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食用营养学(高中生物选修教案)

食用营养学(高中生物选修教案)

食用营养学(高中生物选修教案)
食用营养学(高中生物选修教案)

第一课时营养与营养学

一、概念简介

营养:人体为了生存与健康,保证生长发育与进行体力劳动,自外界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必需物质。

营养学: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的健康状况过程的科学。

二、营养与人体健康

1、营养是人体优生学的基础

新生儿的体重新生儿的死亡率胎儿的畸形

2、营养与体格发育

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

中国:60年代初自然灾害,食物短缺对青少年体格发育的影响

3、营养与人体寿命

延长寿命延缓衰老

4、营养性疾病

营养不良营养素缺乏症营养素过多症

三、营养学发展简史_

1、朴素的营养学说

《黄帝内经·素问》“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医食同源将食物分为:四性:温、热、寒、凉五味:酸、辛、苦、咸、甘

西方也有:地、水、火、风之说

2、现代营养学的发展

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化学、物理学的发展为营养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营养学的实验研究充实了营养学本身的理论体系

第三阶段:分子生物学和亚细胞水平的研究使营养学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发展规律

宏观微观宏观

4、学科分支

基础营养学:从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的角度揭示营养与人体间的一般规律

公共营养学:所涉及的学科及范围十分广泛:

人群营养状况调查与监测

RDA标准制定

膳食结构的调整

营养性疾病的预防

营养教育、营养宣传等;

临床营养学:临床医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营养治疗技术、营养监护、营养支持等。

四、烹饪营养学

1、烹饪营养学:

应用现代营养科学的基本原理指导烹饪过程的一门应用型科学。

2、研究范围:

各类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烹饪加式方法对烹饪原料营养素变化的规律

烹饪加工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

合理烹饪

合理膳食与健康

烹饪营养工作方法

3、烹饪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营养调查与实验研究

4、烹饪营养学所涉及的学科

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卫生学、烹饪原料学、烹饪美学、中医食疗保健学等。

第二课时蛋白质(protein)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构成单位--氨基酸(amino acid)_

蛋白质的结构

一级结构:氨基酸按一定的顺序呈线形排列的多肽链。氨基酸间以肽键相联。肽键是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基脱水缩合而成的键

二级结构:蛋白质的多肽链借氢键、盐键等次级键按一定的规律螺旋状折叠卷曲成为较紧密的结构。

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多肽链借助于各种次级键缠绕成紧密的球状结构的构象,即螺旋的再螺旋,折叠的再折叠。

四级结构:由多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单体,可称为亚基组合而成。其中每一个亚基都有各自的一、二、三级结构。

二、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胰腺分泌的各种蛋白质消化酶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肠肠腺分泌的肠肽酶对蛋白质分解为能被人体吸收的最终产物--氨基酸至关重要。

吸收:氨基酸的吸收是通过主动吸收的过程。

在小肠细胞上有三种主动吸收氨基酸的载体,分别转运中性、碱性和酸性氨基酸

三、蛋白质对人体的生理功能

(一)构成机体,修补组织

蛋白质是人体的唯一的氮的来源,对人体组织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体重的18%由蛋白质构成。

生长发育的婴儿、青少年,更需要蛋白质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1.肌肉的收缩 2.催化功能酶和激素 3.免疫功能 4.运载功能 5.提供热能(不是主要功能)

四、蛋白质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

氮平衡是指摄入机体的氮的数量与排出机体的氮的数量相等:

摄入氮=尿氮+粪氮+皮肤排出氮

正氮平衡是为了满足新生组织的细胞的形成的需要,有一部分蛋白质将在体内储留,从而摄入的氮大于排出的氮。

摄入氮≥尿氮+粪氮+皮肤排出氮

负氮平衡是指由于大量的组织蛋白质的分解,使排出的氮的量远远大于摄入体内的量。

摄入氮≤尿氮+粪氮+皮肤排出氮

(二)蛋白质营养不良

首先影响的是蛋白质新陈代谢旺盛的组织和器官,如小肠、肝脏等;

表现为腹泻、消化吸收不良、水肿;

肌肉萎缩、免疫力下降;

幼年时蛋白质的缺乏还可产生对智力的影响、生长发育、体格等影响。

五、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三)蛋白质的生物价(biological value,BV)

蛋白质的生物价是指食物中的蛋白质被人体吸收的量与吸收后在人体内的储留的比值。实际代表了食物中蛋白质被人体利用的程度。

氮在体内的储留量

蛋白质的生物价= -------------------------X100%

氮在体内的吸收量

氮在体内吸收量-(尿中的含氮量+尿内源性氮)

=--------------------------------------- X100%

食物中的含氮量-(粪中氮+肠道代谢废物氮)

(四)蛋白质的净利用率(net protein utilization,NPU)

蛋白质的净利用率是表示摄入蛋白质被人体的利用情况,即在一事实上的条件下,体内储留的蛋白质占膳食中蛋白质的比例,是将蛋白质的消化率与生物价结合起来对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作出的评价。

蛋白质的储留量

蛋白质的净利用率= ---------------- ×100%

蛋白质的摄入量即:蛋白质的净利用率 = 生物价×消化率

(五)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比例

1.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EAA):

对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但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极慢,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而必需从食物中供给,这类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成年人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为八种,婴儿由多种原因,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多于成年人,约为九种或十种。

2.必需氨基酸模式(amino acid patten)

食物中各种必需氨基酸间的相互比例,称为必需氨基酸模式。

蛋白质合成时对氨基酸所需要的条件:

合适的氨基酸种类;合适的氨基酸数量;

氨基酸在形成蛋白质时的合适顺序。氨基酸模式的意义在于:

当膳食中蛋白质所提供的必需氨基酸的数量比例与人体组织蛋白质的数量比例相接近时,食物中蛋白质被人体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的利用率才能达到最高;某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过低、过高,都会影响其利用。

如果由于食物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过低而使机体利用蛋白质过程受到影响,这种氨基酸又称为限制性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

六、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改善

(一)食物蛋白质氨基酸不平衡对蛋白质得用的影响

完全蛋白质: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高,必需氨基酸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不仅能维持人体健康,也能促进生长发育。主要包括乳类、蛋类、动物的肌肉蛋白质等。

半完全性蛋白质:食物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但数量多少不均、比例不合适,若膳食只食用这种蛋白质,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主要包括米、麦等谷类蛋白质。

不完全性蛋白质:食物中所含有的蛋白质比例不全、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发育与健康,此种食物蛋白质称为不完全蛋白质,主要包括玉米、肉皮等食物蛋白质。_

(二)提高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措施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由于限制氨基酸不同,因而可以取长补

短,使其氨基酸构成比例有所改进,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影响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因素:

食物的种类;食物的种属;食物食用的时间

七、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来源:动物性食物畜肉、禽肉、鱼虾类、奶类及制品、蛋类等。植物性食物豆类、谷类、坚果类等。

供给量:正常成年约占热能供给量的10~12%,生长发育的儿童、青少年及一些特殊生理关况下的人群则可增加至12~14%。详见RDA。

第三课时脂类(lipid)

一、脂类的分类:

脂类包括单纯脂、复合脂和衍生脂三大类。

(一)脂肪(fat)也称为中性脂肪,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组成。

1.脂肪酸(fatty acid)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_

2.各类生物中性脂肪中脂肪酸的组成特点:

陆地动物:以C16和C18的脂肪酸,尤其以C18的脂肪酸为多;

陆地植物:软脂酸、油酸和亚麻酸。

水产动物:以C20和C22的脂肪酸为主,其中绝大多数为不饱

和脂肪酸;淡水鱼脂肪酸中以C18不饱和脂肪酸的

比例比较高;而海产鱼类中脂肪则以C20和C22不

饱和脂肪酸为主。

(二)磷脂

1.甘油磷酸:

甘油分子中一个羟基被磷酸酯化形成。在磷酸甘油脂

中,含氮基团在磷酸基的游离端形成另一个酯:

2.非甘油磷脂:

神经鞘磷脂,由神经鞘氨基醇、脂肪酸、磷酸及胆碱

组成。

(三)糖脂

亦称脑苷脂,分子中含有糖、脂肪酸和神经鞘氨基醇,是神经组织的重要成份。

(四)类固醇(甾类化合物)

