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发展微网的目的方向前景

中国发展微网的目的方向前景

中国发展微网的目的方向前景
中国发展微网的目的方向前景

特约主编寄语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分布式供电大有燎原之势,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保障这一新的发电方式可靠入网、有效利用,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期间安排了一批重点攻关项目。“微网技术体系研究”作为其中的重点项目之一,组织了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学者、专家共同研究。着重于对中国微网的定义及其发展的动因、目的,微网核心技术框架,高渗透率下大电网应对微网的策略体系,微网的政策管理问题,微网技术标准体系,微网相关前瞻性外延技术及要求等6个方面开展深入分析,为后续的分布式供电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并网等多个技术领域提供技术支撑。本专题搜集的论文,部分为上述攻关项目的研究成果,也有部分是与之相关的技术成果。在此,一并奉献给读者,以推动微网技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李澍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发展微网的目的方向前景

袁 越1,李振杰1,冯 宇2,左文霞2

(1.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98;

2.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武汉院区),湖北省武汉市430074)

摘要:从中国能源利用和电网建设的背景出发,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可再生能源利用、农村电气

化、用户电能质量需求、电力系统抗灾能力以及与智能电网的关系等6个问题阐述了中国发展微网的目的。分析了发展微网应以包容性、灵活性、定制性、经济性、自治性作为基本方向。指出了在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框架下,微网在中国具有广阔的技术前景和应用前景。关键词:微网;发展目的;方向;前景;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

收稿日期:2009209227。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微网技术体系研究”。[编者按]微网技术是全球电力界热点讨论的课题“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发电的可靠并网和充分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感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李澍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作为特约主编,组织、审阅了11篇有关研究论文,形成了“智能电网研究———微网技术专题”,以飨读者。本刊将继续重点关注“智能电网”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期待广大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0 引言

微网概念的兴起主要是解决分布式电源并网带来的技术、市场和政策上的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分布式发电技术在经济、能源和环境中的优势,很多国家都将微网纳入未来电网发展的日程中[124]。欧洲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都针对本国实际提出了微网的概念并积极开展研究,到目前为止,微网在理论与应用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国外相比,中国发展微网应具备中国特色,微网的建设要将能源

建设和电网建设紧密结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

本文以中国能源和电网的现状及建设为背景,阐述了中国发展微网的目的、方向和前景。

1 发展目的

111 最大化接纳分布式电源

中国目前除少数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可大规模集中利用外,大部分可再生能源都是以分布式电源出现的。由于这些分布式电源具有明显的随机性、间歇性和布局分散性的特征,因此随着分布式发电越来越多地与大电网联合运行,将会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带来不利影响。

微网的最大优点在于将原来分散的分布式电源进行整合,集中接入同一个物理网络中,并利用储能装置和控制保护装置实时调节以平滑系统的波动,维持网络内部的发电和负荷的平衡,保证电压和频率的稳定。当微网并网运行时,它作为灵活调度的负荷,能根据主网的需要迅速作出响应,满足电力系

9

5—第34卷 第1期2010年1月10

日Vol.34 No.1J an.10,2010

统安全性的要求;当微网独立运行时,又能利用储能环节和控制保护环节维持自身的稳定运行。所以,微网独特的组网形式能够有效克服分布式电源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缺点,解决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问题。112 节能降耗,提高能效

中国在能源建设利用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是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二是取得了相当大的环境效益。但中国目前的能源利用效率依然严重偏低,环境污染问题未得到根本控制,并且长期存在能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5]。

可再生能源逐渐得到国家重视,中国已出台《可再生能源法》,“十一五”规划也将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因此,如何经济、高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微网将多种具有可互补性的分散型能源集中在同一物理网络中,通过多个能量转换环节,实现一次能源到二次能源的转化,有效提高对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再者,目前大多数分布式能源的热电转换效率还不高,微网作为一个整体供能系统,在满足用户供电需要的同时,还能满足供热、制冷、湿度控制和生活用水等多种需求,显著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此外,储能单元的参与,有利于对系统内部的能量进行调节控制,高效、合理地利用能量。113 实现农村电气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国目前农村电气化水平还非常低,“十一五”初期农村用电量只占全国总用电量的18%[6],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远低于东部农村的平均水平,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电气化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持续扶持及城市化对农村的影响,农村用电量将得到快速的增长,这必将给中国的能源形势增加更多的压力,在中国农村大力倡导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行之有效的出路。预计到2020年,将利用可再生能源累计解决无电地区约1000万人口的基本用电问题,改善约1亿户农村居民的生活用能条件[7]。为了能够更经济地利用可再生能源,采用微网的形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途径。

在中国农村适合的地区,应以户、村为单元组成不同规模的微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分布式电源。例如:在水利资源丰富的地区,应大力开发农村水电,以小水电作为微网的主力电源;在风能资源充足的地区,应合理开发中小型风电场,发展家用风电;在太阳光照充足的地区,应发挥太阳能光伏适宜分散供电的优势,推广使用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或建设小型光伏电站,推进光伏系统和建筑一体化。通过因地制宜地组建各种形式、规模的微网,从而解决农村无电和缺电人口的供电问题,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电气化。114 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多用户电能质量需求

随着社会对电力和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供电的质量与安全可靠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微网能够提高对内部负荷供电的可靠性。微网具备实时在线监控的预警能力。通过在并网点加装传感器,实时监测大电网的运行状态。如果大电网发生失步、低压、振荡等异常情况,微网能够在控制和保护的配合下,迅速通过主分离开关从并网点解列进入“孤岛”运行,保证其内部负荷的供电不受影响。

微网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电能质量需求。随着用电设备数字化程度的提高,其对电能质量也越来越敏感。尤其是政府、医院、矿山、广播电视、通信、交通枢纽等重要负荷,电能质量问题可以导致终端系统故障甚至瘫痪,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损失。根据用户对供电质量的不同需求,微网将负荷进行分级。对于重要负荷,微网可通过多电源向其供电;对于可中断负荷,微网可将其共同支接在同一条电力馈线上,当微网遭受异常情况时,可通过切除连接可中断负荷的馈线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行。115 提高电网整体抗灾能力和灾后应急供电能力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2008年中国先后遭受了2起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电力设施大面积损毁,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正常运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

国家发改委、电监会在《关于加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以清洁高效为前提,因地制宜、有序开发建设小型水力、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电站,适当加强分布式电站规划建设,提高就地供电能力[8]。

