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六章QPR--自杀预防的“心肺复苏术”080102

第六章QPR--自杀预防的“心肺复苏术”080102

第六章QPR--自杀预防的“心肺复苏术”080102
第六章QPR--自杀预防的“心肺复苏术”080102

第六章QPR—自杀预防的“心肺复苏术”

“一旦我们有所了解,我们就会关注与处理,而我们一旦开始关注与处理,我们就能改变。”

一、QPR:自杀预防的“心肺复苏术”

自杀迹象的早期识别、积极介入并向自杀援助人员转诊是自杀预防的关键。

也许,你是防止某人自杀的最佳人选,此时你可以利用QPR给这个想自杀的人一些帮助。

QPR是通过提高人们对青少年、成人和中老年自杀的警觉性,同时习得三个基本的自杀干预技能以防止自杀的一种方法。这些生命挽救技能分别是:

询问…某人有关自杀的一些问题;

劝说…某人去寻求帮助;

转介…某人给恰当的援助人员。

◆ QPR并非一种咨询服务或治疗形式。

◆ QPR旨在通过积极的行动以唤起活着的希望。

◆ QPR旨在教会人们,当发现别人的自杀危机信号、线索或言语时如何用自己行动(知识、关心和转介[ACT])努力制止一起可能的悲剧。

像心肺复苏术(CPR)、哈姆立克法(Heimlich Maneuver)等基本生命急救方法一样,QPR 的要点很容易掌握,而且与CPR或Heimlich Maneuver一样,应用QPR方法也能挽救生命。

二、谁需要知道QPR? 谁是自杀的守门人?

有自杀的想法很普遍。而自杀行为及自杀未遂就没那么普遍了,但是仍然比人们想像中的要多的多。例如:

※如果你是一个中年或老年人,也许你曾经历过某个关系不错的人自杀的情况。

※如果你是一个年轻人或青少年,也许你知道某人曾经自杀未遂,甚至知道某人自杀死亡。当然,你知道谁曾经有自杀想法或者谁现在正有自杀想法,则更有可能了。

※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工作,处于什么角色,你都有可能接触过有自杀想法、自杀行为或自杀死亡的人。

◆所以,谁需要知道QPR? ——我们每个人!

谁是自杀的守门人?

所谓的守门人(gatekeeper)就是指最有可能识别自杀危机和预警信号的人。

自杀守门人泛指所有能够最佳识别并转介自杀危机者的人,包括父母、朋友、老师、官

员、护士、办公室主管、班组领导、领班、警察、女警、顾问、社会工作者、消防员等。

※某高中的摔跤教练注意到一个队员看起来很沉默而且离群索居。这个队员成绩下降了,父母正闹离婚,女朋友刚刚离开他而投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教练将这个队员去请到他的办公室……

※一个牧师观察到一个有抑郁史的长者在做礼拜的时候向每个人告别。当他和这个人握手的时候,这个人说:“我要回家了。谢谢你为我做的每一件事。”这个牧师把这个人请到他的书房……

※做为朋友,你发现你的同学突然开始酗酒并且说些“一了百了”之类的话。她把自己收集的唱片都送给你。这时候你和她坐下来并且……

因为对家庭医生、法律顾问和精神卫生专家来说,及时知道需要帮助的每个人是不可能的。

◆所以,谁是自杀的守门人?——我们每个人!

◆谁需要知道QPR? ——我们每个人!

三、克服我们自己自杀行为的情绪反应

研究表明,大多数自杀未遂者在从有自杀意念始到自杀行为发生这一过程的最后阶段,会在口头或行为上表达出一些想自杀的信号。

这些信号通常会在自杀未遂前一周出现,QPR就是设计用来阻断这一可怕进程的方法。

通过识别自杀危机者的求助信号,并通过劝说他们采取积极的行为来给予他们希望,这样就能防止自杀发生。

但首先我们必须克服自己不愿卷入进去的情绪。

一般来讲,那些最先看到别人自杀求助信号的人要么没有在意这些信号,要么不愿相信它是真的或认为这些问题没那么严重。

未能识别这些自杀求助信号,要么与我们缺少必要的提供帮助的知识有关,要么与我们不想自己卷入此事有关。

(一)恐惧与否认

当听到某个人威胁要自杀时,一般人最自然的反应是恐惧,恐惧则会引起否认,否认是我们人面对一些太可怕以至于无法预期的事情时所做出的一种反应。

我们宁愿相信“威胁别人说要自杀的人不会自杀”或者“说要自杀的人只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的通常说法,而不愿相信存在的自杀危机预警信号,以此说服自己别在意听到的“想死”之类的话。

面对别人说要自杀时,恐惧和否认都是正常的反应。

事实上,谈论自杀或者威胁说想要自杀的人往往真的会自杀未遂或自杀死亡。

为了预防自杀,我们需要克服“否认”这种危险的情绪反应,而要应用QPR方法,也许,它能挽救一个人生命。

(二)震惊与愤怒

对别人说自己想死,实际上传达了一种最令人不安的信息。我们也许会问:“怎么会这样呢?!”