此类化合物并不是酯,是以环戊烷多氢菲核为骨架,含有四个饱和的烃环,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食物中的固醇分为两类:动物性食物中的胆固醇和植物性食物中的植物固醇,包括谷固醇、豆固醇和麦角固醇等。

二、脂肪的消化、吸收与转运

消化部位:小肠

消化酶:胰脂肪酶

辅助因子:胆汁

消化产物:甘油二酯、甘油一酯、脂肪酸、甘油。

吸收:少于10~12个碳原子的短链脂肪酸直接被小肠内壁吸收;脂肪酸与甘油一酯能扩散到胆汁盐微团中形成混合微团吸收。

转运:游离的脂肪酸和甘油进入小肠的粘膜上皮细胞,重新组合成甘油三酯,并与磷脂、胆固

醇和一定量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服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进入淋巴系统。

胆固醇的消化与吸收:消化酶:胰胆固醇酯酶

吸收形式:小肠内先形成混合微团,进入小肠粘膜细胞后,重新脂化,并形成乳糜微粒,进入血液循环。影响消化吸收的因素:

有利因素:胆酸盐,有利于胆固醇的消化,又是形成混合微团的成份;脂肪促进胆汁的分泌,同时脂肪的分解产物有利于形成混合微团;脂肪的分解产物也是糜微粒的组成部分,因此,脂肪能促进胆固醇的消化与吸收;

不利因素:植物固醇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使胆固醇从粪便中排泄;植物性食物中的纤维素、果胶等能与胆汁结合,减少了胆固醇的吸收;胆固醇在食物中的含量,吸收率随着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三、脂类对人体的生理功能

(一)提供热能

(二)构成机体的组织成份

对细胞膜和其它生物膜的完整性十分重要

(三)保护机体,维持体温

(四)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与吸收

(五)调节生理功能

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EFA)

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种脂肪酸。

亚油酸是最重要的必需脂肪酸。

生理功能:

1.参与磷脂的形成,与人体的生物膜的正常功能有关;

2.新生组织的生长需要亚油酸;

3.与胆固醇的代谢有关,在血液中与胆固醇结合,才能进行转运;

4.合成人体的一种激素前列腺素的重要原料。

(六)美味和饱腹感

(七)胆固醇对人体的生理功能

1.合成人体激素,如类固醇激素、性激素的原料;

2.合成维生素D3的原料;

3.合成胆汁酸的原料。

四、脂类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脂肪营养价值的评价

1.脂肪的消化率

脂肪的消化率越高,其营养价值越高。与脂肪酸在甘油三酯上的分布有关。当1,3位为饱和脂肪酸时,消化率比较高。

2.必需脂肪酸的含量

3.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二)脂类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摄入不足:影响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

2、摄入过多:影响其它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并会引起热能的过多,而引起各种慢性疾病。

五、脂类的食物来源和供给量

(一)脂肪的食物来源

包括动物性与植物性脂肪两类。

动物性脂肪:禽、畜、水产等的脂肪。

植物性:各种植物其及种子中所含有的脂肪。

(二)脂肪的供给量

1.供给量:占热能供给的20%~25%,每日50~60克。

2.必需脂肪酸的供给量:占总热能量的1%~2%,每日6~8克。

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之比:P/S 1∶1~2∶1

第四课时碳水化物(carbohydrate)

一、碳水化物(carbohydrate)的分类

(一)单糖

1、葡萄糖(glucose)

2、果糖(fructose)

3、半乳糖(galactose)

(二)低聚糖

1、蔗糖(sucrose)

2、麦芽糖(maltose)

3、乳糖(lactose)

(三)多糖

1.淀粉(starch)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2.糊精(dextrine)为淀粉的中间产物。

3.糖原(glocogen)又称为动物淀粉,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

4.纤维素和果胶:是一种以β1,4-糖苷键相联的葡萄糖多聚体,存在于植物中,统称为膳食纤维(fibre),人体没有消化膳食纤维的酶。

二、碳水化物的消化与吸收

(一)消化吸收

1.口腔:唾液中含有α-淀粉酶,可以部分消化淀粉。

2.小肠:胰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糊精与麦芽糖。

胰淀粉酶的分解产物由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分泌的双糖酶分解为单糖。

(二)糖在人体内的代谢

吸收进入人体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blood sugar)

1.氧化产生热能。

2.在肝脏和肌肉中以糖原的形式贮存。

3.多余的糖则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地脂肪组织中。

三、碳水化物对人体的生理功能

(一)提供热能

1.经济

2.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热能来源

3.消化、吸收、体内的代谢等都比较快

4.代谢产物对人体无害

(二)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如各种糖蛋白

(三)碳水化物的节约蛋白质作用(脂类代谢示意图)_

五)提供膳食纤维

1.预防便秘的发生

2.降低血胆固醇含量

3.解毒作用

4.预防肠道肿瘤的发生

(六)特殊的风味

四、碳水化物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摄入不足

低血糖症: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

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脂肪分解代谢增加;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

(二)摄入过多

碳水化物摄入过多,超过人体的需要时,就会转化为脂肪,引起各种慢性疾病。

五、碳水化物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

淀粉:谷类、根茎类。

单糖和双糖:水果和一些蔬菜,也来源于精制糖。

膳食纤维:来源于蔬菜和水果,部分来源于谷类和根茎类的外皮。

供给量:占总热能供给的60%~70%。

第五课时维生素(vitamin)

维生素(vitamin):

是维持人体细胞生长和正常代谢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特点:

1.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需要。

2.不参与机体组织的形成,也不产生热能;

3.需要量很少,但人体不能缺乏。

(一)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

命名:

1.根据发现的次序以英文大写字母表示。

2.以阿拉伯数字标在英文字母的右下方,表示同一类中不同的化合物。

3.以功能命名。

4.以化学结构命名。

分类:

根据其溶解性分为: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

(二)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维生素缺乏症:(avitaminosis)

食物中某种维生素长期缺乏或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引起人体代谢紊乱或出现病理状态。

维生素的过多症:

由于特殊状态下的膳食,导致维生素的供给量过多,对人体的健康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有时其严重的程度并不亚于维生素的缺乏症。

维生素不足症(hypovitaminosis)

维生素轻度缺乏时不产生典型的临床症状,但会出现劳动效率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等,也称为亚临床缺乏。

原因:1.食物中维生素供给不足

(1)食物供给困难,造成维生素的含量不足。

(2)膳食结构、饮食习惯不合理,或特殊的食物禁忌等。

(3)食物加工过程中的损失。

2.人体吸收利用率降低

3.维生素的需要量相对增加,但供给量不能及时满足

(1)体力活动增加(2)妊娠与哺乳(3)感染(4)药物治治疗(5)其它

一、维生素A

(一)结构与理化性质

维生素A的分子结构 A1 A2 A3

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但易氧化,因而同时存在的抗氧化剂具有保护作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酸性条件下易被破坏。

(二)吸收与代谢

β-胡萝卜素与维生素A的生理活性存在以下的关系:1μgβ-胡萝卜素 = 0.167 μg维生素A

影响维生素A在体内储存的因素

1.维生素A的摄入量 2.机体储存与释放的效率

3.膳食成份 4.机体的生理状况

(三)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1.维持人体正常视觉

2.上皮组织的生长与分化

3.骨骼和牙齿的发育

4.生长与生殖 5.其它

(四)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与疾病

1.维生素A与眼病:干眼病、夜盲症

2.维生素A与上皮组织病症:上皮组织角化

3.维生素A与肿瘤

4.维生素A过多症:骨痛、脱发、肝脏肿大、胎儿畸形

(五)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1.食物来源: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特别是肝脏、奶类及禽蛋。β-胡萝卜素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特别是深色蔬菜水果。

2.供给量:成年人相当于750μg视黄醇当量(RE)

1IU维生素A = 0.3μgRE

1μg视黄醇 = 1.0μgRE

1μgβ-胡萝卜素 = 0.167μgRE

1μg其它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 = 0.084μgRE

食物中总RE = 维生素A +β-胡萝卜素× 0.167 + 其它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 0.084

二、维生素D

(一)结构与理化性质

维生素D2 :麦角钙化醇

维生素D3 :7-脱氢胆固醇

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但易氧化

(二)吸收与代谢

(三)生理功能

1.诱导钙结合蛋白的合成,增加小肠对钙的吸收。

2.增加骨骼中钙的溶解,使血钙的浓度增加。

3.增加肾脏对磷的重吸收。

(四)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与疾病

1.佝偻病(rickets)

