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史(20世纪30年代至今)

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史(20世纪30年代至今)

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史(20世纪30年代至今)
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史(20世纪30年代至今)

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史

(20世纪30年代至今)

摘要:

在美国,从罗斯福“新政”这一实行国家干预政策的标志到20世纪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践经历了由盛行到衰落,再到盛行的过程。而不同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不同的经济理论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视程度又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美国政府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态度及运用也经历了由开始非常重视财政政策忽视货币政策,到逐渐认识货币政策的辅助作用,再到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看成是同等重要,到现在则更加强调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这样一个过程。①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制改革

一、背景:

美国在克服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展了国家职能,公共财政进入发展完善阶段

在工业革命、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之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配置资源的主导性作用,而且社会分配不公和宏观经济运行不稳等问题,尚未对市场经济制度构成否定性威胁。这就决定了此时的政府公共财政只需注意归自身支配的那部份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而无需介入公平和稳定等重大的经济与社会问题。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由放任的市场原已存在的隐患日益凸现出来,集中地表现在公平与稳定两大问题上。进到19世纪以后,社会分配不公状态的加剧及其相应引起的社会动荡,充分地证明了市场机制是无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此外,随着经济发展和规模扩大,西方经济周期愈益显示出其严重性,

并最终导致了本世纪30年代西方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宏观经济不稳定已成为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致命威胁,这说明市场本身是无力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

在这一背景下,西方政府通过自身收支活动大规模进行收入、财富和社会福利的再分配,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干预以克服经济危机等,使得西方国家的公共财政政策从以自由放任为基本特征转向了以政府干预为基本特征。市场经济需要公共财政的介入、需要其自身职能进一步完善。

公共财政制度的完善就主要表现在为解决上这两大经济和社会问题而建立的宏观调控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早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形成时期,政府就已经参与了国家的经济生活,政府对经济的这种干预是有限度的,它仅触及到资本再生产进程的个别方面,而不是主要方面。那时的资本主义再生产主要是由市场来进行调节,而且人们普遍以为市场的调节会使经济达到最有效率的合理状态。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危机周期日益明显。一九二九——一九三三年的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一次毁灭性的打击,经济萧条导致社会阶段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尖锐化。人们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原有的理论和认识面临着危机,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经济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 M. Keynes)出版了他划时代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理论上阐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就是财政政策。这种理论后来一直被认为是公共财政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发端。

本世纪30年代以前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的调节,其主要特点是,公共财政政策的设计基本上没有时间限度和数量目标,而凯恩斯及其继承者们的宏观经济学所设计的公共财政政策却是有着明确的时间限度和数量目标的。

1933年美国政府实施的“罗斯福新政”是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活动的开端。此后,依靠政府的干预对付经济危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成为一项经常性的措施,成为西方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职能。

美国政府的财政政策由财政收入政策(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构成。由于政府编制预算的重点在预算支出,所以财政支出政策是最重要的财政政策。

美国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干预和调节总需求,主要是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主,扩张性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并用。在经济危机或衰退期间,主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主要是减免公司和个人所得税,降低各种税率,以及对企业实行加速折旧,以减少税收,刺激私人投资与消费;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主要是增加政府用于转移支付、各种补贴及采购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刺激私人消费与投资。同时,增加政府直接投资,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即通过减少税收与扩大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缓和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矛盾。在经济过热或通货膨胀急剧增长时期,则采取紧宿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减少政府用于转移支付及采购商品劳务方面的支出,以抑制私人投资与消费,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物价上涨,缓和通货膨胀。②

二、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历史(20世纪30年代至今)(一)、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盛行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6、70年代)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取代传统的经济理论而处于统治地位。理论的盛行带来实践上的繁荣。凯恩斯主义者不断推出新的政策建议以适应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都以凯思斯主义经济理论作为制定本国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美国更是推行凯恩斯主义的最重要的实验场。这一段时期,是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盛行时期。根据美国政府对不同政策建议的运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膨胀性财政政策的运用和对货币政策的轻视:

在大萧条之前美国呈现出了收入分配日益不均的趋势,至少在二十年代前后是如此。这就是说,这个时期人民群众的收入有所增长,而上层阶层的收入水平提高得更快。由于随着上层阶层高额收入的实现,他们的收入中节约部分增加得

比消费部分快,也就出现了大富豪及其家族把积累的收入越来越多地作为投资的趋势。

从经济观点来看,二十年代收入的分配有紧缩消费来增加投资的趋向。回顾这一段历史,可以看出消费者手头钱多些,投资者手里钱少些,国民经济也许会稳定些。1929年在某种程度上由银行信用造成的股票市场的繁荣也反映了资金过剩,使资本家投资于购建厂房设备无利可图。这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出现。

在1929~1933年的大萧条时期,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仍然坚持自由市场的调节作用。①工业制成品大量积压,失业空前增加,金融业极度萧条,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面对这种形势,1933年3月新入主白宫的罗斯福总统主张国家应对经济进行调节和干预,实行了以克服经济危机,减少失业为主要目标的“新政”。

美国政府为刺激社会总需求,缓和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采取的主要财政政策措施是:首先,通过发放各种救济补贴,提高失业者的购买力,以增加个人消费需求;其次,在工业方面,通过政府直接投资,创办名目繁多的公共工程,以吸收失业者就业,人为地制造和增加对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需求,并以此带动私人投资,以扩大社会总需求;再次,在农业方面,与农民签订限产休耕协议,通过收购过剩农产品和对农民实行限产补贴和出口补贴的办法,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增加社会有效需求。③

到1939年,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

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新政实行的前期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政策体系,并且是反传统的,由此在实施过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曾受到保守派的多次攻击。值得庆幸的是,政府中有一些人接受了凯恩斯的经济思想,支持罗斯福总统。他们不断向罗斯福总统和美国国会宣传、解释凯思斯主义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含义。由于凯恩斯主义者的努力,更因为《通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政策建议上,证明了罗斯福的新政,符合美国当时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实践的结果使凯恩斯的膨胀性的财政政策被人们广泛接受,从此奠定了财政政策在美国宏观经济政策领域的重要地位。

以凯思斯主义为依据的新政的指导思想是实行反萧条的膨胀性财政政策,扩大公共开支,实行赤字财政。膨胀性的财政政策摒弃财政预算平衡原则,公开提出赤字财政,并且强调财政政策的极端重要性,把货币政策降低到辅助的地位。当时美联储只是美国财政部的一个附属机构,实行消极的钉住利率的货币政策,通过变动贴现率来稳定货币。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被忽视。①

2.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失业问题,同时面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作为反萧条的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在通货膨胀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新的失业和危机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赤字财政政策已经不适合新的经济形势的需要。于是,美国凯恩斯主义者阿尔文?汉森提出了“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和“补偿性的货币政策”的建议。

汉森与英国牛津大学的希克斯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创立了IS-LM模型,由

IS-LM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仅要重视财政政策的作用,而且要重视货币政策的作用。

