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08经济学1班 0824411010 郭敏

摘要:作为财政总支出的组成部分,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均是衡量政府活动的重要尺度。一般认为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而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有一定负向冲击,即可能阻碍经济增长。但也有研究表明政府消费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发布的我国1960-2009年间政府消费支出和国民总产出数据,采用协整技术和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我国的政府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关于学术界对于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认为,在我国政府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长期拉动、短期促进的作用。

关键字:政府消费支出经济增长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近10年来,政府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在逐步加大,我国已初步形成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就业与社保等全方位公共服务体系。但总体而言,我国公共服务水平仍处于中下等收入国家行列。作为财政总支出的组成部分,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均是衡量政府活动的重要尺度。一般认为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而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有一定负向冲击,即可能阻碍经济增长。但也有研究表明政府消费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本文将对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二)政府消费支出

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支出分类,政府支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政府消费.即是国家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所支付的工资和其地投人;二是公共投资,即由政府出面组织和进行的投资;三是转移支付和补贴,即是作为社会福利部分从纳税人那里取得收入再以补贴方式或是救济方式支付的部分;四是债务的利息支出。

按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政府消费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以及向住户以免费或低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等方面的支出。具体来说,政府消费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政府自身的消费,即行政运行成本,是指政府行政活动(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对公共资源的消耗;另一类是用于社会的消费是指由社会公众即期消费的各种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保、科学、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支出(刘尚希等,2008)。

(三)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情况。

考虑到价格调整或通货膨胀的因素,经济增长可以分为名义经济增长和实际经济增长。衡量经济增长,通常主要采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等总量增长率和人均增长率等指标。

1、国外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国外众多学者就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广泛研究,但对两者的关系至今没有形成一致的定论。国外文献按照研究结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政府消费阻碍经济增长。

Aschauer&Greenwood(1985)研究指出: 被引入居民效用函数的那部分公共物品(服务)与跟私人部门生产有互补关系的那部分公共物品(服务)是有区别的,前者包括大多数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有负效应。该理论被Grier & Tullock(1989)所证实,他们对二战后115个国家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其结论是实际GDP增长率与政府消费占GDP比例之间呈负相关。Aschauer(1989)研究了美国在1949-1985年间核心基础设施建设与产出的关系,其结论是生产率与公共资本投资占私人资本的比率两者呈显著正相关,而政府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和产量增长之间为负相关关系。Landau(1983)利用104个国家1960-1977年间的有关数据,对经济平均增长率进行回归,发现人均真实GDP增长与政府消费占GDP比重呈显著负相关。

第二,政府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Barro(1991)对98个国家1960-1985年间的政府消费支出与人均GDP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公共教育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国防支出则帮助保护财产权,两者都可以增加投资者的资本边际产品收入,换言之,国防和教育具有生产性。Devarajanetal(1996)利用43个发展中国家1970-1990年间的数据,研究指出: 生产性政府支出的过度使用对经济有负面影响, 而经常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根据政府支出的结构,他们推断出发展中国家已经错配了公共支出资源,过多的生产性支出挤占了经常性支出。Devereuxetal(1996)运用新古典模型框架研究了政府支出冲击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消费增加会导致总产量的上升。Karras(1996)利用118个国家1960-1985年间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政府的公共服务具有显著的生产性,样本国家的平均最优政府规模为23%;政府公共服务的边际产出与政府规模呈负相关关系。

第三,两者不相关或弱相关。

Kormendi & Meguir(1985)利用47个国家1961-1980年间的样本分析了总产出增长与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发现真实GDP的平均增长与政府消费占GDP比率之间没有显著关系。Levine & Renelt(1992)的研究则发现政府消费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有统计上的弱相关关系。Engen& Skinner(1992)改用两阶段工具变量技术,分析结果显示增长回归中政府总支出的系数不足用OLS估计出的系数的1/3,且统计上不显著。Evans(1997)利用一个简单的随机增长模型和92个国家1960-1989年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人均产出的增长与政府消费比重的相关性不显著。

综上所述,关于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外研究得出了迥然不同的结论。然而,根据瓦格纳法则(Wagner’s Law),政府公共支出(特别是政府公共消费支出)的不断增长是一种必然趋势。按照Musgrave(1969)的观点,当一个经济趋于成熟时,政府公共支出将从政府投资逐步转向政府消费支出,即转向不断增加的基础教育、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社会福利及其他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且政府消费支出的增长幅度大于政府投资降低的幅度。

Devarajanetal(1996)同样指出,被认为具有生产性的投资性支出,在过度使用时反而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并指出发展中国家常常以牺牲经常性支出为代价增加投资性支出,而正是由于被资本性支出所挤占,经常性支出具有正的边际生产率。根据Barro( 1990)法则,政府支出的边际生产率(MPG)为1时,政府的公共服务是合适的,此时政府规模达到最优。在Karras(1996)的研究中,亚洲国家的MPG大于1,即社会产出的增加大于政府消费支出的增加,表明亚洲国家的公共服务不足。

作为亚洲的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也面临着政府支出结构调整问题,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政府消费或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展开了广泛研究,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

