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它具有解除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效果。使患者重获髋关节生理功能,达到稳定无痛、腰体等长的疗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术后疗效肯定,得到患者好评。我院于2012年1月~6月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5例,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术后患者的护理观察与指导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标签: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例25中,男9例,女16例;年龄44~85岁,平均64岁。其中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5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0例,25例患者生活均不能自理。

1.2结果2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4~27 d,中位时间18.3 d,没有发生伤口感染、下肢静脉栓塞、肺栓塞、假体脱位等并发症。

2术后护理

2.1观察生命体征术后6 h取平卧位,给予鼻塞吸氧(流量2~4 L/min)。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持续监测48 h,生命体征稳定后停用。手术中由于出血量大,手术后而又极易发生组织灌注不足等一系列危险,手术后除要详细了解手术中失血及补液的情况以外,还必须需严密观察尿量,保证尿量≥60 mL/h[1]。

2.2负压引流的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由于伤口渗血、渗液较多,因而常放置引流管行负压引流。但在引流期间,必须保持引流通畅以及负压状态,必要时挤压引流管1次/h,必须避免因为引流不畅,继而引发的伤口感染等症。同时必须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并详细记录,正常50~250 mL/d,色淡红,引流持续至术后2~3 d,引流量≤50 mL时给予拔管。密切关注引流量的变化,引流液过多则及时更换负压引流器,畅通引流管,引流液突然减少则应及时查找原因,大多为引流不畅所致,切忌逆流冲洗引流管[2]。

2.3患肢处理患肢外展15°~30°,中立位,抬高20°,采用皮牵引制动,预防人工髋关节脱位。术后48h严密观察患者患肢血运情况,如果患肢出现皮肤温度低、皮肤紫绀、足背动脉减弱等症状,可首先观察患者循环是否出现障碍并给予对症治疗。反复告诫患者术后可活动的范围、正确体位,搬动、变换体位时,尽量不要累及髋关节及患肢。

2.4饮食护理患者年龄大,体质较差,手术创伤大,因此应加强营养。术后1~2 d进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多饮水,确保大小便通畅。在床上

肩关节盂唇修补术后康复计划

肩关节盂唇修补术后康 复计划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肩关节盂唇修补术后康复计划 (根据盂唇损伤的程度,可顺延练习时间以调整进度) (在使用本计划指导练习前,应仔细阅读完全部内容,并经医生许可后再予执行) ※注意事项: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健侧上肢、腰腹、下肢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早期关节活动度练习,每日只进行一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多次练习。如活动度长时间(>2 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克服疼痛及恐惧等,坚持完成练习。 6.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20-3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胀、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7. 附录中带有阴影一侧为患侧。 正文

一·早期——保护期(0-6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功能练习的早期及初期,因肌力水平较低,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且缝合的 组织尚愈合。故肩关节局部以静力练习(保持某一姿势不动,使肌肉达到疲劳的练习方法),相关肌肉以小负荷的耐力练习为主。选用轻负荷(完成3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30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至疲劳为止。 早期应注意三角巾悬吊保护,不应负重及过分用力。否则将影响组织愈合及功能恢复。 (一)0-3周三角巾舒适体位悬吊保护(约1-2周,视疼痛、肌力情况而定) (1)手术当天 1.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手指、腕关节。 2.卧床时于手术一侧手臂下垫枕头,使手臂保持稍前屈位,以减轻疼痛。(2)术后1天 1.“张手握拳”练习——用力、缓慢、尽可能大张开手掌,保持2秒,用力握拳保持2秒,反复进行,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3)术后3天

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讲解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护理问题】 (1)疼痛:与骨折或手术伤口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手术后强制性约束不能活动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外伤或长期卧床有关。(4)潜在并发症:静脉栓塞、肺部感染。 (5)便秘:与长期卧床有关。 (6)有肢体废用性萎缩的可能:与长期卧床、皮牵引及功能锻炼差有关。 【护理目标】 (1)通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保持良好功能位,促进伤口处愈合。 (2)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3)皮肤完整无破损。 (4)密切观察病情,避免并发症发生或使并发症发生率降至最低。 (5)在患者卧床期间,做好预防,不使病人发生便秘。(6)鼓励和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使患肢最大程度地恢复正常功能。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在长时间卧床治疗中,护士要经常与患者和家属交谈,了解其心理状况,使病人了解手术的作用和术后会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应有的思想准备,并鼓励其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再者大多数老年患者生理功能退化,认知能力下降,因而必须多向家属了解情况,使其能在手术前后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避免术后发生脱位、松动等并发症。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讲解有关人工关节置换的知识,说明手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术后效果及可能发生的问题,使病人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增加病人对手术的认识和信心,取得病人的配合。 (2)专科护理 ①保持正确体位:侧方切口时,患肢抬高,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造成关节脱位。后侧方切口时,患肢平放在床上,翻身时为左右45°侧翻,禁止将病人侧身至90°。如果必须侧卧,两腿之间加一软枕,禁止内收内旋位。为保持肢体的位置,可用皮牵引保持其位置或穿“丁字鞋”以防止患肢外旋。 ②预防血栓:注意患肢的皮温、小腿的周径。如果病人出现疼痛加重,局部红肿,皮肤发热,且与对侧肢体周径不同,应考虑为静脉血栓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肩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指南

