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学中几个有趣的效应

经济学中几个有趣的效应

经济学中几个有趣的效应
经济学中几个有趣的效应

经济学中几个有趣的效应

我们经济学老师给我们讲的几个有趣效应,大家看看,看了之后会有很多感想和启发的。我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做一个真正理性的人。

阿莱悖论

对100人测试所设计的赌局:

赌局A:100%的机会得到100万元。

赌局B:10%的机会得到500万元,89%的机会得到100万元,1%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A而不是B。虽然赌局A的期望值(100万元)小于赌局B的期望值(139万元).

然后阿莱使用新赌局对这些人继续进行测试,

赌局C:11%的机会得到100万元,89%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赌局D:10%的机会得到500万元,90%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D而非C。赌局C的期望值(11万元)小于赌局D的期望值(50万元).

代表性启发

1913年8月18日,在蒙地卡罗的一间赌场里的轮盘游戏中,黑色不可思议的连续出现了十五次,人们开始近乎疯狂的冲着去押红色。当黑色连

续出现了二十次以后,人们还进一步加大了他们的赌注,因为大家都认为在黑色连续出现了二十次以后再出现黑色的可能性已经不到百万分之一了。结果黑色是创纪录的连续出现了二十六次!这间赌场因此挣得盆缽满盈。

可得性启发

有个一个8岁大的叫莫莉的孩子,她有两个最好的朋友,一个叫艾米,一个叫伊玛尼。莫莉的父母知道艾米的家里放着一把枪,于是他们不许莫莉到艾米家玩。所以莫莉就经常跑到伊玛尼家玩,伊玛尼家的后院有个游泳池。

可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平均来说,美国每1.1万个家庭游泳池就能溺死一个孩子。美国一共有600万个这样的游泳池,这也就是说,每年将近有550个不到10岁的孩子是溺死在游泳池里。相比之下,在美国,每100多万支枪才会杀死一个孩子。据估计,美国一共有2亿支枪,这就是说美国平均每年死于枪口下的孩子数量大约为175名。所以对于美国孩子来说,他们死于游泳池里的概率(1:11000)要远远大于死于枪口的概率(1:1000000):也就是说莫莉在伊玛尼家的危险程度是在艾米家的100倍。锚定效应

1974年,卡纳曼和特沃斯基进行了一个实验。实验要求实验者对非洲国家在联合国所占席位的百分比进行估计。因为分母为100,所以实际上要求实验者对分子数值进行估计。首先,实验者被要求旋转摆放在其前面的

罗盘随机地选择一个在0到100之间的数字;接着,实验者被暗示他所选择的数字比实际值是大还是小;然后,要求实验者对随机选择的数字向下或向上调整来估计分子值。通过这个实验,卡纳曼和特沃斯基发现,当不同的小组随机确定的数字不同时,

这些随机确定的数字对后面的估计有显著的影响。例如,两个分别随机选定10和65作为开始点的小组,他们对分子值的平均估计分别为25和45。由此可见,尽管实验者对随机确定的数字有所调整,但他们还是将分子值的估计锚定在这一数字的一定范围内。

保守偏差

有两个外壳一样的暗箱,其中一个暗箱中有700张红色筹码和300张蓝色筹码,另一个暗箱中有300张红色筹码和700张蓝色筹码。现随机选择一个暗箱,并从暗箱中重复抽取12张筹码,结果有8张红色筹码和4张蓝色筹码。当实验者问被试这些筹码来自红色筹码占多数的暗箱的概率有多大时,被试的回答大多数介于0.7一0.8之间,而事实上这一概率是0.97,很显然,被试过度依赖于基础比率0.5了。

过度自信

Fischhoff和PhiniPs(1982)发现,当要求被试回答一些问题时,被试大都会具有高估他们答对问题的机率。实际上,即使他们相信回答是绝对正确时,答错的机率仍然有20%之多。Debondt和Thale(1995)认为过度

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他们列举了大量的证据显示人们在做决策时,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估计过于自信。

信念坚持

在信念坚持形成过程中,至少两个效应在起作用:一,人们不愿去寻找同他们信念相矛盾的证据。二,即使发现这样的证据,他们将对其表现出过多的怀疑。一些研究还发现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效应,被称作证实偏差。这个偏差是指当面对同其假设相抵触的证据时,人们有些时候会错误地将它们解释成自己喜欢的结果。

乐观主义

超过90%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驾驶水平、同别人相处的能力和幽默感都在平均水平之上。他们同样也表现出系统性的计划谬误:他们预测自己完成任务(例如填写调查表格)的时间要少于他们实际用的时间(Buehler,Griffin和Rossl994)。

不确定性规避

假设有两个暗箱,暗箱2中装有100个球,其中红色球50个,蓝色球50个。暗箱1中也装有100个球,也由红色球和蓝色球组成,但被试不知道两者的比例。

首先让被试对如下的赌局作出选择:

A:从暗箱1中取出一球,若为红色,得$100,若为蓝色得$0

B:从暗箱2中取出一球,若为红色,得$100,若为蓝色得$0

结果大多数被试选择B,

接着又让同一批被试选择如下的赌局

C:从暗箱1中取出一球,若为蓝色,得$100,若为红色,得$0

D:从暗箱2中取出一球,若为蓝色,得$100,若为红色,得$0

结果大多被试选择D。

框架效应

美国正准备对付一种罕见的亚洲疾病,预计该疾病的发作将导致600人死亡。现有两种与疾病作斗争的方案可供选择。假定对各方案所产生后果的精确科学估算如

下所示:

情景一:对第一组被试叙述下面情景:

如果采用A方案,200人将生还。(72%)

如果采用B方案,有1/3的机会600人将生还,而有2/3的机会无人将生还。(28%)

情景二:对第二组被试叙述同样的情景,同时将解决方案改为C和D:如果采用C方案,400人将死去。(22%)

如果采用D方案,有1/3的机会无人将死去,而有2/3的机会600人将死去。(78%)

心理账户

例如J先生和J太太己经为他们梦想拥有的度假小屋存了15000美元,他们准备在5年内把度假小屋买下,这笔存款放在一个年息为10%的银行账户里;与此同时,他们刚通过按揭贷款买了一辆新车,这辆车总价值11000美元,贷款分3年还清,年利率是15%。

经济学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 收益。 2、市场失灵: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也即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 或不能有效起作用的情况。 3、外部性:又叫外部效应,指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影响时的情况。外部性指市场交 易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造成的影响。 4、市场势力:指一个经济活动者显着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5、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 过商品供应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6、边际效用:是指小给这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 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7、生产可能性边界:指一个经济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水平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 量的各种组合。 8、竞争市场:指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不足道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 品都是同质的 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4)信息是完

全的 9、需求定理(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 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也就是说,任何物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必定上升。 10、供给定理(内容):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就增加;当 价格下降时,供给量也减少。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小;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 11、供求定理:指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的定力。 换句话说,供求定理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说两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12、绝对优势:指可以用较少量的投入生产物品的一种生产率方面的优势。 13、比较优势:指生产产品的机会成本较小的生产者所具有的优势。(比较优势比较每个生 产者的机会成本) 14、价格上限:又称限制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价格上限一定是低 于均衡价格的。 价格下限:又称支持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价格下限一定是高于均衡价格的。 15、税收归宿: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点或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 16、支付意愿:指买者愿意为某种商品知府的最高价格。支付意愿是衡量买者对物品的评

经济学中的蝴蝶效应

经济学中的蝴蝶效应分析 “一只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就可能给一个遥远的国家造成一场飓风。”这个非常有名的论断,来自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于1963年发表的一篇科学论文。在论 文中,他指出“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通过这篇论文,“蝴蝶效应”一词开始为世界关注。 蝴蝶效应所描述的其实是一种混沌现象。它指出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 变化能给整个系统带来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当初,罗伦兹为了预报天气,采用计算机模拟地球大气的变化。他采取了十几个方程式, 希望借助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在一次试验中,为了提高计算精度,他把一个数值0.506提高精度到0.506127,然后再输入电脑。但是,当他离开计算机喝了杯咖啡以后,回来再看时却大吃一惊。他发现本来很小的初始误差(数值仅仅增加了0.000127),却让结果偏离了十万八千里!再次验算发现计算机并没有毛病,罗伦兹由此意识 到,由于误差会以指数形式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不断推移会造成巨大的后果。于是,他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蝴蝶效应”。这个发现非同小可,以致最初科学家都不理解,几家科学杂志也都拒登他的文章,认为违背常理一相近的初值代入确定的方程,结果也应相近才对,怎么能大大远离呢!但是,随着大量事实的不断印证,蝴蝶效应迅速在社 会各个领域推广开来。 要准确地理解“蝴蝶效应”,还需要了解“非线性”的概念。简单说这种关系有着明确的规则;而非线性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健康人的脑电图和心脏跳动并不是规则的,而是混沌的,混沌在此时化作生命力的表现。相比之下,混 沌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要比非混沌系统更快。而蝴蝶效应,便是典型的非线性,典型的 混沌。 在今天,蝴蝶效应运用更多的,还是天气、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内难于预测的复杂系统。这一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复杂变幻的经济形势,任何一个国家都一定要尽力做到防微杜渐,要警惕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最终造成整个系统的分崩离析。2008年,席卷 全球的金融危机,就是蝴蝶效应的一个很好的实例。 2007年,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接着到了2008年9月,金融危机便在全球范围内掀起 波澜。当美国次贷危机刚刚发生的时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没有多少人相信,美国金融 动荡会对亚洲经济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磨炼和洗礼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体系有了显著改进,当次贷危机爆发时,亚洲的许多人还乐观 认为,只要亚洲区内贸易可以持续,美欧经济好坏与亚洲经济的关系就不大。然而,事实证明,美国次贷危机就像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它带来的恶劣影响被不断地、迅速地放大,时隔不久,便对亚洲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 其实,简要梳理一下金融危机的内在关联,我们就会对蝴蝶效应的本质有一个更深刻的 认识。在金融、贸易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处于一个相互关联的极其复杂的系统中。一个微小的初始事件,就很有可能引起系统性的整体灾难。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国,当其内部发生次贷危机时,这种影响便不断地借助蝴蝶效应加以 放大,通过与世界的种种复杂经济关系传递给各个国家,最后,亚洲经济也不可避免地遭受 了重大损失。亚洲地区的一些典型的外贸出口企业对此有着切肤之痛。原有的外贸出口订单 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消失了。仅以2009年1月份为例,中国台湾出口下滑超过了40%。韩国与日本达到了30%,而情况相对较好的中国内地出口情况,也下滑了17%。在这场金融危

