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行政能力测试介绍及讲解》

《2019行政能力测试介绍及讲解》

《2019行政能力测试介绍及讲解》
《2019行政能力测试介绍及讲解》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型及施测方法介绍

(一)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题目。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2 9 16 23 30 ()

A.35 B.37 C.39 D.41

解答:这一数列的排列规律是前一个数加7等于后一个数,故空缺项应为37。正确答案为B。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主要考察解决四则运算问题的能力。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中呈现一道算术式子,或者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应考者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例题:22×32×42×52的值为

A.1440 B.5640 C.14400 D.16200

解答:这是一道典型的乘法运算的题,答案为C。

(二)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是考察应考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的一种测验形式,其题型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要求考生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符合规律的一个,替代题干中的问号,使图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例题:

A B C D

解答:正确答案为B。因为只有B能使两套图形具有相似性,仅仅元素不同,一个是实的曲线,一个是虚的直线,但两组图形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完全相同。

第二种题型:演绎推理。这种题型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考生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备选答案。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题: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A.彭平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B.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C.姚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

解答:观察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只有结论D是由陈述“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直接推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因此,D是正确答案。

第三种题型:定义判断。运用标准进行判断,是公务员一项基本的职位要求。在每一个问题中,先给考生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再给一组事物或行为的例子,要求考生从中选出最为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物或行为。这里假设这个概念的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例题:

健康:指一个人智力正常,行为合乎情理,能够适应正常工作、社会交往或者学习,能够抵御一般疾病。根据健康的定义,下列属于健康的是:

A.大学教授老李,虽然五十多岁但工作起来仍然精力充沛,在今年春天患流感

B.张婶十九岁的儿子肖聪,读书十一年还是小学二年级水平,但是从小到大没生过什么大病,体力活可以干得很好

C.小胡硕士毕业后,工作表现一直很优秀。自一次事故后,当工作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就会精神失常

D.小刘身体很好,工作非常努力,孝敬父母,但是很多同事说他古怪,不愿与其交往解答: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

(三)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部分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考察应考者在这些方面应知应会的最基本知识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这部分试题分为单选和多选两部分,只有你选择的答案与正确答案完全相同才能得分,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但也不倒扣分。

第一部分:单选题

例题①

尽管我们关于太阳能的研究和议论已经相当多,但今天对太阳能的利用还是非常有限的。其主要原因是:

A.难以将阳光有效地聚焦

B.尚未开发出有效的收集和储存太阳能的系统

C.核能仍然更为有效

D.太阳能系统尚不安全

解答:关于太阳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系统的知识,但是仔细考察四个选项,你可以依据常识看出A、C、D三个理由都过分具体,似乎不应成为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足够理由,只有B选项所说的原因概括性高、更为全面,故正确答案为B。

第二部分:多选题

例题②

下列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由运动员角色向裁判员角色的转变

B.由裁判员角色向运动员角色的转变

C.由管理员角色向服务员角色的转变

D.由服务员角色向管理员角色的转变

解答:这是一道多选题,此题答案是AC。

(四)言语理解与表达

这种题型着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所给的文字材料较长,主要是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比较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例题:阅读下文,回答题后的问题。

板块的边界并不就是海陆的边界,大部分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作为板块边界的活动构造带,有裂谷、俯冲带、碰撞带这三种类型。大洋中绵延数万千米的大洋中脊,中间就是裂谷。地幔物质从这里流出,形成新的洋底岩石,并把两边的板块不断推向两侧,裂谷是洋底的诞生地。某些陆上裂谷(如东非裂谷)可能会产生了新的海洋。与裂谷相反,位于大洋边缘的海沟是海洋板块的消亡带。洋底岩石圈在这里俯冲到大陆岩石圈之

下,并潜入软流圈而消失。另外,如果边界两边都是陆地,这就成为碰撞带。随着碰撞角度的不同,这里或因挤压而隆起高山,或因剪切而形成断层,或者兼而有之。

板块构造说是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合理引申。大陆的漂移是板块移动的表现之一。板块运动是地震、火山等事件及岛弧、陆缘山、海沟等地形特征的形成原因。

①大陆漂移是板块移动的表现之一,从全文看,这句话是说:

A.板块移动是大陆漂移的动力

B.板块移动表现为大陆漂移

C.板块移动和大陆漂移的本质是相同的

D.板块移动造成了大陆漂移

②下列判断与文意相符合的一项是:

A.板块运动的形式有三种:碰撞、俯冲和裂谷

B.板块边界的碰撞或俯冲,和裂谷的情形相反

C.裂谷位于海洋中或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处

D.碰撞带和俯冲带位于大洋边缘或陆地之上

解答:题①的答案是D;题②的答案是B。

(五)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试题着重考察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才能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根据下表,回答①--②题:

博物馆四个入口处自动计数器的读数

自动计数器在不同时间的读数(人数)

入口(时间) 7:00 8:00 9:00 10:00 11:00

1 7111 7905 834

2 8451 8485

2 8432 901

3 9152 9237 9306

3 5555 5921 5989 6143 6233

4 954 1063 1121 1242 1299

①从早上7:00到11:00通过入口1进入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是:

A.580 B.94 C.1374 D.1594

②在早上7:00到8:00之间,通过人数最多的入口是:

A.1 B.2 C.3 D.4

解答:题①应为8485-7111=1374,答案是C;

题②比较两数之间的差,差值最大的是入口1的两个数,故答案是A。

(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施测程序

1、施测须知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全部为选择题。测试材料分为两部分:试题本和答题卡。考生阅读试题本上的试题,然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下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详见示例),不得在试题本上做任何记号。考后,答题卡通过光电阅读机由计算机统一阅卷计分,因此,参加考试时,考生务必准备好两支2B铅笔和一块橡皮。