肩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指南 肩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关节活动度较大,功能也及其重要,因此,肩关节的活动度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高低,所以,肩关节周围的骨折后康复训练不可小视!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的康复训练: 第1阶段(术后1周内):①手术结束后,用绷带将患肢悬吊固定,使肩关节内收、内旋并轻微向前屈曲,肘关节呈屈曲位,于上臂处垫一软枕,保持肩部屈曲10°~20°。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②麻醉消退后,指导患者用力握拳,持续6秒钟,然后用力伸5指,持续6秒钟,及腕屈伸各4~5下。并协助患者行患肢前屈上举、外旋(屈肘90°)被动锻炼1次,每个动作持续20秒。③次日起,指导患者用力张手握拳,连续20下,每天3~4次。健手托扶下行患肢前屈、外旋锻炼,每天3次。 第2阶段(术后1~2周):除用力张手握拳,再增加以下练习。①“钟摆样”运动。患者两足开立如肩宽,向前弯腰90°,肩部放松,上臂自然下垂,患肢在三角巾内做肩前后、左右摆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每次15~20下,每天2~3次。②肘屈伸和前臂内外旋的主动练习,每次15~20下,每天3次。③腕与指的抗阻练习各5~6下,渐增至20下,每天3次。 第3阶段(术后3周起):①在医护人员指导和协助下进行肩内收和内旋活动:以患侧手横过面部触摸对侧耳朵以至后颈,患侧手由背后举起

一长约50cm的体操棒或木棒,健手向上拉棒,维持几秒种。以上动作各做20下,每天3次。②前屈锻炼:站立位,以健侧托起患侧前臂高举过头顶,维持10秒钟,每次10下。以双手10指相交,向上举过头顶,维持10秒钟,每次10下。以上动作每天3次。③内外旋锻炼:患侧手放在背后,在健侧帮助下触摸后背乃至对侧肩胛骨,每次10下。每天3次。④外展、外旋训练:双手10指相交抱头,做肩外展、外旋动作,每次5下,每天3次。 第4阶段(术后6周起):主要包括主动运动和抗阻力练习,利用滑轮进行患肢与健肢的对抗运动;用弹力带做患肢抗阻力练习;继续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患肢爬墙、用木棒在地上画圈、患侧手横过面部触摸对侧耳朵及肩部等,两臂做划船或游泳动作。 经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坚持练习,可以使我们的肩关节的活动度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编号】 【手术名称】全肩关节置换手术

【编号】3.16.4.1 【手术名称】全肩关节置换手术 【英文名称】total shoulder arthroplasty 【别名】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total shoulder replacement 【ICD编码】81.8001 【概述】 全肩关节置换即人工肱骨头置换加肩胛盂表面置换。这一手术对肩关节疼痛的缓解率可达80%~90%;由于肩关节原发病变、医师的技术水平以及患者对治疗配合的积极性等方面的不同,肩关节活动和功能恢复的差异较大;全肩关节置换的使用寿命与其他关节置换相同,甚至优于其他关节置换,大宗长期随访结果翻修率低于10%,肩胛盂假体松动率平均只有4.3%。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与肩袖和三角肌的重建与康复、假体植入方向等密切相关,因此,全肩关节置换术是一个难度很高的手术。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图3.16.4.1-1,3.16.4.1-2)。

【适应证】 主要适应证为涉及肱骨头及关节盂两侧病变所致疼痛,其次为功能和运动障碍。包括: 1.骨性关节炎 包括原发及继发性二类。因为89%~95%病人的肩袖保持完好,是人工肩关节置换的较理想适应证。 2.类风湿关节炎 当肩袖病变发展至不可逆及伴有骨质缺损时,尽管人工肩关节置换仍可有效地缓解疼痛,但功能恢复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应鼓励病人早期手术。 3.创伤性关节炎 晚期具有与骨关节炎类似的病理变化,唯其常伴有肌肉、关节囊的损伤及瘢痕,有时还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应对患者的软组织结构条件进行仔细的评价。 4.肩袖损伤性关节病(cuff tear arthropathy) 这是最难处理的关节病之一。人工全肩关节置换可缓解疼痛,但由于广泛的肩袖损伤难于修复,只能进行有限的康复训练(limited rehabilitation goals),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5.人工肩关节翻修 包括肩胛盂假体松动、断裂、下沉和人工肱骨头植入的技术错误等。 6.其他 骨坏死、肿瘤、肩关节发育不良、陈旧性感染等。 如果病变局限于肱骨头,或肩胛盂关节软骨只有轻度软化,可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