微网对提高电网整体抗灾能力和灾后应急供电能力注入了一种新的思路。首先,作为大电网的一种补充形式,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发生地震、暴风雪、洪水、飓风等意外灾害情况),微网可作为备用电源向受端电网提供支撑;同时,微网能够独立运行,可以迅速与大电网解列形成“孤网”,从而保证重要用户的不间断供电;另外,在自然灾害多发地区,通过组建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微网,能够在发生灾害后迅速就地恢复对重要负荷的供电,具有“黑启动”的能力。

6—2010,34(1

) 

116 智能电网的有机组成部分

智能电网的概念最早是美国为了解决日益老化的电网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旨在通过升级改造原有电网的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环节达到更加环保、高效、互动的现代化电力系统。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是自愈、互动、安全、兼容、经济和优质[122,9211]。

微网与智能电网的关系密不可分。首先,微网和智能电网都包含系统的配电和用电环节;第二,微网自治运行的特点与智能电网的自愈相类似;第三,微网和智能电网都需要根据用户的信息进行动态调整,实现供需平衡和优化运行;第四,微网是智能电网安全防御和抵御自然灾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微网和智能电网都能够满足未来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第六,微网和智能电网都允许接入多种发电和储能单元[12]。总之,随着电网配电和用电环节逐步实现智能化,微网将作为智能电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更大作用。

2 发展方向

国家电网公司已于2009年明确提出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即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在此背景下,微网作为智能电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积极贯彻中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同时又需要结合自身特点,着眼中国实际国情,将包容性、灵活性、定制性、经济性和自治性作为微网发展的基本方向,积极推进微网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211 包容性

包容是微网发展的重要方向。微网的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网能够有效接纳分布式电源。通过引入储能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可有效改善分布式电源的波动性及间歇性影响。

2)微网与大电网相兼容作为补充单元参与并网运行。

3)微网能够包容先进的电力技术,例如快速仿真计算、电源优化控制、分布式储能、先进的能量管理以及高级计量等技术。

4)微网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允许更多小型模块化的装置接入,易于扩展规模,且可即插即用。212 灵活性

充分发挥微网小型化、模块化、分散式的特点来弥补大电网的不足。

1)微网具有单一可控、灵活调度的特点,可作为备用电源。在大电网异常情况下,确保重要负荷的供电。

2)微网运行模式的灵活切换可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从大电网解列,实现独立运行,提高所辖负荷的供电可靠性;同时具备“黑启动”能力,能够提高灾后应急能力。

3)微网可以实现偏远地区供电。其灵活组网的特点能适用在偏远农村地区,通过因地制宜地组建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微网,解决偏远地区用电难的问题。

213 定制性

微网的定制性体现在用户对电力的需求。

1)微网可以组建在中心城区,通过对负荷分级,提供分级供电,满足不同用户的电能质量需求,实现灵活供电。

2)微网通过利用电力电子装置、固态控制器、快速故障解除开关、储能系统等元件,向电能质量敏感的用户提供所需的可靠性水平和电能质量水平。214 经济性

微网融合了电能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不仅涉及发电商和用户的利益,还与整个电网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

1)有利于微网内部用户的利益。在外部电网出现故障时能够保证用户的用电质量,尤其是减少商业用户因停电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可以引导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消费电能,节约电力消费。

2)有利于微网内发电商的利益。微网孤网运行的特点能够为其内部的发电商延长能量出售,从而提供额外的经济效益。

3)有利于整个电网的经济利益。微网通过与大电网的协调控制,能够综合优化能量利用、运行效率和环境排放,对市场交易和资产配置统一管理,延缓电网的投资,实现整个电网的经济高效运行。

215 自治性

自治运行是微网基本特点。作为小型能源网络,自治要求微网能够实时维持自身的能量平衡,可脱离主网独立运行。

1)基于实时通信、快速控制和储能单元,微网能够在稳态和暂态过程中实现功率平衡和电压/频率的稳定。

2)通过实时监控及时预警故障前兆,降低故障概率,并能对已发生的故障自动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纠正,使系统迅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确保微网安全可靠运行。

1

6

?智能电网研究———微网技术专题? 袁 越,等 中国发展微网的目的方向前景

3 发展前景

311 技术前景

世界上发达国家已经将微网的技术水平从理论层面过渡到应用层面,通过进一步开发应用,实现微网的生产力。中国应发展适合中国特色的微网,大力挖掘技术潜力,积极攻克技术壁垒,实现技术创新,从而为微网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1)微网发展的初期,在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突破、关键装备开发等方面有巨大的技术需求,如微网/含微网电力系统的快速仿真技术、规划设计理论、计算理论、电源技术、保护与控制技术、微网的运行与能量管理、信息与通信技术、先期评估和后期评价体系等。同时要积极研制分布式电源并网装置、分布式储能装置、控制和保护装置、微网快速分离开关、接地网、计量装置、能量管理系统以及通信系统。

2)微网有助于促进电力行业相关技术发展。一方面,微网提供了多种新技术应用的平台,能够将新能源发电技术、新型储能技术、冷热电三联供技术、轻型直流输电技术、智能用电技术、安全防御技术和新型电力市场机制等技术与微网相结合;另一方面,微网与各种新技术的融合,能够发现微网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障碍,衍生出新的技术问题,需要新方法、新思路去解决,从而加快技术的创新,促进技术的发展。

3)微网技术能够广泛应用在其他领域。例如在铁路行业,微网的智能计量装置有利于电气化铁路电力需求参与电力市场竞争,快速分离开关以及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开发有助于减轻冲击负荷对电网的影响。此外,微网技术还能作为军事备用,通过在舰船电力系统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军事作战能力。不仅如此,微网技术在通信、能源、交通、机械、医疗、教育等行业和领域都能得到广泛应用。312 应用前景

1)微网要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发挥可再生能源优势。可再生能源发电在中国发展迅速。2008年,中国风电已达到10GW ,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50GW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预计“十二五”期间,光伏发电将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有望在2020年达到10GW [13]。发展可再生能源要做到灵活多样,不仅需要大型化、规模化的开发,也要注重能源中小型化的利用,例如家用风电、屋顶光伏。但是,可再生能源分布广、能量密度较低,特别是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如何使可再生能源发电融入现代电力系统,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任务。微网的最大优点是将原来布局分散的可再生能源进行整合,并通过储能装置和控制保护装置实时平滑功率波动,维持供需平衡和系统稳定。因此,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有效载体,是微网应用的重要前景。

