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辩证法考试

自然辩证法考试

自然辩证法考试

一、题型

1、简答题。

2、辨析题。

3、论述题。

4、材料题。

二、需要提前准备的资料

1、根据科研选题的基本原理,在你的专业上选一个题,并简述选题的过程和注意的事项。

2、搜集索卡尔事件以及发生在中国的科学大战的相关素材。

3、搜集李约瑟难题资料。

4、搜集一个重大科学发现的案例。

三、几个重点内容

1、自然观

2、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

3、科学发展模式

4、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技术一体化

5、技术伦理问题

6、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

7、科学共同体

8、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9、科学假说

10、大科学与小科学

11、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几种观点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2、科学研究的起点与科研选题

13、科学理论评价与“马太效应”

14、科学分层

15 技术创新

16 可证实性与可证伪性

17 科学观察与测量问题

18 人与自然地协调发展

课件资料

第一章:绪论

科学普遍化的效应

1、科学发展既带来分工的好处,又产生过度专业化的弊病——知识的分割和隔。

2、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分离。

3、自然科学的普遍化带来了社会科学的专业化。

4、科学知识的分割、隔离和神秘化导致了知识的非人化倾向——新蒙昧主义。

5、科学普遍化带来世界的西方化从而招致世界文化的反西方化倾向。

科学为认识而认识:科学具有双重性特点,一方面是在世俗思想和宗教思想之间进行了断然的分离,另一方面是在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间进行了同样根本的分离。

科学哲学——对科学的反思

1、生存论批判——从人的历史性存在来阐述人的存在的根据、存在的方式、存在的可能性条件等。

2、科学哲学对科学的批判:科学存在的根据就在于它存在于人的生存世界,构成了人的存

在方式。人是一种从不满足于当下存在和生活的动物,他总是希望和追求一种更高的存在和生活。对人来说,人的根本特征就是“存在先于本质”,而其它生物都是“本质先于存在”。人又是自身力量最为软弱的动物,他必须借助某种身外的工具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归纳主义(常识)科学观

科学的客观性在于科学原理所从推出的观察和归纳推理本身是客观的。形成科学基础的观察陈述是确实可靠的,因为它的真实性能够被直接感官确定。而且观察陈述的可靠性将被转移给从它们中推导出的定律和理论,如果正当归纳所需要的条件得到满足的话。在科学理论能够被证明为正确的限度内,它们是在经验提供的多少可靠基础上借归纳法的支持而得到证明的。

哲学反思科学的几个层次

1、反思科学活动的基础

2、反思科学研究的成果

3、反思科学发展的逻辑

4、反思时代的科学精神

5、反思科学的社会功能

6、反思当代的唯科学主义思潮

哲学与时代精神

任何一种哲学理论,都凝聚着哲学家所捕捉到的该时代人类对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自我意识,都贯穿着哲学家用以说明人与世界关系的独特的解释原则和概念框架,都熔铸着哲学家用以观照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终极关怀。

所谓时代,就是人类的全部“生活活动”及其所创造的“生活世界”具有相对质的区别的社会发展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时代精神”,就是标志着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生活世界”的“意义”。“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对时代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也就是对时代性的生活世界的“意义”的理论把握。

时代精神的三种基本存在方式

(1)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所创造的具有时代内涵的生活世界的“意义”:该时代的科学精神、艺术精神、伦理精神、政治意识等等。

(2)该时代的普遍性的、倾向性的“意义”的个体自我意识:该时代占主流的关于“意义”的自我意识,如普遍的社会心理等等。

(3)该时代理论形态的关于“意义”的社会自我意义:关于该时代“意义”的哲学理论

哲学为何能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1)每个时代的哲学精神,既是“聚焦”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所创造的具有时代内涵的生活世界的“意义”的“普照光”,又是该时代的普遍性的、倾向性的“意义”的个体自我意识的理论升华。因此,它集中的表现了该时代的时代精神。

(2)哲学作为反思的思维方式,它以“社会的自我意识”的理论形态,批判性的反思“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因而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时代科学精神的嬗变

1.中世纪—信仰的时代:神学的婢女

2.文艺复兴—冒险的时代:需要巨人而产生巨人的时代

3.17世纪—理性的时代:近代实验科学

4.18世纪—启蒙时代:崇尚理性的力量

5.19世纪—思想体系的时代:科学概念体系的形成

6.20世纪—分析的时代:科学迅猛发展和自我反思的时代

唯科学主义的表现

1.科学是一切人类知识的典范。

2.哲学应该从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地位堕落为自然科学的“副产品”。要用实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哲学,并由此“拒斥形而上学”(传统哲学)。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自然界本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的辩证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即科学技术创造的辩证法。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自然观: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主要阐述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关于科学及其发展的一般性认识和由此形成的总观念的系统阐述。◆技术观与技术创新论:关于技术及其发展的一般性认识和由此形成的总观念的系统阐述。◆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讨论的是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互动的辩证法。

自然哲学:企图从哲学中推导出自然科学知识。自然观:把蕴涵在自然科学中的哲理概括出来,使关于自然界的科学认识,转化为关于自然界的哲学认识。是自然辩证法的逻辑出发点和理论基础。

科学方法论

(1)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2)科学认识的感性方法(3)科学中的基本逻辑思维方法(4)非逻辑思维方法(5)科学理论的建构

技术观

(1)技术的本质(2)技术的功能(3)技术的价值(4)技术与人的关系的演变

技术方法论

(1)技术方法与技术创造过程(2)技术预测方法(3)技术评估方法(4)技术发明方法(5)技术设计方法(6)技术试验方法

科学技术与社会

(1)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2)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3)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学科,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讲,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自然辩证法带有一定的思辨性,科学学带有一定的实证性

为确立辩证的和唯物的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理论工作:

⑴批判分析了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从黑格尔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⑵批判分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方法论。(马克思阐发了一些新思想。)⑶研究了劳动和人的生存、发展,以及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劳动工具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人必然要创制工具)劳动工具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的历史时代。(工具是人创造的,不同时代创造的工具不同)先进的劳动工具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劳动工具是产生力水平的标志)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市场竞争力、经济发展动力之所在。

硕士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1、改善知识结构。

2、培养和提高科学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科学技术实践能力。

3、提高贯彻执行科技政策的自觉性,使科研活动更加有的放矢,有助于执行和修正政策、评价技术后果等。

4、有助于增强哲学素养。

第二章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广义的自然: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狭义的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或称自然界,各种物质系统的总和。

纯粹的自然(天然自然):没有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自然,或自然界自身产生出来的自然。人化的自然(人工自然):受到人的活动的影响的自然(如观测),或人工产生出来的自然。自然观:有关自然的观念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和观点。自然观与一般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区别:自然观的立足点、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是哲学的,是对整个自然界的整体把握和抽象概括。

自然观的目的:用具有普遍性的抽象概念的逻辑在思维中再现自然的系统本性和基本规律;

为人对自然的认识提供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指导。

自然观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观:自然科学理论的思想基础。自然观: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定的自然观不仅决定着其科学研究的选题和方向,而且决定着其假说的提出、实验的设计和结果的评价。古代中国的自然观:1)元气学说2)阴阳学说3)五行学说4)形、气、神理论与非生命、生命和人的本质理论。古代西方的自然观:1)种子说2)原子论3)四因说

古代自然观的特点:1)世界本原的物质性2)事物的运动变化性3)世界本原的简单性4)整体直观性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基本观点:A、自然界存在的绝对物质性B、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是元素C、事物运动变化都是由物质原因和外部原因导致的.局限性:A、以机械的物质观来理解自然界B、以静止和片面的观点来看待自然界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基本观点:1)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元素和基础.吸收历史上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的认识成果,仍然坚持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物质性的正确立场。物质是整个世界的产生存在的本原,同时也是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基本元素。没有物质就没有世界,也不可能有世界上的各种事物。2)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3)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目的性等特性。

