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广东省五华县水寨中学古振宣

【摘要】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课堂上,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作主,全体学生在教师控制下同步学习,教师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本文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生物科课堂教学效率。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科课堂教学整合的三种模式;第二部分是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优势;第三部分是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物科课堂教学网络多媒体整合模式

【正文】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把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紧跟时代步伐、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实现课堂教学质的飞跃的一种特殊教学手段。它不仅使课堂教学实现视听化、形声化,而且使整个课堂的直观性更加突出: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活化”了教材.所以备受广大同行的欢迎。灵活利用信息技术运用在生物教学中,可改变教学环境,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不拘泥教材,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

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中学生物科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相结合,提供图文、声、像等多元化的教育情境,使知识呈现更加生动、形象、逼真,而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提高了教学质量。更深层的意义还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教学资源,使生物学教师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协作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滥用信息技术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不可哗众取宠,为了应用而应用,流于形式。因此,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些理念,在当前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探索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中的合理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科课堂教学整合的三种模式

(一)多媒体演播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还是一种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大量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进行教学,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传统教学的延伸,运用这种多媒体系统进行生物学教学不仅可以加强讲授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轻松有效地突破各种生物学教学难点。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组合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利用多种感官分析器进行学习。如用形象生动的图像信号吸引学生的视觉用音响适中、悦耳精炼的语言信号吸引学生的听觉特别是电教媒体的特技效果突破了信息传递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宏观世界、微观世界、远方或过去的

事物使信息通道得到了无限的延伸和扩展。

2、改进信息的转换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生物学知识有的抽象性强有的综合复杂有的时空跨度大难就难在这些知识信息不能直接被学生感知。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这些信息通过转换变成光、电、磁等信号并以一种直观的形式使事物真实地再现于课堂让学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同样能够化慢为快把持续几小时甚至几天的生物学过程在几分钟内播放出来如花的开放过程、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解释。

3、化抽象为形象。自然学科中的很多规律是抽象的但往往是学习重点和难点所在。中学生在观察时无法看到这些规律的变化和事物的演变不利于教学。如《光合作用》主要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即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植物体内的叶绿体把根吸收的水分和从气孔吸进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很难想象和理解的。而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我们营造一个形象的光合作用过程设计成一个动画将这一个过程可视化、拟人化。把叶绿体描述成一个“工厂”水和二氧化碳是这个“工厂的原料”当这些“原料”欢快地进入“工厂”加工后出来的是“工厂的产品”氧气和养料。学生通过这个贴近他们生活的动画很快就能理解光合作用认识光合作用对于植物的重要性。这种学习方式易被学生接受。

(二)交互模式

交互性是指CAI通过学习者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对话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交互模式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主要有以下三种应用:

1 、操练与练习。计算机逐个或一批批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当学生送入回答后计算机判断其正确情况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给予相应反馈以促进学生掌握某种知识与技能技巧。计算

机可以提供的练习方式有填空、选择、填图、配伍等。例如提供了一个交互式的图形组合题学生就可以使用鼠标把分散的鱼的器官拼成一条完整的鲫鱼。如果错误所拖动的器官就会返回原来的位置如果正确就会给予鼓励。

2 指导。包括呈现各种形式的教学材料概念叙述、公式、规则、例子、说明等和提问、回答与判断反馈等各个方面。如视觉的形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需要选择一定的材料并发出一定的指示计算机根据学生给出的各种指令显示相应的学习内容。如植物的识别与检索。

3、模拟。利用计算机模拟某些规律产生各种与现实世界相类似的现象供学生观察帮助学生认识发现和理解这些规律与现象的本质。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代替了实物解剖也可以解决了新课标的爱护动物不能实物解剖的问题。如虚拟青蛙解剖。

(三)多媒体网络模式

网络化教学是指利用文本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等三大资源,以及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跨时间和空间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同时网络化教学也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多种途径,如可以通过E-mail、聊天室、电子论坛、BBS等方式实现网上讨论、答疑、网上作业等学习形式。