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7024559.html, 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吴利红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23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加及环境污染所引起的关节疾病增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上关节性疾病。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1]。但由于手术的对象多为老年人,合并基础性疾病较多,机体脏器的功能低下,手术耐受 性低,而髋关节置换术是一个技术要求较高的手术,因此常常会发生很多的并发症,如感染、人工髋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压疮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引起手术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预防术后并发症极其重要。我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对50例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受到较好的效果。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共收治髋关节置换患者50例,其中男性17例,女33例,年龄55~73岁,股骨颈骨折29例,退行性关节炎3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2例。全部患者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高血压37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15例,术后并发褥疮2例,肺部感染1例,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3月,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无感染、脱位、关节松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2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老年患者术后体位受限,活动少,血液回流不畅,以及术后的出血,血液浓缩,易引起静脉血栓的形成。手术导致静脉壁损伤、手术创伤、术中及术后血浆渗出等使血液凝固性亢进等原因,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2]。因此术后需要注意严密 观察患肢的肿胀、疼痛和循环情况并采取预防措施:①术后在麻醉消失的情况下,嘱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在膝下垫软枕高于心脏20~30 cm有利于静脉回流;②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钙5000 u皮下注射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预防血栓;③饮食上嘱患者多吃一些低脂含 钙的食物如牛奶、豆腐、海产品等,均能有效的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深静脉血栓继发肺栓塞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多发生在术后2~3 w,患者突然胸闷、剧烈胸痛、紫绀、速脉、咯血,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应考虑肺栓塞。立即报告医生,吸氧,大剂量应用溶栓或抗凝治疗。术后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可有效的防止肺栓塞。 2.2预防切口感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它是造成人工髋关节置换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做到早预防是取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3]。感染的主 要原因为无菌操作不严、手术中操作动作粗暴、止血不彻底、术后引流不畅、手术时间过长、以及术后患者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老慢支等。预防切口感染的相应措施:①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②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条件允许的安排单间,

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一、定义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是在置换肱骨头的同时,使用假体置换肩甲盂的表面,用金属和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等部件来代替患者的受损关节,使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一种手术。 二、适应症 1. 包括原发及二类。因为89%~95%病人的肩袖完好,是人工肩关节置换的较适应证。 2. 当肩袖病变发展至不可逆及伴有缺损时,尽管人工肩关节置换仍可有效地缓解疼痛,但功能恢复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应鼓励病人早期手术。 3. 晚期具有与类似的病理变化,唯其常伴有、的及,有时还合并有、损伤,应对患者的软条件进行仔细的评价。 4.性关节病这是最难处理的关节病之一,人工全肩关节置换可缓解疼痛,但由于广泛的肩袖损伤难于,只能进行有限的康复训练(limited rehabilitation goals),以增加关节的性。 5.人工肩关节翻修包括肩胛盂假体松动、断裂、下沉和人工肱骨头植入的技术错误等。 6.其他骨、、肩关节不良、陈旧性等。 三、护理问题 1、术后疼痛:与关节创伤、手术有关 2焦虑、紧张:与患者担心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活动受限有关 3、知识缺乏:与患者不了解手术及术后功能恢复有关 4、潜在并发症: 感染、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肩关节僵硬等 四、护理要点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对手术的安全性较为担心,产生焦虑心情。对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