系统自然观基本观点:1)任何事物都是系统,任何事物都存在构成它的部分,而系统又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所以事物都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由不同部分或要素构成的系统,而且事物的部分和要素也可以看成是系统,是大系统中的小系统2)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3)系统是一种功能的动态存在

1)自然系统的分类:A、天然自然系统和人工自然系统B、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孤立系统——同环境没有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封闭系统——同环境只有能量交换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开放系统——同环境既有物质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C、平衡态系统、近平衡态系统和远离平衡态系统;平衡态是指在没有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内部的相互作用处于相对静止、稳定的状态。近平衡态是系统内部有一定的差异,但只能导致线性相互作用的状态。远离平衡态是系统内有较大差异,可使系统出现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状态。

自然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非加和性),系统作为有机整体,它的功能不能归结为(也不是)各个部分的功能之和。系统的非加和性是由系统各个部分的相干性造成的。相干性是部分之间的约束、选择、协同的关系。2)层次性, 系统要素的一种空间关系,高级与低级的关系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层次关系。整个宇宙分为三个大层次:宇观、宏观和微观。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特殊的本质和不同的规律

自然界的和谐:和谐是物质或过程内各种有质的差异的部分协调共进的关系。和谐关系就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或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完善、相互推动的关系。和谐的前提:各部分之间存在差异,差异就是矛盾。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关键是看这种关系是否导致各个部分的“共进”。大自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协同系统,协同是大自然构成和进化的奥秘。

可逆与不可逆矢自然界演化过程中两种相互对应的状态。可逆---如果系统从某一状态变到另一状态后,能够在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且同时使系统的环境也回复到原状的过程。不可逆——若系统及其环境一经变化后,不能回复,这种过程就是不可逆。可逆不可逆世纪反映了自然演化的状态对时间的关系,直接涉及时间箭头问题

序、有序和无序:序——时空结构的规则性,这种规则性既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系统的状态,也可以反映自然系统的演化过程。有序——意味着系统内部的某种组织性与确定性(要素的空间排列的规则,变化过程明显的周期性,系统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无序——系统

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混乱而无规则的组合及其变化的无规则性。任何系统都是有序与无序的不同程度的辩证统一。这种不同程度,构成了系统的一定秩序,即有序度。

他组织——系统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功能结构是在特定的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获得的。自组织——系统自发的组织化、有序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自然界的系统演化,自然事物的结构的形成和有序化都是自组织的过程。

第三章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重构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人类社会从最早的远古时代发展到现在,从掌握和控制自然力的角度讲,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变大约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原始社会的发展;农业文明的发展;工业文明的发展;后工业文明的发展

远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极小,整个生态基本上呈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三极生态相。人和自然是自然的统一、原始的协调、低层次的和谐。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总体和谐:“生物型”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不大;环境包容力强。人口数量的增长增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对生物的多样性产生了重大的不良影响。冶金术的发明使人类开始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客体没有内在价值,只有使用价值和工具价值,所以它没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只是一个完全按照我们的目的被加以利用、改造、操纵和统治的对象。从实践和价值两方面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抗。“现代主体性”内涵导致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性。主体性可分为三类:个体主体性、群体主体性和人类主体性。个体主义的张扬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紧密关联。群体主体性的张扬导致的也是群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人类之间的对抗。人类主体性的张扬必然导致人类中心主义。

古代人类中心主义:1)自然目的论2)神学目的论近代人类中心主义:1)灵魂与肉体二元论2)理性优越论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非人类存在物只具有工具价值,不具有内在价值,不是我们伦理体系的原初成员,道德只与理性存在物有关;人类有权绝对支配、统治、处置自然,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由辨析:自然没有内在价值,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有意识地从人类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出发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增加了新的有利于保护自然的内容,承认人类应该伦理地对待自然。缺陷:1)只从人类自身一个物种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整个自然出发去考虑千万种其他生物以及生存环境。(2)并不是将人与自然平等看待,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必然加强人类之间的不平等关系。3)人类只是着眼于保护与人类有关的生态环境,而不是保护所有物种的生态环境。

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它们之间没有高低等级之分;生态中心主义,人类是生态系统、生物圈和生态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理应遵循生物共同体的行为规则,平等地对待其他成员。

后现代主义对人的主体性的消解:积极性:摧毁了作为中心的、理性的、绝对的、封闭的主体观念,消解了近代以来主客二分的对立,进而倡导一种多元的、即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重审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现代性观念,走出现代化陷阱具有启迪意义。局限性:在把人边缘化的过程中,打倒了一个中心却又悄然树立了另外的中心,如结构主义的“语言”,福柯的“话语”等。他们在批判了理性的有限性后,又把有限的非理性无限地夸大了。否认主客二分以及主体的存在,取消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必然会走向消极主义的预成论和宿命论,回到古人主客不分的蒙昧状态。

如何对待人的主体性问题?在吸收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主体、客体的内涵;在承认人类主体、自然客体相对可分的基础上,在承认人的自发性、受动性的基础上,更大地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重构主体性的观念;构建一个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的主体性观念,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护自然,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重构主体性,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1)强调主客体之间的内在关联性。2)承认主体性是自主性与依附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3)承认交互性的主体性

可持续发展观:

环境危机与增长的极限;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及其缺陷: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社会也就进步了,社会发展的程度也就提高了。将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传统的经济增长观注重近期和局部的利益,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能带来人口膨胀、过度城市化、分配不公、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环境危机等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体现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原则、谐调性原则,最终达到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如下四个基本分支领域:生态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除了包括可持续发展外,还包括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地发展。1)“以人为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率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全面发展”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不是光考虑经济,还要考虑社会,考虑自然能不能支撑;不是光搞物质文明,还要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是只进行企业的结构调整,还要进行“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结构的调整。3)“协调发展” 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第四章科学理论与科学发展

科学的划界;伪科学与科学相伴而行,19世纪末以来,以灵学为代表的伪科学发展进入一个高峰期,实证主义哲学,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证实与证伪在逻辑上是不对称的。科学历史主义,历史的过程: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科学无政府主义,多元论

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种知识,1)意识形式知识、符号形式知识和物化形式知识2)言传知识和意会知识3)日常知识和专业知识.自然科学本质上是关于自然界物质和运动的认识

科学是由人类对认识客体的知识体系、产生知识的活动、科学方法、科学的社会建制、科学精神等按一定层次、一定方式所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自然科学的价值:认识功能与认识价值,1)自然科学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领域不断拓展,已涉及到微观、宏观和宇观等层次。2)自然科学使我们逐步掌握了许多自然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规律。3)自然科学研究可以使我们发现过去所不知道的自然物与自然运动。自然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通过技术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的生产力,从而具有间接的经济价值。科学作为一种文化,不仅指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精神,启发人们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

科学发展的模式:因经验积累而进步的发展模式,通过证伪而增长的发展模式,波普尔的证伪模式:P1→TT→EE→P2科学研究从问题(P1)开始,经过试探性理论(TT),又经过批判性检验、排除错误(EE),进而提出新的问题(P2)。这四个环节循环往复,推动科学理论不断地发展或进步。范式嬗替的科学革命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基于研究纲领进化的发展模式,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研究纲领证伪并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

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科学理论的完整形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科学事实:这是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2、基本概念:由实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科学概念,以及从诸多概念中提炼出或挑选出的基本概念。3、原理和定律: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一般通过逻辑的或非逻辑的方法以假说的形式提出,它们将作为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4、逻辑演绎系统:由逻辑基

础出发,利用逻辑法则或数学运算推理。5、一系列具体结论:逻辑演绎的结果,可与实验事实直接比较。科学理论主要包括内在原理和连接原理两部分

科学理论评价中的经验论:近代科学的发展,强调通过经验事实的观察和逻辑分析来验证和评价科学理论的基本信念逐步得以确立。科学理论评价中的整体论

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同行评议的制度:所谓同行评议,是一种由科学共同体成员作出有关科学理论或实验成果评价的制度;它是科学理论获得社会确认的必要依据和前提。同行评价的制度也有它的缺点,尤其是对首创权的关注,可能会带来一些损人利己的副产品,如自私自利、虚荣心等。但这种制度对于保持科学共同体所要求的严格标准是非常必要的。“马太效应”在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中也明显地发挥着作用。