2)微网要积极与中小型热电联产相结合,发挥综合利用优势,提高能效、降低消耗、减少排放。提高热能利用效率的根本方向是实现“温度对口、梯级利用、能质匹配”。提高化石燃料使用效率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不同能源形态的转换,做到供热发电同时进行[13]。热电联产目前主要以大型、集中供热为主,但是只强调大机组,会阻碍热电联产的发展,影响热电联产机组效益的发挥。因此,应当根据热负荷来确定机组的大小和机型,同时与微网结合,满足用户供电、供热、制冷、湿度控制和生活用水等多种需求,从而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污染排放,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3)微网能解决偏远地区用电问题,改善农村生活用能条件。中国农村有丰富的水资源,尤其是小水电,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在可再生能源中能量密度最高。2005年,全国农村小水电装机容量已达43.09GW ,占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的37%,发电量占全国水电量的3413%。预计到2020年,全国小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5GW ,占全国水电装机总容量的25%[13],因此小水电是中国重要的分布式能源。在这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应优先开发小水电,将其作为组建微网的主力电源。在缺乏小水电的地区,应因地制宜推广使用小风电、户用光伏发电、风光互补发电,并结合户用沼气、生物质能发电组建微网,从而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电气化。

4)微网能够提高电力系统防御能力。在灾害多发地区组建微网,有助于电力企业根据本地区灾害特点,建立健全的电力抗灾预警系统,形成与气象、防汛、地质灾害预防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应急联动机制;有助于电网企业针对灾害可能造成的电网大面积停电、电网解列、“孤网”运行等情况,制定和完善电网“黑启动”等应急预案;有助于电力企业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做好灾后重建工作;还有助于保证医院、矿山、学校、广播电视、通信、铁路、交通枢纽、供水供气供热、金融机构等重要用户和居民的电力供应。

4 结论

1)针对中国能源建设和电网建设的多种需求,

微网在实现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降耗、农村电

2

6—2010,34(1

) 

气化、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以及防震减灾中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

2)微网的发展不仅要立足自身特点,还要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将包容性、灵活性、定制性、经济性、自治性作为微网发展的基本方向,能积极推进微网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3)微网的研究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离实现商业化还有不小的距离。但随着智能电网发展战略的实施,微网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在结合中国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微网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特色,挖掘自身发展潜力,立足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将实用化、商业化作为目标,才能使其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大潜力。

参考文献

[1]European

Commission.

European

smartgrids

technology

platform 2vision and strategy for Europe ’s electricity networks of t he future [R/OL ].[2009208204].http ://www.eurosfaire.prd.fr/7pc/bibliot heque/consulter.php ?id =296.[2]European

Commission.

European

smartgrids

technology

platform 2strategic research agenda for Europe ’s electricity networks of t he future [R/OL ].[2009208205].http ://cordis.europa.eu/technology 2platform/pdf/smartgrids.pdf.

[3]LASSETER R H ,A KHIL A ,MARNA Y C ,et al.The CER TS

microgrid concept [R/OL ].[2009208207].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13221998.html, /cgi 2pserc /getbig /researchdo /cert sdocumo /cert spubli /cert smicrogridwhitepaper.pdf.

[4]U.S.Depart ment of Energy Office of Elect ric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Grid2030:a national vision for electricity ’s second 100years [R/OL ].[2009208208].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13221998.html,/sectors/electricpower/pdf s/electric -vision.pdf.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R/OL ].[2009208221].

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13221998.html,/2007

image/pdf.

[6]马胜红,董文娟.我国农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必要性和

建议.中国能源,2008,30(2):27234.

[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R/OL ].

[2009208220].

http ://www.

sdpc.

gov.

cn/zcfb/zcfbtz/

2007tongzhi/W020070904607346044110.pdf.

[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电监会.关于加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

设的若干意见[EB/OL ].[2009207202].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13221998.html,/

zwgk/2008207/01/content 21032277.ht m.

[9]EPRI.Power delivery system and electricity market s of t he

future.Palo Alto ,CA ,USA :EPRI ,2003.[10]EPRI.

Profiling and mapping of intelligent

grid R &D

programs [R/OL ].[

2009208229

].

http ://www.

Electricitydeliveryforum.orrg/2007/pdf s/EPRI -Report -1207.

pdf.

[11]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

33(9):124.

XIAO Shijie.Consideration of technology for constructing Chinese smart grid.Automation of Elect ric Power Systems ,2009,33(9):124.

[12]李振杰,袁越.智能微网———未来智能配电网新的组织形式.电

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7):42248.

L I Zhenjie ,YUAN Yue.Smart microgrid :a novel organization form of smart distribution grid in t he future.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9,33(17):42248.

[13]周小谦.关于“十二五”电力科学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电网与

清洁能源,2009,25(5):124.

ZHOU Xiaoqian.Research 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power system in t he 12t h five 2year plan of China.Power System and Clean Energy ,2009,25(5):124.

袁 越(1966—

),男,通信作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分布式发电与供电技术、微型电网、智能电网。E 2mail :yyua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13221998.html,

李振杰(1984—

),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新能源发电与微网技术。E 2mail :lzj3690hus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13221998.html,

冯 宇(1978—

),男,博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电子及电能质量。E 2mail :Fengyu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13221998.html,

Development Purposes ,Orientations and Prospects of Microgrid in China

YUA N Yue 1,L I Zhenj ie 1,F EN G Yu 2,ZUO Wenx ia 2

(1.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China ;

2.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Wuhan 430074,China )

Abstract :Proceeding f rom the background of energy use and power system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purposes of the microgrid are expounded in view of six aspects ,namely ,the distributed power access ,regenerative energy utilization ,rural electrification ,user demands for power quality ,power system disaster fighting capability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mart grid.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compatibility ,flexibility ,customization ,economy ,and autonomy should be taken as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s of the microgrid and points out that in the strategic f rame of building a strong smart grid ,the microgrid has broad prospects for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China.

This work is supported by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K ey w ords :microgrid ;development purposes ;orientations ;prospects ;regenerative energy ;distributed generation

3

6—?智能电网研究———微网技术专题? 袁 越,等 中国发展微网的目的方向前景

中国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点击

中国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点击 〖报告内容〗 信息化:撬动转型的支点 10.9%与10.7%,两个不大不小的数字在最近一段时刻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我们为GDP10.9%的过热增幅感到担忧,专门这一数字是建立在能耗同比上升0.8%如此一个基础上实现的。另一方面,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10.7%也让我们感到担忧,如何讲电信业务收入增长低于GDP 增长在改革开发以来依旧第一次。日前信息产业部最新快报显示,1~7月份全国通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05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不管是上半年的增幅10.7%依旧1~7月份的增幅11.4%,都表示大幅超前已然不在了,因此我们可能会产生如此的疑咨询:电信业是不是差不多从辉煌步入了“微利时代”?通过转型是否能够走出“微利”逆境?关于转型如此一个相对“抽象”、“虚幻”的理念而言,信息化与之的关系又是如何样的?……在那个转型及信息化的时代,关于信息通信行业的思索还远不止这些。 “以后电信业务的增长将会与经济增长相习惯,成为一个稳固进展的微利服务行业。” 掘金“微利时代” 在第六届中国信息港论坛上,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电信总工韦乐平指出,“以后电信业务的增长将会与经济增长相习惯,成为一个稳固进展的微利服务行业,像2002年大规模的、不计成本的、全社会的投资都投向电信的情形差不多不复存在。”一时刻关于电信业“微利讲”的争辩此起彼伏,其中反对者居多,纷纷指责电信业是暴利行业。然而在笔者看来,“微利”的提出是有一定道理的。如何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国经济步入“微利时代”的大背景下,某一个行业长期获得高利润是不可能的。而且从电信业目前的进展态势来看,技术的日新月异、业务的更