2.骨软化症(osteomalacia)

3.维生素D过多症

(五)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供给量:成年人每日 300~400IU(100IU = 0.25μg )

食物来源:肝脏、禽蛋等。

人体自身来源:日光照射。

三、维生素E

(一)结构与理化性质

理化性质:易氧化,铁、铜可加速其氧化过程。

(二)吸收与代谢

吸收:胆汁的作用,通过淋巴系统进行人体。

贮存:脂肪、肝脏、心脏等组织。

(三)生理功能

1.抗氧化作用:

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共同构成抗氧化系统,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和活性氧等破坏。

2.保护红细胞的完整性

3.调节体内某些物质的合成

4.其它作用

(四)营养状况与疾病

1.衰老

2.肿瘤

3.心血管疾病

4.缺乏症与过多症

(五)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供给量与膳食结构有关: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脂肪酸败、酗酒、药物等都可引起需要量的增加。正常成年人每日供给量:10mg。

食物来源:油料种子和各种坚果类食物中

四、维生素B1,硫胺素(thiamine)

(一)结构与理化性质

维生素B1结构图

理化性质:

酸性环境中稳定;碱性条件下不稳定,特别是碱性条件下加热,破坏严重;亚硫酸盐可引起破坏;

一些鱼体内含有硫胺素酶,可分解破坏维生素B1。

(二)吸收与代谢

代谢场所:肝脏

贮存部位:心脏、肝脏、大脑等组织,但过多时,往往从尿液中排泄。

(三)生理功能

1.形成焦磷酸硫胺素酶

(thiamine phrophosphate, TPP),参与体内代谢:

(1)脱羧酶系:

(2)转酮酶

2.维持正常的神经传导:与乙酰胆碱的合成有关。

(四)营养状况与疾病

1.干性脚气病:

多发性神经炎为主要症状,烦燥、健忘、精神不集中、多梦、多疑等;上行性神经炎症状,麻木、肌肉疼痛、膝反射异常等;胃肠道症状,便秘、腹胀、食欲下降等;

2.湿性脚气病:

以心脏症状和水肿为主,心脏扩大,心动过速、心悸、下肢水肿等;

3.婴儿脚气病:

常发生在2~5个月的婴儿,发病急而重,诊断与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死亡。

(五)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供给量:

以热能的摄入量为标准,0.5mg/4184KJ(1000Kcal)。

食物来源:动物内脏;未加工精细的粮食、硬果、酵母等。

五、烟酸(nicotinic acid)

(一)结构与理化性质

烟酸的结构

理化性质:是维生素中最稳定的一种。

(二)吸收与代谢

以游离型出现时,消化吸收率很高,而以结合型存在时,吸收率下。

(三)生理功能

以辅酶Ⅰ和辅酶Ⅱ作为重要的递氢辅酶,参与人体许多人体许多代谢过程:

(四)缺乏症

典型的尼克酸缺乏症为“三D”症,即皮炎(dematitis)腹泻(diarrhoea)、痴呆(dementia),称为癞皮病(pellagra),可表现为多系统的症状:

1.皮肤症状:对称性皮肤粗糙、鳞屑状皮肤脱落、最后残留有褐色沉着。

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口腔和舌的炎症(杨梅舌)等。

3.神经系统症状:情绪变化无常、精神紧张、迟钝,最后可发展为痴呆。

(五)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供给量与热能及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关:

体内色氨酸可转化为尼克酸:转化率约为60∶1。

供给量一般以热能为标准:5mg/4184KJ(1000Kcal).

食物来源:

广泛存在于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但玉米中尼克酸多为结合型存在,用碱处理后可转化为游离型尼克酸。

六、维生素B6

(一)结构与理化性质

维生素B6

(二)吸收与利用

(三)生理功能

1.参与氨基酸代谢:转氨基作用及脱羧基作用。

2.参与糖原和脂肪的代谢:磷酸化酶的基本成份。

3.其它:与大脑和其它组织中的能量转化、核酸代谢等都有关。

(四)营养不良及其影响

1.皮肤症状:脂溢性皮炎;

2.神经系统症状:烦燥、惊厥、抽搐等。

3.小细胞性贫血:与氨基酸代谢障碍有关。

(五)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普遍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中,但含量一般不高;人体肠道中的细菌可合成部分。

七、维生素B12

(一)结构与理化性质

(二)吸收与利用

吸收:与胃粘膜分泌的一种“内因子”糖蛋白有关。

贮存:肝脏、肌肉和皮肤。

(三)生理功能

参与一碳团的转移反应,对核酸的合成、氨基酸的转化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对红细胞的成熟也有关。

(四)营养不良及疾病

1.对新陈代谢旺盛的组织影响最大,如骨髓组织,

可产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又称恶性贫血。

2.还可认引起周围神经和脊柱的病变。

(五)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供给量标准目前还没有明确。

食物来源:以动物性食物中的含量比较高。豆制品经发酵后,也可以产生部分维生素B12。

八、维生素B2,核黄素(riboflavin)

(一)结构与理化性质

理化性质:

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游离型的维生素B2易被紫外光破坏;复合型比较稳定。

(二)吸收与代谢

贮存器官:肝脏、肾脏

(三)生理功能

以黄素单核苷酸(FMN)参与许多辅酶的形成:

(四)营养状况与疾病

1.口腔 2.皮肤 3.眼睛4.其它

(五)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供给量:与维生素B1一样,以人体热能的需要量为标准,0.5mg/4184KJ(1000Kcal)

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中含量高于植物性食物,特别是肝脏、肾脏、心脏等。植物性食物中以豆类和绿叶蔬菜含量比较高。

九、维生素C(ascorbic acid)

(一)结构与理化性质

对氧敏感,易氧化:特别是在某些重金属离子存在的情况下,更容易被氧化;氧化酶及含铜酶都会使维生素C氧化破坏;空气、光、热、碱性物质等都会增加其氧化破坏的速度。

(二)吸收与利用

通过转运与扩散过程吸收;吸收后血浆浓度增加;分布于各组织和器官中;代谢产物二酮古酪糖和草酸通过肾脏由尿液排出。

(三)生理功能

1.促进生物氧化还原过程

2.激活羟化酶,促进组织间质中胶原的形成

活化脯氨酸和赖氨酸羟化酶,有利于胶原蛋白结构的稳定

3.促进类固醇的代谢

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皮质激素、性激素

4.改善膳食中铁、钙、叶酸等营养素的利用

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增加铁在肠道中的吸收;并促进运铁蛋白作用;在胃中形成一种酸性介质,防止不溶性钙铬合物的产生,及发生沉淀;促进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防止哺乳期婴儿患巨红细胞性贫血。

5.增加机体的应激能力

第六课时无机盐与微量元素

定义:

人体必需的元素为人体的生理功能所必需,在组织中的含量比较恒定,一但缺乏,就可以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生化功能的障碍,甚至形成组织结构的变化,产生缺乏症;如及时供给这种元素则可预防这种缺乏症的产生;但供给量过多时,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宏量元素:在人体的总含量占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总含量低于万分之一的元素。

无机盐对人体生理功能:

1.构成机体的重要材料

2.维持组织与细胞的渗透压

3.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4.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与细胞膜的通透性

5.构成机体的生理活性物质

6.与酶的活性有关

一、钙(calcium)

(一)生理功能

1.构成骨骼与牙齿

占人体钙总量的99%是形成骨骼与牙齿,以羟磷灰石结晶的形式出现[3Ca3(PO4)2·Ca (OH)2]。另外

1%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与血液中,称为混溶钙池(miscible calcium pool)。

人体骨骼与牙齿在不断在进行新陈代谢;成年人骨骼和牙齿中的钙虽然总量变化不多,但需要不断地更新;溶解与钙化平衡。

生长发育期的各类人群骨骼和牙齿在更新的同时,还需要新生;钙化作用占优势。

血钙的浓度对骨骼和牙齿的这种过程影响很大:

只有当血液中钙与磷的乘积大于35~40,才能有钙化作用。

参与调节的激素:1,25(OH)2-D3;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等。

2.维持神经肌肉活动的正常兴奋性

3.调节人体酶的活性

人体内许多酶的活性需要钙进行调节,如磷酸化酶、凝血酶等,当钙在体内的含量异常时,就会出现凝血功能异常。

(二)钙的吸收与代谢

钙的吸收在小肠上端,以主动吸收的形式吸收,因而,许多因素会影响到钙的吸收过程:

