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第七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本章简介]

1、自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侵略以“传教”和“办学”的方式,从1840年至1900年六十年间,陆续地创办了大批教会学校。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发表的演说《基督教教会与教育的关系》,表达了教会学校的办学宗旨,规定了教会学校的任务。教会学校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到1890年,形成教会学校的联合组织“中华教育会”,对整个在华基督教教育进行指导。

2、爆发于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50年代初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一次反抗清王朝和外国侵略势力的农民运动。它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建立了革命政权,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在教育方面,确定了新的反儒反封建的教育方针,制定了有关知识分子、改革传统文学、改革传统的科举制度等多方面的文教政策;明确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实现太平天国的教育目的;改革了教育内容,以宗教、政治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为主;建立了相应的教育制度,并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方案,把教育作为推动革命巩固攻权的重要工具,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太平天国教育。

3、洋务运动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至九十年代,是一个以购买和仿制洋枪大炮轮船兵舰以及编练新式陆海军为中心,包括对外交涉、开办厂矿、兴办学堂为内容的活动。洋务教育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以创办洋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的形式开始实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教育。洋务教育本质上维护了清朝政府的封建统治,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传播。

4、洋务理论的集大成者张之洞是洋务运动晚期的主要代表,他不仅重视教育,而且还十分重视教育对社会发展变革的作用。他的人才观由传统旧学的重德转变为洋务派的德艺并重,并且提倡以旧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学内容,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教育思想。

[第七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1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教育的侵略]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侵略者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利用在条约中攫取的“传教”和“办学”的特权,从1840年至1900年六十年间,在建立传教据点的同时,陆续地创办了大批教会学校,其目的在于造就服从他们的知识干部和愚弄广大的中国人民。其最终的目的,妄图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半殖民地或殖民地。

[第七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1-1 教会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早在鸦片战争前,西方国家的一些传教士就来到中国沿海一带进行传教活动,并且开始设立学校。鸦片战争后,随着【英国军事入侵】,各国的传教士也相继拥入中国。除【传教】外,他们陆续开办教会学校。从1840年至1900年六十年间,教会学校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1840年一1860年为第一阶段。主要是传教士在当时开放的几个港口开办一些附设在教堂的学校,均属小学程度,

规模也很小,目的主要是“传教”。这一阶段教会创办的学校主要有:①1843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在香港创办的【英华书院】;②1844年英国传教士霭尔特色(Miss Aldersay)在宁波创办的【女子学校】,这是外国人在我国设立女子学校的开始。

(二)第二阶段

1860年一1875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教会学校发展迅速,和前一阶段相比,虽仍以小学为主,但已开始出现了教会中学,从比例上看中学约占百分之七左右。这一阶段创办的比较著名的教会学校主要有:①1863年法国天主教在上海创办的【圣芳济书院】;②1864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C·W·Mateer)夫妇,在山东登州创办的【蒙养学堂】1876年改称文会馆,为济南齐鲁大学的前身。

(三)第三阶段

1875年一1900年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教会学校从数量上看有恶性的发展,教会中学的数量增加,同时出现了教会大学。这一阶段创办的教会学校著名的主要有:①1879年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创办的【圣约翰书院】,后来在1894年改为上海【圣约翰大学】;②1881年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创办的【圣玛利亚女校】。

[第七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1-2 教会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实施状况]

(一)教会学校的办学方针

1877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上,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发表了一个名曰《基督教教会与教育的关系》的演说,这个演说可以说就是教会学校的办学宗旨。他在演说中对教会学校的任务做了【五项规定】。这五项任务服从的是一个目的,就是使人信教,使中国基督化,顺从救世主。

(二)教会学校的实施状况

以【山东登州文会馆】为例。它创办于1864年,创始人是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初创是蒙养学堂,1876年改称文会馆,1917年在济南改名为齐鲁大学。这是一所创办较早,而且绵亘时间较长,从小学、中学发展成大学的一所典型的教会学校。

1.办学宗旨

文会馆的办学宗旨明文规定“培养教民”,规定学生德其一,学识其二,并规定“无日不以宣道为目的”。并且在如何培养方面规定了【三条要求】。①“培之以真道”,②“启之以实学”,③“结之以恩义”

2.课程和活动情况

文会馆的课程和活动是以基督教为基础的原则安排的。总的要求是所有活动必须符合圣道。

(1)从课程来看,以备斋小学一年级为例。

共有6门课:①马太六章(即【《圣经·新约》】的若干章);②官话问答(指教义问答);③孟子(上);④诗经选读(一、二);⑤分字心算;⑥笔算数学(上)。此外,教会学校还开设英语课。主要是在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

(2)从活动情况看:

文会馆学生的活动都是服从宗教要求的,学生早起要参加晨祷会,还有夜祷会、礼拜等。

除去这些宗教活动外,学校在课外成立了如传道会、赞扬福音会、辩论会等课外活动组织。这些组织的活动都是以宣扬基督教教义、赞扬上帝等为宗教服务的。

3.毕业生情况

从总的情况看,文会馆毕业生中为教会服务者约占51%,给外国人服务的占10%。也就是说大部分毕业生都是为侵略者服务的。

(三)【评价】

教会学校是在我国土地上出现的最早的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办学方式创办的学校。在教学内容和管理方法等方面都不同于我国当时存在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学校。这种学校的出现和发展,在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等方面,发生过启蒙作用。但这并不是侵略者的目的。教会学校从本质上说是反动的,它对中国人民是一种奴役。

[第七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1-3 中华教育会--教会学校的联合组织]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各教派所办的教会学校趋于联合。最初的联合是1877年召开的第一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左右了这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各教派的传教士成立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它的成员有【丁韪良】(W·A·P·Martin)、【韦廉臣】(Alexander Williamson)、狄考文等。这是最早的一个对中国进行文化教育侵略的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编辑和出版教会学校用的教科书,它就是中华教育会的前身。1890年,第二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代表大会议决,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为“中华教育会”,这个教会学校的联合组织从此形成,它从单纯编辑出版教科书,扩展为对整个在华基督教教育进行指导。

“中华教育会”不仅是在华教会学校的全国性联合组织,实际上是西方殖民政府的教育部。到19世纪后期,西方传教士在华开设了一大批教会学校,而没有一所是经过当时中国政府批准的,它们都是由“中华教育会”批准和管辖。这些事实,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教育主权,是中国人民所不能容忍的。

[第七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2 太平天国的教育]

太平天国革命爆发于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50年代初。它是一次反抗清王朝和外国侵略势力的农民运动,遍及全国的18个省,长达15年之久,它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建立了革命政权,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在教育方面,确定了新的教育方针,政策,改革了教育内容,建立了相应的教育制度,把教育作为推动革命巩固攻权的重要工具,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太平天国教育。

[第七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2-1 教育方针、目的和内容]

(一)教育方针

【太平天国】实施的教育方针主要是反儒反封建的教育方针。

太平天国对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采取否定态度的。早在金田起义前,【洪秀全】就和好友冯云山、族弟洪仁玕一起

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地砸烂了他任教的私塾中供奉的孔子牌位,宣布孔子是“邪神”,在被打倒之列。1848年冬,洪秀全和冯云山写了《太平天日》一文,编造了上帝鞭挞孔丘的故事。这就把两千多年来被尊奉圣人的孔子贬斥为罪人,并把他打倒在地,从而动摇了清统治者的精神支柱。同时,也说明“拜上帝教”只信奉皇上帝,反对一切偶像和现世间的一切罪恶。

【金田起义】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实行了激烈的反儒反孔的文教政策,将儒家经典斥责为“妖书”、“邪说”,下令焚毁。正式宣布“四书”、“五经”为“妖书邪说”,这就在法律上宣判了“四书”、“五经”的死刑。而且宣布孔庙和圣物也要拆毁焚烧。可是,在当时的中国,如若禁止人民去读儒家的书籍,就很少有可读之书了。虽然太平天国也编定和印行了几种可读的书本,但是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所以太平天国很快就把烧书政策改为删书政策。太平天国改革了以儒家经书为中心的教育内容,删改儒家著作,【奠都南京】以后,成立了删书衙,负责删改《四书》、《五经》和其他儒家著作。

太平天国实行的反儒反封建的教育方针,多半还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对儒家思想的实质,还不能彻底地予以揭露和批判。对儒家经书的焚毁,虽然不能真正地将封建主义糟粕埋葬,但应当看到它正是农民与地主阶级矛盾斗争在思想、教育领域的尖锐表现,确实是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传统教育的权威,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空前的,给后人留下了重耍的启示。

(二)教育目的

太平天国革命的目的,就是要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一一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的教育,是以建立这种理想社会为最高目的。即是要培养革命的干部和人民群众,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理想的太平天国而服务。

太平天国有关文件明确提出了这一要求。要求教育为农民革命“创万年之基业”育“非常之贤才”,即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德才两者之间,把德放在首位,所谓“德本也,才末也。”

(三)教育内容

太平天国的教育内容主要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宗教和政治教育,一是科学技术教育。

1.宗教和政治教育

太平天国领导人非常重视宗教和政治教育,无论是儿童教育、妇女教育、士兵和群众教育都是以宗教和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

为了有效地向群众进行宗教和政治教育,太平天国出版了不少官书,作为教育的重要教材。其中规定作为人民读本的有《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天命诏旨书》,以及用作儿童课本的《三字经》和《幼学诗》。

