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影像诊断学解说

影像诊断学解说

影像诊断学解说
影像诊断学解说

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1)

一、名词解释 1. CT值:是测定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密度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通常称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 ,HU)。 2. 窗宽:是指CT图像上所包含的CT值范围。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按其密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16个灰阶供观察对比。 3. 窗位:又称窗水平。是图像显示过程中代表图像灰阶的中心位置。 4. 流空效应:由于信号采集需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成良好的对比,这种现象就是“流空效应”。 5. PACS(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它是放射学、影像医学、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结合,它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计算机数字形式,通过高速计算设备及通讯网络,完成对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及传输等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 6. 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正位片上,两侧肺野透明度基本相同,其透明度与肺内所含气体量成正比。为便于指明病变部位,通常将两侧肺野分别划分为上、中、下野及内、中、外带。 7. 肺纹理:胸部X线片上,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主要是由肺动脉、肺静脉构成。 8. 肺实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如肺泡及肺泡垫。 9. 肺实变:肺泡内气体被病理性液体或组织的代替,常见于急性炎症。 10. 空气支气管征:是影像学术语,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为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是肺实变的重要征象。 11. 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时,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X线呈哑铃状阴影,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 12. 中心型肺癌:是指发生于主支气管,肺叶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 13. 分叶征:肿块向各个方向生长速度不一,或受周围结构阻挡,轮廓可呈多个弧形凸起,弧形相间则为凹入而形成分叶形,多见于周围型肺癌。 14. 毛刺征:是周围性肺癌的征象,其病理基础是癌瘤浸润性生长及渗出或增殖性间质反应。在胸片上表现为肿块边缘呈长短不一致细毛刺结构。 15. 胸膜凹陷征:指肿瘤与胸膜之间的线形、幕状或三角形阴影,尖端指向病变,系肿瘤瘤体内的瘢痕组织牵拉临近的脏层胸膜所致。以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 16. 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心影最大横径是心影左右缘最突出一点至胸廓中线垂直距离之和。胸廓最大横径是在右膈顶平面两侧胸廓肋骨内缘间连线的长度。正常成人心胸比例≤0.5。 17. 肺少血:是指肺动脉血流量减少。见于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右心输出量减少时,肺门血管影变小和肺野内血管纹理普遍变细稀少而边界清晰,称为肺少血或肺血减少。 18. 肺充血:是指肺动脉血流量增多。 19. 肺淤血:是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滞于肺内,通常由左心衰竭引起。肺静脉扩张普遍,呈模糊条纹状影,中下肺显著。肺野透明度减低,两肺门影增大,肺门血管边缘模糊,结构不清。 20. 克氏B线:当肺静脉压升高,引起渗出液存留在小叶间隙内,X线表现为在肋膈角附近见到与外侧胸壁垂直的间隔线,称克氏B线。

影像诊断学试题库

名词解释 空洞: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并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所形成。 肺淤血: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血液在肺内瘀滞,称为肺淤血。 横“S”征:是指右上肺中央型肺癌阻塞右上肺引起肺不张,X线表现为右上肺野肺门处肿块与不涨呈横行S征象。 脑水肿:是指脑内水分增加、导致脑容积增大的病理现象,是脑组织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龛影:是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影像,为消化性溃疡及肿瘤坏死性溃疡形成的腔壁凹陷,使钡剂充填滞留其内所致。轴位观溃疡呈火山口状。 克氏B线:是间质性肺水肿间隔线的其中一种,多位于两下肺野的外带,以肋膈角区多见,短而直,一般不超过2cm,与胸膜相连并与其垂直。病理基础是小叶间隔水肿、增厚的结果。肿瘤骨:出现于病变骨和(或)软组织肿块内的由肿瘤细胞形成的骨质。 粘膜线征:良性溃疡的征象,为龛影口部一条宽1~2mm的光滑整齐的透明线。 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成为死骨。 脑积水: 脑积水是因颅内疾病引起的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和)循环、吸收障碍而致颅内脑脊液存量增加。 问答题 1.原发性肝癌和肝血管瘤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表现如何?区别这两种病的关键点是什么? 一、原发性肝癌:肝内圆或卵圆形肿块,多为低密度。周围假包膜形成晕圈征 ,动态增强CT 扫描呈“速升速降”型时间-密度曲线。肿瘤内出现的静脉分流现象为特征性表现之一 门静脉癌栓在增强后为门静脉内的充盈缺损 二、肝血管瘤:平扫呈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灶,境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CT未见病变呈“早出晚归”的特征性表现 三、区别这两种病的关键点:动态增强CT扫描:原发性肝癌呈“速升速降”型时间-密度曲线,肝血管瘤呈“早出晚归”的特征性表现。 3.叙述肝硬化的CT表现 CT:①直接征象:形态学变化,可为全肝萎缩、变形,但更多的表现为部分肝叶萎缩而部分肝叶代偿性增大,结果出现各肝叶大小比例失常;肝轮廓常凹凸不平;肝门、肝裂增宽;密度变化,肝的脂肪变性、纤维组织增生及再生结节等因素,导致肝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肝硬化结节可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多与其余肝实质强化一致。②间接征象:脾大,腹水,胃底与食管静脉曲张等门静脉高压征象;增强扫描及CTA可清楚显示这些部位增粗、扭曲的侧支循环静脉;由于肝功能异常,常合并胆囊石及胆囊周围积液。 4.急性肺脓肿的X线、CT表现。 X线:病灶可单发或多发,多发者常见于血源性肺脓肿;病灶较早时呈肺内致密的团状影,其后形成厚壁空洞,其内缘常较光整,底部常见气—液平面。①急性肺脓肿:由于脓肿周围存在炎性浸润,空洞壁周围常见模糊的渗出影;②慢性肺脓肿:脓肿周围炎性浸润吸收减少,空洞壁

