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506.建筑退线空间设计控制初探——以宝安中心区道路空间研究为例

1506.建筑退线空间设计控制初探——以宝安中心区道路空间研究为例

1506.建筑退线空间设计控制初探——以宝安中心区道路空间研究为例
1506.建筑退线空间设计控制初探——以宝安中心区道路空间研究为例

1506.建筑退线空间设计控制初探

——以宝安中心区道路空间研究为例

陈君丽

摘要:本文将所研究的建筑退线空间界定为道路路缘石与道路两侧建筑围合的三维空间,针对这类空间不受重视以及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作者以宝安中心区道路空间为例,分析规划在该方面存在的缺陷,同时选取现状道路进行详细分析,反思中心区建筑退线空间存在的功能单一、尺度失控及环境不佳的问题。同时,学习借鉴国内外案例的成功经验,规划从两侧不同的用地功能、人的行为活动需求出发,综合考虑视觉、审美的要求,尝试提出“建筑基本退线”概念,以控制建筑退线空间的尺度,并根据公共空间中人的行为活动分类,明确建筑退线空间的商业活动、居住活动、绿化景观、休憩、通过及停车六大主导功能,将其应用于宝安中心区新湾路进行实证研究。最后,论文从尝试从设计和管理两方面提出策略与建议,以帮助管理者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建筑退线空间、建筑基本退线、功能控制、宝安中心区、

1.前言

社会的进步带来人们价值观的改变,落实到城市规划领域,是人们对城市空间特别是公共空间的高品质要求。城市中随处可见、可用的建筑退线空间,它是串联公共空间的纽带,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一直因为被忽略、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处于尴尬的境地。

宝安中心区,随着城市发展框架的基本建成,建设过程中蕴藏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街道尺度的失控及街道生活的缺失。在城市规划控制上,虽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规划控制体系,但缺乏对现有建成空间的梳理,及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空间尺度与功能两方面的专项研究。

基于以上背景,中心区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道路空间的研究,以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2.现状问题解析

2.1.概念界定

本次研究的建筑退线空间指道路路缘石与两侧建筑围合的空间。它涵盖城市道路用地范围内的非机动车道及建筑退道路红线范围,是三维的街道空间而非二维的道路空间(图2.1)。由于其涵盖空间范围的特殊性,使得建筑退线空间具有交通及城市的双重性。

一方面,建筑退线空间是城市步行交通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交通功能;另一方面,它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承担交通功能外,还包括多种城市功能。它的功能由走路、行车的需求开始,到沿街进行贸易,进而逐步融入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各种因素。人们既可以在这里通行,又可以进行购买、娱乐、交往和休息等活动。

2.2. 使用视角读空间 2.2.1.空间使用单一

选取中心区重点道路进行现场踏勘发现:大量的建筑退线空间为停车和简单的绿化占用,使用过于单一。

如碧海新湾路,局部沿街结合商住底层拓展商业,但商业氛围较差。金海路到西乡大道路段,南侧为旧的封闭式居民区,北侧为旧工业厂房,建筑退线狭窄,仅依靠人行道作为通过性通道(图2.2)。

此外,笔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市民通过行为集中在宝安大道、宝源路-

创业一路、

图2.1 建筑退线空间概念界定

图2.2 新湾路建筑退线空间功能分析

西乡大道和新安六路;购物活动分布在创业路、银辉路以及华润万家、沃尔玛等大型购物广场周围;餐饮活动较为分散,不成规模;休闲娱乐较为缺乏(图 2.3),反映在空间上则表现为提供满足市民活动的空间不足。

图2.3 新湖路市民行为活动分析

对于建筑退线空间的要求,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在满足交通功能(通过)的前提下,应

建筑退线过于统一,以致形成的退线空间缺乏序列。以宝源路和金海路为例,宝源路

两侧建筑退路缘石22米,金海路两侧建筑退路缘石21米(图2.5)。两条道路不同的等级,

承担着不同的城市功能,但两侧均退路缘石20多米,且空间中仅设置绿化和硬质铺地,缺

少对大空间的进一步分割,导致所形成的空间形态不够丰富,给人空旷感。

2.2.

3.缺乏基本使用设施

据调查,70%的使用者认为空间里的街道设施不能满足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类街道设施以提升空间的舒适度(图2.6-1)。

多数调查者认为空间中应增加休息座椅、健身等休息与活动类设施,残疾人通道等无障碍设施,以及公交线路牌和路牌等标识设施(图2.6-2)。可见,市民对休憩类与活动类街

2.3.规划视角看空间

2.3.1.规划建筑退线均质化

中心区现有规划确定:主次干道统一退线12米,支路退线9米。如主干道西乡大道和次干道海秀路,统一退线12米(图2.7)。落实到每条道路上,表现为同一等级、不同等级道路退线均质,缺少与道路两侧用地、道路等级的相关联系。

图2.7 规划西乡大道道路断面图规划海秀路道路断面图图2.5 宝源路现状道路断面图金海路现状道路断面图

2.3.2.规划空间功能缺失

建筑退线空间是地块控制以及道路设计下的产物,未被列入规划设计的主导空间,因此,与其相关的规划功能是缺失的。至于空间如何使用,是市场行为下自然形成的,没有任何的引导。

2.4. 问题解析

2.4.1.缺少直接用于指导空间建设的规划

宝安中心区用于指导城市建设的规划有《宝安中心区综合交通规划》以及《宝安中心区滨海/碧海片区城市设计》。其中,《宝安中心区综合交通规划》从城市交通的角度规划道路,而城市设计则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深圳市城市设计标准与准则》从建筑立面、建筑高度、建筑退红线、道路尺度以及公共空间等方面对城市空间进行控制,两者共同作用,间接的形成了所谓的建筑退线空间。

因此,建筑退线空间缺少直接用于指导的规划标准和设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仅仅是个附属品,并未受到重视。而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对建筑退线空间进行引导,以充分发挥其价值。

2.4.2.单一地块的设计控制不足以指导退线空间设计

现有的城市设计及控制图则均针对单一地块提出设计控制,如中心区已建成的同一街区的三个地块,每个地块大小在1200m 2

左右,独立控制和建设(图2.8),导致每个地块各自为政,与周边地块的协调关系不明显,产生大量的消极空间,由此形成的建筑退线空间的系统性、整体性也受到影响。

然而,建筑退线空间是线性的,不能局限于从一个单独的地块来考虑,而应从城市层面进行系统规划,再结合城市设计和法定图则共同控制。

图2.8 中心区已建地块

2.4.

