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原则与方法

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原则与方法

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原则与方法
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原则与方法

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原则与方法

摘要探讨了一直为医学界翻译人员最为关注的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问题。笔者认为假如译者严格按照翻译原则和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去翻译中医方剂名称,中医方剂名称翻译将会日趋标准化,译者对于方剂名称的翻译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关键词方剂名称;翻译;原则与方法PrinciplesandApproachesinTranslationoftheNamesofPrescriptions

XueJunmei

ShanxiCollegeofTCM,Xianyang

Abstract:ThisarticlediscussesthatthetranslationaboutthenamesofthetraditionalChineseprescriptionsisavitaliss uethattheinterpretersshowtheirgreatestconcernto。Thepresentwriterattemptstodiscussiftheinterpreterscloselyabidebythethreetranslatingprinciplesand properlyadaptthetranslatingapproachestotranslationofthenamesofthetraditionalChineseprescription s,theywillmakegreatcontributionstothestandardizationofthistranslationandtheirtranslationlevelsabout thetraditionalChineseprescriptionswillbeimprovedalot。

Keywords:thenamesoftheprescriptions;translation;principlesandapproaches

在中药方剂学翻译中,方剂名称的翻译一直是医学界翻译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方剂名称的命名法较为复杂,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使中药方剂学走出国门,便于国际间进行学术交流,中药方剂名的准确英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翻译方剂名时应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1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原则

中药方剂名称构成的方式概括起来约有十几种,如由所含诸药的名称所构成的方剂名麻杏石甘汤、以功效命名的方剂名温脾汤、以用量命名的方剂名七厘散等等。由于方剂名构成的复杂性,目前中医方剂名翻译中存在俗而不真、合名法却失原意的翻译问题。因此,在翻译方剂名时要用简洁性、信息性与回译性三原则来指导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1]

1。1简洁性原则

在翻译中医方剂的功效时,所描述和解释的译语应力求简洁,假如与原方剂进行比较,译语太长且复杂,那么交际功能就差。因此,在翻译时应避免繁琐冗长之弊,力求简明扼要。[2]例如,附子汤AconitiPraeparataDecoction省略了Radix。又如,桑菊饮MoriandChrysanthemiDecoction省略了Folium和Flos。

1。2信息性原则

中医方剂名称具有对其所指代的方剂的组成或功效有直接或间接的说明作用,承载一定的信息,这样的名称使人能见词明义,很有实用性。因此,翻译时应使译名同样具有信息性,在方剂实际翻译中,应灵活运用这一原则。例如,碧玉散译作JasperPower,不但满足了简洁性原则,而且也符合信息性原则。对泰山磐石散这一方剂名可根据药物的功效译作PowerforcalmingFetus。

1。3回译性原则

回译性原则指的是英译的方剂名称在形式上尽可能与其中文形式相近,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一般来说,以中药命名的方剂名称的译名都具有回译性,如人参汤GinsengDecoction,五仁丸Fine SemenPill,止痉散Anti SpasmPowder,地黄饮子RehmanniaeDecoction等,翻译时,应具体灵活运用,不要犯以形害意的错误。

2方剂名称的译法

2。1中医方剂剂型

中医方剂剂型比较多,如汤剂译为Decoction,散剂译为Powder,丸剂译为Bolus、Pellet或Pill,浸膏译为Extract,药露译为Syrup,片剂译为Tabet等十几种剂型。笔者认为虽然中医方剂都为复方方剂,英译时应按约定俗成为佳,统一译为Formula欠妥。从翻译原则和实践来看,把握这十几种剂型译法,对于方剂名称恰当翻译有一定帮助。

2。2方剂名称的译法

在翻译方剂名称时,应以翻译原则为指导,采取直译、意译及音译等方法。[3]中医方剂名的翻译要根据方剂名的内容和前人完成的方剂译名总结出来的一些汉英翻译公式来进行,这些翻译公式有助于帮助译者解决翻译方剂名所碰到的难题。[4]

2。2。1直译与意译

就直译与意译而言,方剂名称英译可以有用以下公式来进行翻译。以方中君药命名的方剂译式为:君名+剂型名,如苍耳子散可译为XanthiiPower;以主治病症命名的方剂译式为:病症名+剂型名,如宫外孕方可译为ExtrauterinePregnancyDecoction;以动物命名的方剂译式为:动物名+剂型名,如白虎汤可译为WhiteTigerDecoction;以借喻法命名的方剂译式为:借喻物+剂型名。如玉女煎可译为JadeMaidDecoction;以功效命名的方剂译式为:功效+剂型名,如回春丹可译为ResuscitationPill;以服药时间命名的方剂译式为:时间+剂型名,如鸡苏散可译为Rooster wakingPowder;以主药加功效命名的方剂译式为:主药+剂型名+for+功效,如百合固金汤可译为LiliiDecoctionforStrengtheningLung;以颜色命名的方剂译式为:颜色+剂型名,如碧玉散可译为GreenJadePowder;以加减方式命名的方剂译式为:君药+剂型名+plus或minus+加上或减去的药物名称,如桂枝加芍药汤可译为RamulusCinnamoniDecoctionPlusRadixPaeoniae;以方中所含诸药数加功效命名的方剂译式为:所含诸药数+剂型名+for+功效,如五味消毒散可译为Five ingredientDecoctionforEliminatingToxin等。

2。2。2音译

适合音译的方剂名称有许多,如以方中所含诸药的组成命名的方剂名称,及以比喻、传说或与五行配设相关的方剂名称等。在翻译时,应首先考虑直译或意译,然后再考虑音译。

为了避免译出的方剂名称过长,影响交际,采取直译更为合适,译名也更加简洁明快。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译为BanxiaBaishuTianmaDecoction,枳实白桂汤译为ZhishiBaiguiDecoction,天王补心丹译为TianwangBuxinPill,左归丸译为ZuoguiBolus,玉液膏译为YuyePaste。

