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培优闯关题

培优闯关题

培优闯关题
培优闯关题

1、只用数字7组成五个数,填入下面方框,使等式成立。

2、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你能算出每个字母代表几吗?

3、把6、5、

4、3、2、1这六个数分别组成两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和等于777。

4、一根棒长32厘米,另一根棒长20厘米。照下图的样子,两根接起来长是多少厘米?

5、把30米长的铁丝剪成6米长一段,可以剪几段?要剪几次?

6、园林工人要在路的一旁植树,每隔5米植树1棵,算一算,2千米的路共要植树多少棵?

7、用0,1,2,3,4,5,6这七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

8、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明家到学校有345米,小红家到学校有268米,求: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

9、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填法?

10、在下面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

2、把126,127,128,129这四个数填入框中,使等式成立。

1、只用数字6组成五个数,填入下面方框,使等式成立。

2、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你能算出每个字母代表几吗?

3、把5、

4、3、2、1、0这六个数分别组成两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和等于555。

7、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

10、在下面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

1、只用数字4组成五个数,填入下面方框,使等式成立。

平行线提高题大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培优综合训练一 1、如图,AB∥CD,EF分别交AB,CD于M,N,∠EMB=50°,MG平分∠BMF,MG交CD于G. 求∠1的度数. 2、已知:如图,CD⊥AB于D,DE∥BC,EF⊥AB于F,求证:∠FED=∠BCD. 3、已知:如图∠1=∠2,∠A和∠F,请问∠C=∠D相等吗?试写出推理过程。 4、已知:如图,∠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EF经过点O且平行于BC,分别与AB,AC交于点 (1)若∠ABC=50°,∠ACB=60°,求∠BOC的度数; 1 A E D C B F

(3)在第(2)问的条件下,若∠ABC和∠ACB邻补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其他条件不变,请画出相应图形,并用а,β 的代数式表示∠BOC的度数. 5、已知:∠A=(90+x)°,∠B=(90﹣x)°,∠CED=90°,射线EF∥AC,2∠C﹣∠D=m° (1)判断AC与B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1,当m=30°时,求∠C、∠D的度数. (3)如图2,求∠C、∠D的度数(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6、如图,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角) (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PAC+∠PBD; (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APB=∠PAC+∠PBD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 (3)当动点P在第③部分时,全面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P 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证明。

人教数学圆的综合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

一、圆的综合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OABC的两顶点A、C分别在y轴、x轴的正半轴上,点O在原点.现将正方形OABC绕O点顺时针旋转,当A点一次落在直线y x =上时停止旋转,旋转过程中,AB边交直线y x =于点M,BC边交x轴于点N(如图). (1)求边OA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 (2)旋转过程中,当MN和AC平行时,求正方形OABC旋转的度数; (3)设MBN ?的周长为p,在旋转正方形OABC的过程中,p值是否有变化?请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π/2(2)22.5°(3)周长不会变化,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得边OA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 (2)解决本题需利用全等,根据正方形一个内角的度数求出∠AOM的度数; (3)利用全等把△MBN的各边整理到成与正方形的边长有关的式子. 试题解析:(1)∵A点第一次落在直线y=x上时停止旋转,直线y=x与y轴的夹角是45°, ∴OA旋转了45°. ∴OA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为 2 452 3602ππ ? =. (2)∵MN∥AC, ∴∠BMN=∠BAC=45°,∠BNM=∠BCA=45°. ∴∠BMN=∠BNM.∴BM=BN. 又∵BA=BC,∴AM=CN. 又∵OA=OC,∠OAM=∠OCN,∴△OAM≌△OCN. ∴∠AOM=∠CON=1 2(∠AOC-∠MON)= 1 2 (90°-45°)=22.5°. ∴旋转过程中,当MN和AC平行时,正方形OABC旋转的度数为45°-22.5°=22.5°.(3)在旋转正方形OABC的过程中,p值无变化. 证明:延长BA交y轴于E点, 则∠AOE=45°-∠AOM,∠CON=90°-45°-∠AOM=45°-∠AOM, ∴∠AOE=∠CON. 又∵OA=OC,∠OAE=180°-90°=90°=∠OCN.

