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幕墙立柱的几种常见力学计算

幕墙立柱的几种常见力学计算

幕墙立柱的几种常见力学计算
幕墙立柱的几种常见力学计算

幕墙立柱的几种常见力学计算模型

幕墙立柱根据实际支撑条件一般可以按以下几种力学模型设计。 1、 简支梁

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

载作用下,其简化图形如图1.1由截面法可求得简支梁任意位置的弯矩为: 图1.1

x ql x q M 2

22

+

-

= 进而可解得:当2

/l x

=时,有弯矩最大值:2

max

125.0ql

M

=。

简支梁的变形可以按梁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1]:

)

2

2

(

22

qx x ql dx

y d EI -

-=

经过两次积分可得简支梁的挠度方程为:

)

24

24

12

(13

4

3

x ql qx

qlx EI y -

-

-

=

由于梁上外力及边界条件对于梁跨中点都是对称的,因此梁的挠曲线也是对称的,则最大挠度截面发生在梁的中点位置。即:当2

/l x

=时,代入上式有:

EI

l

q f k 38454

max =

此种力学模型是目前我国幕墙行业使用的较广泛的形式,但由于没有考虑上下层立柱间的荷载的传递,因而计算结果偏于保守。

2、连续梁

在理想状态下,认为立柱上下接头处可以完全传递弯矩和减力,其最大弯矩

和变形可查《建筑结构静力手册》中相关的内力表。

在工程实际中,上下层立柱间采用插芯连接,若让插芯起到传递弯矩的作用,需要插芯有相当长的嵌入长度和足够的刚度。即立柱接头要作为连续,能传递弯矩,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I) 芯柱插入上、下柱的长度不小于2h c , h c 为立柱截面高度; (II) 芯柱的惯性矩不小于立柱的惯性矩[4]。

计算时连续梁的跨数,可按3跨考虑。同时考虑由于施工误差等原因造成活动接头的不完全连续,从设计安全角度考虑,按连续梁设计时,推荐采用的弯矩值为:2)101~12

1(

ql

M

[2]

在工程实际中,我们不提倡采用这种连续梁算法。主要原因是由于铝合金型材模具误差等不可避免的因素,造成立柱接头处只能少部分甚至无法传递弯矩,根本无法形成连续梁的受力模型。

3、双跨梁(一次超静定)

在简支梁的计算中,由于挠度和弯矩偏大,为了提高梁的刚度和强度,就必须加大立柱截面,这样用料较大,在经济上也不太合算。在简支梁中间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支撑,就形成了“双跨梁”,可以有效的减小梁的内力和挠度。

双跨梁简化图形如图3.1。

图3.1

双跨梁为一次超静定结构,可以采用力法求解,具体如下:

将支座B 等效简化为一个反力R B ,则根据荷载叠加原理,可以将图3.1的力学模型简化为图3.2-a 和图33.2-b 两种力学模型的合成。

按图3.2-a ,在均布荷载作用下,B 形为:

])()(21[243

23

l a l a EI a

ql f b +-=

…………① 按图3.2-b ,在集中荷载R B 作用下,B 点的 变形为:

EIl

a l a R f B

b 3)

(2

2

0--

=…………………②

另外,B 点为固定支座,其总的变形为0按此条件将①式与②式联立,可得方程③:

0])()(21[243)

(3

23

2

2

=+-+

--

l

a l a EI a

ql EIl

a l a R B ……………….. ③

解方程③,可以求得支座B 处的反力R B ,进而采用截面法可解得梁的最大弯矩为支座B 处的负弯矩,其值为:

l

a l a q M ]

)([||3

3

max -+=

双跨梁的最大挠度在BC 段,其值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

24/()))((409.04355.1(3

max EI a l a l q R f k B ---≈

另外,在工程实际中双跨梁的最大挠度也可将BC 段视做简支梁,按BC 段简支挠度计算,这样计算的结果偏大。

双跨梁的弯矩和挠度除按上述方法计算外,也可按下式计算:

EI

l q f mql

M

k /4

max 2

max

μ==

式中:m 为最大弯矩系数,μ为最大挠度系数,均可由表1查取。

表1 双跨梁最大弯矩和挠度系数[3]

以上简单介绍了双跨梁的力学模型,双跨梁在工程实际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它可以大大减少立柱的用料。在工程中大多利用建筑结构的下翻梁或加设钢梁、钢架来增加支点。同时,应当注意,双跨梁的最大支反力一般也出现在中间支座B处,这在计算幕墙预埋件时应特别注意。

