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科院专家破解中药黄芩合成抗癌物质的秘密

中科院专家破解中药黄芩合成抗癌物质的秘密

中科院专家破解中药黄芩合成抗癌物质的秘密

肿瘤防治研究2019年第46卷第5期 Cancer?Res?Prev?Treat,2019,V ol.46,No.5·498·中科院专家破解中药黄芩合成抗癌物质的秘密

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药用植物与健康组成功完成了唇形科植物黄芩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了黄芩中活性成分的进化机制,进而完整阐明了抗癌活性物质汉黄芩素的合成机制,成功解析了一种使用2000多年的药用植物中的珍贵化学物质合成途径,为通过合成生物学获取汉黄芩素提供了基础,也为其它唇形科植物的遗传分析提供了参考。4月14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7095385.html,/10.1016/j.molp.2019.04.002)。

黄芩是一种著名的唇形科药用植物,原产于中国。黄芩叶片中含有野黄芩素、野黄芩苷,根中则含有黄芩素、汉黄芩素等活性物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这些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癌,保肝和神经保护特性,它们还能够抑制并杀死肿瘤细胞,且对正常动物细胞没有副作用,但由于缺乏基因组信息而使黄芩栽培育种及遗传改良受到限制。

论文第一作者、该课题负责人赵清博士告诉记者,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团队搞清楚了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在黄芩中的产生及进化机制,也阐明了汉黄芩素的合成路径。一般来说,唇形科植物重复序列较高且由于黄芩自身自交不亲和特性会带来基因组的高复杂性。因此,研究人员采用了三代PacBio 测序技术,结合Illumina 数据纠错,再用10X?genomics 技术延伸片段长度,最后用Hi-C 技术将98.04%基因组序列挂载到黄芩的9条染色体上。这样,研究人员得到了高质量的黄芩基因组,测得序列占预估基因组的94.73%,N50?达到?33.2?Mb 。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研究团队的分子生物学及代谢生物学实验分析,最终完整解析了黄芩中特有的抗癌物质汉黄芩素的进化及合成机制。(来源:中国科学报)

炎症如何转化为癌症?科研人员发现重要趋化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长期或过度炎症状态可导致癌症,武汉大学科研人员多年研究发现并证实,人趋化素样因子是炎癌转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趋化因子。肿瘤学研究领域国际权威杂志《临床癌症研究》近日在线发表武大基础医学院朱帆教授课题组关于肿瘤的炎癌转化机制最新研究成果。炎症被认为是机体对损伤或感染的一种局部保护反应,20%以上的癌症是由炎症引发而来,其中90%原发性肝细胞癌由慢性肝炎转化而来。而趋化因子与肿瘤的关系是近年来炎癌转化机制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朱帆课题组科研人员首次发现人趋化素样因子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进程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趋化因子能通过炎癌转化的重要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的恶性转化,最终导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转移。这一趋化因子能通过信号通路抑制经典抗癌药物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影响治疗效果。这项研究揭示了趋化因子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原发性肝癌中炎癌转化的机制,为原发性肝癌的靶向治疗及耐药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来源:新华网)铁蛋白探针精准靶向肝癌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课题组在前期利用人

铁蛋白特异识别肿瘤标记分子TfR1的特性,将纳米酶精准输

送到肿瘤部位,并通过酶催化产生活性氧(ROS )杀伤肿瘤

的基础上,又设计出一种能够特异靶向肝癌,使其可视化并

杀死肝癌细胞的新型铁蛋白探针。

研究作者筛选了多种不同种属来源的铁蛋白,最后证明

激烈火球菌铁蛋白探针有三个特性:(1)识别肝癌:通过基

因工程手段在其表面展示肝癌靶向肽SP94,后者特异结合肝

癌细胞表面的受体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2)当内

腔装载Co3O4纳米酶时,铁蛋白探针催化过氧化物酶底物,使

肝癌细胞可视化。研究人员发现,Co3O4纳米酶的催化效率是

铁基纳米酶的20倍,提高了肝癌检测的灵敏度;(3)当内腔

装载阿霉素时,铁蛋白药物精准杀伤肝癌细胞。激烈火球菌

铁蛋白可装载400个阿霉素分子,是人铁蛋白载药量的10倍,

抗体载药量的50~100倍。

在肝癌诊断方面,通过对424例临床肝细胞癌组织的检

测发现,装载Co3O4的铁蛋白纳米酶HccFn(Co3O4)能够将

肝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区分开来,灵敏度为63.5%,特

异性为79.1%。这一结果与临床上使用的肝癌标志物甲胎

蛋白(AFP )相当;此外,进一步的病理分析表明,探针

HccFn(Co3O4)检测结果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相关。

在肝癌治疗方面,激烈火球菌铁蛋白药物(HccFn-Dox)在

荷肝癌裸鼠模型中高效杀伤肝癌及肺转移后的肝癌组织,而

对正常组织无明显副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铁蛋白表

面的肝癌靶向肽SP94特异结合GRP78受体,GRP78介导内吞

后进入肝癌细胞溶酶体,在溶酶体酸性环境中铁蛋白裂解释

放出阿霉素,后者杀伤肝癌细胞。这项研究有望为肝癌的诊

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两项成果近期分别发表在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

和Theranostics 杂志上。(来源: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黄芩炮制及质量控制