基于对网络化教学模式的理解,再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在生物学网络化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教材中网上资源丰富又比较开放和新颖的部分(如遗传、生命起源、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等内容)作为学习内容来进行网络化教学。比如,在“生物多样性及保护”一节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利用网络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建立起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生物学知识体系;然后围绕学习主题——保护生物多样性

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多人协作,网上查阅资料等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学生在网上所获得信息还可以通过网上传递进行交流;接着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总结,教师再作总的评价,进行理论升华;最后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针对及时反馈的信息,查漏补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二、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优势

(一)从微观拓展到宏观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研究方向兼顾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微观世界显得有些无助,而运用信息技术则可将微观的结构和功能或者生理过程生动逼真地呈现给学生。如教学“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节课时,可用动画模拟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运动,从而生动地说明细胞膜的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宏观方面,大多数学生对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态系统的认识是局部而非全面的,个别的而非整体的,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也缺乏认识。教学中,可以通过光盘、网络或视频捕捉来剪辑整理有关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影像资料,并加入声音或文字解说。数字电影中生动的画面、逼真的声音,让同学们如身临其境,加上其中简洁的说明,不但可以加强其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同学们对各种生态系统就有了全面的整体的认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二)生物情景从延迟拓展到快速

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二者时间跨度都很大,且原始生命起源过程不可能重演,环境条件不可能改变。这样,完成该课教学时,一方面留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理解进化论学说带来很大困难。这给信息技术以用武之地: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的超媒体性,可把一个自然界中无法变动的生物进化过程随意加快,将几十亿年生命起源及生物进化过程的时间缩短,帮助学生对生命现象及生物发展进化规律的理解,使他们更好地形成感性认识。

(三)能从静态拓展到动态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生物过程。运用计算机超媒体集成展示信息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选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对课文的内容、情境、模型、状态、生理过程等进行生动呈现,就能使学生容易地理解复杂抽象的生理过程。比如:《排泄》这一章知识结构复杂,内容较丰富,知识点较为抽象。传统教学运用的挂图、模型及板书等都是静态过程,不便学生理解。而且,完成此教学需要大量时间,较难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运用多媒体技术集成展示的优势,连续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结构图片,尿液的形成及排出过程的动画,从而形象、直观、生动地表达出复杂抽象的生理过程,教学重点、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四)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能创造出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由于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了各种信息的载体(比如: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各种表现手法),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

眼、耳、脑、口、手等器官对教学信息的反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欢快气氛中发挥出自己潜在的主动性,从而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在环环紧扣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积极思维,大脑思维高度活跃,从而使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灵活简洁的方法得以解决。

三、生物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一)生物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

教学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滥用信息技术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不可哗众取宠,为了应用而应用,流于形式。适时呈现媒体,切忌喧宾夺主。选准了多媒体的表现内容,还要设计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呈现的时机、方式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根据教学内容所要求的不同的学习水平层次,不失时机的发挥媒体的作用,使媒体在最佳时机、以最佳方式呈现,从而帮助学生解决“掌握知识与形成能力”之间的矛盾,切不可喧宾夺主,随意呈现。例如:初一生物“细胞的分裂与生长”教学内容,让学生先看多媒体演示的细胞分裂生长过程及结果,学生自然就能归纳得出结论。应该明确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在于充分恰当应用它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要与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相结合

尽管信息技术作为直观的教学工具,具有很大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但是传统的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工具,录音机、

四、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信息化条件下,积极构建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就要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不同的任务,学习者以合作小组的形式,通过合作、交流与探讨进行学习,并且各自担任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

例如:《保护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1、创设基本情境——向学生展现地球环境受污染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地球受污染的原因是什么。2、组织小组——学生分组并通过网站导航中的链接进入各个专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3、合作交流——教师提出四个问题:①如何保护我们的森林和绿地?②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看法;③如何保护动植物资源?④如何使地球更美丽?引导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围绕前面提出的四个问题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通过

