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远古世界七大文明古国文化成就及宗教发展概况

远古世界七大文明古国文化成就及宗教发展概况

远古世界七大文明古国文化成就及宗教发展概况
远古世界七大文明古国文化成就及宗教发展概况

远古世界七大文明古国文化成就及宗教发展概况

古埃及

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沿岸和下游三角洲一带。公元前5000纪进入定居生活;-4000纪进入金石并用时期;金字塔建于-----2600------2500年{第四王朝时期};----3000年前后,上下埃及初步统一,开始有文字记录可靠。

文学方面,古埃及的诗歌包括宗教诗、对过往的赞美诗、世俗诗、宗教哲理诗、教喻体箴言、写实旅行记等。建筑、雕刻和绘画方面,埃斯王朝的大金字塔在十九世纪巴黎铁塔建成以前是世界最高建筑,被誉为古代世界的奇观。古埃及的数学、几何学、天文学、都很发达,金字塔建筑的精密计算说明当时数学的成就。

古埃及的宗教起源于氏族图腾崇拜,各州盛行地方神,对动物的崇拜。第五王朝{-25-23世纪}兴起统一的太阳神,法老为太阳神之子。中王国时期广泛流行奥利西斯的神话;初为植物与水神,后为死者之神,复活后成为冥间的国王,专司对死者的审判。新王国时期{-1584--1341}产生多篇章的《死人书》。其中负有冥王国景象的图画,制作十分精致。

古埃及宗教的创世说内容为:世界有始无终,世界原是一片混沌,经创世神的创造和整顿,世界才开始存在。古埃及人坚信,万事万物都循环往复,世界永恒不变。古埃及人的时间观偏重未来,因为无尽的世界正等着他们去享受。

古埃及宗教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信奉的神祗数目众多,这些神祗多具有动物、实物的形像,即使是埃及最尊贵的太阳神瑞和冥王奥西里斯,也都具有动物的形象,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半人半兽形和人形。古代埃及宗教中人和神相互依赖,相互需求,神需要人为其修建庙宇住所,供献衣饰食品。人需要神祗的福佑和精神寄托。其结果是信神者把幻想中的神灵物质化为可感的偶像,为之提供生活起居和供人瞻拜的场所,于是导致神庙的大量兴建。

古埃及宗教鼓动人们各自信仰各自的神,认为如果所有的人都信奉同一个神,神就会为人而疲于奔命。古代埃及人的神灵观甚至认为,神也会衰老,还会因此让位给神的儿子。

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位于今伊拉克境内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4000纪进入定居生活;两河文明最早的原住民是公元前3500到3200年间的苏美尔人。剽悍的游牧民族在血腥的激烈生存斗争中夺取城池和土地,建立一个个城帮,后来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以及迦南迪人继承和发扬了苏美尔人的成就,使两河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文明,其中古巴比伦人的成就最为显著,故两河文明也叫巴比伦文明。

--3000纪末苏美尔人与游牧的阿卡德人混居;-3000-2500年形成最初的国家;人们把公元前3200年直到公元前2000

年这段时期称为“苏美尔人时代”。后来为阿卡德人取代,约于公元前-2369年统一;乌尔人第三王朝建立于--2060--1955年。最早的文字也是图形符号,一符一义,以后发展为表音符号和指意符号组成词组。楔形文字产生于----3200年。古巴比论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1792--1750}在位时编制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阶级社会第一步最完备的成文法。

苏美尔、巴比伦最早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宗教神话和传说。有的叙述思利尔神发明锄头并把他赐予人世的故事,把农业文明的诞生托之于神;有的是关于女神安南娜幽囚地狱和被释放的神话,对自然界容枯变化提出宗教解释。此外还流传着关于洪水的传说,叙述神用洪水来淹没一切生物,只有苏陀罗根据埃阿婶的劝告建造船只得救,这个故事是《旧约圣经》中洪水传说的渊源。

古巴比伦的科学艺术学和天文学知识为发达。古巴比伦的文化成就辉煌,对后来的希腊和罗马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远古时期的古巴比伦流行自然崇拜,苏美尔和阿卡德时期自然身边围各个城市的保护神,太阳神、月神、地、天、水三神。巴比伦统一两河流域后,巴比伦的王神独尊,祭司编造出马都克创造世界的神话,论证神授的巴比伦王权至上。原有苏美尔城神的地位降低。马都克原为民间崇拜的农业神,后成为天上的神和地上的国王结合体。两河流域还流行祖先崇拜,星宿崇拜,占星术卜法,有专门的祭司观察星

象,预告吉凶。

古巴比伦宗教情形与埃及相类似,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的思想中是将自然异己力量人格化为神,但经常表现为非人类形象。后来在苏美尔——巴比伦的宗教神话中,诸神形象有了明显变化,进而具有人的形象。每一个神都有自己的神庙,神就生活于庙宇中。在古代中国,这种半人半兽的神的形象在《山海经》中比比皆是,说明古代中国宗教与近东的发展在民间信仰上具有相当普遍的一致性。

