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政治)高三《经济生活》专题解读——经济生活曲线图

(完整版)(政治)高三《经济生活》专题解读——经济生活曲线图

(完整版)(政治)高三《经济生活》专题解读——经济生活曲线图
(完整版)(政治)高三《经济生活》专题解读——经济生活曲线图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专题解读——经济生活曲线图

【重点难点突破】如何读懂经济生活曲线图 (一)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谁引起谁的变化)

注意:在数学中,一般用横轴表示自变量,纵轴表示因变量,但是在经济学中研究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时,人们习惯用纵轴表示自变量——价格,用横轴表示因变量——数量 (二)回归书本,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明确曲线的走势,判断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移动方向) 1、沿着曲线变动(由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化)

(1)需求曲线 (2)供给曲线

2曲线平移(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化)

无论是需求曲线还是供给曲线,曲线向左(或者向下)移动表示量的减少,向右(或者向上)移动表示量的增加。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曲线的移动

3、区分需求曲线的移动(平移或者向上或向下移动)与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即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

这些因素的变动将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该商品的价格

收入

使需求曲线移动(平移或者向上或向下移动) 相关物品(替代品、互补品)的价格

消费偏好

消费预期(涨价或者降价的预期)

买者的数量

(1)通过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等限制吸烟的政策减少香烟的需求量,由于香烟的价格不变,需求曲线是向左移动,见下图(a)

(2)政府通过对香烟制造商征税,烟草公司就会以提高价格的形式把这种税的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较高的价格促使吸烟者减少吸烟量,由于此方法是通过价格变动影响需求量,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点的移动,见图(b)

需求曲线的移动与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4、区分供给曲线的移动(平移或者向上、下移动)与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即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影响供给量变动的因素

这些因素的变动将

表现为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

该商品的价格

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成本)

使供给曲线移动(平移或者向上或向下移动)

技术(劳动生产率) 供给方的预期 卖者的数量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的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迅速增加,需求弹性较大;

一般来说,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

(五)均衡价格

1、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2、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取决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位置。当某些事件使其中一条曲线移动时,市场上的均衡就改变了,从而将在买者和卖者之间产生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当分析某个事件如何影响一个市场上的均衡时,我们按三个步骤进行;

(1)我们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

(2)我们确定曲线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3)我们用供求图来比较原来的均衡与新均衡,以说明这种移动如何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举例:由于需求曲线移动引起的市场均衡变动

假设夏季天气特别炎热,这种情况将如何影响冰淇淋市场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遵循以上三个步骤进行。

(1)天气炎热改变了人们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想购买的冰淇淋数量,影响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不变,因为天气并不直接影响销售冰淇淋的企业。

(2)由于天气炎热使人们想吃更多的冰淇淋,因此,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3)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由2美元上升至2.5美元,均衡数量由7个增加到10个,即天气炎热提高了冰淇淋的价格,增加了冰淇淋的销量,如右图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最完整版)

必修一《经济生活》必背知识 1、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1)内涵: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2)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1)①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所以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 ③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人们收入差距扩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物价下跌,人们购买力提高。(3)居民的消费还受消费观念的影响,要提高消费水平还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反对过度超前消费;过于紧缩消费会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反对滞后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体现,对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4、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5、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 为什么: (1)必要性: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意义: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怎么样: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必须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快科技发展,推进科技进步与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

经济生活一.第一单元 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价格的因素 A.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B.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3.价值规律基本内容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4.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5.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A.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反之亦然。 B.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其中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 C.商品需求量还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某件商品价格上涨,其互补品需求量下降。

某件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品需求量也上涨。 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A.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规模会缩小。 B.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当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投入。 7.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A.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 B.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当前收入越高,消费量就越大。未来预期收入越乐观,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差距越大,消费水平会下降。 C.物价水平也会影响消费。一般物价上涨,消费量下降 D.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对消费也有影响。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等消费心理会影响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消费原则会影响消费。 二.第二单元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A.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反作用生产 ①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