马拴友(2000)运用Barro(1990)的内生增长模型,在生产函数框架内,估计了我国政府劳务的生产力、最优规模及其增长含义,发现我国政府劳务是显著生产性的,其边际生产力显著大于1,说明扩大公共服务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龚六堂、邹恒甫(2001)通过建立动态随机模型,讨论政府支出的增长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结论是政府资本性开支的增长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经常性开支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庄子银、邹薇(2003)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政府的公共支出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郭庆旺等(2003)经验分析的结果显示:政府财政支出总规模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而生产性支出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生产性支出中人力资本的投资支出比物质资本的投资支出更能提高经济增长率。欧阳志刚(2004)的研究表明: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个别年份有负的影响,但总体上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张明喜、陈志勇(2005)利用OLS 分析法,研究表明:财政支出的边际产出显著大于1,即政府增加财政支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张钢、段澈(2006)的研究得出:地方基本建设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与地方经济增长率负相关,但统计上不显著;地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与地方经济增长率正相关,且统计上显著。付文林、沈坤荣(2006)利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得出了实际经济增长率与公共支出占GDP 比重呈反向变动关系的结论。郭庆旺、贾俊雪(2006)运用向量自回归分析法,研究发现:公共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其中政府公共物质资本投资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正影响更为显著,而政府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正影响较小,且在当期内不利于经济增长。朱玉春、种胜兵(2008)研究指出:政府通过调整支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尽管政府支出的扩大可能会有碍经济增长。

总体来看,国内关于政府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基本上沿着两条思路进行:一是按照Barro(1991)的研究思路把政府支出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然后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基础上进行分析;二是从总量规模上考察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发布的我国1960-2009年间政府消费支出和国民总产出数据,采用协整技术和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我国的政府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目的在于揭示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经济增长与政府消费支出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政府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如何、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短期的动态关系如何,以期得到政府消费支出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规律性认识。

二、理论介绍

时间序列分析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关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如果随机过程

的均值和方差、自协方差都不取决于 t ,则称{ut }是协方差平稳的或弱平稳的,即

(1)μ=)(t u E ,对所有的t ;

(2)2)var(σ=t u ,对所有的t ;

(3)s s t t u u E γμμ=---))((,对所有的t 和s 。

则称该随即序列是平稳的。

非平稳序列可以通过差分运算得到平稳性的序列,得到的平稳时间序列称为单整(integration)序列。定义如下:如果序列y t ,通过d 次差分成为一个平稳},,,,,,,,{12101 +-=T T t u u u u u u u

序列,而这个序列差分d –1次时却不平稳,那么称序列y t 为d 阶单整序列,记

为 y t ~I(d)。

(一)ADF 检验

检查序列平稳性的标准方法是单位根检验。有6种单位根检验方法:ADF 检验、DFGLS 检验、PP 检验、KPSS 检验、ERS 检验和NP 检验,判别的最常用方法是

ADF(Augmented Dickey -Fuller)检验。在ADF 检验中,单位根检验的回归方程为:

模型3中的t 是时间变量,代表了时间序列随时间变化的某种趋势(如果有的话)。零假设都是0H :δ=0,即存在单位根。模型1与另两模型的差别在于是否包含有常数项和趋势项。

实际检验时,若原序列中不存在单位根,则检验回归形式选择含有常数,意味着所检验的序列的均值不为0;若原序列中存在单位根,则检验回归形式选择含有常数,意味着所检验的序列具有线性趋势。另外,若原序列中不存在单位根,则检验回归形式选择含有常数和趋势,意味着所检验的序列具有线性趋势;若原序列中存在单位根,则检验回归形式选择含有常数和趋势,意味着所检验的序列具有二次趋势。

根据上述原则选择检验回归中是否含有常数项、常数和趋势项、或二者都不包含。选择上述三个模型中的一个适当形式,然后通过ADF 临界值表检验零假设

0H :

δ=0。如果模型的检验结果拒绝了零假设,就可以认为时间序列是平稳的。 (二)协整检验

1、协整关系

如果k 维向量Y t =(y 1t ,y 2t ,…,y kt )'满足:

(1)y 1t ,y 2t ,…,y kt 都是d 阶单整的,即Y t ~I(d),要求Yt 的每个分量y it ~I(d);

(2)存在非零向量β=(β1,β2,…,βk ),使得'βY t ~I(d-b),0

则称k 维向量Y t =(y 1t ,y 2t ,…,y kt )'的分量间为d,b 阶协整,记为Y t ~CI(d ,b),

简称Yt 是协整的,向量β又称为协整向量。

如果两个向量都是单整向量,只有它们的阶数相同时才可能协整;如果两个以上变量具有不同的单整阶数,可能通过线性组合构成低阶单整变量。

2、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的目的是决定一组非稳定序列的线性组合是否具有协整关系,协整检验从检验的对象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如

Johansen 协整检验;另一种是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如CRDW 检验、DF 检验和ADF 检验。