3结语

方剂名称的翻译原则是简洁性原则、信息性原则、回译性原则。只有把握这三个翻译原则,熟悉各种剂型的英语译名,才能为方剂名称翻译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医方剂名称翻译是人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随着人们对中医方剂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对外交流的增强,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将会日趋标准化,对方剂名称的翻译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94 402。

[2]张昀。中药方剂名的英译技巧与原则[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664 665。

[3]李照国。朱忠宝。中医英语[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240 242。[4]罗磊。现代中医药学汉英翻译技巧[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4:21 31。

中医常用方剂名称英译错误探讨

作者:蒋基昌, 邓家刚, 杨书兰1. 广西中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广西南宁530001 2. 英德华自然医学院, 澳大利亚墨尔本3000

【关键词】方剂; 文化; 翻译; 英语

Discussion on improper English translation of formula nam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 chang JIANG1, Jia gang DENG1, Shu lan YANG2

1. Faculty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2. Endeavour College of Natural Medicine, Melbourne 3000, Australia

Keywords: prescript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culture; translation; English

随着中医药的对外传播和发展,英文版的中医教材、临床著作和医史文献等也相继出版发行。方剂学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学科,其方剂数量浩如烟海,命名方式也五花八门,给中医翻译工作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障碍。

国外使用的教材中,方剂名称的翻译都是以汉语拼音加上英语解释。中医术语英译应遵循科学性、简洁性、特色性和回译性等原则。如何把这些原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能表达方剂名称的科学属性,又能在英译中传递中医特有的文化内涵,是中医翻译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

通常来说,方剂命名的方法有主要药物命名、中心功用命名、治疗效用命名、适应证命名、五行特征命名、数字和数量命名、历史典故命名和特殊性命名等等[1]。在翻译以主要药物命名、中心功用命名和适应证命名的方剂名称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直接把剂型和药物名、疗效或适应证翻译出来即可。容易误译的往往是除此之外的其他几种命名方法的方剂名称。本文从中医方剂命名的内涵出发,结合中医术语的翻译原则,就一些中医常用方剂名称的国内外英译进行分析探讨,辨别优劣,并试图探索更准确恰当的英译,旨在进一步准确规范地翻译这些中医专有名词。

泰山磐石散:本方主治妊娠气血不足,可养血安胎,效果显著,有如泰山磐石一般,故名泰山磐石散。英译有Rock of Taishan Fetus quieting Powder[2]和Miscarriage Preventing Powder[3]等。两种翻译都解释说明了该方的功效,但是回译成中文却变成了“泰山石安胎散”和“预防流产散”。Miscarriage Preventing Powder能表达该方养血安胎,效果显著,有如泰山磐石一般的文化内涵吗?因此第一种英译比第二种要好。从中医术语翻译的特色性、简洁性和回译性原则来看,翻译成Taishan Rock fir m Powder比较恰当。如果读者有一定的中医基础并了解该方的命名缘由,就一定能知道Taishan Rock firm Powder的含义。

仙方活命饮:本方能定痛回生,功似仙方,有起死回生之功,故名仙方活命饮。英译有Immortal Formula Life giving Beverage[2]和Fairy Decoction for Treating Cutaneous Infections[3]等。Immortal有流芳百世的、不朽的和神的等意思;Fairy有小妖精似的、仙女似的、虚构的等意思。用immortal来翻译仙比用fairy要好。第二种英译把仙方活命饮解释为治疗皮肤感染的方药,与原方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疏风消肿,主治痈疡肿毒初起的含义不完全相符。饮也就是汤剂,不应翻译为beverage(饮料),应为decoction。因此,本方比较好的翻译应为Immortal Formula for Life giving Decoction。

四妙勇安汤:本方药仅4味,且量大力专,勇猛迅速,使邪袪病除,身体健康,平安无虞,故称四妙勇安汤。英译有Mysterious Four Resting Hero Decoction[2]和Decoction of Four Wonderful Drugs for Quick Restoration of Health[3]等。四妙是指4种巧妙配伍的中药,用mysterious来翻译欠妥。姑且把第一种英译回译成中文为“神秘的4个休息英雄汤”,与原方的含义风马牛不相及。第二种英译与原方的含义非常接近,但把“安”翻译成“康复”,似乎过

于宽泛。针对本方的主治,“安”有两种含义:一者本方主治足趾溃疡,十指连心,疼痛异常,病人不停地大声呻吟;再者本方主治病证属热入血分,火毒内蕴,病人夜间烦躁,亦不得入睡。服本方后,热清痛止,血分得安,病人即可安静而入睡。而且把中药译成Drugs值得商榷。Drugs是指西药、毒品;用herbs来翻译比较恰当。妙字用wonderful来翻译,本身没有错,但如果用well matched来翻译也许更能反映原方巧妙的配伍。古人云:“治身如治国,用药如用兵”。从原方配伍巧妙,药物量大力专,勇猛迅速的特点出发,试探索性地把“勇”译为potent,把“安”译为stopping groaning,“四妙勇安汤”翻译成Decoction of Four Well matched Potent Herbs for Stopping Groaning,也许更能完整地体现原方的命名意图。

逍遥散:本方因其擅长于舒肝和中,调达气机而闻名于世。中医将该方以逍遥散命名是要取古人“物任其性,事称其能,个当其分,戏荡往来于广远无极之中,闲暇放任不拘,悠然怡适自得,逍遥坦荡之意”。英译有Free Wonderer Powder[2]、Ease Powder[3]和Free and Easy Wonderer Powder[4]等。3种英译都能表达原方的含义,但从本方命名的文化内涵来看,第二种英译过于简单,第三种英译似乎更加完美。

失笑散:本方能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病人服用此方后,于不知不觉中诸证悉除,不禁欣然失笑,故名失笑散。英译有Sudden Smile Powder[2]、Wonderful Powder for Relieving Blood Stagnation[3]和Breaking into a Smile Powder[4]等。第二种英译只是解释说明了该方的功效,而且也不全面。李时珍曾说:“失笑散,不独治妇人心痛腹痛,凡男女老幼,一切心腹、肋胁、少腹痛,疝气并治。”第二种英译有悖于中医术语翻译的科学性、简洁性和回译性原则。第一种和第三种英译都是非常不错的译法。

