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的美好姿态

教育的美好姿态

教育的美好姿态
教育的美好姿态

教育的美好姿态

作者:肖培东,男(1972年生),浙江省特级教师,现任浙江永嘉十一中校长

请别奢望我会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学校,给了学生,那不是教育,至少不是我要的教育。下课了,改完作业了,备好课了,走出校园,我就该走向教育工作时间以外的我----我很认真地工作,很讲效率地教书,就是为了我能赢得更多的属于我自己的时间。

阳光照耀在肩上,我会暖暖地走向原野,走向森林。我看着小鸟在空中轻捷地划过痕迹,我看着小草在土地的呓语声中悄悄萌芽,所有的小虫子都和我一起轻步飞扬,我就

把春天留在我的眼睛里。雪花倏忽钻进我的脖子,我会伸出手接过下一朵菱形或花瓣形的晶莹,和孩子们一起等待着空中的下一个柔软的飘落,把足迹留在雪白的大地上,当呵出的空气遁形于苍茫冷色的天宇间,我就把冬天融在我的希望里。

然后,我要阅读,读留在我枕边的智慧,与哲人对话,与思想碰撞。当然,我不一定必须读教育书籍,也不一定要写成读后感,或抄成读书笔记,我也看看休闲的,一个笑话、一个幽默都足以让我一天变得轻松愉快。

然后,我一定会听我的音乐。在如堆的唱片里,我会找出几张:

或是尼古拉安杰罗斯柔情浪漫、舒爽甜蜜的吉他独奏《安娜小笺》及《人们的梦》,六弦音符在指尖划出一片惬意的天空,此时,振颤的不仅是琴弦,而是心灵。或者是KennyG优雅的萨克斯风在夜空飘扬,哀伤、寂寞,或者甜蜜、喜悦,浪漫极致的高音萨克斯风中我们都开始一段翱翔在深情旋律上的美好时光……没有教学的繁杂,没有工作的疲惫,音乐似水,我裸浴其中。喧嚣的城镇也开始安静,与我一起寂寞又默契地感受一种浓郁芬芳的升华与密集的沉淀。

还有我要带着我的亲人们一起吃饭、唠家常,陪我的孩子一

巴南四中刘华英(405272339) 12:23:26

起蹲在地上看蚂蚁是怎样穿过一座小沙堆,看月光是怎样泛上青草尖上,看童年的风筝究竟可以飞上哪朵云彩……我要陪大家看一部也许我会觉得很无聊的电视,和他们说些课堂上我永远说不上的笑话。一次远行,几声高唱,山水与我一起惬意。或者周末了,我也许整天上网,发几个帖,转几个段子,累了,洗洗脸,睡觉,如此等等。

我还可以想出很多的乐子,供我慢慢触摸,细细舔舐。

只是,别让我只扑在“教育”这个词上,谁都不可以夺走我自己的时间。别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求我,因为除了教师这个角色,

我们还有其他的身份。别要求我奉献的太多,尤其在我感到身体疲惫的时候。我可以是蜡烛,那是我的敬业。长期积劳成疾下的如此敬业,又能有多少真实和效率可以送给我亲爱的孩子们?

爱,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智,懂事的学生需要的是身心健康的老师,而不是拖着病体一味用感动来垫高的授课者。病了,我就会休息。累了,我应该放松。看,休憩之后的奔流更有力量。听,调整之后的步伐更为坚实。懂得进退的人生才是真有意义的人生,深谙动静之理的工作才最能体现高效率。“负责”,就是对教学效率的关注。嘶

哑的喉咙里,永远唱不出清亮的高音。教育的基石是真实,感动的背后其实是摧残,摧残自己,摧残学生,摧残课堂,摧残教育。病牛犁不出好田,荒土种不出茂盛。我干瘪的眼神,是上不好感动的语文课的。所以,累了,就歇歇吧,放手几节课,孩子依然在路上鲜亮地成长。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并不要求我做太阳底下最无谓的牺牲。奉献教育,不是短暂的生命消耗,而是该有持久的动力支撑。

《教育的美好姿态》

教育的优美姿态 浙江永嘉十一中校长、特级教师肖培东 请别期望我会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学校,给了学生,那不是教育,至少不是我要的教育。下课了,改完作业了,备好课了,走出校园,我就该走向教育工作时间以外的我。我很认真地工作,很讲效率地教书,就是为了我能赢得更多的属于我自己的时间。阳光照耀在肩上,我会暖暖地走向原野,走向森林。我看着小鸟在空中轻盈地划过痕迹,我看着小草在土地的呓语声中悄悄萌芽,所有的小虫子都和我一起轻步飞扬,我就把春天留在我的眼睛里。雪花倏忽钻进我的脖子,我会伸出手接过下一朵菱形或花瓣形的光后,和孩子们一起等待着空中的下一个松软的飘落,把足迹留在雪白的大地上,当呵出的空气遁形于苍茫冷色的天宇间,我就把冬天融在我的希望里。然后,我要阅读,读留在我枕边的智慧,与哲人对话,与思想碰撞。当然,我不一定必须读教育书籍,也不一定要写成读后感,或抄成读书笔记,我也看看休闲的,一个笑话、一个滑稽都足以让我一天变得轻松愉快。 然后,我一定会听我的音乐。在如堆的唱片里,我会找出几张。或是尼古拉安杰罗斯柔情放浪、舒爽甜蜜的吉他独奏《安娜小笺》及《人们的梦》,六弦音符在指尖划出一片舒畅的天空,此时,振颤的不仅是琴弦,而是心灵。或者是KennyG优美的萨克斯风在夜空飘扬,哀伤、寂寞,或者甜蜜、怡悦,放浪极致的高音萨克斯风中我们都开始一段翱翔在深情旋律上的优美时光……没有教学的烦琐,没有工作的无力,音乐似水,我裸浴其中。喧嚣的城镇也开始安静,与我一起寂寞又默契地感受一种浓重芬芳的升华与密集的沉淀。 还有我要带着我的亲人们一起吃饭、唠家常,陪我的孩子一起蹲在地上看蚂蚁是怎样穿过一座小沙堆,看月光是怎样泛上青草尖上,看童年的风筝究竟可以飞上哪朵云彩……我要陪大家看一部也许我会觉得很无聊的电视,和他们说些课堂上我永远说不上的笑话。一次远行,几声高唱,山水与我一起舒畅。我也许整天上网,发几个帖,转几个段子,累了,洗洗脸,睡觉,如此等等。 我还可以想出很多的乐子,供我慢慢触摸,细细舔舐。只是,别让我只扑在“教育”这个词上,谁都不可以夺走我自己的时间。别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