未来中国金融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金融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2016年以来,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受到了比较严格的监管,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不如前一段时间火热,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开始换上科技金融(Fintech)的外衣,希望借此绕开严苛的监管条件。然而,无论如何装扮,都无疑希望套上金融业务的光环,尤其是要注意的是,在一轮又一轮的热词概念炒作的背后,监管套利的风险不可忽视。但什么是Fintech,什么是Fintech企业,在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分歧,而导致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金融与科技的本质认识有所偏差。可喜的是日前央行强调要划清互联网金融和Fintech的界限,指出Fintech企业要与持牌机构合作才能从事金融业务,明确了“技术是技术,金融是金融”,为进一步规范和监管奠定了基础。同时,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金融行业未来创新发展的趋势,是寻求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在新科技与专业性中寻求平衡与发展。 从技术提供者到金融行业的创新者 在新技术运用与金融专业的结合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概念在国内风光无限,而“金融科技”则是国外较为普遍的提法。显然,金融科技的范畴远远超过了互联网技术,还包括智能机器人、VR、生物验证技术等新科技的方方面面。同时“金融科技”概念强调在金融体系中更积极地更多地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提倡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创新技术进行风险控制和平台管理。 单纯从字面上看,金融科技(Fintech)可以理解为金融服务和科技的结合,而所谓的金融科技企业的本质,则更应该体现为面向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系统开发和技术提供者。金融科技(Fintech)并不是一个从天而降,从金融行业外部突然冒出来的特殊领域,追根溯源,可以说是过去数十年金融机构不断进行大规模IT投资而催生领域。 从美国专业杂志American Banker近年来公布的Fintech企业情况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就是,该类企业逐渐从金融行业的技术提供者变身为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早期的Fintech企业主要是指向金融机构提供具有更强金融专业功能的,更高安全度和信赖程度的IT系统供应商。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Fintech企业更加倾向于向用户直接提供金融服务。服务的领域覆盖了家庭账单管理、会计软件、贷款、结算等诸多方面。以前站在金融科技前沿的这些IT企业,悄然变身为金融领域的创新者(或称为搅局者),以至于到目前来看,在人们的视野中形成一种错觉,就是认为“Fintech企业”就等于从事金融服务的企业。 追求新技术与金融专业性的平衡发展 从曾经集中于系统的研发,为金融行业提供金融技术支持,到现在开始面向用户直接提供金融服务,反映出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的特征是在IT技术与金融专业性之间寻求平衡。 以银行业为例,全国性结算系统的开发和运营,自动取款机(A TM)的普及,以及近年来的网络银行,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等等的发展,无论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还是从金融服务提供方的角度,都要求金融行业不断导入新技术新知识,更新金融行业服务的形态和内容。比如,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对信息的“检索”能力大大增强,而智能手机的

航天技术的发展的新特点以及趋势

航天技术的发展的新特点以及趋势 随着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的成功,我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向着空间站的建立又迈近了一步。在航天领域的发展不仅增强了我国对这一领域的发言权以及相应的军事及政治影响,同时为我国未来空间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空间技术与科学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看见,世界航天发展在一些方面已经开始呈现出低成本化的趋势。 运载工具方面:航天飞机回归飞船 在航天运输工具方面,这种趋势表现为航天飞机开始向飞船回归。 随着2011年7月21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着陆,结束其“谢幕之旅”,美国30年航天飞机时代宣告结束。事实上,当1969年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时候,就希望能通过提高运载工具的使用率来降低航天活动的费用。 当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第一次进入太空的时候,这种飞行器成为当时乃至到现在都是功能最强、用途最广的万能运输器。航天飞机运载能力超强,能将一些无法用运载火箭发射的航天器送上太空;其上设置有起重能力很强的机械臂,可以在轨道上精确布置各种类型的有效载荷,国际空间站就是由航天飞机组装起来的;能够在轨回收、检修卫星,更换或升级卫星的组件;可以作为实验平台,在成员密封舱内进行医学、生命科学、对地观测、天文观测、材料加工、制药等实验。 可是,在最关键的降低发射成本上,却没有达到预先的目标。实践证明,航天飞机每次发射费用高达4至5亿美元,主要是因为它返回地面后要进行大量维修工作。而由此导致的发射间隔变长,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使用成本的提高。而且,由于航天飞机实现的功能过多使其过于复杂使其安全性大打折扣。至今5架航天飞机有两架失事,共14名航天员牺牲。 美国的航天飞机在技术上是很先进的,就是在其退役后今天看也是如此。但是,它在追求技术先进性的同时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导致得不偿失。现在,美国的航天运载工具又回归到飞船上,开始研究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更安全、多用途可重复使用的飞船。据新闻报道,美国航天局计划于2014年初,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对猎户座飞船进行飞行测试,未来它将替代航天飞机的人员运输功能,而货物运输将由无人的货运飞船完成。 至此,各航天大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使用技术成熟可靠成本相对低廉的飞船作为主要运输工具。 人造卫星方面:卫星小型化平民化 迄今各国已经向绕地轨道上发射了数千颗人造卫星,它们几乎都是政府和公司斥巨资推动的庞大工程的成果。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卫星构造日益复杂,设计时间有增无减,设计生产需要和使用众多项目科学家及研究中心的参与。然而近年来,由于电子器件、太阳能发电及其他技术取得的进展,卫星已经可以大幅度瘦身,微小卫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通常把1吨以下的卫星统称为微小卫星。而立方体卫星是微小卫星中发展较快的一种。 立方体卫星的大小跟玩具的包装盒差不多,其背后的构想是为卫星开发人员提供统一的卫星尺寸和重量规格,并把多颗卫星整合成火箭的一个有效载荷,通常搭乘其他费用更高的