三角形培优训练100题集锦

E D F C B A 三角形培优训练专题 【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已知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那么可以在垂直平分线上的某点向该线段的两个端点作连线,出一对全等三角形。 7、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1、已知,如图△ABC中,AB=5,AC=3,求中线AD的取值范围. 2、如图,△ABC中,E、F分别在AB、AC上,DE⊥DF,D是中点,试比较BE+CF与EF的大小.

平行线与相交线培优训练

D B C A F E 平行线与相交线培优训练(已经修改,很好) 平行线的判定:⑴___________________(2)(3) 平行线的性质:⑴___________________(2)(3) 例题精讲 例1 :如图 1-18,直线a∥b,直线 AB交 a与 b于 A,B,CA平分∠1,CB平分∠ 2, 求证:∠C=90° 练习1.思考:两直线a,b被直线AB所截(如图1-18所示),CA,CB分别是∠BAE与∠ABF的平分线,若∠C=90°,问直线a与直线b是否一定平行?” 练习2.如图所示,AA1∥BA2时,则 图1-24 规律:同一方向的所有角的和等于另 规律:所有角的和=(角的个数—1)× 练习3.如图已知,AB∥CD., AF CF分别是EAB ∠、ECD ∠的角平分线,F是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求证: 1 2 F AEC ∠=∠. 例2:求证: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A 练习1. 求证: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 2.证明:五边形内角和等于540° 例3: 如图1-26所示.AE ∥BD ,∠1=3∠2,∠2=25°,求∠C . 练习1.如图,已知AB ∥CD ,且∠B=40°,∠D=70°,求∠DEB 的度数。 练习2.已知:如图,DE ∥CB ,求证:∠AED=∠A+∠B 练习3.已知AB //DE ,∠ABC =80°,∠CDE =140°,求∠BCD . 例4.如图,当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在物理学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在图中,∠1=43°,∠2=27°,试问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多少度? 练习1.甲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E D C B A

相交线平行线培优-

初一下数学寒假培优训练一(余角、补角以及三线八角、平行线的判定) 一、考点讲解: 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3.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4.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① ∠1+∠ 2=90°,则∠1、∠2互余.反过来,若∠1,∠2互余.则∠1+∠ 2=90○.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l 十∠2=90○ ,∠1+∠ 3= 90○ ,则∠ 2= ∠ 3. 5.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①若∠A +∠B=180○ 则∠A 、∠B 互补,反过来,若∠A 、∠B 互补,则∠A+∠B = 180○.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果∠A + ∠C=18 0○ ,∠A+∠B=18 0°,则∠B=∠C . 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项目 定义 性质 图形 互余角 两个角和等于?90(直角) ?=∠+∠9021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互补角 两个角和等于?180(平角) ?=∠+∠18021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而成的一个角两边 分别是另一角两边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相等 21∠=∠ 三、经典例题题剖析: 例1.已知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13 5 还少?4,求这个角。 例2.如图所示,AOB 是一条直线,?=∠?=∠90,90DOE AOC ,问图中互余的角有哪几对?哪些角是相等的? 例3.如图l -2-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AB 于点O ,OF 平分∠AOE ,∠ 1=15○ 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2 =45○ B .∠1=∠3 C .∠AO D 与∠1互为补角 D .∠1的余角等于75○ 30′ 解:D 点拨:此题考查了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和对顶角之间的综合运用知识. 四、巩固练习: 1._______的余角相等,_______的补角相等. 2.∠1和∠2互余,∠2和∠3互补,∠1=63○ ,∠3=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互补的角中必有一个是钝角 B .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 C .互补的两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直角 D .相等的角一定互余 4.轮船航行到C 处测得小岛A 的方向为北偏东32○ ,那么从A 处观测到C 处的方向为( ) 1 2 1 2 1 2 A B E O C D 1 2 3 4

