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翻译能力及其培养

论翻译能力及其培养

论翻译能力及其培养
论翻译能力及其培养

论翻译能力及其培养

On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its Development

文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本文介绍了翻译能力的概念,以实例说明了语言/文本能力、策略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最后以“模仿真实情景法”阐述了翻译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翻译能力培养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ained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introduced “linguistic/text competence”, “strategic competence” and “self-monitoring competence” by adopting concrete examples. At the final part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plained how to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by quoting “real-life-like assi gnment” put forward by Jean Vienne.

Key Words: translation competence, development

一、能力与翻译能力

所谓能力,系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现代汉语词典》:921)。针对性质不同的“某项任务”,其要求所具备的“主观条件”于是又可细分为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决断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分力”(徐方瞿:84)。但从为完成“某项任务”所需要的能力角度看,又可分别表述为数学能力、写作能力、翻译能力等。

能力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甚强的概念。与技能相比,技能具有“可传授性、可模仿性、可操作性”的特点。而“能力”的基本特征难以言传,也就是具有“只可意会”性,很难用“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徐方瞿:80---83),因此,技能层面所要求的活动常常定位在专门活动,而能力层面所要求的活动常常定位在综合活动。

与“某项任务”相关的能力,一般而言都

与“能力”相关。翻译能力就是如此。什么是翻译能力?如果套用《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可表述为“能胜任翻译工作的主观条件”。那么,这些“主观条件”又包含哪些内容呢?事实上迄今为止很多学者对翻译能力的研究,都更多地侧重于对这些“主观条件”(即“分力”)的描述与分析。如Toury(1984)说,双语者就是拥有“天才的的翻译能力”,即“语言转换能力”的人,这种能力由“双语和语言迁移能力”组成。Bell从更广泛的角度提出了描述翻译者能力的方法。第一种称为“理想的双语能力”,它被设想为一种理想的、不犯错误的操作系统。第二是将翻译能力看作一种“专家体系”,即储备了大量知识,具有推理功能;最后一种,称之为“交际能力”,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文本能力和策略能力。此外,Albrecht Neubert提出了5个参数,即翻译能力所包含的5个分力:语言能力、文本能力、学科能力、文化能力及转换能力(文军:2)。综合这些学者的观点,特归纳一翻译能力的模式,如下图:

翻译能力

语言/文本能力策略能力自我评估能力

本文将据相关研究者的观点,对以上诸分力(parameters)予以阐述,并辅以实例说明。

二、翻译能力中的“分力”

1.语言/文本能力

语言/文本能力实际上指语言能力与文本能力两个方面。

语言能力指对某一语言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知识的熟谙及掌握。就英汉翻译而言,则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知识、语言运用的熟练掌握。二者通常可合称为“双语能力”(bilingual competence)。“双语能力”是翻译工作的基础,这一点毫无疑问。我们不能设想,在当今社会,不具有双语能力的人能够从事翻译(林纾的“合译”,如今决非效法的榜样)。因传统教科书等较侧重这一方面的论述(如翻译技巧等),故此不赘述。

如果说双语能力解决了“能够翻译”(a person with bilingual competence can translate something)的问题,但面对“如何得体地翻译”这个问题,则需要“文本能力”的协调,文本能力主要解决与语域、文体、专业等相关的问题。它大致包含两个方面:有的学者认为(文军:3),对语域的辨识是翻译者的重要理论素养及实践能力。换言之,在语言使用的同一层面,语言运用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正式程度。只有对原文中这些语篇方式的正确理解,才谈得上翻译能否传情达意。例如:

1. Visitors should make their way at once to the upper floor by way f the staircase.

2.Visitors should go up the stairs at once.

3.Would you mind going upstairs right away, please ?

4.Time you all went upstairs, now.

5.Up you go, chaps!

假如我们不清楚上面五例实际上代表了英语中“演说、正式、商议、随意、亲昵”五种语域,那么要翻译出下面这种得体的翻译文似乎不太可能:

1.来宾请立即顺楼梯到楼上去。

2.来宾请立即上楼。

3.请您马上上楼好吗?

4.现在你们都该上楼了。

5.伙计们,上去!

下面我们再看看文体的差异,即我们常说的文体的差异,如公文体、法律文体、科技文体等在用词、修辞、结构等方面都有相当差距,如何对之加以区分,再予表达,是翻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例如:

a.The original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hall be the states which, having participated in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t San Francisco, or having previously signed the Declaration by United Nations of 1 January 1942, sign the present Charter and ratify it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110.

b. In New York you don’t to be very rich but you have to be heartless----you have to be able to just sit there and let your fellow men bleed. Once you get heartless you get rich.

c. Advice of Shipment: Immediately after completion of goods on board the vessel the Sellers shall advise the Buyers by cable of contract number, name of goods, quantity or weight loaded, invoice value, name of vessel, port of shipment, sailing date and port of destination.

Should be the Buyers be made unable to arrange insurance in time owing to the Seller’s failure to give the above mentioned advice of shipment by cable, the Sellers shall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any and all damage and/or loss attributable to such failure.

a. (公文体)凡曾参加旧金山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或前此曾签字于1942年1月1日联合国

宣言之国家,签订本宪章,且依本宪章第110条规定而予以批准者,均为联合国之创始会员国。(刘宓庆,文体与翻译,173页)

b. (散文体) 要在纽约立足,你不一定要非常富有,但你得有一副铁石心肠;眼看着你的同胞流血命危,你要能坐得住。什么时候有了这副铁石心肠,什么时候就会变得非常富有。

c. (契约)装船通知:货物装运完毕后,卖方立即以电报通知买方合同号、货名、所装数量或重量、发票价值、船名、起运口岸及目的口岸。由于卖方不给上述装船通知电报而致买方不能及时保险时,则所发生之一切损失均由卖方负责赔偿。

2.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

上面讨论的语言/文本能力,所隐含的一种理论假设是: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译者是原作的镜子。但翻译者作为活生生的人,不可能仅仅是“反映者”,他也是一个选择者。即选择什么样的作品翻译,选择完全忠实原著还是兼顾读者,选择全部翻译还是部分翻译等。这些文体,就涉及翻译策略的问题。

翻译策略是一个范畴较宽的领域,不少学者对之的看法并不一致。为论述方便,我们在这里将之概括为两对范畴:一是“异化”与“归化”(foreignization vs. domestication),二是全译与部分翻译(full translation vs partial translation)。

所谓“异化”与“归化”,主要涉及翻译者对待原著的态度,换言之,就是翻译者对翻译本功能的考虑。在“异化”手法中,译者尽可能贴近原文,力求使译作从语义到结构、从语气到神情都酷似原作,以传达原作的风貌;而在“归化”手法中,翻译者考虑的主要对象是接受者,即译本的读者,因而翻译文常常以译入语为归宿,对句子结构、表达法乃至人名、地名均以译入语为标准。因此,这两种策略在功能上出现了差异:异化是source-text oriented ,以弘扬原语文化为己任,归化则是target-text oriented ,以有利于读者接受为己任。下面我们看一则实例:

Although they considered themselves Scarlett’s favoured suitors, they had never before gained tokens of this favour easily.(p.12)

尽管在思嘉的追求者当中,虽然自问还算受欢迎,可是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百依百顺过。(傅东华译,11页)

尽管他们把自己看做思嘉所嘉许的追求者,可是以前他们还从没有这么轻易得到这一嘉许的表征。(李野光译,12页)

第二对范畴是“全译与部分翻译”。如果说异化与归化两种策略所侧重的是原文----读者、原语文化----译语文化的关系,而方法上对原文则基本保留的话,那么这一对范畴则侧重于对待原文的态度:众所周知,翻译需忠实原作,但怎么忠实,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须绝对忠实,不得随意增减一词一字(即所谓“直译法”);有人认为翻译文须通顺流畅(即所谓“意译”),还有的认为译文须忠实的是原文的信息,不必拘泥于如何表达。这后一种观点,导致了“部分翻译”的产生。

所谓“部分翻译”,指依据特定的目的,对原文做较大幅度的删、改、编。因而国内又有人称之为“变译”。

可以说,“全译”是翻译的主要方式,部分翻译则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特定情景、特定需要的情况下高效、实用地翻译,传达信息。下举一例:摘译也适用于公函类文献的翻译,公文类文献首尾多使用套话,格式相对固定,常给人以句式拖沓、繁文缛节之感,自然无“新”、“趣”之处,故不宜费时、耗力地将公函全部译出。而宜采取省时、高效的摘译策略。

Re Your Order No.456

We have received your letter of April 15, asking us to accept D/p payment terms for your Order No.456.

In reply we regret our being unable to grant your requests, as we stated during our negotiations that payment should be made by a confirmed,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payable by draft at sight. In view of our friendly relations, we, however, exceptionally agree to accept L/C payable by draft at 60 days’ sight. We hope this special accommodation will result in procuring more orders for us.

We are awaiting your letter of credit, upon receipt of which we shall arrange shipment without delay.

摘译文:对方拒绝接受我方提出的“付款交单”方式支付的要求。为了表示友好,对方愿接受60天期的汇票信用证。

分析:上例取自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外贸函电》。摘译文只用了一两句话概括来函意图或称要求。当然,依据不同阅读对象,摘译可有一定的伸缩性,即摘译可再具体些,也可再简洁些。请看下面两种摘译:

A:我方要求对方对第456号订单采取“付款交单”方式支付一事遭拒绝,但对方同意接受60天期的汇票信用证,以表示友好。对方许诺收到信用证后即安排装运。

B:对方只接受60天期的汇票信用证。

摘译B适宜于给公司总经理看。总经理一般事务繁忙,往往只了解事情概貌,因此一两句话的摘译概述函意是经理等大忙人所喜欢的。而摘译A适宜于给主管业务的副总经理等看阅,因为它要详尽些。这对具体负责、具体管理的副总经理等来说是必要的。

3.自我评估能力(self-monitoring competence)

如果说策略能力可以使翻译者确定总体格调及适用对象,语言/文本能力可以使翻译者通过转换进而生成译本,那么“自我评估”能力则是可以帮助翻译者翻译出得体译文的反馈机制。因为翻译行为决非一个通过翻译者从原文到译文的线型过程,而是包含了在翻译过程中不断增添、补充、删节、润色的行为,是一个需要不断反馈的过程。如图所示:

原文译者译文---------------- 读者

而这种反馈,表现形式不同,如口译中的停顿、改变,笔译中则可能译毕一段、一章乃至全文再回头修改,依译文强度及译者个人习惯而异。这种反馈就是一种自我评估,它一方面表明翻译者对自己作品的满意程度,同时也是译者使译文臻于完善的一种努力。根据Campell 的研究,翻译者的自我评估能力越强,则翻译能力越强。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自我评估能力的形成可能是终身以求的事,不少著名翻译家在这方面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下以杨宪益先生对Pygmalion的重译为例:

The Bystanders Generally: (demonstrating against police espionage) Course they could. What business is it of yours? You mind your own affairs. He wants promotion, he does. Taking down pe ople’s words! Girl never said a word to him. What harm if she did? Nice thing a girl can’t shelter from the rain without being insulted, etc.,etc.

(前译):一般旁观者(抗议警察局的侦察行为)当然谁都看到的。关你什么事?你少管闲事。这家伙想升官呢。记下别人的话。她说了又怎么样?一个姑娘来避雨都要受人欺负,好家伙,等等,等等。(17页)

(重译):一般旁观者(抗议警察局的侦察行为)当然谁都看到的。关你什么事?你少管闲事。这家伙想升官呢。记下别人的话。真是的!那孩子没说一句别的话。她说了又怎么样?一个娘们儿来避雨都要受人欺负,好家伙,等等,等等。(17页)

三、翻译能力的培养

以上仅是对构成翻译能力各分力的介绍。这些分类,是为研究、叙述方便而进行的,实际上翻译能力是一个整体,任何方面的缺陷都会对翻译行为(translating performance)产生影响。

上面对翻译能力的区分,只是一种方式,这种区分隐含着这样一种假设:翻译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如何培养翻译能力?学者们观点不尽一致,方法也多种多样。但对于全面提高上述三种能力,大家却没有异议。他们认为,“翻译者不仅要掌握翻译的理论原则,还应当认识到不同类型的文本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不同的翻译目的。”(文军:2)对于培养翻译能力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自我提高,二是通过翻译培训。一般而言,自我提高因受自身诸多因素的限制,在特定的时间内其效果不如翻译培训;但若树立起正确的观念,采用恰当的方法,自我提高可以延续终身,其意义明显强于培训。

但截止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主要放在学术背景下的翻译培训(文军:4),这些培训方法,对自我提高也有相当的参照意义及实践意义,其区别只不过在时间截面上有所不同。下面介绍Jean Vienne的“模仿真实情景法”(real-life-like assignment),并略加评注,希望它不但适用于翻译培训,同时对翻译者的“自我提高”亦有所启迪。

作者认为,此法应当把翻译情景(translation situation)的所有重要因素包含在内。这些要素包括:翻译的要求者(translation requester)(在课堂上由教师代替,实际生活中应该是顾主client),译者,修订者(reviser,课堂上由教师担任),译文使用者(TT user,由顾主提供,如英国进口商)或译文读者(仍由顾主提供)。

因而,在实际进行翻译工作之初,翻译者应具备“分析不同翻译情景的能力”(92页)。也就是说,应从翻译要求者那里获得有关译文读者、语篇外因素、译文要求及其他信息,越详尽越好,其目的是:

1.对翻译产品作出恰当的定义

2.确定适合与翻译情景的翻译策略

其具体做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与某一翻译情景相关的基本问题列为左栏,这类问题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Who wants to send what to whom for what purpose through which media and at what time and place.”而右栏则列出对上述基本问题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及相应措施(尤其是应当采取的相应策略)。

为此,作者做了一项实验:将一个班的25个学生分为两组,要求两组学生笔头写出他们进行某一具体翻译的步骤。然后,第一小组的学生被告之了翻译情景:芬兰红十字会要为难民准备一份小册子,但原文没有发给学生。第二组的学生拿到了一份一页左右的原文,但却不知道情景。其结果,第一组学生由于没有原文,被迫将对翻译步骤的分析集中在了对“情景”的分析(who, why, what for, where, etc.),对什么样的译作才能适应这种翻译情景上,有的学生还对翻译策略做了简要评论。而第二组学生由于面前有一份原文,因此大多数都以“阅读原文”开始,因为许多教科书对翻译过程的描写都是以此作为第一步。

作者进行这一实验的目的,是想强调:阅读原文并非翻译的第一步,对情景的分析对保证翻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有必要培养学生首先树立情景意识。

接下来,作者将同一班学生分为5个小组,并将5篇不同的文章分给5个小组,作为一种group task 或team work,共同商议,确定各自的翻译情景。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翻译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因为这是职业翻译者经常遇到的问题。

上述对翻译情景的确定,其根本意义在于“对翻译产品作出恰当的定义”----您的译文为谁而翻译、目的为何,译文出来应该是什么样子。

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翻译能力的第二个要点:翻译者必须具备与翻译情景相适应的

来源研究(resource research)策略能力,同时具备对完成翻译工作必须的来源进行评价和探索的能力。

其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练习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译者如何找到“平行文本”(parallel text),即一个在功能、目标读者及译入语文化中的上下文都相同或相似的文本。一个星期后,学生带着解决这一问题的步骤到课堂进行讨论。

第二步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平行文本并不是来源研究的全部内容。因此要求每个学生写出可能收集到的其他来源。迄今仍停留在宏观层面。

第三步则转向具体。由前所述的5个组,根据前面所发的5篇文章及分析的情景,寻找与之相关的资料全部制作成网页,既供自己、又供他人查阅使用。

上述三个步骤实际上是围绕下面两个问题展开的:

1.Should I do some reading on how such a text (ST and TT) is / should be produced. If

so, what should I read, why and how.

2.Should I look at what has been written on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ng such a text.

换言之,这种训练是以“情景确定----收集----模仿----研究”为特点的,其主旨正如Nord 等人所说,任何翻译培训的目的“不是为了产出专家型翻译,而是翻译的专家”(…not specialist translators, but specialists in translation)。它尽管是针对翻译培训而设计的,但其精髓可为翻译者的自我培训提供借鉴:即依据自己实际工作的常用情景,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积累,包括各类的具体篇章,对之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并辅以对该专业理论及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的学习,日积月累,必可成为expert translator。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翻译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的提高靠的是坚持不懈,靠的是日积月累,最终内化情景、内化翻译技巧,形成翻译能力。就培养的方法而言,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这样说起来有些玄乎,但事实就是如此。正如Christina Schaffner所归纳的,翻译能力有七大特点:复杂性(complexity),异质性(heterogeneity),近似性(approximation),开放性(open-endedness)、创造性(creativity)、情景性(situationality)及“真实性”(historicity)。而这七种特性又溶为一体,我们怎么能期望能以一役而毕其功呢?

参考文献:

1.徐方瞿:《创新与创造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刘宓庆:《文体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

3.文军、胡晓皎:《发展翻译能力》评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

4.《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

5.Campbell, Stuart, Translating into the Second Language, Longman, 1998

6.Schaffner, Christina,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John Benjamin, 2000 7.Vienne, Jean, Which Competence Should We Teach to Future Translators, and How? In Schaffner, Christina,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John Benjamin, 2000, pp.91---100

翻译目与论研究综述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摘要:翻译目的论是当代德国最具代表性的翻译理论,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该理论把翻译目的作为翻译任务的出发点与根本,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对原作形式与内容的取舍,目标文本的制作都以这个翻译目的为参照。翻译过程以目的性为指导,以语内语际一致和忠实性为评估手段,这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目的论形成发展以及框架体系进行梳理评价,希望读者对该理论有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翻译研究评价

一、引言 纵观翻译学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翻译理论已经出现了重大突破,翻译理论家们开始从阐释学、结构主义、接受美学、读者反应论等不同角度来研究翻译,于是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应运而生,如卡特福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等。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德国功能主义理论派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独树一帜,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目的论(skopostheori e)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是希腊词,意为“目的”,theor ie是德语词,意为“理论”。目的论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翻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目的来制定翻译策略。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译文不可能与原文完全保持一致,那么要保留什么改动什么,究竟是创作一个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的译文还是创作出一个能满足译人语读者要求的自由译文就要视翻译目的而定了。翻译目的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焦点从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转移到译文的预期效果,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仲伟合,钟钰:1999) 二、目的论的形成与发展 目的论首先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卡特琳娜·赖斯(Katharina R eiss)提出。1971年她出版了《翻译批评的可能性和限制》一书并发表相关主张。尽管赖斯仍以对等理论为研究基础,但她同时也意识到,在现实语境中有时不可能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有时甚至不希望建立对等,因为有些译本是要实现不同于原文文本的某一目的或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翻译首先应考虑译本的功能而非对等,这就形成了目的论的起源。 后来,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行为理论为基础发展并创立了翻译目的论。他在1978年发表的《普通翻译理论

如何培养小学生快速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快速阅读能力 新大纲明确规定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这表明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以往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能力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学生阅读面窄,语言积累少,是一个十分欠缺、突出的问题。提出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增加阅读量,对提高学生说、写、听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环境,教会学生自主读书,让其锁定自己想要读的书目。让学生在祖国语言文字的天地里自由的畅游,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熏陶,得到鼓舞。从而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学习能力呢?我想从如下几方面去做。 一、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 首先是阅读的主体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快速阅读实施的主体。首先要求学生自己了解自己,“自己喜欢读哪一类的书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找到自己感兴趣、或需要读的书目后,读书的数量和速度才有了前提保障。譬如,有些学生爱读故事类书籍,因而在读这类书时得心应手、感兴趣;而对于自然科学性强的书籍却是阅读不多,一旦阅读便会花费许多时间。读一本不太了解的书时间一长,可能就有放弃的机会。结合这些特点,我们应该锻炼学生读感兴趣的书目阅读。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能力。其次是明确客体目标,这是针对阅读材料本身而言的。即明确自我阅读目标。这主要指学生课外阅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较多知识,必须有明确的快速阅读目标。简言之就是,指导学生首先速读一本书前的序言(或出版说明,或内容提要)、书的后记、或刊物的目录、或报纸的各版大标题等,了解其大致结构,熟悉其内容。然后筛选出自己要阅读的内容。 学生在阅读前若明确了这些目标,就能更好地减轻阅读负担,从而提高阅读的速度。 二、教快速阅读的读书方法 使学生明确了快速阅读的目标,这只具备速读的一个基本条件,其更重要的是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较灵活地运用于阅读实践中。 方法是首先要使学生明确何谓快速阅读。所谓快速阅读,是指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方法的训练,达到变声读为视读,以记忆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标准进行阅读的科学阅读活动。根据人在阅读时的特点,可以知道人眼在眼停时具有摄取相当多的文字信

