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瑞利信道

瑞利信道

瑞利信道
瑞利信道

1、题目要求

(1) 利用图5.24(英文)完成频域法Rayleigh 信道仿真; (2) 在同一个图形中与Rayleigh 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3) 统计出均值、方差和均方根值;

(4) 以上述均方根值为门限,统计出LCR 和AFD 以及BER 。

2、瑞利信号衰落模型

2.1瑞利理论基础 在移动无线信道中,瑞利分布是最常见的用于描述平坦衰落信号接收包络或独立多径分量接收包络统计时变特性的一种分布类型。瑞利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

???<∞≤≤???

? ?

?=)0(~0)0(~2exp )(2

22r r r r r p σσ σ是包络检波之前所接收电压信号的均方根值,2σ是包络检波之前所接收信号包络的时间

平均功率。

瑞利分布的均值mean r 为:

σ2533.1)(==r E r mean (1) 瑞利分布的方差为: 22224292.0)()(σσ=-=r E r E r (2)

瑞利信号的均方根为:

σ2=rms (3)

2.2瑞利衰落仿真模型

基带瑞利衰落仿真器频域实现

Matlab 仿真步骤:

(1)首先确定接收机速率,载波频率,多普勒频移和)(f S E 的N 点;

(2)根据书上多普勒平移公式,计算出)(f S E 的正频率部分频域值,对其取反,合成得到全频域的)(f S E

(3)在matlab 生成两个独立的复数高斯噪声:对于噪声一,在时域信号产生N 点高斯噪声信号,对该号作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后得到复数高斯信号频谱;同样的方法再合成高斯噪声二;

(4)将多普勒功率谱分别与复数高斯噪声信号相乘,再求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 ),得到时域信号;

(5)对IFFT 后的信号求模后分别平方相加,最后开方后即得到瑞利衰落信号。

3、瑞利信号衰落仿真

通过上面的仿真步骤,结合仿真器结构图,运用Matlab 进行瑞利信道衰落仿真(代码件附录1)图:

步骤(2)计算出)(f S E 的正频率部分频域值,对其取反,合成得到全频域的)(f S E 得到的多普勒功频谱如下:

(3)在matlab合成两个独立的复数高斯噪声,对于噪声一,在时域信号产生N点高斯噪声信号,对该号作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后得到复数高斯信号频谱;同样的方法再合成高斯噪声二;最终得到的高斯噪声结果如下:

(5)将多普勒功率谱分别于高斯噪声信号相乘,得到如下结果:

(6)再求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得到如下结果:

(7)对IFFT后的信号求模后分别平方,结果如下:

(8)对(7)得到的信号相加,最后开方后即得到瑞利衰落信号,分别如下图所示:

(10)用db表示瑞利信道;

接收机120km/h时,瑞利信道衰落包络(2)在同一个图形中与Rayleigh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红色线条表示仿真的瑞利概率密度,黑色线条表示理论概率密度

在本次仿真中,通过将瑞利概率密度理论值在matlab 数值化后绘图(7071.0=σ,rms=1)再绘制出仿真概率密度来对比。通过对比两条曲线可以发现,仿真的结果基本接近理论计算,只有当rms 在0.5~1的区间内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有一部分差异。

(3)统计出均值、方差和均方根值;

通过matlab 仿真和统计统计(代码见附录2) 瑞利仿真分布均值为:

0.1080=mean r

瑞利仿真的方差为:

0.00322=r σ

瑞利仿真的均方根为:

0.1220=rms

(4) 以上述均方根值为门限,统计出LCR 和AFD 以及BER 。

将门限值设置为0.0015V ,通过matlab 统计出如下的电平分布图

1根据电平通过率(LCR )的定义:瑞利衰落包络归一化为本地rms 电平后,沿正向穿过某一指定电平的期望速率。对瑞利信号的包络进行斜率为正,并且高于电平门限的值进行统计,然后求出每一点间隔的时间,结合二者就可以求出电平通过率(LCR )。因此,根据代码(见附录2),通过matlab 可以计算出电平通过率(LCR )图片为:

得到的值为:43.9253=LCR

○2根据平均衰落持续时间(AFD )定义:接收信号低于指定电平的平均时间段值。其定义公式为

][1

R r P N r R

<==

τ: 根据AFD 的定义,运用matlab (代码见附录2)可以计算出平均衰落时间(AFD )为:

s AFD 0.1866=

3根据误比特率(BER )的定义:%100?比特总数

误比特数

,经过推导发现,其误比特率可以用

门限通过率定义,其为:

%100?数据速率

电平通过数

,其中数据速率可以根据以下方法求出:首

先计算出码元总数(即总频域点数),再求出总时间(总点数单位时间间隔?),最后根

数据速率总时间

码元总数

=即可得到数据速率,然后可以求出::

0.2196=BER

附录1:

clc;

clear;

fc=900*10.^6; %载波频率

v1=120*1000/3600; %接收机速率[km/h] c=300*10^6; %光速

fm=fc*(v1/c);

N =128*100;

% 产生多普勒功率谱

gap = 2*fm/(N-1);

T = 1/gap;

sf0 = 1.5/(pi*fm);

for n = 1:(N-2)/2

sf(n) = 1.5/(pi*fm*sqrt(1-(n*gap/fm)^2));

end

SEf = [fliplr(sf),sf0,sf]; %合成全频段的多普勒功率谱

figure(1);

plot(SEf);

title('多普勒功率谱');

xlabel('f');

ylabel('size');

grid;

% 产生两个正态分布噪声源

Gauss_time1=randn(1,N-1);

Gauss_time2=randn(1,N-1);

GaussN1=fft(Gauss_time1);

GaussN2=fft(Gauss_time2);

% 产生瑞利衰落信道

x = ifft(sqrt(SEf).*GaussN1);

y = ifft(sqrt(SEf).*GaussN2);

rayleigh_amp = sqrt(abs(x).^2+abs(y).^2);

rayleigh_db = 20*log10(rayleigh_amp); %用dB表示瑞利信号figure(2);

plot(rayleigh_db);

% axis([0 140 -100 20]);

title('瑞利信号衰落');

xlabel('N');

ylabel('dB');

grid;

figure(3)

r = sqrt(0.5*(real(Gauss_time1).^2 + real(Gauss_time2).^2)); step = 0.1; range = 0:step:3;

h = hist(r, range);

fr_approx = h/(step*sum(h));

fr = (range/0.5).*exp(-range.^2);

plot(range, fr_approx,'r', range, fr,'k'); title('瑞利概率密度');

xlabel('rms');

ylabel('p(r)');

grid;

figure(4)

subplot(2,2,1)

plot(Gauss_time1);

title('时域高斯信号1');

xlabel('N');

ylabel('V');

grid;

subplot(2,2,2)

plot(Gauss_time2);

title('时域高斯信号2');

xlabel('N');

ylabel('V');

grid;

subplot(2,2,3)

plot(GaussN1);

title('频域复数高斯信号1');

xlabel('实部');

ylabel('虚部');

grid;

subplot(2,2,4)

plot(GaussN2);

title('频域复数高斯信号2');

xlabel('实部');

ylabel('虚部');

grid;

figure(5)

subplot(2,1,1)

plot(sqrt(SEf).*GaussN1);

title('高斯噪声与多普勒功率谱相乘1'); xlabel('实部');

ylabel('虚部');

grid;

subplot(2,1,2)

plot(sqrt(SEf).*GaussN2);

title('高斯噪声与多普勒功率谱相乘2'); xlabel('实部');

ylabel('虚部');

grid;

figure(6)

subplot(2,1,1)

plot(x);

title('IFFT1');

xlabel('实部');

ylabel('虚部');

grid;

subplot(2,1,2)

plot(y);

title('IFFT1');

xlabel('实部');

ylabel('虚部');

grid;

figure(7)

subplot(2,1,1)

plot(abs(x).^2);

title('求模平方1');

xlabel('N');

ylabel('V');

grid;

subplot(2,1,2)

plot(abs(y).^2);

title('求模平方2');

xlabel('N');

ylabel('V');

grid;

figure(8)

subplot(2,1,1)

plot(abs(x).^2+abs(y).^2);

title('平方后相加');

xlabel('N');

ylabel('V');

grid;

subplot(2,1,2)

plot(sqrt(abs(x).^2+abs(y).^2)); title('相加后开方');

xlabel('N');

ylabel('V');

grid;