3.缺少与道路空间相关的技术规范

中心区的建设是在规划的指导下,自上而下逐渐完成的。然而,翻看规划相关的设计规范,缺少对建筑退线空间的要求,更不用说有相关的专项规划来指导建设。缺少技术规范指导的规划,建筑退线空间的建设势必会出现问题。

2.4.4.不同的空间权属影响空间的规划建设

对于使用者来说,建筑退线空间是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公共空间。而在权属上,建筑退线空间隶属于两个不同的权属单位,单位之间很少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本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观点和态度,注重的是自己用地的建设开发,缺少交流与沟通。

3.案例及理论借鉴

3.1.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

3.1.1.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复杂混合体”

90年代,巴黎市政府针对街景混乱,交通拥堵,人与车辆关系倒置,停车占用空间,影响景观及行人安全的状况对香榭丽舍大街进行整治,取消路边车道和停车场,拓宽步行区,将步行道由12m拓宽至24m,并将功能划分为:建筑功能区+步行区+景观照明区+街道家具区四个功能区(图3.1)。

整修后的香榭丽舍大街东段700m以自然风光为主,车道两侧设置平坦的草坪和高大的乔木,外侧是林荫步行道。西段1100m是繁华的商业区,一侧设置休息活动功能、绿化景观功能、停留功能及通过功能;另一侧结合商业建筑设置商业活动功能、通过功能、绿化景观及停车功能。

图3.1 香榭丽舍大街建筑退线空间功能示意

3.1.2.香港——行人环境规划研究

面对香港人行道狭窄且过于拥挤、道路标识欠佳、空间缺乏吸引力等带来的行人举步维艰的问题,香港政府组织发展了一个由街道及休憩用地组成的充满吸引力的行人网络并将其纳入规划标准中。

标准明确规定:不但要提供步行空间,并且要有足够的空间作其他活动,让行人可以倾谈、歇息及漫步等。建议退线空间应包含以下三部分:

行人地带——为应付主要的人流而设;

有遮盖地带——建筑物前面的空间,可加建局部上盖以方便设茶座及遮阴避雨(图3.2);

街道设施地带——用于设置座位、种植、放置公共雕塑、照明及其它街道设施。在某些地区,或预留多一些空间用于上落客货或作避车处。

图3.2 改造前改造后

由此可见:建筑退线空间已不在局限于单一的功能,应具备丰富多样的功能,包括通过性、休憩、绿化景观、商业活动(与商业有关的消费性和非消费性功能,如购物、娱乐、交往、餐饮等)等功能,以满足不同的活动目的和不同人群的使用。

3.2.尺度向人性化转化

3.2.1.系统节点空间控制

相关研究表明:在室外自然环境中,步行距离以400-500米较合适;在遮蔽风雪的环境中,有魅力的步行距离约为750米,步行时间为10分钟。如果长度过长,需要有休息的场

所和设施,长度超过1500米,人们就会失去尺度感。

此外,国外一些经验数值显示:在宽为1.8米的人行道上,每米长度内每分钟有13人通过,街道显得拥挤不堪,人流往往溢出人行道2至4米。美国城市街道人行道经验值约为4.5米,其中3米净宽共行人通行和浏览橱窗,1.5米是绿化和街具设施,如果人行道上要放置座椅和公共艺术,人行道宽需6米。如果很好的使用人行道,3米净宽是最基本的。绿化、景观、坐凳、商业、公交车站都应在3米外解决。

将其应用于建筑退线空间,要求道路在800-1000米需扩大退线以设置主要的空间节点,在400-500米退线设置次要节点,人流量相对集聚区应适当减小间距。对于建筑退线距离,3米可作为满足空间里不同活动尺度的基本模数。

3.2.2.空间的高宽比控制

根据芦原义信的“高宽比理论”,街道的高宽比D/H ≤2,即人的垂直视角≤27°(表3.1)时,将呈现出一种人性化的尺度。然而,由于我国道路红线过宽,人观察道路对面的建筑仅是整体轮廓关系,空间的封闭感较弱。相较而言,在人行道上感受临近一侧的建筑,既能辨清建筑界面的细部,也能感受到空间的封闭感及围合感。

鉴于此,规划将芦原义信的“高宽比理论”因地制宜的应用到宝安中心区的空间中,本次“街道高宽比”指道路路缘石线到临近一侧建筑之间的距离与建筑裙楼的比值(图3.2)。

针对中心区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案例与理论的分析,本次规划高宽比控制在0.8-1.5之间,形成围合感较强,且给人亲切尺度感的空间。

人眼平视、可辨清界面全高的极限值,观察时吃力。此时人的注意力集中于界面的细部,空间具有很好的封闭感。

图3.2 街道高宽比的演绎

4.空间控制设计

4.1.建筑基本退线控制

4.1.1.建筑基本退线

在原规划提出的主、次干道建筑退线12米,支路退线9米的基础上,本次规划提出“建筑基本退线”的概念。即针对不同的道路等级,结合道路两侧的用地功能,从道路空间的基本功能需求出发,同时考虑视觉、审美的需求,给予不同的建筑退线称为“基本退线”。

4.1.2.基本退线原则

(1)一般控制原则

从市政管线、防火的需求出发进行整体性考虑,主、次、支三级道路最小退线6米。

(2)功能优先原则

优先考虑道路两侧的用地功能,商业用地两侧建筑退线可增加3—6米。

(3)等级划分原则

道路等级影响空间主导功能。主干道以交通功能为主,其他功能较弱;次干道交通功能减弱,其他功能加强,因此两侧为商业、商住用地,主干道建筑基本退线增加3米,次干道建筑退线增加6米。

(4)特殊控制原则

针对特殊地区进行特殊处理:与独立占地公共绿地相邻,建筑与绿地之间可减小至0-3米;学校、幼儿园控制退线12米,预留限时限区停车功能;新建、已出让的地区保留原来退线,但鼓励已出让地区根据本次规划进行退线调整(图4.1)。

4.1.3.建筑基本退线控制

宝安中心区基本退线按建筑退后大于12米、12米、9米、6米及0-3米五个等级控制(图4.1),新建建筑或不可调整地区,建筑退线保留现状,已出让地区可根据原规划退线进行建设控制,但鼓励根据本次规划进行退线调整。

4.1.4.基本退线与标准退线比较

对比原规划退线(表4.2)可以发现,规划基本退线一般小于标准退线。

(1)建筑底层设置骑楼,提供半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的面积应不小于减少退线的空间面积。

