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野营

——有余数的除法

信息窗一分食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野炊吗?想帮野炊的同学解决问题吗?野炊时大家一共带了9个面包,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三、运用情景探求新知

1. 图上这些同学出去野炊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想帮助他们解决吗?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讨论一下。

谁来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说,师板书可能出现的问题。

投影出示“面包”问题:

9个面包现在要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

1)四人小组用学具分,每小组选一人填写统计表。

2)各组代表汇报分的结果,请一个学生代表用学具演示。

3)电脑演示学生汇报的结果。

4)根据表格进行小结:

同学们把9个面包进行了平均分后,你发现了什么?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9个面包平均分后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均分后没有剩余;

另一种是平均分后有剩余,余下的数叫余数,这种现象叫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2. 根据分的结果推导除法算式。

教师板书:9÷4=2(个)……1(个)

结果是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2个,还余1个。

读作:9除以4商2余1。

3. 结合算式讲解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称。

4. 同位互相说一说算式各个部分的名称,读一读算式。

四、试一试

师:其他的食品怎样平均分呢?小组的同学互相提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口述教师课件演示。

学生独立写出其他除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自己写的算式

五、巩固练习。

1 .先摆一摆,再填空。

1)8个○每3个一份,分了()份,还剩()个?

2)11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个,还剩()个。

指名交流自己写的算式。

2. 自主练习第一题。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知道了平均分后剩余部分叫余数,学会了列式计算。

教学反思:

信息窗二野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中,初步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4.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同学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们想去看看吗?

三、探索新知

1.出示信息图,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认真看图,找到数学信息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学生可能提出:

22个野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48个蘑菇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2)解决第一个问题:22个野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2÷4=5(个)……2(个)

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板书竖式,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竖式。

提醒学生注意:各数位一定要对齐。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竖式,让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意义,避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4)小组内解决:48个蘑菇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小组讨论,写出算式,然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及竖式。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5)观察比较:观察一下上面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余数一定是比除数小的。

(6)请学生独立解决: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学生找到需要的条件,在本子上写出算式并集体交流。

2.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试商练习。

请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有错的学生改错,改完后请同位检查。

(2)补充练习先摆一摆,再计算

① 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

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板书:9÷2= ()……()

②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根,还剩()根

板书:11÷4=()……()

再一次提醒学生注意:在做有余数的除法题时,所得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真不错。这节课我们跟着图上的小朋友们一起去搭了帐篷,还学会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写法,课后请你们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解决?

教学反思:

信息窗二野营

第二课时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创设情境,复习巩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谁能说一说在做有余数除法的题目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指名请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再一次强调做这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为本课学习奠定基础。]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投影:你知道余数藏在哪里吗?请把它找出来。

14÷4=3......2 8÷5=1 (3)

16÷3=5......1 10÷4=2 (2)

(1)请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说一说。

(2)组织学生指出余数、商。

(3)请学生小组内说说算式的意义,并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2.练习巩固

自主练习第3题

请学生先算出每道算式的得数,

然后集体订正,有错的学生改错,改完后请同位检查。

3.游戏:蚂蚁躲雨

27÷8 36÷6 22÷7 48÷9

37÷4 48÷8 49÷7 33÷5

(1)请学生先独立计算出每道题的结果,然后再按照提示,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

(2)想一想蚂蚁到哪去躲雨?分组讨论

①没有余数的算式 48÷8 36÷6 49÷7

②余数是3的算式 27÷8 48÷9 33÷5

③数是1的算式 22÷7 37÷4

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

四、综合训练,巩固拓展

把2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小组内用小棒分一分,统计有几种分法,填在表格里

学生按照上面的分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每次分的情况记录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

五、总结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反思:

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熟练的进行有关计算。

2.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的道理,并能根据这个道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

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的道理,并能根据这个道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课前回顾;

课前谈话:同学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己看书整理,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讨论。

三、梳理:

1.交流整理结果:

学生可能回答:

(1)我知道了什么是有余数除法。

(2)我会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3)我知道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对照比较找出难点。

教师提问: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问题比较难理解?

学生可能回答:

(1)不能很快找到合适的商。

(2)不知道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四、解决:

1.()最大能填几?

6×()< 52 8×()< 61

()×6 < 52 ()×8 < 52

3×()< 19 ()×4 < 27

2.用竖式计算

19÷2= 23÷7= 59÷9=

27÷6= 50÷8= 38÷4=

五、应用:

1.出示课本主题图。

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吗?

学生可能会说:图上有小朋友要去观看足球比赛。有一辆汽车,限乘8人。门口有售票处,上面有各种门票的价格。

2.提出问题:

(1)小组讨论:如果我们班的同学要去看足球赛,要解决哪些问题?

(2)组间交流:第一,要解决乘车的问题。

第二、要解决门票的问题。

(3)解决问题:

第一、我们班有53名同学,至少需要几辆汽车?

学生列式解答:53÷8=6(辆)……5(人)

引导学生讨论:到底需要几辆车?6辆还是7辆。

第二、每个小组有6名同学,只有50元的费用,该怎样买票?

方案一:买A区票。

理由,位置好,看的清楚,比较舒服。

50÷9=5(张)……5(元)

存在的问题:钱不够,方案行不通。

方案二:买B区票。

理由,位置也可以,看的比较清楚。

50÷8=6(张)……2(元)

可以实施。

方案三:买C区票。

理由,价钱便宜。

50÷7=7(张)……1(元)

存在问题:余着一张票,位置不是太好,看的不清楚。

小组讨论,确定最佳方案:方案二。

教学反思:

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况,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数数、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感受。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体会画图、数数、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彩旗。

学具准备:小彩旗。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智慧广场。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智慧广场)

三、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探索简单的有规律排列,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师:今天的学习目标,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吗?(有),要想真正的完成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的认真看书自学,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男、女生比赛,看看是男生表现好,还是女生表现好。

四、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1.探索规律现象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列现象。

2.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排列规律

先学(看一看)

师:(结合彩旗实物)观察这些彩旗的颜色,“红黄绿”3个一组,第一个是什么颜色?第2个呢?第3个呢?

师:不看彩旗,请你回答,第2组第1面旗是什么颜色?第3面呢?第4组第2面呢?,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3.探究第17面旗是什么颜色

学生独立探索

学生汇报交流

A.画一画。

B.数一数。

C.算一算

17 ÷ 3 = 5(组)……2 (面)

学生交流为什么要除以3?商是5表示什么?余数是2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第17面是黄色?

师重点明确:每3个为一组,17面小旗里面一共有完整的5组,余数是2说明第17面彩旗是第6组的第2面。因为每组的第2面都是黄色的,所以第17面彩旗一定是黄色的。

后教(做一做)

师:你能根据他们的排列规律,按要求作出判断吗?(课件出示习题)五当堂训练:

课本11页第1题,12页第2题。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发现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板书设计

智慧广场

17 ÷ 3 = 5(组)……2 (面)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