本文采用Engle 和Granger(1987)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这种协整检验方法是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1)若k 个序列y 1t 和y 2t ,y 3t ,…,y kt 都是1阶单整序列,建立回归方程:

t

p i i t i t t u y y y ++=∑=--11??βηt

p i i t i t t u y a y y +++=∑=--11??βηt

p i i t i t t u y t a y y ++++=∑=--11??βδηt

kt k t t t u y y y y ++++=βββ 33221

模型估计的残差为: (2)用ADF 检验判断残差序列?t是否平稳,也就是判断序列?t是否含有单位根。

(3)如果残差序列?t是平稳的,则可以确定回归方程中的k 个变量

(y 1t ,y 2t ,y 3t ,…,y kt )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协整向量为 ;否则(y 1t ,y 2t ,y 3t ,…,y kt )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利用ADF 的协整检验方法来判断残差序列是否平稳,如果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则回归方程的设定是合理的,说明回归方程的因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反之,说明回归方程的因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稳定均衡的关系,即便参数估计的结果很理想,这样的一个回归也是没有意义的,模型本身的设定出现了问题,这样的回归是一个伪回归。

(三)误差修正模型

“误差修正”这个术语最早是由Sargen(1964)提出的,但是误差修正模型基本形式的形成是在1978年由Davidson 、Hendry 等提出的。传统的经济模型通常表述的是变量之间的一种“长期均衡”关系,而实际经济数据却是由“非均衡过程”生成的。因此,建模时需要用数据的动态非均衡过程来逼近经济理论的长期均衡过程。

上式称为误差修正模型 (error correction model ,简记ECM)。当长期平衡关系是y *=

k 0+k 1x *时,误差修正项是如(y t -k 0-k 1x t )的形式,它反映了y t 关于x t 在第t 时点的短期偏离。一般地,误差项的系数α <0,通常称为调整系数,表示在t-1期y t-1关于k 0+k 1x t-1之间的偏差调整的速度。

误差修正模型不再单纯地使用变量的水平值(指变量的原始值)或变量的差分建模,而是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这两者所提供的信息。从短期看,被解释变量的变动是由较稳定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所决定的,短期内系统对于均衡状态的偏离程度的大小直接导致波动振幅的大小。从长期看,协整关系式起到引力线的作用,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kt

k t t t t y y y y u βββ????33221----= )?,,?,?,1(32'---k βββ t t t t x u

y εβαβ+?++=?-210?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

本文的样本数据为我国1960-2009年间政府消费支出和国民总产出(来自世界银行网站,见附表),分别记为GDP和GSE。为消除异方差性,数据都经过取自然对数处理,记为LNGDP、LNGE。图1为lNGDP与lNGSE的趋势图,这两个序列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起漂移的,说明二者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图2显示出lNGDP与lNGSE为1阶单整的时间序列。

图1 lNGDP和lNGSE序列的趋势图

图2 lNGDP和lNGSE的1阶差分图

(二)平稳性检验

应用EVIEWS软件对LNGDP、LNGSE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变量序列的水平项都是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所有变量序列都是平稳的,故它们都是一阶单整I(1),满足变量之间协整关系的前提条件。

注:(检验类型中的C、T、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中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N 表示不包括C或T)

(三)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EG 两步法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由于变量lNGDP 与lNGSE 是一阶单整序列,可首先OLS 法进行协整回归,得到协整模型:

LNGDP ^ = 6.242851+0.832132 LNGSE+t e

(14.71323) (47.77339)

R 2=0.979402 R -2=0.978973 F=2282.296 DW=2.02

由上述检验参数可以看出,协整模型拟合优度较高,且不存在序列相关与异方差。若变量序列lNGDP 与lNGE 存在协整关系,则模型估计式的残差序列t e 应具有平稳性,对t e 做单位根检验,ADF 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残差序列t e 单位根检验结果

由表2可知,残差序列t e 的ADF 检验统计量为-5.812483,明显小于显著水平为为10%、5%、1%的临界值,因此残差序列t e 为平稳序列,这表明变量lNGDP 和LNGE 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关系所对应的长期关系方程为上述回归模型所示,且具有明确的经济意义,它表示我国政府消费支出每增长1%,名义GDP 将增长0.83%,同时说明我国GDP 和政府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lNGDP 与lNGSE 长期关系拟合效果较好,如图3所示。

图3 lNGDP 和lNGSE 存在协整关系的拟合效果

(四)误差修正模型

以稳定的残差序列t e 作为误差修正项,用EVIEWS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将协整方程的误差修正项引入模型,可以得到政府消费支出对GDP 的短期影响。

用OLS 法求得的ECM 模型为:

△LNGDP ^ = 0.030071+ 0.581306△LNGSC - 0.05681 t e

(1.832800) (5.128777) (-2.872890)

R 2=0.364837 R -2

=0.337221 F=13.21117 DW=1.628698

回归结果表明,误差修正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变量的符号与长期均衡关系的符号一致,政府消费支出的短期变动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影响,短期内政府消费支出每增加1%,本期GDP 增加0.58%。由于短期调整系数是显著的,且为负值,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它表明GDP 与长期均衡值的偏差中的5.68%被修正。ECM 模型反映了lNGDP 受lNGSE 影响的短期波动规律,说明政府消费支出与GDP 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短期内,政府消费支出对GDP 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ECM 模型的实际值与拟合值的拟合效果较好,如图4所示。

图4 误差修正模型的拟合效果 四、结论

1、我国政府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在样本年间呈现出非平稳增长的趋势, 但是各变量的一阶差分是平稳的。

2、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与政府消费支出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得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政府消费支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我国GDP 和政府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从长期来看,我国政府消费支出每增长1%,名义GDP 将增长0.83%,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

3、通过ECM 模型看出,我国政府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短期偏离均衡水平, 但都向长期均衡水平调整且速度较快。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中, 误差修正项系数是负数, 起到了反向修正的作用,同时它表明GDP 与长期均衡值的偏差中的5.68%被修正。在短期中,政府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58个百分点。政府消费支出起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4、关于学术界对于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认为,在我国政府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长期拉动、短期促进的作用。

附表

参考文献

[1] 张东刚.政府消费支出变动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J]. 中华儿女(海外版) , 2001,(02) .

