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解答题单元培优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解答题单元培优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解答题单元培优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解答题单元培优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解答题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 轴对称解答题压轴题(难)

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为x 轴负半轴上的点,B 为y 轴负半轴上的点.

(1)如图1,以A 点为顶点、AB 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Rt ABC ?,若2OA =,4OB =,试求C 点的坐标;

(2)如图2,若点A 的坐标为()

23,0-,点B 的坐标为()0,m -,点D 的纵坐标为n ,以

B 为顶点,BA 为腰作等腰Rt ABD ?.试问:当B 点沿y 轴负半轴向下运动且其他条件都不

变时,整式2253m n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3)如图3,E 为x 轴负半轴上的一点,且OB OE =,OF EB ⊥于点F ,以OB 为边作等边OBM ?,连接EM 交OF 于点N ,试探索:在线段EF 、EN 和MN 中,哪条线段等于EM 与ON 的差的一半?请你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答案】(1) C(-6,-2);(2)不发生变化,值为3-3)EN=1

2

(EM-ON),证明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作CQ ⊥OA 于点Q,可以证明AQC BOA ?,由QC=AD,AQ=BO,再由条件就可以求出点C 的坐标;

(2)作DP ⊥OB 于点P ,可以证明AOB BPD ?,则有BP=OB-PO=m-(-n)=m+n 为定值,从而可以求出结论2253m n +-3- (3)作BH ⊥EB 于点B ,由条件可以得出

∠1=30°,∠2=∠3=∠EMO=15°,∠EOF=∠BMG=45°,EO=BM,可以证明ENO BGM ?,则GM=ON,就有EM-ON=EM-GM=EG ,最后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就可得出EN=1

2

(EM-ON). 【详解】

(1)如图(1)作CQ ⊥OA 于Q,

∴∠AQC=90°,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AC=AB,∠CAB=90°,

∴∠QAC+∠OAB=90°,

∵∠QAC+∠ACQ=90°,

∴∠ACQ=∠BAO,

又∵AC=AB,∠AQC=∠AOB,

?(AAS),

∴AQC BOA

∴CQ=AO,AQ=BO,

∵OA=2,OB=4,

∴CQ=2,AQ=4,

∴OQ=6,

∴C(-6,-2).

(2)如图(2)作DP⊥OB于点P,

∴∠BPD=90°,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D

∴AB=BD,∠ABD=∠ABO+∠OBD=90°,∵∠OBD+∠BDP=90°,

∴∠ABO=∠BDP,

又∵AB=BD,∠AOB=∠BPD=90°,

?

∴AOB BPD

∴AO=BP,

∵BP=OB-PO=m-(-n)=m+n,

∵A ()

23,0-, ∴OA=23, ∴m+n=23,

∴当点B 沿y 轴负半轴向下运动时,AO=BP=m+n=23, ∴整式2253m n +-的值不变为3-. (3)()1

2

EN EM ON =

- 证明:如图(3)所示,在ME 上取一点G 使得MG=ON,连接BG 并延长,交x 轴于H.

∵OBM 为等边三角形,

∴BO=BM=MO,∠OBM=∠OMB=∠BOM=60°, ∴EO=MO,∠EBM=105°,∠1=30°, ∵OE=OB, ∴OE=OM=BM, ∴∠3=∠EMO=15°, ∴∠BEM=30°,∠BME=45°, ∵OF⊥EB, ∴∠EOF=∠BME, ∴ENO BGM ?, ∴BG=EN, ∵ON=MG, ∴∠2=∠3, ∴∠2=15°, ∴∠EBG=90°,

∴BG=12EG, ∴EN=12

EG,

∵EG=EM-GM,

∴EN=

1

2(EM-GM), ∴EN=1

2

(EM-ON).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运用.

2.如图,在等边ABC ?中,线段AM 为BC 边上的中线.动点D 在直线AM 上时,以

CD 为一边在CD 的下方作等边CDE ?,连结BE . (1)求CAM ∠的度数;

(2)若点D 在线段AM 上时,求证:ADC BEC ???;

(3)当动点D 在直线AM 上时,设直线BE 与直线AM 的交点为O ,试判断AOB ∠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

【答案】(1)30°;(2)证明见解析;(3)AOB ∠是定值,60AOB ∠=?. 【解析】 【分析】

(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C AC =,DC EC =,,

60ACB DCE ∠=∠=?,由等式的性质就可以BCE ACD ∠=∠,根据SAS 就可以得出ADC BEC ???;

(3)分情况讨论:当点D 在线段AM 上时,如图1,由(2)可知ACD BCE ???,就可以求出结论;当点D 在线段AM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可以得出ACD BCE ???而有

30CBE CAD ∠=∠=?而得出结论;当点D 在线段MA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通过得出ACD BCE ???同样可以得出结论. 【详解】

(1)ABC ?是等边三角形, 60BAC ∴∠=?.

线段AM 为BC 边上的中线,

1

2CAM BAC ∴∠=∠,

30CAM ∴∠=?.

(2)

ABC ?与DEC ?都是等边三角形,

AC BC ∴=,CD CE =,60ACB DCE ∠=∠=?,

ACD DCB DCB BCE ∴∠+∠=∠+∠,

ACD BCE ∠∠∴=. 在ADC ?和BEC ?中 AC BC ACD BCE CD CE =??

∠=∠??=?

, ()ACD BCE SAS ∴???;

(3)AOB ∠是定值,60AOB ∠=?, 理由如下:

①当点D 在线段AM 上时,如图1,

由(2)可知ACD BCE ???,则30CBE CAD ∠=∠=?, 又60ABC ∠=?,

603090CBE ABC ∴∠+∠=?+?=?,

ABC ?是等边三角形,线段AM 为BC 边上的中线

AM ∴平分BAC ∠,即11

603022BAM BAC ∠=∠=??=?

903060BOA ∴∠=?-?=?.

②当点D 在线段AM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

ABC ?与DEC ?都是等边三角形,

AC BC ∴=,CD CE =,60ACB DCE ∠=∠=?,

ACB DCB DCB DCE ∴∠+∠=∠+∠, ACD BCE ∠∠∴=, 在ACD ?和BCE ?中 AC BC ACD BCE CD CE =??

∠=∠??=?

, ()ACD BCE SAS ∴???,

30CBE CAD ∴∠=∠=?,

同理可得:30BAM ∠=?, 903060BOA ∴∠=?-?=?.

③当点D 在线段MA 的延长线上时,

ABC ?与DEC ?都是等边三角形,

AC BC ∴=,CD CE =,60ACB DCE ∠=∠=?, 60ACD ACE BCE ACE ∴∠+∠=∠+∠=?, ACD BCE ∠∠∴=, 在ACD ?和BCE ?中

AC BC

ACD BCE

CD CE

=

?

?

∠=∠

?

?=

?

()

ACD BCE SAS

∴???,

CBE CAD

∴∠=∠,

同理可得:30

CAM

∠=?

150

CBE CAD

∴∠=∠=?

30

CBO

∴∠=?,

30

BAM

∠=?,

903060

BOA

∴∠=?-?=?.

综上,当动点D在直线AM上时,AOB

∠是定值,60

AOB

∠=?.

【点睛】

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中注意分类讨论的思想解题.

3.在等边△ABC中,点D在BC边上,点E在AC的延长线上,DE=DA(如图1).