2、施测方法简述

测验开始后,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监考老师向考生宣布考场要求。

(2)监考人员发给每位考生一页答题卡,给考生约两分钟时间按规定要求在答题卡上填涂自己的姓名和考号。

(3)监考人员发给考生一个试题本。先给考生两分钟时间阅读题本第一页上的内容。第一页上的内容是“考试注意事项”,考生应该仔细阅读每一项要求并遵照去做。读完这一页内容后,考生应等候监考人员的指示,不要向后翻页,否则,会影响成绩。待考试正式开始后,方可看题、作题。

(4)各部分的试题不分别计时,共给考生120分钟的时间,但每一部分都标出了参考时限,以帮助考生分配好答题时间。在试题中可能有一些是很容易的,但任何人都很难答对所有的题目。因此考生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太久,遇到不会作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待做完了那些容易的题目后,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考生可能没有时间去答后面的题目,而这些题目对考生来说可能更容易些。所有试题答错不倒扣分,因此考生可以根据猜测来回答那些没有把握的问题。

(5)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考生应立即放下铅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然后离开考场。若发现考生带走了试题本或有抄录试题现象,将取消其考试资格。

3、答题卡填涂方法

由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通过光电阅读机和计算机来阅读评分的,所以要求考生非常仔细地按规定要求在答题卡上填涂好个人信息(姓名、考号及报考部门)和所选答案。其基本要求是:

(1)用钢笔或圆珠笔或签字笔在姓名、报考部门栏填好本人姓名和报考部门,并在准考证号一栏的11个空白方框中,填上本人准考证副证上的准考证号(11位数)。

(2)对应准考证号的每位数,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栏中相应方括号内的数字涂黑,答题时,则用2B铅笔将各题的所选项(其他项不得作任何记号)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不要涂到框外。

(3)不要用钢笔、圆珠笔、签字笔等涂选项。

(4)修改时要用橡皮彻底擦净。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不得做任何其他记号。

(5)不得折叠答题卡。

样例:下面给出一个与正式考试时所用答题卡相似的样例(将试题数略为10题,仅做示意)供参考。

机读答题卡样例

姓名龚物元报考部门国家人事部

准考证号

1 3 6 1 7 0

2 4 1 2 5

( 0 ) ( 0 ) ( 0 ) ( 0 ) ( 0 ) (■) ( 0 ) ( 0 ) ( 0 ) ( 0 ) ( 0 )

(■) ( 1 ) ( 1 ) (■) ( 1 ) ( 1 ) ( 1 ) ( 1 ) (■) ( 1 ) ( 1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 2 ) ( 2 ) (■) ( 2 )

( 3 )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 4 ) ( 4 ) ( 4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 6 ) ( 6 )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7 ) ( 7 ) ( 7 ) ( 7 )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1 2 3 4 5 6 7 8 9 10

( A ) ( A ) ( A ) (■) ( A ) ( A ) (■) ( A ) (■) ( A )

(■) ( B ) ( B ) ( B ) ( B ) (■) (■) (■) (■) (■)

( C ) (■) (■) ( C ) ( C ) (■) ( C ) ( C ) (■) ( C )

( D ) ( D ) ( D ) ( D ) (■) ( D ) ( D ) ( D ) (■)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中的第二种题型是数学运算题。这类试题一般较简短,其知识内容和原理总的来说比较简单。但因为有时间限制,所以要算得即快又准,应注意以下4个方面:一是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学运算技巧、方法和规律,尽量多用简便算法。二是准确理解和分析文字,正确把握题意,三是熟练掌握一定的题型及解题方法。四是加强训练,增强对数字的敏感程度,并熟记一些基本数字。以下我们列举一些比较典型的试题,对提高成绩很有帮助。

一、利用“凑整法”求解的题型

例题:1.513.63.86.4的值为

A.29

B.28

C.30

D.29.2

答案为A。“凑整法”是简便运算中最常用的方法,方法是利用交换律和结合律,把数字凑成整数,再进行计算,就简便多了。

二、利用“尾数估算法”求解的题型

例题:425683544828的值是

A.2488

B.2486

C.2484

D.2480

答案为D。如果几个数的数值较大,又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可以先考察几个答案项尾数是否都是唯一的,如果是,那么可以先利用个位数进行运算得到尾数,再从中

找出唯一的对应项。如上题,各项的个位数相加=5348=20,尾数为0,所以很快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为D。

三、利用“基准数法”求解的题型

例题:19971998199920002001

A.9993

B.9994

C.9995

D.9996

答案为C。当遇到两个以上的数相加,且他们的值相近时,可以找一个中间数作为基准,然后再加上每个加数与基准的差,从而求得他们的和。在该题中,选2000作为基准数,其他数分别比2000少3,少2,少1,和多1,故五个数的和为9995。这种解题方法还可以用于求几个相近数的算术平均数。

四、比例分配问题

例题:一所学校一、二、三年级学生总人数450人,三个年级的学生比例为2:3:4,问学生人数最多的年级有多少人?

A.100

B.150

C.200

D.250

答案为C。解答这种题,可以把总数看作包括了234=9份,其中人数最多的肯定是占4/9的三年级,所以答案是200人。

五、路程问题

例题:某人从甲地步行到乙地,走了全程的2/5之后,离中点还有2.5公里。问甲乙两地距离多少公里?

