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后世博时代长三角区域联动效应的同城化研究_曾群华

后世博时代长三角区域联动效应的同城化研究_曾群华

后世博时代长三角区域

联动效应的同城化研究*

曾群华等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411201)

内容摘要:世博会是全人类科技、文化、文明盛会的“重大事件”,在世博会结束后的特定时段内对举办城市、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广泛、深刻、持久的影响与作用,尤其对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意义深远。从后世博区域联动效应的空间影响层面看,主要表现为长三角区域的同城化效应,基于区域共同利益的驱动,各相邻城市之间将通过后世博区域联动的扩散效应、放大效应、辐射效应、溢出效应等各种作用的持续影响,不断加强、加速和深化区域一体化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同质”或“同城”局面。因此,长三角区域应以后世博效应为契机,逐步推动同城化效应在更广更深的领域扩散。

关键词:后世博区域联动同城化效应长三角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12)06-0073-009

一、后世博区域同城化效应的内涵及特征

(一)区域同城化的内涵

同城化是伴随着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的一个崭新的概念,目前对同城化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谢俊贵(2009)认为,同城化是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相邻城市,借由统一的协作规划、协同运行、协调发展,实现功能的放大,从而使相邻城市的居民产生如同生活在同一城市的社会生活感受的城市整体发展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同城化扩展社会发展空间、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扩充社会资源享用、缩小社会心理距离、扩大社会交往范围。赵英魁等(2010)认为城市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城市因地域相邻、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紧密联系,具有空间接近、功能关联、交通便利、认同感强的特征,通过城市间经济要素的共同配置,使城市间在产业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和政府管理上形成高度协调和统一的机制。王振(2010)则将同城化看作是城市圈或都市圈发展、形成的中间过程,其本质是相近的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空间等方面协同发展,共同构建大都市区的过程。

收稿日期:2012-05-08

*课题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俞立中工作室项目(2010.1-2010.12)。

作者简介:曾群华(1978-):湖南娄底人,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的研究。本文参与撰稿人员:徐长乐、暴琪、张倩、胡玲玲、陈晓(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

由此可知,同城化效应是指一定区域内相邻城市间的行政边界逐步模糊,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等被更多的城市共享,区域交流更加频繁,资源要素共同配置,从而达到产业定位、要素流动、城市发展、生态环境、政策措施、社会事业等各方面形成高度协调和统一,弱化原有属地观念,从现实上形成同城的局面。

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看,所谓“同城化”,是指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区内城市之间基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共同目标,突破行政界限,以“同城”的标准,在同质的环境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的新型地域组合关系,是区域一体化在空间上的突出表现形式。同城化的基本内涵可以包括三层含义:

1.区域一体化是区域同城化的必要前提。同城化总是相对于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城市群内部各相邻城市而言的,只有位于同一个区域或城市群内的相邻城市之间才有实现同城化的可能。但相邻的地理位置仅仅提供了相邻城市实现同城化的现实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本身,只有在区域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下这种可能性才能转变为现实性。因此,区域同城化的过程本质上讲就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一种空间响应过程和重要的路径选择形式。

2.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地位的提升是区域同城化的必然要求。一是“谁”与“谁”同城?同城化总是针对区域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而展开的,是中心与周边的一种互动过程。互动的基础,在于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由于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和城市功能定位而客观存在着的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或资源互补性特征。差异性越大,互补性越强,互动性越频繁,联系性越紧密,同城化的效果就越明显。从空间范围和行政隶属关系上看,相邻城市之间的同城化效应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发生于次区域或局域范围内(如同一个省份内)的同城化,如目前广东的广佛、湖南的长株潭、山西的太渝、安徽的合淮、辽宁的沈抚、陕西的西咸、内蒙的呼包鄂等;二是发生于跨省市之间的区域同城化,如长三角、京津冀等。显然,后一种同城化类型的难度将更大,但同城化的效果亦将更显著。二是谁“同”谁的“城”?同城化既表现为周边城市不断向中心城市看齐,通过一体化的措施和手段不断分享中心城市的各类优势市场资源和要素资源;又表现为中心城市通过产业优化与转移、综合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城市能级的提升,不断增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扩散、服务、示范等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形成与其“同质”的局面,以不断摆脱其地域狭小、人口与要素密集、人类活动超强、商务成本居高不下、发展环境趋于恶化等不利因素的阻碍和困扰。因此,同城化既是周边城市借助中心城市的优势资源不断融入“同城”的叠加与累积过程,也是中心城市通过集聚与辐射功能的发挥不断提升和强化其区域核心地位的渐进过程,更是彼此积极缩短时空距离,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共享区域整体发展效益的过程。但鉴于同城化进程中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因此,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区域核心地位和综合服务功能是引领区域走向同城化和提升同城品质的必然要求。