论翻译者个人风格

英语知识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2) 四、重视译者个人风格的追求 译者个人翻译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可以一蹴而就的。目前有一种现象,许多外国名家作品早已有较高水平的译本,而一些出版商和译者出于商业目的,你重译他也重译,其实新出的不少译本质量上还不如旧译本,译笔小异,平淡无味。还有些流行的外文畅销书,在新闻媒体的炒作下,赶时间,争先恐后抢译出书,根本不能静下心来仔细推敲选词择句,而往往造成硬译或乱译,粗制滥造,不但毫无风格特色可言,而且谬种流传,坑害读者。 翻译史证明,古往今来,凡是名家的译作都是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考验,而且有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的。文学家董桥先生曾对这种现象有过一段精辟而惊世骇俗的论述。 他说:“据说,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之分。据说,好的翻译家可以译出原作的神韵。据说,做翻译工作必须先熟读翻译教条。其实,翻译只有两种之分:好翻译和坏翻译之分。好的翻译是男欢女爱,如鱼得水,一拍即合。读起来像中文,像人话,顺极了。坏翻译,是同床异梦,人家无动于衷,自己欲罢不能,只好强行,硬赖硬要,读起来像鬼话,既亵渎了外文也亵渎了中文。”[ 4 ] (P239) 董先生讽刺了那些学了欧化句子却忘记了自己“母亲的舌头”(mother tongue) 的译者:“我不说‘逐渐进步’,我说‘有增加中地进步’。我不说‘希斯看来是会参加这次会议’,我说‘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希斯愿意出席这次会议’最后,什么‘被认为是小偷’,什么‘生存中最大的飞机’,等等,我都朗朗上口,甚至付诸笔墨,如有神助。”“于是我只好进行强行翻译’”。[ 4 ] (P240) 董先生的这番话一方面是对由来已久,而毫无结果的直译与意译之争下了一个亦庄亦谐的结论;另一方面也是对当今那些译

性别与翻译——论翻译中的性别视角及其在国内的现状

性别与翻译——论性别与翻译的结合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发布时间:2010-03-19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性别与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及翻译批评的结合在西方的发展状况,然后通过梳理国内发表、出版的关于女性主义翻译的文章和书籍,讨论了性别与翻译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作者认为,国内性别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还主要处在梳理和介绍阶段,中国译论研究者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运用于中国的情境中,进一步发展、丰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和女性主义翻译批评的研究还不多。而在中国的翻译实践中,作者认为有女性主义意识的女译者在翻译中体现了其性别意识。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性别视角,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评论,女译者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minist translation in the west from the aspects of translation pr actice, theory and critic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joint study of gender and translation in China by combing all the papers and books on translation from a gendered perspective published in China. The author finds that in China the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a gendered perspective are still in the stage of introducing western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and only a few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to apply the theory to th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n China. The author also finds that the Chinese female translators with gender consciousness have shown their gender awareness in their translation. Keywords: feminist translation, gendered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critics, female translators 自90年代翻译研究发生“文化转向”以来,从文化视角进行的翻译研究日益深入,结出了累累硕果。性别与翻译的结合正是这次转向后文化研究与翻译研究联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翻译研究发展的一个日益突出的方向。这里的“性别”指的是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逐步发展起来的“社会性别”(gender)概念。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有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之分,生理性别与生俱来,社会性别则由后天社会、文化因素塑造而成。本文将首先介绍性别与翻译在西方的结合与发展,重点讨论性别与翻译结合在中国内地[①]的发展与现状。 一、西方女性主义翻译 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兴起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开始,性别概念一直是女性主义的核心。性别的建构性而非本质性让西方女性认识到:女性所受到的不公正对待及较男人低下的社会地位不是其生理性别决定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造成的。社会性别概念还让西方女性进一步认识到,语言不仅仅是沟通工具,更是塑造、操纵女性的社会工具,要改变女性被歧视的状况就要从语言入手,改革语言,甚至重构女性语言。而翻译,从操作层面上看是一种语言的转换,并且和女性一样被置于次等地位,因此女性主义者把性别与翻译结合起来(Flotow,2004:5-12)。按照路易丝·冯·弗洛图(Luise V on Flotow)的划分,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三个方面。 女性主义对翻译实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女性主义译者翻译女性主义先锋小说、政治上不正确[②]的作品和被遗忘的女性作家作品上,并通过女性主义译者的元文本,如前言、注脚等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在翻译女性主义先锋小说的时候,西方女性主义译者,如弗洛图、戈达尔德·芭芭拉(Godard Barbara)、苏姗妮·吉尔·莱文(Suzanne Jill Levine),苏姗妮·德·罗特宾尼尔·哈伍德(Suzanne de Lotbiniere-Harwood)等,体现出一种忠实于译者和原作者共同参与的、女性主义“写作项目”的忠实观(Simon,1996:2)。她们与原作者一起合作,将原作中采取的激进的写作策略,如挑战语言的语法性别、

