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印象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印象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印象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印象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印象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摘要近年来,关于印象管理的研究在社会学、心理学、组织学、管理学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文章就印象管理的概念和其发展过程作了回顾,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关于印象管理的理论成果,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的研究。

关键词:印象管理,理论模型,影响因素

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大都期望能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并进而能够控制、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印象管理正是基于在解释这种人际互动中非常普遍的心理现象而提出的。自我呈现等理论模型的建构,为进一步研究印象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框架和测量手段。印象管理从最初20世纪50年代提出时的边缘化概念,到80年代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人际行为的核心概念,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广泛的社会现象领域。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和理论回顾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是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知觉的过程。(1)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试图尽力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社会所期望的一面,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帮助我们成功地与人交往。比如,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和社交场合中的形象,这种形象包括语言、仪态、穿着、动作等。目前,在求职面试中,印象管理被广泛地应用。求职者通过策略性地呈现形象、语言和行为等,从而帮助求职者在短期内在他人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事实上,印象管理是一种塑造、控制并维护自身形象的带有功利色彩的实用工具。

关于印象管理这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马基雅维里(Machiavelli,1469—1527)。他在《君主论》中提到,“一位君主能够征服并且保持那个国家的话,他所采取的手段总是被人们认为是光荣的”。他的思想被后人称为马基雅维里主义(machiavellianism),推崇权术和谋略。这一思想反映了“马基雅维里对如何控制人类行为的理解。对现代社会心理学中有关‘印象管理’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真正对印象管理这一概念和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的首推美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他通过系统的观察和分析于1959年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一书中提出了这一理论。“他将个体和群体在他人面前努力产生并维护理想印象的过程比作一种戏剧表演,并用一种戏剧学的术语分析(个人剧班)和群体(特指剧班)的各种技术”。(3)戈夫曼认为“印象管理就像戏剧”,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一个角色,通过一套细致的对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的选择,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4)他指出印象管理存在于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并指导着我们的行为,帮助我们预期别人对我们的希望是什么。正是戈夫曼对于人的社会角色提出拟剧化的观点,从而开

(1)胡近,吕晓俊.公共组织行为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娟娟.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

(3)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启了后来人们对于印象管理的一系列研究。

20世纪60、70年代,Jones及其同事则把自我表现扩大到包含企图控制他人对自己的个人特征的印象。这一思想引起了心理学家对印象管理的兴趣,改变了印象管理一直属于社会学范畴的地位。(5)但在这一时期,印象管理仍旧被看作一个边缘性概念,多被用于与广告、商业、政治等领域有关的研究。

印象管理概念的研究得到明显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Arkin(1981)认为印象管理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互动情景中,计划、采纳和执行一种传达自我形象的过程和方式”,并提出人们并不是寻求社会赞许性身份,有时人们为了保护有权力的重要人物的安全,也会强调自己的弱点和依赖性。(6)Baumeister(1982)认为,印象管理是“利用行为去沟通关于自己和他人间的一些信息,旨在建立、维持或精练个体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他把印象管理从概念的好奇性地位转向把它看成一个根本的人际过程的科学分析。(7) Jones(1982)提出把策略性的自我表现定义为:受到权力增长动机影响的,被个体设计来去引发他人对自己的特质进行归因的行为特点。(8) Tetlock (1985)等认为印象管理是“人们使用了造成受赞许的社会形象或社会认同的策略”。Schlenker(1985)提出了期望-价值模型,他认为印象管理是“有意或无意试图控制在真实或想象的社会互动中所反映的印象”。(9)Leary和Kowalski(1990)提出了印象管理的两成分或两过程模型,他们认为过去关于印象管理的不同定义和研究都包含或体现了印象动机和印象建构两个不同的成分或过程,从而使印象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更为成熟,为后来学者对印象管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10)

总的来说,印象管理研究已经渗透到人际行为研究的各个领域,就过去有关印象管理的研究,根据其研究取向可分为人格心理学研究取向、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交互作用研究取向等三大类。人格心理学研究取向,强调印象管理与稳定的人格特质或结构有关,认为印象管理中的个体差异,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这种心理结构造成的。这类研究包括:社会期望理论、自我监控理论、自我呈现理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研究情境对个体印象管理行为的影响,主要包括交往对象对印象管理的影响、交往情境对印象管理的影响。交互作用研究取向,认为印象管理策略或行为很多,传送同一种印象使用的策略和策略组合也各不相同,个体在特定情境中使用哪一种策略或行为,是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11)

近20多年来,随着对印象管理概念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印象管理在人际过程中是一个核心概念,是科学分析基本的人际过程的重要工具和理论,并将其广泛应用到社会现象领域的研究。研究者开始把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观点应用于组织行为研究,也用来解释个人情绪和行为问题、整形外科手术、组织及组织公民行为、互联网上的互动行为等。随着印象管理观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际行为研究,自我呈现的研究也漫延到临床和咨询心理学。(12)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就印象管理这一领域展开了研究,并在建构模型和其测量、相关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5)刘娟娟.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

(6)刘娟娟.大学生的印象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5.(7)张进宝.研究生印象管理的实证研究——基于两所高校研究生的调查分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27(2).

(8)罗殿军,李佳晏.不同组织文化的印象管理策略.管理学家,2010(12).

(9)刘娟娟.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

(10)刘娟娟.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

(11)肖崇好.印象管理研究取向与理论模型.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5).

