎阳关,塞河阳路。”今义指抓。

叔——上古作“拾取”讲,《说文》:“叔,拾也。”《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现代“叔”只用于亲属称谓。

完——古代是“完整”、“完好”之义。《说文》:“完,全也。”《荀子·大略》:“食则饘粥不足,衣则竖褐不完。”“完璧归赵”、“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完”都表示“全”义。现代汉语中“完”是“完了”、“终结”之义。

羞——会意字,字形从手从羊,古义指“肉食品”,或泛指“食”。今义:害羞,不好意思。《离骚》:“折琼枝以为羞兮。”《左传·隐公元年》:“可羞于王公”,即“可进献给王公作美食之意”。

挥霍——上古没有“任意花钱”之意,而指“轻捷”“疾速的样子”。

交通——古代是“勾结”义,贬义词,《汉书·江充传》:“(赵太子丹)交通郡国豪猾,攻剽为奸,吏不能禁。”现代则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对于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词,要下功夫一一记牢。

《史记·项羽本纪》里项羽建议上将军宋义立即进军攻秦救赵。遭到宋义的拒绝:“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这条军令“很如羊”令人费解。有人说“很”同“狠”,于是解为“凶狠”,但羊并不凶狠。有人把“狠”引申为“好斗”。但“狠”作“好斗”解,恐怕很难举出别的例证来,何况羊虽然有时也打架,却并不以好斗著称。有人把“很”引申为“倔强”,还把羊说成是“野羊”,“如野羊那样好斗”,“倔强得像野羊”等等。“倔强”之义虽然近似,但它不应该是从“狠”字引申出来的,更不是用来说野羊的。把“很如羊”理解为“狠如羊”也与“猛如虎”的意思重复。其实“很”虽然同“狠”,但“很”与“狠”并非同一个字,《说文解字》:“狠,吠斗声”“很,不听从也”,而“很如羊”的“很”用的正是它的本义,人不听劝告,叫“很”;兽不听使唤,也可叫“很”,这里是用不听从使唤的羊来比喻不听劝告的人。“很如羊”,即不听从指挥如羊那样。再看宋义下的军令,三个比喻都是针对项羽而言的,“猛如虎”,是指斥他为人凶狠蛮横;“很如羊”是骂他生性“抵很难移”,不听军令;“贪如狼”是骂他一味贪功求胜,居然想一口吃掉秦军主力。

3.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古代还有“爱”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爱——古今有“喜欢”、“亲爱”。但上古常用的意义项是“吝惜”、“舍不得”。《老子》:“甚爱必大费。”《孟子·梁惠王上》:“吾何爱一牛”现代汉语没有。

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直到酒味变酸了也卖不掉。今天“售”指卖的行为。

古今词义的差别有时可以相当细微,容易造成误解,因此在学习中尤应注意分辨。

访——上古义为向人咨询。《说文》:“泛谋曰访。”徐锴注云:“此言泛谋,谓广问于人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意即秦穆公向蹇叔征询对偷袭郑国的意见。中古以后,“访”有“拜访”、“探望”、“寻访”等义,沿用至今。

勤——古常用义为辛劳、辛苦,与“逸”相对。《说文》:“勤,劳也。”“劳,剧也。”段玉裁注:“剧,用力甚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句中前面用“劳”,后面用“勤”,词义相同。《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今常用义为勤劳、勤快。

少——是“稍微”的意思,而不是“多少”的“少”。《左传·僖公五年》“太后之色少解。

劝:在古代表示对人的鼓励、劝勉。如《鞌之战》:“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即以此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国语·越语》:“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又如“劝学”、“劝农”都是鼓励的意思。但是人们常会从现代语感出发,把“劝”简单地理解成劝说(劝解)。

骤——古今有“急速”,但古代表示“屡次”,《楚辞·九歌·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吕氏春秋·适威》:“骤战而骤胜。”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今之‘骤’为暴疾之词,古则为屡然之词。凡《左传》、《国语》言‘骤’者,皆与‘屡’同义。”现表示“骤然”、“突然”。

敌——古代是匹敌、相对等的意思。敌国,指与我地位相匹敌的国家。《左传·桓公三年》:“凡公女嫁于敌国。”国君的女儿嫁到大小对等的诸侯国去(门当户对)。但是人们从许多语感出发,会把“敌国”误解为敌对的国家。

城——城墙→城市国——国都的城墙→首都→国家

池——古今是“池塘”。古代还有“护城河”,现代所无。

树——古今都有“树木”。古代还有“种植”,现代所无。

馆——古今都有“宾馆”。古代还有“宫殿”、“教学场所”,现代所无。

除——古今都有“除去”。古代还有“宫殿台阶”、“任命官吏”,现代所无

▲讨论:这三种词在阅读古籍时各有怎样的影响?

第二、三种词常会成为理解古籍的障碍,第三种词最容易让人误解古籍。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在异同的问题上,难处在异;在“微殊”。

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一)词义范围的变化

1.词义扩大:

指一个词的意义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是指演变后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大。其扩大方式一般为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词义扩大的现象在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中十分普遍。古汉语许多词的意义在发展中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专名变为通名,都属于这类情形。

菜——古义专指蔬菜,《说文》:“菜草之可食者。”《礼记·学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注:“菜,谓芹藻之属。”到了宋代,菜仍不含肉、蛋等副食。罗大经《鹤林玉露》:仇泰然对一幕僚说:“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为小官,乃敢食肉,定非廉士。”古书中常见“面带菜色”也是指蔬菜之黄绿色。《儒林外史》中菜已经由专指蔬菜而兼指肉、蛋等副食了。第四十二回:“都是些燕窝、鸭子、鸡、鱼……那菜一碗一碗的端上来。”

睡——古义指打盹。《说文·目部》:“坐寐也。”《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史记·苏秦列传》:“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苏轼《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以上“睡”均为“坐寐”。后来“睡”由“坐寐”发展到各种方式

的睡觉。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古“睡觉”作“寐”作“寝”。《论语》:“宰予昼寝。”

脸——古:目下颊上。今:面部。晏几道“轻匀两脸花,淡扫双眉柳。”

匠——古义专指木匠。《说文》:“匠,木工也。”段玉裁注:“百工皆称工、称匠,独举…木工?者,其字从斤也。以木工之称,引申为凡工之称。”今义为一切工匠,即段注所云“凡工之称”,木匠、皮匠、泥瓦匠、剃头匠等。

稠稀——本指苗密疏,后泛指一切密疏。

皮——古专指兽皮。带毛的叫皮,没有毛的叫“革”。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傅”中的“皮”即为古义。人皮为“肤”不叫“皮”,如“肤如凝脂”、“衣不暖肤”等。今泛指多种事物的表面部分以及皮一样的东西。《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礼记·坊记》郑玄注:“古者杀牲,食其肉,坐其皮。”

醒——本指由酒醉的状态愎复到正常状态。后来词义扩大,除“醒酒”,又主要指睡眠状态的结束。

诗——古:《诗经》。《论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今:一般诗歌。

河——古:黄河。《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孟子·梁惠王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内”指黄河北岸,今河南沁阳一带;“河东”指黄河以东,今山西西南部。汉代以前,“河”的常用义特指黄河。今:一般河流。由专称变为通称。

焚——《说文》:“焚,烧田也。”本义放火烧山林进行围猎(田,田猎,后来写作“畋”)。《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象有齿以焚其身。”大象因为有价值昂贵的象牙,因而导致自身遭受围猎。又如《孟子·许行》:“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后来“焚”的意义范围扩大,泛指一切焚烧。