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在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总统时期得到实行。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以实现充分就业为首要目标。二战后,杜鲁门总统签署并由美国国会通过了《1946年就业法》,该法案第一次在美国以法律的形式确认联邦政府有责任运用它所拥有的一切手段干预经济,保证最大限度的就业以及经济增长和稳定。这意味着在法律上把促进经济繁荣,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作为政府责任赋予给联邦政府。这是在法律上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肯定,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其影响是深远的。

在艾森豪威尔担任总统时期,经常面对通货膨胀的威胁,并且发生过三次经济衰退。就在1950年~1951年的通货膨胀之后,美联储开始逐步从财政部独立出来,获得了对货币政策的主动权。由于政府灵活地采用了松紧搭配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美国经济出现了1947、1948、1949、1951、1956、1960,财政年度的预算盈余。虽然此时的货币政策运用了三大工具,但实际上并未真正贯彻有主动权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经济调节作用还是很小。这一时期,凯思斯主义者已逐渐认识到货币政策的作用。但是仍将货币政策看作是财政政策的辅助手段加以运用。

但是,这种政策并未能消除失业和经济周期波动,美国经济增长反而放缓。1953~1960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仅为2.5%,低于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凯思斯主义者不得不对补偿性财政货币政策进行修改,以刺激经济增长。①

3.增长性的财政货币政策

战后,美国政府在财政上实行的扩张性政策主要表现为赤字财政政策,即不惜大量举债来扩大政府支出,同时削减税收收入,使预算支出大大超过收入。其具体措施是:扩大政府用于采购商品与劳务的支出(主要是军费开支),增加社会福利费用,实行旨在刺激工业、农业增加生产和投资、扩大销售和出口的各种补贴,大规模减税和对企业实行加速折旧等。二次大战后,美国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采购的费用很大,且增长得很快。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商品与劳务支出合计,战前的1935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8%。战后,到70年代末占19.6%,

采购总额达4743亿美元,1982年更高达21.1%,总额达6492亿美元。70年代以来,三级政府的总支出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可见,政府财政支出的大部分用于商品与劳务的采购,以刺激社会总需求,促进充分就业与经济稳定增长。美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也相当可观,且支出比重不断上升,已超过军费开支,成为财政支出中的最大项目。1948~1980年,联邦政府支出中,社会福利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7%增至11.5%,加上州与地方政府开支所占比重由7.2%增至18.7%。④数目巨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直接发放给贫困者与失业者,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可增加社会购买力,缓和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矛盾,特别在危机与衰退期间,政府通过延长失业者享受救济金的期限,或放宽领取救济金条件,借助扩大政府的转移支付增加社会需求,以缓和危机的影响。由于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政府的财政支出迅速增长,从1948年到1983年联邦政府的开支增长了25.7倍(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后仍达5.6倍)。同时,由于政府通过减税和为企业提供各种税收优惠刺激私人投资,扩大总需求,政府的税收收入又趋于减少,因此,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造成美国政府巨额的财政赤字,1948~1983年的35年间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总额(扣除盈余)达7979亿美元。美国政府的这种以扩大预算支出,实行赤字财政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政策,通过种种人为的措施扩大了社会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暂时缓和了生产过剩的危机,在一定时期内确实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美国20多年的经济繁荣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60年代是凯思斯主义经济政策的极其繁荣时期。肯尼迪、约翰逊总统将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将国家干预经济的规模扩大到空前的范围。

增长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是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者海勒、托宾提出来的,是以刺激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连续增长性的赤字预算财政货币政策。海勒主张实行长期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主张减税。还认为,要使扩张性财政政策不至于失败,必须辅之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海勒是肯尼迪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他对肯尼迪总统真正笃信凯思斯主义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肯尼迪总统不但在思想上转变为凯恩斯主义者,而且

在行动上突破美国的传统,在经济正常时期也实行赤字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这标志着凯思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已经超出了单纯防止经济危机、反萧条的目的,而且被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然而此时的货币政策仍然是辅助手段,联储通过控制利率以及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增长。

约翰逊上台后实施名为“伟大社会”的内政纲领,将美国带向福利国家的道路。“伟大社会”包括在教育、医疗、环境保护、住房、反贫困和民权等广泛的领域加强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将国家干预经济的规模扩大到空前的范围。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政策促成了美国战后最长时期的经济扩张。从1961年2月到1969年12月美国经济持续106个月保持增长。这段时期是战后美国的黄金时期。凯思斯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①

(二)、“滞胀”导致国家干预政策的衰落(20世纪6、70年代至80年代末)

由于凯恩斯主义者长期以来只重视财政支出和税收而忽略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了“滞胀”现象,失业和通货膨胀都上升到两位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不能解决这种问题,政府官员和学者都哀叹凯恩斯主义失灵了,人们对凯思斯主义的信心也逐渐丧失。自由主义的思潮乘机重新兴起,向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发起重重挑战。新的理论必将出现。

首先向凯恩斯主义发起挑战的便是货币主义。货币主义认为财政政策是无效的,“滞胀”是赤字财政政策的结果。货币主义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当时正值固定汇率制的崩溃这一具有世界影响的事件发生,美元危机使美国政府及联邦储备系统充分认识到美元这一货币的重要性,提出要保护美元,保护货币。开始采用现代货币主义者的主张,用调节利率的办法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充分就业和经济平衡增长法》,对《联邦储备法》作了重要修正,再一次明确规定了联储在调节美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1979年初,美国通货膨胀加剧,货币供应量增长迅猛。联储开始采用“单一规则”的

货币政策,但到1982年就证明是失败的。货币主义也就只在理论上产生影响,而在政策建议上并未能得到真正实现。①

80年代初期的美国,生产长时间大幅下降,生产率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同时伴随着高通货膨胀;美国政府巨额财政预算赤字对经济更是雪上加霜。这个时期,凯恩斯主义在美国大行其道却解不了“经济滞胀”的结。此时,以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认为:只有解决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及其使用效率等“总供给”问题,才能使资本主义经济恢复活力。减税是增加社会储蓄、投资和劳动的有效工具,它使经济中的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增加,从而增加总供给。因此,他们主张政府应实行以减税为主要手段的“供给管理政策”,以最终实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标。而当时美国的税制也是剪不断,理还乱。主要表现在:一是税率过高严重抑制了人们的创造精神,还导致了公开欺骗活动和“地下经济”的猖獗。二是税收优惠繁多,造成纳税负担不均衡,并且阻碍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三是通货膨胀影响税制公平。四是税制复杂加大征管难度,而本身又漏洞百出,因此不断刺激人们逃税避税。⑤

1981年里根就任总统后,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费尔德斯坦被任命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拉弗为顾问团成员,罗伯茨为财政部部长。供给学派作为凯恩斯主义的另一对立面出现在历史舞台。里根执政期间大规模减税可以说是其政绩的一大亮点。