[2] 张东刚.消费需求变动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03) .

[3] 康锋莉,郑一萍. 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近期文献综述[J]. 财贸经济 , 2005,(01) .

[4] 孟淑芳. 政府支出和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 经济论坛 , 2004,(10) .

[5] 王志涛. 政府消费、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 2004,(08) .

[6] 张东刚.近代中国消费者行为的宏观分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3) .

[7] 张东刚. 近代中国国民消费需求总额估算[J]. 南开经济研究 , 1999,(02) .

[8] 张东刚,柳文. 近年来天津宏观经济的回顾与展望[J]. 环渤海经济瞭望 , 2001,(02) .

[9] 曾康华. 政府消费若干问题研究[J]. 湖南商学院学报 , 2001,(01) .

[10] 郭杰. 内生经济增长与我国政府支出结构的调整[J]. 教学与研究 , 2004,(05) .

[11] 宋超, 绍智. 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研究[J]. 财会研究 , 2004,(11)

[12] 周建, 汪伟. 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来自中国1978~2004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 财经研究 , 2006,(02)

[13] 张琴. 基于VAR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因数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05)

[14] 刘有为. 浅谈实行“转移支付”的几个政策性问题[J]. 江西财税与会计, 1994,(05)

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学号43215120 钱琦镠周一晚上课)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在生产的始终。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不同的消费模式往往伴随着不同水平的经济增长。 接下来我将分析消费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原理,以此来进一步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剖析。 消费作为需求力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其本身的直接拉动,也有通过消费变量而诱导出来的其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拉动。消费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原理来实现的。 一是通过消费对生产的直接施力,消费自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消费低迷情况下,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实际产量远远少于潜在的产量,生产能力就不会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当然如果消费过热,超出了资源和生产能力的约束,就会“欲速而不达”,形成表现为通货膨胀的经济实质负增长。 二是消费作为初始变量“借物打物”,通过其他变量拉动经济增长。如引致投资就主要是由消费的增长等经济行为诱导出来的投资,被消费诱导起来的投资被拉动起来以后,它就和消费一样促进经济增长。又如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在之后我将对当前我国经济中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 1、收入分配大拖后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相对于经济的日行千里,居民的收入增长却总慢三拍,消费水平没有得到经济增长的全部合理转化成果。在经济增长中,有相当的份额是城乡居民牺牲的消费。高投资政策,必然是低收入分配政策,也必然带来低消费,造成需求不足。 2 、价格机制改革“欲速而不达”。改革开放以来,价格往往被许多改革措施“祭刀”,在与国际市场接轨问题上,盲目追逐价格平行而忽视了产品品种、质量等非价格因素,也忽视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商品价格基本接近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有的甚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然而,我国居民的购买力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且工薪阶层占绝大多数,从而形成低收入与高价格这一突出矛盾,居民的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消费处于抑制状态,消费市场低迷,有效需求不足。 3、居民预期收入下降导致惜币心理。在经济体制变革中,改革措施一方面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影响到人们的思想和心态,对经济预期的不明确,对收入预期的下降,居民不得不少支出、多储蓄,以备未来不时之需。精打细算,以积极节流被动开源方式来抵御收入预期的下降。经济周期性波动,预期收入下降从而导致需求不足。 4、消费模式未与时代同步。国人穷怕了,节俭的消费习惯根深蒂固,消费模式表现为传统社会中的低收入低消费,量入为出的特征。在改革开放中,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未得到较快增长,储蓄却大幅上涨,随着经济总量扩大,高储蓄明显影响消费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前几年,虽然央行连续七次大幅度减息,但居民储蓄有增无减,生活的简朴往往成为低收入低消费的合理借口。生产上的浪费和重复建设,也使居民消费水平难以提高。 5、非理性投资不利消费增加。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低水平低效益项目十分严重,投资结构不合理和建设项目效益差,造成企业普遍严重亏损,职工下岗人数增加,收入增长缓慢。 6 、商品、服务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国内市场上,中、低档商品占主体,高档较少,与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目录 中英文摘要————————————————————2关键词——————————————————————2 一、研究居民消费问题的意义———————————2 1 消费问题——————————————————2 2 消费与经济增长———————————————3 二、全国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3 1 、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3 2 、消费模型—————————————————4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8 1 、消费贡献率与投资贡献率———————————8 2 、贡献率分析————————————————10 四、中国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10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12 六、结束语————————————————————13参考文献—————————————————————13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摘要: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消费内 需不足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我国目前的消费特征作出分析,通过年度统计数据以及消费模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中消费需求不足的因素,并针对如何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Abstract:The past two years, a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slowing down, the problem of inadequate domestic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consumption cause for concern.Stimulating consumer spending drove economic growth to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of .This paper on China's current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alysis,through the annual statistical data and consumer model to study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consumer demand shortage of factors,and aimed at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to further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关键词: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恩格尔系数