医学影像诊断学

1、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主要是利用血液中的红细胞对声波的散射,产生多普勒效应,经伪彩色编码技术在二维图像上显示彩色血流影像。 2、Doppler效应: 声源与接收器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导致声波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 3、咖啡豆征: 见于不完全性绞窄性肠梗阻,近端肠管内的大量气体和液体进入闭袢肠曲,致使闭袢肠曲不断扩大显示为椭圆形,边缘光滑,中央有一条分隔带的透亮影,因形如咖啡豆,故称咖啡豆征。 4、niche:龛影,由于胃肠道壁产生溃疡,达到一定程度,造影时被钡剂填充,当X线程切线位投影时,形成一突出于腔外的钡斑影像 5、MRU:磁共振尿路造影,主要用于观察肾盂,肾盏和输尿管。包括静脉性肾盂造影和逆行肾盂造影。 6、Turrcot syndrome:Turrcot综合征, 本征的特点为结肠腺瘤性息肉并伴发脑部恶性肿瘤,多为幕上胶质母细胞瘤。系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疾患 7、ring sing:环形强化的脓肿壁和周围无强化的低密度水肿带构成了环征 8、充盈缺损:是指充钡胃肠道轮廓的局部向腔内突入而未被钡剂充盈的影像 9、肾自截:肾结核的一种改变是随着身体抵抗力的增强,病变趋向好转,出现钙盐的沉积,而发生局部钙化甚至全肾钙化 10、膈壶腹:当深吸气时膈肌下降,食管裂孔收缩,致使钡剂暂时停顿于膈上方,形成食管下端隔上一小段长约4~5cm的一过性扩张,称之膈壶腹,呼气时暂时消失,属正常现象11、胃食管前庭段:贲门上方3~4cm长的一段食管,是从食管过渡到胃的区域,称为胃食管前庭段 12、苹果核征:进展期结肠癌中局限溃疡型的一种征象,表现为边缘分界截然,有清楚环堤,火山口样龛影,侵犯结肠全周成苹果核征。 13、牛眼征:少数肿瘤中央可见无增强的低密度,边缘强化成高密度,外周有一稍低于肝密度的水肿带,构成所谓的牛眼征 14、网膜饼: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发生腹膜腔转移时,可造成大网膜弥漫性增厚、密度不均匀增高,形如饼状 1、肝海绵状血管瘤:CT:平扫为类圆形低密度区,境界清楚,密度均匀;注射对比剂60秒,血管瘤边缘出现结节状强化,与肝内血管密度相近;延迟图像,增强范围逐渐向中心扩展,密度渐低,最后整个瘤体被对比剂填满,与肝密度相同;快进慢出 MRI:类圆形,形态较规则,边缘较清楚;T1WI等或略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灯泡征);多回波序列中随着TE延长,肿瘤信号强度递增;肿瘤大时内部信号不均匀,与纤维斑痕,钙化,出血或血栓形成有关;增强扫描早期病灶边缘出现火炬样或结节状强化,随着时间延迟,强化范围逐渐扩大,最后整个病灶变成均匀略高信号;大病灶中央残留低信号不强化区,纤维斑痕或钙化 2、子宫颈癌的CT表现:Ⅰ期肿瘤较小时,CT检查可无异常发现,肿瘤较大而明显侵犯宫颈基质时,表现宫颈增大,直径大于 3.5cm;增强检查,肿瘤的强化程度要低于残存的宫颈组织.Ⅱ期肿瘤,增大宫颈的边缘不规则或模糊;宫旁脂肪组织密度增高,甚至出现与宫颈相连的软组织肿块;输尿管周围脂肪密度增高,或出现肿块.Ⅲ期肿瘤继续向外生长可侵犯盆壁,显示软组织肿块侵犯闭孔内肌或梨状肌;可发现盆腔淋巴结增大.Ⅳ期肿瘤,当肿瘤侵犯膀胱或直肠时,上述结构周围脂肪间隙消失,膀胱或直肠壁增厚、甚至出现肿块;并可由腹膜后淋巴结增大或其他脏器转移表现 3、良恶性溃疡的影像学表现 良性恶性

