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川崎病病案分析ppt课件

川崎病病案分析ppt课件

川崎病习题

川崎病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题) 1. 5个月男孩因高热2天余入院,查:发育营养好,浅表淋巴结不大,结膜充血,咽红,唇较干红,卡疤周边红肿约2×3cm,心肺(-),实验室检查:WBC 20×109/L,N 78%,L 22%,Pt 200× 109/L,ESR 50mm/h,CRP 80mg/L,最可能的诊断: A.败血症; B.结核病; C.咽结合膜热; D.川崎病; E.以上都不是 2. 8月男孩,因高热7天间发皮疹2次来院。查:发育营养好,皮肤可见红色斑丘疹,左颈部淋巴结1.5×2cm,咽红扁体Ⅱ°,唇干红,肺清,心尖区可闻2/6 sm,腹软,肝脾不大,四肢末端红肿。实验室检查:Hb 101g/L,WBC 12×109/L,N 0.78,L 0.22,pt 252×109/L,ESR 70mm/h,CRP (+),ASO 102u/ml,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湿性心脏炎;B.病毒性心肌炎;C.金葡败血症;D.颈淋巴结炎;E.川崎病 3. 川崎病的治疗,除外: A. 主张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抗炎 B. 有心肌损害者给予ATP、 COA C. 注意休息供给足够水分和营养 D. 首选阿司匹林抗凝 E. 发生动脉瘤高危因素的病儿可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滴注。 4. 下列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但应除外: A. 发热体温达38~40℃以上 B. 皮疹呈向心性、多形性、可见水疱 C. 手足皮肤广泛硬性水肿 D. 双眼结膜充血 E. 口腔粘膜充血,唇干红皲裂。 5. 有关川崎病,下列说法哪项不妥? A. 系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 B. 多数自然康复,心肌梗塞是主要死因 C. 好发于婴幼儿,男多于女 D. 病理改变主要涉及冠状动脉的毛细血管 E. 本病还可致肝、脑、肾等损害 6. 女孩,8岁,不规则低热2周,近3天来挤眉弄眼,耸肩,不自主运动,病后不规则用过多种抗生素,Hb 105g/L, WBC 13×109/L,N 0.72,L 0.28,血沉65mm/h, ASO 460u/ml。最可能的诊断:D A.病毒性脑炎;B.结核性脑膜炎;C.中毒性脑病;D.舞蹈病;E.癫痫

川崎病病历

住院病历 年龄:6 姓名:XXX 性别:男 主诉:间断发热7天,皮疹5天 现病史:患儿2018年12月12日无诱因出现发热,Tmax 38℃,每日热峰2-3次,伴咽痛,无咳嗽、流涕、鼻塞、头痛、头晕、腹痛、腹泻等,后出现口唇红肿、干裂,无口周苍白圈,服用退热药物后体温可降至正常。12月14日起前胸、后背、颈部出现红色斑丘疹,直径2-3mm,前胸、下肢出现多形性红斑,直径1-2cm,稍高于皮面,压之不退色,无破溃、流脓、出血等,疹间皮肤正常,局部稍有痒感。就诊于外院,查:血常规WBC 16.07×109/L, CRP 26.5mg/L↑,咽拭子链球菌抗原(-)。考虑细菌感染,予头孢克肟+西替利嗪治疗,患儿皮疹渐消退,体温恢复至正常。12月18日起患儿再次出现发热,Tmax 39.5℃,无咳痰、鼻塞、流涕,每日热峰3-4次,口服退热药体温不能降至正常,并逐渐出现双手潮红、硬肿,无脱皮。12月19日患儿出现双侧球结膜充血,无眼干、眼痛等不适,巩膜无黄染。12月20日就诊于首都儿研所,查:血常规: WBC 24.63×109/L↑,NEUT% 87.1%↑,HGB 141g/L,PLT 265×109/L,CRP 76mg/L↑。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患儿起病以来精神一般,食欲睡眠一般,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生后1月曾患肺炎。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按计划。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否认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咯血、呼吸困难史。 循环系统:否认心悸、气短、发绀、心前区疼痛、下肢水肿史。 消化系统:否认纳差、吞咽困难、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呕血、黑便、便血、黄疸史。 泌尿生殖系统:否认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血尿、脓尿、颜面浮肿史。 血液系统:否认皮肤苍白、乏力、鼻衄、齿龈出血、骨痛史。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否认库欣面容、肥胖、多毛。 肌肉与骨骼系统:否认关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否认肌痛、肌无力、肌肉萎缩、肥大史。 神经系统:否认情绪、性格改变,否认癫痫、意识障碍、肢体运动感觉异常、尿便出汗障碍史。 个人史:足月顺产,出生情况好,出生体重2750g,新生儿期无特殊。生后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生长发育同同龄儿。目前小学一年级,成绩中等。 婚育史:未婚未育。 家族史: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家中无亲属有类似疾病,否认家族性精神病、