第五章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

方法的定义: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手段或策略。科学方法:人们为达到认识客观世界这一基本目的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和途径。科学方法论:对科学研究方法本身进行的研究。科学方法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各门自然科学中的特殊研究方法。第二个层次是整个自然科学的认识和方法。第三个层次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普适的方法。

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A、进行科研选题;B、获取科学事实;C、进行思维加工;D、建立理论体系。科学研究方法的两大类别:1 经验认识的方法2 理论思维的方法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科学问题的分类:A、经验问题①未解决问题②已解决问题③反常问题B、概念问题①内部概念问题②外部概念问题

科学问题的来源:A、已有理论与经验事实之间的矛盾B、科学理论体系本身的内在矛盾,例:关于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C、不同科学学派和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D、经验积累到一定阶段寻求内在联系E、为验证假说和新发现事实提出的检验问题F、追求理论普适性和逻辑简单性G、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需要所产生的应用技术问题

科研选题的战略意义:它不仅决定着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目标,而且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A、需要性原则(目的)B、创造性原则(价值)①概念、理论观点上的创造性;②研究方法、探索角度上的创造性;③理论应用上的创造性。

C、科学性原则(根据)

D、可行性原则(条件)

科研选题的基本步骤: A、课题的前期调研B、课题的构思和论证C、课题的提出和评审

怎样形成一个有科学价值的问题?①对构成该问题的各项事物和现象作一番透彻的分析;

②对反映这些事物的科学概念与名词术语有明确认识;③对问题展开的步骤预先做一番构思和论证。

科学事实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经验事实。经验事实的分类事实Ⅰ,指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事实Ⅱ,指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科学事实的性质:A、科学事实是个别存在陈述B、科学事实应该可复核、可重现C、科学事实应该比较精确、系统

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途径: A、获取科学事实的直接途径B、获取科学事实的间接途径

文献调研的基本操作规范: A、文献的分类:印刷型;缩微型;计算机存储型;声像型 B、三次文献的划分法:①一次文献:原始文献②二次文献:检索类出版物③三次文献:分析综合而编写出来的文献

科学观察:人们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自己的感官去反映自然界各种事物现象的活动。科学观察的特点:A、感知性 B、目的性

科学观察的分类: A、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B、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观察方法的作用:A、启示性观察有助于研究课题的形成B探索性观察有助于科学假说的建立C、检验性观察验证或否证科学理论.观察方法的局限性: A、只能直接发现对象的现象,而不能直接发现对象的本质;B、不能直接观察到所有研究的现象;C、只能直接观察到具体特

殊事物的性质和特点,而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普遍的共性。

科学实验方法的定义: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科学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的条件下,使自然过程以纯粹、典型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进行观察、研究,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科学实验方法的特点: A、科学实验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B、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C、重复或再现研究过程和结果.

科学实验方法的类型: A、目的: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判断性实验; B、研究对象的质与量:定性实验、定量实验、定性定量实验; C、理论与应用的关系:纯粹实验、中间实验;D、实验的认识作用:析因实验、对照实验、结构分析实验、功能分析实验; E、实验的对象和手段:直接实验和模拟实验。科学实验方法的过程:A、准备B、实施C、结果处理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A、两种不同的观点①逻辑经验主义者:“纯粹中性观察说”②科学历史主义者:“观察渗透理论说”B、“观察渗透理论说”的合理性,①观察不仅是接收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②任何观察陈述都是用科学语言表达出来的,而科学语言总与特定的科学理论联系着。观察的客观性问题:此指由仪器等工具的介入所导致观察结果是否客观真实的问题。仪器表征着理论、假说,而理论可能被推翻、假说可能被证伪。因而应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增强并保证观察的客观性。1)结果可以标准方法重演;2)以科学理论为指导;3)确保观察实验的高精密度。

测量问题: 即在宇观和微观领域测量中因主体(实验者)、工具(测量系统)与客体(实验对象)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测量结果或信息是否真实的问题。测量系统即主体根据实验设计而选择的仪器、设备和测量手段等组成的系统,它既是主体的延伸又是主客体间的中介;兼具主客体双重属性;其功能是将客体信息“编码”并传递给主体。

判决性实验:A、三个基本要素:①判决性实验必定与一组相互竞争的假说有关;②该组相互竞争的假说可推出相互矛盾的预言;③其预言结果可以在实验中得到实际检验。B、观察和实验对理论的检验有确定性的一面,也有不确定性的一面。①确定性表现:特定条件下可以重复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总是具体的和确定的。②不确定性表现:由于实验技术与有关的科学理论都在发展,已有的实验结果可能被否定或作出新的解释。

科学中的基本逻辑思维方法:1 比较与分类2 归纳与演绎 3 分析与综合

比较:A、比较:在不同事物之间或在同类事物之间找出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逻辑方法。

B、比较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①揭示不易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运动和变化。②追溯事物发展的历史渊源。③对事物进行定性的鉴别和定量的分析。④对科学理论的真理性进行验证。

C、运用比较方法的要点①在同中找出异来,在异中找出同来。②从现象的比较走向本质的比较。

分类: A、分类:在比较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各种事物进行类别划分的逻辑方法。B、分类方法的运用①现象分类(人为分类)②本质分类(自然分类)

C、分类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①使各种繁杂的材料条理化、系统化。②便于把握同类事物的共性,提高认识效率。③为人们寻找某一具体事物起到向导作用。

D、分类方法运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①每一种分类必须根据同一个标准。②分类必须完整。③分类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逐级进行。④根据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现象进行分类。归纳方法:所谓归纳方法是指从个别事物的现象的研究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或结论的逻辑思维方法。B、归纳方法的类型:根据归纳的前提是否完全,可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在不完全归纳法中,根据其运用因果联系的程度,又区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

归纳方法的作用:①从事实材料中得出普遍规律或结论。②发现科学事实、提出科学理论的重要方法。③从经验事实上升到一般原理的方法。

归纳方法的局限性:①归纳法不能保证一定能获得必然真理。②归纳方法多是根据对事物现象的归纳来获得结论的,所以它缺乏内在的必然性。

演绎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原理考察某一特殊的对象,推演出有关这个对象的结论的方法。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演绎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①为科学知识的合理性提供严密的逻辑证明。

②使人们的原有知识得到扩展和深化。③提出科学假说和检验科学假说的重要方法。

演绎方法的局限性:①它只适合于已有理论的证明和推演。②演绎法本身不能保证其结论的可靠性。③推出的新知识其可靠性未必能得到保证。

分析:把一个完整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方面和部分,把复杂的对象分解为各个简单的要素,并把这些部分或要素分别进行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方法的三个环节:①对事物整体加以“解剖”,把它的各个部分从整体中“分割”开来,“分离”出来;②深入分析各个部分的性质和特点;③把各部分在认识上组织起来联系起来,以获得对事物的完整把握。

分析方法的运用:①根据事物存在的性质进行分析②从对象存在空间结构进行分析③从对象运动变化的时间结构进行分析④根据对象的功能结构进行分析

分析方法的作用:①近代自然科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方法②认识事物的必要手段③综合方法运用的前提E、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综合方法:寻求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侧面、因素的内在联系,把对象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方法的运用:可以根据对象的性质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或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加以开展。综合方法的作用:①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和目的。②可对对象零乱的认识组织成系统的认识。③可避免对对象认识的片面性和狭隘性。综合方法的局限性:“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非逻辑方法:

运用潜意识、直觉、灵感、想象、形象思维于科学研究所产生的方法。

特点:非逻辑思维不受或少受思想束缚,常常超越思想常规、摆脱成见、构筑新意,并有想象力参与,以达到科学研究上产生突破的一种思维活动。经历三个境界:悬想;苦思;顿悟非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潜意识;直觉;灵感;想象;形象思维

直觉和灵感的基本特征:①认识发生的突发性②认识过程的突变性③认识成果的突破性直觉和灵感的方法论意义:它们是非逻辑思维的重要形式,也是发挥科学认识主体思维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象思维:人脑借助于形象进行创造性想象的思维活动。一是运用形象;二是依靠想象力;三是无一定程式束缚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科学想象:根据过去贮存在大脑中的知识、经验、方法及其在大脑中已经形成的暂时联系,进行重新组合的思维活动,包括对已经形成的暂时联系的重新建构。

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

1 区别:A、特点不同B、作用不同C、所属的层次不同

2 联系 A、逻辑思维也具有创造性的内容;B、非逻辑思维方法的运用,也渗透着逻辑方法。C、创造过程基本上都经历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这样的阶段。

科学理论的建构:1 科学理论始于假说2 科学假说的检验3 科学理论建构的原则和程序4 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5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功能和评价

假说是通向理论的必经环节。

科学假说成立的前提:实践检验是最高裁判

A 应符合科学世界观对选择某种假说,淘汰不科学假说起准则作用,尽管不保证被选择假说的真理性。

B 不应当与科学中普遍的,久经考验的规律和理论相矛盾(一致对应性)

C 不应当和已知的经过检验的事实相矛盾(可解释性)

D 可预测(能推出新的预言和预见)

E 符合简单性原则

F 假说体系应是自洽的

科学假说的特点和作用:

A、科学假说的特点①科学性②假定性③易变性

B、科学假说的方法论作用①科学假说是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先导。②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桥梁。

形成假说的方法: 1)定律型假说形成的主要方法是概括 2)理论型假说形成的方法是溯因和猜想

科学假说向理论转化的条件:A 解释性条件,把假说运用实践,如果愈来愈多的事实和这个假说相符合,并且没有任何已知事实与之矛盾,就证明这个假说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应。

B 预见性条件,如果假说作出的科学预见得到实际的证实那么标志着假说已经转化为理论。

C 提出判决性实验:在对立的两个假说之间,设计一个或一组观测或实验来证实哪一个具备预见性或更确切说,证实哪一个不具备预见性。

科学假说的检验:1对假说的理论检验①假说的逻辑完备性;②假说的逻辑简单性;③假说的解释和预见能力。2对假说的实践检验①直接检验:观察实验直接观测科学假说所指称的内容;②间接检验:观察实验来检验由假说的基本命题所推出的个别结论或预言。

科学理论建构的原则:A、逻辑完备性原则①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正确和表述严密;

②概括地展现研究对象的整体;③所有概念、范畴和规律是依次推导出来的;④整个体系都具有演绎性、无矛盾性和完备性。B、全面系统性原则C、历史继承性原则

科学理论建构的一般程序:A、提出科学概念 B、建立科学命题 C、建立科学命题系统

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2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两种情况:一种是科学理论的建构要使逻辑进程与自然史(自然事物本身的演化)相一致;另一种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要使逻辑进程与认识史(科学认识的历史发展)相一致。3 公理化方法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科学理论:经过实践检验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体系。基本特征:1)客观真理性——基本特征2)普遍性3)系统性4)逻辑性

科学理论的基本功能:1)解释功能:揭示存在事物的本质2)预见功能

1)何谓解释:寻找现象的原因或根据,把未知的东西纳入已知的知识框架,变不理解为理解。简言之,回答“为什么”。

2)解释的基本成分: a 解释者b 解释对象(或被解释项)c 解释前提(或解释项)

解释类型:①因果解释②概率解释③结构解释(用之解释系统某些属性)④功能解释。把系统的某个因素看作是系统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通过阐明这个因素所实现的功能,帮助人们增加对系统总体的认识。⑤起源解释。揭示各种作用如何使一个系统转变为时间较晚的另一个系统。科学解释的基本要求:1)逻辑相关性2)可检验性 3)系统性

何谓预见:从已知的知识来推演未来的结果。科学预见:运用科学知识。

预见与解释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从逻辑上看,预言是潜在的解释。(2)区别:两者的知识状态不同,认识程序也不一样。科学预见的基本类型:1)经验预见—依据经验规律经验规律的外推,重复性的预见2)理论预言—依据理论规律、数学化的理论,创新性的预见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是指科学理论是否合乎逻辑;1)相容性评价:通过与相关理论的比较,评价该理论是否与相关理论相违背2)自洽性评价:理论本身是否有矛盾3)简单性评价:理论的形式结构是否简单。科学理论的经验检验:1)实践检验2)判断确证度3)证伪的复杂性

第六章技术理论与技术方法

技术的认识:在古代,技术主要指劳动者的技能,是劳动者通过自己双手表现出来的对物体进行加工、制作的能力。现代的认识,技术是各种劳动手段的总和;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是物。技术是知识。技术是人的一种活动。技术指人类一切有效的活动。技术是人类强化自身能力的手段。

技术的主要因素有技能、知识、工具、方法和活动。

技术的多重属性:技术既具有人的属性,又具有物的属性。技术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技术的自然属性: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应遵守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的技术是不可能实现的,技术的应用会对自然界的状态产生复杂的影响。技术的社会属性: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必然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技术的应用会对社会产生正负两方面作用。技术的设计与应用应当遵守社会发展的规律,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技术是不应当实现的。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共性:1 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对象都是物,都是自然界。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都要遵守自然界的规律,都需要正确的自然观作为哲学基础。二者的研究方法有许多相通之处。

2 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利用、控制、改造、创造和保护自然的需要。科学认识自然是技术改造自然的前提,技术改造自然是科学认识自然的最终目的。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价值的进一步实现。

3 二者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归根到底是人的本质。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相互转化,是人的本质。从利用自然的角度来讲,科学活动是物质转化为精神的过程,技术活动是精神转化为物质的过程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的物,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天然自然物。技术研究的对象是人工自然物。

2 不同的性质,科学活动是认识活动,是通过知识的生产和交流进行的;技术活动是经济活动,是通过商品的生产和交换进行的。科学活动是物质转化为精神的过程,技术活动是精神转化为物质的过程。

3 不同的追求目标,科学指向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要解决的问题是:“自然界是怎样的?”技术指向人的活动方式,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应当怎样做?”科学的目的是求真;技术的目的是求利。

4 不同的基本矛盾,科学活动的基本矛盾是已知与未知、真理与错误的矛盾;技术活动的基本矛盾是利与弊、投入与产出、低效与高效的矛盾。

5 不同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分辨是非、弄清真伪、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技术的思维方式是权衡利弊、趋利避害,如何使低效变为高效。

6 不同的成果形式,科学是知识创新活动,科学创新的成果是新知识;方法也是科学成果,但最终要转化为知识。技术是物质创新活动,技术创新的成果是新产品,新工艺也是技术成果,但最终要转化为产品。科学知识产权的核心是“名”;技术知识产权的核心是“利” 。

7 不同的评价标准,科学的评价标准是求真程度,包括正确度、深度和广度三维。技术的评价标准是获利程度,包括价格、功能和操作方便三维。科学更关注成功,技术更关心效率。

8 不同的生产力形态,科学是意识形态的生产力,是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技术是物质形态的生产力,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9 不同的更新速度和生效时间,科学知识更新的速度比较缓慢,技术更新的速度则很快。

10 不同的竞争形式,科学竞争是学术竞争,不同观点因为难以说服对方,所以长期共存。技术竞争是市场竞争。科学竞争比较宽容,技术竞争则十分残酷。

11 二者与市场的关系不同。科学知识不是商品,技术成果是商品。科学发展的基本动力不是市场的需要,往往是科学的内在逻辑的需要。技术发展的动力主要是市场的需要。市场有什么样的需要,人们就会研制出什么样的产品。