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1、通货膨胀税:政府因向银行透支、增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降低人们手中货币的购买力。它一般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执行经济政策的一种工具。 2、财富效应(也称庇古效应或实际余额效应):认为如果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及公债等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而导致财富增加,人们更加富裕,就会增加消费支出,因而将进一步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和增加就业。 3、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分子是总产出(即,CDP),分母是资本、劳动和资源的加权平均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经济增长是构成生产能力的诸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生产能力的各种因素都影响着经济增长;其次,经济增长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因素也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两大类:总投入量(即劳动和资本的要素投入量)以及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即全要素生产率),其他(诸如土地、非正常因素、农业气候、劳动争议、需求强度)可以略而不计。由于全部要素生产率可以全面反映生产效率的变化,体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常被用以表示技术进步的速度,而且在分析经济增长因素时,也常常用技术进步替换全部要素生产率这一概念。 3、流动性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Keynes trap):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种利率不大可能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

生活中经济现象

生活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陶一桃教授著过一本书,书名为《经济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记得笔者初闻该论断是在刚入学时的新生见面会上,自那时起这句话便在笔者记忆里留下深刻印象。促使笔者在点滴日常生活中感受经济学,发现经济学的奥妙并且乐此不疲,还颇得玩味之处。 在此笔者就日常生活中的四点现象浅析其中的经济学道理,鉴于才疏学浅,其中的疏漏毗误之处还望读者多多见谅!这四点生活现象分别是行人闯红灯现象,公交车运营现象,路边烧烤摊现象和图书馆雨伞堆积现象。 (一)行人闯红灯现象 在上届经济学院学生专业作品大赛论文集中收有03级金融3班的林伟华,黄凯洲同学题为《“行人闯红灯”的成本收益分析》一文,该文主要从个人成本收益,社会成本收益等方面对“行人闯红灯”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而笔者则从经济学的不同角度对该现象进行透析。“行人闯红灯”可谓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尽管笔者尚不知国外此类现象严重与否,但就国内情况而言“行人闯红灯”的现象几乎是随处可见。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有机会就闯,看到空子就钻。纵然从行人的闯红灯心理分析,也许他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工作,紧急情况而要抢时间,但是更多行人应该只是出于一种潜在的闯红灯心理。在深圳有些道路设置了城市义工对行人过马路实行监督,可是任凭义工的哨子怎么警告,行人只管以最快的速度,步调闯过红灯。当然行人之中也不乏遵守交通规则的,但是在更多数行人的“示范效应”之下,愿意“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者毕竟又是少之又少。对于“行人闯红灯”问题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无论是大力宣传教育还是设置大量监督都收效甚微,还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笔者前段时间去到武汉,在多次过马路后发现该市的众多道路未设置红绿灯,熙熙攘攘的行人和川流不息的车辆却并行不悖。由此我略加思考想到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即自由的市场经济。试想马路上不设置红绿灯,道路状况交由行人和车辆去相互调节从而达到均衡。即当马路旁行人占多数时,众多行人由斑马线迅速穿过马路而此时车辆只需稍作等待。而当道路上车辆占据多数时车辆快速通过,此时作为行人则需稍作等待。这样的相互调节可减少因红灯持续时间过长(此处相对于等待过马路的行人)或持续时间过短(此处相对于等待通过信号灯的车辆)所造成的行人等待过久或车辆等待信号周期过长,同时也避免了“行人闯红灯”,“车辆闯红灯”的现象。此外行人与车辆在相互调节中久而久之形成默契,达到均衡,实现双方等待时间的最短化,并达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的作用。尽管如此也并不是说交通治安的维持就不需要交通信号灯,这就如同市场经济的自主调节会失灵一样。当道路不是直行的马路而是三岔路或十字路口时,不设置交通信号灯而依旧放任行人与车辆的相互调节则势必导致交通秩序的无序混乱!此时此刻政府干预显得犹为重要,即交通信号灯可以发挥它调节交通的积极作用。此外在人流车流繁忙的路口甚至有必要设置交警进行交通协调。我们的市场经济需要自由调节也需要国家的调控,道路交通也是如此。城市里的直行马路可以尝试撤除红绿灯,放手让行人和车辆相互调节;三岔路,十字路口则保持交通信号灯,甚至于交警的调控作用。这样我们的交通资源便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行人与车辆便可实现各自效用的最大化! (二)公交车运营现象 从前看过经济学者梁小民的一篇经济散文—《城铁应该如何经营》,文章从城铁的经营效率,城铁服务质量方面阐述城铁应该由政府独自经营转向股份制经营,或是民营。笔者在前段时间去武汉的行程里曾多次搭乘该市的公交大巴,也正是该市的公交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市的公交车不但外部陈旧,车内部更是破旧不堪,车内环境十分恶劣,除去我所搭乘的公交大巴,据我观察其余公交的状况也相差无几。唯一的好处在于公交车的票价低廉;就我曾搭乘的422路公交大巴由汉口经汉阳开往武昌,横跨武汉三镇,其全程票