阅读的四种能力及培养

阅读的四种能力及培养 阅读能力主要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欣赏能力、迁移应用能力,它们呈现一种递进的阶段性,前后关联,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能力纵向系列。认识和筛选信息;对抽象的道理加以具体说明,或对具体的材料加以抽象和概括;把阅读所获信息加以组合、调整,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系统;作出扩展,对作品是非得失、优劣加以判断。因此,中学生要想达到这样的阅读目标,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阅读能力。 1.认读能力是对书面语言的感知能力 具体说,是指认知字形、认读字音、了解字义,初步获得课文表层意义的能力。这是阅读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又是整个阅读过程的基础。顺利进行认读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两项,一是视读的广度,这指视知觉范围的大小,初中学生视视读广度是以词和短语为单位,高中学生则能以句子为单位。准确认读表现在对一些音形义混淆、容易读错、容易写错的字以及对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准确认读还表现在,认读时不错字,不减字、不增字、不重字、不倒字。读得正确,不仅能锻炼语言的感知能力,而且能促进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它以敏锐的语感能力为核心,要求认读速度快、广度大,感知选择性强、准确性高。 一般地讲,不发声的默读由于省掉了发声器官的发音过程、听觉分析器的分析过程,直接经过视觉分析器将文字信息传给大脑,所以较之诵读速度快。更重要的是读者的知识水平越高,就越能快速有效的辨识字词篇章所表达的概念、意旨,认读速度也就越快。汉语表达的特征具有很强的“板块”性状,在中心意义——“神”的统摄下,流水一样发展,这就要求在快速阅读过程中加大视觉范围和认读广度,尽可能多地抓住词句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准确把握板块单元的意旨。 2.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结构中最核心的因素。 阅读中的理解是对课文中词句、段落、篇章、写作方法以及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整个理解过程是按照对语言形式到对内容的理解,对部分到对整体的理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深对语言形式和部分内容的理解这样的规律来完成的,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从写词句入手,经过判断和推理,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活动,达到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这才算读懂了一篇课文。这是在认读感知基础上对词句所作的解释和对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所作的分解和剖析。要能够理解词句的含义,尤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句,前后关照,统摄整体,注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分散而关联的思考途经;要分析作者的思路层次,分析材料和中心、材料和材料的关系,分析材料使用的详略、先后,分析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从整体感知入手到局部咀嚼体会,进而归纳整合,形成新的整体感知,实现螺旋式上升的理解分析效果。但初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同,他们理解的心理特征也就不同。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其中具体的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特点使他们对课文的深层意义和隐含内容常常理解肤浅;对内容复杂的课文,往往以偏概全;对没有中心句的段或不是判断句的论点、缺乏概括能力。在归纳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时,有时夹杂次要因素,有时又遗漏某些重要成分,或不大善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往往会生搬硬套原文中的某些句子,作机械拼凑。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抽象概括的特点,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因此,他们的理解能力较之初中学生有所提高。在阅读中,能基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抽象出最基本的观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但他们在阅读中往往忽略某些深层意义或潜在内容。在揭示寓意较深的内涵或提炼某些复杂的议论文的主要观点时,仍然把握不准。另外,初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不如高中学生,尤其在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方面。因此阅读时,初中学生只能就一个方面、一个层次或一般问题质疑,而高中学生则可能在更多的方面和更深的层次上进行质疑;初中学生主要在内容方面提出问题,高中学生则能在内容和形式,乃至语言风格方面提出问题。 3.评价欣赏能力 是指对课文的美的感知、体验和评价能力,包括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语言文字,乃至风格特点和评价和欣赏。高中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接近成熟,开始初步形成某些人生价值观念,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特别明显的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阅读中选择性和稳定性有了明显发展。这些特点使他们已经具有相当的评价欣赏能力,有对阅读材料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乃至语言风格进行判断辨析和鉴赏。由于他们在知识和生活上的不足,致使他们在思维和理解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样在评价欣赏作品时也往往会反映出来。例如,当他们读到某些反映社会阴暗面的作品时,就以为整个社会是漆黑一团;当他们看到揭露某些干部腐化堕落的文章后,就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在培养学生评价欣赏能力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加以指导。这是建立在对文本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分析基础之上的,它要求读者对作品所表达的知、情、义的丰富或单薄、正确或谬误、健康或消极,表达方式、方法的恰当或不足、高明或笨拙、有益或有害等方面作出判断,从而真正认

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分类书目选编》4

王耀庭,谭弓.科技文献汉译英概论.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89页. 王晔主编.新编实用英语——法律口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77页. 王沂暖编.翻译论文集.兰州:西北民族学院研究所,1983. 王怡,王宁主编.即席翻译实用英语会话.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261页. 王颖,吕和发主编.公示语汉英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394页. 王勇.英汉?汉英口译教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王友贵.翻译西方与东方:中国六位翻译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王月仁.英汉实用科技翻译教程新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 王运.实用科技英语翻译技巧.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王运,杨力田编.科技英语句型及翻译处理.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5. 王治奎等.大学英汉翻译教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321页. 王治奎等编.大学英汉翻译教程:参考译文分册.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76页. 王治奎等.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2/3版.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2004. 533页/488页. 王治奎主编.大学汉英翻译教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2001/2005.582页/513页/513页. 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213页. 王佐良.论新开端:文学与翻译研究集(英文本)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王佐良.论诗的翻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王佐良.王佐良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823页. 魏立智.翻译转换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 魏向清.双语词典译义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31页. 魏志成编.英汉比较翻译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68页. 魏志成编.英汉比较翻译教程练习.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45页. 魏志成编.汉英比较翻译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24页. 魏志成编.汉英比较翻译教程练习.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82页. 温绍贤.中英诗意境的异同及其翻译.河南新郑: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美资),2003/2006.188页/327页. 温秀颖.翻译批评——从理论到实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241页. 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编印.全国翻译书籍目录(1—12,两册).北京: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1956. 文军等主编.当代翻译理论著作评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文军.翻译:调查与研究.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258页. 文军等主编.外语?翻译?文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文军.翻译课程模式研究——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方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文军.科学翻译批评导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50页. 文军,张镇华,王斌主编.外语翻译与文学研究.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翁凤翔编.实用翻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277页. 翁凤翔主编.当代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06页. 翁显良.意态由来画不成?——文学翻译丛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吴冰等.大学英语口译(汉英)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吴冰主编.汉译英口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525页. 吴冰主编.现代汉译英口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461页. 吴冰主编.现代汉译英口译教程练习.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300页.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 吴存民.分析与翻译(上、下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吴古华.新世纪研究生公共英语教程:口语口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09页.

小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浅见 《语文课标》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里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并明确规定:小学1——6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如此庞大的阅读量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根本是无法完成的。为此,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怎样提高小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呢? 一、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 快速阅读,是让学生从文字中迅速吸取有用信息,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改善记忆方法。阅读时首先明确阅读的主体目标。学生是快速阅读实施的主体,首先要求学生自己了解自己,“自己喜欢读哪一类的书目”。只有自己找到感兴趣、或需要读的书目后,读书的数量和速度才有了前提保障。其次是明确客体目标,这是针对阅读材料本身而言的。即明确自我阅读目标。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较多知识,必须有明确的快速阅读目标。简言之就是,指导学生首先速读一本书前的序言、书的后记、或刊物的目录、或报纸的各版大标题等,了解其大致结构,熟悉其内容,然后筛选出自己要阅读的内容。 学生在阅读前若明确了阅读目标,就能更好地减轻阅读负担,从而提高阅读的速度。 二、教给快速阅读的读书方法

