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学概论复习题.doc

社会学概论复习题.doc

社会学概论复习题.doc
社会学概论复习题.doc

社会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社会” 一词源于(A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I )徳国

2、 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C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 孔徳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C )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 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B )。

5、 文化是指(I ))。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氏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6、 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 D )

A 弗洛伊徳

B 莱格

C 米徳

7、 “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B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8、 “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B )

A 米徳

B 库利

C 布卢默 9、 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A )

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D 马斯洛 D 自尊的

D 托马斯 A 朋友谈心B 观众看电影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0、根据交往的(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

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I ))。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徳

13、 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14、 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彖称为(B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I )球迷闹事

16、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17、 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B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18、 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B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I )陈千秋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彖是(D )。

A再社会化B特殊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I)继续社会化

20、 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B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21、 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22、 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交换关系

23、 管理学家(

A 泰罗

)o C 存在长久 )。 联合家庭 )。 对立关系 I )综合性功能

其他家庭 B 索取关系 C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 “X 理论”和“Y 理论”。 法约尔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I) 奉献关系 24、 霍桑实验得出的著名结论是:人是(B )。 A 经济人 25、 注重对人的管理, 论属于(B

B 社会人

C 以工作任务为屮心, 复杂人 I )能力人

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 )o A 家长制 B 26、 ( A )是手工业作坊的管理方式,

A 家长制

B 科层制

C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I )当代管理理论

C 是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社会组织状况有关的。 泰罗制

D 流水作业制

27、 我国的社区研究是从以(A )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师生开始的。

A 费孝通

B 吴文藻

C 严复 I )康有为

28、 农村社区成员是以(C )关系为主要纽带的。

A 业缘

B 地缘

C 血缘

D 趣缘

29、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D )。

A 城乡对立

B 缩小城乡差别

C 农村发展为城市

D 城乡协调发展 30、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彖,这种现彖被称为(B )。 A 过度城市化 B 逆城市化 31、 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A

A 芝加哥学派

B 纽约学派 32、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A

A 帕森斯

B 斯宾塞

C 郊区化 )提出的。 C 华盛顿学派 I )城乡融合

I )哈佛人学学派

C 库利

33、 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C A 迪尔凯姆 B 帕森斯 34、 我国消灭剥削阶级采取的政策是( A 肉体上消灭 B 财产全部没收 35、 整合作用是指(C

A. 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

C.社会各部分协调成为一个整体 丁伯根 )

D 吴文藻 C 韦伯 I ))。 C 让其自生自灭D 针对不同情况釆取不同政策 B.将社会的各个部分合在一起 D. 一个社会的稳定 36、 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 A 制度化优先

37、 社会制度的设备系统包括( A 规则性设备 B 38、 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

A 罗斯

B 默顿 B 制度化冲突 【)) 组织性设备

C )。 C 迪尔凯姆 C 制度化逃避 和彖征性设备。 C 概念性系统 这种现象称为(C )。

D 制度化建设 D 实用性设备 D 韦伯

39、手段一一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这称为

(C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I)反叛

40、手段一一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放弃文化目标,但遵从制度化手段”,这称为(B )。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

41、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个部分间的不整合、不一致,是哪一种越轨行为的理论(A )。A

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徳的人格理论

42、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C )。

A消极的控制B外在控制C积极的控制0非正式控制

43、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C )。

A社会制度B法律C社会行为规范D政府

44、什么问题正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C )

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

45、我国的基本国策是(B )。

A加强精神文明建设B计划生育C缩小城乡差别I)扶贫

46、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A )不相适应。

A物质资料再生产B自然环境C生产资料D社会发展

47、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D )。

A就业B失业C显性失业D不充分就业

48、对贫穷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A )。

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

49、社会保障的实质是通过(B )再分配来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A社会保险基金B国民收入C社会自筹资金D福利基金

50、社会保险是(B )。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

51、社会工作是指(A )o

A推行和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B本职工作之外为群众服务

C没有报酬的为群众服务的工作D国家组织的社会服务工作

52、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

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C社会均衡论I)文化类型说

53、“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A )的观点。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

54、“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说法。(A )

A文化类型说B生物有机体说C历史三阶段说D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

55、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作(D )。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

56、《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是(B )。

A 丁伯根B托夫勒C佩切伊D贝尔

57、不发达国家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状态,这是(C )的观点。

A信息社会论B社会趋同论C依附理论D后工业社会论

58、社会趋同论最早是谁提出的。(B )

二、填空题

1、 人要进行两种生产:一种是牛活资料 的生产;一种是人类自身 的生产。在生产中体现出 两种关系即:自

然关系和社会关系。

2、 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孔徳开始的,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

3、 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 康有为,在1891年。

4、 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一个社会群体不是个人的累加而是结构的总和°

5、 需要的社会性是指需要的提出和满足都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6、 按照社会需要的对象分,我们把它分为物质、精神和社会综合性三类。

7、 生存、 享受、 发展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 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 》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9、 马克思从 宏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则是从 微观上 阐述了需要层次论。

10、 社会交往是人们Z 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11、 社会文化的传播有两种不同的渠道:即 正式的利非正式的渠道。

12、 根据交往的主体可以把交往划分为个人交往和群体交往。

13、 冲突的根源是 社会资源相对有限,特点是 破坏性。

14、 从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以分为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

15、 集体行为的特征是:非组织性、 突发性 、反常性。

16、 集体行为的类型是:骚动、传闻、社会动荡

不安、

社会运动° 17、 人的社会化进程,是指人的需要与社会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变化的过程。

18、 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 和 社会环境。 19、 人的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包括 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和 人有语言的能力。

20、 语言 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符号乙一。

21、 社会群体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个人层次上,是人进行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二是群体层次上, 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

22、 在社会学屮,通常按照群体成员Z 间互动的特点,把社会群体分为初级社会群体和次级社会群体。 23、 人际关系亲密是初级群体的最重要的特征

24、 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包括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 三种形式。

25、 家庭的发展经历了血缘家庭一、普那路亚家庭、 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四个阶段。

26、 从家庭结构的角度,通常把家庭分为 血缘家庭一、普那路亚家庭_、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A 弗兰克 B 丁伯根 59、“后工业社会”论是由谁提出的。 A 贝尔 B 弗兰克 C 普雷毕什

I )沃勒斯坦

(A )

C 奈斯比特

D 达伦道夫

60、通常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有普遍调查、

A 经常性调查

B 一次性调查

C 抽样调查 I )问卷调查

C )。

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和(

27、以组织的功能为标准可以把社会组织划分为儷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一其它家庭等。