太平天国的宗教和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教义的宣传达到动员和组织群众的目的,使人民群众信仰拜上帝教,拥护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这种宗教和政治教育对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曾起了一定的作用。

2.科学技术教育

太平天国打破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儒家教育,适应革命战争需要和社会的发展,重视和提倡科学技术教育,主张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他们认为“火船火车、寒暑表、千里镜、连环枪”等皆近代科学技术知识,“足以广闻见之精,此正正堂堂之技”,都是“有用之物”,应列为重要教育内容。他们希望将来在中国也“可以随便使用铁路、电线及其他西洋机器而无碍。”据史书记载,太平天国许多革命领袖的子女,对于“西方科学与文明无不通晓,尤精地理及机械学。”

为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太平天国主张在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原则下,聘请外国“技艺精巧,国法宏深”的人“教导我民”,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应该看到,这是中国近代重视科学技术教育的开端。

[第七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2-2 教育的实施和教育改革方案]

(一)教育的实施

在革命斗争中,太平天国广泛对儿童、群众、士兵及妇女实施反封建反外国侵略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爱国、反侵略的革命思想。使他们能够积极参加抵御外侮、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的革命战争,保卫太平天国革命政权。但是,由于战争,形势不断变化,中外反动派的进攻和破坏,太平天国占领区也没能建立起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正规的学校制度,教育多是采取临时性的措施,而且往往与宗教宣传结合进行。建都天京以后,虽然计划仿效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制度,也因为战争不断而无暇顾及。所以太平天国的教育实施多是社会的,战时的临时措施,谈不上什么完整的教育制度。下面就儿童和妇女教育,群众和士兵教育分别介绍如下:

1.儿童和妇女教育

(1)儿童教育

为了教育儿童忠于农民革命,太平天国十分重视儿童教育。根据【《天朝田亩制度》】的记载,太平天国对儿童实施一种普遍的平等的教育。学习《御制千字诏》和适合儿童的【《三字经》】、【《幼学诗》】等自编教材,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教育,从小养成他们敢于战胜封建统治阶级和外国侵略势力的革命精神和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训练他们杀敌制妖的本领。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管辖地方设有“育才馆”、“育才书院”等教育机构,招收各级官员子弟入馆学习。

此外,太平天国教育还以“带徒弟”的方式教育儿童。各级干部收了许多儿童作为“义子”,用父子般亲爱的教育方法授予儿童各种知识技能,儿童朝夕与干部相处,在实践中学习战斗本领,在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和宗教知识教育。

太平天国的儿童教育一般说来是成功的,尤其是“带徒弟”制度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受过训练的儿童皆不怕死,临阵勇往直前,无不以一当十,为中国儿童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妇女教育

太平天国根据“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平等原则,对女子教育也加以注意。

太平天国采取了一系列【妇女解放】的措施,使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与男子平等,改变了侮辱妇女的陋习,禁止买卖婚姻、卖淫、【废除妇女缠足】。妇女可参政做官,可以参军为将,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在教育方面,他们打破了排斥妇女的封建教育传统,实行男女平等的教育。在《幼学诗》里有《姊道》、《妹道》、《嫂道》、《婶道》等篇章,都是关于女子教育的。太平天国允许妇女参加教师这一神圣的教育工作,这是太平天国尊重妇女的重要表现。《天朝田亩制》中规定,“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妇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听讲道理”,接受政治,宗教教育。这是对“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的封建传统思想的挑战。

解放了的妇女,积极参军作战,她们英姿飒爽,矫健善战,与男子一样英勇杀敌,为太平天国革命做出了积极贡献。

2.群众和士兵教育

(1)群众教育

太平天国十分重视群众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政治思想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目的在于提高群众反封建反侵略的思想觉悟,懂得革命道理,鼓舞战斗意志,踊跃参军作战,同时积极生产、支援战争。群众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宗教集会;讲道理。“讲道理”有时是向群众宣传教义,有时是讲解政令和革命宗旨,有时是揭露清王朝的罪恶,控诉侵略者的罪行,鼓舞革命斗志。

太平天国利用歌谣作为对群众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教材。这些歌谣是当时反封建、反侵略的重要精神武器,对支援革命起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太平天国还重视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教育。对于人民群众,凡努力生产的就给以奖励,凡不努力生产的则给以惩罚。不仅如此,而且把是否努力生产提高到道德品质好坏的高度。通过教育,群众的觉悟普遍提高,大多数人都努力从事生产,积极支援革命。

(2)士兵教育

在群众教育中,士兵教育占重要地位。士兵教育的目的是,用革命思想武装太平军战士,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作战本领。

太平军的教育主要分政治思想教育和军事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太平军每日三餐前以及上阵打仗,都要举行祈祷仪式,每次祈祷后,则齐声高呼“杀妖,以激发战士的同仇敌忾的决心。为了用革命思想武装太平军战士,洪秀全曾任用八十个刻字工人专门为士兵刻印政治宗教书籍。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太平天国很重视军队的纪律教育、太平天国颁行的军律有《行军总要》,《定营规条十要》等。要求军队首先服从指挥,其次要求战士爱护群众,维护群众利益。

为了战胜敌人,培养士兵的作战能力,太平天国十分重视战士的军事训练,学习使用弓、矢、刀、枪、骑马、炮烧等【武器】的技能,懂得大小兵法及水陆战术。经过军事教育,培养了一支有纪律,勇敢善战的农民军队。

(二)《资政新篇》中的教育改革方案

1859年,洪仁玕总理朝政,【《资政新篇》】就是这时期向洪秀全提出的效法资本主义制度改革内政,建设太平天国的政治纲领。《资政新篇》的核心是要求全面仿效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教各项制度和政策,把中国建设成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一种远见卓识的思想,一个渴望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仅从教育方面来看,《资政新篇》提出了几点【设想】。

[第七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2-3 文教政策]

(一)知识分子政策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是重读书人的。太平天国革命开始不久,就发出号召,欢迎知识分子参加革命,他们尊称知识分子为“先生”给以重用。

太平天国争取吸收知识分子采取的方式,基本上是两种:一是科举取士,一是出榜招贤。根据史料记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知识分子,大部分被委以重任。出榜招贤是太平天国吸收知识分子的有效办法,招聘到的人才立即录用。招贤的范围很广,除去一般文人以外,凡有一技之长者都属于招聘的对象,这样广泛地征求人才,使太平天国得到不少知识分子,在太平天国革命事业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二)对传统文学的改革

为了宣传革命道理,组织群众参加革命,改善劳动人民无文化的地位,太平天国对传统的封建文学进行了从繁到简、从难到易,从贵族化到平民化的改造,使之易于学习。太平天国要求文章应简明易懂,“使人一目了然”,便于人民群众阅读和学习。文章内容应反映现实,做到“文以纪实”,“言贵从心”。反对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人民“浮文”、“巧语”。

在改革传统文学方面,太平天国采取的措施有:

第一、改变脱离群众的旧文学体裁,推行语体文。

第二、改变旧文学不加句逗的故习,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第三、采用简化字,文字的简化减轻了识字和书写的难度,对广大劳动群众掌握文化、开展群众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改革传统的科举制度

太平天国从革命利益出发,对旧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采取了用其形式,革其内容的作法,其主要特点有:第一、废除封建等级门第的限制,不论社会地位高低,出身贵贱,都可以应试,为劳动群众有机会参加科举提供了条件,实为科举制度一大革命。

第二、贯彻男女平等原则,反对轻视妇女的封建礼教。(来自圣经)

第三、考试不许从《四书》、《五经》里出题,考题必须出自《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天命诏旨书》等太平天国文献,违者受到惩处。

第四、改变清朝的旧科举制度的士阶名称,例如,改秀才为秀士,举人为约士,进士为达士,翰林为国士,武科

的名称则改为英士、猛士、壮士、威士等。革除旧的士阶名称,是为了体现太平天国的革命精神。

第五、考试时尽量照顾考生的饮食、起居、旅费,以减轻考生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这种措施为比较贫寒和下层知识分子参加科举考试提供了方便条件,也是太平天国民主思想的反映。

太平天国于1861年正式公布了《钦定士阶条例》,以官方文件的形式规定了科举考试的方针、目的、方法和形式,把科举改革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是对上千年旧科举的一场革命。

总之,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而且建立了农民政权,它给清朝封建统治以沉重打击,抵抗了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历史上立下了不朽功勋。太平天国的教育是太平天国革命的重要工具,在革命运动中是一种组织群众、教育群众的有力手段。它对封建的孔孟教育进行了猛烈冲击,实行普遍的平等的教育,改革了科举考试制度等,为培养太平天国的新人进行了大胆的教育尝试。后期洪仁玕还提出过发展资本主义教育的主张。这些给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以启发,对后来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七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3-1 洋务教育的产生]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至九十年代,由洋务派掀起了兴办洋务的热潮,史称洋务运动。所谓洋务,简单地说就是指外国资本主义的一切事务。洋务运动是一个以购买和仿制洋枪大炮轮船兵舰以及编练新式陆海军为中心,包括对外交涉、开办厂矿、兴办学堂为内容的活动,旧史书称为“同光新政”。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等人。

洋务教育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兴办洋务就需要大批洋务人才,而这种人才又是中国的科举制和旧式书院培养不出来的。因此,洋务派为适应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掀起了一个兴办新教育——洋务教育的热潮。