报告格式:目的、时间、地点、内容、收获。 手写版,3000字左右。 实习目的:掌握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芩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掌握运用硅胶色谱来定性黄芩苷; 掌握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来测黄芩苷含量。 了解怎么判断黄芩质量的优劣。 实验六黄芩炮制及质量控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黄芩蒸制软化的目的。 2.掌握黄芩炮制的质量控制方法。 3.认识冷制和蒸制黄芩由于内含酶活性的变化而对成分发生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黄芩饮片的制备。 2.观察冷制和蒸制黄芩色泽的变化。 3.黄芩有效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实验器材、药品 电炒锅(带盖、蒸帘)、粉碎机、电炉、干燥器、温度计、水浴锅、普通天平、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乳钵、烧杯、试管夹、小三角烧瓶、小漏斗、具塞三角烧瓶、容量瓶(10ml、50ml)、移液管(0.1、0.2、0.5、1.0ml)、层析槽、层析板(2块)、毛细管、量筒(10ml)、滤纸。 硅胶G、CMC-Na、乙醇(50%、95%)、甲苯、甲酸、乙酸乙酯、黄芩苷、黄芩苷元、黄芩原药材、AlCl3显色剂。直尺(自带)、铅笔(自带)。 四、实验方法 (一)黄芩饮片制备 1.蒸制法:先将水煮沸后,再将净黄芩置锅内蒸帘上,隔水加热,蒸至上大汽后半小时,候质地软化,取出,趁热切薄片,干燥。观察色泽变化。 2.冷制法:取净黄芩,冷水浸润软化,切薄片,干燥。观察色泽变化。(二)定性实验 1.样品的制备:取干燥的生品黄芩药材及蒸制黄芩片,分别粉碎,各称取0.2

g置小三角烧瓶中,加蒸馏水2ml,放置24小时,观察记录色泽变化,然后各加95%乙醇8ml,立即放入80℃水浴中加热10分钟,分别滤于小三角烧瓶中,供点样用。 2.制板:取硅胶G适量加2.5-2.7倍的0.5%CMC-Na溶液搅匀,适当研磨,倒在玻片上,待自然干燥后放入烘箱,于110℃活化半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3.点样及展开:取上述制备的样品液及黄芩苷、黄芩苷元对照品,分别用毛细管点于薄层板上,置层析槽内,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3∶3∶1)为展开剂展开至适当距离,挥干溶剂,观察结果并计算Rf值。 (三)定量实验 1.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2.5mg,置10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8ml溶解,冷至室温,再加50%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0.25mg/ml的黄芩苷标准溶液。 精密量取此液0.1、0.2、0.3、0.4、0.5ml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50%乙醇至刻度,摇匀。用50%乙醇液作为空白,于分光光度计279nm处测吸收度,并求出回归方程。 2.样品的含量测定:分别取蒸制和冷制黄芩样品,粉碎过40目筛。精密称取各1g置具塞三角烧杯中,加50%乙醇50ml冷浸24小时,过滤,滤液置50ml 容量瓶中,用50%乙醇定容至刻度,为样品液。精密量取样品液0.5ml置25ml 容量瓶中,用50%乙醇定容至刻度,精密吸取此液1.0ml置10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定容至刻度。以50%乙醇作为空白,在279nm处测吸收度,从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中计算含量。 五、注意事项 1.制备样品时,应分别进行,以免干忧实验结果。2.实验操作时,应保持条件一致,否则影响结果。3.用50%乙醇冷浸时,应密闭,避免乙醇挥发。六、思考题 1.如何控制黄芩饮片的质量? 2.黄芩应选用何种方法软化切片为好?为什么?

黄连 黄芩 黄柏 三位中药的区别及作用

黄连黄芩黄柏三位中药的区别及作用 黄芩善于治疗肺热咳嗽、高热惊风、吐血鼻衄、头痛鼻渊等症、如配知母、桑白皮、荷叶、银花、连翘、桔梗、桔仁等治疗肺热咳嗽痰多等症。配生石膏、山栀子、大黄、生地等治疗鼻衄、血热斑疹等症,配苍耳子、知母、木笔花、桑白皮、赤芍等治疗鼻窦炎等。与夏枯草、双钩藤、菊花等配伍,可以治疗肝炎上炎引起的眼花、目赤肿痛、心烦头晕等症。? 黄连在临床上常用对湿热泄泻、高热神昏、吐血、衄血、心下痞满、胃火炽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病症的治疗。如治疗胃肠实热、胃火炽盛引起的胃内嘈杂、牙龈肿痛、胃脘作痛、口舌生疮时,常与连翘、厚朴、枳实、栀子配伍。治疗肝火旺所至的肋胁胀痛、口苦泛酸时常与吴茱萸配伍。治疗心火亢盛引起的胸闷、心痛、夜不能寝时,又常常与瓜蒌、半夏等药物配伍。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连中含有黄连碱、掌叶防己碱、甲基黄连碱、木兰碱等物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痢疾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因此,黄连还是一种很好的抗菌消炎药。? 黄柏是黄柏树的内皮,临床上主要用于对湿热下注、淋病、痢疾、尿浊带下、骨蒸劳热梦遗等病的病症的治疗,如治疗痢疾时常与木香、黄连,马齿苋、白头翁、秦皮等配伍、治疗湿热下注时所至的