附录2:

%求均值、方差、均方差sum1=0;

sum2=0;

sum3=0;

for n=1:length(rayleigh_amp)

sum1=sum1+rayleigh_amp(n);

end

ave=sum1/length(rayleigh_amp) %求瑞利衰减均值

for n=1:length(rayleigh_amp)

sum2=sum2+rayleigh_amp(n)^2;

sum3=sum3+(rayleigh_amp(n)-ave)^2;

end

z=sum2/length(rayleigh_amp);

fc=sum3/length(rayleigh_amp) %求出瑞利衰减方差

rms=sqrt(z) %求出瑞利衰减均方差

%求电平通过率、平均衰落持续时间和误比特率

i=0;

j=0;

e=0;

q=0;

for n=1:length(rayleigh_amp)-1

if(((rayleigh_amp(n+1)-rayleigh_amp(n))>=0)&(rayleigh_amp(n+1)>=rms)&(rayleigh_amp(n)<= rms))

i=i+1;

end

end

LCR=i/T %求出电平通过率

for m=1:length(fr_approx)

if(rayleigh_amp(m)<=rms)

e=fr_approx(m)+e;

end

end

AFD=e/LCR %求出平均衰落持续时间

bps=length(rayleigh_amp)/T %计算数据速率

BER=LCR/bps %求出误比特率

通信信道分类及组成

通信信道 □通信信道的组成 远程设备之间的数据链路称为通信信道、通信线路或通信链路。一条通信信道提供了在两至多点间传送数据的通道。通信信道可以由下述传输设备之一或它们的某种组合所组成: 1.电话线路 2.电报线路 3.卫星 4.激光 5.同轴电缆 6.微波 7.光纤 数据是按位(0、1信号)存储和传送的,信道速度是指每秒钟可以传输的位数,又称它为波特率。位/秒与波特率并不完全等同,但在实际使用时二者是通用的。 根据波特率一般可以将信道分成三类:次声级、声级和宽频带级。 1.次声级。次声级线路比电话线还低一级。通常,因硬件技术的限制使得每秒钟只能输出7个字符时才使用这种线路,但是目前已经很少,甚至没有这种需要了。 2.声级。这是常规的电话线路,其速率在600波特(位/秒)到9600波特之间。一条常规的电话线可以被“调节”以高达9600波特的速率传送数据,而且相当准确。当然随着这种能力的增加而必然带来用户成本相应提高。如果具体看声级线路速度,那么,一条具有1200波特速率的线路每秒钟大约可以传送120个字符。声级线路主要用于计算机与群控器之间的高速链路,但是它也能用于低速的、计算机到计算机的通信。 3.宽频带级。宽频带级信道具有超出1兆波特的容量,而且主要用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通信上。

□信道的种类 一个公司要为自己在费城与纽约之间架设一条同轴电缆线是不切实际的,更不用说是不合法的。同样,要建立自己的微波中继站或发射卫星也是不切实际的。鉴于这些原因,大多数公司都转向去租用公用的载波线路,例如,去租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和西方联盟(Western Union)为他们的数据网络提供的信道。 一个公司可以在传输设备间租用一种永久的或半永久的连接线路(租用线)。永久线路是一天24小时都可使用的专用线。半永久的连线只给公司在每天的某9个小时使用权。租用线路的公司付费的多少取决于波特率的大小、距离的长短以及是永久的还是半永久的等因素。 拨号线路(又称为公用线或交换线路)是严格按时间和距离来记帐的。这跟打长途电话的收费办法一样。 私用线路由使用者自己安装、维护,而且其所有权也是属于使用者的。私用线是局部网的一部分,有时也称为一个“局部网”。一个局部网只限于一个大楼内或公司范围内的几座大楼之间。有时把一条完全专用的租用线也称为私用线。 另一种公司载波线路是增值网络(VAN),VAN是一种“特殊的”公用载波。它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公用载波设备,在每种情况下VAN都对网络起“增值”作用。在公用载波线路的标准服务之外,VAN还能进行电子邮件业务并允许在彼此不兼容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VAN不仅增加了服务项目,而且是以低速率来完成这些服务项目的。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来考察下面的实例,美国广播公司(ABC)从公用载波线路中租用了一条从纽约到费城的速率为9600波特的专用线路。ABC只使用大约15%的线路容量。一个增值网络可以从同一个公用载波线路中租用同一条线路,并使用余下的(85%)的线路容量来为几个公司传输数据(这几个公司都要求建立纽约与费城之间的联系)。VAN 在线路的每一端都使用计算机来收集数据,并把这些数据重新发送至目的地。事实上,四五个公司共用同一条线路共同负担线路费用,而没有降低服务质量。

