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朱大可 论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

朱大可 论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

朱大可 论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
朱大可 论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

朱大可:论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

从《啊,摇篮》的女主人公由悍妇向慈母转变的那个瞬间开始,经过《天云

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的反复经营,某种我称之为谢晋模式

的东西便进入中国电影史,成为最令人关注的文化现象之一。

在谢晋模式中包含着各种表层和深部的文化密码,它们服从着某些共同的结构、功能和特性。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它的情感扩张主义:道德激情以影片主人

公为中心机智而巧妙地向四周震荡、激励出观众席间人们的无数热泪,观众被抛

向任人摆布的位置,并在情感昏迷中被迫接受艺术家的传统伦理概念。任何一个

有常识的人将惊讶地发现,这种以煽情性为最高目标的陈旧美学意识,同中世纪

的宗教传播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是对目前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主体独立意识、

现代反思性人格和科学理性主义的一次含蓄否定,但正是这种催泪技巧为票房赚

取了大量货币。

正如一切俗文化的既定模式那样,谢晋的道德情感密码又总是按规定程序编排,从中可分离出“好人蒙冤”、“价值发现”、“道德感化”、“善必胜恶”

四项道德母体,无论《传奇》、《牧马人》和《花环》,总有一些好人(罗群、

许灵均、靳开来)不幸误入冤界、人的尊严被肆意剥夺,接着便有天使般温存善

良的女子翩然降临(冯晴岚、李秀芝),慰抚其痛楚孤寂的灵魂,这一切便感化了

自私自利者(赵蒙生母子)、一直软弱者(宋薇)和出卖朋友者,继而又感化了观众。上述冥冥道德力量有力保证了一个善必胜恶结局的出现:罗群官复原职,而吴遥

被遣送至党校学习;许灵均当上了教师,且有天方夜谭式的美国财宝向他发出迷

人的召唤;靳开来稍有例外,但在雷震的“天理难容”式的怒吼中,还是敷设了

善必胜恶的明亮线索。于是谢晋便向观众提供了化解社会冲突的奇异的道德神话。

只要稍加思考便可发现,谢晋的道德神话同好莱坞有某种亲缘关系。那类灰

姑娘故事曾经是好莱坞商业电影的主要模式之一,它恪守从“好人蒙冤”(辛德

瑞拉遭继母虐待),“价值发现”(王子一见倾心)、“道德感化”(继母回心转意)到“善必胜恶”(终成眷属、成为皇后)的深部结构。好莱坞大量经典作品,如

《魂断蓝桥》、《音乐之声》,皆系此种结构的美妙演绎。上述好莱坞文化无疑

对中国电影、尤其是上海电影集团有重大影响,它以文化殖民主义的姿态训练了

大批导演,使之养成了一种标准的好莱坞式的审美眼光和习惯,但只是由于谢晋

的出众才华,好莱坞之梦才在中国获得圆满的再现。也正由于此,谢晋模式被无

法抹擦地烙上了俗电影的印记。

问题还不在于谢晋模式的商业性质,一个更令人不安的情形是,谢晋所一味

迎合的趣味,与所谓现代意识毫无干系,而仅仅是某种被人们称之为“国民性”

的传统文化心态,它们成了谢晋模式的种族基础,当这种心态无限膨胀并成为谢

晋模式的坚硬内核时,某种经过改造了的电影儒学便悄然出世。

谢晋儒学的标志是妇女造型,柔顺、善良、勤劳、坚忍、温良恭俭、三从四德、自我牺牲等诸多品质堆积成了老式女人的标准图像,它是男权文化的畸形产

物。妇女在此只是男人的附庸,她们仅仅被用以发现和证实男人的价值并向男人

出示幸福。那些风味土屋、简陋茅舍和柴门小院,无言地表达了对农业(游牧)社

区男耕女织的生活样式的执拗神往。中世纪式的小康之家现在是人伦幸福的最高

形态,反之,家庭毁灭(如罗群、韩玉秀、杨改花)则是悲剧的巅顶;按相同的逻辑,对吴遥之流的最大惩处,便是让宋薇愤然出走,使之永远丧失家庭。上述恋

家主义密码有时会借助“爱国主义”而改妆而出:许灵均拒绝出国继承财产这一

行为,除了使国家丧失赚取大宗外汇的机会之外,只能表明某种厮守古老生活方

式的心理惰性、某种对家庭和土地的农民式的眷恋。

自然,加入仅仅以电影本体的眼光去审视谢晋模式,那么它将完全符合所谓“常规电影”的下列指标:既可赚钱,又能满足观众的各种道德匮缺和生命欲望,“雅俗共赏”、皆大快活。但当我们突破电影的视界、以文化的观点在更大空间

里对其加以考察时,便发现它现在是中国文化变革进程中的一个严重的不谐和音、一次从“五四”精神的轰轰烈烈的大步后撤,于是,对谢晋模式进行密码破译、

重新估价和扬弃性超越,就成为某种紧迫的历史要求。

“谢晋电影模式”大争鸣

——关于八十年代文化复苏浪潮的黑色记忆

有关“谢晋电影模式”的争鸣,是我个人生命中的一次危机体验,也是中国

电影的一个奇特标记。作为文学研究者,我不可思议地卷入了另一个陌生领域,

并且在那里掀起波澜,这是不合常理的现象。此后我再没有回到那个领域,更未

公开讨论过那个事件,因为它只能带给我黑色的记忆。

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三代与第四代导演扮演了中国电影主流的角色,而

上海电影则支撑着中国电影业的半壁江山。杨延晋(《小街》)和吴怡弓(《巴山

夜雨》、《城南旧事》)是第四代电影的杰出代表,而第三代着名导演谢晋,此

时的事业,正是如日中天,达到了他本人的巅峰状态。他开辟的所谓“政治电影”,成了许多中国研究者和某些西方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与此同时,第五代

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在各大制片厂刚刚完成“实习期”,正在跃跃欲试,

企图以先锋电影的姿态,跻身于新电影和新文化的建构事业。但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却是第三、四代导演和旧电影美学原则的巨大墙垣。

上海的沪西工人文化宫,位于普陀区的中心地带,是当时上海“群众影评”

的重镇。西宫影评组组长楼为华,一个极富组织能力的工人活动家,现任北京嘉

华筑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在他的领导下,该影评组跟华东师大学生影评协会

联手,假手本城青年文学批评家的力量,举办各种电影讲座和艺术研讨活动,吸

引大批工人影评积极分子出席。我和李吉力都是当时西宫的常客,在那里频繁出没,为他们输送思想粮草。就在西宫的讲座上,李吉力首次提出“谢晋电影时代

应该结束”的口号,赢得工人影评员的热烈掌声。以工人为实体的前卫电影评论

运动,秉承“文革”期间上海工人影评的组织形式,却又嫁接了高校知识分子的

前卫思想,这种奇特的组合,令上海的“群众影评”呈现出生气勃勃的面貌。

西宫影评的这种特殊地位,引发了一个奇怪的后果,那就是第五代导演的新片,通常都要拿到这里来试映,以接受上海工人影评圈的检阅。我记得当时前来

试映的,就有陈凯歌的《孩子王》和张艺谋的《红高粱》,第四代导演、西安电

影制片厂厂长吴天明,也把他的《老井》带来放映,听取工人影评员的意见。整

个沪西工人文化宫,弥漫着自由热烈的艺术气息。

无独有偶的是,1986年,在前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元化先生的策划下,上海举办了城市文化战略研讨会。这是76年以来上海最开放的时刻,显示其引领中国

文化复兴的博大雄心。应邀出席的有京沪两地的作家、学者,以及夏衍、石西民、杨西光等文化官员,共达三百多人,据说还拟定了《关于制定上海文化发展战略

的建议》(草案)。19年以后,当年的中宣部部长朱厚泽先生,曾经向我解释当时文化开放的原因。他指出:“这是胡耀邦的战略思想,没有他,就不可能有当时

的文化开放的良性局面。”

1986年5月,作为上海城市战略研讨会的一部分,由上海作协、上海影协、上海电影总公司联合举办的“城市人生态和心态——城市文学、城市电影研讨会”,在复兴西路上影剧场召开,我作为青年文学评论家,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首次提出“石库门文化”的概念,试图对上海标志性建筑的文化语义进行界定。