二、印象管理的主要理论模型及测量

到目前为止,印象管理模型的建构和研究,有四个模型影响比较大:关系沟通理论、综合印象管理模型、自我呈现过程模型、印象管理控制论模型。(13)其中,Leary 和 Kowalski提出的自我呈现过程模型则被更为广泛地采用。该模型认为印象管理(自我呈现)有两个方面:印象动机和印象建构。印象管理的动机是指人们想操纵和控制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的意愿程度。(14)个体印象管理的动机水平将依赖于印象与个人目标的相关性、这些目标的价值、一个人期望留给他人的印象和他认为已经留给他人印象之间的差异等因素。(15)印象建构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选择要传达的意象和怎样做。(16)印象管理的自我呈现理论其主要测量工具包括:自我呈现量表(Self-Presentation Scale,SPS),测量人们在印象管理中使用归因技术或排除技术的倾向性。自我呈现技巧量表(self-presentation tactics scale),把自我呈现技巧分为防御技巧和宣称技巧两个关联密切的独立部分。完美自我呈现量表(perfectionist self-presentation scale),该量表包括完美主义的自我拔高,不展现不完美,不暴露不完美三个部分。(17)

随着对印象管理的研究深入,国内也有学者在自我呈现过程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印象管理过程分为五个组成部分比较合理,即印象管理动机、印象构建、自我呈现行为、印象评估及反馈调节、印象监控等五个环节。这一新构建的印象管理模型,为解释印象管理中的诸多现象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帮助人们梳理印象管理过程中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18)

三、印象管理的影响因素

自我呈现过程模型的印象动机和印象建构的两个过程按不同原理运转,受不同的情境和人格因素的影响。印象动机是三个因素的函数:一个人想留下的印象与实现目标的相关性、期望结果的价值、当前社会形象与期望印象之间的差距。(19)印象动机的三个因素是激励与印象管理有关的行为过程。研究证明,越是与个人目标相关密切的印象,越是有价值的目标,当前社会形象与期望印象之间的差异越大,个体的印象管理的动机水平就越强。(20)

印象建构受五个因素的影响,它们决定人们选择试图要构建的印象类型,是决定这些行为的内容的过程: 自我概念,期望或不期望的同一性形象,角色限制,目标价值和现有社会形象。(21)前两个因素是内在变量,后两个因素是人际变量。(22)除了上述两过程模型中所涉及的相关变量外,对印象管理的具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或变量,还有性别因素、人格因素、情境因素等等。

1、性别因素。有关社会心理学对性别差异的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关心自我

(13)肖崇好,张义泉,舒晓丽.印象管理模型的建构.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印象管理.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

(15)[美]弗雷德·鲁森斯.组织行为学(第9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16)胡近,吕晓俊.公共组织行为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7)肖崇好.印象管理研究取向与理论模型.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5).

(18)肖崇好,张义泉,舒晓丽.印象管理模型的建构.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9)肖崇好.印象管理研究取向与理论模型.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5).

(20)印象管理.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

(21)[美]弗雷德·鲁森斯.组织行为学(第9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表现,女性和男性常常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印象管理。印象管理的印象动机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而印象建构维度上则存在性别差异。(23)

2、人格因素。不同的人进行印象管理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人格因素上的个体差异对于印象管理的影响是明显的,人格在印象管理过程中是重要的中介变量。其中,自尊水平、自我监控能力、控制点、归因与印象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1)印象管理具有保护自尊的功能,个体的自我保护策略与低自尊水平有关。自尊的个体差异对自我表现风格具有预测作用,尤其是对一般意义上的自我表现和保护性自我表现而言。(2)自我监控对印象管理有重要影响:个体自我监控的水平会影响他们的印象管理水平,并成正相关;个体的自我监控水平会影响印象管理行为的选择和具体印象管理行为的效果,不同自我监控水平的人在使用具体的印象管理策略上也有不同的效果。(3)控制点会影响个体的印象管理策略,内控者比外控者更可能进行印象管理,更可能使用肯定性印象管理策略,而外控者更可能对消极结果使用解释性策略。(4)归因是社会赞许的维度之一,个体试图让别人认为他们有良好的、令人满意的、符合社会规则的特点。研究发现,在选择性面试或具有评估性的公众情境下,外部归因也可能传达个体不能或不愿意为以前的错误承担责任的印象。相反,内部可控性归因,可能会传达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因此可能更有效地控制环境的印象。(24)

3、情境因素。其主要涉及三方面:情境的公开性、个体对表现结果重要性的知觉、任务的本质和结果反馈。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情境的公开性,以及自我监控、社会性焦虑及情境公开性与印象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情境公开性不仅对印象动机管理具有单独的效应,它还可能是自我监控和印象管理的一个调节变量。(25)

四、未来研究的展望

印象管理概念和理论自提出以来,受到了社会学和心理学界的关注。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印象管理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得到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但在目前,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依旧存在以下几个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1、印象管理过程模型的建构。要全面理解印象管理行为,需要对印象管理过程进行系统而精细的建构。一方面,自我呈现过程模型出现的较晚,整个模型还没有得到系统的实证研究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已有的研究建构新的印象管理过程模型,用以指导实证研究并解决如下问题。第一,印象管理的动机是什么。如果外在因素是触发印象管理动机的主要因素,其相关的易感性人格因素有哪些。第二,印象管理过程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印象管理是如何把抽象的特征具体化,变成具体的行动,然后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方式表现出来。第三,印象整饰和印象维持。在初次交往或交往初期,留给对方非期望的印象后,行为人在接下来的交往中会如何行动来改变留给他人的印象。第四,印象监控。印象管理过程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过程,对印象过程的监控可能发生在多种水平,需要在自动与控制两个水平探讨触发印象监控的内外部条件、行为调节机制。(26)

2、有关印象管理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从文献来看,已有印象管理的各种研究只涉及到很少几个变量,大多只是考查其他变量如自尊、自我监控、控制点、情境等与整体的或普遍意义上的印象管理行为的影响,而缺乏这些变量与印象管理的不同成分

(23)刘娟娟.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

(24)刘娟娟.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

(25)刘娟娟.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

或过程之间关系的研究。(27)对变量之间的关系没有严格要求,这样很难确定所研究变量在整个印象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起作用的机制和方式。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能囊括所有变量的架构图,来帮助我们全面理解、准确预测和控制印象管理行为。(28)因此,进一步考查其他因素对印象管理的不同过程的影响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3、关于印象管理个体差异的研究。印象管理涉及到许多影响因素,有着不同的行为表现及行为后果。从行为表现来看,印象管理存在个体间差异(行为在不同情境中保持相对稳定),也存在个体内差异(行为随情境变化)。但在人格心理学研究探讨印象管理涉及个体间差异时,把印象管理策略看成是稳定的人格来测量,普遍存在量表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低,预测效度较差等问题。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主要探讨的是印象管理的个体内差异,它没有涉及个体间差异,不能解释为什么同一情境下个体间会有差异。所以,印象管理的个体差异,可能存在于印象管理的不同水平上。(29)