一贯煎:一贯,即以一理贯串于事物之中。肾藏精,肝藏血,肝肾同源,肝肾之病,同一论治。本方以脏腑制化关系的理论为遣药立法的依据,取滋水涵木之意,滋肾养肝,补肝体以和肝用,可治疗肝肾阴虚、肝气不舒之证,故名一贯煎。英译有All the Way Through Brew[2]、An Ever Effective Decoction for Nourishing the Liver and Kidney[3]和One Linking Decoction[4]等。第一种英译All the Way Through能表达一贯这个内在含义吗?Brew是指经过酿造的饮料,用它来翻译煎剂不合适。第二种英译把一贯翻译成Ever Effective,与原方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而且只是解释了该方的功用,不符合中医术语翻译的简洁性和回译性原则。从该方命名的缘由来看,第三种英译比较接近该方的立方依据。试将它翻译成One Unity Decoction,也许更能体现原方的中医文化内涵。

三拗汤:三拗者,乃谓方中三味药物煎煮时违拗常法,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用蜜炙而生用。英译有Rough and Ready Three Decoction[2]、Decoction of Three Crude Drugs[3]和Three Break Decoction[5]等。第三种英译不知所云,也许译者是要表达“打破常规”的意思。第一和第二种英译基本反映了三拗的原意,但这3种药并不是不加工炮制,采来就生用,而是说3种药的处理违拗常法。因此,试冒昧地把它翻译成Decoction of Three Abnormally Prepared Herbs或Three Disobedience Decoction,也许更能体现原方的命名意图。

四君子汤:本方组成药物4味,皆平和之品,不热不燥,平补不峻,以益气健脾和胃,故名四君子汤。英译有Four Gentlemen Decoction[2]和Decoction of Four Noble Drugs[3]等。用Four Noble Drugs来翻译四君子,很值得商榷。我们可以说four noble men,但不可以说four noble drugs。其实,本方命名的内涵是指4味药物皆平和之品,不热不燥,平补不峻,就像受过良好教育的君子一样不卑不亢,不骄不躁。用Four Gentlemen Decoction来翻译四君子汤再贴切不过了。

玉女煎:相传观音菩萨左有善才(金童),手执净瓶;右有龙女(玉女),手拿柳枝,蘸净瓶之水,洒于大地则清凉矣。以此比喻本方具有滋阴降火之功,故名玉女煎。英译有Jade Lady Brew[2]、Decoction of Gypsum Fibrosum[3]和Jade Woman Decoction[5]等。第二种英译回译成中文为石膏煎,不符合中医术语翻译的回译性原则。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玉女煎翻译为

Jade Lady Brew和Jade Woman Decoction欠妥,还是翻译成Jade Maid Decoction为好。

保和丸:其命名原由有二。一是保和丸虽由消导药为主组成,但作用平和;二是保和丸能消积和胃,胃腑以通为和。英译有Harmony Preserving Pill[2]、Pill for Promoting Digestion[3]、Preserving and Harmonizing Pill[5]和Lenitive Pill[6]等。第二种英译只是解释说明了该方的功效,有悖于中医术语翻译的简洁性和回译性原则。用Lenitive Pill来翻译保和丸,很值得商榷。Lenitive是个西医词汇,指缓和剂、润泽剂,与中医的消食化滞、理气和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除非完全对等,中医术语翻译时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西医术语,以免引起概念的混淆和混乱。在第三种英译中,preserve是个及物动词,后面没有宾语欠妥。相比之下,第一种英译最为贴切。从回译性原则的角度,或许译为Preserving Harmony Pill 更为准确。

中医方剂的名称,是几千年来医家们治疗疾病综合运用中药的文化反映。由于历史、学派、地域、宗教等原因,方剂的命名方法各种各样,名称也五花八门,诸如二至丸、玉屏风散、白虎汤、疏凿饮子、舟车丸等等。本文仅选择了一些常用方剂名称的英译进行评析,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同行的关注以便共同探讨。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一些反映该民族特有事务的词汇,这些词汇尽管不多,但常常带有一个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象征。因此,带有这类词汇的中医术语在翻译时应当体现出来。但是在翻译这类中医专有名词时,译者会碰到诸多问题,比如:如何正确理解方剂名称的科学属性和文化内涵,如何选择正确的对应词语,如何做到译文既忠实可信又能被西方读者理解接受等等。以白虎汤为例,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于肺。热甚于内者,以寒下之;热甚于外者,以凉解之;其有中外俱热,内不得解,外不得发者,非此汤则不能解之也。夏热秋凉,暑暍之气,得秋而止,秋之令曰处暑,是汤以白虎命之,谓能止热也[7]。有人撰文提出白虎汤应该英译为Decoction for Eliminating Heat[8]。Decoction for Eliminating Heat回译成中文为清热汤,这样的英译虽然易懂明了,但它完全丢失了白虎的文化内涵。诚然,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读者,但对于具有一定中医知识背景的外国人来说,并不难理解白虎汤的内在含义。在对外教学的过程中,也曾专门与留学生讨论过这个方剂名称的英译问题,他们一致认为白虎汤的英译应为White Tiger Decoction,而不是Decoction for Eliminating Heat。

其实,翻译的问题首先是翻译原则的问题,不同的翻译原则指导着不同的翻译方法。在翻译容易引起文化冲突的中医常用方剂名称时,只要把中医术语英译的科学性、简洁性、特色性、回译性等原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够表达方剂名称的科学属性,且能在英译中传递中医特有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Zhang YS, Zhang WH. Discussion on the purpose and principle of naming Chinese medical formulae. Zhongguo Zhong Yi Ji Chu Yi Xue Za Zhi. 2006; 12(9): 65

2 654. Chinese.

张养生, 张卫华. 方剂命名目的性与原则性的探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6; 12(9): 652 654.

2 Wiseman N. English Chinese and Chinese English dictionar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6. Chinese.

