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县委组织部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县委组织部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县委组织部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

体会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共党史乃至中国现代史的一个里程碑式转折点,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自此转变,不再以阶级斗争为政策中心,而是“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在30年后的今年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没有专门研究农村问题,但两项重大成果就是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之后在农村推行的土地承包责任制正是解放思想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具体体现,从此,广大农民奔向了富裕的道路,过上了小康的生活。而这次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则就农村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公告指出,“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农村、农民、农业工作的重视。

从1978年到现在的这30年,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生的变化,农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农民的收入也成倍的翻番,“三农”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建立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到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再到如今的农村改革,我认为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体现了中央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体现了中央对促进科学发展的精神,体现了中央对农村政策的一以贯之,体现了中央的英明领导。

会议还对到2020年农村发展的目标进行了展望:“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XX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等等。”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落实到具体的问题上,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实践证明,传统农业只能养家糊口,满足人们“食”的需要,近几年发展的高效农业,则解决了“衣”和“住”的问题,而要想有更好、更高的发展,必须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要加强农村制度建设。通过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使农村百姓在生活生产过程有法可依,有据可信。

三是要有强大执行力的领导班子。好的政策和制度中央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政策的贯彻落实,而政策的落实要有好的推动者和执行者,这就要有强大执行力的领导班子。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好和配强基层的领导班子。

四是加大对政策扶持、配套资金等的监督管理力度。通过查处乡镇、甚至村居的一些违规违纪、不按政策办事、侵害老百姓利益的一些案件,使上级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对以上的想法,具体到组织部门职能工作中,可以在两个方面重点考虑:

一方面,把握规律性,工作上精于“瞻前”与“顾后”。中国的农村改革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稳步向前的过程,伴随着国力的强盛、软实力的提升,农村改革发展也在不断地深化推进。伴随之而来的,农村党建工作,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时段、每一个时期,都有不断的创新和探索,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向后看”和“向前看”,认真思考、及时总结农村党建工作的发展轨迹,深入探索农村党建工作的内在规律,画好发展曲线,描绘发展蓝图。

另一方面,展现创造性,学习上乐于“咀嚼”与“消化”。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咀嚼消化创新的过程。首先,我们必须要咀嚼吃透中央的文件精神,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做好农村党建工作必须深入领会全面贯彻的纲领文件。其次,近年来,在农村党建工作方面,理论上的创新层出不穷,各地的实践新意迭出,新经验、新做法不断吸引我们的眼球,这些,都要求我们时刻关注这些前沿动态,充分汲取外在的有益营养,予以内化,为我所用,来启迪和丰富我们的工作理念,把这些理念转化成为我们攻坚克难、锐意创新的现实举措,把这些现实举措转化成为我们组织工作的亮点品牌

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认真地、全面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从指导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指导方针。从而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沿着一条新的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果断地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已不适用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从1979年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所有这些在我国的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 全会对经济发展问题作出了如下决策: 一、对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必须进行调整 全会指出,由于林彪和“四人帮”的长期破坏,国民经济中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过来,生产、建设、流通、分配中的一些混乱现象没有完全消除,城乡人民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进行妥善解决。基本建设必须积极地而又量力地循序进行,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不可一拥而上,造成窝工和浪费。必须在这几年中认真地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做到综合平衡,以便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全会讨论和原则同意1979、1980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建议国务院修改后提交五届人大讨论通过。会议认为,这个计划安排是积极的可行的。 二、经济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全会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必须加以改革。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权力,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减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提高工作效率。 三、要尽快把农业搞上去 会议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全会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为此目的,必须首先调动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具体措施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障,不允许无偿调用和占有生产队的劳力、资金、产品和物资;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部分,