3.周边城市主动接轨中心城市是实现区域同城化的必由之路。在同城化的互动过程中,周边城市往往处于被动、依附的地位。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关键在于在区域一盘棋的整体背景下找准自己的战略位置,明确与中心城市的战略关系,通过主动接轨中心城市、主动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等方针和系列举措,形成与中心城市紧密关联、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的新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苏南地区通过采取“依托上海、错位发展”的发展方针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即为明例。

(二)后世博区域同城化效应的内涵

后世博效应即世博的后续效应,是指通过成功举办世博会这一全人类科技、文化、文明盛会

的“重大事件”,在世博结束后的特定时段内对举办城市、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广泛、深刻、持久的影响与作用。根据国外的实践经验,一届综合类世博会的后续影响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持续周期,通常约为10 12年。

根据作用方式、作用效果和空间响应形式的不同,后世博效应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后世博的区域联动效应就是按照后世博效应的空间响应形式划分的结果。所谓“后世博区域联动效应”,就是后世博效应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时间、空间、对象、过程、功能及作用力等方面的高度契合,并产生聚变式效果的综合表现。根据我们的初步研究,后世博区域联动效应又可细分为区域国际化效应、区域同城化效应、区域制度化效应和区域低碳化效应等层面,其中区域同城化效应是后世博区域联动效应的重要空间表现形式,并且与同城化一样都以区域一体化发展为必要前提。所谓“后世博区域同城化效应”,主要是指通过后世博区域联动的扩散效应、放大效应、辐射效应、溢出效应等各种作用的持续影响,不断加强、加速和深化区域一体化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同质”或“同城”局面,从而推动同城化效应在更广更深的领域扩散。

二、后世博区域同城化效应的动因分析———共同利益的驱动

截至2009年末,长三角16市人均GDP已达60147元,苏浙沪人均GDP也达到49130元,折合美元分别为8805元和7192元,均已整体进入了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其中苏州(84249元)、无锡(81146元)和上海(78989元)都已突破1万美元大关。该阶段长三角地区已基本实现了小康,在产业结构、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城市功能、技术水平、市场化建设等越来越多的领域和层面上显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区域合作与发展的迫切愿望,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区域共同利益。

所谓“区域共同利益”,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内部各城市和地区之间自发形成的某种趋同的利益诉求和某种一致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其基本特征就是彼此利益关系的相互融合与相互渗透,利益主体和各自的“利益蛋糕”越来越难以明确划分,利益边界越来越模糊不清,呈现出内在关系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外在关系上“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鲜明特点。城市、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被越来越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彼此谁也离不开谁。伴随着区域共同利益的培育和发展,现阶段长三角地区的整体特征开始逐步显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之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开始逐步发挥效应。近年来长三角如火如荼般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热潮和日益广泛深入的同城化进程,就是在区域共同利益强烈驱动下的一个必然的战略选择。而围绕“长三角联手共办世博会”的共同目标,举办城市与区内各城市之间在资源共享、规划共构、交通共建、产业共兴、市场共融、环境共保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其后续影响的持续发挥必将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同城化发展的重要推手,成为区域联手实现共同目标、同享区域共同利益的重要典范。