政府经济学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

政府经济学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二)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政府支出相对量 2、购买性支出 3、转移性支出 二、单项选择题 1、政府支出规模一般呈现()趋势 A、不变 B、增长 C、减少 D、无法考察 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瓦格纳对政府支出增长规律解释的是() A、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国内外法律规章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随之递增 B、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 C、在经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管理集中化、劳动力专业化的条件下,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 D、政府为应对急剧增加的支出,将被迫提高税率或增设新税种 3、下列支出项目中适合用公共定价法的是() A、公路 B、国防 C、政治 D、资本性投资 4、在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政府支出项目时。所使用的贴现率一般是() A、等于一般贴现率 B、小于一般贴现率 C、大于一般贴现率 D、无法确定和一般贴现率的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 1、影响政府支出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

A、政治性因素 B、经济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国际性因素 2、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的有() A、基本建设支出 B、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C、科技三项费用 D、农业支出 3、政府支出绩效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绩效相比,差别主要在() A、经济活动的地位不同 B、成本与收益的计算范围不同 C、在具体进行相关方案的选择的标准不相同 D、支出的目的不同 4、在衡量政府支出的成本时需要考虑() A、政府实施该项目过程中实际花费掉的人力、物力 B、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C、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D、机会成本 5、与私人采购相比,政府采购有以下特点() A、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B、采购目的的非盈利性 C、采购管理的公开性 D、采购范围的广泛性 6、政府采购一般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竞争性原则 B、公开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盈利性原则 四、简答题 1、简述政府支出的分类方法和用途。 2、政府采购的含义及其与政府支出绩效的关系

浅谈居民的消费水平与青海省经济发展

浅谈居民的消费水平与青海省经济发展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日趋多样化,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青海省的实际出发,依据国务院发展中心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粗略分析了我国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依存关系,对目前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了评价, 指出目前我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通过四个方面对形成目前的消费水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消费能拉动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鼓励和促进国民消费,研究消费水平,对于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消费拉动内需,制约因素,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说来,消费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的原因、消费者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的方式、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有关因素。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 其中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消费群体,在现今中国经济整体趋冷的情况下,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统计, 1991—1999年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 居民消费对经济的平均贡献率为54.5 % ,可见居民消费对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作为促进生产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居民消费,对我省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市场资源的配置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居民消费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我省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1】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居民消费从供给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变,开放型经济模式不断发展,青海省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消费结构和层次不断提高,消费质量不断提升,消费模式实现重大突破。 青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1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目录 中英文摘要————————————————————2 关键词——————————————————————2 一、研究居民消费问题的意义———————————2 1消费问题——————————————————2 2消费与经济增长———————————————3 二、全国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3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3 2 、消费模型—————————————————4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8 1、消费贡献率与投资贡献率———————————8 2、贡献率分析————————————————10 四、中国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10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12 六、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3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摘要: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消费内需不足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我国目前的消费特征作出分析,通过年度统计数据以及消费模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中消费需求不足的因素,并针对如何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Abstract:The past two years, a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slowing down, the problem of inadequate domestic consumption cause for concern.Stimulating consumer spending drove economic growth to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of. This paper on China's current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alysis, through the annual statistical data and consumer model to study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consumer demand shortage of factors, and aimed at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to further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关键词: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恩格尔系数消费模型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一、前言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六、结束语 一、前言 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因此,消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范畴。我们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关注。 消费问题在近两年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压力、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使得消费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因此,将开拓国内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制定宏观发展计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

和理论获得支持。第一,高收入高消费与低收入低消费两种模式比较。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历史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高,原来的低收入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即使是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伴随着不同水平的经济增长。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着成功的经济增长。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第二,生产函数理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衣、食、住、行消费是劳动力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消费活动也就不存在劳动力,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海南建省十年来,经济取得相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见表2-1。 表2-1 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单位:亿元 年份总消费占GDP比重% 居民消费比重% 政府消费比重% 1978 16.68 85.1 15.71 94.0 0.97 5.8 1979 17.46 85.6 16.65 93.9 1.09 0.6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以商品和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的需求和欲望。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以上描述摘自百度百科)在我看来,消费需求即为供求关系中的“求” 那么,“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呢? 一方面,因为人们有需求,有欲望,希望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因此人们为了满足需求,欲望而努力工作,创造更多的财富,这一点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企业将向市场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产品,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并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发展,消费领域不断扩展,消费内容日益丰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的趋势。简单说来就是经济增长也反作用于消费需求,人们的钱多了,就会购买更多的东西,选择更高质量的生活。在种良性循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众所周知,经济增长是一国、一个地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再生产、增强国力的源泉,也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问题。然而经济增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来自于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在我国,投资和净出口这两架马车都接近于饱和了,因此我们想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就必须紧紧抓住最后一架马车——消费。