[第七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3-2 洋务教育的实施]

洋务教育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从创办洋学堂和派遣留学生这两方面推行的。

(一)创办洋学堂

洋务派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创办的洋学堂主要有外国语学堂、技术学堂、军事学堂和综合性学堂。

1.外国语学堂

洋务派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深感不懂外语的苦衷。为了应付外交的迫切需要,培养本国的翻译人员,洋务派在创办企业的同时,招聘外国教习,兴办外语学堂,当时也叫方言教育。主要有1862年创设的【京师同文馆】;1863年创设的【上海广方言馆】等。

2.技术学堂

由于当时民用企业的开办,急需技术人才,国家开办了专业技术学堂,各大企业自己也都举办附属的技术学校。主要有1865年设立的【上海江南制造局】及其附设的机械学校,这是我国最早的专业技术学校;1866年设立的【福州马尾船政局】及其附设的【船政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所实业学校。

3.军事学堂

洋务派认为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十分严重,培养军事人才,保国御侮尤为洋务派所重视。国家举办了陆、海、医务等军事学堂。主要有1880年创办的【天津水师学堂】,这是我国最早的军事学校;1866年创办的【天津武备学堂】,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所陆军军官学校。

4.综合性学堂

主要有1866年改设的京师同文馆,1874年创办的【上海格致书院】等。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最早的洋学堂,是1862年在北京创办的,隶属于【总理衙门】。设馆目的是要培养满族的翻译人才。创立之初是专习外国语的学堂,1866年增设科学馆,延西人教授天文、算学,变成一个综合性学堂。它是洋务学堂的标志,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京师同文馆被视为近代中国新教育的开端。

洋务学堂前后开办了30余年,创办了百余所新式学堂,其成绩赫然。在客观上,洋务派的新学堂的开办促进了西方文明中深层部分的引进及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为中国维新教育思想的孕育和维新运动的兴起起了铺垫作用。(二)留学教育

派遣【留学生】是洋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870年容闳向曾国藩建议,派遣幼童赴美留学。1871年9月曾国藩和李鸿章上书清政府奏请选送聪颖子弟出国留学。该奏折获准后,计划从1872——1875年四年间,先后派出四批12——15岁的幼童共l20名出国留学,15年后回国。其中最著名的是由容闳率领的首批三十名幼童赴美,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这些留学生在国外,除学习西学外,还在留学生监督指导下,随时课以中国经学。除1872年开始派赴美国留学外,1876年李鸿章、沈保祯奏请派留学生到欧洲留学。

实践证明,派遣留学生这一措施,是培养人才的有力方法。但后来,由于封建顽固派势力的严重阻碍,同时清政府也十分害怕留学生被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所同化,于是在1881年7月大批撤回留学生,留下继续学习的仅十人而已。

后期的洋务派首领、两江总督张之洞,积极主张奖励留学,并大力提倡去日本留学。1896年清政府派13名学生去日本留学。此为中国正式派遣留日学生之始。1898年起,清政府明令各省选派青年学生去日本留学,并作为一项固定的国策。总之,洋务派派遣留学生是中国第一次官费留学,开中国近代留学生之风,有一定贡献。

[第七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3-3 洋务教育的性质及作用]

(一)洋务教育的性质

洋务教育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它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后,中国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逐步形成过程中,反映向买办转化的地主阶级集团要求的教育。它既不是战前的封建专制主义教育,也不是资本主义教育,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

(二)洋务教育的【作用】

洋务教育的作用,是由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所决定的。

第七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3-4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中年后别号壶公、香岩居士,晚号抱冰老人,死后谥号文襄。祖籍山西省洪桐县人,后迁直隶南皮(今河北省南皮县)。

张之洞出身于世代为官的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到严格的封建家庭教育,为以后踏入仕途打下了基础,形成了他封建伦理道德和忠君爱国的思想。张之洞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侵略,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国势衰微,财政枯竭,内乱不断,处于风雨飘摇中。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反映了中国近代新学与旧学、中学与西学之争的文化和教育发展史。他是洋务运动晚期的主要代表和洋务理论的集大成者,在晚清政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张之洞4岁入熟,9岁读完四书五经。10岁读九经毕,学为诗、古文和词。11岁起学作诗文,记诵绝人,有神童之称。1850年14岁的张之洞试入南皮县学,学习努力,恪守封建礼法,受学政程廷桂的器重。1852年张之洞16岁回原籍参加顺天府乡试,中第一名举人,【“一时才名噪都”】,

从此步入科举仕途。1863年(同治二年)参加了会试,他谙熟经书,廷试对策,不循常例,定一甲第三名,为探花,赐进士及第,授职翰林院编修。1867年任浙江乡试副考官,开始了近十年的外省学官生活。同年八月,就任湖北学政,并设“经心书院”。他认为“学政一官,不仅在衡技一日之短长,而在培养平日之根柢,不仅以提倡文学为事,而当以砥砺名节为先。”

也就是把年轻一代培养为遵守封建纲常名教、效忠统治者的后备军,这是他早期办学的指导思想。1873年任四川乡试副考官,旋任四川学政,并创设“尊心书院”,直到1876年11月任满。这样从1867年到1876年的十年间,除去两任乡试副考官的短期职务外,张之洞先后担任湖北和四川两任学政,成为他实现其教育理想的起点。1879年回京任国子监司业。1881年出任山西巡抚,积极整顿科举考试,大修贡院,改变山西科举考试中的弊端,并且创办令德堂,选全省高材入堂学习经史古学。这时国外列强正加紧入侵,法国侵占越南,窥视云南,边疆危急,这就迫使张之洞更加重视洋务及培养洋务人材。此时他的思想向洋务派转化。1884年升为两广总督,中法议和后于1885年奏请创办“广东水陆师学堂”。1887年5月创设广雅书院,课经史之学,又增加“知今切用”的实际知识,一度专立经济之学,使学生既通经史之学,又知晓时务,这种新旧并存的办学格局是张之洞改书院为学堂的一种过渡。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在湖北创设两湖书院、江汉书院、自强学堂。自强学堂初步具备新式学堂的意义和规模。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张之洞任两江总督,对西学的认识也随之扩大,终于把重心从传统的书院教育转向以西学为内容的新式学校教育,创办了储才学堂、陆军学堂、铁路学堂,并第一个派遣学生到英、法、德留学。1896年张之洞卸去两江总督之职,反回湖广总督本任。期间大举兴学,逐渐确立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他改革自强学堂与两湖书院,还创设“合文武于一途”的湖北武备学堂,新建农务学堂和工艺学堂。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时提出改革科举的主张,并完成了《劝学篇》。1902年到1903年参与并主持了癸卯学制的制定。1907年6月晋为协办大学士,旋擢体仁阁大学士,仍留湖

广总督之任。9月补授军权大臣,从此离开武昌到京入参军机并兼管学部事务。著述收入《张文襄公全集》。《劝学篇》乃其教育代表作。

(二)、人才观与教育作用观张之洞对于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在他前期和后期的认识是不同的,他对教育的作用估价很高。

在他出任山西巡抚之前的十年学官时期,他的人才观仍属传统旧学。学政之责,就是“不仅在衡校一日之短长,而在培养平日之根柢;不仅以提倡文学为事,而当以砥砺名节为先”培养“通经为世用,明道守儒珍”的忠臣,使学生能“出为名臣,处为名儒”。在四川任学政时大力整顿科举,讲学于尊心书院,同时著《輶轩语》、《书目答问》。前者为科举考试之指南,后者列举经、史、子、集要目,“总期令初学者易买易读,不致迷罔眩惑而已”。

作为旧学的入门,被中国旧学者所重视。教育内容仍为儒家经典。他提倡和整顿的儒家教育,培养“通经致用之士,经世致用之才”,并不是洋务运动中所提倡的西方技术人才。

在张之洞任山西巡抚后,逐渐向洋务派转变。面对外敌的入侵以及清王室统治的衰微,他感到旧学的四书五经已不能解决问题,而某些地方督抚通过兴办洋务实力大增的情况使他羡慕不已。通过对西学的不断了解,他认为:“盖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以倾才为先。方今万国盟聘,事变日多,洋务最为当务之急”。

为满足他“习知西事,通体达用”的人才需求,他用高薪征聘通晓天文、算学、水法、地舆、格物、制器、公法、条约、语言、文字、兵械、船炮、矿学、电汽的通才专家到山西帮办“西法”新政。他调整了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修正了早期办学宗旨,着力培养既有封建传统纲常名教的头脑又能从事洋务的各种专门人才。这样,他的人才观从重德转为德艺并重。在他的教学内容上,虽亦坚持传统的旧学,提倡以旧学为“体”,但又注重以“西学为用”,增添传授西文、西艺的新学。举办的学校也逐渐代替旧式书院。

关于教育作用,他对此估价颇高,认为洋务人才只能依靠新的学校来培养。如果不办学校就想获得人才,“犹如不树林木而望隆栋,不作陂池而望巨鱼。”

所以“今日中国欲转贫弱为富强,舍学校更无下手之处”,“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

他这种重视人才、重视教育对社会发展变革的作用之见解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但只靠办学校来培养既有封建道德又有西方科学技术的人才,而不靠改变封建性质的社会制度,是难以使中国摆脱外敌侵略、走上富强道路的。(三)、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思想