28、依据组织的严密程度可以将社会组织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止式组织。

29、组织与环境Z间的关系主要是能量交换关系关系。

30、提出“经济人”假设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是泰罗。

31、我国组织管理屮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家长制管理较为普遍、行政因素干预管理、重人性、轻规则。

32、“社区” 一词由徳国的社会学家最先使用的。

33、农村的居住特征主要表现为大聚居小分居的居住方式。

34、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

生活共同体。

35、按城市的功能可以把城市划分为政治城市、工业城市、商业城市、文化城市和旅游城市等。

36、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有以下三个观点:优先发展农村、优先发展城市、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37、社会的三次大分工是指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岀来。

38、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是财亶、吏望、权力。

39、我国目前的阶级结构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一个个体劳动者阶层。

40、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普遍性、变异性、相对稳定性、阶级性。

41、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家庭制度和经济制度;派生的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宗教制度和教育制度。

42、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概念系统、规则系统、组织系统、设备系统。

43、制度建设与制度改革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应同步进行。

44、道徳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

45、社会舆论的基本特点有:现实性强、集体的产物、大众传播。

46、越轨行为是对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违反,是社会控制的对象。

47、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是具体时间、具体地点、体情境下行为者应该遵守的社会规范。

48、犯罪预防的措施有:教育、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49、我国的人口问题表现为人口数量庞大、人口素质低;其成因是政治原因、人口惯性、文化及社会因素

的影响。

50、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牛产同物质资料再牛产不能合理配置。

51、失业有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两种存在形式;我国面临就业问题主要是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和解决隐

性火业问题两个方面。

52、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三项内容。

53、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

54、我国的社会保障在城镇主要采取了就业保障和价值补贴制度。

55、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范畴有农村救灾、“五保”制度、合作医疗制度、扶贫°

56、人类要善于利用自然环境为社会发展服务,要保护资源、开发资源、利用资源三种措施统一考虑。

57、社会流动按流动主体划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群体流动;按流动方向划分有水平流动、垂直流动;

按运动方向参照划分代际流动、代内流动。

58、1963年周恩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并指出四化的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59、我国现代化战略的确定依据?是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60、社会调查方法可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

三、名词解释

1 ?社会一一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属于结合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2.社会学一一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们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需要一一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生产和匮乏感,而其要求尚未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其特点有必然性、客观性、和社会性。

4?社会需要一一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5?文化一一有广义和狭义Z分。广义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成果。狭义指人的意识状态。社会学采用的是广义的。社会学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屮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这些产品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文化有三个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综合文化。

6.社会交往一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Z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活动。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

7.群体交往一一是指个人与个人Z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活动方式。

&社会角色一一当一个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行为角色扮演。

9.角色冲突一一是指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一个人同时担当的几个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出现左右为难的现象。

10.社会地位一一简称“地位”。社会成员在社会系统屮所处的位置。一般由社会规范、法律和习俗限定。它常用来表示社会威望利荣誉的高低程度,也泛指财产、权力和权威的拥有情况。

11.角色扮演一一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担当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12.组织环境一一是指所有潜在影响组织运行和组织绩效的因素或力量。

13.社会组织目标一一简称组织目标,它是该组织努力争取希望达到的未来状态。

14.集体行为一一也称群众行为,指人们在群众中的行为有时完全失去他们原来的个性,他们被感情所支配,或者放弃了那些在正常情况下的重要约束

15.时尚一一又称流行,是对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崇尚方式。其特征是新奇性、相互追随仿效及流行的短称性。社会成员对所崇尚事物的追求,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16.人的社会化一一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17.内化一一是指人把外界事物,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和高级神经活动,转变人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18?社会群体一一是指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19.初级社会群体一一是指由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20.家庭一一是指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21?社会组织一一一是指社会上存在的一切人类活动共同体,包括家庭、家庭、工厂、机关和学校等;二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是更高级、更复杂的社会组合方式。

22.科层制一一又称官僚制,是指社会组织内部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

23.社区一一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24.农村社区一一又称乡村社区,是指以农业为主要活动的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共同体。

25.城市社区一一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6.城市化一一主要是指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往地的过程。

27.社会分化一一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Z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最主要的,起作用的分化是社会经济领域内的分化.

28.社会分层一一是指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由于社会是一个组织系统,因之在系统的结构上就形成上下不同,而有一定联结和关系的若干层次?社会分层是社会分化的一个最重要形式。

29.社会制度一一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30.制度化一一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

31.社会控制一一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制约和限制,使Z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的约束。社会控制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E. A.罗斯于1901年提出来的。

32.社会舆论一一也称公意,是社会上众人以言论形式表现的对于某一事件或现彖的大致相同的看法,是公众对此一事件或现彖的是或非的评价,社会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行为,发挥社会控制作用。

33.就业一一就是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竝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

34.群体意识一一是基于个人对群体的认同和归属而形成的成员对群体的责任感,它是集体成员为了维护群体利益、实现群体目标自己应该怎样做的考虑,具体表现为群体成员为了群体利益而釆取的积极主动的努力。

35.越轨行为一一也称违规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反应遵守的社会规范的行为。越轨行为是针对具体条件下的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言,它是对社会或群体所期望的角色行为的偏离。

36.社会问题一一是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扩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失调、人与环境关系失调两个方面。

37.失业一一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或虽然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38.社会保障一一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主要是经济上、物质上的帮助,是当社会成员遇有困难时的一种援救措施。

39.社会工作一一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怵I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牛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40.社会变迁一一是指一个社会屮,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

变动过程。

41.生活方式一一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人们生活表现的类型化了的活动形式和特征。

42.社会流动一一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的社会流动一般仅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迁。

43.社会现代化一一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 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四、简答及论述题

1、社会学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基本特征:1)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

2)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屮,人们Z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

3)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

4)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研究。、

5)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功能:第一,可以使人们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

第二,增长社会管理才干,为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出贡献。

第三,能够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四,能为发展边缘学科和多科性综合研究作出贡献。

2、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表现在:(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人的行为追求一定的目的,包括物质利益、成长条件、社会关系和精神食粮,这些目的构成人们行为的动力,构成人们向自然和社会进取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

(3)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3、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论点:第一、“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暂短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第二、“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岀现并取代他的位置;当着个被满足了,又会有一个站到突出位置上来。”

需要层次论分为5个等级: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4、社会交往的意义是什么?

