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日本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关系的变迁

日本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关系的变迁

日本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关系的变迁
日本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关系的变迁

●杨 荣

日本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关系的变迁

[内容提要] 企业合并政策和产业政策是日本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日本仅用20多年的时间便从一个经济落后国变成一个世界经济强国的原因之一,其成功之处是值得借鉴的。本文首先概述了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关系的基本理论;接着论述了日本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关系的变迁;最后是日本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关系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

[关键词] 日本产业政策 企业合并政策 变迁

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基本关系

日本的产业政策是日本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理论依据是“市场失效论”。以小宫隆太郎为代表的“产业政策论”认为:产业政策(狭义)的中心是纠正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可能产生的失误。在一定条件下,市场(或者说是价值规律)本来可以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但是在某种状况下,市场又不能对社会资源进行最佳的配置,纠正市场这种现实的、可能性的失误,是产业政策的基本作用。因此,日本的产业政策可以称为纠正“市场失误”的政策。除产业政策外,属于竞争政策范畴的企业合并政策(规制)也是日本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在日本看来,竞争本身不是目的,而仅仅是作为达到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技术进步、降低产品价格、扩大出口总额等目的的一种手段。为此,作为竞争政策重要内容之一的企业合并政策在日本经济发展中也受到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

收稿日期:2005108125

作者简介:杨荣,惠州学院经管系教师,516007。

产业政策和企业合并政策尽管都是日本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呈现出来的却是一对既协调又矛盾的关系。通常,一国的产业政策是促使该国产业部门提高产业效率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而企业合并则是扩大规模、开拓市场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最终目标来说,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过度鼓励企业合并,对其不加以制约,就会引起某些产业内的市场高度集中,结果会造成行业垄断。行业垄断会直接导致市场竞争减弱、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不足、社会福利降低等不良现象,所以,企业合并政策又常常与产业政策发生冲突。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一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对待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关系问题上,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日本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

协调关系的演变

11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的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8

战后,美国占领局在日本推行了经济民主化改革,解散了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15家财阀的325家大企业。在解散财阀过程中,在美国的直接参与下,日本于1947年4月制定了《关于禁止私人垄断及确保公正交易法》(简称《禁止垄断法》),这是日本第一部反垄断法,美国希望借助反垄断法使日本实施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

《禁止垄断法》对市场结构实行严格的管制,禁止设立控股公司,严格限制股份所有,通过解散不正当的卡特尔等措施来抑制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特别是,它对企业合并作了严格的限制。

在美国的干预下,虽然《禁止垄断法》在初时得到切实的执行,但由于其许多规定不适合日本的国情,因此,该法颁布后一直受到日本各界的排斥。在国内财界的呼吁下,1949年修改了反垄断法,放宽了公司合并的规定。

日本政府意识到:仅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经济复兴的任务已变得特别的艰难,为尽快渡过难关,日本政府需要直接干预经济活动。为此,以“倾斜生产方式”为核心的产业复兴政策很快出台,它是日本政府在经济恢复时期干预经济活动的主要体现。倾斜生产方式的首要目标是恢复经济和重新启动工业化过程,政策措施就是要重点扶持煤炭和钢铁部门。围绕这一重点,日本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具体的经济干预政策,其中包括企业并购重组政策。同时,日本政府还先后制定了各产业和企业的合理化计划。此外,日本政府还加强了对产业的整顿以避免生产过剩和过度竞争的出现,准许在企业集团对中小企业的系统化控制。随着1952年4月旧金山和约的生效以及盟军总部的撤消,1953年日本再次修改反垄断法,删除了原法第8节对经营权力过度集中的规定,同时减轻对企业兼并的控制。

在恢复经济时期,日本政府从实际出发,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实行了产业复兴政策,其重心在于促进产业集中,鼓励大型企业之间的合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自由竞争,以换取企业的整体优势。日本的产业复兴政策以及对企业合并管制的放松,不但大力促进了当时企业的合并活动,也为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的企业合并开创了道路。可以认为,在该时期,由于受到国内经济条件及外来压力的限制,日本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水平是比较低的。然而,其对日本经济的尽快恢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下一阶段制定出合适的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1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1)的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从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的经济较为顺利地得到了恢复和振兴。根据国内外的现实情况,日本政府适时提出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产业政策。其内容主要包含两方面:其一,实行贸易立国战略下的产业保护育成政策;其二,针对产业结构低级化的现状,实现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政策。

进入20世纪50年后,随着OEC D(经合组织)成员国区域贸易自由化的相继实行、通货自由兑换关系的恢复以及日本对国际竞争参与程度的加深,美国和欧洲各国强烈要求日本实行贸易和外汇自由化。在外界的呼吁下,1960年6月,日本池田内阁公布了《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1967年7月起,日本又实现了资本交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后,外资大量流入日本,渗透到日本的石油、化工和制药等部门,吞并了这些部门的多家日本企业。

此外,由于历史上发展的原因,与美国和欧洲庞大的企业相比,日本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技术相对落后,资本积累少。现实表明,日本当时的企业和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均显得非常弱小,在贸易和外汇自由化的时代,刚刚起步的幼小产业在强大的国际垄断资本势力面前面临着夭折的危险。因此,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已成为日本的迫切需要。

作为贸易自由化的对策,1963年,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调查会在答询中提出了“新产业体制论”。它指出了日本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过小,大量规模过小的企业之间存在着过度竞争,使得日本企业难以在国际

9

市场上同强大的垄断企业竞争。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对策就是要进行产业组织结构方面的大规模调整,而调整的重点是企业合并与改组,实现集中化和建立规模经济体制。在这背景下,产业组织政策被提到与产业结构政策并行的重要位置。在组织政策中,合并与改组政策占据了核心地位。