魏遒杰. 英汉汉英中医辞典.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3 Jin KH. Chinese English medical dic tionary.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4. Chinese English.

金魁和. 汉英医学大辞典.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4 Maciocia G. The foundations of Chinese medicine. Lond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Publishers Limited. 2005.

5 Maciocia G.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medicine. Lond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Publishers Limited. 1994.

6 Xie ZF. Classified diction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02: 404. Chinese.谢竹藩. 新编汉英中医药分类辞典.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02: 404.

7 Cheng WJ. Analysis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Shanghai: 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ublishers. 1959: 63. Chinese.成无己. 伤寒明理论.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59: 63.

8 Kang GS, Zhou HW. Discussion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cipes.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 2008; 28(6): 555 556.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康广盛, 周洪伟. 浅谈中医英译中方剂名称的翻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28(6): 555 556

中医常用词汇英文翻译01

中医英语常用词汇英文翻译02 气化不利dysfunction of qi in transformation 畏寒喜热aversion to cold and preference for heat 气分热盛excessive heat at qi phase 气郁化热stagnation of qi transforming into heat

温养脏腑warming and nourishing the viscera 瘀血阻络blood stasis obstructing the collaterals 清肺润燥clearing the lung and moistening dryness 破瘀通经breaking blood stasis to promote menstruation 内伤头疼headache due to internal injury 祛瘀eliminating stasis, expelling stasis 逆传心包reverse transmission into the pericardium 气不摄血failure of qi to check the blood 宁心安神calming the heart and tranquilizing the mind 血液循行circulation of the blood 惊悸不安palpitation due to fright 气的运动形式the moving styles of qi 血液生成不足insufficient production of the blood 平肝止血soothing the liver to stop bleeding 血液亏虚deficiency of the blood 离经之血abnormal flow of the blood 津液的形状、功能与分布form, fun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body fluid 气血生化之源source for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qi and blood 脉细无力thin and weak pulse 肌肤干燥dry skin 肌肤甲错squamous and dry skin 血脉调和流畅smooth and normal flow of the blood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学历来十分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报导神大论》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科。”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 1、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 1)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要提高正气,关键要增强。《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必须注意精神的调摄、身体的锻炼、饮食起居护理、避免过度和适当的药物预防等方面。 ① 调摄精神。中医认为精神神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如过喜伤心、暴努伤肝、过思伤脾、恐惧伤肾等。在疾病过程中,情绪波动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均可导致疾病恶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使气机通畅,气血和平,有利于疾病康复。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的:“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做好情志护理,保持精神上安定清静愉快,对提高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 加强身体锻炼。汉代医家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创造了“五禽戏”。说明经常进行身体锻炼,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慢性疾病,通过太极拳、八段锦等锻炼,也有助于关节流利、气机通畅,达到早日康复。

③ 生活起居护理。要保持身体,精神充沛,益寿延年,就应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的变化,对饮食起居、劳逸等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的:“亡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④ 药物预防。《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预防疾病的记载。早在明清时代,人痘接种法已得到推广。还有用苍术、雄黄等烟熏以消毒防病等。近年来中草药预防疾病有了很大发展,取得很好效果。如用贯众、板蓝根或大青叶预防,用茵陈、栀子等预防,马齿苋预防痢疾等。 (2)防止病邪的侵害:要做好未病先防除了采用以上四方面措施外,还应防止病邪的侵害,因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如讲究卫生,防止水源、和环境的污染;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应“避其毒气”;对生活起居方面,应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等,都是防止病邪侵害的有效方法。 2、既病防变做好未病先防是预防疾病积极而理想的措施。但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果断采取一切护理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 (1)在疾病尚未明确诊断时,护理人员要加强观察,通过病员出现的症状、体征及期有关情况的综合分析,为医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防止疾病的发展。 (2)捕捉并发症的先兆,防止疾病传变。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可出现病情突变或并发症发生。如高热病人出现热极动风或邪热内陷心包的抽风或昏迷等。若护理人员能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可挽回逆势,使病员转危为安。 (3)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则和途径,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医学源流论》中说:“……是故传经之邪,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金匮

疼痛的评定方法及中医治疗方法与原则

疼痛的评定方法及中医治疗方法与原则 1疼痛的评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1视觉模拟评分法 视觉比类量表(VRS):通常采用10cm的直线,两端分别表示“无痛”和“想象中剧烈疼痛”,被测者可根据其疼痛感受,在直线相应位置做标记,“无痛”端至记号的距离即痛觉评分。此法最常用,且有敏感、可靠、使用方便的特点。 1.2口述描绘评分法 该法是说明疼痛性质强度的方法。将描述疼痛的102个词分成三类16组: 1.2.1感觉类包括疼痛的时间、空间、压力、温度等特点。 1.2.2情感类包括描述与疼痛有关的紧张、自主感受和恐惧等。 1.2.3评价类包括一组评价疼痛程度的词语。 1.3数字评分法 该法就是对口述描绘法的总结与简化,具体操作如下表,根据描述的疼痛感觉,对疼痛等级做出判断。 无痛的轻度中度严重跳动的0)——1)——2)——3)——射穿的0)——1)——2)——3)——刺伤的0)——1)——2)——3)——锐利的0)——1)——2)——3)——痉挛的0)——1)——2)——3)——剧痛的0)——1)——2)——3)——热-烧灼的0)——1)——2)——3)——隐痛的0)——1)——2)——3)——沉痛的0)——1)——2)——3)——触痛的0)——1)——2)——3)——分裂通的0)——1)——2) ——3)——疲劳的-精疲力尽0)——1)——2)——3)——令人厌恶的0)——1)——2)——3)——可怕的0)——1)——2)——3)——惩罚的-令人痛苦的0)——1)——2)——3)—— 1.4行为疼痛测定法 该法是对疼痛引起的行为变化做定量测定的有效方法,通过观察患者身体行为,功能损伤,疼痛表情等方面,间接评价患者当时的疼痛程度。对骨伤科一些疾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此方法将10种疼痛行为按严重程度和出现的时间作3组评分(0,0.5,1),患者的各项行为指标的总积分即为其疼痛行为得分。 评分1.发音性主诉,语言性的无0 偶尔0.5 经常 1 2.发音性主诉,非语言的(呻吟、喘气)无0 偶尔0.5