(1)人类离不开交往。

(2)社会交往是个人成长的条件,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习得知识、形成自我概念并认识自己。

(3)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同代人交往可能扩大文化的享用范围,不同世代间的交往可以传递社会文化。

(4)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人们通过交往而形成社会关系,进而形成社会。人们的共同活动或交往推动着社会发展。

5、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双方需求的互补性;第二,态度的类似性;第三,双方距离的远近;第四,交往频率。

6、时尚形成的条件及功能。

顾名思义,时尚为众人一时所尚,因而非常规性、甚至突发性成为其重要特点。时尚所崇尚的是新出现的某种事物;包括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服饰及语言。但时尚所崇尚者并不一定是新生事物,如果被崇尚的东西是被社会认同的有价值的,它可能会保留下来。而大多数时尚是短暂的,时间一过,时尚也就自动消失,它不能被保留下来。这样,许多时尚与社会认可的新生事物无关。另外,社会常对某些时尚给以消极评价,例如赶时髦是说它长久不了,时狂则说某些人达到发狂的程度,更有贬意了。当然,时尚有时也包含着新事物的萌芽。其流行的特点一般是:一、自上而下的传播;二、由核心群体向边缘人群的传播;三、时尚的流行具有循环性。

其功能表现为:第一、时尚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快。第二、时尚作为对惯常行为模式的偏离,其流行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清新的空气,使社会牛活变得牛动活泼。第三、对落后观念的冲击,可能导致社会生活方式的革新。第四、在商业社会中,时尚可刺激消费、活跃经济。不健康的时尚会表现出负效应。污染以致毒化社会空气,炫燿消费造成浪费。

7、社会化的涵义及实质。

社会化的涵义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8、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一,传授生活技能。(1)基本生活的各种动作技巧;(2)基本生活技能是社会交往的技能;

(3)人们要谋求一定职业生活的专业知识技能;

第二,教导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第三,指点生活目标、人生观:是使人们如何观察、看待人生、理解人生,也即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的问题。

第四,提供角色人选

9、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

1?个性的形成有其心理、生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的形成都有影响。

2.—个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人的个性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因此,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10、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特征及功能。

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特征是:第一,初级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

第二,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Z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

第三,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第四,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际关系亲密。

第五,初级社会群体把满足其成员的需求防在首位。

初级社会群体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第一,初级社会群体是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

第二,初级社会群体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社会需要。

第三,初级社会群体是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第四,初级社会群体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

11、家庭的结构类型及及其功能。

家庭的结构类型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和特殊家庭。

功能:经济功能、牛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

12、目前我国城乡家庭功能的异同。

(1)首先指出家庭所具有的一般功能: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利娱乐功能等。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家庭功能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表现为集体化时期家庭生产功能的丧失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生产功能的恢复。但家庭仍较全面地承担着各种功能。但也有部分家庭由于其成员在乡镇机关或企业工作而不具有生产功能。

(3)城市家庭有多种功能,但基本上不是生产单位或不具有生产功能。但也有少数家庭由于其成员从事个体劳动而具有生产功能。

(4)城乡家庭在各种功能的强弱程度上也有不同,如农村家庭有较强的赡养功能,而城市家庭的消费功能、娱乐功能要强一些。这与它们所基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关。

(5)另外,在农村,许多家庭具有宗教功能,在城市,部分家庭具有政治的功能。

13、目前我国家庭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婚姻的缔结过程屮,仍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彖。

第二,早婚、违法婚姻问题严重。

第三,独生子女问题。

第四,老人赡养问题。

第五,离婚问题。

14、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组织是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任何组织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有计划组织起来的, 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因此其目标比初级社会群体目标更固定。

第二,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任何组织都是为了担负一定的社会任务而成立的,因此,建立Z初其目标就简单明了。

第三,社会组织成员间不那么亲密。由于组织是为完成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内部成员之间是工作关系,对事不对人,因而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少带感情。

第四,社会组织中的成员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

第五,社会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15、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社会组织的环境是影响组织生存、运行和变化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主要指组织的外部环境,即影响组织的外部因素。例对于一家工厂来说原料供给者、合作者、竞争者、产品消费者、工商管理机构乃至社会政策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对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由于社会组织是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所以, 它必须适应环境的关系。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的部门或增或减,或加强或削弱,这就是环境变化引起的组织结构的变化。实际上,任何社会组织的变化也会对环境发生一定的影响。

16、社会组织目标对组织存在与发展有何意义?

第一,目标是社会组织牛存合理化的根据,是组织承担社会职能的集中体现。组织只有承担有利于社会的职能,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帮助,也才能正常运转。

第二,目标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相互区别的标志。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组织,只有通过其目标才能区分其性质与职能。

第三,目标是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基础。各个社会组织根据其目标给其成员下达各种工作任务, 形

成工作关系。

第四,目标是团结和鼓舞社会成员的力量。成员加入组织都是抱有某种目的,因而组织目标就成为引导、鼓舞成员努力工作的力量。

第五,目标是衡量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组织成员通过工作实现的状态与目标规定的希望状态的吻合程度,来衡量其活动成效的高低。

17、科层制的涵义及其功能分析。

科层制又称官僚制,是指社会组织内部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

科层制的功能:①正功能:部分对整体的协调所起的积极作用。②负功能:部分对整体的协调和实现目标所陈胜的跚面影响。

18、社区的构成要素。

第一,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相互联系的人群

第二,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

第三,共同的社会生活

第四,有自己的社区文化

第五,社区居民在情感和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9、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农村社区又称乡村社区,是指以农业为主要活动的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农民以农为主,自给自足是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城市居民以工商业和其他非农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农村社区组织结构简单,家庭是其基本的活动单位和组织形式。城市社区居民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农业社区血缘关系是维持农村运行的主要纽带,乡土观念浓重,安土重迁。城市社区成员的异质性高。因为居民Z间缺少血缘和地缘关系,人际关系感情色彩淡薄。农业社区生活水平低,生活方式简单,城市社区生活水平高,生活方式多样化。农业社区人口聚居的规模小,密度低,土地占有是农业阶级、阶层划分的主要标准。城市社区人口聚居的规模大,密度高,这点巳成为人们划分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一个标准。20、试述城乡关系的发展及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城乡关系的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城乡分化,在远古时代,只有农村而无城市,随生产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城市才逐步从农村分化出来。

第二阶段,城乡对立。即城市统治阶级在经济上剥削,政治上压迫农村,造成农村与城市的尖锐对立。

第三阶段,城乡差别。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成为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屮心,使城乡居民在经济收入,物质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程度等方面均高于农村,出现城乡差别。