震惊,有时甚至愤怒也是一种正常反应。

也许你愤怒,因为此人不再来;也许你不安,因为问题很严重。

面对这些行为或言语上表明他们想要自杀的人,我们恐惧、否认、震惊或愤怒都是一种预期的正常反应。

有效执行QPR方法意味着我们在为他人提供帮助时需要控制好自己的各种情绪反应!

四、理解自杀

自杀是人类行为中最复杂、最难理解的行为。不过,自杀的人就和你、我一样:他们有问题待解决,我们也有问题待解决。所不同的是,我们感觉自己能处理这些问题而并非感到被这些问题所压倒。

简单的说,自杀看起来是对问题的一种解决方式,更多时候像是对一些似乎难以解决问题的解决方式。当我们发生个人危机、持续应激、抑郁或遭遇担心失败、尴尬或不可接受的丧失等境地时,自杀的意念往往会出现。

尽管有时自杀是一种冲动的行为,但是多数人在自杀之前会考虑几天、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奇怪的是,想自杀是一种奇特的、兼有解脱和恐惧的感觉。解脱的是所有个人的问题终于可以一并解决;恐惧的是这种解脱是用死的念头换来的。

从一开始,自杀就是好像为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而作的选择。悲哀的是,自杀恰是一种错误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多数人自杀并没有什么不寻常的、特别原因,相反是些平常事。一般情况下,好像只能死才能解决的问题是能通过时间来治疗、修复、或者忍受的。

自杀有许很多表现形式。有些自杀威胁旨在控制别人的行为,但多数想死的念头和自杀意念是抑郁症治疗前的一种基本症状,现已有非常好的有效治疗措施。自杀意念与大脑里化学物质偏离正常有很大的关系,知道了这点,就可以通过适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方法对其进行纠正。

还有其他一些情绪、个人问题可以触发自杀的想法,不过但是这些问题也可以借助咨询、支持环境以及时间过程来给予缓解。

只要给自杀者指明一条解决问题途径,那么这些人当中的大多数并不想死。QPR为通向该途径提供了可能。

另外,若防万一,应用QPR并将自杀意念者转介给专业人士以便对需要治疗的问题做个诊断。

五、自杀线索和QPR的适用时间

什么时候使用QPR?在正确使用QPR方法(询问、劝说、转介)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对一些潜在的自杀危机信号有所认识。

(一)自杀线索和警告信号

虽然自杀线索和警告信号以多种形式出现,但是一旦了解,它们并不难被识别。某单一线索和警告信号也许并不意味着什么,但若有任何显示极度悲伤、失望、绝望或者期望“一了百了”的信号出现,则有必要加以关注。

下面许多语言和行为是由那些自杀者自杀前所表现出的线索。

1、直接的语言线索

※我决定自杀。※我但愿我死了。※我准备自杀。

※我准备去结束一切。※如果不(怎么怎么样),我就去自杀。

2、间接或者隐蔽的语言线索

※我厌倦了生活。※我继续下去意义何在?

※没有我,我的家庭可能会更好。※如果我死了,谁会担心呢?

※我再也不能继续下去。※我只是想离开的。

※我对一切都感到疲倦。※没有我你将会更好的。

※我不再是过去的我了。※我要停止下来——活着没有用的。

※过不久我就不在了。※你不用再照顾我了。

※不久,你就不用再担心我了。※再见,当你回来的时候,我已经不在这里了。

※有时世界真好,但我必须和它说再见了。

※你会后悔你对我的所作所为。※你知道(上帝的)儿子,不久我将回家了。

※送给你(珍贵的东西),我不再需要它了。※没有人需要我了。

※如果你突然死亡,他们怎样保存你的肾脏用来移植手术。

3、行为暗示

※将自己将来的遗体捐献医学院。※买枪。※储存药片。

※把私事和公事安排好。※立下或者更改遗嘱。

※买保险或者是更改受益人。※筹划葬礼。※分发钱财和财产。

※行为的改变,如尖叫、攻击、扔东西或者不能与家人、朋友、同伴融洽相处

※可疑的行为,如在一天内不固定的时间外出,与人握手、吻别(平时性格中没有)。

※忽然对教堂或者宗教感兴趣或者失去兴趣。

※没有明显的躯体疾病或者刚常规检查后不久又去预约医生。

※躯体的技能的丧失,普遍的紊乱状态或者理解、判断能力或者记忆(能力)的丧失。

※康复后再次的药物或酒精滥用。

4、境遇线索

※配偶、孩子和朋友的死亡(特别是自杀或者事故)。

※被诊断出恶性疾病。※没有明显的原因而对朋友和亲属突然大发脾气。

※意外地失去经济保障。※突然、意外地失去自由(例如,被拘留)。

※突然被爱人拒绝(例如男、女朋友)或者发生不必要的分居或者离婚。

※最近的迁移,特别是没必要的迁移。

※失去亲密的法律顾问和治疗专家。

(二)关于抑郁症

多数自杀者是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是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普通感冒”。抑郁症是由生物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通过QPR方法发现,抑郁症很容易治疗。

抑郁症在未治疗之前,想死是其一个常见症状,其他症状有神经质、哭泣、注意力不能集中、睡眠差、疲劳、以及对朋友,食物,爱好等某一方面或全部丧失兴趣。尽管抑郁症非常普遍,但所幸的是其治疗后的效果很好。