A.15

B.25

C.35

D.45

答案为B。全程的中点即为全程的2.5/5处,离2/5处为0.5/5,这段路有2.5公里,因此很快可以算出全程为25公里。

六、工程问题

例题: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1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0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可以完成? A.5天B.6天C.7.5天D.8天

答案为B。此题是一道工程问题。工程问题一般的数量关系及结构是: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我们可以把全工程看作“1”,工作要n天完成推知其工作效率为1/n,两组共同完

成的工作效率为1/n11/n2,根据这个公式很快可以得到答案为6天。另外,工程问题还可以有许多变式,如水池灌水问题等等,都可以用这种思路来解题。

七、植树问题

例题:若一米远栽一棵树,问在345米的道路上栽多少棵树?

A.343

B.344

C.345

D.346

答案为D。这种题目要注意多分析实际情况,如本题要考虑到起点和终点两处都要栽树,所以答案为346

8. 3%和3个百分点有什么区别?

有时相同,有时不同。如果是比一个数字高3%或3个百分点是一样的。例如几年我国的GDP是10万亿元,明年增长3%或3个百分点,都是增长了3000亿元。

如果是比一个百分数或比例高,就有区别。例如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是7%,明年比今年增长率高3个百分点,明年就是10%。如果说明年比今年增长率高3%,则明年是7.21%。

10-50之间数字被个位整除的是15

11 12 15 21 22 24 25 31 32 33 35 3641 42 44 45

觉得好象应该就这些了不一样答案10-50之间数字被个位整除的是1611 12 15

21 22 24 25 31 32 33 35 3641 42 44 45觉得好象应该就这些了还有48啊

21. 四个连续自然数的积为1680,它们的和为

( A ) A.26 B.52 C.20 D.28

四个连续自然数,为两个奇数和两个偶数,它们的和可以被2整除,但是不能被4整除,选项中只有26符合要求。

=================================

典型解法

有一份选择题试卷共6个小题,其得分标准是:一道小题答对得8分,答错得0分,不答得2分,某位同学得了20分,则他()

A.至多答对一道题

B.至少有三个小题没答

C.至少答对三个小题

D.答错两小题

d啊这个题不算典型吧我看过一个说做对题得分,做错倒扣分的,应该比这个更典型

楼主遇到这种题明智的办法是跳过去,就是,挨个答案代也代出来了

这个题目也太简单了吧,一算就知道了么?答对2个,错两个,没做2个么,不就是20分么,其他情况没了

这种题用排除法很快就可算出答案(很多这种类型的题在一时不能很快算出的话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用排除法)。

有一份选择题试卷共6个小题,其得分标准是:一道小题答对得8分,答错得0分,不答得2分,某位同学得了20分,则他()

A.至多答对一道题(对1题得8分,如加上其余5题不答最多共得18分,不合是题意)

B.至少有三个小题没答(3题不答就有6分了,如答对2题就超20分

了)

C.至少答对三个小题(3*8=24,马上就知不合题意)

D.答错两小题(答错2题后还有40分,心算快的话就可算出2*8+2*2=20。只有这样才能符合题意)

============

1. 1000以内有多少个1?

一般方法:从1到99共有20个1,以此类推,201-299,301-399,……,901-999之间均有20个1。

101-199之间为99+20个1,加上100和1000所含的1,共有10*20+99+2=301个。

简便方法:将从0到999的所有数字补足3位,即从000到999。一共有1000个数字,包含数的个数为3*1000=3000个。

显然0,1,…,9的个数是相同的,因此在000-999之间含1个数为3000/10=300个,加上1000所含的1个1,1的个数为301个。

2. 甲乙2人比赛爬楼梯,已知每层楼梯相同,当甲到3层时,乙到2层,

照这样计算,当甲到9层时,乙到几层 A.5 B.6 C.7 D.8

选A,5层。甲到3层时,乙到2层,此时甲实际爬了2层,乙爬了1层。所以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

甲到9层时,实际上爬了8层,此时乙爬了4层,所以乙在5层。

用绳子量桥高,在桥上将绳子4折垂至水面,余3米,把绳子剪去6米,3折后,余4米,求桥高是多少米?

(a)a.6 b.12 c.9 d.36 参考答案6解出桥高是6

用3,9,0,1,8,5分别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与最小的六位数,它们

的差是(595125,849420,786780,881721)参考答案:881721

44)绳子96米,对折剪断,再对折剪断,如此共反复5次,此时每根绳子长多少米?(2,3,4,5)参考答案:3

45)长方形边长分别为30米和50米,如果沿边每隔一米栽一棵树,问题:栽满四周可以栽多少棵树?

(199,200,201,202)参考答案:201.怀疑有误?经过多人求证,补充正确答案e:160棵

07)有8种颜色的小球,数量分别为2、3、4、5、6、7、8、9,

将它们放进一个袋子里面,问拿到同颜色的球最多需要几次?? a、6;b、7;c、8;d9

解题思路:8种小球,每种取一个,然后任取一个,必有重复的,所以是最多取9个。

和球的数量无关,最多比颜色数多一次就能有两个颜色相同的球。在数学里,叫做“抽屉原则”。

323)用3,9,0,1,8,5分别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与最小的六位数,它们

> 的差是(595125,849420,786780,881721)参考答案:881721

> 238)从1985到4891的整数中,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相同的数有多少个?(181,291,250,321)参考答案:291

253)假设某个数为abcd17,a,b,c,d分别代表一位数,则abcd17*3的值可能为:(678451,923351,1234551,1345451)参考答案:1234551

288)能够被1,2,3,4,5,6,7,8,9,10整除的最小正整数为:

(2520,1260,5040,630)参考答案:2520

323)用3,9,0,1,8,5分别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与最小的六位数,它们

的差是(595125,849420,786780,881721)参考答案:849420

=========================================================================== ======

两道运算题的心得,大家帮我验证一下!