齿——古:排列在唇前的牙。甲骨文画的是门牙。《墨子·非攻中》:“古者有语,唇亡则齿寒。”今:牙齿。白居易《与元九书书》:“未老而齿发早衰白。”把门牙扩大成为牙齿。

响——古专指回声。《玉篇》:“响,应声也。”《水经注·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过秦论》:“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今:泛指一切物体发出的音响,洛宾王《在狱鸣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宜沈。”概念外延扩展了。

粮——古义指外出时随身携带的(供旅行者吃的)干粮。《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经典释文》注:“居家为食,行道曰粮。”后来泛指各种粮食。《晋书·吴隐之传》:“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授亲族。”《后汉书·和帝纪》:“诏贷被灾诸郡民种粮。”这两处的“粮”均泛指所有粮食,尤其是后面一句,能做种粮的“粮”显然不是指“干粮”。现在所说的“粮”也是干湿生熟均可。

唱——古义指领唱。《诗经·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唱予和女。”今泛

指唱歌。王勃《腾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色——古代是脸色。《乐府·上山采蘼芜》:“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

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后来指颜色、色彩。

此外,“雄、雌、牙、齿”等词也表现出词义范围的扩大。

2.词义缩小:

指一个词的意义古义大于今义,今义包含在古义之中。其变化形式与扩大类恰相反,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来所反映的事物范围小,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宽泛到狭窄。

宫——古人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称“宫”。《说文·宀部》:“宫,室也。”《周易·困卦》:“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父母闻之,清宫(打扫房屋)除道。”《墨子·节

用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经典释文·尔雅音义》:“宫,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为宫也。”先秦无论贵贱所住的地方皆称宫,自秦始皇始专指皇帝所住的地方。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宫”的意义范围又进一步缩小,现在指一些群众集会的地方,如“文化宫”、“少年宫”、“科技宫”等。

臭——古义泛指各种气味。既有好闻的,也有难闻的;既有香气,也有臭气。《周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气味象兰草一样芳香)。”在表示秽气时在“臭”之前加“恶”,如《礼记·大学》:“如恶恶臭。”“恶臭”指难闻的气味。后来又泛指各种气味而专指秽气,如大家熟悉的一句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也。”这里“臭”和“香”相对,指秽气。

禽——古义为飞禽走兽的总称。《白虎通》:“禽者何?鸟兽之总名。”《周礼·天官·庖人》:“有六禽。”郑玄注:“宜为羔、豚、犊、麛、雉、雁。”《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后来词义范围缩小专指鸟类,《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者谓之禽,四足而毛者谓之兽。”

瓦——古义指陶器的总名。《说文·瓦部》:“土器已烧之总名。”凡是用土烧成的器皿都可以称之为“瓦”。“瓦”还可以指纺锤,如“弄瓦”的“瓦”,就是指用泥土做成的纺锤。给女孩子玩。所以生女孩叫“弄瓦之喜”,而生男孩叫弄璋之喜。今专指一种建筑材料。《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震。”

谷——古义泛指各种粮食作物。《诗经·豳风·七月》:“其始播百谷。”《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今专指一种农业作物——谷子。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凡谷,成熟有早晚。”

子——古义为子女的总称。《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后专指儿子。《战国策·赵策》:“父母之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

金——先秦泛指金属。《说文·金部》:“五色金也。”《说文》把“银”称为“白金”,“铜”称为“赤金”,“铁”为“黑金”。可见,“金”并不单指黄金。《左传·僖公十八年》:“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日:‘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楚王赐给郑国的“金”显然是指铜,那时,铸兵器、铸钟鼎都是用铜的。楚王担心赏赐给郑国的铜会用来制造武器,所以与郑盟誓。甲骨文中没有“金”字,金文中有了“金”、“铜”,但没有“银”、“铁”,郭沫若认为“铁”出现于春秋时期。到了“铁”、“锡”、“银”都出现以后,“金”就逐渐地专指“黄金”了。如《史记·文帝本纪》:“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现在“五金”、“金工”、“金属”等复合词里的词素还保留古代词义的痕迹。)

坐——古代除“坐下”外,还有“犯罪”、“因为”义,《曼子春秋·内篇》“王曰:‘何坐?’曰:‘坐盗。”《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犯罪”。汉乐府《陌上桑》:“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因为”。现专指“坐下”。

丈人——古代是对老者的尊称。《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父亲,即岳父。词义范围缩小了。

丈夫——古代指成年男子。《说文》:“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韩非子》:“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战国策·赵策》:“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后来只指配偶的男性一方,即“妻之夫”而言。概念外延缩小了。《谷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谷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虫——古代对动物的总称。《尔雅·释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大戴礼记·易本命》:“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后指人以外的其他动物,《西游记》第一回:“如今人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再后来专指昆虫。今方言中,鸟称虫蚁,麻雀称小虫,蛇称长虫,虎称大虫,仍可见端倪。

救——《说文》救,止也。(停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指挽救;止。”“止”的意思,

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救水:阻止水的泛滥。“救火”即止火。今义:帮助,使脱离困难和危险。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我的。《离骚》“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以后专用为皇帝的自称。词义范围缩小了。《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

兄弟——本义指“兄”和“弟”两个方面。《诗经·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据。”据:依靠。古代有时还指姊妹。如:“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而现代,“兄弟”只能指弟弟,不包括哥哥在内,更不包括姊妹在内。

3.词义转移:

词所代表的概念发生转移,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特点是新义产生后,旧义就不存在了,而新旧意义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

羹——古义指带汁的肉。《尔雅》:“肉谓之羹。”《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亦指带汤煮熟的蔬菜,《韩非子·五蠹》:“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古诗《十五从军行》:“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后来指汤类的食品,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羹”“汤”同义连文。如今之牛肉羹、粟米羹、莲子羹等。指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

涕——古义指眼泪。《庄子·大宗师》:“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入哭,甚哀,多涕。”上古鼻涕用“泗、洟”来表示。《诗经·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毛亨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后来由眼泪变为鼻涕。上古汉语中一般不用“泪”,汉代才有“泪”。王褒《僮约》:“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于是泪、涕分工,涕主要表示鼻涕。但汉以后仍有用“涕”表示眼泪者,如《出师表》:“临表涕零。”

寺——古义指官署。今义寺院。《后汉书·刘般传》:“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汉代有鸿胪寺,专门接待外宾的地方。东汉明帝年间,印度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应邀来洛阳,起先就住在鸿胪寺。不久,在洛阳西门外另建精舍,供其居住与安置经传,并以驮运经卷的白马命名,又袭用当时官署之称,名“白马寺”。随着弘法运动的展开,寺院逐渐成为僧众供佛和聚居修行场所的专称,而其官署之义反而不见了。

暂——古义指突然、一下子。表示时间范畴这一点上,古今义有联系,但具体的范围却发生了转移。上古:突然,一下子。中古:短暂;中古以后:暂时。《说文·穴部》:“突,犬从穴中暂出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后意义变为短暂的、短时的,庾信《镜赋》:“不肯片时入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再后来变为暂时的意思。

荤——古义指葱蒜等有辛辣刺激气味的蔬菜。《说文》:“荤,辛菜也。”《管子·立政》:“瓜瓠荤菜,百果具备。”后指鱼肉等肉类食品,《旧唐书·王维传》:“居常蔬食,不茹荤血。”范成大《离堆行》:“款门得得酬清樽,椒浆桂酒删膻荤。”舒梦兰《游山日记》:“公已绝荤久矣,亦尚思肉味否?”