12 技术是双刃剑,科学不是双刃剑。科学无禁区。技术有禁区,这个禁区就是违背人性的研究与应用。 13 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有所不同。科学研究者应具有好奇心、想像力、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技术研究者应具有设计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和经济头脑、市场意识。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1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出课题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手段。2科学研

究和科学成果可以指导技术发展,科学可以成为技术的先导并转化为技术。

科学技术的一体化:技术科学化(1)传统技术活动日益转移到以新科学理论为基础上来。2)现代技术发明创造活动越来越依赖于科学研究的发展,技术进步以科学进步为先导。科学技术化1)科学研究工作愈来愈带有技术活动的特点。2)重大科学研究活动离不开各类技术人员的合作,离不开先进、精密、昂贵的实验技术设备的支持。1)科学日益技术化。2)技术日益科学化。3)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进程更像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一体化过程。技术的价值:1 技术是生产力,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 技术又会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3 技术导致了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技术的基本价值,是指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效用价值,它是技术长期演化的产物,不受或很少受外在因素的作用与影响。技术的社会价值,也叫技术的人文价值,是指技术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的作用与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价值。其中包括技术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伦理价值等。

技术方法:1 技术方法与技术创造过程2 技术预测方法3 技术评估方法4 技术发明方法5 技术设计方法6 技术试验方法

伦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这种准则的建立是基于人们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等诸多问题较为一致的看法。伦理通常与道德一词同义。伦理道德的产生源于社会的需要,它的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技术伦理---是围绕技术所产生的伦理关系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是人们在技术所发生的伦理关系中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应该遵守的道德规则和应该尽到的道德职责,它是对价值正面价值的维护或扩展和对其负面价值的制约或控制.

技术价值是技术伦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网络信息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1.不平等使用现象,即尽管网络建设力图贫民化、普及化,但还是难以做到完全的最终平等,而一旦“信息高速公路”变为“信息高速私路”,那么对部分使用者肯定是不道德的; 2.道德冷漠现象,即一方面,信息的生产责任观念淡薄,有用无用的信息同时被生产,浪费网络资源;另一方面,信息消费有偿意识淡薄,千方百计免费使用网络,损害正常商业秩序; 3.人际情感疏远现象,由于人机交往频繁导致人际现实接触减少,从而使人们之间感情联系淡薄;4.道德冲突现象,主要指由于信息内容产生的地域性与信息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矛盾所导致的民族国家间伦理道德冲突事件;5.利用网络侵犯他人隐私和损害他人身心现象等。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诸多伦理问题:1 正当竞争的失序2 知识产权的侵犯3 个人隐私的失控4 对信息安全的破坏5 通过网络传播各种不健康的信息

第七章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科学活动的三种要素:主体,客体,工具。科学共同体:科学家组成的群体

科学共同体的功能:生产科学成果,评价科学成果

科学共同体的发展阶段:⑴科学家个体自由研究时期(从近代科学的产生到十九世纪末)个人爱好和个人奋斗,通过无形学院联系起来。牛顿、法拉弟。⑵科学家集体组织为主导时期(从十九世纪末到二战之前)在某教授领导下有几十人的卡文迪斯实验室、李比希实验室、巴斯德实验室。⑶国家组织协调的多学科科学共同体占主导的时期(从二战开始到冷战结束)原子弹研究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大型高能物理实验室。⑷以民营的和官办的R&D 实验室为主导的时期(冷战结束后)这个时期科学社会的特征尚未被学界进行仔细研究。新时代科学精神的扩展:⑴风险性创新精神⑵竞争性合作精神3)肩负社会责任精神

科学交流的方式:1正式的科学交流方式:在正规的科学刊物上发表有关新知识的论文或专著,向科学共同体公布某种科学成果。2对原始科学文献的引证:科学共同体各成员间研究工作的正式交流联系的途径。

同行评议:复杂的社会过程,它要求集中体现科学社会规范。由于其中渗透着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例如作者、编者和鉴定人的利益),所以常会表现出违规的现象:一是评议过程中出现谋取私利、弄虚作假等行为;二是常出现科学同行抵制科学发现的情况。尽管同行评议过程中会显露不少缺陷,它仍然是科学共同体内的一种重要运行机制。对于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以及其他科学奖励系统的运行,乃至科学界的社会分层的形成,同行评议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界的社会分层:金字塔结构:科学界由于社会承认及声望等方面的差异,科学共同体内的科学家呈现出明显的分层排布,形成典型的金字塔结构。科学界分层的多样化:(1)年龄分层及性别差异(2)科学文献的分层现象——核心期刊效应

科学奖励系统的特征:(1)体现了科学家扮演其科学角色的好坏与相应报酬之间的关系。(2)金钱并不是根本的,重要的是科学共同体对科学家在增进科学知识方面给予的承认和荣誉。3)科学奖励运行的机制,是依照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大小赋予奖励的,成就大小要由科学共同体予以评价确认

现代科学奖励系统的重要功能:维持科学系统持续运作并实现内部自我调节的主要手段;社会对科学进行外部控制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小科学到大科学:大科学的核心,可以理解为仿照现代工业的形式组织起来加以管理的科学。这种大科学在20世纪初已经出现。三个原因:一是科研难度的增大;二是需要专门制造的科研仪器;三是要有较多的资助。

大科学时代的科学活动的特点:1)集体研究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形式。2)科学发展以指数规律成倍增长。3)重视研究开发,把知识尽快变成财富。4)科学成果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时间日益缩短。5)科学成了一种重要的社会职业部门。6)科学变成社会经济潜力最重要的因素。7)大科学不仅渗透于物质生产部门,而且渗透到政治、军事、文化等社会各领域。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活动的整个社会组织体制和制度。科技社会建制的确立,意味着科学和技术已成为社会构成中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如科研院所、学会、实验室、课题组)和职业角色门类(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科技社会建制的新形式:1)工业实验室的出现;2)科学技术成为国家重要部门;3)科学园区的蓬勃兴起。

科技活动的研究领域:1)基础研究活动:包括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工作。2)应用研究活动:致力于研究国民经济中实际的科学技术问题,其核心是技术领域。3)开发研究领域: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研究,其目标是把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现代工业社会最为普遍的科技活动形式。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立体网状结构体系。1)现代科学: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的三足鼎立结构;2)现代技术: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的三足鼎立结构;3)现代科学技术三的个层次:基础层次结构(基础科学与实验技术)、应用性层次结构(技术科学与基本技术)、开发性层次结构4)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相互交叉

现代科技体系的两个特点:1)相关生长:通过理论、方法、对象的转移与综合,大量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并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2)不平衡发展:各学科或部门并非齐头并进,而是呈现出潜、显学科及带头学科的分化。

科技体制?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是一种包含科技活动的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和活动方式的综合体系,涉及研究、开发及科技管理各领域的活动组织方式。类型:分散型、集中型、混合型。(1)分散型(又称分权型):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以权力分散为特点。优点:科技与生产联系渠道较畅通;宏观控制,微观放活;科技机构与社会联系开放;资源配置灵活。缺点:科技活动受市场牵制较大;技术封锁性强、协调性差。2)集中型(又称集权型):以原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现多数已改变),以权力集中为特点。优点:全国一盘棋,易协调;易

集中有限资源解决重大问题,易于实现政策目标。缺点:行政手段常背离科技活动规律;科技机构没有充分自主权,缺乏主动创造活力;横向联系不畅通;科技与生产脱节。3)混合型:介于分散型和集中型科技体制之间的类型,如德国、法国、日本等。混合型不同程度地兼具分散型和集中型的特点。实践证明,过去权力高度集中的科技体制不利于科技发展,相对分散型的体制优点较突出。中国科技体制正处于高度集中型向集中分散型的过渡阶段。科技运行的社会保障