1.维生素D:通过诱导钙结合蛋白的合成,增加肠道中钙的吸收;

2.乳糖:与钙结合成低分子的可溶性物质,有利于钙的吸收;

3.蛋白质:氨基酸与蛋白质都可以与钙结合,增加其吸收率;

4.钙、磷比例:儿童在2∶1或1∶1时,吸收状况最佳,成年人与老年;在1∶1或2∶1时吸收率比较高。5.年龄及机体的需要情况:需要量高,吸收率也比较高;相反,则吸收率比较低;

6.膳食中过多的草酸、植酸不利于钙的吸收;

7.过多的膳食纤维也不利于钙的吸收;

8.过多的脂肪:与膳食中的钙形成钙皂,增加了钙的排泄;

9.药物:有些抗酸药、四环素等。

(三)钙的缺乏症

1.小儿:佝偻病(rickets)

2.老年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3.抽搐:血钙浓度下降时。

(四)钙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动物性食物中的钙来源比较好,消化吸收率比较高;

许多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一定的钙,但吸收率不高。

RDA:普通成年人800mg。

(五)预防钙缺乏的措施

1.选择钙含量高的食物

2.调整膳食结构,增加钙的消化吸收

3.合理的烹调方法,增加膳食中钙的吸收:焯水、加醋等。

4.户外活动,增加维生素D的体内转化。

二、磷(phosphorus)

(一)生理功能

1.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材料

2.构成人体组织和生理活性物质

(二)吸收与排泄

(三)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三、铁(iron)

(一)生理功能

1.是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

2.参与许多氧化代谢酶类的形成,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

3.参与体内生理功能,如嘌呤与胶原的合成,抗体的产生等

(二)吸收与代谢

食物中铁的存在形式影响铁的消化与吸收;血红素铁,也称为有机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消化吸收率比较高;非血红素铁,也称为离子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消化吸收率比较低;

铁的贮存部位与形式:

肝脏、骨髓中以含铁血红素的形式存在;脾脏中的铁以含欠血黄素的形式出现

(三)铁的缺乏症与缺铁性贫血

1.铁的减少期:动用体内的铁贮备

2.红细胞生成缺铁期

3.缺铁性贫血:出现各种缺铁的症状

(四)影响铁消化吸收的因素

1.食物中铁的存在形式 2.维生素C 3.食物中的“肉因子” 4.磷酸盐、草酸、植酸等

(五)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供给量与铁的食物来源有关:动物性食物占热能来源的比例不同,铁的供给量就会有一定的差别。

良好来源: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如肝脏、血液、红色肌肉等,但鸡蛋与牛奶中铁的含量不高。

四、碘(iodine)

(一)生理功能

1.调节生物氧化、氧化磷酸化及热能的转化

2.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调节蛋白质的分解

3.维持正常的生长

4.促进骨骼和发育

5.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组织分化

(二)吸收与代谢

1.吸收:无机碘吸收迅速且完全;膳食中的甲状腺素也可被吸收。

2.代谢:合成甲状腺素;

(三)碘缺乏与高碘甲状腺肿大

1.胎儿碘的缺乏与克汀病(critinism)

妊娠早期碘的缺乏就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但妊娠中期的影响最大;

表现:永久性的神经、肌肉、智力发育的障碍。

2.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膳食和饮水中缺乏碘,甲状腺素的合成减少,垂体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加,引起甲状腺增生。

其它原因:致甲状肿物质、抗甲状腺素物质。

3.高碘甲状腺肿

(四)需要量与供给量

碘的日摄入量与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发生情况:

≤20μg,产生严重的克汀病与甲状腺肿大;

25~50μg,有甲状腺肿大而克汀病很少发生;

50~100μg,有轻度甲状腺肿;

≥100μg,只有散在的甲状腺肿。

150μg,正常人的摄入量。

(五)食物来源

食物中碘的供给占人体需要量的80%~90%,主要是各种海产品;

其余来源于饮水及食盐,受土壤碘含量的影响。

(六)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防治

1.食用含碘高的食物;

2.食用加碘盐;

3.口服或肌肉注射碘油。

五、硒(selenium)

(一)生理功能

1.参与构面含硒的酶类:特别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催化还原型的谷胱甘肽成为氧化型的谷胱甘肽:

2.解毒作用

3.保护心血管、维护心肌健康

4.促进生长、保护视觉及抗肿瘤作用

(二)吸收、代谢与排泄

1.吸收:吸收率较高,与化学结构与溶解度等有关;

2.排泄:尿、粪便、汗液、胆汗、胰液等。

(三)缺乏症与硒中毒

1.缺乏症:克山病,主要是出现急性或慢性心功能不全;

2.硒中毒:土壤中硒含量过高引起,症状表现为:

毛发:干燥、变脆、易断裂,体毛易脱落;

指甲:变脆、出现白点、纵纹;

神经系统:麻痹、抽搐、偏瘫等;

皮肤:皮疹、小泡或溃疡等

(四)需要量与供给量

需要量约为17μg

我国规定的供给量为50μg;

中毒剂量为10~15mg。

(五)食物来源

食物中的硒含量与土壤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在硒缺乏的地区要注意摄入外来的食物;在硒过多的地区也是同样。

一般来说动物性食物中感想含量高于植物性食物

六、锌(zinc)

(一)生理功能

1.酶的组成成分或酶的激活剂:

(1)催化作用

(2)结构的维持

(3)活性的调节

2.促进生长发育与组织的再生

3.促进食欲

4.促进维生素A代谢与生理作用

5.参与免疫作用

(二)吸收与代谢

吸收率:30%

影响锌吸收的因素:

1.高蛋白、中等磷酸含量的膳食有利于其吸收;

2.维生素D、乳糖、半乳糖、柠檬酸可促进其吸收;

3.植酸、草酸、膳食纤维等会干扰锌的吸收;

4.一些无机盐、微量元素通过竟争性拮抗抑制其吸收,特别是Fe/Zn比例;铜、镉、钙的含量高时也会影响到锌的吸收。

代谢:

进入血液循环;

与肠粘膜中的金属硫团结合,作为贮备或调节锌进入体内的的含量;

锌的排泄主要通过肠道,一部分通过尿液排泄

(三)锌缺乏

锌缺乏时,对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典型的症状包括:

1.味觉灵敏度下降,食欲不佳;

2.酶的活性的下降,使DNA的合成减少,生长发育停滞;

3.脑下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第二性征发育不全;

4.伤口愈合缓慢;

5.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

6.肠原性肢体皮炎:食物中的锌不能被人体吸收,有家族史。

锌缺乏的主要原因:

1.食物中锌的含量不高;

2.食物中干扰锌吸收的因素较多;

3.锌的需要量增加,食物中的锌不能满足其需要;

4.锌的丢失过多,如烧伤、烫伤等组织液丢失过多;

5.口服一些药物,干扰锌的吸收。

(四)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我国的RDA标准:

成年人锌的供给量为15mg,孕妇与乳母的供给量为20mg。

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物中锌的含量较高,同时吸收率也比较高,特别是海产品。

七、氟(fluorine)

(一)生理功能

1.预防龋齿:取代牙齿羟磷灰右的羟基,形成牙齿的珐琅质,增强其抗酸的能力;

2.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适量的氟可降低尿钙的排泄,刺激骨骼的形成,增加骨密度。

(二)吸收、代谢与排泄

1.氟的吸收率较高,可达到75-90%;

2.代谢:进入血液后,就可以分布到全身的组织中,特别是骨骼和牙齿;

3.排泄:主要通过肾脏,也有小部分通过肠道、汗液等。

(三)缺乏症与过多症

1.缺乏症:在低氟地区,儿童的龋齿发病率与老年的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都比较高;

2.过多症:氟的吸收率比较高,同时,其需要量与中毒剂量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因而很容易出现过多症:

(1)氟牙斑:严重时出现白晋齿;