领——古:脖子。今:领子。

忙——古:心中烦乱。今:工作多。

坟——本指高大的土堆或河堤。《方言》:“凡土而高且大者谓之坟。”《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沿着那汝水的大堤,砍伐那枝条树干)《楚辞·九章》:“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大坟”高大的土堆。《史记·文帝本纪》:“不治坟,欲为省。”(不去治大坟,是想节省一点钱)远古,人死理起来并不堆土,故《礼记·檀弓》云:“古者墓而不坟。”后来,墓上堆土,就把这种土堆称为“坟”,“坟”指用土堆起的坟墓。今义把原来的“高大的土堆”、“河堤”转移到“坟墓”上来了。从《说文》到《新华字典》,“坟”都只是注“坟墓”这一层意思。

豆——甲骨文中形似高脚杯,一种盛肉食的木制的高脚碗。《诗经·大雅·生民》:“于豆于登”(盛肉于豆,盛肉于登。”)到了汉代,“豆”的意义转移到豆类植物及其果实上了。豆类植物,上

古不叫“豆”,而叫“菽”。

走——本来指跑。《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后来指步行,行走。词义发生了转换。

狱——本来指案件。《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后来指监狱。词义发生了转换。

脚——原指小腿。中古后“脚”指踝骨以下部分,当“足”字解。今义小腿以下的部位。《韩非子·难言》:“孙子膑脚于魏。”

兵——本指兵器。《说文》:“兵,械也。”《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短兵相接”都指兵器,今义指士兵、战士,把“兵器”转移到持兵器的人。

谅——本指诚实,不指原谅。《楚辞·离骚》“惟此党人之不谅兮……’如果理解为“不原谅”,那就大错特错了。《论语》“友直、友谅、友多闻”——要和正直的人交朋友;要和诚实的人交朋友;要和有学问的人交朋友。“友谅”并不是要和能原谅自己的人交朋友。宋代以后,“谅”有了“原谅”的意义。“诚实”的意义被排挤了。

▲讨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各有何特点。

词义扩大的特点:今义大与古义,古义包括在今义之中。

词义缩小的特点:今义小与古义,今义是古义的一部分。

词义转移的特点:新义产生之后,旧义就不存在了,新旧义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

(二)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

词义的感情色彩是词的附加意义,表现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喜恶即主观评价的好坏,以及对词义轻重程度的判断。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表现了古人和今人对词义所概括的对象的态度。这种差异有两种表现形式:词义褒贬的变化和词义轻重的不同。

1、褒贬不同

风俗习尚和社会思潮的改变,往往引起人们对事物的爱惜与善恶评价的变化,从而影响词义褒贬的。由于风俗习尚和社会思潮的改变,从而影响词义褒贬的更替。有的词由褒义变为贬义,有的词由贬义变为褒义,有的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

爪牙——本表示得力的武臣猛将,褒义词。《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今义帮凶、走狗。贬义。《现代汉语词典》注释为“爪和牙是猛禽、猛兽的武器,比喻坏人的帮凶。”

复辟——古指“恢复君位”,褒义词,《明史·王骥传》:“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现指反动势力的复活、开历史的倒车。贬义词。

锻炼——古指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贬义词,《汉书·路温舒传》:“则锻炼而周纳之。”《后汉书·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近薄。”注:“锻炼犹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铸陶,锻炼使之成熟也。”现指劳动锻炼、思想锻炼、锻炼身体,经过实践使之提高或变好,褒义词。

交通——互相勾结。《史记·黥qíng布列传》:“丽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豪杰交通。”今指运输和邮电事业。

祥——古义指吉凶的征兆、预兆。《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安在?”表示预兆时为中性词。后指吉祥,《韩非子·内储说上》:“主欲治而不听之,不祥。”为褒义。

谤——古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中性词。《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战国策·齐策》:“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齐威王把“谤讥”、“面刺”和“上书谏”分别为三种情况。齐王下令:上赏:当面批评。中赏:写谏书批评。下赏:公开议论、批评。)也证明“谤讥”是背后议论。所以说“闻于寡人之耳”的“谤讥”还能够受“下赏”,这也证明该词不是贬义。今义诽谤、毁谤、造谣中伤。贬义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贿——古指赠送财物,中性词。《左传·宣公九年》:“孟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厚贿之。”今义贿赂,即“用财物收买”。贬义词。

谣言——指民间的歌谣谚语,感情色彩是中性的。《于谦全传》:“兄等曾闻得近日小儿谣言否?”《搜神记》:“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从人,从各。从“各”,表示相违背,违背人的心愿。本义灾祸,灾殃。)现在“谣言”指流传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并且具有贬义。

下流——在古代指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天则指品德恶劣,并且有明显的贬义。《报任安书》:“下流多谤议。”《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吹嘘——在古代指替人宣扬、称扬。扬雄《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现在指说大话,贬义。

侵——古义指不宣而战,无正义非正义之分。《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钟鼓曰侵,轻曰袭。”后指非正义的侵略、侵犯。《韩非子·内储说上》:“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走狗——《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世说新语·品藻》:“诸葛谨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2、轻重不同

词义由轻变重,即古义轻今义重

诛——古义为责备。从诛的字形可以分析出来。《说文·言部》:“诛,责也。”今成语有“口诛笔伐”。《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后来词义变重,成为“杀”的意思,《史记·项羽本纪》:“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成语有“天诛地灭”。

恨——古义指遗憾。《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洛阳伽蓝记》:“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西晋武帝时石崇和王恺kǎi斗富尽人皆知。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茫然自失。选自《世说新语汰侈》北魏孝明帝期间发生高阳王元雍和河间王元琛斗富事,据说元琛对章武王元融说:“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可怜的元融见了元琛和元雍富可敌国的财产,在又羡又妒之下竟然生了病导致三天没下床,而元融自己家的财物其实也不少,只是不满足而已。)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痛心和遗憾)于桓灵也。”今义指痛恨,词义程度明显加重。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蔡哀侯始知中了息侯之计,恨之入骨。”

词义由重变轻,即古义重今义轻

怨——古义指痛恨。《史记·淮阴侯列传》:“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邯、欣、翳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于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史记·袁盎列传》:“梁王由是怨盎,曾使人刺盎。”《史记·秦本纪》:“缪公怨此三人,痛入骨髓。”《汉书·苏武传》:“闻汉天子甚怨卫律。”用副词“甚”来修饰“怨”,可见怨恨的程度之深。后指埋怨,《陌上桑》:“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妹。”“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购——古义指重金购求、悬赏。《说文·贝部》:“购,以财有所求也。”《史记·项羽本纪》:“吾

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今义指一般的购买。《清史稿·兵志》:“请令两广督臣续购大小洋炮。”

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又不是孤立的,一个词意义的变化往往贯穿着几个方面。

诬——古义本指讲话夸大其辞,虚妄不实,词义较轻。《说文》:“诬,加也。”段玉裁注:“加与诬皆兼毁誉,言之毁誉不以实,皆曰诬也。”《墨子·非儒下》:“儒者迎妻。妻之奉祭祀,子将守宗庙,故重之。应之曰:‘此诬言也。’”后发展出“诬蔑”、“毁谤”、“诬陷”之义。《汉书·孙宝传》:“吏民未敢诬明府也。”颜师古注:“诬,谤也。”今义捏造事实冤枉人,词义重。

病——古义指重病、重伤,词义重。《说文》:“病,疾加也。”《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病,指受了重伤。《论语·子罕》:“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宋邢昺疏:“子疾病者,疾甚曰病;子路使门人为臣者,以孔子尝为鲁大夫,故子路欲使弟子行其家臣之礼,以夫子为大夫君也。”今泛指各种疾病,即生理上或心理上的不正常的状态,包括小毛病。单用“病”字,词义一般较轻;重病常用“大病”、“重病”表示。