里根政府根据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建议,向国会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里根把税收改革作为他总统任期内的一个核心任务。他采纳了供给方经济学的政策,认为较低税负会鼓励工作和储蓄。《1981年经济复苏和税收法案》削减了商业税,把最高边际税率降低到50%。里程碑式的《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把最高边际税率进一步降低到28%。该法案还结束了个人消费信贷和助学贷款利息的税收扣除,并且消除了税法中的一些特殊规定和漏洞。里根政府强调压低通货膨胀、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开支。更一般地说,增加市场的作用、缩小政府的作用。经济学界称这为“里根经济学”然而在里根的第一任期内,效果并不理想。1982年是全面实行“经济复兴计划”的一年,也是美国战后经济危机最严重的一年。

虽然“里根经济学”未能克服经济危机,但是通货膨胀还是被抑制了。里根在第二任期,将政府的工作重心转向被称为“第二次美国革命”的税制改革。1986年的税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人们的收入、消费、储蓄、投资决策以及美国经济结构和世界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刺激了经济的增长。然而,贸易和国际收支逆差却不断增大,出现巨额财政赤字。面对这样的形势,里根政府不得不改变“靠经济的自发力量调节宏观经济不平衡”的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建议,不得不再次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1985年国会通过《格拉姆—拉德曼—霍林斯》法案,以控制预算削减财政赤字。此法在运用强制手段减少预算赤字方面是史无前例的。反对政府干预的里根政府终于走上了政府干预的老路。相信资本主义经济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自由主义无法迎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的现实需要。

这一段时期,虽然总体上实行的是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等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政策建议,国家干预的政策逐渐衰落了。但是,美国政府所实行的具体政策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国家干预的意味,并不是完全的自由放任。这一时期,美联储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其运用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也越来越显著。货币政策已经和财政政策具有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里根经济学的经济政策是各种经济理论的大综合:既有供给学派的成分,也有货币主义的因素,在客观效果上更具有凯恩斯主义的色彩。因此也可以将里根经济学称为“没有凯恩斯的凯恩斯主义”。

实际上,八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在新的财政政策自己下呈现出繁荣景象,然而也在建立在极不平衡的基础之上而且酝酿着更大的危机。以跨国公司为后盾的保守主义的经济势力主宰各国,制造业纷纷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工人的福利和工资削减,失业率居高不下;相应地,发展中国家债务沉重,相互竞争,初级产品价格越来越低,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发达国家政府、企业、个人债务也越来越沉重,国际间竞争更加激烈。唯一从中获益的是发达国家的各垄断财团和跨国公司。但是,到八十年代末期,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能力投资过度,新一轮世界经济危机又降临了。从 1988年第一季度开始即逐季直线下滑,到1989年第二季度降到1.7%,第四季度降到接近零,到1990年变为负增长。这次危机

从表现上看似乎比较温和,实际上非常严重。这次危机经历了历时约两年半的始发阶段,即1987年10月至1990年初,经历了为时三个季度的恶化阶段,又经历了历史约两年半的危机后期阶段,共历时五年又三个季度,呈现W+W型。直至1993年9月23日,美国财政部长小劳埃德特在华盛顿就即将举行的七国集团财政部长会议一事向新闻界吹风时,仍将包括美国在内的七国集团的“经济衰退”比做一架等待起飞的飞机,说“我们至今还没有滑出跑道”,并呼吁日本和西欧作出努力,“以避免发生连续第五年的全球经济萧条。”在危机的恶化阶段,工矿业生产指数下降5.2%,1990年企业破产数达6万家,8月以后每周宣布破产公司达1500家。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也严重衰退。1991年上半年企业破产430033家,其中商业、服务业、运输和公用事业占56.6%。失业率于1992年6月达最高值7.8%,但直到1993年8-9月间,仍达6.7%,高于危机始发时的5.5%。

乔治?H?W?布什总统任职时期,继续削减预算赤字,通过了“一揽子预算妥协法案” 1990年,布什和国会一致同意增税,以削减1980年代大幅增长的预算赤字。最高边际税率提升到31%。然而,这些法案并未能使预算赤字减少。反而带来财政赤字在1991、1992年连续两年分别高达2692和2904亿美元的纪录。削减预算赤字的企图未能成功。里根和布什政府都采用立法的形式控制财政赤字,企图削减财政赤字,达到预算平衡,但美国经济需要财政赤字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预算平衡是很难达到的。①

(三)、国家干预政策的复兴(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底)

斯主义在受到新自由主义严重打击后,于20世纪90年代再次复兴。进入90年代,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陷入经济衰退中,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美国更是高利率、高外贸逆差、高财政赤字,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1988~1989年为2.5%,1990年下降为1.0%,1991年出现了0.7%的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凯恩斯主义者一方面继承凯恩斯国家干预的传统,另一方面吸收新思想,对自己的传统理论进行改革,从而形了新凯恩斯主义。①

克林顿当选为总统后,向国会提交了《美国变革的前景》的经济报告,提出了自己的政策主张,被称为“克林顿经济学”。实际上,民主党圈子内影响经济的办法主要来自于高盛原CEO,后担任克林顿政府财长鲁宾的鲁宾经济主义,它被宽泛地定义为是由抑制政府开支、降低预算赤字和贸易开放这三方面构成,它还意味着一个金融市场稳定与促使资本流动相结合,并给国家带来繁荣。其中包含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基本内容:政府必须干预经济,尤其是财政干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具体包括:短期内用财政赤字刺激经济,促使经济复苏,增加就业;长期内逐步减少财政赤字,增加政府公共投资,以维持就业持续稳定增长。1993年8月通过“综合预算调整法案”,大幅增收企业税,增加了向穷人的税收返还,提高了高收入者的税率。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提升到39.6%。90年代,国会也恢复了对资本利得收入的优惠税率。这个法案使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实现了连续三年较大幅度的下降。克林顿的经济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使他连任两届总统。美国经济也实现了连续8年的持续增长。

而和里根一样,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也把减税作为自己执政的核心要务。乔治?W?布什执政时期也面临着诸多之前繁荣的经济形势过后留下的诸多弊症,如:克林顿时期的“三高”(高增长率、高利润率、高生产率)和“三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消费者信心下降、制造业萎缩、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率下降。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同时,小布什政府经济理念发生重要转变。小布什政府的经济理念是,宏观经济政策由强调适当政府干预向更多强调自由竞争转变。美国经济的基础是企业,要扩大私人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相应削减公共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美国需要的是小政府和大市场。小布什的这一经济理念在税收政策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然而,税制存在弊端。一是边际税率过高,抑制劳动的积极性,不利于私人储蓄和投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二是存在明显的不公平因素。例如,美国原税制存在对婚姻的惩罚性征税因素,已婚夫妇联合申报往往适用比较高的税率,比单身要多缴税。三是若干减免、扣除及其他优惠规定使税收制度复杂化,既提高了征管成本,又给纳税人偷逃税以可乘之机。