泌尿感染。常与栀子、大黄、龙胆草、木通、瞿麦、当归等配伍。治疗血尿时又常与小蓟、地榆、白茅根等配伍。治疗妇女带下、常与车前子、芡实、苍术等配伍。? 黄芩、黄连和黄柏虽然都属清热降火药,但黄芩偏于清上焦火,黄连偏于清中焦火,而黄柏则偏于清下焦火。根据其各自的特点,临床上遇有心炎、肺火时常先黄芩,遇有胃炎时常选黄连,遇有大肠及膀胱湿热火盛时可选黄柏治疗。? 摘自----------《中药基础学》

黄芩饮片质量控制中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分析

黄芩饮片质量控制中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6-06-22T10:41:17.7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4期作者:刘军 [导读] 黄芩干燥根能起到清热燥湿和泻火解毒、止血的作用,对于湿温、泻痢及黄疸、高热咳嗽。 刘军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分析黄芩饮片质量控制中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以便对黄芩饮片质量做出综合的评价。方法: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技术对黄芩饮片进行提取,在选择了共有峰后,以此当作变量因子对黄芩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实现降维分析作用。结果: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黄芩饮片质量控制情况,对黄芩饮片做出综合的评价和合理分析。结论:应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对黄芩饮片能更好的进行质量控制,可以作为中药饮片常规质量控制方法使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黄芩饮片;质量控制;主成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327-02 黄芩干燥根能起到清热燥湿和泻火解毒、止血的作用,对于湿温、泻痢及黄疸、高热咳嗽、胎动不安等症状均有理想的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中,应用主成分分析技术结合指纹图谱技术对黄芩饮片做出质量控制分析,从而得到有效的数据信息分析。 1.仪器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 选择高效液相色谱仪及自动进样系统、超声波清洗器、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等作为基础研究仪器。再选择我市大药房采购的黄芩饮片进行数据分析,以黄芩干燥根为制备研究对象,再选择黄芩苷为对照。 1.2 方法 色谱条件:选择色谱柱与流动相(0.2%的磷酸水与甲醇),流速控制在1mL·min-1,波长控制在280nm,而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L,分析计数黄芩苷峰大于7000。制备对照品溶液可以取黄芩苷适量,称量后加入到甲醇中,溶解后定容到25ml,把浓度控制在0.084mg·mL-1。制备供试品溶液取黄芩饮片粉,取量为0.3g,称量后加入到甲醇后经过超声30分钟后提取,在室温下以甲醇定容到25ml再摇匀[2]。 试验方法:取黄芩苷对照溶液进样7次后,对峰面积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RSD=0.06%,表示测量仪器的精密度较高。以同供试品溶液取适量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RSD=0.33%,可见,供试品溶液处于36h内的稳定性最佳。取同来源黄芩饮片,平行制备供试品溶液后,对这些溶液分别测定,结果表明,RSD=0.74%,可见,此次检测方式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指纹图谱提取黄芩饮片,制备供试品溶液后,通过分别进样再测定,按照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对数据进行评价,评价分析软件取平均值后建立共有模式图,才能确定黄岑饮片共有峰,对共有模式下的共有峰保留时间进行计算,而指纹图谱技术分析符合质量控制要求。主成分分析法对共有峰数据分析,选择黄芩共有模式保留时间峰面积进行变量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后,确定数据间的联系,而主成分分析法适用性检验表明,KMO检验样品容量值为0.725,而球形Bartlett检验结果表示,近似卡方值为208.303,而自由度为21,显著性差异小于0.05。变量共有度表明变量间含有原始变量信息可以被提取,提取公因子表示程度也就是影响的程度,所以,可以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计算,通过变量共同度分析,除X6共同度小于50%,其他变量共同度均大于60%,可见,提取公因子对变量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可以当作分析方法对中药质量进行综合的评价。因子分析也是主成分分析法重要延伸,可以对数据做出更精确的分析和统计[3]。 本次研究中,选取的黄芩饮片质量较高,综合评价后得到不同药房采购药物质量差距,评价为正值表明,黄芩质量高,评价为负值表明综合评分评价质量与正值相比差异较大。 2.结果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黄芩饮片质量控制情况,对黄芩饮片做出综合的评价和合理分析。 3.讨论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中药质量评价可以对中药质量做出科学而客观的评价,对中药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药和复方制剂的成分十分复杂,这就导致中药和复方制剂产品在质量控制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也很难做出准确的评价。我国对中药质量控制多选择性状鉴别及理化、显策、薄层色谱等鉴别方法,可是,这些鉴别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某种情况下无法使用这些鉴别方法对中药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为更好的发挥出中药的特色,利于中药的发展,必须对中药和相关复方制剂做出客观的质量评价[4]。主成分分析法是新的数据分析方法,将现代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中,可以帮助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随着技术发展,还能分析中药中药理活性组分,这些药理活性组分含量也可以真正决定中药质量。主成分分析法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中,对中药质量评价是有效的弥补,通过各项指标的关联和区别进行检测,完善中药质量控制的综合评价方法。指纹图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应用于黄芩饮片分析中,可以通过实验检测,准确分析变量共有峰和共有因子,对黄芩饮片质量做出评价,避免了单一评价方法的局限性。这种分析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中药质量标准分析统计中,通过对中药数据的降维和变量数据进行提取,再对数据进行压缩,从而更好的完成中药分类与聚类,由此获得中药鉴别准确的评价信息。在此基础上,再对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和鉴别,完成中药质量的分类与优选。主成分分析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分析和鉴别,可以更好的分析中药饮片质量,优选中药资源,这对于中药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中,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指纹图谱技术,可以通过技术简单化的方式,完成黄芩饮片质量的检测,通过两种鉴别方法的联合使用,还能对黄芩饮片质量做出综合的评价,从而有效防止了单一方法评定带来的局限性,更准确的综合评价中药质量优劣。总之,应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对黄芩饮片能更好的进行质量控制,可以作为中药饮片常规质量控制方法使用,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张建萍.黄芩饮片质量评价模式研究[J].河南中医,2014,34(5):967-969. [2]庞力贤,张文岭,吕维红.黄芩药材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2):195-197. [3]杨欣文,吴德康,李俊松等.黄芩炮制前后6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比较[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2,28(3):282-286.