第四阶段,城乡融合。这是把农村与城市放在一个系统中加以全面规划的思路,使二者做到优势互补,形成二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我国城乡关系解放前是对立的,解放后,城市关系由对立转变为差别,城市优于农村,为了缩小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我国提出“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政策;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沟通,城乡Z间广泛进行劳动力、资源、技术、产品的交流,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城乡结合,城市支援农村。国家从“六五”开始就有计划地帮助农村的发展。城乡融合发展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复杂性很大,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21、社会分层的具体标准。

所谓社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系列。徳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了财富、声望、权力是社会分层的标准。

22、试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的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阶级必然随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 由于他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屮所处的地位不同,其屮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23、阶级划分与阶层划分的区别。

划分阶级的依据是人们在经济结构屮的地位,而阶层划分是在此基础上,还包括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政治权力的大小和其它社会因素。因此,阶层划分是阶级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分层。

24、社会制度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所谓社会制度,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在这一的历史和实现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构成社会制度有四个方面的要素,EP概念系统、规则系统、组织系统和设备系统。

25、社会制度的功能。

第一、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第二、提供社会化和社会选择机制。

第三、对社会起整合作用。

第四、传递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26、社会控制的功能。

第一,维护社会秩序。为了社会的稳定,统治者或社会利益代表对某些不能实践行为规范的人们实行控制。

第二,维护正常生活。人们总是希望在有秩序的社会里生活,社会控制是保护社会有序的条件。没有一定强度的社会控制,正常的秩序无法保证,人们平静的生活就不能实现。

第三,促进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形式有二:一种是急剧变化,通过暴力来打破旧社会,创立新社会。另一种是在正常秩序下逐步发展。社会发展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有时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中,不可避免地他人发生矛盾,因而社会控制就会把这种矛盾控制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此夕卜,也不能忽视社会控制的消极作用,因为严厉的社会控制会激化矛盾。

27、道德、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

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道徳由道徳原则、道徳规范和道徳后果三部分构成。一个人的道徳感、道徳意识,实际上是社会或群体价值在他身上的内化。如果一个人有道徳感,那么当他做了不利于社会或群体的事Z后就会内心焦虑不安,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做了有利于社会或群体的事,内心就舒畅。道徳就是靠这种机制来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为的。道德基本上属于内在控制方式,即通过人们的良心发现起作用。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在于一个人要有道德意识、道德感。

所谓社会舆论是指社会上关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议论和意见,它包含了对此事件的是非曲直之评价。它有现实性强的特点,是集体的产物,经大众传播。社会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环境压力。但对于哪些一意孤行者来说,舆论则不起作用。社会舆论的作用有两个方向:当舆论代表正义时,其作用是积极的,反Z则是消极的。

28、习俗与道德、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习俗与道德的区别:A、约束力不同。B义务感不同。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道徳与法律在产生的时间,形成的方式上都有不同。具体在于:A二者作用的范围不同。B、二才的支持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强制力支持,而道德是靠社会舆论的支持。C、二者作用的性质和控制的强度不同。

29、判断越轨行为的标准。

判断越轨行为的标准是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情境下行为者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30、犯罪行为及其治理。(教材P. 289-291)

犯罪是指触犯了国家法律,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应该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

犯罪的原因是:第一,犯罪者个体原因。第二,犯罪者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第三,价值多样化与法律约束无力。

犯罪的预防与治理:1?犯罪的预防一靠教育,二是建立、健全法律体系。2.犯罪的治理:综合治理, 即依靠法律、教育力量,依托家庭、机关团体、单位和社区组成的体系治理犯罪。

31、社会问题的成因。

第一个原因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原牛环境问题即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因素对人类生存和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至威胁。二是次生环境问题,即被人类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反过来对人类造成威胁,另外,人类对环境压力过大,环境资源难以承载这种压力。第二个原因是社会关系的冲突。主要表现为群体利益的冲突以致对立,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结构的失调,社会解组等。

32、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表现、成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解决办法。

人口问题的成因:第一,政治原因。人口在我国的迅速增长与我国的政治和政策有直接系。片面宣传人多力量大,对马寅初控制人口的正确主张进行不公正的批判,使我国人口严重失控。人口惯性:我国有两次生育高峰,为人口周期性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第三,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中国是农业社会,崇尚大家庭制度和多子多福。而医疗卫生的改善,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我国人口仍处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

人口问题的实质:就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人口问题的表现: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素质包括人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大量新增人口消耗掉了物质生产的新增部分,也就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2.大量新增人口日后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

3.我国人文化程度低,必将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4.我国人口老龄群体迅速扩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也对经济的发展,对老年人的赡养及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重要影响。

解决的具体办法:

1.是控制人口数量。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加强管理;

2.是大力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

3.是大力发展经济,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Z间的矛盾。

33、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及我国解决劳动就业的措施。

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劳动就业问题简称就业问题,是指在劳动年龄有劳动能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就业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活动,这样,就业包括了以下内容:第一,它是指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者的活动,未进入劳动年龄的儿童,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残疾人不在讨论Z列。第二,他们从事一定职业,从事劳动或工作取得相应报酬。第三,就业是通过劳动取得收入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生活的活动。

我国解决劳动就业的措施:第一,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二,广开就业渠道;第三,继续

控制人口增长;第四,建立待业、失业保险制度。

34、失业的功能。(教材P. 310-312)

分为负功能和止功能

35、试述社会保障的功能及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功能:①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牛活需要,保障其生活安全。

②缓解社会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③保护和维持劳动工作能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刺激劳动潜力的发挥。

④促进社会公平和进步。

其反功能表现为:社会保障初期。某些国家未能保障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合法权利;实行高福利制度的情况下,容易使人滋长不思进取的心理,不利于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社会工作的功能:①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个人生活。

②挖掘潜能,促进其发展。

③发扬互助精神,促进社会整合。

④化解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

36、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相同点: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其任务和目的都是帮助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得社会成员,特别是那些因失业、贫困、疾病、生理缺陷而陷入困难者。以保障他们能正常生活,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进步。

不同点:二者又有差异,主要表现在:(1)社会保障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保障人民生活的一套制度;而社会工作则是推行和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的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的范围比社会保障稍宽一些,

(3)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证社会成员生活的安全,以维持社会稳定;社会工作则更多着眼于受助者困难的解决及其内在发展。

37、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改革方向。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特点:(1)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性。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表现在社会保障方面则是城乡居民,特别是全民所有制职工享受良好的保障和福利,农村居民所得到的保障很少。

(2)城市社会保障的包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自助性。城镇居民的保障和福利由国家(或企业)包揽下来,在农村主要是靠农民自己力量解决问题。

(3)行政推动。社会保障借助各级各类组织运行和起作用的。使行政管理体系同社会保障推行体系合一。政府和与政府密切相关的群团组织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者和有效执行者。