初中几何经典培优题型(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 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1)可以从结论出发,看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相等; (3)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4)若上述方法均不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作法: ①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②利用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 ③引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④作连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 中的“对折”.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 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 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 移”或“翻转折叠”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 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 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常见辅助线写法: ⑴过点A作BC的平行线AF交DE于F ⑵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 ⑶延长AB至C,使BC=AC ⑷在AB上截取AC,使AC=DE ⑸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D ⑹取AB中点C,连接CD交EF于G点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专题培优提高训练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专题训练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 1.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如下图,如果1l ∥2l ∥3l ,则BC EF AC DF =,AB DE AC DF =,AB AC DE DF = . 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如图,在三角形中,如果 DE BC ∥,则 AD AE DE AB AC BC == 3. 平行的判定定理:如上图,如果有BC DE AC AE AB AD = =,那么DE ∥BC 。 专题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基本应用 【例1】 如图,DE BC ∥,且DB AE =,若510AB AC ==,,求AE 的长。 【例2】 如图,已知////AB EF CD ,若AB a =,CD b =,EF c =,求 证:111 c a b =+. 【巩固】如图,AB BD ⊥,CD BD ⊥,垂足分别为B 、D ,AC 和 BD 相交于点E ,EF BD ⊥,垂足为F .证明: 111 AB CD EF += . 【例3】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 129AB CD ==,, 过对角线交点O 作 EF CD ∥交AD BC ,于E F ,,求EF 的长。 O F E D C B A 【巩固】(上海市数学竞赛题)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 AD a BC b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AF 交BE 于P ,CE 交DF 于Q ,求 l 3 l 2l 1F E D C B A A B C D E E D C B A E D C B A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新建-平行线的性质培优试题

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考点·方法·破译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理解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初步了解命题,命题的构成,真假命题、定理; 3.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角的计算与证明,确定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灵活应用.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如图,四边形AB CD 中,AB∥C D, BC ∥A D,∠A【解法指导】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性质是推导角关系的重要依据之一,必须正确识别图形的特征,看清截线,识别角的关系式关键. 【解】:∵AB ∥CD BC ∥AD ∴∠A +∠B=180° ∠B +∠C=180°(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 =∠C ∵∠A =38° ∴∠C =38°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AD ∥BC,点E 在BD 的延长线上,若∠A DE=155°,则∠DBC 的度数为 ( ) A.155° ?B .50°? C .45° ?D .25° 02.(安徽)如图,直线l 1 ∥ l2,∠1=55°,∠2=65°,则∠3为( ) A . 50° B . 55° C. 60° D.65° 03.如图,已知FC ∥A B∥D E,∠α:∠D :∠B =2: 3: 4, 试求∠α、∠D、∠B 的度数. 【例2】如图,已知AB ∥CD∥EF ,GC ⊥CF ,∠B =60°,∠EFC =45°,求∠BCG 的度数. 【解法指导】平行线的性质与对顶角、邻补角、垂直和角平 分线相结合,可求各种位置的角的度数,但注意看清角的位置. 【解】∵AB ∥CD ∥EF ∴∠B =∠BC D ∠F =∠FC D(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B=60° ∠EFC =45° ∴∠B CD =60° ∠F CD =45° 又∵GC⊥CF ∴∠GCF =90°(垂直定理) ∴∠GCD =90°-45°=45° ∴∠B CG=60°-45°=15° 【变式题组】 E A F G D C B

word完整版培优专题3 等腰三角形含答案1推荐文档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角与边的转化关系, 理,也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是本节的重点。 3. 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常常作为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问 【知识精读】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有关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 3等腰三角形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这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 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 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 2.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边相等与角相等之间的关系, 由两边相等推出两 角相等,是今后证明两角相等常用的依据之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顶 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是今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两个角相等以及两条直线互相垂 直的重要依据。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 “等角 对 等边”。) 推论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它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定

题的辅助线,由于这条线可以把顶角和底边折半,所以常通过它来证明线段或角的倍分问题, 在等腰三角形中,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 添加辅助线时, 有时作哪条线都可以,有时需要作顶角的平分线,有时则需要作高或中线,这要视具体情况 来定。 【分类解析】 例1.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D 是AC 的中点,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E =CD ,DM 丄BC ,垂足为M 。求证:M 是BE 的中点。 所以/ 1 = - / ABC 2 又因为CE = CD ,所以/ CDE = / E 所以/ ACB = 2/ E 即/ 1=/ E 所以BD = BE ,又DM 丄BC ,垂足为 M 分析:欲证M 是BE 的中点,已知 DM 丄BC ,所以想到连结 BD ,证BD = ED 。因为△ ABC 是等边三角形,/ DBE = - / ABC ,而由 CE = CD ,又可证/ E = - / ACB ,所以/ 1 2 2 =/ E ,从而问题得证。 证明:因为三角形 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AC 的中点 所以M 是BE 的中点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 例2.如图,已知: ABC 中,AB AC , D 是 BC 上一点,且 AD DB , DC CA , 求 BAC 的度数。 E D