(2)氟骨症:骨密度增加与骨质疏松症同时出现,还有软组织的钙化,引起运动功能的障碍与骨骼变形。

(四)需要量与供给量

氟的每日安全摄入量为1.8-4mg。

饮用水氟含量氟牙斑的发病率

≤0.5mg.L-1 5-10%

0.5-1.0 mg.L-1 10-20%

1.0-1.5mg.L-1 40-50%

≥1.6 mg.L-1 90-100%

当每日的摄入量超过6mg是时,就有中毒的危险。

(五)氟的来源

氟在自然界存广泛,但由于消化吸收率比较高,特别是饮用水中氟的含量是人体氟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各个国家对于饮用水中加氟都比较谨慎。

若土壤中氟的含量比较高,则当地的饮水、各种生长的植物中都含有比较高的氟,易产生中毒;

目前市场上的各种加氟制品,也需要进一步管理。

八、铜(copper)

(一)生理功能

1.铁代谢:氧化作用,有利于肠粘膜中的铁进入血液循环。

2.蛋白交联:与胶原的结构有关。

3.超氧化物的转化:参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形成。

4.与儿茶酚胺、黑色素的形成有关。

(二)吸收与代谢

铜主要在胃与小肠吸收,吸收时要借助于肠粘膜中的载体蛋白,因而,可以产生与锌、铁等吸收时的竟争性抑制。吸收后的铜,被运送到肝脏和骨骼等器官,被组织利用。排泄途径主要是粪便、尿液、汗液等。(三)缺乏与过量

铜的缺乏症主要表现为:

皮肤、毛发脱色、血管张力下降、红细胞的形成受抑等。

缺乏在原因:长期肠外营养、消化系统功能失调、早产儿等。

铜的过多的原因:误食、食用了长期存放在铜容器中的食物,特别是酸性饮料等

铜代谢遗传性疾病:Menke氏病:患者肠道吸收铜的过程受到干扰,铜离子在穿过小肠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中受阻,减少了铜的吸收。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但虽然肠道对铜的吸收量高于一般人,但肝脏对铜的利用障碍,因而血清中的铜含量增加,并进一步沉积在组织中,如肝脏、大脑、肾脏、角膜等,影响这些组织的器官的功能。

症状:肝脏肿大、肝脏功能障碍;大脑和小脑的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角膜出现“铁锈环”。

(四)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我国目前还未制定其标准。美国的标准为成年人每人每日2-3mg。动物性食物铜的含量高于植物性食物。绿色植物和牛奶中铜的含量比较低。

九、铬(chromiun)

(一)生理功能

1.参与葡萄糖耐量因子的形成。是Cr+3、尼克酸、谷胱甘肽的络合物,增加葡萄糖的氧化,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降低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

2.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

3.与蛋白质的代谢也有一定的关系。

(二)吸收与代谢

吸收率与铬的存在形式有关:

无机铬的吸收率较低;

有机铬吸收率增加,吸收率可高达20%-25%;

铬在体内被利用后,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三)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动物性食物中铬的含量和吸收率都比较高,主要分布牡蛎、啤酒、酵母、干酵母、蛋黄、肝脏、肉制品、海产品中。

第七课时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关系

营养素在体内的相互影响的主要形式:

1.营养素间的直接作用

2.营养素间的相互转换

3.参与其它营养素的代谢

4.相互间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影响

5.通过形成激素对其它营养素发挥作用

(一)产热营养素间的关系

1.碳水化物和脂肪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

2.三种营养素间的相互转换

(二)维生素与产热营养互间的关系

1.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与热能代谢:

(三)氨基酸之间的关系

1.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关系

2.氨基酸之间的相互转换

3.氨基酸间代谢的相互干扰

(四)维生素之间的关系

1.抗氧化维生素间的作用: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C等

2.B族维生素间的相互作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

3.一种维生素的缺乏与过多对其它维生素的影响

(五)无机盐与微量元素间的关系

1.相互协同:铁、铜、钼、钴等在人体造血功能中的相互协同;钙与磷在骨骼形成过程中的相互协同;2.相互制约:钙、镁、钾、钠等对神经肌肉兴奋性的影响;钙、氟对骨骼和牙齿代谢的影响。

(六)无机盐与维生素间的关系

1.消化、吸收间的影响:维生素D、维生素C对钙、铁等的影响;

2.体内代谢的影响:维生素D对钙和磷的代谢的影响;

3.功能间的影响:维生素E、维生素C及硒对人体的抗氧化作用;

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与铁对人体造血的影响;碘参与激素的形成,对人体的功能间的影响(七)膳食纤维与其它营养素之间的关系

1.膳食纤维的结构对营养素消化吸收的影响:果胶降低胆固醇;

2.膳食纤维的含量对营养素消化吸收的影响:中等量影响不大,但含量增加时,特别是其它营养素如蛋白质的含量下降时,则会使其它营养素的吸收减少。

第八课时烹饪原料的选择与搭配

一、平衡膳食

(一)满足人体的各种营养需要

1.原料选择的多样化

(1)蔬菜与水果(2)豆类与豆制品(3)禽蛋类(4)食用菌(5)内脏(6)乳制品

2.合理的营养素比例

(1)产热营养素比例(2)热能消耗量与维生素

(3)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4)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

(二)合理的膳食制度

1.餐次及间隔 2.数量分配

(三)促进食欲

1.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卫生 2.妥善地编制食谱与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

(四)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物污染,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二、对易损营养素的补充

三、对一些特殊意义营养素的补充

四、就餐者的特殊营养需要

烹饪方法的选择

一、根据原料的营养素分布特点选择烹饪方法

二、根据原料在宴席中的特殊营养作用选择烹饪方法

三、根据就餐者的生理特点和健康状况选择烹饪方法

食物的风味与营养价值

一、感觉共性

(一)感觉阈值(二)感觉的相互作用现象

二、视觉生理与食物的色

三、味觉生理与呈味物质

(一)味觉器官(二)基本味觉

(三)影响味觉的因素

1.物质的水溶性 2.温度 3.味觉的相互影响

(四)呈味物质:1.甜味与甜味物质 2.咸味与咸味物质 3.苦味与苦味物质 4.酸味与酸味物质5.非基本味及其呈味物质

四、嗅觉生理及其呈现香物质:(一)、嗅觉生理(二)、嗅觉的特性(三)、呈现香物质(四)、菜品香气的形成(五)、触觉生理与美感

第四节进餐环境与食物的营养价值

一、餐厅环境的卫生状况

二、餐厅的色彩与光照:(一)色彩(二)光照(三)光照、色彩与人的情绪(四)光照、色彩与气氛(五)炮照、色彩与人的食欲

三、餐厅的音乐

四、餐厅的装饰与布置: 1.餐厅的装饰 2.餐厅的布置

人体食物选择的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

一、食物选择的生理因素外周神经系统

营养素

感官

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性

二、食物选择的心理因素认识

社会

其它:个体差异、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

一、食物选择的生理因素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大脑腹侧正中下丘脑:饱中枢,兴奋时饱腹感增加;

大脑腹侧侧下丘脑:摄食中枢,兴奋时饥饿感增加。神经递质饱中枢摄食中枢神经肽

(二)外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进食行为开始后,食物由口腔进入胃、肠后,通过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刺激与反射,使体内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激素产生变化,调节人体对食物的选择和整个进食过程迷走神经兴奋

饥饿时:各种物理的、化学的、渗透压的信号摄食中枢兴奋

进餐时:胃、小肠的张力感受器,

小肠化学感受器激素血液饱中枢兴奋

(三)营养素的调节

碳水化物:血糖浓度影响人体食欲;

大脑中5-羟色氨的调节人体对碳水化物的食欲。

脂肪:进食脂肪后缩胆囊素的释放胃排空时间延长;

直接给中枢神经系统提供饱腹信号;

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些特殊神经肽(galanin)调节对脂肪的特殊食欲。

蛋白质:特殊食欲作用,自动调节;

蛋白质摄入量超出人体需要时,血液中色氨酸含量相对下降,引起大脑中5-羟色氨含量下降,增加对碳水化物的食欲。

二、食物选择的心理因素

(一)感官因素

味觉、嗅觉、视觉颜色与形状

(二)食物过敏与不耐受性

食物过敏:由于异体蛋白质进入机体后引起的一种免疫反应。

食物的不耐受性:由于某种食物对某个个体在生理上有特定的不耐受性,可以引起对某种食物的厌恶或拒绝食用从而影响人体对食物的选择。

(三)认识因素

对食物直观的体验:色、香、味、形,以及食后的饱腹感等;宗教信仰;祖传的食物禁忌;教育与科学知识的普及,膳食指南;