BBS、聊天室进行讨论。4、得出学习结论——通过讨论,小组每个学生的观点受到其他同学和教师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做出反映,最终形成小组或全班的结论。5、学习效果评价——教师提供计算机反馈的在线练习。根据计算机反馈的结果,教师对其中有共性的问题作适当的评讲。

【结束语】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的结合,不仅使学生能学到现阶段生物学科的研究成果,而且能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生物科学知识,跟上生物科学发展的时代步伐;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由单一性、单调性走向多样化和趣味性。把信息技术灵活地运用在生物教学中,我自知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北京师大何克抗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华南师大李克东

3、《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现代教育报》潘克明

4、《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陈至立

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章剑卫姚灶华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近年来,各中小学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次重大举措,以信息化带动教育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我校的计算机学科教育始于1992年,尤其是近几年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信息技术课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他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块坚实阵地。而如何提高计算机课的课堂效果就成为众多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以下是我如何提高课堂效果的几点看法: 教学内容的确定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应用性强、更新快等特点,我们不能完全生搬硬套大纲和教材的目标要求,应根据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

实际情况而确定。此外,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立足于教材又突破教材。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教学内容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的背景化 二是教学内容的新颖化 三是教学内容的过程化 四是教学内容的应用化 五是教学内容的整合化 教学方法的选择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既有趣味又苦涩难学的学科,若是脱离实际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教法选择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有机结合。 2、教法选择应注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兴趣越浓,注意力越高度集中,求知欲最高,知识迁移最快,信息交流量最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3、教法选择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

努力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努力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纳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务必逐步推行信息技术必修课,该课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对信息技术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笔者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精心安排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1问题式 带着问题去学习,能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问题式导入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这一节时,在导入中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①计算机有哪些本领?②计算机的特点有哪些?③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书本介绍的

内容,逐个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掌握本课内容。问题式导入的第二种形式是在新授内容之前,直接向学生提出本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开门见山,重点突出。比如在《文件操作》教学中,一上课就提出本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①用拖放法复制或移动文件。②用拖放法删除文件。用这种方法导入,使学生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有的放矢。 1.2演示式 演示式的导入也就是能过课件的演示进行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比如,我在教学word贺卡制作这一课时,先通过电脑演示几幅精美的电脑贺卡,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我趁机插入:“同学们,这些贺卡美不美啊?它们都是通过word制作出来的。其实很容易,你们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就能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贺卡。”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在进行frontpage网页制作教学时,我挑选部分以前学生制作的比较优秀的个人网页展示给学生看,当同学们看到或精美或生动活泼的网页时,都非常羡慕,迫切希望自己也能制作出类似的网页,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得以迸发,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学习态度,从而为下面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2.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张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解答)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 1.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课堂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板书逐渐为大屏幕投影所替代,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通常是黑板空空如也,请你谈一谈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1)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确实具有某些不可替代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①声画并茂、形象直观、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用语言、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重难点内容用更为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解决 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③能节约教学时间 ④事先备课,便于修改 2)多媒体教学不可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即时的活动过程,随时都有新情况、新问题、新的闪光点 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即时、准确地在课堂活动中反映出来。而板书正是最好的 手段。 ②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是教师课前备课的一个环节,无论教师多么精心地准备, 它也只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预判,无法完全准确地把握整堂的全部,因此,板 书是必要的补充。 ③板书也具有多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如,停留时间长,便于学生记忆、便于做 笔记;更简要、更概括,能突出重点;能根据教学需要即时、合理地改变等等。2.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哪几种教学评价策略?谈谈其实施过程及其注意问题。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作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 评价策略: (1)课前的诊断性的评价 (2)教学过程中采取表现性的评价,开展学生间的自评、互评,提倡参与性的评价。 (3)课后的教师或学生的总结性评价(如作品展示、研究性课题成果的评价) (4)长期性的评价(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长期开展电子档案袋的方式)。 实施过程: 1)尽可能收集定量与定性两方面的信息,制订评价方案。 2)科学制订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控制在10-15个,而且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被评价者能根据自己的体会能作出判断。 3)细化、精化评价指标,其产生尽可能校本化,要广泛听取本校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4)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5)确定评价对象与被评价对象。 6)提前告知评价方案 6)结果的处理需要谨慎,如不能排名、分等级等。 注意问题: 1)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