作为自杀守门人,你得知道关于自杀和抑郁症的一些知识。首先,抑郁症侵蚀着患者的精力和意志,有时抑郁症患者会感到太累了以致于没有精力去执行自杀计划,然而,当抑郁症状最终开始减轻时,这些人突然感觉“好了许多”而去执行自杀计划。

听起来似乎好奇怪:一旦某人决定通过自杀来结束他(她)的痛苦煎熬,通常情况下自杀者反而会在死亡前的数小时变得轻松,甚至是喜悦的平静。这种情绪变化是应用QPR方法的一个好时机。

◆对于一个抑郁很长时间的人,其突然发生的任何快乐情绪是在提醒我们应该启动QPR帮助方法。如果不敢肯定是不是,那就问他(她)。

(三)关于酒精

那些最终通过自己的手终结生命的人在行动之前必须跨越一种是生或死的心理围墙。这最后一堵阻止其死亡的围墙让许多严重自杀意念者能继续活着。不过,这堵墙会被一定浓度、获取方便、起效迅速的酒精所摧毁。证据显示:不论以前是否喝酒,多数自杀死亡者的血液中都发现了一定浓度的酒精。

酒精使抑郁症状加剧,思考和判断力受损,冲动性增加。比如在酒精的作用下,不系安全带驾车往往导致惨剧发生,包括事故性的自杀。

许多并不确信自己是否真想死的人,他(她)们借酒浇愁,结果在酒精的作用下,他(她)们感到更加抑郁和绝望,显然借酒是种危险的浇愁方式。类似危险的浇愁方式还有如大量服用药片、开快车、玩荷弹的枪支以及其他的高危行为。

人在生气和绝望之际,生死抉择本十分困难,酗酒只会使问题变得更糟,往往是非常非常糟糕。

作为自杀守门人,你最应该做的是:让想自杀者保持清醒直到获取帮助。

◆对于想自杀的人,唯有清醒才能安全。

询问

(一)如何询问“S”问题

自杀是一个忌讳的话题,因此,初次询问“S”问题时可能会觉得比较尴尬或者困难,就像询问其他的“S”(性)问题一样。

但事实是你可能是识别自杀危机信号并阻止自杀发生境遇中的最佳人选。

犹如你有勇气运用哈姆立克法(Heimlich Maneuver)去帮助一个因噎一块肉而窒息的陌生人,同样,你也可以运用QPR去帮助某个自杀危机者。

※下面是应用QPR的一些指南:

1.选择一个时间和地点去询问“S”问题。

2.尽量在无人的或一些私人场所进行。

3.QPR干预可能会占用一个小时,因此你得准备充分的时间。

自杀危机者在被问及是否有自杀想法时,其中很多人会有强烈的倾诉需要。倾听的技巧将在后面介绍。

(二)QPR的第一步——询问关于自杀的问题

询问“S”问题的方式有多种。你可以从关心对方的苦恼开始询问。

1. 非直接的方式

※“最近是不是不开心?”

※“最近是不是非常不开心?”

※“最近是不是非常不开心,以至于不想活了?”

或者

※“你是不是希望过你一直睡过去而不再醒过来?”

或者

※“你知道吗,如果谁有像你这样不开心的样子,他(她)往往会想到死。我想知道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觉?”

2. 直接的方式

※“你有过不想活的想法吗?”

※“你看起来好像非常难受,你想自杀吗?”

※“你想自杀吗?”

如果以上这些问题的问法你觉得都不适合的话,那你可以使用你擅长的提问方式来问。只要问就会有帮助。

询问是QPR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最难但对于有自杀危机者来说又是最有帮助的一步。

也许你认为只有专业人士才应该询问这样微妙的问题,其实不然,预防自杀是每个人的责任。

询问“S”问题有些别扭不奇怪,合乎情理。

首先,如果“S”问题的答案为“是”,则自杀问题将要公开加以讨论。和性一样,自杀并不是个很容易交谈的话题。但是又像性一样,自杀很多时候简单到必须加以讨论的地步,不讨论自杀反而是致命的。

其次,一旦我们询问了某些人是否想自杀并且得到的答案为“是”,我们接下来就必须有所行动,我们肩上开始有了之前还没有的责任。

询问自杀问题是好事并非坏事,诸多研究显示,一旦自杀危机者被问及是否想过自杀,他们感到的是轻松解脱,而非苦恼。焦虑的消退,伴随希望的增加,继续活下去的机会来了。几乎可以说,“S”问题的询问使无尽的黑暗开始有了一束光明。

◆询问自杀不会增加自杀风险

一旦自杀问题被询问,多数自杀危机者会有倾诉的想法。接下来就可执行第二步——劝说。

劝说

(一)怎样劝说别人接受帮助

要劝说某人不要自杀并寻求帮助,首先得倾听,虽然简单,但可以救命。

◆先倾听,后劝说。

1. 倾听

倾听是一个人所能给予别人的最好馈赠。倾听需要时间、耐心和勇气。

问问你自己,“我该向谁请教呢?”你的答案很少是那些夸夸其谈或者即刻指点你应该怎样怎样的人,而是那些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能很好地听我们倾诉的人。