因此,小布什政府启动了“10年减税”计划,这不仅刺激了国内经济复苏,同样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减税。小布什政府的具体做法是:打算在10年内减税1.6万亿美元(国会将其缩减为1.35万亿美元)。减税计划包括:减税总额1.35万亿美元;全面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并简化税率级次,最低税率由15%降到10%,到2006年,最高税率将由39.6%降到35%,36%、31%、28%三档税率分别降低3个百分点;未成年子女的税收抵免额从500美元提高到1000美元;遗产税的免征额由减税前的67.5万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100万美元及2009年的350万美元,最高边际税率由55%逐年降至45%,2010年取消遗产税,届时将只保留赠与税。布什的《2001年经济增长和减税协调法案》规定,到2006年把边际税率逐步降低到35%。该法律还逐步扩大了遗产税的税收免除,并规定到2010年彻底取消遗产税。2003年的第二轮减税把最高边际税率立减到35%,把大多数投资者的资本利得税由20%降低到15%,把股息税最高税率由38.6%降低到15%,并且增加了特定收入水平上家庭养育子女的税收返还。⑤

2003年减税极具争议性,在国会也是勉强通过。其批评者认为,这次减税将使国家预算赤字恶化,有可能使社会保障和老年医疗保险等颇受欢迎的社会方案面临削减窘境。一些批评者甚至说,那正是这次减税的居心所在。人们还批评这次减税有利于富人,而把税负转嫁给了中产阶级纳税人,使美国的税收体系更加趋于累退制。一些富有的美国人,如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反对降低股息税和取消遗产税,因为这些做法对富人过于有利。然而布什政府声称,为了刺激经济,创造就业机会,这轮减税是必须的。如果先前历次税收立法一样,“日落”法规(在规定期满后,除由新立法行为延续外,自动废止的法规)将会归并到新税法中去。①

尽管里根和小布什减税各有不同,但若细心比较,可以看出这两次减税政策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减税始于经济衰退,着眼于经济短期恢复与长期持续增长。国内经济不景气是诱发减税的根本原因。里根时期“经济滞胀”,小布什时期面临经济乏力。此时,里根和小布什都实施了减税政策,从短期看,降低税率简化级次,提高扣

除标准,有利于减轻纳税人负担,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刺激公司投资。从长期看,利用减税这一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而改善经济的预期,提升私人消费和投资能力,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从美国现实经济发展来看,2003年第二季度的增长率为3.3%,第三季度为8.2%,可以说美国经济复苏,小布什减税功不可没。

2、减税是经济理念转变的必然选择。里根为治理“经济滞胀”,抛弃了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而以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政策”为理论依据;小布什则更倾向于大市场小政府的新自由经济理论。二者在经济理念上都主张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强调市场机制作用,给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而减税政策是“经济松绑”的最佳措施。

3、税制弊端是减税的直接导火索。两次减税前的税制都存在着相同的问题:税率过高,特别是边际税率过高,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造成“地下经济”盛行;税制复杂,使纳税人负担不公平;税制漏洞多,难征管、偷逃税严重等。

4、减税都以所得税为重点,走直接降低所得税税率的道路,并伴随着税制的完善。里根政府和小布什政府的减税计划都选择所得税为改革的重点,这不仅仅是因为所得税是美国的主体税种,而是由于所得税本身的优越性对经济的影响更直接、更强烈,它可以直接影响居民、企业的储蓄和投资的数量。两次减税都不遗余力地提高免征额,大幅度降低税率和减少累进级次,特别是对最高边际税率,降幅更是明显。里根时期,根据美国国会协议通过的税制法案计算,个人所得税总平均税率减少6.1%,而高收入者最高税率从50%降到28%,部分降到33%,高收入部分相当于减少纳税44%左右;小布什减税更是明确,10年减1.35万亿美元。由此可见,通过减税政府把尽可能多的资源留在民间,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即“藏富于民”,深挖私人的创造潜力,恢复经济的活力。与此同时,通过取消一些免税项目,扩大税基,减少优惠,简化申报手续,加强征收管理,不断完善税制。

5、减税使微观税负下降,宏观税负上升。里根和小布什都敢于推出如此大规模的减税,就是深谙此理。微观税率下调,私人可支配收入提高,促进投资与

消费,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会带来税基扩大,又由于税制的累进性使税收增长弹性大于1,因而形成的税收收入高于GDP增长,所以宏观税负不断上升。

6、减税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纵向公平难以实现。美国两次大规模的减税,有利于增进横向公平,但客观上削弱了纵向公平。里根政府的减税使高收入者减少纳税44%左右,小布什减税计划将60%的好处给了那些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人。从长期效应看,减税将会普遍的减负,更有利于中高收入阶层财富的积累,对中下层工薪阶层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地拉大美国贫富差距。

7、减税波及世界主要国家。两次减税的结果都掀起了世界性的减税浪潮。由于美国减税政策一出笼,成为世界上税率较低的国家。毫无疑问,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此举必然会引起大量资本流入美国,削弱流出国的经济力量。因此,各国为了防止资本外逃,更重要的是吸引外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在美国一宣布减税的情况下,立即审视本国的税收制度和政策,纷纷跟进,推出减税政策。⑤

(四)现任政府的财政政策及经济形势(2009初至今)

自2007年起开始肆虐的次贷危机,一场全球规模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尤其在美国GDP连续下挫、经济颓势明显: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就业状况持续恶化、企业盈利状况大幅下降、制造业整体下滑。在近三年中,美国在经历了历史性的金融危机和历史性的大选。一个崭新的政府和其主导下的经济财政政策被推上舞台。

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初上台,启动了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政府加大财政政策的刺激力度,通过减税,增加政府支出来振兴经济。政府将7000亿美元救市资金中尚未用完的3500亿用于为房屋业主和小企业提供贷款,此举在于稳定房产市场和小企业的就业状况。对低收入家庭减税,并对企业增加就业岗位进行减税,奥巴马的经济团队基本上否定了供给学派的思路,不是简单地减少公司所得税,而是结构性地减税。在政府支出上,奥巴马更多地回到凯恩斯主义刺激

经济的路线上。同时,奥巴马增加了政府在社会福利和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开支,试图以此来刺激经济。但是在他当政的头几年里,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还将会不断创历史新高,高通货膨胀将是他随后面临的严重挑战。⑥

与克林顿执政时期相比,回升中的市场对两届政府做法的差异并不介意,主要是因它们当时所处的环境很不同。克林顿政府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对由鲁宾率领的经济团队在面对如此严峻形势下,能形成挽救大型企业、推出财政刺激计划、以赤字开支的决心感到怀疑。拜立认为,奥巴马经济团队在掌控金融危机的同时,未丢失对私人企业和市场的重要性的看法。左派人士曾一直主张对银行国有化。但政府在注资,并成功挽救银行后又果断撤离。当联邦政府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的呼吁遭到来自银行界的反对时,奥巴马监管改革并未对金融业结构进行调整,也未理睬分拆超大型金融机构的建议,这与自1929年经济崩溃之后所寻求的做法很不相同。