1、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

1895年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随后是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定,一时举国震惊。于是维新变法运动高涨。维新变法思想对中国正统儒家思想价值体系以及社会政治制度,提出了空前未有挑战和冲击。【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有为】的《变法通议》,【严复】的《天演论》,【谭嗣同】的《仁学》等,提出了激烈的反传统思想。他们以西方进化论、民权平等学说为基础宣传君主立宪制,要求倡民主、废三纲、设议院等。

然而,张之洞对这一新的社会思潮感到惧畏。他断绝了与维新派的联系,对当时“者摇摇,中无所主,邪说暴行,横流天下”的局势,他觉得有必要反击维新派,以维护“臣民成怀忠良以保国”的主旨。在他看来,“今日之世变,岂特春秋所未有,抑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也。”所以稳住人心以维持封建秩序是关键。

在反对维新派的“西学”同时,他又反对顽固派只要“中学”而不要“西学”。他说:“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于一。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

这里“新学”即维新派所提倡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旧学”指封建伦理、纲常名教。他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偏见。“新学”能造成人心不安,有碍清王朝的统治;“旧学”过于保守,不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脱离社会实际,也就无助于稳定封建秩序。那么如何来解决这大变动时期的新学与旧学,即中学与西学呢?他认为应该以“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就是洋务派的教育思想。

2、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内涵

1898年维新运动高涨之时,张之洞出版了《劝学篇》,系统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教育思想。《劝学篇》分内外两篇。内篇务正,“以正人心”,专讲“中学”,共9篇;外篇务通,以开风气”,专讲“西学”,共15篇。张之洞深感当时中国封建统治不稳固,人心浮动,整个社会出现了“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的变局。在这种危境中,中国亟图自保,即要保国保教保种。基于这种出发点,兴学办教育就必须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学为体”,就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制度作为立国之本。中学,亦即旧学,指中国封建主义的典章制度、纲常名教。如《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等。是一切学问的基础,应放在学习的首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变。他说:“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为,中国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中小学堂宜注意读经以存圣教。外国学宗教一门。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堂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所以“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言,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然后才可以学习西学。所谓“西学为用”,就是在以忠孝为本,中国经史为基的前提下,再“以西学瀹其智识,练其艺能”。

西学,分为“西政”和“西艺”两方面,其纲目为:“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西学为用”的目的在于富强,“借富强以保中国”,保中国即用西政、西艺来为洋务事业服务。“西政”、“西艺”,“此教养富强之实政也,非所谓苛技淫巧也。”西政与西艺密切结合,要“政艺兼学”。他说:“讲西政者亦宜略考西艺之功用,始知西政之用意。”中体西用的关系,实质是一种主辅关系。“中学”是根本,“西学”是末节;“中学”为主,“西学”是从。张之洞认为:“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

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缺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

这一主一辅的关系清楚表现了中体西用的时代特色,只有在通“中学”的基础上,才能学“西学”。

3、评价

“中体西用”思想是在中国封建思想遭资本主义严重挑战,而新的资本主义思想又被掌有实权的顽固派所深恶痛绝的情况下产生。中国封建制度面临瓦解,传统儒学已不能维护封建王朝的崩溃,“中学”已无济于事,于是需要寻求一种新的理论,使清王朝得以复生。那么,就在“中学”之外加上“西学”,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我们对这一思想可作如下评价:第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某种程度上批判了传统教育。由于时代的发展,传统封建教育越来越不适应时局的变化,对国家的内忧外患无能为力。在八股取士下:“所解者,高头讲章之理;所读者,坊先程墨之文。于本经之义,先儒之说,概乎未有所知。近今数十年,文体日益佻薄,非惟不通古今,不切经济,并所谓时文之法度文笔俱亡之”,将导致“故人才益乏,无能为国家扶危淤御侮者。”

所以,张之洞主张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小楷之类,把西学作为必考科目,使不通西学者无由登进。张之洞批判传统教育不重科技,认为:“谓儒不能知农工商之所知,此未也科目章句之儒耳”主张农、工、商、路、矿、兵等行行设学。在改革传统教育、增加自然科学和同时,他还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制定了留学政策,创办报纸,广泛宣传西方文明。这些都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第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扩大了学习西学的范围。让中国看到了另外一个陌生世界,并设法把外面世界先进的东西引入中国。与早期改良派相比,洋务派学习西学不但有西艺而且有西政,更重要的是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引进技术,建立了一批工矿企业。在学习西学的同时,促使人们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些最终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

第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虽然对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这一思想中三纲五常封建伦理思想占着重要地位。他设存古学堂,绐终不忘“旧学”,宣扬“以崇正黜邪为宗”,“以忠孝为归”,“以圣经贤传为本”。这些又成为维护封建制度的卫道思想,又极力反对维新变法,仇视民权,最终又成为清朝统治者反对中国资本主义化的理论武器。

总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也表现了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需要,为在中国发展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八章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本章简介]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教育思潮产生和初步形成的时期。一批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一些改革教育的主张,形成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教育思潮。到十九世纪末维新变法时期,逐渐发展成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并开展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资产阶级维新教育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思想。

中国近代的早期改良派通过著书立说,揭露时弊,批评洋务运动,从而提出一系列有关经济、文化、教育、政治等方面的改革主张。他们对八股取士和现行的教育制度极为不满,竭力主张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试以经世之论。同时,还极力主张改革教育,兴办学校,把办好学校教育作为“治天下之大本”。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思想。

1、对传统教育的抨击。

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传统教育的抨击,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八股文”;一个是“纲常名教”,对“八股文”的抨击尤烈。

2、对洋务教育的批判。

他们认为洋务教育的实质是“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洋务学堂办了30多年,“未尝有非常之才,出乎其间,以效用天下”。所培养的人,充其量“仅为洋人广蓄买办”之“通事西奴”而已。认为这种教育也是“败国之由”,是一种弊端。

3、“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的教育思想

“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的思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基本思想,也称“政本艺末”思想。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实践主要是创办学堂和进行教育改革

1、创办新学堂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中,创办了近百所新式学堂。其中著名的有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的“万木草堂”,1897年梁启超、谭嗣同在湖南创办的“时务学堂”,1894年严复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1897年谭嗣同在湖南创办的“浏阳算学馆”,1898年陈芝昌在广州创办的“时敏学堂”,1898年经元善在上海创办的“经正女学”等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决定变法,是为“百日维新”的开始。光绪皇帝在康有为等人的影响下,颁发了许多“除旧布新”的变法诏令。有关教育改革的内容如下:

(1)、废八股,变科举

(2)、广兴学堂

(3)建立译书局、编译局

(4)派人出国游学

(四)、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1、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2、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1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思想]

中国近代的早期改良派通过著书立说,揭露时弊,批评洋务运动,从而提出一系列有关经济、文化、教育、政治等方面的改革主张。他们对八股取士和现行的教育制度极为不满,竭力主张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试以经世之论。同时,还极力主张改革教育,兴办学校,把办好学校教育作为“治天下之大本”。

[第八章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1-1 对传统教育的抨击]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认为,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社会发生了“千古奇变”,出现了一种非改革不可的趋势。他们又从西学中认识到,人才培养问题在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基于这些认识,他们对明清以来的【八股取士制】和现行的教育制度,表示极大不满。[第八章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2-2 对洋务教育的批判]对于洋务教育,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抨击是相当深刻的。

他们认为洋务教育的实质是“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洋务学堂办了30多年,“未尝有非常之才,出乎其间,以效用天下”。所培养的人,充其量“仅为洋人广蓄买办”之“通事西奴”而已。认为这种教育也是“败国之由”,是一种弊端。所以,他们认为教育改革,除掉弊政是“旋乾斡坤转移风会的大事。”

梁启超在《学校总论》中指出当时办的同文馆、广方言馆、水师学堂、武备学堂、实学馆之类所谓新式学校,基本上是“言艺之事多,言政与教之事少”,而所教习的技艺,又往往是粗浅和过时的内容,难怪培养不出高明之才来。他主张“今日之学校,当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与林迪臣太守论浙中学堂课程应提倡实学书》)。严复则公开对中体西用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硬把“中体”安置在“西用”上,就像有牛之体却要求马之用一样不伦不类。

郑观应指出:传统教育的致命弱点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是一种“空疏无用”的教育。究其原因,则在于八股取士制。他抨击传统教育是一种弊政,如果不加以改革,人才就尽被埋没,国家就坐以待亡了。因此,他们竭力主张废除八股取士制度,强烈要求摆脱“好古非今”的封建愚昧主义的教育。

[第八章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1-2 对洋务教育的批判]

对于洋务教育,他们认为同传统教育比较起来,仅仅是“小变而非大变,貌变而非真变。”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倡学习西学,但他们提倡的西学包括西方的自然科学、生产技术,以及社会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他们对西学的认识比洋务派要广泛得多。它已经具有了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萌芽形态。基于这种观点,他们对洋务教育只学西方的制造技术表示强烈不满。认为洋务教育只学西方的制造技术,那实在是太有限了。他们认为西学有其自身的体和用,不能将体和用分割开来,“君主立宪制”是西学的体,而“轮船火炮,铁路电线”等工艺技术则是他们的用。因此,他们抨击洋务教育只学西方的某些技艺,是“遗其体而求其用”。这样做,不可能使中国富强,反而会“开门缉盗,

受制于人”。

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较大影响,洋务派只学西艺不学西体,目的是为了清王朝的中兴大业,但其利用外国的技术却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其代表人物是【张之洞】。