4、测量方法还有待改进。迄今为止,用来研究印象管理的方法大多是问卷调查法,很少对个体的印象管理行为进行直接测量(如观察个体在不同情境下印象管理策略的类型,观察其特定时间内使用印象管理的次数等)。采取自我报告式的问卷调查可能不够客观,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印象管理策略的使用。因为存在个体有意或无意地没有真正报告自己是否采取了印象管理策略的可能。因此,印象管理的研究方法还有待改进。(30)

5、本土化的研究相对缺乏。国内对印象管理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在理论上主要是借鉴西方,而且在方法上也缺乏权威的适合本土化的测量工具。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国外的研究并不能代替本土的研究。有研究表明,在印象管理上对于美国人等西方文化来说,强调能力和人际关系两个维度。而在中国语境下的印象管理则更强调社会道德和人际关系。(31)中国的儒家伦理的道德价值取向和深层次的文化心理是研究中国人印象管理的重要背景。虽然近年来,国内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对于符合本地文化的印象管理研究,还有很大一部分的研究领域存在空白。

参考文献:

(1)胡近,吕晓俊.公共组织行为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娟娟.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

(3)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刘娟娟.大学生的印象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5.(5)张进宝.研究生印象管理的实证研究——基于两所高校研究生的调查分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27(2).

(6)罗殿军,李佳晏.不同组织文化的印象管理策略.管理学家,2010(12).

(7)肖崇好.印象管理研究取向与理论模型.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5).

(8)肖崇好,张义泉,舒晓丽.印象管理模型的建构.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印象管理.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

(10)[美]弗雷德·鲁森斯.组织行为学(第9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7)刘娟娟.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

(28)肖崇好.印象管理研究取向与理论模型.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5).

(29)肖崇好.印象管理研究取向与理论模型.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5).

(30)刘娟娟.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

(31)张进宝.研究生印象管理的实证研究——基于两所高校研究生的调查分析.江苏教育学院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1.数据:未经整理的、可被判读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样本等。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始于对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的信息准备,即当接收者了解物理符号序列的规律,并知道每个符号或符号组合公认的指向性目标或含义时,便可获取一组数据载荷的信息,亦即数据转化为信息。数据+背景=信息 2.信息:在特定情况下经过整理的、表达一定意义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信号等。信息是数据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3.知识:在信息这一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见解、认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收者的知识。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取决于接收者的信息与知识准备。信息只有同接收者的个人经验、信息与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收者的个人背景整合才能转化为知识。信息+经验=知识。 可以认为,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知识的原材料,数据涵盖范围最广,信息次之,知识最小。

项目进度管理研究报告

【文章摘要】随着项目管理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国内对项目管理的认识也日益深刻,但是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项目进度管理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正是基于这个背景,我们通过对国内外项目管理研究状况和项目进度管理研究的梳理,对项目进度管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利于项目管理的研究和应用的推广。 【关键词】项目管理进度管理研究展望 一、项目管理研究动向 现代项目管理概念起源于美国,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终于在上世纪50年代末形成了一门关于项目资金、时间、人力等资源控制的管理科学,也就是现代项目管理学。我国从80 年代初开始接触项目管理方法,但对于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重视不够,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最初主要应用于建筑行业,因此项目管理的应用研究也大多集中项目管理论文在工程施工过程的项目管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项目管理作为现代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行业也逐渐开始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使得我国的项目管理在最近 20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项目管理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近年来,国际上项目管理研究与应用发展主要呈现“四化”趋势:(1)内容完善化:项目管理的内容最初主要针对项目执行阶段的管理,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目前已经扩展到全面、系统地思考整个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启动、计划、执行、控制、一直到项目收尾。 (2)应用多样化:项目管理最初主要应用于建筑、国防、航天等少数行业,尤其是工程管理中的项目管理应用尤为广泛,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项目管理的应用范围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广泛应用于IT 、石化、制药、电力、交通等行业。 (3)体系丰富化:随着项目管理应用范围的多样化,项目管理的体系也得以不断的丰富,其理论与方法在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领域的过程中得到迅速的发展,逐渐成为集多领域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不仅包括一些通用的项目管理基础知识,更涵盖了诸如工业工程、系统工程、决策分析、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理论等管理知识。 (4)手段信息化: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和现代信息手段的不断发展,项目管理手段的信息化水平也得以快速发展,通过各种类型的项目管理软件,对项目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收集、储存、检索、分析和分发,从而达到改善项目生命期内的决策和信息的沟通,提高项目管理目标。 二、项目进度管理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展望 虽然项目管理得以不断扩展和应用,但是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进度管理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有关项目进度管理的研究大多是在项目管理文章中加以论述,篇幅不重。但是,很多作者从其他角度对项目进度管理的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侯永刚从控制科学的角度,对项目管理进行了研究;王清波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有效控制系统模型,对项目整个目标系统的有效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丁乐群等从奖惩机制的影响因素出发,建立了项目管理的奖惩机制数学模型,对项目进度管理实施中的奖惩进行了研究;马国丰等从约束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项目进度延迟的原因,对制约因素在项目进度管理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汪强从信息化的角度,对进度控制的模型进行研究,以期探索进度控制的信息化;俞宗卫从进度控制理论的角度,探讨减少进度失控问题的方法;邹琼从六西格玛管理的角度,去探讨其在项目进度管理中的