幕墙立柱的几种常见力学计算模型

幕墙立柱的几种常见力学计算模型 幕墙立柱根据实际支撑条件一般可以按以下几种力学模型设计。 简支梁 简支梁力学模型是《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中推荐的立柱计算模型。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其简化图形如图1.1。 图1.1 x ql x q M 222+-= 进而可解得:当2/l x =时,有弯矩最大 值:2max 125.0ql M =。 简支梁的变形可以按梁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1]: )22(22qx x ql dx y d EI --= 经过两次积分可得简支梁的挠度方程为: ) 242412(1343x ql qx qlx EI y ---= 由于梁上外力及边界条件对于梁跨中点都是对称的,因此梁的挠曲线也是对称的,则最大挠 度截面发生在梁的中点位置。即:当2/l x =时,代入上式有: EI l q f k 38454 max = 此种力学模型是目前我国幕墙行业使用的较广泛的形式,但由于没有考虑上下层立柱间的荷载的传递,因而计算结果偏于保守。 2、连续梁 在理想状态下,认为立柱上下接头处可以完全传递弯矩和减力,其最大弯矩和变形可查《建筑结构静力手册》中相关的内力表。 在工程实际中,上下层立柱间采用插芯连接,若让插芯起到传递弯矩的作用,需要插芯有相当长的嵌入长度和足够的刚度。即立柱接头要作为连续,能传递弯矩,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I) 芯柱插入上、下柱的长度不小于2hc, hc 为立柱截面高度; (II) 芯柱的惯性矩不小于立柱的惯性矩[4]。 计算时连续梁的跨数,可按3跨考虑。同时考虑由于施工误差等原因造成活动接头的不完全 连续,从设计安全角度考虑,按连续梁设计时,推荐采用的弯矩值为:2 )101 ~121(ql M =[2]。 在工程实际中,我们不提倡采用这种连续梁算法。主要原因是由于铝合金型材模具误差等不 可避免的因素,造成立柱接头处只能少部分甚至无法传递弯矩,根本无法形成连续梁的受力模型。 3、双跨梁(一次超静定) 在简支梁的计算中,由于挠度和弯矩偏大,为了提高梁的刚度和强度,就必须加大立柱截面,这样用料较大,在经济上也不太合算。在简支梁中间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支撑,就形成了“双

初中的力学公式详解(超详细)

物理公式详解汇总 一、密度(ρ):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m 为物体质量,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 v 为物体体积,主单位cm 3 m 3 3、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 kg/m 3 常用单位g/cm 3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 =103 kg/m 3 1kg/m 3 =10-3 g/cm 3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 3 ,读作1.0×103 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 千克。 二、速度(v ): 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变形 , S 为物体所走的路程,常用单位为km m ;t 为物体所用的时间,常用单位为s h 3、单位:国际单位制: m/s 常用单位 km/h 换算:1m/s=3.6km/h 。 三、重力(G ): 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2、计算公式: G=mg m 为物理的质量;g 为重力系数, g=9.8N/kg ,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3、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四、杠杆原理 1、定义: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公式:F 1l 1=F 2l 2 也可写成:F 1 / F 2=l 2 / l 1 其中F 1为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动力;l 1为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动力臂; F 2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阻力;l 2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阻力臂 五、压强(P ):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P=F/S ρ m V = V m ρ = V m ρ = v s t = t s v = v t s =

力学计算公式

? 常用力学计算公式统计 一、材料力学: 1.轴力(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 σmax=N max/A≤[σ] 其中,N为轴力,A为截面面积 2.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σ=Eε或△L=NL/EA @ 其中σ为应力,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ε为轴向应变, EA为杆件的刚度(表示杆件抵抗拉、压弹性变形的能力) 3.剪应力(假定剪应力沿剪切面是均匀分布的) τ=Q/A Q 其中,Q为剪力,A Q为剪切面面积 4.静矩(是对一定的轴而言,同一图形对不同的坐标轴 的静矩不同,如果参考轴通过图形的形心,则x c=0, y c=0,此时静矩等于零) 对Z轴的静矩S z=∫A ydA=y c A 其中:S为静矩,A为图形面积,y c为形心到坐标轴的 距离,单位为m3。 5.惯性矩 … 对y轴的惯性矩I y=∫A z2dA

其中:A为图形面积,z为形心到y轴的距离,单位为m4 常用简单图形的惯性矩 矩形:I x=bh3/12,I y=hb3/12 圆形:I z=πd4/64 空心圆截面:I z=πD4(1-a4)/64,a=d/D (一)、求通过矩形形心的惯性矩 " 求矩形通过形心,的惯性矩I x=∫Ay2dA dA=b·dy,则I x=∫h/2-h/2y2(bdy)=[by3/3]h/2-h/2=bh3/12(二)、求过三角形一条边的惯性矩