除“贸易立国”外,产业结构高级化也是该时期的产业政策目标。日本产业结构开始以农业为主导向以轻工业为主导再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方向转变,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和家电等基础产业和石油化工、合成纤维、电子、原子能等新兴产业。1957年,日本在《新长期经济计划》中第一次提出以“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为一项基本政策, 196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继续把它列为基本政策,并提出了实施重化工业化的具体计划。1963年,通产省的产业结构审议会通过《60年代通商产业构想》,第一次提出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统一政策体系。实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必须通过集团的重组或整合来实现全社会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向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领域发展,要求企业必须投入大笔资金,结果必然导致企业之间的大型合作,进而发展为企业的大型合并。为此,日本政府鼓励企业合并。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在企业合并政策的推动和政府的直接干预下,以大型化、集中化为特征的企业合并形成了一个高潮。

由于措施得力,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实现了重化学工业化。1955—1965年间,重化学工业在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从40%增加到60%,到1970年又达到7515%,超过了美国同期的比重。这其中,一系列的大企业合并和重组对实现这些目标和计划起了关键的作用。

我们认为,日本在该时期制定的产业政策和企业合并政策是十分可行的,因而是成功的。不仅如此,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是这种协调,使日本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大大提高了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例如,新日本制铁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

公司,是由八幡制铁与富士制铁合并组成的。可以说,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从一个经济落后国变成世界经济强国,没有产业政策与企业合并政策的充分协调是难以想象的。

31经济国际化时期(1972年起)的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经过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后,日本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赶超型战略使命已完成,同时与欧美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日本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新的产业政策,把“知识密集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目标。

日本作为后发展国家完成经济赶超的同时,市场机能已发育完善。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一方面,传统的促进集中政策导致了垄断的发展,遭到了企业界日益强烈的反对;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需要进一步开放市场。为此,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需要寻求新的均衡点,政府职能需要转换,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1970年5月,通产省控制下的产业结构审议会公布了《70年代的通商产业政策》(“70年代展望”),该文件明确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机制,要严格防止政府过度的政策干预和产业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把资源分配职能交给市场。以反对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在衰退产业调整中出现的卡特尔为契机,日本1977年修改和充实了《禁止垄断法》。修改后的《禁止垄断法》规定了对卡特尔等垄断行为严厉的罚款措施。

随着经济国际化进程的深化以及美日欧贸易摩擦加剧,国际社会更加要求日本缓和政府管制。在欧美的重压下,1991年日本对其反垄断法再次进行了修改。这次修改后的反垄断法对企业合并作了较严格的规定,如根据《禁止垄断法》第9条的规定,控股公司的发展要受到限制。此外,对那些超过一定资产规模的公司的合并或合并双方的市场份额超过一定比例的合并,合并企业将受到公平交易局的调查。日本经历了“泡沫经济”的崩溃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后,更加认识到其经济制度的弊端,深刻意识到《禁止垄断法》的权威在规范经济行为及发展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到

1

1998年,日本出台了“推进缓和管制三年计划”,力图废除《禁止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这些举措表明了日本反垄断竞争法地位已有较大的提高。

长期以来,由于日本在科技上只重视发展应用技术,而忽视基础科学的研究,这使得其在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前沿技术的竞争力上明显不足。特别要指出的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实力,如美国在汽车、计算机和信息通信等领域的竞争力已明显上升,而日本国际竞争力却相对下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有利的国际环境下,日本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跨国并购的热潮,希望通过此举加速引进国外、尤其是美国的先进技术来提高其基础科学研究的能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面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内的种种压力,日本逐渐放松对某些行业的管制,如通信服务业、银行金融业、流通业等,从此,外资也随之进入到这些行业,这样,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将受到更大的威胁。为了能在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实现“科技立国”的战略,日本在电子、信息和通信领域加强了企业的兼并活动。事实上,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除了在电子、信息和通信行业外,其他很多行业的并购事件也常有发生,如化学、造纸、钢铁、水泥等材料工业以及家电、汽车、机床、精密机器等制造工业等等,逐渐形成了日本国内第二次企业并购潮。

经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国际化时期,竞争政策逐渐已成为日本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合并规制经过1977年和1991年的修改后已变得更加严格,这时的合并政策主要不是为了协助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而是为了使市场机制行为变得更为规范。从这个角度说,企业合并政策(规制)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已不像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表现出来的那种相得益彰的关系,而是出现了一种此强彼弱的趋势。其实上,这种现象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因为,随着市场化程度化的不断提高,产业政策的功效就会逐渐减弱。尽管如此,由于国际竞争压力的需要,日本在国际化时期的企业并购一直保持着强劲的态势。这不仅

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日本经济国际化时期“知识密集化产业”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日本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

协调关系的启示

日本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关系的演变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

首先,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要协调地发展。在企业合并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关系中,企业合并政策要服从产业政策,而两者最终都要以服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为目的,这是日本战后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和企业合并政策的基本原则。正是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日本在战后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能使一个在经济上完全处于崩溃边缘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在我国,产业政策的提法比较迟,产业政策术语到1986年才正式出现在我国官方文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里,而第一部正式的产业政策是国务院于1989年3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之后, 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纲要”除了明确提出了我国的支柱产业及全面振兴国民经济的政策目标之外,还同时指出了实现政策目标的各种具体措施,而措施之一就是企业的并购重组。从并购政策(规制)来看,我国虽然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制定了相当多的企业并购法规,但由于企业并购法律的层次较多,而且有关企业并购政策的内容也较多,比如,除了公司法和证券法对企业并购作出法律规定外,还有较多以“条例”、“办法”、

“规定”等名称出现的行政规定,使得企业并购规制并不一致。很明显,连并购规制本身都不统一,就更谈不上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问题了。所以,我们认为,应先要完善我国的企业合并政策(规制),并使这些政策(规制)趋于一致,此外,还要同时兼顾其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性