总之,奥巴马处理危机的本能胜过了鲁宾式的做法。与克林顿相同的是,奥巴马一直在努力解决收入不平等问题。克林顿政府在1993年的削减赤字计划中,将高收入家庭的所得税税率提高至39.6%。奥巴马也计划将这类税率恢复至克林顿时代的水平。他同时还提高了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个人的政府主办医保税来为自己的医疗健康计划筹资。克林顿以工薪收入所得税减免方式资助工薪阶层中的穷困者,而奥巴马则以提供医疗保健计划中的保险补贴来达到同样目的。普适性的医保计划是这两位总统一直渴望实现的目标。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拜立认为,奥巴马的做法至少在原则上比克林顿推出的计划更接近鲁宾经济主义。奥巴马经济团队努力利用市场激励机制来提升医保业服务品质和降低成本的做法,看起来更像是鲁宾经济主义。⑦

2010年美国预算赤字虽预计高达1.5万亿美元,但奥巴马仍想引领国家走向克林顿时代的财政平衡状态,尽管制定出的预算计划距此目标还很遥远。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弥补了美联储激进的货币投放政策。为稳住房价,美联储介入市场以支持按揭贷款市场,同时政府还给予按揭贷款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以无限金融支持,并推出为购房者实施税收减免和对按揭贷款利率进行调整的计划,以

阻止丧失抵押房屋赎回权数量急增势头。包括刺激计划在内的各项经济政策已帮助了经济在朝着正确方向迈进。⑥

三、通过对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历史考察,可以得出几点有益的借鉴

(一)、西方宏观经济政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解决当时出现的经济问题而产生的。各学派的政策主张都是为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我们可以从上面考察的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历史中看到,当时的政策主张的确是适应了当时经济形势的需要,起了作用。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经济中出现了新问题、新情况,原有的可能很有用的政策由于政策实践的基础变化了,假设条件变化了,就失灵了,不能适应新形势,甚至原有的宏观经济政策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

我们国家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新情况,有很多是在西方国家未出现过的新现象。在借鉴西方宏观经济政策时,千万不能简单的“拿来主义”,也不能像某些国家采取的引进专家的“某某疗法”。我们应该坚持以中国的特定国情为基础。尽管我们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可能在西方国家曾经出现过,借鉴时还是要以中国的特定的国情为基础,不能简单地想当然。某国曾出现国企私有化浪潮,某些人就认为国企不私营就无路可走,我们认为这是不对的。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也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不结合中国国情的做法带来的必然不是我们曾经热切期望的结果。

(二)、历任美国总统都有自己的顾问团,顾问团基本代表了某一学派的观点。特别是每当美国经济出现严重问题时,总统是坐不住的,顾问团也就随着换成另一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由于新的严重问题的出现,总统的下台,顾问团的更换,表明原有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失败了。为了表明新总统的能力,新顾问团的水平,新的学派必然带来新的理论、新的政策观点。对立的理论、截然相反的政策主张的出现就成为政治周期的必然。凯恩斯主义的、新古典综合派的、新凯恩斯

主义的,虽然都承认政策有效。但分别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分析工具和相应的政策主张。而货币主义的、供给学派的、理性预期学派的,虽然主张自由主义、政策无效,但具体理论和政策主张也是不同。

我国目前在经济学界的观点和政策主张中也存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一种思潮是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这种思潮分为两个学派,一个是“拿来主义”,完全相信西方的经济思想、经济理念以及经济政策主张;一个强调西方经济学应该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辩证地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但是强调要以西方经济学的理念、思想来改造中国经济学。另一种思潮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这里分为三个学派,一个被称为传统的、保守的马克思主义者学派;一个被称为改革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同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借鉴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益的东西;一个被称为假马克思主义,他们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实际上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俘虏。各个思潮、各个学派每时每刻都在争论,都在各自的阵营里发表自已的观点,宣传自己的思想。我们的政府官员,特别是政策制定者随时都有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政策的制定。从另一个方面说,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更应该清楚各个思潮和学派的观点及政策主张,特别要清楚作为顾问团的学派的基本理念和理论基础。才能准确地把握政策基础和政策方向。因为理念不同,理论就不同,政策主张就不同,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就会带来差异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未来。

(三)、宏观经济政策具有特定历史适应性和学派的更替性,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不论宏观经济政策是如何为适应特定历史而出现的,也不论其学派是如何更替。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不管学派理论如何的花样翻新,政策如何改变,都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我国正在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不论什么理论和学派,不论什么政策,都要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服务。这和西方经济学所遵循的理念和原则具有本质区别。如果不把握这个原则区别而只是为解决出现的经济问题去借鉴西方的宏观经济政策,就容易失去方向。不仅政策效果不会理想,而且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四)、在借鉴西方宏观经济政策时有些技术性的障碍应该加以注意。各种政策主张在贯彻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假设和限制条件;如对经济态势作出准确的判断的困难;如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时滞;如政策实施效果的测算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借鉴时认真加以研究,以利于充分发挥这些政策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①

四、参考文献:

①、《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实践的历史考察及启示》作者:刘怀洲、张存刚,中国人民大学(《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②、《论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作者: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财政研究》2002年第2—3期)

③、《世界经济危机史简述》作者:韩德强

④、《Fact Sheet on the History of the U.S. Tax System》(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⑤、《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减税改革及借鉴》作者:宋凤轩江

月(《税务研究》)

⑥、《美国经济近况及奥巴马政府经济政策简介》(《出口风险预警信息》第177期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云南分公司)

⑦、《奥巴马的经济政策为何有效》(《新浪财经》2010年4月)