我还在发言中对谢晋电影模式提出非议,认为它所塑造的忍辱负重的女性形象,

代表着农业时代的道德—美学趣味,无法与都市文明及其现代性接轨。我记得,

当时许多上海作家如王安忆、程乃珊,评论家如李子云、周介人、吴亮和程德培等,都出席了这场研讨。

上海《文汇报》文艺部主任徐春发,当时就在城市战略研讨会的现场,听过

我的发言之后,决定组织有关谢晋电影的讨论,打电话到我任教的上海财经学院,辗转查到我的住址和传呼电话号码,约我把会上陈述的观点,写成一篇2000~3000字的文章。我在电话里答应了徐,并在几天后把文稿寄给了他,原名是《告别谢晋电影模式》,后被编辑改为《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

我在短文中指出,谢晋电影具有确定“模式”,恪守从“好人蒙冤”、“价

值发现”、“道德感化”到“善必胜恶”的结构。无论是《天云山传奇》、《牧

马人》和《高山下的花环》,总有一些好人不幸地蒙受冤屈,接着便有天使般温

柔善良的女子翩然降临,感化了自私自利者、意志软弱者和出卖朋友者。谢晋向

观众提供的这种“化解社会冲突的奇异的道德神经”,体现了一种“以煽情性为

最高目标的陈旧美学意识”。我还认为,“谢晋电影宣扬陈旧的道德观,与现代

意识格格不入,是中国文化变革进程中的一个严重的不谐和音”。

寄出短文之后,我便前往大连出席一个有关当代文学的研讨会,把这件事抛

诸脑后,因为在我看来,它顶多是一次小规模的学术对话而已。但徐春发却对此

保持着必要的职业敏感,为慎重起见,在收到我的稿子之后,徐春发另约了一篇

反驳文章——江俊绪的《谢晋电影属于时代和观众》,甚至违反编排逻辑,把反

驳文章放在上面,而把我的主文放在下面,看起来颇有点供人批判的“反面教材”

的味道,以期达到“平衡”效果。但这种小心翼翼的版面安排,还是引发了意想

不到的激烈反应。

7月8日文章见报的当天,上影火速组织人马通宵达旦地开会,商议和部署

政治反击,策划对我展开全面围剿,将正常的文化争鸣,变成一场文革式的政治

大批判。在会上,上影厂和电影局要求它的评论班子详细分工,针对我文章里的

各种观点,分头撰稿批判,同时利用行政关系,对《文汇报》施加政治压力。

就在上影策划政治反击的同时,文汇报的学术争鸣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李

吉力随后也在该报发表文章,把他在西宫提出的观点细化,进一步提出“谢晋时

代应该结束”的观点,文章指出,“谢晋模式”是“中国电影的一种悲剧性现象”,应该对这一“封闭的稳态模式”予以“击破和超越”。《文汇报》能够开

辟版面,容纳非主流声音,实属难能可贵。尽管文艺部主任徐春发最终为此丢了

乌纱帽,但文汇报却因此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上影布置的围剿文章,开始在全国媒体上大批出现。但与此同时,我的文章

也被全国数百家报刊杂志报导、转载和评论。在研讨会之后不久,我又在陕西南

路上海戏曲学校剧场,做了有关中国电影的专题演讲,到场的社会听众多达一千

余人,场面壮观,而听众的文化激情,更是令我感到非常惊讶。这样的社会讲座,好像还有几场,但具体的演讲者我已经忘了。它标志着80年代上海文化发展的

罕见高潮,但它随后就被保守力量所吞没,迅速消失在岁月变迁的河流里。

在谢晋模式讨论中,上影集团扮演了过度自我保护的角色,甚至有人对我放

出狠话,声称“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上影内部与我有点“瓜葛”的人士,

见我有如见了瘟神,唯恐避之不及。好在我当时在大学里教书,行政上跟上影毫

无关系,他们的棍子暂时够不上我,但我的几个朋友,却因此受到了株连,相继

丢了自己的铁饭碗。“文革”式的政治手段,在“文革”结束十年以后,仍然发

挥着令人胆寒的功效。

上海电影局下属杂志《电影新作》的编辑Y,华东师大80级毕业生,仅仅因为是我的同学,无法承受压力,被迫出走日本,时过境迁后才悄然返回祖国。上

影厂文学部编辑杨欣,华东师大85级毕业生,原华东师大影评协会会长,被迫

出走澳大利亚,至今还在墨尔本居住。她的电影梦想被无情地击碎。她跟祖国的

关系,从此被彻底切断。据说她现在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她的命运,却已因我

而发生剧烈的改变。

《电影新作》创办人兼主编王世桢先生,1922年出生,是资深的电影评论家,历任上海电影局艺术处副处长、天马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兼文学部主任、中国影协

上海分会秘书长,却因邀我参加该刊在千岛湖举办的理论研讨会而获罪,遭遇严

厉的内部批判,年迈的身心饱受摧残,最后被迫提前“退休”,黯然离开了他为

之奋斗毕生的电影现场。数年之后,我专门前往他家探视和慰问,他的愤懑和无

奈之情,依然令人扼腕。在这场政治迫害运动中,虽然我得以侥幸逃脱,但朋友

们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80年代文化开放的高峰时期,一场文化争鸣居

然会引发如此严酷的后果,这是任何人都始所未料的。我在此提及他们的遭遇,

是希望对他们的无辜受累,表达我迟到了20年的歉意。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杰出的电影评论家钟惦先生,在文汇报上发表整版

文章,对这场争鸣作了首肯,此举对平息来自上海电影集团的恶性围剿,起了某

种缓冲作用。他在文中写道:“朱大可的文章很有闪光处,除了作为理论的概括

和勇气,更重要的是他把电影作为文化现象,表现了对整个社会和文艺的责任感”。(《谢晋电影十思》,1986年9月13日《文汇报》)。钟惦斐先生还在文

中肯定了谢晋电影的积极意义。但上影甚至连这样的公正声音都无法容忍,他们

此后又利用夏衍的意见,掀起了攻击钟的运动,但那些文章最终都成了历史的笑柄。

夏衍在1986年第10期的《电影艺术》上,发表《要大力提高电影质量——

在中国影协主席团委员座谈会上讲话》,其中谈及这场讨论时称:“我读了朱大可、李吉力文章,把‘谢晋电影模式’说成‘化解社会冲突的奇异神话’,烙着

‘俗电影的印记’,‘是一个封闭的稳态模式’,‘是中国文化改革进程中的一

个严重的不协和音’,甚至把‘谢晋模式’说成是一种儒学,说谢晋的时代已经

结束,这就是似乎太轻率、太武断了。”这是国家主义威权所作出的行政鉴定。

据未经证实的传言称,夏衍的干预,是导致文汇报文艺部主任徐春发被撤职的幕

后原因。一场天鹅绒文字狱,就此拉上了完美的帷幕。

1986年10月,正值明丽的秋天,我和李吉力应邀前往温州文联讲学,在那

里受到当地作家的热烈欢迎。我们参观了当时“资本主义的桥头堡”,从桥头镇

的纽扣市场,到市中心的个体户家庭,我们被以纽扣为象征的“微观经济”所震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能量,成为我走向自由主义神学的重要启示。

在文联的讲习班上,我除了谈论文学之外,又再次批评谢晋为代表的中国电

影现状,《温州日报》把我的讲学和讲演观点做成新闻,发表在第二天的头版头

条上。不料竟引起了胡乔木先生的强烈关注。

当时胡正在温州考察,收集当地资本主义的“复辟”材料,见报之后,他叫

秘书打电话给温州文联,提出要跟我公开辩论,同时索取我的讲演稿或讲演录音。文联的负责人一方面对乔木老关心年轻人的思想观点表示感谢,一方面又巧妙拒

绝了对方索取讲稿的要求。他说,朱大可这个人讲演从来不用讲稿,又谎称那天

山上停电,未能进行录音云云。对方无奈,只能作罢。当然,所谓的公开辩论,

也就不了了之。

在当时的语境下,文学小人物跟政治大人物的平等对话,实在只是一种真实

的虚构。不仅如此,任何反思的声音,都面临着夭折的危险。12月下旬,我应北大学生会之邀,出席该校首届艺术节,并再次作了有关中国电影的演讲,赢得学

生的热烈掌声。就在我演讲的现场,丁玲创办的《中国》杂志编辑牛汉和吴滨等人,向学生派送着该刊的终刊号。它的黑色封面,仿佛是某种不祥的预兆,向我

们预示着另一场风雨的来临。果然,短短数天之后,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突然爆发,文化界经过了短暂的复苏之后,再度回归了沉默。