贼——古义指犯上作乱的人或杀人劫货的强盗,词义重。《左传·宣公二年》:“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贼”是晋国太史董狐对杀死了晋灵公的晋臣赵穿的称呼。《周礼·秋官·士师》:“二曰邦贼。”郑玄注:“为逆乱者。”《后汉书·百官志一》:“贼曹(官名)主盗贼事。”“盗”指小偷,“贼”指强盗;“盗”是暗窃,“贼”是明抢。“贼”今指偷东西的人,词义较轻。

感激——古义感动奋激,词义很重,如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激”今指因别人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或感谢之意,词义较轻。

三、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

1.从字形上分析。

劝——从力,可见它的古义不是用言语劝说,而是勉力、奋力。

醒——与“醉”、“酣”等字一样从酉,所以字义与饮酒有关。因此“醒”的古义是酒醒。《左传》:“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2.从语境上分析。即根据词所处的上下文,和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分析。

睡——《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足以说明“睡”是打瞌睡,而不是躺下睡觉。

再——在古代指两次或第二次,《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

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

反义词并用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

同义词并用如“宫室”、“辅相”、“臣虏”、“货财”。

后代联合式复合词的词素一般都是同义、近义或反义的,可以提供考察词的古义的线索。如复合词“觉醒”说明“觉”与“醒”同义,它的古义是睡醒。又如复合词“寒暄”中的词素“暄”古义是温暖,与“寒”相反。对于这类复合词,我们可以由一个已知的词素意义去了解考察另一个词素的古义。

4.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从成语中去考察。揭竿而起、举世无双等。

四、分析古今词义的异同应注意的问题

1、“古”与“今”的历史性,所谓的古今为一对相对的意义或时间概念。

“古”与“今”是个历史概念。“古”、“今”不能截然分开。先秦为古,两汉则为今;两汉为

古,则六朝是今。古与今不是一刀分开的。币:(本义)丝织品→(先秦)礼物→(秦汉以后)货币

严格地说,“古今词义”这个概念,应当指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词义----先秦对汉代来说是古代,汉代可以称今;先秦、汉代对唐代说来是古,唐代又可以称今;不过,在一般的古代汉语基础课里所说的“古今词义”,是一个特定的概念。这个概念比较笼统,指的是文言文的词义和现代汉语的词义的关系,也就是说,把古代文献的词义,当成一个整体来看,不再计较它内部的小段分期。它是一个古汉语教学体系中的概念,而不是专门的、严格的词汇史概念。

古义与今义只是相对而言,有些词的古义今天还作为语素义保存在现代汉语双音词或成语中。如“走马观花”。有些今义唐宋时期就有了。唐王建《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要历史发展的观点,注意词义的时代性,切忌以今律古。

2、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

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不要误把古汉语的词按双音词来分析。

消息:古:消散与增长。贾谊《鸟赋》:“合散消息,安有常则。”今:news

补充资料

1、古今词义差异辨析举例

朕——古代是第一人称代词,人人可用,如《楚辞·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朕”是屈原的自称。《尔雅·释诂下》:“朕,我也。”郭璞注:“古者贵贱皆自称朕。”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称帝后,把“朕”定为“至尊之称”,以后历代相袭,只有皇帝才能 称“朕”。

币——上古指礼物。先秦外交官所带礼物有“玉、马、皮、圭、璧、帛”六种,称为“六币”,又特指用来送人的丝织品(即“帛”)。“币”在汉代产生“货币”义,一直沿用至今。

斃——上古是“向前倒下”之义。《左传·成公二年》:“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斃于车中。”“斃于车中”即“向前倒在车中”。一个人因疲劳过度或受重伤而趴倒在地,永远不起来,就是死了。汉代“斃”有“死亡”之义,一直沿用至今。

党——“党”是周代居民组织的单位,五百家为党。《周 礼· 地 官· 大司徒》:“五族为党。”郑玄注:“族,百家;党,五百家。”后来指由于某种利益而组成的集团,含贬义,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皆栾氏之党也。”现代是“政党”之义。

愤——上古是憋闷的意思。《说文》:“愤,懑也。”《论语·述而》:“不愤不启。”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从汉代起,“愤”产生了“因不满而情绪激动”即忿怒之义,《字汇》:“愤,怒也。”此义为现代常用义。

穷——古义为“极”、“尽”、“到尽头”。《荀子·富国》:“纵欲而不穷,则民心奋而不可说也。”杨倞注:“穷,极也。”《列子·汤问》:“飞卫之矢先穷。”张湛注:“穷,尽也。”“穷”也指生活极端困难,《战国策·赵策》:“振困穷,补不足。”特指仕途不通、不得显贵,王勃《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这个意义上,“穷”反义词是“达”,《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现代“穷”通用义“缺少钱财”,古代用“贫”,“贫”的反面是“富”。

狱——上古指案件、官司、诉讼,与现代所指的“监牢”不同。《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古代有“断狱”之说,意即“断案”、“听讼”。

逐——上古的基本意义是追赶、追捕、追击,与“追”同义。《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左传·庄公十年》:“遂逐齐师。”由此义又引申出“放逐”、“流放”之义,如《楚辞·哀郢》:“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又引申出“驱逐”、“驱赶”之义,如李斯《谏逐客书》:“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此义是现代通用义,与“追”不同。

淫——古代的常用义是“过分”、“过度”。《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又指长期下雨,《尔雅》:“久雨谓之淫。”又指奢侈浪费,《礼记·王制》:“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孔颖达疏:“淫谓过奢侈。”又指生活放纵,《国语·鲁语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二组 词语盘点》教案_6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其中两篇是精读课文,两篇是略读课文。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一组课文之后都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教学时通过“我会读”、“我会写”、“我会用”等环节来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情况,培养积累词语的方法和主动运用词语的意识。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作为小学的毕业年级已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综合阅读能力。特别是能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多数同学还能在别人回答的基础上给予补充或适当地评价。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词语盘点的词,学生已经学过,本课时的学习,实际就是学生对这些词语的复习和巩固,也是学生通过这些词语对这个单元四篇课文的内容再现,课堂上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挖掘对前面知识内容的欠缺,从而再加强学习,做到查漏补缺。教学策略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通过连接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知道学习生字词的多种方法和途径。引领学生进行词语造句、词语搭配、理解意思等形式的练习,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记忆,学会积累词语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正确书写“腊月、初旬、展览、张灯结彩”等词语,理解这些

所学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地运用。 过程方法: 通过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用一用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词语,并积累下来,能够灵活运用。 情感价值观: 培养好的读写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多种方式积累词语,运用词语说话,并能在习作中准确地运用所积累的词语。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整理所学的词语。 学生准备:搜集整理所学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汉字历史悠久,词汇丰富,词语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承担着连接句子的重要作用,形形色色的词语,就像一朵朵绚丽的花,打扮着语文的广阔天地。我们每学习完一个单元都会积累许多的生字词,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第二单元的“词语盘点”,来一次大比拼,看看谁掌握的生字新词多。板书:词语盘点 本单元词语盘点中,都是我们刚刚学习过的新词,读一读,想一想,看一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二、合作探究、总结方法 【活动一】我会读 读读写写