1

1

问题,这是做好我国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关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要在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中起协调作用。日本的市场经济在战前是属于“官营”式的,财阀牢牢地控制着日本经济的命脉。战后,日本实行了“民主化改革”,财阀被迫解体,但政府干预经济并未中断。日本在经济恢复时期,高度干预的统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自发调节的市场经济被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统制经济完成了向自由经济的过渡,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逐渐形成,且日益完善起来。在经济自由化时期,日本为了赶超欧美经济,建立一批世界一流大企业,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本政府鼓励企业合并,在必要时,还亲自出面参与企业合并活动。20世纪60年代日本形成的企业合并高潮,政府起了推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为此,企业并购数量不断上升,现在,并购已发展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我们知道,在这些并购事件中,很多是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甚至是直接参与下进行的。但从现实中可看到,我国企业并购的意识和动力仍表现得相当薄弱,比如,仅仅是为了消灭亏损企业、解决富余人员安置或充实地方利益等等,由此造成我国企业并购的效率比较低下。目前,我国还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资本市场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和完善,政府作为宏观管理者仍需要支持和参与企业的并购活动。但我们认为,政府引导的并购动机已不应仅仅是为了短期利益,而应把眼光放在长远目标上,特别是要注重提高我国大中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此来造就一批国际级的大型企业。

最后,企业合并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关系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日本完成了赶超欧美经济的任务后,逐渐走向国际社会,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在国际的压力下,日本政府职能逐渐向市场化转换,政府政策的选择空间也随之减小。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的产业政策几乎处于停止状态,其原因主要在于产业政策的本质与市场经济的精神相违背。此外,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竞争政策的加强,日本对企业合并的管制变得更为严格,从此,日本政府参与企业合并活动的程度逐渐减小。

这一点,对于我国也有同样的借鉴作用。在经济转换时期,政府对企业合并活动的参与程度应相对多些,而且,企业合并政策与产业政策应尽可能相协调。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完善,政府则应减少对企业合并活动的参与,也即说,这时的企业合并活动主要依赖的应是市场而不应再是政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并购市场的效率。

参考文献:

11蒋泽中1企业兼并与反垄断问题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1张亚芸1公司并购法律制度1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31齐虹丽1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1经济科学,2003(3)

41秦嗣毅1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及特点1东北亚论坛,2003(2)

51孙林岩,赵北亭,刘波1中、美、日企业重组的比较研究1中国软科学,2000(3)

61孙明贵1九十年代日本企业兼并的特点和原因1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1)

71吴汉洪,王刚1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现状实现途径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9)

81吴小丁1日本竞争政策过程的制度特征1日本学刊,2001(2)

91徐立军1美日企业并购的历程及其启示1亚太经济,2003(3)

101薛有志,赵飞1日本的企业兼并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1现代日本经济,2000(2)

111杨荣1欧日美企业并购政策法规差异的比较及其启示1惠州学院学报,2005(4)

121张舒1日本大企业合并对我国企业资产重组的启示1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4)

(责任编辑:张晓薇)

2

1

我国产业政策演变

我国产业政策演变 摘要: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的主要功能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成长;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适应能力。我国产业政策主要是在国内外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基础上并根据国内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实施。其沿着产业空间布局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三方面进行演变和发展。 1.产业空间布局政策。即产业空间配置格局的政策。这一政策主要解决如何利用生产的相对集中所引起的“积聚效益”,尽可能缩小由于各区域间经济活动的密度和产业结构不同所引起的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我国产业空间布局政策主要路径是“公平优先的均衡产业布局战略(即“逆梯度配置”)——效率优先的非均衡产业布局战略(即“顺梯度配置”)——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战略——未来包容性发展的产业布局战略(即“产业布局一体化”)。我国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在空间布局政策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在产业空间布局背景下探讨探讨产业政策比较贴合实际。 1.1公平优先的均衡产业布局战略。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后期。此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经济百废待兴,沿海地区相对与内地来说由于区位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国家为了缩小内地与沿海的地区差距,加大了对内地的经济发展力度。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此时国家采取的产业政策主要是配置重大工程项目来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一五”(1953-1957年)、“二五”(1958-1962年)至“四五”计划时期(1970-1975年),在西部地区展开了大规模以重化工业优先增长为中心的工业开发。重点是优先发展钢铁、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和机械设备制造等产业初步形成了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雏形。

日本的产业政策

日本的产业政策 讲到日本就不得不讲到日本的产业政策,日本被认为是发展型国家的原型日本的发展被认为是政府主导的发展,政府试图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密切的政商关系。并且石油危机以来政府干预和控制的想法在产业政策决策者那里在减弱,对价格机制的看法更加的积极。 一.日本产业政策的形成原因 1.日本传统与市场体制 (1)古代日本社会 645年日本发生“大化改新”仿照中国唐朝的制度,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世袭氏姓贵族制度被废除,高度中央集权的奴隶主王权统治即古代天皇制得以确立。12世纪末迄16世纪末400年间,日本社会处于封建制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其特点是幕府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天皇的朝廷和武家政权并存以及朝廷实力不断削弱 (2)武士道精神 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以主从关系为纽带的武士团为加强战斗力,以忠节武勇,孝行廉耻,无欲等要求无事,使之绝对服从主军,重言诺。 (3)近代日本社会 1968年倒幕维新派发动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成立明治天皇为首的维新政府,这就是日本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历史转折点。明治政府在戊辰战争(1868-1869)中取胜后,在富国强兵,文明开化,何止产兴业三大口号下,实行一系列改革,意图彻底废除幕番封建割据体制,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同时提倡向西方国家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带来的半殖民地危机,以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近代资产阶级国家。19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发生了反对专制统治争取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权利的自由民权运动。在群众斗争的压力下,明治政权向君主立宪政体演变。1885年废除太政官制,实行内阁制,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下一年实施)1890年开设国会,日本是的君主立宪体质-近代天皇制从此确立。近代天皇制实质上是地主资产阶级专政,属于资产阶级政权的范畴。 2.日本文化与企业精神 日本之所以能在简短的历史时期实现经济腾飞,迅速崛起而成为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日本的企业文化。 (1)日本企业文化的内容 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精神包括团队精神与创新精神。其团队合作精神所凝聚的就是日本的民族精神:在不利于民族生存,发展的外部自然资源环境中,八个人荣辱团体,凭借团体的智慧和力量来赢得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团结,写作,同