(2)建筑底层架空,设置半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的面积应不小于减少退线的空间面积。

(3)集中设置广场或内街,提供公共空间。集中公共空间包含两类:一类是在同一地块集中设置公共空间;另一类是同一权属几个地块一起集中设置大型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面积应不小于各地块减少的建筑退线空间的面积之和。

图4.1 建筑基本退线控制图

4.2.建筑退线空间主导功能控制

4.2.1.空间主导功能

建筑退线空间主导功能包括:商业活动、居住活动、绿化景观、休憩、通过性及停车功能。根据不同活动的要求,对不同功能空间提出设计要求(表4.4)。

4.2.2.主导功能分布

商业活动功能沿主、次要商业街设置,集中分布于滨海核心商业区以及碧海商业岛内。绿化景观功能沿主要景观道路设置,集中分布于滨海商务区以及碧海核心商务岛内,此外,沿居住区外围的退线空间里设置绿化景观功能。居住活动功能设置于居住区的街头、街角或居住区的主入口处。限时限区停车功能主要在中小学、幼儿园主入口以及主要的支路上。通过性功能是道路空间最基本的功能,结合上述活动功能等一起设置,在空间紧张时,则首先设置通过功能,满足基本的通行需求。

此外,结合独立占地的公共空间,设置社会活动功能。

图4.2 建筑基本退线空间主导功能控制

4.3. 碧海新湾路实证研究 4.3.1.新湾路建筑基本退线

原规划新湾路两侧建筑退线12米,银田路至悦和路北侧退线为26米,新湖路北侧西乡河以东建筑退线50米。

规划新湖路退线分三类控制:保留现状、与原规划一致、规划调整(图4.3)。

(1)保留现状:新建的商住小区,建筑退线保留现状,建筑退线2米。

(2)与原规划一致:西乡大道--海城路段,出于市政、防火、管线等考虑,建筑最少退线6米;同时,该段是城市次干道的商业岛,商业规模集聚,空间以商业活动为主导功能,为满足商业活动需求,应相应增加6米空间,建筑退线12米,形成一定规模且连续的商业街。西乡大道以西,道路北侧一方面为延续东侧的商业氛围,另一方面考虑地铁站的设置,建筑退线12米,形成街道高宽比在1.0—1.5之间的舒适空间。

(3)规划调整:银田--悦和路北侧,为加强碧海湾公园与西乡河之间的联系,建筑退线20米设置绿地型公共空间,并将建筑紧邻的活动功能与公共绿地一体化设计,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南侧用地为学校及封闭的居住区,出于市政、防火等考虑,建筑退线调整为6米,保证基本的通过及景观功能。

海城路--新安六路穿越碧海商务区,基本的市政、防火需求为6米空间,该空间能同时满足商务人士的通过、景观以及小型的商业活动功能,因此调整该处建筑退线为6米。

此外,从新湖路、新湾路整条道路空间序列考虑,每800-1000米设置主要空间节点,400—500米设置次要空间节点,因此,局部地区调整建筑退线为大于12米,形成城市广场、休憩广场等公共空间节点。

图4.3-1 原规划建筑退线

图4.3-2 规划建筑基本退线

4.3.2.新湾路退线空间功能

现状建筑退线空间功能较单一,以通过、临时停车和绿化功能为主;沿街结合商住底层拓展部分商业功能,但商业氛围较差。规划根据新湾路穿越城市商住区、商业岛及商务岛分段进行控制(图4.4)。

(1)银田路—西乡大道段:穿越碧海商住区。道路南侧以绿化景观为主导功能,作为联系碧海湾公园与西乡河绿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底层商业,紧邻建筑设置商业活动功能;南侧以西道路开敞性较弱,空间以通过及景观功能为主,以东依托底层商业设置商业活动功能,同时在局部街头设置居住活动功能空间,为居民活动提供场地。

(2)西乡大道—海城路段:穿越碧海商业岛,空间依托商业建筑设置商业活动功能,形成连续且有一定规模的商业街。同时设置与商业活动紧密相关的休息功能、景观功能及通过功能。

(3)海城路—新安六路段:穿越碧海商务岛。西乡河以西,结合建筑底层商业设置商业活动功能;西乡河及西乡河以东,空间首先需满足商务人士的基本通行、休息功能,此外还要满足一定的绿化景观功能,底层商业需提供一定的商业活动功能,因此,空间设置通过、绿化景观、休息及局部的商业活动功能。

图4.4-1 原退线空间功能

图4.4-2 规划退线空间功能

5.实施策略及建议

建筑退线空间由于其权属复杂,在目前的规划中未被纳入独立的空间来设计和考虑。作为城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公共空间,有必要将其重视起来,进行引导与控制,以充分发挥其价值。

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视建筑退线空间。不论是设计者还是管理者,要摆脱以往视其为附属品的角色,将其纳入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及作为规划的主体空间重视起来。

其次,在设计上要弥补相关规划设计和规范标准的不足。一方面,将建筑退线空间作为研究主体对象,从空间整体性角度,结合已有的相关指引要求,尝试编制建筑退线空间的专项规划;另一方面,管理部门结合设计单位,对建筑退线空间进行深入研究,编制相应的标准与准则或相关的设计指引,以指导空间的控制和详细设计。

此外,在管理上完善相应的惩罚和奖励机制。建筑退线空间涉及不同的权属问题,如要

将其统一规划与设计,就需要管理部门的配合与支持,提供一定的奖励政策,如容积率奖励、费用的减免等,鼓励不同土地权属单位将建筑退线空间统一设计或提交政府统一规划。

当然,要系统完善建筑退线空间的设计及相关标准是一个长期过程,本文仅借工作中完成的实际项目抛砖引玉,希望这类曾经被忽略的、重要的公共空间不再被视为“附属空间”,而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在《宝安中心区道路空间研究》的基础上完成,感谢项目组的所有同事们。)

参考文献

1 [美]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M]. 方益萍,何晓军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4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Z]. 商务印书馆, 2005

3 [美]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M]. 方益萍,何晓军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4

4 薛忠燕. 人性化、情感化的街道空间[D].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5 冯凌. 融合街道空间的建筑界面研究[D].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6 黄涛. 街道空间的演变对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的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7 徐东辉. 全球化浪潮下街道空间多样性的保持和创造[D].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8 孙靓. 交通?景观?人[J]. 华中建筑. 2006(12)