影像诊断学-临床

“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81110 课程名称:影像诊断学/medical imageology 学时:28学时学分:2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本科.选修)开课学期:第5学期 开课部门:医学院 先修课程:医学基础课 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白人驹主编,《影像诊断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影像诊断学包括X线、CT、MRI、介入等,虽然各科成像技术的成像原理与方法不同,诊断价值与限度亦各异,但都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形成影像,从而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以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书育人,注意医德教学及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授课中条理分明,由浅入深,重点突出,适当介绍国内外新成就,指出某些课题的研究方向,应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讲授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视频资料。 2.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临床思维方法,培养诊断和鉴别诊断疾 病的本领,提高独立作出防治方案的能力。 3.结合见习病例阅片并进行临床讨论。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 1.基本内容: ⑴ 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构造 ⑵ X线检查技术 ⑶ X线分析与诊断 ⑷计算机体层成像(CT)基本原理、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⑸超声成像基本原理、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⑹磁共振成像(MRI)基本原理、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2.教学基本要求: ⑴了解影像诊断学应用原理及概况 ⑵了解影像诊断学的价值、限度和地位 ⑶了解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并能在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 ⑷了解影像诊断方法和原则 3.教学重点难点:CT、MRI的临床应用 4.教学建议: 理论讲授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与头颈部 1.基本内容: ⑴检查方法:X线平片、DSA;CT(包括CTA);MRI(包括MRA)核医学 ⑵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正常表现 ⑶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颅脑外伤(X线、CT、MRI);颅内肿瘤(CT、MRI、核医学);脑血管疾病(DSA、CT、MRI);其他;脊髓疾病;影像学方法比较 2.教学基本要求: ⑴了解神经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⑵了解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⑶了解神经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3.教学重点难点: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4.教学建议:理论讲授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呼吸系统 1.基本内容: ⑴肺与纵隔X线检查方法,正常X线表现,基本病变X线表现,肺与纵隔疾病X线表现与诊断,CT与MRI诊断。 ⑵心与大血管X线检查方法,正常X线表现,基本病变X线表现,心、大血管疾病X线表现与诊断,CT与MRI诊断。 2.教学基本要求:

影像诊断学重点整理

医学影像学复习 总论部分 医学影像学定义: 指通过各种成像技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 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目的的技术,属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 发展史 X 线:伦琴于1895 年发现。 CT :Computer Tomography ,出现于上世纪70 年代。90 年代螺旋CT 用于临床。 超声:出现于上世纪50 年代。 MRI :出现于上世纪约80 年代。 CT成像原理 体素:图象处理时将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等地立方体,称之为体素。 象素:CT 扫描重建的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称之为象素。 螺旋CT特点 使用滑环技术,解除电缆束缚 速度快,时间小于或等于1 秒 容积扫描 普通CT 图像与传统X 线图像相比,空间分辨率低,密度分辨率高 CT 值:单位HU ;组织的吸收系数与(骨、水、空气)三种组织之相 对值 骨组织:+1000 HU ,水:0 HU ,空气:-1000 HU CT 图像上由白依次变黑的顺序是骨、肌肉、脂肪、空气 窗宽与窗位 因为CT 机能分辨2000 的CT 值,人的肉眼只能分辨黑白的16 个灰阶,因此人为 引入的概念 窗宽:是指图像(由黑到白)所包含CT 值范围 窗位:是指图像上所包含CT 值范围的中心值 CT 图像要有适当的窗宽窗位才有利于病变的观察 用于观察肺组织:窗宽1500HU 、窗位-700HU CT图象后处理技术 CTA :CT angiography , 是静脉内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CT 扫描的图象重组技术,可立体地显示血管影像。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发生共振所产生的信号经图像重建的一种成像技 术 目前MRI 多用氢核或质子来成像 MRA 是利用了流体的流空效应 组织特点 水的T1、T2都长或T1低信号,T2高信号 脂肪的T1 、T2 均短。 病变组织如肿瘤常比周围组织含水量高,故T1 、T2 常较长

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 CT值:就是测定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密度大小得一种计量单位,通常称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 ,HU)。2。窗宽:就是指CT图像上所包含得CT值范围。在此CT值范围内得组织结构按其密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16个灰阶供观察对比。 3。窗位:又称窗水平。就是图像显示过程中代表图像灰阶得中心位置、 4。流空效应:由于信号采集需一定得时间,快速流动得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成良好得对比,这种现象就就是“流空效应"。 5、?PACS(Picture Archiving & munication System):即医学影像得存储与传输系统,它就是放射学、影像医学、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得结合,它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计算机数字形式,通过高速计算设备及通讯网络,完成对图像信息得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及传输等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与充分利用、 6、?肺野:充满气体得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得区域称肺野。正位片上,两侧肺野透明度基本相同,其透明度与肺内所含气体量成正比、为便于指明病变部位,通常将两侧肺野分别划分为上、中、下野及内、中、外带、 7.?肺纹理:胸部X线片上,在充满气体得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得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主要就是由肺动脉、肺静脉构成、 8。?肺实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得含气间隙及结构,如肺泡及肺泡垫。 9、?肺实变:肺泡内气体被病理性液体或组织得代替,常见于急性炎症。 10.?空气支气管征:就是影像学术语,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得含气支气管与实变得肺组织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到含气得支气管分支影,称为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就是肺实变得重要征象。 11。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时,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与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X线呈哑铃状阴影,临床上症状与体征多不明显。 12。?中心型肺癌:就是指发生于主支气管,肺叶及肺段支气管得肺癌。 13.?分叶征:肿块向各个方向生长速度不一,或受周围结构阻挡,轮廓可呈多个弧形凸起,弧形相间则为凹入而形成分叶形,多见于周围型肺癌。 14。?毛刺征:就是周围性肺癌得征象,其病理基础就是癌瘤浸润性生长及渗出或增殖性间质反应。在胸片上表现为肿块边缘呈长短不一致细毛刺结构。 15。?胸膜凹陷征:指肿瘤与胸膜之间得线形、幕状或三角形阴影,尖端指向病变,系肿瘤瘤体内得瘢痕组织牵拉临近得脏层胸膜所致。以腺癌与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 16。?心胸比率:就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心影最大横径就是心影左右缘最突出一点至胸廓中线垂直距离之与。胸廓最大横径就是在右膈顶平面两侧胸廓肋骨内缘间连线得长度。正常成人心胸比例≤0、5。17。肺少血:就是指肺动脉血流量减少、见于右心室流出道梗阻与右心输出量减少时,肺门血管影变小与肺野内血管纹理普遍变细稀少而边界清晰,称为肺少血或肺血减少。 18.?肺充血:就是指肺动脉血流量增多。 19、肺淤血:就是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滞于肺内,通常由左心衰竭引起。肺静脉扩张普遍,呈模糊条纹状影,中下肺显著。肺野透明度减低,两肺门影增大,肺门血管边缘模糊,结构不清。