I x=∫Ay2dA,dA=b x·dy,b x=b·(h-y)/h 》 则I x=∫h0(y2b(h-y)/h)dy=∫h0(y2b –y3b/h)dy =[by3/3]h0-[by4/4h]h0=bh3/12 6.梁正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强度通常由横截面上的正应 力控制) σmax=M max/W z≤[σ] 其中:M为弯矩,W为抗弯截面系数。 7.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对一般超静定问题的解决办法是:(1)、根据静力学平衡条件列出应有的平衡方程;(2)、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列出变形几何方程;(3)、根据力学与变形间的物理关系将变形几何方程改写成所需的补充方程。 8.抗弯截面模量

物理力学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力学 速度:v = t s , s = vt, t = v s 质量:m =g G =ρv, ρ=V m , V=m 重力:G = mg =ρgV , 压强:P=S F , F=PS 固体平放:F=G , P=S G 液体: P=ρgh, F=PS 浮力:F 浮= G-F (称重法) F 浮=ρ液gV 排= ρ液gV 浸 =ρ液gSh 浸 F 浮=F 向上-F 向下 漂浮:F 浮=G 物 功: W= Fs= Pt 功率: P= t W = Fv 杠杆平衡: F 1l 1=F 2l 2 或 21 F F = 12l l

滑轮组机械效率:η= 总有 W W =Fs Gh =Fnh Gh =Fn G W 有=Gh ,W 总=Fs ,s=nh 斜面机械效率:η= 总有 W W =Gh FL W 有=Gh ,W 总=FL 滑轮组省力情况: 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摩擦时:F=n 1G 物 不考虑摩擦时:F=n 1(G 物+ G 轮) 线的末端移动的距离与动滑轮移动距离的关系:s=nh 二、常量、常识、单位换算 1m=109nm; 1g/cm 3= 103 kg/m 3 1m/s= 3.6 km/h 中学生的质量: 50kg 。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 300g ; 纯水的密度:1000kg/m 3或1g/cm 3 ; 一个鸡蛋的重量: 0.5N ; 课桌的高度约: 80cm ;每层楼的高度约: 3m ; ρ铜 > ρ铁 > ρ铝(填“>”或“<”) 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Pa=760 mmHg ;

(1)密度、质量、体积的关系:ρ﹦m/V ,m=ρV,V= m/ρ ρ---密度--- Kg/m3 (千克每立方米)、m--- 质量--- Kg(千克)、V----体积--- m3 (立方米) (2)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v﹦s/t ,s=vt,t= s/v v---速度--- m/s(米每秒)、s--- 路程---- m(米)、t---时间----s(秒) (3)重力、质量的关系:G=mg,m=G/g ,g=G/m G----重力---- N(牛顿)、m ---质量--- Kg(千克),g=9.8N/Kg (4)杠杆的平衡条件:F1 ×L1 = F2 ×L2 F1---动力--- 牛(N)、L1---动力臂---米(m)、F2---阻力---牛(N)、L2---阻力臂---米(m) (5)滑轮组计算:F= (1/n)G,s=nh F---拉力--- N(牛顿)、G----物体重力--- N(牛顿)、n----绳子的段数、 s----绳移动的距离--- m(米)、h---物体移动的距离--- m(米) (6)压强的定义式:p= F/S(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压强计算),F=pS,S=F/p p---- 压强--- Pa(帕)、F---压力---- N(牛顿)、S--- 受力面积--- m2 (平方米) (7)液体压强的计算:p = ρgh,ρ= p/gh,h=p/ρg p---压强--- Pa(帕)、ρ---液体密度--- Kg/m3 (千克每立方米)、g=9.8N/Kg、h---液体的深度--- m(米

力学计算公式

力学计算公式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常用力学计算公式统计 一、材料力学: 1.轴力(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 σmax=N max/A≤[σ] 其中,N为轴力,A为截面面积 2.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σ=Eε或△L=NL/EA 其中σ为应力,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ε为轴向应变,EA 为杆件的刚度(表示杆件抵抗拉、压弹性变形的能力) 3.剪应力(假定剪应力沿剪切面是均匀分布的) τ=Q/A Q 其中,Q为剪力,A Q为剪切面面积 4.静矩(是对一定的轴而言,同一图形对不同的坐标 轴的静矩不同,如果参考轴通过图形的形心,则 x c=0,y c=0,此时静矩等于零) 对Z轴的静矩S z=∫A ydA=y c A 其中:S为静矩,A为图形面积,y c为形心到坐标轴的 距离,单位为m3。 5.惯性矩 对y轴的惯性矩I y=∫A z2dA 其中:A为图形面积,z为形心到y轴的距离,单位为 m4