9 香港规划署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12059799.html,.hk

作者简介

陈君丽,女,1984年,硕士,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2)人行流线: 项目人行流线结合中心景观绿化、入户小径形成一条相对安全的人行路线及休憩空间,考虑步行者的视觉感受,在植物、建筑的布局上营造步移景异的效果。(3)本项目为高层建筑群,小区内部沿高层建筑设置消防道路及回车场,消防车道宽≥4米,满足消防要求。 6.环境与绿化 小区景观系统延续了总平规划中心花园式结合绿化系统,结合建筑周边绿化布置,营造整体中心花园式内庭院景观,让每个组团的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朝向。7.公共配套服务 本项目规划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包括为小区服务的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商业服务设施主要是沿街独立店面、超市、商业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为公共活动用房、物业管理等,满足小区配套服务设置要求。 8.人防设置 人防工程按相关人防要求设置在本项目的1号地下室范围内,并满足本项目的人防需求。 建筑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0763-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8) 甲方的意见 2.建筑物使用功能: 1#楼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2#~5#楼均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6#楼一梯四户一类塔式高层住宅楼,首层为小区配套活动用房。地下室分为两个,1#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为1层地下室,设置设备用房;2#~6#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主要功能为机动车停车库、非机动车车库、人防、局部设置设备用房。 3.建筑的功能分区及平面布局: (1)地下室共分为五个防火分区,其中四个作为机动车停车库,一个作为非机动车停车库。地下室区域战时设置人员掩蔽所。 (2)1#~5#楼均设计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竖向交通设计采用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按担架电梯设计)加剪刀梯形式,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竖向交通形式及现代居住人群多元化的居住需求,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结构形式采用框

浅析城市街道空间景观规划设计

浅析城市街道空间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街道空间的景观规划设计,就是在合理的功能定位下,如何将街道景观各种构成要素进行有机的组合和设置以及空间和功能上整合,达到规划设计者的意图,使街道空间的使用者获得心理和精神的愉悦、共鸣。在此原则的前提下,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手法。 1.城市街道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连续性 众多的城市规划设计理论都已指出,好的街道景观应具有连续而明确的界面。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是公认的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街之一。对于其街道宽度、两侧建筑的尺度、立面形式等方面的定制,从1853年豪斯曼对巴黎市中心进行大规模改建时就已形成,一个多世纪以来,这种连续统一的界面、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始终保持完好。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建筑侵入城市中的传统区域仍然不可避免。那么,连续而明确的界面景如何规划设计呢? 在济南泉城路的改建中。原先尺度宜人的空间被完全破坏,取而代之的是道路红线50米的空旷的街道,一幢幢仿古底层建筑和现状的高层办公大搂交错布置。空旷的街道将高楼大厦孤零零地显现在建筑轮廓中。街道界面不连续了,原先那种致密而富质地、连续而有韵律的城市景观被打断了,呈现出一种混乱而无序的场景,让人有些不

知所措。而高层建筑几乎每幢建筑都有独特的体形,都设置各自的广场,或圆或方、或凹或凸、或在正面或在转角。虽然大多数高层建筑的裙房都用作商场,但人行路经常会被办公人口、停车场所打断。与此相对的是南京东路商业步行街的建设构想:针对各个不同区段的具体情况,根据此区段内保护建筑的特征,对新建筑分别制定一些指导性纲要。有的要求底层作骑楼规划设计,表面材料为天然石材;有的则要求形式活跃,材料色彩均不限,仅限制其沿南京东路部分高度不超过24m;等等。所有的构想和措施都力求保持历史遗留下来的街道景观的魅力。连续而明确的界面是使街道乃至整个城市景观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意象性的最有力的因素。这种连续性和明确性体现在街道两侧建筑的高度、立面风格、尺度。比例、色彩、表面材料乃至广告、店招的位置样式等方面。不同性质的街道,其界面自然具有不同的特征,如果这种特征沿路不断出现,那么街道景观就将以连续的统一的构成令人难忘。 2.城市街道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艺术处理 许多历史城市不仅在街景艺术处理,如曲折、进退、对景、框景、节律等方面,而且在街坊与建筑,以及与步行空间的配合上做得很好,值得借鉴。节点的处理中,将街道交叉点或转折点处扩大形成广场,是很常见的处理手法。这不仅可以更好地组织交通,还可以利用广场的雕塑、小品等处理,加强地点性和可识别性;沿连续的衔道空间局部扩大,不仅有利于街道空间的收放,增加空间层次感,同时可以吞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建筑用地资源日益紧张,高层乃至 超高层建筑项目不断兴起,在城市建筑领域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带动着 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高层建筑项目建设中,结构设计的质量水平会对高层建筑 物的整体性能产生影响,如何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是业内人士必须关注 的一项课题。本文即探讨在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 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解决措施与方法,望能够促进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进一 步优化与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优化 引言:高层建筑凭借着自身众多优势而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类型。 而结构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对高层建筑的安全稳定性、适用性、耐久性及经济性等 有重大影响,因此优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意义重大。高层建筑结构优化的主要目 的是在满足人们基本居住要求的前体下,实现对有限空间及资源的更合理分配, 以提升房屋的安全、舒适及美观性。建筑工程包含的内容众多,因此结构设计优 化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在结构优化设计中,只有从多角度进行全面的优化设计,才能从整体上促进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水平的提高。 1、高层建筑历史与现状发展 在很早以前就有了结构化优化的思维,是在很多建筑设计者的实践中提炼出 来的,林同炎设计大师就是首次在国内提出结构化优化的方法。之后在我国高层 建筑迅速发展,目前发展已经十分惊人,各种优化方法也层出不穷。 在早前,手工画图时代,结构设计师都是依靠先把空间问题转换成平面问题。此时通过计算力学效应,逐步分析计算和考核,强度、整体受力情况都需要一一 验算核准,强调安全性,也要满足设计的基本要求。然后凭经验初取截面,再进 行强度验算校核、整体受力验算等步骤。由于受到当时条件制约,整体上要既要 实现经济,又要完全达到优化设计是很难达到的。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在建筑设 计上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来优化建筑设计结构,研究成果虽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应用上并不如人意。那是因为科研的结果与现实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有 一定的距离,现实中会考虑更多的约束条件,工程的复杂性在现实中得到体现。 不是科研中的简单函数关系就能处理完成,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工程的复杂和不 可复制性,就决定了结构化优化的难度。 各种计算机语言和软件的出现,为建筑结构化设计提供了精准的计算,让设 计更有迅速。即便如此,科学研究的最优解和建筑实际的最优化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理论和实践区别在于实践的变化性。这就需要以实践为基础,更深入的去研究,从结构优化,到安全、美学、功能等方面进行优化。 2、设计高层建筑结构合理性所遵守的原则 2.1 高层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方案要合理 高层建筑场地的地址因素是决定高层建筑结构基础方案如何选择的参考依据。合理、有效的高层建筑结构基础方案的设计,必须结合相应的地址勘探条件,必 须切实、全面的考虑周边原有建筑群体、施工限制条件、地基荷载分布情况与高 层建筑结构类型等相互间的关联因素。 2.2 保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至今,不管是其规模还是建筑技术在国际领域都是名列前茅。在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环节,是高层建筑未来施工的主要参考依据。它具有基础性、关联性、创新性等特征,在当代城市规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结合国内高层结构设计的相关理论,着重对其设计难点进行分析,以达到降低高层建筑建设成本,保障结构设计质量的目的。 标签: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一、高层建筑结构的特征 与普通建筑相比,高层建筑需承载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荷载,因此,其对结构的荷载承受能力要求更高,其中垂直荷载主要是由建筑物高度引起的,而水平荷载则是由外界风力产生的,外界风力和地震都是影响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另外,建筑层数的增高也会加快建筑物的位移速度,而过快得位移速度则会对建筑物的功能性和建筑物内住户的舒适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过大的侧移位还会对建筑的结构和非结构构件造成损害,因此,相关人员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需合理控制建筑物的侧移范围,才能保证其结构功能性良好。 二、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 (一)基础方案的合理性 高层建筑结构基础施工方案,是保证高层建筑施工整体性和良好性的基础保障,在实际的建筑结构方案设计当中,相关设计单位需要依照具体施工地质条件,依照具体的建筑施工要求来对结构实施设计。一方面,在建筑结构基础方案的配置上,需要和地质调查报告进行对接,保证其中各项调查数据充分符合工程施工标准。另一方面,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建筑实施综合性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程度、每一个环节的负载加以考虑,通过这种施工设计方式,充分保证工程施工的稳定性。 (二)结构措施完善 在高层建筑施工当中,除了需要对基础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设计之外,其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施工原则是相关施工单位经常忽略的问题,那就是需要保证建筑结构实施措施完善化。相关设计单位在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地注意各部分组件相互之间的衔接程度。比如建筑体当中的钢筋锚固长度等,同时,设计单位还需要充分注意建筑体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建筑体本身的温度对建筑体组件产生的影响等,对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在实际的设计工作当中,需要充分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压弱拉”的基本结构设计原则,保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稳定性。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厂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5.《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6.《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58-88) 7.建设单位提供的批准文件资料及要求 8.土建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 二.设计气象参数 1.大气压力:冬季Pd=1020.9hPa 夏季Px=1002.5hPa 2.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通风温度:twf=5.0℃ 冬季空调温度:twk=-2℃ 夏季空调温度:twk=32.0℃ 夏季通风温度twf=30.0℃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tws=27.7℃ 夏季计算日较差:dt=6.0℃ 3.室外风速: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x=3.2m/s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d=3.7m/s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24853m2,除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及仓储用房外,均设置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应用多种节能技术措施,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目标。 通风系统按照使用要求设置,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与卫生程度,满足环保、人防等要求。 消防系统均按照一类高层建筑设防,执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消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相结合设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完成功能转换,以降低工程投资并减少对建筑空间的需求。 四.空调系统设计: 1.本工程剧院与影城空调系统分别独立设置。 2.剧院部分空调系统冷负荷估算为2570kw,空调热负荷估算为1350kw。冷热源系统根