(1)求证:∠BAD=∠EDC;

(2)若点E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为M(如图2),连接DM,AM.求证:DA=AM.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C=∠ACB=60°,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外角性

质,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DM=DA ,然后结合(1)可得∠MDC =∠BAD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ADM=60°即可. 【详解】 解:(1)如图1,

∵△ABC 是等边三角形,∴∠BAC =∠ACB =60°, ∴∠BAD =60°﹣∠DAE ,∠EDC =60°﹣∠E , 又∵DE =DA , ∴∠E =∠DAE , ∴∠BAD =∠EDC .

(2)由轴对称可得,DM =DE ,∠EDC =∠MDC , ∵DE =DA , ∴DM =DA ,

由(1)可得,∠BAD =∠EDC , ∴∠MDC =∠BAD ,

∵△ABD 中,∠BAD +∠ADB =180°﹣∠B =120°, ∴∠MDC +∠ADB =120°, ∴∠ADM =60°, ∴△ADM 是等边三角形, ∴AD =AM .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了轴对称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这些性质.

4.已知:AD 是ABC ?的高,且BD CD =. (1)如图1,求证:BAD CAD ∠=∠;

(2)如图2,点E 在AD 上,连接BE ,将ABE ?沿BE 折叠得到'A BE ?,'A B 与AC 相交于点F ,若BE=BC ,求BFC ∠的大小;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EF ,过点C 作CG EF ⊥,交EF 的延长线于点

G ,若10BF =,6EG =,求线段CF 的长.

图1. 图2. 图3.

【答案】(1)见解析,(2)BFC ∠=60(3)8=CF . 【解析】 【分析】

(1)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易得AB=AC ,BAD CAD ∠=∠;

(2)在图2中,连接CE ,可证得BCE ?是等边三角形,60BEC ∠= ,30BED ∠=且由折叠性质可知1

'2

ABE A BE ABF ∠=∠=

∠,可得BFC FAB ABF ∠=∠+∠ ()2BAD ABE =∠+∠ 260BED =∠=;

(3)连接CE ,过点E 分别作EH AB ⊥于点H ,EM BF ⊥于点M ,EN AC ⊥于点

N ,可证得

Rt BEM Rt CEN ???,BM CN =,BF FM CF CN -=+,可得线段CF 的长. 【详解】

解:(1)证明:如图1,AD BC ⊥,BD CD = AB AC ∴=

BAD CAD ∴∠=∠;

图1

(2)解:在图2中,连接CE

ED BC ⊥,BD CD = BE CE ∴= 又BE BC = BE CE BC ∴== BCE ∴?是等边三角形

60BEC ∴∠= 30BED ∴∠=

由折叠性质可知1

'2

ABE A BE ABF ∠=∠=

∠ 2ABF ABE ∴∠=∠ 由(1)可知2FAB BAE ∠=∠

BFC FAB ABF ∴∠=∠+∠ ()2BAD ABE =∠+∠ 223060BED =∠=?=

图2

(3)解:连接CE ,过点E 分别作EH AB ⊥于点H ,EM BF ⊥于点M ,EN AC ⊥于点N

'ABE A BE ∠=∠,BAD CAD ∠=∠ EM EH EN ∴==

AFE BFE ∴∠=∠ 又60BFC ∠= 60AFE BFE ∴∠=∠=

在Rt EFM ?中,

906030FEM ∠=-= 2EF FM ∴=

令FM m =,则2EF m = 62FG EG EF m ∴=-=- 同理1

2

FN EF m =

=,2124CF FG m ==- 在Rt BEM ?和Rt CEN ?中,EM EN =,BE CE = Rt BEM Rt CEN ∴???

BM CN ∴=

BF FM CF FN ∴-=+ 10124m m m ∴-=-+ 解得1m = 8CF ∴=

图3

故答案为(1)见解析,(2)BFC ∠= 60(3)8CF =. 【点睛】

本题考查翻折的性质,涉及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点,属于较难的题型.

5.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动点,且AE CD =,BD 交CE 于点P .

(1)如图1,求证120BPC ?∠=;

(2)点M 是边BC 的中点,连接PA ,PM .

①如图2,若点A ,P ,M 三点共线,则AP 与PM 的数量关系是 ; ②若点A ,P ,M 三点不共线,如图3,问①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过程见详解;(2)①2AP PM =;②结论成立,证明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先证明()AEC CDB SAS ≌,得出对应角相等,然后利用四边形的内角和和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

(2)①2AP PM =;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得出AM ⊥BC ,∠CAP =30°,可得

PB=PC,由∠BPC=120°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CB=30°,进而可得AP=PC,由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C=2PM,于是可得结论;

②延长BP至D,使PD=PC,连接AD、CD,根据SAS可证△ACD≌△BCP,得出AD=BP,∠ADC=∠BPC=120°,然后延长PM至N,使MN=MP,连接CN,易证△CMN≌△BMP (SAS),可得CN=BP=AD,∠NCM=∠PBM,最后再根据SAS证明△ADP≌△NCP,即可证得结论.

【详解】

(1)证明:因为△ABC为等边三角形,所以60

A ACB

∠=∠=?

AC BC

A ACB

AE CD

=

?

?

∠=∠

?

?=

?

,∴()

AEC CDB SAS

≌,∴AEC CDB

∠=∠,

在四边形AEPD中,∵360

AEC EPD PDA A

∠+∠+∠+∠=?,

∴18060360

AEC EPD CDB

∠+∠+?-∠+?=?,

∴120

EPD

∠=?,∴120

BPC

∠=?;

(2)①如图2,∵△ABC是等边三角形,点M是边BC的中点,

∴∠BAC=∠ABC=∠ACB=60°,AM⊥BC,∠CAP=

1

2

∠BAC=30°,∴PB=PC,

∵∠BPC=120°,∴∠PBC=∠PCB=30°,

∴PC=2PM,∠ACP=60°﹣30°=30°=∠CAP,

∴AP=PC,∴AP=2PM;

故答案为:2

AP PM

=;

②AP=2PM成立,理由如下:

延长BP至D,使PD=PC,连接AD、CD,如图4所示:则∠CPD=180°﹣∠BPC=60°,

∴△PCD是等边三角形,

∴CD=PD=PC,∠PDC=∠PCD=60°,

∵△ABC是等边三角形,∴BC=AC,∠ACB=60°=∠PCD,

∴∠BCP=∠ACD,

∴△ACD≌△BCP(SAS),

∴AD=BP,∠ADC=∠BPC=120°,

∴∠ADP=120°﹣60°=60°,

延长PM 至N ,使MN =MP ,连接CN , ∵点M 是边BC 的中点,∴CM =BM , ∴△CMN ≌△BMP (SAS ), ∴CN =BP =AD ,∠NCM =∠PBM , ∴CN ∥BP ,∴∠NCP +∠BPC =180°, ∴∠NCP =60°=∠ADP ,

在△ADP 和△NCP 中,∵AD=NC ,∠ADP =∠NCP ,PD=PC , ∴△ADP ≌△NCP (SAS ), ∴AP =PN =2CM ;

【点睛】

本题是三角形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6.已知:等边ABC ?中.

(1)如图1,点M 是BC 的中点,点N 在AB 边上,满足60AMN ∠=?,求AN

BN

的值.