论日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论日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及对我国的 启示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论日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贾丽殷为华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上海200062) 摘要:日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颇具特色.本文在比较中,日两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基础上,对日本区域经济政策 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可以借鉴的方面,并对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政策是针对区域特定的问题和任务所采取的 特殊政策,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 前提.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一些棘手情况,被概括 为"三大阶梯,四大板块,三驾马车,三类病灶"It].自十五 规划以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 点.从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 地,再到中部崛起的提出,设立边境特区,虽然取得一定成 效,但区域差距目前仍旧很大. 日本在二战后经济一片萧条的情况之下,用极短时间成 为世界经济大国,但同时经济活动尤其向环太平洋地带集 中,区域经济明显非均衡发展.为了消除经济布局中过密和 过疏问题,日本政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制定并实施 了五次国土开发.到上世纪末日本的区域差异就已经明显 减小了,而且比我国要小得多.所以,日本成功的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政策很值得我国学习. 一

,日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 日本区域经济政策颇具特色:政府主导制定的区域经济 发展计划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针对性,重视中小城市建设; 实施上通过基础建设支撑,以体制,法律,金融等作强力 保障. (一)从区域经济发展计划上看 政府高度重视.在制定与组织实施区域经济政策的过 程中,国土厅等专门机构,负责对政策做出权威解释,根据有关措施分配经济和社会资源,协调与其它政策的关系.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到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积极调整政策方向,强调目标规划,而且是以政策性目标为主,数量目标为辅,实行"滚动式"计划,同时政府各部 门都有分解计划. 计划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针对性.在着名的五次国土开 发期间,日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计划经历了由偏重经济增长逐渐向社会综合发展转移的过程,由"据点开发","大型项 目开发"到"地方居住区开发".1962年政府制定了"据 点开发"计划,在太平洋沿岸以外的地区选址建立企业,创造大型产业并以此为中心发展区域经济.但所建企业均为资 本集约型产业,不能带动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于是1969 年日本政府通过了以整个国土均等化开发为目标的"大型项目开发"计划,将产业过密和过疏地区联结起来.后来经历 石油危机,日本经济进入低增长时代,大幅度变动了在此之前以高度增长为前提的区域开发政策,于1977年,政府公布了"地方居住区开发"计划,由市,县,村为主导;以人口定住 为先导,保持城市的机能,使农山村成为一体的地方区域,形成山村一山间一区域一农村一城市居民带,以此来缩小区域差异.石油危机之后日本政府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以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区域的开发,以高技术密集型城市的建立为

中国火力发电国家产业政策

我国火力发电国家产业政策 国家颁布的对火电行业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具有两个特点。首先是节能,从一次能源的合理利用规划,到发电煤耗要求,再到能源用户端管理全方位的贯彻了节约能源的指导思想。其次是环保,主要体现在对发电工艺的要求上。 ●主要政策: “十二五”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若干意见》 《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二五”规划》 《关于降低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促进小火电机组关停的通知》 《关于“十二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 《天然气利用政策》 《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差别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 《关于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项目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组织开展小煤矿瓦斯专项整治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通知》 《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 ●“十二五”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电力工业的主要任务是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特别要强调通过关停小火电机组,改进发电调度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优化发展煤电:1.煤电的发展需要综合平衡煤源、水源、电力市场、电力系统、运输、环保等因素,实现煤电合理布局、优化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节约用水、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性,要积极促进热电联产,利用低热值煤炭、煤层气、高炉气、余热余压发电,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十二五”期间要推进火电机组节能、减排工作,一是加大上大压小的力度,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二是优先安排靠近用电负荷中心的环保项目;三是坑口电站,包括建设褐煤、洗中煤、煤矸石项目,以及港口、路口等运输条件优越的电厂;四是鼓励建设采用高参数、大容量的机组,如60万千瓦及以上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五是火电项目要符合国家的环境保护、用水政策及热电联产政策;六是建设有利于电网安全、多方向、分散接入电力系统的项目。以上是“十二五”期间应该优先安排和考虑的项目。 天然气发电:1.我国现有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1000多万千瓦,到2010年末规划为3600万千瓦。2.由于资源受到限制,我们提出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现在的燃气机组在“十五”期间也投了一些,但发电利用小时很低,主要是气源不足,供不应求,燃气机组开开停停。3.“十二五”期间已经规划了一些LNG 接收站,目前有一些项目正在谈,突出的矛盾是价格问题。近几年LNG资源价格上涨速度比较快,而我们国内天然气价格同国际市场价格比还有一定差距,各方面对LNG价格的承受能力比较低,国产天然气价格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LNG进口。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尽可能争取拿到一些价格合理的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快国内天然气价格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这样既有利于节约能源,又有利于增加供给。所以,天然气发电要适度发展,天然气的使用要优先考虑城市民用燃气。 提高能源效率:1.我国电力工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同国际先进水平比较,差距较大。2.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0年全国供电煤耗要降到355克。3.厂用电率到“十二五”末要降到4.5%。4.线损到“十二五”末力争要降到7%。5.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的发电及输电设备,改进发电调度方式,实施节能环保调度,加快淘汰能源利用效率低、发电煤耗高、污染排放重的小火电机组以及损耗高的老旧输配电设施,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在热冷负荷比较集中或者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因地制宜的推广热电联产或者热电冷汽多联供技术,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6.“十二五”期间准备加大热电联产机组建设力度,建设规模初步定为4500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2000万千瓦,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包括IGCC、CFB,开工建设一批示范工程。 1.加快关停小火电 《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若干意见》。文件强调,要加快调整电力工业结构,下决心淘汰一批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小火电机组,建设一批大型高效环保机组,发展一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为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做出贡献。 明确“十二五”关停机组范围:1.单机容量50MW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2.运行满20年、单机100MW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3.按照设计寿命服役期满、单机200MW以下的各类机组;4.供电标准煤耗高出05年本省(区、市)平均水平10%或全国平均水平15%的各类燃煤机组;5.未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各类机组;6.按照法律、法规应予关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关停的机组。 采用差别电量、电价等多种手段压缩小火电生存空间:1.改进发电调度方式,按照节能、环保、经济的原则,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和高效、清洁的机组发