交流,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动态变化,讲解相关知识,以解除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术前检查 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了解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做好对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监测、治疗与控制。尤其是肿瘤患者,应了解是否已发生全身性转移,进行全身骨骼同位素、CT、MRI检查,评估肿瘤的性质、受累范围和有无内脏转移,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3)停用药物 协助医生确保患者停用下列两类药物1周:非激素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大多数抗关节炎药,患者入院后或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情况,确保在手术前停用以上药物。 2 术后护理 (1)严密监测意识、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以防发生各种手术并发症。对于假体置换的患者尤其要警惕对假体本身和骨水泥副反应的发生。 (2)观察手术侧上肢的皮温、颜色、末梢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以防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水肿、缺血、麻木。一般手术后3d肿胀开始消退,术后1周左右手术切口周围皮肤出现皱褶。如出现肿胀加重并逐渐加剧,应考虑血肿形成的可能,及时行B超检查,及时处理。 (3)伤口置有引流管,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数量。如在1h之内引流液的量超过200mL,应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的处理。如术后24h引流量少于50mL,可考虑拔除引流管。一般引流管放置的时间为48~72h,术后引流量:第1天为160~450mL,第2天20~190mL,第3天10~60mL。 (4)肩关节脱位的预防:术后可给予平卧位,使用外展支架,使肩关节位于外展50~60°,前屈45°,旋转中立位。术后1d可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可给予前臂吊带悬吊,上臂垫软枕,保持患侧肩呈中立位,屈肘90°。绝对禁止术侧卧位,以免造成置换的肩关节受压,由于杠杆作用而致肩关节前脱位。嘱咐患者始终禁止剧烈运动和大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工关节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某些关节疾病已越来越被重视。在骨科人体全身活动的关节均可进行人工置换,但目前应用较广、效果较好的是人工髋关节置换,特别是近几1.2 置换原因 (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颈破坏、疼痛影响功能者);(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股骨头,股骨颈粉碎性骨折;(4)退行性关节炎;(5)类风湿关节炎;(6)髋关节僵直;(7)慢性髋关节脱位;(8)关节成形2 术前护理 2.1 术前护理做好各项检查,如髋部、胸部X线检查,化验常规检查,重要脏器如心、肝、肺、肾及手术耐受力检查,老年患者一定要查血糖及电解质。同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情况。有高血压病史者应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其次要纠正营养不良,多吃高蛋白、大量维生素饮食。 2.2 心理护理患者术前会顾虑手术效果,担忧术后能否恢复正常,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给予耐心的开导,介绍我院的医疗技术和成功率,举出实例介绍一些术后功能恢复正常的或已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使患者排除忧虑,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3 预防术后感染(1)术前2~3天使用抗感染药物;(2)常规备皮,应注意全身皮肤及局部皮肤清洁,局部皮肤术前2~3天应反复多次洗刷,手术当日备皮,剃除会阴部及髋部以外15厘米范围的毛发。 2.4 术前训练患者在床上排大小便,以防术后不习惯,术前行留置导尿术。 2.5 常规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毫克,并备血。 3 术后护理 3.1 术后搬动应平稳,应将患侧髋部整个托起,防止患侧内收、扭转,保持外展位,以防止脱位。 3.2 卧硬板床,并去枕平卧6小时。 3.3 妥善安置好各管道(氧气管、导尿管、引流管、输液管)并保持各管道之通畅。 3.4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同时注意尿量的变化。 3.5 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敷料是否清洁,伤口引流量,同时注意引流通畅(引流袋固定在低于床旁30~45厘米以上),根据引流量的情况第4天可拔管。 3.6 体位患肢保持外展30度的中立位,行皮牵引或穿“丁”字鞋,两大腿间放软枕,以保持有效牵引和髋关节功能位。 3.7 观察患肢远端血运,感觉运动情况。若患肢血运障碍,感觉功能异常,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8 加强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术后1日可做深呼吸,并开始做小腿及踝关节活动,术后2~3日开始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指导患者运动足趾,做屈伸活动,术后第3~6日继续患肢肌力训练和器械和步行训练。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加强髋部活动度的练习,如在做髋关节外展的同时做屈曲和伸展活动,增加练习强度和活动时间,逐步恢复髋关节功能。术后2周可坐起,4周可扶拐下地活动,但不可负重及远距离走动,髋部摆动不可过大。 4 术后并发症的预治 术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有:便秘,肺部感染,肺不张,泌尿系感染,静脉栓塞,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有:褥疮,伤口感染,关节松动,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陷等并发症。在这些并发症中应特别注意防止褥疮和肺部、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纠正营养不良,注意饮食调配,及时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指导呼吸功能锻炼,鼓励咳嗽、咳痰、吸氧,必要时进行超声雾化。导尿时注意无菌操作,选择硅胶气囊导尿管,保持尿管通畅,每天更换引流袋,翻身时注意尿液逆流,会阴部每日2次用0.2%碘伏抹洗;能自解小便,病情允许应早拔除尿管。 5 出院指导 由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需防止脱位、感染、假体松动、下陷等并发症,为确保疗效,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年限,特作如下指导;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35例人工髋关节术后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严密观察病情,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时预防术后并发症预防,恰当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35例病人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肢肿胀消退,疼痛缓解,髋关节活动度满意。[结论] 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及术后护理使患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功能锻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髋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关节,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髋关节运动功能的手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关节成形术,从而改善病人的自理能力。我院骨科自2007年5月—2008年5月共对35例病人施行了手术,进行系统护理,关节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病人,男15例,女20例,年龄46岁~90岁。其中股骨头坏死10例,陈旧性股骨干骨折9例,股骨颈骨折16例。其中术前合并高血压18例,冠心病12例,慢性支气管炎8例。 2 术后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 术后对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实行严密的监测。体温是反映早期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持续高热,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是术后感染征象。本组1例病人术后中度发热,经加强抗生素应用后好转。 2.2 麻醉后护理 硬膜外麻醉要平卧4 h~6 h,全身麻醉尚未清醒前,病人头偏向一侧,应防止口腔内呕吐物或分泌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根后坠发生窒息;注意保暖,避免意外损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出血和休克。 2.3 心理护理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置换人工关节顾虑多,心理不踏实,多数病人术后不敢活动,怕疼痛,担心切口裂开、关节脱位、假体松动。护士要针对病人的复杂心理,及时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解除病人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及锻炼。与病人一起制订恰当的康复锻炼计划,在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的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自觉地进行锻炼,及时了解病人的康复锻炼情况(如关节活动度、直腿提高的程度等)还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使家属能够主动协助病人的康复锻炼,以利于出院后康复锻炼的继续、组织病人相互交流练习的感受和经验,以提高练习效率。 2.4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人工髋关节置换及护理

一.概述 人工关节在国外始于40年代,我国在60年代以后逐步开展,目前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被认为是人工关节置换中效果非常肯定的治疗方法,其10年成功率已>90%,其它人工关节如人工肘关节、人工肩关节、人工椎体、人工骨盆置换都不同程度的开展。(见图1-3)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将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清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 人工关节置换具有关节活动较好,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老年病人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等优点。 二.髋关节的局部解剖及运动范围 (一)局解:髋关节是人体最大、最稳定的关节之一,由股骨头、髋臼和股骨颈形成关节。 1.髋关节的血供 由臀上、下动脉,旋股内侧、外侧动脉供应,有时也接受股深动脉及阴部内动脉的关节囊支供应,髋臼横韧带,临近关节囊部分髋臼组织血供来源于旋股内侧动脉深支发出的髋臼支,髋臼其它部分由臀上、下动脉及闭孔动脉供应。股骨头、颈的血供主要由三组构成:①园韧带动脉:由闭孔动脉后支在髋臼切迹处发出进入髋臼,旋股内侧动脉,可由分支同道进入。②关节囊动脉:也称支持带动脉,由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在股骨颈前面与股骨内侧动脉在股骨颈后面的分支形成囊外血管环,然后发出3~4根支持带动脉级(见图4)。③股骨干滋养动脉:由股骨干髓腔行走,一般只达股骨颈。 2.髋关节的神经支配:前后各有2条神经支配。 前方:①股神经:主要分布于髋关节的前面和下面。 ②闭孔神经:闭空前支在闭孔附近发出髋臼支与旋股内侧动脉关节支同时由髋臼切迹进入髋关节。 后方:①坐骨神经:其关节支在坐骨神经的基部发出绕关节囊的后面。 ②臀上神经:发出关节支分布在关节囊后方的上部及外部。 (二)髋关节的运动范围 正常髋关节的最大活动度是在矢状面上,屈曲幅度为0~140°,伸展0~15°;在冠状面上能外展:0~45°,内收0~30°;在横截面上,当髋关节屈曲时能外旋0~45°,内旋0~50°;在髋关节伸直状态下,由于软组织的约束,功能受到限制。 三.手术适应症: 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头臼均已破坏,伴有疼痛,功能受限者。 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头臼受损,严重功能障碍。 3.退行性骨关节炎,多见于>50~60岁的老人,髋臼受损,股骨头变形。 4.类风湿关节炎,疼痛难忍,活动范围小等。 5.炎症、结核后髋关节强直髋关节疼痛是最主要的手术指征。 6.慢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髋脱位,髋臼发育不良,创伤所致髋脱位。 7.关节成形失败手术的主要指征是髋关节疼痛。 8.骨肿瘤位于股骨头颈部或髋臼的低度恶性肿瘤。 另外,年龄适用范围,过去认为是60~75岁是最合适的年龄,近年来,已扩大到高龄和年轻患者。对于<55岁的患者在手术前应慎重考虑,以免失去人工全髋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机会。 四.术前准备及护理 1.心理护理 首先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讲解有关人工关节置换的知识,说明手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术后效果及可能发生的问题,使病人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