川崎病病历

川崎病病历 患儿XX,3岁,男童,因“发热伴右侧颌下肿物9+天”入院。 1.患儿系学龄前期儿童; 2.急性起病,病程短; 3.主要表现:患儿于入院前9+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39-40℃),呈稽留热或弛张热,伴右侧颌下肿物、眼睛充血,无咳嗽、气喘、腹泻等,在外口服药物抗生素治疗3天后,患儿右侧颌下肿物较前减轻,仍发热,今故来我院门诊就诊,为进一步系统治疗,门诊以“川崎病”收入我科住院治疗;患儿病后精神差,饮食少,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4.入院查体:T 40℃, P 140次/分,R 27次/分,W 14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意识清楚,精神差。全身多处皮肤可见大小不等、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红斑,无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右侧颌下可触及约1.5×3.0㎝大小的淋巴结,质中等,活动度欠佳,边界清楚,有触痛。头颅正常,五官端正,球结合膜略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口唇皲裂,舌乳头突起,呈草莓状舌,咽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4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腹壁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四肢肌张力正常,双手指、足趾硬性水肿、脱皮。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5.辅助检查:血常规:WBC23.2×109/L RBC5.05×1012 HGB117g/L GR67.3% LY23.7% PLT321×109/L;彩超:1.右侧腮腺后叶偏大;2.右侧颌下淋巴结肿大;3.左侧腮腺声像及彩色血流未见异常;心电图:心律失常。 初步诊断及依据:川崎病依据:患儿系学龄前期儿童,急性起病,病程短;因“发热伴右侧颌下肿物9+天”入院;查体:T40℃,全身多处皮肤可见大小不等、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红斑,右侧颌下可触及约1.5×3.0㎝大小的淋巴结,质中等,活动度欠佳,边界清楚,有触痛,双手指、足趾硬性水肿、脱皮;辅查:血常规:WBC23.2×109/L RBC5.05×1012 HGB117g/L GR67.3% LY23.7% PLT321×109/L;彩超:1.右侧腮腺后叶偏大;2.右侧颌下淋巴结肿大;3.左侧腮腺声像及彩色血流未见异常。故诊断。 鉴别诊断及依据: 1.流行性感冒:系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所致,有明显流行病史。全身症状重,如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不明显; 2.急性传染病早期:上感常为各种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猩红热、脊髓灰质炎等,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等综合分析,并观察病情演变加以鉴别。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发热,颈淋巴结肿大,且本病可见冠状动脉扩张,应注意本病可能。但本病无法解释患儿双手指、足趾和皮肤交界处膜状脱皮,末梢血象未见异常淋巴细胞,考虑本病可