古依兰、米底

依兰人分布在伊朗西南部,米底人分布在伊朗东部。公元前4000年依兰人已有自己的文字和语言,公元前2000年后半形成强大国家;-900-800年,米底人由半游牧开始定居;-700年后半期形成国家,征服波斯各个部落,虽脱离亚述独立。-612-605年攻灭亚述。当亚述帝国兴起以后,依兰开始衰落,到公元前6世纪,依兰沦为波斯帝国的一个省区。米底王国在后来也被新兴的波斯帝国征服。

-3000-2000年两部伊朗居民一部分使用独创的依兰文和阿卡德文,依兰文起于象形,后为线条组合。-6世纪后东伊朗居民的线条文字为阿卡德的楔形文字代替。

古代中亚和伊朗游牧部落的宗教崇拜中没有偶像,也没有寺庙。战神崇拜具有特别的意义。波斯古经《阿吠斯塔》开始形成,成为圣书,形成于公元前六世纪或更早。早期中

亚宗教为原始宗教和多神信仰。阿胡拉.马兹达有某一部落主神在国家形成初期变为主神,原始自然崇拜依然存在。琐罗亚斯德教把阿胡拉.马兹达的信仰与火的崇拜结合起来。

古波斯

古波斯横跨于亚非两洲,含今伊朗、中亚、西亚、埃及等。公元前波斯王居鲁士灭米底建立阿黑门王朝,至公元前330年为亚历山大攻灭。

-550年起,古波斯语开始用楔形文字,实为依兰文和米底楔形文字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叙利亚人{阿拉米亚人}操闪米特语,起于眼接近希伯来语与腓尼基语,又善于经商,遍及西亚各地,文化发达掌握商业大权而形成独创的拼音文字,形成与公元前1000年,成为西亚各国通用文字。埃及人用埃及语,两河流域用巴比伦与、依兰语、阿卡德语,各种文字并存。官方文件和商业文件用阿拉米亚语,遍及中亚和印度。

袄教为古波斯人琐罗亚斯德创立。其生活时代为公元前628年-前551年,生于外高加索。{一说在东伊朗}现在已确认为巴克特利亚人。出身于斯皮马达家族。其教义保存于波斯古经《阿吠斯塔》中。他认为世界有两种对立的本原在斗争,一为善神阿胡拉.马兹达,一为恶神阿赫里曼,这两兄弟统治着善恶二神永远斗争,最终是善神取得胜利。火是善和光明的代表,是阿胡拉.马兹达的儿子,故而崇拜火,对立面

中国古代文明特征

中国古代文明特征 及其对中国当代发展的必要 姓名:邓力匀学号:201113006683 年级专业:2011级金融学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具体分析其所包含的文化特征是非常不容易的。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孕育了无数的智慧结晶,璀璨的中华文明亦是枝繁叶茂,因此我打算先从中国文明的不同时期去分析其所代表的中国古代文明特征。 1. 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 以铁器的使用和牛耕推广为标志的生产力发展、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大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领域,取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就。同时,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阶级关系发生巨变,新旧势力的剧烈斗争,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辉煌。 2. 大一统的秦汉文化 秦汉时期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社会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联系密切,中外交往活跃,促成了文化的发达。秦汉文化博大精深,在科学技术和思想、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就。在科技领域,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造纸术等,成就辉煌;在思想领域,儒学居于统治地位,王充的唯物思想与之尖锐

对立,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点;佛教传入,道教形成,古代宗教形成了新的格局;在史学和文学艺术方面,史学巨著《史记》、汉赋和乐府等,气势恢宏,气度不凡。 3.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文化发展呈现承上启下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成就斐然,例如圆周率、《齐民要术》等。在思想领域,东晋葛洪改造道教,陶弘景建立道教的神仙体系。由于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和宗教的麻痹作用,佛教十分盛行。佛教兴盛的同时,又出现了反佛的思想,例如范缜的《神灭论》、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两次灭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成就同样令后人叹为观止。 4. 繁荣的隋唐文化 隋唐时期,我国疆域辽阔,南北统一,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在继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科技方面,雕版印刷术、火药的发明等成就,表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当时处于世界前列。唐朝的主要文学成就是诗歌,中国的古典诗歌进入了黄金时代。雕塑、绘画、书法和音乐等光耀千古。唐朝文化具有继承性、开放性、兼容性和先进性等特征。 5.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加强,经济在“隋唐盛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重心南移完成,为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印刷