所谓快速阅读,是指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方法的训练,达到变声读为视读,以记忆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标准进行阅读的科学阅读活动。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浏览法。浏览法是指对一般不需要细致了解的书籍,只是从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大概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浏览阅读主要注意文中篇名,目录、序言、提要、索引、开头、结尾以及中间各段落起首的中心句。将这些关键部分浏览完毕后,会对文章或书籍形成总的印象 2、扫读法。扫读法不像传统阅读方法那样逐字逐句地来读,而是将眼停的视域尽可能扩大,将几行文字、一段文字甚至整页文字作为每次眼停的注视单位,在快速扫视中获得对文章或书籍的总体印象、整体理解。 3、跳读法。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跳读则是有所取舍地跳跃式前进,只停留在那些最有价值的内容上阅读,其他次要内容则大段大段甚至整页整页地略过。 4、寻读法。寻读法是指为得到急需的有关资料,在众多相关书籍资料中搜寻查找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寻读时,要在快速扫视书页的过程中,能够很快地对自己所要查找的某些问题的细节如人名、地名、事件、年代、概念术语等,作出识别判断。 三、快速阅读能力的训练 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方法外,还得进行必要的快速阅读能力训练。

快速阅读方法有哪些 如何掌握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方法有哪些如何掌握快速阅读阅读速度是速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阅读能力包括理解力、记忆力和速度三个方面。在知识量急剧发展、与每个人的专业有关的书籍急剧增多的现代社会,培养速读能力是不可忽视的。从当前多快好省地提高学员的自学成才能力来说,培养高效速读能力是速读训练的重点和当务之急。那么,除了平时参加我们训练外,还有些什么办法可以培养自己的速读能力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快速阅读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快速阅读的方法如下: 一、掌握看书扫视法。 要读得快,就要眼睛看得快。小学生开始读书的时候,往往要用手指着书上的字,一个一个念,这样读书当然是慢的。我们要让学生养成以词句为单位的整体性阅读的习惯,学会合理扫视,纠正按“字”阅读、默读时动嘴、眼动没有规律等不良习惯,逐步扩大学生的“视知觉广度”。“视知觉广度”大,由于眼球注视时间短和中途回视的次数少,其阅读的平均速度就比较快。据我们上万学员的训练体会可以看出“有经验的阅读者每一次注视所能阅读的内容至少是 初学阅读者的三倍”。用“扫视法”训练速读的方式是很多。除了运用我们的训练软件外,还可以可用卡片、幻灯或个人电脑来展示词组、句子、句群,在规定时间内要求每个

学员尽量地扫视,后回答。例如“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然后问学生“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地方?什么原因?怎样来的?”等问题,要学生回忆这些句子,同时也使他们明白记叙文章的五个要素,进而全面掌握扫视法,自如地用整篇(段)文章进行扫视训练。 二、掌握看书搜索法。 要提高阅读速度,具有看书时的快速搜索能力是必要的。即在看书时能快速找到所需文章目录,文章重点或你对文章所关心的部分。我们在快速阅读训练中必须养成学员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使他们在阅读时善于发现重点,善于发现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材料。这可以用提要法进行训练。训练的材料,可以用训练文章中的“短篇”、“阅读”的阅读文章。对这些各类文章要求学员能抓住各段大意。掌握段意最方便的办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说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例如《崇高的理想》一文中第五自然段开头一句:“理想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的世界观问题。”这就是主句。其次,要求学员能够迅速抓住文章的脉络。例如《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是按逻辑顺序来安排的,文章从五个方面表现竺可桢同志在向科学高峰进军中不辞劳苦、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论文学风格的可译性

第27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11月 Vol. 27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5 ────────── 收稿日期:2005-03-18 作者简介:高宏蕊(1981-),女,河北张家口人,中国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 41 - 论文学风格的可译性 高宏蕊,于红真 (中国石油大学,山东 东营 257061) 摘 要:从翻译的任务入手指出文学翻译中保持原作风格的必要性,进而从语言学、文体学、文学、文化和哲学几个层面阐述了文学风格的可译性,并探讨了如何处理好原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之间的关系,指出文学风格可译性的限度。 关键词:风格;可译性;限度 中图分类号:I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6-0041-03 一、风格翻译的必要性 风格总是以语言形式表现在作品中,体现于作品中常用的词语、句型、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等。既然风格是普遍存在的,而翻译的基本任务是忠实再现原文,那么译者对原作风格的追求不仅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按忠实原则,译者应尽量抛开自己的风格,使译文紧跟原著,在最大限度内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效果。多人合译的著作,虽常有专人负责统一文风,仍很难做到前后文笔一致。若译者缺乏敬业精神势必会让自己的文字特色取代原著的特色,从而损失原著风格,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困惑。 众所周知,风格学早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所考察的范围早已超出母语著作。许多世界名著和名家的风格早已有了多种不同的译本,方便广大异国读者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界和学者讨论、参考、借鉴的对象。这足以说明风格的介绍是文化交流的一项内容,也是翻译的一种任务。同时,它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风格的可译性,所需的不过是为其找出理论支持。因此笔者将试图从多个方面提出可译性的理论依据。 二、风格翻译的可能性 1.语言学所提供的理论基础 文学作品是具有创造性的语言艺术,语言是其基本材料。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不同语言的表层结构虽然不同,但其深层结构所表达的内容是相通的。在翻译一部文学作品时,译者首先看到的是原文的表层结构,然后他要在头脑中将其转化为深层结构。因为各种语言的深层结构所表达的内容是相通的,进而他能将原语语言的深层结构转化为译入语语言的深层结构,而反映在译文中的语言是译者将译入语的深层结构转化成了译入语的表层结构。所以两种语言的表层结构有可能不同,但其深层结构是相似的(见下图)。因此,翻译作为两种语言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活动, 可以用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语言的深层结构,即再现其神韵。事实上,“一部文学作品的风格,是通过语言来体现的。一般说来,如果这部文学作品的语言准确无误地译成了另一种语言,那么就可以说,这些语言所负载的风格因素也就或多或少地随之翻译过去。”[1](P125)肖伯纳所说的“意之所到,风格随之”,也正是这个道理。 原文 译者(转换媒介) 译文 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 (图中虚线表示相通的近似转换;实线表示相同的表现形式)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重视语言在实际环境中的运用,认为翻译一般是寻求原文与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包括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观点强调原文与译文在风格上的对等。 2.文体学所提供的认知前提 风格是作家超出语言“共核”的语言个性。按乔姆斯基的说法,就是“语言运用”的个性;按韩礼德的说法,就是“实际语言行为”的个性。文体学进一步告诉我们,所谓语言风格,实质上是语言运用中不同于常规之处,即所谓的变异。变异现象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可以因语境而异,也可以因作者而不同。变异的形式可以是词汇方面的,也可以是句法、语域、语音等方面的。目前,文体学家们虽然对“常规”的理解还各持己见,说法不一,但把某一语言的“共核”视为一个“常规”,已是大家都认可的。那么,超出“共核”这一范畴的,便可视为变异。这种变异就是某个作家遣词造句的特色。我们只要通过科学的分析,运用文体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可以把语言中的“共核”和“变异”