中医翻译研究[1]

中医翻译研究:回顾、现状与思考 (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周恩) 摘要:本文对过去几个世纪关于中医翻译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分三个阶段回顾了其发展历程,并从学科与研究队伍建设、学术成就以及研究内容等几方面概述了中医翻译研究的现状,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中医;回顾;成就;不足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Survey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research on TCM translation in the past several centuries. It reviews the three-staged developments of the research, presents the status quo by highlighting the researcher cultivation and subject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contents as well as weaknesses in the research of TCM translation.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view; achievements; weaknesses 1.引言 中医翻译早已有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的医药学就已传入东南亚诸国。然而,在我国同那些国家那时所进行的医药交流中,却鲜有翻译活动的记载。直到17 世纪中叶,我国开始与欧洲诸国进行医药交流,才为我们今天研究中医翻译历史提供了比较详尽资料(李照国1997)。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国中医翻译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在此,我们将对中医翻译的历史做一个大致的回顾,对其研究现状进行大致的介绍,并提出中医翻译研究的一些思考。 2.中医翻译研究的历史回顾 中医翻译从17世纪至今,其发展大致可以分文三个阶段:早期萌芽阶段、逐步深入阶段和逐步成熟阶段。下面我们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回顾。 2.1 早期萌芽阶段 17 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为中医向欧洲传播的始发阶段,进展比较缓慢。在欧洲仅出版了19 部有关中医的译著。而在18 世纪末到19 世纪末的这一百年间,中医学在欧洲的传播有了一定的发展,研究范围有了一定得拓展,先后出版了137 部有关中医的书籍。

中医常用词汇英文翻译02

中医英语常用词汇英文翻译02 来源:医学全在线更新:2008-10-6 医学英语论坛 气化不利dysfunction of qi in transformation 畏寒喜热aversion to cold and preference for heat 气分热盛excessive heat at qi phase 气郁化热stagnation of qi transforming into heat 温养脏腑warming and nourishing the viscera 瘀血阻络blood stasis obstructing the collaterals 清肺润燥clearing the lung and moistening dryness 破瘀通经breaking blood stasis to promote menstruation 内伤头疼headache due to internal injury 祛瘀eliminating stasis, expelling stasis 逆传心包reverse transmission into the pericardium 气不摄血failure of qi to check the blood

宁心安神calming the heart and tranquilizing the mind 血液循行circulation of the blood 惊悸不安palpitation due to fright 气的运动形式the moving styles of qi 血液生成不足insufficient production of the blood 平肝止血soothing the liver to stop bleeding 血液亏虚deficiency of the blood 离经之血abnormal flow of the blood 津液的形状、功能与分布form, fun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body fluid 气血生化之源source for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qi and blood 脉细无力thin and weak pulse 肌肤干燥dry skin 肌肤甲错squamous and dry skin 血脉调和流畅smooth and normal flow of the blood

中医学题库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考点题库(临一)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 考点 1.防治原则的治疗总则。 2.中医治未病的含义。 3.未病先防的内容。 4.治病求本的概念。 5.正治与反治的概念。 6.标本缓急的含义。 7.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8.三因制宜的含义。 9.中医基本治法中“汗、和、温、清、补”的定义。10.清法、补法的注意事项。 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防治疾病的总原则:(B ) A未病先防B清淡饮食 C既病防变D治病求本 E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见肝之病,先实其脾气,这种治疗属于:(D ) A早期治疗B治病求本 C急则治其标D先安未受邪之地 E扶正祛邪 3.“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A ) A假寒证用寒药B虚寒证用寒药 C实寒证用寒药D虚热证用寒药 E实热证用寒药 4.以下哪一项不是未病先防的内容:(B ) A“避其毒气”B审因论治

C调摄精神D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E加强锻炼 5.正虚邪实而不耐攻伐的病人,一般采用:(B ) A扶正为主B先扶正后祛邪 C祛邪为主D先祛邪后扶正 E扶正与祛邪 6.用“扶正祛邪并用法”所治疗的病证有:(A ) A邪气盛,正气已衰B邪气盛,正气未衰 C正气虚,邪气未盛D邪祛正虚 E邪正俱盛 7.下列除哪项外都属于“治病求本”的治法:(D ) A热因热用B通因通用C寒者热之D未病先防E寒因寒用8.下列哪个病证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的方法:(A ) A大出血B阴虚内热 C脾虚腹泻D气血两虚 E阳虚外寒 9.疾病的标与本的概念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C ) A本质与现象B原发病与继发病 C外感与内伤D先病与后病 E原因与结果 10.素体气虚感受寒邪用益气解表法治疗属:(B ) A急则治其标B标本兼治 C缓则治其本D因时制宜 E以上都不是 11.对疾病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B ) A提高治愈率B中止其病情的发展变化 C尽早确立治疗方法D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E以上均不是 12.以上不属于治则的是:(B ) A治病求本B活血化瘀