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环球资源,慧聪,谷歌区别

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环球资源,慧聪,谷歌区别 一、阿里的优势: 1、访问量最大的B2B网站; 2、推广力度较强; 3、功能较完善; 4、轻工产品有优势; 5、亚太地区有优势。 阿里的劣势: 1、中国诚信通会员扎堆,同一种产品好几页都是诚信通会员,恶性竞争激烈; 2、中国占据60%以上搜索量,国外买家访问量相对较小,80%以上访问量来自中文站,英文站访问量相对较小; 3、排名没有保障,谁花钱多谁排前面; 4、买家询盘是群发的; 5、英文站价格较高,实际效用与宣传有一定差距; 6、英文站采购商良莠不齐,客户的含金量不高,大多是海外华裔和东南亚中东采购商,在欧洲北美没什么知名度,主要靠打广告。 二、中国制造网优势: 1、会员的Toprank服务随机排前10名,每个关键词也只卖前10名; 2、询盘邮件是一对一发的; 3、收费较公道; 4、其知名度很大一部分是靠口碑相传,而不像阿里巴巴主要靠宣传; 5、询盘质量和数量很多国内会员各有说法,但正面的肯定的评价相对多些。中国制造网劣势: 1、在规模、影响力、推广力度等方面不如阿里巴巴,在专业性方面不如环球资源, 三、环球资源优势: 1、推广方式: 网络+杂志+光盘,产品信息能直接卖给采购商; 2、杂志起家,在贸易杂志和展会推广方面比较专业; 3、电子产品有优势; 4、大中华区、韩国、欧美市场有优势。 环球资源劣势: 1、起家于香港的出版公司,仅仅是环球资源杂志延续的信息表现载体,而并非真正的B2B互动交易平台,使用杂志和网站的用户重复; 2、网站功能不强,只有供应商目录查询功能; 3、价格太高,现在有一些低价服务,但是效果差; 4、采购商信息采集和分类是其弱项,产品信息能否被高质量的采购商拿到就显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2017-01-2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 金融科技(Fintech)是当前金融界十分关注的话题。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到一个阶段性的调整时期,在这样的氛围下讨论金融科技,能提供一个反思和总结的机会,客观分析一下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金融科技通常被界定为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就是把科技应用到金融领域,通过技术工具的变革推动金融体系的创新。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对金融科技的界定是,金融与科技相互融合,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应用、新的流程和新的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形成非常大的影响。金融科技的外延囊括了支付清算、电子货币、网络借贷、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投顾、智能合同等领域,正在对银行、保险和支付这些领域的核心功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三个发展阶段 如果从IT技术对金融行业推动变革的角度看,目前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界定为金融IT阶段,或者说是金融科技1.0版。在这个阶段,金融行业通过传统IT的软硬件的应用来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这时候IT公司通常并没有直接参与公司的业务环节,IT系统在金融体系内部是一个很典型的成本部门,现在银行等机构中还经常会讨论核心系统、信贷系统、清算系统等,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 第二个阶段可以界定为互联网金融阶段,或者叫金融科技2.0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金融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的渠道来汇集海量的用户和信息,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任意组合的互联互通,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互联网的基金销售、P2P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 第三个阶段是金融科技3.0阶段。在这个阶段,金融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新的IT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信用中介角色,因此可以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代表技术就是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

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前景

中国空间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等待着人类去开发利用,当然这一切都要取决于有先进的空间技术作为奠基。可以想象空间技术是未来人类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灾害与天气预测,通讯广播,导航定位技术,还是发展新能源新技术,甚至是星际移民,星际战争,都需要空间技术。而目前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打好发展空间技术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随着神舟发射,天宫升空,嫦娥奔月,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已经逐渐迈进了航空航天大国系列,但是我们要发展自己的空间技术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毕竟我国的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虽然近年来迅猛发展但现如今和美国这样的航天大国比较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幸运的是我国政府一直把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在大力投入,年年都有新进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系列完整、配套的航天器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发射、测试和运营体系。但是为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发展,这还远远不够,而且空间探索并不是为了探索而探索,这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因为未来世界中不管是在经济,科技,政治还是军事上空间技术都占有很大的地位。 目前我们所开展的探测项目跟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比较起来,项目还比较少,像美国对太阳系的其他天体都进行了探测,我们除了地球之外只对月球进行探测,所以升空探测仅仅迈出了第一步。虽然我们有一个卫星搭载俄罗斯的运载火箭去探测火星,但是毕竟是属于搭着人家的车,还不是完全独立自主地探测火星。虽然我们开展的项目比较少,但是有我们自己的特色,比如我们探测目标的选择、科学预期的选择等等有自己的特色。总体来讲虽然我们跟美国和欧洲空间局比较起来在空间探测方面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独立自主,比如说载人航天、运载火箭、飞船等等完全是我们独立做的,而且在国际上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的研究工作除了美国和前苏联之外我们是属于第三家,欧洲空间局虽然探测技术比较领先,但是它还没有独立自主地开展载人航天的工作,是跟美国合作的。应当说我们从火箭、从飞船、从卫星等等都是我们自己独立自主研制的,实际上我们跟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毕竟是自己积累的经验,经验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经验积累之后,我们会有跨越式的发展。 现在全世界空间技术都在高速发展,可以想象未来世界空间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目前综合分析我国未来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三方面: 一是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目标:开展针对重大科学问题的前沿探索与研究,在黑洞、暗物质、暗能量和引力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发展始于冷战时期,在60年代末期由于美苏之间的全球争霸,为了预防核战争对本国通信系统的影响,美国开始研究如何防止核打击。这也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理念——在遭受一次核打击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并保持通信不被中断。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陆军网络APRANET——先进网络基础结构,这个网络与传统的通信网有很大的差别。传统通信网的发展经过了磁石、步进、纵横最后发展到程控,直到现在的ISDN、BSDN、ATM等等移步转移模式这样一个宽带网络的发展趋势,再下一步可能就是NTN这种互联网络结构。 首先,互联网是没有中心的,互联网的结构是无中心的结构,这也是为了当初一个最基本的目的,没有任何一个打击能够把它的中心控制部门摧毁,它的每一个结点、每一个连接点在遭受打击之后都能够与其他结点迅速恢复并进行通信。 第二,互联网的寻址方式是全球寻址,也就说它的地址资源是在全球进行统一的配制的。现在大家所使用的互联网是IPV4的网络,这个网络现有的地址总数大概在40多亿个。互联网是由美国开发演进而产生出来的,所以网上地址资源、地址资源的分配实际上也是由所美国所控制的。现在美国所拥有的IP地址总数有20多亿,近30亿个,占全球的74%左右。中国现在拥有非常少的地址资源,也就5000万左右,只占1%多一点。 互联网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是军方的一个系统,然后演进并逐步扩大它的应用。开始是四家大学进行互联,然后扩展到13个点,形成了10个美国国内辅根服务器放置地点。在此之后互联网尽管应用于教育和科研部门,但它的快捷性和便利性使得越来越多的部门包括许多政府部门应用起来。在商业部门开始参与之后,互联网商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联邦调查局曾在1984年进行过一次调查,要求美国所有参与互联网的研究机构和当时与互联网互联的机构就以下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美国把互联网推向全世界,它对美国的安全、发展会有什么影响,会有哪些不利方面,大家的建议是什么。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筹备前后我们也曾与美国互联网的机构和美国一些研究互联网TCP/IP协议的专家进行沟通,他们也谈到这件事,很多人提出了建议,其中就包括互联网建立之后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如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象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这些事情在当时都有预见。在综合平衡各种意见之后,美国政府决定还是把互联网商业化,推向全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思维和贡献,美国对互联网在全球的应用、对网络为全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美国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把它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意志力植入到了互联网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最基础的寻址方式,因为互联网的地址资源关系到整个互联网的发展空间。现在,地址资源由ICANN这个组织进行全球分配,ICANN是全球域名和数字资源分配的机构,这个机构是美国专门成立的,它的前身是IANA,是专门成立起来用于全球互联网资源分配的。美国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把互联网控制起来。那它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呢,这是美国和别的国家思维不一样的地方,它提出互联网是无国界、无管理、无法律、无政府的,是民间产生的一个网络。ICANN是一个民间组织,民间组织的特点是尽管有政府部门的参与,但政府只被当作是一个政府咨询委员会,不起决定作用,由ICANN理事会的19名成员决定全球网络地址资源分配政策。通过这一点,它就可以把全球地址资源的政策掌握在自己手里。ICANN与美国商务部签订协议,由美国商务部授权它进行互联网地址的分配,ICANN在互联网管理方面制定的任何政策都必须经过美国商务部的同意。通过这一点就可以避免其它政府通过联合国或其它政府间组织去呼吁在互联网上各国应该平等的这类倡议,同时又把全球的地址资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对于这一点我们和世界各国都很清楚。所以从98年、99年开始在接入互联网、应用互联网之后,全球普遍要求对当时的IANA进行改革。原来ICANN的所有理事全部由美国人担任,现在则由五大洲的网民投票推举理事,中国科学院的钱华林研究员在去年6月23日经