科研经费投入是科技活动中社会投入的财金支持,它是科研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

科技经费数量是反映一个社会科学技术事业的规模和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增加科技投入的保障是必须要有充足的科技经费来源。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经费来源:1)政府2)企业3)高等院校4)其他非营利机构

科技经费投入方式: 1)科技基金制2)私人赞助3)科技贷款4)风险投资

科技人才的培养:科技活动中最根本的要素是科技人员。

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一些专项人才培育计划

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国力

现代科技何以成为第一生产力:1、现代科技具备成为直接生产力的基本条件:(1) 实用性。现代科技成果不再只是停留在科学家或发明家手中,而是被工程师、技术员和技术工人所掌握和驾驭,并能提供实用物质产品。2) 匹配性。一项科技成果既要使自身各方面具备成熟性,又要与其他相关科技成果相匹配,还要与生产条件相匹配。3) 效益性。技术的先进性与其效益性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技术能否转化成生产力,最终还要看其能否创造效益。现代科技整体上表明其自身能创造效益。2、当代科技显示出其作为生产力中最关键、最活跃、最有力的因素,体现了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特征。(1) 产业结构中科技产业膨胀,产品中科技价值剧增,发达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大于60%;(2) 活跃性:当代科技对生产力增长具有引导、变革、加速作用;(3) 有利性: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当代科技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最有利的因素。

科技怎样成为第一生产力: 1)现代科技成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而并入生产过程,成为生产和经济的第一要素。(2)现代科技变革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源和资本品,成为决定其价值的第一因素。(3)现代科技在一定意义上能主导客观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与需求。

知识分类: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方法知识,人事知识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科技竞争力。在21世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将成为日益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活力将取决于国家范围内的知识创新与求知活动的活跃程度。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高新科技及其人才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第八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科技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互动机制

科技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各子系统的联系及互动作用

科技与社会各子系统互动的情形:1)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最显著地表现在经济上。2)科技与政治具有强烈的互动作用。3)科技与法制具有互动性。4)现代科技与军事的交互作用。5)现代科技与教育紧密联系和交互作用在一起6)科技与宗教文化长期交织、扭结和互相作用。

科技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基本的作用方式是双向四面的作用:(1)科技系统对社会各子系统发生作用,社会各子系统也对科技系统发生作用。(2)科技系统对社会各子系统既有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也有负面的、消极的作用;同时,社会各子系统对科技系统也是既有正面的作用,又有负面的作用

科学与宗教的互动:(1)宗教对科学的积极、正面作用1宗教孕育了科学,科学的萌芽脱胎于原始的神话、宗教。2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也借助了宗教力量。3宗教对现代科学及其价值仍具有辩护作用。(2)宗教对科学的消极、负面作用,宗教曾强烈地压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3)科学对宗教的积极、正面作用1近代科学家常用科学知识证明上帝的存在和作用;2当代神学家也利用某些科学理论来阐发宗教教义;3神学家利用现代科技作为开展宗教活动的先进手段。(4)科学对宗教的消极、负面作用1科学常常动摇着宗教信仰,冲击着宗教体系。

互动的内容:(1)科技与经济的互动:与物质经济运行的关系上,科技带来经济效益,社会经济系统向科技活动系统提供财金及物资设备支持(2)科技对政治、军事、法律系统提供一种有物质或思想价值的研究活动,后者则对科技提供一些物质或思想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导向。(3)科技与宗教文化的互动,则主要表现为精神思想方面的特色;科技以其理性逻辑与宗教的观念信仰相互对立统一。

互动的源泉(1)科技决定论;科技的发展状况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而不是社会因素决定科技的发展。(2)社会建构论;强调社会因素对科技实践的至上性。(3)生态的观点:科技与社会各要素都被看作是社会大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各子系统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和作用。(4)科技与社会政治的互动关系:委托者-代理者

两种文化的分离与交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差异和对立的确是客观存在着的。科学知识分子:偏重理性、抽象、实在性。人文知识分子:偏重感觉、具体、形象等科学发展壮大后才逐步偏离了人文文化。科技在实践中偏离人文的发展却带来了深刻的人类危机。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了威胁人类前途的全球性问题,背离了人类的根本利益与价值目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1科学精神的核心——求真务实2 科学精神的具体特征(1)执著的探索精神;(2)创新、改革精神;(3)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4)理性精神;(5)求实精神;

(6)求真精神;(7)实证精神;(8)严密精确的分析精神;(9)协作精神;(10)民主精神;(11)开放精神;(12)功利精神。3 人文精神的核心;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4狭义的人文精神;人文学科或人文文化特有的精神;核心:专注于对人生意义的追求5 科学精神与广义的人文精神是一致的。

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可能性:(1)科技与人文在源头上是统一的。(2)科技与人文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3)科技与人文的统一的生理基础是人脑功能定位的互补统一。(4)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是人及其社会全面发展的趋向。

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的途径:1)观念上的相互借鉴启发。2)研究方法与理论的相互渗透。3)组织联合研究活动。4)从根本上推动两种文化教育的统一。

科技活动的市场作用:1 从经济层面考察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科技活动也是一种投入-产出过程。2 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发展和冷战的结束,市场机制对科技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的意义显得越来越突出。3 从总体上看现代经济活动中的资源配置,市场机制优于集中计划的机制,科技资源配置宜采用市场机制。4 科技活动市场机制的确立,必须保障委托者与代理者一定程度的分离与对等的地位,这样才能确定委托者-代理者双方平等自由的契约关系。科学研究项目中不同的角色职能:政治:委托者或资助者;科技:代理者(agent)

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是生产力革命。

社会转型以科技革命为根本驱动力:1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化大生产;2科技革命与城市化相互促进;3科技革命导致世俗化;4科技革命促进了专业化;5科技革命带来了人们对公共事务的普遍参与;6在科技时代,个人的声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能力和社会成就。

资本主义主导的生产方式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问题: 1)人口问题2)资源问题3)环境问题。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正是由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所导致的。

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要用更先进、更合理的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

索卡尔事件

1996年5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了一条新闻:纽约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向著名的文化研究杂志《社会文本》递交了一篇文章,标题是“超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故意制造了一些常识性的科学错误,目的是检验《社会文本》编辑们在学术上的诚实性。结果是5位主编都没有发现这些错误,也没有能识别索卡尔在编辑们所信奉的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科学之间有意捏造的“联系”,经主编们一致通过后文章被发表,引起了知识界的一场轰动。这就是著名的“索卡尔事件”。

这一事件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后现代主义向科学领域中的渗透,在知识界出现了对科学技术的价值持怀疑倾向的相对主义思潮。不仅如此,使索卡尔这样的在政治上持左派观点的科学家更为不安的是,这种相对主义思潮是以政治上的左派面目出现的。以文艺复兴以来,左翼思潮一直是和科学结盟的,他们共同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理性。索卡尔说过,他写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把左派从相对主义思潮中解放出来。

索卡尔是受到美国生物学家格罗斯与数学家莱维特的《高级迷信》(1994)一书的激励决定写这篇“诈文”的。这本书对以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和科学研究名义而出现的科学元勘(Science srudies)思潮进行了猛烈抨击。这本书获得了其支持者(其中有很多科学家)的一致喝彩,认为它勇敢地揭露了后现代知识分子的“皇帝的新装”。在读了这本书之后,索卡尔为后现代反科学思潮的泛滥而感到震惊和不安,于是决定撰写这篇文章。他计划要在文章中充满科学元勘和文化研究中的最荒唐的错误,如它求助于权威而不是论证的逻辑、证据,胡乱套用科学理论,肆意攻击科学方法等等。也就是要让它“坏”到极点,变成一篇纯粹是胡说或错误的文章;另一方面,又要让文章“好”得不能让杂志的编辑们察觉出作者的真正意图。为此索卡尔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了收集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科学的“联系”,他收集了几乎所有的重要文章。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一篇几近“完美”地表明后现代哲学的进步已经被后现代科学,特别是量子物理学的后现代发展所“证实”的文章就这样完成了。完稿后,索卡尔向他的朋友透露,他准备把文章投给《社会文本》,这份创刊于1979年的杂志在文化研究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纽约时报》称之为“一种善于在文化论战领域中创造一种趋势的杂志”。索卡尔的朋友告诫他:他可能会被这一著名杂志精明的编辑们识破,所以最好另投一家不太出名的杂志。但索卡尔还是坚持己见。