论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成就

论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成就 泱泱大国,浩浩五千。腾蛟起凤,紫电清霜。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漫长而迅速,随着历史的沿袭,一点一滴不断壮大。小小方寸内,那金光闪闪的一字一句,折射出了历史洪流里那文学成就的耀眼光芒。 驰骋方寸——诗歌 从伊始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后来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后来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再后来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小小方寸内,无数诗人在这里驰骋,留下了令历史都动容的深深浅浅的足迹。 《诗经》的成就不用过多赘述,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年的古人思想用“风”“雅”“颂”诠释得恰到好处。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一首一首低吟着,不浮夸,不造作,诠释着属于哪个年代的优雅。 乐府看双壁,田园读渊明。秦汉的乐府诗里,双壁之称可谓实至名归。《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用各自的语言叙述了两个不同领域却同样感人的故事,让后世一代一代地膜拜着。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的坚毅与勇敢让我们敬佩。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坚贞爱情让后世动容。 双壁的成就让后来之人仰慕。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敢评论,怕评论不周。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教学设计

情境教学设计: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发展、传播和影响等。 2、通过分析佛教教义,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基督教产生的原因的思考、讨论,培养学生概况、分析的能力。 4、通过学习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及帝国的建立等史实,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研究、表演、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及现状的认识,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 3、通过视频展示和史料分析,引导学生的解读能力和学会利用课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了解佛教的教义内涵。 2、基督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了解其教义实质,明白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也是造成中世纪西欧落后的原因之一。 3、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对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三大宗教的产生和传播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图片展示、史料解读、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 2、难点:正确认识三大宗教的本质 突破方法: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以及其教义经典的解读了解其实质,对宗教现状探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阅相关图片(或漫画);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通过网络直接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寻求有关问题的答案。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表演法、列表格等方法。 五、教学用时:一课时 六、教具:图片、影片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西游记》剧照) 教师提问:《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难险阻取回的是《佛经》、《圣经》、还是《古兰经》?它们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经书?你还知道其他哪些 宗教?直接提问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哪三大宗教?然后请学生阅读课 本,了解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及创始人等。 (二)讲授新课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和创始人。请一位同学讲述有关佛教产生的经过。 1、佛教 学生讲述:公元前6世纪,在反对婆罗门教的过程中,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介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基本教义:倡导“众生平等”。佛教教义对 解除渴望摆脱苦难的劳苦大众很有吸引力;很多国王也利用它“忍耐 服从”的说教,大力扶植佛教。公元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在位 时,佛教有了更大的发展,并开始向古代印度以外传播。公元1世纪 时,佛教传播到中国汉族地区,以后再从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今 天,世界有两亿多人还在信奉着佛教。 教师提问:(展示PPT,佛教产生的背景) 教师提问:(展示PPT,佛教的教条)佛教的教义是什么?它有哪些进步意义?又有哪些局限性? 学生4人小组讨论,代言人发言:(略) 教师归纳:佛教的教义是“众生平等”,对当时反对婆罗门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佛教宣扬消灭一切欲望,忍耐服从,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统治,终 于被统治阶级利用,这是它的局限性。 教师提问:为什么阿育王时期要大力支持佛教?(提示与佛教教义有关) 多媒体展示:(强调学生做笔记) (1)产生的背景:(P31第一段第一句)

