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经济研究

产业融合是伴随技术变革与扩散过程而出现的一种新经济现象。国外产业融合思想最早起源于美国学者罗森伯格(Rosenberg1963)。20世纪70年代末,该现象受到广泛关注,并最初来源于实业界关于“电脑和通信”融合图景的描绘。此后扩展到学术界和政界。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N?尼古路庞特对计算、印刷、和广播业三者间技术融合的模型化描述,并认为交叉处是增长最快,创新最多的地方[1],开启了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研究的大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研究成果也只是零星的出现。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新电信法案通过后,信息通信领域里跨媒体、跨产业、跨地域的企业并购风起云涌之时,才出现了产业融合研究的高潮,大量研究文献开始出现。纵观目前国内外对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内涵、类型、动力及意义几个方面。

一、产业融合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融合现象进行研究时,尝试着从不同视角对其内涵进行界定,结果使得其内涵至今仍未形成一致意见。具体而言,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从技术、产品、企业、市场及制度等视角来界定产业融合内涵的。

(一)技术视角

产业融合现象研究最早始于技术融合。罗森伯格(Rosenberg 1963)在对美国机器工具产业演化研究中发现同一技术向不同产业扩散的现象,并把该现象定义为“技术融合”[2]。所谓技术融合是指迄今为止不同产业分享共同知识和技术基础的过程[3](Athreye&Keeble 2000;Fai&Tunzelmann 2001;Lind 2004;张磊2001)。也是某些技术在一系列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和扩散,并导致创新活动发生的过程[4](Sahal 1985;Dosi 1988;岭言 2001;卢东斌2001)。当不同产业技术的一体化(即共享相同的技术基础)显著地影响或改变另一产业中产品、竞争、价值创造过程的本质(Lei2001)时,意味着技术融合产生。(Gains 1998)融合界定为新技术不断替代以前技术的过程。

(二)产品视角

产业是由具有同类属性的企业组成的,产品是同类属性的重要体现与载体。因此一些学者从产品视角来界定产业融合。从需求角度看,产业融合是指以产品为基础的融合[5] (StieghtzNils 2003),或者是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的整合[6](Yoffie 1997)。这种融合可以分为分为替代性融合与互补性融合[7](Greenstein Shane,Khanna Tarun 1997; StieglitzNils 2003;张磊 2001)。

(三)企业视角

企业作为产业融合的主体,在产业融合中,两个或多个以前各自独立的产业,当它们的企业成为直接竞争者时,即发生了融合[8](Malhotra,Cupta 2001;植草益2001;马健2003;李美云2007)。产业融合的发起者是企业,但仅以企业竞争合作关系的变化作为衡量产业融合是否发生的标准,往往忽视了处于不同产业而互补的企业。

(四)市场视角

融合是消除市场准入障碍和产业界限后,迄今各分离市场的汇合与合并[9](Lind 2005), 融合型产业出现萌芽状态后,这种融合是否成功乃至能否持续下去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对于市场而言,需要达到相应的收入弹性条件和生产率上升条件,该产业才具有潜在的市场。

此外,还有学者从更广范围研究产业融合含义,如基于企业对产业融合的反应(Estabrooks 1995;Malhortra 2001),基于产业演化角度(Stieglitz 2002),基于产业边界视角[10](植草益 2001;周振华 2003;周旭霞 2007;高煜、刘志彪2008)、产业属性视角[11](厉无畏2002;陈柳钦2006)及模块理论视角[12](朱瑞博2003)。

二、产业融合的类型

分类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科学的分类对于研究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产业融合的分类,学者们往往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分别从技术、产品、市场、制度及产业等视角进行了不同的分类。

(一)技术视角

从技术上看,产业融合可以分为技术替代融合与技术整合融合或互补融合[13](Greenstein & Khanna 1997;Stieglitz 2002;张磊2001)。技术替代融合是指新技术创新与扩散,替代以前不同的技术,使得以前不相关的产业从技术视角看变得相关,并促进一个新产业的出现。如罗森伯格(Rosenberg 1963)提到的钻孔技术、研磨技术、抛光技术等技术的出现并替代火器产业、缝纫产业和自行车产业的技术,从而促进机器工具产业的出现。

(二)产品视角

从产品角度看,产业融合可以分为替代型融合和互补型融合[14](Greenstein,Tarun 1997;2001;Stieglitz 2003;周振华2004)及结合型融合[15](周振华2004;胡金星2007)三类。当用户认为两种产品可互换时,这两种产品便发生了替代性融合;而当两种产品一起使用比分开使用时效果更好或者说它们现在一起使用比以前共用效果更好,则说明这两类产品发生了互补行融合;结合型融合是指在相互功能渗透的基础上,将原先两种不同的产品结合为一体,形成一种新型的产品。

(三)市场角度

从市场角度看,产业融合可以分为来自需求方的功能融合和来自供给方的机构融合( M.PenningS &Puranaln 2001;StieglitzNils 2002),也可以分为高功能和高机构融合(纯粹的融合)、高功能和低机构融合(需求驱动的融合)和低功能和高机构融合(供给驱动的融合) (Malhotra2002)。