2018年中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发展趋势分析

2018年中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图】 一、中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7 年7 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三大任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被视为中国金融界最高规格会议,1997 年以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2017 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指引未来多年金融业的发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等原则将会在金融监管中得以落实。 2017 年12 月出台的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中提及,规定的出台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资管新规象征着融监管正式进入到一委一行三会框架的新阶段,金融业进入到了统一协调监管的新时代,金融监管趋严方向不改。当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金融去杠杆去的差不多之时,2017 年12 月中下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却再次定调,防范化解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位列今后三年三大攻坚战之首。而防范化解风险重点是金融风险,根源是高杠杆率,目标是使得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管控。金融去杠杆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2018 年是今后三年的开局之年,预计会比2017 更严,2018 年去杠杆尤其是金融去杠杆将进一步推进。2018 年上半年可能仍有较多 监管政策出台,且监管协调性大幅提升。 1、金融防风险,任重道远 自2012 年以来,监管机构相继放松了对保险资管、券商资管、基金及基金子公司专户的监管限制。在此过程中,部分资管机构逐步演变成为影子银行产品的通道,商业银行资金借助各类通道追逐高收益资产。期限利差驱动之下,商业银行通过同业存款、同业存单等短久期负债去对接期限3-5 年的资产,期限错配情况严重。 老16 家上市银行同业负债规模(含应付债券)规模仍达24.7 万亿

我国航空航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教学文案

我国航空航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九重天。在1992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输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激烈地争论过。 2003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它也打破了美国和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多年垄断格局,成为世界第3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不过,由于载人航

天技术与无人航天技术有很大差别,主要反映在安全性、复杂性和成本高三个方面,所以从1961年第一名航天员上天到现在,它还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用途。但从可以预见的未来来看,人类现在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急增等急待解决的几大问题,只有通过开放地球、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来解决。即使在当代,发展载人航天也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首先,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用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迄今为止,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其他拥有一定航天技术基础或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虽欲染指载人航天,但因力不从心,所以只能求助于与他们合作,出钱出资,用俄、美的载人航天器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以图逐步加入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所以,我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也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两弹一星"那样,引起全世界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全民的凝聚力。 其次,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

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Tradekey之比较(已读)

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Tradekey之比较 减肥药排行榜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13221998.html, 提供,请勿转载 使用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Tradekey已三年了,是到总结一下认识,分享一 些经验的时候了。 这四个B2B是什么? 如果把客户的生命分成四个阶段,(1)客户信息的获得,(2)客户的培养,(3)老客户的维护以及(4)老客户的激活。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策略和活动。那么B2B的功能主要 表现在第一阶段,即客户需求信息的获得。 我认为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和Tradekey 更像我四个员工,同我公司真正的外贸人员不同之处,就是他们不用睡觉,白天、晚上工作。他们站在Google和其他搜索引擎上,天天帮我做宣传,并给我收集需求线索。当你不再仅仅视他为一个凉冰冰的网络工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时候,那么他们真的就会有感情起来。 现在我就逐个分析介绍一下他们,为使其更拟人化,我给他们分别起个名字。 1. 老环(环球资源的简称) 2. 小李(阿里巴巴的简称) 3. 阿钟(中国制造网) 4. 崔小姐 (Tradekey) 一.老环

老环今年45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交易以信用交易为主,自信心极强。老环出身于欧美的家庭企业,祖上世世代代从事商品的进出口。因此,这样的家庭使得老环他们很重视老客户,很看重长期交易中形成的相互信任和友谊。 二.小李 小李今年35岁,出身于鱼米之乡,却人多地少,生存竞争激烈,所以小李从小就更有进取心,更具备冒险意识,胆子大,拼搏,开拓,实干,而且更具有开放的意识,想把全世界的生意都做完。四海为家,头脑中形成生意无地域,市场无疆界的意识。只要有钱赚,哪怕是纽扣,打火机,卖眼镜,修皮鞋,他都会去做。他的特点就是,拥抱变化。 三.阿钟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科生实验报告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试验课程:物流管理 实验项目: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指导老师: 开课时间: 》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