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

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影像技术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 实验指导 编者:邵成民、顾婷 专业: 姓名: 班级: 目录 实验一:呼吸系统(一) (3) 实验二:呼吸系统(二) (8) 实验三:循环系统(一) (11) 实验四:循环系统(二) (12) 实验五:骨骼肌肉系统(一) (16) 实验六:骨骼肌肉系统(二) (26) 实验七:消化系统 (29) 呼吸系统(一)

2. 胸部正位片+左侧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侧肺野透亮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双肺纹理清晰,肺内未见渗出及实变影,双肺门无增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太正常,双侧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左侧位片:肺门不大,心影正常,心前、后间隙存在。 诊断结果:心、肺未见异常。 3.胸部正位片:右侧第七颈椎旁可见颈肋。 诊断结果:肋骨先天性变异。 4.左侧位片:纵膈的九分区 5. 胸部正位片:心膈角、肋隔角 6.胸部正位片+右侧位片:右膈圆隆向上突起 7.胸部正位片:左肺透亮度增高,纹理稀、疏,纵膈向右偏移,右肺未见明显异常,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不大,左膈低平。 诊断结果:左侧肺气肿 8.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右肺上野肺纹理模糊,可见一类三角形密度增高影,尖端指向肺门,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右肺门稍向上移位,主

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心影不大,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上叶肺不张。 9.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右肺中野中、内带呈大片密度增高影,右心缘显示不清,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 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中叶肺不张 10.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肺纹理模糊,中、下野见大片状磨玻璃密度影,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感染可能。 11.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纹理增多、模糊,中、上野见多发结节状密度增高影,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CT:左肺尖后段可见小片状高密度影。 12.左侧胸片:局限性纤维化: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肺上野可见一条索状高密度影,左肺未见明显异常,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隔面光整,肋隔角锐利。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影像) 章节重点梳理+必背重点精彩试题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影像)重点章节梳理+必背重点试题 龋病是牙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1浅龋;只累及釉质或牙骨质。检查用常规根尖片或(牙合)片。表现;为圆弧形的凹陷缺损区,边缘不光滑,其围一般较小。 2 中龋:龋病已进展至牙本质浅层,X线片可清楚地显示病变。有的表现为圆弧凹陷状牙硬组织缺损;有的表现为口小底大的到凹状的缺损。由于中龋时牙髓组织受到激偌而产生保护性反应,在龋洞底相应的髓室壁有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故洞底的边界清楚。 3深龋:龋病进展至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室甚至与牙髓室相通,临床上可见有很深的龋洞。X线可见较大的龋洞,龋洞底与髓室接近,髓室角变低,髓室变小。当龋洞与髓角或髓室相融合则提示可能已穿髓。 4 继发龋:是指龋病治疗后,窝洞周围牙体组织又发生龋坏,须经X线检查确诊。X线片上可显示在金属充填物的窝洞边缘,牙硬组织破坏形成密度减低的不规则的窄缝,边缘常不光滑。 牙髓钙化:牙髓组织血循环较差,室变窄,根尖孔变小,引起牙髓变性。牙髓变性后钙盐沉积,形成大小不等的沉积物。有两种形式,一是髓石形成,一是弥散性钙化。X线:1 局限性髓石与髓室形状有一定关系。后牙髓石往往表现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前牙髓室较小,髓石可呈条状或针状充满于髓室及根管。2 弥散性牙髓钙化表现为正常髓室及根管影像完全消失,不能辨别出髓腔界限。 牙吸收:牙髓受到不良刺激后,牙髓组织发生肉芽性变,产生破骨细胞引起髓室牙本质吸收。X线:患牙髓腔扩大,呈圆形或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减低的透射影,髓室壁或根管壁变薄,甚至发生折断 根尖肉芽肿根尖囊肿根尖脓肿 致密性骨炎:是指根尖周组织受到轻微缓慢低毒性因素刺激产生的一种骨质增生的防御性反应。 X线:患牙根尖区骨小梁增多增粗,骨质密度增高,骨髓腔变窄甚至消失 牙骨质增生:X线:由于增生的牙骨质沿牙根不断沉积,使牙根变粗增大。 牙骨质结构不良(常有牙松动。少数患者可出现根尖周炎的表现) X线:1.早期病变(骨质溶解破坏期):在患牙根尖周牙槽骨溶解破坏,代之以纤维结缔组织。X线片上表现为低密度透射区,多数为小圆形或类圆形,边缘不整齐,骨硬板及牙周膜间隙消失。 2.第二期病变(牙骨质小体生成期):随病变的发展,在纤维结缔组织出现牙骨质小体样结构、骨样组织和骨组织。X线表现为病变区有高密度的点状或小片团状钙化影。 3.第三期病变(钙化成熟期):钙化成分增多,出现较大的牙骨质团块和编织状组织。X线表现为根尖区成团状、体积增大的钙化影像。可在根尖形成类似骨硬板和牙周膜间隙的改变。 牙周炎分类:1.慢性成人牙周炎 2.青少年牙周炎 3.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4.青春前期牙周炎牙周炎所引起的牙槽骨吸收常表现为三种类型: (1)牙槽骨水平型吸收:表现为多数牙或全口牙的牙槽骨从嵴顶呈水平方向向根尖方向高度减低吸收程度比较均匀一致。 (2)牙槽骨垂直型吸收;表现为牙槽骨或牙槽间隔的一侧,沿牙体长轴方向向根端吸收。 (3)牙槽骨混合型吸收;表现为牙槽骨在水平型吸收的基础上,又同时伴有个别牙或多数牙牙槽骨的垂直吸收,多见于牙周炎晚期。