某人想自杀,得劝说其获取帮助,此时,倾听至关重要。

要成为一个好的听者,必须:

※全神贯注

※不要打断别人的话和只在别人说结束后才说话。

※不要匆忙地下判断或者谴责。

※安抚你自己的恐惧心理,这样你才能将焦点集中在别人身上。

在询问并讨论了自杀问题之后,请听听自杀危机者想用死来解决的问题是些什么问题,看看你对于问题的怀疑和猜测是否对。如果你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是”,在某种程度上,你已经帮助此人找到了活着的理由。

2. 劝说

劝说的目的很简单。所有我们所想要得到的就是对方说“是”,这样的话他们将会接受帮助。对于下面的一些问题,只要获得了答案“是”,就证明你已经获得了成功:※“你愿意和我一起去看看咨询人员吗?”(或者牧师、部长、校医、心理学家,或者他们想见的任何专家。)

※“你愿意让我帮助你预约……?”

※“你能向我保证……?”

有时想自杀的人同意将去寻求帮助,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去,或者虽然他们好像知道自己需要帮助,但他们就是想都不愿想。对于自杀危机者来说,越是绝望与无助,他们就越难下决定去寻求帮助。

因此,与自杀危机者达成所为的“不自杀协议”通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不自杀协议就是一个简单的承诺,承诺在接受到帮助之前不伤害自己。比如说你问自杀危机者:“你能保证在我们能够提供帮助之前不伤害自己吗?”

因为我们的尊重使得(他们)许下了承诺,同意保证自己的安全,这些措施使受难的人得到了心理安慰,答案基本上都是“是”。

当你得到的答案是“不”,别担心,你仍然可以做些事情。

问你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你在生气或沮丧,或者非常难过并且思维紊乱的时候,你希望爱你的人在你自杀时袖手旁观吗?

答案当然是“不”。

就像当你的一个朋友或者你爱的人发生溺水或是突发心脏病时,你不会袖手旁观,熟视无睹。

(二)如果他们拒绝接受帮助,怎么办呢?

拒绝接受帮助并不意味着QPR的失败,实际上相反,意味着成功。

在人们的常识判断中,自杀并不是一种可接受的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

通过拨打本书提供的电话号码,你能了解到如何找到那些权威的、义务治疗的专家。这些精神卫生专家们会客观地评定你的朋友或者你爱的人是否有自伤的危险,并给出治疗建议。这种治疗主要包括解除危机、劝告以及一些旨在缓解导致自杀意念的精神和情绪问题治疗措施。

◆可见,在自杀预防上,你并不孤单。

如果你采取下列措施,劝说效果会最佳:

※坚持声明自杀不是一个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提醒一定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着重解决引起自杀的问题,而不是自杀本身。

※接受自杀危机者痛苦的事实,但是接下来要提供另外的解决方案。

※给予希望,无论以什么形式、什么方式。

(三)通过增加自杀难度来减少风险

一些自杀者是冲动的,在经受剧烈的心理伤痛折磨时,他们不知道这种伤痛会过去。为了降低因某个冲动性的、甚至是深思熟虑的行为所致的自我伤害危险,从自杀危机者身边拿走手枪、车钥匙、药物或者其他可用于自伤、甚至自杀的工具,一般总是有效的。通过简单的限制自杀工具,你便赢得了时间:让痛苦过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重新点燃生的希望。

拿走自杀工具,就其本身,就是一种有希望的举动。

转介

(一)如何转介某人获得帮助

QPR最后一步是转介,以下是一些一般的指导。

※最好的转介方法是你亲自带着你认为有问题的人去找精神健康服务人员或其它相关

专业人员。

※稍差点的转介方法是某人同意去看专业人员,而且你清楚知道他的确去了。

※再次的就是某人同意去看专业人员,但你无法知道他是否真的去了。

大多数同意去求助的自杀危机者会很守信地去看专业人员,并且得到相应的帮助。

尽管如此,对很多人来说,接受咨询和精神卫生服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一旦你采用QPR,如果你确信自杀危机者真的因你地努力而转到了专业人员那里,那么你将是很轻松的。

(二)如果不认识精神卫生专家,怎么办?

假如你不认识任何可以提供咨询或精神卫生帮助的专业人员,那么可以打电话给危机热线或者一个专业的精神卫生机构或专业协会。也可以简单询问实施这项训练的人。

一般想要自杀的人愿向牧师、法律顾问、学校的护士、学校的心理咨询人员或者其它能干的人诉说,他们也可能更愿意和熟人诉说,而不是陌生人。让他们和你一起去找他们所认识和信任的人。

(三)鼓起勇气去行动

记住以下的东西,帮助你有勇气去行动

※不要担心背叛

※不要担心背弃信任

※不要担心没有足够的信息去获得帮助。

※记住,我们只对现在我们所能知道的事情负责,而并非对将来知道的事情负责。所以若有疑问,就行动。

拨打这个小册子上提供的号码。

伸出你的手,别迟疑了,行动吧!