常用简单图形的惯性矩 矩形:I x=bh3/12,I y=hb3/12 圆形:I z=πd4/64 空心圆截面:I z=πD4(1-a4)/64,a=d/D (一)、求通过矩形形心的惯性矩 求矩形通过形心,的惯性矩I x=∫Ay2dA dA=b·dy,则I x=∫h/2-h/2y2(bdy)=[by3/3]h/2-h/2=bh3/12 (二)、求过三角形一条边的惯性矩 I x=∫Ay2dA,dA=b x·dy,b x=b·(h-y)/h 则I x=∫h0(y2b(h-y)/h)dy=∫h0(y2b –y3b/h)dy =[by3/3]h0-[by4/4h]h0=bh3/12 6.梁正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强度通常由横截面上的正 应力控制) σmax=M max/W z≤[σ] 其中:M为弯矩,W为抗弯截面系数。 7.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对一般超静定问题的解决办法是:(1)、根据静力学平衡条件列出应有的平衡方程;(2)、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列出变形几何方程;(3)、根据力学与变形间的物理关系将变形几何方程改写成所需的补充方程。8.抗弯截面模量 W x=I x/y c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高三物理复习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力、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考点:1。力是物体间的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Ⅱ)2.重力是物体在地面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Ⅱ) 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Ⅱ) 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Ⅰ) 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公式。(Ⅱ) 知识内容: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力的基本特征: ①力的物质性:任一个力都有受力者和施力者,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②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 ④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在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符号为; (3)力的测量工具是。 (4)力的三要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力的图示:在图中必须明确:①作用点;②大小;③方向;④大小标度。 2、力学中力的分类(按力的性质分) (1)重力: ①重力的定义:重力是由于地球对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②重力的大小:G =_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③重力的作用点:_______。质量分布均匀、外形有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_________中 心,一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一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之外。 ④万有引力: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称为万有引力,它的大小和物体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 间的距离有关,物体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_________,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__________。 (2)弹力: ①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形变,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②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方向:和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___或和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压 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__________指向被____________和被_________物体;绳子拉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弹簧的弹力遵守胡克定律,胡克定律的条件是弹簧发生_______形变;胡克定律的内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取决于弹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摩擦力: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和相对运动的方 向_________;大小f滑=__________;动摩擦因数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③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和相对 运动的趋势方向____________;大小跟沿接触面切线方向的外力大小有关(一般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例题:【例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当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重力大,当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

力学计算公式.doc

常用力学计算公式统计 一、材料力学: 1.轴力(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 σmax=N max/A≤[σ] 其中,N为轴力,A为截面面积 2.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σ=Eε或△L=NL/EA 其中σ为应力,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ε为轴向应变, EA为杆件的刚度(表示杆件抵抗拉、压弹性变形的能力) 3.剪应力(假定剪应力沿剪切面是均匀分布的) τ=Q/A Q 其中,Q为剪力,A Q为剪切面面积 4.静矩(是对一定的轴而言,同一图形对不同的坐标轴 的静矩不同,如果参考轴通过图形的形心,则x c=0, y c=0,此时静矩等于零) 对Z轴的静矩S z=∫A ydA=y c A 其中:S为静矩,A为图形面积,y c为形心到坐标轴的 距离,单位为m3。 5.惯性矩 对y轴的惯性矩I y=∫A z2dA 其中:A为图形面积,z为形心到y轴的距离,单位为

m4 常用简单图形的惯性矩 矩形:I x=bh3/12,I y=hb3/12 圆形:I z=πd4/64 空心圆截面:I z=πD4(1-a4)/64,a=d/D (一)、求通过矩形形心的惯性矩 求矩形通过形心,的惯性矩I x=∫Ay2dA dA=b·dy,则I x=∫h/2-h/2y2(bdy)=[by3/3]h/2-h/2=bh3/12 (二)、求过三角形一条边的惯性矩

I x=∫Ay2dA,dA=b x·dy,b x=b·(h-y)/h 则I x=∫h0(y2b(h-y)/h)dy=∫h0(y2b –y3b/h)dy =[by3/3]h0-[by4/4h]h0=bh3/12 6.梁正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强度通常由横截面上的正应 力控制) σmax=M max/W z≤[σ] 其中:M为弯矩,W为抗弯截面系数。 7.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对一般超静定问题的解决办法是:(1)、根据静力学平衡条件列出应有的平衡方程;(2)、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列出变形几何方程;(3)、根据力学与变形间的物理关系将变形几何方程改写成所需的补充方程。 8.抗弯截面模量