(四)制度视角

胡金星认为融合分为微观层次的标准融合与宏观层次的制度融合两类。标准融合是指不同产业系统中企业主体共享或共同遵守相同标准而引起的标准统一。所以标准融合主要表现在技术层次融合和产品设计方面的融合。宏观层次的制度融合包括产业管制政策的融合及其监管机构的融合[15]。

除了以上分类标准之外,斯蒂格里特兹(Stieglitz 2002)的研究涵盖了前三类的标准,将产业融合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技术替代性融合、技术互补性融合、产品替代性融合、产品互补性融合。从供给方来看,用相同的技术生产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即为技术融合;从需求方来看,用不同的技术提供替代性或互补性产品,则为产品融合。[5]

(五)产业角度

从产业层面上看,包括产业间融合方式和产业间融合程度。在产业间融合方式上,产业融合会以不同的方式演进,构建出新的融合型产业体系,主要表现为三种融合方式(厉无畏2002;陈柳钦2006;郑明亮2007),即渗透融合、延伸融合和重组融合[16]。根据融合后产业对原有产业的替代程度的不同产业融合包括以下三种类型(马健2005),即完全融合、部分融合和虚假融合[17]。

三、产业融合发展动力

目前关于产业融合动力的研究,主要有技术创新和管制放松两大观点。

(一)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或技术融合能够改变传统产业的边界,是产业融合产生的主要动力(Rosenberg 1963;Porter 1985;Blackan 1998)。张磊、周振华等认为,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动力,是推动产业融合的根本原因,使产业融合成为可能。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创新促成了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扩散,使不同产业形成了共同技术基础,并使它们之间边界逐步趋于模糊,最终导致产

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张功让 陈敏姝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本文以技术、产品、企业、市场及制度融合为经,以产业融合的内涵、类型、动力及意义为纬,对国内外产业融合理论研究作了简要概括,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产业融合理论研究做了展望。

【关键词】产业融合 内涵 类型 动力

2011. 0167

经济研究

业融合现象的发生。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现象产生的内在驱动力[18](张磊2001;周振华2002;于刃刚、李玉红2003;胡汉辉、邢华2003;陈柳钦2007;朱瑞博2003)。

(二)管制放松

周振华、陈柳钦等认为,政府管制的放松是产业融合的动力。不同产业之间往往存在着进入壁垒,而各国政府经济性管制是形成不同产业进入壁垒的主要原因。因此,管制放松导致其他相关产业业务加入到本产业竞争中,从而逐渐走向产业融合[19](周振华2002;陈柳钦2007;孟添、张恒龙2007;李碧珍2007;朱瑞博2003)。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20](陈柳钦2007;李晓丹2003)、需求变化[21](聂子龙、李浩2003;陈柳钦2007;郑明亮2007)、范围经济[16](陈柳钦2007;郑明亮2007)及观念创新[7](张磊2001;朱瑞博2003;于刃刚、李玉红2003)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产业融合的发展。

四、产业融合的意义

产业融合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革新、提高产业整体效益[22](李晓丹2003;何立胜2005),提升产业竞争力[23](何立胜2005;杨明强、李世新、郭庆然2004),能够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改善企业绩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4](余东华2005),促进产业融合有利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25](周振华2003;马健2003;张明之2003)。当然,产业融合发展也对产业政策提出了挑战[26](于刃刚、李玉红2004;柳旭波2005)。

五、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国内外产业融合文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产业融合是一个系统性概念,包括技术融合、企业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制度融合等。同时,它又是一个过程性概念,是在技术融合基础上,以企业融合为主体,产品融合为客体,制度融合为保障,最终实现融合型产品的市场化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往复循环的过程,一次融合的实现并不代表着融合的终止,在新技术及新需求推动下,还会开始新融合。总之,在产业融合过程中,技术融合为其提供了必备的技术基础,企业融合是产业融合的主体,产品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客体,制度融合为产业融合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

的最终表现。如图1:

图1 产业融合过程图

其次,产业融合是内生性动力和外生性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组织性是产业融合的内生性动力,技术进步、管制放松、企业管理创新等式产业融合的外生性动力,二者共同推进产业融合的萌芽、发展、成熟的演化过程。

最后,产业融有利于促进产业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提高产业链条的增值空间,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市场结构、企业结构和企业绩效。

(二)研究展望

上述研究成果已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一定研究基础,但产业融合还有很多问题尚研究不够,有些重要问题则被忽视,主要表现在概念界定不统一,比较模糊;理论基础薄弱,研究方法滞后;个案研究偏多,且在分析上趋向雷同,缺少创新。对此,在以后研究中,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深入:

首先,界定统一概念。当前多是根据研究视角单独界定,而不是整个产业系统,这对产业融合理论发展提出了一定挑战。为了更加科学的研究产业融合,界定一个权威性概念已迫在眉睫。

其次,加强理论与方法研究。综合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管理和方法,为产业理论发展研究寻找理论支撑,以形成完整的产业融合理论体系。

最后,研究产业融合发生前提。无论是技术进步、产业规制放松,还是企业追求自身利益,都对产业融合的发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这些并非产业融合发生的前提。通过定量研究界定产业融合产生的前提也成为产业融合理论发展的必要。

参考文献

[1]Brand, Stewart. The media lab: inventing the future at MIT [M].New York: Viking Press, 1987

[2]Rosenberg N.“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industry, 1840-1910”,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23, 1963:414 ̄416.