美国的发展及其货币政策。

美国的发展及其货币政策。 1.美国的货币制度 (一)美国的中央银行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美国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913年12月23日,主要职责是保障美国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灵活和稳定。 《美国联邦储备法》规定,成员银行需向联邦储备银行缴纳相当于其资本和盈余总和的6%数量的资本。联邦储备银行则被要求每年向其成员银行支付其缴入资本的6%的红利,通常每年分两次支付。截止2006年12月31日,联邦储备银行的注册资本为135.36亿美元,占其总资本的51.2%。 根据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规定,美国在12个主要城市设立储备银行,成为联储体系的组成部分。这12家地区储备银行的职责包括为其成员银行进行支票交换、回收损毁货币并发放新币、对合并申请进行评估、向该区的成员银行投放贴现贷款、审查属于联邦储备成员的州立银行、就地方银行和经济状况提出分析和报告,以及进行一般的银行与经济研究并出版部分刊物。 联邦储备理事会是联邦储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事会由七位理事组成。他们均由美国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确认,任期14年。联邦储备理事会办公地点设在华盛顿,通常每周会晤若干次商讨与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有关的问题。 (二)美元 美元硬币由美国财政部发行,币值有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50美分和1美元六种;美元纸币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发行,面额为1美元、2 美元、5美元、10美元、20美元、50美元和100美元七种。 二、美国的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目标 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充分就业。目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联邦基金利率。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这种利率的变动能够敏感地反映银行之间资金的余缺,美联储瞄准并调节同业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并且将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余缺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 (二)美国货币政策的决定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是美联储系统中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制定部门。其由7 位联邦储备理事会成员以及5位地区储备银行行长组成,其中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为固定成员。一般来说,联邦储备理事会主席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主席,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任副主席。委员会通常每五到八星期在华盛顿会晤一次,对具体货币政策操作进行投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政策指令及会议概要于会后六周对外公开。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完整版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 策的协调配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原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大多数国家共同运用的宏观经济政策,二者存在着共同点和差异。其共同点主要有: ①两大政策的调控目标是统一的,都属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可采取的政策,是为实现本国既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服务的。 ②都是为社会提供资金的部门,两种政策执行的结果都体现为货币收支行为。 ③都是需求管理政策。 ④两种货币收支之间存在着接合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同点体现在: ①政策工具不同。 ②两种政策部门的资金使用方式和范围不同。 ③作用过程不同。 ④政策时滞不同。 正因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存在着差别和矛盾,所以需要两者之间协调配合。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的方式 ①双紧的搭配方式一般适用于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以致影响到经济稳定正常运转所采用的政策配合措施。 ③紧缩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但消费偏旺而投资不足时的配合方式。 ②双松的搭配方式则主要适用于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经济转入严重萧条的状况,这种政策措施的配合方式可以通过扩大有效需求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这常常是在经济大危机和大萧条之后采用的配合方式。 ④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紧的配合模式是许多国家在调整经济结构时普遍采用过的一种模式。 以上两种“一松一紧”政策的优点在于其有较强的缓冲力,稳定性高,作用惯性小,不会对经济生活产生过大的震荡;缺点是政策导向不甚明确,作用力度较弱,作用时滞较长,一旦调整政策,在一定时期之后才会产生效应。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什么关系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统一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市政策都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手段,都是为促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保持平衡,并以此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能够得到顺利实现,因此两者进行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第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与社会资金运动相联系,共同调节再生产资金的循环,制约社会资金流量和流向; 第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都要通过控制超越当年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达到货币供应量的稳定 第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同属需求管理政策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着相当大的互补性,必须保持密切的相互配合.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每一政策都会受其政策功能及实施范围的限制而难以产生全面的效应,而且在实践中还可能产生政策手段之间的相互掣肘和抵触,

如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财政实施扩张政策而货币实施紧缩政策时,它们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作用会产生相互抵消,反之亦然: 又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时会产生联动效应。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可能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又有可能引起财政预算的不平衡。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性 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范围的不同 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税收增减,发行国债,调整支出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其主要在分配领域实施调节,通过分配领域进而影响生产领域。 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则主要是通过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来实现的,其调节行为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并通过流通领域影响生产领域。 第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上,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强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结构特征。 具体来说,财政政策本身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它对社会需求总量的影响较之货币政策为逊。由于税负及支出规模的调整涉及面大,政策性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并受实现国家职能所需财力数量的限制,因此,由此引起的赤字或结余都不可能太大,这就决定了财政政策对需求总量调节的局限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模式

1.试分析我国当前为什么要进一步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二者协调的主要模式有哪 些?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原则和措施。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和措施。 在我国,财政与银行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1)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 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 (2)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社会消费 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而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再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 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的作用则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 (3)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 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的能力,惟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中央银行。因此,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货币政策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 正是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 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

《西方经济学(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题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搞清二者的基本内容、政策工具及相互关系,明确两者的基本目标,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清财政理论与政策和货币理论与政策的基本内容; 2.完整准确阐述两个基本理论; 3.分析比较时包括相同与区别 时间安排:学习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教学内容后实施。 分值:满分20分。 解题思路: 1.政策目标 2.政策手段 3.货币乘数和财政乘数 4.调控力度分析 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模式和内容(包括协调模式、双紧搭配、双松搭配、一松一紧搭配) 答: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

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 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 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摘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是调整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在当今社会,一国货币总量指的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主要包括现金(或现钞)和银行存款(“存款货币”),其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现金所占比重则很小。因此,所谓货币投放,绝不仅指现钞的投放,而更多的是指存款货币的投放。目前一国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银行购入发钞储备黄金(或其它储备物资);2、央行购买储备外汇;3、央行购买国债或给予政府(财政)透支;4、央行向各类贷款银行发放贷款,或者买入贷款银行持有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等,并通过贷款银行向社会发放贷款;

美国货币政策分析

美国货币政策分析 美国货币政策概述 美国货币政策的实质是服务于本国经济,美联储深刻理解美国资产泡沫是美国多年扩张的货币造成的,主观上希望泡沫永远不会破裂,另一方面通过微调美国经济、消化历史包袱。美国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职责,长期以来由美国的中央银行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FRS)承担。货币政策是美国调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宏观政策工具。美国法律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并保持市值的稳定,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美联储积极运用有关金融工具以尽量减少利率和货币信贷量的变化,努力达到兼顾“充分就业、市值稳定”的两大目标的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美联储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经济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美国经历了数次的金融危机,而因为1907年一个特别严重危机,1913年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建立起了联邦储备银行。今天,美联储的金融体系更广泛,而不仅仅是在确保其金融稳定上。 为了解决银行挤兑问题,为美国担任中央银行,在私人利益之间和政府集中责任之间取得平衡的银行,为了监督和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美国联邦储备局召开会议。为了保护消费者的信贷权利要管理国家的货币供给。 通过货币政策来实现有时是相互冲突的,目标的管理该国的货币供应量实现有时是相互冲突的,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充分就业、稳定的价格,包括预防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温和长期利率为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遏制了系统性风险的金融市场为美国政府和外国官方机构提供金融服务,以存款机构,在经营国家的支付系统方面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为方便各地区的交流付款以应付当地的流动资金需求为了加强美国在世界经济地位。 二战后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展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1、两者的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 2、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央行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 二、联系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1.在储蓄动员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张和货币供给扩张是有内在协调性的。财政支出扩张刺激需求,扩张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发债实现储蓄动员;二是向中央借款,转而投入实体经济,增加总需求。货币供给扩张刺激需求,扩张也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发基础货币,二是通过降低利率实现储蓄动员,增加派生货币。显然,从结构角度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特别是在储蓄动员方面,在储蓄规模既定的条件下,两者的效应不可能同步、同等程度实现。同时启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都在“争夺”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政策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就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就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与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与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与其她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与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财政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她有关部门,她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与开发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则就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与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就是: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就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就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与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就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一、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是调整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在当今社会,一国货币总量指的就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主要包括现金(或现钞)与银行存款(“存款货币”),其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现金所占比重则很小。因此,所谓货币投放,绝不仅指现钞的投放,而更多的就是指存款货币的投放。目前一国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银行购入发钞储备黄金(或其它储备物资);2、央行购买储备外汇;3、央行购买国债或给予政府(财政)透支;4、央行向各类贷款银行发放贷款,或者买入贷款银行持有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等,并通过贷款银行向社会发放贷款;5、贷款银行吸收存款后,除交存央行一定比例的存款保证金或保持一定的备付金存款外,向社会发放贷款,并形成贷款投放的乘数效应;6、央行外的各类银行购买国债、企业债券以及外汇等。另外,从整个国家货币购买力总额瞧,境外资金流入与本国货币流出境内也会影响社会货币总量(这要进行净流入或净流出量的具体分析)。 我国目前货币投放最具有调节余地的渠道,一就是银行贷款,这也就是货币投放最主要的一条渠道;二就是各类银行购买国债并通过财政开支向社会投放货币。其它渠道投放货币的伸缩余地都就是有限的。这里,财政增加向银行发放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增加货币投放(因而也会形成财政投放的乘数效应);财政兑付向银行发放的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减少货币投放(增加货币回笼)。也就就是说,财政收支不仅也体现为社会货币的收付,体现为社会货币的再分配,而且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就是调整货币供应总量的重要渠道。这也就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重要表现。 二、运用两种渠道,有效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特别就是“流通货币量” 一般来讲,社会货币总量就就是以货币表示的社会购买力总额,即社会总需求,但从某一