经济学幽默笑话

经济学幽默笑话 1 一群武校的学生要毕业了,老师谆告他们:“出去以后,千万不能和经济学家过招,因为他们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2 老师问:对人类毫无用处而人类又不能摆脱的是什么东西?学生:苍蝇。老师猛摇头。学生又答:蛔虫。老师又猛摇头。学生又答:经济学家。老师猛烈点头。 3 学生:既然市场是万能的,那么我们还要经济学家有什么用?老师:因为经济学家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而这恰恰是市场做不到的。 4计划经济的经济学家访问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你们是如何消除排队购物现象的?”答:“就是抬高价格,把穷鬼都拒之门外。你是同行,瞒不住你的。” 5 住房1000块一套,哗——,有一亿个排队的。住房10000块一套,只有1000万个排队的。住房10万块一套,有100万个排队的。住房100万块一套,房产商大喊:“买一套住房,赠一套家具。” 6有人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第一个经济学家。他的发现美洲之旅,启程的时候根本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儿;踏上美洲时,又不知道自己到了何处。最重要的,所有这一切,都是拿政府资助干的。 4有两个非常聪明的经济学天才青年,他们经常为一些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争辩不休。一天饭后去散步,为了某个数学模型的证明两位杰出青年又争了起来,正在难分高下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甲就对乙说,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愿意出五千万。五千万的诱惑可真不小,吃还是不吃呢?乙掏出纸笔,进行了精确的数学计算,很快得出了经济学上的最优解:吃!于是甲损失了五千万。 两个人继续散步,突然又发现一堆狗屎,这时候乙开始剧烈的反胃,而甲也有点心疼刚才花掉的五千万了。于是乙说,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给你五千万。于是,甲毫不犹豫吃了下去!甲心满意足的收回了五千万。 可突然,天才们同时嚎啕大哭:闹了半天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却白白的吃了两堆狗屎!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只好去请他们的导师,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泰斗给出解释。 听了两位高足的故事,没想到泰斗也嚎啕大哭起来。好容易等情绪稳定了一点,只见泰斗颤巍巍的举起一根手指头,无比激动地说:“1个亿啊!1个亿啊!我亲爱的同学,我代表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你们仅仅吃了两堆狗屎,就为国家的GDP贡献了1个亿的产值!“5完全竞争 第一天,上帝创造了太阳,接着魔鬼创造了灼伤;第二天,上帝创造了性,随后魔鬼创造了婚姻;第三天,上帝创造了一位经济学家,而魔鬼陷入了沉思。思前想后了好大一阵子,魔鬼也创造了一位经济学家。

经济学十大效应.doc

1.蝴蝶效应 2. 3.“一只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就能给一个遥远的国家造成一场飓风。常有名的论断,来自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于 1963年发表的一篇科学论文。他指出“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论文,“蝴蝶效应”一词开始为世界关注。 ”这个非在论文中,”。通过这篇 4. 5.蝴蝶效应所描述的其实是一种混沌现象。它指出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 的变化能给整个系统带来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所有这些企业的管理箴言,都立足于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应用蝴蝶效应加以理解,便是注意一个个微小事件的影 响,将不利的因素消除,避免它们对企业的未来产生恶劣的冲击;将有利的因素强化,使它们对企业未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实际上,不仅企业如此,对于个人,也同样需要注意“蝴 蝶效应”。每个人都应该捕捉到对生命有益的“蝴蝶”,从而为自己赢得一个更好的未来。在 今天,“蝴蝶效应”正借助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以及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 哲学魅力,令越来越多的人为之着迷、为之深省。 6. 7.经济学点睛: 8. 9.“蝴蝶效应”是一种混沌现象,它指出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有可能 被累加、成倍放大,对系统的未来状态产生巨大影响。“蝴蝶效应”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经 济领域同样如此。对于企业,一名管理者要格外注意“蝴蝶效应”的作用。同时,对于个人也 同样需要注意“蝴蝶效应”。要努力捕捉到那些有益的“蝴蝶”,从而为自己赢得一个更好的未来。 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2.为什么富者更富,穷者更穷——马太效应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往往会选择生意比较好的饭店就餐,哪怕需要在店堂中等一等,也不愿意去一个客人寥寥的饭店。到医院就诊,我们宁愿在一个有名望的医生那里排长队,也不愿意到同一个科室医术平平的医生那里就诊。于是,人多的饭店客人越来越多,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大;而客人少的饭店人越来越少,最终门可罗雀,只好关门大吉,这就是可怕的马太效应。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1.机会成本:当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用于特定的用途是,所放弃的 其他用途中最大的收益。 2.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一个社会用全部的资源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在资 源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3.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 种商品的数量。 4.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 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均衡价格: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6.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7.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 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8.需求价格弹性: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 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9.需求交叉弹性: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相关商品价格的反应 程度。 10.需求收入弹性: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收入水平 变动的反应程度。 11.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 增量。 12.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 际支付总价格之差。 13.无差异曲线:指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点 所构成的曲线。 14.预算线: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 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15.边际替代率: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 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16.价格——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 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17.收入——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 某一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一个关于经济学,但很有趣的小故事