髋关节置换护理查房

髋关节置换护理查房 术前护理诊断与相关因素 1疼痛:与骨折有关 2焦虑:与陌生环境、担心疾病预后以及手术效果有关 3躯体移动障碍:与骨折、牵引限制卧床 4有皮肤完整受损可能:与长期卧床限制性体位有关 5潜在无效牵引的可能:与持续牵引有关 1、护理诊断——疼痛:与骨折有关 目标:一天后患者疼痛缓解,不影响休息。 措施 1、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移动过程中,对损伤部位重点托扶保护避免拖拉,争取一次性完成。 2、优尼森口服止痛。 3、指导患者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 2、护理诊断——焦虑:与陌生环境、担心疾病预后以及手术效果有关 目标—在住院期间患者情绪稳定,无明显焦虑现象。 措施: 1、护士做好入院宣教,消除陌生感,尽量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经常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针对性地安慰 2、医生向其讲解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消除疑虑。 3、让其妻子女儿多陪伴,建立良好家庭支持系统,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 评价:患者情绪平稳 3、护理诊断——躯体移动障碍:与骨折、牵引限制卧床有关 目标:满足患者日常生活舒适需要 措施: 1、教其抬臀方法,保持左下肢外展中立位。 2、卧床吃饭时头偏一侧进食,喝水使用吸管,教会床上大小便。 3、专人陪护,经常巡视关注其需要。 评价:能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要 4、护理诊断——有皮肤完整受损可能:与长期卧床限制性体位有关。 目标:住院期间无压疮发生。 1、卧气垫床,建立翻身卡,尾骶部垫水垫Q2H更换,容易受压的部位如足踝部可凌空放置。 2、保持床单位整洁,尾骶部不潮湿,于六一散垫于臀下,勤按摩尾骶部,定时抬臀。 3、使用便盆时动作轻柔不强行拖拉,用完后及时撤除。 4、告知患者保护皮肤的重要性,使之和护士配合。 5、班班交接,监测局部受压皮肤情况。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无压疮发生 5、护理诊断——潜在无效牵引的可能:与持续牵引有关 目标:患者牵引有效 措施: 1、抬高床尾,保持滑轮灵活,秤砣不拖地。 2、牵引绳与右下肢呈一轴线,右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3、绳子上不压衣服等重物。 评价:患者牵引有效。 1、护理诊断——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目标:术后1天患者疼痛缓解,不影响休息。

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一、定义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是在置换肱骨头的同时,使用假体置换肩甲盂的表面,用金属和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等部件来代替患者的受损关节,使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一种手术。 二、适应症 1.骨性关节炎包括原发及继发性二类。因为89%~95%病人的肩袖保持完好,是人工肩关节置换的较理想适应证。 2.类风湿关节炎当肩袖病变发展至不可逆及伴有骨质缺损时,尽管人工肩关节置换仍可有效地缓解疼痛,但功能恢复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应鼓励病人早期手术。 3.创伤性关节炎晚期具有与骨关节炎类似的病理变化,唯其常伴有肌肉、关节囊的损伤及瘢痕,有时还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应对患者的软组织结构条件进行仔细的评价。 4.肩袖损伤性关节病这是最难处理的关节病之一,人工全肩关节置换可缓解疼痛,但由于广泛的肩袖损伤难于修复,只能进行有限的康复训练(limited rehabilitation goals),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5.人工肩关节翻修包括肩胛盂假体松动、断裂、下沉和人工肱骨头植入的技术错误等。 6.其他骨坏死、肿瘤、肩关节发育不良、陈旧性感染等。 三、护理问题 1、术后疼痛:与关节创伤、手术有关 2焦虑、紧张:与患者担心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活动受限有关 3、知识缺乏:与患者不了解手术及术后功能恢复有关 4、潜在并发症: 感染、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肩关节僵硬等 四、护理要点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对手术的安全性较为担心,产生焦虑心情。对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动态变化,讲解相关知识,以解除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 (2)术前检查 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了解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做好对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监测、治疗与控制。尤其是肿瘤患者,应了解是否已发生全身性转移,进行全身骨骼同位素、CT、MRI检查,评估肿瘤的性质、受累范围和有无内脏转移,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3)停用药物 协助医生确保患者停用下列两类药物1周:非激素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大多数抗关节炎药,患者入院后或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情况,确保在手术前停用以上药物。 2 术后护理 (1)严密监测意识、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以防发生各种手术并发症。对于假体置换的患者尤其要警惕对假体本身和骨水泥副反应的发生。 (2)观察手术侧上肢的皮温、颜色、末梢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以防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水肿、缺血、麻木。一般手术后3d肿胀开始消退,术后1周左右手术切口周围皮肤出现皱褶。如出现肿胀加重并逐渐加剧,应考虑血肿形成的可能,及时行B超检查,及时处理。 (3)伤口置有引流管,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数量。如在1h之内引流液的量超过200mL,应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的处理。如术后24h引流量少于50mL,可考虑拔除引流管。一般引流管放置的时间为48~72h,术后引流量:第1天为160~450mL,第2天20~190mL,第3天10~60mL。 (4)肩关节脱位的预防:术后可给予平卧位,使用外展支架,使肩关节位于外展50~60°,前屈45°,旋转中立位。术后1d可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可给予前臂吊带悬吊,上臂垫软枕,保持患侧肩呈中立