平行线的证明 培优专题过关测试题二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培优专题训练二 1.我们知道:“在三角形的每个顶角处各取一个外角,它们的和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外角 和”。 (1)猜想三角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度?证明你的结论。 (2)如果将三角形三条边都向两边延长,并且在每条线上任取两点连接起来,那么在原三角形外又得到三个新三角形,如图所示,猜想:∠A、∠B、∠C、∠D、∠E、∠F的和是多少?并用(1)的结论证明你的猜想。 解:(1)360° 证明:∵∠AMN+∠NMS=180°,∠DNS+∠MNS=180°,∠ESM+∠MSN=180°,∠NMS+∠MNS+∠MSN=180° ∴∠AMN+∠DNS+∠ESM = (180°-∠NMS)+(180°-∠MNS)+(180°-∠MSN) =180°×3-(∠NMS+∠MNS+∠MSN)=180°×3-180°=360° (2)360° 证明:∠A+∠B+∠C+∠D+∠E+∠F=∠AMN+∠DNS+∠ESM=360° (1) (2) 2.如图所示,∠xOy=90°,点A、B分别在坐标轴Ox、Oy上移动,BE是∠ABy的平分线,

BE 的反向延长线与∠OAB 的平分线交于点C 。试问:∠ACB 的大小是否随A 、B 的移动发生变化?如果保持不变,请给出证明;如果随A 、B 的移动发生变化,请给出变化范围。 解:∠C 的大小保持不变.理由: ∵∠ABY=90°+∠OAB ,AC 平分∠OAB ,BE 平分∠ABY , ∴∠ABE=12∠ABY=12(90°+∠OAB )=45°+12∠OAB , 即∠ABE=45°+∠CAB , 又∵∠ABE=∠C+∠CAB , ∴∠C=45°, 故∠ACB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且始终保持45°. 3.如图1,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使∠AOC=60°.将一把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一边OM 在射线OB 上,另一边ON 在直线AB 的下方,其中∠OMN=30°。 (1)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 顺时针旋转至图2,使一边OM 在∠BOC 的内部,且恰好平分∠BOC ,求∠CON 的度数;150° (2)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 按每秒10°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在第 9秒,27秒 秒时,边MN 恰好与射线OC 平行;在第 12秒,30秒 秒时,直线ON 恰好平分锐角∠AOC 。(直接写出结果); (3)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 顺时针旋转至图3,使ON 在∠AOC 的内部,请探究∠AOM 与∠NO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AOM-∠NOC=30° 解:(1)∵∠AOC=60° ∴∠BOC=120° 又∵OM 平分∠BOC, ∠COM=∠BOC=60°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培优经典题(1)

(第1题) O A B C D E (第2题) C D (第3题) D E D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培优经典题(1) 知识要点: ① 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性质; ② “三线八角”的相关概念,垂线、平行线的相关概念;相关几何语言的运用; ③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平行线的性质; ④ 构造平行线,构造截线与平行线相交. 基础训练: 1. 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且∠AOD +∠BOC =220°, OE 平分∠BOD . 求∠COE . 2. 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 求∠BOD . 3. 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 则∠1+∠2+∠3 =______ . 4. 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 (1)若∠1+∠2 =70°,则∠4 =______ ;

(第5题) E D (第7题)O A B C D F E (第6题) O A B C D E F B D A (2)若∠3 -∠2 =70°,则∠1 =______ ; (3)若∠4 :∠2 =7:3,则∠1 =______ . 5. 如图,直线AB 、CD 、EF 交于点O ,∠1比∠2的3倍 大10°,∠AOD =110°. 求∠AOE . 6. 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OE ⊥AB , OF ⊥CD .若∠EOD =3∠BOD . 求∠EOF . 7. 如图,已知直线AB 、CD 交于点O , OE ⊥AB , 垂足为O ,OF 平分∠AOC ,∠AOF :∠AOD =2:5. 求∠EOC .