研究物流信息技术在中国发展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实验内容: 1.《 2.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3.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内生产经营中应用现状 4.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实验结果:以小论文形式提交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 (一)、物流信息化的需求 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之中,所以物流领域的信息化既带有一般信息化的共性,也有其特性。分析近年来现代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层面的因素。第一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使得信息更广泛地成为控制、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只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就能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带来效益。在这个层面上可以不涉及或少涉及流程改造和优化的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这是所有信息化的共性问题,基础问题。第二是企业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不断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此时的信息系统作用有二,其一是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规范地贯彻执行;其二是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操作方案,例如仓储存取的优化方案,运输路径的优化方案等。此时信息系统作用主要在于固化管理和优化操作。此类信息化建设涉及流程,因此带有明显的行业特点。第三个层面是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上升,其中物流管理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主要是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如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的协同、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协同等,物流信息系统不仅是供应链的血液循环系统,也是中枢神经系统。供应链的基础是建立互利的利益机制,但是这种机制需要一定的技术方案来保证,信息系统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这种互利机制的手段。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银行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过程及现代银行体系建立的途径 银行是在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易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因而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后,就出现了早期的金银兑换、保管和汇兑业务,形成了早期的货币兑换商和钱在银号等机构。如在欧洲的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就有了大量的金银保管兑换与放贷的记载。但一直至漫长的中世纪结束前,这种钱庄业务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形式上。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工业革命,是传统的货币经营业向现代金融业转变的主要动力。到16世纪中叶,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工商业与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与存款。贷款的要求,出现了最早的商人银行,这些商人银行既办理存款与贷款,也从事转帐结算业务。但他们的贷款往往带有高利贷性质,使一般工场手工业主和商人很难获得贷款,即使获得也会因高额利息而无利可图。这显然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资本主义的银行。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推动下,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银行在17世纪末至明世纪中逐步发展起来了。现代银行体系的建立并取代传统的货币经营业、高利贷商,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旧式的高利贷银行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调整放款原则而逐渐转变为现代的银行,主要特征是较大规模地吸收社会资金,同时以较低的利率发放贷款;二是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股份制银;行,其一开始就具有现代商

业银行的性质,并从事大规模的融资与贷款活动,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因其资本雄厚、融资能力强,贷款利率低,所以逐步成为现代信用领域的主导形式,银行成为整个社会信用的中心。1694年,英格兰成立了第一个现代银行——英格兰银行,其建立标志着高利贷在信用领域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从此以后,现代银行在欧洲就广泛地发展起来了。 二、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如何理解? 银行是一种金融机构,也是一种企业。说它是企业,是因为它与一般的工商企业有共同之处。企业的共同特征是:从事直接的经营活动,具有一定的资金,独立核算,并通过经营活动获取利润。银行具有企业部门的一切特征,它是实现资本循环周转的一个必要环节。 与其他企业相比,银行又具有一般企业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银行的特殊利益。银行的特殊利益大致可概括为两个:①从行业特点得到的好处,即不需投入很多的自有资本即可进行经营活动,并可赚取可观的收益。②从国家的干预以及与国家政权的密切关系中得到的好处。 2.银行的特殊风险。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它与客户之间并非是一般的商品买卖关系,而是一种以借贷为核心的信用关系。这种关系在经营活动中表现为以信用为基础,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即银行以存款方式向公众负债、以贷款方式为企业融资。银行经营活动的这种特殊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特殊的风险:①信

中国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以"金"字工程为代表的信息化重大工程初见成效: --金桥工程建成卫星站70个,主干网覆盖10个大中城市,正在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金卡工程的12个试点城市全部实现了同城跨行的自动取款机联网,其中有的城市实现了国际自动取款机联网,发长量超过6000万张。全国电子联行系统每天处理5万多笔业务,金额达800一1000亿元,每天为国家增加可使用资金500亿元。 --金税工程稽核系统投入运行,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多来查出利用发票违法违纪件3万多起,追缴税款1.5亿元。 --金关工程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四个应用系统",并已经陆续投入运行,提高了对外经济贸易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减少了贸易摩擦。 第二,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生产力的提高。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正在从单项应用向集成化、综合

化、网络化应用发展,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 --"八五"期间,电子技术推广应用共完成8000多项。资金投入产出比为1:5。 --全国约有50%的自来水公司采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每年节水挽回的损失相当于35亿元投资,可建设44个水厂。--有色金属行业80%的铝电解槽实现了计算机控制,每年可节电1.2亿度。 --在企业改造中采用电子信息技术,使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高。成都飞机工业公司采用计算机集成生产管理系统,使麦道飞机机头的装配周期从12个月缩短到6个月。库存积压下降20%。 --农业信息网已在十几个省市、200多个县推广应用。收到良好效果。如1998年1月,山东省聊城市大量芹菜滞销。在网上发布现货待售信息后,一周内积压的芹菜全部售完。价格上涨了一倍多,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第三,信息化建设推动了科研教育的发展,为新闻宣传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 --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实现了国际联网,使计算机成为了解与交流科教信息的重要工具;在教育系统计算机辅助教育,远程教育已经起步。 --在新闻宣传方面,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等主要新闻机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 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我国经过十几年改革,金融业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成长。一,我国金融业现状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所占比重下降,金融业逐渐提升份额,形成金融行业在国民经济占主要份额的局面。 我国自从加入WTC后,不断完善多层次多功能金融市场体系,银行交易与信息系统服务日臻完善。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证券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实现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包括商业银行,社会保障基金,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 1999年之前,国际金融业主要有两种经营模式:(1)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混业经营的欧洲模式;(2)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美国模式。 1999年11月12日,美国签署《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取代了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严格分开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混业经营是金融企业为了实施多元化经营,加强综合竞争力所采取的重大变革。 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这一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也预示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80 年代,我国银行都开办了证券、信托、租赁、房地产、投资等业务,实质上进入了“混业经营时代。 1995 年5 月《商业银行法》正式从法律上确立了国有银行分业经营的

制度。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央银行金融调控手段的市场化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 如借鉴国际经验,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取代贷款规模指令性管理;大幅度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适时多次降低存款贷款利率,扩大中小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稳步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直接融资方式,等等。 2017 年以来,我国经济在加速增长中收到通货膨胀等压力的阻碍,我国政府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将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扩大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持金融行业稳定和提高金融服务等。 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科学性和预见性,根据国内外的金融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货币政策,运用宏观调控的方式来调整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 而中国人民银行在1984 年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同时, 建立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我国历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情况自从我国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近三十年来, 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四十五次调整, 存款准备金制度经历了从初创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 成为了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之一。 二,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问题整体上看,我国金融业仍然实行分业经