当前国内信息资源管理的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当前国内信息资源管理的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 本文通过搜索国内信息资源管理相关论文,分析并得出当前国内信息资源管理的五类热点问题,分别是:档案信息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和图书馆,并对每个热点的现状或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然后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或意见,最后,结合搜索到的论文的内容,对这五类热点问题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字信息资源管理热点信息化 引言 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吸引着众多学者和管理人员的关注,学术界也从不同角度对信息资源管理进行探讨,因此,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涉及到非常多的类别。本文的热点内容的来源基于《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现状分析》一文通过用共词分析法、战略坐标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得出,由于此文发表于09年12月,本文将对09年以后的内容作相应的补充,并且对于热点的本身及其发展趋势将做进一步探究。 一、当前信息资源管理热点的类别 以中国维普数据库为论文检索源,检索出609篇相关论文,通过共词分析法、战略坐标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得知在中国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有档案信息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和图书馆等5大类。这五类的研究已经比较稳定,是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与核心。在同样的数据库以同样的方法检索出43篇2009-2010年相关论文,通过比较分析,信息资源管理的热点的总体类别没有多大变化,但研究的内容更加深入,已经涉及到面向信息资源管理的云计算性能分析、无线网络等方面。 二、当前信息资源管理热点的概述 1.档案信息化 1.1 概念 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换句话说,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为重心向以档案信息为重心转变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档案部门,从而极大地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现代化水平。 1.2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1)数据的异构性。由于数据的来源、特殊的属性、复杂的内部结构以及特殊的处 理方式使得统一管理极为复杂。 (2)高度的分散性。围绕一个主题的相关资料分散在各个部门或单位。比如,建设 局有财务报表,税务局也有财务报表,单位移交中也有财务报表,这样移交时 出现了重复信息、无差异化数据。如何尽快筛选出有价值信息,合理管理和利 用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实现知识共享是对我们的挑战。 (3)管理的滞后性。档案信息化的核心在于对档案管理的业务流程的精简、优化、

珠海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珠海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珠海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化肥行业典型的产业链模式为“资源企业—单质肥企业—水溶肥、复 混(合)肥企业—农资公司/个体工商户—种植者”,以各级农资公司、经 销商、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分销商在化肥销售体系中起了主要作用,形成 了化肥企业产品销售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该水溶肥项目计划总投资3272.4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836.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68%;流动资金435.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32%。 达产年营业收入4041.00万元,总成本费用3044.09万元,税金及附 加62.90万元,利润总额996.91万元,利税总额1197.31万元,税后净利 润747.6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49.6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46%,投资利税率36.59%,投资回报率22.85%,全部投资回收期5.88年,提供 就业职位66个。 本文件内容所承托的权益全部为项目承办单位所有,本文件仅提供给 项目承办单位并按项目承办单位的意愿提供给有关审查机构为投资项目的 审批和建设而使用,持有人对文件中的技术信息、商务信息等应做出保密 性承诺,未经项目承办单位书面允诺和许可,不得复制、披露或提供给第 三方,对发现非合法持有本文件者,项目承办单位有权保留追偿的权利。

...... 国外对水溶性肥料的研究较早,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温室中的蔬菜、花卉、各种果树以及大田作物的灌溉施肥,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高尔夫球场等。1965年,美国公布了一项片状水溶性肥料的生产专利;1988年,美国TVA国际化工集团公司申请了高浓度氮硫悬浮肥的生产专利。我国水溶性肥料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本上与复混肥料同步,从20世纪90 年代开始我国灌溉施肥的理论及应用技术才日渐被重视。到目前为止水肥 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已经由过去局部试验、示范发展为大面积推广应用, 辐射范围扩大到西北、东北和华南地区,水肥一体化从当年的“高端农业”、“形象工程”开始向普及应用发展。经过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 及创新,水溶肥产品生产工艺从掺混仿制发展到按照配方精确计量,向先 进的工艺技术转变,生产装备、技术工艺逐渐成熟。一批质量优、讲信誉、服务好的行业龙头企业逐渐被种植者接受、认可,一些水溶肥行业优质品 牌开始树立起来,水溶肥行业进入加速成长期,正在由小作坊生产,向现 代企业生产转变过程中。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水溶肥施用作物的 面积越来越大,水溶肥产业也在发展壮大。目前中国水溶性肥料的产地主 要集中在新疆、山东、四川等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较大的省份,尤其是滴 灌节水面积最大的新疆地区;销地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内蒙等西北干 旱区和东北、西南、华南等地。

人工湿地的国内外现状

---------------------------------------------------------------最新资料推荐------------------------------------------------------ 人工湿地的国内外现状 人工湿地的国内外现状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s) 是20 世纪70 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 兴起于荷兰、丹麦、英国等国家,80年代从欧洲到美洲、澳洲等地区和国家都广泛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前,在美国有600 多处人工湿地工程用于处理市政、工业和农业废水, 400多处人工湿地被用于处理煤矿废水, 50多处人工湿地用于处理生物污泥,近40处人工湿地用来处理暴雨径流,超过30处人工湿地系统用于处理奶产品加工废水 ;在丹麦、德国、英国各国至少有200处人工湿地系统在运行 ,新西兰也有80多处人工湿地系统被投入使用。 其特点是: 出水水质好, 具有较强的氮磷处理能力, 运行维护方便, 管理简单, 投资及运行费用低。 据有关资料显示, 人工湿地投资和运行费用仅占传统二级生化处理技术的10%~50%。 比较适合于资金少、能源短缺和技术人才缺乏的中小城镇和乡村。 人工湿地是一种为处理污水而利用工程手段模拟自然湿地系统建造的构筑物, 在构筑物的底部按一定的坡度填充选定级配的填料( 如碎石、砂子、泥炭等),池底坡降及填料表面坡降往往受水力坡降及填料级配的影响, 一般选值范围为1%~8%。 1 / 6