(一)区域一体化是后世博区域同城化效应的前提

就同城化的外在动力来说,它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客观要求,是在区域一体化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的良好手段。就其根本原因来说,同城化是人类利益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重要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区域共同利益的培育发展过程。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本质的动态过程可以概括为,城市群是在经济主体区位选择的基础上,通过产业部门结构和城市景观空间结构的演化,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和城市功能一体化,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城市间利益的协同化,最终实现区域联动和同城化发展。

(二)城市转型是后世博区域同城化效应的催化剂

长三角在“对接上海、共同办博”的过程中,各个城市都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软硬环境的对接、突出城市特色元素等方式加快城市转型。尤其在后世博时代,随着大浦东、大虹桥布局的逐渐形成,各个城市都积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重塑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城市形象与内涵,打造城市新名片,为后世博区域同城化效应注入了新的催化剂和新的活力。

(三)网络社会是后世博区域同城化效应的助推器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系统、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的变化,同时也重构了全球的物理和虚拟空间结构形式。在区域范围内,网络社会通过对区域社会和空间组织结构的影响助推了区域同城化进程。首先,网络社会促成信息城市出现,减少了地理摩擦,影响着区域—城市空间组织结构。其次是网络社会形成新的社会认同。网络化有助于减少人们对认同感的抵制,有助于社会机制的重建,从而为同城化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最后是城际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同城化的发展。区域交通网络化、信息网络化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网络化不仅能加快城市之间要素的流动速度,而且能够加快城市之间的一体化进程和城市功能的衔接和匹配,进而实现城市功能的转化和同城化的发展。

(四)产业升级是后世博区域同城化的重要表现

上海世博会的科技、生态、低碳等理念,对加快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整合与分工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将促使长三角加强地区之间的实质性合作,推动同城化发展,最终形成梯度分工、战略合作、各具所长的局面。作为产业升级与转型的突出表现,区域旅游共同市场的形成是长三角同城化的最直接表现。在短假增多的现实背景下,周边短线游将集中释放,尤其在世博期间,受上海世博游的溢出效应的影响,游完世博游苏浙成热点。从产业布局来看,在信息化和科技化影响下的产业分工,将是价值链导向下的产业链分工。大城市的企业总部通过产业内部的关联关系,把周边城市的产业布局和发展与大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布局的同城化趋势。

(五)扁平化管理是后世博区域同城化效应的新模式

扁平化管理对同城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政府、企业和社会管理模式的影响上。从对政府管理形式的影响看,主要是加强了政府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区域之间的协作以及政府部门间的对接,区域法制建设将能更加完善和合理,政府部门的职能将由以纵向联系为主向以横向联系为主发展。扁平化管理对企业管理和组织形式的影响更为明显。同城化的实现有利于企业属地由单一城市向多个城市和地区乃至世界各地发展,促进了企业内部纵向的垂直分工和横向的水平分工。而人口居住的同城化对一个城市的人口结构、户籍管理、公共设施配置、社会事业和房地产发展都将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城市的空间和城市的管理必须积极应对、相互开放,城市间的社会福利与社会管理的一体化发展将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六)以民为本是后世博区域同城化效应的关键所在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是对党中央倡导的“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现代城市及城市群健康发展的最好诠释;各地为共同办好世博会而开展的各项场馆建设及配套设施工程建设,说到底都是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方便城内城际出行、丰富城市文化生活的民生工程。而世博经济所带动的会展、旅游、餐饮、物流、金融、信息、房地产等产业的蓬勃发展,既是促进举办城市及整个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拉动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凡此种种,最终都将归结于城乡人民群众生活安康、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根本目的

和要求之上。

三、以后世博效应为契机,促进长三角区域同城化发展对策分析

“同城化”实际上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行政分割和保护主义限制,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以达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战略。而后世博会区域联动效应则是实施上述发展战略、推动长三角区域同城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周边区域的联动效应给长三角区域的同城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长三角各城市和苏浙沪三省市都应充分利用后世博区域联动效应所带来的重大历史契机,制定和采取相应措施,促进长三角区域同城化的加快发展。