信道种类及其特点

信道分类及其特点 根据通信的概念,信号必须依靠传输介质传输,所以传输介质被定义为狭义信道。另一方面,信号还必须经过很多设备(发送机、接收机、调制器、解调器、放大器等)进行各种处理,这些设备显然也是信号经过的途径,因此,把传输介质(狭义信道)和信号必须经过的各种通信 设备统称为广义信道。我们这里研究的是狭义上的信道,即信号的传输介质。 信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渠道,如短波信道、超短波信道、微波信道、光波信道等;它们具有各种传播特性的自由空间,习惯上称为无线信道;另一类是电磁波的导引传播渠道。如明线信道、电缆信道、波导信道、光纤信道等。它们具有各种传输能力的导引体,习惯上就称为有线信道。 一、有线信道: 1、架空明线,即在电线杆上架设的互相平行而绝缘的裸线,它是一种在20世纪初就已经大量使用的通信介质。架空明线安装简单,传输损耗比电缆低,但通信质量差,受气候环境等影响较大并且对外界噪声干扰比较敏感,因此,在发达国家中早已被淘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也已基本停止了架设,但目前在我国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受条件限制的地方仍有不少架空明线在工作着 2、双绞线电缆(TP): 将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也因此把它称为双绞线。双绞线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目前市面上出售的UTP分为3类,4类,5类和超5类四种: 3类:传输速率支持10Mbps,外层保护胶皮较薄,皮上注有“cat3” 4类:网络中不常用 5类(超5类):传输速率支持100Mbps或10Mbps,外层保护胶皮较厚,皮上注有“cat5” 超5类双绞线在传送信号时比普通5类双绞线的衰减更小,抗干扰能力更强,在100M网络中,受干扰程度只有普通5类线的1/4,目前较少应用。 STP分为3类和5类两种,STP的内部与UTP相同,外包铝箔,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但价格昂贵。 双绞线一般用于星型网的布线连接,两端安装有RJ-45头(水晶头),连接网卡与集线器,最大网线长度为100米,如果要加大网络的范围,在两段双绞线之间可安装中继器,最多可安装4个中继器,如安装4个中继器连5个网段,最大传输范围可达500米。

CDMA信道分类及介绍

2.4.1.1 前向物理信道 前向链路包含的物理信道如图2-13 所示。 对于SR1 和SR3,前向链路包含的物理信道有所不同,表2-1、表2-2 分别指明了SR1 和SR3 下每种信道的有效信道数范围。 表2-1 SR1 的前向信道类型 信道类型数目 前向导频信道 1 发送分集导频信道 1 辅助导频频道无要求 辅助发送分集导频信道无要求 同步信道 1 寻呼信道7 广播信道无要求 快速寻呼信道 3 公共功率控制信道7 公共分配信道7 前向公共控制信道7 前向专用控制信道1/每个前向业务信道 前向基本信道1/每个前向业务信道 前向补充码道(只有RC1 和RC2)7/每个前向业务信道 前向补充信道(只有RC3 到RC5)2/每个前向业务信道 表2-2 SR3 下前向CDMA 信道的信道类型 信道类型数目 前向导频信道 1 辅助导频信道无要求 同步信道 1 广播信道无要求 快速寻呼信道 3 公共功率控制信道7