(完整版)影像诊断学精华试题.docx

影像学试题 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得分阅卷人 1、空洞 2、肺充血 3、龛影 4、灯泡征 5、骨质疏松 得分阅卷人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胸膜肥厚最常见的部位是() A、肺尖部胸膜 B、肋膈角处 C、心膈角处D.纵隔胸膜 2、大量气胸 X 线胸片可见() A.患侧膈下降B.肋间隙增宽C.纵隔健侧移动D.以上均是 3.胸腔积液可为() A.血性B.脓性 C.乳糜性D.以上都是 4.鞍区最常见的肿瘤平是() A.动脉瘤B.垂体瘤C.颅咽管瘤D.脑膜瘤 5.泌尿系检查临床上最常用() A.静脉尿路造影B.逆行肾盂造影C.膀胱造影 D.腹膜后充气造影 6.正常成人心胸比值一般不超过() A. 0、45B.0、5C. 0、 55D.0、60 7.肺原性心脏病主要表现是() A.左心房右心室增大B.右心房右心室肥大C.左心房左心室增大D.右心房左心室增大

8.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常见组织类型() A.鳞癌B.腺癌 C.未分化癌D.混合癌 9.大叶性肺炎多见于() A.青壮年B.老年人C.婴幼儿D.青少年 10.肺癌容易发生霍纳综合征是() A.肺上沟癌B.纵隔型肺癌C.肺段型肺癌D.瘢痕癌 11.自截肾常见于() A.慢性肾炎B.肾结核C.肾癌D.慢性肾盂肾炎 12.发现尿路阳性结石最常用方法() A. B 超检查 B.腹部平片C.逆行尿路造影 D.CT 检查 13.肺结核空洞一般可为() A.薄壁空洞B.厚壁空洞C.虫蚀样空洞D.以上都是 14.肺脓肿急性化脓性炎症阶段,X 线片示() A、小片状阴影 B、大片状密影 C、空洞 D、胸腔积液 15、血源性肺脓肿以双肺() A、肺尖较多 B、外围较多 C、肺门周围较多 D、膈上较多 16、“皂泡影”见于() A、巨细胞瘤 B、软骨瘤 C、骨瘤 D、软骨母细胞瘤 17、肺泡性肺水肿典型X 线征象是() A、双肺大小不一的弥漫性片状模糊影 B、双肺下野可见柯氏 A 和 B 线 C、肺门阴影轻度大而模糊 D、以肺门为中心的蝶翼状阴影 18、靴形心脏见于() A、主动脉病变 B、高血压 C、法乐氏四联征 D、以上都是 19、间质性肺水肿可靠征象是() A、肺纹理增加、模糊 B、肺水肿 C、上肺静脉扩张,与下肺野血管比例改变 D、克氏线 20、肥胖病人心影呈() A、靴形心 B、横位心 C、滴状心 D、主动脉型心 21、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时心脏呈()