黄芩炮制方法和药效研究

黄芩炮制方法与药效研究 08药学(1)班08312050 摘要:通过对黄芩不同炮制方法的研究,了解不同炮制方法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从而为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芩;炮制;药理作用;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为常用中药。来源于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等功效。多年来药理研究证明黄芩有降压、抑菌、镇静等作用。 古代医籍中记载的黄芩炮制加工方法较多,古代炮制以炒为主,并配以辅料,至清代其炮制方法已达20余种。近代黄芩的炮制方法除继承了古代的传统主要方法(如炒、酒炙、炒炭等),并发展了蒸切、煮切、蜜炙等,现代对黄芩的研究不仅集中在炮制工艺的发展,不同炮制方法对其化学有效成分、药理实验以及临床应用的影响方面是现代黄芩研究的热点。 下面就其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所作的整理总结。 一.黄芩的古今炮制工艺的历史沿革 1.历代黄芩的炮制方法 黄芩根部粗大,为便于配方与应用,需进行适当切制。关于切制的方法,古代文献中记载有多种。如《肘后备急方》要求“切”;《太平圣惠方》要求“锉”; 成书于清朝的《医学正传》明确要求“切片”,并一直沿用至今。黄芩应用虽早,但直到唐代《千金要方》中才有“细切”的炮制记载,至清代其炮制方法已达20余种[1].对此概括总结如下: 炒制:清炒之后,药性和缓,广泛用于中下二焦湿热之征,如胃肠湿热的泄泻、痢疾;肝胆湿热之胁痛、黄疸,湿热下注引起的带下、淋浊等[2]。多与通泄胃肠实热之大黄等药同用。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提到“凡使,先须碎,微炒过,方可入药”。《洪氏集验方》“煅,存性”。《妇人良方》“条芩炒焦”。明《仁术便览》“炒黑,治便血尿”[3]。

优质黄芩药材质量评价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 地方标准 DB XX/ XXXXX—XXXX 优质黄芩药材质量评价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优质黄芩药材评价指标 (1) 5 优质黄芩药材评价方法 (2) 6 优质黄芩药材评价规则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化学成分指标测定方法 (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药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卫红、王喜明、高文军、乔丽芳、倪素丽、刘俐君、李丹、田志刚

优质黄芩药材质量评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优质黄芩药材的术语和定义,优质黄芩药材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栽培黄芩药材的优质质量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黄芩药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3.2 优质黄芩药材 达到本质量评价要求的黄芩药材。 3.3 4号筛 选用国家标准的R40/3系列,筛孔内径(平均值)为250μm±9.9μm,目号为65目。 4 优质黄芩药材评价指标 4.1 感官评价指标 本品较细,主根长不低于20cm,直径0.5~1.6cm。表面浅黄棕色或黄棕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或浅黄色,味微苦。 4.2 理化评价指标 优质黄芩药材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7黄芩(蒸制)工艺验证

ZSSW-SVP04-007-2015 黄芩饮片(蒸制)生产工艺验证文件第1 页共17 页 黄芩饮片(蒸制)生产工艺 验证方案及报告

云南宗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03月 云南宗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验证申请表

验证目录 1. 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验证方式 4. 验证内容 4.1 验证批次 4.2 净制 4.3 蒸制 4.4切制 4.5炒炙 4.6干燥 4.7 包装 5 结果分析 6. 验证报告 7. 验证证书

1. 概述 酒黄芩饮片是第一个在我公司普通饮片车间采用蒸煮方法生产的中药饮片,本验证方案旨在通过对黄芩饮片生产工艺变量及生产、质量系统要素的评价,确认所制订的黄芩饮片(蒸制)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以保证按该生产工艺生产的黄芩饮片完全符合《企业内控标准》。 ㈠件依据 ⑴《验证管理标准》(ZSSW-SMP09-0001-2015 ); ⑵《工艺验证管理标准》(ZSSW-SMP09-0004-2015 ); ⑶《酒黄芩饮片(净制)生产工艺规程》(ZSSW-STP01-0008-2015 ); ⑷《验证总计划》(ZSSW-SMP09-0006-2015 ) ⑸各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记录;(SOP-04生产岗位操作) ⑹主要生产设备使用操作标准,清洁操作标准和记录(SOP06、SOP11)

⑻其它有关文件和记录。 ㈡验证条件 ⑴计量检定已完成; ⑵参与本次验证的关键生产设备已完成安装确认和运行确认; ⑶参与本次验证工作的人员经过体检和必要的上岗培训; ㈢验证范围 对生产工艺流程图中各工序的工艺条件、各工序质量控制点、物料平衡及产品性能的确认。 ㈣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各工序质量控制点 ⑴产工艺流程图:

中药黄芩的功效和作用

中药黄芩的功效和作用 黄芩的功效和作用 1、可用于发热,或肺热咳嗽,及热毒疮疡等。黄芩治热病,常与黄连、栀子等搭配;若是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等药同用。 2、还可用于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引起的泻痢、黄疸等症。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3、此外,黄芩还有清热安胎作用,用于胎动不安。 黄芩的附方 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 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 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 ⑥《珍珠囊》: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

⑦李杲:治发热口苦。 ⑧《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⑨《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 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黄芩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厚,肉质,径达2厘米,伸长而分枝。茎基部伏地,上升,高30~120厘米,基部径2.5-3毫米,钝四棱形,具细条纹,近无毛或被上曲至开展的微柔毛,绿色或带紫色,自基部多分枝。 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宽0.5~1.2厘米,顶端钝,基部圆形,全缘,上面暗绿色,无毛或疏被贴生至开展的微柔毛,下面色较淡,无毛或沿中脉疏被微柔毛,密被下陷的腺点,侧脉4对,与中脉上面下陷下面凸出;叶柄短,长2毫米,腹凹背凸,被微柔毛。 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总状,长7~15厘米,常再于茎顶聚成圆锥花序;花梗长3毫米,与序轴均被微柔毛;苞片下部者似叶,上部者远较小,卵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11毫米,近于无毛。花萼开花时长4毫米,盾片高1.5毫米,外面密被微柔毛,

中药饮片别名大全

中药材中药饮片别名异名大全中国药 典饮片处方应付 根据《中国药典》和《天津市饮片炮制调剂规范》总结的饮片处方应付,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根及根茎类 人参【处方应付】写人参、生晒参均付生晒参;写红参付红参;写糖参付糖参;写野山参付生晒山参。 九节菖蒲【处方应付】写节菖蒲、节节菖蒲均付九节菖蒲。 三七【处方应付】写参三七、旱三七、田七均付三七;写三七粉付三七粉。 三棱【处方应付】写三棱、生三棱、荆三棱、黑三棱均付三棱;写醋三棱付醋三棱。 干姜【处方应付】写干姜付干姜;写炮姜、姜炭均付炮姜。 土木香【处方应付】写藏木香、祁木香、土木香均付土木香。 土茯苓【处方应付】写土茯苓、仙遗粮、冷饭团均付土茯苓。 大黄【处方应付】写大黄、川军、川绵纹均付大黄;写熟军、炙大黄、炙川军均付熟大黄;写酒大黄付酒大黄;写醋大黄付醋大黄;写大黄炭付大黄炭。 山麦冬【处方应付】写抗寸冬、麦门冬、寸冬、山麦冬均可付麦冬或山麦冬;写朱麦冬、朱山麦冬可付朱麦冬或朱山麦冬。 山豆根【处方应付】写广豆根、豆根、山豆根均付山豆根。 山药【处方应付】写山药、淮山药、薯蓣均付山药;写炒山药付炒山药;写土山药付土山药。 山慈菇【处方应付】写毛慈菇、慈菇、山慈菇均付山慈菇。 千年健【处方应付】写年见、一包针、千年健均付千年健。 川木香【处方应付】写川木香、木香均付川木香。 川贝母【处方应付】写炉贝、松贝、青贝、川贝母均付川贝母。 川乌【处方应付】写川乌、制川乌均付制川乌;写生川乌付川乌。 广防己【处方应付】写广防己、木防己、防己均付广防己。 天冬【处方应付】写天冬、天门冬、明天冬均付天冬。 天花粉【处方应付】写花粉、瓜楼根、天花粉均付天花粉。 天南星【处方应付】写南星、天南星、制天南星均付制天南星;写生天南星付天南星。 木香【处方应付】写木香、广木香、云木香、川木香均付木香。 太子参【处方应付】写孩儿参、太子参均付太子参。 手参【处方应付】写手参、手掌参、佛手参均付手参。 牛膝【处方应付】写牛膝、淮牛膝、怀牛膝均付牛膝。 升麻【处方应付】写升麻付升麻;写升麻炭付升麻炭。 巴戟天【处方应付】写巴戟天、巴戟肉、巴戟均付巴戟天。 水半夏【处方应付】写制水半夏,水半夏均付清水半夏;写姜水半夏付姜水半夏;写清水半夏付清水半夏;写生水半夏付水半夏。 甘草【处方应付】写甘草、粉草、皮草、甘草节均付甘草;写炙甘草、制甘草付炙甘草。