常见的几种力受力分析

初中物理物体受力分析中如何突破 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能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而学生在分析时常出现多力、少力或力的大小判断不准确。 一般来说,先确立研究对象,既受力物体;第二,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开来;第三,分析研究对象受到那些力的作用,并作出这些力的示意图(先重力、后弹力、再摩擦力);第四,结合研究对象所处的平衡状态,运用二力平衡知识列式解题。 例1:某同学用20牛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重40牛的物体A,物体A没有被推动,问物体对A的摩擦力是: A、0牛 B、20牛 C、40牛 D、60牛 分析:⑴由于摩擦力作用在A物体上,A为研究对象; ⑵将物体A与地面隔离开来; ⑶分析A受哪些力的作用(顺序是:先重力,后弹力,再考虑摩擦力): 重力,地面对A的支持力,向前的推力,向后的摩擦力; ⑷由于A物体静止:竖直方向上G与N平衡;水平方向上,F与f平衡,故有f=F=20牛。答案B 一、要深刻理解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这句话主要包含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意思: 如果找不到施力物,那么这个力就不可能存在 一个力的产生必须具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可能产生力。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力的存在就一定存在施力物和受力物,如果找不到施力物,那么这个力就不可能存在。 例2:对空中飞行的足球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进行受力分析,有的学生会认为足球除受重力外还要受向前的推力,这个推力是存不存在呢,我们先假设它存在,那么这个推力的施力物是谁呢?这个施力物是找不到的,所以这个力是不存在的。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会有力。 两个物体间要发生相互作用,发生作用是一是指物体发生形变;二是指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改变的趋势,所以有时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会有力。、 二、受力分析时注意点 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分方向进行 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分方向进行,切记全面开花,在对某一个方向分析时,对其他方向不去考虑。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对力的个数和大小判断不准确的现象出现。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是力 对于惯性的理解要准确,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是力,这一点学生由于对生活经验没有清楚的认知,会认为物体的运动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比如往往会认为空中飞行的子弹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应用二力平衡来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力学)精编版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 一、机械运动部分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路程、时间公式: 1、求速度:v=s/t 2、求路程:s=vt 3、求时间:t=s/v 【注:v ——速度——m/s (km/h );s ——路程——m (km );t ——时间——s (h )】 【各量关系:在t 一定时,s 与v 成正比;在s 一定时,t 与v 成反比;在v 一定时,s 与v 成正比。注意:绝对不能说v 与s 正比或与t 成反比】 (二)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 t t ... s s t s v 2121 ++++== 总总【注意:“平均速度”绝对不能错误的理解为“速度的平均值”】 (三)几种特殊题型中的各量关系: 1、“回声测距”问题:s= 往返往返vt 21s 21=;或往返t 2 1 v vt s ?== 2.“火车过桥(洞)问题”: (1)火车通过桥时所经过的距离:s=s 桥+s 车;(2)火车完全在桥上所经过的距离:s=s 桥;-s 车 3.利用相对速度求解的问题:【相对速度——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相对于它的运 动速度。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线或相互平行的两条线上运动时: A 、同向相对速度:21v v v +=同向 B 、异向相对速度:小大异向v v v -=】 (1)追击问题:在研究追击问题时,为了简化问题,通常以被追击者为参照物,追击所用时间就是追击者以“同向相对速度”运动完他们的“间距”所用时间。即:小 大间 同向间追v v s v s t -= = (2)相遇问题:相向而行或背向而行的物体,他们的相对速度是:21v v v +=异向,s 相对=s 1+s 2 (3)错车问题:○1同向错车:s 相对=s 1+s 2 , v 同向=v 大-v 小 , 同向相对错v s t = ○2相向错车:s 相对=s 1+s 2 ; v 异向=v 1+v 2 , 同向 相对 错v s t = 【注意:在研究水中物体运动的相遇、追击问题时,一般以水为参照物,则物体都以相对于水的速度运动,可使问 题简化。如:在一河水中漂浮有一百宝箱,在距百宝箱等距离的上下游各有一艘小船,它们同时以相同的静水速度向百宝箱驶去,则哪艘小船先到达百宝箱处? 】 二、密度部分 (一)、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1.求重力:G=mg ; 2.求质量:m=G/g 【注:G ——重力——N ;m ——质量——kg ;g ——9.8N/k g (通常可取10N/kg )——N/kg 】 (二)、密度及其变形公式: 1、求物质的密度:ρ=m/V ; 2、求物质的质量:m=ρV 3、求物质的体积:V=m/ρ 【注:m ——质量——kg (g );V ——体积——m 3(cm 3);ρ——密度——kg/m 3(g/cm 3 )】 【各量关系:在V 一定时,m 与ρ成正比;在m 一定时,V 与ρ成反比;在ρ一定时,m 与V 成正比。注意:绝对不能说ρ与m 正比或与V 成反比】 (三)、空心问题:一物体体积为V 物,质量为m 物,组成物体的物质密度为ρ物质,判断物体是否是空心。 1、比较密度:计算物体的平均密度ρ物(ρ物=m 物/V 物),与组成物体的物质密度ρ物质比较,不等则是空心的,相等则是实心的。 2、比较质量:计算有V 物体积的该种物质的质量m '(m '=ρ物质V 物),与物体质量m 物比较,不等则是空心的,相等则是实心的。且空心体积V 空=(m '-m 物)/ρ物质 3、比较体积:计算质量为m 物的该种物质应该有的实心体积V 实(V 实=m 物/ρ物质),与物体体积V 物比较,不等则是