在填料表层土壤中种植一些处理性能良好, 成活率高, 生长周期长, 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 如芦苇) 。 人工湿地类型人工湿地因水流方式的差异大致可分为 3 类: 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和垂直流湿地。 表面流湿地( Surface FlowConstructed Wetland) ,是一种污水从湿地表面漫流而过的长方形构筑物, 结构简单, 工程造价低; 但由于污水在填料表面漫流, 易滋生蚊蝇, 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 而且其处理效率较低。 潜流湿地( Subsurface Constructed FlowWetland) ,污水在填料缝隙之间渗流, 可充分利用填料表面及植物根系上生物膜及其他作用处理污水, 出水水质好。 由于水平面在覆盖土层或细砂层以下, 卫生条件较好, 故被广泛采用。 潜流湿地一般设计成有一定底面坡降的、长宽比大于3 且长大于20 m 的构筑物, 污水流程较长, 有利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发生, 脱氮效果较好。 或方形构筑物, 污水的流程较短, 反硝化作用较弱, 且工程技术要求较高。 由于垂直流湿地可方便地采用工程手段来改善系统的供氧状况, 提高布水均匀性, 营造更加有利于硝化和反硝化发生的系统环境, 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垂直流湿地(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污水沿垂

文旅项目建设进度管理的应用研究

文旅项目建设进度管理的应用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家相继出台了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美丽特色小镇建设、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在现状调研的分析提出问题的同时,结合项目特点开展 了项目建设进度管理中问题原因分析、对策制定实施等要点,对项目进度计划管 理的制定、实施、检查、优化控制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探讨了项目进度管理 的理论和管理精髓;发现项目进度管理在项目整体发展生命周期中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文旅产业;进度管理;进度计划;进度纠偏 低碳经济时代,文旅产业逐渐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优先发展的“绿色朝阳产业”,其 产业融合发展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升级和结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日照东 方太阳城文旅项目是日照市实施“旅游富市”战略的头号工程、加快推进新旧动能 转换的骨干项目、山东省“仙境海岸”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入选国家旅游局优 选项目库;2017年被确定为第五批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对日照东方太阳城文旅建设项目的进度管理进行研究,具有时代特性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项 目建设管理全过程包括可行性分析、征地拆迀、立项论证、规划设计、手续办理、招投标、施工策划、建设施工、验收交付、融资运营、营销宣传、运营维护等一 系列的工作环节。只有真正做到各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协调统一,才能完 成开发项目的预期目标,取得预期投资回报。项目进度计划是最能够体现项目效 率和时间价值的指标,同时也是一条统筹各项工作环节和内容的关键工作线。 项目建设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建设项目投资、质量、 合同、信息和组织协调等管理内容同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进度管理 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项目进度工期目标,编制工期节点进度计划和资源需求 供应计划,进行进度节点控制。在与质量、投资目标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实现总 进度工期目标。也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制定出合理、经济的进度目标计划,并检 查实际执行情况,若发现实际情况与计划进度发生偏差,就及时分析原因,并采 取必要的措施对进度偏差进行调整或修正的过程。项目建设进度管理目标就是为 了实现最优工期目标,多快好省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对项目建设进度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项目进度管理是项 目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关键工作线。当项目的规划设 计方案一经确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最核心的工作主线就是进度计划管理工作, 所有可变因素都要围绕项目进度计划进行资源配置和整合。项目的资金管理、质 量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都要围绕进度计划展开。其次,项目进度管理是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实现目标、提升管理水平最重要的体现 形式。能否实现项目目标投资收益,时间进度是一项关键性因素。通过实施进度 计划管理可以促使各项管理工作在管理工具、管理措施、管理强度上进一步提升 水平,在各个环节采用现代项目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使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从“管理项目”走向“项目管理”。项目进度管理对我国当前文旅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具有时代价值意义。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同比增长10.8%。我国国内旅游人数、旅游业收入和投资总额呈连年上涨趋势。“十三五”期间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2.1万亿元信贷支持。12家金融 机构联合推出1397个全国优选旅游项目,总投资1.6万亿元”。文旅产业成为促

新型喷灌机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关键词:喷灌机、卷盘式喷灌机、绞盘式喷灌机、卷盘喷灌机、喷灌设备、长尾词:厂家、价格、哪家好、多少钱、哪家先进、、、等等 企业介绍: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集农业全程机械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行业龙头企业,拥有进出口权,“农哈哈”商标是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历经37 年的发展,产品覆盖耕作、播种、植保、灌溉、收获、粮食烘干六大类农机产品;厂区占地面积300多亩,员工1000余人,产值近 3 亿元。 2013 年,农哈哈公司开始涉足农业节水灌溉领域,并开创了中国智能卷盘式喷灌机的时代,引领国内卷盘喷灌技术的发展潮流;2015 年,农哈哈公司从欧洲引进国际先进的喷灌技术,后经研发和创新,成功推出适合中国农业的新型卷盘平移式淋灌机,是国内唯一一家全套引进国外先进喷灌技术并实现国产化的灌溉产品,为中国卷盘式喷灌机贴上了节能、高效、节水的标签。 2017 年,农哈哈公司成功开发了智能化固液态施肥机,与新型卷盘平移式淋灌机配套使用,实现水肥一体化作业。目前,在国内是唯一能够在卷盘式喷灌机上应用智能化固液态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产品。新型卷盘平移式淋灌机核心技术:节能:驱动装置采用扼流(直冲)式水涡轮,水能动力转换率70%以上,相比传统侧冲式水涡轮动力转换提高了约 1.5 倍,入机水压只需0.25Mpa 就可正常喷洒作业。 减速装置采用6档变速齿轮箱,提升传动扭矩,降低驱动力需求;回收速度可调范围4-105 米/小时,满足不同作物浇水量需要。 高效:喷洒装置采用40 米幅宽30个8 毫米口径喷头的淋灌架,出水量50 立方米/小时,作业效率 2.5-4 公顷/昼夜。 节水:淋灌架喷洒装置离地距离约 1.5-1.8 米之间,低压喷洒,水滴无雾化,水份蒸发小于5%。 应用广泛: 1:抗风性能强:淋灌架喷头离地距离较低约1.5 米,且水滴无雾化,在5-6 级风天气情况下可正常喷洒作业,特别适合北方地区春季多风天气浇水作业。(配1张风中作业场景图片) 2:低压喷洒对幼苗无伤害:淋灌架上喷头的水压为约0.03-0.05Mpa,低压喷洒且喷头离地距离低,水滴落地时间短,冲击力小,对作物幼苗无伤害,软杆作物不倒伏,