中医术语翻译的诀窍

中医术语翻译的诀窍 由于中医术语高度概括,抽象深奥,且多采用古汉语表达,故给中医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翻译不是简单的语际语码的转换,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 中医英语翻译乃是一种双重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因为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实现古汉语,古代文化与现代汉语,现代文化之间的转换,然后再实现从现代汉语向英语,东方文化向西方文化的跨越。这要求译者在具备翻译功底的同时,还须熟知中医学理论和扎实的古汉语知识。本文就中医术语的翻译方法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一、科技英语常用构词法科技英语构词中,普遍运用复合法,缀合法,缩合法,首字母缩略等。在中医术语翻译时可借鉴之。 1、复合法这类术语在中医术语翻译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其含义大多是各个词含义的叠加。采用这种译法的优点是容易找到对应词,结构明了,易于理解缺点是译文往往不够简洁,例如活血化瘀。 2、缀合法此类术语的含义为词缀与词干意义的相加,特点是简洁,专业性强,与西医术语的可比性强,便于学术交流。但在目前中医术语翻译中,这类词的使用比例并不高,如针灸。 3、缩合法其含义通常是构成该词的两个部分的词语意义相加,其特点类似缀合法。例如针压。 4、首字母缩略这种方法在科技英语(包括医学英语)中使用得非常广泛,但在中医英语中却很少使用。目前被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工作企鹅2:766085044普遍接受的只有”中医”一词。当然,也有学者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如将温病缩略为。 首字母缩略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构词方式,可提高单位词汇的信息量。但是,如何运用这一方法使中医术语趋于简洁,规范,还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其他翻译方法 1、词性的转换由于中文和英文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不同,在翻译时要将中医术语的结构进行转换。较常用的方法是将中文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转换成英文中的名词性词组或非限定动词词组。例如: 止痛等。对症状的描述也多采用类似的方法。由于症状表示的是一种状态,而非具体动作,其中文可采用主谓或动宾等词组来描述,而在英语中则常采用名词(词组)或动名词(词组)的形式。如盗汗等。 2、结构调整中医术语大多形成于中国古代,故语言形式上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讲究工整对仗。但在译成英语时,往往需要对这类结构进行调整,采用符合目的语语言习惯的结构,实现意义上的忠实。如神疲肢倦,心悸怔忡等2.3音译法由于东西方文化和中西医理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有不少中医术语很难在西医(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词用意译的方法则译文过于冗长,不符合术语简洁精练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音译不失为一种可取的选择,必要时可加以注释,以弥补音译的不足。例气一,气功一,阴阳一。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既可以指人体的生命物质,也可以指人体的生理功能。用音译法来翻译,则最直接,最简洁地反映出了”气”的真实内涵。 三、翻译中须注意的问题 1、求同存异对于在英语中有完全或部分对应词汇的术语,应尽量采用对应语,以与国际通用术语接轨,符合术语标准化的要求,又便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如腰,胃痛,头晕耳鸣等。尽管象”腰”,”胃”等术语在中医中的含义与西医并不完全一致,但如果采用其他

中药学术语翻译

常用中药学词汇翻译 一、药材产地:四川等地 Medicinal origin:Sichuan and other provinces the medicine material plant base herbal plantation built according to GAP 4、岗梅Iliex asprella 13、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18、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40、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41、人参Panax ginseng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42、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45、狗脊Cibotium barometz 47同 52、半夏Pinellia ternate 62、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63、绞股蓝Gynostemma pewaphylium 67、鸡蛋花Plumeria rubra 78、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81、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83、溪黄草Rabdosia lophanthoides(基地种的是线纹香茶菜和纤花香茶菜) 84、板蓝根Isatis indigotica 87、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90、钩藤Uncaria hirsute 103、牛大力Millettia specisoa(原来拉丁名Champ改为正体Champ) 二、药用部位: 根及根茎roots and rhizomes 块茎tubers 全株: whole-plant 地上部分aerial part 花蕾flower buds 茎叶stems and leaves 树皮bark(黄柏)根皮 root bark (厚朴)干皮、根皮及枝皮bark of the trunk, root and branch 果皮peel,pericarp,rind 含有树脂的心材heartwood with resin 带钩茎枝stems

最全中医术语英文大全

[学科] 中医①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②traditional Chinese physician ①中医学的简称。 ②本学科专业职业队伍。 中药Chinese materia medica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 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中药学Chinese materia medica 中药学科的统称。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药材饮片、中成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学科。 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本草:Materia medica 中药:Chinese materia medica,Chinese medicinals(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中草药:Chinese Herbal Medicine,Chinese medicinal herbs 中药学:Chinese pharmaceutics 药材:Medicinal substance(material) 中西医结合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中医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诊断学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方剂学 prescription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Formulae/ prescriptions 中医内科学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阴阳]The Theory of Yin and Yang 阴阳对立:Opposition of yin and yang 阴阳制约:Restriction of /between yin and yang 阴阳互根:Interdependence of yin and yang 阴阳消长:Waxing and waning of yin and yang 阴阳转化:Inter-transformation of yin and yang [五行学说]The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五行:water,fire,wood,metal,soil 生:promote, generate, engender 克:act, restrict, restrain 乘:overact, over-restrict, over-restrain, subjugate, overwhelm 侮:counteract, counter-restrict, counter-restrain, rebel [整体观念] concept of organic wholeness 辩证法dialectics 生长化收藏sprouting, growth,transformation,ripening,storage 内外环境统一性the unity betwee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s 机体自身整体性the integrity of the body itself 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classic Chinese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s 矛盾统一the contradictory unity 互相联系、相互影响related to each other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中医英语翻译》教学大纲教程

《中医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0601100590 课程名称:中医英语翻译 英文名称:TCM English Translation 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48 学分:3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0 实践学时: 0 指导自学学时:0 适用专业:英语适用层次:本科 先修课程:中医英语词汇 承担院部:人文学院学科组:英语专业学科组 二、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课程概述包括如下内容: 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依据就业岗位需要阐述); 旨在培养学生从事中医对外交流传播能力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本课程是连接学生所学中医知识与所掌握英语能力的桥梁,是对学生所学中医与英 语两大知识体系的高度综合和强化,担负着完成专业设置目标的重任,因而在整个 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该课程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中医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基础上设立,是对前面课程 所培养能力的高度应用,直接影响着专业学习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树立优良的翻译道德,既要做到忠于原文,又要对译文读者负责。 2.知识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中医英译史,掌握中医英译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3.技能目标 1)专业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常见中医术语的英译,并能胜任一般的中医翻译工作。 2)方法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自如地应用中医英译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完成一般的中医翻译任务,进行简单的中医对外交流活动。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5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中医英译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掌握中医英译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培养学生从事中医英译工作的能力;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应用中医英译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从事中医英译的能力。重点章节是第1章、第2章、第3章、第5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第11章。难点章节是第1章、第4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医英语翻译》教学以讲授法为主,以学生翻译实践为基础,讲解中医英译的原则和方法与讲评学生翻译相结合,真正做到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实现学生中医英译能力的不断提高。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中医英语翻译》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 章节 主要内容 讲授 实验 实践 指导 自学 小计 1 总论 2 2 PPT 2 辨证论治 2 3 PPT 3 阴阳学说 2 3 PPT 4 五行学说 2 3 PPT 5 脏象学说 2 3 PPT 6 气血精津液 2 3 PPT 7 经络学说 2 3 PPT 8 望诊 2 3 PPT 9 闻诊 2 3 PPT 10 问诊 2 3 PPT 11 切诊 2 3 PPT 12 八纲辨证 2 3 PPT 13 脏腑辨证 2 3 PPT 14 卫气营血辨证 2 2 PPT 15 三焦辨证 2 2 PPT 16 六经辨证 2 2 PPT 17 中药 2 2 PPT 18 方剂 2 2 PPT 合计 48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WHO 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1册),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