(四)社会因素

个人收入;物价;购买力;工作的紧张程度;居住情况;社会风气等。

(五)其它因素

个体差异;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

第九课时青少年的营养需要与膳食

青少年期(13~18岁)生理和心理上都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各器官逐渐发育成熟,思维活跃,是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的最重要时期,其生长速度、性成熟程度、学习能力、运动成绩和劳动效率等与营养状况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青少年营养素的供给应随发育过程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青少年的营养需要

1.热能

青春期体格发育极为迅速;

食欲旺盛,热能摄取量迅速增加;

生长发育速度与活动量大抵适应,一般较少出现由于摄入热能过多而肥胖。

热能需要男孩多于女孩,男孩每日约需热能10.4~11.72MJ,女孩每日约需9.62~10.04MJ。

2.蛋白质

蛋白质在青少年营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蛋白质经常供给不足,将引起发育迟缓,抵抗力弱,病后不易康复等现象。尤其是女青少年,由于其生长发育速度开始较男青少年更快,加上内分泌变化和其它因素的影响,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更为重要。男孩每日约需蛋白质90g,女孩每日约需80g。

3.无机盐及微元素

(1)钙和磷青春期骨骼生长和发育迅速,如钙磷供给不足,可发生佝偻病或轻度骨质疏松症。我国营养学会建议13~16岁青少年每日应供给钙1 200mg,16~18岁为1 000mg。

(2)铁随着青年期体格的增大,血容量随之扩增,需要供给大量的铁以便制造红细胞,防止缺铁性贫血。男孩每日约需铁15mg,女孩月经来潮时体内每月都有铁的额外损失,每日约需铁18mg。铁的供给量不足,是许多青年女性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

(3)锌锌对第二性征的发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青春发育期缺锌可导致青少年味觉减退,创伤愈合不良,生长和性发育停滞。补充锌后,身高迅速增长,并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成熟。我国营养学会建议青少年每日膳食中锌的供给量为15ug。

(4)碘青春发育期对碘的需要量增加,若供应不足,容易出现甲状腺肿大,地方性甲状腺肿亦以青春发育期的发病率高。因此充分供给碘,具有预防青春期甲状腺肿大的作用。我国营养学会推荐青少年每日膳食中碘供给量为150ug。

4.维生素

由于热能代谢增加,对维生素的要求也有增加,B族维生素需要量的增加更加显著,对男青少年尤应供应充足。青少年用眼多,维生素A供应充足有助于保护视力。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必须供给充足。

(二)青少年的合理膳食

青少年的膳食安排应符合其生长发育快、对营养要求高的特点。

1.青少年时期能量消耗大,蛋白质的需求高,主食的量较儿童时期大大增加,一般每餐达150~200g,以保证主要供能的碳水化物的供给。粗粮细粮应交替搭配,使各类谷物营养素起互补作用。辅食应多样化,荤素应合理搭配。同时,还应补充含碘、锌、铁高的食物,如紫菜、海带、动物内脏等。

2.青少年骨骼生长迅速,特别需要补充钙和磷,因而,钙的生物利用率高的乳及乳制品、鱼、虾等食物,应经常出现在食谱中。每天供给一杯牛奶可获得较多的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防止青少年期的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3.青少年喜欢结伴行动,互相模仿,并在饮食习惯上相互影响,容易发生饮食无节制,暴饮暴食,偏食、挑食以及吸烟、饮用含酒精饮料等不良饮食行为。社会风气也会对青少年的膳食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女孩为追求苗条而盲目节食。青少年期的心理发育不完善,例如由于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会导致一些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有时也反应在饮食行为上。多发生神经性厌食或无节制的暴饮暴食等。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关心与教育。科学、平衡的膳食原则及营养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诱导启发他们自觉制止这类不良习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生物选修一实验知识点

1、参与果酒(如葡萄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 厌氧,酒精发酵的原理(反应式)是略。酵母菌中有(有/没有)线粒体,不能(能/不能)在线粒体中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而在20℃左右时,是酵母菌的最适繁殖温度。在果酒制作初期,向发酵装置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大菌种密度。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葡萄酒呈红色的原因是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为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他们与酵母菌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条件适宜时的出芽生殖,与条件恶劣的孢子生殖。2、参与果醋(如葡萄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 型,当氧气、糖源充足时,该菌能够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氧气充足,糖源不足时,该菌能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其变为醋酸,此时的醋酸制作原理(反应式)是略。 其典型的细胞增殖方式是二分裂,酵母菌与醋酸菌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所形成的细胞核。 3、教材中P4果酒果醋发酵装置图1—4b中的充气口作用是在醋酸发酵时充入氧气;排气口 的作用是排除发酵时产生的CO2,以及残余气体;出料口的作用是取发酵液进行检测,并放出发酵液;其中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细的胶管连接瓶身的目的是防空气中的微生物的污染。在果酒制作时,应该适时排气,原因是防止发酵中因气压过高而炸瓶,若用装置1—4a进行果酒果醋制作,在排气时不能(能/不能)完全打开瓶盖,而是拧松瓶盖即可。对葡萄的处理应该先冲洗(去枝梗/冲洗)再去枝梗(去枝梗/冲洗),且不能(能/不能)反复冲洗,以防止降低了酵母菌的数量。在果醋制作时,要适时通气的原因是醋酸菌是好氧菌,且果酒变为果醋过程中需要氧气的参与。发酵装置需要(需要/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我们在果酒制作时,不需要(需要/不需要)对葡萄汁进行煮沸处理。在果酒发酵到第10-12 天之后,便可以对果酒进行检测,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与发酵液反应,如果发酵液呈灰绿色,且颜色较深,则说明酒精度数较高。若需进一步对发酵液中的酵母菌数量进行检测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方法。到了果酒制作的后期会发现,酵母菌的数量会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主要有①营养物质消耗殆尽②酒精度数的提高对细胞的毒害作用③PH的降低。在果酒制作完成后可以转为果醋制作,但是应该改变的实验条件是适当升温并通氧。 4、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叫做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划分,主要可分为固体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2节细胞的分化 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第4节细胞的癌变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 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 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关于冠装病毒相关的资料。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考点解析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考点解析 胰岛素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通过胰岛素可将高中生物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很多考点串联起来,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1、1965年,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经过6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__。 答:蛋白质 2、结晶牛胰岛素是由两条链组成,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从理论上讲,结晶牛胰岛素最多是由——种氨基酸组成,至少含有__个游离的氨基和__游离的羧基。 答;20种(因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共就20种);2;2. 3、这51个氨基酸彼此之间是通过——过程结合成胰岛素的。这些氨基酸形成胰岛素时,共形成了____个肽键,失去了__分子水,分子量比原来减少了__。 答:脱水缩合;49;49;888.提示:-SH+-SH→-S-S-过程中脱去2个氢原子,即形成1个二硫键分子量减少2,胰岛素分子共3个二硫键,所以分子量减少为:(51-2)×18+6=888 4、合成胰岛素的信使RNA至少含有__个碱基;胰岛素的基因中至少含有__个脱氧核苷酸。 答:153;306 5、胰岛素和血红蛋白都是蛋白质,但功能却不相同,原因是__。 答: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不同,空间结构也不一样,所以功能就不一样。 6、胰腺是__分泌腺,分泌各种消化酶进入消化道;而胰岛是__分泌腺,胰岛素是由胰__细胞合成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__细胞分泌的,它们是直接释放到——内,二者在调节血糖上的关系是__作用。具体说,胰岛素分泌能__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胰高血糖素分泌能__胰岛素的分泌。 答:外;内;B;A;血液;拮抗;抑止;促进 7、和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四种细胞器是__、__、__、__;胰岛素是通过——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 答: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外排作用。 8、正常人在进食后血糖升高,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也可通过刺激__的某些部位,而间接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的作用是__,主要是通过促进__、__、__,抑制其他非糖物质转变成血糖-实现的。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或通过刺激__的另一些部位来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通过促进__、__来提高血糖浓度。 答:下丘脑;血糖氧化分解、血糖转变成肝糖元和肌糖元、血糖转变成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下丘脑;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乘血糖。 9、(2001广东高考)注射一种较大剂量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浑睡,该激素是() A 甲状腺激素 B 雄性激素 C 雌性激素 D 胰岛素 答:D(大剂量注射胰岛素,会使小白鼠的血糖浓度过低,出现低血糖昏迷) 10、当人的血糖浓度为150 mg/dL时,机体会作何反应() A 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分泌 B 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分泌 C 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分泌D副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分泌 答:B . 人的血糖浓度正常值为80~120 mg/dL,当血糖浓度过高时,会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分泌,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11、胰岛素的作用机理是只有胰岛素和组织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组织细胞才能将葡萄糖搬运到细胞内利用,这种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 答:糖蛋白 12、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人体胰岛__细胞受损,使血糖浓度超过__即160~180mg/dL时,一部分葡萄糖随__排出体外。糖尿病人的主要症状是三多一少,既__、__、__、__。 答:B;肾糖阈;尿液;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13、糖尿病的确定是检测病人的尿液,检测方法有__、__、__。 答:用斐林试剂、班氏糖定性试剂、尿糖试纸检测。