(4)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社会工作的开展主要由各级各类国家干部、公职人员承担。

这种社会保障既给人民生活以保障,稳定了社会秩序,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①农村保障水平低;②城市的就业保障带来社会流动困难,使一些人滋生了消极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③高福利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压力;④城乡巨大差异使农村居民千方百计进入城镇,给城市带来巨大压力。

改革方向:①改革城市原有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完备保障项目,多方筹集、合理利用保障资金。完善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体系。②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农村条件,建立起合适的社会保障体系。

③发展社区服务。通过社区服务不但可以解决社区居民日常牛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述可以弥补政府社会保障资金的不足。④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体系。

38、社会变迁的原因。

(1)环境因素:环境可以影响一个社会的结构、文化特征并限制其变迁形式。但一般来说环境的变迁是缓

慢的,主要通过社会和环境力量共同作用才能发生。

(2)人口因素:人口数量、分布、素质等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3)技术因素:技术发明会带来物质文明、生活方式、观念的改变。

(4)文化因素:通过文化传播、文化创造,也可带来物质文明、生活方式、观念的改变。

39、试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

第一,社会的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

第二,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人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地要发生变革。

第三,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也改变着生活方式,也就改变着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第四,当社会的上层建筑所维护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或所瓦解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起推动作用;相反,当它所维护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或破坏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发展就起着阻滞作用。

40、社会流动类型及划分的意义。

社会流动,可以有广义、狭义两方面涵义。从广义讲是个人、家庭以及其它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的社会流动一般仅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社会流动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彖。由于划分社会流动的标准不同,我们可以把社会流动分成不同的类型。按照流动的主体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群体流动;按流动方向分,有水平流动、垂直流动;按流动参照物分,有代际流动、代内流动。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研究社会流动有着深远的意义。如研究垂直流动,可以解决我国干部制度中的终身制问题,干部能上能下,有利于建设者一支知识化、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研究水平流动,可以解决我国用人不合理现彖,加快人才流动,根除用人不合理现象,防止近亲繁殖,也可以相互交流文化知识,有利于各类人才的脱颖而出。

41、社会现代化的内容和特征。

①经济现代化。它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没有经济现代化,其它现代化就难以实现。经济现代化不仅表现为增长,还表现为生产力结构、生产方式、消费现代化。

②政治现代化。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应,没的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就很难推进的持久,它包括政治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社会生产法制化、军队现代化等。

③文化、科学现代化。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④城乡社区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走城乡共同繁荣、城乡一体化道路。

⑤群体组织现代化。是指从小到家庭、人到企业,在组织结构、活动规律、组织管理现代化等等。

⑥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事业的主体,是一切现代化活动的主宰。

42、试述社会趋同论依附理论。

这是一种用来解释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屮具有的一般规律的理论,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61年提出的。他认为虽然各国现代化的起点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他们所具有的条件也不同,但在现代化过程中,却经历着相同的过程,从而表现出相似的社会特征,即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城市化,管理上的科层化和社会生活的世俗化。从其内涵看,趋势同论只是不同社会之间的现象、特征、过程的相似,而不是指不同社会制度的趋同。

43、我国的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我国的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是:(1)屮国现代化战略决策,自50年代就基本定下来,后来逐步明确, 80年代初确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选择。第一步大致用十年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一倍, 主要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

是到下个世纪30至50年代,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2)战略选择的基本依据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人的社会需要的发展规律。马克思需要学说所表达的生存、享受、发展三种资料或需要的发展,适合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总情况,即从为生存资料而斗争到为享受资料而斗争,再到为发展资料而斗争。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就是要解决人们需要的增长同社会生产力落后的矛盾。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学 2.社区 3.社会控制 4.社会分层 5.社会现代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3. 简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4.社会变迁的形式。 三、论述题(一题,共30分) 联系实际说明我国现阶段个人社会流动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 社区人是人们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结合而成的。这种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社会学上称之为“社区”。, 3. 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 4. 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 5. 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 二.简答题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群体是个人与社会的中介,把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一般功能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方面,群体是个人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能全面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并且对人的社会化发生作用。(2分)另一方面,群体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在实现社会组织目标,完成社会各项任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不同类型、结构的群体,其具体功能各有侧重,不尽相同,因此在分析群体功能时,我们心须区分群体的不同类型、结构,并注意认识其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社会作用: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1)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B) A.《原强》B.《群学肄言》C.《社会学原理》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B) A.齐美尔B.达伦多夫C.韦伯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C) A.符号B.规范C.礼俗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D ) A.偶发群体B.社会类属C.次属群体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A) A.博物馆B.图书馆C.俱乐部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A) A.水平流动B.向下流动C.向上流动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A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D) A.偶婚制家庭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D ) A.巴纳德B.涂尔干C.科塞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A ) A.文化元素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C) A.实证主义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C ) A.社会动力学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A ) A.主动性B.自觉性C.互动性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B ) A.工作单位B.家庭C.社区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C) A.利益B.需求C.生产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B) A.社区B.群体C.家庭D.法律 18、组织的核心是(B ) A.组织的目标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D.组织的功能 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A ) A.经济生活B.社会化C.社会控制D.社会参与 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B ) A.生产关系B.社会关系C.组织D.人的本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19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9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网络版部分) 专业:行政管理本 科目:【社会学概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题干】简述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答案】 (1)社会变革的需要;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4)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考点】社会学的创立 37.【题干】简述中国人口问题 【答案】 1.人口素质问题。 2.人口流动迅猛。

3.人口分布失衡。 4.人口老龄化加速。 5.人口性别失衡。 【考点】社会的基本要素 38.【题干】简述家庭与婚姻的理论解释 【答案】 (1)结构功能主义分析: 功能主义者强调家庭的功能——社会化、情感支持和相互陪伴、性规则及经济合作等对整个社会的福祉及平稳运行非常重要。 (2)社会冲突论: 同结构——功能论一样,社会冲突论将家庭看作是我们生活的中心。然而,冲突论强调,家庭中两性以不同的方式彼此竞争,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家庭成员比另一些人从家庭中的获益要多。他们指出,家庭的历史,同样也是女性被男性统治的历史。这一视角指出了家庭导致社会不平等的原因,而不是血缘关系如何有益于社会。冲突论者批判了父系继嗣制、男权制。 【考点】家庭与婚姻的理论解释 39.【题干】简述社区的功能