(完整版)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电脑地位日趋重要,网络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把计算机知识通俗易懂地教给学生,学生又该如何学习计算机,很值得我们研究。如今,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教师常挂在嘴边的词语,如何真正的实现高效也成为教师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亦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以期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一、规范课堂习惯,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生好奇心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特别是到了微机教室,难免抑制不住自己兴奋的情绪,喜欢唧唧喳喳,东张西望,或者打开电脑后自己做自己的,完全不昕教师的指挥。为此,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都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课堂规范,如提前进入微机教室坐好,提前进入状态; 教师讲授的时候必须面向黑板(微机室的电脑是两台相对的摆放);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关机等等。如此规范了学生的课堂习惯之后,教师的教学组织工作会变得容易很多,课堂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当然,很多学生并不会完全照做,需要教师不时的提醒,时间长了,课堂规范就会成为学生的自然行为,信息技术课堂也会变得井然有序,和谐融洽。 二、用好教学软件,提高课堂效率 一般微机教室的教师机上都会有教学管理软件,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管理课堂,让教学事半功倍。所以,正确、熟练、适时的应用教学软件,应成为信息技术课堂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常用的功能有以下几种: 1. 黑屏肃静: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是学生操作性强,当学生都在兴致勃勃的动手操作电脑的时候,教师需要讲授、提示或者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但用语言很难让全体学生一下子停止动作,集中注意力。这时,我使用此功能,当“黑屏肃静”四个大字出现在学生的电脑屏幕上的时候,他们会很自然地停止动作,转过身听我下面的讲述。 2.学生演示:这一功能在教师需要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展示学生作业的时候非常方便快捷,我只需要选择相应学生的机器号码,他的操作就会让全班的学生看到。如果需要检查或者展示学生作业,也只需要让学生打开自己的作业,

(精心整理)信息技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段霞民 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是一种追求育人效率的教育改革实践,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效率不高或达不到预期效果也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明确课堂教学活动追求效率的意义,深入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请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所担任的是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我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一下我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一、做好课前预习 每节课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都是45分钟,我们无论想什么办法也不能把45分钟变成46分钟,除非我们拖堂,而拖堂又是我们学生最反感的事情,除非学生愿意,你所延长的几分钟将会招来学生无尽的埋怨,而下一节上课的老师也会抱怨你的拖堂。 那我们如何来延长时间呢,就是将课堂时间进行拓展,及时的把学习内容告知学生,这些工作是如何来具体操作的呢?我给每个组都安排了一个学习组长,每次上课结束的时候,我把印制好的导学案发给组长,让组长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上课后首先进行提问,检查学习的效果,然后开始练习,检查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教师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讲解、示范,巩固自我学习的成果。