[3]Fai,F. and Tunzelmann,V.N.2001,“Industry-specific competen-cies and coverging technological systems:evidence from patents”,Structual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Vol.12:141 ̄171

[4] 岭言.“产业融合发展”———美国新经济的活力之源[J].工厂管理.2001(3):25 ̄26

[5]Stieglitz N.“Industry Dynamics and types of market convergence”. Paper to be presented at the DRUID Summet Conference on “IndustryDynamics of the New and Old Economy-Who is embracing whom?”Copenhagen/Elsinore, 6-8 June, 2002.

[6]Yoffie D. B.“Introduction: CHESS and competing in the age ofdigital convergence”.In: Yoffie, D. B. (ed.): Competing in the age ofdigital convergence. Boston, 1997: 1 ̄35.

[7]张磊:产业融合与互联网管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8]Malhotra A. Firm strategy in converging industries: an investiga-tion of US commercial bank response to US commercial investmentbanking convergence [D] Doctorial thesis of Maryland University. 2001.[9]Lind J., “Ubiquitous convergence: market redefinitions gener-at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 , Paper for theDRUID Academy Winter 2005 Conference, 2005.

[10]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2):24 ̄27

[11]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4):4 ̄6[12]朱瑞博. 价值模块整合与产业融合 [J]. 中国工业经济, 2003(8):24 ̄31

[13]Stieglitz N.“Industry Dynamics and types of marketconvergence” . Paper to be presented at the DRUID Summet Confer-ence on “Industry Dynamics of the New and Old Economy-Who isembracing whom?” Copenhagen/Elsinore, 6-8 June, 2002.[14]周振华:论信息化中的产业融合类型[J].上海经济研究,2004(2).11 ̄17

[15]胡金星: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5):46 ̄62。

[16]陈柳钦. 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演进方式及其效应分析[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69-73.

[17]马健.产业融合识别的理论探讨[J]. 社会科学编辑,2005(3):86 ̄89[18]于刃刚,李玉红.论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J].生产力研究,2003(6):175 ̄177.

[19]孟添、张恒龙. 产业融合: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新动力[J]. 经济师, 2007(4):65-66.

[20]李晓丹.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3.(1):54 ̄57.

[21]郑明亮. 产业融合模式下的中小企业竞争战略选择[J]. 潍坊学院学报, 2007(3):.95 ̄97.

[22]何立胜.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J].河南社会科学.2005(3):13 ̄15.

[23]杨明强,李世新,郭庆然.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J].统计与决策.2004(10):58 ̄59.

[24]余东华.产业融合与产业组织结构优化[J]. 天津社会科学, 2005(3):72 ̄76.

[25]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

[26]柳旭波.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政策的影响[J]. 生产力研究, 2006(7):204 ̄206.

2011. 0168

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

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300091) [内容提要]: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产业新范式,世纪之交的国际经济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日益清晰地向人们展现出未来21世纪的发展趋势。为了顺应产业融合这一趋势,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我国产业融合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产业;产业发展;产业融合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是建立在科技发展并不断融合基础之上的新型产业革命,将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化。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最早源于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信息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20世纪70年代的通讯技术革新(光缆、无线通讯、宇宙卫星的利用和普及)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革新及迅速发展,推动了通讯、邮政、广播、报刊等传媒间的相互融合,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初见端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通讯技术的进一步革新(数字、通讯网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所带来的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又推进了出版、电视、音乐、广告、教育等产业的融合浪潮。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给世界带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而作为经济发展的产业,必然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战略性的调整。产业融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步伐向我们走来的。2000年1月10日,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公司——美国在线公司和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宣布合并。合并后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将成为融媒体、娱乐和通讯为一体的世界巨头,公司市值为3500亿美元,年销售额为300亿美元,交易额达1840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这个“天作之合”造就了新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代表着传统媒体产业和网络产业的融合,同时,也成为国际产业融合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并拉开了产业融合与产业革命的序曲,这场革命将是全方位、跨行业、深层次、超国界的。从经济学角度看,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的最根本的理由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说白了,就是两个公司合并的价值超过单个公司的价值,也就是经典的协同理论说:1+1>2。2001年6月,联想和西门子签署进军手机技术领域的战略协议,将电脑技术与无线通讯技术相结合,融合出集无线通信于一体的笔记本电脑新产品。2001年10月,世界著名的家电生产企业索尼公司与从事手机生产的爱立信公司联合成立手机公司,通信产业向传统家电产业渗透,实现了产业融合。所有这一切均表明,产业融合是全球性的发展趋势,传统IT业的制造商、传统家电制造商和传统通讯制造商开始了殊途同归的接近。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迅速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了三、二、一产业之间相互渗透,趋于融合。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充实物质生产部门的基础,并在商业中加以运用,正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快速步伐和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重组活动,产业的边界逐步趋于模糊化,全新的融合型产业体系形成。产业融合这一新型产业革命,正如一股浪潮冲击并变更着传统的产业结构,影响到个人、家庭、企业以至国家等各个层面。产业融合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产业新范式。它拓宽了产业发展空间,促使产业结构动态高度化与合理化,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在信息时代,传统产业和新兴产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集群视角下的创新网络与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编号:05BJL066)的一部分阶段性成果。