黄芩化学成分

黄芩化学成分 1889年日本人高桥从中国黄芩中分离出一个酚性结晶,1910年, 及从越南产黄芩中研究清楚印黄芩素(Scutellarin),第一个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1922年日本人柴田桂太等从中国黄芩中分离黄芩素结晶,研究清楚大部分分子结构,未分离出甲基化合物,对葡萄糖醛酸的位置不确定。 1.黄芩(陕西省富县直罗镇野生)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 2.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白杨素、千层纸素A 3.并头黄芩中野黄芩苷含量根3.17% >茎2.30%>叶1.78% >花卉0.38% ,含量范围1.78% ~3.17% ,根部野黄芩苷含量最高 4.(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黄芩干燥根茎黄芩苷、野黄芩苷、去甲汉黄芩素一7一O一葡萄糖醛酸苷、千层纸素一7一O一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素一7一O一葡萄糖醛酸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白杨素 5.(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硕士论文)黄芩有效成分的酶提取工艺黄芩素、汉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苷 6. 黄芩中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成分,此外还含有挥发油、苯乙醇昔类、甾醇、氨基酸、生物碱和微量元素等,但种类最多、生物活性最显著的是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黄芩苷元(Baicalein),黄芩苷(Baicalin),汉黄芩素(Wogonin),汉黄芩苷(Wogomoside),鼠尾草素(Salvigenin),千层纸素,韧黄芩素-I,汉黄芩素-5-O-D-葡萄糖苷,韧黄芩素-II,黄芩黄铜II,白杨黄素,白杨素-6-C-β-D-葡萄吡喃糖基-8-C-α-L-阿拉伯吡喃糖苷,白杨素-6-C-α-L-阿拉伯吡喃糖-8-C-β-D-葡萄吡喃糖苷,白杨素-8-C-β-D-葡萄吡喃糖苷,木蝴蝶素-A-7-O-葡萄糖醛酸苷,粘毛黄芩素III,粘毛黄芩素III-2’-O-β-D-吡喃葡萄糖苷,粘毛黄芩素I,左旋圣草素,粘毛黄芩素II,黄芩素-7-O-D-葡萄糖苷,去甲汉黄芩素,异黄芩素-8-O-D-葡萄糖醛酸苷,黄芩黄酮I。7-甲氧基黄芩素,5,7,2’-三羟基黄酮,5,7,2’-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5,7,2’,5’-四羟基黄酮,5,7,2’-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2’,3,3,6’,7-五羟基黄酮,5,7,2’-三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5,7,2’,6’-四羟基黄酮,5,7-二羟基-6,8,2’,3’-四甲氧基黄酮,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8,2’-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5,8,2’-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8-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2’,5’-三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5,6’,2’-三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2’-二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5,6-二羟基黄酮-7-O-葡萄糖苷,8-甲氧基黄酮-5-O-葡萄糖苷,二氢黄芩苷,7,2’,6’-三羟基-5-甲氧基二氢黄酮,5,7,2’,6’-四甲基二氢黄酮醇,5,7,4’-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5,7,2’,6’-四羟基二氢黄酮,3,6,7,2’,6’-五羟基二氢黄酮醇,红花素,二氢粘毛黄芩素,红花素-7-O-D-葡萄糖醛酸苷,异红花素,异红花素-7-O-D-葡萄糖醛酸苷,滇黄芩苷乙,滇黄芩苷丙,滇黄芩苷丁,滇黄芩苷戊,5,7,4’-三羟基-8-甲氧基二氢黄酮,二氢木蝴蝶素A,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烷酮,7,2’,6’-三羟基-5-甲氧基黄烷酮,2’,6’,3,5,7-五羟基黄烷酮,2’,6’,5,7-四羟基黄烷酮,滇黄芩苷甲,2,6,2’,4’-四羟基-6’-甲氧基查尔酮。 苯乙醇苷: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1-O-L-鼠李糖-(1→3)-β-D-(4-阿魏酰)-葡萄糖苷,salidroside、daren-dosideA和darendsideB。 挥发油类:异戊二烯,乙酰苯,薄荷酮,异薄荷酮,番薄荷酮,β-广藿香烯,α-愈创

饮片分类及功效

常用中药饮片名称及功效一.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表,温经止痛,助阳化气。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散瘀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祛风解痉。 细辛: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 白芷:散寒通窍,祛风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二)辛凉解表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毒。 葛根:发表解肌,升阳止泻,解热生津,透疹。 柴胡: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芦根: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清胃止呕。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淡竹叶:清热利尿,除烦。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二)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上焦肺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泻中焦心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盐炒)。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火。 (三)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中药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 味苦,性寒。功效:清热解毒。 【传统应用】 主治热病温病发热,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血热吐衄,以及疮疡疖肿,胎动 不安等。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黄芩汤(《伤寒论》):黄芩、芍药、甘草、大枣,治疗太阳少阳合病,下利;②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黄芩、滑石、蔻仁、通草、猪苓、茯苓、大腹皮,治疗湿温身热;③黄芩泻肺汤(《张氏医通》):黄芩、连翘、大黄、山栀、杏仁、枳壳、桔梗、薄荷、甘草,治疗肺热咳嗽。 黄芩古代常用于外感发热。温病发热,痢疾,及肺、肝胆、胃肠之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黄芩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泻心汤、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等许多清热解毒名方中都有使用。 【主要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黄芩素等成分。 1.黄酮类:黄芩含黄酮类成分,计有40种黄酮。主要有黄芩苷及其苷元黄芩素;尚有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白杨素、千层纸素A、千层纸素A一7—0一葡萄糖醛酸苷、二氢黄芩苷、5,8一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等。 2.其他:黄芩还含β-谷甾醇、苯甲酸、氨基酸等。 【药理作用】 (一)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保护骨质 黄芩苷、黄芩素对关节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黄芩素对类风湿关节炎、γ-球蛋白变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D-青霉胺相似;对关节炎继发性骨损害有保护作用,能抑制骨质的退化和破坏。 黄芩对各型变态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l型变态反应作用最强,能抑制肥大细胞酶激活系统对过敏介质SRS-A和组胺的释放,抑制了过敏反应。其有效成分为黄芩素、黄芩苷和其他黄酮类成分。因而黄芩对动物过敏性哮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或缓解作用,并且与麻黄碱有协同作用。 (二)解热、解毒和抗病原体 本品对实验性发热有显著的解热降温作用。 黄芩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和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但也有报道黄芩无明显的抗菌作用,或者是有较弱的抗菌作用。 本品有解毒作用,与所含的葡萄糖醛酸有关。 (三)利胆、保肝和降脂 本品可促进家兔胆汁分泌,使血中高胆红素含量降低。有显著的保肝作用。黄芩黄酮能使动物血清中升高的转氨酶ALT、AST显著下降。 黄芩新素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和肝内甘油三酯,并能抑制葡萄糖向脂肪转化。汉黄芩素能显著降低肝内和血清甘油三酯,并能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汉黄芩素、黄芩素、黄芩苷还能显著降低血清γ-GT、AlT、AST、TG、Tch。黄芩苷、黄芩素还能抑制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 (四)镇静、降压、解痉、利尿、抗凝 本品能加强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而有镇静功效。