【答案】 (1)经济生活功能:社区具有一套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体系,通过生产或进口,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这是社区的首要功能; (2)社会化功能: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常识等传递给下一代社区成员,使他们能够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来。 (3)社会控制功能:任何社区都会对其社区成员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施以某种形式的制裁,以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区的社会秩序。 (4)社会参与功能:社区可以向社区成员提供生活和交往的场所、设施和途径,帮助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事务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事务。 (5)社会保障功能:社区可以提供一套社会保障体系,以帮助社区中遇到问题、需要求助的社区成员,如社会救济。 【考点】社区的概念和功能 40.【题干】简述社会控制的特点 【答案】 (1)普遍性。 (2)规范性。 (3)多重性。

2018.10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34)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顼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孔德对科学的分类中,科学的最高层次是 A.天文学B.数学C.物理学D.社会学 2.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 A.20年代 B.30年代C.40年代D.50年代 3.交换理论的建立者是 A.霍曼斯B.科塞C.达伦多夫D.帕森斯 4.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来自于 A.奥地利B.英国C.德国D.法国 5.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是 A.谭嗣同B.康有为C.严复D.章太炎 6.在费孝通提出的“五脏六腑”说中,属于“五脏”的是

A.学术会议B.学会组织 C.社会学课程D.研究方法 7.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被称为 A.预测性功能B.解释性功能 C.规范性功能 D.描述性功能 8.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被称为 A.访谈法B.观察法C.个案研究D.典型调查 9.属于定性方法的是 A.实地研究 B.问卷调查C.实验方法D.统计调查 10.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被称为 A.人口结构 B.社区结构 C.环境结构 D.社会结构 11.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被称为 A.文化采借B.文化互斥C.文化冲突 D.文化排斥 12.重新社会化也称为 A.再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 C.二级社会化D.文化反哺 13.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是 A.知识积累B.社会实践C.观察学习D.角色扮演 14.某公司几个合伙人之间的合作,属于 A.契约式合作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C.自发性合作D.指导性合作 15.在霍尔提出的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中,距离最长的是 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 16.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社会网络的形态可以分为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C.利己形态和利他形态D.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17.一对夫妇没有子女并且自愿终生不育的家庭,属于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结构: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社会结构每时每刻都在被个体重新构造。 2.早期理论家----奥古斯特-孔德 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3.早期理论家----埃米尔-涂尔干 (1)社会事实:社会学第一原则: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用社会方法来研究社会的对象。 社会学家采用社会学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中塑造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 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社会事实对个体施加强制性力量。社会事实难以研究,不能被直接观察。 (2)社会团结和道德团结: 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有机团结:发达社会中工作的专门化合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的特征的新型秩序。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重要性为基础。4.早期理论家----马克思-韦伯 不相信结构外在于或独立于个体而存在,认为社会中的结构式由行动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塑造的。 理念型:是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理念型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理念型并不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理性化:科学、现代技术和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 理性化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韦伯认为支配资本主义的不是阶级冲突,而是科学和大规模组织即科层制的兴起。 现代理论思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 有机体类比:把社会的运行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运转,社会组成部分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系统工作。 道德共识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5.显功能:指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参与者知道的并意欲的功能。 潜功能:指参与者未曾意识到的那些活动后果。 功能与反功能:反功能是指对事物既存秩序构成挑战的特征。 6.现代理论思路冲突视角 冲突视角强调社会内部结构的重要性,但拒绝功能主义对于共识的强调,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把社会看作是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 7.现代理论思路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自对语言和意义的关注。符号,用来代表另一种东西的某种东西。

社会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社会学概论1 填空题 1、西方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30-40 —年代。 2、孔德把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3、人类社会以_______ 为主体。 4、文化的特征表现为地域性、—共同性_、历史性和继承性。 5、社会学的研究特点表现为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证性。 6、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财富、权力与声望。 7、社会学的主要功能有—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实践功能和教育功能。 &人类 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有—自然环境_、人口和文化。 9、社会学重在探索导致越轨行为的________因素。 10、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11、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群体形式。 12、社会组织生存的先决条件是由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组成。 13、以农业为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称为—农村—社区。 14、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与应受惩罚性。 二、名词解释 1、再社会化个体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确立新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 2、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做为整体,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3、社会变迁指一个社会的结构性或形态性变化。 4、组织目标 三、辨析题 1、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它们没有区别。第12 页 ①它们是有区别的。 ②从研究对像来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社会学着眼于特定时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过程,研究的是具体规律和特殊规律。 ③从研究方法来说,历史唯物主义采用概括,演绎,推理方法,社会学采用经验研究和分析综合方法。 ④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社会学是帮助人们直接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帮助。 2、越轨就是犯罪。 越规并不都是犯罪。它们都是对公认社会规范的违反和背离,但程度与性质有所不同。越规既包括对社会规范和轻度违反,又包括对社会规范的严重违反;犯罪则是严重违反。越规违反的是较低层次的,犯罪违反的是较高层次的。越规通常不受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犯罪理应受到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越规往往是犯罪的基础和准备。 四、论述题 1、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从社会学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生存需要,自身组织和维 护和他人生命的生产都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 生产需要个人生存的衣食住行等资料就需要生产,生产活动,一开始就是共同性的群体活动。安全需要一个人不能抵御自然环境的危害,人身安全,心理安全,都需要群体。精神上的需要离开群体个人就没有表达交流的对像,精神生活无从发生,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2、联系实际论述同龄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同龄群体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提高独立意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同龄群体背景相同,教育相同,易沟通,有益于成员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同龄群体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标准,成员以此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同龄群体极少强制性,可以自由沟通交流,从中得到安慰和支持。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 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 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4.社会保险是( B )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 5.(C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 ) 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B )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 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 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 A.过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郊区化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C )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 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

社会学概论试题

一、单选题 1.建立在个人的顺从动机基础之上,即让人出自内心地感到这样做是对的。奖励、赞扬、记功、晋升等,这属于()控制的措施。 A.消极控制 B.个人控制 C.积极控制 D.内在控制 2.我国的社区研究是从以()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师生开始的。 A.费孝通 B.吴文藻 C.严复 D.康有为 3.“现代化”是()以后才在西方社会科学中逐渐流行的一个新术语。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4.个体从原有的生活方式向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要求个体放弃原来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接受一套对他本人完全是新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这个过程属于()。 A.基本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反社会化 5.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称为()。 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 6.所有社会制度中最普遍、最悠久的制度是()。 A.军事制度 B.家庭制度 C.福利制度 D.政治制度 7.在关于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中,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的观点属于()。 A.生物学解释 B.心理学解释 C.社会学解释 D.文化学解释 8.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A.帕森斯 B.斯宾塞 C.库利 D.丁伯根 9.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A.角色扮演 B.角色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10.美国的社会学家默顿在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失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A.“手段——目标论” B.“差异交往”说 C.亚文化群理论 D.标签论 11.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这种控制形式是()。 A.内在控制 B.外部控制 C.内化控制 D.他人控制 12.社会的风俗、道德、准则、法律等规范属于社会制度的()。 A.概念系统 B.规则系统 C.组织系统 D.设备系统