中国古代的热学成就

中国古代的热学成就 人类在史前时期就使用火,中国北京周口店和山西芮城西侯度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先后发现50万年和180万年以前的用火遗迹;公元前7000~前60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就已有陶窖及手制、模制的陶器;上古时期的各种铜器、铁器都显示了古代人类不仅利用火取暖、加热食物,还能用以制造简单的工具。从史前时期直到18世纪初,虽然人们对热现象的本质进行过许多探索,虽然掌握的知识不够丰富,方法不够科学,但对热的本质认识却也产生了一些设想,留下了许多值得称颂的宝贵财富。 一、对热的本质的探讨 热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直到19世纪上半叶还有许多人相信热是一种物质。在中国古代,阴阳观、五行元素观以及运动观都有人持之。周末春秋时期的《尚书·洪范》,已归纳出万物是由“五行”组成的理论。西周末年,史伯又提出“以土与金术水火杂,以成百物”的说法。因此,火是组成自然万物的元素之一。这在中国古代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中国古代早就产生热是运动的思想,《庄子·外物篇》说:“木与木相摩则燃”。《淮南子·原道训》说;“两木相摩而燃”。这些说法的立足点在于“摩擦”运动本身,在他们看来,发热燃烧是由于摩擦运动的结果。古代科学家谭峭抓住了发热燃烧的实质,在《化书》中述及一系列自然现象。他说:“动静相摩所以化火也,燥湿相蒸所以化水也,水火相勃所以化云也,汤盎投井所以化雹也,饮水雨日所以化虹蜺也。”在这里,“燥湿相蒸”是指蒸发遇冷,“水火相勃”是指蒸发,“汤盎投井”即盛夏造冰的过程,“饮水雨日”即在光学中述及的人造虹实验。谭峭以自然过程中矛盾本身说明自然现象,从而正确地解释了钻木取火、摩擦生火的实质,它是由于“动静”相摩即运动的结果。热是运动的思想一直影响到清代,郑光祖(1776~约1848)在《一斑录》中说:“火因动而生,得木而燃”。从钻木取火中得到的这些经验结论是科学的,它和伦福德伯爵从钻炮孔中得出的结论完全一致,而这种观念在中国却萌芽于战国时期。 在有关热的理论中,还有些极有趣的哲学猜测。方以智写道:“火,内阴而外阳主动者也。……天恒动,人生亦恒动,皆火之为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自生。”这是万物统一于火,由火而生万物包括人在内的见解。方以智的老师王宣在其著《物理所》中又阐述了天地演化与热的关系的论题。王宣说:“太虚之凝为地,地之散为太虚,莫非因热而散,因冷而凝之理。”这种天地演化观显然基于热力学中蒸发与冷凝的一些生活实例,然而将这实例推广到猜想宇宙天地的形成与毁灭亦是由于冷热之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科学思辩。 二、热胀冷缩与物态变化 热胀冷缩原理最早被应用开凿河道、粉碎巨石。据载,在秦昭王三十年至秦孝文王之间(前277~前250),蜀守李冰主持开凿都江堰工程。两岸悬崖,巨石坚硬,石斧“不可凿”,李冰“乃积薪烧之”。据载,古代名门权贵身佩“辅转剑”。所谓“辅转”是由两块球形玉相套合而成,外形似“吕”字,“形口中间,似艘护旋转,无分毫隙缝”。那么,如何将一个球形玉的轴塞进另一个的孔洞之中,元初陶宗仪(?~约1397)对此作过历史性考察,并在实验之中发现了其中的热学原理就是关于热胀冷缩原理的应用。陶宗仪明确记述道:辗转“当间煮之胖胀”;“胖胀”即今膨胀。将带孔窍的玉球蒸煮加热,然后将另一球的轴塞入其孔窍之中,从而就有“入窍关注”、“宛转无碍”的效果。其中加入牛筋,其作用类似今日橡皮垫圈。由此可见古代人已充分掌握了热胀冷缩原理的应用。

高三历史专题4--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的主要成就

高三历史专题4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的主要成就 基础知识梳理 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重点) (1)造纸术:(西汉、东汉)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隋唐、北宋、西传)提高印刷效率,加速文明进程,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 (3)火药:(唐朝、宋朝、西传)加速西方封建骑士阶层的衰落 (4)指南针:(战国、北宋、西传)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5)马克思关于三大发明作用的论述:“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2、天文学:(1)天文学著作:(2)天体测量:东汉——唐代——元代 3、数学:(1)计算方法:(2)数学著作:(3)圆周率: 4、医学:(1)医学成就:《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华佗(2)药物学:李时珍 5、农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 6、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2)政府巩固统治的需要和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3)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的对外交往,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进一步发展。(4)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不懈探索, 7、明清科技落后的原因: (1)对中国而言 A、中国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传统阻碍和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B、封建闭关政策既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更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明代的八股取士制度使读书人不讲究实际学问,清代的“文字狱”更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这些文化政策使中国科技的发展失去了客观条件。 (2)对西方而言 A、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动力,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B、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C、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文化,而且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8、历史启示: 科技的发展受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必然推动社会的进步;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或转化程度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中国宗教与文化课程论文

浅谈我对宗教的认知和理解 摘要: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大多数人们都认为鬼神之说是无稽之谈,有强烈宗教信仰的人多半是因为愚昧,被宗教的假相所蒙蔽,殊不知人在社会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宗教影响。宗教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借助宗教道德的信仰来诉求理想愿景,具有使人减少对黑暗社会的仇视,憧憬理想社会的功能。但是事物皆具有两面性,宗教有事亦会被某些人或势力所利用进行危害社会的非法活动。因此对待宗教我们需要辩证地去看待,取其精华,避其糟粕。 关键词: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功能 宗教的概念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力量统摄着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神秘力量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宗教的产生与发展 宗教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意识现象,它的内容只能是现实存在状况的反映,它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最终也只能存在于各种客观因素总和构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中。宗教是人为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形态上的变化。 宗教的利 宗教寄托着人们对命运的期望和对人生的关注。想让世界更美好,是信教者的心愿,他们希望把神的恩泽撒播到地球的每个角落,祈求人类共同进步,最终实现天下大同。宗教的存在并不是因为愚昧、落后和无知。一方面,当今的社会,信教的人中受过良好教育、素质高、修养好的人不少。另一方面,实际上宗教的教义、经典著作中也有许多积极有益的哲学思想、文化因素和高深学问。虽然我们知道天国遥不可及,但是每个人,特别是信教的人们,心里都有个神,可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与宁静。从一定角度上说,宗教满足了人的情感需求,通过其超越性帮助了别人。