(一)延伸后世博的区域放大效应,加快跨地域的资源与要素流动

后世博的区域放大效应主要体现在世博结束后区域合作领域的拓宽、区域联动程度的强化、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深化、区域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等各种过程的放大对区域联动与发展带来的效应与影响。根据国际经验,世博会的举办对区域联系的加强及同城化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1970年大阪世博会通过完善以大阪为中心的交通网络体系,促进了关西经济圈和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的形成,也推动了日本太平洋沿岸区域的同城化进程。长三角应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完善区域的软硬环境,以政府推动、市场导向和企业主导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作为长三角同城化的基本战略,破解行政壁垒,加快跨地域的资源与要素流动。

1.从硬环境的建设看,三省市首先应做好区域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的规划建设,尽快成网;其次,应完善高速公路路网建设,统一标识,统一标准,强化配套,拾遗补缺;再次,应加强区域三大港群(含海港与空港)的分工协作与整体提升,积极探求互利共赢的管理运行模式;最后,应继续强化大虹桥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进一步完善对外衔接、对内换乘、综合配套功能,为资源与要素的流动创造无障碍的物质基础,以尽快实现区域交通网络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沪宁杭“金三角”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上海至苏浙24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二小时交通圈,苏浙沪25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之间3小时交通圈。

2.从软环境的建设看,首先应破除区域行政和制度壁垒,在长三角六巨头或泛长三角八巨头会议上增补同城化的合作专题,重点围绕长三角区域规划重点要求的产业发展与布局、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等八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共同建立“后世博协调平台”(图1);其次,在城市经济协调会层面增设同城化委员会,深化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机制,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规划中三个战略定位和两个发展目标的实现;最后,应以世博会的区域安保联防为成功范例,实现跨区域的居住证制度的互认;加强异地居住、医疗、子女教育、就业、养老等方面的政策设计与制度协调,为资源与要素的流动提供无差异的政策环境。

(二)强化后世博的区域乘数效应,推进跨省市的产业升级与转型

后世博的区域乘数效应主要体现在世博给区域发展带来的各种拉动效应在后世博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将成倍增长或以乘数加速增长。因此,三省市应以后世博的区域乘数效应为契机,紧紧围绕共同打造“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战略目标,共同推进跨省市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首先,要认真梳理分析区域同城化效应对上海未来发展可能带来的诸多积极影响(如高端产业、高级人才、高消费群体的“三高”集聚效应)与消极因素(如传统制造业加速转移可能造成的本地就业与社会稳定问题,高商务成本下的部分产业要素流失问题、战略性新

图1后世博区域协调平台示意图

兴产业的同质竞争问题等),立足长三角区域产业整体转型升级的战略全局,始终不渝地坚持“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重新思考上海的产业方针,重新定位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关系,在不断优化上海自身产业结构的同时,为周边地区的产业调整与升级腾出空间和不断向上的牵引动力;其次,应认真概括归纳世博会所展示的世界各国最新的科技成果、产品和工艺,通过三省市科技管理部门合作、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高科技园区合作和高科技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围绕若干个重大领域、重点行业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性技术开展区域联合攻关及其消化、吸收、推广、再创新,共同培育有分有合、行业细分、竞合互促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群落,抢占国内外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部分高科技产业领域的战略制高点;第三,应充分发挥上海科技、金融、人才资源优势,通过园区异地扩张、园区联盟等方式推进跨区域的产业并购与重组;通过总部经济、规模经济等加大龙头产业的带动力度,加强区域内主要产业的紧密联系,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力度,引导各城市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和形成价值链导向下的产业链分工体系,进一步促进产业布局的同城化趋势。