美国财政政策及其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

最佳答案、美国财政政策及其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 美国的联邦政府财政政策主要由财政部起草,总统府的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也参与制定预算、税收和财政等政策。美国运用财政政策调控的经验: 1、主要运用税收手段进行调节。每当经济萧条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就实施减税政策,减税的手段包括降低税率和缩小税基(如提高起征点、增加免税额等)。里根执政的20世纪80年代,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实施了大幅度减税措施;小布什执政以来,先后在2001年和2003年两次提出了以减税为核心的经济刺激计划,按照该计划,美国10年内的减税总额高达15000亿美元。每当经济增长过快出现过热苗头时,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或减少财政赤字,政府就实施增税政策,增税的手段包括提高税率或扩大税基(如降低税收起征点、减少或取消免税额)。克林顿执政时期,为减少政府财政赤字,保证美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曾将应纳税收入在14万美元以上的夫妻联合申报家庭(单身纳税人应税收入在11.5万美元以上)的边际税率从31%提高到36%,同时规定应税收入超过25万美元以上的部分适用39.6%的最高边际税率。此外,为了支持某个产业发展,美国也会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美国政府通常不用税收优惠来招商引资。 2、严格依法管理财政预算。美国的联邦财政预算由总统府的管理与预算办公室负责编制,报经国会批准。财政预算经国会批准后,财政部可根据经济情况进行微调,但是财政预算支出结构的任何调整都由国会决定,无权变更。 3、政府对发行国债持审慎态度。美国政府对发债很审慎,主要根据财政收支预期进行,每年三月份公布政府的发债情况。美国决定发债是自动形成的,经济好时政府就少发债;经济不好时政府就多发债。不管政策制定者的意图如何,当政府财政紧张时,总统必然要求发债,国会只要求财政部为满足一定支出而融资,而不管采用什么手段。 4、财政政策长期发挥作用。在美国,不管是增税、减税还是调整预算收支的规模和结构,都要启动繁琐、严格的司法程序,必须经国会审批。因此,美国财政政策是长期的供给型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两者在调控对象、执行部门等方面是不同的。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例如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价格手段(降息/加息)或者数量手段(提高/降低准备金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相关政府部门(如中国的财政部、发改委等)通过调节税率或者提高/降低政府开支(例如建设公共设施)等影响宏观需求或供给的政策。 1、制定政策的主体有差别。 财政政策主体是政府,货币政策主体是一国货币当局(一般为中央银行)。 2、政策目标有区别。 虽然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目标,但各有侧重。货币政策侧重于货币稳定,而财政政策多侧重于其他更广泛的目标。在供给与需求结构的调整中,财政政策起着货币政策所不能取代的作用,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在调节收入分配公平方面,货币政策也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只能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来解决。 3、政策手段有区别。 财政政策主要手段是税收、政府公共支出、政府转移支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是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信用控制等。它们在其特性、运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4、政策时滞不同。 政策时滞是指从发生问题、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到政策产生效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任何政策都存在着时滞问题,时滞越短,政策当局越能够对有关情况做出及时反应,政策越能及时发挥作用。按照不同阶段政策时滞可划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从发生问题到政策当局意识到应该采取措施,到政策制定并开始执行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较短。而要变更财政政策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15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一、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1、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 (1)古典经济学家的基本思想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弹性的价格、利率与货币工资的作用下,经济能够经常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对于任何干扰与冲击导致的经济对充分就业均衡的偏离,灵敏的市场机制会有效地运作,使经济迅速恢复充分就业均衡。市场机制在微观方面确实会产生某些低效率现象,但在宏观方面永远是有效的与和谐的。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干预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常常导致经济的更大的不稳定。 (2)古典宏观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萨伊定律 A、萨伊定律的内容 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 Baptiste Say,1766——1832),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 “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的观点,被后人称为萨伊定律。 B、萨伊定律在物物交换经济中自然成立 物物交换经济中,任何产品除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求以外,其余部分总会用来交换其他的产品,从而形成对其他产品的需求。因此,在物物交换经济中,供给一种商品意味着需求其他一些商品。 C、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萨伊定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也同样成立 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萨伊定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也同样成立。货币只不过是交换的媒介,它方便了交换,但不会改变交换的实质。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萨伊定律的表现形式就是储蓄等于投资: 人们的收入扣除消费以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储蓄。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如果说储蓄就是资本的供给,那么,投资就是资本的需求。在利率

机制的作用下,储蓄与投资必然相等。 D、萨伊定律的推论 萨伊定律的一个重要推论是社会不可能产生普遍性的生产过剩,从而不会出现非自愿失业。 (3)萨伊定律被1929——1933的大危机这个经验事实所推翻。 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观点(John Maynad Keynes ,1883——1946。通论,1936) (1)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失业增加,经济萧条。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 (2)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第一、消费不足(消费倾向递减); 第二、投资不足(MEC递减与流动性偏好导致的r不能无限降低): (3)政策主张: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必须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增加有效需求。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种类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个。这些目标相互之间有冲突。宏观经济学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经济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 微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增进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以提高社会福利。 2、宏观经济政策种类 (1)需求管理政策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总需求的波动。总需求不足导致失业增加,经济萧条;总需求过多,导致物价上升,经济膨胀。需求管理政策就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危机前后中美财政货币政策比较

(金融保险)金融危机前后中美财政货币政策比较

金融危机下中美应对措施的比较2008年秋季,随着雷曼兄弟投行宣布破产,壹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自美国华尔街蔓延开来。此次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对于全球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许多国家经济陷入低迷。迄今为止,此次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他们如何应对危机对于全球经济的回复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就来对比分析壹下中美各自的危机应对措施。 壹、危机起因 要想应对危机,首先要分析壹下此次危机爆发的原因。总的来说,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于金融创新风险估计不足,滥用金融杠杆 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造就了它极其丰富的金融产品,从各种期货期权到资产证券化,长期以来对于这些产品的风险估计不足造成了大量资金的涌入,壹旦市场脱离预期,就使得大量投资亏损。此外,美国投资者普遍采用杠杆投资,举例来说,壹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仍欠