《茶馆》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浅谈《茶馆》中王利发的人物形象的文献综述 1.引言 话剧《茶馆》是老舍1956年完成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这部三幕剧上演以后,在当时引起了国内国际的一片轰动。作为该剧主人公的王利发是老舍塑造的一个经典的小人物,在商场上,他表现得既精明、干练,又自私、圆滑;在被压迫的时候他既逆来顺受,又愤世嫉俗。他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矛盾体,这

些悲剧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包括个人性格因素和时代背景等因素,本文将对王利发的形象进行有益的探索。 2.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当前国内外对于《茶馆》中王利发的研究甚少,但是对于《茶馆》以及老舍先生本身的研究颇多,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多数学者是从《茶馆》的艺术结构,语言特色以及戏剧矛盾冲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王利发作为《茶馆》的主人公,学者们大多从个人性格特征,身份,时代环境等方面研究,同时又与老舍的其他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比较研究。大多看法是一致的,认为王利发是动荡时代中的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典型代表,反映时代的变迁。 2.1国外关于王利发的研究概况 《茶馆》在国外也是声誉极高的,曾经在世界50多个国家出演,凭借颇富神韵的民族文化和京味文化特色,以及精巧的艺术结构受到国外的广泛好评。《莱茵—内卡报》指出“它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门,展示了对我们来说还是陌生的文化,但就其人类的共性来看,却似乎是极其熟悉的境界”,《茶馆》以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永载文学史册。国外众多学者目前对于《茶馆》以及王利发的形象也在深入研究和探 索,由此可见,剧作拥有卓越的艺术成就和较高的文学价值。 2.2国内关于王利发的研究概况 首先,艺术成就方面。李健吾指出了《茶馆》艺术结构上的缺陷“毛病就在这一点,本身精致,象一串珠子,然而又一刻有一颗,少不了单粒的感觉”。针对这种建议,老舍先生在《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一文表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自己不熟悉政治,所以只能把他熟悉的小人物集中到茶馆中,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侧面透露政治消息。并申明“我的写法多少有点新的尝试,没有完全叫老套子捆住”。 其次,形象塑造方面。在当代话剧中,很多学者注意到老舍先生剧作打破了传统的格式,不以情节为重,而以人物为重,利用在茶馆中出现的人物去反映广阔的社会。苏必扬在《<茶馆>艺术特色初探》对于《茶馆》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就有较为深入的分析,他将《茶馆》中的人物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也就是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三个人。“这三个人是作者刻画的重心,他们不但有着独立完整的个性特征,而且是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第二类是形形色色的过场人物,对于这类人物“作者采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方法,并不重视他们动作的连贯性,而是突出他们命运的某一个侧面的勾勒,透过点点滴滴反映时代面貌”。第三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Word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 会实践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以 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 ——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摘要:本次调研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活动;现状;科学发展;价值观。 一、前言 (一)调研背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志愿服务队伍迅速壮大。社区志愿 者和青年志愿者成为我国最大的两支志愿者队伍,而大学生志愿者又成为这两支队伍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近年来形成了品牌,对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时代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毋庸讳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率、服务面、服务质量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如,对日常、琐碎的志愿服务关注不够;长期坚持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少,将志愿服务当作生活、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更少;对志愿服务缺乏理性的、有深度的认识等。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时代期待着中国能尽快迈入国际志愿者时代,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如何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机制,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要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调研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总结志愿服务管理机构的发展问题,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方法 (一)调研地点:中央民族大学 (二)调研时间:2014年10月 (三)调研对象:中央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 (四)调研对象的选择:随机抽样 (五)样本数量:200

产业融合理论

作者简介:马健南京大学商学院 在产业演进和产业发展史中,产业融合现象随处可见。国外关于产业融合的著述虽很丰富,但大多是现象分析,理论上的分析并不成形;而国内的学者几乎忽视了这个具有重要价值问题的理论研究。综览近几年来的文献,西方关于产业融合的基本理论研究大致涉及以下方面。 一、产业融合的涵义和特征 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讨论,最早源于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产业之间的交叉。早在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尼古路庞特(Negrouponte)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哈佛大学的欧丁格(Oettinger)和法国作家罗尔(Nora)与敏斯(Mince)分别创造了Compunctions和Telemetriqu两个新词来试图反映数字融合的发展趋势,并把信息转换成数字后,将照片、音乐、文件、视像和对话透过同一种终端机和网络传送及显示的现象称为“数字融合”(Mueller,1997)。此外,根据欧洲委员会“绿皮书”(Green Paper)的定义,融合是指“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融合”;而尤弗亚(Yoffie,1997)将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以数字融合为基础,格林斯腾和卡恩纳(Greensteina & Khanna,1997)将产业融合定义为“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这个定义局限于以互联网为标志的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业的融合。 植草益(2001)给产业融合下的定义是:产业融合就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这个定义是从产业融合的原因及结果两方面来揭示产业融合的意义的。因为属于同一产业的企业群在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处于竞争关系,但从产业的严密定义来看,超出产业之外就不能称为竞争关系。但是,一旦由于技术革新开发出了替代性的产品或服务,或者由于放宽限制,积极地展开了相互介入,各产业的企业群就会处于相互竞争的状态之中。产业融合的过程之中,必然会导致原有产业的竞争激化,因而发生企业合并和企业倒闭,最终直至产业合并,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 以上学者揭示的仅限于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实际上,产业融合除了发生在信息通讯领域,还广泛地存在于其它领域中。西方关于产业融合基本特征和规律的揭示大致有: (1)从产业融合的原因来说,产业融合源于技术进步和管制的放松(植草益,2001); (2)产业融合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产业之间具有共同的技术基础,能够首先发生技术的融合,即一产业的技术革新或发明开始有意义地影响和改变其它产业产品的开发特征、竞争和价值创造过程(Lei,2000),因而产业融合一般发生在产业之间的边界和交叉处,而不是发生在产业的内部(张磊,2001);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论文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的概念、理论模式、战略与对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四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现状作了简要概括,并指出随着产业转移规模的扩大及转移方式的多样化,产业转移理论顺应实践需要所产生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预示着产业转移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域;产业结构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the concept, theoretical model, strategic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four aspects to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re briefly summarized, and points out tha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ransfer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o practice need generated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direction, and indicates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 keywords: industrial transfer; area; industrial structure 产业转移既是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它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把产业的这种空间移动或空间迁移现象。在广义上的产