发此帖的目的有二:一是请大家帮忙验证一下;二是如果论坛中的朋友以前没发过此帖,不妨看一下,万一考试时真有这类题,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的。(因本人语言表述能力比较差,可能大家看不懂,敬请谅解)

1.关于含“1”的页数问题。

例:一本300页的书中含“1”的有多少页?答:160页

方法:个位上含“1”的有30页(1,11,21,……291),

十位上含“1”的有30页(10,11,12,……219),

百位上含“1”的有100页(100,101,……199),

故100+30+30=160

总结:含“1”的页数等于总页数的1/10乘以2,再加上100。

(因为公务员考试要求速度,所以这类题目给出的数字不会太大,所以,本人只总结了1000以内的规律。)

如果不是整百的数,那么,先按整百计算,再把剩下的页中含1的算出即可。

2.关于“多米诺骨牌”的问题

例:有300张多米诺骨牌,从1——300编号,每次抽取奇数牌,问最后剩下的一张牌是多少号?

答:第256号

总结:不论题中给出的牌数是多少,小于等于总牌数的2的N次方的最大值就是最后剩下的牌的序号。

(例题中小于等于300的2的N次方的最大值是2的8次方,故最后剩下的一张牌是256号。

再举个例子:153张牌按1——153排序,每次抽取奇数牌,最后剩下几号?答:2的7次方等于128,故最后剩下的是128号牌)

---------------------------------------------------------------------------9数字问题上面题目错误纠正:

323)用3,9,0,1,8,5分别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与最小的六位数,它们

的差是(595125,849420,786780,881721)参考答案:881721

381)时钟每小时慢6分钟。每天早上六点按照电台报时将钟与标准时间对准,下午回到家钟正好敲三点,这时的标准时间是几小时?(3,4,5,6)参考答案:4

解我画图得出答案是下午4点也就是16与答案不付?下午4点正确

2四个连续自然数的积为1680,他们的和多少

a 26 b52 c20 d28

高人,这题怎么那么难

1某班有50名学生,第一次测验中游26人满分,第二次测验中有21人满分,这两次测验中有21人从没有得到满分,那么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多少?

a14 b12 c17 d20答案1为a2为a

楼上的兄弟你哪道不会啊,其实都很简单,第一道题属于集合问题,你可以用韦恩图分析,很简单。第2题你应该从答案入手,既然是4个连续的自然数,那么他们的和一定是中间两个的和的2倍,所以把答案的每个结果除2,就知道了中间的两个连续的自然

数,你再看乘积是不是条件。这样的运算量很小,大家可以尝试尝试!

大哥,什么叫韦恩图呀,我是学中文的,已经n年不接触数学了!你能告诉我怎么做吗?1答案有问题

第一题:50--21=29,(26+21)--29=17

画个图就可以弄明白的了。应该选C

第二题:X*(X+1)*(X+2)*(X+3)=1680,4X+6=?

千万不要去算很浪费时间,利用代入法:由26,52,20,28中,最有可能的是26,代入刚好,选A

我认为第一题的答案有问题,应该是18第一道题,我也认为是18,50-26-21=3,21-3=18 对不起,应该是18,我的做法没有错,不过第一题减错了:50--21=2,(26+21)--29=18

关于数字(讨厌)

1)1~200,数字0一共出现31次。

2)1~100,21个“1”/9个“11”----的倍数。

3)1~1000,10的整数倍数总和为50500。

4)1~10,抽去一数,剩余的数平均值减少0.5,则抽掉数是(55/10-0.5*9)*10=10.

5)1~100,(含3)有11个“3”为首位数的数。

6)1~400,“1”出现20+120+20+20=180

7)甲乙丙分别隔5,9,12天进城,某天相遇,则180天一定又相遇。

8)高速路两旁每500米设标,全长400千米,需要1602个。

9)月息3%增长,第一个月的月息100元,(推理第六个月的月息115元),第六个月后,一共付了645元利息。

10)每月存一千,月息5%,半年1000*6+350*3=7050元

11)小虫爬上5米杆,10分钟,向上1米,向下0.1米,共需1小时。

12)100题,+1或-0.5,得91分,作错6题。

上面题目错误纠正:

323)用3,9,0,1,8,5分别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与最小的六位数,它们

的差是(595125,849420,786780,881721)参考答案:881721

计算题常识理论

“番”与“倍”

增加一倍,就是增加100%;

翻一番,也是增加100%。

除了一倍与一番相当外,两倍与两番以上的数字含义就不同了。

而且数字越大,差距越大。如增加两倍,就指增加200%;翻两番,就是400%

(一番是二,二番是四,三番就是八),所以说翻两番就是增加了300%,

翻三番就是增加了700%。“番”是按几何级数计算的,“倍”是按算术级数计算的。====================================

百分比与百分点的问题!!

53%比39%增加了多少?大家知道吗??

原题是:法国1980年从事第三产业人数所占比重(也就是53%)比1960年(39%)增加了多少?)a,14个百分点b,14%

这是一道资料分析里的一道小题,我相信大家应该有不少人见过,

我想请教大家,这两个答案的区别在哪里呢?谢谢回复!!!!

“番数”和“倍数”混淆

某水泥厂厂长说,我厂水泥的产量今年将比去年翻两番,由年产3.6万吨增加到7.2万吨。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今年的产量为去年的2倍,或比去年增长一倍。番数=基数×2 如果题目中今年将比去年翻一番,那年产是多少?我认为翻一番应该是基数×2;翻两番=基数×4,不知对否?