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一般用来指代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等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但对由于古文明缺乏准确的文献纪录,其具体诞生时间学术界尚有争论。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 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文明古国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社会制度大多采用奴隶制,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古埃及的诺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虽然巴比伦现巳消失,但其影响(尤其宗教方面)却很多流存至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实在当之无愧。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苏美尔几乎和古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他们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在泥胚上,然后把泥胚烘干,成为泥板。由于这种文字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公元前2007年,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摧毁了阿卡德人和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王朝。公元前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建立起一个以幼发拉底河河畔的巴比伦城为首都的王朝。从那时起,美索不达米亚就被称为“巴比伦尼亚”,那里所有居民都被称为巴比伦人。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是两河流域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这个国家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君主-汉穆拉比。汉穆拉比用武力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他个人集宗教、军事、行政、司法和水利建设等各种大权于一身。为了更有效的统治自己的国家,他颁布了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法典共282条,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完备成文的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在汉穆拉比统治时期达到极盛,但是汉穆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喀西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 公元前612年,迦勒底人联合米底人推翻勒亚述帝国。迦勒底人

宗教文化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8095884.html, 宗教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一、宗教文化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论中国优秀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教学与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7期.何虎生.王超. [2].多元宗教文化的涵化与和合共生——以河湟地区的道教文化为视点.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杨文炯.樊莹. [3].嘉绒藏族村落社会的宗教文化——以大渡河上游的沈村为例. 《西藏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3期.郎维伟.周勇军. [4].跨文化视角下的民俗宗教文化旅游资料英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6期.朱益平.马彩梅. [5].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学术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孙浩然. [6].旅游表述语境下的中国宗教文化商品化解析. 《世界宗教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1期.黄秀琳. [7].传统宗教文化与中国企业家慈善事业——以胡润百富慈善榜闽籍企业家群体为研究对象. 《世界宗教文化》.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2期.甘满堂. [8].从"宗教文化"到"公民文化"——兼论当代中国宗教社会角色的转变. 《江海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2期.李向平. 二、宗教文化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宗教文化中空间的符号表征和实践.被引次数:2 作者:董琳.宗教学民族大学2013(学位年度)

比较四大文明古国

比较四大文明古国(从时间上讲是最晚) 文明古国地域年代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约公元前3000年 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约公元前18世纪 古代印度印度河与恒河公元前2500年 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约公元前2027年 ---------------------------- 四大文明古国 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古代文明。如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被赫梯灭亡;古印度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近代又长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未曾中断的古国。早在国家形成前,黄帝、尧、舜、禹等就先后活动于黄河流域。启于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经商、西周、春秋四个阶段,我国的奴隶制度经历了1600年的独立的延续、发展期,这是别的文明古国所根本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奴隶制在公元前476年的结束,我国的历史也就于公元前475年进入了封建社会,这比西欧于476年才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早了一千年。我国于公元前221年就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而西欧的英法则在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才开始走上中央集权的民族君主国的道路,比我国晚了1600多年。 我们的民族是个伟大的富有智慧的民族。古代史上,中国人民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灿若群星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自然科学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历代重大科技成就(项目)在世界重大科技中所占比例为:公元前6世纪前为57.4%;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为50%;公元前1世纪到400年为62%;401年到1000年为71%;1001年到1500年为58%。明朝以前的世界重要发明和伟大的科技成就有300多项,其中有175项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中国的科技发明使欧洲望尘莫及,有许多项目比欧洲早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虽然巴比伦现巳消失,但其影响(尤其宗教方面)却很多流存至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实在当之无愧。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苏美尔几乎和古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他们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在泥胚上,然后把泥胚烘干,成为泥板。由于这种文字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世界三大宗教对比一览表

