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1受精作用说课稿

2.1受精作用说课稿

2.1受精作用说课稿
2.1受精作用说课稿

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受精作用说课稿

高一生物组陈俊男2014.3.13

学习目标:

区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图像和曲线的异同点;

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重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难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图像、曲线的判断

导入新课:问题:“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原因是什么?联系生活,吸引学生注意。

教学过程:

内容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问题1:同样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否会产生不同的配子?

给出原始生殖细胞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A、a)不发生交叉互换的细胞图,思考该图是精子或是卵细胞时可能会形成的配子有几种?将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换为两对时,用相同的方法,让学生分析并给出答案,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尝试归纳总结出含n对同源染色体时,可能形成的配子种类。

问题2:若联会时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那形成配子时配子的种类会是怎样?

内容二:受精作用

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结果,并重点指出受精卵的细胞质来自卵细胞而非两者都有。

由两部分内容总结得出: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具有多样性,加上配子的随机结合,导致受精卵具有多样性,进而引出双亲的后代具有多样性,解决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原因,最后总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和进化的意义。受精作用完成后就形成一个受精卵,是一个新生命的起点,然后进行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长成成熟个体。这样将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形成一个知

识网络,促进学生的结构化认知。

内容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和区别

(1)细胞分裂图

判断减数分裂还是有丝分裂,可根据细胞形状(不均等)、染色体数目、有无同源染色体和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进行判断

(2)曲线图

①区别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看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在同一直线上的为有丝分裂;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为减数分裂。(如图3与图4或图1与图2)

②区别是染色体还是DNA的曲线,看染色体或DNA加倍时期的曲线,线条是倾斜(DNA的复制需一定时间)的为DNA,该时期为间期;加倍是突然加倍的曲线(着丝点的分裂是瞬间的)的为染色体曲线,翻倍的时间在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如图2与图4或图1与图3)

③减数分裂的DNA曲线有两次连续减半;减数分裂的染色体曲线也有两次减半,但不连续。

1.1 1.2 花的结构和类型传粉和受精 学案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章第1,2节花的结构和类型,传粉受精 【课题】花的结构和类型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花的类型; 2.掌握花的结构及其功能; 3.掌握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重难点】 1.花的结构; 2.传粉受精的过程。 【自主学习1】 参考课本3-4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具有上述所有结构的花称为,不同植物完全花的结构基本相同。 2.花萼和花冠分别由一朵花的和组成。 3.花柄是花与茎相连的短柄,具有和的作用。花托是花柄的顶端部分,花的其他部分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在上面。 4.在花绽放之前,和对雄蕊和雌蕊有保护作用。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雌蕊的子房中有胚珠。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 5.完成下图。 【对应练习1】初中生物资源 1.柳树无花瓣,但能结出果实和种子,这一事实说明() A.柳树的花只有雌蕊 B.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C.柳树的花没有雄蕊 D.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黄瓜植株上,多半花不会结果.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正常情况下,能结果的是雌花,不结果的是雄花 B.不结果的花是因为没有昆虫为它们传粉 C.黄瓜不属于绿色开花植物,不能形成果实 D.因为植株的营养供给不充足,所以只有少数花结果 3.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其中雌蕊由哪几部分组成( ) A.花柄和花托B.花药和花丝 C.花瓣和花萼D.柱头、花柱和子房 【自主学习2】