15亿。假设它盈利和亏损的机会各为壹半,那么期望值是45*0.5+(-15)*0.5=15,从数学角度来见,这是壹个很合理的决策。可是壹旦危险真的来临,投行们是完全没有能力来避免损失的。 2、资产流动性过剩 2000年左右美国的房地产行业相当热门,涌入大量炒房者。炒房者钱不够便向贷款X公司借贷,且以住房为抵押。而房地产市场也是有风险的,于是贷款X公司为分担风险找到美国财经界的领头大哥——投资银行,进行融资。投资银行为分担风险发放CDO债券(利率极高)给避险基金,让债券的持有人——避险基金的投资者来分担房屋贷款的风险。避险基金为分担风险,找到AIG为代表的保险X公司购买CDS保险,且且创立CDS基金,由于美国的房地产壹路飙升,CDS基金相当赚钱,结果这个基金可卖疯了,各种退休基金、教育基金、理财产品,甚至其他国家的银行也纷纷买入。当时间走到了2006年年底,供需关系发生深刻变化,风光了整整5年的美国房地产终于从顶峰重重摔了下来,这条食物链也终于开始断裂。因为房价下跌,贷款利率的时限到了之后,先是普通民众无法偿仍贷款,然后贷款X公司倒闭,避险基金大幅亏损,继而连累AIG保险X公司和贷款的银行,花旗、摩根相继发布巨额亏损报告,同时投资避险基金的各大投资银行也纷纷亏损,然后股市大跌,民众普遍亏

财政政策与最新货币政策

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的途径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政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97年以来,我国有许多学者对旨要克服通货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试从对策论的角度探讨提高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途径或措施问题。 一、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微观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满足了这种定语限制的经济主体是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或者说相容的,反之则反是。这几个看似简单的修饰语,可以作为判断经济主体是否市场化的标准。以此标准来衡量,目前我国各种经济主体尚未实现市场化或者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换言之,目前我国经济的微观基础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或者说是不完全相容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手段,而宏观调控手段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计划”手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

者是—种对经济的事前规制,因为它是计划者对被计划者的直接控制,所以它发挥作用不需要市场作为媒介。而前者即宏观调控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导致经济总量非均衡对政府提出的调控经济的内在要求,以减少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的时滞所产生的高昂成本。可见宏观调控既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又是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同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又必须以市场行为人能够对各种市场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为前提。这就是说,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基于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完善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上的。那么,要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就必须首先改善这种微观基础,具体包括: 1.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从宏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和结构性调整。这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以全面收缩国有企业的经营战线,使其尽可能地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让位给比它具有更高效率的其他所有制企业。这既是非国有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有企业自身和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事实上,国有企业的巨额亏损不仅使中央和地方财政难以承受,也给银行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为一个充斥着不可持续的信用扩张的经济结构以及一个充斥着大量的不良债权的经济体系都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一个很明显的经验事实是,在传统国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可以說是總體經濟學中最重要的課題。在九十一年的學測中,也出現了這樣的題目。(91學測社會科第69題)由於這是比較屬於經濟學專業領域的問題,不在傳統的高中歷史或公民的教材中,大多數的高中課本也就沒有把這個問題講清楚。為了各位同學以後能夠更清楚地了解社會上的經濟問題,本書在此將這兩種政策作一個比較清楚的說明。 1. 財政政策︰所謂的財政政策,就是指政府以財政手段,也就是擴大或削減政府支出去影響經濟活動的政策。一般來說,所得低於充分就業水準的時候,也就是所謂景氣不好的時候,可以利用擴大政府支出或減稅的手段來刺激產出,稱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相反的,在景氣過熱,國民所得高於充分就業水準的時候,可以減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稅賦,以降低總需求,並抑制物價膨脹,稱為緊縮性的財政政策。(contractionary fiscal policy ) 財政政策的理論基礎是凱因斯的理論,根據凱因斯的理論,由於工資受到非市場因素的影響(例如工會),因此沒有向下調降的可能。如果要解決失業問題,只有從提高總需求著手。總需求是由民間消費、政府消費、投資和出口淨額構成的,政府能作的,就是直接增加政府消費,或是透過減稅的手段來提升民間消費和投資。在提高總需求的同時,免不了要付一些物價上漲的代價,但是這是值得的。 大多數的政府都是凱因斯學派的信徒,日本在對付近十餘年來不景氣的時候,提出了許多次的振興景氣方案。而日本在過去的經濟成長,也確實是由出口所帶動的。至於我國,在行政院張俊雄院長任內提出八一○○行動方案,也就是根據這一套理論。 (2)貨幣政策︰所謂貨幣政策,就是指透過調整利率和控制貨幣供給量等手段來影響經濟景氣的做法。財政政策的主導權在行政院,貨幣政策的主導權則在中央銀行。在介紹貨幣政策之前,要先把利率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什么是财政政策 1.概念: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 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2.财政政策的内容 ◆社会总产品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预算收支政策 ◆税收政策 ◆财政投资政策 ◆财政补贴政策 ◆国债政策 ◆预算外资金收支政策等 3.财政政策的种类: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 (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4.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什么是货币政策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货币政策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

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区别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学年论文论文题目: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区别 学生姓名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x 分院 xxxxxxxxxx 专业名称 xxxxxxx 班级xxxxxxxxxx 学号 xxxxxxxxxx 2013年 4月15日

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区别 摘要: 美国具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较为成熟的货币政策操作经验, 我国仍处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的尝试阶段, 尚未形成市场化利率。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 分析中美货币政策效果异同及形成的原因, 对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操作和改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有效性比较借鉴金融市场借鉴意义经济增长我国现阶段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monetary policy Abstract: the United States has developed financial market and mature monetary policy operation experience,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intermediate target of monetary policy and policy tools attempt stage, has not yet formed the market interest rat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in both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reasons of the form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esent stage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operation and improvement. Key words:effectiveness;comparison;financial market

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毕业论文

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毕业论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公共管理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以下数据来自中央银行的统计或估算和财政 部); 在 现在的经济社会中,宏观经济政策已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 宏观调控的手段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者都是通 过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从而实现宏观调控,使得经济健康的发 展或缓解经济发展的极端现象和失调现象。 要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给经济带来影响,首先要了解其 定义和内涵,以及这两种政策所使用的工具。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 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税收的变动是指改变税率和利率的结构,在 经济萧条时通过减税促进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消费,刺激需求 增加,让经济社会逐步恢复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使经济步入正轨。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 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在经济社会中,投资与利率是成反 比的,即利率越小投资量越大,人们认为此时投资有利可图,所以都愿 意投资。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降低利息率,这时大部 分人只愿将钱用来投资而不愿用来储蓄,所以货币的供给量也就相应的 增加,从而带动社会需求,使经济恢复正常。如果经济社会发生通货膨

胀时,中央银行又可以提高利息率,让人们把钱储存到银行,从而减少流通的货币量,进而减小需求。 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税收政策、公债政策、购买支出政策,转移支付政策等政策。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中央银行贷款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等政策 那么2005-2009年间我国实现过那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呢这些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呢 以下是来自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的数据;2005年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现行年利率%下调到%,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维持%不。同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一是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倍,商业银行法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二是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 2006年4月28日,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个百分点,由%提高到%。2006年8月19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个百分点,由%提高到%;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个百分点,由%提高到%;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同时,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