===========================================

使用统计数字有讲究永州统计信息网 2003-06-11

新闻和大众传媒每一天都有用统计数字说话的报道,领导在大会报告、工作总结时使用大量的统计数字说明问题,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在汇报、反映情况时也少不了用统计数字说话。但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有的使用统计数字说明问题时,由于缺乏统计常识,造成概念不清,范围不明,容易产生混乱现象。试举几例:

1、“番数”和“倍数”混淆

某水泥厂厂长说,我厂水泥的产量今年将比去年翻两番,由年产3.6万吨增加到7.2万吨。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今年的产量为去年的2倍,或比去年增长一倍。番数=基数×2 2、“增长”和“增加”混淆

某镇2001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是1486万元,2002年是1763万元。镇长汇报时说,我镇去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77万元,增加了18.64%。“增加”一词所表示的是绝对数,是报告期数字减基期数字所得到的差,它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水平。“增长”一词所表示的是相对数,是报告期数字减去基期数再与基期数相比较(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它反映了事物的发展速度。所以,增加和增长两个词虽为同义语,但在反映统计数字时有一定的差别,不能混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某镇2002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比2001年增加277万元,增长了18.64%。

3、“百分数”与“百分点”混淆

某单位领导在汇报本单位干部文化结构时说,2002年大专以上文化占干部总数82%,比1997年的65%上升了17%。表示构成的变动幅度不宜用百分数而应用百分点。因为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正确的说法是,2002年大专以上文化占干部总数82%,比1997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

4、“现价”与“不变价”混淆

在进行不同时期工农业产品总量指标对比时,有的人分不清“现价”与“不变价”的区别,将报告期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产品总量指标与基期不变价计算的产品总量指标对比,得出生产发展速度较快的结论,这是不准确的。因为不变价指以同类产品某年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用于计算各年的产品价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品价值消除了价格变动因素,不同时期对比可以反映生产的发展速度,而现价并未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因此,不同时期按现价计算的产品总量指标不宜进行对比,也不宜与“不变价”计算的产品总量指标进行对比。我国先后六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工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2001年起

开始使用2000年不变价格。

5、任意用相对数说明问题

某单位很重视从女干部中选拔领导干部。该单位办公室在向上面汇报时写道:“我单位从女干部中选拔领导干部的比重为50%”。其实该单位只有两名女同志,从中选拔了

1名。在绝对数很小的情况下,不宜任意使用相对数来说明问题,否则容易引起错觉和误会,也有随意夸张之嫌。

6、使用倍数来表示下降或减少幅度

经常可以看到使用倍数来说明下降或减少幅度之大的。如:某种病的发病率由去年的30%下降到今年的15%,下降了1倍;某种产品的成本由去年的120元一吨下降到今年的60元一吨,减少了1倍。倍数一般是表示增长或上升幅度的,不宜用于表示减少或下降。上述正确说法应该是:某种病的发病率下降了15个百分点,某种产品的成本下降了50%。

7、状语与数字不一致

有的材料选择状语不当,与后面数字显示的特征不相一致。如:我县今年1—10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增加。这句话看起来令人振奋,但后面的增长幅度只有5%,如果是农业产值的增长幅度,可以说增长幅度较大。但投资由于受某些因素或政策的推动,某一时期增长百分之几十或成倍增长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应根据数字所反映出来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状语,做到准确、自然、朴素。

8、不注意统计数字所反映的时间、范围、口径、计量单位、计价标准、计算方法等,使用、对比时不准确,容易闹笑话。如有的人用我市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与某一年(非普查年份)的人口状况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不准确的。因为普查口径与年度人口统计的口径不一致。“五普”是按常住人口原则进行登记的,不包括本地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标准时点是2000年11月1日0时。而年度统计年末人口数指每年12月31日24时的人口数,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日常使用时可以用“五普”数据与“四普”进行比较,因为普查口径和时期基本一致。此外,还经常看到有人用前几个月的增幅与某月对比。如:某市今年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16%,比4月份增幅上升2个百分点。用以说明一季度增长较快,4月份有所下降,但这样比较意思不太明确、清晰。可以说,某市今年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16%,其中4月份增幅为14%,导致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有所减弱。

总之,数字是统计的语言,也是分析事物论事推理的重要依据。统计数字和数学数字不一样,它不是抽象的数量表现,而是具体的反映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用统计数字反映情况,论事说理时,应弄清概念和数字所反映的特征,注意统计数字所属的时间、范围、口径等各项要素的规定性,学会正确使用,准确反映,使人看后一目了然,对于增强表达效果,提高文章水平不无俾益。

a20% b30%c25%d33%a

例如:乙是100 则甲比他大25% 1.25×100=125

乙比甲小25/125=20%很容易的题目,我不知道怎么做!!请大侠帮帮忙!!

甲数比乙数大25%,乙数比甲数小请教一道数学计算题,请各位帮忙说明思路!

甲,乙两人从400米的环形跑道的一点A,背向同时出发,8分钟后,两人第三次相遇,

已知甲每秒钟比乙每秒钟多行0.1米,那么,两人第三次相遇的地点,与A点沿跑道上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 KEY=176米) 麻烦各位!