社会学概论机考试题

?[单项选择](1/32)、社会学这门学科在19世纪的()发轫了。(2分) ? A 、亚洲 ? B 、美洲 ? C 、南美洲 ? D 、欧洲 ?我的答案:D ?[单项选择](2/32)、()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2分) ? A 、米德 ? B 、埃里克森 ? C 、库利 ? D 、弗洛伊德 ?我的答案:D ?[单项选择](3/32)、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这一假设属于( )(2分) ? A 、符号互动学 ? B 、常人方法学 ? C 、结构功能论 ? D 、社会交换论 ?我的答案:B ?[单项选择](4/32)、核心家庭中包含两种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 )(2分) ? A 、长辈关系 ? B 、亲戚关系 ? C 、亲子关系 ? D 、亲人关系 ?我的答案:C ?[单项选择](5/32)、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2分) ? A 、超城市化 ? B 、过度城市化 ? C 、逆城市化 ? D 、城市化 ?我的答案:D ?[单项选择](6/32)、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2分) ? A 、帕森斯 ? B 、丁伯根 ? C 、斯宾塞 ? D 、库利 ?我的答案:A ?[单项选择](7/32)、社区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为规定的。这种划分方法是()。(2分) ? A 、按社区地域广狭分类 ? B 、按社区中人群大小分类 ? C 、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

? D 、按人们的主要活动分类 ?我的答案:C ?[单项选择](8/32)、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2分) ? A 、社会制度 ? B 、社会行动 ? C 、社会结构 ? D 、社会秩序 ?我的答案:A ?[单项选择](9/32)、我国职业分层的基本特点是:职业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2分) ? A 、专业化的程度 ? B 、职务 ? C 、报酬的高低 ? D 、社会声望的高低 ?我的答案:A ?[单项选择](10/32)、对全球化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2分) ? A 、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 B 、全球化是一个单维度的过程 ? C 、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 D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我的答案:B ?[判断](11/32)、在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孔德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一术语。(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A ?[判断](12/32)、齐美尔认为各种社会现象、结构和过程最终都是人们之间具体互动的反映。(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判断](13/32)、家庭这种群体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满足人类个体和社会需求的一定功能,同时家庭的这种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会发生变化。(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A ?[判断](14/32)、韦伯的科层制是纯粹理想型的。(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A ?[判断](15/32)、城市社区亦即现代社区(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B

社会学概论历年自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9 年4 月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韦伯的主要著作有( C )1-11 A.《社会静力学》 B.《社会分工论》 C.《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D.《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2.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 年,是( B )1-19 A. 费孝通的江村调查 B.陈达的民众生活费用调查 C.毛泽东的农村阶级状况调查 D.晏阳初、李景汉的河北定县调查 3.社会学研究应该在回答“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指的是社会学的( D )2-37 A. 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预测性功能 D.规范性功能 4. 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3-56 A. 韦伯 B.马克思 C.布劳 D.涂尔干 5. 社会学界常以外在的关联形式为标准,把社会关系分为( A )3-64 A. 结合关系与对立关系C.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 B.初级社会关系与次级社会关系D.地缘关系与业缘关系 6.在文化的结构中,一辆马车是( D )4-85 A. 文化特性 B.文化模式 C.文化集丛 D.文化特质 7.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这指的是( B )4-91 A. 习俗 B.道德 C.法律 D.宗教 8.在冲突理论中,刘易斯·科塞提出的理论被称为( C )2-48 A. 阶级斗争理论 B.辩证冲突论 C.功能冲突论 D.结构冲突论 9.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

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 A.巴纳德 B.涂尔干 C.科塞 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 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 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 )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 ) A.工作单位 B.家庭 C.社区 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

电大社会学概论(专)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电大社会学概论(专)形成性考核答案 图示说明--恭喜,答对了!--抱歉,答错了!--您选择了此项 [第1题](单选题)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A.语言 B.思维 C.劳动 D.直立行走 [第2题](单选题)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A.赶时髦 B.抢购 C.春游 D.球迷闹事 [第3题](单选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第4题](单选题)“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A.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的 D.自尊的 [第5题](单选题)“社会”一词源于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第6题](单选题)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第7题](单选题)“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A.《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是什么》 C.《实证哲学教程》 D.《社会学原理》 [第8题](单选题)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第9题](单选题)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A.一人以上 B.两人以上 C.三人以上 D.四人以上 [第10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集体行为的基本特征的是 A.非组织性 B.突发性 C.反常性 D.冲突性 [第11题](多选题)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A.双方需求的互补性 B.态度的类似性 C.双方距离的远近 D.交往的频率 [第12题](多选题)以下属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是 A.家庭 B.学校 C.邻里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答案

2016年10月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1.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中的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 C ) 三、A.历史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阶级斗争理论 D.政治经济学? 四、 五、2.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 A ) 六、A.法兰克福学派 B.芝加哥学派 C.哥伦比亚学派 D.功能学派? 七、? 八、3.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 C )? 九、A.预测性功能 B.规范性功能 C.解释性功能 D.描述性功能? 十、 十一、4.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B )? 十二、A.文案法 B.普遍调查 C.实地实验 D.问卷调查? 十三、 十四、5.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称为( D ) 十五、A.访谈法 B.典型调查 C.观察法 D.个案研究? 十六、

十七、6.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经验实证主义原则的是( A ) 十八、A.定量分析 B.定性分析 C.实地研究 D.非介入性研究? 十九、? 二十、7.在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 A )?二十一、A.实体性社会结构 B.关系性社会结构 C.规范性社会结构 D.整体性社会结构? 二十二、 二十三、8.人口数量通常是指( B )? 二十四、A.人口素质 B.人口规模 C.人口结构 D.人口分布? 二十五、 二十六、9.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被称为( C )? 二十七、A.文化冲突 B.文化边际 C.文化震惊 D.文化排斥? 二十八、 二十九、10.“文化自觉”的提出者是( D )? 三十、A.吴文藻 B.孙本文 C.李达 D.费孝通? 三十一、 三十二、11.再社会化也可称为( C )? 三十三、A.反向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三十四、