世界三大宗教对比一览表 内容 名称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发源地公元前6世纪,诞 生于古印度恒河 流域的蓝毗尼 (迦毗罗卫),恒 河因之被印度教 (现代印度人信 仰)视为“圣 河”。 公元1世纪,诞生 于巴勒斯坦一 带。 公元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 产生背景严酷的等级制度 下,社会矛盾尖 锐。 当时这一地区属 于罗马帝国,生 活在这里的犹太 人灾难深重,多 次起义被镇压, 渴望“救世主”的 到来。 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内部矛盾丛生,部落间相互仇杀,生产停滞,商业衰落, 外族入侵。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后被称为释迦 牟尼) 耶稣穆罕默德 基本教义佛教宣扬“众生 平等”,反对婆罗 门的特权地位。 认为世间万物皆 有因果,生老病 死都是苦,主张 “忍耐服从”。 传道者宣传说, 耶稣就是“救世 主”。耶稣叫人忍 受苦难,死后可 以升入“天堂”。 “救世主”在希腊 语中称作基督。 信仰唯一的神“真主”。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彼此都是兄弟姊妹。“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 辐射范围公元前3世纪古 印度阿育王在位 时,佛教有了很 大发展,并向南 北两个方向传 播。向北,经中 亚地区传至我 国,后经我国传 至朝鲜、日本和 越南等国;向南, 传入斯里兰卡、 泰国、缅甸等国 及我国境内的傣 族地区。 4世纪,罗马皇帝 确定基督教为国 教。6世纪时,罗 马城主教取得罗 马城实际统治 权,成为“教皇”。 11世纪,基督教 会分裂为天主教 和东正教,分别 以罗马和君士坦 丁堡为中心。 起初,只在阿拉伯半岛和西亚一些地区传播。中世纪时,传播到亚洲其他地方 和北非等地。 宗教经 典 《三藏》《圣经》《古兰经》 宗教圣地蓝毗尼 耶路撒冷(基督 教)、梵蒂冈(天 主教) 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 主要节 日 圣诞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等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文化特质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文化特质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与科技成就,直至今日,每一个中国人依然为之自豪与骄傲。尤其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古代世界独领风骚,发出了夺目的光芒,现代西方科技的发达,使中国人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今天的我们更有必要去学习研究古代科技成就及其文化特质,寻找民族自信心的同时,从中可以更好去发展现代科技。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等方面。在天文学方面。《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东汉末年,第一台浑象仪由张衡制成,张衡同时还提出了浑天说的观点。汉代制定了我国第一部有确切年代的成文历法——《太初历》。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我们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是比现行公历确立早约300年。在数学方面,《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此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的大部分内容。南朝祖冲之利用和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首次将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领先世界近1000年。他还写了数学专著《缀术》,后来传到日本、朝鲜。在医药学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总结出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所沿用。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西汉的《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第一次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类总结。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

著有《千金方》,总结了历代的医学成果,在我国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农学方面。农具制造在战国已出现,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像赵过的铁脚耧车、杜诗的水排、竖炉冶炼法等等都是突出的成果。牛耕的推广与代田法耕作制度的创新,则在当时条件下起到解放生产力的重要推动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部综合性的农业著作——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理论缺陷,值得历史学者们去探讨与研究。第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具有实用理性。如中国传统数学则主要是以计算见长,并通过直接的途径把数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种明显的实用性思想体现了与西方数学迥然不同的风格,并足以和古希腊数学相媲美。围绕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实用观念不仅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心理的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明显特征。又如中国古代天文学所以高度发达,首先是由于帝王们认为天象直接联系着皇家的命运。其次,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农业是国家财赋的根本。历代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也是出于对全国农业生产实施宏观控制以维护国家利益的考虑。再次,中国古历法的需要和改革不仅促进了天文学的全面发展,而且使数学伴随天文学而发达起来。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许多方法都是在解决天文历法计算问题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最后,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同统治中国思想界的儒家思想,以及与之互相渗透的佛教、道教思想也有密切关系。第二。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且有工匠传统的文化特质。在古代科学活动中,存在着两种传统:一种是偏重理论思

近年美国有关中国民间宗教的研究

近年美国有关中国民间宗教的研究[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 发布日期:2 内容提要:本文对近30年来美国学者关于中国民间宗教的研究情况作一简单的梳理,同时,考虑到宗教与民间宗教的密切关系,也将对相关的宗教研究做一定论述。 关键词:美国中国民间宗教地位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刘平,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会党史研究会副会长;冯彦杰,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如果把学术范畴作为一种空间概念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引用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诗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来加以比喻。以欧大年(Daniel L.Overmyer)、韩书瑞(susan Naq uin)为代表的美国中国学家对中国民间宗教有着特殊感情,他们发表的成果在研究视角、方法、观点和史料收集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借鉴,为我们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可能。在此,我们将对近30年来美国学者关于中国民间宗教的研究情况作一简单梳理(部分引用论著发表于30年前),同时,考虑到宗教与民间宗教的密切关系,也将对相关的宗教研究做一定叙述。不当之处,尚祁方家指正。 一、中国民间宗教在美国汉学研究中的地位 近30年来,有关中国民间宗教问题得到了美国学者更多的关注,新的研究领域的开辟与更多中青年学者的出现使中国民间宗教的研究由冷变热成为可能,研究视角开始由面到点,由宽转窄,由宏观到微观,步步深入,至于研究方法,也屡见创新,尤其是开始从书本走向田野,凸显了民间宗教研究的辐射面愈见扩大,无论是在宗教学还是历史学,无论是民俗学还是人类学中,它都占据着一席之地。在《1971-2006年美国清史论著目录》这本书中, 全书有24个板块,其中有两个板块介绍中国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可见民间宗教研究这一原本乏人问津的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呈现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形。故而,民间宗教一方面作为研究的载体,另一方面又作为研究的视角,这种双重身份缩小了它与其它研究领域的差距,呈现多学科研究交叉的势头。 原本,美国中国学在费正清等人的影响下,因应当时中西方的壁垒,主要以中国的政治、外交与人物为研究重点。1974年,欧大年在美国宗教研究院(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 on)的中国宗教小组会议上倡议成立中国宗教研究会,次年,美国“中国宗教研究会”(Soc ietyforthe Study of ChineseReligions)正式成立,标志着美国学者对中国宗教的研究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1976年,国际佛教学术研究组织(IABS)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麦迪逊成立,中国的佛教是该组织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两个研究机构的成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关于中国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的研究,中国的宗教与民间宗教研究开始纳入国际交流的轨道。不单单是美国学者,甚至整个西方学者都开始对中国的宗教以及民间宗教表现出兴趣。此外,美国的一些高等学府也造就了一批研究中国民间宗教的专家,例如斯坦福大学(韩书瑞毕业于该校,丁荷生[Dean Kenneth]曾在该校获得硕士学位)、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曾任伯克莱分校教授并被授予伯克莱最高荣誉奖、卡西尔[S uzanne E,Cahill]也毕业于伯克莱分校)、克利曼[Terry Kleeman]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