在收到索卡尔的稿件后,安德鲁·罗斯代表编辑部向索卡尔表示感谢,称这是一篇“十分有趣的文章”,并准备把此文收集到“科学大战”专刊中。在编辑们看来,此文难得之处在于它出自一个物理学家之手。索卡尔回信表示感激,并称自己感到十分鼓舞。与此同时,索卡尔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曝光的工作。在他的“诈文”发表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他的另一篇文章便在《大众语言》杂志上发表,题目是:《曝光: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化研究实验》。

在随后的时间里,“索卡尔事件”被西方各大媒体在头版广泛报道。人们称之为“诈文”、“玩笑”、“一场恶作剧”、“一场骗局”。学术界的大多数人站在了索卡尔一边,认为这也是他们自己反对学术界中蒙昧和虚伪的斗争。

事件一俟发生,就立即触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科学与人文的大论战。论战的一方是由科学家、持实证主义立场的哲学家组成的科学卫士;另一方则是后现代思想家结成的联盟。世界众多

著名的媒体参与其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科学考核机构被证伪。

中国的科学大战

说中国在21世纪之初爆发了“科学大战”绝非危言耸听,战火大体上是在两个战场上同时延烧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科玄之战”是杨振宁先生在北京《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首先点燃的,当时媒体炒作的标题有杨振宁教授向《易经》“开火”,批评易经思维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杨教授的大胆言论,挟名人效应,一石激起千层浪,首先引起山东大学哲学系刘大均教授、武汉大学哲学系萧汉明教授和“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易学界泰斗级人物”等一批易经专家的第一波批评。时隔不久,又受到研究和热衷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批科技和人文学者的第二波批判,其中比较上挡次的有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李伯淳、商宏宽、徐钦琦、傅景华、文尔邻等学者《致杨振宁教授的公开信》、著名美藉华裔学者成中英教授在“如意人生学术论坛”对杨振宁的批评、中美易经研究会主席吴恒昭对杨振宁的批评和“天地生人学术论坛”的宋振海、徐道一等专家群体的批评,国内外网上的批评声更是此起彼伏。在一片批评和“讨伐”声中,何祚庥先生披掛上阵,为杨振宁教授护驾,在指责易经是“笼统思维”的同时兼批中医的落后,引来中医专家傅景华和学者龙雨辰的强力回击。随后,“中国问题专家”,北京理工大学的胡星斗教授又以发表在《凤凰周刋》(2004年第32期)上的一篇《中国人的思维之弱》为杨振宁助阵。胡文一出,又引来人大教授刘利华女士的一番痛批。同时,学术打假高手方舟子也站出来为杨振宁一方“拉偏手”。一时间,围绕着“易经与科学之关系”的混战直杀得硝烟弥漫、黑地昏天,几个月之内,网上相关的信息和文章已有两万多项。要不是杨先生随后“白发对红颜”的更具爆炸性的新闻的遮蔽作用和随后的印度洋海啸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这场新世纪之初的“科玄之战”可能会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有趣的是,根据翁帆女士的年龄(28岁),查《易经》二十八卦《大过》有:“枯杨生稊(新嫩芽),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即杨先生此事无大害;《象曰》:“老夫女妻,过与相与也。”即老夫少妻,“虽是阴差阳错,但也是上天的恩赐”(陈宽)。正合了杨先生的诗句:“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可见,杨先生的这门喜事看似命运中的巧合,却好像两千年前《易经》在冥冥中的刻意安排。随后的好事者们还从中引出许多象数上的相关巧合,一时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在这两大新闻效应逐渐平息之后,2005年2月底,当中央电视台著名访谈节目主持人王志在《面对面》节目中再次问起杨振宁先生“炮轰《易经》”的问题时,杨振宁先生断然否认“炮轰”,并明确表示他80%是肯定易经的,只有20%是指出易经的负面作用,可见,杨先生的立场比起何祚庥先生来已作了一些调整。

时隔不久,《环球》杂志“特别策划”栏目刋登出一篇“特别策划”出的文章《东方思维拯救现代科学的誖论》,文中针对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和新华社资深科技记者姜岩合著的《东方科技文化的复兴》一书的观点,引用何祚庥院士和吴文俊院士的言论,激烈批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思维,随后,《新华每日电讯》又以更耸人听闻的《吴文俊:阴阳五行连伪科学都谈不上,简直是反科学》为标题,进一步炒作《环球》的“特别策划”,其它媒体、网站也有一些跟风炒作,推波助澜。行内人士都知道,吴文俊是靠研究和发扬中国传统数学思想和成果而取得的中国国家科技最高奖,他本不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如此刻薄,其中似乎有诈。果然,在京城两大民间科技和学者团体“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和“天地生人学术讲座”联合举行的反批《环球》杂志文章的讨论会上,新华社国际部科技室主任、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秘书长姜岩先生披露了事件的真相。原来,吴文俊院士花了三个月时间为他和其导师合著的《东方科学文化的复兴》一书手写并多次修改了一万多字(22页)的长序,之后,《环球》记者对吴院士电话采访,采访后,吴院士要求看采访稿,未果,《环球》杂志就登出了这篇严重歪曲他基本观点的文章。事出之后,吴文俊院士表示强烈愤慨,并坚决要求《环球》杂志刋登道歉文章,以澄清事实真相。到此为止,新的“科玄之战”不

但进一步升温,而且岔入微观政治斗争的歧途,《环球》背后的复杂黑箱运作只有几个当事人最清楚,同时,这也为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研究提供出又一个精彩案例。

杨先生引发的这轮“科玄之战”并非“首战”和“原创”,早在八十多年前中国思想界就上演过一轮性质相似的大战,战火是1920年由访欧回来的梁启超点燃的,他在《欧游心影录》中批评“科学万能”,针对一战后欧洲的重创,有影射“科学破产”之嫌,随后,梁漱溟(1921)、陈嘉异(1921)又著文抬高东方文化的地位,推波助澜,才激荡出1923年2月张君劢在清华所作的《人生观》问题的著名演讲,他认为:“人生观问题的解决,绝非科学所能为力”,随即引出23年4月地质学家丁文江在《努力周报》发表的反击文章《玄学与科学》,指斥“玄学鬼附在张君劢身上”,第一次“科玄之战”就此爆发。当时,支持科学一方的还有化学家任鸿隽、心理学家唐钺、政客吴稚晖、学者胡适及陈独秀、瞿秋白等。科学一方处于攻势,主将胡适咄咄逼人地骂“反动哲学家平素饱享了科学的滋味,”对科学发劳骚“就像富贵人家吃厌了鱼肉,常想尝尝咸菜、豆腐的风味”。玄学是“迷漫全国的乌烟瘴气”,而“光熖万丈的科学决不是几个玄学鬼摇撼得动的”。当时,支持玄学的一方还有张东荪、林宰平等,但处于守势,如张东荪所说:“支持玄学的文章比支持科学的少得多”。当时卷入论战的名人、学者还有张申府、朱经农、孙伏园、王星拱、陆志伟、范寿康等。一般认为,第一次“科玄之战”是以“玄学鬼”的失败和遭唾弃而告结束的(范岱年等)。这一结果是由当时的“时代精神”和世界潮流所决定的。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刘钝所说,这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次最高水平的理论交锋”。时隔80年的这两次“科玄之战”的比较和评断同目前中国思想界正上演的另一个战场上的“科学大战”有深层的密切关系。