参考课本5-6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 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可以将花分为 和 。像桃花、百合花那样,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 。 2. 像黄瓜、南瓜、毛白杨那样的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者只有雄蕊的话,叫做 ,在单性花中,只有雄蕊的花叫做 ,只有雌蕊的花叫做 。 3. 桃、百合、黄瓜等植物的花单独着生在茎上,这样的花一般都比较大,这样的花叫做 ,而像向日葵、玉米、柳等植物的花,按照一定的次序着生在花序轴上,形成 。组成花序的花一般都比较小,但是包含许多花的花序非常明显,有利于传粉。 【对应练习2】 1.从花蕊的情况和花着生的情况两方面看,百合花的花是( ) A. 单性花,单生花 B. 两性花,单生花 C. 两性花,花序 D. 单性花,花序 2.如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 .图中的③和④共同构成雌蕊 B .一朵桃花完成受精需要两个精子 C .桃花属于两性花,只能进行自花传粉 D .因为⑥颜色鲜艳,所以是花的主要结构 【自主学习3】 参考课本8-10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 花粉从花药散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 。 2. 传粉的类型:一朵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叫做 ;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叫做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花都是异花传粉,这样的植物产生的后代往往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3. 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做 ,此类花特点为 。依靠风进行传粉的花为 ,此类花特点为 。 4. 指的是用人工的方法将植物雄蕊上采集的花粉,传授到雌蕊柱头上。其意义在于缓解传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学习减数分裂过程,由此总结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明确了有性生殖的重要意义,理解了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数分裂这一内容还与以后学习遗传学知识密切相关,特别是与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中的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组、多倍体、单倍体等内容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有丝分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学习遗传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概念。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是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2)掌握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3)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特别是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物种稳定的重要条件;减数分裂产生遗传内容不同的配子,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丰富变异性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确有性生殖在生物的生殖方式上有着更高级的进化地位。 三、学情分析: 1.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采用“启发与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即:目标→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根据教学目标设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归纳和总结来解决问题并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加以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尽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课堂内容容量。以此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说课稿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说课稿 说课人:牛莉 一、教材地位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特别是减数分裂内容是课标及考纲要求的重点。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有丝分裂知识、有性生殖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学生将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以及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地位重要。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的确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有丝分裂比较,阅读教材文字,绘减数分裂过程简图,使学生观察、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得到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及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受精作用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三、教学过程 (一)对教材的处理: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第二课时复习精子的形成过程,学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并对两过程进行比较和受精作用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减数分裂的概念:将这个概念分解成四个部分,即:对象、时间、特点、结果,让学生填空,教师评价学生的答案。 2.精子的形成过程(1)精子的形成部位。 (2)精子的形成过程 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图解。精子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细胞名称是什么,并写出。各阶段的细胞名称是什么?减数第一次分裂阶段细胞名称是什么?减数第二次分裂阶段细胞名称是什么?” 结合教材文字,将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变化特点填入表格。” 总结精子形成的过程。 3.练习课时一 1题,2题。 4.课堂小结

《传粉和受精》教学设计

《传粉和受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是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的第一章第二节,开花结果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的重要时期,也是重要生理活动,因此本节是本章的重点。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能使学生从动态上来认识植物体,从而学生对于绿色开花植物整个生活周期的知识就完备了,为以后学习生物个体发育奠定了基础。 2. 教学重点及难点: 受精的概念及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两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为,受精作用是花的最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而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以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动态的过程,内容抽象,不容易直接进行观察,较难理解。 解决方法: 对于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方法,主要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受精作用的过程,理解受精的概念,以及受精后子房的变化。把学生观察不到的微观过程变为能够直接观察的宏观过程,把书本上文字描述的静态过程变成动态过程,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新知识转变为通过观察和思考,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取新知识,从而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描述从传粉到产生受精的过程 2.说明受精作用之后种子和果实各部分的来源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和辨认果实与种子,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勤于动手、善于观察的能力。 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日常生活中所隐藏的相关的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1.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子房结构的贴图,让学生明白花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帮助他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通过传粉、受精过程之不易,明白生命之艰辛。结合“花开花落,似水流年”讴歌生

第二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二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雄性果蝇有8条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中有4条染色体,这4条染色体来自此雄性果蝇亲代的哪一方 () A.父方一半,母方一半B.父方C.母方D.父母双方的数目是随机的 2.同源染色体是指 ()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2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任意两条染色体 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染色体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2条染色体 3.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为8条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动物体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4.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 b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A.X b、aY、Y B.aX b、Y、Y C.aX b、aY、Y D.AAaX b、Y、Y 5.A和a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 () A.初级精母细胞B.精原细胞C.初级卵母细胞D.卵原细胞 6.如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7.与一般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 () A.染色体进行复制B.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C.有纺锤体的牵引D.着丝点的分裂 8.下列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复制——联会——四分体 B.复制——四分体——联会 C.联会——四分体——复制D.联会——复制——四分体

人教版必修二受精作用教案

受精作用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受精作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 3 课时的内容,这课时包含了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通过模型建构探究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多样性,另一个是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实质。这课时的内容体现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重要性,同时为学习第5 章基因重组的类型和意义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受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限制, 特别是教学内容本身是微观的又是动态的过程, 给学生理解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具有多样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设计思路】本节课遵循《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 学习”等课程基本理念,本课设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设问、答疑”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角,教师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课前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合作建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课堂上通过小组代表演示模型,并结合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多样性的原因。并借助受精作用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并总结归纳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实质。实现了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体验和感悟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原因。②理解受 精作用的过程、实质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自主归纳知识结构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 认真钻研的精神。通过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探究配子多样性的原因,进而形成生物界中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受精作用的意义。