二、注重课堂评价 学生在课下通过对导学案的学习,已经确立了学习目标,上课的时候主要工作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如果不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工作有事如何实现的呢? 首先,我将学习的内容从易到难进行数字化划分。实际上就是将难度系数较高的练习降低难度系数,就像我们登山一样,山看起来是高的,如果我们一个一个阶梯走上去,我们都会登上山。我们的教学大纲中也说明,我们所安排的学习内容,应该都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但如果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注意降低难度,势必会让学生知难而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就要将难度降低,进行从新的划分。重新划分的学习难度,也方便组长对本组组员进行检查,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坚持每节课都安排组长对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评分,以便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我也会针对性的对学生口头评价和语言鼓励。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除了课堂评价以外,我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模拟考试。以便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进行评价。 三、搞好课堂拓展 每节课不仅要学习一种固定的技能和理论,更要有完整的作品,这些作品教师如果只是评价而不展示。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随时间的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逐步在各个学校相继普及。但每周一节课且仅有45分钟的教学时间,根本无法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在这一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便成为了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立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从课堂导入、分层教学等五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的教学提供参考,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教学效率 当前,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网络电话、智能小区、网上银行逐一亮相,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地球的呼声逐日提高,加之各商家、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我们不得不承认只有掌握好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在现代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已经刻不容缓。那么,应该如何做呢?通过几年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巧妙设计课堂导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导”是关键,是一节课的开场白,只有巧设导语,让学生感到新奇,产生悬念,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 (一)问题式 问题式导入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这节课时,教师可在导入部分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计算机有哪些功能;(2)计算机有哪些特点;(3)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4)学习计算机有什么好处。这些问题一经提出,学生纷纷举起手并积极发言。之后,教师可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让他们通过书本介绍的内容,逐个解决问题。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使学生目标明确,抓住重点,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二)展示式 展示式导入就是通过实物展示导入课堂内容。比如,在教学“Word贺卡制作”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将自己事先做好的贺卡展示给学生,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教师再适时告诉学生,这些贺卡都是通过Word制作出来的,只要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就可以设计出同样精美的贺卡。此话一说,学生的学习激情必然高涨。 (三)对比式 对比式导入即是将之前学过的知识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对比,这样的方式更能够突出新授内容的优点,激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长庆周娜运用新颖、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的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它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多媒体课件对教学优化的主要表现1.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还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寻求一种最能激发学生兴趣并最易于他们接受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创造思维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证明,在一定的音乐氛围中进行学习,能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教学中,根据这一原则在多媒体课件中配上适当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既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刺激学习需求,激发学习兴趣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更易体会到事物的本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交互式的计算机技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可以说,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如“轴对称图形”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蝴蝶、挺拔的雪松和火红的枫叶,然后再利用计算机演示各种轴对称图形的重叠过程,在学生专注的目光中,他们深刻领悟了轴对称图形概念中的重点词“重合”及“对称轴”的含义。 3.节约上课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在我们原有的教学中,老师的板书、教具的演示和教学挂图的张贴等等,往往占用了一节课中不少的时间。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和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在“超文本”状态下,只要操作鼠标,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眼看精美的教学图片,一边耳听教师的生动讲解或多媒体播出的声音。动静结合,轻松突破教学重点、 难点,学生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构建。我们发现通过课件的教学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几何问题,并且教学的时间也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节省了许多,从而使课堂中更多的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4.运用信息技术,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运用信息技术,更能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参与行为。研究性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我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小组一般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每组6?10人不等。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也鼓励少数基础较好的同学独立进行研究。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讨论研究方案、分配研究任务、通过各种媒介如光盘、书籍尤其是网络收集整理资料。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自己拿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对学习进行自我调控,而且能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独立地感知、学习、理解和提高,把书本知识变出自己的精神财富,促进了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后制作出图文并茂的网页,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学生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个性,而制作网页的过程本身又是一次综合素质全面展示的过程,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还能通过优势互补促进全体学生智力的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我们必备的技术之一,它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现在,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应该从理论上充实,在课堂教学上把握。加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是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保障。