[第八章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1-3 改革传统教育的主张]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改革中国传统教育方面的两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一、注重实学,学以致用的思想;

二、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但要独立自主的思想。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们在改革传统教育方面提出了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制度等方面比较系统的主张。

具体措施:

(一)教育内容

在教育内容方面,他们主张必须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他们要求在教育内容方面扩大西学的领域,反对洋务教育把西学的内容局限于西方诸国语言和某些技艺。

(二)教育制度

在教育制度方面,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建立系统的各级学校。他们认为应把传统教育的官学和书院,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模式改为文、武两个系统的大、中、小学校。县为小学,省为中学,京师为大学,并在各乡设立公塾,以便普及教育。在教学管理上,郑观应主张把每科分成数班,每年加以考核,以便升科。

(三)考试制度

在考试制度上,他们主张废除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改试以经世之论,即试以与实际相关的学问。在评价质量的标准上,郑观应提出“论其艺,不论其文,量其才而不拘其资格”。

评价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针对清朝教育腐败的情况,提出各种改革主张,尤其注重从事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等方面向西方学习,以改革中国的传统教育。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是中国先进人士学习西方的深入。他们的主张无疑是进步的。

[第八章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2-1 对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抨击]

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传统教育的抨击,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八股文”;一个是“纲常名教”,对“八股文”的抨击尤烈。

严复在1895年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文《救亡决论》,这是一篇专门批判“八股文”的论文。他说:“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亡,然则变将何先?日莫亟于废八股。”他指出了八股文的三大罪状:一曰锢智慧;二曰坏心术;三曰滋游手。并说:“八股之三害,有一于此,则其国鲜不弱而亡,况夫兼之者耶!”所以,他认为应该废除传统教育的指挥棒一一八股取士制。

资产阶级维新派中的激进分子谭嗣同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批判最大胆、最猛烈也最击中要害。他毫无顾忌地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封建传统教育的核心一一纲常名教。他指出“纲常名教”既不是“天命”,也不是“国宪”,而是一种人为的禁锢人民思想,钳制人民行动的手段,是破坏人才的毒品。

[第八章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2-2 对洋务教育的批判]

对于洋务教育,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抨击是相当深刻的。

他们认为洋务教育的实质是“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洋务学堂办了30多年,“未尝有非常之才,出乎其间,以效用天下”。所培养的人,充其量“仅为洋人广蓄买办”之“通事西奴”而已。认为这种教育也是“败国之由”,是一种弊端。所以,他们认为教育改革,除掉弊政是“旋乾斡坤转移风会的大事。”

梁启超在《学校总论》中指出当时办的同文馆、广方言馆、水师学堂、武备学堂、实学馆之类所谓新式学校,基本上是“言艺之事多,言政与教之事少”,而所教习的技艺,又往往是粗浅和过时的内容,难怪培养不出高明之才来。他主张“今日之学校,当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与林迪臣太守论浙中学堂课程应提倡实学书》)。严复则公开对中体西用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硬把“中体”安置在“西用”上,就像有牛之体却要求马之用一样不伦不类。

[第八章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2-3 “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的教育思]

“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的思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基本思想,也称“政本艺末”思想。梁启超对这个问题作了专门论述。

梁启超认为政学就是研究古今中外治理天下之法。“以政学为主义”就是以它为体,把它放在教育内容的首位,也就是说教育目的首先是在培养政才,管理国家的人才。

“以艺学为附庸”就是要求把艺学放在次于政学的地位。所谓艺学就是指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也就是当时所说的“格致之学”。为什么要把艺学放在次于政学的地位呢?梁启超认为如果国家有了政才,而无艺才,执政者可以振兴艺事,甚至也可以借才而用,因为政才可以指挥艺才。相反,国家只有艺才,没有政才,则国家没有管理之才,艺才再多也不知怎样用。在梁启超看来,中国当时急需的人才是政才而不是艺才,艺才再多也不能解决挽救国家危亡的问题。

“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从推动变法运动的需要出发,对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它要求教育要把培养政才放在首位,其目的就是要用这种政才取代封建官吏,从而改变官吏的政治素质,达到变法图强的目的。

[第八章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3-1 创办新学堂]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中,创办了近百所新式学堂。其中著名的有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的“万木草堂”,(见后面)1897年梁启超、谭嗣同在湖南创办的“时务学堂”,1894年【严复】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1897年谭嗣同在湖南创办的“浏阳算学馆”,1898年陈芝昌在广州创办的“时敏学堂”,1898年经元善

在上海创办的“经正女学”等。其中以“万木草堂”、“时务学堂”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经正女学是我国自己创办的最早的女学。

(一)【万木草堂】

康有为于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创办的一所新型学馆,并著有《长兴学记》为学规。办学目的是为维新变法培养人才,组织力量。在这个学校里,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校的管理上,都是一反当时的旧传统,大胆创新,别具一格,不同流俗地充满了生机。其课程包括:

1.义理之学,有孔学、佛学、周秦诸子学、宋明学、泰西哲学;

2.考据之学,有中国经学、史学、万国史学、地理学、数学、格致学;

3.经世之学,有政治原理学、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政治应用学、群学;

4.文字之学,有中国词章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另外还有“科外百科”,涉及演说、体操、射击、游历、音乐、绘画诸多内容。学生除听课外,主要靠自己读书、写笔记、记功课簿等。

万木草堂的教学方法,也有独特之处。

康有为讲课,内容广博新颖,讲解生动,每论一事,必古今中外,以究其沿革得失,感染力强而富有启发性。梁启超在《康南海传》中说:“其授业也,循循善诱,至诚恳恳,殆孔子所谓诲人不倦者焉。其讲演也,如大海潮,如狮子吼,善能振荡学者之脑气,使之悚息感动,终身不能忘;又常反复说明,使听者涣然冰释,怡然理顺,心悦而诚服。”康有为自任草堂总教授、总监督,另于学生中择数人为学长,分助各科。学生不分年级班,新生入学后由学长指导读书。康有为与学生一起研究中国数千年来的学术源流和历代政治的沿革得失,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知识。还让部分造诣较深的学生,如梁启超、陈千秋等协助他著书。万木草堂孕育了不少维新人士,尤以梁启超、徐勤等影响最大。

正因为万木草堂宣传维新理论,培养变法人才,为挽救危亡做出了贡献,所以,引起了顽固派的仇视,1894年8月清廷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查封。

(二)【时务学堂】

维新变法时期的一所著名的新式学堂。是谭嗣同等于1897年发起,得到维新派地方官的赞助,在长沙创办的一所新式学堂。1897年梁启超应聘任学堂中文总教习,并主持学堂工作。他曾订立一个《湖南时务学堂学约》,从“立志、养志、治身、读书、穷理、学文”等十个方面,为学生规定了奋进目标,充分体现了维新派“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的教育思想。时务学堂和万木草堂一样,为维新变法运动培养了一批人才。由于教学中宣传变法思想,成立仅几个月,就被迫停办。

[第八章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3-2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决定变法,是为【“百日维新”】的开始。光绪皇帝在康有为等人的影响下,颁发了许多“除旧布新”的变法诏令。有关教育改革的内容如下:

(一)废八股,变科举

梁启超对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也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将八股文取士视为中国锢塞文明之一大根源,结果是“愚其士人,愚其民,愚其王公”。在当时世界以智慧竞争的形势下,“人皆智而我独愚,人皆练而我独闇,岂能立国乎?”只是因为科举是整个传统教育的指挥棒,所以他断言:“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

具体措施:凡乡会试及童岁科各试,八股文一律改试策论。各级考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考中国历史、政治;第二场考时务;第三场考四书、五经。取士均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不凭楷法。在规定的考试之外,设“经济特科”,考经世致用的学问,以选拔新政人才。

(二)广兴学堂

1.在北京设【京师大学】

将原设官书局和译书局并入大学堂。在大学堂内设大、中、小三级学堂,并设师范学堂。在课程方面,采取“中西并用”、“讲求实务”的方针,分为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普通学为学生所必修,属基础学科,包括:经学、理学、中外掌故学、诸子学、初级算学、初级格致学、初级政治学、初级地理学、文学、体操计十种。专门学,是学生在学完普通学的基础上,选习l—2科的选修课,包括:高等算学、高等格致学、高等政治学、高等地理学、农学、矿学、工程学、商学、兵学、卫生学十种。此外,规定30岁以下的学生,每人必选学一门外国语。派孙家鼐为管学大臣,丁韪良为总教习,专管西学。还规定“各省学堂皆归大学堂统辖”。实际上,京师大学堂成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2.改书院为学堂。规定各地旧有的书院一律改为学堂,并要求兼习【中学和西学】。

3.在各通商口岸及生产茶丝各省,规定设立茶丝学堂、蚕桑学堂。另外,还决定筹备设立铁路、矿务、农务、医学等专门学堂。

(三)建立译书局、编译局

规定译书局、编译局要编译外国教科书及其它书籍。还鼓励自由设立报馆、著书、发明创造等。

(四)派人出国游学

令各省督抚,就学堂中挑选聪颖子弟有志深造者,派赴日本等国游学。

改革的结果

正当这些教育改革项目积极筹办、实施的时候,1898年9月21日,顽固派突然发动政变。慈禧以“训政”名义,重掌政权,光绪帝被囚禁,康梁等维新党人逃亡国外,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政变后,维新派的各项教育改革,除京师大学堂“以萌芽早,得不废”保存下来以外,几乎全被废除。不久,慈禧下令,完全恢复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随着维新政治运动的失败,“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也像昙花一现宣告失败。