川崎病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 (川崎病KD)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症。以幼儿多发,临床特点为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由于近几年来本病有增加发病的趋势,临床误诊较多,本症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川崎病不会危及生命但会死于其并发症,通常严重的并发症为心肌梗死,并发症的演变过程:早期心衰—→心律失常—→冠脉扩张—→后期心梗。 一.病因(具体为以下几种,依据可能不足) 1.感染:β-溶血琏球菌,EB病毒。 2.免疫反应:急性期都有免疫失调的情况,可能与一定宿主感染多种病原引发的免疫介导有关。 3.其他:与药物,化学元素物质过于敏感有关。 二.病理变化(分四期) 1.初期(1-2周):全身小动脉炎症,可见到冠状动脉外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侵润,此为早期表现,程度最轻。 2.极期(2-4周):此期最危险,易致死亡,表现为全程血管炎,细胞内膜侵润,此期过后基本形成冠状动脉瘤,血管内膜增生、肥厚,此期过后基本无动脉瘤出现。 3.肉芽肿期(4-7周):血管炎症消退,内膜肉芽组织增生,血管内膜肥厚更加进一步。 4.陈旧期(7周-4年):瘢痕形成,血管多为冠状动脉狭窄,易致血栓形成-→致使心肌梗死为川崎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另可引起动脉瘤破裂(狭窄-→心脏代偿收缩-→动脉壁压力增大-→动脉瘤破裂) 三.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1个月~13. 8岁,平均2.6岁,中位年龄2. 0岁。发病高峰年龄为1岁, 87·4%患儿<5岁,79·8%患儿<4岁, 67·2%患儿<3岁, 49·3%患儿<2岁,21·5%患儿<1岁。男716例,女391例,男:女=1. 83:1,病程1-67天,平均6-7天。有流行年份和季节分布特点,春夏多见,除主要表现外,部分患儿出现卡介苗接种部位红肿、肛门周围脱皮脱屑等其他表现,但这些表现较6个主要症状少见,且主要出现在3岁以下小儿,对婴幼儿不典型KD诊断有帮助北京小儿川崎病协作组发热仍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而多形性皮疹取代淋巴结大成为最少见的临床特征。(北京小儿川崎病协作组) (一)主要症状和体征 1.发热:38-40°呈稽留热,持续1-2周。就像SARS必有发热一样,且发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2.皮肤粘膜: (1)皮疹:向心性,多形性,同一期内可有几种皮疹,如荨麻疹样,麻疹样,深红色,猩红热样皮疹,但无疱疹。 (2)肢端的变化:指(趾)呈梭形肿胀,关节酸痛,僵直(类似于类风湿小关节病变的表现),手足硬性水肿(按压较硬),以上为发热期。当体温退后,肢端肛周成块脱皮。

川崎病

川崎病 【概述】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muco-cuta-m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Kawasaki d iseae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引起人们重视,近年发病增多,1990年北京儿童医院风湿性疾病住院病例中,川崎病67例,风湿热27例;外省市11所医院相同的资料中,川崎病为风湿的2部。显然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暂编入结缔组织疾病篇内。 【诊断】 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1984年)提出此病诊断标准应在下述六条主要临床症状中至少满足五条才能确定:①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5天或更久;②双侧结膜充血;③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充血,唇发红及干裂,并呈杨梅舌;④发病初期手足硬肿和掌跖发红,以及恢复期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⑤躯干部多形红斑,但无水疱及结痂;⑥颈淋巴结的非化脓性肿胀,其直径达1.5cm或更大。但如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查出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则四条主要症状阳性即可确诊。 近年报道不完全性或不典型病例增多,约为10%~20%。仅具有2~3条主要症状,但有典型的冠状动脉病变。多发生于婴儿。典型病例与不典型病例的冠状动脉瘤发生率相近。一旦疑为川崎病时,应尽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治疗措施】 急性期治疗 1.丙种球蛋白近年研究已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之内用药。用法为每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2~4小时输入,连续4天;同时加口服阿司匹林50~100mg/kg·d,分3~4次,连续4天,以后闰至5mg/kg·d,顿服。 2.阿司匹林早期口服阿司匹林可控制急性炎症过程,减轻冠状动脉病变,但尚无对照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治疗能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服用剂量每天30~100mg·kg,分3~4次。日本医生倾向于用小剂量,其依据是在是在川崎病急性期服大剂量者认为急性患者对阿司匹林吸收减低和清除增加,用大剂量才能达到抗炎效果。服用14天,热退后减至每日3~5mg/kg,一次顿服,丰收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3.皮质激素一向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缓解症状,但以后发现皮质激素易致血栓形成,并妨碍冠状动脉病变修复,促进动脉瘤形成,故不宜单用强地松等皮质激素治疗。除非并发严重心肌炎或持续高热重症病例,可联合应用强地松和阿司匹林治疗,为控制川崎病的早期炎症反应一般不单用皮质激素。 恢复期的治疗和随后治疗 1.抗凝治疗恢复期病例用阿司匹林每日3~5mg/kg,1次服用,至血沉、血小板恢复正常,如无冠状动脉异常,一般在发病后6~8周停药。此后6个月、1年复查超声心动图。对遗留冠状动脉慢性期病人,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并密切随访。有小的单发冠状动脉瘤病人,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3~5mg/kg·d,直到动脉瘤消退。对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用潘生丁每日3~6mg/kg,分2~3次服。每年心脏情况。如超声心动图,临床资料或运动试验提示心肌缺血,应做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有多发或较大的冠脉瘤,应长期口服造影。患者有多发或较大的冠脉瘤,应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及潘生丁。有巨瘤的患者易形成血栓、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可用口服法华令抗凝剂。这些病人应限制活动,不参加体育运动。每3~6月检查心脏情况,如有心肌缺血表现或运动试验阳性,应作冠状动脉造影,了解狭窄病变进展情况。患有1支或多支主要冠状动脉闭塞的病人,应长期接受抗凝治疗,反复检查心脏情况,包括心肌扫描、运动试验、冠状血管造影等,并考虑外科治疗。 2.溶栓治疗对心有梗塞及血栓形成的病人采用静脉或导管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给药,促使冠脉再通,心肌再灌注。静脉溶栓1小时内输入尿激酶20000u/kg,继之以每小时3000~4000u/kg输入。冠状动脉给药1小时内输入尿激酶1000u/kg。也可用链激酶,静脉溶栓1小时内输入链激酶10000u/kg,半小时后可再用1次。以上药物快速溶解纤维蛋白,效果较好,无不良反应。