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3课时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3、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4、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分裂示意图的能力。 '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弄清减数分裂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变化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 一、引入课题 引入:我们上学期学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是哪三种 问题探讨:请看“问题探讨”中的图,仔细观察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有什么区别 问:这个过程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吗有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 二、减数分裂 配子的形成需要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可见它不是通过普通的有丝分裂产生的,而是通过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即减数分裂产生的。 问: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何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P16,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找出减数分裂特点。) 、 强调:(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 (2)特点: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结果: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半。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 下面我们结合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 1、讲述: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图2-1。)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第二章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学习减数分裂过程,由此总结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明确了有性生殖的重要意义,理解了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数分裂这一内容还与以后学习遗传学知识密切相关,特别是与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中的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组、多倍体、单倍体等内容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有丝分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学习遗传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概念。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是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2)掌握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3)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特别是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物种稳定的重要条件;减数分裂产生遗传内容不同的配子,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丰富变异性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确有性生殖在生物的生殖方式上有着更高级的进化地位。 三、学情分析: 1.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采用“启发与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即:目标→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根据教学目标设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归纳和总结来解决问题并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加以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尽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课堂内容容量。以此来突出本

2.1.2受精作用教学案

2.1.2受精作用教学案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2.1.2受精作用教学案 第2课时受精作用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阅读教材P23~24)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表现为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容易发生交叉互换。 二、受精作用(阅读教材P24~25) 1.定义: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 (1)子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对于维持每种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聚焦 1.配子中染色体的组合为什么是多种多样的? 2.什么是受精作用? 3.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遗传有什么重要意义?

【共研探究】 某生物体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请分析作答: 1.若该动物为雄性 (1)该生物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以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 (2)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此生物体可产生精原细胞的种类、次级精母细胞的种类、精子的种类分别是1、2n、2n 。 2.若该动物为雌性 (1)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以产生1种类型的卵细胞。 (2)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以产生1种类型的卵细胞。 3.从配子的形成分析,生物遗传的多样性的原因有 (1)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互换部分遗传物质。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总结升华】 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 (1)若是一个个体,则可产生2n种配子,n代表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或等位基因的对数。 (2)若是一个性原细胞,则一个卵原细胞仅产生1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2种)精细胞。例如YyRr基因型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如下:项目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加强对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以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的理解。 2.能力目标:(1)生物绘图、识图能力(2)形象思维能力(3)比较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训练学生克服困难,认真钻研的素质。通过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分析,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生命适应、进化等生命科学观点,通过分析有性生殖细胞种类的多样性及形成过程,形成生物界中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受精作用的意义。 难点: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建构生物模型,并引导学生运用已建构的模型去探究推测生物实际发生的变化。 2.课堂同学动手、自己直观演示、小组内讨论等方法,突破难点知识。 3.把教材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内容整合成一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精子的形成过程动画、卵细胞形成过程动画、受精过程动画和视频片断) 【学生课前准备】同座两人一小组合作完成。 1.准备不同颜色卡纸、不同颜色的绳子、双面胶、剪刀等材料。 2.在卡纸上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至少能容纳4条染色体。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应该说来是一节较为成功的活动课,较好地贯彻了新课标的理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也较多,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教学过程中不仅顺利完成了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合类型的行为模型和数学模型,而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能力、逻辑归纳能力,同时还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等直观手段,动静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突出重点,化难为易。这节课的顺利开展,最大的体会是对提问的处理和对学生活动的处理。对提问的处理多数先采用了多媒体动画和视频创设情境的配合,直观且带有一定思维性,同时容易调动学生兴趣。本节课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学生活动,一是让学生模拟操作减数分裂中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二是让学生展示作品并交流评价。这些操作充分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同时也培养了识图和作图技能。 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 1.本节课采用“模型建构”突破重点难点知识目标,而传统难点突破是依靠动态直观演示,抽象概括和大量训练等方法来解决。本节课由以往的概括、理解、训练方法,改成小组合作动手、讨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提高,但教材处理仍欠得当,课后觉得最好是将“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变化模型”前置,改变“验证性实验”成为“探究性实验”。 2.本节课放弃教材中使用的材料,大胆创新,选用彩色绳子作为染色体的臂、放弃橡皮泥作为建模材料,使建模的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但如果能够让学生课前自主选择建模材料,开放建模步骤,可能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模型建立的选材由“彩色绳子”可改为“细电线”也能非常形象代表“染色质”和“染色体”,更重要是方便学生重复模拟。 3. 教材中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不适用于高等植物,高等植物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复杂,是否展开讲解,我认为可以根据课时和学生接受能力等情况确定。必须指出,高等植物的减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受精作用》教案