以今天的尺度来看,我当时也就只能算是个初出茅庐的“理论文青”而已,

我的文章里出现了诸多偏颇失误之处,根本没有击中谢晋电影模式的要害。在我

的所有文论中,这篇东西只是中下之作,我甚至没好意思把它收进我的第一个文

集《燃烧的迷津》里,从而令许多读者大失所望。这篇两千字文的唯一价值,只

是抛砖引玉,触发了人们对中国电影的反思。有人认为,它的直接后果,是促进

了第三、第四代导演的退位和第五代导演的全面崛起。

在1987年,我又先后写了数篇长文,详尽分析谢晋电影的弊端,着重指出

他的“政治电影”的本质,就是过度迎合当时的政治强权的美学机会主义。他的

电影,不是讴歌女英雄春苗,就是讴歌忍辱负重的传统女性美德(《天云山传奇》和《高山下的花环》),这种随着政治时局变化而剧烈摆动的策略,就是谢晋成

功的最高秘密。虽然这些文章观点更为清晰深入,其水准远在文汇报的短文之上,却只能发表在一份地区文艺刊物上,它的模样,就跟火车上兜售的地摊刊物似的,根本无人关注。这场原本可以健康深入的文化争鸣,经过反复挣扎,终于夭折在

光线黯淡的1987年春天。

有人这样认为,由于我的批评,谢晋和上影厂从此一蹶不振。这种看法并没

有太多的根据。艺术家的衰退跟外部批评无关,而只能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总体

上说,80年代的人们对公开批评与反批评还很不习惯。谢晋本人通过《解放日报》记者采访,为自己高调声辩,这本来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因争论没有深化,谢

晋本人也未能抓住自我调整的契机,此后所拍的几部影片如《最后的贵族》、

《清凉寺的钟声》、《老人与狗》、《女儿谷》和《鸦片战争》,艺术价值不断

衰退,好像在蓄意验证我的预言。

另一方面,上影厂没有在争论中及时反思,反而讳疾忌医,大加围剿,以为

那样就以可以压制不同声音,结果日薄西山,终于由当年中国电影主力,沦为一

个毫无创造力的三流公司,至今仍然只能靠招募港台明星和政府拨款来苟延残喘。它的悲剧性命运,正是中国电影业大衰退的历史缩影。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五代导演不断推出好片(如《红高粱》、《黑炮

事件》和《霸王别姬》),声望日隆,迅速取代第三、四代导演,成为中国电影

的中坚力量。谢晋电影模式遭到了遗弃,而谢晋时代也无可挽回地拉上了帷幕。

在那些“保卫谢晋”的喧嚣过去之后,人们看见了历史的坚硬表情。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是这场争鸣的重要观察者和见证人,他以后在一篇

总结性长文中指出:“青年评论家朱大可对谢晋电影模式提出尖锐而又中肯的批评,持续数月之久的诸家辩论,无论对创作者本人或是论者、观众,都引发深省。检讨所及,远远超出谢晋电影本身,撼动了中国主流电影传统模式的稳定形态。”(《电影评论对电影创作的期待》)

谢晋的一生,无疑是展示旧式艺术家心路历程的橱窗。他先是在文革前拍摄《舞台姐妹》和《红色娘子军》,探求被压迫妇女的解放道路,而文革期间,迫

于政治压力,他又与谢铁骊联手拍摄革命样板戏《海港》和革命京剧《磐石湾》,也是样板戏影片中比较乏味的两部。文革后期,谢晋终于完成了自我改造和政治

转型,拍摄了以阶级斗争和打倒走资派为主题的四人帮电影《春苗》,这无疑是谢晋的倾心打造之作,也是他一生中拍得最成功的片子,由此成为文革影片的“最高样板”,他本人也随之成为江青文艺路线的劳动模范,这意味着他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内在的精神转型。而文革之后,他又在上影集团的庇护下,再度进行政治转型,拍摄了控诉文革的《牧马人》、《天云山传奇》和《芙蓉镇》。谢晋的墙头草电影系列,正是当时工具型知识分子的精神写照。

曾经有人在互联网上发帖指出,谢晋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比余秋雨更为典型,因此他比余秋雨更需要政治忏悔。我对此并不赞成。正如我从不赞成强迫余秋雨忏悔一样。文化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本,而不是作家的人格。忏悔是作家个人的精神选择,我们只能对此提出建议,却无权做出强求,否则就会沦为另一形式的道德暴力。这个原则在谢晋公案上同样适用。作为“四人帮电影”的重要成员,谢晋无疑应当有所反思,但他是否需要忏悔,则完全取决于他本人的道德选择。中国电影刚刚结束百年华诞的狂欢,我不想对此有所非议。重新书写20年前的往事,不是为了展开文化清算,而是为了保存正确的记忆。

作者说明:时过境迁,有些记忆已经模糊。尽管本人为此检索了部分文献资料,但叙事中仍有一些令人迷惑的缺环。若因此而造成某种讹误,则都是作者本人的责任。我尤其希望本案有关人士能够补充和纠正本文的错失,共同完成这一文化公案的真相陈述。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是以人的声音或乐器的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艺术。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有感化人心的力量。音乐艺术对人的意义不只是给人们精神生活提供的享受,而且还直接参与改造人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激活人的审美自觉。音乐艺术具有与其他艺术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音乐审美的核心是情感体验,审美即人所进行的一切欣赏美的活动,是审美主体自觉地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体验、联想、想像,分析、评判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反映现实的特殊性 音乐通过声音塑造音乐形象,来表现一定的情感,反映一定的现实生活,是音乐艺术显着的审美特征之一。从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来说,音乐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具有一定的内容。然而也不能否认,音乐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有其自身的特殊,因为它不是再现描绘客观生活过程和具体事例,而是音乐家情感的直接抒发和涌流。音乐反映生活是间接的,是音乐家对生活有了感受,让音乐把这种感情用音响表达出来,而不是去表现产生这种感受生活的本身。阿炳《二泉映月》抒写了他在旧社会长期痛苦的流浪生活的思想情感,人们可以从乐曲中体会到阿炳的凄凉身世,却不能听出在阿炳一生中具体所经历的事情。 二、音乐是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

音乐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音乐形象不占有空间,它是在时间中运动发展的;它不像造型艺术和美术作品那样在时间中持续不变,而是在时间中进行,通过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陆续显示而发展着,直到最后一个部分显示完毕之后,才为听者提供出作品的整个音乐形象。正象黑格尔所说:“听觉否定物质的静止状态和空间性,而声音随声随灭,又否定了本身,音乐就是这种双重否定中使人感受到物体内部的震颤,成为了一种符合内心生活的表现方式,耳朵一听到它,它就消失了,所产生的印象就马上刻在心上了,声音的余韵只在灵魂最深处荡漾,灵魂在它的观念的主体地位被音乐掌握住,也转入运动的状态。”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音乐才能对人的感情产生强大的震撼作用。 三、音乐长于抒情 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能够最直接和最强烈地抒发人的情感和情绪,无需通过其他任何中间环节,直接感动听众的心灵。音乐与感情的联系是最直接、最能激发和表现情感的,所以它是长于抒情的艺术。 四、音乐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音乐总是倾向于同其它各类艺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情况在其它艺术中,没有达到像音乐艺术所达到的那样高的程度。音响结构本身缺乏内容的单义性,这就决定许多音乐体裁中有的同绘画结合,有的同语言结合,有的同舞蹈结合,有的则同戏剧结合。在音乐教学领域借助绘画的视