根据条件.可以求出V甲=1.3m/s V乙=1.2M/S之后算甲在三次分别移动的位置就可以算出来了

楼上的已经算出了速度。我作以下补充:甲1.3*(60*8)=624。

他离A点的距离是624-400=224M,乙1.2*(60*8)=576。他离A点的距离是576-400=176M 清楚了吧?再补充一下,不理之前的过程分析他们的末状态,设甲行x米,乙y米,得方程组x+y=400,x-y=0.1*8*60=48易得y=176

数量关系题3。4。7。16()

把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制成两个周长的圆形丝框,铁丝的总长不变,则每个圆铁丝框的面积是多少。

若干学生住若干房间,如果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地方住,如果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只有4个人住,问共有多少名学生。

百货商场折价出售一商品,经八折出售的价格比原价少15元,问该商品的原价是多少元。

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2米,长是宽的3倍,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请高手写出解题思路。另,象一些基础性的公示,我好多都记不清了,能不能帮写一下,谢谢了,

比方说向长方形周长面积公示,正方形的,圆面积周长公示,我好多都不太有把握,请帮助写一下。。。。。。。。。

1、根据条件知道正方形的边长为16CM,每个圆形铁丝框的周长是8CM,便能计算出半径,根据半径再求出圆面积就行。

2、设共有学生x名。(x+20)/4=(x-4)/8

3、15/(1-0.8)

4、设宽为x米。(x+3x)*2=32

x=4

长等于12米

面积S=4*12=48平方米。

设共有x间房。第间房住4名学生得:4X+20;第间房住8名学生得:8X-4。

解一元一次方程:4X+20=8X-4得出所住房间,也就得知学生总数了。X=6,学生总数是44名。

铁丝总长16cm,一半就是8CM。

8cm周长的圆的半径为:8/3.14/2也就等于4/3.14;(圆周计算方法是:直径*3.14)

该圆的面积是:半径*半径*3.14.

因此得:4/3.14*4/3.14*3.14=4/3.14*4=16/3.14。

3,4,7,16,(43)

4-3=1

7-4=3

16-7=9

?-16=27

?=16+27=43

设共有x间房。第间房住4名学生得:4X+20;第间房住8名学生得:8X-4。

解一元一次方程:4X+20=8X-4得出所住房间,也就得知学生总数了。X=6,学生总数是44名。

呵呵,你马虎了,原题的第二种住法是有一个房间只住四个,所以是8*(x-1)+4

看来列方程求解还是很方便的啊这种题目怎么做,请大侠教教!

某学校四,五,六三个年级共有学生618人,其中五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多10%,六年级人数比五年级少10%,六年级学生人数为

a200 b198 c196 d 220

==============================================

X+110%X+110%/(1-10%)X=618

X=618/(1+1.1+0.99)

618/3.09=200

六年级人数=200*0.99=b198

设四年级为X人则:X+1.1x+0.99x=618, x=200

六年级为0.99X=198

二、数量关系

1.6800 125 8的值是:

A.19 B.29.5 C.4.5 D.6.8

2.27的开方乘以48的开方等于:

A.39 B.36 C.35 D.38

3. 10+44+16+ 8+17+12+13的值为:

A.120 B.118 C.123 D.200

4.下面哪个数低于l/4?

A.22/85 B.4/15 C.17.5 D.33/133

5.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5厘米,其周长等于多少米?

A.45 B.75 C.17.5 D.0.75

6.某人买了一枝钢笔、一枝圆珠笔和一枝铅笔平均花了15元,而一枝钢笔和一枝圆珠笔平均花了22元,一枝圆球笔和一枝铅笔总共花了5元,则钢笔是多少元?

A.24 B.35 C.40 D.42

7.用绳子量杆高,在杆项将绳子4折垂直地面,余3米,把绳子剪去6米,3折后余3米,求杆高是多少米?

A.36 B.12 C.9 D.6

8.118 120的值是:

A.14180 B.14400 C.12820 D.14l60

9.一名公务员的年薪的60%是7920元,他的月薪是多少元?

A.l100 B.980 C.1200 D.780

10.最大的四位数加上最大的两位数,和为多少?

A.l0098 B.21000 C.1099 D.198

11.49与47的和是8的几倍?

A.15 B.9 C.12 D.8

12.用7,6,0,2,l组成的最大的五位数是:

A.67210 B.76012 C.76102 D.76210

13.两箱书重230斤,如果大箱重量是小箱的4倍,问小箱的重量是多少?

A.16 B.26 C.36 D.46

14.甲乙调查小组共有100人,如果抽调甲调查小组人数的l/4至乙调查小组,则乙调查小组人数比甲调查小组多了2/9,问甲调查小组原有多少人?

A.56 B.60 C.45 D.40

15.一条鱼头长7厘米,尾长为头长加半个身长,身长为头长加尾长,问鱼全长共多少厘米?

A.56 B.54 C.63 D.28

===

数字巧算题

25、8754896×48933=(D)

A.428303315966

B.428403225876

C.428430329557

D.428403325968

解题思路:把两个乘积因子个位数相乘,其个位数应为8,即排除A、B、C。

26、3543278×2221515=(D)

A.7871445226160

B.7861445226180

C.7571445226150

D.7871445226170

解题思路:把两个乘积因子的十位数相乘,其积应为70,即排除A、B、C。

27、36542×

42312=(D) A.1309623104 B.1409623104 C.1809623104 D.未给出

解题思路:以两个乘积因子头两位数相乘(36×42),其积应为1512,各选项中头两位数没有“15”的,所以,就没有正确答案。

28、52×62×72×

82=(D) A.2722410 B.2822340 C.2822520

D.2822400

解题思路:由52×62可知其尾数有两个零,即排除A、B、C,得D。

29、125×618×32×

25=(D) A.61708000 B.61680000 C.63670000 D.61800000 解题思路:125×618×32×25=(125×8)×(4×25)×618=61800000。

30、86×

84=(D) A.7134 B.7 214 C.7304 D.7224

解题思路:86×84=(8+1)800+(4×6)=7224。

31、99×

101=(D) A.9099 B.908 9 C.9189 D.9999

解题思路:99×101=(100-1)(100+1)=1002-1=9999。

(388)12人守卫,轮流派2名战士站岗,一昼夜24小时,

平均每人站岗几小时?(2,6,8,4)

参考答案:4 自己感觉是2 讨论后,最后决定记忆为4

390) 用绳子量桥高,在桥上将绳子4折垂至水面,余3米,把绳子3折后,余8米,求桥高是多少米?