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内容: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的护理 时间:2011-10-26 地点:三十七病区示教室 主持人:李海凤 主讲人:王晓玲 出席人员:王国秀、李海凤、陆汉芹、杨基华、葛九干,戴云芳、孙婕、郭蓉、邵星星、卞化、张勤、杨艳、吉秀娟、胡娴、王晓玲、钱圆圆、实习生 李海凤护士长:今天我们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本月的护理查房。内容是: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护理。希望通过这次护理查房,我们能从中学习到新知识,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和技巧,提高年轻同志的专科知识,增长大家的护理经验。下面请责任护士介绍一下有关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王晓玲:股骨颈骨折(fractures of femoral neck)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绝大多数患者其骨折线均在髋关节囊内,故又称为股骨颈囊内骨折,它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其发病率亦有增加趋势。 股骨颈骨折病因;分为直接外力损伤和间接外力损伤,老年人多由于骨质疏松,骨小梁变得极为脆弱,同时老年人的自愈能力比较差,反应迟缓,因而当遭受轻微外力时即可发生骨折,大多为生活性损伤,如平地滑倒或绊倒,由床上或坐椅上跌下致伤等。青壮年人一般不存在骨质疏松,股骨近端骨结构十分坚硬,需要较大的暴力才能发生股骨颈骨折,如交通损伤或高处坠落伤等。此外疲劳骨折、病理性骨折也是病因之一。 股骨颈骨折分型:按骨折部位可以分为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和基底型。根据骨折线与股骨干垂直线所成的角度(Linton角)分型,则小于30°为Ⅰ型,介于30°与50°之间为Ⅱ型,大于50°为Ⅲ型。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Garden 分型),则Ⅰ型为不全骨折;Ⅱ型为完全骨折,但无移位;Ⅲ型为完全骨折,部分移位;Ⅳ型为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颈骨折临床表现 1.症状:老年人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及行走,活动受限。 2.体征:①畸形:患侧下肢呈现屈曲短缩、内收外旋畸形。②肿胀:股骨颈骨折多为囊内骨折,故骨折后局部肿胀不明显。③疼痛:活动患侧髋关节时疼痛明显,腹股沟中点有压痛,患侧足跟或大粗隆叩击痛阳性。④功能障碍:移位骨折病人伤后不能坐起或站立,髋关节和下肢活动受限,但一些无移位的线状骨折或嵌插骨折在伤后仍能走路或骑自行车,要特别注意。⑤患侧大粗隆升高:大粗隆位于髂—坐骨结节连线(Nelaton线)之上;大粗隆与髂前上棘的水平距离(Bryant 三角的底边)缩 医技检查 1.X线检查:髋关节正、侧位多可以清楚显示骨折及骨折类型,是骨折首选检查,如当时未能显示骨折,而临床仍有怀疑者,可嘱患者卧床休息,两周后复查X 线片,此时由于骨折局部的吸收,骨折线多可清晰可见。 2.CT或MRI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比较轻微的线状骨折或无明显移位的骨折,较X 线检查更灵敏,但费用较高。 治疗原则 1.无移位骨折的治疗:对于无移位如GardenⅠ型、GardenⅡ型骨折和外展嵌插型骨折,可给予卧床休息,患肢置于轻度外展位并辅以牵引治疗。但临床上常遇到转变成错位骨折,而且长期卧床易发生致命并发症,故近来多主张采取内固定,以利病人早期活动。

手把手教你做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康复训练

教你做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康复训练 2010-07-13 17:36:59来源:久久健康网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是患者成为健康人的第一步,恢复时间仍然是术后病人的一次挑战。为了更好地帮助髋关节病人进行术后恢复,我们特别向专家咨询了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恢复炼操。按照图片中所介绍的进行锻炼,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只要坚持不懈,就可尽快恢复髋关节的自由性。 术后早期平卧锻炼 早期锻炼对促进患肢血运,防止下肢静脉栓塞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下肢关节功能恢复,也非常关键。当手术结束,病人清醒后,就可以进行如下锻炼: 做锻炼时,患者应仰卧,下肢分开。 足部动作:逐步屈伸足踝部,可每5分钟或10分钟做一个疗程,可术后马上做。