人工湿地技术研究现状

人工湿地系统是将污水引到人工建造的类似于沼泽的湿地上,在一定的填料上种植特选的植物,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的根脉和其周围土壤微生物来联合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流经湿地时大量的污染物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而被除去。芦苇和香蒲在人工湿地中被广泛使用,它们既是中国北方与南方的常见物种,也是国际公认的最佳湿地植物。 作为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态系统,人工湿地以其建设运营成本低、去污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工艺简单、组合多样化等优势,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褐煤热解、油砂废水、矿山废水、奶品加工、食品工业、造纸废水、烃类废水和垃圾场渗滤液净化处理等方面。 国外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展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1903 年建在英国约克郡Earby的湿地系统,它持续运行到1992 年;1953年,德国Seidel 在研究中发现,芦苇通过其根区产生微生物活性的区域作为生化反应器来转化、降解有机物,可以去除污染物。1972年Kickuth提出了根区法(The Root-Zone-Method)理论,强调高等植物在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1996年Kathe Seidel提出利用高等植物的生化作用去除污染物的思想,通过芦苇等植物的根区产生微生物活性区域作为生化反应器来转化降解以至最终去除污染物。 人工湿地技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十分受到人们青睐,美国已应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市政、工业和农业废水。丹麦、德国开始利用河砾和河砂作为植物生长基质,构建了高分散度的废水处理设施并获得成功。人工湿地技术目前已被英国用于小城镇污废水处理,成为其污水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0年7月,在中国深圳成功建立了第一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白泥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状况良好,除了氨氮效果不明显外,其他指标均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污水处理厂对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项目,在1997年6月通过国家建设部科技司主持的技术鉴定,在1998年6月开始推广。 根据污水在湿地床中流动的方式,可将人工湿地分为3种类型:垂直流人工湿地、潜流式人工湿地和表面流人工湿地。 垂直流人工湿地主要用于处理氨氮含量高的污水,污水从湿地表面纵向流向

信息管理学论文

对撰写论文 “信息管理人才需求与培养研究”的过程中信息需求与满足过程研究

对撰写论文“信息管理人才需求与培养研究”的过程中 信息需求与满足过程研究 【摘要】撰写论文是大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最初尝试,也是一次对大学生在校期 间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以及创新意识、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集中考查。网络化是20世纪末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目前,Internet已成为通达世界所有国家和绝大部分地区的国际性网络。用户信息雷求多样而复杂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用户的信息需求。传统文献不再是主要的信息艰,电子型、数字型文献的利用比例上升很快,加之用户个人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和条件的优化,决定了信息爵求的复杂性和基本形态的变化。因此,对于论文“信息管理人才需求与培养研究”论文的撰写,我们除了《信息管理基础》课本以外,最重要的信息需求的满足过程是借助网络进行的。 【关键词】信息管理人才人才的培养与研究网络环境信息需求的产生信息需求的满足 【正文】信息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 IM)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 信息管理专业与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有着卓越的贡献。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各高等院校纷纷创办"经济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培养信息管理类人才。1998年,国家通过专业目录调整,将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统一名称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适应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原来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系和档案学系也大多更名为信息管理系,除继续设立原有专业之外,还增设新的信息管理专业。例如,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更名为"信息管理系",随后,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5所院校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相继易名为"信息管理系"或相关系名,并纷纷增设新的专业方向,调整课程结构。缺少有效的实践和实习环节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前最大的缺陷之一.由于我国企业信息化的进程才刚刚开始,所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还比较难以找到好的实习机会,而学校的实验设施能同时支持很多学生进行实践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个问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逐步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专业的培养方向不明确,学生"无特长".事实上,正是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广,学习的课程多,使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看起来好像没有一个特别突出的专长。在大部分受访对象看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是什么都会一些,而又什么都不是特别精深.在大多数学校,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培养的专业性更强一些;而对本科生的培养一般比较注重知识面的拓展,在适应社会需要的某些专长方面的培养力度还不够。这种培养模式的直接结果是很多本科毕业生

项目进度管理知识研究

项目进度管理知识研究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增长,建设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加,同时要求施工工期越来越短,项目进度管理作为工程进度控制中的重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项目进度管理;研究;应用 一、项目进度管理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项目进度控制管理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美国的H.L.Gantt 在二战间所创造的甘特图至今仍是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管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甘特图不能明确地表明任务间的关系,也不能反映出任务拖延或者资源调配的问题。1956年,美国杜邦公司为了管理公司内部不同业务部门的工作,研制了关键路径法CPM(Critical Path Method),这一数学模型根据单个任务的工期和依赖关系计算整个项目的工期,并标识哪些任务是关键任务,项目的进度监管只需对这些关键任务的进度进行重点监控,就基本可以保证项目的如期完成。使用结果表明,用确定的工期比其它方法确定的工期缩短两个月,且不需另外增加费用。 1958年,美国海军特种计划局开发了PERT(Plan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技术研制北极星导弹研制计划,使原计划10年的工期缩短为8年,成本控制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近年来,在网络计划领域一直都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就是资源约束下的项目计划问题RCPSP(Resource Con-strained Project Scheduling Problem)。Stinson(1978)给出了对可再生资源约束下活动不可中断的工期优化单一模式RCPSP问题的整数规划模型,之后相当大一部分工作集中在此类模型的解法上。1964年Wiest(1973 Davis,1991年Gavish和Pirkul)等就分别利用线性规划和动态规划的方法对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求解,Sevkinaz Gumusoglu等人提出基于Primal-dual relationships的线性规划模型的店铺直送等。 二、项目进度管理国内研究现状