如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象戏剧的“序幕”,有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通过作品的演示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就能触动学生心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比如,讲解WORD 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精美的贺卡、小报、封面、表格设计等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讲解EXCEL图标制作时可以通过展示文字、表格、图标三种形式的信息,让学生思考哪种更直观,更容易被人理解、接受,让学生在对比、思考中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恰当、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目前,信息技术课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很多,下面以“演示法”和“任务驱动法”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1.演示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广播功能向学生演示讲解操作步骤,使得教学内容更具体直观,学生易于接受,积极模仿,促进学习积极性,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向学生演示教学成果则可使课堂得到升华。教师可把即将讲解的内容编成练习,让能力强的学生试着给大家演示讲解,演示过程中,教师可给予提示和纠正,这样,既促进优生探索、创新,又吸引了所有学生注意,引发他们思考。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定认识后,教师再进行演示和总结,学生及时、高效地掌握教学内容。通过他们的演示,教师可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既可以对学生学习查漏补缺,又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促进师生更好的“教”和“学”,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指教师提出一系列的任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最行之有效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9月27号,在系部的组织下,我们系一同观看了“河南省创新杯信息化说课大赛”视频,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有很大的感触。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日常的教师教学中,能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如果看不到现代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变革教学方式提供的物质支撑,就很难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发展服务,就很难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体现人类技术进步的成果。从这种意义上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信息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里我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发挥网络优势提高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注社会,了解信息在教育中的作用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所指出的“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这些新技术正在我们眼前引起一场真正的革命,这场革命既影响着与生产和工作有关的活动,又影响着与教学和培训有关的活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教育也日趋信息化,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符号、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将它们有机组合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与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教学信息以丰富、生动的多媒体形式表达出来,改变课堂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你讲我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信息技术引发了学习的革命,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借助网络进行问题探索,自主学习。 二、使用信息技术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的优势将推动教育发生新一次更深刻、更广泛的革命。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掌握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应当把信息技术纳入到校本培训中,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的备课提供广阔的空间,大大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物质条件。 1、进行了无纸化备课尝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我们可以在电子备课上做一些尝试,就是教师可以在微机、电脑笔记本上先进设计教案、制作课件、选编习题等备课工作。可以如下操作:第一步在备课组内由一名教师主讲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首先使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使学习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再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在学习中获得的成就感。 【关键词】信息技术兴趣; 初中教育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而开设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这是一门将初中信息技术与信息科技知识相融合的课程,无论是理论教学内容,还是实践操作内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都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初中的学科较多,学生如果对初中信息技术知识难以充分理解,就会失去学习兴趣而放弃学习。即便是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也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课,按照教师的指导操作,而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中,从而影响了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和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产生一种轻松、自由、和谐的学习心境。我们应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积极、客观评价,在成功处赞许、关键处点拨、疑难处指点、只有这样,和谐、宽松的信息技术课堂气氛才能形成。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去学习。因此,信息技术教学时,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异,让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如在教学计算机入门知识时,键盘的功能操作、指法正确姿势与练习等知识,是学生普遍感到枯燥无味的。如果我们不在这些方面的练习中有所改变和创新,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面对这种情形,我下载了《金山打字通》学习软件和《蜜蜂教你来打字》学习游戏,卡通化的英文字母伴上风趣的动画及美妙的音乐,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相比反复、单调的指法练习,教学效果不同一般。一节指法练习课下来,学生们往往意犹未尽,让他们对信息技术课产生了一种实在、发在内心的兴趣,这样的信息技术教学,无疑是有效、高质的。 二、创设课堂情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积极主动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创设合适的情境能够营造参与氛围,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构建学习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电子表格Excel的公式与函数时,笔者创设了让学生运用公式法和函数法统计开心农场各种农作物的总产量、各月平均产量和收益的情境,学生学得不亦乐乎。 实践证明,枯燥无味的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只能是无穷无尽的学习烦恼和压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去求知和学习,把学习场景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求知欲完全调动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吃透教材,掌握各模块教与学的特点 信息技术课的前身也就是计算机课。之所以要将它改为信息技术课,其目的在于把重点传授学生计算机知识转移到重点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加强学生获取、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上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于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把握好新教材的教学宗旨。首先吃透新教材,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对课本中Word、Excel等十余个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案例