三种常见的力(重力_弹力_摩擦力)

三种常见的力(重力_弹力_摩擦力)

m

300 【例12】如图所示,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的小球的球心在O ,重心在P ,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试画出小球所受弹力。 【例13】如图所示,重力不可忽略的均匀杆被细绳拉住而静止,试画出杆所受的弹力。 【例14】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为2N 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 A .大小为2N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 .大小为1N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 .大小为2N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 .大小为2N ,方向竖直向上 类型题: 弹力大小的确定 【例15】.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绳重力不计,不计一切摩擦,物体重G =10N ,弹簧秤A 和B 的读数分别为( ) A .10N ,0N B .10N ,20N C .10N ,10N D .20N ,10N 【例16】.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 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 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 与弹簧的形变量x 作出F-x 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例17】.如图6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 和弹力F 大小的关系图像,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2)弹簧的劲度系数;(3)弹簧长为0.20 m 时弹力的大小 A B

【例18】.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的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 A.6cm B.3cm C.1.5cm D.0.75cm 【例19】.如图所示,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 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 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 为 A.m 1g/k 1 B.m 2 g/k 1 C.m 1 g/k 2 D.m 2 g/k 2 类型题:对摩擦力的正确认识 【例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静止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两物体间如果有了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D.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例2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 B.静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阻力,而滑动摩擦力只能作为阻力 C.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应的弹力方向垂直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例22】.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并且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静摩擦力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μN直接计算 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个限度 【例23】.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仅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类型题:摩擦力有无的确定 【例24】物体与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的质量为M。当物体沿着墙壁自由下落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 【例25】水平的皮带传输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轻轻地放在A端皮带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后滑动停止,随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B端,在传输过程中,该物体受摩擦力情况是[ ]

力学中的三种力

目录 第一讲:力学中的三种力 第二讲: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第三讲:力矩、定轴转动物体的平衡条件、重心 第四讲:一般物体的平衡、稳度 第五讲: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六讲:相对运动与相关速度 第七讲: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八讲:抛物的运动 第一讲: 力学中的三种力 【知识要点】 (一)重力 重力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一般来说,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静止在地球表面的物体,其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充当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但向心力极小。 (二)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其内部产生的反抗外力作用而企图恢复形变的力叫弹力。胡克弹力的大小由F=k △x 确定。 (三)摩擦力 1、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且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公式f=μN 计算。 3、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变化的,无特定计算式,一般根据物体运动性质和受力情况分析求解。其大小范围在0<f≤f m 之间,式中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其值为f m =μs N ,这里μs 为最大静摩擦因数,一般情况下μs 略大于μ,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可以认为μs =μ。 4、摩擦角 将摩擦力f 和接触面对物体的正压力N 合成一个力F ,合力F 称为全反力。在滑动摩擦情况下定义tgφ=μ=f/N ,则角φ为滑动摩擦角;在静摩擦力达到临界状态时,定义tgφ0=μs =f m /N ,则称φ0为静摩擦角。由于静摩擦力f 0属于范围0< f≤f m ,故接触面作用于物体的全反力F '同接触面法线的夹角?? ? ??=-N f tg 01α≤φ0, 这就是判断物体不发生滑动的条件。换句话说,只要全反力F '的作用线落在(0,φ0)范围时,无穷大的力也不能推动木块,这种现象称为自锁。 本节主要内容是力学中常见三种力的性质。在竞赛中以弹力和摩擦力尤为重要,且易出错。弹力和摩擦力都是被动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不确定的,总是随物体运动性质变化而变化。弹力中特别注意轻绳、轻杆及胡克弹力特点;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关于摩擦角的概念,及由摩擦角表述的物体平衡条件在竞赛中应用很多,充分利用摩擦角及几何知识的关系是处理有摩擦力存在平衡问题的 f

材料力学公式大全

材料力学常用公式 1.外力偶矩计算公式(P功率,n转速) 2.弯矩、剪力和荷载集度之间的关系式 3.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杆件横截面 轴力F N,横截面面积A,拉应力为正) 4.轴向拉压杆斜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计算公式(夹角a 从x 轴正方向逆时针转至外法线的方位角为正) 5.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拉伸前试样标距l,拉伸后试样标距l1; 拉伸前试样直径d,拉伸后试样直径d1) 6.纵向线应变和横向线应变 7.泊松比 8.胡克定律 9.受多个力作用的杆件纵向变形计算公式?