C B 8. 如图,已知AD ⊥BD ,BC ⊥CD ,AB =3cm ,BC =1cm . 则BD 的取值范围是 . 经典题型: 1. (1) O 为平面上一点,过O 在这个平面上引2005条不同的直线l 1,l 2,l 3,…,l 2005,则可形成______对以 O 为顶点的对顶角. (山东省聊城市竞赛题) (2) 若平面上4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则一共有______对同旁内角. (第17届江苏省竞赛题) 2. 如图,已知AD ∥EG ∥BC ,AC ∥EF ,则图中 与∠1相等的角有( )对. A .4 B. 5 C. 6 D. 7 (西 宁市中 考题) 3. 如图,在△ABC 中,CE ⊥AB 于E ,DF ⊥AB 于F ,AC ∥ED , CE 是∠ACB 的平分线. 求证:∠EDF =∠BDF . (天津市竞赛题)

圆培优题

六年级上册圆培优题 圆 ?易错题 1、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他们的直径比是( ),周长比是( )。 2、一个圆的直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半径就扩大到原来( )倍,它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 )倍。 3、一座石英钟的时针长6cm ,经过6小时,这时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 )cm ,经过12小时,这时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 )cm 4、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面积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5、将一个圆,沿半径剪开,得到若干个小扇形,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的( ),宽是圆的( )。如果这个长方形的宽是3cm ,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cm,周长是( )cm ,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为12.56dm ,那么原来圆的面积是( )cm 2 6、小圆的半径是大圆半径的3 1,小圆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 7、一张正方形的周长是16分米,把它剪成一个最大的圆,剪去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8、有一半圆的周长是25.7cm ,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在一块直径是1.2米的圆形桌布周围缝在一条花边,接头处长6厘米,这条花边长( )米。 10、用一根12.56dm 长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这个铁环的直径是( )dm ,面积是( )dm 2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周长

例1、求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周长。 练2、.如图,四个扇形的半径相等, 3、如图所示,正方形的面积是18dm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求圆的面积。

4、.如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5、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半圆的周长 例1、有一个半圆形的零件如图所示,周长是25.7厘米,求这个半圆形零件的面积。 练1、如图所示,这个四分之一园的周长是17.85厘米,求它的面积。

三角形培优训练100题集锦.docx

三角形培优训练专题 【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 换中的“对折” 。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 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 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 或“翻转折叠” 。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 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 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已知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那么可以在垂直平分线上的某点向该线段的两个端点作连 线,出一对全等三角形。 7、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 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1、已知,如图△ ABC 中, AB=5, AC=3,求中线 AD 的取值范围 . 2、如图,△ ABC中, E、 F 分别在 AB、 AC 上, DE⊥ DF, D 是中点,试比较BE+CF与 EF的大小 . A E F B D C

平行线培优训练题

A A 1 A 2 A 3 B 1 B 2 图1 平行线与相交线培优题型 1 已知:如图1,∠B 1+∠B 2=∠A 1+∠A 2+∠A 3(即向左凸出的角的和等于向右凸出的角的和),求证:AA 1∥BA 3 (想一想:如果把例1的折线变成几条,且∠B +∠B 1+∠B 2+…+∠B n =∠A 1+∠A 2+…+∠A n ,那么AA 1∥BA n 成立吗?若成立,试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 如图2,已知AB ∥CD ,∠AFE=α,∠ECB=β,求证:∠E=α+β-180°。 3, 已知,如图3,AB ∥CD ,BC ∥DE ,BF 平分∠ABC ,DG 平分∠EDC , 求证:DG ⊥BF 。 4, 如图5,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分成几段,以每一段为对角线作正方形,设这几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为P ,正方形ABCD 的周长为L ,求证:P=L 。 A F B E D α β C 图2 A B G C D E 图3 A C D