黄芩饮片内控质量标准2010

GMP管理文件 一、目的:为规定黄芩饮片的内控质量标准控制范围,特制定本标准。 二、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版二部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黄芩饮片的检查验收。 四、责任者:QC检验员。 五、正文 1 品名:黄芩饮片 2 代号:Z006 3 内控质量标准: 3.1性状: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放射状纹理。 3.2鉴别: 3.2.1 本品粉末黄色。韧皮纤维单个散在或数个成束,梭形,长60~250μm,直径9~33μm,壁厚,孔沟细。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长方形,壁较厚或甚厚。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网纹导管多见,直径24~72μm。木纤维多碎断,直径约12μm,有稀疏斜纹孔。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直径2~10μm,脐点明显,复粒由2~3分粒组成。 3.2.2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酸乙酯-甲醇(3:1)的混合溶液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芩苷对照品,黄芩素对照品、汉黄芩素对照品,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1mg、0.5mg、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以及上述三种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苯-乙酸乙脂-甲醇-甲酸(10:3:1:2)为展开剂,预饱和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

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三个相同的暗色斑点。 3.3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测定。 3.3.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锋计算,应不低于2500。 3.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60℃减压干燥4小时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60μg的溶液,即得。 3.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中粉约0.3g,精密称定,加70%乙醇4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100ml量瓶中,用少量70%乙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洗液滤入同一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3.3.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芩苷(C 21H 18 O 11 )不得少于9.0% 4 规格:以原料供应厂家为准。 5 用途:用于制备黄连解毒散。 6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中药饮片部分简介

柏子养心丸 【药物组成】:主要成分:柏子仁、党参、炙黄芪、川芎、当归、茯苓、远志(制)、酸枣仁、肉桂、五味子(蒸)、半夏曲、炙甘草、朱砂。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安神。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 丸,一日 2次。 【禁忌】:孕妇慎用。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 穿心莲胶囊 【药物组成】:穿心莲。辅料为淀粉,滑石粉,硬脂酸镁,明胶,蔗糖,食用色素(果绿),白蜡。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禁忌】: 1. 忌食烟酒、辛辣、油腻食物。 2. 凡声嘶、咽痛初起,兼见恶寒发热,鼻流清涕等外感风寒者忌用,。 3. 声哑、咽喉痛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心悸、胸闷、咳嗽气喘、痰中带血等,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4. 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 一般症状在服药三天内无改善或出现发热渐高等其

他症状应去医院就诊。 6. 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7. 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8. 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 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规格】:每粒含穿心莲干浸膏0.105克 灯盏花素片 【药物组成】:灯盏花素。 【功能主治】: 1、脑供血不足 2、闭塞性血管疾病所致瘫痪 3、脑出血所致后遗症 4、高粘脂血症 5、脑血栓(灯盏花素可以预防脑血栓形成) 6、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患者中有70%合并高血压病,经灯盏花素片治疗有降压疗效者达74%) 7、用于眼底视网膜缺血 8、用于痛风、风湿、静脉曲张的治疗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3粒,一日3-4次。 【规格】:每粒含穿心莲干浸膏0.105克

黄芩

黄芩 黄芩为唇形科草本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寒、味苦,归肺、脾、肝、胆、大肠、小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1]。黄芩又名腐肠、泾芩、条芩等,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四川、云南、山西、甘肃等地,以山西产量最大,河北承德产的质量最好。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爱滋病、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抗肿瘤、抗过敏、清除自由基、降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对免疫、心血管、消化、神经等多系统均有保护作用[2]。黄芩中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有效成分有黄芩苷(Baicalin)、汉黄芩苷(Wogonoside)、黄芩素(Baicalein)、汉黄芩素(Wogonin)等,目前药物代谢研究表明,黄芩苷和汉黄芩苷为前药,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为二者的真正药效物质基础。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芩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癌、抗肿瘤、抗凝、抗血栓形成和保护肝脏、心脑血管、神经元等作用。目前临床主要用于抗炎和抗菌[3]。 本文利用黄芩苷在强酸、加热条件下不稳定易水解生成黄芩素和葡萄糖醛酸的性质,建立了由黄芩制备高纯度黄芩素的方法。取黄芩苷干品10.0g,置于烧杯中,加蒸馏水200mL,在搅拌下滴加100mL 浓硫酸,黄芩苷水解,得深黄色液体,放置20min,抽滤,将水解滤液在搅拌下倾入2000mL冰水中,析出黄色固体,抽干水洗沉淀至中性,加氯仿抽提沉淀,过滤氯仿回收至干。残渣用不同溶剂溶解。