10.承受轴向分布力或变截面的杆件,纵向变形计算公式 11.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公式 12.许用应力,脆性材料,塑性材料 13.延伸率 14.截面收缩率 15.剪切胡克定律(切变模量G,切应变g ) 16.拉压弹性模量E、泊松比和切变模量G之间关系式 17.圆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a)实心圆 (b)空心圆 18.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任一点切应力计算公式(扭矩T,所求点 到圆心距离r) 19.圆截面周边各点处最大切应力计算公式

20.扭转截面系数,(a)实心圆 (b)空心圆 21.薄壁圆管(壁厚δ≤ R0 /10 ,R0为圆管的平均半径)扭转 切应力计算公式 22.圆轴扭转角与扭矩T、杆长l、扭转刚度GH p的关系式 23.同一材料制成的圆轴各段内的扭矩不同或各段的直径不同(如 阶梯轴)时或 24.等直圆轴强度条件 25.塑性材料;脆性材料 26.扭转圆轴的刚度条件? 或 27.受内压圆筒形薄壁容器横截面和纵截面上的应力计算公式 , 28.平面应力状态下斜截面应力的一般公式 ,

解读力学中三种基本的力

解读力学中三种基本的力 一、重力 1、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计算公式为:G=mg;方向竖直向下。 2、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物体衷心的位置与物体的的形状以及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且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其几何中心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可以在物体之外,比如圆环的重心就在圆环之外。 3、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但重力并不等同于该力,它仅仅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因此,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处的重力大小是不同的,虽然它们的差别很小。 二、弹力 1、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产生弹性形变。 2、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具体情形有 (1):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着绳子且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2):轻杆产生的弹力,既可以产生压力,也可以产生拉力,而且方向不一定沿着杆子;(3):弹簧产生的压力或者拉力的方向沿着轴线的方向; (4):压力和支持力方向总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 (1):弹簧的弹力根据虎克定律F=kx来计算; (2):一般物体受到的非弹簧类弹力的大小,应该根据其具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者动力学规律进行解答。 4、弹力的判断 对于两个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存在着弹力作用的判断,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对于那些微小形变的情形,所以分析弹力是否产生时要注意两个条件:接触而且要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当难以直接进行判断时,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法,即先假设弹力存在,再结合物体的具体运动状态看假设的前提是否和物体当前的状态相符合;或者我们可以采用隔离法进行分析,即将与研究对象相接触的物体一一拿走,看所研究的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例1、如图1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均匀圆球A,紧贴着挡板MN,这时圆球是否受到挡板的弹力作用? 解析1、假设法。假设挡板对球的弹力为N/,方向斜向上,同时球还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作用,在水平方向N/的分力向右,会产生向右的加速度,但事实上,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挡板对球没有弹力的作用。 解析2、隔离法。把挡板MN拿走,球的状态没有改变,所以挡板对球没有弹力的作用。 例2、如图2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平衡状态,则小球受

初中物理力学相关计算公式

力学: 相关数据: 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或受平衡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质量:定义: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符号:m 国际单位:千克(Kg) 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不同物体含有的物质的多少不一定相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单位不同于重量。质量是质的属性,是实质化的量,能量是量化的量。能量和质量可以相互转化,但是它们是不同的量。质量可以理解为质(量、可转化的能)的多少。质量大,物体含有物质多;质量小,物体含有物质少。质量,是描述物体的惯性的物理量。质量是决定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 体积:定义:是指物质或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占据一特定容积的物质的量(表示三维立体图形大小)。符号:V 国际单位:立方米(m3) 长方体:V=abc(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V=a^3;(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正圆):V=πr^2h[圆柱(正圆)体积=圆周率×(底半径×底半径)×高] 以上立体图形的体积都可归纳为:Sh(底面积×高) 圆锥(正圆):V=(1/3)πr^2h[圆锥(正圆)体积=圆周率×底半径×底半径×高/3] 角锥:V=(1/3)Sh[角锥体积=底面积×高/3] 柱体:V=Sh(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球体:V=4/3πR^3 [球体体积=4/3(圆周率*半径的三次方)] m 根据质量和密度来求:V= ρ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国际单位:千克/立方米(Kg/m3) 密度的公式:ρ=m/V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符号:G 国际单位:N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的引力,受力物体就是受到施加力的物体。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是指向地心的(只有在赤道和两极指向地心)。地面上同一点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同样,当m一定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材料力学公式汇总