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设计2:6.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教案

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一、课题目标 本课题通过设计简易的实验装置来提取植物芳香油,使学生了解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基本原理,研究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特定成分的方法,初步学会某些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技术。 二、课题重点与难点 课题重点: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技术;针对原料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宜的提取方法。 课题难点: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技术;针对原料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宜的提取方法。 三、课题背景分析 课题背景从古代人类将芳香植物或花卉制成干品,当作药物和香料使用谈起,引入到欧洲中世纪香料贸易的发展,促成了植物芳香油提取技术的诞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需要对科学技术的推动。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人造香料日益普及,但人们对天然植物芳香油仍情有独钟,它一方面说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赋予了人类更多的自由,同时也反映了人造物依旧很难取代自然产物的事实。在充分体现了植物芳香油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后,教材说明了本课题的目标:了解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装置,从橘皮或玫瑰花中提取芳香油。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上述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并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 四、基础知识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植物芳香油的来源 教学建议:教师在介绍植物芳香油的来源时,宜结合教材提供的旁栏资料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植物芳香油的广泛来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师还可以采取学生查阅资料和介绍相关的小故事等方式,使学生大致了解植物芳香油的发展历史。 (二)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 知识要点:提取植物芳香油的三种基本方法:蒸馏、压榨和萃取。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熟悉提取植物芳香油的三种基本方法,并理解其原理。例如,实验室制备蒸馏水就用到了蒸馏的方法;超市出售的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 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 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 _的____ __性状的____ _表现类型。如:_____________ 。 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将是二十一世纪领先的科学之一。 一、课程目的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形成崇尚科学的精神,初步具备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发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应当实现以下课程目标,以达到本课程的目的。 1.知识方面 (1)获得关于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获得适应现实生活所需要的人体生理知识,促进身心健康。 (4)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3)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与合作精神。3.能力方面 (1)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进行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能够利用各种媒体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 (3)学会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初步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合理的结论。 (4)发展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能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三、课程安排

新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精品教学案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学习目标: 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尝试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4、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 1、说明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 2、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自主学习: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酵母菌的生物学特征 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兼性厌氧型。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式为:。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反应式为:。 ⑶繁殖方式:酵母菌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形成孢子进行有性生殖。但多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即在环境条件适合时,从母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菌会形成孢子(一般是四个),进入休眠状态,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 3、果酒制作时需控制温度在。 4、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发酵过程中,随着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一、果醋制作的原理 1、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 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需氧型。 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膜。好氧细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 ⑶繁殖方式:二分裂 细菌没有核膜,只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细菌细胞分裂时,DNA分子附着在细胞膜上并复制为二,然后随着细胞膜的延长,复制而成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开;同时,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细胞质分成两半,形成两个子细胞,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细菌的二分裂。 2、果醋制作的原理 ⑴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⑵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再变为。 反应式为:。 3、果醋制作时需控制的条件 ⑴环境条件:充足。⑵温度: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4、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 三、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果酒果醋 四、发酵装置的设计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示意图 1、设计思路 ⑴因为果酒制作初期需要氧,果醋整个制作过程都需氧,所以需要带开关的充气口,以调控对气体的需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教案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 设计理念: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独霸课堂45分钟,学生只能充当“留声机”,新课程标准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不应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结论的过程,而应该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并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过程。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积极探索设计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理念,具体做法是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讨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并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探究,动手,合作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根据自身反馈信息来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生物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2)新课标(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一课是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学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等知识基础上进行,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并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了细胞学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内容在知识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观察减数分裂动画过程,通过创设一系列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通过学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变化,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和概念,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并赞美生命的奇妙。具体视课时、进度而定。)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概念。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是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关键。 学情与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基础,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对于细胞中微观世界的物质变化缺乏感性认识,仍难以理解,较难抓住本质。大部分学生表现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学会”但“会学”的同学不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逻辑推理和整体把握两个方面存在障碍,对问题探讨停留于表象认识,难于抓住事物的本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画有细胞轮廓的白纸板,红、蓝两色的橡皮泥)(视教学进度定) 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选修3教案

第一章基因工程 一.基本工具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分布:原核生物 2.作用: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在特定部位 进行切割,使两个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3.作用结果:产生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二)DNA连接酶 1.分类(1)E.coliDNA连接酶来源:大肠杆菌 功能:只能连接黏性末端 (2)T4DNA连接酶来源:T4噬菌体 功能: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作用:将DNA连接起来 (三)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1.条件(1)具有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供外源基因插入 (2)可自我复制或整合到染色体DNA中进行同步复制。 (3)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种类: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质粒 质粒:双链环状DNA分子,最常用,要人工改造 二。基本操作程序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或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2.获取方法(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基因组文库,部分基因文库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3)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基因小,核苷酸序列已知(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步骤) 1.目的(1)稳定存在,遗传给下一代 (2)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结构: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 **启动子: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 **终止子: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 **标记基因: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目的基因。 (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1.转化: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 维持稳定和表达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1)农杆菌转化法(2)基因枪法 (3)花粉管通道法 3.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显微注射法 4.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Ca+处理使细胞处于感受态 **原核细胞特点:繁殖快,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四)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分子水平的检测 (1)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2)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NA:DNA分子杂交技术(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法 **检测成功会出现杂交带 2.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接种实验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1.动物、植物基因工程的成果 (1)植物:提高抗逆性、改良品质、生产药物; (2)动物:品种改良、建立生物反应器、器官移植; 2.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 3.基因治疗(1)概念: (2)方法体外基因治疗体内基因治疗 四.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1.理论推测,人工合成 2.基因工程,蛋白合成(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

生物选修一精粹最全最完整最标准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一轮复习知识梳理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发酵 1、概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 (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需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酒精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等。 一、基础知识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酶 O+6O→ 6CO+12HO+能量;无氧时,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6H12O6+6H22 22 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6H12O6 → 2C酶 2H5OH+2CO2+能量。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20℃左右,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18~25℃。 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反应简式为C2H5OH+O2 → CH3COOH+H2O。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30~35℃。 4.菌种来源: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或从食醋中分离醋酸菌。

1、流程图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果酒果醋 2、装置: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 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排气口要 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接,其目的 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向下的目的是 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 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该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三、课题延伸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检测时,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的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一、基础知识 腐乳制作的原理 1.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3.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4.条件控制:温度:控制在15~18°C,,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教学案汇总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 册)教学案汇总 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及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2.以转基因技术为例, 说出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3.概述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 [教材梳理] 一、粮食问题 1.二战后世界粮食生产状况 国别内容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人口占世界人口1/4 占世界人口3/4 粮食产量占世界的1/2 占世界的1/2 特点人均产粮多、消费少人均产粮少、消费多

2.我国粮食生产状况及产生原因 3.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 (1)作用 在彻底解决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疾病肆虐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2)转基因技术发展历史 诞生→1983年, 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 ↓ 发展→世界首例转基因产品——延熟保鲜番茄, 1993年在美国批准上市二、科学思维的过程[连线] [牛刀小试]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发达国家人口少、人均粮食多、消费少。(√) (2)我国虽然人口众多, 但地大物博, 粮食问题并不严峻。(×) (3)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诞生的标志是延熟保鲜番茄的成功上市。(×)