评价

这次维新变法和教育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它为人民思想进一步解放开创了先例。经过这次斗争,封建伦理纲常开始发生了动摇,“民权”思想深入人心,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维新人士的“维新觉世之功”,在我国近代文化教育史上是应该肯定的。

[第八章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4-1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康有为】(1858——1927年),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县人。后人称他南海先生。他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重要教育家。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受封建传统思想的教育,深受儒家教育思想的熏陶。

1879年出游香港、上海等地,见到“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以后,他开始研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科学等“西学之书”,产生了改变现状的革新思想,开始踏上了对人生和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之路。1888年,他把改变现状的思想变成维新的行动,第一次写下5000字的上皇帝书,提出了学西方、变成法,挽救危局的要求。

1891年,他在广州长兴里创办万木草堂,以讲学方式,研究维新理论,培养变法人才。1895年,他赴京会试,发动了有名的【《公车上书》】,要求清政府“拒和、迁都、变法”,产生了很大影响,维新思想也随之迅速传播。康有为作为维新变法运动的领袖,其地位也从此确立起来。

《公车上书》后,会试发榜,康有为中了进士,被授工部主事,但他未就职。以后又写成第三书、第四书,进一步强调变法维新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终于得到皇帝的支持。1898年光绪帝下令宣布变法,实施新政。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即亡命日本。

在国外,康有为的思想没有与时俱进,仍然坚持改良主义,组织保皇会,发表文章,反对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后,他大造尊孔复古舆论,为复辟帝制服务,成为这个时期“复辟的祖师”。1927年病故。

主要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

主要教育著作:《长兴学记》、《公车上书》、《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请开学校折》等。

二、【《大同书》】中的理想教育

《大同书》是康有为最重要的著作,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探讨人类社会远景问题的一部名著。是1902年康有为避居印度时撰写的。他十分重视教育,说“大同世界”中,“以开人智为主,最重学校”,要求“人人皆自幼而学、人人皆学至二十岁”,并主张大同政府应当“公养人而公教之”。这种“公养”、“公教”的学制系统。

三、论教育的作用

康有为在维新变法中,十分重视“教民”的作用。他从庸俗进化论的观点出发,认为要解决亡国灭种的危机,根本之策在教民,变法的起点在于【“开民智”】。他认为,中国贫弱、落后的原因在于教育不良。同西方国家比较起来,“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兵,而在穷理劝学。彼自七、八岁人皆入学。有不学者责其父母,故乡塾甚多。”

鸦片战争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论 文(设 计) 中文题目:鸦片战争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姓 名 某某某 学 号 0000000000 专业班级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班 指导老师 某某某 提交日期 0000年00月00日 教务处制 惠州学院 HUIZHOU UNIVERSITY

鸦片战争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作者:某某某 班级:电子科学系08电科(1)班 指导老师:某某某教授 摘要 清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它经历了"康乾盛世",早已由盛到衰,危机四伏了。在清王朝每况愈下的同时,英国资本主义却在殖民掠夺的腥风血雨中迅速发展,它把侵略、掠夺的魔爪伸向世界各地,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早已成为英国资本主义觊觎的对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字:清王朝不平等条约影响

目录 正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概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 . . . . . 3 2、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 . . . . . . . 4 3、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 . . . . . . . . . . . . 5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 . . . . . . . . . . . 7 5、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8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9

鸦片战争给带来的影响

鸦片战争给带来的影响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社会人文 - 中国史 鸦片战争影响 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一、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英国割占香港岛,使中国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外国军舰可以到中国沿海港口航行,损害了中国领海主权;领事裁判权损害了中国司法主权;协定关税使中国的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遭到破坏。这样,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的国家。 第二、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战后,英国输华棉纺织品猛增,外国廉价的棉布、棉纱,充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使中国东南沿海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逐渐破产。手工棉纺织业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手工业,小农业与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结合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主要形式;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破产,造成耕与织开始分离,这是几千年来封建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主要标志。战后,中国茶、丝出口大量增加,刺激了国内茶、丝生产的发展和商品化。中国茶、丝出口贸易,几乎全部为外商所操纵,使中国茶、丝生产服从于世界市场的需要,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这是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必然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对,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且,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三、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多角度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多角度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于是英国殖民者以走私鸦片作为谋取暴利及改变贸易逆差的手段。英国的鸦片走私不仅造成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还导致银贵钱贱,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1840年4月,英国国会通过对华战争的决定。同年6月,英国侵华舰队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巨大转折。 关键词:鸦片;经济;文化;殖民地;条约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 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首先打破清朝闭关锁国局面,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其次是加速中国社会内部变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思想上,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观目的是在于把中国变成它的 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中国由封闭到逐步向世界开放,逐步走向近代化,是鸦片战争带来的客观后果。 1政治上加强控制 西方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军事侵略活动,迫使中国签订了 不平等的条约.强占和“租借”了大量的领土,与此同时还 在中国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在中国享有领事裁 判权,并且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可以说当时中国的政治控制 力一点也不乐观.原已走下坡路的清王朝封建政权,经过国外侵略势力和国内农民革命的几度冲击,已无法照老样子统治下去,在“灭亡”威胁面前,一部分封建统治阶级,不得不转化为洋务派,推行洋务运动,于是,封建政权开始向资本主义近代化倾斜。 2经济上逐步渗透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五口通商,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陆续侵入,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近代化迈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至19 世纪末,中国使用机器的近代工矿企业陆续出现。

关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代化

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代化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使得素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政府遭受了割地、赔款的屈辱。战争的创痛与屈辱并没有使清政府就此走上改弦更张、图谋自强的道路。直到20年后再度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创痛,清政府才开始了图谋自强的洋务运动,被视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然而,中国的近代化何以没有发端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呢,而是延迟了20年之久?这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与探究。 对于这一问题,学界迄今尚无深入的研究,更无圆满的答案。一般认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随着“万年合约”的签订,朝野复归恬嬉,无人再谈夷务,而传统的天朝观念与夷夏观念成为中国近代化起步的重要羁绊。然而事实也许远非如此简单。仔细翻阅当时的一些档案资料,便可发现,当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时,清朝决策层曾有过卧薪尝胆、图谋自强的意图,也曾对如何加强善后防务问题进行过严肃的讨论,曾经出现的美好设想并没有转化为现实。 尽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冲击是有限的,但是在沿海将帅与道光皇帝的心中,战争的创痛不可能轻易平复。而他们正是当时中国沿海防务的决策者。在西方炮火的震撼下,他们曾经产生过谋求自强、改进武器的想法,而广东甚至已经在改进武器、师夷长技的实践中取得了重要成果。遗憾的是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讨论之后,广东的经验被否定,自强的意识逐步淡化,中国并没有就此走上武器革新的早期近代化之路。分析其中的原因,学界通常认为是“天朝观念”、“夷夏观念”根深蒂固的结果。然而,从战时或善后防务的讨论来看,这一论断却似是而非。 在当时决策者的观念中,天朝观念、夷夏观念并没有阻止其学习西方、改进船炮的努力与尝试。而道光帝等人急功近利的心态倒是更有可能中断了诸多武器近代化的尝试。而恰这

从鸦片战争到2008的中国重大事件及影响意义

从鸦片战争到2008的中国重大事件及影响意义 作业 时间,事件,意义或影响 谢谢啦 提问者:cry0402 - 试用期一级最佳答案 中国近代(公元1840-1949年)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鸦片.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弈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以弈欣为首。发展中国军事、民用、教育等,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并且有所发展。 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变迁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变迁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历史就改变了,由封建社会变为了半殖民底半封建社会,从此之后便进入了中国近代史,人民大众陷入了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归根结底来说,它实质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当清王朝还在安于现状闭关锁国时,西方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也随之向外扩张。他们来到了东方使古老的中国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当然国人并没有就此屈服于列强的胯下,而是不断得探索,经历一次一次的失败,从而找到救国的良方,不论是曾经活跃于政治舞台的先人们,还是如今人人称颂的英雄们,他们都是值得历史记下一笔的。 从十九世纪60年代开始,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某些有识之士,如奕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改变了夜郎自大的态度,他们试图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他们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新式陆军和海军。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

路。然而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在十九世纪末民族危亡的大背景下,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他们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闭塞心理和狭隘守旧的状态,否定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神圣地位,从根本上转变了以往向西方学习的自发状态和被动局面。维新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也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但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最终以“戊戌六君子”的被诛失败告终。戊戌变法的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救亡图存,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的破产。从此,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兴起。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立了同盟会,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他从中国自身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三民主义。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未能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最终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辛亥革命失败后,面对袁世凯文化上的倒行逆施,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举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新文化对中国封建主义旧文化展开了一次最猛烈的冲击,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导致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结束。1842年7月下旬镇江失守后,英国军舰于8月间闯入南京江面,耆英、伊里布等赶到南京议和。在英国侵略军的胁迫下,中国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订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 一、背景 自19世纪初叶开始,鸦片开始大量输入中国。英国鸦片贩子不顾清政府禁止鸦片入口的禁令,贿赂清朝政府官吏,勾结中国走私贩子里应外合,利用特制快艇进行鸦片武装走私,足迹遍及整个中国东南沿海。鸦片大量输入使得中英之间的贸易由中国的出超变为英国的出超,导致中国境内的白银大量外流,清朝财政严重受损;朝野上下,禁鸦片的呼声日趋高涨,清朝政府开始颁布禁烟命。