(2)如图2,点M 在AB 边上(M 为非中点,不与A 、B 重合),点N 在CB 的延长线上且MNB MCB ∠=∠,求证:AM BN =.

(3)如图3,点P 为AC 边的中点,点E 在AB 的延长线上,点F 在BC 的延长线上,满足AEP PFC ∠=∠,求

BF BE

BC

-的值.

【答案】(1)3;(2)见解析;(3)32

. 【解析】 【分析】

(1)先证明AMB ?,MBN ?与MAN ?均为直角三角形,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证明BM=2BN ,AB=2BM ,最后转化结论可得出BN 与AN 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得;

(2)过点M 作ME ∥BC 交AC 于E ,先证明AM=ME ,再证明MEC ?与NBM ?全等,最后转化边即得;

(3)过点P 作PM ∥BC 交AB 于M ,先证明M 是AB 的中点,再证明EMP ?与FCP ?全等,最后转化边即得. 【详解】

(1)∵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M 是BC 的中点 ∴AM 平分∠BAC ,AM BC ⊥,60B BAC ∠=∠=? ∴30BAM ∠=?,90AMB ∠=? ∵60AMN ∠=?

∴90AMN BAM ∠+=?∠,30∠=?BMN ∴90ANM ∠=?

∴18090BNM ANM =?-=?∠∠ ∴在Rt BNM ?中,2BM BN = 在Rt ABM ?中,2AB BM = ∴24AB AN BN BM BN =+== ∴3AN BN =即3AN

BN

=. (2)如下图:

过点M 作ME ∥BC 交AC 于E ∴∠CME=∠MCB ,∠AEM=∠ACB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ABC=∠ACB=60?

∴60AEM ACB ∠=∠=?,120MBN =?∠ ∴120CEM MBN ∠==?∠,60AEM A ∠=∠=? ∴AM=ME

∵MNB MCB ∠=∠

∴∠CME=∠MNB,MN=MC

∴在MEC

?与NBM

?中

CME MNB

CEM MBN

MC MN

∠=∠

?

?

∠=∠

?

?=

?

∴()

MEC NBM AAS

??

∴ME BN

=

∴AM BN

=

(3)如下图:

过点P作PM∥BC交AB于M

∴AMP ABC

=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ABC=∠ACB=60?,AB AC BC

==

∴60

AMP A

==?

∠∠

∴AP MP

=,180120

EMP AMP

=?-=?

∠∠,180120

FCP ACB

=?-=?

∠∠

∴AMP

?是等边三角形,120

EMP FCP

==?

∠∠

∴AP MP AM

==

∵P点是AC的中点

111

222

AP PC MP AM AC AB BC

======

1

2

AM MB AB

==

在EMP

?与FCP

?中

EMP FCP

AEP PFC

MP PC

∠=∠

?

?

∠=∠

?

?=

?

∴()

EMP FCP AAS

??

∴ME FC

=

13

22 BF BE FC BC BE ME BC BE MB BC BC BC BC -=+-=+-=+=+=

3

3

2

2

BC

BF BE

BC BC

-

==.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通过作等边三角形第三边的平行线构造等边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将多个量转化为同一个量是求比值的常用方法.

7.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10

AB AC BC

===厘米,M、N分别从点A、点B同时出发,沿三角形的边运动,已知点M的速度是1厘米/秒的速度,点N的速度是2厘米/秒,当点N第一次到达B点时,M、N同时停止运动.

(1)M、N同时运动几秒后,M、N两点重合?

(2)M、N同时运动几秒后,可得等边三角形AMN

??

(3)M、N在BC边上运动时,能否得到以MN为底边的等腰AMN

?,如果存在,请求出此时M、N运动的时间?

【答案】(1)10;(2)点M、N运动

10

3

秒后,可得到等边三角形AMN

?;(3)当点M、N在BC边上运动时,能得到以MN为底边的等腰AMN

?,此时M、N运动的时间为

40

3

秒.

【解析】

【分析】

(1)设点M、N运动x秒后,M、N两点重合,1102

x x

?+=;(2)设点M、N运动t秒后,可得到等边三角形AMN

?,如图①,

1

AM t t

=?=,102

AN AB BN t

=-=-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得102

t t

=-;(3)如图②,假设AMN

?是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证ACB

?是等边三角形,再证ACM

?≌ABN

?(AAS),得CM BN

=,设当点M、N在BC边上运动时,M、N运动的时间y秒时,AMN

?是等腰三角形,故10

CM y

=-,302

NB y

=-,由CM NB

=,得10302

y y

-=-;

【详解】

解:(1)设点M、N运动x秒后,M、N两点重合,

1102x x ?+=

解得:10x =

(2)设点M 、N 运动t 秒后,可得到等边三角形AMN ?,如图①

1AM t t =?=,102AN AB BN t =-=-

∵三角形AMN ?是等边三角形 ∴102t t =- 解得103

t =

∴点M 、N 运动

10

3

秒后,可得到等边三角形AMN ?. (3)当点M 、N 在BC 边上运动时,可以得到以MN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由(1)知10秒时M 、N 两点重合,恰好在C 处, 如图②,假设AMN ?是等腰三角形, ∴AN AM =, ∴AMN ANM ∠=∠, ∴AMC ANB ∠=∠, ∵AB BC AC ==, ∴ACB ?是等边三角形, ∴C B ∠=∠, 在ACM ?和ABN ?中,

∵AC AB C B AMC ANB =??

∠=∠??∠=∠?

, ∴ACM ?≌ABN ?(AAS ), ∴CM BN =,

设当点M 、N 在BC 边上运动时,M 、N 运动的时间y 秒时,AMN ?是等腰三角形, ∴10CM y =-,302NB y =-,CM NB =,

10302y y -=-

解得:40

3

y =

,故假设成立. ∴当点M 、N 在BC 边上运动时,能得到以MN 为底边的等腰AMN ?,此时M 、N 运动的时间为

40

3

秒.

【点睛】

考核知识点:等边三角形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判定和性质.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把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是关键.

8.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4cm,点P,Q分别是直线AB,BC上的动点.

(1)如图1,当点P从顶点A沿AB向B点运动,点Q同时从顶点B沿BC向C点运动,它们的速度都为lcm/s,到达终点时停止运动.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t秒,连接AQ,PQ.

①当t=2时,求∠AQP的度数.

②当t为何值时△PBQ是直角三角形?

(2)如图2,当点P在BA的延长线上,Q在BC上,若PQ=PC,请判断AP,CQ和A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①∠AQP=30°;②当t=4

3

秒或t=

8

3

秒时,△PBQ为直角三角形;(2)

AC=AP+CQ,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①由△ABC是等边三角形知AQ⊥BC,∠B=60°,从而得∠AQB=90°,△BPQ是等边三角形,据此知∠BQP=60°,继而得出答案;

②由题意知AP=BQ=t,PB=4﹣t,再分∠PQB=90°和∠BPQ=90°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可得.

(2)过点Q作QF∥AC,交AB于F,知△BQF是等边三角形,证∠QFP=∠PAC=120°、∠BPQ=∠ACP,从而利用AAS可证△PQF≌△CPA,得AP=QF,据此知AP=BQ,根据BQ+CQ=BC=AC可得答案.