《工作群体人口背景、社会融合程度和员工流动性》 的评价综述

《工作群体人口背景、社会融合程度和员工流动性》 的评价综述 本论文以20个工作单位、79位个体为调查对象,深入研究工作群体人口背景、群体社会融合程度和个体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人口背景相同性可以增强群体社会融合性,从而降低个体员工流动性。 现分别从以下几方面对文章进行评价分析。 1 目录 摘要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人口背景和社会融合程度 社会融合程度和员工流动性 研究方法 研究程序 研究对象 变量测量 研究分析 研究结果 员工流动性 讨论 2 研究设计框图 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分析,其研究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设计框图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文献综述部分 本文通过对大批量文献包括Shaw、Katz、Kahn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得出“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心理联系,是一个多层面现象”。又用大批量的文献验证了“衡量社会融合程度的一些方法会受到群体成员相对的相似性的影响”。在提出两个假设后,深入研究了工作群体人口背景、群体社会融合程度和个体流动性之间的关系。 3.2 问题和目的部分 问题:为什么同类群体背景差别越大,个体流动性就越大;为什么在控制个体人口背景特征后,上级与下级之间在年龄、教育程度、种族和性别上的差距越大,上级主管对下级员工的工作效率的评价就越低,下级员工的角色也就越模糊;为什么人口背景可以影响群体的相对凝聚力,从而又增加或消除员工流动的可能性,离职的人可能是那些年龄和加入时间与其他人差距最大的人。 研究目的:深入研究工作群体人口背景、群体社会融合程度和个体流动性之间的关系。 3.3 假设部分 假设1:群体人口背景特征相同性与社会融合性程度的提高有正向关系。

媒介融合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b13377586.html, 媒介融合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卿力吴兰 来源:《新闻世界》2016年第03期 【摘要】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传统媒体不断创新以谋求更好的发展,新媒体也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媒介的融合发展引起学者的高度重视与研究。本文对媒介融合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与分析。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媒体;传统媒体;文献综述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最简单的定义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大学教授I·浦尔曾表示,媒介融合指的是各种媒介呈现出来的多功能一体化的一种发展趋势,并把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归结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当前学术界对媒介融合的定义主要为:狭义层面,是指“融合”不同的媒介形态,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手机报等;广义层面,则指对一切媒介及相关要素的汇聚、融合。 媒介融合概念起源于国外,然而当下国内对它的探究分析已经很多,覆盖的范围也很广。当前学者对媒介融合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新旧媒介的融合,其中对电视新闻编辑、报刊转型的研究更加重视。目前已有的研究,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媒介融合研究现状分析 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媒介融合进行有深度的研究分析,强劲的媒介融合趋势研究成为热点。徐沁的《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归纳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分析。在文中,她列举分析关于媒介融合给新闻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Lynn和Smith归纳出七大影响——对分销商的影响、对媒介各部门关系的影响、全球化背景的影响等;Don Corrigan教授强烈反对布什政府媒介管制的观点,表示这会产生对新闻多样性与民主性的影响,以及他将矛头指向记者的角色转变与新闻的质量受损等观点。这篇文章通过对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做出分析,让受众对媒介融合发展趋势有更全面的认知。 许颖在《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中表示,媒介融合是一个过程,具有分层次与分阶段的特征。她指出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媒介互动(媒体战术性融合)、媒介整合(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媒介大融合(不同媒介形态在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集合)。虽然当前媒介融合更多的是同时发生、各自推进,但是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无论媒体处于何种融合的层面,内容和服务都应是媒介最重要的关注点。 除了研究媒介融合的趋势之外,也有学者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具体融合发展问题进行探究。柳邦坤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问题探析》中,分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发展问题。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各自优势与特征:传统媒体在组织与管理、采编能力等方面具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受众心理的关注及营销策略、传播方式的使用 文献综述 姓名:王丹 20090257 曾艳 20090261 杨斯琦 20090259 唐梦佳 20090256 余颂庆 20090260 张文 20090262 吴霜 20090258 班级:市场营销03班 指导老师:杨代福 时间:2012-03-1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异军突起,事实上,这种广告模式由来已久,也并非中国特色。植入式广告源于欧美,发展较为成熟,我国的植入式尚处萌芽阶段,负面问题频发,饱受舆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植入式广告不但比传统硬广告更有优势,而且也是快速收回投资成本、降低商业风险急加速媒介产业循环的好方法,作为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其存在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良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使商业片的植入式广告快速的进入其下一个发展阶段成为现阶段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营销手段、传播方式以及受众心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我们。 【正文】 一、植入式广告的文献研究现状 植入式广告于上世纪20年代至20年代末开始萌芽、2000年以后才真正进入蓬勃发展期,虽然相对于传统传播形式的广告,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以商业片植入式广告为代表的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发展的一股不可抵挡的趋势,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植入式广告发展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植入式广告产业发展发挥了作用。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体系依据研究 关于植入式广告所依据的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理论的体现与运用;张金海在《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一书中指出,植入式广告在现代广告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引人注目,体现了现代广告逐渐将目光放在广告传播的社会文化关注,而巧妙地利用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和“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理论,则可以将这种关注的社会化效果扩大;而吕善锟在其论文《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依据》中则明确提出,植入式广告之所以比传统的商业广告有更好的说服效果,正在于其运用了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两级传播理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及模仿理论等。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的文献综述