医学影像诊断学

医学影像学:以影像方式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态与功能信息及实施以影像导向的介入性治疗的科学。 流空效应:从开始激励到信号采集有一段时间间隔,由于血液在流动,所以采集信号时,受激励的血液已经流出了切面,流入切面的是未受激励的血液,所以在图像中血液是没有信号的,称为流空效应。 PACS: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由图像信息采集系统、图像信息传输系统、图像信息存储系统、图像信息处理系统由四个系统组成。肺纹理:在肺部X线片上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肺纹理,主要由肺动脉和肺静脉组成。 空气支气管征:当病变扩展至肺门附近时,可在实变的高密度阴影中显示含气的支气管影,称为空气支气管征(air bornchogram)。 原发综合征:原发综合征包括肺内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管炎和所属淋巴结炎,哑铃状征象. 心胸比率:心脏横径(T1+T2)与胸廓横径(Th)之比即为心胸比率(CTR)。正常≤0.5.最大不超过0.52。大于此值为心脏增大。 肺门舞蹈:肺动脉段凸出,两肺门动脉扩张,透视下可见肺动脉段及两侧肺门血管搏动增强,呈扩张性搏动 龛影(niche)又称壁龛,是由于胃肠道壁上的溃烂缺损,达到一定程度,造影时被钡剂填充,当X线呈切线位投影时,形成一突出腔外的影像,轴位上则呈致密钡点或钡斑与器官重叠,适当加压,轮廓不改变。 憩室(diverticulum)由于胃肠道管壁的局部组织薄弱和内压增高形成,或由于管腔外临近组织病变的粘连,牵拉造成管壁各层向外突出的囊袋状影像。 充盈缺损(filling defect)指消化管腔内的隆起性病变以致钡剂不能在该处充盈。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均减少,而比例仍正常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为骨内钙盐含量降低,骨发生软化 青枝骨折:儿童青枝骨折属于不完全骨折,常见于四肢长骨骨干,表现为骨皮质发生皱褶,凹陷或隆起而不见骨折线,似嫩枝折曲后的表现 骨疲劳性骨折(fatigue fracture)又称应力骨折,系长期,反复的外力作用于骨,如集中于骨的某一部位,可逐渐地发生慢性骨折,到发现检查时,骨痂已形成,局部骨膜增生,部分病例可见骨皮质有裂缝。 柯莱斯骨折(colles’fracture)是指桡骨远端距离远端关节面2.5cm以内的骨折。常伴远侧断端向背侧移位和向掌侧成角,桡骨前倾角减小或成为负角,使手呈银叉状畸形 Codman三角是由于骨膜反应性新生骨的中央部分被迅速发展的肿瘤组织破坏,两端残留的骨膜新生骨向外掀起而形成的三角阴影. 1.X线的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 2.软X线摄影用于软组织,特别是乳腺的检查;高电压摄影主要用于胸部检查。 3.支气管扩张的三种类型:柱状型支气管扩张;囊状性支气管扩张;曲张性支气管扩张。 4.局限性胸腔积液包括: 1包裹性积液2叶间积液3肺底积液 5..结核病的分类:1.原发性肺结核(Ⅰ型)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3.继发性肺结核(Ⅲ型)4.结核性胸膜炎(Ⅳ型)5.其他肺外结核(Ⅴ型) 6.心脏大血管X表现中右心缘分为上下两段,上段较直,为上腔静脉及升主动脉的复合影。下段弧度大密度高,由右心房组成。左心缘由三段组成上段为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的起始部

影像诊断学

影像诊断 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可清晰显示各种管腔结构,如心脏、大血管及外周血管及胆道等。 对活动界面能动态实时显示,观察心内各结构的形态和活动及胎儿发育。 ◆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态、边界及脏器内部回声等,如肝、肾、脾、胰腺、子宫及卵巢。 ◆检测某些囊性器官的形态、走向及功能状态。如胆囊、膀胱、胃等。 ◆鉴别脏器内局灶性病变的性质。 ◆检测积液的存在与否,对积液量的多少作出初步估计。 ◆介入性诊断与治疗 ◆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后动态随访 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声像图及心功能评价 二尖瓣狭窄的异常声像图及心功能评价 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 >>二尖瓣增厚,回声增强; >>二尖瓣活动僵硬,运动幅度减小; >>二尖瓣口面积缩小; >>腱索增粗缩短,乳头肌肥大; >>左心房明显增大。

二尖瓣口面积缩小 M型超声心动图表现: 二尖瓣前叶曲线双峰消失,呈城墙样改变,EF斜率减低; 正常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异常声像图及心功能评价 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 在左室长轴及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上,可见主动脉瓣反射增强、舒张期主动脉瓣闭合不良、左室

容量负荷过重的表现。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 舒张期可见五彩反流束自主动脉瓣口流向左室流出道。 胆囊结石、泌尿系结石的异常声像图 典型胆囊结石的特征: ①胆囊内见一个或数个强光团、光斑,其后方伴声影或彗星尾。 ②强光团或光斑可随体位改变而依重力方向移动。 泌尿系结石的异常声像图

肾结石 脂肪肝、肝硬化的异常声像图 脂肪肝的异常声像图 弥漫性脂肪肝的声像图:肝内弥漫性密集、细小光点(肝内回声增多增强),呈“明亮肝”

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重点

诊断 第一章总论 1.X线的特性 (1)X线具有穿透性 (2)X线具有荧光作用 (3)X线具有感光效应: (5)X线在均匀、各向同向的介质中,直线传播 (6)X线不带电,它不受外界磁场或电场的影响 2.CT值 X线穿透人体时,不同的组织密度值代表不同的线性衰减系数μ,一般用它的相对值表示,称为CT值。单位为HU 第二章呼吸系统 前后肋骨相差4个肋间, 如第6前肋相当于第10后肋的高度 ※1.肺野 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透明的区域。 划分:为了便于标明病变位置,人为地将一侧肺野纵行分之为三等分,称为内、中、外三带,又分别在第2、4肋骨前端下缘划一水平线,将肺野分为上、中、下三野。 ※2.肺门: 是由肺动、静脉、伴行支气管等构成。构成肺门的影像主要是血管影,在正位片上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2-4前肋间处,左侧比