中医术语英文翻译对照表

中医术语英文翻译对照表 治则在对临床的具体立法、处方、用药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而在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治病求本针对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的原则。 急则治标与缓则治本相对而言,在大出血、暴泻、剧痛等标症甚急的情况,及时救治标病 缓则治本与急则治标相对而言,针对病势缓和、病情缓慢的情况,从本病的病机出发,采取调理、补益为主的治疗原则。标本兼治针对病证出现的标本并重的情况,采用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治疗原则。 治未病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产生和发展的治疗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同病异治表现相同的病证,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病型的各异、正邪消长等差异,采取不同治法的治疗原则。 异病同治表现不同的病证,由于发病机理相同,采取相同治法的治疗原则。 因时制宜考虑到时令气候寒热燥湿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治法、方药的治疗原则。 因地制宜考虑到地域环境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治法、方药的治疗原则。 因人制宜 's 考虑到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

以及过去病史等个体差异性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治法、方药的治疗原则。 扶正祛邪对于正虚为主、因虚致实的病证,应采取扶助正气为主,使正气加强,从而达到驱除病邪目的的治疗原则。 祛邪扶正对于邪气实而正气偏虚的病证,应采用以消除病邪为主,扶助正气为辅,使邪去正安或正复的治疗原则。 扶正固本对于正气亏虚的病证,采用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 攻补兼施对于虚实夹杂,或虚实病情相当,可采用既祛邪又培补,即攻邪与扶正并重的治疗原则。 正治法又称“逆治法”。 针对疾病的本质,从正面进行治疗,即逆病性而治的常规方法。寒者热之针对寒性的病证应使用温热方药进行治疗的 原则。 热者寒之针对热性的病证应使用寒凉方药进行治疗的 原则。 虚者补之又称“虚则补之”。 针对虚弱性的病证应采用补益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实者泻之又称“实则泻之”。 针对性质属实的病证应采用攻泻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反治法又称“从治法”。 针对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用正治法发生格拒的情况,

逻辑分析法在中医宣传文本中译英实践中的运用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20, 8(3), 465-470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0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190323.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190323.html,/10.12677/ml.2020.83064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es of Logical Analysis in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Texts for TCM Yushu Yan, Rongzheng Re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Shanghai Received: Jun. 9th, 2020; accepted: Jun. 23rd, 2020; published: Jun. 30th, 2020 Abstract “Parataxis” of Chinese and “hypotaxis” of English seemingly has been one of the hottest topics in academic discussion on the linguistic disparities between these two languages. Based on plenty of translation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I found that the linguistic disparities between these two languages actually lies in their distinct ways to express logical relations, which seem to be one of the biggest barrier of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Therefore, logical relations could be a bridge of the huge gap between “parataxis” of Chinese and “Hypotaxis” of English. In this paper, I first discussed the significance of logic relations to the linguistic disp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then the features of texts to publiciz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s well as the typical logical problems in these text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some practicable suggestions and effective methods to make C-E translation of texts to publicize TCM easier and more readable by case studies of logical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skills to clarify the logical relations in the texts. Keywords Logical Analysis, C-E Translation, Publicity Texts for TCM, “Parataxis” of Chinese, “Hypotaxis” of English 逻辑分析法在中医宣传文本中译英实践中的 运用 严钰淑,任荣政*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通讯作者。

中医常用词汇英文翻译

中医常用词汇英文翻译01

中医英语常用词汇英文翻译02 气化不利dysfunction of qi in transformation 畏寒喜热aversion to cold and preference for heat 气分热盛excessive heat at qi phase

气郁化热stagnation of qi transforming into heat 温养脏腑warming and nourishing the viscera 瘀血阻络blood stasis obstructing the collaterals 清肺润燥clearing the lung and moistening dryness 破瘀通经breaking blood stasis to promote menstruation 内伤头疼headache due to internal injury 祛瘀eliminating stasis, expelling stasis 逆传心包reverse transmission into the pericardium 气不摄血failure of qi to check the blood 宁心安神calming the heart and tranquilizing the mind 血液循行circulation of the blood 惊悸不安palpitation due to fright 气的运动形式the moving styles of qi 血液生成不足insufficient production of the blood 平肝止血soothing the liver to stop bleeding