5, 如图6,AB ∥ED ,α=∠A +∠E ,β=∠B +∠C +∠D ,求证:β=2α。 6,平面上有10条直线,且无任何三条交于一点,欲使它们出现31个交点,试问:怎样安排才能办到? 7,如图8,已知AB ∥CD ,被直线EF 所截交AB 、CD 于M 、N ,MP 平分∠EMB ,NQ 平分∠MND ,求证:MP ∥NQ 。 8,如图9,已知∠AB E +∠DEB=180°,∠1=∠2。求证:∠F=∠G 。 9,如图10 ,已知∠ADE=∠B ,∠1=∠2,GF ⊥AB ,求证:CD ⊥AB 。 图6 2 1 A B C F G D E 图9 B 图10

全等三角形培优经典题

全等三角形培优经典题

全等三角形培优习题 1、已知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过E点作EF⊥BD交BC于F,连接DF,G为DF中点,连接EG,CG. (1)直接写出线段EG与CG的数量关系; (2)将图1中△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45o,如图2所示,取DF中点G,连接EG,CG. 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将图1中△BEF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3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A D E G 图1 F A D C G 图2 F A E 图3 D

2、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E是边BC的中点.90 AEF ∠=o,且EF交正方 形外角DCG ∠的平行线CF于点F,求证:AE=EF.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的 中点M,连接ME,则AM=EC,易证AME ECF △≌△,所以AE EF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1)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是边BC的中点”改为“点E是边BC上(除B,C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2)小华提出:如图3,点E是BC的延长线上(除C 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A D F C G E 图A D F C G E 图 A D F C G E B 图

相交线和平行线提高题与常考题型和培优题(含解析)

相交线与平行线培优题(2)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如图,AB∥CD,CD⊥EF,若∠1=124°,则∠2=() A.56°B.66°C.24°D.34° 2.如图是婴儿车的平面示意图,其中AB∥CD,∠1=120°,∠3=40°,那么∠2的度数为()A.80°B.90°C.100° D.102° 3.如图,直线a∥b,若∠2=55°,∠3=100°,则∠1的度数为() A.35°B.45°C.50°D.55° 第2题第三题第4题第5题 4如图,△ABC的面积为2,将△ABC沿AC方向平移至△DFE,且AC=CD,则四边形AEFB的面积为:A.6 B.8 C.10 D.12 5.如图,点D、E、F分别在AB,BC,AC上,且EF∥AB,要使DF∥BC,只需再有条件()A.∠1=∠2 B.∠1=∠DFE C.∠1=∠AFD D.∠2=∠AFD 6.如图,与∠1是同旁内角的是() A.∠2 B.∠3 C.∠4 D.∠5 7.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 A.∠1=∠2 B.∠2=∠3 C.∠3=∠5 D.∠3+∠4=180° 8.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能使a∥b的是() A.∠1=∠6 B.∠2=∠6 C.∠1=∠3 D.∠5=∠7 9.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AB∥OC,DC与OB交于点E,则∠DEO的度数为()

A.85°B.70°C.75°D.60° 10.如图,AB∥CD,AE平分∠CAB交CD于点E,若∠C=50°,则∠AED=() A.65°B.115°C.125° D.130° 11.如图,AB∥CD,DA⊥AC,垂足为A,若∠ADC=35°,则∠1的度数为() A.65°B.55°C.45°D.35° 12.如图,直线a∥b,∠1=85°,∠2=35°,则∠3=() A.85°B.60°C.50°D.35°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3.如图,已知BD∥AC,∠1=65°,∠A=40°,则∠2的大小是. 14.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AE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若∠BFA=34°,则∠DAE=度.