关于快速阅读训练的心得体会与注意力的影响

关于快速阅读训练的心得体会与注意力的影响关于快速阅读训练的心得体会: 扩大视野的训练其核心在于两点 1、眼睛有生理的视幅限制 我认为是因为与视幅相关的细胞肌肉群处于一定的发达阶段,就是说若更发达一些。 那么视幅将扩大,落后一些那么视幅相应的也就缩小一点,由此可见,要想获得更大的 视幅,其条件就是让这些与视幅相关的细胞肌肉群得到锻炼变得更发达,这个是生理条件。这里就不纠结为什么是肌肉群,只是说明一个概念代表生理条件 2、在当前生理限制下的调整 相信大家都有因为身体或者突然改变状态导致视野出现一片模糊,片刻休息后又变得 清晰的一些经历,这个就是人为的被动调整视野的清晰度,当然也有人可以主动的在一定 范围内调整视野内的清晰度,控制模糊或者清晰,我姑且理解为眼光“聚”和“散”的人 为控制,这里扩大视幅的核心讲究在扩大视幅的同时要看清视幅内的所有文字字符,因而针对这里人为控制方面,需要个人进行“聚”“散”操作,从而达到看清整个 视幅中的文字字符。 总结上面的一和二,那么得出结论,想要扩大视幅,其核心问题在于:①锻炼“眼肌肉”以达到满足条件;②熟练操控“聚”“散”以达到看清视幅内所有文字字符。 所以想增快掌握的进度要针对这两方面做出研究和努力 针对①,比较内在,很难做出衡量,这里建议就是不断的进行单项锻炼,以求形成突破,这里要有心态,既然相信速读和速读训练,那么就毫不犹豫的去执行,不能一朝明悟 的话那么就以量变达到质变,成就自己,同时要注意营养和休息,保证细胞“肌肉”群在 一个优秀的环境下快速增强,从而加快进度。 针对②,个人觉得,这个是人为训练和控制的重中之重,如何能快速掌握并增快进度,很大一部分在这里,因为这是在训练视幅扩展中唯一能主动控制的一项,针对这个要点, 前期要注意的是: 首先调整好心态和身体状态,进入一个比较好的整体状态进行训练,这种状态的准备 有益于在后面训练中人为操控“聚”“散”时的精度和速读, 其次训练前期要多做“聚”“散”操作来培养自己灵活的“清晰度”控制能力,在基 本能熟练控制后,进行“清晰度分配”,分配到视幅的每个文字字符上,不清楚就再分配 一些,进行这种主观意识上的分配操作,以求能力的提高达到质变,看清视幅内的所有问题。

论翻译风格的定义及其可译性(1)

英语知识 一、什么是风格 当代关于“风格”的定义,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重德先生把风格概括为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而言,风格即文学观点,译者要尽量使译作符合原文的思想,和原文一样感人;微观上而言,风格是语言学的观点,是通过章、句、字的巧妙配合而成的。张今先生把它划分为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刘柄善先生则把两个方面合为一句话“风格是作家的个性经过一定思想文化陶冶后通过一定语言手段的自然表现”。徐有志在杨自俭主编的《语言多学科研究》(上册)一书中将众说纷纭的风格定义从文本角度上分归四大类:一是指个人运用语言的特征,即个人的语言习惯。所谓“莎士比亚的风格”、“鲁迅的风格”即指此。它常常强调个人表现出的特有的或首创的语言特点,所以广而言之,它可以指一个作家对常规用法的“变异”。二是指集体运用语言的特征,即众人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等情景下表现出的类似的语言习惯,诸如“建安风骨”、“美国式幽默”、“公众讲演风格”、“民谣风格”等。这个定义的重心不在于发话人的个人特点,而在于他们在特定场合表现出的类似特征。三是指有效的表达方式,即所谓“以最有效的方式讲适切的话”,如大部分写作教程中所提倡的那种“明白的”或“优雅的”风格。四是单指“好的”文学作品的一种特点,文学批评家们广泛运用的诸如“庄严”、“华美”、“清丽”、“平淡”等风格。 二、风格的可译性 尽管很多人赞同风格不可译的观点,更多的学者还是认为风格不但可以翻译,而且非译不可。早在1954年,茅盾就说过:“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

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这是一种很困难的工作。但是文学翻译的主要任务,既然在于把原作的精神、面貌忠实的复制出来,那么这种创造性的翻译就完全是必要的。世界文学翻译中的许多卓越的范例,就证明了这是可能的;在我国,像鲁迅译果戈里的《死魂灵》,瞿秋白译普希金的《茨闪》和高尔基的一些短篇,也证明了艺术创造性的翻译,是完全可能的。”英国诗人兼文学批评家Matthew Arnold(阿诺德)也提出类似的见解,即要创造性地传达原作的风格,虽然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他认为不能把传达原作的风格排斥在“信实”概念之外,并且翻译必须保持语言的自然性。 风格之可译,在于它不是什么虚无飘渺的东西,它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高健先生认为:“风格具有可译性,可以译出;不但可以译出,而且能够译好,作到情词相称,不失原旨。”刘宓庆先生把它见诸形,称为“风格的符号体系”——“风格的符号体系就是在原文的语言形式上可让我们认识的风格标志。”“大多数风格标志是可以转换的,其中包括形式标志和非形式标志。例如,语域标志、词语标志以及为数不少的文法标志、章法标志及绝大部分修辞标志在双语转换中都可以做到比较理想的契合。”风格最终是要通过语言符号来表现的。所以再现原作风格时,不可忽视字、句、章的运用与配合。 不可译论者常持有两个观点:一是译者有自己的风格,因而不可能忠实地再现作者的风格;二是文字里有双关、谐音、押韵等特殊结构决不可译。下面本文将用一些实例来证明不可译论者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一)幽默故事的翻译 二战后,一艘装备精良的美国军舰趾高气扬地开进英国港