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的文献综述  收稿日期:2011-12- 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 编号:71073102)和国家社科基金(编号:10CGL048)。童雪敏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52 )摘 要: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很早就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形成了包括“同化”与“多元”这两大基本取向的社会融合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借鉴国外的理论和视角,结合个案调查、访谈等方式来分析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城市融入的状况、适应的层次与路径等,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着包括研究视角单一、缺乏从流动人口自身因素进行探讨等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融入;文献综述 目前, 中国有1.2亿农民工“离土离乡”在大中城市就业和生活。与20世纪80年代第一波民工潮中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来回迁徙、怀有叶落归根之情的“ 候鸟式”农民工相比,新时代的农民工更倾向于融入城市,他们希望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而非被当作“打工者”看待,希望在城市拥有稳定住所而不是居无定所,希望把打工地当作自己的家而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地方。他们的生活状态正逐步由城市流动向城市融入转变(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2006)。农民工合理、有序地融入城市,既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可促进城市化进程,对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笔者旨在对国内外社会融合的文献成果进行梳理。国外对社会融合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的移民身上,虽然中国的实际情况与国外存在差异,乡-城流动人口与国际移民自身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流入地的客观环境也不一样,但他们在流入地均属于弱势群体, 面临许多类似的问题,西方的理论对中国的情况无疑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1 国外对移民融入主流社会的研究 在国外,以美国社会学家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在19世纪90年代就展开了对从欧洲来到美国的新移民的分析,研究其如何进入和适应新的城市环境。虽然不存在城市户籍和农村土地制度的阻碍和牵绊,他们仍然要面对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要经历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其原有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可能要 随之受到巨大冲击, 因此也面临社会融入问题。众多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形成了不同流派的社会融合理论。虽然众说纷纭,但大致可以分为“ 同化”与“多元”这两大基本取向。1.1 同化论、 融合论与熔炉论同化论(acculturation)或融合论(assimila-tion )在字面意思有所差异(后者更强调族群之间的竞争、冲突、渗透与交融),但两者均强调外来移民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原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惯的抛弃。 同化论的思想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的论述之中,并历经发展,到20世纪中叶,由Gordon等人发扬光大, 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大理论范式。Park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1930年版)中为“社会同化”下了定义,“社会同化指的是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一些具有不同种族源流、不同文化传统的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共同文化的过程, 这种文化的共性至少应当达到足以使国家得以延续的程度。”Gordon提出应从七个方面来测量族群的社会融合程度:文化接触、社会结构的相互深入、通婚、族群意识或身份认同、族群偏见消除、族群间教育或就业等领域无歧视和价值趋同。 同化论认为随着移民在流入地居住时间的延长,并经过语言的适应、经济的整合、文化的认同等一系列过程,移民终将融入到当地主流社会中。“熔炉论”正是这一同化模式的形象表述。以美国这个移民国家为实证基础,熔炉论认为,各外来民族应当、而且必然会在美国这个“上帝的伟大的熔 ·041·陕 西 农 业 科 学2012(2 )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媒介融合现状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媒介融合现状研究 专业:传播学 姓名:刘兆兰 一、研究意义 历经30多年的改革与开放,目前中国传媒业已形成由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共同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架构。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媒介市场的内在结构和总体格局,并引发了媒介革命。在媒介市场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媒介融合应运而生。媒介融合日益成为当下传统媒体产业发展的一种战略思想。 2010年1月,国务院((关于印发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和2010年6月《关于印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通知》将推进三网融合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任务。通过三网融合,可以节省网络资源,降低业务拓展成本,提高整个网络的经济价值,并进一步加速媒介融合。目前,媒介融合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日益成为推动传媒产业快速发展的全新的产业革命。 2015年11月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体现了国家政策对于媒介融合的关注与支持,发展媒介融合,是互联网新时代传统媒体发展的必行之路。 从新闻传播理论方面来看,基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工具理性”观点,从新闻传播实践的层面来讲,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媒体来说既是危机也是转机,危机已经很明显,而转机则在于互联网为传统媒体的变革提供了更好的综合条件以及更多的可能性。传统媒体应该立足媒介融合,努力探寻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融合之道,以巩固自身的根基,并建立健康发展所需的更加庞大多元的原料供给管道。 综合来看,媒介融合的研究对于中国当下的媒体来说意义重大。作为媒体发展的必然方向,相关的研究一定会给媒介融合今后的具体时间提供可依据的经验和教训,使我国的媒介融合走上更成熟稳健的道路。 二、媒介融合的定义 (一)媒介融合定义 1、外国学者对媒介融合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最早提出“媒介融合”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2、中国学者对媒介融合的定义 喻国明教授在《传媒经济学》中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1. 以KPI(关键业绩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系统研究 2. 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3. 基于价值的企业薪酬体系研究 4. 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绩效评估系统研究 5. 中国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6. 企业薪酬管理研究 7. 企业招聘中的人员测评管理研究 8. 跨文化管理研究 9.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研究 10.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研究 11.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1关于规避审计风险的几点思考 2试析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失灵的原因 3探析政府审计成本特征分析及控制 4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 5浅析审计独立性保证 6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探讨 7防范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综合对策 8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9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研究 10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督研究 11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12上市公司内部成本信息及其应用探析 13 浅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14 CPA职业道德及其规范研究 15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及其规范研究 16企业并购中的若干财务问题研究 17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 18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资本的管理