平行线与相交线考点、例题、练习归纳(提高培优)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 1、如图1,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D ′,C ′的位置.若∠EFB =65°,则∠AED′的度数为 。 2、如图2,直线AB CD 、相交于点E ,DF AB ∥.若100AEC ∠=°,则D ∠等于 。 3、如图3,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 ,°,则3∠的度数等于 。 4、如图 4,已知AB ∥CD,若∠A=20°,∠E=35°,则∠C 等于 。. 5、如图5,12//l l ,∠1=120°,∠2=100°,则∠3= 。 6、如图6,已知AC ∥ED ,∠C=26°,∠CBE=37°,则∠BED 的度数是 。 图4 图5 图6 7、如图7,AB ∥CD ,∠ABE =66°,∠D =54°,则∠E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 8、如图8,AB//CD,直线EF 与AB 、CD 分别相交于E 、F 两点,EP 平分∠AEF,过点F 作FP ⊥EP,垂足为P ,若∠PEF=300 ,则∠PFC=__________。 9、如图9,1502110AB CD ∠=∠=∥,°,°,则3∠= . 10、如图10,已知//AE BD ,∠1=130o ,∠2=30o ,则∠C= . 图7 图8 图9 图10 11. 体育课上,老师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 ). A 、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垂线段最短 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 A E B F D 图2 E D B C′ F C D ′ A 图1 1 2 3 图3 l 1 l 2 1 2 3 300 P F E B A C D A B D C 1 2 3 第12题

最新圆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圆》的专项培优练习题 1.如图一,已知AB是⊙O的直径,AD切⊙O于点A,点C是EB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不成 立的是() A.OC∥AE B.EC=BC C.∠DAE=∠ABE D.AC⊥OE 图一图二图三2.如图二,以等边三角形ABC的BC边为直径画半圆,分别交AB、AC于点E、D,DF是圆的切线,过点F作BC的垂线交BC于点G.若AF的长为2,则FG的长为() A.4 B.C.6 D. 3.四个命题: ①三角形的一条中线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②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点P(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1,-2); ④两圆的半径分别是3和4,圆心距为d,若两圆有公共点,则1

7.已知AB是⊙O的直径,AD⊥l于点D. (1)如图①,当直线l与⊙O相切于点C时,若∠DAC=30°,求∠BAC的大小; (2)如图②,当直线l与⊙O相交于点E、F时,若∠DAE=18°,求∠BAF的大小. 8.如图,AB为的直径,点C在⊙O上,点P是直径AB上的一点(不与A,B重合),过点P 作AB的垂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Q。在线段PQ上取一点D,使DQ=DC,连接DC,试判断CD 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9.如图,AB是⊙O的直径,AF是⊙O切线,CD是垂直于AB的弦,垂足为E,过点C作DA 的平行线与AF相交于点F,CD=,BE=2. 求证:(1)四边形FADC是菱形;(2)FC是⊙O的切线.

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附解析

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AB CD ∕∕,AF 交CD 于点E ,且,40BE AF BED ⊥∠=?,则A ∠的度数是( ) A .40? B .50? C .80? D .90? 2.如图,A 、P 是直线m 上的任意两个点,B 、C 是直线n 上的两个定点,且直线m ∥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C=BP B .△AB C 的周长等于△BCP 的周长 C .△ABC 的面积等于△ABP 的面积 D .△ABC 的面积等于△PBC 的面积 3.如图,下列推理所注的理由正确的是( ) A .∵A B CD ∥,∴ ∠1=∠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3=∠4,∴ 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AB C D ∥,∴∠3=∠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 .∵∠1=∠2,∴ 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如图所示,若∠1=∠2=45°,∠3=70°,则∠4等于( ) A .70° B .45° C .110° D .135° 5.如图,直线a ∥b ,AC ⊥AB 于A ,AC 交直线b 于点C ,∠1=50°,则∠2的度数是 ( )

A.50° B.40° C.25° D.20° 6.如图,直线l1∥l2∥l3,等腰Rt△ABC的三个顶点A,B,C分别在l1,l2,l3上,∠ ACB=90°,AC交l2于点D,已知l1与l2的距离为1,l2与l3的距离为3,则AB:BD的值为() A.4 2 5 B. 34 C. 5 2 8 D. 3 2 20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B.小于平角的角可分为锐角和钝角两类 C.射线就是直线 D.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8.佳佳将坐标系中一图案横向拉长2倍,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若想变回原来的图案,需要变化后的图案上各点坐标( ) A.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减2 B.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先除以2,再均减2 C.纵坐标不变,横坐标除以2 D.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先减2,再均除以2 9.如下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 ) A.∠1=∠3 B.∠2=∠3 C.∠1=∠4 D.∠3=∠4 10.如图,△ABC经平移得到△EF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线段AC的对应线段是线段EB; ②点C的对应点是点B;