一个关于经济学,但很有趣的小故事 一个8岁的中国小女孩,随父母到美国定居,她在中国只上过一年级,但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扎实,在美国相当于四、五年级的水平。但是她的父母出于安全考虑,将她安排到了二年级。 小女孩开始在美国上学,但由于语言不通,她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终于有一天,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数学计算题:1+5+15=?,小女孩高高的举起了她的小手,老师示意上到前面去写出答案,她走到前面,将问号擦掉,写上了正确答案。老师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交给小女孩,小女孩一开始不敢要这枚硬币,但是老师示意她收下,于是她欣然收下。从此以后,小女孩的父母发现,他们不再需要像在国内那样监督小女孩学习,她已经开始主动学习了。因为小女孩明白,她现在学习的知识就可以为她创造财富。 老师作为奖励发放的硬币,不是真正的美元,而是只能在校内流通的货币,而且学校有规定,在校内买东西,只能使用这种校内流通的货币,真正的美元在学校里不能流通。 小女孩有一个家里非常富裕的同学,他的父母每天都会给他很多零用钱,但是这个同学学习成绩并不好,他得不到老师发放的硬币,所以他在学校里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时小女孩明白了一个道理:“靠父母不如靠自己”。 于是小女孩就用手中的硬币与这个同学交换,一枚硬币换十美元,1:10,这就是汇率。 后来,小女孩儿在学校的超市里看到了一只非常可爱的玩具熊,标价50枚硬币。小女孩打算攒钱买下它。于是她每次上课的时候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但是她发现,老师很少点到她的名字,让她回答问题,小女孩又明白了:赚钱的机会并不是经常有的。 经过努力,小女孩终于攒够了50枚硬币,她很高兴的拿着硬币跑到超市,走进超市,她发现,那只玩具熊还摆在原来的位置,但是它的标价变成了80。小女孩因此懂了什么叫通货膨胀。 故事还在继续,小女孩会不会接着攒钱,那么,如果她攒够80枚硬币的时候,玩具熊的价格又提高了怎么办?她也可以向老师去借钱,或者是去找超市的老板谈,是否可以赊出这个玩具熊,那么,老师会把钱借给小女孩儿吗?超市老板是否会同意赊销这只玩具熊呢?很显然,他们会,因为小女孩是一个小学生,好的信誉很好,而且学习也很好,她有足够的能力偿还自己的债务,小女孩儿就相当于银行积极争取的信誉良好的企业,他们很愿意将钱借出。 一个小小的故事,蕴涵了很多经济现象,生动而有趣,不能说中国的教育不成功,但是西方的教育很实用性的特点,它可以告诉你,你学到的知识会有什么样的用处,而不是让你走在弥漫着大雾的路上,看不清前方的道路。 1

有趣的经济学(第4期):礼物的经济学分析

有趣的经济学(第4期):礼物的经济学分析 栏目介绍:“有趣的经济学”是《蒙格斯报告》公众号推出的国际前沿经济学论文评论类推文。论文一般来自《美国经济评论》(AER)、《计量经济学杂志》(ECA)、《政治经济学杂志》(JPE)、《经济学季刊》(QJE)等国际顶尖学术刊物,我们希望用通俗易懂的介绍和评论使高大上的经济学有趣起来。 古往今来,社会关系中充斥着礼物的影子。《诗经》中有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礼物不是为了答谢,而是用以珍重情意、永结为好,故而后世也有欧阳修的“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而经济学中,也一直不缺少礼物的影子,诸如礼物的信号传递理论,甚至有“礼物经济”(gift economy)的概念。 现有研究表明,礼物可以促进社会互利互助,但与此同时,礼物也因其负外部性广受批判:礼物收受方可能会因此改变决策,从而损害第三方利益。礼物因此也被视为公司治理恶化、