全国2018年4自考真题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冶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 A.社会现象 B.社会问题 C.社会事实 D.社会行为 2.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是 A.理解社会学 B.历史社会学 C.解释社会学 D.科学社会学 3.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是 A.理想类型 B.社会交换 C.社会冲突功能分析图式 4.创立现象学社会学的是 A.米歇尔·福柯 B.艾尔弗雷德·舒茨 C.安东尼·吉登斯 D.皮埃尔·布迪厄 5.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首次提出“社会学冶之名的是 A.谭嗣同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 6.李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是 A.《大众哲学》 B.《中国社会学》 C.《唯心主义的破产 D.《社会学大纲》 7.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D.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8.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被称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 A.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B.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C.诠释方法论 D.人文主义方法论 9.非介入性研究法又称为 A.实验法 B.个案法 C.文献法 D.统计法 10.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被称为 A.社会 B.人口 C.环境 D.社会结构 11.我国明确地采用社会建设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 A.十五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七届四中全会 12.文化交流开始于 A.文化传播 B.文化冲突 C.文化采借 D.文化融合 13.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 A.重新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14.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 A.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B.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C.群体角色与个人角色 D.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15.在一些农业地区逐步形成大家一起收获庄稼的合作习惯,属于 A.契约式合作 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C. 自发性合作 D.指导性合作 16.霍尔提出,社会存在不同的个人空间有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7.以个人和社会网络的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来区分,社会网络的形态可以分为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C.强势形态和弱势形态 D.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18.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被称为 A.联合家庭 B.核心家庭 C.组合家庭 D.主干家庭

全国2016年10月自考真题社会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 2016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 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 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 用橡皮擦干净后 ,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 1.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中的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 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C ) A.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C.阶级斗争理论D.政治经济学 2. 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A) A.法兰克福学派 B .芝加哥学派 C .哥伦比亚学派D.功能学派 3.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 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 C ) A.预测性功能 B .规范性功能C.解释性功能 D .描述性功能 4.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B ) A.文案法B.普遍调查 C .实地实验 D .问卷调查 5. 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称为(D) A.访谈法B.典型调查C.观察法D.个案研究 6. 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经验实证主义原则的是(A) A.定量分析 B .定性分析C.实地研究D.非介入性研究 7.在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 ( A ) A.实体性社会结构 B .关系性社会结构 C .规范性社会结构D.整体性社会结构8.人口数量通常是指( B ) A.人口素质B.人口规模C.人口结构D.人口分布 9. 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被称为(C) A.文化冲突 B .文化边际C.文化震惊D.文化排斥 10.“文化自觉”的提出者是(D ) 11.再社会化也可称为( C ) A.反向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基本社会化 12. 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被称为(A) A.先赋角色 B .开放性角色 C .首要角色D.表现性角色 13.在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中,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被 称为(A ) 14.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象征,被称为

东师2018年春季《社会学概论(高起专)》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社会学概论(高起专)》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社会运行条件:社会运行条件是指社会有机体运动、变化、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要素的总和。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业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基本内容社会运行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运行是社会变迁和发展,表现出经常、变异和中断等三种关系;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为交叉渗透、制约、促进和转化等关系。 2.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3.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人走向群体、进入社会、适应社会,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理解认同社会规范和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4.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连结方,当这种连结遭到破坏而扭曲变形,或这种连结方式与社会发展不适应时,就产生结构性失调。在教育水平、文化类别、宗教、职业、社会地位阶层、组织内雇佣等方面的结构 二、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文化冲突是指文化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或多种文化激烈矛盾的状态。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往往会在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甚至对立。 答:正确. 俗称文化差异。两个或多个文化背影不同,对待同一件事持不同的态度。 2.社会安全阀是社会冲突理论中用以表示社会冲突积极作用的概念,是由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 答:错。改正:是由美国冲突论的代表科塞提出的。 3.社会群体是通过稳定而持久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如家庭、学校、工会、机关、邻里等。 答:正确. 4.根据社会约束力由弱到强排列,可以得到如下排列:风俗习惯、宗教、道德、法律。

社会学概论期末

【一、冰山理论】一个人的自我像一座冰山,只能看到很少一部分,冰山共分7个层次:行为(可见)、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 【二、“本我、自我、超我”理论】(1)本我:人生而具有无意识的欲望和冲动—婴幼儿(2)自我:自身理性部分,他教给人们学会抑制对快乐的追求和欲望的急切满足(3)超我:看做人的良心的等同物,是社会道德在人的内心的体现,通过自豪感与羞耻心发生作用,来影响自我的决定。*社会化就是个人的欲望与社会的要求不断冲突和调适的过程;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相互冲突的,两者间总是处于长期的紧张状态中。 【三、家庭的功能】(1)社会化功能:社会化始于家庭,家庭是承担社会化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对个人的人格成长(2)生育功能:家庭是目前社会所认可的生育子女、繁衍后代的合法的社会基本制度(3)感情功能:主要表现在宣泄、调节、娱乐等方面,在家庭中可以向家人倾诉一些在正式组织中不可交流的信息和情感(4)性爱功能:起着控制性行为的作用,即社会将人们的性生活限制在家庭范围内,有利于性需要的普遍满足,以及避免由于满足性需要而引起的社会混乱(5)经济功能:包括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赖、大大减少监督和管理费用、家庭是一个有效率的经济单位。【四:中国离婚率不断上升的原因】(1)经济依赖的减低:女性有独心性和自信心(2)离婚的社会成本降低:社会上道德、政治、文化与法律对婚姻影响力降低(3)希望过高(4)社会流动速度加快。

【五、“镜中之我”理论】:指我们对于别人如何看待和评价我们的理解和解释,包含表现、辨认、主观解释3中过程(1)想象自己是如何出现在别人面前—表现(2)辨认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出现—辨认(3)为自我形象解释这些判断—主观解释。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从认知发展角度来研究人的个性形成,并不完全把儿童看做按照他人要求而逐步成型的适应者,而更多地把这一过程看做她们自己如何根据对世界的认识、能动地安排和调整自己与世界的关系。(1)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智力只通过对外界感知与实际接触表现出来(2)前运算阶段{2-7岁}:还不能进行简单的脑力运算(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思维活动仍和具体的外部世界不能分开(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发展出运用规则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 【六、社区与行政关系】(1)行政区是人们为了社会管理的方便或由于某些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而人为划定的,因而其边界或范围很清楚;社区则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2)社区由于其主要的社会活动或者生活方式基本上属于同一类型,因而只能是单一的形态,行政则可以是多形态的(3)从社区研究的历史上看,对一个社区的分析一般都限定在范围并不是很大的社会区域内【七、什么是城市化?中国应当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化又称都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都市型转化的过程”。|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把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1)改革户籍和人口管理制度,实现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