新编读教育的姿态有感范文【优质精彩实用】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范文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11月叙事者的读书活动让我有幸认识了于漪老师。透过阅读于漪老师《教育的姿态》一书,我了解了于漪老师对中国教育个性是语文教育多年的思考。因为好奇我上网搜了一下于漪老师的简介。1927年出生的她1978年就被评为特级教师,但却一向扎根于基础教育的最前沿。已是耄耋之年却一向与时俱进。用她对教育事业的深沉热爱引领我们去追寻教育的大爱。 是的,没有爱的教育是残缺和没有生命力的。但于漪老师对教育的思考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爱上。读《教育的姿态》你能感受到于漪老师永远做时代弄潮儿的与时俱进精神。于漪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和认知,绝不亚于任何一位年轻教师。 新课改的理念无疑是重新解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于漪老师却早已跳出这个范畴,思考课堂的情趣、课堂的智能、课堂的思想性。也就是说于漪老师认为教育不应仅限于对知识点的传授,还要做到以文载道。教育不能仅限于孩子学会字词句,还要将育人放在首位。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务必也必然有着德育的功能和导向。 读《教育的姿态》你能感受到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朴实追求。时至今日。于漪老师依然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于漪教师强调教育务必目中有人,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状况、新特点,提出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学习

产生情感和趣味。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确实发觉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除了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还要切实研究学生的心理。任何教育都不是空中楼阁,都应在学生切实的基础之上进行。此刻很多教师对于教育事业、对于教育工作、对于学生,都在一向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去调整和改善,缓慢且谬误百出。但许多老师除了抱怨学生、抱怨家长却从不从自身找原因。 但教育真的是有自身的科学基础。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若想做到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只能从整体上研究教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教育需要激情,但仅有激情却远远不够。于漪老师已是耄耋之年还能做到与时俱进,你我还有什么借口和理由?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 教育应有怎样的姿态?《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在《新华字典》中,姿态一词的意思是形态、样貌。那么教育的姿态,是否能够理解为教育所应有的样貌?而所应有就是一种应然,它基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现实生活中教育所呈现的样貌,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去改变。 在于漪老师看来,教育应有自己的样貌,中国教育应有中国自己的样貌。正因为如此,于漪老师在《教育的姿态》一书中多次强调中国人必须要说中国话、要建立自己的教育话语权等。然而,教育应有怎样的姿态,于漪老师并未进行专门的论述,而是将一篇篇令人深思的文章呈此刻读者的面前,由读者在阅读中体悟、在阅读中成长。

教育的美好姿态

教育的美好姿态 (肖培东,男,浙江省特级教师,现任浙江永嘉十一中校长) 请别奢望我会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学校,给了学生,那不是教育,至少不是我要的教育。 下课了,改完作业了,备好课了,走出校园,我就该走向教育工作时间以外的我。我很认真地工作,很讲效率地教书,就是为了我能赢得更多的属于我自己的时间。阳光照耀在肩上,我会暖暖地走向原野,走向森林。我看着小鸟在空中轻捷地划过痕迹,我看着小草在土地的呓语声中悄悄萌芽,所有的小虫子都和我一起轻步飞扬,我就把春天留在我的眼睛里。雪花倏忽钻进我的脖子,我会伸出手接过下一朵菱形或花瓣形的晶莹,和孩子们一起等待着空中的下一个柔软的飘落,把足迹留在雪白的大地上,当呵出的空气遁形于苍茫冷色的天宇间,我就把冬天融在我的希望里。然后,我要阅读,读留在我枕边的智慧,与哲人对话,与思想碰撞。当然,我不一定必须读教育书籍,也不一定要写成读后感,或抄成读书笔记,我也看看休闲的,一个笑话、一个幽默都足以让我一天变得轻松愉快。