(三)传承后世博的区域文化效应,促进城市生活理念的转变

后世博的区域文化效应主要指以世博主题、世博精神给区域城市文化、城市生产生活带来的辐射效应为契机,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共生、城市文化创新与实践、跨地区文化交流与城市文化变迁以及生态文化等问题,加强区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首先,作为永久保留的“一轴四馆”,不能仅仅只成为上海的新地标建筑,而应发挥其文化效应的后续传播与传承功能(表1),扩大其作为传播建筑与景观文化、科技文化、低碳文化等方面的效应。例如可在世博局、文化局、博物馆等相关部门的组织和管理下,在世博文化中心建立世博文化博物馆或文化展区,给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区域提供区域文化交流与世界文化传播的平台,不断传承世博会所展示的先进文化理念、创新文化精神、科技文化实践等,在后世博时代继续演绎建设“更美好”的城市和生活以及实现文化和谐的真理;其次,从横向看,应以世博会所展示的创意文化元素为契机,以网上世博为平台,将区域的资源配置转向集中关注城市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创意要素上来,整合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宁波等现有创意基地的要素资源,建立跨区域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打造长三角创意文化产业和时尚产业集聚带。同时,利用世博所展示的数字技术,打造

无界域“虚拟集聚区”,构建一个集创意产业和创意文化的研发、生产、流通、交易为一体的数字

化平台,最终使创意文化产业成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有力的支柱之一。从纵向看,区域文化

的融合应从城市社区———城市———区域———民族———全球五个维度逐一展开①(图2),以突出

城市各社区个性文化的积淀性与凝聚力为起点,围绕城市文化的独特性与文化竞争力的提升,加

强跨区域文化的融合与协同,

发挥民族文化的广泛性与精华国粹,有效吸纳世界文化的包容性,不断地推进区域城市生产生活方式逐渐从社区走向区域融合,最终实现与世界全球文化的接轨,推动都市城市文化的发展、提升城市居民的心灵境界,促进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表1

“一轴四馆”功能及后续利用表一轴四馆位

置功能后续利用世博轴浦东世博园区中心地带大型商业、交通综合体,是世博园区最大的单体项目,是世博园区空间景观和人流交通的主轴线继人民广场、

陆家嘴之后的第三个市级中心、

传播世博建筑与景观文化、展示充分利用雨

水和阳光等自然资源的科技

文化

中国国家馆世博会园区浦东A 片区,世博轴东侧上海世博会核心展示

世博会永久性的专题博物馆、

各地举办各类展览和活动的

场所世博主题馆B 片区世博轴西侧承担演绎、展示主题的重任城市绿色、节能、环保的展览场馆;政府、

企业交流学习的专业场所

世博中心卢浦大桥东侧世博园区B 片区滨江绿地内举办高层次论坛、庆典活动、接待贵宾以及发布新闻上海“两会”

的专业会场、长三角乃至全国重大事件的联

合会场、

东亚地区一流的国际会议中心

世博文化中心世博会园区浦东B 片区,世博轴以东满足世博会大型文艺演出需求

上海与长三角的国际文化交

流中心、文化博物馆、世界博

览馆图2世博主题文化辐射层面图

(四)放大世博的区域溢出效应,提升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能力

后世博的区域溢出效应主要指世博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理念对区域发展带来的技术外溢作用和科技协同创新动力。作为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长三角在世博结束后,首先,应在世博局已建的世博平台和网上世博的基础上,通过共同打造和建立展示世博创新科技的公共传播信息平台,逐步将信息平台从上海扩展到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给各地展示未来城市生产和生活发展的新能源技术、生态技术、智能化信息技术等,充分发挥世博科技所带来的溢出效应,激发人们的创新追求和城市活力,加快推动城市发展和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其次,2005年启动“世博科技行动计划”给世博的举办开展了园区内外交通管理、世博会高强度客流的安全集散、客流导引、多语种信息汇聚与发布、世博会指挥监控应急系统等多项科技攻关和项目布局。后世博阶段,应将“世博科技行动计划”转移到区域的“世博科技协同创新计划”上来,通过长三角三地政府自上而下的方式联合打造区域知识创新、政策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创新人才培育等五大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以企业联盟、园区经济、产学研合作等自下而上的方式作为产业升级、技术转移、联合攻关和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推动大型跨区域研究中心的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吸收、消化与创新,引领整个区域逐步向资源共享、规划共构、交通共建、产业共兴、市场共融、环境共保的目标发展。