医疗费用激增、政治分肥等现象的主要诱因。那礼物的负外部性是如何体现的呢,又该如何治理防范呢?Ulrike Malmendier和Klaus Schmidt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的《你欠我的》(You Owe Me)运用实验及理论模型给出了答案。 作者设计了实验组(Gift Treatment,“GT”)和对照组(Baseline Treatment,“BT”和No Externality Treatment,“NET”)三组实验,以研究小礼物(钢笔、咖啡杯、午餐买单等)对决策者的影响。其中送礼是无条件、不基于最终结果的,此外,所有参与方仅有此一次互动,即不涉及长期客户关系维护。在GT和BT两组均包含一个决策者、一个委托人,和两个生产厂商,决策者代表委托人选购厂商的产品。产品是50/50对开的彩票,收益区间是[3, 20],收益归委托人所有。决策者的报酬是20个币(Token),独立于其采购选择。 在GT实验组中,期初,一个厂商会被随机选中,成为潜在送礼人X(方便起见另一个厂商称之为Y),并获得一个币,可用来送礼。礼物一旦送出,决策者不可拒绝,且其收益会增加两个币。X即被决策者选中的厂商收益是16个币,Y的收益是0。每次实验开始前,X 并不知道自己和Y厂商的产品质量,以排除质量信号作用的影响。委托人知晓存在送礼行为的可能性,但不清楚X是否将礼物送出,也不知道哪种商品最终被决策者选中。 在BT对照组中,送礼被禁止,以测试决策者是否有能力做出符合委托人利益的选择。而在NET对照组中,送礼设定与实验组相同,但不存在委托人,决策者也无固定收益,即决策者自己承担决策导致的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在BT对照组中,决策者的决策与代理人的选择未见显著差异,说明决策者

经济学十大效应

1.蝴蝶效应 “一只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就能给一个遥远的国家造成一场飓风。”这个非常有名的论断,来自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于1963年发表的一篇科学论文。在论文中,他指出“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通过这篇论文,“蝴蝶效应”一词开始为世界关注。 蝴蝶效应所描述的其实是一种混沌现象。它指出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给整个系统带来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所有这些企业的管理箴言,都立足于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应用蝴蝶效应加以理解,便是注意一个个微小事件的影响,将不利的因素消除,避免它们对企业的未来产生恶劣的冲击;将有利的因素强化,使它们对企业未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实际上,不仅企业如此,对于个人,也同样需要注意“蝴蝶效应”。每个人都应该捕捉到对生命有益的“蝴蝶”,从而为自己赢得一个更好的未来。在今天,“蝴蝶效应”正借助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以及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令越来越多的人为之着迷、为之深省。 经济学点睛: “蝴蝶效应”是一种混沌现象,它指出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有可能被累加、成倍放大,对系统的未来状态产生巨大影响。“蝴蝶效应”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经济领域同样如此。对于企业,一名管理者要格外注意“蝴蝶效应”的作用。同时,对于个人也同样需要注意“蝴蝶效应”。要努力捕捉到那些有益的“蝴蝶”,从而为自己赢得一个更好的未来。 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2.为什么富者更富,穷者更穷——马太效应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往往会选择生意比较好的饭店就餐,哪怕需要在店堂中等一等,也不愿意去一个客人寥寥的饭店。到医院就诊,我们宁愿在一个有名望的医生那里排长队,也不愿意到同一个科室医术平平的医生那里就诊。于是,人多的饭店客人越来越多,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大;而客人少的饭店人越来越少,最终门可罗雀,只好关门大吉,这就是可怕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源自于《新约?马太福音》: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1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相对价格:Px/Py为X的相对价格,含义是用Y代替货币作为X的计价单位,表示用一个单位的X与Y进行交换,所能得到的Y的数量。相对价格曲线又可以表示国民收入预算线。 贸易条件:(对出口X的国家来说)。贸易后的国际均衡价格与贸易前的均衡价格差距越大,贸易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贸易利益越大。贸易条件的改善(贸易条件变大)意味着一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交换利益:如果个体之间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或者不同的偏好,通过相互之间的商品交易,他们均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图示:生产者来不及调整产量条件下,消费者福利的改善) 专业化利益:个体或国家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较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强调国库和王室成员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寡是衡量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的最重要标志。故主张取消进口、鼓励出口。 比较优势:如果,则称A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人均资本存量:是要素禀赋实际衡量的估算值。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两种商品的资本劳

动投入比例为:kx=Kx/Lx,ky=Ky/Ly,若kx>ky ,在相同的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H-O定理: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S-S定理的引申(S-S定理在H-O基础上的应用):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罗伯津斯基线():新旧均衡点的连线,向右下方倾斜 偏向出口的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出口部门 偏向进口的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 纯粹的增长利益:在不考虑贸易条件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一国福利的改善 转移支付利益:贸易条件的恶化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利益,这不扽利益一转移支付的形式为他国享有 悲惨增长():如果转移支付的那部分利益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利益,那么A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前提:偏向出口部门增长、大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出口产品需求弹性低 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特定要素(): 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其他部门的需要