参考文献 [1] 史雪靖。黄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0,279(4): 128-130。 [2] 李玉萍,熊向源,刘建涛。黄芩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和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4):972-974 [3] 许闽,肖功胜,杨云。黄芩素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08,3(12):3-4

常用中药饮片介绍附彩图

桂枝 桂枝,中药名。属樟目,樟科中等大乔木;一年生枝条圆柱形,顶芽芽鳞宽卵形,绿色的叶子互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花白色,长约4.5mm;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花期6~8月,果期10~12月。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 中文学名桂枝别称玉桂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樟目科樟科属樟属分布区域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采收时间春、夏二季用量 3~10g 毒性无毒 入药部位 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性味 味辛、甘,性温。 归经 归肺、心、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 主治 用于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症、痰饮、蓄水证、心悸。 相关配伍 ①与白芍等同用,用于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 ②与枳实、薤白等同用,用于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者。

③与当归、吴茱萸等同用,用于妇女寒凝血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者。 ④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用于治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 ⑤与附子同用,可用于风寒湿痹,肩臂疼痛者。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禁忌 桂枝辛温助热,易动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症,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慎用。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荆芥 荆芥,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中文学名荆芥别称香荆芥、线芥、假苏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唇形目科唇形科属荆芥属种荆芥分布区域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采收时间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用量 5~10g 毒性无毒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 味辛,性微温。 归经 归肺、肝经。 功效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黄芩的作用与功效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味苦,性寒。《神农本草经》列 为中品。黄芩,以根入药,并入选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 名录。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 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在中草药中,黄芩具有很高的价值。许多医学典籍中,对它的 功效都有过详细的叙述。如,《药对》:“黄芩,得厚朴、黄连止 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芪、白蔹、赤小豆疗 鼠瘘。”另有《本草经疏》中记载:“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此外,黄芩还常用于 治疗妇产科病症,元代名医朱丹溪称它为“安胎圣药”。 黄芩的传说 李时珍十六岁时,突患急病,咳嗽不止,久冶不愈,方圆百里 的名医都束手无策。 眼看李时珍危在旦夕之际,村里来了一位云游道士。道士给李 时珍号了脉象后说:“此病只需服用黄芩30克,加水两盅,煎至一盅,服用半月即可痊愈。”时珍的父母半信半疑地按方煎药。半月 之后,李时珍身热全退,痰多咳嗽的症状也消失了,身体逐渐恢复 健康。一味黄芩居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李时珍深感中国医学的神奇,更对这位身怀绝技的道士钦佩不已。从此,便跟随道人刻苦钻研医学,读遍历代医书,最终成为医

林一代宗师。在他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黄芩这味中药 推崇备加,称之为“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黄芩的功效 黄芩在临床应用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仍然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要药,被称为“中药抗生素”。医学临床表明,黄芩, 主要具有清热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 1、用于治疗肺热咳嗽(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所致 的咳嗽)。配桑白皮、浙贝母、麦冬等。 2、用于治疗急性炎症性热病。在清热方剂内,黄芩广泛应用。 3、用于治疗湿热下痢。有里急后重而属菌痢或肠炎者,配白芍,方如黄芩汤,或配葛根、黄连。 4、用于治疗因有热而致胎动不安。用黄芩配白术以清热安胎, 如当归汤;偏血虚的或与四物汤同服。 5、用于治疗动脉硬化、高血压、植物神经官能症。属肝阳亢盛,有头痛、目赤、口苦、面红、心烦等症状者,可用黄芩清热降压, 有助于消除头痛、失眠等症状,并可降压,即使长期服用也没有什 么毒性。 6、治疗小腹绞痛而属热痛者,配川厚朴、黄连。此外,在治疗 由湿热所致的便血、血淋(尿血)时,在去湿清热的方剂内,可加 入黄芩。 7、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 应用。 8、黄芩与黄连、白芍、阿胶、熟地黄、茯苓几味中药合用(坤 泰胶囊),具有滋阴养血,补精益髓,交通心肾,调节阴阳平衡的 作用。 黄芩的作用 1、抗炎作用。黄芩甙、黄芩甙元均能抑制过敏性之浮肿及炎症,二者并能降低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2、抗微生物作用。黄芩有较广的抗菌谱,在试管内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脑膜炎 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黄 芩2010版药典

黄芩 Huangqin SCUTELLARIAE RADIX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栽培品较细长,多有分枝。表面浅黄棕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黄色。韧皮纤维单个散在或数个成束,梭形,长60~250μm,直径9~33μm,壁厚,孔沟细。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长方形,壁较厚或甚厚。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网纹导管多见,直径24~72um。木纤维多碎断,直径约12μm,有稀疏斜纹孔。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直径2~10μm,脐点明显,复粒由2~3分粒组成。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酸乙酯-甲醇(3:1)的混合溶液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于,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芩苷对照品、黄芩素对照品、汉黄芩素对照品,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1mg、O.5mg、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及上述三种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3:1:2)为展开剂,预饱和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三个相同的暗色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2.O%(附录Ⅸ 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6.O%(附录Ⅸ K)。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40.O%。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B)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47:53:O.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在60℃减压干燥4小时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中粉约O.3g,精密称定,加70%乙醇40ml,加热回流3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