论翻译的原则

摘要:抽象的标准如“善译”和“化境”是不可实现的理想,与其取法不可实现的理想,毋宁提出切实具体的要求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2)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3)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 关键词:信守内容意旨;遵从译语习惯;切合语体语域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具体说来,就是“换易言语使相解也”。①但是,如何用另一种语言文字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表达出来?“换易言语”之后是否能“相解”?“相解”的程度如何?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无疑就是:翻译的标准是什么?翻译的方法应如何? 严复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在介绍西学的同时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对中国现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巨大,“相信只要中国还有翻译,总还会有人念‘三字经’!”② 虽然严复持论有故,但认真审视不难发现,“信、达、雅”实质上既不是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抽象标准,也不是具有切实指导性的具体标准,“从纯理论的角度讲,把信、达、雅并列起来作为翻译标准是具有逻辑缺陷的,因为这似乎意味着:原文不达,也可以故意使之‘达’;原文不雅,也可以故意使之‘雅’。那么,这样和‘信’字,岂不自相矛盾?”③ 《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意谓朴实的内容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的内容又未免虚浮。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反对浮华的辞藻,所以说“辞达而已矣”—言辞足以达意就可以了。《尔雅》序题下疏说:“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论语·述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其中的“雅言”是指区别于各地方言的“诸夏的话”—标准语,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普通话”。但是,严复的“雅”指的不是“利俗文字”—大众的语言,而是“汉以前字法句法”。为了掩盖“达”的矛盾,严复在“畅达”(如“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和“表达”(如“题曰达旨,不云笔译”)之间周旋,取便发挥,借“辞达而已”求“信”—“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借“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求“雅”—“信达之外,求其尔雅”。不难看出,严复的逻辑是:要“信”则必须“达”,要“达”则必须“雅”,换言之,“雅”是“达”的条件,“达”是“信”的条件,“为达”最终成了“求雅”的借口:“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利俗文字则求达难。” 与“并世译才”的林纾相比,严复所译的书总共不过八九种,而在其所译的这八九种书中,只有《群学肄言》、《原富》、《群己权界论》和《社会通诠》四种“略近直译,少可讥议”,④此前“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⑤此后“中间义忄旨,则承用原书;而所引喻设譬,则多用己意更易。盖吾之为书,取足喻人而已,谨合原文与否,所不论也”。⑥严复虽然提出“信、达、雅”,但他本人并未完全履行。 严复是在译介西学的时候提出“信、达、雅”的,因此“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标准完备与否,必须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来审视,不能简而单之地就事论事,从而忽视严复“辛苦辶多译之本心”。 严复“窃以谓文辞者,载理想之羽翼”。⑦于是,从“达”来看,洋务派和传教士翻译的书“不合师授次第”,“不合政学纲要”,有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目的,因而“非命脉之所在”。相比之下,“新西学”的命脉之所在则是“维新”,即运用进化论、天赋人权来反对天命论、君权神授论,用自然科学、机械唯物论来论证无神论,从而“开民智,强国基”。正是“于自强保种之事”,严复才“反复三致意焉”。从根本上说,严复的“辛苦辶多译之本心”是“取便发挥”,其所谓“达旨”是“旨”在“达”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理论的“民权平等之说”、“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自由主义与功利主义学说和自然科学及其方法论。 从“雅“来看,严复以“雅言”来“达旨”是“夫固有所不得已也”,因为当时的白话远未成熟,饱读先秦诗书,受古文的熏陶而成积习,摇头晃脑地读起古书来连平仄也都留心的老夫子大抵不常接触“利俗文字”,对“利俗文字”的运用不像对古文的运用得心应手,但又要

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新理念

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新理念 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新理念 摘要:本文介绍了2001年全国暑期英汉翻译高级研讨讲习班的盛况,从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的角度讨论了本次讲习班带给翻译界和教育界的一些新理念,并对学员反馈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翻译研究;翻译教学;研讨;中国译界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Summer Symposium on Translation in Beijing and the topics discussed at the symposium, which include the new approach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 It also discuss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China. Key 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teaching; Symposium; Chinese translation circle 盛夏时节,来自全国翻译界和教育界的约170名莘莘学子与24位名闻遐迩的翻译家和教育家汇聚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进行了一场几近军事化的学术对垒和教学切磋。在短暂的十天时间里,学员们蓄势待发,情绪高涨,教员们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种与传统的学术研讨和教学模式大相径庭的新路向,给中国翻译和教学界注入了一种新的理念。一、关于翻译研究翻译的学术研究之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让人很自然地想起学术名篇“The

浅谈翻译研究的传统思路及其思考.

浅谈翻译研究的传统思路及其思考 论文关键词:翻译研究传统思路规定性中心性封闭性 论文摘要:在梳理中西传统译论的基础上,认为传统翻译研究思路可概括 为规定性、中心性和封闭性。 一、翻译研究的必要性 翻译是人类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之一。对我国的学者而言,尤其要注意到翻译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已故的季 羡林先生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惝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 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人 的次数大小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 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就是翻译。”(许钧《翻译思考录》,1998)毫无疑问,人类的进步,离不开译者进行积极的翻译实践。而翻译研究较之于翻译实践,其意义应该是不言而喻的。翻译理论是研究和探讨翻译固有的 内在规律,发现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研究翻译理论,可为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提供某些解决的办法。换言之,翻译理论的可 贵之处,在于能用来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翻译研究的必要性由此可 见一斑。I.A.理查兹(IvorArmstrongRichrads)曾说,翻译很可能是宇宙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人类最复杂的一类活动。第一论文范文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4335901.html,编辑。 它的复杂性必然对我们的研究构成挑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断地向纵深的方向 发展并且有所创新。 然而,长期以来,译论研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当然,这并不说明翻 译没有理论研究的必要,刘宓庆就曾在《当代翻译理论》一书的绪论中阐述了 译论的三个职能:认知职能,也就是翻译理论的启蒙作用;执行职能,也就是 翻译的能动性和实践性;校正职能,也就是翻译理论的规范性和指导性。”这些,在为翻译理论正名的同时,也为翻译研究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翻译研究的传统思路 很久以来,对翻译的研究是伴随着翻译活动产生的点滴思考与经验体会, 但事实是,无论中外,自翻译实践产生之日起,翻译研究一直存在,而且源远 流长。“发源于不同民族文化土壤和社会生态环境中的西方译论与中国传统译 论必然沿着各自的发展轨迹,向前推进”。然而,不同的翻译传统却可以产生 出彼此相同或相似的思想和理论。也就是说,中西方翻译研究的传统思路有着 某些吻合的迹象,如苦苦纠缠于规定性的指令、过分注重主客之间的二元对立 以及不懈探讨语言到语言之间的内部转化等等。概括来讲,翻译研究的传统思 路侧重于规定性、中心性和封闭性。 (一)传统翻译研究的规定性 传统翻译研究苦苦纠缠于规定性的指令,翻译理论大多是规定翻译的标准、设立翻译的规范,而不是对人们实际从事的翻译活动进行客观地探讨。在这种 翻译观念的作用和指导下,传统译论投入太多的精力,周而复始地进行两种语 言之间的形式对比,以期找出翻译过程中的双语转换技巧与规律,以此规范、 指导人们的翻译实践,实现译文对原文的“忠实”。与此相呼应,探讨以“忠实”为本的翻译标准,从而构成了两者之间互相依存、共生互动的关系,共同 造就了传统译论以技巧加标准为内容、以实用主义为路向、以规范性态度为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