19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效果分析 20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分析21新所得税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22关联交易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23对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的思考 24对中小企业融资中会计问题的探讨 25网络时代会计的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 26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会计(财务)问题探讨27上市公司送、转股短期财富效应分析 28中国上市公司债券筹资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29人力资源会计计量问题探讨 30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 1.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 2.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 3.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4.企业信用管理问题探讨 5.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分析 6.企业财务目标探讨 7.企业融资方式及特点的比较研究 8.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探讨 1、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2、论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3、论企业员工的薪酬方案与激励机制 4、员工招聘与配置研究 5、企业员工的绩效考评方法与机制研究 6、经济危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 7、招聘面试技术及其运用 8、某公司(单位)薪酬方案设计研究 9、某公司(单位)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10、某公司(单位)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研究 11、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产业经济起源、融合发展以及趋势综述

产业经济起源、融合发展以及趋势综述 摘要:产业经济经历了数个世纪的完善和发展,现在已经拥有一个完整的成熟理论系列。全球经济进入一体化,但各产业的发展不足以支撑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产业融合发展由此进入人们视野。全球化趋势也促使了产业经济的全球化,形成价值链活动,由此开启了产业经济的循环发展。 关键字:产业融合;全球化;价值链 在现代社会,产业经济的发展与一国经济密切相关,从粗放型发展到资本密集型发展,产业布局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产业经济政策能够引导国民经济向良好方向发展,由此诞生了产业经济学这一门学科,然而产业经济的研究由来已久、在西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历程,产业经济思想的发展可追溯到自亚当·斯密这段时期(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斯密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对重商主义学说和国家干预私人经济活动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所谓的自由竞争思想。在斯密看来,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错误的,而自由竞争作为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反面,能够实现市场均衡和社会福利最大。而且,斯密在对贸易方面也突破了重商主义的“贸易只能使一方受益”的观点,创立了自己的“绝对成本”学说,首次提出贸易可使贸易双方都受益,认为各国应该发展本国的绝对优势产业,从而为各国的产业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理论基础。这样,产业经济研究的起源应当向前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那里了。除了关注产业经济问题,斯密还第一次对自由竞争市场结构的绩效进行了分析。 有不少经济学家,对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甚至有部分经济学家还将研究范围拓展到垄断市场,研究垄断市场中企业的行为等问题。但是,这些经济学家都没有提出“产业经济”或是“产业组织”问题,只是将这些问题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范畴,归入经济学的研究体系,未曾从产业角度进行研究。直至1879年,马歇尔夫妇合著的《产业经济学》中第一次将产业内部的结构定义为“产业组织”,并提出了“马歇尔冲突”。自此,产业经济学有了自己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在国民经济中,产业发展是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化经济发展已经离不开全球化,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主体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随着经济资源配置范围的全球化拓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技术与制度的不断创新,产业经济的