踝旋转动作:活动踝部先向另一足转,再相反外转,每日数次,每次5下。 下面3到4个动作每天3-4次,每次10下(图1-3): 图1:贴床屈膝:把足贴在床面上,滑动屈膝,把后跟向臀部靠,可反复做,但下肢不可内旋。

图2:收缩臀力:收紧臀部肌肉,维持从1数到5,再放松。 图3:外展动作:把下肢滑向外侧,越远越好,再收回。 收缩大腿前方肌肉:用伸直下肢的方法,收缩大腿肌肉,每次维持5到10秒钟,在10分钟内做10次,一直做到略感觉到疲劳为止。

直腿高举动作:收缩大腿肌肉,知道您的下肢在床上完全伸直在收缩肌肉的情况下,从床下把下肢抬高几厘米,维持到5-10秒钟,重复做,直到略感到疲劳为止。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一、康复前要注意的问题: 手术医师如果发现假体位置不够满意,某一方向存在脱位倾向,要通知康复师,并且要向患者讲明。 二、住院期间康复 (一) 术后早期康复程序 1. 术后搬运患者时,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髋关节外展10~20度,防止搬运时脱位。 2. 术后当天晚上,患肢下加垫,将患侧髋膝关节置于稍屈曲、外展位。或者继续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髋关节外展;患肢也可穿矫形防外旋鞋,但要防止压伤。 3. 术后第一天,撤除下肢软垫,伸直患肢防止髋屈曲畸形。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关节疾患终未治疗的有效方法。它能有效的恢复关节的功能,解除髋部的疼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1年3月至2004年5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9例,为保证手术效果促进病人的康复,采取了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例病人中,男9例,女10例,年龄46岁~70岁,平均年龄63.5岁,其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0例,髋臼发育不良2例。 1.2 手术方法 本组均由同一组骨科医师进行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采取髋

关节后外侧入路,暴露病变的骨组织,切除病变部位,置入人工髋关节,留置引流管,缝合软组织。 2 结果 本组病人14 d~26 d出院,出院时切口均愈合拆线,无一例发生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病人对治疗护理满意,手术效果好。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由于长期受疾病的折磨生活不能自理,大部分病人对手术的期望值很高,同时又怕手术效果不理想,术后发生并发症而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我们热情接待病人并与之谈心,掌握其思想动态,对不良心理反应采取疏导帮助,以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 3.1.2 饮食护理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行各项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原有

疾病,进行全身综合调理,使机体各重要器官功能达到或接近正常。入院后给予饮食指导,根据个人饮食习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增强其抵抗力,以提高病人的手术耐受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3.1.3 运动 术前适应性训练并教病人术后功能锻炼方法,术前行股四头肌,小腿及足部锻炼。使用拐杖行走及床上大小便,并向病人详细讲解各种术后功能锻炼的要领,使病人领会并掌握。 3.2 术后护理 3.2.1 生命体征的监护 术后密切观察病例人神志、瞳孔、BP、R、P的变化,对高血压、心脏病的病人进行心电监护,麻醉未清醒的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由于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易发生组织灌注量不足,应及时测量血压,还要严密观察尿量,保证尿液≥60 ml/h[1]。 3.2.2 引流管的护理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要点及常用方法。方法对16例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进行各方面康复护理指导,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根据Neer评分系统评分,优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术后对人工肩关节置换患者给予个性化、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有利于肩关节的功能康复。 【关键词】人工肩关节置换康复护理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能在三维空间进行功能活动。术后针对性、分阶段性的康复护理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必不可少。2006年8月~2010年10月,本院骨科对16例人工肩关节置换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8月~2010年10月,本院骨科对16例人工肩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年龄38~71岁,平均49岁;左肩4例,右肩12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 1.2方法 均在全麻或高位臂丛加颈丛麻醉下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对此组患者实施各方面康复护理指导后,通过随访的方式对患者日常生活中肩关节ROM的活动范围进行调查统计。 2结果

按Neer评定系统评分,疼痛35分,功能30分,肩关节活动范围25分,解剖复位10分。总评分90分以上为优,80~90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以下为差,本组患者通过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2周,肩关节被动ROM达正常范围,大部分日常生活能够正常完成,术后24周,患者日常生活能够正常处理。其中优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 3康复护理 3.1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工作包含着重要的心理因素,可起到治病或致病的作用。我们应当把心理康复作为功能康复的枢纽,以心理康复促进和推动功能康复。一般肩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都饱受疾病的折磨,经过长久的考虑,有较强的恢复肢体功能的欲望,有的急于求成,锻炼进度盲目超前,并随意活动;有的过于谨慎,担心活动后致手术失败,所以我们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心态反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生活要求、智能等鼓励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同时详细解释手术目的、效果,手术后如何防止脱位及加强指导下的功能锻炼作为谈话的内容。指导病人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最终使所有患者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康复训练。 3.2理疗护理 运用物理的手段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简称理疗。主要方法有光疗法、电疗法、水疗法等。 3.2.1光疗法应用日光或人工光源治病的方法统称为光疗法,例