然后,我一定会听我的音乐。在如堆的唱片里,我会找出几张。或是尼古拉?安杰罗斯柔情浪漫、舒爽甜蜜的吉他独奏《安娜小笺》及《人们的梦》,六弦音符在指尖划出一片惬意的天空,此时,振颤的不仅是琴弦,而是心灵。或者是KennyG优雅的萨克斯风在夜空飘扬,哀伤、寂寞,或者甜蜜、喜悦,浪漫极致的高音萨克斯风中我们都开始一段翱翔在深情旋律上的美好时光……没有教学的繁杂,没有工作的疲惫,音乐似水,我裸浴其中。喧嚣的城镇也开始安静,与我一起寂寞又默契地感受一种浓郁芬芳的升华与密集的沉淀。 还有我要带着我的亲人们一起吃饭、唠家常,陪我的孩子一起蹲在地上看蚂蚁是怎样穿过一座小沙堆,看月光是怎样泛上青草尖上,看童年的风筝究竟可以飞上哪朵云彩……我要陪大家看一部也许我会觉得 很无聊的电视,和他们说些课堂上我永远说不上的笑话。一次远行,几声高唱,山水与我一起惬意。我也许整天上网,发几个帖,转几个段子,累了,洗洗脸,睡觉,如此等等。 我还可以想出很多的乐子,供我慢慢触摸,细细舔舐。 只是,别让我只扑在“教育”这个词上,谁都不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4篇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一):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11月叙事者的读书活动让我有幸认识了于漪老师。透过阅读于漪老师《教育 的姿态》一书,我了解了于漪老师对中国教育个性是语文教育多年的思考。因为 好奇我上网搜了一下于漪老师的简介。1927年出生的她1978年就被评为特级教师,但却一向扎根于基础教育的最前沿。已是耄耋之年却一向与时俱进。用她对 教育事业的深沉热爱引领我们去追寻教育的大爱。 是的,没有爱的教育是残缺和没有生命力的。但于漪老师对教育的思考却没 有仅仅停留在爱上。读《教育的姿态》你能感受到于漪老师永远做时代弄潮儿的 与时俱进精神。于漪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和认知,绝不亚于任何一位年轻教师。 新课改的理念无疑是重新解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于漪老师却 早已跳出这个范畴,思考课堂的情趣、课堂的智能、课堂的思想性。也就是说于 漪老师认为教育不应仅限于对知识点的传授,还要做到以文载道。教育不能仅限 于孩子学会字词句,还要将育人放在首位。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务必也必然有着德 育的功能和导向。 读《教育的姿态》你能感受到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朴 实追求。时至今日。于漪老师依然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于漪教师强调教育 务必目中有人,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状况、新特点,提出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 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确实发觉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除了要提高自身业 务水平,还要切实研究学生的心理。任何教育都不是空中楼阁,都应在学生切实 的基础之上进行。此刻很多教师对于教育事业、对于教育工作、对于学生,都在 一向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去调整和改善,缓慢且谬误百出。但许多老师除了抱怨 学生、抱怨家长却从不从自身找原因。 但教育真的是有自身的科学基础。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若想做到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只能从整体上研究教育教学,只 有这样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教育需要激情,但仅有激情却远远不够。于漪老师已是耄耋之年还能做到与 时俱进,你我还有什么借口和理由?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二):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合集5篇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合集5篇 【篇一】安静的夜晚,难得的闲暇时光,坐在靠着窗户的桌子前面,手边放着刚刚阅读过放下的书,肖培东著的《教育的美好姿态》,阅读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我之前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里读到的一篇同名文章,由于自己是做老师的,而且文章是有关教育的,所以里面的颇具诗意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我,并且反复阅读了好几遍,有好几次都有想看这本书的冲动,于是就在网上搜索决心买下了这本书,心心念念已久,终于拥有的感觉真好! 翻阅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大部分其实写的都是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文章,它虽与我所学和所教的专业不同,但作者对于课堂的教学和思考以及作者那横溢的文采和才华让我深深折服,每一篇诗意的文章叙写都蕴藏着作者对教育和学生深深地爱,我不忘初心里产生一种由衷的钦佩感,我也曾在心里想: 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难道它就是平时上课就拎起课本教书下课就休息的重复的做着同样的事情吗?以至使自己渐渐的感觉到枯燥无聊而慢慢地学会抱怨?而今阅读这本书终有答案“教育应该是美好的,美好的上课姿态,美好的教学方式,美好的和学生们相处,美好的教会他们学会知识,美好的生活”,就如作者所言:“站上讲台,做学生的光,走出学校,就拥有自己的幸福! ”书的封面上印写着我一直很喜欢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句话: “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它和

那句我经常听到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无论走的多远,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还记得儿时还正在上学的时候,曾无数次羡慕那站在三尺讲台上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的老师,那时在我的心里认为老师们是那么的学识渊博,知道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并且也总是能够把调皮的我们管教的服服帖帖,把我们的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于是,就在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一个长大后也要成为一名老师的梦想,像我的老师们一样教书育人,做学生们的光。因此我不停止的上学,尽管上学时的成绩并不理想,但爸爸妈妈却从未在上学的这条路上阻止过我,自己也从没有想要放弃过上学读书,而现在,我终于如愿成为了一名老师,像儿时多次心里憧憬的那样,认为教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认为自己可以把这个工作做好,可以教育好我所教的学生,但好像事总与愿违,我一直以来的美好憧憬,就在我工作后完全被颠覆,工作这两年来,在教学这条路上走的实在曲折,教学经验的不足,班级管理能力的欠缺和其他一些自身的原因,让所教的学生们的考试成绩一次次的不理想都让我倍受打击,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有了一次次的无奈和力不从心,这些虽都不是我所愿望的那种结果,但却真真实实地存在着,看着身边那些优秀的同事们,而自己在教学成长的这条路上却依然还有那么多的困扰,理想做一名优秀合格的好老师的目标,貌似离自己却总是有一段够不着距离。曾一时间情绪低落并在心里有了些许抱怨,独自一人时我曾无数次追问自己: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四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四 “叙事者”X月共读书目是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一字一句读完,对封面上“X年教育心得”、“百万师生受益”、“教师教育经典”、“为人为学圣经”这样的精要书评有了更深的感受,对这位从教X年、声名显赫的特级教师有了更多的敬仰。 《教育的姿态》是于漪老师有关中国教育现状的总结与深思,全书分六辑,每一辑都是通过一篇篇小文章呈现于老师的真知灼见。无论是正面的赞颂还是直面的建议,无论是发自内心的欢欣还是发人深省的忧思,无不表现了这位教育前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崇高使命感。细细读来,每一篇文章都值得回味,每一段文字都令人深思。 然而留给我最深印象的却是于老师这句振聋发聩的名言:“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老师是什么人,谁都知道:全国首批特级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劳动模范......光环耀人,令人敬仰。这样的话,初读无法不当作是自谦之词。然而,读完此书,你又不得不承认:这绝不仅仅是于老师的自谦,其实她始终是这样做的,她一直在学做老师。 X年代的复旦大学毕业生,其功底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她却说学历水平只能说明职前接受教育的程度,岗位上是要有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因她是非语文专业的,所以