【详解】

解:(1)①根据题意得AP=PB=BQ=CQ=2,∵△ABC是等边三角形,

∴AQ⊥BC,∠B=60°,

∴∠AQB=90°,△BPQ是等边三角形,

∴∠BQP=60°,

∴∠AQP=∠AQB﹣∠BQP=90°﹣60°=30°;

②由题意知AP=BQ=t,PB=4﹣t,

当∠PQB=90°时,

∵∠B=60°,

∴PB=2BQ,得:4﹣t=2t,解得t=4

3

当∠BPQ=90°时,

∵∠B=60°,

∴BQ=2BP,得t=2(4﹣t),解得t=8

3

∴当t=4

3秒或t=

8

3

秒时,△PBQ为直角三角形;

(2)AC=AP+CQ,理由如下:

如图所示,过点Q作QF∥AC,交AB于F,

则△BQF是等边三角形,

∴BQ=QF,∠BQF=∠BFQ=60°,

∵△ABC为等边三角形,

∴BC=AC,∠BAC=∠BFQ=60°,

∴∠QFP=∠PAC=120°,

∵PQ=PC,

∴∠QCP=∠PQC,

∵∠QCP=∠B+∠BPQ,∠PQC=∠ACB+∠ACP,∠B=∠ACB,∴∠BPQ=∠ACP,

在△PQF和△CPA中,

BPQ ACP

QFP PAC

PQ PC

∠=∠

?

?

∠=∠

?

?=

?

∴△PQF≌△CPA(AAS),

∴AP=QF,

∴AP=BQ,

∴BQ+CQ=BC=AC,

∴AP+CQ=AC.

【点睛】

考核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和性质分析问题是关键.

9.如图,在△ABC中,AB=AC=2,∠B=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D不与B、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E点.

(1)当∠BDA=115°时,∠BAD=___°,∠DEC=___°;

(2)当DC等于多少时,△ABD与△DCE全等?请说明理由;

(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DE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可以,请直接写出

∠BDA的度数;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5,115;(2)当DC=2时,△ABD≌△DCE,理由见解析;(3)可以;当∠BDA的度数为110°或80°时,△ADE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

【分析】

(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将已知数值代入即可求出BAD

∠,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出EDC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和定理,即可求出DEC

∠.

(2)当AB DC

=时,利用AAS可证明ABD DCE

???,即可得出2

AB DC

==.(3)假设ADE

?是等腰三角形,分为三种情况讨论:①当AD AE

=时,

40

ADE AED

∠=∠=?,根据AED C

∠>∠,得出此时不符合;②当DA DE

=时,求出70

DAE DEA

∠=∠=?,求出BA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AD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DA

∠即可;③当EA ED

=时,求出DAC

∠,求出BAD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DB

∠.

【详解】

(1)在BAD中,40

B

∠=,115

BDA

∠=,

1801804011525

BAD ABD BDA

∴∠=?-∠-∠=?-?-?=?,

1801801154025

EDC ADB ADE

∠=?-∠-∠=?-?-?=?.

AB AC =,40B ∠=,40B C ∴∠=∠=,

1801804025115C E DC D E C ?-∠-∠=?-?-?=∠=?. 故答案为:25,115;

(2)当2DC =时,ABD DCE ???.理由如下:

40C ∠=,140EDC DEC ∴∠+∠=?,又40ADE ∠=,140ADB EDC ∴∠+∠=?,ADB DEC ∴∠=∠.

在ABD △和DCE ?中,B C ∠=∠,ADB DEC ∠=∠,当AB DC =时,

()ABD DCE AAS ???,2AB DC ∴==;

(3)

AB AC =,40B C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AD AE =时,40ADE AED ∠=∠=?,AED C ∠>∠,∴此时不符合;

②当DA DE =时,即1

(18040)702DAE DEA ∠=∠=?-?=?,

1804040100BAC ∠=?-?-?=?,1007030BAD ∴∠=?-?=?; 1803040110BDA ∴∠=?-?-?=?;

③当EA ED =时,40ADE DAE ∠=∠=?,1004060BAD ∴∠=?-?=?,180604080BDA ∴∠=?-?-?=?;

∴当110ADB ∠=?或80?时,ADE ?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

10.(1)操作:如图,在已知内角度数的三个三角形中,请用直尺从某一顶点画一条线段,把原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并在图中标注相应的角的度数

(2)拓展,△ABC 中,AB=AC ,∠A=45°,请把△ABC 分割成三个等腰三角形,并在图中标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单元测试题

1. 2. 3. 4. 5. 6. 7. 9.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每题 3分,共30分) 下列命题中:①两个全等三角形合在一起是一个轴对称图形;②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 底边上的中线;③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就是这边的垂直平分线;④一条线段可以看着 是以它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A . 1 个 B . 2 个 C . 下列图形中:①平行四边形;②有一个角是 形.其中是轴对称图形有( )个 A . 1 个 B . 2 个 C . .正确的说法有( )个 3个 D . 4个 30。的直角三角形;③长方形;④等腰三 角 已知/ AOB = 30 °,点P 在/ AOB 的内部,P 与P 关于OA 对称,P ?与P 关于OB 对称, 则厶P 1OP 2是 A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如图:等边三角形 / APE 的度数是 A . 45 ° C . 60 ° 等腰梯形两底长为 的底角是( ) A . 45 ° B .顶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AB C 中,B D = C E , AD 与BE 相交于点P ,则 ( ) 4cm 和 10cm , 度? B . 55 ° D . 75 ° 面积为21cm 2,则 这个梯形较小 D B . 30 ° D . 90 ° 已知点P 在线段AB 的中垂线上, A . PA+PB > QA+QB 占 八 、、 C . 60 ° Q 在线段AB 的中垂线外,则 B . PA+PB v QA+QB D .不能确定 D . PA+PB = QA+QB 已知△ ABC 与厶A 1B 1C 1关于直线 MN 对称,且 BC 与B 1C 1交与直线 MN 上一点 0, 则 ( A .点O 是BC 的中点 C .线段OA 与OA 1关于直线 D .以上都不对 如图:已知/ AOP= / BOP=15 PD 丄 OA , A . 4 C . 2 B .点O 是B 1 C 1的中点 MN 对称 若 PC=4,贝U PD= B . 3 D . 1 ,PC // OA , ( ) / 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 P 到OA 的距离 为5, Q 是OB 上任一点,则 ( ) A . PQ > 5 B . PQ> 5 C . PQ v 5 D . PQ<5 10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5cm ,其中一边长为3cm . A . 3cm 或 5cm B . 3cm 或 7cm C . 3cm A D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 D . 5cm 二、填空题(每空 3分,共18分) 11 .已知点P (1, a )与Q (b , 2)关于x 轴成轴对称,又有点 Q (b , 2)与点M (m , n ) 关于y 轴成轴对称,则 m — n 的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案例二: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搭石》(第二课时)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搭石》(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张媛媛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赏析语言。感受叠词的节奏美和蕴含的情感;赏析全文质朴的文风与搭石、乡亲们朴实民风的关系。 ▲感受作者的选材之妙,并学会运用。 2 、教学设计 第一模块:梳理脉络 默读课文回顾关于搭石的几个场景。 第二模块:体会“语言之妙” 。 ①精美叠词的妙用 出示“协调有序走搭石”一段文字,体会叠词的节奏美和传达的情感。 ②朴实文风的妙用 用词语试着概括其他场景的语言风格。(朴实)思考原因:朴实的搭石,朴实的乡亲们,唯有这样朴实的语言才符合他们的本色。读课文,体会质朴语言中的深情。 第三模块:体会“选材之妙” 读各个场景,思考每个场景发生的事情是否是偶然的,个别的现象。总结作者选择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乡亲们看来理所当然的平常事,但是其中却蕴含着美好的情感。 第四模块:练习应用 回忆自己身边的平常事及事中蕴含的真情。说一说,然后写一个小片段。集体交流。