九、有效使用QPR的建议

※如果你犹豫是否要对你所认为有自杀倾向的人实施QPR时,请与进行这项训练的专业人士联系,获取一些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实施QPR后,为了立即扩大自杀危机者的安全范围,应该问自杀危机者一个问题:“你还知道谁有自杀想法?”。

有时候自杀危机者会说出他的父母、家庭其他成员或他最好的朋友,而且这些人他们一直以来都不知道他们有多么的绝望。若自杀危机者同意,你也许希望有机会打电话给那个人或那些人,让他们知道他们的事情。

记得当Abraham Lincoln处于非常消沉而想自杀的时候,他最好的朋友看守了他大半年,一直到他的这种抑郁症状消失。

※加入一个团队。对于这种非常严峻、危及生命的人类危机,有一个相互协作的团队网是最好预防方法。专业人士虽然可以对那些导致自杀想法的精神和情绪的问题给予治疗,但对于自杀危机者的日常问题,和其生活和工作在一起的人才是最佳的危机识别并提供帮助的人。

简单地说,接受你转介的咨询者、牧师或精神卫生专家可能建议你加入一个团队,从而建立一个围绕你的朋友或亲人的安全网络。如果他们没有那样做的话,无论如何你得提供一些帮助。

※万一这专业性帮助不能马上得到的话,给自杀危机者一些可供相关帮助的热线电话,当然也可以把你自己的电话号码给他们。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知道你的关心,你将与他们在一起,还有你对他们的将来有希望。

◆希望的种子

当你应用QPR方法时,你就种下了希望的种子。QPR的运用将个人危机从黑暗中走出来,看到光明。QPR是一个有意义、有希望的技术。正是希望能降低因自杀而早死的危险,并且其作用优于任何别的东西。

现场急救-心肺复苏术

现场急救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脏和肺部这两个器官的复苏方法。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在于,脑部缺氧4-6分钟即可造成无法修复的损伤,我们用心肺复苏来维持大脑的供养状态。主要目的是抢救急危重症状的病人。适用情况包括溺水、触电、呼吸苦难、药物中毒、气体中毒、异物梗塞等多种情况。 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平均每年有几十万人因为抢救不及时在医院外死亡,这些人中大多数如果抢救得当都是有可能被拯救的。心肺复苏术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应用在身边家人的身上,也就是说学好了心肺复苏术,就等于为身边的人提供了一份特殊的保障。 心肺复苏术发展史 心肺复苏术最早的历史可以见于远古的埃及,那个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有限,人类只能是简单的利用物理的方法对死亡进行尝试性的干预。因此复苏的方法多是感性的和经验性的,而且复苏也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比较常见的方法是木桶法和马背法,原理很简单:将需要抢救的病人放在木桶上然后两侧的人滚木桶,或者讲其捆在马背上奋力抽打马屁股,在马背上颠簸可能讲患者救醒。 人类历史上最早研究身体构造的是中医医学,中医医学的身体研究在东汉时期到达鼎盛,最早的完整的心肺复苏术记载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救助上吊死亡的案例时,张仲景提出:半刻之内,将其解下,手按胸上,数动之。另一人,以管吹耳,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到华佗的时候青囊经已经将吹耳变为吹鼻,捂其口,竭气贯鼻,借以续命。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自华佗以后中医研究身体构造的这个学派就再也没有在历史记载中出现了。 最早大批量应用现代心肺复苏术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拿破仑,他的总军医名叫拉雷,这个精明的医生除了建议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战地医院外,还将心肺复苏术大批量运用于军队的抢救,一时间法国军队的中弹死亡率从31%降到了百分之11%,使得法军作战英勇无比所向披靡。 心肺复苏术定义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于心跳和呼吸均已停止的病人来使用的一种紧急急救方法。 心肺复苏术具有其针对性。 首先,只有心跳和呼吸都停止的病人才可以应用心肺复苏术,那么就说明如果此病人有心跳或者呼吸那么就千万不可贸然使用心肺复苏术,不然有可能使得病人的状况进一步恶化。 有必要提出的情况有很多种。首先要提出的是外伤状况,如果发现由外伤导致的心搏骤停那么要首先观察周围的环境,如果发现可疑人员就在身边,轻易施救可能会遭到伤害,就要谨慎对待。 其次是在施救时最好找到帮手,这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利用身边的人帮忙。 无法立刻进行的急救,比如触电,就需要先用长的干燥的木棍将带电的电线挑开才能进行施救,如果溺水,不会游泳千万不能自己跳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 1、现场环境安全,我已做好自我保护。 2、判断意识:用轻拍重唤的方法判断伤员有无意识:拍打伤员双肩,同时大声呼喊“先生(女士),先生(女士),你醒醒”。 3、无意识时,应高声呼救:“这有人晕倒了,我是救护员,请这位先生(女士)帮我拨打急救电话,现场谁会救护的请帮忙。” 4、把伤员翻转成复苏体位,将伤员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5、判断呼吸:一听是否有呼吸声;二看是否胸廓起伏;三感觉有否呼吸气流。判断时间10秒钟,以四位数计:1001、1002、1003…1010。完全打开衣服(女士的文胸、男士的领带、裤带) 6、胸外按压:吹两口气后,进行胸外按压。 按压频率:100次/分钟按压深度:4~5CM 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或右手中、食指沿一侧肋弓向内上方滑动至胸骨下端,左手掌跟靠紧食指,放于胸骨上。 按压方法:一手掌根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顺手重叠十指相扣,手指掌心翘起(掌根始终不要离开按压位置)。同时以髋关节为支点,身体前倾,腕肘肩关节垂直进行按压。 7、打开气道前,先检查伤员口腔中有无异物,如果有,清除口腔异物; 8、打开气道:仰头举颏法,使伤病员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或鼻孔朝天(成人气道打开90度,儿童60度,婴儿30度)。 9、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两次,一次吹1秒钟,第一次与第二次间隔3~4秒(吹第一口气后,要抬头换气,看伤员胸廓恢复原位后再吹第二口气)。吹气方法:仰头举颏打开气道;捏紧鼻孔;张大口包紧其口唇;吸气后立即吹气。