论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及其特色

摘要:战后,日本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施了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地区振兴与开发政策、区域产业布局政策、缩小地区差距政策及促进落后地区发展政策.日本在实施区域经济政策中,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进行统一规划协调指导,给予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推动和法律法规保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日本区域经济政策。关键词:日本,区域经济政策,特色 一、日本的地区振兴与开发政策日本的地区振兴与开发计划体系包括部分,即全国性计划、大都市圈计划、地方圈计划、产业振兴计划和特别地区振兴计划全国性计划主要有依据“国土综合开发法”编制的全国、都道府县、地方及特定地区综合开发计划,依据“国土利用计划法”编制的都道府县、市叮村国土利用计划和土地利用基本计划;大都市圈计划包括首都圈整备计划、近郊绿地保全计划、近能和中部圈开发整备计划、环保区域整备计划等;地方圈计划主要有依据各专项法编制的北海道、东北、北陆、中国、四国、九州等地方开发计划;产业振兴计划主要是与“结构转换法”相对应的诸产业振兴计划;特别地区振兴计划如有关灾害防治和煤炭产区、山村、孤岛、过疏地区振兴计划,以及综合休养地建设计划等。 根据地区振兴与开发的有关法律规定,日本的地区振兴与开发活动有相当一部分可以享受高比率的国库补助。如北海道的道路和市叮村的道路、港口等基本事业;奄美群岛、冲绳、琵琶湖开发计划和新东京周边建设计划中的特定事业;促进内地等产业开发的道路建设;法律规定地区的防止公害对策;以防灾为目的的促进集体转移活动;中小学校舍、幼儿园园舍的建筑活动;加强消防设施事业等。地区开发与振兴活动中,政府系统金融机构和其他有关组织,在金融、信息、地区与开发业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振兴与开发整备公司、日本开发银行、中小企业事业团、产业基础整备基金及ntt无息融资制度等。 1974年8月,由工业再布局、产煤地区振兴公团改组成立了地区振兴整备公司,目的是谋求人口与产业由大城市向地方分散,加速各地区的开发与发展,通过开展振兴地方据点城市业务、加强地方城市开发业务、工业再布局业务、促进高技术产业选址建厂业务等,达到促进全国人口和产业的适当布局与提高各地区居民福利的目标。地区振兴整备公司每年用于上述事业的预算相当庞大,且总额不断上升, 1978 年为 1015.6 亿日元, 1985 年为 1241.4 亿日元, 1993 年为 1760.8 亿日元。其中用于地方城市开发的占首位,其次依次为核心工业集中配置地段的建设、高技术城区、促进产业业务设施再布局、产业高技术化设施等项目。 二、日本的区域产业布局政策 在战后,特别是在高速增长时期,为了追赶欧美先进工业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日本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 1960 年,政府制定了旨在以重化工业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全面起飞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了建设太平洋工业地带的设想,并在 1962 年制定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中明确指出:“工业的正确配置必须逐步向投资效果高的地区集中。”为了吸收重化工业企业在太平洋沿海工业地带内投资设厂,日本政府采取了对这些地区的公共设施优先投资的政策,不惜巨资在这些地区大兴土木、填海造地,建设高速公路和新干线以及大批世界一流的大型港湾和码头,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和交通联络网络,并采取了一系列减免税政策。日本政府为实现集中开发,将行政投资的重点放在“三湾一海”地区。据 1968-1972 年 4 个年份的统计,在这些地区行政投资的比重一般占投资总额的 65-70% ,其中集中在东京等 8 个都府县,约占全国行政投资总额的 40-46%。可以说,政府的支持是战后日本太平洋沿岸的“三湾一海”地区首先而且迅速得到开发的基本条件之一。 70 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促使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为适应新的环境,减少了原材料加工型产业,大力发展加工组装产业。加工组装产业需要的劳动力消耗大,所以工业布局向劳动力资源较充足的地区发展。为了节省能源,产业结构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结构逐渐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结构转变。 1980 年以来,日本更进一步推行

区域地理日本知识点

区域地理日本知识点 位置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 和其他72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 方公里。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 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 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气候 日本地处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海洋性典型特征。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着。 北海道与本州东北地区、高原地带属温带,本土大部地区及冲绳等南方诸岛则为亚热带。此外,日本所处位置令她受到季候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因此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7月冲绳、奄美为5、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日本有记载的 最高温度纪录是40.9度,于2021年8月16日在崎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有 记载的最低温度纪录是-41度,于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 地形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 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大多数山为火山。国土森林复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群岛地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次。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 有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其中面积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日本 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2924人/平方公里,为世界第26位。 地质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 一部分。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日本位 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据统计,世界全部里氏规模6级以上的地震中,超过二成都发生在日本。 河流

最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效果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效果 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反映着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发达程度、内在活力与增长潜力。科技进步、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速度与成效,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中长期增长潜力和国际地位的主要决定因素。产业政策的导向会极大地影响一国经济资源的配置格局与配置效率,产业政策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大量社会资源是否得到了有效配置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结构的演进与产业政策之间息息相关,产业结构优化离不开有效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而合理的产业政策应是对产业结构变迁规律全面的把握。只有对产业结构的变迁规律与动因有了充分认识,才可以有效地发挥政府的导向功能。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更需要有效产业政策的指导。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413334291.html,编辑。 一、开放经济中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20世纪90年代,我国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致力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整个世界经济的竞争格局和分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资源配置扩大到全球范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也开始进入全面调整和转型阶段。“八五”期间,由于产业政策领域各项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相当突出;农业仍然是最薄弱环节,基础脆弱,不能满足需求;基