右侧高1-2cm。 3.肺纹理 (1)定义:肺纹理是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 (2)组成:由肺动静脉、支气管、淋巴管等组成、构成肺纹理的主要影像是肺动脉的分支影。 4.纵隔 以第4、8胸椎椎体下缘划两条水平线,分成上、中、下纵隔。 以气管心脏升主动脉前缘之前为前纵隔,食管前缘之后为后纵隔,两者之间为中纵隔。 5.膈 右膈顶较左膈顶高1~2厘米。 肋膈角:指膈肌与侧胸壁之间的夹角。 6.阻塞性肺气肿: X线表现:(局限性和弥漫性) 肺体积增大,肺野透明度增加,肺纹理稀疏 7.阻塞性肺不张: X线表现: 阻塞远端的肺组织体积缩小,密度增高,周围结构呈向心性移位。 8.肺实变:(炎性实变) X线表现:密度略高,较均匀的云絮状影,边缘模糊,可扩散至整个肺叶。

3.《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

3.《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 1.螺旋CT(SCT): 螺旋CT扫描是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称为螺旋扫描。 2. CTA:是静脉内注射对比剂,当含对比剂的血流通过靶器官时,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三维重建该器官的血管图像。 3. 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是指利用血液流动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无创造影技术。常用方法有时间飞跃.质子相位对比.黑血法。 5. MRCP:是磁共振胆胰管造影的简称,采用重T2WI水成像原理,无须注射对比剂,无创性地显示胆道和胰管的成像技术,用以诊断梗阻性黄疽的部位和病因。 6. PTC: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在透视引导下经体表直接穿刺肝内胆管,并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管系统。适应症: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扩张。 7. 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透视下插入内镜到达二指肠降部,再通过内镜把导管插入二指肠乳头,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胰管;适应症:胆道梗阻性疾病;胰腺疾病。 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成像清晰的成像技术。

9. 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 10. 血管造影:是将水溶性碘对比剂注入血管内,使血管显影的X线检查方法。 1 1.CR:以影像板(IP)代替X线胶片作为成像介质,IP上的影像信息需要经过读取.图像处理从而显示图像的检查技术。 12. T1: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13. T2:即横向弛豫时间常数,指横向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至37%所经历的时间,是衡量组织横向磁化衰减快慢的尺度。 14. 功能性MRI成像:是在病变尚未出现形态变化之前,利用功能变化来形成图像,以达到早期诊断为目的成像技术。包括弥散成像,灌注成像,皮层激发功能定位成像。 15. 流空现象:是MR成像的一个特点,在SE序列,对一个层面施加90度脉冲时,该层面内的质子,如流动血液或脑脊液的质子,均受至脉冲的激发。中止脉冲后,接受该层面的信号时,血管内血液被激发的质子流动离开受检层面,接收不到信号,这一现象称之为流空现象。

影像诊断学什么

影像诊断学什么 专业代码:100301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影像医学和其它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综合性医院的X线、CT、MRI诊断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影像学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掌握较牢固的基础医学知识、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知识、较扎实的医学影像学科知识。掌握医学影像的×线、CT、MRI检查操作技术,具有运用上述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能正确进行影像科急诊病人的检查和诊断,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推断能力,能规范地书写影像诊断报告,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影像诊断学。 主要课程:物理学、电子学基础、计算机原理与接口、人体解剖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人体断面解剖学、医学成像技术、摄影学、介入放射学、超声诊断学、影像诊断学。 培养层次:本科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级综合性医院影像科从事×线诊断、CT诊断、磁共振诊断的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组胚学、断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耳鼻喉口腔科学、传染病学、精神病学、急诊医学、医用电子学基础、放射物理与防护、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等 医学影像学专业(诊断与治疗方向) 1.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与能力、掌握科学方法、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毕业时能够在上级影像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治疗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医疗实践工作的应用型初级影像医师。 2.主要课程:电子学基础、计算机基础、影像物理基础、影像设备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核医学影像学、X线摄影学、介入放射学。 影像诊断动态图谱与临床应用 医学影像阅片教程 影像诊断图谱进阶篇 影像鉴别诊断手册 医学影像学学习指南 影像学诊断常规——临床疾病诊疗常规丛书 影像诊断学(二版/中职影像 影像诊断学(人卫) 影像诊断应用解剖基础

龙华影像诊断学期末重点

2014龙华影像诊断重点 ●重点 ?了解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琴(W.C.Roentgen)在做物理实验时发现一种能穿透人体的看不 见的射线,称为X线 ●X线的特性: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1)穿透性:X线的穿透力与X线管电压密切相关,电压越高,所产生的X线的波长越短,穿透 力就越强;另一方面,X线的穿透力还与被照物体的密度和厚度相关。密度高、厚度大的物体吸收的X线多,通过的X线少。是X线成像的基础 (2)荧光效应:是X线透视检查的基础 (3)摄影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 (4)电离效应:空气的电离程度与空气所吸收X线的量成正比。是放射防护学和放射治疗学的基 础 ●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基于密度、厚度的差别,可产生X线对比,这种自然存在的差别,称... 骨骼、钙化灶 > 软组织、体液 > 脂肪组织 > 含气组织 人工对比:对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和器官,人为引入在密度上高或低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称... ?X线的优缺点: 缺:不易发现细微病变;缺乏永久的客观记录,不便于观察病变的长期动态变化,不利于对比和会诊;以及不易控制X线射线量等。 优:观察实时的动态变化,在大多造影检查的摄片前还需要透视辅助,比如胃肠钡剂造影,血管造影等。此外也可以作为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一种补充方法,如需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时。 ●软X线摄影: 以钼、钼—铑或钼—钨合金代替钨做X线阳极靶面,X线球管管电压较低,产生的X线波长较长,穿透力弱,故称...主要适用于软组织病变如乳腺疾病。 ●X线造影对比剂: 钡剂为医用硫酸钡混悬液,主要用于食管和肛肠造影