(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 10、按压与吹气比是30﹕2,即按压30次,吹两口气。 进行5个周期(约2分钟)后,暂停10秒钟检查呼吸脉搏。双人或多人在场实施CPR时,应每2分钟或每5个周期CPR更换按压者,施救者应在5秒钟内完成转换,可以更好地提高按压效率。 11、当心肺复苏成功以后,应将伤员翻转为复原体位,随时观察其生命体征,如果一旦呼吸心跳停止,再次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成功的有效体征:面色由苍白或青紫转红;脉搏、呼吸恢复;瞳孔由大变小;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吟等。 12、心肺复苏可以终止的条件:伤病员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经死亡。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延长CPR时间,如触电、一氧化碳中毒、溺水,尤其是溺入冰水中。禁止在有呼吸心跳的人身上操作。

急救常识五心肺复苏术

急救常识——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人们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意义人体是靠心脏的跳动、血管的节律运动和肺的呼吸,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人的各个部分,以供机体正常活动;并通过血液流动和呼吸将二氧化碳和废物排出体外。在一般情况下,心跳停止即脑组织缺氧4分钟之内,可恢复其原有功能,心跳停止超出4分钟,易造成脑组织永久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所以抢救此类伤员要及时、迅速,以竭力挽救伤员生命。 心肺复苏=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后续的专业用药 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

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 如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 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选择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右手的中指、示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1/3,再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邻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剑突上。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按压力量经手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3-4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 一人心肺复苏方法:当只有一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是每做30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行2次人工呼吸。 二人心肺复苏方法:当有两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两个人应呈对产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换。此时,一个人做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个人做人工呼吸。两人可以数着1、2、3进行配合,每按压心脏30次,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2次。)

院前急救之现场心肺复苏(CPR)

现场心肺复苏(CPR ) 一 确保环境安全:首先评估现场是否安全,该案例中的场地安全,可以疏散人群后马上实施抢救,但如果是触电的病人,则须先断电,煤气中毒的病人先脱离危险环境然后进行急救(见图1-3-1)。 二 判断意识 先在伤病员耳边大声呼唤“喂!您怎么啦?”再轻轻拍伤病员的肩部,如伤病员对呼唤、轻拍无反应,可判断其无意识。婴儿则拍击足跟,婴儿不能哭泣,判断为意识丧失(见图1-3-2)。 三 立即呼救 当判断伤病员意识丧失,应该求助他人帮助,在原地高声呼救:“快来人!救命啊!我是救护人员,请这位先生(女士)快帮忙拨打急救电话!有会救护的请和我一起来救护。”(见图1-3-3) 四 救护体位 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心肺复苏 体位),放在坚硬的平面上,救护人员需要在检查后,进行心肺复苏。若伤病员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和循环,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坠或粘液及呕吐物阻塞引起窒息,对伤病员应采用侧卧体位(复原卧位),分泌物容易从口中引流。体位应稳定,并易于伤病员翻转其他体位,保持通畅气道,超过30分钟,翻转伤病员到另一侧。 注意不要随意移动伤病员,以免造成伤害。如不要用力拖动、拉起伤病员,不要搬动和摇动已确定有头或颈部外伤者等。有颈部外伤者需翻身时,为防止颈髓损伤,另一个应保持伤病员头颈部与身体在同一轴线翻转,做好头颈部的固定。 (一)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操作方法 图1-3-1 图1-3-2 图1-3-3

1.救护人员位于伤病员一侧。 2.将伤病员的双上肢向头部方向伸直(见图1-3-4)。 3.将伤病员远离救护人员一侧的小腿放在另一侧腿上,两腿交叉。 4.救护人员一只手托住伤病员的后头颈部,另一只手插入远离救护人员一侧伤病员的腋下或胯部。 5.将伤病员整体地翻转向救护人员侧(见图1-3-5)。 6.伤病员翻为仰卧位,再将伤病员上肢置于身体两侧(见图1-3-6)。 (二)救护人员体位 救护人员在实施心肺复苏技术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位于伤病员一侧,将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或立于)伤病员的肩、胸部、有利于实施操作(见图1-3-7)。 图1-3-4 图1-3-5 图1-3-6