圆精典培优竞赛题(含详细答案)

圆培优竞赛 1.如图,PA、PB切⊙O于A、B两点,CD切⊙O于点E,交PA,PB于C、D,若⊙O的半径为r,△PCD的周长等于3r,则tan∠APB的值是() A 5 13 12 . 12 5 C 3 13 5 D 2 13 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如答图,连接PO,AO,取AO中点G,连接AG,过点A作AH⊥PO于点H,∵PA、PB切⊙O于A、B两点,CD切⊙O于点E, ∴PA=PB,CA=CE,DB=DE,∠APO=∠BPO,∠OAP=90o. ∵△PCD的周长等于3r,∴PA=PB=3 r 2 . ∵⊙O的半径为r,∴在Rt△APO中,由勾股定理得 2 2 313 PO t r 2 ?? =+= ? ?? . ∴ 13 GO=. ∵∠OHA=∠OAP=90o, ∠HOA=∠AOP,∴△HOA∽△AOP. ∴AH OH OA PA OA OP ==,即 AH OH 3r13 r r 2 == ∴ 313213 AH OH=.∴ 13213513 GH GO OH =--. ∵∠AGH=2∠APO=∠APB, ∴ AH12 tan APB tan AGH G 313 13 513 r H5∠=∠===. 故选B.

考点:1.切线的性质;2.切线长定理;3.勾股定理;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5.锐角三角函数定义;6.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7.转换思想的应用. 2.如图,以PQ=2r(r∈Q)为直径的圆与一个以R(R∈Q)为半径的圆相切于点P.正方形ABCD的顶点A、B在大圆上,小圆在正方形的外部且与边CD切于点Q.若正方形的边长为有理数,则R、r的值可能是( ). =5,r=2 =4,r=3/2 =4,r=2 =5,r=3/2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圆和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在竞赛思维训练中有典型意义。 可以将选项中的数据代入圆中,看是否满足条件。 做圆心O 和正方形中心O。设正方形边长为a。设AB中点为H,连接OH并延长,交大圆于点J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培优专题练习

D C B A F E D C B A 相交线与平行线 培优专题练习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 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例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B 到AC 的垂线段是线段AB; B.点C 到AB 的垂线段是线段AC C.线段AD 是点D 到BC 的垂线段; D.线段BD 是点B 到AD 的垂线段 例3.一学员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 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 130° 例4.如图,当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在物理学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在图中,∠1=43°,∠2=27°,试问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多少度? 例5.如图所示,∠BOD=45°,那么不大于90°的角有个,它们的度数之和是. 例6.如图是山西省某古宅大院窗棂图案:图形构成10×21的长方形,空格与实木的宽度均为1,那么,这种窗户的透光率(即空格面积与全部面积之比)是多少?

A B 1 E F 2 C P D G F E D C B A 12l 3 l 2l 1 O 3 4 l 3 l 2l 1 1 2 x z y A B C F D E 例7.如图,在长为50米,宽为30米的长方形地块上,有纵横交错的几条小路,宽均为1米,其它部分均种植花草.试求出种植花草的面积是多少? 例8.如图,若AB//EF ,∠C= 90°,求x+y-z 度数。 巩固提高: 1.如图,已知AB ∥CD,直线EF 分别交AB,CD 于E,F,EG ?平分∠BEF,若∠1=72°,则∠2=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②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③在平面内,过一点可以任意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④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光线a 照射到平面镜CD 上,然后在平面镜AB 和CD 之 间来回反射,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已知∠1=35°, ∠3=75°,则∠2= ( ) A .50° B .55° C . 66° D .65° 4. 如图,把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使D , C 分别落在D ',C '的位置,若65EFB =∠, 则AED '∠等于( )A.50 B.55 C.60 D.65 5.如图,直线 l 1 、l 2、l 3交于O 点,图中出现了几对对顶角,若n 条直线相交呢? 6. 如图所示,L 1,L 2,L 3交于点O,∠1=∠2,∠3:∠1=8:1,求∠4的度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