她天天学习,用了三年时间,把大学中文系全部课程学完。她每天都是X点以前搞工作,X点以后自修。这是何等的毅力啊!她一直是那样的谦虚谨慎、好学不倦。 她一生上过X多节公开课,但她认为没有上过一堂十全十美的课。所以每次课上下来都会认真思考,都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缺陷乃至错误。她说所以她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她上课从不带教案,因为她认为拿着教案没办法面对全体学生,她在课堂上要察言观色,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做到这样,备课要备得多么深入,多么熟练啊。她备课还做到了目中有人,为了研究学生的心灵,甚至去研究只有年轻人喜欢的周杰伦的歌。 于漪老师即使退休了,她还在发光发热,真的是做了一辈子老师,一辈子都在学做老师,,所以她会具有那么高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 我从教X年,一路走来也算勤奋,自己也喜欢学习,但是面临的困惑还是很多的。 带了X多年班,教了X多年语文,但是因为岗位变化,不得不放手班级,但心中的语文情节总让我对语文念念不忘,所以只要时间允许,我想方设法听语文课,评语文课。外出参加语文业务学习的机会很少很少,但是我借助网络不断学习,听课、评课、研讨,晚上的很多时间都是都是在网络学习中度过的。于漪老师说教师经常动笔,可以锻炼思维,锤炼情感,增强认识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增强驾驭语言文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范文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范文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范文 当看完一本着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来看《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范文。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1 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所着《教育的美好姿态》分五个专辑,以细腻、优美、清新、质朴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肖老师对教学设计、教学操作、教学细节、教学评价、教学心态以及人生感悟等方面真实又独到的见解。唯美中夹带着犀利,直叩灵魂,肖老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科造诣令人敬佩,看后收获颇丰。其中,令我触动最深的是其中一篇“是什么决定了我的语文课”。是教参、专家、学校、模式、考试?肖老师认为以上在教师教学的某一段时期会有所影响,但后来都应该不是!他希望是“孩子的眼睛、文章的思想、文字的魅力、课堂的生命、师生的精神诉求、灵魂体验、老师的语文梦想……”。“如果这样,我会微笑并幸福着,我会像尘埃一样很自信、很渴求地低语着‘记住我’。 虽然政治和语文不属同一学科,但是,教学是相通的,教育是有共性的。作为一名一线政治教师,我也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我的政治课教参、专家、学校、模式、考试这些不能不起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不能替代一切,我的政治课需要有灵魂,有生命、有根系,只有这样的课,才能被期待,被记住。 一、何为“被记住” 被记住是要老师卑躬屈膝地乞求学生怜悯教师的汗水和心血、同情课堂的无奈和唏嘘、恻隐教学的艰辛和坎坷吗?绝对不是!“被记住”是一种教学愿景,一种教育理想,是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展现个人教学风格和魅力、实现教育理想的自然过程。“被记住”,是教师对自己倾心奉献的教学生涯持有的职业自信和自豪。“被记住”,不是主观上刻意追求、一意逢迎,而是客观上不期而现、始料未及。虽然,我们像尘埃一样,每一粒都渺小得微不足道,但是每一粒却都独具一格,每一粒都有自己的方向和轨迹。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自己潜心教学、专心育人,打造出有灵魂的课堂,多少年以后,课堂哪怕被时间和遗忘风干在岁月的角落,依然会留下清晰的印记。“被记住”是一种教育理想和教学自信! 二、谁来记住? 学生想不想记住?在纷繁的诸多课务中,学生眼前飘走着各科老师,几年甚至十几年下来,很多老师在他的记忆中便都烟消云散,不留痕迹。如果,我的课是有灵魂有特色的,是关注过学生眼睛和心灵诉求的,虽然学生各奔东西,或许,我的课还被记忆着、封存着,就如冬日的老树枝,等到万物复苏的季节,还会萌发新的嫩芽。 自己能不能记住弹指灰飞间,已走完了教师生涯的一半历程,回首十余载,细想有多少课是能让自己刻骨铭心无法忘怀的如果仅仅跟着模式和考试走,我俨然成了一个教书机器人,程序化的过程和套路化的经验会让我丧失教学的活力和创造力,我应该在残酷的现实下找到让自己的教学得以重生的泉眼。如此,若干年后,哪怕离开讲坛,对自己的教学生涯也会有清晰的回忆,如一坛自制佳酿,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教师心得体会5篇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教师心得体会5篇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一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聆听着蔡琴的一首《读你》,手捧着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此情此景,让我沉醉其中。 《教育的姿态》一书是于漪老师关于中国教育现状的总结与深思。作为一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用她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崇高的使命感,让教育熠熠闪光,让我对投身教育的脚步更为执着而坚定。于漪老师期望教育要回归到“爱”和“人”上,去帮忙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和生命的发展。这不正是我不断追求和向往的境界吗?带着兴奋,我走进书中,探寻着于漪老师心中的“爱”与“人”的真谛。 教育需要怎样的“爱”? 为人师者,我们都明白要心中有爱。但教育需要怎样的“爱”呢?“在学校十多年的基础教育将奠定和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是于漪老师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漫漫60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拒绝各种利益的诱惑,哪怕在80高龄依然活跃在教育改革第一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深爱着学生。在她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金子,要为国家培养“有魂有根”的栋梁之才是她孜孜以求的理想。“教育对象无法选取,只要是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孩子,我们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爱他们。”这是于漪老师毕生坚守的信念。 什么是真正的懂学生?说在嘴上,写在纸上,不是真正的懂,要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才是懂。于漪老师的儿子患了败血症,但她却忍痛割