第二章第1节《受精作用》(3) 一、教材分析 由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因此成为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应考虑在学生已有知识(如有丝分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将微观变为宏观的教学活动。为此将本节“模拟建构”的部分活动前移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设想。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开展学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2.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 四、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局限性,特别是教学内容本身的抽象性,都给学生学习减数分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通过教师的设疑,从计算机动画入手,以“探究式”教学过程为思路,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观察、分析、设疑、推理、对比,引导自己探索减数分裂过程的有关知识,形成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思维空间 五、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实验用品。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的体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人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从人的精子、卵细胞到人的体细胞之间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过程?人的体细胞是怎样形成的? 父亲的所有精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可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模型建构]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教师按教材P23-24要求指导学生完成模型建构。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拿出红、黄橡皮泥(或染色的木棍、植物枝条等替代品)及白纸,依照“模型建构”的“活动准备”进行准备。 (2)教师辅导学生构建一个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 (3)引导学生边讨论边利用模型完成配子形成过程,经过思考和实践理解只有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的情况下,才能产生配子。明确这是一种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新的细胞分裂方式。 (4)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题图中配子染色体组成的特点,然后请学生利用模型说明如何能形成如图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公开课教案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一、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类型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 (2)举例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 (4)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 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四、学情分析 高一级学生,生物基础较薄弱,课文阅读和读图分析能力较低,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延续,学生对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已有一定知识基础以此作为新知识的桥梁,让学生从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抓住减数分裂的本质,通过图像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 五、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1个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 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六、教学方法设计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在获取知 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题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题2 命题人:穆冉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均有一个正确选项) 1.以下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 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2.从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右图所示,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四分体个数、染色体数及DNA分子数分别依次是( )。 A.3,3,6 B.3,6,6 C.3,6,12 D.6,6,12 3.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4.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5.在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分裂次数、染色体复制次数、着丝点分裂次数、染色体减半次数、DNA分子减半次数依次是 ( ) A.1、2、2、1、2 B.1、1、1、2、1 C.2、1、1、2、1 D.2、1、1、1、2 6.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 )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 7.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其正确顺序是( )。 ①形成四分体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交叉互换④联会⑤染色体复制⑥染色单体分离

(完整版)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教案设计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作用。 (4)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情感目标: (1)认同基因是物质实体。 (2)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能力目标 (1)学生的自主观察、归纳总结、讨论分析、表解、巩固、练习,使学生理解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并从实质上认识了减数分裂实际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离。 (2)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3、受精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 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教具准备 PowerPoint软件、Flash软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对象: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一)精子形成的过程 1.场所:睾丸

2.过程: 1、同源染色体:(对)a\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b\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X、Y)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 体细胞(染色体数:2n)有丝分裂 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细胞分化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 4个精子细胞(染色体数:n) 变形 4个精子(染色体数:n) (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 1.场所:卵巢 2.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 体细胞(染色体数:2n)有丝分裂、细胞分化 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第一极体(染色体数:n)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1个卵细胞+3个第二极体(染色体数:n) 对于细胞分裂图像的鉴别,还可以概括如下: ★一看染色体的数目(奇偶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练习题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形成配子多样性原因的一组是() ①交叉互换②同源染色体联会③同源染色体分离④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能产生4种类型配子的基因型是() A.YyRR B.MmNnPP C.BbDdEe D.Aabb 3.人类的卵细胞比精子大得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卵细胞含有更多的染色体B.形成合子时,卵细胞起主导作用 C.卵细胞为受精卵的发育贮存着营养物质 D.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遗传物质 4.下图是部分同学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制作的细胞分裂模型,其中错误的是() 5.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受精作用也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的过程 B.受精卵的绝大部分细胞质来自于卵细胞 C.受精过程使卵细胞的生命活动变得活跃 D.同一双亲后代遗传的多样性只与卵细胞和精子的随机结合有关 6.某动物精原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同时含有3个母方染色体的配子占() A.1/2 B.1/4 C.1/8 D.1/16 7.图中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的成熟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8.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 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一个卵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9.下列关于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Ⅲ) [目标导读] 1.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结合图示归纳细胞分裂图像的辨析规律。 2.结合图示,阐明配子多样性的原因。 3.阅读教材P25内容,概述受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重难点击] 1.细胞分裂图像的辨析规律。2.配子多样性的原因。 2.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图像辨析 课堂导入 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必须相互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个体。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受精作用的过程如何呢? 探究点一细胞分裂图像的判定