信息管理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组员:陈凡,左帅,席筱雅,张希,舒果 时间:2011,11,10 方向:信息管理现状及人才需求 信息资源管理概念首先出现于20 世纪70 年代后期的美 国。它是由计算机的应用所引发的信息理论与管理理论相结合 的产物, 是信息实践发展到信息处理自动化和信息传递网络化 时期, 为加强对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而产生的一种新概念和新 理论。 经过近30 年的发展, 目前,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已经成为融 合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组织理论、经济学、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等多种理论的边缘学科, 其理论体系已经相对成熟. 1 .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研究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以现代信息 技术为手段, 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分配、协调和控制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 是由多种人类信息活动所整合而成的 特殊形式的管理活动。信息资源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 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 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 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1 ] 2 . 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研究

我国学者卢泰宏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结构理论, 认 为信息资源管理离不开三种模式, 即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经济 管理和人文管理。[ 相应地, 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也可归结为技 术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和人文管理方法。 3 . 1 技术管理方法 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方法主要体现在计算机技术、通信与 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等在信息资源管理这一 领域的应用。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数字化资源的增加, 越来越多的 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信息网格 技术。所谓信息网格就是用网格技术实现信息的共享、管理和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 主要解决广域分布、异构信息源的互连和互 操作问题, 以满足企业、政府部门等组织信息共享的需求。利用 信息网格技术, 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分布式、协作式和智能化的 管理, 有效的克服了分散式管理带来的缺陷, 而且, 利用信息网 格技术, 可以为信息资源共享构建统一的平台, 有效的集成各种 异构的信息资源, 信息用户可以通过单一入口访问所有信息, 给 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它的新技术方法还有元数据 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 利用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方法可以有效的序化信息, 构建 信息系统, 实现信息的传播和共享, 方便用户的使用。 3 . 2 经济管理方法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9 世纪末,美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大量干旱半干旱草原被开垦成农田,到 20 世纪美国西部发生了大规模“黑风暴”,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合理的土壤耕作。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给我们敲响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警钟。研究表明,北方沙尘主要来自沙化土地、裸露地和农田。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减少了对土壤的耕作次数,加上地表秸秆残茬,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风蚀、水蚀,缓解沙尘危害;故其业已成为防沙减尘的重要技术之一。保护性耕作已经成为国际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快该项技术的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可持续农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及分类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的定义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从而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少耕、免耕、缓坡地等高耕作、沟垄耕作、残茬覆盖耕作、秸秆覆盖等农田土壤表面耕作技术及其配套的专用机具等,配套技术包括绿色覆盖种植、作物轮作、带状种植、多作种植、合理密植、沙化草地恢复以及农田防护林建设等。

根据保护性耕作的特点,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针对保护性耕作的基本要点,也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 根据对土壤的影响程度可以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划分为 3种类型。(1)以改变微地形为主:包括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垄作区田、坑田等;(2)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包括等高带状间作、等高带状间轮作、覆盖耕作(包括留茬或残茬覆盖、秸秆覆盖、砂田、地膜覆盖等)等;(3)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包括少耕(含少耕深松、少耕覆盖)、免耕等。 2.保护性耕作产生的背景 保护性耕作是在人类和自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的情况下产生的。比如耕翻作业除掉地面残茬、杂草,有利于播种,但同时也破坏了对地面的保护,导致风蚀、水蚀加剧;旋耕切碎土壤,创造了松软细碎的种床,但同时又消灭了土壤中的蚯蚓与生物,使土壤慢慢失去活性。耕作强度愈大,土壤偏离自然状态愈远,自然本身的保护功能、营养恢复功能就丧失愈多。近几十年来,我国机械耕作活动增强,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河流泛滥、沙尘暴猖獗、土壤退化、农作业成本上升。保护性耕作取消铧式犁翻耕,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机能和营造机能,是机械化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进而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革命性变化。 3.保护性耕作的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 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开始研究推广免耕技术,当时由于机械

大学信息管理课程研究

大学信息管理课程研究 [摘要]大学信息管理不仅是各高校开设的重要课程 之一,更重要的是大学内部进行管理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笔者针对大学信息管理的技术及其真正运作过程中的关键 点进行剖析,希望能够对广大大学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大学;信息管理;信息技术;教育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8.179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8-0-02 大学信息管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大学课程,为信息管理领域培育着一届又一届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大学信息管理作为大学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为大学教育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思路和手段。本文总结出大学信息管理的技术及其背后的关键点。 1 大学信息管理的技术体现 大学信息管理的范畴包括学生基本管理、图书馆信息管理、动态信息管理,涵盖大学教育基础管理的各个领域,对大学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 1.1 创建数据库对学生进行基本信息管理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包含学生最重要的学籍信息以及其 他个人信息,学生自从入校开始进行学籍登记一直到毕业获得学位,期间发生的任何与学校管理相关的信息都属于大学信息管理的范畴。建立一个良好的数据库,能够实现系统数据的共同分享。在进行信息管理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数据库为Oracle 9i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具有很强大的开放性特征以及安全性能,能够支持多个客户端以及应用模式,实现网络用户信息的连接。在操作过程中为保证系统的安全,设定专门的人员进行访问,其他用户无权访问。相关人员能够在合法权限下修改数据。其主要系统结构见图1。 例如,一个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的上半学期期末考试过程中得到了二等奖,一旦这条信息录入到大学信息管理的系统中,那么学生在校期间甚至是毕业后很多年,该信息都不会被删除或者更改,作为一项荣誉,学校会记住很长一段时间,这对于学生自己本身即是一种怀念,同时也是一种激励。在信息系统中,一名学生每一个学期的每一门课程的学习情况,甚至是每一天的出勤情况都会清清楚楚得到记录,当一名学生即将走出校园,从信息系统中就可以原原本本地将自己大学四年的点点滴滴调取出来。学生基本信息管理也为来校招聘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了解学生状况的平台。 1.2 运用PB客户端数据库连接技术 PB是一种针对用户专门开发的软件工具,拥有窗口、菜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这个行业也已经进入高速的发展中,工程项目管理也就在项目干管理中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在项目管理中被大力推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提升。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城市发展的脚步,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逐渐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城市。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也极大地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其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行业。然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其行业内的竞争,施工单位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显得越发困难。除了要保证施工质量之外,对施工进度的管理也是衡量一个施工单位水平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短的时间完成项目建设,逐渐成为了施工单位竞争的重要砝码。因此,施工单位加强对其施工进度的管理就显得非常的重要[1]。 (二)选题意义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也称为项目的时间管理和工期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编制进度计划,并将该计划付诸实施[2]。有关项目进度管理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解释: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指通过组织、协调、规划、控制等方法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掌控,以期在预定的工期时限内保质保量完成施工和相关工作[3]。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阶段的进展程度和项目最终完成的期限进行的管理[4]。 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为了确保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项目目标,对项目活动进度及日程安排所进行的管理过程[5]。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进度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关键一环,对项目的有效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项目工作范围确定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工作顺序,