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下转第46页) 5 《华商》 【摘要】就目前的研究理论而言,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及类型、产业转移的理论学习和借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产业转移的效应等方面,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总体来说少,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产业转移模式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产业转移;模式;综述 一、国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 1. “雁形模式”理论“雁形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或译“雁阵范式”,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最早在其《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原理》中提出的。后来,山泽逸平和小岛清先生先后对该理论进行了的扩展和完善。 在这一理论模式中,赤松要认为,日本产业通常经历了“进 口新产品”、“进口替代”、“产品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并周期循环。其图形成倒“V”字形。如图(1): 图(1)资料来源:胡俊文:《“雁行模式”理论与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雁行模式”走向衰落的再思考》第24页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先生将赤松要先生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引进 进口替代 出口成长 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该理论更清晰的说明了后进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以及最后超越的整个过程。 图(2)资料来源:(日)山泽逸平:《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第74页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提出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论”, 从而将“雁行模式”理论进一步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2. 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模式的研究 目前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仅仅是作为产业转移的一个很小的 方面去考虑,除了梯度和逆梯度转移模式理论性较强外,其他的转移模式还没有较为系统的阐述。初步归纳起来,现有研究主要是从三个角度提出产业转移模式。 1. 基于产业转移规模视角的模式集群式产业转移是规模最大的产业转移模式。“集群式”的产业转移(郑胜利,2002)即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相继由某一地区转移至另一地区。这种集群转移模式强调的是转移的整体性和网络关系的复制性。 整体转移模式包括整体迁移模式(曹荣庆,2001;蒋文军等,2001)、整价值链转移模式,包括完整价值链垂直型转移、完整价值链水平型转移(赵张耀、汪斌,2005)。 部分迁移模式有要素嫁接式(曹庆荣,2001)、存量激活(蒋文军,2001)、扩张性资本输出、产业关联、部分产业链的转移等模式。 2. 基于产业级差视角的转移模式梯度转移模式(夏禹农、冯文浚,1982)、中心辐射模式(马海霞,2001)逆梯度转移模式(郭凡生,1985)、边际渗透转移模式(陈建军、叶炜宇,2002)、垂直型产业转移模式和水平型产业转移模式(韩文民、王婷,2005)、垂直顺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垂直逆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水平工序型转移模式(赵张耀、汪斌,2005)。 3. 基于产业转移的具体形式视角的转移模式从该角度提出的主要模式有:横向兼并或横向一体化、区际直接投资转移模式(陈刚,2001;陈建军,2002b)、设厂(对外建立生产加工点)和设立研发机构转移模式、收购兼并转移模式、委托生产或生产外包转移模式(陈建军,2002b;刘菁、任曙明,2005)、OEM转移模式和对外建立销售网点等(陈建军,2002b)、企业新建投资、并购和非股权方式参与等形式(严双建,2007)。 三、结论 1. 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关理论有待 进一步的深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朱兰春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PETER HALL the city of theory 文献综述

PETER HALL " The City of Theory" 综述 ——节选自Cities of Tomorrow: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20th Century (一)Peter Hall其人 Peter Hall 是英国社会研究院(Institute of Community Studies)院长,伦敦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规划系教授。他从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经在雷丁大学(1968-1988)、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80-1992)任教,是UC Berkley 城市与区域规划终身教授。 同时,Peter Hall在教职之外还曾担任多项公职。1991~1994年期间,他曾担任英国环境部部长战略规划特别顾问,1998~1999年期间,他曾供职于副首相城市工作组。他是多家英国官方委员会成员,包括社会科学委员会(1974~1979)、东南区域规划委员会(1965~1979)、环境委员会(1975~1979)等。 Peter Hall撰写及编辑了30多部城市和区域及相关问题的著作,包括《伦敦2000》(London 2000),《规划与城市增长:英美比较》(Planning and Urban Growth),《明天的城市》(Cities of Tomorrow),《文明中的城市》(Cities in Civilization)等。本文正节选自其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明天的城市》(Cities of Tomorrow)。 英国的学术界与政界泾渭分明,Peter Hall作为地理学家和规划师,是不多的能在学术界与政界兼具影响力的学者。他从学术角度深刻影响政府,直接指导城市发展战略和政策。Hall致力于对“世界城市”的研究,作为与卡斯戴尔(Castells)、弗里德曼(Friedmann)和哈维(D.Harvey)齐名的大事,Hall对全球城市的理解与他们一脉相承。这批学者经历了1960年社会激变,深受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列斐伏尔(Lefebvre)的影响,将城市空间的变化视为社会政治经济变化的反映,强调将空间变化与不同空间尺度乃至全球尺度的资本循环和经济社会变迁相联系(Lefebvre 1991)。同时,霍尔强调历史对于城市现实和未来的影响,强调不同区域的差异性。霍尔认为,今天的城市研究纯粹是学术圈中纯理论的探讨,很少考察具体的规划落实,而规划设计人员又漠视深层的理论研究,埋首于实际的工程设计。因此他倡导规划人员和研究者的融合,倡导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而霍尔自己一生的规划研究与实践正是他这一主张的个中写照。 (二)背景与概述 20世纪30年代起,各大学陆续建立规划学院(如哈佛大学在1909年开始开设规划课程,于1929年成立独立的规划学院,伦敦大学于1959年成立规划学院),规划理论经历了近80年的发展。本文中,霍尔分析了这80年间,规划理论与规划实践之间的关系。 霍尔认为,经过长期的发展,规划教学的学院色彩愈加浓烈,规划学者习惯于在学院框架内进行探讨,因为规划学者的事业发展主要取决于其在学院框架下得到评判高低。同时发生的是,规划理论与规划实践之间的距离逐渐扩大(divorced)。其具体表现之一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规划学者撰写了浩如烟海的规划文章与著作,其中很多在学院框架内获得了甚高评价,但是,它们却对规划实践指导甚少。 在这一背景下,霍尔对规划学科建立以来,规划理论与规划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评述。霍尔将规划学科这80年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30年至1955年的“史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