世界强国的发展史说明国力的强大,既离不开生产也离不开消费。具备生产能力,而缺乏消费能力。国力就显得缺失,生产为消费服务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消费又反作用于社会生产,真正的强国不仅在于能够为人力创造大量的财富也有强大的个人消费实力,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强国之所以强大的表现在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而动力主要来于国民消费,没有国民的强大的消费实力,就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国。最近,我国的存款贷款利率都下降了,在我看来这也是国家为了促进消费采取的措施。存款利率下降,人们不再那么愿意把钱放在银行,而是选择投资或者消费。然而投资并不是那么简单,所以大部分人选择消费,为市场注入了资金。贷款利率下降,也让人们愿意向银行贷款,用以买房或者购买高档耐用品,也间接的刺激了消费。 个人来说,我们的消费需求也能从某种意义上刺激我们个人的经济增长,正因为我们有需求,我们才会为此拼搏追求,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让自己的经济水平,消费能力增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盲目消费就可以使我们的经济增长,我们消费应当理性否则将事与愿违。

2018-2019-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对策建议-优秀word范文 (4页)

2018-2019-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对策建议-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对策建议 摘要: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制约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消费动力不足,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保持稳健发展的长期战略。通过分析消费对辽宁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发现消费对辽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处于偏低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探 索制约消费需求增长的影响因素,并就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需求;收入分配;经济增长;辽宁省 投资和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两个关键因素,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 十分明显,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拉动作用更为突出,因此增加投资是 各国政府常用的刺激经济回升的重要手段。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长期看, 市场需求规模是决定着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投资需求的增加对经 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但经济增长进入正常运行后必须有消费需求相应 的增长加以配合。因此,我们应该在增加投资的同时,相应地重视消费需求对 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多方面启动国内市场,这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无疑具有十 分重要的引领意义。 一、消费、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步入了出口导向与投资驱动快速发展的发 展模式,但是投资和贸易顺差增长过快、内需相对不足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消费、投资、出口难以共同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出现了内部失衡,表现为投资 与消费严重失衡,即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例)偏高,而消费率 (最终消费占GDP的比例)则相对偏低。 基于1991―201X年间数据,采用国民核算支出法来测算辽宁省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201X年以前,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与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波 动幅度较大(见下页图1),1991年和1992年两因素的贡献率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最终消费贡献率为62%左右。在1993年,资本贡献率一度超过消费贡献率,上升幅度与下降幅度都较大。1993―1995年,消费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在1995年,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达到历史最大值80%,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出现 了负值-14.1。1996年消费贡献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下降到15.4%。 1996―201X年,消费贡献率波动幅度较小,保持在50%~70%之间。1994―201X 年,消费贡献率一直大于资本贡献率,也就是说,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份 额的最大需求。1996年以后资本贡献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而最终消费支出贡 献率在201X年后出现下滑,201X年以后资本贡献率超过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

以“政府支出”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小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008年底以次贷危机为爆点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为此中国政府重启了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出台了规模空前的政府投资和经济刺激计划。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其效果是不容怀疑的,中国经济迅速复苏,并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基于财政支出的内容依旧更多的属于外延式扩张,如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环节且主要流向国有经济主导部门,而较少的涉及福利保障、消费刺激和技术进步及结构调整上,故而也有不同的声音聚焦在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与持续性上,更多的关注政府支出的增加能否有效的传导到私人投资和消费环节,从而在完成总量刺激的同时,实现增长方式的扭转和增长质量的改善。财政政策的增长效应是如何实现与传导的,政府该如何借助于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优化提高财政调节的效率并形成可持续的增长路径,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研究早已从“政府是否该干预经济”衍生到“政府如何干预经济”,财政支出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也从理论争论和探讨发展到实证的检验和判别。并集中于不同体制、政策和发展条件下,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度量。将之与现阶段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则更加凸显出其价值与意义。大量逆周期财政政策的实施确实有效的刺激了经济增长,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在保证增长的同时,能否有效的传导到私人消费和投资环节?经济刺激计划能够在一个长时期内发挥作用并对中国经济的繁荣提供长久动力吗?本文正是由此出发,从增长、投资和消费三个途径对我国地方政府支出的增长效应进行再检验,并考察地方政府行为的