图:为吸食鸦片的情形 1839年8月初,中国禁烟消息传至英国,10月1日,英国内阁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1840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4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发动战争的决议案,派兵侵略中国。同年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二、鸦片战争的必要性 1、清王朝的腐败。自清朝初期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这强盛国势,从乾隆末年就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封建制度已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

明代中叶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①到鸦片战争前,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②土地兼并日趋严重,成为全国的普遍现象。③吏治败坏,封建专制发展到了极点。清政府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对不满情绪或评议时政者,实行残酷镇压。④国防空虚,军备废弛。⑤对外关系上,清王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对外贸易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⑥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伏彼起。 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2、列强的扩张正当清王朝日趋衰落的时候,英、法、美各国的资本主义却在迅速发展。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机器工业逐渐代替了工场手工业。19世纪4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携工业革命的雄风,蒸蒸日上。欧美列强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中国的周边国家和邻近地区,陆续成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国家,自然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的新对象。

鸦片战争和新思潮的萌发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新思潮的萌发 ──高中历史同步课案 [课时策划] 共3课时(第7节的“资政新篇”一目此阶段不必直接接触)。 第1课时侧重于:鸦片战争背景和原因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 第2课时侧重于:南京条约及整个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结合新思潮萌发的原因。 第3课时侧重于:知识整合(如下表);根据情况进行专线输理、疑难解析和少量试题训练。 [学习重点] 基础知识: 1、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起因及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战败的原因;《中英南京条约》。 2、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资政新篇》。 基本认识: 1、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发生不是偶然,它是在清朝统治阶级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反抗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这次战争的失败。落后将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重要教训。 3、鸦片战争中,中国爱国军民奋起抵抗,他们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光辉业绩,开启了近代中国人民为反抗压迫、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不断斗争的新篇章。继承和发展这一光辉传统,仍是今天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4、中英《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是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华民族身上的沉重枷锁,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向西方学习”是在鸦片战争前后民族危机加深和封建统治日益腐朽之时,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而萌发的新思想。林则徐、魏源是新思想的倡导者,他们开眼看世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付诸实践。揭开了近代中国想西方学习的新的一页。但他们毕竟不能脱离阶级和时代的限制,其主张仍是以保存封建制度为前提。 6、林则徐是近代中国最早主要了解西方国家的先进人物,迈出力量“师夷长技”第一步。当时战争情况下,林则徐提倡学习的西方“长技”主要指军事科技。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 100 多个城邦。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掌握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 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个人离开了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人的事务。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第三,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在希腊,政治学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研究城邦制度、研究城邦政体成为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掌握重点思想家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从思想发展来讲,为政治思想奠定基础的有: 自然哲学家。以自然为对象,研究自然事物发展,但对当时希腊政治现象也提出看法,用哲学家的观点看待政治问题。 智者,这是古希腊一类人的身份,是职业教师,到处给有钱人讲学,收取学费。智者关注社会问题,他们的贡献是以人的眼光看待社会,抛掉神的观点。他们的思想为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思想来源。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同时代的人,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他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并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名言。总之,他的思想代表了希腊城邦高度发达的政治成就。 柏拉图他的主要政治思想如下三个方面: 一、理想的国家 在《理想国》著作中,他开始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在他那里,正义的城邦国即理想国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他认为,社会分工是 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也是理想国社会政治结构的突出特征。 二、理想的国家

鸦片战争影响

(投影)第二节鸦片战争的影响 师:(首先大概拉一下线索)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双方签定的《南京条约》,英国获取了很多特权,看到英国获得如此之多的好处,美国和法国也趁火打劫,先后《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英、美、法三国强迫中国套上了这不平等条约的枷锁,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和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则是我们这节课最重要的内容。(投影)首先我们就学习《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牛鉴代表清政府,璞鼎查代表英国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师:(显示图片)大家想一想这幅图片反映了什么? 生:(在老师的提示下回答) 师:英国方面人多势众,清政府方面只有几个人,具有很强的强迫意味,体现了条约的不平等性。那再请同学们用八个字概括条约的主要内容。 (学生回答) (显示)割地赔款通商关税 1842.8 师:(显示香港示意图)这里,大家要注意,在割地一款中,是割“香港岛”,而非“香港”。发动鸦片战争的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曾说:“香港是插入中国领土的一个楔子。”请同学们结合示意图,回答英国割占香港岛在军事方面、经济发面对中国造成的后果。(提示学生要注意其地理位置) 生:(思考后回答) 师:(显示答案并稍作讲解)在经济上,香港岛控制着广州的出海口,占领香港岛便可控制广州一地的海外贸易;在军事上,占领香港岛就可以使英国有效地控制广州和中国东南沿海。从此,香港岛沦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成为它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 再看“赔款”,英国在《南京条约》中勒索了2100万银元的赔款,约合当时中国银两1512万两,这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 (学生回答) 师:清政府加紧对人民的剥削,使原本就尖锐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 师: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包含的地区有哪些地方? (显示选择题)A、长江口南北诸省沿海地区 B、长江以北沿海地区 C、长江流域沿岸地区 D、长江口以南沿岸地区 生:(总结地图上五口通商的地理位置进行选择) 师:五口通商,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由此步步深入。 那关税税率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保护本国的工商业。 师:协定关税的规定,会带来什么的后果? 生:清政府不能根据需要调整关税税率,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提供了条件。师: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哪点呢? 生:协定关税 (显示问题)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A、外国列强大批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力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

西方政治思想史导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的历史。其发展的基本线索是: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讨宇宙的本源和规律,后来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他们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代表人物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基督教的经典、信条成为人民观察一切问题的依据,一切意识形态都从属于它,代表人物是奥古斯都、阿奎那;★权利政治观基本上是从15、16世纪开始,形成于17、18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应然、实然和将然的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国家,后来进一步提出‘天赋人权’的观念,人们为了维护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公共权力和政治秩序,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应然阶段: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时期,各阶层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揭露、鞭笞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平等的个人可以通过协议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国家,个人都有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的权力;19世纪直到20世纪前期是权利政治观发展的‘实然阶段’,资本主义的矛盾暴露出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开始摆脱‘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提出各种改革方案,并且论证现实的合理性,目的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缓和矛盾、稳定秩序。、、、无产阶级已逐步由自在的阶段变为自为的阶级,在思想上,他们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马克思也随之诞生;当代西方是权利政治观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和将然阶段并存,世界经济的发展,民主化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民族解放运动以及民族国家的形成改变着世界格局,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越来越多的矛盾,在这种局面下,西方政治思想更是派别林立,花样繁多,一方面是以维护现存秩序为目的的思想,各种派别无不是为政府的国内、国际政策出谋划策,为现实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某种设想和对策;另一方面,有的思想家批判现实社会的各种弊端,把一切都归结于现代化的原因,西方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原来的社会构成和组织已经不能适应要求,需要重新建构,提出一套将然的设想。

鸦片战争看中国的变迁与发展

从鸦片战争看中国的变迁与发展 内容摘要: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后,进入了近代的进程,并且随之 发生了众多的化。两次战争之后,广大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侵入的不断深化,几近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权利的不断扩大,带给了古老中国无休止的战火。这两次战争究竟在那些主要方面影响了中国?中国的社会进程又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关键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自然经济、洋务运动、海关 一、两次战争,一种命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 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走私贸易,让接连遭受1825 年和1837 年经济危机的大英帝国尝到了不小的甜头,源源不断地白银流入大英帝国的国库,正如梭伦所说:“财富催生饱腻,饱腻催生暴行” ,大英帝国迫不及待的将侵略的坐标插入了中国的版图之上。与此同时,国库的亏空严重地影响了大清帝国的收入,军备海防废弛,政治腐败,清廷不止一次的下令查禁鸦片,但英殖民主义者任意破坏禁令,利用行贿和走私等手段,继续罪恶的鸦片贸易,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中国人的道义抵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帝国当局、海关官员和所有官吏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侵蚀到天朝官僚体系之心脏,摧毁了宗法制度之堡垒的腐败作用,就是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被偷偷带进这个帝国。” 1839 年 6 月 3 日至21 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英、美等商人呈缴的鸦片。英国殖民主义者再也坐不住了,1840 年2 月英国内阁正式决定发动侵华战争,4 月英国国会正式通过,6 月由英国全权代表懿律统率4000侵略军,乘舰船40余艘到达广东海面并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爆发。此时,清廷的腐朽衰落在此展露无疑,统治阶级中的妥协派占据了主导,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查办;沙角、大角、虎门炮台相继失守,定海、宁波、镇海相继被攻陷,跋涉重洋的侵略者让战火在古老的东方国度持续燃烧了两年零两个月,最终于1842 年8 月29 日,以中方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结束。自此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09 年水深火热的日子!当中国国内太平天国起义达到高潮的时候,英法两国在美俄的支持下,对中国发动了新一轮的侵略战争,并以此来扩大鸦片战争中所获得的利益,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年10 月,广东水师在中国船“亚罗号”上逮捕了12 名海盗,英国侵略者借口此事件进行干涉并伴以武装挑衅;同年,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派葛罗率军来华,暗中与英国侵略者结盟并联合美俄构建了四国联合战线。1857 年12 月,英法侵略者攻陷广州;1858 年5 月,侵略军攻陷大沽、天津,此时侵略军的炮筒直指紫禁城!腐朽的清王朝急忙派遣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去天津向侵略者求和。1858 年 6 月26、27 日,清廷分别于英法订立《天津条约》。11 月8 日,英法又逼迫清政府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如此顺利而不加条件反对的签订条约,。让英法侵略者的贪欲无限的膨胀,1859 年 6 月20 日,英法联合发动大沽战役,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果影响和背景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果 1842年,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双方共在寺内议约四次。8月29日,中国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在英军旗舰「汗华」(亦译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满足了英国大多数的要求。 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 (3)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军费,分24年付清)。 (4)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 (5)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 (6)享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可不受中国法律制裁。 1843年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增加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 列强不欲英国坐大,纷纷与中国签订更多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中美签订《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与中国签订《黄埔条约》,享有领事裁判权和传教权等。1843年10 月8日,中英签署了《虎门条约》,重新规定了英国所享有的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从1845年起,比利时、瑞典等国家也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鸦片战争的失败 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独立自主的中国,战后由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 料供给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响 总体影响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经济上,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但是外国资本主义进 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 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社会矛盾上,随着 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 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从反封建变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由此,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接踵而来,乘机索取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 折的斗争。 政治外交 鸦片战争的胜败反映了当时东西方科技以军事为主的巨大差距,打破了满清政府“天朝上国”的 美梦,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封建社会危机四伏,促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知识分子,进一步