(4)水稻耐寒、耐盐碱基因是我国获得的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 (5)脊索动物和脊椎动物可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 2.选择正确答案 (1)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国在这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是( ) A.粮食生产过多 B.粮食供应与消耗不平衡 C.人口增长过快, 缺粮问题日益严重 D.开垦森林过少, 致使农田减少 解析:选C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 而耕地仅占世界耕地的7%, 由于人口迅速增长, 使我国面临粮食短缺这一严重问题。 (2)下列关于推理研究的有关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推理是根据现象提出合理的假设过程 B.通过推理所得结论必须是完全正确的 C.推理过程必须符合基本的逻辑关系 D.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可得出多种结论 解析:选B 推理是对观察到的现象所作出的解释, 即是一种合理的假设, 由推理所得到的结论既可能是正确的, 也可能是错误的, 这就需要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重难突破] 一、粮食问题

高中生物选修一7个实验知识清单

选修一7个实验的知识清单 第一关:基础知识——填一填 1、参与果酒(如葡萄酒)制作的微生物是,属于生物,其代谢类型是, 酒精发酵的原理(反应式)是。酵母菌中(有/没有)线粒体,(能/不能)在线粒体中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而在时,是酵母菌的最适繁殖温度。在果酒制作初期,向发酵装置通气的目的是。 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的野生型酵母菌。葡萄酒呈红色的原因是 。在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为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他们与酵母菌之间的种间关系是。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条件适宜时的生殖,与条件恶劣的生殖。 2、参与果醋(如葡萄醋)制作的微生物是,属于生物,其代谢类型是, 当氧气、充足时,该菌能够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当氧气,糖源时,该菌能将变为,再将其变为醋酸,此时的醋酸制作原理(反应式)是。 其典型的细胞增殖方式是,酵母菌与醋酸菌最主要的区别是。 3、教材中P4果酒果醋发酵装置图1—4b中的充气口作用是;排气口的作 用是;出料口的作用是 ;其中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细的胶管连接瓶身的目的是 。在果酒制作时,应该适时排气,原因是,若用装置1—4a进行果酒果醋制作,在排气时(能/不能)完全打开瓶盖,而是瓶盖即可。对葡萄的处理应该先(去枝梗/冲洗)再(去枝梗/冲洗),且(能/不能)反复冲洗,以防止降低了的数量。在果醋制作时,要适时通气的原因是。 发酵装置(需要/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我们在果酒制作时,(需要/不需要)对葡萄汁进行煮沸处理。在果酒发酵到第天之后,便可以对果酒进行检测,可在条件下,用 与发酵液反应,如果发酵液呈色,且颜色较深,则说明酒精度数较高。若需进一步对发酵液中的酵母菌数量进行检测可以用、方法。到了果酒制作的后期会发现,酵母菌的数量会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主要有。 在果酒制作完成后可以转为果醋制作,但是应该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4、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叫做。从物理性质上划分,主要可分为与 ,其中的培养基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与扩大培养,而扩大培养的目的是 ,要让培养基呈固态,一般需向其中加入这一凝固剂。培养基可以用于菌株的、鉴定、计数、菌种保存等。从功能上划分,可分为培养基与培养基,其中的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如 的培养基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以的培养基来筛选自身固氮微生物;在培养基中加入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等抗生素抑制,从而筛选;以的培养基来筛选尿素分解菌。而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来鉴别相应微生物,如在培养基中加入,可鉴别大肠杆菌,使其菌落呈色。选择培养基(是/不是)都是固体培养基。 5、不管哪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等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 特殊营养物质,如:生长因子(即细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以及氧气、二氧化碳、渗透压等的要求。如在培养乳酸杆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培养霉菌时需将PH调节至;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节至;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提供条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能够为微生物提供,主要提供;蛋白胨能够

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题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掌握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和平板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 (二)过程与方法 分析实验思路的确定和形成的原因,分析实验流程,对比前面的实验设计,归纳共性,分析差异,增加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课题重点 无菌技术的操作 ★课题难点 无菌技术的操作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中,都利用了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其中的微生物来自于制作过程中的自然感染。而在工业化生产中,为了提高发酵的质量,需要获得优良菌种,并保持发酵菌种的纯度。这就要涉及到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别等基本技术。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专题。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1.1 培养基的种类包括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等。 〖思考1〗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为凝固剂。 【补充】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1.2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四类营养成分。 〖思考2〗从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来看,培养基中为什么都含有这些营养成分? C、H、O、N、P、S是构成细胞原生质的基本元素,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以上。 【补充】碳源:如CO2、糖类、脂肪酸等有机物,构成微生物的结构物质和分泌物,并提供能量。 氮源:如N2、氨盐、硝酸盐、牛肉膏、蛋白胨等,主要用来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代谢物等。含有C、H、O、N的化合物既可以作为碳源,又可以作为氮源,如氨基酸等。 1.3 培养基除满足微生物生长的pH 、特殊营养物质和氧气等要求。 【补充】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的微量有机小分子,如某些氨基酸、碱基、维生素等。 〖思考3〗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提供糖、维生素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 〖思考4〗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pH调节为酸性,培养细菌时需要将pH调节为中性或微碱性。 活动2:阅读“无菌技术”,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4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1.5 无菌技术包括: (1)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3)为避免周围微生物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旁进行;

【精品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学习目标 ⑴知识方面 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学习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 三、学习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 四、学习课时 2 五、学习过程

【一展身手】 1.两只杂合黑豚鼠交配,后代出现白豚鼠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若杂合黑豚鼠一胎生出4只豚鼠,则出现3黑1白的可能性为 A.减数分裂时,基因重组;100% B.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分离;27/256 C.受精作用时,基因重组;3∶1 D.基因突变;3∶1 2.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 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 D.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3.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A.1/8 B.7/8 C.7/16 D.9/16 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有一个正常男孩和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孩。如果该男孩与一个母亲为该病患者的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问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A.11/18 B.5/9 C.4/9 D.3/5

高中生物选修331《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教案(新人教版)

专题三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共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及受精过程。 (2)简述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其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快速阅读提高自学的能力,有助于理解精子获能、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的概念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胚胎工程建立及发展的意义;体会运用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2)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 (3)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 2.教学难点 (1)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精子获能、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的概念和生理功能。(2)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方法 1.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有一对夫妇,妻子因病切除了子宫,但他们一直想有一个亲生(携带他们遗传信息)的孩子,你能从理论上想一办法替他们完成这一愿望吗? 学生观看关于“试管婴儿”的一个科学片。 教师:近年来通过科学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这方面的成就已是硕果累累。书本59页的照片展示的就是胚胎移植处理后同时期出生的高产羊的小羔羊。本专题介绍的就是这方面的技术-- 胚胎工程。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各种家畜精子发生的过程如何? 教师多媒体演示精子发生的过程。让学生先自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 1.请用箭头图绘出精子发生的过程的各阶段。 2.阅读P61,观察图3-2,精子变形发生了哪些变化? 3.观察P62图3-3,哺乳动物成熟的精子分为哪几部分?与动物体型大小有没有关系? 4.精子细胞变成精子过程中,细胞核和线粒体都保留,如何理解此现象? 5.为何精子中的线粒体集中在尾的基部? 展示学习成果,每小组选一位代表介绍。 评价及总结:多 媒体展示

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 海丰县实验中学张丽超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及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 1、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语言表达的能力 提高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探究能力。 2、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 为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减数分裂的概念。 精子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三、教学课时 本节课为三课时的内容,本节要讲授的为第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讲授的内容是两个部分的整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行为的理解与掌握。设计思路如下:动物全家福图片→马和驴后代骡的悲剧→导入→减数分裂→定义→以精子的形成为例讲述减数分裂过程(1、精子的产生部位。2、精子形成过程(PPT 演示,学生总结))→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的构建。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 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小 鸡一家、企鹅一家、犳一家, 他们每一家都幸福快乐的生 活在一起,子孙满堂,但不是 每个家庭都能这样幸福快乐, “马先生”和“驴小姐”的后 代骡子则是一个悲剧,不能产 生后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习的内容——减数分裂 看图片,根 据所了解的知识 回答为什么驴不 能产生后代? 引起学生兴 趣,引出本节课 话题 一、减数分裂 定义【问】减数分裂的含义是什 么? ◆对象:进行有性生殖的生 物 ◆时期:从原始的生殖细胞 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的 过程中。 ◆特点:在整个减数分裂过 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 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 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 细胞的减少一半 学生总结、 回答、并且在书 上画出重点。 对减数分裂 进行大体的讲 解,使学生有所 了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