心搏骤停和心肺复苏术

心搏骤停和心肺复苏术 北京急救中心:冯庚 “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人的死亡,不少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 为什么要开展现场自救? 急病和伤害发生后,患者在什么时间最危险?第一个小时 在因外伤而死的人群中,即刻死亡(伤后数秒钟至数分钟)和早期死亡(伤后2~3小时)者占80%,而死于伤后2~3周内者仅占20%。 在因冠心病急症死亡的患者中,其中三分之二死于发病后的第一个小时。 当急症或外伤发生后,有时患者来不及去医院,医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因此必须进行现场自救,否则可能发生严重后果。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类最紧急、最严重、最危险的疾病只有一个,那就是:猝死什么是猝死? 猝死就是患者猝然而死,无论患者本人和他(她)的家人都将始料不及,这就是该病的可怕之处。 87.7%的猝死是发生在医院外 导致猝死的直接原因什么:心搏骤停 一.心搏骤停的相关知识 3.心搏骤停的常见原因 1.心律失常(心室颤动):较常见的有触电和各种疾病导致的心脏电活动紊乱。 2.缺氧:较常见的有溺水、各种原因导致的窒息(如小儿呼吸道堵塞)及哮喘等。 心搏骤停后发生,患者的血液循环立即中断,全身各个脏器立即失去了血液供应,此时患者所处的状态称为:临床死亡 心搏骤停发生后,处在临床死亡状态的患者并非不可救药,只要得到及时正确的抢救,很多患者都可以转危为安。但是…… 残酷的现实: 心搏骤停发生后,临床死亡的患者如果在四分钟内没有得到正确抢救,将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此时生还希望渺茫。 为什么只有四分钟 四分钟是常温下,人的脑细胞对完全缺氧的耐受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坏死,患者也因此生还无望。 在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恶性程度和后果而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心搏骤停相比。 心搏骤停者如果在四分钟之内得不到正确的抢救,患者就会死亡。 结论三:绝大部分心搏骤停都发生在医院外 没有急救医生没有急救药品没有急救设备 急救医生能在4分钟内赶到吗?我们怎么办? 如果此时你在患者身边,你该怎么办? 1. 手足无措听天由命任患者走向死亡… 这是目前多数人的做法,由于不懂急救知识,使患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抢救时机。 2. 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坐等待医生到来… 这也是目前很多人的做法,但是急救医生能在四分钟内赶到发病现场吗?其结果仍然是断送患者的生命。 3 给患者服药. 掐人中等 4 呼叫120 或999,同时展开现场自救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1.轻拍患者肩膀或按压人中,检查伤患有无意识, 须注意病患有无颈椎受伤,不可剧烈摇晃病患。 2.大声呼救如确定患者意识不清,应立即求救;求救时指示必需明确, 例如:请帮我叫120(院外)、大声叫喊值班医师(院内)。 3.施救位置跪于患者肩部,施救者与患者肩部垂直。 4.打开病患口腔,检查呼吸道中有无异物。 5.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其口腔及呼吸道中的异物如口香糖、假牙等 6.压额抬颚法,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舌头因重力下垂阻塞气道。 7.脸颊靠近病人口鼻,眼睛注视病人胸部,观察3-5秒。 8.如无呼吸,打开患者口腔,并将患者鼻子捏着, 以免从口部吹气时,由鼻腔漏气。 9.密罩患者口部, 深吹两口气,每次吹气约1.5-2秒,须注意患者胸部有无起伏,并等病人第一口气完全排出後再吹第二口。 10.食指及中指先摸到喉结处,再向外滑至同侧气管与颈部肌肉所形成的沟中,按压观察颈动脉5-10秒 11.食指及中指先摸到喉结处,再向外滑至同侧气管与颈部肌肉所形成的沟中,按压观察颈动脉5-10秒。如有脉搏,继续反复施行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复自然呼吸为止,成人每分钟约12-16次,小孩约 15-20次。 12.如无脉搏,准备实施胸外心脏按摩术。

13.沿肋骨下缘向上滑找到剑突头端起向上两指幅处, 以另一手之掌根放至按摩位置,注意不可按压剑突。 14.两手交插互扣,指尖翘起,避免接触肋骨。 15.施救者两臂伸直,与患者身体呈垂直, 肩膀在胸骨正上方,迅速下压4-5公分(1.5-2寸)。 16.心脏按摩施行速率,成人每分钟约80-100次,年幼患者速率应加快, 婴幼儿患者每分钟约100-120次,口诀:"一下、二下、......十一、十二、十叁、十四、十五"。 17.心脏按摩施行速率,成人每分钟约80-对於幼童应酌情施 压,1-8岁左右患者, 可改用单掌施压,人工呼吸改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心脏按摩=1:5。 18.对于婴幼儿应酌情施压,一岁以下患者, 可改用两指施压,使用中指及无名指,按摩位置为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指幅,人工呼吸改用口对口鼻; 人工呼吸:心脏按摩=1:5。 19.单人施救人工呼吸:心脏按摩=2:30, 双人施救人工呼吸:心脏按摩=1:5。 20.在做完四个循环後吹完两口气,需检查脉搏3-5秒;若无脉搏则继续心脏按摩, 以後每四次循环或3-5分钟检查一次。 21.若有脉搏则检查呼吸3-5秒,若有呼吸及将病人置于复苏姿势,以避免呕吐物造成吸入性肺炎,若无呼吸则继续实施人工呼吸。