中国航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与发展趋势

中国航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与发展趋势航天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国防实力。我国的航天科技从无到有,成功研制出长征火箭、各类卫星、载人飞船和导弹武器,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纵观我国半个世纪以来航天科技的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点: 一、制成功了各类战略战术导弹武器,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二、制成功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可以发射各种不同轨道的人造卫星。 三、火箭进入了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目前长征系列火箭已能承揽各种轨道、不同重量、多种用途的外星发射服务。 四、天战线研制成功了多种人造卫星,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人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迄今为止我国先后已有9名宇航员在太空中留下了身影。 六、间站技术。中国计划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分别发射2艘无人飞船——神舟八号、神舟九号——进行无人对接试验,发射5艘无人飞船进行载人对接试验和载人驻留试验。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飞船的成功对接。其他项目也正在有条不紊

的进行中。 尽管中国已跻身世界主要空间国家的行列,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航天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我们的运载火箭发射次数还比较少,应用卫星还没有形成批量生产的能力,特别是与航天技术发达的俄罗斯和美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努力缩小这种差距。 创建一所国际一流的宇航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奋斗 目标,我们将为此而不懈努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超大型国有企业,1999年7月1日正式成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11个国防科技重点试验室、20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8个系统级研发中心和30多个重点专业研发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制定了航天核心技术计划,取得了数百项标志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以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航天科技专项的立项研制。主要承担我国运载火箭、卫星、载人飞船和导弹武器等航天产品的研制、生产以及民用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任务。 我们坚信以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速度,不久的将来,定能占据世界的龙头位置。

中国制造网运营及盈利模式

中国制造网运营及盈利模式 一、公司简介 二、运营模式 三、盈利模式 中国制造网是由焦点科技开发和运营的,国内最著名的B2B 电子商务网站之一。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南京焦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1月9日,是国内领先的综合型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专注服务于全球贸易领域,在帮助中国中小企业应用互联网络开展国际营销、产品推广方面拥有超过十年的成功经验 中国制造网的发展历程:1998年2月28日注册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13221998.html,,推出中国制造网2000年中国制造网改版,首次参加广交会2002年推出名列前茅广告服务(TopRank) 2003 年中国制造网并推出高级会员服务 2004年中国制造网被《互联网周刊》评为“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2006年中国制造网被商人们评为“最受欢迎的B2B 网站”第二名, 仅次于阿里巴巴 2007年12月中国制造网电子商务平台(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13221998.html,)荣获《互联网周刊》2007年中国商业网站排行榜(B2B)第1名 2009年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上市 2010年入围《福布斯》中国企业潜力榜第六名 2011年焦点科技旗下中国制造网携手焦点商学院共同启动“658培训工程”经营理念:经营理念:弘扬中国制造,服务中小企业一、促进全球贸易促进全球买家和中国产品供应商之间的贸易活动和合作 ·二、提供优质可靠的中国产品和供应商信誉 ·三、帮助买家和卖家实现高效而便捷的在线商务活动主要业务:提供信息发布与搜索、会员(分为免费注册会员和付费会员)等服务 免费注册会员可以通过虚拟办公室发布并管理企业、产品和商情信息;收费会员(目前为中国供应商)除享有注册免费会员的所有服务外,还可以发布网上展示厅、专业客服支持、在产品目录和搜索结果中享有优先排名的机会 焦点科技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还向注册收费会员提供名列前茅(TopRank),产品展台(Spotlight Exhibits),横幅推广(BannerPro)等增值服务以及认证供应商(Audited Suppliers) 服务,以增加在互联网上更多的展示机会,增加与目标全球采购商的接触机会,从而达成交易,获得收入和利润 一、着力外贸二、中国制造——只推广中国产品三、综合的平台服务体系四、客户培训五、采用直观、形象的网址六、采用一对一的询盘方式七、其他着力外贸:中国制造网的战略是面向全球提供中国产品的电子商务服务,旨在利用互联网将中国制造的产品介绍给全球采购商。这样的策略绕过了阿里巴巴的贸易大平台,更为专注的进行推出中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据CNNIC的最新估算,截至2002年10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5800万,上网计算机数升至2300万,短短的四个月间分别增加了1220万和687万;与此同时,国内三大门户网站在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也分别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业绩答卷。这预示着我国互联网在经历一个时期的发展低潮之后,正在开始回暖。自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短短的几年时间,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我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方面,也表现在互联网的用户人数、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等各个方面。虽然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网络业的发展遭遇了一段时期的低潮,但从近期的种种迹象来看,中国互联网业正在走向复苏,开始迎来它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三大门户网站业绩优良 近日,国内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分别公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10月22日搜狐公布的季报显示,它提前实现了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全面盈利,盈利额度达到11.2万美元。11月5日,新浪发布的财务报告称,上季度新浪的净营业收入达到10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达历史最高值;按试算额计算,新浪在历史上首次实现盈利24.1万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数字为亏损290万美元。11月6日,网易公布的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网易收入总额达到7440万元人民币(90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93.3%,营业利润达310万美元,毛利率达67.6%,创历史最高。业内人士认为,与以往网站大面积亏损相比,如此良好的业绩说明互联网正在回暖。 由于业绩的大幅上升,作为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的标志性代表,新浪、搜狐、

网易的股票一片飘红,大幅上涨。与一年前一些公司在纳斯达克面临摘牌的尴尬处境相比,今日的风光实在不可同日而语。国内门户网站的股票在纳斯达克受到追捧,说明了国内互联业的发展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它们已经从过去纳股中的边缘状态、边缘待遇变成比较中心的状态了。 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 今年以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信息化应用进展迅猛,互联网开始在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进行广泛的、实质性的渗透。政府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的推进,使原来“不食人间烟火”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实体经济进一步结合,也使互联网找到了广阔的应用空间,焕发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对此,中科院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开始了全面复苏。 他认为,之所以说现在的复苏不是一些企业的复苏,而是全面的复苏,是因为过去中国的企业在IT方面的投入本来就不多,有一个对历史欠账回补的过程。在企业层面,网络经济高潮到来时,启发了企业对信息化的应用,让他们认识到了网络经济的重要。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整个IT产业,包括互联网业,都回到了基本面,回归到了一个在正常经济活动下的一个正常产业。 据估计,全球500强等世界大公司在IT方面的投入提前支出了1000亿美元,现在还处于消化投资阶段。相比较之下,中国的互联网业由于本身发展水平所限,非理性成分和泡沫成分都不是那么大,或者根本就没有产生太大的泡沫。而在这个时候,政府加快推进了电子政务,企业开始重视内部信息化建设,这两股力量反而成为比较强劲的推动互联网复苏的力量。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亮丽的IT市场之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