典型特征如何反映在效应的传递上,从而对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持续性给出经验的判定。具体的,本文在第一、二章中对政府支出增长效应的相关研究和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借助于AD-AS以及IS-LM分析框架,刻画了政府支出的变化对增长、投资、消费和就业等经济系统的各方面产生的冲击,进而形成了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此后,在此基础上,在第三章中对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总量效应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证实了地方政府财政调节的主体地位,这也为本文将研究对象集中在省际政府提供了依据,但是,地方政府支出的增长效应呈现出显著的时变特征,更重要的是,政府支出不同构成对经济的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政府生产性支出与政府投资的增加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更为突出,在当前以区域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府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下,政府的投资饥渴和投资冲动、政府支出结构偏重于生产性支出和微观经济领域而忽视福利与公共品提供,就不难解释了,投资性支出的增加的确能产生更显著的增长成绩,结构矛盾正是源自于不同层级政府间激励机制的扭曲。第四章则主要集中在政府支出与私人投资的关系研究上,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实际否定了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的长期有效性,虽然,在短期内,政府支出的增加确实能够促进私人投资的上升,但是,这样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发生逆转,长期内,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挤入效应。同时,中央投资的增加也无法显著的影响到私人投资的变化上。这部分的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刺激计划更多的属于对私人投资和民营经济的替代,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仅通过产生出直接的社会需求而促进增长,结合我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一、前言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六、结束语 一、前言 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因此,消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范畴。我们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关注。 消费问题在近两年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压力、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使得消费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因此,将开拓国内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 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 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 制定宏观发展计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 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 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 的高低。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和理论获得支持。第一,高收入高消费与低收入低消费两种模式比较。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历 史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升,原来的低收入 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即使是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 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伴随着不同水 平的经济增长。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 着成功的经济增长。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 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第二, 生产函数理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衣、食、住、行消费是劳动力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消费活动也就不 存有劳动力,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 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 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 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海南建省十年来,经济取得相 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升。见表2-1。 表2-1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单位:亿元

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政府投资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政府投资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对于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务等项目来说,由于这些行业或部门一般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风险大等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率的供给水平,出现所谓的“市场失灵”。这在客观上要求政府介入,通过公共投资的方式配置资源,实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的均衡配置,提高使用效率。所以从性质上讲,公共投资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产物和有效手段。 政府公共投资虽然主要投向农业等基础产业和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给水工程等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是经济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该领域的投资与资本形成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直接影响着经济各领域资源配置的效率水平,从而制约着经济增长。 公共物质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两者的驱动机制更多地表现为公共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科技研发等的支出,增加了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存量,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及外部效应等提高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 答:政府投资范围原则上应当主要包括如下领域: 第一类,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纯公共产品,如国防、司法、行政、邮政、防灾救灾、卫生防疫、大江大河治理、重大科研计划、消防、公共博物馆和图书馆等,政府部门的直接投资是这类产品的唯一供给方式。政府直接投资上述领域,并不意味着此类公共产品的全部投资与运营责任都需要政府部门承担。上述产品与服务领域仍然可以作更为细致的分类,将竞争性业务与普遍服务性业务分业经营。政府投资与补贴只负责保障提供普遍服务。政府也可以借助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优势与能力,来生产这些公共产品。 第二类,带有显著外部收益、能够创造社会公平的准公共产品和服务,如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公有住房、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这些领域可以是政府投资的范围,也可通过政府补贴和特许权经营引入非营利组织和企业投资经营。政府介入程度的高低取决于政府的财力及经营的效率,在政府财力有限和经营效率低下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借助社会及市场的力量。但是,社会化及市场化的范围和程度要有明确的限制,同时,要对社会化和市场化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准公共产品及服务)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并实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当政府财力充裕的时候,政府部门应当在具有显著外部效应(如城市道路、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类,以电力、铁路、电信、地铁、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广播电影电视等为代表的自然垄断产品。这些产品和服务或具有排他性,或具有竞争性,存在着超额需求,消费者愿意直接付费,这就为社会资本通过市场供给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供给形式可以有两种。其一,社会资本的完全供给,即公共产品的投资、生产以及运营由私人单独完成,私人通过收费的方式向消费者收取费用;其二,社会资本与政府的联合供给,政府对私人提供一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或政府根据合同进行采购。此类产品和服务必须实施政府管制,包括价格管制和市场准入管制,以避免由于企业拥有市场垄断地位,或因厂商盲目竞争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阶段,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市

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内容摘要:投资、消费和出口通常被认为是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国内消费的贡献则很小。当前,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口萎缩,经济增长放缓,如何将居民潜在的消费能力释放出来,以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投资出口 我国经济增长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规模大幅提升。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GDP总量仅为3624亿元人民币,1986年上升到1万亿元的水平(当年价格),1991年又上升到2万亿元的水平(当年价格)。随后,每年平均增加1万多亿元,到2007年,我国GDP总量已达到24.9万亿元(当年价格)。扣除价格因素,按不变价格,2007年GDP总量为54331亿元,比1978 年增长14倍,在29年中,年均增长9.8%。 随着经济总量规模的大幅提升,我国人均GDP也逐步提高。1980年,我国人均GDP仅460元,到1987年,突破1000元,1992年突破2000元,1996年突破5000元,2004年突破万元大关,2007年达到18934元,是1980年的40多倍。 经济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指标之一。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除1981、1989、1990年等个别年份起伏较大之外,一直保持高位平稳态势,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我国1978-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统计数据(见表1)。 我国居民消费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平稳过渡,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我国居民消费与其他国家居民消费相比,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03)年》的资料,我国居民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比全世界平均数61%低13个百分点。我国居民消费率在1981年曾达到67.5%,1991年则下降到48.5%,十年间降低了19个百分点。此后一路下降,