恐怖电影的审美价值分析

恐怖电影的审美价值分析 恐怖虽自古有之,但成为审美形态却是在电影工业出现以后。大量恐怖电影的创制,表明人们开始主动地把恐怖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引言 近年来,在欧美和日本、韩国、泰国恐怖片大举侵占国内电影市场的同时,国产恐怖片市场表现的却是持续低迷,今年上映的国产恐怖电影,如午夜微博、枕边有张脸、笔仙2、咒丝,无一不是在“板砖与口水齐飞”的景象中落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输。 恐怖电影日渐浓厚的商业色彩和阴森可怖的镜头描述很容易让人忽视恐怖电影这一电影类型的美学价值。实际上,在从诞生至今的近百年时间中,恐怖片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创作模式和观影群体,其美学层面的价值探索已成了当下影视领域里一个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当下对于恐怖电影审美价值的文献分析多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对电影文本、镜头语言、故事结构等专业技巧分析;对电影主题所蕴含的社会人文价值分析;精神与心理层面的作用分析。 对于恐怖电影多角度的立体化的美学透视,可以让专业领域以外的人群对恐怖电影的独特魅力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而不是静止地停留于感官对于恐惧的肤浅感受。 主题 1.何谓恐怖电影 百度百科:恐怖电影是运用一系列表现手法,使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人内心恐惧的电影。《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恐怖片的定义是:一种气氛阴森、题材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立意使人毛骨悚然的影片。 新闻出版总署2008年2月份下发《关于查处“恐怖灵异类”音像制品的通知》,并对“恐怖灵异类”音像制品下了如下定义:以冤魂厉鬼、异性怪魔等异类非人为形象塑造,以奇异的幻想、离奇的梦魇谵妄为虚构手段,以恐怖骇人、惊悚阴森、离奇悬疑的超现实情节为故事题材,以追求惊惧恐怖的感官刺激效果为目的的音像制品。 2.恐怖电影的分类 在《纯艺术:恐怖电影》一书中,汪影将恐怖电影分为三个类别: 神怪恐怖片:包括吸血鬼影片、幽灵片、神鬼片、魔法片和僵尸恐怖片等,如《惊情四百年》、《第六感》。 心理惊悚片:此类恐怖片以恐怖气氛和悬念的营造为主要诉求手段,例如20世纪60年代由希区柯克执导的《精神病患者》、90年代的《沉默的羔羊》。 血腥砍杀恐怖片:这类影片中充斥着挥舞刀锯的杀人狂,他们让横流的鲜血铺染了整个屏幕,例如《德克萨斯链锯杀人狂》、《万圣节》等都是这个领域的典型作品。 3.恐怖电影的作用方式 恐怖片所呈现的视听图景主要诉诸于观影者的负面情绪,使观众在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状态下获得观影的快感。 恐怖电影通常运用杀人狂、变态狂、吸血鬼、各种怪兽等让人触目惊心的角色形象,在血腥、黑暗、苍白色调的渲染下,营造出阴森诡异、寒气袭人、压抑窒息的恐怖意境。 虚实相生是恐怖电影进行意境描述的独特形式,色彩运用上的明暗对比、人物场景的跨时空调度、人物关系的捉摸不定、场景氛围的紧张晦暗,都形成了观众在视听与心理上的双重冲击,画内画外皆可有无尽的回味空间。 4.恐怖电影的美学分析

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审美意义

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审美意义 发表时间:2009-06-26T14:38:34.077Z 来源:《戏剧之家》2009年3月第3期供稿作者:李海燕[导读] 舞蹈可以有无数的审美视角,每个视角可以有无数的审美层面,每个层面可以有无数的审美感受。舞蹈可以有无数的审美视角,每个视角可以有无数的审美层面,每个层面可以有无数的审美感受。首先让我们来认识舞蹈的三大基本特征:舞蹈的动态美、舞蹈的意蕴美、舞蹈的神韵美。一 舞蹈的动态及“动态美”。舞蹈作品是通过人们的肢体不断运动发展变化而形成的,舞蹈动作是否具有美的形态直接影响观赏者的审美心理,所以动态美是舞蹈美的首要条件。 其实大多数舞蹈作品是以生活的原型加以创作,是对生活美的一种升华,它将美的形态、感情高度浓缩并加以升华,因此产生舞蹈动态美的艺术魅力。 例如,在第三届中国“荷花奖”舞蹈大赛中的获奖作品《高原女人》,集中概括了高原地区女人勤劳、质朴的生活,舞蹈语汇洗练、形象与劳动生活相结合。捕捉到具有独特性格特征的舞蹈“动机”。那吹火、推磨、弯背、爬山等系列动作是生活中的原型,但是经过编导者依循舞蹈本体特性和美学观念,将生活中的事物和人的内在心态加以提炼、升华、扩大和美化。动作增强力度,加大幅度,构成特有的韵律和鲜明的人物特点,因此,令人感到恰到好处的“美之动态”。 双人舞《师徒春秋》通过师生的教与学,成功地塑造了师徒二人你教我学的动态形象,运用标枪作为道具来组织舞蹈,结构洗练、精确,是动态和技法的完美配合的必然成果,同时也触发人们更深刻地认识舞蹈动态的内涵。 二 舞蹈的意蕴及意蕴美。每一个舞蹈家创作作品时都以美化舞蹈语言为手段,塑造完整的具有性格特征的舞蹈形象,展示所表达的生动的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意义、观点、哲理等因素,并表达其美学观点及独到的审美意识。充分体现舞蹈家内心的情与理,这就是意蕴美。它是舞蹈美的核心,它决定了一部舞蹈作品的审美价值。因为人们都知道,舞蹈艺术是把具有节奏性、造型性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而形成,所以它不可能像歌唱家那样直接运用语言全面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舞蹈家是通过对生活美与丑的本质的理解和认识转换成一种带有造型性、节奏性的人体动作语言来体现他的内心情感,努力开拓和深化主题思想,尽力创造舞蹈美的深邃意蕴。意蕴美在舞蹈艺术中也称之为“浓缩的美”。它表达的方式受民族传统习俗所制约,尤其是我国的汉族,人们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是比较含蓄的,在舞蹈作品的表现上大都是以通过情节来表现一定的思想及内容,通常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强调对美的意蕴展示。同时也利用各种道具扩大和强化对感情的升华,强调舞蹈表情性,通过喜怒哀乐直接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如比双人舞作品《老伴》、《顶碗舞》、《旧事女人》、《踏歌》、《秋水伊人》等都有突出的展现,这些特点证实了意蕴美是有民族性格和审美特征的。在创作作品时每一位舞蹈导演都十分注意提炼为创作意蕴美而积极深化思想主题,从而被观众欣赏并接受。 三 舞蹈的神韵及神韵美。一部好的舞蹈作品有其鲜明人物个性与风格特点,也是动态美和意蕴美相互结合,共同演绎的产物,从而升华到另一种审美特性,这就是舞蹈的神韵。观赏者可以从整体舞蹈的艺术结构和舞蹈语汇中明显地感受其独特的神韵,那是一种出神入化、超凡脱俗的意象。《水中月》就表现出舞蹈外在的美姿,内在的灵气,妙韵的意蕴。这是一部诗化的作品,描绘了少女美丽、善良、纯朴的形象。作品以诗的情怀、诗的特质去抒发少女对生活的热爱,舞蹈语汇优美而富有内涵,其神韵可嘉。“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运动过程中,配合诗般的音乐,达到了一种恬淡、雅致、高远的意蕴。当然也只有这样的舞蹈艺术精品才能充分显示出舞蹈美的“动中有韵”,“韵中有情”,“情中有意”,“意中有神”的艺术魅力。 如果能够把舞蹈视为生命的艺术表现,舞蹈的审美就上升到最高境界。 如果把生命视为人体的舞蹈,生命的意义就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圆满程度。责任编辑李红梅

审美与艺术鉴赏总复习题

审美与艺术鉴赏总复习题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美育?美育包括哪两个方面? 2、柏拉图美育思想有哪些特点? 3、知、情、意与智育、美育、德育有什么关系? 4、谈谈席勒在美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历史评价。 5、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美育特点的理解。 6、孔子的美育思想有何特点? 7、朱光潜先生认为美育的功用包括哪三个方面? 8、如何理解美育的功用? 9、美育实施的三个主要方面是什么? 10、景观美学与景观设计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1、美育强化素质教育的作用有哪几个方面? 12、作为素质教育的美育塑造怎样的人? 13、谈谈作为素质教育的美育与政治教育之差异。 14、为什么要“以美育代宗教”? 第二章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 2、关于美学研究对象有哪几种倾向性意见?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3、美学有哪些基本范畴? 4、如何理解崇高与悲剧的关系? 5、美感有哪些特征? 6、审美趣味包括哪些方法? 7、美感包含哪几方面的心理因素? 8、如何理解知觉和表象的联系与区别? 9、如何理解想象和联想的关系? 第三章思考与练习 1、关于艺术主要有哪些分类方式? 2、各类艺术的基本特征分别是什么? 3、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4、中西方对艺术的本质有什么不同认识? 5、艺术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6、如何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7、形式美的法则主要有哪些? 8、如何理解艺术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9、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10、如何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本质?