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位置,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古代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2.使学生知道金字塔是埃及古代文明的象征。简单了解古代埃及在农业、手工业、建筑、文化和历法等方面的成就。 教学重点: 1.四大文明古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2.古代埃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教学难点:四大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江流域附近。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疑幽趣. 大家听说过四大文明古国吗? 人们把最先产生科学文化的国家称为文明古国,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有四个。 板书课题(部分):四大文明古国 二、师生共同探究 1、(让学生看地图)在地图上,有四块红色的地方,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我们一起看图来说说,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哪几个国家?(学生回答) (板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2、读图分析: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 (1)世界上四大文明国家集中在那两个洲?其中的三大文明古国都位于我们亚洲,有什么感受?(自豪),这说明亚洲和非洲人民有着非凡的聪明才智,对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曾做出重要的贡献。生:古代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古代巴比伦位于亚洲的(西部),古代印度位于亚洲的(南部),古代中国则位于亚洲的(东部)。 (2)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什么?(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大河流域),各处于什么河流的流域? 生:古代埃及处于尼罗河下游,古代巴比伦处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代印度处于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则处于黄河和长江流域。 (3)小结: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大河流域,这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河流的关系极为密切。(4)思考:为什么大河流域会产生文明古国呢?这些大河流域为四大文明古国做了哪些贡献?(结合课文内容和已知知识) 生:大河泥沙冲积而成的平原(或三角洲)上往往有着肥沃的土地,为种植农作物提供了良田沃土,河水又为人类提供了生活用水和灌溉之利,这就为这些地方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于是大河流域往往成为农业发达、经济繁荣、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而最早的文明首先就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又促进了其它文明的发展。因此,大河是孕育文明古国的摇篮。 过渡: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古代埃及人民在尼罗河流域创造出了许多奇迹。 (板书(补充课题):古代埃及) 3、提起古埃及,人们首先想到那高大的金字塔,它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国家的象征,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板书:金字塔——古代埃及的象征) 4、谁知道金字塔是什么建筑?为什么叫金字塔?其中最大的一座金字塔是谁的陵墓? 5、(播放视频——金字塔)学生结合视频回答: (1)规模宏大,从四面看都呈等腰三角形,很像汉语中的“金”字,故中文形象地把它译为“金字塔”。 (2)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埃及国王胡夫的陵墓。这座金字塔高 146.5米,塔身共用230万块巨石垒成,万块巨石平均约重两吨半。在巨石和巨石之间,没有砌抹石灰一类的粘着物,巨石和巨石之间,连锋利的小刀都难以插入巨石之间的缝隙。

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 1.基督教 基督教,是以新旧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相信耶稣为神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救人类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估计现在全球共有15亿至21亿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25%-30%。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但在基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却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天主教(中文也可译为公教、罗马公教)、东正教、新教(中文又常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派别。中文的“基督 教”一词有时被用于专指基督新教,这似乎是中文的特有现象。 基督教(英语:christianity、希腊语: Χριστιανισμ??、拉丁语:Christianismus)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弥赛亚)的宗教。天主教(拉丁语:Ecclesiam catholicam)、新教(德语:Protestantismus、法语:Protestantisme、英语:Protestantism)、东正教(希腊语:Ορθ?δοξη Εκκλησ?α、教会斯拉夫语:Правосла? ви?)等统称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 称“耶稣教”,或是"耶教"),三大教派中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的统称一般用“基督宗教”这个词。但在本词条中,“基督教”指“基督宗教”,即总称,而不是新教。 2.伊斯兰教 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门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 伊斯兰(al-Islam)系阿拉伯语音译,公元七世纪由麦加人穆罕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