爱,放下陪伴儿子回到学生们的身边。于漪老师的师爱是超越亲子之爱的,虽然她与学生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寄托着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她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一个心眼爱学生,尽心尽力地培养呵护他们的成长。她认为,学生的事是天大的事,是教师心上的事,精心培育好他们,不仅仅是职责,更是她的快乐。 “班主任只有燃烧自己,才能辐射学生,教育学生”,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向善、上进之心,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她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们讲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找同学一个个谈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挨家挨户走访学生家庭,争取家长的用心配合。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于老师觉得她的生命就有了价值,生命和历史使命结伴同行。 爱,是一本永远解读不完的书,于漪老师精湛的专业水平、高深的教育思想是常人无法超越的,但她的信念、精神、品行以及时时流露的职责感和使命感,是我学习的榜样。 何为真正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从新课改开始就已经植根入每位教师的心中,但怎样做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呢?于漪老师谈起“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的应试教育,总是很忧虑。在她眼里,人是最宝贵的,每个孩子的童年和青春只有一次,把时间耗费在无穷尽的练习题上,忽略了自由阅读,失去了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就是在白白浪费时间。 于漪老师的语文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用心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育的姿态读书心得 (1)

教师应该有怎样的姿态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利用寒假时间,我有幸拜读了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一书,本书是于漪老师从教60年里有关中国教育现状的总结与深思。作为教育家,于漪老师用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崇高使命感,拨开乱象的丛莽,让教育之魄闪光。 在《新华字典》中,“姿态”一词的意思是形态、样子。那么“教育的姿态”,是否可以理解为教育所应有的样子?在于漪老师看来,教育应有自己的样子,中国教育应有中国自己的样子。然而,教育应有怎样的姿态,于漪老师并未进行专门的论述,而是将一篇篇令人深思的文章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由读者在阅读中体悟、在阅读中成长。 我自知才疏学浅,无法真正理解“教育的姿态”真正含义,我将基于对“寻找教师之根”“一辈子做教师”这两部分的阅读以及自己的认知水平,来谈一谈教师所应有的姿态。 一、教师要有“真本领”。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需要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 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作为受社会委托,承担增进下一代知识、技能和 身心发展的教育任务的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当代科学和人文两个方面的 基础知识这是现代教师知识结构的基础方面。社会是发展的,人类也是 发展的,作为教师我们的步伐要更加紧凑,要更加超前,只有这样才能 交给我们学生更前沿的思想。总之,作为现代教师要双肩挑起时代培养 学生的重任,教师要好学不倦努力做到业务精湛,知识面广,文化积淀 丰厚,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教师只有自己的知识长流水,像树根 一样伸展在泥土里拼命吸取养料,才可能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 远航。因此,学习与教师结伴同行,教一辈子学一辈子。 二、作为教师要“真情、可爱”。 培养优质的民族精神,人人有责,而教师更应责无旁贷。论语中说“其 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修身养性,完善自 身人格至关重要。教师要有真情,要将“情”融入到学科教学中,要满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5篇合集最新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5篇合集最新 收录的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1 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所著《教育的美好姿态》分五个专辑,以细腻、优美、清新、质朴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肖老师对教学设计、教学操作、教学细节、教学评价、教学心态以及人生感悟等方面真实又独到的见解。唯美中夹带着犀利,直叩灵魂,肖老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科造诣令人敬佩,看后收获颇丰。其中,令我触动最深的是其中一篇”是什么决定了我的语文课”。是教参、专家、学校、模式、考试?肖老师认为以上在教师教学的某一段时期会有所影响,但后来都应该不是!他希望是”孩子的眼睛、文章的思想、文字的魅力、课堂的生命、师生的精神诉求、灵魂体验、老师的语文梦想……”。”如果这样,我会微笑并幸福着,我会像尘埃一样很自信、很渴求地低语着‘记住我’。 虽然政治和语文不属同一学科,但是,教学是相通的,教育是有共性的。作为一名一线政治教师,我也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我的政治课?教参、专家、学校、模式、考试?这些不能不起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不能替代一切,我的政治课需要有灵魂,有生命、有根系,只有这样的课,才能被期待,被记住。 一、何为”被记住”? 被记住是要老师卑躬屈膝地乞求学生怜悯教师的汗水和心血、同情课堂的无奈和唏嘘、恻隐教学的艰辛和坎坷吗?绝对不是!”被记住”是一种教学愿景,一种教育理想,是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展现个人教学风格和魅力、实现教育理想的自然过程。”被记住”,是教师对自己倾心奉献的教学生涯持有的职业自信和自豪。”被记住”,不是主观上刻意追求、一意逢迎,而是客观上不期而现、始料未及。虽然,我们像尘埃一样,每一粒都渺小得微不足道,但是每一粒却都独具一格,每一粒都有自己的方向和轨迹。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自己潜心教学、专心育人,打造出有灵魂的课堂,多少年以后,课堂哪怕被时间和遗忘风干在岁月的角落,依然会留下清晰的印记。”被记住”是一种教育理想和教学自信! 二、谁来记住?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docx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教育的姿后感1“ 你千遍也不倦,你的感像春 天??”聆听着蔡琴的一首《你》,手捧着于漪老的《教育的姿》,此情此景,我沉醉其中。 《教育的姿》一是于漪老关于中国教育状的与深思。 作一名教育家,于漪老用她教育事的无限和崇高的使命感,教育 熠熠光,我投身教育的脚步更着而定。于漪老期望教育要回到“ ” 和“人”上,去帮忙学生精神的提升和生命的展。不正是我不断追求 和向往的境界?着,我走中,探着于漪老心中的“ ”与“人”的真。 教育需要怎的“ ”? 人者,我都明白要心中有。但教育需要怎的。“ ”呢?“在学校十多年的基教育将奠定和影响孩子的一生” , 是于漪老以人本的出点。漫漫 60 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拒各种利益的惑,哪怕在 80 高依然活在教育改革第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深着学生。在她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金子,要国家培养“有魂有根”的梁之才是她孜孜以求的理想。“教育象无法取,只要是生在片土上的孩子,我都要真心意、全心全意地他。” 是于漪老生守的信念。 什么是真正的懂学生?在嘴上,写在上,不是真正的懂,要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才是懂。于漪老的儿子患了血症,但她却忍痛割,放下陪伴 儿子回到学生的身。于漪老的是超越子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 / 9