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联

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联 一、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国政府之所以能有效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与我国政府的财政收支有着密不可分的。结合我国近几年财政收入状况的相关数据,20XX年、20XX 年、20XX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分别为51322亿元、61330亿元和68518亿元,占当年GDP比重分别为%、%和%。其中,税收收入分别为45622亿元、54224亿元和59522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和%。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财政收入变化的相关情况,财政收入增幅呈现缓和上升的态势,其中税收收入所占比重也在稳中提升。究其原因,一是政策调整所造成的相关税收收入增幅大幅上升;二是伴随着经济周期性复苏所造成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增幅的大幅提升,这段相应的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财政收入并非是越多越好,财政收入与政府的职能是息息相关的,收入的强弱代表着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和作用力。虽然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财政收入绝对规模特别是人均财政收入水平与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还不完全对称。 二、我们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来源,是政府能够进行资源再分配的主要力量。而财政支出可根据不同的投入方向分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环境保护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以及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财政核心支出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同时,财政核心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财政总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如果政府适度扩大财政核心支出的规模,使其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逐步加大,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有效性。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和其他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活动补贴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低的,而中国作为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的基础上还必须将国家的宏观调控作为必要的辅助手段。政府的经济职能直接决定了很多资金、政策等必须需要政府的扶持,现阶段政府的财政支出在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还存在不足。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只有经济持续增长,才能进一步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社会文教支出会抑制经济的增长,文化教育是长期发展的要求,增加其财政支出份额是十分必要的。行政管理支

论消费对经济过程的影响

论消费对经济过程的影响 摘要:消费作用于经济过程的方式有三种:消费对生产直接施力,消费自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消费作为初始变量通过拉动其他变量对经济产生影响,如投资,劳动力等因素。消费本身与其他独立变量共同影响经济过程,如居民收入,消费者偏好等变量。 关键词:消费;经济;生产;投资 首先看消费的定义,消费(consumption)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它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费又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后者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是“生产过程以外执行生活职能”。它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人类的消费行为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三种类型。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中,正是由于人类对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愿望和追求,才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一定发展阶段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又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人们只能消费自己能够生产出来的产品。正如马克思在分析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所指出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消费对于生产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在生产的始终。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在人们的认知中,不同水平的经济增长代表的是不同的消费模式。当消费是合理适当的,它对经济具有拉动促进的作用,可以扩大内需,同时起到提升个人消费对国家经济运行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是奢侈型的消费,对经济则是有很强的阻碍作用的,它会影响改变个人消费习惯,生活习惯,宏观上还会浪费国家资源。 接下来我将分析消费作用于经济过程的机制原理,以此来进一步对消费对经济过程的影响进行剖析。 消费作为需求力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其本身的直接拉动,也有通过消费变量而诱导出来的其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拉动。消费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原理来实现的。 一是通过消费对生产的直接施力,消费自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消费低迷情况下,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实际产量远远少于潜在的产量,生产能力就不会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当然如果消费过热,超出了资源和生产能力的约束,就会“欲速而不达”,形成表 现为通货膨胀的经济实质负增长。比如中国国内市场有时候会出现商品、服务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的现象。国内市场上,中、低档商品占主体,高档较少,与国际市场相比,质量存在明显差距。商品价高质差,假冒伪劣现象猖獗,欺诈消费者现象屡屡发生,严重的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抑制了购买力的顺利实现。这就属于消费过热,而优质的产品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的情况。

简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意义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意义 43A10301 陆璐要点: 消费如何拉动总需求增长 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国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人类的消费行为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三种类型。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中,正是由于人类对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愿望和追求,才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一定发展阶段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又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人们只能消费自己能够生产出来的产品。正如马克思在分析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所指出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消费对于生产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提出 ·各国经济增长过程: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中最关键的阶段是起飞阶段 ·“起飞”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提高生产性投资率,第二,要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第三,要有制度上的改革。 2、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 ·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消费、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不同的 ·在经济增长的低收入阶段,消费在国民收入中占较大比例,消费率较高,而用于储蓄的部分很少,投资在国民收入中占较小的比例 ·在经济增长进入到高收入阶段以后,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增长额也比较大,消费率比较高 ·在经济起飞的过程中,即由低收入向高收入过渡的时期,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要低一些,消费率有所下降,而更多的国民收入用于储蓄。 3、扩大内需与经济 ·在现代买房市场条件下,经济增长由供给约束转为市场约束,需求拉动特别是消费需求更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通过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投资扩大,从而使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是由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源、市场等条件决定的。相对的来说,大国经济具备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市场基础。 ·从消费需求角度来看,大国国内市场容量极大、开发潜力巨大,市场需求多样化。 ·从投资需求角度来看,大国拥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投资需求提供了巨大的物质空间。 4、可持续消费与可持续增长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人类应当跳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通过调节产业结构与合理发展的关系,使社会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

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研究

摘要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经济国家的经济体系所不同的是,我国的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并非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推动其经济高速增长余年的主要力量,是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没有发挥其本来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四川省作为一个人口和经济大省,在经济发展中顺应国家政策,一直立足于扩大内需,制定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居民增加消费。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四川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字:居民消费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Abstract: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the difference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of the economic system, the consumption of our country especially the consumer is not always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main force to promote its rapid economic growth years, especially consumer consumption is the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and did not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t should play. Sichuan province is a large province of economy and population, conform to the national polic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based on the expansion of domestic demand,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policy measures to encourage and guide the residents to increase consumption. The main problem of this study is Sichu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on economic growth.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are used to analyze it Key words: consumer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 analysis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