浅谈城市道路中的综合管线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中的综合管线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中的综合管线设计 摘要: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线有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各种管线,在有限的城市道路空间内合理安排各种地下管线,并合理控制各管线的标高,避免各种工程管线在平面和竖向空间位置上的互相冲突和干扰,保证个管线的正常运转。 关键词:市政管线综合管线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城市道路不仅仅承担交通功能,也是市政管线的主要走廊。综合管线设计是指在城市道路有限断面上,合理布置各专业管线,避免各管线在平面和竖向空间位置上的互相冲突和干扰,保证各管线的正常运行。 城市中市政管线种类很多,杭州地区主要有给水、雨水、污水、电力、通信和燃气管道等各种市政管线,它们的性能和用途各不相同,承担设计和施工的也并非同一部门,建设时间也有先后。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对各种管线的空间位置进行综合设计,可以防止各种工程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并给将来建设的工程管线预留出空间。管线综合设计还可以指导各项管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也便于管线建成后的管理工作。 1设计原则 综合管线设计应与城市道路设计相结合,各管线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各种管线的位置都采用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 1.1 平面设计原则 (1)各市政管线平行于城市道路敷设,并尽可能布置在绿化带、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范围内。 (2)管线之间以及管线同建筑物、构筑物、行道树木之间要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距离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以下简称“规范”)。

(3)通常电力电缆、和煤气管道尽可能布置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或者绿化带内,并且电力和燃气尽可能分布在道路两侧;给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在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可考虑不在在机动车道上。 1.2 竖向设计原则 (1)根据规范,各管线垂直距离:市政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为0.15m,个别管线如电力管沟与其他管线最小垂直净距为0.50m。 (2)各种管线的均应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覆土深度,在通常设计中工程管线高程自地表向下排列的顺序一般为: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给水管道、煤气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 1.3 管线交叉设计原则: (1)压力管让自流管; (2)临时管线让永久性管线; (3)新建的让现有的; (4)小管线避让大管线; (5)易弯曲的管线避让不易弯曲的管线; (6)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 (7)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规范,在特殊情况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距离时,必须进行局部特殊加固处理。 2设计步骤 综合管线设计的主要步骤: (1)进行管线综合设计首先应收集完整的现状和规划设计资料。 (2)根据道路设计平面图、纵断面图及横断面图、桥梁设计平面图及总体布置图,进行管线综合的横断面设计,确定各市政管线的平面位置,即通常所说的管位图。 (3)确定管位图后,首先进行排水管道设计,因为排水管道一般为重力流,管径大(杭州地区主干管可到D1500-D2000),其高程受地坪标高及出水口标高限制,管线交叉时较难调整,所以应先确定其高程位置。 (4)根据排水管道的高程,各工程管线的覆土要求和相交管线之间的净距要求,计算并确定其他管线的高程位置。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论文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一座座拔地而起。一个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往往是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便于施工的最佳结合。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people’s material life level unceasing enhancement,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the living conditions, high-rise residential have mushroomed place have sprung up. a good structure design is often apply, safety, economy, beautiful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st combination. key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各专业设计的协调 高层建筑设计是个多专业、多程序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建筑、结构、设备”三个基本环节,参与高层建筑设计的工程师都深深体会到,对于每个专业单独而言是最完美的设计,但结合在一起却不是优秀的设计。各专业之间的矛盾如不妥善处理!高层建筑就无法施工,建成后也无法使用。“建筑、结构、设备”是互相制约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高层建筑设计既是各个专业自我完善的过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江南水都四期 方案设计 工程编号: 院长: 总建筑师: 总工程师: 项目主持人: 建筑工程设计资格证书2019年12月3日工程负责人:梁章旋 建筑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结构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给排水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电气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暖通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总体规划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 第六章暖通设计 第七章电气设计 第八章防火设计专篇 第九章人防设计专篇 第十章环保设计专篇 第十一章卫生防疫 第十二章劳动保护 第十三章环卫设计 第十四章安全防卫 第十五章无障碍设计 第十六章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设计依据: 1. 公司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及方案设计要求。 2.福州市城乡规划局批复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9.《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13-62-2004) 10.《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1.其它相关建筑设计规范。 二、基地概况:

三、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局部设地下一层车库,地上共有13栋18层住宅,2栋11层住宅,19栋9层住宅,沿街设一层店面,区内结合住宅底层配有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诊所、物业管理用房、公厕等配套设施。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实际用地面积:121890平方米 计容积率面积:287600平方米 其中:住宅:275794.5平方米 商店:8300平方米 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及架空停车(2.5米以上):3505.8平方米 地下室建筑面积:37723.8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27505.6平方米 建筑密度:22.6% 容积率: 2.36 绿地率:30.16% 户数:2382户 机动车位1088部其中:地下机动车位:861部 地上机动车位:227部 其中户型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172X0.6=703部 户型面积小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210X0.3=363部 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0.2/100=17部 公共停车位:100部 非机动车位:4090部 其中:地下非机动车位:2080部 地上架空非机动车位:1090部 地面非机动车位:920部 其中户型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172X1=1172部 户型面积小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210X2=2420部 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6/100=498部 五、设计概念: 1. 本项目开发定位为高尚住宅小区,力求营造一个居住舒适,风格独特的生态型亲水社区。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_0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上世纪末以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激增,社会经济蓬勃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中越来越多。如今,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 标签结构设计;高层建筑;控制参数;载荷;抗震 1 高层建筑的特点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和高度超过28 m 的钢筋混凝土民用建筑属于高层建筑。相比多层建筑而言,高层是向空中发展,容积率一定的情况下,建造高层建筑可以节省规划用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还可以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 高层建筑基础需要计算确定深度,独立的高层建筑单体而言,基础埋深比较容易确定,但现今住宅多为数十栋高层建筑群,地下车库相互连接,这时,既要充分考虑地下车库应的侧向刚度作为高层建筑的侧限。 高层建筑比多层建筑多出较多的设备用房,如电梯、管道井等,这样就会增加建筑物的造价,增加公共面积;从建筑防火的角度看,高层筑的防火要求要高于中低层建筑,也会增加高层建筑的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 2 高层结构设计体系特点 地震作用和风荷载的影响下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对高层建筑结构安全的控制作用更加显著。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抗侧刚度、承载能力、造价高低,与所采用的结构系统密切相连。不同的层数、高度应采用不同的结构体系。 2.1 筒体结构 单个筒体可分为实腹筒、框筒和桁筒。平面剪力墙组成空间薄壁筒体,即为实腹筒;框架通过减小肢距,形成空间密柱框筒,即框筒;筒壁若用空间桁架组成,则形成桁筒。实际结构中除烟囱等构筑物外不可能存在单筒结构,而常常以框架—筒体结构、筒中筒结构、多筒体结构和成束筒结构形式出现。在层数很多或设防烈度要求很高时,可用筒体结构。 2.2 剪力墙结构体系 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墙体承受全部水平作用和竖向荷载。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承载力要求也容易满足。但剪力墙结构体系平面布置不灵活,结构自重往

方案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泗阳县地处苏北腹地,介于东经118°20′——118°45′,北纬33°23′——33°58′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南濒洪泽湖,北临沭阳县,西与宿迁市宿城、宿豫区毗邻。县域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38%;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700 地面积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工业区规划设计规范》 4.《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9.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10.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同时运用新技术利用太阳能、中水系统等达到节约开发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及节约资源的目的。 6.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厂房的可持续发展 厂区应该是一个人和自然有机协和的统一体,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在更高的水平上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息,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持续发展的文明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 建筑持续发展作为必须具有意识和行为准则。 7.安全智能———实现厂区“安全性、智能化”的要求

合理的人车相对分流,避免造成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对 不同出行设置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 用地沿徐淮路布置办公楼、展示厅、门卫处,内部合理布置了科技木工厂房、干燥整理房、多层板房、科技木精品房、蒸煮房、锅炉房、成品库、锯木房、刨切房、旋切房、保温房、五金 库、机修房、宿舍、餐厅、厕所等。 四、整体规划布局 景观绿化系统。 3.厂房布局 识别性与认同感———厂房布置上综合地形与南北向的因素,采取较为丰富的布局形态,使整个厂房的整体感更加明确。强调空间、体量、轮廓线的塑造,点与线的结合,既强化了厂区内部空间的丰富、动感与流畅,又丰富了社区空间的轮廓与城市肌理。 4.配套公建布局