(a)a.6 b.12 c.9 d.36 参考答案36

392)2台机8小时磨22.4吨面粉,现在要磨42吨面粉,用5台同样的机器需要几小时?(8,6,5,4)参考答案:6

3)一牧场的草,27头牛6周吃完,23头牛9周吃完,21头牛要几周才吃完?(假定草的生长速度不便)

a13.5 b13 c12 d10

(4)3只毛3分钟可以捉3只老鼠,100只猫多久才能捉100只老鼠?

a100 b90 c10 d3

正反归一问题

3. 请问,一个牧场的草,27头牛6周吃完,23头牛9周吃完,21头牛需要几周吃完?(假定草地生长速度不变)

假设每头牛每周吃草一份,“27头牛吃6周”,可知6周内牧场共有青草27×6=162份,

又“23头牛吃9周”,可知9周内牧场共有青草23×9=207份。

每周生长青草(207-162)/(9-6)=15份,原有青草162-15*6=72份。

21头牛中的15头牛吃每周长出的青草,剩下的6头吃牧场上原有的青草,72/6=12周吃完。所以这片牧场可供21头牛吃12周。

下面是来自海洋出版社旧版和新版都是没有区别的一题第五题错误,

不少人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气------------------------

一道文字资料分析题

某厂有职工400人,过去每周工作44小时,出勤率为90%正好满负荷,现在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问?

1 为保证满负荷,必须有多高的出勤率? A 99% B 100% C 96% D 93%

2 如果继续保持90%的出勤率,就必须提高工作效率,那么提高效率的幅度应有多大?

A 1/8

B 1/9

C 1/10

D 1/6

3 如果提高工作效率20%,那么保持多大的出勤率即可? A 85% B 90% C 87.5%

D 82.5%

4 假设提高工作效率20%,出勤率为100%,则每天工作几小时即可(一周以五天计)?

A 6

B 6.6

C 7

D 7.2

5 如果该厂优化组合掉40人,又要保持90%的出勤率,必须提高多少效率?

A 1/8

B 1/7

C 1/9

D 1/10

注意:关键是第五题,我算的是2/9,没有这个答案呀?

给的解释觉得不对:400*0.9*1*40=360*0.9*(1+X)*40

得X=1/9,不是44小时么,怎么都成了40小时??

演绎推理的解题技巧点拨

演绎推理主要考察应试者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为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是与这段陈述有关的四个推理,其中有一个是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或说明就可以从陈述直接推导出来的,要求应试者选出这个正确答案。

从做题的要求也可以看出,做演绎推理题目必须紧扣题干内容,以题目中的陈述为依据,根据形式逻辑的推论法则推出正确结论。题中的陈述是被假设为正确的不要对其作出怀疑或否定,给自己解题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对于演绎推理题目中比较难的,多种条件相互制约或是数理逻辑的题目,可以忽略其具体情境,在草稿纸上抽象出其数理模型,加以逻辑运算这样比较容易得出结论。

解答演绎推理题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

2、紧紧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间的关系。

3、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根据你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

前言

本标准是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原国家出版局、原国家标准局等中央七部门1987年1月1日颁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的基础上制定的。国家技术监督局在技监局标函[1993]390号复函中建议:“鉴于该规定涉及面很广,各种出

版物发行国内外,数量和范围都很大。为了使全国各行业都按此规定执行,建议将该规定内容制定为国家标准。”

本标准借鉴了国内多家有影响的出版社和报社的成功经验,参考了英国、前苏联、日本、新加坡的有关资料,多次召开座谈会,征求首都新闻界、出版界、教育界、科技界专家的意见,特别是新华社、广播电影电视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科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等单位的意见。

阿拉伯数字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所以被广泛应用。本标准的宗旨在于:对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这两种数字的书写系统在使用上作比较科学的、比较明确的分工,使中文出版物上的数字用法趋于统一规范。

本标准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要起草人:王均、厉兵。

本标准从1996年6月1日起实施,从实施之日起,《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即行废止。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版物在涉及数字(表示时间、长度、质量、面积、容积等量值和数字代码)时使用汉字和阿拉伯数字的体例。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新闻报刊、普及性读物和专业性社会人文科学出版物。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出版物亦应使用本标准,并可制定专业性细则。

本标准不适用于文学书刊和重排古籍。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7408-9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 3100-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 3101-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 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 8170-87 数值修约规则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物理量physical quantity

用于定量地描述物理现象的量,即科学技术领域里使用的表示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的量。使用的单位应是法定计量单位。

非物理量non-physical quantity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量,使用的是一般量词。如30元、45天、67根等。

4、一般原则

4.1 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有的情形选择是唯一而确定的。

4.1.1 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比、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示例:48 302 -125.03 34.05% 63%~68% 1/4 2/5 1:500

4.1.2 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示例:一律一方面十滴水二倍体三叶虫星期五四氧化三铁一零五九

(农药内吸磷)八国联军二零九师二万五千里长征四书五经五四运动九三学社十月十七日同盟路易十六十月革命“八五”计划五省一市五局三胜制二八年华二十挂零零点方案零岁教育白发三千丈七上八下不管三七二十

一相差十万八千里第一书记第二轻工业局一机部三所第三季度第四方面

军十三届四中全会

4.2 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有的情形,如年月日、物理量、非物理量、代码、代号中的数字、目前体例尚不统一。对这种情形,要求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别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遇特殊情形,或者是避免歧解,可以灵活变通,但全篇体例应相对统一。

5、时间(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

5.1 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5.1.1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

示例:公元前8世纪20世纪80年代公元前440年公元7年1994年10月1日

5.1.1.1 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1990年不应简写作“九0年”或“90年”。