11、艺术鉴赏过程中的对主体修养的要求有哪些? 12、如何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第四章思考与练习 1、以你熟悉的两幅作品谈谈中西绘画的区别。 2、以你熟悉的作品说说绘画的艺术语言。 3、以你熟悉的作品谈谈绘画艺术的欣赏方法。 4、以一幅西方古典油画为例,分析西方古典油画的艺术特征。 5、以一幅西方现代油画为例,分析西方现代油画的艺术特征。 6、以你熟悉的古代人物画为例,谈谈中国水墨画的艺术特征及艺术价值。。 7、以你熟悉的古代山水画为例,谈谈中国水墨画的艺术特征及艺术价值。 8、以你熟悉的古代花鸟画为例,谈谈中国水墨画的艺术特征及艺术价值。 9、以你熟悉的一幅现代中国画为例,谈谈中国画创新的艺术价值。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 1、以你熟悉的作品谈谈雕塑的艺术语言。 2、以你熟悉的作品说说雕塑的艺术特征。 3、以你熟悉的作品谈谈雕塑艺术的欣赏方法。 4、以一件雕刻作品为例,说明中国人的审美与哲学观念的联系。 5、试举例分析中国雕刻的传神风格。 6、试举例说明中国雕塑是怎样利用自然环境达到最佳艺术效果的。 7、试举例分析古希腊雕塑的惟美倾向。 8、罗丹雕塑艺术的特征是什么?举例分析。 9、为什么说马约尔开辟了现代雕塑的新路?试以《“地中海”女坐像》加以说明。 10、举例谈谈亨利·摩尔的雕塑风格。 11、试分析一件西方现代雕塑作品。 12、举例简析西方现代雕塑与传统雕塑的区别。 13、根据你的体会,怎样才能品味出雕塑艺术之美?举例说明。 第六章思考与练习 1、以你熟悉的作品谈谈建筑的艺术特征。 2、以你熟悉的作品说说建筑的艺术语言。 3、以你熟悉的作品谈谈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 4、分析一件西方古典建筑作品的艺术风格。 5、以故宫为例分析中国建筑的风格特征。 6、分析一件现代建筑作品的风格特征。 第七章思考与练习 第一节 1、什么是工艺美术? 2、工艺美术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3、工艺美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贾樟柯电影分析

《小人物---大世界》 ------浅谈贾樟柯电影 很喜欢贾樟柯的一句话:“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从《小武》到《二十四城记》贾樟柯用独特的艺术视角,诠释了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在变革的冲击下的小人物的坎坷命运。贾樟柯用犀利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曾经我们很熟悉却又有些陌生的画面,勾起了我们心灵对历史某一瞬间定格的触动。在好莱坞商业大片充斥全球的今天,电影更多的是扮演娱乐化功能以及在娱乐背后的经济逻辑。为了票房,很多商业化电影套路视乎异曲同工:名气演员+奇观。电影更多的是在人为造梦和制造浪漫。电影发展到今天,现在的电影逻辑的形成有它的合理性,但是,是不是电影发展的合理化道路值得商榷。电影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文化具有多样性,电影也应该具有多样性,商业电影的存在很有必要,但是,艺术电影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冲击下,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似乎越来越小,很多对艺术电影有着执着追求的导演也开始涉足商业电影,在电影工业化流水线生产之后,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艺术电影由于很强的作者个人色彩,在影片的表现上有很强的主观性影响了关注对影片的解读,更重要的是在紧张的生存环境下,观众似乎也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探究电影作者的表现意图。不过,我觉得艺术电影的存在很有必要,无论是从电影文化的多样性上讲还是从艺术电影的思想性上来讲。 电影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个舶来品,幸运的是电影的一产生便很快传入中国。中国电影在起步上没有落后。在好莱坞强势电影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尤其是作为新生代的年轻人更愿意看好莱坞商业大片。中国的电影商业化趋势迅速扩张,从陈凯歌的《秦颂》到张艺谋的《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及冯小刚的《夜宴》《集结号》,投资越来越多,明星阵容越来越强大,影片的过分宣传越来越严重。商业化大片似乎成了中国目前电影的主流。但是,一个人的出现令我们眼前一亮,他就是贾樟柯。出生在山西汾阳的贾樟柯把他个人的生活体验以及对现实的思考搬上了电影的银幕,他把电影的功能恢复到电影诞生之初的记录和再现。只不过贾樟柯的电影不是单纯的记录和再现,而是,有结构的以独特化的视角去剖析时代的变化。从《小武》到《二十四城记》贾樟柯在艺术化道路上走了12个年头,在商业化电影充斥我们眼球的今天,贾樟柯能够顶住票房失利的压力坚持自己的电影理想一步步走到今天确实让人敬佩,

谈舞蹈的审美特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b13118827.html, 谈舞蹈的审美特性 作者:吴畏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4期 摘要: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直观的动态的舞蹈形象,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关键词:舞蹈;审美;形象 中图分类号:J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2-0085-01 有人把舞蹈与音乐共同归为“表情艺术”一类,这说明舞蹈与音乐都是以抒情性为主要审美特征的艺术。事实上的确如此,舞蹈的抒情性确实是显而易见、不容置疑的。对此,古今中 外的许多艺术家们都已经达成共识。我国汉代的《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把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与手段分为语言感叹歌唱舞蹈四种,这四种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层层递进的,舞蹈虽然是“无声的艺术",但它却“此时无声胜有声”,超过所有的语言,成为人类表达情感的最高级方式与最后手段。这其中的奥妙,是值得认真玩味与体悟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舞蹈艺术作品强烈的抒情性就是最为有力的证明。例如《红绸舞》所抒发的热烈欢快之情,《荷花舞》所抒发的奋力拼搏之情,《罗密欧与朱丽叶》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玉卿嫂》所抒发的爱之悲情,《残春》所抒发的对人生的婉情……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舞蹈艺术的抒情性审美特征,来源于它的本质属性与特殊手段,它通过舞者的形体动作的力度强弱、节奏快慢、幅度与能量大小等等方式,表现出人的丰富复杂、细腻深刻的内心情感。 由此可见,舞蹈是由内在的心动、情动去驾驭外部的形动、体动的,舞蹈的人体,是由内心驾驭的人体;舞蹈的心灵,是由人体外化的心灵。身心一致,表里统一,形体与心灵水乳交融.便构成了舞蹈艺术抒情性的特殊审美特征。 明确了这一点,舞蹈表演就必须以抒情性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把情感作为一条表演中的贯穿线,达到情感表现的至高境界,收到“以情动情"的最佳艺术效果。可以说,舞蹈家与“舞蹈匠”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有情与无情。 形象性也是舞蹈艺术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论贾樟柯导演的现实主义风格