信息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1、学校综合管理系统 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3、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 4、物资的购、销、存管理 5、电子商务管理系统 6、库存与成本核算管理 7、人事综合管理系统 8、交通管理系统 9、超市管理系统 10、高校学生管理系统 11、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 12、基于或的事务查询系统 13、计算机动态网页的制作 14、基于网络的客运售票系统 15、高校科研与技术开发管理 16、高校教学与课表制作管理 17、城市居民户籍管理 18、商品销售与市场预测管理 19、电信业务管理 20、工商税务管理 21、计量标准化管理 22、银行储蓄业务管理 23、城市供电管理 24、餐饮业管理 25、房地产管理 26、股票行情分析管理 27、大中型医院管理 28、数字图书馆管理 29、辅助决策系统 30、生产过程管理系统 31、贷款业务管理 32、财务管理 33、计算机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34、信息系统开发工具的设计与研究 2、 2.基于服务的应用程序设计 3.在线就业招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5.超市在线交易系统一 6.超市管理系统 7.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站开发 8.试题采编系统 9.试题卷生成系统要求:在模式下根据试题卷生成系统生成的试卷进行在线考核,并进行实时 评测 11.稿件投稿及审阅系统

12.毕业设计学生选题系统 13.通用考试系统平台研究 14.房产信息管理系统 15.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16.邮件作业批改,管理系统 17.基于的高校学生选课系统 18.基于内容过滤的收发程序 19(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20.基于多层的软件体系设计分布式学籍管理系统. 21.教材管理系统设计 22.通用期刊稿件处理系统(网络,数据库) 23.网上购物系统 24.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25.基于技术的图书销售系统开发 1.工业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2.我国大中型建设工程监理研究 3.工业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框架研究 4.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5.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基于(大学资源计划)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研究7.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及方法研究 8.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9.某省信息产业结构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10.某省(地区)信息化水平测度研究 11.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12.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协同化研究 13.中小企业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研究 14.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15.工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16.某省(市)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17.某省(市)信息产业发展状态与趋势研究18.电子信息类企业信息化实施战略研究 19.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20.决策树模型在客户分类中的应用 21.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研究 21.企业客户价值研究 22.企业网络化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23.在企业电子商务中的实施研究 24.数据挖掘在某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25.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26.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27.某企业信息资源规划方案设计 28.网络环境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29.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探讨

软件开发论文:软件开发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软件开发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0.引言 软件开发项目进度,是指完成整个软件开发项目所需活动的过程和时间周期。软件开发项目进度管理是为了确保项目按时完成而对其各项活动及阶段进行的管理。软件开发项目进度管理包括4个步骤,其中软件开发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和进度控制是实际工作重点,但编制项目进度计划前,应先分解项目,明确该项目包含的活动,并对项目活动进行排序。下文中“软件开发项目”简称为“项目”。 1.项目工作分解 一个项目提出后,根据项目目标确定项目的研究范围后,应对项目进行分解,将可交付成果和复杂的项目逐步分解成较小的、便于管理的组成部分,并创建工作分解结构图,为项目进度计划打下基础。 1.1项目工作分解的作用 项目分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便于进行综合性方案设计。工作分解就是在项目目标的指导下,在任务范围中从粗到细、从简到繁,逐步分析,直到可执行的最小独立单元,这样能够较好地保持项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策划者据此可以通盘考虑实现项目目标应完成的工作,能够清晰地分辨任务实现的重点和步骤、完成周期、成本费用,并评估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发现潜在的不明确内容,为项目总体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2)便于分配任务和明确责任。项目工作分解把项目划分成多个独立性较强的任务单元,明确区分各任务的目标、范围和界限,对每个工作任务提出具体要求,便于在执行项目时,落实责任者或完成单位。既可以作为委托工作或下达任务的

依据,也便于观察、了解和控制整个项目过程。 1.2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依据、原则和方法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主要依据是前期取得的项目主要资料和其它相关项目的借鉴性文件,包括项目需求文件、任务(合同)范围说明、本项目的其它资料、其它项目的相关资料等。 工作分解结构的原则是:在各层次上保持项目内容的完整性,不能遗漏任务必要的组成部分;每个项目单元只能从属于某一个上层单元,不能同时交叉从属于两个上层单元;相同层次的项目单元应有相同的性质,各项目单元应有明确的任务界限,保持各项目单元的独立性,?项目分解的原则应事先确定,同一层次上分解出的项目单元,其分解的原则应该是一致的。 工作分解的方法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等方法。自上而下法是先明确项目最终产品,然后确定中间可交付成果,再对主要可交付成果细分,直至每一个工作只包含一个可交付成果;自下而上法是首先明确项目的所有可交付成果,然后将可交付成果进行逻辑分组,接着将每组汇总成一个母元素,成为上一层次的元素,再将高一层次的元素进行分组、汇总,以此类推,最终汇成一个母元素。 1.3项目工作分解结构一般步骤 工作分解首先应识别项目的主要要素,项目的主要要素就是项目的主要交付物,然后对识别出的主要要素作进一步细化,分解出更详细的有形的、可检验的产品或服务,在此基础上,选择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编制工作分解结构图(也可以使用单位标准模板或以前项目的模板),编制完工作分解结构图后,应编制详细的结构图说明,说明的内容包括各要素的界定、说明、估算经费、时间、预安排的责任部门、人员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