(五)响应后世博的区域生态效应,推进区域低碳社会的实现

在世博会筹备、举办全过程贯彻“低碳”理念,“低碳世博”正在大力推进并得到全社会积极响应。而且,这些环保措施多着眼建立长效机制,将在“后世博”时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作为率先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长三角地区,应充分利用后世博的区域生态效应,推进区域低碳社会的率先实现。首先,继续推广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进行示范应用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太阳能、智能电网、LED照明等低碳技术,尤其是继续推进世博期间的“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等活动,在同城化的“低碳之旅”中传播“低碳经济”、“低碳产业”、“低碳生活”等理念,引领未来城市生活和生产发展方向,以实现城市运行的低碳化目标。其次,针对长三角资源短缺、过分追求GDP的增长、经济发展对工业化的过分依赖、污染严重等严峻的现实问题,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对一些污染严重、碳排量大的企业应实施关停淘汰或通过异地转移与搬迁实现技术的升级改造,降低单位GDP能耗,提高诸如钢铁、石化、建材、造纸、印染等高碳产业准入的市场门槛,并将企业的常年碳排放置于“世博自愿减排平台”交易,以此进一步扩大“低碳世博”的社会效应,同时积极发展如电子信息业、金融、物流、现代服务业等低碳产业。最后,作为低碳世博的率先实践地,上海应借举办世博会的契机,率先转变发展方式,率先设计低碳相关领域的区域标准和建设规范,在城市建设领域大力发展和推广低碳科技和绿色理念,将绿色节能、低碳减排作为未来城市建设、运营的主旋律。长三角区域则应响应“低碳世博”理念和技术,根据区域未来发展的需求,提出实现区域同城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将区域的低碳发展作为提升区域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以及“十二五”的战略目标之一,对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进行全面规划、部署和推动,构建有区域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

四、结语

上海世博会是长三角各城市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繁荣城市文化、共同赢得区域合作一体化的实践平台和重要契机,应充分抓住世博机遇、放大世博效应,以长三角区域规划为引导,联手

强化同城化效应,务实推进长三角城市间合作,力争到2020年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参考文献:

1.谢俊贵,刘丽敏.同城化的社会功能分析及社会规划试点[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8):24-28.

2.赵英魁等,沈扶同城区域协作探索———以沈扶同城化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10.3:85-88

3.王振,长三角地区的同城化趋势及其对上海的影响[J].科学发展,2010.4:101-108

4.满媛媛,上海世博会———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引擎[J],经营与管理.2010.2:19-20

5.徐长乐,陆骏,董波,上海世博会对长三角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方式[J],上海投资.2005.7:52-57

6.陈建军.长三角经济合作模式:政府推动和企业主导[J].浙江经济:50-51.

7.胡彬.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的影响效应与促进作用[J].当代财经,2009,5:81-86.

8.陈信康.上海世博经济研究专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2:182-188.

9.徐长乐.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长江三角洲及长江经济带的影响.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世博专题研究报告,2003:317-350.

注释:

①陈信康.上海世博经济研究专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2:182-188.

Research of Effect of The Same City of The Regional Interaction of The Post-World Expo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Zen Qunhua etc.

Abstract:Expo is the humanity,culture,civilization“event”.In the specific period of after Expo,it will have a broad,deep,lasting impact and effect on the host city,national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especially with far-reaching on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the peripheral area.From the level of space effect,the regional interaction of the post-World Expo mainly reflect the same c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Driven by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the region,the neighboring cities after the World Expo will be constantly enhance and accelerate and deepen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space by showing a“homogeneous”or“City”situation by means of the continuing impact of various effects such as diffusion effects,amplification,radiation effects,spillover effects of regional linkage effects.Therefore,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should be take it as an opportunity to gradually promote proliferation of effects of the same city in the broader and deeper areas.

Keywords:the Regional Interaction of the Post-World Expo;effect of the same city;the Yangtze River Delt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