公共分配信道7 前向公共控制信道7 前向专用控制信道1/每个前向业务信道 前向基本信道1/每个前向业务信道 前向补充信道2/每个前向业务信道 下面简要介绍每个信道的作用: 1. 导频信道 前向链路中的导频信道包括前向导频信道F-PICH、发送分集导频信道F-TDPICH、辅助导频信道 F-APICH 和辅助发送导频信道F-ATDPICH,它们都是未经调制的扩谱信号。这些信道的用途是使基 站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能够获得基本的同步信息,也就是各基站的PN 短码相位信息,终端以它们为依 据进行信道估计和相干解调。 2. 同步信道F-SYNC F-SYNC 用于传送同步信息,在BS 覆盖范围内,各终端可利用这种信息进行同步捕获,开机的 终端可利用它来获得初始的时间同步。由于F-SYNC 使用的PN 序列偏置与F-PICH 使用的偏置相同, 一旦终端捕获了F-PICH 获得同步,F-SYNC 也实现了同步。F-SYNC 的数据速率为固定的1200bit/s。3. 寻呼信道F-PCH 寻呼信道F-PCH 供BS 在呼叫建立阶段传送控制信息。通常,终端在建立同步后,就选择一个F-PCH(或在基站指定的F-PCH)监听由BS 发来的指令,在收到BS 分配业务信道的指令后,就转入分配的业务信道中进行信息传输。F-PCH 以固定的速率9600bit/s 或4800bit/s 传递信息。虽然有两种可选择的速率,但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所有的F-PCH 都必须采用同样的速率。F-PCH 应被分为时长为80ms 的时间片,每个时间片含4 个帧,帧长为20ms。 4. 广播控制信道F-BCCH BS 用它来发送系统开销信息,以及需要广播的消息(例如短消息)。F-BCCH 可以工作在非连续 方式。当F-BCCH 工作在较低的数据速率,如4800bit/s 时,时隙周期为160ms,40ms 帧在每时隙内 重复三次,这时F-BCCH 可以用较低的功率发射,而终端则通过对重复的信息进行合并来获得时间分 集的增益;减小F-BCCH 的发射功率对于提高前向链路的总体容量是有帮助的。 5. 快速寻呼信道F-QPCH BS 用它来通知在覆盖范围内工作于时隙模式、且处于空闲状态的终端,是否应该在下一个 F-CCCH 或F-PCH 的时隙上接收F-CCCH 或F-PCH。使用F-QPCH 最主要的目的是使终端不必长时 间地连续监听F-PCH,从而延长待机时间。QPCH 每个时隙划分为寻呼指示符(PI)、配置改变指示 符(CCI)和广播指示符(BI)。 寻呼指示符(PI)用来通知特定终端在下一个F-CCCH 或F-PCH 上有寻呼消息或其它消息。当有 消息时,BS 将该终端对应的PI 置为“ON”,终端被唤醒;否则置为“OFF”,终端进入睡眠状态。 广播指示符(BI)只在第一个F-QPCH 上有。终端用于接收广播消息的F-CCCH 时隙上将要出现 内容时,BS 就把对应于该时隙的F-QPCH 时隙中的BI 置为“ON”,否则为“OFF”。 配置改变指示符(CCI)只在第一个F-QPCH 上有。BS 的系统配置参数改变后,经过一段时延, BS 把CCI 置为“ON”,以通知终端重新接收包含系统配置参数的开销消息。这样终端可以不必反复 解调重复的系统配置消息,降低功耗。 6. 公共功率控制信道F-CPCCH F-CPCCH 由时分复用的公共功率控制子信道组成,每个公共功率控制子信道控制一个R-CCCH 或R-EACH。 F-CPCCH 的一个公共功率控制组有2N 个公共功率控制子信道,编号从0 到2N-1,它们平均分 配到I 支路和Q 支路。在公共功率控制子信道没有数据发送时,相应比特位置的功率为0。 7. 公共指配信道F-CACH