1.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分裂的固定装片 (1)实验原理 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 ①装片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②显微观察 2.根据对减数分裂实验的绘图,结合所学的有丝分裂的知识,完成对细胞分裂图像判断方法的探究。 (1)思维导图

(2)细胞分裂图像的判定方法——“三看法” 归纳提炼 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判定集中于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对这三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归纳如下: (1)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无核膜、核仁。 若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A1);若有联会现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2); 若有同源染色体,但是不联会,则为有丝分裂(A3)。 (2)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部。

若出现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B1),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若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且含有同源染色体(B2)是有丝分裂;若无同源染色体(B3)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3)后期:染色体移向两极,动物细胞膜开始凹陷。 ①若含有染色单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均等分裂的是初级精母细胞(C1),不均等分裂的是初级卵母细胞(C2)。 ②若不含染色单体,则观察移向一极的染色体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若有同源染色体则是有丝分裂后期(C3);若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均等分裂的是次级精母细胞或者第一极体(C4),不均等分裂的为次级卵母细胞(C5)。 活学活用 1.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 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C.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 D.④细胞分裂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 问题导析(1)图中①为有丝分裂后期,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为有丝分裂中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⑤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图中①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1。 (3)图中②产生的子细胞中无(有/无)同源染色体。 答案 D 解析①为有丝分裂后期,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为有丝分裂中期,故C项不正确。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的比例为1∶2的图形中,应有染色单体,据图可知①中无染色单体,只有②③符合,故A选项不正确。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细胞分裂前,细胞中有染色单体,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故D项正确。有丝分裂是产生体细胞的分裂方式,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因此细胞①③产生的子细胞有同源染色体,②产生的子细胞无同源染色体,而⑤图是分裂间期,看不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间期,故B 项不正确。 探究点二配子的多样性与受精作用 有性生殖的后代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性状组合类型,这与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具有多样性有关,试结合下面内容探究配子多样性的原因和受精作用的过程。 1.结合教材模型建构实验分析下图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复制一次,着丝点分裂一次 B .染色体和DNA 均等分配 C .细胞质和细胞核物质均等分配 D .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分别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 数目均与分裂前的细胞相同 1.A 解析:对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从中找出共同点和区别:①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都复制一次,着丝点分裂一次;②在两种分析过程中,染色体和细胞核内DNA 都能均等分配,但质基因不能均等分配;③在有丝分裂前后细胞的染色体、DNA 数目不变,而减数分裂后子细胞的染色体、DNA 数目是亲代细胞的一半。 2.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2倍,该切片取自( ) A .人的小肠小皮 B .家兔胚胎 C .绵羊肝脏 D .牛卵巢 2.D 解析:人的小肠、家兔胚胎及绵羊的肝脏,这些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不可能出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的时期,而牛的卵巢内,一部分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及分裂结束后新形成的卵细胞、第二极体的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3.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 .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 .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D .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3. C 解析:甲、乙、丙分别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乙中有同源染色体,丙中无同源染色体;有些生物的卵巢中,卵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卵原细胞也能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因此在卵巢中可以同时出现甲、乙、丙三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会出现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重组;丙细胞形成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 4.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 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 AaBb ――→①1AB∶1Ab∶1aB∶1ab――→②配子间16种结合方式 ③ 子代中有4种表现型(9∶3∶3∶1) 子代中有9种基因型

《受精作用》教案

二受精作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2.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四、学生学法 练习法、实验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的体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人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从人的精子、卵细胞到人的体细胞之间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过程?人的体细胞是怎样形成的? 父亲的所有精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可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模型建构]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教师按教材P23-24要求指导学生完成模型建构。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拿出红、黄橡皮泥(或染色的木棍、植物枝条等替代品)及白纸,依照“模型建构”的“活动准备”进行准备。 (2)教师辅导学生构建一个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 (3)引导学生边讨论边利用模型完成配子形成过程,经过思考和实践理解只有在染色体复制

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的情况下,才能产生配子。明确这是一种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新的细胞分裂方式。 (4)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题图中配子染色体组成的特点,然后请学生利用模型说明如何能形成如图所示的配子细胞。 学生共同讨论回答教材中的相关讨论题。计算可能出现的配子类型数目,归纳配子多样性的原因。 展示教材P24受精过程的图,结合下图讲解受精作用的过程,强调受精作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结合,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了遗传的稳定和物种的稳定;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加上受精时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的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技能训练]识图和作图,学生完成教材P25-26相关练习。 (三)总结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四)作业布置 教材P26练习 六、板书设计 二受精作用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模型建构 2、多样性的原因 二、受精作用 1、概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