之爱的,虽然她与学生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寄托着祖国的期望、人民 的嘱托,她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一个心眼爱学生,尽心尽力地培养呵 护他们的成长。她认为,学生的事是天大的事,是教师心上的事,精心 培育好他们,不仅仅是职责,更是她的快乐。 “班主任只有燃烧自己,才能辐射学生,教育学生” ,她相信,每 个孩子都有向善、上进之心,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她利用各种机会给孩 子们讲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找同学一个个谈心,一把钥匙 开一把锁;挨家挨户走访学生家庭,争取家长的用心配合。看到孩子们 的成长,于老师觉得她的生命就有了价值,生命和历史使命结伴同行。 爱,是一本永远解读不完的书,于漪老师精湛的专业水平、高深的 教育思想是常人无法超越的,但她的信念、精神、品行以及时时流露 的职责感和使命感,是我学习的榜样。 何为真正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从新课改开始就已经植根入每位教师的心 中,但怎样做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呢?于漪老师谈起“育分不育 人、求学不读书”的应试教育,总是很忧虑。在她眼里,人是最宝贵 的,每个孩子的童年和青春只有一次,把时间耗费在无穷尽的练习题上,忽略了自由阅读,失去了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就是在白白浪费 时间。 于漪老师的语文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用心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原先看到命题作文就会哭鼻子的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2 / 9

语文教师《教育的姿态》读后心得体会五篇

语文教师《教育的姿态》读后心得体会五篇【篇一】《教育的美好姿态》不仅仅是一个语文人在谈语文谈教育,它更是美好的心灵絮语。散落散见于书中的是一个个美好的自然意象: 秋天的落叶,悠悠的流水,夏日的鸣蝉,铺满大地的野草,洁白的雪,悠长的巷……从文章的题目便可见一斑: 《请给春天一点时间》《喊向月亮的声音》《杂草的语文之旅》《每一片雪,都是一片灵动的思绪》《穿越群体,你却不是孤岛》……颗颗珍珠串成了美丽的项链,道道河水流成了诗意的生活: 我看着小鸟在空中轻捷的划过痕迹,我看着小草在土地的呓语声中悄悄萌芽,所有小虫子都和我一起轻舞飞扬,我就把春天留在我的眼睛里。雪花倏忽钻进我的衣领,我会伸出手,接过下一朵花瓣一样的晶莹,等待空中下一个柔软的飘落,把足迹留在雪白的大地上。 诗意的生活不是空中楼阁,有哲思,更有语文: 走进山水,山水给你语文的灵感;融入森林,花树给你教学的指引;看落叶,金黄的脉络里有语文的气息;读天空,广阔无垠中自有一个课堂。你把父亲的脊梁看成诗歌,你把母亲的白发写成散文,你用爱向大地致敬,你用敬畏向蚂蚁叩首。语文教学的感觉,不是每天匍匐在大部头书籍里就能找到的。 一个行走于滚滚红尘却不染世俗之气,汪洋恣肆地将自然融入生活融入工作的人,怎能不是拥有一颗童心的大爱之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此刻,我想起了艾青的诗: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切。 【篇二】一、前言《我的教育信条》,作者是美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学习教育学的人,对于杜威都不会陌生,我们惊叹于他的“儿童中心主义”的主张,更欣赏他对于美国当时教育实际的“突破性”思考,正因为有了杜威的教育观点,我们认识教育本身才有了不同的角度和看法。 读《我的教育信条》第一章,我就发现了杜威这样一种教育的姿态: “我相信!”“我相信”,这完全是一种纯主观的、仅是可能性的言说。它不代表绝对权威,不是绝对真理,只是一家之言。可是,这句话同样也凸显了“我”,是我的所思。“我相信”是一种相对说来不卑不亢的姿态。 我愿意以这样“我相信”的姿态,来说我对杜威“我相信”的感觉。我认为杜威对教育有忧患,有见地也有实践,语言省俭,不偏颇。这样的写作姿态,通常是更可亲可信服的。 《我的教育信条》是文字相当省俭的,但是阅读起来完全没有阅读《教学勇气》时那种诗的气韵,也不是《沉思录》里那样诗意的理性,只是理性。 杜威说: “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世界上最形式的、最专门的教育确是不能离开这个普遍的过程。教育只能按照