教师学习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导读:本文教师学习三中全会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师学习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11月8日是全中国人民的重大日子,党的十八大于上午9点整正式开幕,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十八大视频转播。 自己作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由衷感到对十八大不应只是一次新热点新闻的浏览者,更应该是见证者、参与者、行动者。而这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真正用一颗充满激情的心去感知这一次令所有人欢欣鼓舞的大会?是否用热情去感知、贴近、理解、甚至融入大会精神。 其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并不是在首次在十八大提出,也不是一个新鲜的教育主张,作为教育工作者,最近几年一直能在大小报告、会议上听到,现在重又在十八大提出,无疑再一次论证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目标,是教育工作者的和谐教育愿景,这一目标随着十八大的召开帮助每个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肯定、清晰和明确。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反复掂量这句话的分量,直感思绪五味杂陈。随着课改下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优质教育质量挑战着每一位老师的专业化水平,更让教师承担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孩子等多方面的压力,教师的职业追求越来越明确、工作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但类似来自网络的“虐童事件”等一些极少数败坏教师形象、违背教

师职业操守的恶劣事件,将大部分教师做的大量的呕心沥血的工作挥之一炬,虽然我们所有教师都感到教师队伍中出现这些这样的人和事都是极大违背师德、违背道德,需要驱逐出教师队伍的,但这类极少数事件的发生却依然极大挑战社会的神经,挑战着“让人民满意教育”这一说。 所以我感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可能说不到那么高深的层面,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如何让人民满意?”,而如何让人民满意这点上来说,我觉得最基本的需要教师注意三个方面的意识。 首先,我觉得教师要充分认清自己这份职业的特殊性,尤其是党员教师更应该认识到教师工作所蕴含的社会责任。教育部袁贵仁提到:教师要把立德做人作为最根本的任务。我感到教师工作是良心活,如果真正做到认真尽责是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和自我时间的。我记得,从师范开始就被教育“教师的工作是清苦的。”现在看来,社会复杂性以及以变化莫测的吸引力足以还要教师自我告诫“要耐得住寂寞”,应该潜心修为党性和师德。吃得起苦,受得了怨,积极在实践中开创研究教育的新局面,不断促使自我教育专业水平的提高,对得起受教育的孩子。 其次,我认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还要加强对社会、家长等的教育服务。我们在学校里潜心研究教育,但可能运用教育在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方面,我们不如思考教学法那样来得钻研,如何拓展服务项目,创新性的对社会、家长等进行教育服务使我们在十八大以后需要不断思考和践行的。

学习党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学习党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xx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即将出台的改革"路线图"以及"时间表",将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下面是带来的学习党三中全会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学习党三中全会心得体会一: 纵观中共党史,历届党代表大会之后的三中全会往往有特殊意义,中央及各级领导通过调研等活动,基本掌握了国家内外部事务的大致情况。一些影响全局的问题在酝酿讨论中达成了共识,完成了各方面的设计准备工作,可以正式交由全会批准并向全民发布。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性的决策,多是在三中全会上做出。今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在北京召开,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 战鼓擂响,即将踏上新的征程。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应该做好以下一些准备。 一是做好思想准备。深化改革,是xx届三中全会最重要的关键词。改革进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一轮改革要"闯关",需要"清障"。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成败。首先要有坚定地思想信念,改革势在必行,每位领导干部都应该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对于党中央的政策方针坚定不移地维护和扎扎实实地执行。其次要有风摧不垮,雨打不折的刚毅。困难、问题会随时随地出现,刚毅能让思想更深刻,心灵更坚韧,品德更高尚,让改革路上的贪恋、犹疑、怯懦和