牛奶可乐经济学种8个最有趣的问答题

《牛奶可乐经济学》中8个最有趣的问答题学问学问,学会提问。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是个问题制造者。 他把经济学当做了博物学,让学生们写短文,提生活中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视角做出回答。这些有关经济学“Q&A”游戏被编成了一本书,叫做《经济博物学家:破解日常生活的密码》,中文版的译名有趣,涵盖了当下的“三俗”——《牛奶可乐经济学》。 康奈尔汇集的问题,和网上流传的微软Google面试题,比如“为什么下水道的井盖是圆的”,妙处异曲同工。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旨在举一反三。 举例来说,今年有本受关注的书叫《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翻过后还是没看懂为什么要买大杯“星巴克”,而在这本书里看懂了,在星巴克要买小杯咖啡。美国的星巴克没去过,中国的星巴克,原先是有小杯、中杯和大杯三种的,今年杯子升级,出了超大杯,小杯不见了。这本书讲的,就是这些经济学的“猫腻”。 1.为什么笔记本电脑能在任何国家的供电标准下运作,其他大部分电器却不能? 目前,美国电力系统提供的家用电是110伏,还有不少国家是2 20伏。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线置变压器,使得电脑可以在两种标准下正常运行。

给所有电器置变压器,无疑能满足这一需求,但这么做会增加电器的制造成本。绝大多数的冰箱、洗衣机、电视以及其他电器,恐怕不会有出国旅行的机会,所以,给它们加装置变压器的额外支出,也就没什么道理。 笔记本电脑却是个例外,尤其是在它刚诞生那段时间。当时购买笔记本电脑的人,大多是需要带着它们国外到处出差的商务人士。对这些人来说,在国际航班上带着沉重的变压器,实在是一种无法接受的负担。所以,笔记本电脑生产商从一开始就在电脑里置了变压器。 2.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原因之一可能是,软性饮料大多是直接就着容器喝的,所以,由于圆柱形容器更趁手,抵消了它所带来的额外存储成本。而牛奶却不是这样,人们大多不会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 可就算大多数人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成本效益原则亦显示,它们不大可能装在圆柱形容器里贩卖。不错,方形容器的确能节约货架空间,但牛奶一例中节约的空间,显然比软性饮料一例中来得更划算。超市里大多数软性饮料都是放在开放式货架上的,这种架子便宜,平常不存在运营成本。但牛奶则需专门装在冰柜里,冰柜很贵,运营成本也高。所以,冰柜里的存储空间相当宝贵,从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装牛奶的收益。

经济学十大效应

1.蝴蝶效应 2. 3. “一只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就能给一个遥远的国家造成一场飓风。”这个非常有名的论断,来自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于1963年发表的一篇科学论文。在论文中,他指出“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通过这篇论文,“蝴蝶效应”一词开始为世界关注。 4. 5.蝴蝶效应所描述的其实是一种混沌现象。它指出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给整个系统带来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所有这些企业的管理箴言,都立足于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应用蝴蝶效应加以理解,便是注意一个个微小事件的影响,将不利的因素消除,避免它们对企业的未来产生恶劣的冲击;将有利的因素强化,使它们对企业未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实际上,不仅企业如此,对于个人,也同样需要注意“蝴蝶效应”。每个人都应该捕捉到对生命有益的“蝴蝶”,从而为自己赢得一个更好的未来。在今天,“蝴蝶效应”正借助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以及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令越来越多的人为之着迷、为之深省。 6. 7.经济学点睛: 8. 9.“蝴蝶效应”是一种混沌现象,它指出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有可能被累加、成倍放大,对系统的未来状态产生巨大影响。“蝴蝶效应”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经济领域同样如此。对于企业,一名管理者要格外注意“蝴蝶效应”的作用。同时,对于个人也同样需要注意“蝴蝶效应”。要努力捕捉到那些有益的“蝴蝶”,从而为自己赢得一个更好的未来。 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2.为什么富者更富,穷者更穷——马太效应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往往会选择生意比较好的饭店就餐,哪怕需要在店堂中等一等,也不愿意去一个客人寥寥的饭店。到医院就诊,我们宁愿在一个有名望的医生那里排长队,也不愿意到同一个科室医术平平的医生那里就诊。于是,人多的饭店客人越来越多,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大;而客人少的饭店人越来越少,最终门可罗雀,只好关门大吉,这就是可怕的马太效应。

经济学效应名词解释

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鳄鱼法则: 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鲇鱼效应: 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 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羊群效应: 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刺猬法则: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经济学》课程学习体会