错误,因生成而精彩-《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教学案例 这是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第三册(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中心编),第一课《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的内容,本教学为1课时,这是平时的随堂课。我所担任的信息技术课上,由于班级人数远远超过计算机的数量,在这里基本上两个人共用一台机器。五年级已经学习了一年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对他们来说信息技术课是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学生对本节课上所提出的创建快捷方式的操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教师只需在课堂上让会操作的学生稍加示范就可以了。 [教学设计] 本课内容分三部,一是文件的查找,二是创建快捷方式,三是更改“快捷方式”图标,这三点都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其中第二部分学会创建快捷方式,学习内容是:【例】在桌面上创建“Winword.exe”的快捷方式,也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重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索,并交流探索成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开竞赛活动,体会合作与竞争的快乐,让学生在课堂评价以及整个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用竞赛的方式推动和激励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让先完成任务的学生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学生。上课时,我设计了一个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给学生10分钟自主探究,最后给5分钟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以下片断是在讨论结束后在课堂上出现的。 [案例描述] 师:时间已经差不多了,请各位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生:(学生回到座位。) 师:刚才无论是在自己探索还是在小组讨论上,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很投入。那么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考察我们每个小组的成果的时候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好!我再强调一下我们的考察方式。我将按照顺序,从A组到E组,E组结束后,如果还有其他方法的,我们再从A组开始。好,下面先请我们A组推荐一位同学。 生:(A组代表)单击开始菜单,指向程序,指向word,拖动到桌面上就可以了。 师:(心中想,这只是把菜单中的快捷方式拖到了桌面上,只是快捷方式的移动。)这是我们A组代表的方法,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其他组的学生)他用的这种方法不对,这样在开始菜单里就没有了。 师:(故意装作不知)真的吗?请你来给我们检查一下。 生:(学生示范) 师:果然,原来在菜单里的那个word快捷方式没有了。它到哪里去了呢? 生:被A组的同学移到桌面上了。 师:看来,我们每组的代表同学要获得全班同学的肯定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极具挑战性的。所以接下来的各组同学千万要注意自己的操作和语言。下面有请B组。 …… (E组代表)首先通过开始菜单中的搜索文件和文件夹,找到word的源程序Winword,生: 然后剪切Winword,再回到桌面,右击粘贴,就完成了。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方案 定远县城北小学教育技术课题组 一、课题的确定 (一)课题名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二)课题及关键概念界定 1、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我们所要学习和运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予以支持的相关内容。包括教育教学资源的下载、办公系统的操作、PPT的制作和使用等等。 2、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效率是指单位时间里课堂教学的效果它不但是预期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综合反映而且是评价教学优劣的重要指标和整个教学过程运作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题的支撑性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为鼻祖的建构主义认知学派认为:要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建构意义的形式而获得。由于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为其四大要素,因此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理想的认知工具。 2、教学信息论。 教学信息论“确定教学过程就是一种存在着丰富的信息流通的特殊的可控组织系统”,它吸取了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等国内外研究成果,“运用信息论以及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的原理方法,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的变换、反馈、及其规律,探讨教学信息数量化与教学系统的组织管理科学化等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教育信息化实验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操作参考价值。 3、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信息技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上合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更好的加深学生的理解。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逐渐更新教学观念,树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教学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献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伟大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境。 怎样才能使现代课堂教学更加优化、高效,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讨的课题。如果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将传统的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就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其创新能力,使课堂教学效 果最优化。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人机交互和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其它媒体所不具备的。多媒体计算机把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和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交互性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计算机不仅是教育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多媒体计算机这种交互性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学生有生动参与的可能,避免了传统教学满堂灌,真正体现了学生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初探 排如合·艾科拜尔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初探排如合·艾科拜尔 摘要:信息技术已经运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不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将很 难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备受各位老师的重视。本文主要从新颖的导入、明确学习任务、做好演示教学、让学生展示成功、 适时的鼓励等方面来阐释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6-115-01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成为现代化教学的必备 技术之一,而且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逐步实现数字化,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 信息技术,将很难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信息 技术的重要性,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 综合素质的重任。因此,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已成为广大信息技术老师 关注的问题。那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 质量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前提是研究教材,熟悉学生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则是课前的备课。 只有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熟悉自己学生,我们才能在确定三维教学目标时准确 无误,在确定教学重、难点时富有针对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有效的策 略和教学环节,使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点,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 不仅要在课前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明确本学段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从不同角度准确解读教材。而且还要熟悉自己的学生。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才能合理的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才能精心准备教学所需设备和教学资源, 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重视挖掘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兴趣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一些流行软件、网络游戏、QQ及网上冲浪猎奇等对中学生有极大的诱惑力,几乎找不到不喜欢玩电脑的学生,但喜欢上信息技术 课的学生却为数不多。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 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挖掘知识的趣味性,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 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知识点,从而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想学、好学。也可将相关的知识有机整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知识的整体 架构,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认识与运用。还可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同即将 要学习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突出新授内容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集中注意 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挖掘知识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著名的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 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有意义的学习情景,指导学生自己去尝 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研究问题,努力使学生更多更主 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 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从而提高教学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概述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内涵 1、对信息技术的两种不同认识对信息技术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概述起来主要有两种。 2 计算机教育应用的三种不同水平计算机是一种最主要的信息机器。从发展的观点看,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与课程整合,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水平:(1)计算机是一种信息的提示设备 (2)计算机是一种用于学习的认知工具;例1 记录和整理 (3)计算机是一种媒体机器信息是通过媒体进行传递的。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两个层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成面: (1)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2)信息技术与课程学习过程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主要是: 1、充实、完善、拓展、提高课程的学习内容,为社会需求的多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可以充实、完善、拓展、提高课程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可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为培养相关学科的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内容的整合,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学科内容,同时也丰富、拓宽了学科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为我国建设所需的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学校教育的信息化,应该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学校教学环境的信息化,这主要是学校的信息化的设施。 • 教师、学生的信息化,主要通过教师、学生的信息教育实现。 • 教学的信息化,这主要通过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的完善予以实现。 在这三个要素中,教师、学生的信息化是最重要的一项要素。信息技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可通过在学校设置信息技术课来实现。不仅如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使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