所有的困厄销声匿迹。其三,改革,是对利益格局的调整。要破解不想改、改不动的窘境,有闯关破难的勇气,以大局为重,以党的中心工作为重,为群众利益为重。 二是要做好学习的准备。xx届三中全会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政策,将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关注的重点和焦点。这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有的是新的,有的是继续深化的,是需要领导干部认真、深入、扎实学习的。学习好了,才能深刻领会,才会付诸行动。 三是要做好务实推进的准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和传统,是我们党"务实"、"高效"的自信心的展示和彰显,也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必由手段。要扎实开展学习调研,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准确把握中央、各级党委部署,掌握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征求各方意见,真正做到把问题找准、把现象摸透,让"等一等、看一看、缓一缓"的惰性思维根本消除,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蔚然成风。有了高效的的执行力,定会与中央和各级党委的精神和部署保持高度的一致,定会以群众意见和建议为基础,真正把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各项政策、决策落到实处,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xx届三中全会必将是对中国发展起关键的作用,也将备受全国人民和世界关注的关注。领导干部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转折意义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认真地、全面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从指导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指导方针。从而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沿着一条新的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果断地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已不适用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从1979年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所有这些在我国的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 全会对经济发展问题作出了如下决策: 一、对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必须进行调整 全会指出,由于林彪和“四人帮”的长期破坏,国民经济中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过来,生产、建设、流通、分配中的一些混乱现象没有完全消除,城乡人民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进行妥善解决。基本建设必须积极地而又量力地循序进行,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不可一拥而上,造成窝工和浪费。必须在这几年中认真地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做到综合平衡,以便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全会讨论和原则同意1979、1980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建议国务院修改后提交五届人大讨论通过。会议认为,这个计划安排是积极的可行的。 二、经济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全会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必须加以改革。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权力,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减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提高工作效率。 三、要尽快把农业搞上去 会议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全会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为此目的,必须首先调动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具体措施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障,不允许无偿调用和占有生产队的劳力、资金、产品和物资;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中国的社会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中国的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事业、科技事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建设、旅游事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社会事业最主要的特征。 一、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及其机构性分析 当前中国的总体形势,可以概括为: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矛盾突显,文化繁而未荣。而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应当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从理论上分析,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也就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平衡、不协调。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两个最基本的结构,两者互为表里,相互支撑,互为基础。一般而言,经济结构变动调整在前,带动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调整了,也会促进经济结构的完善和持续变化。所以,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必须协调,相辅相成。经济结构不能孤军独进,社会结构可以稍稍后于经济结构,但这种滞后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阻碍经济结构的持续变化。现阶段中国的经济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推动下,经济结构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社会中期阶段的水平,但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还是工业化社会的初级阶段的水平。 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结构同经济结构一样,是由若干个分结构组成的,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下,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以就业结构为例:1978年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状况是,一产占 70.5%,二产占17.3%,三产占12.2%;2008年变化为一产占 39.6%,二产占27.2%,三产占33.2%。1978年我国的二、三产业职工人数只有11835万人,2008年二、三产业有 46826万人,30年共增加3499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66万人。非农产业的劳力从 1997年开始,已经占50.1%,超过了50%的临界点,进入了工业化国家的就业结构。又如城乡结构,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17.9%,2008年则为 45.7%,平均每年提高0.91个百分点。1978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有17245万人,2008年达到60667万人,30年增加了4.34亿人,平均每年增加1447万人。再如社会阶层结构,已经从“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转变为由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科技专业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失业半失业人员等十个阶层构成的社会阶层结构。 这样大的社会结构变动,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自周秦以来,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国家,是个农业社会的结构。直到1978年,农民仍占 82.1%。真正发生这个大变局,转变为工业国家社会结构的是这 30年。但因为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大发展、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时候,没有适时抓好社会体制的改革,没有适时抓好社会建设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因而与经济结构的变化相比较,现在的社会结构是落后了。 二、中国进入社会建设的新阶段 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官民关系、劳资关系等社会阶层关系矛盾显化,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事业改制等引发的社会不稳定问题增多,贪污腐

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认识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认真地、全面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从指导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指导方针。从而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沿着一条新的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果断地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已不适用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从1979年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所有这些在我国的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 全会对经济发展问题作出了如下决策: 一、对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必须进行调整