第五模块:总结升华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总结这篇文章的作者刘章先生写下此文的用意:他用文字传达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好,更提醒我们岁月在变,生活在变,但是有一种东西永远不变,那就是所有质朴纯真的情意。 【教学反思】 这是第二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是带领学生深入地感知内容,感受情感,这一课时的重点则放在作者的表达方面。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赏析语言和学习运用两个方面,目标更加明确和细化。通过进一步深入地解读教材,发现“一行人走搭石”这一段在写作上的特点鲜明突出,但并不能代表全文的写作风格。通过细致揣摩,我发现这一段的用意是用精美的词句体现搭石“看得见”的美,但其他更多的场景在写法上、文风上,却是以淳朴、朴素的语言来表现看不见的美。因为搭石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因为乡亲们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所以这样无需雕琢的搭石、这样淳朴的乡亲们,唯有用朴实的语言来描写才最恰当。基于此,我的教学设计的理念之一便是引领学生学会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另外,在本文的选材上也通过举一反三引导孩子们明白作者选材的用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与生活对接,搜寻记忆中的平凡小事和其中蕴含的真情意。整堂课在问题的设计上我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使之紧紧围绕作者的写作方法和特点。 授课结束,回顾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并通过和学生的课后交流,发现学生们习惯了关注课文的内容,对作者的表达方法却较少关注,这是因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重“内容”而轻“表达”的结果。内容的东西往往是显而易见的,而表达确是需要反复研读,揣摩和思量的,如果我们能从每篇课文中和学生一起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写作特点,长期熏修,那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随着每一篇课文的学习而得到提高。

八年级数学培优题精选18例

八年级数学培优题精选18例(含答案) 例题1、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9 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MN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的B' 处,点A 对应点为A' ,且B'C = 3 ,则AM 的长是(B) A、1.5 B、2 C、2.25 D、2.5 例题2、如图,一只蚂蚁沿着边长为2 的正方体表面从点A 出发,经过三个面爬到点B ,如果它运动的路径是最短,则AC 的长度是多少? 答案:AC =2√10 / 3。 例题3、如图所示,是由8 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图中带阴影的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如果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25 ,最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 ,直角三角形的较长直角边为a ,较短直角边为b ,则a^2 - b^2 是多少?

答案:a^2 - b^2 = 5 。 例题4、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沿东西方向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距车速检测仪A 点距离为40 米的C (位于A 点北偏东30°处)处,过了3 秒钟,到达B 点,(位于A 点北偏西45°)此时小汽车距车速检测仪间的距离为60 米,若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25 米/秒,请问这辆汽车是否超速? 解:过点A 作AD⊥BC 于点D ,由题意知:∠DBA = 45°, ∴BD = AD , ∵AB = 60 米, ∴BD = √(AB^2 - AD^2)= 30√2 米, 由题意知:∠DAC = 30°,AC = 40 米, ∴DC = 1/2 AC = 20 米, ∴BC = BD + CD = (30√2 + 20)米, ∴v = (30√2 + 20)÷3 ≈24 米/秒< 25="" 米/秒=""> ∴这辆汽车不超速。 例题5、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八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八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1.如图所示,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若AB=?14,?AC=19,则MN的长为. A. B.2.C.D.3.2.如图,在周长为20cm的□ABCD 中,AB≠AD,AC、BD相交于点O,OE⊥BD交AD于E,则△ABE 的周长为 4cm 6cm8cm 10cm AE O B C A F M DQ 3题 o B C N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AE⊥BC于E,AF⊥CD于F,∠EAF=45,且

AE+AF=ABCD的周长是 4、如图,已知正方形纸片ABCD,M,N分别是AD,BC 的中点,把BC向上翻折,使点C恰好落在MN上的F点处,BQ为折痕,则∠FBQ= A 0° B 5° C 0° D 15° 5、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点E、F、G、H均在其内部,且DE=EF=FG=GH=HB=2,∠E=∠F=∠G=∠H=60°,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A. B.2 C. D.32 6、如图是一块长、宽、高分别是6cm、4cm和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顶点A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和A相对的顶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7、已知一组数据10,10,x,8的众数与它的平均数相等,则这组数的中位数是. 8、如图OA、AB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 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下列说法:①射线BA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②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③甲让乙先跑12米;④秒钟后,甲超过了乙,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D C B A 第14题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下列几何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条数大于1的有( ) 长方形; ⑵正方形; ⑶圆; ⑷三角形; ⑸线段; ⑹射线; ⑺直线.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一个图形都有对称轴 B.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 C.若△ABC 与△DEF 成轴对称,则△ABC ≌△DEF D.点A ,点B 在直线L 两旁,且AB 与直线L 交于点O ,若AO =BO ,则点A 与点B 关于直线L 对称 3.如图所示是一只停泊在平静水面的小船,它的“倒影”应是图中的( )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 (2,-1),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 ) A.(-2,-1) B.(-2,1) C.(2,1) D.(1,-2) 5.已知点A 的坐标为(1,4),则点A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为( ) B. -1 C. 4 A. 1 D. -4 6.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 A.过顶点的直线 B.底边上的高 C.底边的中线 D.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7.已知点A (-2,1)与点B 关于直线x =1成轴对称,则点B 的坐标为( ) A.(4,1) B.(4,-1) C.(-4,1) D.(-4,-1) 8.已知点P (1,a )与Q (b ,2)关于x 轴成轴对称,又有点Q (b ,2)与 点M (m ,n )关于y 轴成轴对称,则m -n 的值为( ) A 3 B.-3 C. 1 D. -1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A.65°,65° B.50°,80° C.65°,65°或50°,80° D.50°,50° 10.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30° B. 150° C. 30°或150° D.12° 11.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6cm ,一腰上的中线把周长分成两部分的差为2cm ,则腰长为( ) A. 4cm B. 8cm C. 4cm 或8cm D. 以上都不对 12.已知∠AOB =30°,点P 在∠AOB 的内部,点P1和点P 关于OA 对称,点P2和点P 关于OB 对称,则P1、O 、P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 条对称轴. 14.如图,如果△A1B1C1与△ABC 关于y 轴对称,那么点A 的对应点A1的坐标为 15.是某时刻在镜子中看到准确时钟的情况,则实际时间是 . 16.=30°,点P 在OA 上,且OP =2,点P 关于直线OB 的对称点是Q ,则= . PQ 17.30°,腰长是4cm ,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 18.点1,2)关于直线y =1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关于直线x =1对称的的坐标是 . 19.三角形三内角度数之比为1∶2∶3,最大边长是8cm ,则最小边的长

八下数学培优( 含答案)

数学培优 (一) 1. 如果x x >,且0=x x y 的图像相交于点A 、B ,设点A 的坐标为),(11y x ,那么长为x 1,宽为y 1的矩形面积和周长分别为( ) A 、4,12 B 、8,12 C 、4,6 D 、8,6 4. 已知点()a P ,1在反比例函数()0≠=k x k y 的图象上,其中322++=m m a (m 为实数),则这个函数的图象在第_____象限.一、三 5.已知3=b ,且反比例函数x b y +=1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如果点()3,a 在双曲线上x b y +=1,则_____=a .3 2-=a 6. 如果不等式0<+n mx 的解集是4>x ,点()n ,1在双曲线x y 2=上,那么一次函数()m x n y 21+-=的图象不经过第__ _象限. 一、三、四 7.如图,反比例函数x k y 2=和一次函数12-=x y ,其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b a ,、()k b a ++,1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A 坐标是()1,1,请问: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把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都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根据题意,得()? ??-+=+-=.112,12a k b a b 两式相减,得2=k . 所以所求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x y 1=. (2)由勾股定理,得21122=+=OA ,OA 与x 轴所夹的角为?45.