经济生活-202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提纲

必修一 《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详见金版P6) 游;③有利扩大对外投资;④有利于偿还外债; 弊:①不利本国出口;②不利吸引外资;③外汇储备缩水;④热钱/游资(投机性短期资金)格上涨;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材料分析;②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商品价值量减少,价格降低,反之 答:(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②较少用到) ①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材料分析;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较大,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某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反之,某商品价格下降,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句式:A 商品与B 商品是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A 商品价格…,B 商品需求量…)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②必答) ①调节产量。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供给量,反之亦然。材料分析;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要素之间(A 与B )可相互替代时,若A 价格上涨,生产者会减少对A 的使用量,投入B 进行生产。(A 、B 代入具体材料)(③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给自己的商品提供降价空间,形成竞争优势;④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 答:(1)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①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增长越快,消费水平提高/增长越快;②居民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未来收入预期乐观,可能增加当前消费;不乐观,节制当前消费;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收入差距越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越低,反之亦然; (3)重要因素: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物价水平提高,购买力下降,反之亦然。 (4)主观因素: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也会影响消费;(5)其他因素:宏观政策、市场环境、 答:①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增加居民收入;③建立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未来收入预期;④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⑤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⑥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消费 环境;⑦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 答:(1)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材料分析;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材料分析;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材料分析;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材料分析。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发挥基础性作用: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材料分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材料分析: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材料分析;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材料分析。 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②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③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④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创新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⑤有利于打破垄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生产发展;⑥有利于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调动 承包权归农民所有,经营权可以流转; (2)意义:①有利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增加农民收入;②有利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适度规模经营;③有利于农业科技的运用与推 民营企业、小微企业 (2)为什么要发展:①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③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如何发展:①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②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不断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③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④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市场准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⑤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 且结合材料分析,其他根据材料作答;国内发 展不答⑧) 答: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企业要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④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⑤通过“强强联合” 或企业兼并等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力;⑥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⑦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股份制和公司制改革),改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⑧积极走出去,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开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②党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③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2)企业角度:①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纳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②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③开展岗位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 (3)劳动者角度:①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以及多种方式就业观;②努力提高自身技能,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③发扬创业精神,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着力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②加强有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建设;③健全劳动合同制度;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企业角度: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提高社会责任感,改善劳动条件,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劳动者角度:①劳动者享有权利和履行劳

2020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2019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A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B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商品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是二者的统一体。 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的产生: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2)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因为货币本身就是商品,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4)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货币除了这两个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金银条块)、支付手段(地租、利息、税款、工资)世界货币等。 3、纸币 纸币是国家(或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纸币是价值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三有一无(国家能决 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上涨 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全面的持续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必修一-经济生活-曲线图像题集锦

2019届高三政治备考:《经济生活》曲线图像题集锦 1、(2018全国卷I、14)我国快递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递服务平均单价连续6年下滑,2017年降至12.37元。在此背景下,若其他条件不变,能引起快递市场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S′(见图4)的是 ①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②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 ③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④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8全国卷II、12)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图4所示。 ①甲与乙是互补品②甲与乙是替代品③甲与丙是替代品 ④甲与丙是互补品⑤乙与丙是替代品⑥乙与丙是互补品 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⑥ 3、(2018江苏、10)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2017年,我国有22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图2中(P代表劳动力价格,Q代表劳动力数量,D、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1、P2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4、(2018海南卷、2)甲是市场上的一种畅销品。随着技术发展,作为甲的替代品且性价比更高的乙商品面世。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中正确反映甲的价格变动的是() 5、(2018全国卷I、15)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如图5所示。 ①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 ②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 ③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④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2018全国卷III、13).我国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如图5所示,据此可以推断出:

最新2019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A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B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商品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是二者的统一体。 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的产生: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2)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因为货币本身就是商品,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4)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货币除了这两个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金银条块)、支付手段(地租、利息、税款、工资)世界货币等。 3、纸币 纸币是国家(或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纸币是价值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三有一无(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上涨

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全面的持续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①纸币发行过多;②社会需求旺盛;③成本上升等。 ①纸币发行过少;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5、结算有哪两种方式?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及优点是什么? 结算方式:①现金结算;②转帐结算。 信用工具:1、信用卡,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6、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意义: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7、人民币升值的利弊 人民币升值的利:①人民币升值使企业进口商品可节省一笔费用;②人民币升值减轻了中国外债的压力;③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人民出国旅游或者留学; ④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对外投资. 人民币贬值和升值相反.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必背)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间接) 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直接)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出现不同类型的市场:买方市场、卖方市场 买方市场: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求,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

2017年高考政治 全国卷大纲《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2017年高考全国卷大纲 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一、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需求曲线和弹性、互补品、替代品) ①价格影响消费需求。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购买、消费)会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购买、消费)会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 ③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 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会增加,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减少,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④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二、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其后顾之忧。 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要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采取财政、税收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 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购买力)。要大力发展生产,保证市场有效供给;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 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和消费心理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7.. 政府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提高消费水平,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2、消费原则(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A、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最终目的。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三、社会再生产过程:

选考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3单元过关检测三

单元过关检测(三) (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讲是因为( ) A.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够完善 B.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不平衡且多层次 C.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不同 D.劳动者处于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解析:选B。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我国实行此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故选B项。A、C、D三项都不是根本原因。 2.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动力,在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6亩地以每年每亩1 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 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 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 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要素分配所得为( ) A.1.55万元B.2.4万元 C.1.74万元D.4.85万元 解析:选B。该家庭承包的土地转包给他人获得的收入是按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为1 100×6=6 600元,甲在私营农业公司打工,工资收入是按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年收入为1 200×12=14 400元,乙在国有企业上班的工资、薪金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乙的专利技术转让所得是按要素分配中的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为3 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6 600+14 400+3 000=24 000元,B正确。 3.(2020·衡水开学联考)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收入相对合理;在0.4-0.5之间,收入差距较大。2016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大于0.46。若要使我国的基尼系数下降至0.3-0.4之间,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 ②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③政府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 度和流通手段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 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 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 绕价值上下波动。 7.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8.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9.消费结构的含义?变化趋势?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0.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高三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2009-10-3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中国人民银行于2009年9月16日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3枚,银币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该套纪念币() 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②具有流通手段职能 ③其购买力是固定的④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有学者认为,在严重金融风暴中,风眼是已经超级泡沫化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和美元体系,黄金和白银将是世界财富最安全的“诺亚方舟”。这是因为() A.国际市场只能由美元作为结算的工具 B.作为财富的金银不存在任何市场风险 c.金银作为特殊商品本身具有价值 D.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3、2009年8月8日,受“莫拉克”台风影响,台湾与大陆沿海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受灾,台湾灾情尤为严重,引发50年不遇的严重水灾和泥石流,给台湾中南部地区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大陆方面立即着手组织援助台湾救灾事宜。据不完全统计,到19日大陆各界向台湾受灾同胞捐款总数已达1.76亿元人民币、捐赠消毒机、毛毯、睡袋、活动板房等各类救灾物资折合人民币2500万元。捐赠的消毒机、毛毯、睡袋、活动板房等各类救灾物资() A.不是商品,因为它的使用价值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B.是商品,因为它是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的劳动产品 C.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D.是商品,因为它是供别人消费的 4、货币在商品流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对于货币的正确认识是() A.货币只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B.货币是金银,金银就是货币 C.有商品交换,就有货币 D.货币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5、中国人民银行计划在2010年发行新版人民币,人民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关于纸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②纸币的面值(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④在遵守货币流通规律的前提下,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美元是最主要的外汇币种之一,但外汇和外币是有所区别的。关于二者关系表述准确的是()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整理精校版

《经济生活》知识点整理(精校版) 第一单元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职能 ①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形式:观念上的货币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流通手段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 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经济生活常见曲线图

常见曲线图 1、需求曲线(反比例关系) 2、需求弹性曲线(反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程度) 3、需求水平变动曲线 4、供给曲线 5、供给水平变动曲线 6、拉弗曲线【反映税收与税率的关系】 7、库兹涅茨曲线【反映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状况的关系】 8、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状况的关系】 9、洛伦兹曲线【反映贫富差距的曲线】 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 ),也译为“劳伦兹曲线”。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洛伦兹曲线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图中横轴OH 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积百分比,纵轴OM 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比,弧线OL 为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时,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 。另一方面,若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线OL 。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既不是折线OHL ,也不是45度线OL ,而是像图中这样向横轴突出的弧线OL ,尽管突出的程度有所不同。 10、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 12、微笑曲线【与企业经营的三大因素】 微笑曲线是1992年当时的台湾宏基电脑董事长施振荣提出的企业竞争战略。微笑曲线分成左、中、右三段,左边为技术、专利,中间为组装、制造,右边为品牌、服务。微笑曲线在中间位置为获利低位,而在左右两段位置则为获利高位,如此整个曲线看起来像是个微笑符号。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展创造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 13、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 如图,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随着AD1右移至 AD3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这一点,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名词解释——中等收入陷阱 由左图可知,曲线A 表示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程度小,所以曲线A 是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曲线;曲线B 表示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程度大,所以曲线B 是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曲线。 “拉弗曲线”的横轴表示税率,纵轴表示税收额,它表明了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收的来源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 库兹涅茨曲线是指在一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 型关系。Y 轴表示是基尼系数或分配状况,X 轴是时间或收入状况。库兹涅茨曲线表明:随着一国收入水平的上升,收入分配差距将趋于扩大,当经济水平达到较高程度时,收入差距将开始缩小。库兹涅茨拐点就是倒U 型曲线的顶点。这显示经济发展的关注点从注重效率到注重公平的转化。能否成功改善收入分配差距,越过库兹涅茨拐点,是一 【解释】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1958年,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这条曲线用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它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一般来说,通胀率与失业率呈反比。】