试论贾樟柯的导演风格 【摘要】:贾樟柯是中国电影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他独特的电影风格成为国内电影的另类,但在国际上备受推崇,其作品在国际主流电影节上屡获大奖,成为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一张崭新的名片。文章阐述贾樟柯个人生活经验对他的艺术倾向的影响,并结合巴赞纪实美学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理论对贾氏电影风格做了概括分析。 【关键词】:贾樟柯电影人文关怀纪实美学 【正文】: 1998年,因为一部叫《小武》的电影,全世界知道了中国有一个叫贾樟柯的导演,多年以后,当初的影坛新秀如今已是中国电影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十多年中拍摄了“家乡三部曲”、《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等多部影片,并屡次在国际电影节斩获大奖。他的电影不同于中国其他主流电影,他用镜头客观的记录着平民的生活,处处都有着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法国著名导演卡恩说:从1998年的《小武》开始,世界观众因为贾樟柯的电影开始了独特的了解人性之旅,他的目光和现实相交织的时候,总能有闪电般的发现,贾樟柯的电影清晰地描绘了人类近十年的遭遇。贾樟柯电影中人文关怀和纪实风格成为他与众不同的个人标志。 一、人文关怀 中国电影届对导演“代”的划分由来已久,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导演已经到了第六代。而早在1992年胡雪杨就迫不及待地宣告“89届五个班的同学是中国电影的第六代工作者”。 ①主要代表诸如张元、贾樟柯、王小帅等。整体来说,第六代导演风格较相似,边缘人物和题材,独立制作等,因为都市生活经验和县城生活经验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同样作为第六代导演,出生、成长于山西汾阳县城的贾樟柯与其他第六代导演有很大不同,他非常正视和珍惜自己的农村生活经历,甚至戏称自己为“电影民工”。在“文革”中贾樟柯的父亲因为出身问题被下放到农村小学当老师,至今许多亲戚都是乡下,农业背景对他的价值取向影响极大,因此它的电影中主要是讲述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故事。如使他声名鹊起的“故乡三部曲”是以故乡汾阳为背景,展现了小城镇的风貌和漂泊无依的青春记忆;《世界》虽然场景是在都市,但关注的对象依旧是从故乡走出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二十四城记》则记录了几代工人的悲欢离合。 因此可以说,贾樟柯的作品更多地是他自己的人生经验的影像表达,在《小武》、《站台》等作品中,可以看到导演曾经的生活体验,小武的原型是贾樟柯青年时的玩伴,而贾樟柯曾经走穴跳芭蕾舞,这成了《站台》的灵感来源。在这些小人物的背后,是中国九亿的农民,之所以说他充满了人文情怀,是因为他将电影真正做成了平民电影,用艺术的手法还原了真实的生活,刻画了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如在《小武》中,他用波澜不惊的叙事方式和故事情节,充满人文关怀的态度,讲述了一个小城镇发生的故事,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陆小城镇的面貌。小武虽然是个小偷,但他身上仍然有着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他对父母孝顺,对女友体贴,对朋友仗义,然而在残酷的现实中,这些良好的品质并没有换回他所期待的结局。影视作品中“小偷”的形象很多,《偷自行车的人》、《十七岁的单车》等均有涉及,但却并没有对他们进行身份的认定,而《小武》则不一样,《小武》中多次出现身份证,是想告诉观众,在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变换着身份,只有小武一直坚守自己过去的身份。这里我们看到了导演对小武身份定位与认同。 法国《电影手册》分析《小武》时指出:“他们(贾樟柯和王宏伟)创造了当代中国电影中最不可能的角色:一个可笑、消沉的家伙,又很天真,随时会受到伤害,经受各种考验,他是这部充满智慧和欲望的电影里的一个理想人物。这个小伙子在任何时候都显得很理解那些悄然而来的变化,这种态度非常令人感动,但他仍然会被这些边变化所淹没。”②即便这

艺术与审美 第八章 舞蹈简体

艺术与审美第八章舞蹈 中国舞蹈的艺术特征 中国当代舞蹈的历史背景 1*中国舞蹈的艺术特征,.2*中西舞蹈交汇的特点。3*中国舞蹈的现在和未来。 当代中国舞蹈在新中国创立之初的时候,却没有直接的,动态性的参照。国际形势,两大阵营对立,冷战让中国舞蹈不能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仅有的影响就是苏联,但是不过就是十年而已 20世纪初西方创造了现代舞,把舞蹈艺术推向了抽象表现主义的道路 20世纪中期中国创造了中国舞蹈,具有中国当代独特审美样式.两者研究价值等同! 中国舞蹈有很悠久的历史,却没有直接的,动态性的参照。 中国舞蹈的当代的复兴,是处在一个封闭也是被封闭的状态下。 中午到的礼乐结合性 中国舞蹈又不同于其他国家舞蹈之特色。 中国一支舞蹈,就是一个故事。舞蹈表现积极有明确主题,讲究结构完整、突出人物、还具有较强的宣传意味。 讲究技巧,讲究专业能力,注重服装、舞蹈的华丽。 从审美的角度概括中国舞蹈: 礼乐结合性叙事性技艺性 礼乐结合性 礼为天,乐为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互为对应,缺一不可!礼乐结合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根本之道! 春秋之前,舞蹈《六代乐》

礼是按等级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乐包括乐诗舞,既艺术总和 《史记乐书》: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祭祀天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含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 中国舞蹈的叙事性 中国舞蹈编导具有高超叙事能力使中国舞蹈具有特殊艺术特性。 苏联影响虽然只有五年,但是影响深远,这五年,苏联派来了,查普林,古雪夫, 戏剧芭蕾创作主力,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姓名:周晓鸣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美学 指导教师:朱寿兴 20070401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 研究生:周晓鸣导师:朱寿兴教授专业:美学 研究方向:文艺美学年级:2004级 中文摘要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无论是从电影理论的讨论,还是从电影生存现状来看,学术界对电影的本体和电影的艺术形态问题,还没有达到本质性的认识,电影艺术的创作实践则在“作者论”艺术电影与“大众化”商业电影之间不断修正,不同的电影观促成了不同的实践和结果,任何的偏离都可能造成了电影与观众关系的错位,造成了电影对大众的无意疏离。因而我们必须对电影审美特征进行再认识,促使电影艺术本体的突显,既保持其艺术品性,又保留其具有娱乐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现代文化价值。 本文立足于电影本体,探析电影媒介的艺术特征。作为电影媒介的影像,具有“实录现实”和“审美现实”的双重特征,是对现实物象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二维平面的影像具有空间转换和时间交替的暗示功能,形成二维平面的三维效果,并转化为四维时间中延续的视觉幻像,形成一种既具有空间性又具有时间性的时空幻觉;影像作为艺术符号,其表意特征在指义的直观、具象性和表义方式的肖似性与抽象性统一、直述义与含蓄意并存。 并将电影与其他艺术样式进行比较以寻求电影艺术之特质。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电影的主要艺术特征表现为银幕时空的复合性和银幕空间的外向性,影像包孕现实的实录性及虚幻的在场性。“以实写虚”表现手法、本真性的表演,具象性、直观性的形象呈现也是电影艺术所具有的特性。电影以其所独具的具像性、直观性、多元素复合性,以及由多级表意生成系统构成的复合审美空间,与影像审美信息的单向性传递,共同决定了电影艺术审美接受活动的被动性、当下性、综合性和流动性的特征。 电影是依靠物质机械、受技术机制影响最深的现代艺术样式,技术因素在电影的美感生成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特写与剪辑技术具有重要的表意功能,能够把事物从日常生活的背景中以特殊的方式突现出来,将物自体变成现象,使世界现象化,产生丰富审美意味的具象。场面调度通过对摄影机机位和拍摄角度的调控,意化现实,使画面具有象征意义和审美内涵;场面调度还可以通过单纯化、特殊化等超常规方式创造出表现性的造型,突出空间的象征意义,丰富画面的内在神韵。在电影作品中,光影技术不仅是叙述工具,还是感觉、气氛的营造者,光线以其特有的象征和表意功能,使影像表现出某些寓意和意韵,使画面哲理化,形成画外之意、韵外之致;声音技巧的运用可以进一步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通过同期音和非同期音与画面形成对比、对位的关系,表现画面所没有的深层意蕴,产生隐喻、象征艺术效果。数字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运用,替代了镜头前的表演者,生成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蹈是人类生命中最为重要、最活跃、最充分直接的 情绪,是人类历史上最基本古老的艺术,它表现了人肢体运动的艺象美。歌舞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舞蹈同人类其他进步文明一样,都是社会发展的表现。舞蹈不是一种仅仅靠身体来表达情意的形式,而是通过与音乐节奏结合组成的种文化艺术,我们的一切情绪如喜怒哀乐都可以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是一种既通俗又高雅的艺术。舞蹈表演通过肢体语言的变化、节奏音乐的渲染和情感因素的融入来完成艺术的展现。舞蹈表现人的内在情感、理想、思想等方面,它以内在的心动、情动去驾驭外部的形动。舞蹈和舞蹈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舞蹈艺术本身得以产生舞蹈审美。审美特征是体现一部舞蹈作品艺术高低的重要标准,要求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紧紧把握住独创性这一点,在选取舞蹈题材和主题上标新立异,同时还需要加入抒情性因素,带给观众生动形象的舞蹈欣赏。 1情感美情感作为一切艺术的共同审美特征,早已被人们所认 知。而舞蹈作为艺术中的重要一种,情感自然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事实的确如此,舞蹈美千真万确是舞蹈艺术的重要审 美特征之一。许多舞蹈艺术精品充分而有力地证明了这点,例如,舞蹈《红绸舞》表达了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的欢欣鼓舞之情;舞剧《红楼梦》表达了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真挚、复杂、曲折、悲剧的爱情……不胜枚举。因为情感性的存在,可以让人从欣赏舞蹈的过程中尽情感知舞蹈所蕴含的美感。舞蹈艺术的创造主要是结合人们日常的感进行的创作。它来源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主要是通过人体动作来对其情感进行充分表达。舞蹈艺术情感美的审美特征,要求所有舞蹈创编人员,满怀激情地选择富有情感含量的题材,从而创作出含情量极高的舞蹈作品。由此可见,情感美的审美特征对于舞蹈艺术而言,是何等重要。 2独创美独创美赋予舞蹈作品一个独立可行的空间,无论是题材

