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年上海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

历年上海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

历年上海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
历年上海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

历年上海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

02年

核舟记(节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敝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糝之。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i圄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通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核舟的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1)曾经送给我一个核舟,刻的是苏轼赤壁(的情景)。(2)开窗观望,雕花的围栏相对而望。9.精美、精致,核舟雕刻者技艺之精湛。

03年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于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将莲与壮丹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品行的追求,对__________________世风的厌恶。(4分)

9.(4分,各2分)(1)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自污泥而不受沾染(污秽)。(2)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10.(4分,各2分)洁身自好(或正直、高洁)追名逐利。

04年《黄生借书说》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行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螵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2)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10.第1段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2分)

11.本文的作者是朝_______(代)的___________ (人名)。(2分)

05年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五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4.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6.请用—个成语概括本文的主旨。

(2分)

童区寄传(节选)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4.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6.请用一个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区寄的特点。

(2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懋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驴不胜怒,蹄之。

6.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内容。

(2分)

06年

岳阳楼记(节选)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的文学家________(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①段描写“满目萧然”之景,表现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醉翁亭记(节选)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文学家________(人名)。(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6。第①段描写山间不同时间的景色,表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桃花源记(节选)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荚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的文学家________(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①段描写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场景,表现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07年

捕蛇者说(节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

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

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

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4.选文作者是____(人名)。写出教材中该作者另一篇文章的标题:《____》。(2

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言之,貌若甚戚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永州异蛇的特征。(用自己的话概

括)(3分)

08年《核舟记》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

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4.上文出自课文《》,其作者是明朝魏学洢。第一自然段中“东坡”指的是北宋文学家(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6.上文具体描写了“船头”和“舟尾”人物各异的情态,其目的是。(3分)

2009年《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____。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____》(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