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配合总结

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配合总结 发表时间:2015-09-16T13:51:12.48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期作者:刘娜 [导读] 解放军第202医院麻醉科 110000 术前充分的器械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 解放军第202医院麻醉科 110000 摘要:目的:总结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手术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对3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予以护理配合。结果:30例术后均获理想效果,无感染、肩关节脱位、松动和其他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肩关节的解剖特点及肩关节置换手术器械性能及特点,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方能提高手术效果及治愈率。 关键词:人工肩关节置换;护理手术配合 2012年06月至2014年07月,我们对30 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行肩关节置换术,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0~80岁。均为外伤性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左肩18例,右肩12例,均为单侧。均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加基础麻醉下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其它并发症。随访l0~24个月,均能达到生活自理。 2 术前准备 术前访视。术前1天下午到病房核对患者,查阅病历,了解病情及各项辅助检查阳性结果,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有效沟通,给予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及手术过程和效果的担忧,耐心介绍手术优点,手术成功率及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介绍麻醉医生施行麻醉时的相关配合要点和手术室一般情况及相关设备要求,使之能对手术环境有所了解,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手术全过程。器械准备。常规骨科手术器械1套,另备1套人工肩关节置换器械。手术间。安排在百级手术间进行,提前30min进行空气净化,调节温度至22~25℃,湿度为50%。手术间内设有万能手术床,高频电刀或氩气刀,中心负压吸引器,电钻,电锯,C臂等备用。 3 手术配合 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安全核查贯穿于手术全过程,术前标记锁骨远端、喙突和肱骨的位置,以及手术患者腕带的身份识别标识,手术患者的交接表、手术患者安全核查表等。麻醉方式和体位。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患者取半卧位,膝关节屈曲,放置标准手术台头托,将患者摆在手术台边缘和顶头,患肩尽量游离于手术床外缘[1]。消毒范围。消毒整个上肢并包裹臂部,尽可能使腋窝与无菌区分开。手术切口。锁骨下方喙突外侧1cm,沿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做一直线切口[1]。术中配合。①显露骨折断端,术者触及骨断端后,分离肱骨近端骨折线,若肱骨头粉碎,大、小结节游离,直接找到大、小结节及肩袖,用2号尼龙丝线缝合标识,若大结节或小结节与肱骨头尚有连接者,在充分显露肌肉止点前提下用骨凿将其切下,将大、小结节及其所附肌腱加以保护,取出肱骨头并进行测量直径和厚度。护士快速提供大纱垫、小纱垫、止血钳、丝线,协助医生用干纱垫填塞创面,4号丝线结扎血管或电凝止血,冲洗伤口。②置入假体,尽量保留肱骨近端长度,根据髓腔的宽度、深度选择不同型号的髓腔锉扩髓,插入试膜,反复测试,取出试膜,确定旋后角及假体高度,预留假体柄部的长度后,髓腔内注入骨水泥,按预先标记的旋转角和高度置入假体,直到骨水泥完全固化。提醒麻醉医生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及注意失血量的多少,递小刮匙刮除固化在假体周围的骨水泥。③重建肩袖,用2号不可吸收缝线穿过预留的大、小结节与假体柄之间固定,先扣紧,然后对预留的缝线进行反复结扎,使大、小结节复位肩袖结构得以重建。术前0.5h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中彻底止血,护士认真清点用物,防止遗留在伤口内,缝合肩袖,放置硅胶负压球引流管,小心避开腋神经,用棉垫加压包扎并保持上肢处于功能位。 4 结果 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持续时间平均约3h,随访10~24个月无肩关节脱位,松动,无感染发生等并发症,影像学检查人工假体位置佳,内固定牢固,手术效果良好。 5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口日益增加,由于老年人运动协调能力降低加之多数存在骨质疏松微小的外力常可导致肱骨近端骨折而且粉碎性骨折发生率明显升高手术治疗可以减少长期制动带来的并发症进而降低死亡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目前应用假体置换的方式治疗急性的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逐渐增多这对护理工作特别是术中手术配合提出新的要求[2-4]。 术前充分的器械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要求手术室护士要充分熟悉人工肩关节置换系统组成,设计及其配套器械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熟悉手术程序,准确配合术者操作的步骤意图,做到得心应手,密切配合手术,并认真检查所需器械及设备,保证手术能在最短时间顺利进行。关节置换术无菌要求严格。应选择洁净度高的手术间进行手术,术中手术医生戴双层无菌手套。手术医生应穿全身包裹式手术衣,并合理地安置手术人员及器械台位置。手术过程中显露关节腔前,应用无菌巾覆盖关节置换器械,尽量缩短器械的暴露时间。术中要严格限制手术间人员走动,并于切皮前30min 静脉应用抗生素,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密切观察。使用骨水泥时要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要及时清洁,保持清洁度,以免损伤、磨损接触面,并避免对神经、血管的损害(因骨水泥固化散热)。默契配合。医护间的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对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出血和并发症尤为重要。护士熟知肩关节的解剖特点及肩关节置换手术器械性能及特点,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默契的配合方能提高手术效果及治愈率,正确的手术护理配合是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S.Terry Canale,James H.Beaty.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90-411. [2]李艳.发挥工会作用与保持广场文化活动欣欣向荣[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134-135. [3]黄光球,李艳.面向主体脆弱性的权限控制安全分析模型[J].计算机工程.2010(11):909-910 [4]袁伟云,聂瑞华,梁卓明,梁军,李艳.IPv6防火墙过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09):267-26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