最新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事迹650字

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事迹650字 1840年起英吉利人带着贪婪的欲望,承载着满满的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鸦片的泛滥,战争的暴发,彻底洗刷中国在历史上的尊严。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事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事迹1 看完电影《鸦片战争》后,我的内心心潮澎湃,是呀!一百五十年前,是什么使一个伟大民族所创造出的灿烂文化倒塌在一片茫茫的毒雾之中?是什么使一个古老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增添出一段被奴役的屈辱篇章?正是那散发出白色恐怖的恶毒之花,使堂堂中华七尺男儿变成骨瘦如柴的东亚病夫。 1840年起英吉利人带着贪婪的欲望,承载着满满的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鸦片的泛滥,战争的暴发,彻底洗刷中国在历史上的尊严。 可是现在,曾经销毁殆尽的毒品却又幽灵般的卷土重来,面对成千上万倍的利润越来越多杀人不见血的毒品又肆无忌惮的走进了中国。 曾经的百万富翁因吸食毒品变得倾家荡产,曾经幸福美满的家庭因吸食毒品变的支离破碎,曾经前程似锦的优秀学子变得一蹶不振,曾经大红大紫的明星变得身败名裂,数不胜数的真实事例告诉我们吸毒是非常可怕的,毒品的陷阱就像一个泥潭,掉下去了就别想再爬起来,所有的挣扎都是徒劳。一些人吸毒则是在毒品贩子的煽风点火下走上一条不归路,一失足成千古恨呀!从此便和自己的身心越走越远。

灵魂被恶魔所侵蚀,意志被噩灵所摧残,一个大活人,便成了如行尸走肉般的傀儡,这是多么可悲呀!这都是因为有毒品这个披着红色面纱的魔鬼的存在。 毒品带给世界的只有毁灭,调查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死于吸毒,有1000万因吸毒从而丧失了正常生活的能力。每年毒品的交易金额达到了8000亿美元,这些惊人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同学们我呼吁:每一个青少年都要学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远离不健康的追求,不要因一时的好奇掉入毒品的圈套。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民族的希望,为了宝贵的生命放射出绚丽的光彩,让我们一起携手与毒品斗争,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明天! 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事迹2 今天,我们在学校看了一部电一影,名叫《鸦片战争》。 故事发生在清朝道光年间,当时中国已经很腐败了。英美商人为了挣钱,而将一船船鸦片运往中国,发了一笔横财。大家自从吸食鸦片后,纷纷上瘾,便无一精一打采,收入也随之减少,每个人都病怏怏的。 林则徐为了不让中国家破人亡,于是在接到皇帝让他禁烟的命令时,很坚定地说:“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林则徐想尽了办法,终于迫使英美商人一交一出鸦片。林则徐把鸦片集中在虎门销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硝烟。 看了这部电一影,我明白了,英美之所以把鸦片运到中国,是因为中国弱小。如果以前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一样强大,英美就不敢欺负

如何评价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也有其合理性。 答:一方面鸦片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清朝长期以来的封闭状态,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鸦片战争是中国走上世界近代史舞台的契机。政治上,这场战争打碎了当时清王朝天朝上国的美梦,让人们认识到了西方人当时发展的程度,让当时的一些人明白了闭关锁国的危害,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这就促使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等有识人士的改革运动。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及封建体制的衰落。思想上,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同时也传播了西方的一些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来到中国,让中国开始与世界融合,它对于中国近代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是中国历史屈辱的开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观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至于“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只是客观后果,而且中国是付出惨重代价的。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辱权丧国,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总而言之,鸦片战争带给中国最大的后果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给中国带来的近代文明,是以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牺牲为代价的。 事物都是以矛盾的存在的,有坏的一面必然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我们必须辩证、全面的看待问题。因此不能片面的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计科B131 钟鹤立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随着鸦片战争,英军的一声炮响,打破了中国四千多年封建帝国,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的状态。让一直自以为天朝上国的清帝国从梦中醒来,让与世隔绝的中国被迫的与世界相连。 鸦片战争除了给中华民族带来无情的战争,使中华百姓深受战火屠戮之余,鸦片战争还使当时的清王朝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由此中国社会被迫的受到了从本质上的变化。 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后,清王朝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这就使中国领海的独立主权受到了侵略,而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资产发展得越来越快,这样积弱不堪的中国就成为了西方各个国家倾销商品的目标。之后,洋人和中国百姓的通商交流越来越多,当时的中国百姓的礼仪,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响,特别的在五个通商口岸中,洋货大量涌入,使当时中国手工业受到影响,产生了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的“买办”阶级,领土问题中突出的影响是被迫割让英国的香港岛,这样,香港岛就成为了中国大陆与西方世界的一个窗口,这个“窗口”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随着开放口岸,通商越来越多,因为《南京条约》进出口关税的损失和巨额赔款,使得清朝廷流失了大量的白银,使得当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受到了冲击,这样,中国大量的农民成为了清朝廷的剥削对象,农民负担日益加重,这也为之后的太平天国等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埋下伏笔。 鸦片战争之后,持续的非法交易加剧了鸦片问题,白银大量外流,国民积弱加深,清王朝的统治开始出现危机,中华名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变,正如梁启超所说“中华三千年未有之巨变”。 总的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的开端,它使得与世隔绝的中国与世界相连,但是之后,由于英国成功的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抽取关税,割地赔款,这就开了一个给当时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例子,这使得之后西方列强狼狈为奸,侵略中国,使得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屈辱的时代。中国手工业受到洋货的倾销影响,农民受到通商口岸,赔款的影响,鸦片的影响,使得中国越加积弱,让中国四万万民众走向一个屈辱时代。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基础知识: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的衰败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和危害;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的英勇反抗;鸦片战争结束中国受到的损失和巨大影响。 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昂首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当人类历史步入近代后,中国社会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外部冲击,经受了一个多世纪的蹂躏,最后远远落在了世界的后面。这一切的一切,就要从那次鸦片战争说起了··········· 从17世纪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原料市场,西方资本主义的欲望之手慢慢的伸向了中国,这个正处于晚清,也即封建社会的末期,政治上存在着严重的统治危机的腐朽落后的国家。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中仍然占主导地位,仍然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不断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对外实行闭关锁国。从而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距离。 然而这样的世界格局,如此甜美的梦定然是做不到天明了。 鸦片战争的爆发,开始让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而民族矛盾也越发的显现尖锐,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由于巨额的赔款,劳动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聚合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动地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开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使一些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关注世界,学习西方,开启了学习西方的脚步。 纵然这一切的事情都已成为,但却时刻给我们长鸣着“落后就要挨打。”的警钟。我们也应当看到像林则徐那样的英雄,心中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历史学论文: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历史学论文: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摘要: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文旨在阐明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关键词:鸦片战争;危害;现代文明 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法、美工业革命也正在迅猛发展。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此时的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清王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清政府仍旧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当时的英国政府已感到在中国这个封闭了几千年的古老大国,单靠贸易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严重危害到清政府的统治,道光帝任命林则徐禁烟,但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却成为英国政府使用“炮舰政策”的借口。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一八四三年七月与十月,耆英和璞鼎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对《南京条约》进行了补充和具体化,对关税税率、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又达成了协议。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耆英与美国全权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厦条约》,一八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耆英与拉萼尼在停泊在广州黄埔的法国兵舰上签订了《中法五口通商章程》(《黄埔条约》)美国和法国与中国达成同英国相同的权利。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消极影响深远,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的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二、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进步性 中英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尽管由于中国道光皇帝的无能和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落后与封闭,造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作为一个失败者的中国不能不赔偿战争的费用和损失,接受外国的一些苛刻条件,甚至有些条件直接有损于中国主权的完整。但是毕竟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古老中国大门被英国用“炮舰”强行打开了,尽管这个时候打开的仅仅只是一些窗口,但是,它促进了古老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的瓦解,对于推进世界文明在中国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