材料力学重点及其公式 材料力学的任务 (1)强度要求;(2)刚度要求;(3)稳定性要求。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2)均匀性假设;(3)各向同性假设;(4)小变形假设。 外力分类: 表面力、体积力;静载荷、动载荷。 内力: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内部相互作用力的变化量,即构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因外力作用而引起的附加相互作用力 截面法:(1)欲求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时,可沿该截面把构件切开成两部分,弃去任一部分,保留另一部分研究(2)在保留部分的截面上加上内力,以代替弃去部分对保留部分的作用。(3)根据平衡条件,列平衡方程,求解截面上和内力。 应力: dA dP A P p A = ??=→?lim 0正应力、切应力。 变形与应变:线应变、切应变。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拉伸或压缩;(2)剪切;(3)扭转;(4)弯曲;(5)组合变形。 静载荷:载荷从零开始平缓地增加到最终值,然后不在变化的载荷动载荷:载荷和速度随时间急剧变化的载荷为动载荷。 失效原因:脆性材料在其强度极限 b σ破坏,塑性材料在其屈服极限s σ时失效。二者统称为极限应 力理想情形。塑性材料、脆性材料的许用应力分别为: []3 n s σσ=, []b b n σσ=,强度条件: []σσ≤??? ??=max max A N ,等截面杆 []σ≤A N m a x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杆件在轴向方向的伸长为:l l l -=?1,沿轴线方向的应变和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别为:l l ?= ε,A P A N ==σ。横向应变为:b b b b b -=?=1'ε,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的关系为:μεε-=' 。 胡克定律:当应力低于材料的比例极限时,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 εσE =,这就是胡克定律。E 为弹性模量。将应力与应变的表达式带入得:EA Nl l = ? 静不定:对于杆件的轴力,当未知力数目多于平衡方程的数目,仅利用静力平衡方程无法解出全部未知力。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变形几何关系—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dx d φ ρ γρ=。物理关系——胡克定律dx d G G φρ γτρρ==。力学关系dA dx d G dx d G dA T A A A ???===2 2ρφφρρτρ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t p W T R I T == max τ;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 ][max ττ≤=t W T ,可以进行强度校核、截面设计和确

常用力学公式总结

1、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倔强系 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与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力矩:M=FL (L为力臂,就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μN 说明: 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与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μb、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f静≤大小范围: O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 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Vg (注意单位)ρ6、浮力: F= 7、万有引力: F=GmM/r2 (1). 适用条件(2) .G为万有引力恒量 (3) .在天体上的应用:(M一天体质量R一天体半径g一天体表面重力 加速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GmM/r2 c、第一宇宙速度 mg = m V= 8、库仑力:F=K (适用条件) 9、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

(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V) 方向一左手定⊥公式:f=BqV (B (2) 安培力: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I) 方向一左手定则⊥公式:F= BIL (B Fy = m ay∑Fx = m ax ∑11、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或者 理解:(1)矢量性(2)瞬时性(3)独立性(4) 同一性 12、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Vt = V0 + a t S = vo t + a t2 几个重要推论: (1) Vt2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2) A 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Vt/ 2 = = A S a t B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s/2 = 匀速:Vt/2 =V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

初中物理力学相关计算公式[整理版]

初中物理力学相关计算公式[整理版] 力学: 相关数据: 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或受平衡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质量:定义: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符号:m 国际单位:千克(Kg) 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不同物体含有的物质的多少不一定相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单位不同于重量。质量是质的属性,是实质化的量,能量是量化的量。能量和质量可以相互转化,但是它们是不同的量。质量可以理解为质(量、可转化的能)的多少。质量大,物体含有物质多;质量小,物体含有物质少。质量,是描述物体的惯性的物理量。质量是决定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 体积:定义:是指物质或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占据一特定容积的物质的量(表示三维立体3图形大小)。符号:V 国际单位:立方米(m) 长方体:V=abc(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V=a^3;(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正圆):V=πr^2h[圆柱(正圆)体积=圆周率×(底半径×底半径)×高]

以上立体图形的体积都可归纳为:Sh(底面积×高) 圆锥(正 圆):V=(1/3)πr^2h[圆锥(正圆)体积=圆周率×底半径×底半径×高/3] 角锥:V=(1/3)Sh[角锥体积=底面积×高/3] 柱体:V=Sh(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球体:V=4/3πR^3 [球体体积=4/3(圆周率*半径的三次方)] m根据质量和密度来求:V= ,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 国际单位:千克 3/立方米(Kg/m) 密度的公式:ρ=m/V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 V表示体积) 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符号:G 国际单 位:N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的引力,受力物体就是受到施加力的物体。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是指向地心的(只有在赤道和两极指向地心)。地面上同一点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同样,当m一定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重力加速度g成正比,用关系式G=mg表示。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值约为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9.8牛是一个平均 值,牛是力的单位,字母表示为N) 浮力:定义:浮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 符号:F 国浮际单位:N。 浮力的定义式为,计算公式可以写为、F,G,mg,,VgF,F浮排排液排向上向下 在物体处于漂浮或者悬浮状态时。 F,G,FF,G浮浮排拉力 阻力:定义:妨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称为“阻力”,又称后曳力。 摩擦力: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符号: 国际单位:Nf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