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美育功能

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美育功能 影视艺术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摄影机摄像而由银幕或屏幕显示出来的一种多元素构成的综合艺术。它吸取了各门艺术在千百年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艺术精华并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成为影视自身的艺术特征。而且,它们融合得如此紧密,甚至成为影视艺术不可缺少的成分,影视艺术离开了其他各门艺术,就不成其为艺术了。同时,影视艺术的综合性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超过了其他艺术。 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审美特性又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可以说,对科学技术的直接依赖是影视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鲜明标志之一。没有光学、电学、化学、材料学和机械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影视艺术的产生,而且,影视艺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以及立体电影,球形电影,多画面电视等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科技的发展还导致影视艺术的美学思潮和流派的嬗变。如本世纪50年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的诞生,就与当时的小型摄影机和高灵敏度的录音设备的出现密切相关,因为它为现场实景的拍摄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再如变焦镜头的发现使以巴赞为代表的长镜头电影美学理论能够

勃兴,电脑的运用给当代科幻片带来生命力等等。因此,技术手段不仅是影视艺术的物质基础,而且是影视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 影视艺术是多片种、多形式的艺术,一般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四大类,而每一类别又有多种形式。不同的片种和形式各有不同的审美要求,但又都有一些共同的审美特征,这些特征是: (1)直观视象性。 影视艺术主要提供的是由银幕或屏幕所显示的直观视觉形象,“看”是影视观众的最基本的心理要求。影视艺术所要表现的一切东西,包括思想、情感、梦幻等等,都应该转化为可见的视觉形象,为了不破坏“可见性”,人物对话语言(比起戏剧)都应压缩,高度精练。这是因为影视艺术是与摄影分不开的,而摄像机所处理和完成的仅仅是世界的“象”(包括未经改动的客观物象和经过选择、加工、改造过的物象),即影视艺术的主要材料就是物象的真实纪录,因而,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才明确地指出“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电影的存在是由于画面的不可替代的必要性,由于电影的视觉特性绝对要比电影作为思想或文学容器的性质更为重要。”

电影审美特征

电影审美特征 一、个人化的叙事策略 “个人化”这一概念,滥觞于日本的“私小说”创作,它是一种无视社会意义、专写私生活、敢于自我暴露的写作。是在现代主义哲学思想活跃,“反传统情绪、个人主义思想,为之弥漫。一般人由关心国家变为关注自我,由国家主义转为‘沉潜的个人主义’”的社会思潮下,某些对自身处境不满、对社会极端失望的作家的产物。笔者之所以借用“个人化”这一概念,是因为“第六代”的叙述艺术,与小说界的“个人化”写作很类似。 “个人化”叙述的特征首先是,放弃“社会代言人”的角色,回归个人的叙事状态,远离公共话语和宏大叙述,而面向个人的狭小生活。“第六代”的作品从《头发乱了》,到《北京杂种》、《小武》、《长大成人》、《苏州河》、《月蚀》、《阳光灿烂的日子》、《非常假日》、《蔓延》……无不如此。青春的困

惑、成长的烦恼等存在主义意义上的精神状态,成为影片中作为主人公的个人化叙述的中心话语,虽然在这些作品中有社会因素存在,但那不过是作为故事的背景而已。在他们的作品中,尽管有很多对社会阴暗现象的揭示,但叙述者并不以“代言人”的口气,而只是一种“平民当事人”的个人化讲述 与宣泄。其次,是叙述中总有纪实与自传的叙述框架。影片主人公多是在焦虑和失落中茫然而行的少年或青年,他们的故事在大众心目中几乎无足轻重,但由于导演与作品的主人公在年龄、经历、命运方面往往具有相关性——如姜文,在《日光灿烂的日子》中,干脆找一个酷似自己的“小姜文”,以示与自己经历的相关——人物形象便不仅是解 读影片的显形符码,还成为解读导演的隐形符码,因此有理由认为“第六代”电影具有纪实与自传的叙述性质。再次,是“第六代”多不采用“第五代”所擅长的影像象征、暗示等寓言模式。而善于采用直截了当的内心独白方式,表现某种敢于抗争的、玩世不恭和任性的、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在这个意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复习课程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与欣赏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从古埃及大漠中的金字塔、罗马庞培城的斗兽场到中国的古长城,从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圣洁高敞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到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眩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无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1.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1)建筑艺术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实用性、群众性、耐久性。所谓实用性,即是说,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看”。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举行纪念仪式时人流活动的具体要求。其它各类艺术,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即是说,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试想,一座通风不良、噪声震耳、光线幽暗的车间,打扮得再花哨,也不会引起工人的美感;一座华贵高大的楼房,如果风一吹就要倾倒,那么色彩无论怎么鲜艳,多姿多彩,住在这座楼房里的人也不会觉得它美。相反,如果实用功能处理得好,往起来很舒适,即使外形简单一般,也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即使是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比如展览馆、歌剧院、大会堂、高级酒店、园林,如果用起来让人别扭,也会被认为“华而不实”。建筑的实用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而艺术性中也常常包含着实用性。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还表现在它的群众性上。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可以不听音乐,不看戏剧,不欣赏画展,不读小说,但却不可能不住住宅,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另一表现是在于它的耐久性。建筑是巨大的、造价可观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灾和战争破坏,它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遗志或丢失,事实上成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纪念碑。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决定了建筑物具有纪念性。比如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广场、巴黎的铁塔、中国的万里长城、非洲的原始村落,还有数不清的古城市。古村镇,当初并不是为了纪念而专门建筑的,但是到了后来,却成了纪念性很强的古迹,成为人们欣赏的历史文化了。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建筑与工艺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区别。”英文“建筑”一向本意为“巨大的工艺”。前面已经说过,建筑同工艺一样是从实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仅有实用又是不够的,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件。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往往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给予加强,有的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雕塑、绘画(主要是壁画)、园艺、工艺美术以至音乐都能融合到建筑艺术中去。比如欧洲古典建筑中的雕刻、壁画就是当时建筑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去掉了这些东西,那么这些建筑也就黯然失色了。再比如,中国的古代建筑是群体取胜,造成群体序列的性格和序列展开的效果,也往往要依靠这些附属的艺术,如华表、石狮、灯炉、屏障、碑喝等,单独的古建筑也常用壁画、匾联、碑刻、雕塑来加以说明。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了建筑具有一定的艺术综合性,具有鲜明的审美功能性。自古以来,人类花费在非实用方面的财富和这方面的创造是相当惊人的。尤其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把建筑的美肴重,有时甚至超过实用价值。 日本在爱知县甚至建造了一座别致的音乐桥。这是一条人行便桥,全长仅31米,宽两米,桥两侧栏杆装有109块不同规格的音响栏板。过桥的人,只要拿起水槌,轻击栏板,不管你懂不懂音乐,会不