中医治疗肿瘤的四个原则

中医在两千年以前对肿瘤就有了一定的认识,甲骨文就有"瘤"字的记载,散见于文献中的舌菌、失荣、噎膈、返胃、乳岩、肺积、翻花疮等名称都是对现代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的描述。《黄帝内经》对前人的记载进行了总结,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就肿瘤的原因、症状、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创立了一套理论体系。我们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肿瘤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它的发生、发展、转移等都是人体正气(抗癌能力)不足所致;在治疗上既注意消除外在致病因素,又注意调节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提高自身的抗癌能力。建国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更是集中西医优势于一身,综合各种手段,以病人为中心,从整体出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治疗肿瘤的系统工程。 纵观中医对肿瘤病因的认识主要有正气虚损、气滞血瘀、热毒积聚、痰凝湿阻等。我们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现代医学理论,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研究,研制出了以扶正培本、活血化淤、抗癌解毒为治则的抗癌良药。 1.扶正培本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正虚邪实的过程,正气虚损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现代医学、分生物学、免疫学的研究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三个抗癌系统:一是抗癌细胞系统,包括NK细胞群、K细胞群、T细胞群、LAK细胞群、巨噬细胞群等;二是抗癌细胞素系统:干扰素、白介-2、白介-6、肿瘤坏死因子等;三是抗癌基因系统,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现已证明Rb、P53基因等均有抗肿瘤方面的作用。这些抗癌系统的功能表现都是指中医学的正气,这些功能低下就可能造成癌症的发生。 根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在传统理论指导下,结合中药单体药理研究和人体正气的研究把扶正培本作为治疗脑部肿瘤的第一原则。 2.活血化瘀 中医认为血瘀是肿瘤发病的又一主要病机,传统理论研究,现代医学及药理学研究和我们自己的临床实践都认为血瘀对肿瘤的发生起很大的作用,故以活血化瘀为治疗脑部肿瘤的第二大原则。 3.抗癌解毒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发生与人体内的毒邪有关,尤其是痰凝湿阻、郁久化火、火毒内蕴、凝滞不化,渐成肿块。另外认为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有邪毒在体内郁滞不能外达。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肿瘤发生时往往是某些外因激活了体内致癌毒素,从而造成人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理论、实践和实验都证实解毒药物都有肯定的抗癌作用,所以我们把抗癌解毒作为治疗脑部肿瘤的又一大治则。 4.辩证施治 肿瘤的发生发展变化有着共同的病因病机,治疗上采用相同的治则,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它也有其不同之处,不同的病种,不同的系统,不同的部位都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机变化,所以我们以扶正培本、活血化淤、抗癌解毒为主要治则,结合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种进行加减,研制成治疗各种脑部肿瘤的一系列药物。

医学英语翻译技巧

医学英语翻译技巧:模糊语的功能与翻译 模糊性语言我们随处可见,它是人类语言主观性的体现,在交际中具有重要作用。医务工作者的交际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病人。在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若恰当地使用模糊词语,就尊重了患者,又获得了患者的尊重;增加所陈述命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还表示谦虚,起到了自我保护等功能。 医学英语中模糊语的功能 2.1表示礼貌和尊重 礼貌在言语交际中具有调节双方关系的作用,是人们在某些场合必须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语用意义上的礼貌所指范围宽泛,而且总是与英国著名学者利奇(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紧密联系在一起。利奇的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得体、慷慨、赞誉、谦逊、一致和同情。礼貌原则可以解释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为什么使用模糊、委婉、间接和灵活的表达方式。就模糊语来说,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话语显得礼貌客气,使双方得到理解和尊重,从而有助于达到理想的交际目的。 在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交谈中,患者心理上往往比较脆弱,对某些问题心存忌讳,医护人员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常会自觉地选用某些模糊词语。例如:在涉及到排泄物或性行为等禁忌语时,通常用模糊性的委婉词语来避免,如用“number one”(一号)代替“piss”(小便),“number two”(二号)代替“dung”(大便,粪便),“communicate”(交流)代替“intercourse”(性交),这不仅能表明说话者的良好修养,而且也能避免受话者丢面子。如: 4)Patient:I have a pneumonia recently,but I think I’m over it. Doctor:I’m afraid you’d better have a further examination. 病人:我最近患过肺炎,但我以为已好了。 医生:恐怕你最好要作进一步检查。 5)Patient:Since the accident it has been stiff and looks black and blue.At times it feels numb. Doctor:It seems you may have broken your elbow,I’ll send you to the x—ray department to check. 病人:受伤后伤处僵硬发紫发胀,有时还觉着麻木。 医生:看来你的肘关节骨折了,我送你去放射科检查一下。 2.2增加陈述命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痹病的中医治疗原则

痹病的中医治疗原则 2012-09-11 14:07 【大中小】【我要纠错】 本病为邪气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故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因邪气杂至,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祛痰、化瘀通络等治法应相互兼顾,因邪气有偏胜,祛邪通络又各有重点。正气不足是本病的重要病因,久病耗伤正气而虚实夹杂者,应扶正祛邪,且扶正有助祛邪。风邪胜者或久病人络者,应佐养血之品,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寒邪胜者,应佐助阳之品,使其阳气旺盛,则寒散络通;湿邪胜者,佐以健脾益气之品,使其脾旺能胜湿;热邪胜者,佐以凉血养阴之晶,以防热灼营阴而病深 难解。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是虚证、顽痹的重要治法。 关键词】痹病;临床;中医;治疗 痹病与现在提出的风寒湿性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寒湿阻络证、瘀痰阻络证非常相似,现将其特点及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1 特点及病因 痹病起病缓慢,反复迁延不愈;以全身关节肌肉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病因是各种原因所致人体虚损,在较长期感受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留于关节、肌肉,以致气滞血凝、血脉挛急,致使关节、肌肉气血痹阻而反复发作。 中医对痹病的认识是在《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按照《黄帝内经》的观点,凡是寒冷湿的因素作用于人体都可引起血脉、肢体、皮肤、肌肉的收缩挛急,而热的因素则造成松弛、伸张。《内经》认为风寒湿之邪外袭人体,可以导致血气凝结,外邪与凝结的血气相搏结,就会导致寒性关节痛的发作;说明外邪是发病条件,关键还在于患者经常感受风寒湿邪,不能及时祛除外邪,为外邪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种观点已经与今天的西医学观点接近。 2 临床表现 初期多以小关节呈对称性疼痛、肿胀,好发于指关节或背脊,晨僵活动不利;中期病久受累,关节呈梭形肿胀,压痛拒按,活动时疼痛;后期关节变形僵直,周围肌肉萎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3 辅助检查 类风湿因子阳性;病变发作期血沉加快;X线摄片可见骨质疏松、骨刺改变等。 4 中医治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