(完整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一、基本教学情况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教学对象:中低级水平留学生 学生人数:3名 授课学时:45分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个生词,并学会其读音、写法; 2、通过讲解新词语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并能在交际中使用; 3、适当对这些关于“在饭馆儿”的词语作出解释,从而扩大词汇量。 三、教学要求 1、要求能正确的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 2、要求能够正确书写每个生词 3、要求能运用本课生词造日常用的句子,并知道其运用的场合。 四、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owerpoint或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语境具体,有助于理解。教师可采用动作表演、自由对话、分组对话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更好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常出去外边的饭馆吃饭?” “有。” “那你们都是怎么点菜的呢?”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 “好吧,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的词汇,认识一下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生词导读: 给学生发印有18的生词一张纸,生词上方标注有拼音,给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熟悉。接下来用ppt展示生词,分成三组,分别让每个学生读6个,如果学生发音错误,教师进行纠正。 (三)讲解生词: 1、“正好”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上展示一张同学们坐在一起吃饭的图片,教师给出一个情景,“大家正在吃

饭,Adam正好来了” (3)让学生们自主思考“正好”的意思,引导后讲解时“这时候,刚刚好”的意思 (4)练习:模仿上面的情景,让学生分别造一个有“正好”的句子。 2、“门口”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走到教室门口,向学生提问:“老师站在哪里?” (3)向学生讲解“门口”的意思是站在门外面的意思。 3、“清蒸”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插入一个关于“清蒸”的短视频,向学生讲解清蒸是做菜的一种方法(3)向学生拓展其它的做菜方法,如炒,煮等。 4“味道”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 上展示四张关于“酸甜苦辣”的图片 (3)提问学生图片中的四种事物尝(吃)起来怎么样? (4)向学生讲解味道是舌头对于食物的感知,只有吃东西的时候才有感觉。 (5)练习:让学生就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造一个关于“味道”的句子。 5、“嫩”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展示两组图片,分别是“婴儿和老人”“嫩芽和大树”,采用对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嫩字的理解。 (3)讲解嫩的意思是“初生而柔弱”或者“幼稚” (4)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嫩的东西,教师加以引导和纠正。 6、“香”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准备两个东西:香水和樟脑丸 (3)教师将香水拿到鼻子前面做深呼吸的动作,表示很香水;当把樟脑丸拿到鼻子前,捂住鼻子,表示难闻。用动作演绎加深学生对“香”的理解,并告诉学生香的反义词是“丑”。 7、“菜单”“叫菜”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首先先展示菜单的图片,让学生清楚什么是菜单 (3)教师准备好一份菜单,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个当服务员,一个当手里拿着菜单的客人。让学生演绎一个情景:你在餐馆拿着菜单该怎么做 (4)当客人将菜单上想吃的菜告诉服务员时,跟学生说这就叫做“叫菜”。 8、“新鲜”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一组图片进行对比:一个鲜红的苹果和一个放久了的苹果 (3)向学生讲解新鲜的意思是:新鲜形容物品生产日期很近,没有遭受过多的污染。 (4)练习: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新鲜的东西,举出几个。 9、“清淡”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两组关于食物的图片:大鱼大肉和蔬菜水果,很浓的汤和很清的汤。 (3)向学生讲解清淡的两张意思:颜色、气味等不浓;食物含油脂少的

幼儿园小中_大班成语接龙

中班成语接龙: 一心一意意气风发发扬光大大海捞针针锋相对对牛弹琴勤能补拙卓尔不群群龙无首守口如瓶平易近人人定胜天天经地义义无反顾顾此失彼比翼双飞非同小可可乘之机鸡飞蛋打打草惊蛇舍近求远远见卓识十拿九稳稳如泰山山盟海誓势均力敌地老天荒荒诞不经惊慌失措措手不及急中生智志同道合何足挂齿尺寸之功功亏一篑溃不成军君臣佐使史无前例力不从心心旷神怡贻笑大方方兴未艾唉声叹气弃暗投明名正言顺顺水推舟周而复始始终不渝鱼目混珠珠联璧合何去何从从容不迫迫在眉睫节外生枝支离破碎岁月如流流离失所索然无味蔚然成风风花雪月月明星稀息事宁人人才辈出出神入化画龙点睛惊弓之鸟鸟语花香相濡以沫墨守成规归心似箭剑拔弩张张口结舌舍近求远远走高飞非此即彼比比皆是事过境迁千载难逢逢凶化吉集思广益义不容辞词穷理屈趋炎附势事与愿违惟妙惟肖笑里藏刀刀光剑影影单形只知难而进尽善尽美 一马当先先见之明明知故问问心无愧愧不敢当当机立断断章取义义无反顾 顾虑重重重见天日日新月异异想天开开门见山山穷水尽尽心竭力力争上游 游山玩水水深火热热火朝天天灾人祸祸不单行行若无事事出有因因小失大 大快人心心想事成成人之美美丽动人人山人海海阔天空空前绝后后来居上 上蹿下跳跳梁小丑丑态百出专心致志志士仁人人定胜天天下第一一步登天 天末凉风风趣横生生财有道道尽途穷穷山恶水水涨船高高傲自大大得人心 心口如一一飞冲天天保九如如日中天天无二日日月丽天天荒地老老罴当道 道路以目目中无人人命关天天下为家家贫亲老老大无成成败论人人众胜天 天下一家家道中落落花无言言行不一一手托天天女散花花天酒地地久天长 长治久安安常守分分文不名名落孙山山高水长长绳系日日久天长长夜难明 明月清风风虎云龙龙血玄黄黄道吉日日暮途穷 大班: 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安富尊荣+荣华富贵+贵而贱目+目无余子+子虚乌有+有目共睹+睹物思人+人中骐骥+骥子龙文+文质彬彬+彬彬有礼+礼贤下士+士饱马腾+腾云驾雾+雾里看花+花言巧语+语重心长+长此以往+往返徒劳+劳而无功+功成不居+居官守法+法外施仁+仁浆义粟+粟红贯朽+朽木死灰+灰飞烟灭+灭绝人性+性命交关+关门大吉+吉祥止止+止于至善+善贾而沽+沽名钓誉+誉不绝口+口蜜腹剑+剑戟森森+森罗万象+象箸玉杯+杯弓蛇影+影影绰绰+绰约多姿+姿意妄为+为人作嫁+嫁祸于人+人情冷暖+暖衣饱食+食不果腹+腹背之毛+毛手毛脚+脚踏实地+地老天荒+荒诞不经+经纬万端+端倪可察+察言观色+色若死灰+灰头土面+面有菜色+色授魂与+与民更始+始乱终弃+弃瑕录用+用舍行藏+藏垢纳污+污泥浊水+水乳交融+融会贯通+通宵达旦+旦种暮成+成人之美+美人迟暮+暮云春树+树大招风+风中之烛+烛照数计+计日程功+功德无量+量才录用+用行舍藏+藏头露尾+尾大不掉+掉以轻心+心急如焚+焚琴煮鹤+鹤发童颜+颜面扫地+地上天官+官逼民反+反裘负刍+刍荛之见+见微知著+著作等身+身强力壮+壮志凌云+云消雨散+散兵游勇+勇猛精进+进退失据+据理力争+争长论短+短小精悍+悍然不顾+顾影自怜+怜香惜玉+玉液琼浆+浆酒霍肉+肉薄骨并+并行不悖+悖入悖出+出奇制胜+胜任愉快+快马加鞭+鞭辟入里+里出外进+进寸退尺+尺寸可取+取巧图便+便宜行事+事与愿违+违心之论+论功行赏+赏心悦目+目光如豆+豆蔻年华+华而不实+实事求是+是古非今+今愁古恨+恨之入骨+骨腾肉飞+飞沿走壁+壁垒森严+严阵以待+待理不理+理屈词穷+穷原竟委+委曲求全+全力以赴+赴汤蹈火+火烧火燎+燎原烈火+火烧眉毛+毛羽零落+落井下石+石破天惊+惊惶失措+措置裕如+如运诸掌+掌上明珠+珠沉玉碎+碎琼乱玉+玉碎珠沉+沉滓泛起+起早贪黑+黑更半夜+夜雨对床+床头金尽+尽态极妍+妍姿艳质+质疑问难+难以为继+继往开来+来龙去脉+脉脉含情+情见势屈+屈打成招+招摇过市+市井之徒+徒劳往返+返老还童+童牛角马+马首是瞻+瞻前顾后+后顾之忧+忧国奉公+公子王孙+孙康映雪+