信道分类

瑞利信道,莱斯信道和高斯信道模型 无线通信信道环境中,电磁波经过反射折射散射等多条路径传播到达接收机后,总信号的强度服从瑞利分布。同时由于接收机的移动及其他原因,信号强度和相位等特性又在起伏变化,故称为瑞利衰落。 如果收到的信号中除了经反射折射散射等来的信号外,还有从发射机直接到达接收机(如从卫星直接到达地面接收机)的信号,那么总信号的强度服从分布莱斯,故称为莱斯衰落。 一般来说,多路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有先有后,即有相对时(间)延(迟)。如果这些相对时延远小于一个符号的时间(即传播时延差相对于符号间隔可以忽略),则可以认为多路信号几乎是同时到达接收机的。这种情况下多径不会造成符号间的干扰。这种衰落称为平坦衰落,因为这种信道的频率响应在所用的频段内是平坦的,即具有恒定的增益和线性相位。上面是从时域上看的,下面从频域上看,如果相干带宽大于发送信号带宽,该信道会导致接收信号波形产生平坦衰落。 相反地,从时域上看,如果多路信号的相对时延与一个符号的时间相比不可忽略,那么当多路信号迭加时,不同时间的符号就会重叠在一起,造成符号间的干扰。这种衰落称为频率选择性衰落,因为这种信道的频率响应在所用的频段内是不平坦的,即某些频率成分信号的幅值可以增强,而另外一些频率成分信号的幅值会被削弱。从频域看,如果相干带宽小于发送信号带宽,该信道会导致接收信号波形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 至于快衰落和慢衰落,通常指的是信号相对于一个符号时间而言的变化的快慢。粗略地说,如果在一个符号的时间里,变化不大,则认为是慢衰落。反之,如果在一个符号的时间里,有明显变化,则认为是快衰落。理论上对何为快何为慢有严格的数学定义。 相干带宽和相干时间 (2010-03-31 13:48:29) 信道扩展主要可以分为三方面:多径(时延)扩展;多谱勒扩展;角度扩展. 相干带宽是描述时延扩展的:相干带宽是表征多径信道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某一特定的频率范围,在该频率范围内的任意两个频率分量都具有很强的幅度相关性,即在相干带宽范围内,多径信道具有恒定的增益和线性相位。通常,相干带宽近似等于最大多径时延的倒数。从频域看,如果相干带宽小于发送信号带宽,该信道会导致接收信号波形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即某些频率成分信号的幅值可以增强,而另外一些频率成分信号的幅值会被削弱。 而相干时间是描述多谱勒扩展的:相干时间在时域描述信道的频率色散的时变特性,指信道保持恒定的最大时间差范围。相干时间与最大的多普勒频移成反比,Tc=0.423/fm。

移动信道特点及配置

七、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及其配置 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 概述:与其它通信信道相比,移动通信信道是最为复杂的一种。多径衰落和复杂恶劣的电波环境是移动通信信道区别与其他信道最显著的特征,这是由运动中进行无线通信这一方式本身所决定的。在典型的城市环境中,一辆快速行驶的车辆上的移动台所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在一秒钟之内的显著衰落可达数十次,衰落深度可达20-30 dB。这种衰落现象将严重降低接收信号的质量,影响通信的可靠性。为了有效地克服衰落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采用各种抗衰落技术,包括:分集接收技术、均衡技术和纠错编码技术等。 GSM信道的特性: 1、工作频段 GSM900MHZ频段: 上行链路(移动台发、基站收):890~915 MHZ 下行链路(基站发、移动台收):935~960 MHZ 1800MHz频段: 上行链路(移动台发、基站收):1710~1785 MHZ 下行链路(基站发、移动台收):1805~1880 EGSM900MHZ(GSM扩展频段):目前我国没有开放扩展部分的频段 上行链路(移动台发、基站收):880~915 MHZ 下行链路(基站发、移动台收):925~960 MHZ 2、频道间隔 相邻两频道间隔为200kHz,每个频道采用时分多址接入(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即8个信道(全速率)。每信道占用带宽200kHz/8=25kHz, 将来GSM采用半速率话音编码后,每个频道可容纳16个半速率信道。 3、频道配置 GSM900采用等间隔频道配置方法,频道序号为1~124,共124个频点。目前中国移动使用其中19M带宽,频道号为1~94,即94个信道。频道序号“n”和频点标称中心频率“f”的关系为: 上行:fu(n)= 890.200MHz +(n-1)? 0.200MHz 下行:fd(n)= fu(n) +45MHz GSM1800频道序号为512~885,共374个频点。目前中国移动申请了10M带宽,频道号为512~562,即51个信道。频道序号“n”和频点标称中心频率“f”的关系为:上行:fu(n)= 1710.200MHz +(n-512)? 0.200MHz 下行:fd(n)= fu(n) +95MHz 双工收发间隔:GSM900为45MHz。GSM1800为95MHZ。 保护带宽:400kHz 为避免邻频引起的干扰,不同运营商之间使用的信道应该有一个保护频道,即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