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仍未解除;轻纺产品结构的调整落后于市场需求变动等等。据此,《“九五”纲要》确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通过市场机制和国家调控,重点加强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振兴支柱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提高轻纺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000年10月11日****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强调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抓住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机遇,有重点地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实现局部领域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最重要的是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二、开放经济中的中国产业结构政策效果 调整产业结构一直是我国产业政策的重点内容。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以前,我国产业结构政策的重点是针对重型化产业结构的弊端,进行全方位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优先发展轻纺产业、调整重工业结构作为政策的重点。直至“八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政策仍以此为主要目标。随着政策的倾斜及国外直接投资进入那些劳动力成本低、市场需求大、具备了相当技术基础的传统轻纺工业和家电行业,使轻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有所改观。同时,工业品出口迅速增长,我国也就此告别了“短缺经济”,进入了供给充足、市场繁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分析

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一、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日本的城市化过程与日本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化初始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农业国,当时日本城市人口比重不足10%。从1889年到1920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仅从10%上升到18%,到1950年也仅为37%。从1889年到1950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日本的城市化水平年均仅提高0.44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末)。1955年日本经济恢复并超过了战前水平,重新开始了赶超欧美的历程。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向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推动了日本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1955年日本城市人口比重为56.1%,到1970年城市化水平已达72%。在此期间,日本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37%上升到1977年的76%,年均增长近1.5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城市化己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75年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5.9%,1980年则为76.2%。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各类城市已有688个, 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1个,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80个,1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597个。由于城市人口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城市化发展速度开始减缓。1996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为78%,仅比20年前高出2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很多居民开始从三大都市区向外迁移。日本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走大中城市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日本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人口密度是美国的11倍,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短20多年时间中就达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单位时间内要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而选择了走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下表1描述了1920-1995年间,日本具有50万人口和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城市人口占总城市人口的比重。从该表可看出,长期以来日本大中城市人口在总城市人口中占90%以上的比重,日本以大中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发展特色鲜明。 第四阶段:饱和阶段。截止2010年,日本第三产业产值已占到总产值的76.3%,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业人数也随之壮大。但是日本整体城市人口的增速开始明显放缓,尤其是大城市的人口已达到饱和,两大城市-东京和大阪的人口均呈现零长。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与产业政策研究报告

一.产业发展特征 (2) 1.1 电力弹性系数 (2) 1.2 电网 (3) 二.产业发展状况及其趋势 (3) 2.1 电力供给及其结构 (3) 2.2 电力需求及其结构 (5) 2.3 电力紧缺形势及其成因 (7) (一)缺电形势 (7) (二)缺电原因 (8) 2.4 电力产业需求预测 (9) (一)未来电力需求预测分析 (9) (二)电力紧缺形势预测 (11) 三.产业政策环境 (12) 3.1 行业“十五”计划 (12) (一)总体目标 (12) (二)具体措施 (12) 3.2 行业管理体制改革 (13) (一)“5+2”模式 (13) (二)电监会 (13) (三)国家发改委 (14) 3.3 对不同企业的政策 (14) 3.4 定价方式和电价政策 (15) (一)目前的电力定价方式 (15) (二)电力定价的政策趋向 (17) 3.5 竞价上网 (21) (一)竞价上网给综合成本较高的火电带来冲击 (22) (二)竞价上网将使电力企业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22) 3.6 电煤采购政策 (24) (一)电力体制改革后的电煤采购政策趋势 (24) (二)电煤采购的进展 (24) 四.结论与政策选择 (26) 图1 1978年以来发电量增长率图 (3) 图2 1990年以来火力、水力发电占全部发电比重变化图 (4) 表1 2000—2004年发电量结构 (5) 表2 2003年主要电网用电量及增长率 (5) 表3 1999年各国电力需求弹性 (10) 表4 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与电力需求变化 (10) 表5 2005年至2020年的电力需求预测 (11)

产业政策:一个文献综述

产业政策:一个文献综述 金融0801-刘丹-1081030114 摘要: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要方面,我国的宏 观经济环境与日韩较为相像,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产业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 引言:我国经济发展尚处于转型阶段,国家应设定分别针对国内处于工业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目标。而产业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和提高产业组织的规模经济水平,从而全面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而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的完备是产业政策功能实现的根本,而产业政策的实施必须按法治化的思路进行,即围绕产业政策的法律调整和产业政策的法律化展开,在产业政策自身完善的基础之上,密切结合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在产业政策实施机制的观念更新前提下,完善统一的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产业政策实施保障机制,构建完备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体系,最终达到产业政策与产业政策法律的良性互动。

第一节产业政策的基本知识 1.1产业政策的含义 王先林1????认为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 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这里的“干预”应该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包括规划、引导、促进、调整、保护、扶持、限制等方面的含义。 1.2产业政策的基本构成 国务院在1994年发布的《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2????中指出:“产业政 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以及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这里所谓“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 政策和法规”正是体现了动态、开放的要求。王丹3????认为产业政策的体系不是静 态的、封闭的,而是动态的、开放的,这里所谓“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正是体现了动态、开放的要求,产业政策应随着产业结构等的变化而变化。当今世界的产业经济的趋向是经济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循环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的产业化政策还包括产业国际化政策和产业循环化政策。总之,我们可以认为现在的产业政策应该是针对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产业布置、产业国际化和产业循环化的政策。 1.3产业政策的意义 张波4????认为产业政策的本质是国家对产业经济活动的主动干预,它的产生及演 化与国家的干预思想是相辅相成的,其间尤其要注意的是对它科学合理的界定及功能的理解。

2020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第十七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含解析)

2020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 第十七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2018山东临沂期末)甲国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水资源较为短缺。该国政府计划修建西水东调工程。下图示意甲国位置及调水线路。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原因有() ①西部地势较高,调水可自流②西部冬季降水多,水源充足③东部城市较多,需水量大④东部水稻种植广,需水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西水东调工程给该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①带动调水沿线经济发展②促进东部园艺业发展 ③加强东西部港口联系④加快东部重工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该国为地中海气候,西部冬季受西风的影响,降水多,水源充足,有水可调;从图中看主要大城市集中于东部,东部城市较多,需水量大。第2题,调水工程将西部的水调到东部,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带动调水沿线经济发展,①对;调水后可促进东部园艺业发展,②对。 (2018河南安阳二模)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厘米,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07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据此完成3~5题。