外部空间设计 读书报告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报告 书籍介绍: 名称:外部空间设计 作者:芦原义信 出版日期:1985年3月 作者简介: 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现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本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五十年代以来,他设计了各种类型建筑作品公达一百余例,其中不少作品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译者认为:“本书既包含着空间论,也包含着方法论。作者融汇了当前世界上的空间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有创造性的提出了‘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N 空间与P空间’、‘逆空间’等一系列颇有启发的概念。而且,更难得的是全书所引用的建筑实例均系作者本人作品,这些作品又都是作者本人理论的产物。因此,此书不仅可供阅读,更可作为设计实践中有价值的参考。” 芦原义信的主要著作除本书外,还有《街道美学》、《建筑空间的魅力》、《续街道美学》等。 主要内容与思考: 全书分为四章,从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到要素、设计手法以及空间秩序的建立四个部分由浅入深、并附加大量实例来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讲解,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有趣,可读性极强,很容易让读者在初学知识概念的同时得出共识。现如下分章节具体介绍: 第一章、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 由空间概念入手: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主要是根据视觉确定的。有此认为限定空间的三要素为:地板、墙壁、天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林业科技情报2014Vol.46No.1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梅雅莉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摘要]由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多,为解决住房等问题需要发展建筑行业,尤其是要发展高层建筑行业。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建筑的形式和结构功能也变得复杂多样,因此,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便成为建筑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着重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重点问题 Discussion On The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For High-Rise Building Mei Yali (Forest Designing AndResearch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for the population in our country,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rchitecture industry,es-pecially the high-rise buildings,to solve the housing problem.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for the high -rise building,the type of the architecture and the structure function has got much more complex.As a result,the design for high-rise building becomes the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for th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worker.The p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 emerging from the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process. Key words:high-rise building;structure design;emphasis problem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况及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显著增多,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使在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日益先进的今天,仍会因为高层建筑复杂的结构,较广的学术知识涉及和较大的工程量而出现设计失误的现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意义有:首先,如果建筑所使用的面积一定,设计和建造高层建筑可以获得相对多一些的使用面积,可以解决城市用地紧张、房价高涨等问题。另一方面,精美的高层建筑设计还可以改善城市的外观,或者说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比如马来西亚的石油大厦和上海的金茂大厦等等。而如果设计的建筑高层密度、结构不合理,就会给城市带来热岛效应,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甚至由于高层的玻璃因反光而发生光污染的现象。其次,如果是在建筑面积与建设场地面积的比值一定,那么建造高层建筑就会有效地节约城市土地面积,得到更多的空闲地面,用这些空闲出来的地面来进行城市绿化或者供人们休息娱乐。与此同时,建筑高层的土地结构设计会为城市带来更充足的日照、更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在新加坡新建的居住区中,由于建造了很多的高层建筑群,得到了许多空闲的地面,使人们的休闲活动空间也得到了拓展。最后,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也可以使人们的内心得到舒展,所以说高层建筑对于城市人们的生活非常重要。因此,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也非常重要,良好的建筑结构可以使人们生活得更加安全,更加舒心。也会使城市更加美观,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师们要发挥自己的所学所能,设计出美观、经济、实用的高层建筑。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剪力墙的设计 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对建筑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剪力墙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剪力墙的结构体系。也就是以建筑物墙体作为承受水平、竖向荷载的结构,要求混凝土剪力墙具有较好的结构,较强的刚度,以满足其承载力的要求。在对剪力墙进行计算配筋时,切记要为墙肢一端配筋。在短肢剪力墙相对较多的结构中,将较短的墙段划为约束边缘的构件是不妥的,这会使墙肢中和轴附近的钢筋无法发挥作用。另外,剪力墙间距也不能过大,因为这会使得平面的布置显得死板,无法满足公共建筑功能需求。此外,一旦剪力墙自身的结构过大,高度超过标准就会引起悬臂墙变形, · 03 ·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6-05-25T10:16:41.62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2月供稿作者:吴志星[导读] (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山西,侯马,043003)众所周知,高层建筑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充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这一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充分缓解了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压力。(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山西,侯马,043003) 【摘要】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建筑业不仅与时俱进,楼层不断向高处扩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上各种问题频发,这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着重介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当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的对策,来强化和确保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对策 众所周知,高层建筑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充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这一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充分缓解了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压力,但是,高层建筑的质量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一旦产生安全事故,必将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对建筑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其质量才能有保障,才会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 1、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 只有结构方案经济合理,才能让一个建筑设计合理,可行性强的结构形式和传力简捷、受力明确的结构体系也会促进一个良好设计的形成。因此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当具体分析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材料和设计的需求及施工条件等,充分考虑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一个合理的结构方案。 2、选择合适的基础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最大程度地发挥地基的潜力,在基础设计时要形成详尽的地质勘察报告,如果缺少报告,必须进行现场勘查来制定设计方案,要先通过综合分析工程的地质地貌、施工条件、上部结构类型、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及荷载分布等因素的考虑再进行基础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 3、进行正确的分析计算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结构设计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种类繁多的计算软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在结构设计的计算过程中会出现不精确的情况,这就要求设计师在使用软件过程中细致认真,对产生的结果认真分析和校对,作出合理判断。 二、当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结构体系选用不科学 由于我国所处地球的板块较为活跃,因此地震频发,对与这些地震多的地区建设高层建筑就应当选用抗震性强的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一些发达国家通常是使用的钢结构,而我国大多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混合结构,但钢框架的刚度较小,钢结构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担,也不会起到较好的效果,钢筋混凝土很容易产生弯曲变形而导致侧移,因此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注意使用加强层把侧移量降低或者加大混凝土制土桶刚度。 2、高层建筑普遍超高 高层建筑对抗震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国家严格规定了建筑物的高度,但是实际需求的不断改变使得建筑的高度不断发生改变,因此国家又对A级高度和B级高度进行新的规定和细致划分。即使如此,一些设计师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往往会忽视高度的问题,对于一些不适合建设高层建筑的地段或条件也会出现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违反相关规定进行施工,这种情况对整个建筑的成本预计和建设进度都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3、结构设计的刚度问题 楼层竖向结构的规则性与平面刚度问题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于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每位设计师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设计理念,因此在设计时就会产生差异,导致结构设计产生矛盾和分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味追求独特新颖的外观而忽视抗侧移的刚度对高层建筑能否抗震的影响。 4、材料配备和资源配置不科学 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非常明显,其结构设计的复杂性是由其功能的复杂性决定的,传统的建筑选材多为可燃性材料,这种材料很可能增加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劳动力等资源的配置如果未能提前进行预计和计算,还会对后期的施工造成一定的难度,对于其引发的一系列突发状况也很难及时处理和解决,造成施工进度无法按期完成。 三、改进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的对策 1、选用科学的结构体系 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人们对建筑的稳定性能要求逐渐提高,对高层建筑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由于高层建筑限制性较大,因此必须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选用的结构体系进行严格限制,以免在后期的项目施工的设计阶段发生不必要的变动,对计算简图也要慎重选择和使用,根据建筑物的影响因素和自身特点来选用一套科学合理的的结构体系。 2、注重建筑的设计高度 设计师在进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明确意识到有关的高度规范,严格审查设计图纸,确保结构设计与相关的要求和规范相符合,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调集有关专家加以具体分析,对高层建筑重新进行设计和评估,以免对建筑的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大对高层建筑的审查力度,对不合乎规范的行为进行严加处理,确保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选择合理的刚度设计