轴对称 单元测试 带答案

(A) (B ) (C) (D) 测试题1.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长方形的对称轴有_________________条. 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为_____________. 3.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 ,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 4.如图,∠A=36°,∠DBC=36°,∠C=72°,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个. 5.如图,△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E=3cm,△ABD 的周长为13cm,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6.AB 边上的中线CD 将△ABC 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CB=_______度. 7.(-2,1)点关于x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__________. 8.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x 度,则一腰上的高线与底边的夹角是___________度. 9. 仔细观察下列图案,并按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合适的图形. _________ 10.如图,四边形ABCD 沿直线l 对折后互相重合,如果AD ∥BC,有下列结论: ①AB ∥CD ②AB=CD ③AB ⊥BC ④AO=OC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 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下列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12.下列英文字母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 (A) N (B) S (C) H (D) K 13.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 (A)圆 (B)正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线段 14.如图,△ABC 中,AB=AC,D 是BC 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B=∠C (B)AD ⊥BC (C)AD 平分∠BAC (D)AB=2BD 15.△ABC 中,AB=AC.外角∠CAD=100°,则∠B 的度数 ( ) (A )80° (B )50° (C )40° (D )30° 1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 ( ) (A) 50° (B) 80° (C) 50°或80° (D) 20°或80° 17.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18.如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 是斜梁AB 的中点,立柱BC 、DE 垂直于横梁AC,AB=8m, C D A B A B C D l O A B C D A B D C E

八年级数学培优题

1 已知x 为实数,且13-x +14-x +15-x +…+117-x 的值是一个确定的常数,则这个常数是 。 2如图,直线 13 3 +- =x y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以线段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 △ABC ,∠BAC=90°,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 ?? ? ??21,a P ,且△AB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a 的值是 ____________. 221 1图59 C B 3 如图59,△ABC 中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 4 函数 3|2|y x 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点A 与B 的坐标分别是A ,B 5若直线1103457323=+y x 与直线897543177=+y x 的交点坐标是(a ,b ) ,则22 2004b a +的值是 6 已知:a 、b 是正数,且a+b=22214a b ++的最小值是 7若n 满足(n-2004)2 +(2005-n )2 =1,则(2005-n )(n-2004)等于 8如图,在x 轴上有五个点,它们的横坐标依次为1,2,3,4,5.分别过这些点作x 轴的垂线与三条直线 y ax =,(1)y a x =+,(2)y a x =+相交,其中0a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 积是 . 9若x=2- 2,则x 4 -3x 3 -4x 2 +10x-7=______________. 10已知:不论k 取什么实数,关于x 的方程16 32=--+bk x a kx (a 、b 是常数)的根总是x =1,则a==______________. 11线段 1 2 y x a =-+(1≤x ≤3,),当a 的值由-1增加到2时,该线段运动所经过的平面区域的面积 为_____________. 12如图,△ABC 中,∠A=30°以BE 为边,将此三角形对折,其次,又以BA 为边,再一次对折,C 点落在P O C B A x y 第2题图 y x A O B

八年级数学培优

八年级数学培优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目录 第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P2----11) 第2讲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P12----16) 第3讲轴对称及轴对称变换(P17----24) 第4讲等腰三角形(P25----36) 第5讲等边三角形(P37----42) 第6讲实数(P43----49) 第7讲变量与函数(P50----54) 第8讲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55----63) 第9讲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P64----68) 第10讲一次函数的应用(P69----80) 第11讲幂的运算(P81----86) 第12讲整式的乘除((P87----93) 第13讲因式分解及其应用(P94----100) 第14讲分式的概念性质与运算(P101----108) 第15讲分式的化简求值与证明(P109----117)第16讲分式方程及其应用(P118----125) 第17讲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P126----138) 第18讲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139----146) 第19讲勾股定理(P) 第20讲平行四边形(P) 第21讲菱形矩形(P)

第22讲正方形(P) 第23讲梯形(P) 第24讲数据的分析(P) 模拟测试一 模拟测试二 模拟测试三 第0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考点·方法·破译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全等三角形性质: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对应高、角平分线、中线相等;③全等三角形对应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有:SAS,ASA,AAS,SSS,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HL法; 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键,就是证明两个三角形满足判定方法中的三个条件,具体分析步骤是先找出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或角,再根据选定的判定方法,确定还需要证明哪些相等的边或角,再设法对它们进行证明; 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条件,有时能直接进行证明,有时要证的两个三角形并不全等,这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全等三角形常用的方法有:平移、翻折、旋转、等倍延长线中线、截取等等.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如图,AB∥EF∥DC,∠ABC=90°,AB=CD,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轴对称》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圆 B.正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长方形 3.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cm 和9cm ,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7cm B .22cm C .17cm 或22cm D .18cm 4. 小明从镜子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像如图所示,实际时间是( ) A 、21:10 B 、10:21 C 、10:51 D 、12:01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是关于某直线对称的 C.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则这两个图形一定分别位于这条直线的两侧 D.有一条公共边变得两个全等三角形关于公共边所在的直线对称 6.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2cm ,则斜边的长为( ). A .2cm B .4cm C .6cm D .8cm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 A.80° B.20° C.80°或20° D.不能确定 8. 点M (1,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1,-2) B .(-1,2) C .(1,-2) D .(2,-1) 9.如图,在已知△ABC 中,AB=AC , BD=DC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BAC=∠B B.∠1=∠2 C.AD ⊥BC D.∠B=∠C 10.到△ABC 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到的点是( )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高线的交点 D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6分) 1. 已知点A (x ,-4)与点B (3,y )关于y 轴对称,那么x +y 的值为_______. 2.如果点P (4,-5)和点Q(a ,b)关于y 轴对称,则a =_____,b=____。 3.点(-2,1)点关于x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_ _;关于y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_ _。 4.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等于100°,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_ _。 5.已知△ABC 中∠ACB=90°,CD ⊥AB 于点D ,∠A=30°,BC=2cm ,则AD=__ __