这另一场被冠名为“科学大战”的第一大战役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最先爆发的。当时美国科学界的一些科学家不滿于后现代文化学者对科学的歪曲、贬损和大不敬,生物学家格罗斯和数学家莱维特拍案而起,写了《高级迷信》一书,反击后现代文化思潮。受此书启发,有同样不滿的纽约大学量子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经过精心策划,向后现代文人聚集的著名杂志《社会文本》投寄了题为《超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的“诈文”。此文充满用后现代话语包装、掩盖的科学常识性错误,存心是想让后现代文人献丑,文章竟瞞过了杂志的五位编辑,并被刋登在专批《高级迷信》的那期名为“科学大战”的专刋上。由于索卡尔的“偷袭”逐渐走漏消息,有败露的可能,迫使他提前杀出“回马枪”,在《曝光: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化研究实验》一文中披露了真相,引起轩然大波。随后的几年,当事人和持不同立场的学者们大量投入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并且成果多多,其中,唯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的斗争最为激烈,并且逐渐蔓延到中国。

要理解中国的“科学大战”,首先得理解什么是唯科学主义或科学主义。科学主义是一个相当复杂、混乱的概念,北大的叶闯博士曾给出科学主义的十个定义;国内著名科学哲学家范岱年先生描述过科学主义的四大特征;国内反科学主义的主将之一,北大的田松博士则认为“科学主义是一个他称,很少有人自称科学主义者”;另一位主将,北大的刘华杰则指出,除了辞典上定义的科学主义外,还有“认知科学主义”、“社会科学主义”等,可见科学主义的概念并非很好把握。但一般学界有共识的或真正引起战端的科学主义大体上不外乎有两点:一是强科学主义,认为“科学万能”,“科学至上”,科学文化高于其它文化,科学即(绝对)真理,现在公开持这种观点的人比起上世纪初第一次“科玄之战”时要少多了;另一种科学主义是自觉不自觉地以科学范式为标准,衡量、规约、评价一切,更引起争议的是自觉不自觉地以牛顿范式或机械决定论的解释框架去看待世界或看待其它文化,当然,“科学大战”中真正厮杀起来,争论的内容要比这复杂得多。

中国的“科学大战”自新世纪之初已逐渐打响,双方围绕着“提倡科学主义”还是“反对科学主义”展开多次交火(范岱年),到2002年底,大战终于爆发,在11月21至22日京沪两地研究科学文化的学者聚集上海,联合举办的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上,反科学主义

的学者们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献:《对科学文化的若干认识——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学术宣言》(《中华读书报》2002.12.25),它在网上的隐标题是《反科学文化人的第一次集结》,被认为是“反科学主义的上好文本”。《宣言》一出,即遭到被认为是科学主义者的清华大学教授赵南元等人的激烈抨击,这一回合卷入的人还不太多,级别也不太高。到2004年11月5至7日,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的由南京大学哲学系和山西大学科学哲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后现代科学观与科学大战”的研讨会,使国内对“科学大战”的关注升级,参加者多是国内相关领域的重要学者,论文水平也较高,视野较开阔,心态也较平和,硝烟味儿还不浓。“科学大战”的进一步升级是一个月之后,12月5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一个例行的学术讲坛上,中国科学哲学界的元老范岱年先生作了题为“唯科学主义在中国——历史的回顾与批判”的重磅发言,这是“反科学文化人”的又一次集结,除远在上海的江晓原外,2002年发表反科学主义《宣言》的被圈内戏称为“五条汉子”或“F4”的其他几员反科学主义大将(吴国盛、刘华杰、刘冰、田松)悉数出席,“科学主义”阵营的头面人物只有赵南元一人单刀赴会。范岱年先生首先回顾了2000年以来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的几次交锋,并批评了何祚庥和龚育之先生近年来“批判反科学主义”的论点,同时,评述了自1923年“科玄之战”以来科学主义及其代表人物在中国80年的种种表现。之后,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资深研究员罗嘉昌先生作了精彩、深刻的评论。会议快结束时,赵南元先生借提问的机会与范岱年先生展开激烈争论,遂被会议主持人刘冰以时间为由强行制止,一场唇枪舌剑的白刃格斗才得以避免。

此后不久,地球的一声咳嗽引发的令人生畏的印度洋海啸,夺去了20几万人的生命,引出反科学主义一方的深刻反思,并重提要“敬畏自然”,而科学主义一方的骁将何祚庥先生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引起更激烈的争端,把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和环保主义者也拖入“科学大战”。何祚庥的观点遭到梁从诫、汪永晨、廖晓义等各路环保主义的领军人物和反科学主义阵营的激烈批评,使中国“科学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战场气氛进一步升温。

如果说80年前第一次“科玄之战”时,科学主义在中国还如胡适所说,乃富人餐桌上的咸菜、豆腐,中国“还不曾和科学行见面礼呢!”而反科学主义在几年、十几年前在中国还如著名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李醒民先生所说,是“超前的精神高消费”,“中国还没资格玩儿反科学”,那么,如今的反科学主义已成蔓延之势,反科学主义的阵营迅速扩大,除了当年发表反科学主义《宣言》的那几条汉子以外,还有肖显静、蒋劲松、邱慧、苏贤贵。。。。。。等众多新锐加盟,且他(她)们分别镇守清华、北大、社科院研究生院等重要的学术思想教育隘口,在中国不愁此阵营会后继乏人,看来,“科学大战”在中国还要长久地打下去。

著名科学家实现梦想成功案例

关于凯库勒悟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的经过,一直是化学史上的一个趣闻。据他自己说这来自于一个梦。那是他在比利时的根特大学任教时,一天夜晚,他在书房中打起了瞌睡,眼前又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见一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他像触电般地猛醒起来,整理苯环结构的假说,又忙了一夜。对此,凯库勒说:“我们应该会做梦!……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真理,……但不要在清醒的理智检验之前,就宣布我们的梦。”

中国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石德顺博士22日向中新社记者介绍,作为世界第三水牛大国,中国在水牛繁殖生物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世界首例单精子显微授精的转基因水牛、世界首例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水牛、世界首例转基因克隆水牛最近相继在广西诞生。石德顺介绍,于12月19日凌晨4时许在广西大学科研基地金光乳业水牛场降生的世界首例转基因克隆水牛为雄性双犊,一头体重为20.5公斤,正常存活;另外一头体重14公斤,不

幸死亡。在紫外灯照射下,转基因克隆水牛头部和四肢明显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

他称,这是科研组通过5年多时间对转基因载体改造和细胞转染与筛选方法改进,攻克水牛体细胞活力低和核移植后基因沉默等系列技术难题,建立起一套水牛转基因克隆技术体系的最新成果。

2006年,世界上首个利用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基因工程蛋白药物重组人抗凝血酶Ⅲ(ATryn)的上市许可获批并在全球销售,展示了应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类药用蛋白的光明前景。石德顺称,转基因克隆水牛的成功,对新型高效水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发和高生产性能转基因水牛新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石德顺指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转基因动物食品上市,各国都在进行系统研发,目前产生的转基因水牛奶和普通牛奶的成分预期没有任何差别,可放心食用;另外,转基因动物不会像转基因植物那样发生遗传变异,摄入的食品中同样含有丰富的DNA和蛋白成分,相关的动物食品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转基因水牛目前仍处于研究与开发阶段,转基因水牛肉及牛奶必须通过国家生物安全评价中心进行安全评估,确保人类食用安全后,才能进行市场推广。”广西大学动物繁殖研究所刘庆友博士称。

据悉,广西有400多万头水牛,居中国第一,被誉为“中国水牛谷”。在水牛繁殖生物技术领域,广西目前已创下世界最大的试管水牛群、世界首例完全体外化冻胚试管水牛、世界首例试管水牛双犊、世界首例利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生产不同品种的水牛双犊、世界首例成年体细胞克隆水牛、世界首例利用性别控制生产的雌性水牛双犊、世界首例亚种间克隆水牛、世界首例冷冻胚胎克隆水牛等多项“世界第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