5.1.1.2 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索引、年表等,年月日的标记可按GB/T 7408-94的5.2.11中的扩展格式。如:1994年9月30日、1994年10月1日可分别写作1994-09-30和1994-10-01,仍读作1994年9月30日、1994年10月1日。年月之间使用半字线“-”。但月和日是个位数时,在十位上加“0”。

5.1.2 时、分、秒

示例:4时15时40分(下午3点40分)14时12分36秒

注:必要时,可按GB/T 7408-94的5.3.1.1中的扩展格式。该格式采用每日24小时计时制,时、分、秒的分隔符为冒号“:”。

示例:04:00(4时)15:40(15时40分)14:12:36(14时12分36秒)

5.2 要求使用汉字的情况

5.2.1 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

示例:丙寅年十月十五日腊月二十三日正月初五八月十五中秋节

5.2.2 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

这类纪年不应与公历月日混用,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

示例:秦文化四十四年(公元前722年)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公元1860年11月2日)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1964年10月1日)日本庆应三年(1867年)

5.2.3 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

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引号,避免歧义。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是否使用引号,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

示例1:“一.二八”事变(1月28日)“一二.九”运动(12月9日)“一.一七”批示(1月17日)“一一.一零”案件(11月10日)

示例2: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七七事变五一国际劳动节“五二零”声明“九一三”事件

6、物理量

物理量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小学和初中教科书、非专业科技书刊和计量单位可使用中文符号。

示例:8736.80km(8736.80千米)600g(600克)100kg~150kg(100千克~

150千克)12.5m2(12.5平方米)外形尺寸是400mmX200mmX300mm(400毫米X200毫米X300毫米)34。C~39。C(34摄氏度~39摄氏度)0.59A(0.59安[培])7、非物理量

7.1 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示例:21.35元45.6元270美元290亿英镑48岁11个月

1 480人 4.6万册600幅550名

7.2 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但要照顾到上下文,求得局部体例上的一致。

示例1:一个人三本书四种产品六条意见读了十遍五个百分点

示例2:截止1984年9月,我国高等学校有新闻系6个,新闻专业7个,新闻班1个,新闻教育专职教员274个,在校学生1561个。

8、多位整数和小数

8.1 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整数和小数的分节

8.1.1 专业性科技出版物的分节法: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个汉字(二分之一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

示例:2 748 456 3.141 592 65

8.1.2 非专业性科技出版物如排版留四分空有困难,可仍采用传统的以千分撇“,”分节的办法。小数部分不分节。四位以内的整数也可以不分节。

示例:2,748,456 3.14159265 8703

8.2 阿拉伯数字书写的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定位的“0”。小数点是齐底线的黑圆点“.”。

示例:0.46不得写成 .46 或0.46

8.3 尾数有多个“0”的整数数值的写法

8.3.1 专业性科技出版物根据GB8170-87关于数值修约的规则处理。

8.3.2 非科技出版物中的数值一般可以“万”、“亿”作单位。

示例:三亿四千五百万可写成345,000,000”,也可写成34,500万或3.45亿,但一般不得写作3亿4千5百万。

8.4 数值巨大的精确数字,为了便于定位读数或移行,作为特例可以同时使用“亿、万”作单位。

示例: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人数为10亿817万5288人;1990年人口普查人数为11亿3368万2501人。

8.5 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应避免断开移行。

8.6 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使用狼纹式连接号“~”。

示例:150千米~200千米-36。C~-8。C 2 500元~3 000元

9、概数和约数

9.1 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得用顿号“、”隔开。

示例:二三米一两个小时三五天三四个月十三四吨一二十个四十五六岁七八十种二三百架次一千七八百元五六万套

9.2 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必须使用汉字。

示例:几千年十几天一百几十次几十万分之一

9.3 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的约数一般用汉字。如果文中出现一组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用“多”、“余”等表示的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

示例1:这个协会举行全国性评奖十余次,获奖作品有一千多件。协会吸收了约三千名会员,其中三分之二是有成就的中青年。另外,在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还设有分会。

示例2:该省从机动财力中拿出1900万元,调拨钢材3000多吨、水泥2万多吨、柴油1400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10、代号、代码和序号

部队番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序数词即使是多位数也不能分节。

示例:84062 部队国家标准GB 2312-80 国办发[1987]9号文件总3147号国内统一刊号CN11-1399 21/22次特别快车HP-3000型电子计算机85号汽油维生素B12

11、引文标注

引文标注中的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据版本一致外,一般均使用阿拉伯数字。

示例1:列宁:《新生的中国》,见《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22卷,2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示例2: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订2版,7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示例3:李四光:《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载《中国科学》,1973(4),400~429页。

示例4:许慎《说文解字》,影印陈昌治本,1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63。

示例5:许慎《说文解字》,四部丛刊书,卷六上,九页。

12、横排标题中的数字

横排标题涉及数字时,可以根据版面的实际需要和可能作恰当的处理。

13、竖排文章中的数字

横排标题。如文中多处涉及物理量,更应横排。竖排文字中涉及的数字除必须保留的阿拉伯数字外,应一律用汉字。必须保留的阿拉伯数字、外文字母的符号均按顺时针方向转90度。

14、字体

出版物中的阿拉伯数字,一般应使用正体二分字身,即占半个汉字位置。

新闻共5058字节

怎样应答选择题

选择题的类型主要是单选题、多选题和双选题这三种。前两种类型在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应用较为广泛。在解答过程中考生可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淘汰法

最适合单选题。当确定一个选择项不符合题意时,便将自己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下一个选择项,依次加以否定。假如第一个选择项就是正确答案,那么后面的几个选项就可以忽略不看,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当然,在这个判别过程中,具体操作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