展示古代科技文化风采长扬中国历史悠久文明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

中华历史悠久文明 华佗: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他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创制了一套医疗体操,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姿态,使人体各部位都得到适当的活动,称为“五禽戏”。 张衡:张衡是东汉时的伟大科学家。他发明了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并成功地测定出发生在陇西的一次地震。张衡的地动仪制造于132年,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书数学著作,它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书中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数、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的一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数学基础。 《神灭论》:范缜所著,他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思想。《神灭论》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秦陵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像秦兵马俑,反映出我国古代公匠的高超技艺,形象地展示了秦朝军队的兵种、编制和武器装备情况,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扫灭六国的磅礴气势和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

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在莫高窟里,古代劳动人民绘制了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塑造了无数形象生动的塑像,其壁画和塑像艺术的辉煌丰富了世界文化,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我国古代伟大四大发明: 指南针:指南针主要用于航海。传到欧洲以后,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创造了条件,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引起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后传入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印刷术:印刷术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印刷术能反复使用,不会浪费。印刷术的传播,使得书籍大量印刷,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过去只有僧侣才能受教育的状况。 黑火药:黑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的使用,是军事工业的革命。它的传播,推动了军事工业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就是依靠火药武器打败封建主的。 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黑火药,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它们对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且巨大的作用。 ? 中国古代伟大科技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是在中国流行的对世界四大古文明的概称,分别是、、和。“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来源于提出的“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但与其原意并不相同。这种说法只在中国流行,并没有得到世界范围的历史学界的公认。因为这个说法只能代表文明发源地的文明中心,并不规范。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发源地,文明分别指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中国这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同一时期的爱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在文明的发源地。 说法来源 在其写于1900年的《》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罗马是也”。但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不是梁启超发明的,西方国家很早就有four major early (ancient) civilizations的说法,在美国一些历史教科书中也有这种说法。后来人们将“小亚细亚”修改为两河文明中的一个重要文明——巴比伦。 四大文明古国都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的两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印度代表了恒河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古埃及代表了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代中国即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明,而巴比伦只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一个重要时期。 四大文明古国社会制度大多采用,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的统治者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黄河、印度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中国、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中国和巴比伦都发现了,印度则发明了。 2文明发源地 《》(美国威廉·麦克高希)称“古巴比伦、、(公元前2500年)、、古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 的《》中提及:“中 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历史中心地区。更明确地说,中东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罗河流域、和流域及伊朗高原;印度的文明中心位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中国的文明中心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区——这一地区从米诺斯文化

浅析中国古代主要的科技成就及其文化特质

浅析中国古代主要的科技成就及其文化 特质 中国古代主要的科技成就及其文化特质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以高度的智慧和创造力, 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为世界科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国文化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其科技文化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质。 回顾中华民族漫长的文化史, 我们发现, 中国古代在农业、医术、天文、算术、地理、纺织、造船、制瓷等方面都取得辉煌的成就。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来简单叙述。 中国古代四大学科 中国文化系统中, 就科技文化而论, 天文学、数学、医学和农学等实用科学体系蔚为大观,这一科学体系在秦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期间得以建立和初步发展。 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天文观测和历法两方面,在对彗星、新星、日食、月食、太阳黑子等观测方面,我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并形成了以浑仪、浑象、简仪、圭表等为主的传统天文仪器系统。 在数学上,北朝时代,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注释《九章算术》时, 创立了“割圆术”。祖冲之则用“割圆术”求出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准确推算出圆周率的科学家。此外,中国人创立的十进

位制,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最大。 我国古代中医学体系发展非常完整和完善,也形成了一些著名的医学著作。张仲景、华佗和扁鹊一起被尊称为中医三大祖师。汉末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明代出现了代表中国古代药物学最高成就的不朽巨著,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在中国古代科技体系中,农业科技是最为发达的,而对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总结,就物化成了农学著作。《四民月令》与《汜胜之书》并称为汉代两部最重要的农书,《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传统农学著作,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中国古代三大技术 丝织和陶瓷是中国古代两大“绝密技术”。中国是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 家。我国的丝织物在公元前4世纪就远销国外,公元5~6世纪间波斯曾派专人来我国学习,其后丝织技术才又传到欧洲。陶瓷技术经晋、唐、两宋发展到明清,历代名窑已能制出极其精美的瓷器,并远销国外,受到各国人民的盛赞,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化学取得的一项杰出成就。战国时期以后,我国的建筑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如,战国李冰带领修的都江堪;隋代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北宋时李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