3.20世纪60年代以后,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内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减弱 B.咸海水域渔业发展过快 C.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农垦 D.从咸海向里海大量调水 4.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①地形崎岖,施工困难②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③投资巨大,工期长④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 A.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 B.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 C.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D.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 答案3.C 4.D 5.C 解析第3题,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中亚人口增多,经济发展,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发展灌溉农业,围垦和灌溉,导致流入咸海的水体减少,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第4题,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因水源路途遥远,线路长,投资巨大,工期长,且工程为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第5题,“北水南调”工程可以补给沿途水量,使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但对生长期不会造成影响;工程不经过西西伯利亚,不会影响其生物多样性;工程使得中亚地区水量增加,可能会使年降水量有所增长。 (2018浙江宁波十校联考)2017年12月6日,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铁——西成高铁通车。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读图,完成6~7题。 6.修建西成高铁的决定性因素是() A.地形 B.经济 C.政治 D.科技 7.关于图中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路1可基本自流输水到北京、天津和山东 B.线路1可缓解铁路运力紧张的局面 C.线路2能改善西安大气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D.线路2有效改善上海市的能源结构

(完整版)日本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二、日本(oneP82、twoP104) 1、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我国东面的岛国,东临太平洋, 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 北滨鄂霍次克海。 经纬度注意:135°E和140°E35°N和40°N穿过(2)范围:其领土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3)地形:①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3/4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只在沿海一带才分布着狭小的平原。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为其最高峰 ②日本太平岩沿岸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神户、横滨是著名的海港。 ③日本多火山、地震,堪称“世界火山博物馆” 和“地震国”,富士山便是一座活火山。 (4)气候:日本位于温带,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类型。表现为海洋性的季风气候。 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5)资源:日本多山,森林资源丰富 降水多,山间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北海道渔场) 矿产资源贫乏,需从国外进口 石油:中东、东南亚 铁矿石:澳大利亚、印度、巴西 煤炭:中国、澳大利亚 棉花:中国、美国 木材:俄罗斯、巴西、东南亚、北美 2、经济特征 (1)工业(加工贸易型经济) 原因:对资源和市场的对外依赖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亚洲、西欧 日本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神户、横滨 日本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不利:①矿产资源缺乏,②国内市场狭小 有利条件:①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②较高的科技水平, ③以及岛国多深水良港等有利条件

主要工业部门:家用电器、电子、造船、汽车、机械、 化学、钢铁、纺织、电力 主要工业区有:京滨工业区(工业中心是东京和横滨) 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 阪神工业区(大阪和神户) 濑户内海沿岸、 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2)农业 ①海洋渔业发达:最大渔场为北海道渔场,日本的捕鱼量常 居世界首位。鱼产品是日本人习惯的肉食品。 ②种植业单产高:日本耕地面积少,地块小,多采用小型农业 机械,发展水利。实行集约化生产,科技 含量高,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水稻是日本主要的粮食作物。 稻米、蔬菜、畜产为日本农业三大部门。 3、主要城市和贸易 ①日本首都东京,位于关东平原的南部,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日本海陆空交通的枢纽。 ②筑波为新兴的科学城。 ③京都和奈良为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 ④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神户和横滨是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4、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1)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为主 (2)服饰:和服与“洋”服并存 (3)建筑:和屋与“洋”房并存 5、发达的交通

政策研究报告格式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会计分院 关于xx问题的调研 指导教师李某某 ^ 班级11会计2班成绩 2014年12月1日 xx 摘要:公司紧缩是相对于公司重组中的公司扩张提出的概念,是公司战略的合理调整。 公司紧缩技术于80年代在西方兴起,作为该技术之一的资产剥离具有方式灵活、简捷、会计 处理简单并且可直接获取现金或等量证券收入等特点,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资本运营方 式。本文从资产剥离的意义入手,对其基础理论作了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几个部分重 点对资产剥离的特殊形式——资产置换、资产剥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资产剥离在我国的实 际运用情况等相关内容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公司紧缩;资产剥离;资产置换;企业价值 一、引 …… ——资产置换、相关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明,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1所谓资产剥离,是 ………… 2.资产剥离的 ………………………………………………………………………………… (二)资产剥离的交易结构 ①② 梁艳红:“2011年上市公司重组规模达4500亿元”,《中国证券报》,2012年1月4日第 10版。备注:鉴于篇幅有限,资料经过筛选,部分数据已删去。 正是由于功控集团的优质资产注入,公司的业绩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10年净利暴 增409.73%;11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300.98万元,同比增长685%;且三季度实现248.86% 增长,公司未来发展势头不容忽视!① ………………………………………………………………………………… ………… 六、结束语 在企业生命周期中,任何企业都希望其规模能逐渐扩大、竞争能力由弱到强,但是由于 受到企业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企业盲目扩张很可能不能实现经营者所希望的结果,此时选 择企业收缩行为就显得非常必要…… ① 陈玉罡、王苏生: 王先庆:《现代资本经营》,经营管理出版社,2010年。 梁艳红:“2011年上市公司重组规模达4500亿元”,《中国证券报》,20121月4日第10 版。 王铁林:“论企业理财模式创新”,《财会通讯(学术版)》,2011年第3 陈玉罡、王苏生:“我国上市公司中资产剥离公司的特征研究”,《统计与》,2011年第8 期。 2012年。 [6]patricia anslinge, justin jenk, ravi chanmugam: the art of strategic divestment,