八年级数学下培优卷因式分解

八年级数学下培优卷:因式分解 知识点一、因式分解的意义 1.下列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分解因式的有( ) ①a 2﹣9=(3)(a ﹣3) ②(2)(m ﹣2)2﹣4 ③a 2﹣b 2=()(a ﹣b )+1 ④2π2π2π()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2.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 a 2x ﹣(﹣1) B . a 2﹣32(a ﹣3)+2 C . 2x (x ﹣1)=2x 2﹣22x D . x 21=(1)2 知识点二、提公因式法:1.观察下列各式:①2和; ②5m (a ﹣b )和﹣; ③3()和﹣a ﹣b ;④x 2﹣y 2和x 22;其中有公因式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把多项式9a 2b 2﹣182分解因式时,应提出的公因式是( ) A . 9a 2b B . 92 C . a 2b 2 D . 182 3.分解因式﹣22+6x 3y 2﹣10时,合理地提取的公因式应为( ) A . ﹣22 B . 2 C . ﹣2 D . 2x 2y 4.把多项式p 2(a ﹣1)(1﹣a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 A . (a ﹣1)(p 2) B . (a ﹣1)(p 2﹣p ) C . p (a ﹣1)(p ﹣1) D . p (a ﹣1)(1) 5.下列多项式的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 8﹣12a 2x 2=4(2﹣3) B . ﹣6x 3+6x 2﹣12﹣6x (x 2﹣2) C . 4x 2﹣622x (2x ﹣3y ) D . ﹣3a 29﹣6﹣3y (a 2+3a ﹣2) 6、22)()(y x x y -=-; (2))2)(1()2)(1(--=--x x x x 7.多项式10a (x ﹣y )2﹣5b (y ﹣x )的公因式是 . 8、不解方程组23532x y x y +=-=-??? ,求代数式()()()22332x y x y x x y +-++ 9、分解因式:(1)、322x x x ()()--- (2)412132q p p ()()-+- (3)-+-41222332m n m n mn (4)2 1222+ +x x

初二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轴对称图形》课后练习 1.如图,我国主要银行的商标设计基本上都融入了中国古代钱币的图案,下图中我国四大银行的商标图案中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④①②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 B.有一个角为45o的直角三角形 C.有一个内角为30o,一个内角为120o的三角形 D.有一个内角为30o的直角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 A.过顶点的直线 B.顶角的平分线 C.底边的垂直平分线 D.腰上的高 4.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角B.等边三角形 C.线段 D.不等边三角形 5.正五角星的对称轴的条数是( ) A.1条B.2条C.5条 D.10条

6.下列图形中有4条对称轴的是( ) A.平行四边形B.矩形 C.正方形D.菱形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全等三角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B.直角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C.轴对称图形是由两个图形组成的 D.等边三角形是有三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8.如图,ΔABC和ΔA’B’C’关于直线对称,下列 结论中: ①ΔABC≌ΔA’B’C’; ②∠BAC’≌∠B’AC; ③l垂直平分CC’; ④直线BC和B’C’的交点不一定在l上,正确的有( ) A.4个B.3个 C.2个D.1个 9.如图,∠AOB内一点P,P1、P2分别是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交OA于M,交OB于N,若P1P2 = 5cm,则ΔPMN的周长是(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轴对称解答题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解答题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在△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点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D=DE.点G是线段BC的中点,连结AG,交BD于点F,过点D作DH⊥BC,垂足为H. (1)求证:△DCE为等腰三角形; (2)若∠CDE=22.5°,DC=2,求GH的长; (3)探究线段CE,GH的数量关系并用等式表示,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 ;(3)CE=2GH,理由见解析. 【解析】【分析】 (1)根据题意可得∠CBD=1 2 ∠ABC= 1 2 ∠ACB,,由BD=DE,可得∠DBC=∠E= 1 2∠ACB,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CDE= 1 2 ∠ACB=∠E,可证△DCE为等腰三角 形; (2)根据题意可得CH=DH=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G=GC,2+1,即可求GH的值; (3)CE=2GH,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可得BG=GC,BH=HE,可得GH=GC﹣HC=GC﹣ (HE﹣CE)=1 2 BC﹣ 1 2 BE+CE= 1 2 CE,即CE=2GH 【详解】 证明:(1)∵AB=AC,∴∠ABC=∠ACB, ∵BD平分∠ABC, ∴∠CBD=1 2 ∠ABC= 1 2 ∠ACB, ∵BD=DE, ∴∠DBC=∠E=1 2 ∠ACB, ∵∠ACB=∠E+∠CDE,

∴∠CDE=1 2 ∠ACB=∠E, ∴CD=CE, ∴△DCE是等腰三角形 (2) ∵∠CDE=22.5°,CD=CE2, ∴∠DCH=45°,且DH⊥BC, ∴∠HDC=∠DCH=45° ∴DH=CH, ∵DH2+CH2=DC2=2, ∴DH=CH=1, ∵∠ABC=∠DCH=45°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点G是BC中点 ∴AG⊥BC,AG=GC=BG, ∵BD=DE,DH⊥BC ∴BH=HE2+1 ∵BH=BG+GH=CG+GH=CH+GH+GH2+1∴1+2GH2+1 ∴GH= 2 2 (3)CE=2GH 理由如下:∵AB=CA,点G是BC的中点,∴BG=GC, ∵BD=DE,DH⊥BC, ∴BH=HE, ∵GH=GC﹣HC=GC﹣(HE﹣CE)=1 2 BC﹣ 1 2 BE+CE= 1 2 CE, ∴CE=2GH 【点睛】 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灵活运用相关的性质定理、综合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八年级数学分式培优练习题完整复习资料

分式培优练习题 分式 (一) 一 选择 1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40=1 B (-3)-1=3 1 C (-2)2=4 D ()-111 2 分式2 8,9,12z y x xy z x x z y -+-的最简公分母是( ) A 722 B 108 C 72 D 962 3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树-3.6×10-4写成小数是( ) A 0.00036 B -0.0036 C -0.00036 D -36000 4 若分式652 2+--x 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2 B -2 C 2或-2 D 2或3 5计算?? ? ??-+÷??? ?? -+1111112x x 的结果是( ) A 1 B 1 C x x 1+ D 1 1-x 6 工地调来72人参加挖土和运土,已知3人挖出的土1人恰好能全部运走,怎样调动劳动力才能使挖出的土能及时运走,解决此问题,可设派x 人挖土,其它的人运土,列方程 ①3172=-x x ②723x ③372 ④372=-x x 上述所列方程,正确的有( )个 A 1 B 2 C 3 D 4 7 在m a y x xy x x 1,3,3,21,21,12+++π中,分式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8 若分式方程x a x a x +-=+-321有增根,则a 的值是( ) A -1 B 0 C 1 D 2 9 若3,111--+=-b a a b b a b a 则的值是( ) A -2 B 2 C 3 D -3 10 已知 k b a c c a b c b a =+=+=+,则直线2k 一定经过( ) A 第1、2象限 B 第2、3象限 C 第3、4象限 D 第 1、4象限 二 填空 1 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式子:()0,,,,4 11 38252≠--ab a b a b a b a b ,其中第7个式子是

八年级数学培优

八年级数学培优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目录 第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P2----11) 第2讲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P12----16) 第3讲轴对称及轴对称变换(P17----24) 第4讲等腰三角形(P25----36) 第5讲等边三角形(P37----42) 第6讲实数(P43----49) 第7讲变量与函数(P50----54) 第8讲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55----63) 第9讲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P64----68) 第10讲一次函数的应用(P69----80) 第11讲幂的运算(P81----86) 第12讲整式的乘除((P87----93) 第13讲因式分解及其应用(P94----100) 第14讲分式的概念性质与运算(P101----108) 第15讲分式的化简求值与证明(P109----117)第16讲分式方程及其应用(P118----125) 第17讲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P126----138) 第18讲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139----146) 第19讲勾股定理(P) 第20讲平行四边形(P) 第21讲菱形矩形(P)