《经济学》课程学习体会 在未接触经济学之前,我对经济学充满好奇。在接下来的经济学的学习中我已没有了第一周的热情,但也并没有失去兴趣。这是因为经济学既深奥又浅显,浅显的是经济学反应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买卖问题,深奥的是它把生活中的问题用深奥的理论表达出来。虽然一开始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去学经济危机的案例和各种经济制度,但是我也明白我们现在的知识储备很不足,还没有能力去分析那些问题。 随着课程的进行,我们所学的知识越来越深,难度也越来越大,有很多很抽象的概念及经济规律。我也真正了解到要想学好经济学并不是很简单的事,必须要扎实的掌握各项基础知识,熟悉经济术语及其概念,理解经济规律及现象。有时候也会觉得他很枯燥,有着太多烦人的知识还要我们去反复咀嚼、消化,但是当你真正投入进去的时候,你会觉得它很有意思,用经济的知识可以科学的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理所当然的经济现象。例如,为什么有些商品价格越高销售量越多?为什么有些垄断商品还要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为什么可有可无的钻石要比必不可少的生命之水还要贵的多?为什么有些不盈的利企业还要继续经营?你也许心里明白所以然,但是你能科学而条理的解释吗?如果你没接触过经济学,那么你就无法准确回答。 不过好在老师在讲课的时候非常耐心,在我们不懂的地方他会多讲几遍,并且结合着许多实例,为我们生动的全面阐释其中的知识。 老师的耐心而生动授课方法以及他的教学态度对我们学好这一门课有着很大的帮助,他不允许我们随意缺课,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分神,严格要求我们的课后作业并会随时抽查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并激励我们在课下及时复习并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在授课的时候有时会结合关系到我们的经济实例,有时会为我们分析现在的经济形势,这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我们的学习。“严师出高徒”,的确,老师对我们很严格,而我们也在不断地进步,虽然现在倡导自主学习,严师也越来越少,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严格一点的老师,这样对自己的学业帮助会更大。正如只有恶劣的环境才能塑造出坚韧的脊梁,而我感觉身在昆明这样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下自己也已经退化了许多。

经济学各种效应

●所谓“口红效应”是指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 量反而会直线上升。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尤其是当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另一方面,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低收入者,改变他们攒钱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等计划,反而能腾出一些“小闲钱”,去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 ●所谓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而且 会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这是书上的定义,简而言之,就是某项活动要有外部收益,而且是活动的主体得不到的收益。上面说到的交通,学校是放假的行为主体,放假了,老师同学都高兴,这是它的可预期的内部收益;由此,家长不需要再在城里开着车七拐八绕地送孩子上学,交通畅通了,这就是外部收益,是溢出来的,所以和学校无关的人也分享到了交通改善的好处。 ●“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 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 ●经济学中的规模效应是根据边际成本递减推导出来的,就是说企业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 和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则可以分解为这两种成本,在生产规模扩大后,变动成本同比例增加而固定成本不增加,所以单位产品成本就会下降,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就会上升。规模效应因此又称规模经济,即因规模增大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但是规模过大可能产生信息传递速度慢且造成信息失真、管理官僚化等弊端,反而产生“规模不经济”。 ●辐射效应是指射线同物质的相互作用。所有的射线,不管它是带电的或是不带电的,也 不管是粒子还是电磁波,它们都能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当它们穿过物质时,或者是被物质部分地或全部地吸收,或者是从一定厚度的物质中穿透出去。经济辐射效应是指以城市为经济发展的基点,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等资源优势,带动周围乡村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 ●阳伞效应,指由大气污染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引起的地面冷却效应。有自然原因 和人为原因。前者如火山喷出大量尘埃和海水浪花飞溅将各种盐分带入大气中;后者如工业、交通运输和生活中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烟尘。此外,农业生产和植被破坏等,产生许多灰尘由地面进入大气环境,使悬浮在大气中的颗粒物大大增加。这些气溶胶粒子会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减少紫外线通过,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大减弱,导致地面温度降低。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增加,增多了凝结核,使云量、降水量、雾的频率增多,对地表亦起冷却作用。由于这种作用宛如阳伞遮挡太阳辐射而使地面温度降低,故取此名。 ●丁蟹效应,股票市场的一个奇特现象。从香港艺人郑少秋于1992年在《大时代》中饰 演丁蟹开始,凡是播出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恒生指数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损失惨重的现象。从科学角度来说,这只能算是一连串的巧合;但仍有不少人认为丁蟹效应真有其事,甚至连跨国证券经纪里昂证券也于2004年3月曾为此发表研究报告。2013年4月4日郑少秋新作电影《忠烈杨家将》清明节上映,加上今年欧债危机火头春风吹又生,香港股民更是胆战心惊。

政府经济学名词解释

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P3 2、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P9 3、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P9 4、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P11 5、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P19 6、经济公平: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P19 7、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P10 8、洛伦茨曲线: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P19 9、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P38 10、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者对某一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物品的消费。消费者人数的增加并不对生产成 本产生影响。P37 11、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P40 12、外部效应: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P61 13、庇古税: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 损失。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P65-66 14、科斯定理: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P69 15、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P81 16、直接民主: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P82 17、投票悖论:在投票选择中出现有悖于日常逻辑推理的现象。如在A、B、C三个方案中,A和B选择,A 以2:1的票数获胜。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票数获胜。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又以2:1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的方案。如果根据一般的推理,A优于B,而B优于C,则一定是A 优于C,而上例中的结果是C优于A。P84 18、票决循环:在投票选择中出现的无法选择最优方案的现象。如在A、B、C三个方案中,A和B选择,A 以2:1的票数获胜。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票数获胜。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又以2:1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的方案。如果根据一般的推理,A优于B,而B优于C,则一定是A 优于C,而上例中的结果是C优于A。如果上述配对投票能一直进行下去,则会出现A和B选择,A获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