2018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考点解读

2018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考点解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考点一:货币的本质●知识点1:商品 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注意: ①商品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②交换体 现的是买卖关系而非赠送关系;)(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 值和使用价值。①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②使用价值 是自然属性。(涉及到商品的质量)③两者的关系:对立统 一统一: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对立: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两者。▲④注意: A、有价值就一定是商品,有使用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东 西不一定有价值。★知识运用:商品两属性对现实的指导意 义(食品安全、药品安全)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必须重视商品的质量②A消费者:购物就应追求“物美价廉”B、生产者:要销售产品,实现价值,就必须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树立质量观念C、国家:重视产品质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 伪劣的行为●知识点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产生: 商品和货币不是同时产生的,但将来会同时消亡。(2)货币 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知识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1) 基本职能:(货币产生就有的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

职能)①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②流通手段( 即购买手段,必须用现实的货币)。A、主要特点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时空不分离)B、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2)其它职能:①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 的货币)②支付手段(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时空分离) 适用情况:税收、利息、债务、租金(房租、地租)、工资 的支付③世界货币(现在某些纸币也具有了这个职能)●知 识点4:金属货币与纸币(1)纸币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 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 ②职能:A、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③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授权)。A、国家不可以任意发行。(国家有权决定纸 币发行的数量、面值(面额)、但无权决定纸币的购买)B、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货 币量= (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 / 货币流通次数。▲④注意:硬币也是纸币、纪念币为法定货币,纪念币只是用作 纪念手段,不直接流通。(2)通货膨胀①实质:是社会总需 求大于社会总供给。②表现:物价上涨③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 济秩序混乱。④原因: A、发行过多的货币B、需求拉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C、近年来我国油价、食品(猪肉)不 断上涨,成本推动;⑤解决方法:A、大力发展生产,增加

上海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梳理

上海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梳理 上海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梳理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的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部门的分配(调节作用、棒子作用);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刺激作用、鞭子作用);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淘汰作用、分化作用)。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5)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我国的分配制度;这是由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 (7)国家的宏观调控:由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且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其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8)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企业经济效益是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等;途径主要有两条(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教案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教 案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2020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ound of political review of economic life lesson plan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教案 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第五课) 【课程标准】 内容目标 学习要求 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案例; 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 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1、了解企业的含义。 2、了解公司的含义与设立。 3、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了解公司的组织机构。 5、了解公司制的优点。 6、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7、了解企业兼并与破产的原因与意义。

8、了解劳动的意义和就业的作用。 9、了解我国就业的问题。 10、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1、理解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1、公司的类型: ①企业是以为目的而从事,向社会的经济组织。 ②公司是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以营利为目的的。 ③公司的分类:除国有独资公司外,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分为和。 ④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包括: a. :股东大会和董事会 b. :总经理 c. :监事会 2、公司制: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是公司制的核心。公司制具有、和等优点。许多国有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3、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公司经营的目的是。 公司经营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三个决定因素:① ② ③ 。其他因素:转变增长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兼并与破产,提高经营者的素质和劳动者的素质等。

高三一轮复习教学案《经济生活》第

三仓中学201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教学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考点展示] 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理解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知识疏通] ●知识结构 供求影响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多变的价格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知识串讲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很多,如商品价值、供求关系、货币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宏观政策等,其中只有商品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但通常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主要受供求的影响。

价格、供求和价值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不能说“决定”),而价值与供求无关(价值只取决于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等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间接因素通过直接因素起作用。 2、供给、需求对价格的影响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量”字不能少)多,则商品价格低;反之亦然。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量”字不能少)多,则商品价格高;反之亦然。 特别提示:供给、需求对价格的影响和价格对供给、需求的影响正好相反,试从以下题目体会: 题:2009年粮食减产,出现粮食价格六年来的全面上扬。这说明() A、供给影响价格 B、需求影响价格 C、价格影响供给 D、价格影响需求 题:中国目前的轿车盈利空间大,使得其他投资者纷纷加入这一行业。这说明() A、供给影响价格 B、需求影响价格 C、价格影响供给 D、价格影响需求 3、买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1)卖方市场: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起主导作用。 (2)买方时常: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起主导作用。 注:买方市场与通货紧缩的关系、卖方市场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见前面有关阐述)。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 1、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注意三个词语:“现有”、“正常”、“平均”。 (1)“现有”: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在的。 (2)“正常”:正常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不是指绝大部分厂商的条件。 (3)“平均”: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的生产某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平均时间,不是指绝大部分厂商的平均劳动时间,而是指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平均劳动时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