全会指出,由于林彪和“四人帮”的长期破坏,国民经济中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过来,生产、建设、流通、分配中的一些混乱现象没有完全消除,城乡人民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进行妥善解决。基本建设必须积极地而又量力地循序进行,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不可一拥而上,造成窝工和浪费。必须在这几年中认真地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做到综合平衡,以便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全会讨论和原则同意1979、1980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建议国务院修改后提交五届人大讨论通过。会议认为,这个计划安排是积极的可行的。 二、经济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全会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必须加以改革。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权力,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减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可以看出经济体制改革仍是重中之重,是龙头,说明发展才是核心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法跟过去不同,原来市场是基础性作用,是铺垫,现在是决定性作用,是市场说了算。政府职能作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守夜人,更符合市场关系。由此我想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治理大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1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新的规定。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

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否则其他改革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甚至一旦偏废于此就有可能让改革进度甚至方向得不到掌控。就真的会失去最最基础的力量的支持。引起中国历史上新的翻天覆地的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的革命。当那时,普通百姓又要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又要苦苦探寻救国之路,又要在发展与倒退中反复,而现在经济发展了,人民受益了,并且一直受益下去,党的执政地位就在大中国的各个角落得到认可,得到维护,不容任何反党、反社会,破坏今天来之不易的各个方面都取得历史性,阶段性重大发展成果的大好局面。 党的理论一直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一直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瞻性的高度敏感,并善于总结发展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意在总结出其中的客观规律,并及时的上升到国家意志来指导中国的发展实践。相信中国的未来会更美好,只要我们都不懈努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后测试

我的课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后测试?1 ?2 ?3 ? 4.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粉碎四人帮是在: √ A 1976年 B 1977年 C 1978年 D 1979年 正确答案: A 2. 在文化大革命后,首先在哪些领域实现了拨乱反正: √ A 教育 B 科技 C 以上都包括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3. “两个凡是”是指: √ A 凡是毛主席生前做出的指示,我们要不折不扣执行 B 凡是毛主席生前做出的决策,我们要坚定不移的争取 C 以上都包括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4.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 A 历史经验 B 实践 C 名人名言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5. 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最典型的表现是: √ A 大唬弄 B 大锅饭 C 以上都包括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6.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最初由哪个省份兴起: √ A 安徽 B 湖北 C 湖南 D 江西 正确答案: A 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 √ A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没有关系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8. 西方国家的制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A 经济 B 军事

C 政治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9.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比资本主义的优势体现在: √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和谐社会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10. 十四大的决策中,最重要的贡献包括: √ A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确立了邓小平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 做出了加快发展、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重要部署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11. 关于马克思理论的错误态度有: √ A 实践检验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邓小平同志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指导我们党系统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确定了正确方向。邓小平同志响亮地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领导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他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领导我们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他指导我们党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有步骤地展开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地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他紧密联系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必须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引领党和国家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无论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和推进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善于从群众的实践和创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善于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作出新概括,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在于,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文化大革命”中遗留下来的若干重大的政治、思想和理论是非进行了认真清理;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历久弥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从这里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中国人民从此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二十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们的国家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巨变。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到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以及其他领域,犹如滚滚春潮,波澜壮阔,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翻两番”的建设目标提前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