建筑设计方案说明-演艺中心

演艺中心 结构设计说明 青岛海泉湾度假城演艺中心,由主舞台、侧舞台、后舞台、带伸缩座椅的观众厅和其他附属功能房间及局部地下室组成。主体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观众厅部分平面布置呈圆形,最大跨度近40m,其屋面拟采用钢网架结构;主舞台部分平面布置呈矩形,其屋面拟采用钢桁架或钢网架结构;其他功能性房间围绕舞台及观众厅呈圆形布置,共三层,以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局部剪力墙形成主体结构。基础做法参照温泉中心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采用桩基础。 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 给水系统: 本剧场生活用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最高日用水量为7.5 m3 /d。 (二) 排水系统: 1、污水排水: 生活污水采用单立管伸顶通气的排水方式,地下室污水采用潜水泵提升排出, 最高日污水量为6.75 m3 /d。 2、雨水排水: 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方式。 (三) 室内消火栓系统: 1、用水量: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Q=15L/S,火灾延续时间t=2h,总水量为108m3。 2、采用临时高压系统,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及消防水箱均设于临近酒店内。 (四) 室外消火栓系统: 1、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Q=30L/S,火灾延续时间t=2h,总水量为216 m3。2、室外消防用水量存于临近酒店消防水池内,室外消防泵设于消防泵房内,在室外设室外消火栓。 (五) 雨淋系统: 1. 在剧场舞台的葡萄架下部设置雨淋系统。 (1)、火灾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Ⅱ级,喷水强度为16L/min·㎡,作用面积为260㎡,系统流量为Q=91L/S,火灾延续时间为t=1h,总水量为328 m3。(2)、储存雨淋系统用水的消防水池、雨淋泵、储存火灾初期用水的消防水箱均设于本剧场内。 2.观众厅座位缩回后为400人宴会厅,设雨淋系统。 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Ⅰ级,喷水强度6L/min·㎡,作用面积160㎡,系统流量Q=30L/S,火灾延续时间t=1h。 (六) 气溶胶灭火系统: 本剧场内的柴油发电机房、高压配电室均设置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灭火设计密度140g/ m3,灭火时间<180S。 (七) 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本剧场舞台及后台部位为严重危险级A类火灾,配电房间为中危险级带电火灾,其余部分为中危险级A类火灾,配置了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 暖通设计说明 (一) 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之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2、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图及总平面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i浅析城市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9页文档资料

浅析城市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 一、引言 自从有人类活动以来,居住与道路就是相伴发展的。有怎样的居住水平,就需要有怎样的道路与之相适应。人类早期没有固定的住所,因此也没有固定的道路。《尔雅》中说:“道者蹈也,路者露也”,就是说当时的道路是由于人的行走而自然产生的。后来人类逐步形成聚居部落及至出现城市,产生固定的居住区,出现了居住区道路。 分析研究天津城市居住区道路道路规划,可以发现始终贯穿着对规划设计理念的探索和规划设计手法的创新。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交通行为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研究其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二、经济建设初期的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 天津市从1952年起陆续建设了中山门、西南楼、尖山、卫星里等居住区。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是为了解决居者有其屋的问题,居住和道路交通条件均不高。以中山门工人新村为例,该居住区东至广宁路,南至津塘路,西至龙潭路,北至京山铁路,住宅全部为平房,由政府无偿分配给工人居住。若干间平房为一排,整个居住区组成大小基本相同的13个街坊(段)。 居住区道路系统采用八卦形,居住区主路宽8米,里弄路宽4米,房前小巷宽2米。当时道路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行人。道路网为一种封闭、内向型的路网结构,道路追求平直、对称;因无行驶汽车的需求,在道路转

向处无弯道,道路全部为直线而无平曲线,道路交叉口既多且密,道路功能层次单一,全部为一块板横断面。 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低,老百姓家庭即使是自行车都很少有,居住区内没有规划专门的自行车停车场。 改革开放初期,天津市政府为了解决老百姓震后无房的问题,开始成片地建设体院北、王顶堤、万新村等大规模楼房居住区。每个居住区一般划分为若干居住小区或组团。以体院北居住区为例,居住区内道路骨架采用了自由式手法,综合运用直线、曲线,形成一种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生动活泼的路网格局,将居住区划分为面积近似、形态各异的11个街坊。 规划路网以宾水道(城市主干路,红线宽40米)和环湖中路(城市次干路,红线宽30米)共同构成整个居住区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交通轴线,居住区内基本规划支路和小区路起到联系部分街坊和城市道路的作用,红线宽12米~20米。 这一时期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为公交车和自行车,因此,在宾水道与环湖中路交叉口处规划设置了1处公交首末站,每个居住小区按每户1辆~2辆的标准设置了自行车停车场。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没有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库)。 四、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 1994年以后天津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危陋平房改造,陆续建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居住小区。随着人们经济实力的提升,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在丰富的居住区建设实践中,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显著提高,人们要求一种环保型、生态型的“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笔者认为研究这一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12059799.html,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发展趋势 作者:周可幸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7期 摘要: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高层建筑的技术问题、建筑艺术问题、投资经济问题以及社会效益问题、环境问题等逐渐变得复杂、严峻,高层建筑的发展及对结构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探讨了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类型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预测了高层建筑结构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其结构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住宅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也是人们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构筑的空间环境,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推动,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提高,其中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让建筑业成为社会支柱产业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因为经济的蓬勃发展,另外还有土地资源宝贵,所以高层建筑便像雨后春笋般迅速剧增,并不断壮大。这也就要求设计领域中的队伍要不断提升,以来应对现在的发展所需。 1.建筑结构的布置原则与要求 1.1 结构平面布置 结构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对称,尽量使质心和刚心重合。偏心大的结构扭转效应大, 会加大端部构件的位移,导致应力集中。平面突出部分不宜过长。扭转是否过大,可用概念设计方法近似计算刚心、质心及偏心距后进行判断,还可以比较结构最远边缘处的最大层间变形和 质心处的层间变形,其比值超过1.1者,可以认为扭转太大而结构不规则。 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布置,当由于使用功能与建筑的要求,结构平面布置严重不规则时,应将其分割成若干比较简单、规则的独立结构单元。对于地震区的抗震建筑,简单、规则、对称的原则尤为重要。 1.2 结构立体布置 结构竖向布置最基本的原则是规则、均匀。 规则,主要是指体型规则,若有变化,亦应是有规则的渐变。体型沿竖向的剧变,将使地震时某些变形特别集中,常常在该楼层因过大的变形而引起倒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