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是我国本世纪 20 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发展到今天,作 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应用,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新颖性,可以提 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深入开发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笔者将近几年在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取得的一些零星感想付诸于文字, 以求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激趣导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每上一节课之前,都要进行精心备课,要考虑到如何恰当 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 讲授新课前用各种方法导入新课至关重要。 1、用歌曲导入新课。 如在教《蜻蜓飞飞》时,用音乐课中的歌曲《小蜻蜒》导入新课, 学生在听歌曲的同时,欣赏蜻蜒的画面。学生对蜻蜒的动作、形状、基 本特征有了初步了解,加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教学《我的新朋友》一课教学时,先让学生听课件《找朋友》的歌曲,启发学生边听 边跳起来,给学生创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寻找自己的好朋友。学 生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既有单独表现的机会,又增加了同学之间的 友谊,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2、用游戏导入新课 在讲授《喂!你好》之前先用大屏幕放出小朋友做游戏的场面,让 学生感受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场面。最后启发引导用简短的对话、形象 的动作、丰富的表情表演找朋友的场面,感受熟悉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思路,这样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绘画兴趣。 3、用讲故事导入新课 故事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如在教《鱼儿游游》时,先用课件播放《美人鱼》的故事,再让学生讲一讲水里的故事,然 后导入新课。在教学《我的新朋友》一课教学时,启发学生介绍自己的

朋友,谈谈好朋友的优点,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加快了学习进度。 二、加强直观性,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按照传统教育的教育过程,基本上是由教师、学生、教育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虽然强记住老师讲授的知识,头脑中却没有什么直观印象,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习起来很吃力,记忆不持久,形成事倍功半的后果。而现在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摘要:在所有课程当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应该算是最灵活多样的了。作为一名21世纪的信息技术教师,生活在网络时代的我们,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在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信息素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作为一名21世纪的信息技术教师,生活在网络时代的我们,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在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一、信息技术教师要明确教育观念 1、高新技术时代需要的人才是能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创造传播信息,在信息技术所创的全新环境中掌握独立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快速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遵守网络信息时代道德规范的复合型人才,即具有高级信息读写能力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读写能力,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2、学习当今“流行”的知识,让信息技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选择了具有广泛适用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蕴含着信息技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了解其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3、根除“副科”观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