初中英语词汇课的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词汇课得教学设计 [内容摘要]:词汇量就是构成语言得得基础,只有学生积累了丰富得英语词汇,才会自主学习,为今后得英语学习打下良基。初中阶段就是学生记忆得黄金阶段,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得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教师要授人以鱼,教会学生用科学得学习方法。同时学会自主学习与发展也就是国家素质教育得要求。就是《英语新课标》得指导思想与宗旨。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方法多媒体单词记忆积累拓展 一、教学内容:初中阶段得单词与词组。 二、教学目标: 1、提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词汇得兴趣,培养学习得自觉性与合作精神。 2、会拼读单词,掌握常见得使用方法。 3、掌握词汇得记忆方法,以及各种变化方式。 4、培养学习词汇得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得语言运用能力。 5、借助情感因素,营造亲切、与谐、活泼得课堂气氛,促进学习思维。

6、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得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词汇得记忆与拓展。 四、教学难点:词汇得综合运用。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表演式、多媒体等。 六、教学用具:课件、实物、图片。 七、课时:一节 八、学情分析: 1、有利条件:学生在小学时基本上已经学习解除了简单得了英语,有了词汇学习得基础,积累了一些简单得词汇,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完成词汇学习任务。 2、不利条件: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得学校,英语基础与学习习惯各不相同。再加上初中阶段词汇量得增多,给学生增加了许多词汇记忆得困难。同时初中生受年龄特征得局限,面对众多得词汇,在学习中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很难有更多得付出,更不可能去加以全面得拓展与深化。 九、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①复习巩固:老师让学生跟录音大声朗读上一节课教授得单词。唤醒学生得记忆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二组 词语盘点》教案_2

第二单元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本单元的生字词 2、能正确、规范地书写“读读写写”中的字词 3、能正确运用本单元的词语,会造句并合理使用。 【教学重难点】 1、 2、 3、理解“初旬”“张灯结彩”“鼻祖”“布施”“蜂拥而至”。运用“万象更新”“蜂拥而至”“能歌善舞”造句。 理解一字多义“旬”“酷”在不同词语中的具体含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节课目标 1、会认读 2、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3、能正确使用 二、复习“读读写写” (一)认读“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1、学生自读练习

2、分组齐读 (二)理解重点词语 1、生自问自答,解决部分词语含义 2、老师提问“初旬”“万象更新”“张灯结彩”,大家一起解决问题。 3、课件出示重点词语意义,学生齐读。 (三)词语运用 1、老师出示范例,引导学生自己造句。 2、生自己思考,并写下自己造的句子,可以同桌讨论。 3、全班交流,师生一同评价。 (四)看拼音写词语 1、学生自己拼写 2、同桌检查 3、老师查看学生书写情况,板书易错字。 三、复习“读读记记” (一)认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1、学生自读练习 2、分组齐读 (二)理解重点词语 1、生自问自答,解决部分词语含义 2、老师提问“鼻祖”“布施”“酷热”“蜂拥而至”,大家一起解决问题 3、课件出示重点词语意义,学生齐读

(三)词语运用 1、老师出示范例,引导学生自己造句。 2、生自己思考,并写下自己造的句子,可以同桌讨论。 3、全班交流,师生一同评价。 四、补全词语 ()庙会()马灯 万()更新()灯结彩()堂大笑 能()善()别无所()()拥而至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相信大家能够查缺补漏。知识要不断复习才能巩固,不能学着新知识忘记旧知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大家再接再厉! 教学反思: 词语会运用才算真正掌握,所以不但要能正确书写,还要能正确使用。之前的教学中忽略了这一点,所以今后要注意强化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会写会用,才算真正掌握。

高中词汇教案

教学 课题 Hobbies and Interests 课程 类型 Vocabulary 授课人马赛赛 教学重点 1.重要词汇 devotion hobbyist relax individual attend raise collect spare require mental physical nurture relief balance yield enjoyment 2.明白个人兴趣与爱好的重要性 3.能完成各阶段所设置的相关人物,提高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4.使学生能够合作完成此课任务 教学难点 1.如何使学生能正确的进行英语表达,提高交际的能力 2.如何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双人或小组的讨论,创设情景进行交际,有效完成任务。 3.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堂练习明白学习积累词汇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4. 怎样以阅读课的教学为依托,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 1.本话题材料重点的词汇(见教学重点第1点)。 2.充分理解材料大意并完成所给的任务。 3.充分理解个人兴趣与爱好的重要性。 (二)、情感目标 利用多媒体手段加强学习本课内容及相关英语表达的氛围,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景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本部分旨在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强化个人兴趣与爱好意识。 教学 方法 1.情境教学法 3.任务型教学法 4.交际法 学习方法 本课将结合活动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中通过合作和探究来完成他们的任务。 教学 手段 PPT,图片,

Teaching Procedures 教学过程设计 Step1: lead-in 1. T:Hello, everyone. I like reading, playing basketball and doing riddles of letters. Now, let’s try some riddles. Q:What letter is a drink? A:T. (tea) Q:What letter is a part of the head? A: I. (eye) Q:What letter is an insect(昆虫)? A:B. (bee) Q: What letter is a kind of vegetable? A: P. (pea) (Show the following riddles one by one on PPT and ask students to speak out the answers.) 2. Vocabulary T: I also like learning new words. In this class, we will learn some new words on interests a nd hobbies together.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顺利展开我们的话题。在导入部分运用简单的字谜游戏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为后面的活动与练习准备好装态, Step2: Pronunciation Ask students to individually do the following exercise of pronunciation. Then check their answ ers. Match each word with its phonetic symbol. devotion [k?'lekt] hobbyist [r?'l?ks] relax [d?'v???(?)n] individual [?'tend] attend [re?z] raise [spe?] collect [?nd?'v?dj?(?)l] spare['h?b??st]

小学语文字词教案

乐山思文教育 第二讲《字》 一,汉字的笔画 汉字的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提、折、勾 汉字笔画名称表 二,汉字的笔顺 一个字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叫做笔顺。汉字的笔顺有一定规律,一般是: 先横后竖十一十 先撇后捺人丿人 从上到下主亠 从左到右川丿 先外后里再封口田 先中间后两边山 从外到里向内 此外,还要注意下列比较特殊的书写规则: 1、关于写点的顺序,应注意: 点在左上先写,如:斗、为、头 点在右上后写,如:戈、发、我 点在里面后写,如:瓦、丹、叉 2、竖在上面(左横的左面,在上包下或全包围结构里,一般光写,如:战、冈、圈。

3、之廴作偏旁的字,和一些下包上的半包围结构,一般先内后外,如:过、延、画。 三,汉字的结构 独体字:天、木左右结构:说、你 上下结构:忠、秀左中右结构:谢、做 上中下结构:意、喜全包围结构:国、园 半包围结构:同、凶品字结构:森、晶 四,汉字的偏旁和部首 所有的部首都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常用汉字部首名称表 五,形近字 形近字是指在形体、结构、部件等方面很相近的字。 六,多音字 七,错别字 八,多义字 指具有同时存在、相互联系的几个不同意义的汉字。 例:深 (1)从上到小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深山) (2)深度。(河水深两米) (3)深入,深刻。(深谈) (4)(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 (5)(颜色)浓。(深绿) (6)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夜) (7)很,十分。(深知) (8)深奥。(由浅入深)