碘剂分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离子型如泛影葡胺用于肾盂及尿路造影。要做碘过敏试验。 ●造影检查方法: (1)直接引入法:即将造影剂直接引入器官内或器官周围。如口服钡餐食管造影、逆行肾盂造影、 子宫输卵造影、心血管造影等 (2)间接引入法:造影剂先被引入某一特定组织和器官内,后经吸收/排泄积聚于欲造影的某一 器官内,从而使之显影。吸收性如淋巴管造影;排泄性如口服胆囊造影、静脉尿路造影等 ●CT值:是反映组织对X线衰减或称吸收系数,即量化密度的相对值,其单位为HU 水:0HU 体液:10HU 软组织(肌肉、肝、脾、胰、肾):40HU 骨骼(密度最高):1000HU 脂肪组织:-100HU 含气组织(最低):-1000HU ?CT增强扫描:是经周围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后进行CT扫描的检查方法。 目的:是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密度差,显示平扫未能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变。通过分析病变组织是否强化、强化时间、程度、方式来判断病变组织的血供情况,从而有助于病变的诊断。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生物体内某种物质(如氢原子核,即质子)在次场内收到射频脉冲的激励,发生磁共振现象,从而产生的此信号重建图像。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在血管造影过程中通过计算机处理技术形成将不含对比剂结 构影响减去的一系列图像 ?目前常用的MIR对比剂为离子型非特异性细胞外分布对比剂,即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 ●MRI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1)带有神经刺激器、心脏起搏器、脑动脉瘤介入后,人工心脏金属瓣膜生等体内有金属或磁性物植入史的病 人及早期妊娠的患者不宜进行检查,以免发生意外。 (2)所有金属物以及磁性物不得带入监察室,以免发生意外或消磁而失效 (3)做腹部检查者,应禁食4小时左右,检查中可能需要屏气,检查前要训练患者配合呼吸。 (4)增强检查病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等症状。 (5)作头颅、颈部检查者,检查时不得做眨眼、吞咽的动作 ●影像学诊断分为:肯定诊断、否定诊断、可能性诊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线平片是骨骼系统最常见的检查方法。正、侧位或正、斜位

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1)

一、名词解释 1.CT 值:是测定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密度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通常称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 HU)。 2.窗宽:是指 CT 图像上所包含的CT值范围。在此 CT 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按其密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16 个灰阶供观察对比。 3.窗位:又称窗水平。是图像显示过程中代表图像灰阶的中心位置。 4.流空效应:由于信号采集需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 成良好的对比,这种现象就是“流空效应” 。 5. PACS( 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它是放射学、影像 医学、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结合,它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计算机数字形式,通过高速计 算设备及通讯网络,完成对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及传输等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 分利用。 6.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正位片上,两侧肺野透明度基本相同,其透明度与肺内所含气体量成正比。为便于指明病变部位,通常将两侧肺野分别划分为上、中、下野及内、 中、外带。 7.肺纹理:胸部 X 线片上,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主要是 由肺动脉、肺静脉构成。 8.肺实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如肺泡及肺泡垫。 9.肺实变:肺泡内气体被病理性液体或组织的代替,常见于急性炎症。 10.空气支气管征:是影像学术语,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形成对比,在实 变区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为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是肺实变的重要征象。 11.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时,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X 线呈哑铃状阴影,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 12.中心型肺癌:是指发生于主支气管,肺叶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 13.分叶征:肿块向各个方向生长速度不一,或受周围结构阻挡,轮廓可呈多个弧形凸起,弧形相间则为凹入而 形成分叶形,多见于周围型肺癌。 14.毛刺征:是周围性肺癌的征象,其病理基础是癌瘤浸润性生长及渗出或增殖性间质反应。在胸片上表现为肿 块边缘呈长短不一致细毛刺结构。 15.胸膜凹陷征:指肿瘤与胸膜之间的线形、幕状或三角形阴影,尖端指向病变,系肿瘤瘤体内的瘢痕组织牵拉 临近的脏层胸膜所致。以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 16.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心影最大横径是心影左右缘最突出一点至胸廓中线垂直距 离之和。胸廓最大横径是在右膈顶平面两侧胸廓肋骨内缘间连线的长度。正常成人心胸比例≤0.5 。 17.肺少血:是指肺动脉血流量减少。见于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右心输出量减少时,肺门血管影变小和肺野内血 管纹理普遍变细稀少而边界清晰,称为肺少血或肺血减少。 18.肺充血:是指肺动脉血流量增多。 19.肺淤血:是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滞于肺内,通常由左心衰竭引起。肺静脉扩张普遍,呈模糊条纹状影,中下肺显著。肺野透明度减低,两肺门影增大,肺门血管边缘模糊,结构不清。 20.克氏 B 线:当肺静脉压升高,引起渗出液存留在小叶间隙内,X线表现为在肋膈角附近见到与外侧胸壁垂直的 间隔线,称克氏 B 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