2020教师学习“两学一做”心得体会:不断提高自己

2020教师学习“两学一做”心得体会:不断提高自己 本文是关于2020教师学习“两学一做”心得体会:不断提高自己,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我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我学习了两学一做这个教育课程后,受益匪浅,从中选出这几个“推荐”谈谈我的想法。 一、教师,珍惜儿童对你的信任 “教师应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应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师就应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在学生做好的大时候,我们就应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不要加以指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样。其实他们也很痛苦,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给他们启发和鼓舞,使他们看到自我的进步,使他们有自豪感和尊严感。 二、教学相长,取长补短 “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级里学生能够学到许多东西” 想一想,我这几个月的教学其实真是这样的,“练习本”就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一面镜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新教师而言,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我所缺乏的也就是这一点,要时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得到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对同事们的经验加以研究和观察,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步构成自我的教育思想。 “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的搬用到自我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三、教师的教育素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政党,是经的住考验的政党。在党的发展史上有过错误也有功绩,总体来说,党的功绩远大于错误。改革开放以来带给中国的变化,我们有目共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共同努力下,在中国这片神州大地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在这期间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及科学的政策,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为我国的持续快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是我党重要转折的一次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伟大的一次会议。1978年12月18日至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被认为是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和“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从此将中共中央的指导思想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从此中国逐渐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走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道路。因此三中全会亦被认为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 中国共产党围绕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政策创新。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党的总政策, 并构建了全新的政策体系。 (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进行的政策创新,使中国共产党焕发了青春,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二)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又有政策创新, 集中表现在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围绕基本纲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政策创新。 三十年来各方面的政策方针 在经济方面,提出了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政策思路;制定了与科教兴国战略相适应的科技、教育政策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口、资源、环境政策; 制定了所有制结构调整政策;制定了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制定了渐进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政策;制定了“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政策;制定了与加快中西部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相适应的资源、产业、人才政策,等等。 在政治方面, 制定了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党的建设政策; 制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政策;制定了从国情出发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政策; 制定了标本兼治的廉政政策;制定了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政策;制定了与巩固和平、争取发展的国际战略相适应的对外政策,等等。 在文化方面, 制定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基本政策;提出了“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方针;提出了文化经济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思路, 等等。 30年历史的改变 这30年的历史,是国家综合国力从“濒于崩溃边缘”到“当惊世界殊”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通过一次次思想解放大讨论、破除各种思想束缚、寻找或者回归发展常识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改革不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放眼向洋看世界”对外开放、加大国际合作、逐渐融入世界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也是认识到须由单向的经济发展拓展为政

两学一做心得体会(刘刚)

“两学一做”活动学习心得 刘刚 现今,“两学一做”在全党上下开展地如火如荼,在这个拥有着8700多万名共产党员的国度里,掀起的是一股“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热潮,再一次将党性原则的标准放在每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上,成为了一把标尺,每一名党员都在量着自己的距离,究竟离党员的标准有多远?如何去做才能靠近或达到这个标准? 在学党章党规中,给我思考最深的是学习党的历史、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见兴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那么,党的发展史,就是我党不断前行的历程史,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的共产党前行的艰辛史,“请帮我交上这个月的党费”,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在临终前说出来的话,他以自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骄傲,因为是共产党带着穷人砸碎了万恶的旧世界,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拿着党的历史、革命先辈的事迹、先进典型的样子来照一照自己,看一看自己,究竟离一名合格的党员有多少的差距。 古人常说:“取法乎上得乎中,取法乎中得乎下”,要做“合格党员”,究竟这个“合格”要有什么样的标准,“两学一做”给了我们答案: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将道德,有品行;将奉献,有作为。这“4讲4做”可谓高瞻远瞩,又相辅相成,从政治、规矩、

道德、奉献的角度出发,身体力行,促成信念、纪律、品行、作为的养成,这是一名党员的基本标准,也是一个有远见、有思想的人的追求标准,正因为信念和作为有大小、品行和纪律有高低,所以我们要将“高标准、严要求”放之于心,践之于行,方能不断成就自己的高度,向着革命先烈和先进典型们看齐。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两学一做”的步伐正在迈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当常常以“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来时常反省自己,用心用力,抓细抓实,真正把自己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平常、严在日常、做在经常,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养成纪律自觉和做人有底的良好的习惯,不断向着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而前进,不断从“两学一做”中吸取前行的动力,才能向党和人民交上自己的“合格”答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政策

1978 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十二届三中全会 改革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 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 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进一步扩大对外的和国内的经济技术交流 起用一代新人,造就一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干部的宏大队伍 加强党的领导,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十三届三中全会 全会强调指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中国的总方针总政策。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掌握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十年改革的成就是巨大的,改革为国民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改革,中国就不会有这十年的大发展。现在要总结经验,克服困难,继续前进。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艰苦奋斗,增产节约,努力完成这次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更大胜利。 一、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是1989、1990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 二、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相互配套的全面改革。 三、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 十四届三中全会 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一个战略决策,是实现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宏伟蓝图,是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不失时机地加快改革、加快发展的行动纲领。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