乐山思文教育 第四讲词语 一、词义 (一)单义词和多义词 1.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单义词大多是人名、地名、事物名称、科学术语,如“李白”“北京”“桌子”等。 2.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例:高昂 ①高高地扬起。例如:高昂着头 ②(声音、情绪)高。例如:士气高昂 ③昂贵。例如:价格高昂 (二)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一个词不论有几个意义,总有一个意义是最初的、最基本的、最常用的,这个意义就是词的本义。在词的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经常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是词的引申义。借用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来比喻另一事物时产生的新意义是词的比喻义。例如 ①漫山遍野开满了这种黄色的花。(本义:指可观赏的植物的繁殖器 官) ②他累得头昏眼花。(引申义:眼睛模糊迷乱) ③她穿了一件漂亮的小花褂。(引申义:颜色或种类错杂) ④她是我们学校的校花。(比喻义:年轻漂亮的女子)

英语词汇课教案全英文

英语词汇课教案全英文 【篇一:幼儿英语教案】 幼儿园小班英语cat和dog教案 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于英语的兴趣,让幼儿乐意参与英语 活动2.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幼儿了解动物cat 和dog 的英语名称3.通过活动促进幼儿交往能力与初步的合作能力二、活动内容听懂、会说单词cat 和dog三、活动准备猫和狗的的卡片、猫与狗的头饰、黑板、录音机等。 四、活动过程1.用英语问候师:hello!引导幼儿模仿说“hello” 师:ok,i’m miss du ,when i say “hello” to you, you can say “hello,!”(对给回答得好的幼儿“give me five!”,运用夸张的肢体动作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2.热身运动师:let’s warm up! listen to the music. let’s say “music”(做朝向录音机的动作)师生共做表演“follow me” 3.单词呈现(1)cat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新朋友,让我们 猜猜它是谁?将卡片藏在黑板后面,露出一点,直到猜出才显示卡 片单词呈现方式:卡片(用不同的部位击打卡片并说出单词),捉 迷藏游戏(小猫跟我们玩躲猫猫游戏,幼儿眼睛闭起来,引导幼儿 朝不同方向念单词,叫cat出来)(2)dog引导幼儿猜测是不是在 帘子后,教师进去看一下,发出“汪汪汪“的声音,引出”dog” 单词呈现:chant “dog dog汪汪汪”;卡片4.游戏小猫哪去了, 小猫告诉老师,只要和老师一起跳着喊,他就会出来了,钻山洞: 选出两个小朋友做桥墩,钻山洞的小朋友(第一个带上头饰)要边 念单词边钻,引导还没钻的幼儿一起说,让每一位幼儿练习说;钻 山洞人数不可以多。

英语词汇课教案培训资料

英语词汇课教案

I. Teaching Objectives 1. Language Objectives (1)Help students know the collocation and meanings of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phrases: embarrassed, instruction, far from, nothing like, looking forward to etc. (2)Help students acquire the use of adjective ending –ing and –ed. (3)Help students know the use of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2. Ability Objectives (1)Enable students to use these new words correctly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2)Enable students to use adjective ending –ing and –ed correctly in daily life to describe sth . II. Important Points 1. Master some phrase, and some new words 2. Master the use of adjective ending –ing and -ed III. Difficult Points Analyze components of a sentence IV. Teaching Methods 1. Practice, discover, Asking and Answering, Explaining 2. Teaching Aids: text book V.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 Reading (1 minute)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First let’s read the new words and new phrases, please turn to page 113 and read the new words from enthusiastic to amazed, go(enthusiastic, amazing, information, website, brilliant,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 embarrassed, description, amazed) OK. Very good! Step II Lead -in (1 minute) T: Everybody, after we have studied this passage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we all know that the writer had a wonderful experience of his first day in senior high school. In this class let’s study some useful words and phrases. Phrases (look forward to, far from, nothing like) and words (bored/boring tired/tiring excited/exciting surprising/surprised interesting/interested embarrassed /embarrassing) Step III Careful analyzing (8 minutes) (此处挑两个讲即可) OK. Well done! Now let’s look at some of the difficult points in the text! The first one: 1. the classrooms in li kang’s school are amazing/ some students were embarrassed at first. Fellows we have already learned the adjective ending –ing and –ed in our junior high school, so let’s turn to page 7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 Two minutes. (then the teacher check the answers), then let us look at grammar 2 the 2nd one choose the correct explanation

高中英语必修4-Unit3 词汇和短语教案

高中英语必修4 Unit 3词汇和短语教案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

Period I Break through vocabulary and expressions Teaching aims: Teach and study the language points to grasp and use them freely I. Let’s students make a thorough inquiry before class ★重点单词 1. prep. 遍及;贯穿,adv.到处、始终、全部 2.vt.&vi. 滑动,滑行,n.幻灯片 3.n.失败;破产;不及格_____ 4.磨破的;穿旧的adj. 5.adj. 突出的;杰出的;显着的 6.Vt.&vi 克服;战胜 7.adj.多山的;山一般的_______ 8.特别的;特殊的,adj. adv. 9.使欢乐;款待,vt.&vi.. ; 10.adj..困难;难点_____________;n.困难事——————

11.adj.满足的;满意的; 12. direct vt.&vi__________;; ; ; .迷人的;有魅力的___________ . 使惊讶; ★重点短语 1.玩文字游戏_________ 2. knock into 3.跌倒;跌下________ 4. be cruel to 5. 情况比﹍﹍更差_____ 6. become famous for 7.遍及全世界____________ 8 a homeless person 9.克服困难_________ 10 be kind to 11. 以﹍﹍为背景___________ 12. in search of 13. 拿起____________ 14. cut off 15. 主演____________ 16. outstanding work a thorough inquriy during class Teaching aims: Master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STEP 1. Pronunciation correcting Read after the teacher or the tape twice. Then the teacher asks the students to read words by themselves. STEP in memorizing the new words The teacher analyses the structure and usage of the new words briefly. STEP Teacher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t ones. STEP4.当堂达标 ★单词竞猜 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PART 1) ★单词拼写 1.Don’t be _________(满足于)with your little success. 2.It’s so _________ (残忍)of him to kill his own son.

英语词汇课教案

I. Teaching Objectives 1. Language Objectives (1)Help students know the collocation and meanings of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phrases: embarrassed, instruction, far from, nothing like, looking forward to etc. (2)Help students acquire the use of adjective ending–ing and –ed. (3)Help students know the use of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2. Ability Objectives (1)Enable students to use these new words correctly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2)Enable students to use adjective ending –ing and –ed correctly in daily life to describe sth . II. Important Points 1.Master some phrase, and some new words 2.Master the use of adjective ending–ing and - ed III. Difficult Points Analyze components of a sentence IV. Teaching Methods 1.Practice, discover, Asking and Answering, Explaining 2.Teaching Aids: text book T: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First let’s read the new words and new phrases, please turn to page 113 and read the new words from enthusiastic to amazed, go(enthusiastic, amazing, information, website, brilliant,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 embarrassed, description, amazed) OK. Very good! Step II Lead -in (1 minute) T:Everybody, after we have studied this passage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we all know that the writer had a wonderful experience of his first day in senior high school. In this class let’s study some useful words and phrases. Phrases (look forward to, far from, nothing like) and words (bored/boring tired/tiring excited/exciting surprising/surprised interesting/interested embarrassed /embarrassing) Step III Careful analyzing (8 minutes) (此处挑两个讲即可) OK. Well done! Now let ’s look at some of the difficult points in the text! The first one: 1. the classrooms in li kang ’s school are amazing/ some students were embarrassed at first. Fellows we have already learned the adjective ending –ing and –ed in our junior high school, so let’s turn to page 7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 Two minutes. (then the teacher check the answers), then let us look at grammar 2 the 2nd one choose the correct explanation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五组 词语盘点》研讨课教案_5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书写词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通过读一读,说一说,用一用、写一写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词语,并积累下来,能够灵活运用。 3、在积累运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重点难点 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写小片段。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以前的知识积累,词汇量已经比较丰富,但是,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文本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词语教学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在课堂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富有情趣的活动,可以变枯燥的、死读硬背为生动活泼的读、写、用过程,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达到了认识词语,理解词语和准确运用这些词语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逛“词语超市” 同学们,我们在经历第五组课文的学习后,轻松一下,逛一逛超市。不过,这是一个特殊的“词语超市”,在这个超市里,有许多活动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参与,满载而归。(课件出示:画面配文字“词语超市欢迎光临”)(板书课题:第五单元词语盘点)