国家发改委-中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区域政策有关情况

中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区域政策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邹勇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各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相继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与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一起,共同构成了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积极变化,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臵,深入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采取更加扎实有力的政策措施,力争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明显进展。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着重从四个方面介绍近年来中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一些情况。 一、我国区域发展的回顾与评价 (一)地域概念的提出 在1985—1990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我国第一次提出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中都用这个提法,但表述上略有不同。 在1991—1995年的第八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处理好东、中、西三大地带关系,首次明确区域要协调发展;在1996年—2000年的第九个五计划年中,更加重视内地的发展实施了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在2001年—2005年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内中,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 提出东北地区振兴战略, 努力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2006年—2010年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深入贯彻东北振兴战略, 全面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政策,至此我国区域格局形成四大板块 (二)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 对于区域协调节器发展内涵的理解,有狄义和广义之分。“狄义”的区域协调发展突出解决区域发展的差距问题,主要是通过对相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实现突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目标。多数学者赞成“广义”的理解,认为区域协调发

科普产业政策研究产业政策分析

第三章科普产业政策研究产业政策分析 为促进我国科普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本章从产业政策层面,对科普产业政策现状及问题进行需求分析,从产业导向、税收政策、财政金融、市场准入等政策入手进行相关研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产业导向政策 一、科普产业导向政策的功能 产业导向政策简称“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此概念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被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采用,其中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力推行具有特色的产业政策,因而对经济的高速增长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 产业导向政策的本质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经济职能的重要实现形式。由于其弥补市场缺陷、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成长的特殊功能,产业政策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产业导向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有效配置资源。 历史经验表明,各国产业政策的最普遍作用,就是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市场机制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让一切经济主体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配置资源,调节产业发展,这固然能提高产业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对于提供公共物品的企业和部门.以及存在不完全竞争、垄断和外部经济性的条件下,价格机制并不能对相应的资源实现有效配置.这就是市场机制的局限性,或称市场缺陷。同时,市场机制对其产业配置结构的调节带有短期性和滞后性,不可能从国家长期战

略出发,规划和实现一个国家在较长时期内产业的合理发展。因此,仅靠市场机制的作用配置资源,调节产业方向、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偏离政府宏观经济意图,影响国家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产业政策是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和不足的重要政策,它能有效解决市场的失灵问题,全面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把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就能把市场失灵和缺陷所带来的产业效率损失减少至最小程度,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实现产业超常规发展,缩短赶超时间。 经济后进国家不能走发达国家的它路,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具有竞争能力的生产规模和技术体系,而仅仅依靠市场的自由调节,需要长时期的资金积累过程,无法在短期内达到经济“起飞”所要求的条件。这样,不仅将长期保持差距,甚至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击败。产业导向政策是政府在市场机制基础上更有效地实施“赶超战赂”的需要。日本通过实施产业导向政策,实现了国家经济的腾飞。韩国仿效日本的做法,以产业政策为手段,运用政府的力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就走完了它工业国用了一二百年才走完的历程。 此外通过有秩序地扩大对外开放、制定和实施出口导向型产业政策,政府可以有效地促进本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在技术和管理领域较快地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事实证明,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完全可能通过制定和推行合理的产业政策,有重点、有步骤地配置资源,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非均衡性增长,从而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缩短追赶先进国家所需的时间。 (三)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 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各产业部门间科学的联结方式、合理的比例关系,以及随着需求结构变化.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动态适应,这都涉及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有计划地调配。作为市场主体行为规划的制定者、实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的主体,政府能站在全局宏观经济的高度,对全社会产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供求趋势,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业政策,通过经济的、行

专家分析我国产业政策30年成功经验

专家分析我国产业政策30年成功经验 中国产业政策30年成功的经验 令人担心的是,之所以现实中还存在大量政府产业政策失败的案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产业政策被某些政府官员或者少数利益集团劫持,用以保护他们的私利而不是为了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 文| 王勇 “产业政策”是一个让经济学家们十分纠结的问题。大多数受过正规训练的经济学家对于“产业政策”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为什么相信政府会比市场机制本身更能有效地甄别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为什么不依赖“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去自然地形成新的有竞争力的产业而要去依靠政府来“选择赢家”? 为什么大家怀疑“产业政策” 这是一种合理的怀疑。但是从经济理论上来说,教科书中已经有不少经典的数学模型和理论来解释政府干预的合理性,比如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或者存在“外部性”,或者存在协调失灵等等状况,并且还有足够多的实证证据表明这些市场失灵的情形并非经济学家的主观臆造,而的的确确都是普遍存在的经济学现象。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大家对“产业政策”如此怀疑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实际政策操作过程。 首先,政府是否有能力比私人更好地判断市场失灵是否存在以及诊断问题的根源所在?其次,政府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去发现并及时诊断这种市场失灵?再

次,政府官员是否有足够的良心去真正帮助提高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借此去谋取私利或者受到利益集团操纵而为少数人服务?第四,即使是一个充分爱民的政府,它是否有足够的政策工具和能力去有效地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最后,也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问题,政府的政策成本是否低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所带来的好处?如果这五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个产业政策就可能会失败。 事实上,这些考虑不仅仅只适用于对产业政策的分析。正如哈佛大学的Dani Rodrik指出的那样,为什么经济学家们对于教育、健康、科研等方面的政府政策都普遍比较认同,而偏偏对于“产业政策”就有着先天性的歧视和怀疑?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现有的实证研究中,对“产业政策”的效果评估结论各不相同,缺乏系统性的支持。 中国产业发展的讨论都不可能抛开政府去谈 如果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一读相关的产业政策的案例研究,我们却经常又会觉得政府的产业政策在很多时候都的确是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对于亚洲“四小龙”的各种产业政策的案例研究已经有很多了,其中政府所起的正面促进作用几乎无人质疑。 即使撇开亚洲四小龙的例子不谈,在发展中国家产业政策成功的例子仍然比比皆是。在那些成功的具体案例中,由于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不同,从而成功的产业政策的具体形式也是不一而足,而且常常富于创造性地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但是在理论讨论中,人们却常常不约而同地将“产业政策”自动归为中央政府主导的宏观经济政策,这是一种偏见。 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所发挥的作用往往要更加直接和明显。这一点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就已经明确地体现了出来。换言之,即使中央政府的宏观产业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