树立自己优美的教育姿态

树立自己优美的教育姿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 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 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所以,作为教育人,要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 责任,以自己优美的教育姿态,潜心研究,真心付出,实心做事,诚心为人。 在教育过程中,每个教育工作者以自 己独有的教育行为的千姿百态体现着自己 认同的教育理念或思想。有的人喜欢高谈 阔论,有的人注重设计美好的教育愿景, 有的人思想超前而身体缺位……而我给自 己定位的教育姿态是:幸福有为,勤学善思,脚踏实地,挑战自我,一生追求,坚 定信念。 作为一名教师,我喜欢站在讲台上把 一堂课演绎成经典,而我的弟子们能懂得欣 赏的感觉;我喜欢目视着孩子们一点一点 的长大进步的感觉;我喜欢在课余时间里 与孩子们一起运动、唱歌、野游的畅快感觉。

作为一名管理者,我愿意在办学管理 过程中奉献自己的精力与智慧,融入自己 的办学理念和个性化的办学思想,永远处 于开放、学习的状态,不断超越自我,努 力完善时刻处于“未完善时”状态的教书 育人的生命过程。 幸福才能有为,教育幸福是一种职业幸福 的最高境界。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是轰轰烈烈地还是默默无闻的;是满怀激 情的还是陷入困惑中。我都能以一种愉悦、欣赏和乐思的态度去面对他。久而久之, 在无声无息中,我便能从中体会并享受教 育给我带来的不同感受,有满意,有欣慰,也有丝丝失落与惆怅。但都不影响我对教 育的热爱和痴狂。有了幸福就有了动力, 有了有所作为的理由。 教育者的必备素养就是勤学善思。有 一位名校长曾经说过:好东西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但只有学习了,才有 做的本钱;好东西是学不走的,而是需要 学习者悟、行,悟,就是思考。行,就是做。我很负责任地对自己说:“学与思” 是每日必修课,“在做中学,在学中思”

教育的姿态心得体会三篇

教育的姿态心得体会三篇 【--年度工作总结】 读《教育的姿态》你能感受到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朴实追求。时至今日。于漪老师依然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的姿态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教育的姿态心得体会 静静地品读于漪先生《教育的姿态》,其实这本书中并没有专门论及教育的姿态这个话题,但椎心的忧思 竭诚的期望、让生命之花绽放、寻找教师之根、一辈子学做教师、活在价值体系中和记忆与情缘 6个章节中的每一篇文字都是对教育的姿态最好的诠释。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我感动于于漪先生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崇高的使命感,在字里行间我更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希望教育要回归爱和人上,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和生命发展的诚意。 柏拉图曾用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话说:教育是从一个洞穴中把囚徒的灵魂引出来往上升,达到真实之境界。我想这是对教育对神圣的定义,这会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肃然起敬。前几天在广州参加生命教育的培训,在旅途翻看《教育的姿态》,于漪先生也说: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是啊,曾经的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现在的教育环境下,老师却并没有那么的神圣不可犯,不夸张的说教师成了高危职业,我们甚至在自己的权益被侵害时也无法得到合理的维权,我们有了些许抱怨,我们开始对那些因原生家庭出现问题而无法救赎的的孩子感到无力与迷茫,我们开始思考真的是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吗? 在机场,我和从事学生心理研究的郭老师闲聊,说起了班里满是负能量令我担忧的小高,他的一句话却让我醍醐灌顶,一下子清醒不少,郭老师说:所有的心理辅导都是建立在信任上的。其实道理都懂,但当身处困境时,我们更多的是希望能寻求到救赎,在面对的小高这个特殊的个体时,我更多的是希望能够立竿见影,找到一种特效药去救赎这颗孤独的灵魂,但此刻经郭老师一提醒,我突然想到了于漪先生在《教育的姿态》中写到:教育本是细水长流的事业,最忌讳急功近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教育不是一蹴而

精选教育的姿态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教育的姿态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教育的姿态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读《教育的姿态》你能感受到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朴实追求。时至今日。于漪老师依然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教育的姿态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的姿态心得体会范文1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聆听着蔡琴的一首《读你》,手捧着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此情此景,让我沉醉其中。 《教育的姿态》一书是于漪老师关于中国教育现状的总结与深思。作为一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用她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崇高的使命感,让教育熠熠闪光,让我对投身教育的脚步更为执着而坚定。于漪老师期望教育要回归到“爱”和“人”上,去帮忙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和生命的发展。这不正是我不断追求和向往的境界吗?带着兴奋,我走进书中,探寻着于漪老师心中的“爱”与“人”的真谛。 教育需要怎样的“爱”? 为人师者,我们都明白要心中有爱。但教育需要怎样的“爱”呢?“在学校十多年的基础教育将奠定和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是于漪老师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漫漫60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拒绝各种利益的诱惑,哪怕在80高龄依然活跃