二、读“商品”名称 1、同学们,你们瞧,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你能正确读出这些词语的名称吗?(课件出示:货物架上列出“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每人一组,读时声音要宏亮,读音要准确;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 3、如果你是超市里的导购员,那么请你给顾客提醒一下,要注意哪些词语的读音? 4、指名学生进行个别朗读,全体学生进行字音的评议。 三、写“商品”名称 1、本单元的词语盘点中,都是我们刚刚学过的新词,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读读写写中的词语,一分钟后老师听写。 2、同桌之间互相批改、订正。 四、辨“商品”名称 1、有些“商品”被巧妙地包装了一番,你能认出他们的真实面目吗?根据意思说出相关的词语来。(在班内举行抢答) 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 ) 成绩、效果显著。() 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高中词汇教学的几种方法

高中词汇教学的几种方法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和建筑材料, 离开词汇, 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词汇贫乏、词义含糊, 会阻碍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1972) 曾经说过, 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会寥寥无几, 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词汇量的扩大是提高英语语言基本技能的基础。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贯穿整个英语教学的始终。 一、目前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 正如语言学家所说, 语法的作用是辅助性的, 最要紧的事情是接受词, 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并掌握一定量的常用词汇, 为英语学习奠定基础。然而, 目前高中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 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指导, 他们往往孤立地学习和记忆词汇, 快速地遗忘所学词汇, 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而且会降低他们词汇学习的有效性。目前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械地记忆英语词汇 目前高中学生英语词汇的主要来源是教材上的单词表。学生往往是以词汇表为主, 集中记忆。在英语词汇学习时, 他们习惯死记硬背, 习惯将英文字母拼读出来, 而忽视英文单词的读音及读音规则, 忽略词汇和读音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 他们在英语词汇学习中, 往往只注重单词的字面意思, 忽视词义的拓展学习。不仅如此, 目前高中学生仍是用汉语的思维去学习英语词汇, 习惯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去

记忆单词; 不能在一定的语境中, 用英语思维学习与理解英语词汇。有位语言学家曾经说过, 以什么样的形式储存, 最后就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输出。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去学习英语词汇, 必然导致以汉语的思维去运用英语词汇, 从而使他们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无法正确运用所学英语词汇, 无法学以致用。 2. 缺少必要的复习与巩固 词汇学习重复的次数和词汇学习的效果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 重复的次数越多, 记忆越牢。然而, 有些学生习惯突击性地进行英语词汇学习, 缺少必要的复习与巩固, 无法持之以恒, 导致他们所记忆的英语词汇具有暂时性, 而缺乏长期性, 使他们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词汇进行英语语言实践。 3. 安排学习的时间不合理 有些高中学生每天忙于做其他学科的练习, 根本无暇顾及英语词汇的学习, 不能有效、合理地安排英语词汇学习时间。这种不合理的英语学习时间安排使得英语词汇学习变得既费时又低效。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 目前高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存在机械记忆、缺少必要的复习与巩固以及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 不但与学生缺少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的方法有关, 而且与教师采用的单元词汇集中教学的方式有关,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鉴于此, 笔者认为, 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尝试以下词汇教学方法, 以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率。

英语单词教学教案

教学课题:五年级上册Unit3 Let’s Talk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拼写下列单词:fresh、healthy、delicious、 hot、sweet。 2、能用本课时涉及的形容词描述食物。 3、在学习中乐于交流,勇敢表达,培养良好的语音、语调、语感。 教学重点: 掌握单词fresh、healthy、delicious、hot、sweet。 # 教学难点: 运用句型,用以上单词正确表达事物和饮料的特点。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准备: 关于fresh、healthy、delicious、hot、sweet的单词卡片 ) 教学过程: 1、Greeting

Step1:热身Warning up 老师出示一些有关本单元的食物和饮料单词的PPT,并问学生:“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复习这些单词,为新知的学习及句型的操练打好基础。 2、Leading Step2:新课呈现Presention (1)Teach delicious 展示美味的鸡肉图片,并问:“Do you want to eatWhy” 学生回答后教授学生单词dilicious的发音,并通过大小声的方法来巩固此单词发音。再通过引导学生说出“The chicken is dilicious”这个句子。最后教授顺口溜“dilicious dilicious dilicious chicken.” (2)Teach healthy | 展示蔬菜的图片,师说:The vegetables are healthy.让学生猜healthy的意思。教授学生单词healthy的发音,并通过开火车的方法来巩固此单词发音。最后教授顺口溜“healthy healthy healthy vegetable.” (3)Teach hot 展示hot这个单词,师问:“Do you remember it What’s meaning”学生回答后,教授hot的另一个意思:辣的。在做辣的动作时教授学生单词hot的发音,教授顺口溜“hot hot hot food.” (4)Teach fresh 展示一个人从葡萄树上摘葡萄的图片,师问:“What can you see

人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词语盘点教学设计说明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其中两篇是精读课文,两篇是略读课文。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一组课文之后都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教学时通过按要求会读写词语、搭配词语、用积累的词语写话等练习形式,检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情况,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方法和主动运用词语的意识。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作为小学的毕业年级已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能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多数同学还能在别人回答的基础上给予补充或适当地评价。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词语盘点的词,学生已经学过,本课时的学习,实际就是学生对这些词语的复习和巩固,也是学生通过这些词语对这个单元四篇课文的容再现,课堂上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挖掘对前面知识容的欠缺,从而再加强学习,做到查漏补缺。 教学策略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通过连接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知道学习积累生字词的多种方法和途径。引领学生进行词语造句、词语搭配、理解意思、连词说话等形式的练习,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记忆,学会积累词语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正确书写“书籍、含糊、抽屉、精兵简政”等词语,理解这些所学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地运用。 过程方法: 通过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用一用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词语,并积累下来,能够灵活运用。 情感价值观: 培养好的读写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多种方式积累词语,运用词语说话,并能在习作中准确地运用所积累的词语。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整理所学的词语。 学生准备:搜集整理所学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汉字历史悠久,词汇丰富,词语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容,承担着连接句子的重要作用,形形色色的词语,就像一朵朵绚丽的花,打扮着语文的广阔天地。我们每学习完一个单元都会积累许多的生字词,在第三单元里,我们也学习了不少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要进行一次词语盘点大比拼,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掌握的生字新词多。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词语丛中,来个词语大盘点。 板书:词语盘点 本单元词语盘点中,都是我们刚刚学习过的新词,读一读,想一想,看一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