贾樟柯电影风格

论贾樟柯电影的记录性手法的运用 贾樟柯,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东方早报网评这样写过:一个来自中国基层的民间导演,追求影像“对现实表象的穿透力”。他特立独行,用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他直言批评当代中国电影缺乏对真实生命的关注:第四代执著于伦理道德,第五代迷恋于历史寓言,第六代在都市摇滚里陶醉、在中国电影集体向好莱坞投降、沉沦于虚无缥缈的非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候,贾樟柯对中国现实的强烈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 他的诸多作品如站台,天注定,海上传奇,二十四城记,三峡好人,世界,小武,任萧遥等影片,都通过长镜头的运用来表现电影的艺术性。那么什么是长镜头呢?长镜头是和蒙太奇相对而言的,不同的导演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巴赞称它叫景深镜头,因为把不同的空间用一个镜头连续地不间断地拍摄下来,需要较大的景深。也有人认为,一个镜头时间较长就是长镜头,长镜头的特点是:1,可表现事件的真实过程,真实性强,不像蒙太奇那样可以骗人;2,一个镜头里可以表现出多意性或不确定性;3,多以运动摄影的形式出现;4,一个镜头的时间比较长。 有一个连续镜头足以说明《站台》中这种长镜头的制作风格。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崔明亮和他的恋人尹瑞娟一起站在老城墙的顶上。在这个持续了三分半钟的镜头中,开始就是一个超长的镜头,两人向摄像机方向走来,摄像机再慢慢用全景跟拍他们直到两人在城墙上停下来,临近摄像机说话。明亮最后问瑞娟他们俩能不能算一对恋人。明亮得到的回答模棱两可,两个人接下来继续沿着城墙走,这一次则走出了镜头。在大部分镜头里,当两个人停下来说话的时候,镜头前景全是巨大的砖墙几乎占据了银幕的一半。墙后,两个人物交替地来回走动,其中一个隐身在镜头前景中城垛墙的后面,而另一个则在镜头构图的右边,斜靠在和城垛垂直的墙上。在精心设计连续变化中,两个人换了四次位置,每一次都是同一个位置,右边那个斜依着,另一个则在左边隐没在墙的后面。在换位置的时候,两个人偶然会有几秒钟都消失在墙的后面,因此整个构图就很像一幅完全抽象的静物照。 贾樟柯自嘲为一个“来自中国基层的平民导演”,这是他非常特立独行的艺术追求与思想境界。他总是试图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社会层面带给观众,也包括记忆中的七十至九十年代的中国。就我看来,《站台》是贾樟柯迄今为止最出色的一部电影,影片通过时代的变迁传达出太多复杂的情绪,而贾樟柯的长镜头电影美学也在影片中得以完美的呈现。在那个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段落中,长镜头沉稳地记录着一切,城墙上的二人世界也不再是温馨和甜蜜。尹瑞娟和崔明亮一人一句,一对一答,一出一进,呈现出一种情感上的疏离,也预示着两人今后很难聚合在一起!

舞蹈的审美特性论述

一、舞蹈的动律美 舞蹈通过其特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丰富的艺术情感和认知力,其承载了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鲜明的展现出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这里提及的独特艺术形式实指动律,动律是舞蹈艺术的灵魂,是区分不同舞种和艺术风格的核心标志。而动律美则是舞蹈艺术的审美价值。动律是舞蹈艺术的内在灵魂,通过富有节奏感的形体动作来展现出舞蹈艺术的魅力。舞蹈艺术并不是日常生活中毫无规律性的形体动作,由于这些动作没有进行艺术处理,所以无法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舞蹈中的节奏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与人的形体动作相互的配合,并植入富有韵味的动律美,才成为了舞蹈艺术的核心。简言之,在舞蹈中通过个体的形体动作来营造出节奏感,例如腰、四肢等,与此同时还要在节奏中植入动律才能构成完整而又富有审美性的舞蹈艺术。而动律美则是随着肢体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加以韵化,这里所说的韵化是指舞蹈艺术中以基本的形体动作为基础,再融入多变的动律,把音乐、表情以及动律三者完美的糅合在一起,给人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享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得知舞蹈艺术的动律美不仅要借助人的形体动作来诠释出舞蹈的内涵, 还要舞者对配曲的主题内涵以及其中的思想情感,通过自身的表情变化和肢体动作生动的演绎出来。因此,舞蹈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充分的体现了舞者对外界事物的客观认识,并把这些认知进行加工使其富有美感。舞蹈艺术的动律美是我国每一个民族的舞者共同追求的审美境界,例如藏族的舞蹈艺术,舞者会利用服饰的袖子跟随者肢体动作的转变而勾勒出美的意境,把藏族的文化风以及由内到外的艺术美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试想一下,如果舞者没有充分的理解舞蹈中的美与精神,那么不论舞者的肢体动作和节奏如何的出彩,也难以呈现出舞蹈中审美内涵,这也就不能称为是舞蹈艺术了。另外,动律也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舞蹈的表现艺术,例如在我国壮族极为流行的采茶戏中,舞者就把采茶过程中的肢体动作与全脚等步法相结合,即使是在舞台的表演中也把采茶时的形态摸样形象的营造出来了。 二、舞蹈的整体美 舞蹈造型是舞蹈整个舞台艺术的有形表现,特别是新时期的舞蹈艺术,尤其要结合舞台的灯光、音效、舞美等,使整个舞蹈形成一个整体,通过舞蹈队形的变化,形成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舞蹈造型是遵循一定审美要求的过程,从整个舞蹈构图来看,有分散集中、平衡整齐与多样统一等几种分类:分散集中是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整体风貌,分散的造型使得舞台饱满,而集中造型则起到特写效果;平衡整齐也是新时期舞蹈审美艺术的基本要求,节奏鲜明,动作和谐,舞蹈演员以舞蹈中心进行扩散,保持整个舞台的平衡,使得观众形成稳健协调的观赏效果;多样统一则要求舞蹈艺术具有创新要素,敢于打破常规,形成富有时代意义和个性特点的舞蹈造型,形成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 三、舞蹈的灵魂美 情感要素是舞蹈审美艺术的核心灵魂,有了舞蹈的动作编排和造型设计,更加要突出舞蹈艺术的情感需求,犹如一盏华丽的灯,释放五彩斑斓的光芒。舞蹈艺术在进行舞蹈编排之前,一定要对舞蹈的主题思想进行了解,从舞蹈所要表达的主旨基础上,进行情感的释放和身体的舒展,才能通过自己的动作造型真实的反应舞蹈所要体现的深度和广度。舞蹈什么艺术的情感要素,不是舞蹈者个人的情感要素,而是所有的舞蹈演员作为一个整体所体现的一种思想或者一宗心情,舞者在进行角色转换以前要进行个人的情感转化,用角色感情来实现舞蹈审美艺术这一创作过程。例如舞蹈《巴黎圣母院》表达的是艾丝美拉达受刑中的苦痛和忧伤,而舞蹈动作使用夸张的艺术形式,通过融入舞者的感情,仿佛自己就是受刑中的艾丝美拉达,悲伤的情感自身体流露出来,才能有效的感染观众。 四、舞蹈的内涵美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应是在真正切入到人的生命精神状态之中,准确地把握并开掘人的深层心理变化,深刻地呈现出人的特定生存状态的作品。舞蹈创作的价值领域是审美活动,而这

论电影艺术审美特性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论电影艺术审美特性 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层次:专升本 学号:102111570012 姓名:李晓彤 指导教师:刘云老师 2013年9月 21日

华中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研究”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无论是从电影理论的讨论,还是从电影生存现状来看,学术界对电影的本体和电影的艺术形态问题,还没有达到本质性的认识,电影艺术的创作实践则在“作者论”艺术电影与“大众化”商业电影之间不断修正,不同的电影促成了不同的实践和结果,任何的偏离都可能造成了电影与观众关系的错位,造成了电影对大众的无意疏离。因而我们必须对电影审美特性进行再认识,促进电影艺术本体的突显,既保持其艺术品性,又保留其具有娱乐功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其现代文化价值及其意义。 2.选题研究的内容: 一、作为电影艺术媒介的影像之特征 (一)电影影像的审美物象性 (二)电影影像的时空幻觉性 (三)电影影像的符号表义性 二、电影艺术之特质 (一)电影艺术与绘画艺术之比较 (二)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之比较 (三)电影艺术与语言艺术之比较 三、电影艺术接受活动之特点 (一)审美感受的被动性 (二)审美感知的当下性 (三)审美感知的综合性 (四)审美接受的流动性 四、电影艺术与现代技术的不解之缘 (一)特写、剪辑与现象之美 (二)场面调度与意象之美 (三)光影、声音与韵味之美 (四)数字技术与“超真实之美” 五、电影艺术的审美文化意义 (一)电影艺术的大众文化性 (二)电影艺术的娱乐意义 (三)电影艺术的文化仪式性 (四)电影艺术的美育作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