川崎病的护理查房

---------------------------------------------------------------最新资料推荐------------------------------------------------------ 川崎病的护理查房 川崎病的护理查房一.主持人: 大家好。 我们是儿科护理查房小组,祝各位护士姐妹们节日快乐,青春永驻。 我是儿科护士长饶建华,欢迎三位总长、各科护士长和各位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儿科组织的业务查房。 今天我们所查疾病史川崎病,我们的查房小组由主管护师: 黄晓燕,护师: 程萍、邹红梅、赵灯桂、陈君,护士;胡建英、彭群、柴群,助理护士: 李珍露,组成。 经过一再的筛选,选择了该病例,该病例在我们科还是比较罕见,但其发病率在全国已呈上升趋势,希望通过本次查房,共同提高该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共同探讨常规护理的措施和方法。 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导。 下面由责任护士邹红梅汇报简要病史。 二.责任护士邹红梅病史汇报: 患儿.37 床.张哲.男.2 岁,发热伴右颌下淋巴结肿大 4 天,在门诊给予头孢噻肟钠、阿奇霉素等治疗 3 天,仍高热不退。 以发热待查,川崎病?于 2019-3-07-10-30 收入住院。 1 / 14

入院时患儿神志清楚、精神差,体温在38.2℃,呼吸: 35 次/分,饮食减少,右颌下淋巴结肿大,双眼结膜充血,口腔及咽部充血,唇发红,双侧手、足肿胀,遵医嘱予以抗感染,抗血小板凝集,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 并完善各种辅助检查。 现为入院第 7 天,已退热2 天,体温36.8 ℃ 呼吸 30 次/分,患儿精神好,饮食渐增,淋巴结肿大及眼结膜充血已消退,口腔咽部充血已减轻,指、趾末端已有脱屑。 实验室检查报告如下;血常规: WBC: 11.49109 /L;N: 44.3%;L: 25.4%;PLT: 38010 9 /L;RBC: 3.71012 /L;Hb: 102g/L。 (2019-3-07)。 血沉:45mm/h。 (2019-3-07)HS-CRP:39.4mg/L。 (2019-3-07)抗 O:9.84IU/Ml。 风湿三项: 阴性。 (2019-3-07) B 超:

川崎病病历学习资料

川崎病病历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住院病历 姓名:XXX 性别:男 年龄:6 主诉:间断发热7天,皮疹5天 现病史:患儿2018年12月12日无诱因出现发热,Tmax 38℃,每日热峰2-3次,伴咽痛,无咳嗽、流涕、鼻塞、头痛、头晕、腹痛、腹泻等,后出现口唇红肿、干裂,无口周苍白圈,服用退热药物后体温可降至正常。12月14日起前胸、后背、颈部出现红色斑丘疹,直径2-3mm ,前胸、下肢出现多形性红斑,直径1-2cm ,稍高于皮面,压之不退色,无破溃、流脓、出血等,疹间皮肤正常,局部稍有痒感。就诊于外院,查:血常规WBC 16.07×109/L, CRP 26.5mg/L ↑,咽拭子链球菌抗原(-)。考虑细菌感染,予头孢克肟+西替利嗪治疗,患儿皮疹渐消退,体温恢复至正常。12月18日起患儿再次出现发热,Tmax 39.5℃,无咳痰、鼻塞、流涕,每日热峰3-4次,口服退热药体温不能降至正常,并逐渐出现双手潮红、硬肿,无脱皮。12月19日患儿出现双侧球结膜充血,无眼干、眼痛等不适,巩膜无黄染。12月20日就诊于首都儿研所,查:血常规: WBC 24.63×109/L ↑,NEUT% 87.1%↑,HGB 141g/L,PLT 265×109/L ,CRP 76mg/L ↑。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患儿起病以来精神一般,食欲睡眠一般,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生后1月曾患肺炎。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按计划。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否认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咯血、呼吸困难史。 循环系统:否认心悸、气短、发绀、心前区疼痛、下肢水肿史。 消化系统:否认纳差、吞咽困难、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呕血、黑便、便血、黄疸史。 泌尿生殖系统:否认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血尿、脓尿、颜面浮肿史。 血液系统:否认皮肤苍白、乏力、鼻衄、齿龈出血、骨痛史。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否认库欣面容、肥胖、多毛。 肌肉与骨骼系统:否认关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否认肌痛、肌无力、肌肉萎缩、肥大史。 神经系统:否认情绪、性格改变,否认癫痫、意识障碍、肢体运动感觉异常、尿便出汗障碍史。 个人史:足月顺产,出生情况好,出生体重2750g ,新生儿期无特殊。生后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生长发育同同龄儿。目前小学一年级,成绩中等。 婚育史:未婚未育。

川崎病 题

19. 男孩2岁,发热6天,全身红色斑丘疹,眼结膜炎,口唇干裂,咽红,颈部淋巴结肿大,锁 骨左缘下部可闻及Ⅱ/Ⅵ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白细胞计数和分数示中性粒细胞显 著增高,血小板计数亦增高,最可能诊断是: A.猩红热 B.风湿热 C.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渗出性多形红斑 病历分析题1 男孩5岁, 主诉:发热11天。 现病史:患儿于入院前1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2℃,双眼球结膜发红,无异常分泌物,口唇红,有脱皮,无明显皲裂,肿胀不明显,舌稍红,无寒战,无抽搐,无咳嗽,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皮疹,无关节红肿热痛,当地诊所予以输液2天(具体不详)仍发热,体温最低38.5℃。入院前9天患儿出现手足硬肿,肢端发红,仍发热,入院前8天患儿于大同第三医院就诊,住院治疗7天,考虑为“川崎病”,予“头胞唑肟、炎琥宁”输液7天,同时口服阿司匹林(具体不详),体温波动于37.5-38.2℃,予以鱼肝油涂口唇后脱皮略减轻。为求进一步诊治,今来我院,门诊查心脏彩超未见异常,左右冠状动脉及分支内径正常。血常规:白细胞14.1×10^9/L,血红蛋白114g/L,血小板802×10^9/L,中性65.5%,淋巴31.3%,CRP145mg/L,以“发热待查:川崎病待除外”收入院。 患儿发病来神清,精神稍弱,食纳较差,睡眠不稳,有盗汗,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个人史:G3P3,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kg,生后无窒息,新生儿期体健。母乳喂养至2岁,2岁添加辅食,现普通饮食,不挑食。3个月能竖头,4月翻身,6个月能坐,8个月会爬,1岁6个月会走路、说话,现上幼儿园,体智力发育同正常儿童。按时按序疫苗接种。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肝炎","结核"、“麻疹”、“水痘”等传染病接触史。家族史无特殊,否认家族中遗传病史及心脏病相关病史。G1P1,为女孩,现11岁,体健;G2P2,为女孩,现6岁,体健;G3P3为本患儿,母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否认有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 入院查体:体温37℃,全身皮肤粘膜未见皮疹与出血点。左颈部触及数枚约0.5×0.5cm大小淋巴结,表面光滑,质中,活动可,无触痛。双眼睑无浮肿,结膜略充血。唇红,有脱皮,无皲裂,杨梅舌。咽红,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音有力,律齐,心率110次/分,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手足末端硬肿。指趾末端可见膜状脱皮。肛周红,可见脱皮。 辅助检查: 2007-9-25我院门诊:心脏彩超未见异常,左右冠状动脉及分支内径正常。血常规:白细胞14.1×10^9/L,血红蛋白114g/L,血小板802×10^9/L,中性65.5%,淋巴31.3%,CRP145mg/L。 一、写出诊断 二、还需要完善的辅助检查 三、鉴别诊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