第22讲正方形(P) 第23讲梯形(P) 第24讲数据的分析(P) 模拟测试一 模拟测试二 模拟测试三 第0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考点·方法·破译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全等三角形性质: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对应高、角平分线、中线相等;③全等三角形对应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有:SAS,ASA,AAS,SSS,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HL法; 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键,就是证明两个三角形满足判定方法中的三个条件,具体分析步骤是先找出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或角,再根据选定的判定方法,确定还需要证明哪些相等的边或角,再设法对它们进行证明; 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条件,有时能直接进行证明,有时要证的两个三角形并不全等,这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全等三角形常用的方法有:平移、翻折、旋转、等倍延长线中线、截取等等.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如图,AB∥EF∥DC,∠ABC=90°,AB=CD,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 ()

初二数学轴对称练习题

初二数学轴对称练习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Q(3,2),请在x轴和y轴上分别找到M点和N点,使四边形PQMN周长最小. (1)作出M点和N点. (2)求出M点和N点的坐标. 2.如图2,在△ABC中,∠BAC=60°,∠ACB=40°,P、Q分别在BC、CA上,并且AP、BQ分别为∠BAC、∠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BQ+AQ=AB+BP. 图2 3.已知:如图3,AD是∠BAC的平分线,∠B=∠EAC,EF⊥AD于F. 求证:EF平分∠AEB. 图3 4.已知:如图4,在ΔABC中,CE是角平分线,EG∥BC,交AC边于F,交∠ACB的外角(∠ACD)的平分线于G,探究线段EF与FG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图4 5.如图5,过线段AB的两个端点作射线AM,BN,使AM∥BN,请按以下步骤画图并回答.(1)画∠MAB、∠NBA的平分线交于点E,∠AEB是什么角 (2)过点E任作一线段交AM于点D,交BN于点C.观察线段DE、CE,有什么发现请证明你的猜想. (3)试猜想AD,BC与AB有什么数量关系

图5 6.已知:如图7-11,ΔABC中,AB=AC,∠A=100°,BE平分∠B交AC于E.(1)求证:BC=AE+BE; (2)探究:若∠A=108°,那么BC等于哪两条线段长的和呢试证明之. 图5 7.如图6,已知Δ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在边BC、AC上,且CD=CE,连接DE 并延长至点F,使EF=AE,连接AF、BE和CF. (1)请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用符号“≌”表示,并加以证明; (2)求证:AF=BD. 图6 8.已知:如图7,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CD∥AB,BC=6cm,∠BAD=30°,∠B=90°.求CD的长______. 图7 9.(1)如图8,点O是线段AD的中点,分别以AO和DO为边在线段AD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和等边三角形OCD,连接AC和BD,相交于点E,连接BC,求∠AEB的大小; 图8 (2)如图9,△OAB固定不动,保持△OCD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OCD绕着点O旋转(△OAB和△OCD不能重叠),求∠AEB的大小. 图9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A C D E 10题图A B C E 9题图A 12第16题图 P E D C B A 《轴对称》测试题 姓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圆 B.正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长方形 ( )3.下列图形中不一定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A.等腰三角形 B.正五角星 C.梯形 D.长方形 4. 点M (1,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1,-2) B .(-1,2) C .(1,-2) D .(2,-1)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是关于某直线对称的 C.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则这两个图形一定分别位于这条直线的两侧 D.有一条公共边变得两个全等三角形关于公共边所在的直线对称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B.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等腰三角形一边不可一是另一边的二倍 D.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A.80° B.20° C.80°或20° D.不能确定 ( )8.△ABC 中,AB=AC ,外角∠CAD=100°,则∠B 的度数 A.80° B.50° C.40° D.30° ( )9.如图,在已知△ABC 中,AB=AC , BD=DC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BAC=∠B B.∠1=∠2 C.AD ⊥BC D.∠B=∠C ( )10.到△ABC 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到的点是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高线的交点 D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二、填空题(3ˊ×6=18ˊ) 11.△ABC 中,AB=AC ,∠A=∠C ,则∠B=_____ 12.如果点P (4,-5)和点Q(a ,b)关于y 轴对称,则a =_____,b=__ __。 13.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B=30°,AD=2cm ,则AB 的长度是_____cm 。 14.如图9,DE 是△ABC 中AC 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cm ,AB=10cm ,则△ABD 的周长为_____。 15.如图10,△ABC 是等边三角形,CD 是∠ACB 的平分线,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E ,已知△ABC 的边长为a ,则EC 的边长是____。 16.如上页图,在△ABC 中,AB=AC ,AD 是BC 边上的高,点E 、F 是AD 的三等分点,若△ABC 的面积为122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cm . 三、解答题(共51分) 17.(5分)如图,点D 在AC 上,点E 在AB 上,且AB=AC ,BC=BD ,AD=DE=BE ,求∠A 度数。 18.(5分)如图,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AD=AE ,BD=EC ,证明AB=AC 。 19.(5分)如图,AB=AC ,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问BE=CD 吗?说明理由。 20.(6分)如图,△ABC 为任意三角形,以边AB 、AC 为边分别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BD 和等边三角形ACE ,连接CD 、BE 并且相交于点p 求证:⑴CD =BE. ⑵∠BPC =120° A B C D E A D E F E D C B (第9题图) A C B E D

最新八年级数学(下)培优竞赛训练题

图1 A B C D E P 八年级数学培优训练题 1. 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 = m x 的图象经过点A (-1,3),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点A 和点C (0,4),且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另一点B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求点B 的坐标. 2. 如图1,把边长为2cm 的正方形沿图中虚线剪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请你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拼成符合下列(1)、(2)、(3)要求的图形(每次拼成的图形必须全部用上这四个直角三角形,且这四个直角三角形互相没有重叠部分,也不留空隙)各一个,并按实际大小把你拼出的图形画在相应的方格纸内(方格纸内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cm 的正方形). 3.(12分)如图,在菱形ABCD 中,P 是AB 上的一个动点 (不与A 、B 重合).连接OP 交对角线AC 于E 连接BE . (1)证明:∠APD =∠CBE ;(6分) (2)若∠DAB =60o,试问P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P 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 面积的 1 4 ?为什么?(6分) (1)不是正方形的菱形 (2)不是正方形的矩形 (3)梯形

4.(7分)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CD 在正方形ECGF 的边CE 上,连接BE 、DG . (1)求证:BE =DG ; (2)图中是否存在通过旋转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若存在,说出旋转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7分)在直角坐标系中直接画出函数y =|x |的图象.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分别过 点A (-1,1)、B (2,2),请你依据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写出方程组???y =|x | y =kx +b 的解. 6.(8分)如图,反比例函数y = m x (x >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 1 2x + 5 2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点C 的坐标为(1, 1 2 ),连接AC ,AC ∥y 轴.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点B 的坐标; (2)现有一个直角三角板,让它的直角顶点P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A 、B 之间的部分滑动(不与A 、B 重合),两直角边始终分别平行于x 轴、y 轴,且与线段AB 交于M 、N 两点,试判断P 点在滑动过程中△PMN 是否与△CBA 总相似?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