在教育改革第一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深爱着学生。在她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金子,要为国家培养“有魂有根”的栋梁之才是她孜孜以求的理想。“教育对象无法选取,只要是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孩子,我们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爱他们。”这是于漪老师毕生坚守的信念。 什么是真正的懂学生?说在嘴上,写在纸上,不是真正的懂,要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才是懂。于漪老师的儿子患了败血症,但她却忍痛割爱,放下陪伴儿子回到学生们的身边。于漪老师的师爱是超越亲子之爱的,虽然她与学生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寄托着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她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一个心眼爱学生,尽心尽力地培养呵护他们的成长。她认为,学生的事是天大的事,是教师心上的事,精心培育好他们,不仅仅是职责,更是她的快乐。 “班主任只有燃烧自己,才能辐射学生,教育学生”,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向善、上进之心,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她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们讲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找同学一个个谈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挨家挨户走访学生家庭,争取家长的用心配合。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于老师觉得她的生命就有了价值,生命和历史使命结伴同行。 爱,是一本永远解读不完的书,于漪老师精湛的专业水平、高深的教育思想是常人无法超越的,但她的信念、精神、品行以及时时流露的职责感和使命感,是我学习的榜样。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建青实验学校小学部张雯利用寒假的时间,我有幸拜读了于漪老师所著的《教育的姿态》一书,本书是于漪老师有关中国教育现状的总结与深思。作为教育家,于漪老师用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崇高使命感,拨开乱象的丛莽,让教育之魂魄闪光。作者一直希望教育要回归到“爱”和“人”上,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生命的发展。 爱,是成为教师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能为师。在大学里,曾经听教育学的老师说过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现在,又重新温习了一遍这个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育人之道,爱心为先。当我们用永驻的痛心、赤诚的真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时,我们就会消除“火爆”和“急躁”,代之以“温柔”的方式去启发和诱导他们。也只有这样,才会让每一位家长放心地将孩子交到我们手上。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发现学生的优点,去爱每一位学生,只有我们爱他们,他们才会爱我们。把教育当作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热爱这份事业,就会热爱学生,对学生的那份真情就会情不自禁的流露或者瞬间迸发。我觉得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既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还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把学生吸引到你的身边,聚集在你的周围,送出你的真心,发挥你的人格魅力,用爱与学生去交流,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当你做到了这些,你就能够让你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把整个心灵都奉献给孩子吧!他们是那样的天真、可爱,每一个都是可以成为有用之才的,你们眼里、心里都要装着孩子……”多少年来,很多教师对于教育事业、对于教育工作、对于学生,都在一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情感、知识甚至是生命。所以,我们要学会奉献,把自己的一切都无偿地奉献给教育事业,不能要求回报,更不能因为想要得到回报而奉献,就只是单纯的奉献就好。 虽然我还只是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一年多的新老师,但是我会在今后把我在书中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努力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做出自己的姿态。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的姿态》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在《新华字典》中,“姿态”一词的意思是形态、样貌。那么“教育的姿态”,是否能够理解为教育所应有的样貌?而“所应有”就是一种应然,它基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现实生活中教育所呈现的样貌,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去改变。 在于漪老师看来,教育应有自己的样貌,中国教育应有中国自己的样貌。正因为如此,于漪老师在《教育的姿态》一书中多次强调“中国人必须要说中国话”、“要建立自己的教育话语权”等。然而,教育应有怎样的姿态,于漪老师并未进行专门的论述,而是将一篇篇令人深思的文章呈此刻读者的面前,由读者在阅读中体悟、在阅读中成长。 我自知才疏学浅,无法真正理解“教育的姿态”真正含义,但正如“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我将基于对本书的阅读以及自己的认知水平,来谈一谈教育所应有的姿态。 教育有三要素:教师、教学资料、学生。因此,我想从这三个方面谈起。 一、教师的姿态。 1.敬畏生命。每位学生的生命都是珍贵的,每位学生的

成长都是有规律的,教师敬畏每们学生的生命,遵循他们的成长规律施以切合身心发展的教育。就因为敬畏,他们会尊重;就因为敬畏,他们会呵护;就因为敬畏,他们会研究。 2.滴灌心灵。教书育人,育人为本。而育人先育心。只是触动学生上进的心弦,学生才会真正地改变自我、完善自我。教师了解学生、走近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融,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师就应有滴灌心灵的睿智。 3.把握课堂。课堂是学生生命的培育场,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地。教师会精心备课,做好预设,同时,又具备教育机智,关注生成。他们深知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扼杀学生的兴趣,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教师个人的魅力。 4.完善自我。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学生也在发生着变化。“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学做”是一种主动地完善自我,是心系学生的外在表现。他们会透过阅读、实践、反思、写作等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专业魅力和人格魅力。 二、学生的姿态。 1.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可能成绩优异也可能成绩落后;他们可能潜力出众,也可能无才无能;他们可能仪表堂堂,也可能相貌一般。然而,他们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外在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会主动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去一步步地提高自我。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范文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范文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范文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一):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11月叙事者的读书活动让我有幸认识了于漪老师。透过阅读于漪老师《教育的姿态》一书,我了解了于漪老师对中国教育个性是语文教育多年的思考。因为好奇我上网搜了一下于漪老师的简介。1927年出生的她1978年就被评为特级教师,但却一向扎根于基础教育的最前沿。已是耄耋之年却一向与时俱进。用她对教育事业的深沉热爱引领我们去追寻教育的大爱。 是的,没有爱的教育是残缺和没有生命力的。但于漪老师对教育的思考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爱上。读《教育的姿态》你能感受到于漪老师永远做时代弄潮儿的与时俱进精神。于漪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和认知,绝不亚于任何一位年轻教师。 新课改的理念无疑是重新解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于漪老师却早已跳出这个范畴,思考课堂的情趣、课堂的智能、课堂的思想性。也就是说于漪老师认为教育不应仅限于对知识点的传授,还要做到以文载道。教育不能仅限于孩子学会字词句,还要将“育人”放在首位。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务必也必然有着德育的功能和导向。

读《教育的姿态》你能感受到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朴实追求。时至今日。于漪老师依然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于漪教师强调教育务必“目中有人”,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状况、新特点,提出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确实发觉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除了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还要切实研究学生的心理。任何教育都不是空中楼阁,都应在学生切实的基础之上进行。此刻很多教师对于教育事业、对于教育工作、对于学生,都在一向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去调整和改善,缓慢且谬误百出。但许多老师除了抱怨学生、抱怨家长却从不从自身找原因。 但教育真的是有自身的科学基础。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若想做到“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只能从整体上研究教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教育需要激情,但仅有激情却远远不够。于漪老师已是耄耋之年还能做到与时俱进,你我还有什么借口和理由?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二): 教育应有怎样的姿态?--《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在《新华字典》中,“姿态”一词的意思是形态、样貌。那么“教育的姿态”,是否能够理解为教育所应有的样貌?而“所应有”就是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