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程改革下对教学模式与高考命题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下对教学模式与高考命题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下对教学模式及高考命题的思考

漯河市高级中学

2010年9月

新课程改革下对教学模式及高考命题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在我省推行后,我校一直将此作为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专门成立“新课改领导小组”,将课程改革作为我校的核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新课改领导小组认真学习课改精神,深入分析学校现状,经过反复研讨,决定把“打造教研团队,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作为重点,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新课改背景下教研、教学的探索实践

(一)发扬传统优势,顺应课改理念

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五课两会”和“三大工程”。“五课”即新教师汇报课、过关课,青年教师优质课,高级教师示范课及教研观摩

课;“两会”即周一下午集体备课会和周三下午理论学习会。“三大工程”一是“蓝青工程”,即新上岗教师和高级教师签订师徒合同,以老带新,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二是“一三五成才工程”,即采取各种措施,力争新教师一年过关三年成熟五年成才;三是“名师工程”,即通过优质课示范课展示、评选“十佳教师”、“十杰班主任”以及拨发科研经费等精神物质措施激励教师成名成家。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学校决定结合“五课两会”和“三大工程”的形式,更新内容,按照课改要求确定两会主题,重新制订“五课”和“十佳”、“十杰”的评价标准。把教师的备课研讨及对教师的评价纳入到课改的轨道上来。

同时,学校经常有计划、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外出培训、观察、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参加省、市教研课、公开课、示范课;发动和鼓励全体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课程改革需要,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活动;确立明确目标,增加自身专业发展投入,使得全体教师自觉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积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

(二)打造教研团队,教研促进课改

以学科为单位组建教研室,每个教研室以年级为单位组建备课组,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分包,组成小型的合作研究团队,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以课改理念为指导,明确主题,结合案例,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老师们集思广益,在合作中研修,在研修中发

展。

由于我校是教育部重点课题“诱思探究”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单位。推行新课改以来,我们发现“诱思探究教学论”的许多观点和课程改革的精神是一致的。学校确定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深化诱思探究教学实验与研究,构建高效课堂”的母课题,各教研室结合学科特点申报子课题,老师们也可以3—5人为单位申报研究课题,课题的选择都在母课题范畴之内。现在,我校已有语文教研室的“情境教学研究”、数学教研室的“如何以诱达思”、历史备课组的“如何开展历史课研究性学习”等30多个子课题,绝大部分教师都参与了一个或几个课题研究,部分课题已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20多位老师的研究论文在省市获奖,有效地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三)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1、教室座位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刚开始,对青年教师来讲,易接受,转变快,但对于年纪稍大的教师而言,迅速地转变有点困难。学校决定,以形式变化来促内容变化。首先就是教室座位的变化,由原来的一横排一横排的平行排列式,变为六人学习小组式,即每六人为一学习小组。每小组六人不是随意组合的,而是依照学习程度两上、两中、两后进进行搭配,由六人共同推行组长、推行学科负责人,共同制定本组的组名和组内规章制度以及自行设计小组标志。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

极主动性,增加了学生讨论和发言的机会,也让老师“少讲、精讲”变为了现实,真正达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转变教学思路

几年来,为了探索一条切合学校实际、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品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思路,学校课题领导小组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反复研究,明确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教学思想,确定了“夯实基础,循序渐进,滚动提高”、“把握要求,精讲多练,提高效率”的教学思路,采用“低起点,小坡度,勤训练,多反馈”的策略,构建高效课堂。

3、先学后教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理念,经过反复探索,我校逐渐形成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教师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指定学生自学教材;然后让学生选做与例题类似的课本上的练习题;然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暴露的问题,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然后当堂布置作业,当堂训练,当堂完成,当堂检评;当堂训练时间在15分钟以上,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先学”不是单纯次序上的“先”学,而是让学生自始至终地“自主”学习。“后教”不是单纯形式上的教师在“教”,而是包括先学会的学生对暂时学不会的学生的“教”,教师对学生“先学”

中暴露出的带有普遍性问题的“教”,教师对个别学不会的学生进行的指导。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4、“三转五让”,“三讲三不讲”和“三个达到”

经过反复实践研讨,学校对老师的“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是“三个转变”、“五个要让”:“三个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五个要让”即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

二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三是“三个达到”:即通过教师的传授,使学生达到知识当堂消化。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达到问题当堂解决。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达到作业当堂完成。

二、新课改中的困惑及对高考命题的思考

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知识广度和能力水平都有较大的变化。学习内容的增加,尤其是选修知识的增多,无形中就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自主探讨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很大提

高。例如,在语文选修中有《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前,学生听说过《四书》《五经》,但除了背《论语》中的几章之外,没什么了解,可有了选修,学生可以接触到《大学》《中庸》等经典篇目,对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有很重要的影响。

在新课程教学中,也遇到一些疑惑和困难,主要有以下两点:1、选修课要讲多少。因为有些选修内容,单凭学生自主研讨是搞不清楚的,必须有老师讲解,但讲多少,以哪本书为重,这方面不易把握。

2、高考将对选修内容作怎样的取舍,有没有侧重点,高三复习针对选修内容该怎么复习,这更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实行已到第三个年头,我们不得不面对高考这个关乎学生命运的大事,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既要考出学生水平又要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我们有如下认识:

1、高考命题要达到考试内容和高中新课程内容衔接,注意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情况,设置选考题和开放性试题,给学生选择的余地和充分发挥的空间。

3、明确选修内容在试卷中所占比例,甚至是侧重于哪个模块,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不能面面俱到,造成面面皆失。

4、试卷难度应保持稳定,因为必修加上选修内容,这个知识量是非常大的,无论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学习,都不可能全部涉及,

所以难度尽量不高于近几年的高考题难度,保持一种平稳的态势。

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之时,作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及新课程改革样本校,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遵循新课改精神,贯彻新课程标准,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探索,不懈进取,把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争取获得更大的成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