现场心肺复苏术操作程序

现场心肺复苏术操作程序(单人) 【适应症】 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 【禁忌症】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操作方法】 心肺复苏(cPR)是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禁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 1.判断:确定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 判断患者意识是否丧失,应在5~10s内完成。 1.1方法:抢救者可轻拍或轻摇患者的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如你认识患者,则最好直接呼喊其姓名。 1.2注意点:严禁摇动患者头部,以免损伤颈椎。若现场有亲人或旁人提供患者意识丧失的可靠信息,可省略以上步骤。 2.判断有无脉搏由于颈动脉为中心动脉,在周围动脉搏动消失时仍可触及脉搏,且可在不脱衣服情况下检查,故十分可靠和方便。对婴幼儿或住院患者可检查股动脉。应在5~10s内完成这一检查。 2.1方法:抢救者一手臵于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保持气道开放;另一手的示指、中指轻臵患者喉结处,然后滑向气管旁软组织处(相当于气管和胸锁乳突肌之间)进行触摸颈动脉搏动。 2.2注意点: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推移颈动脉;不能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以免造成头部供血中断;不要压迫气管,以免造成呼吸道阻塞;检查不应超过10s;颈部创伤者可触摸肱动脉或股动脉。 3.呼救及招人协助:一旦确定患者已昏迷,应立即呼救,招呼最近的响应者。 3.1方法:大声叫“来人啊!救命啊!” 3.2注意点:协助者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现场心肺复苏初级救生;向急诊医疗救护系统求救时,应讲清事故地点、回电号码、患者病情和治疗简况;绝不可离开患者去呼救。 4.将患者放臵心肺复苏体位:将患者仰卧于坚实平面如木板上,使头、颈、躯干无扭曲,平卧有利于血液回流,并泵入脑组织,以保证脑组织血供。 4.1方法:翻动患者时务使头、肩、躯干、臀部同时整体转动,防止扭曲。翻动时尤其注意保护颈部,抢救者一手托住其颈部,另一手扶其肩部,使患者平稳地转动为仰卧位 4.2注意点:抢救者跪于患者肩旁,将患者近侧的手臂直举过头,拉直其双腿或使膝略呈屈曲状。 4.3抢救者的位臵应跪于患者的肩部水平,这样抢救者不需移动膝部就能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且有利于观察患者的胸腹部。 5.畅通呼吸道凡意识丧失的患者,即使有微弱的自主呼吸,均可由于舌根回缩或坠落,而不同程度地堵塞呼吸道入口处,使空气难以或无法进入肺部,这时应立即通畅呼吸道。在抽掉患者枕头的同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5.1仰头举颏法(或仰头举颌法):抢救者一只手的小鱼际肌放臵于患者的前额,用力往下压,使其头后仰,另一只手的示指、中指放在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上抬起。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开放呼吸道徒手操作法。但操作时应注意手指不要压迫颏下软组织,以防呼吸道受压;也不要压迫下额,使口腔闭合;有假牙者不必取出,因举颏可使牙托复位,有利于人工呼吸。 5.2双手抬颌法:抢救者位于患者头侧,双肘支持在患者仰卧平面上,双手紧推双下颌角,下颌上移,拇指牵引下唇,使口微张。此法适用于颈部有外伤者。因此法易使抢救者操作疲劳,也不易与人工呼吸相配合,故在一般情况下不予应用。 5.3仰头抬颈法;抢救者跪于患者头侧,一手臵于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另一手放在颈后,托起颈部。注意不要过度伸展颈椎;有假牙须取出,以防松动的牙托堵塞呼吸道。 6.实施人工呼吸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以下不同的人工呼吸方法。 6.1口对口人工呼吸: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抢救者用按于患者前额一手的拇指与示指捏紧鼻

心肺复苏术操作规程

急救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操作流程 1、评估环境 现场环境安全 2、呼救、看时间 大声呼喊:快来人啊,有人需要抢救!报告抢救时间。 3、判断意识 快速跑到患者身旁,双手用力拍打患者肩部在两耳分别呼喊“你怎么啦?你怎么啦?” 4、判断呼吸心跳 右手食指和中指放于患者颈静脉搏动处(由喉结向右滑移2-3cm),同时头部伏在患者头颈部“眼视耳听面感”(眼视:胸廓有无起伏,耳听:有无呼吸音,面感:有无气体逸出),评估时间为5-10秒,计数:1001,1002,1003,1004,1005,1006。5、摆复苏体位 患者取取去枕仰卧位,身体保持平衡,两臂放于身体两侧。患者身下放硬板,医护人员放脚踏板。 6、人工循环(C) 解开患者衣服,松开腰带,找准胸外按压位置(剑突上两横指或两乳头连线中点),、一手掌根部按准位置,另一手交叉按于其上,用力按压30次。 7、开放气道(A) 判断患者颈部有无损伤,若无损伤,使其头偏向一侧,用纱布清理口腔及鼻腔异物,恢复体位。仰面抬颌法,左手小鱼际置于患者额头部,右手食指和中指提起患者下颌,开放气道。

8、人工呼吸(B) 取一无菌纱布盖在患者口唇部进行人工呼吸,捏住鼻翼快速吹入,随机松开,观察患者胸部起伏,吹2次。 9、四个循环 如此按压、人工呼吸共进行五组。 10、判断病人复苏效果(口述) 1)颈动脉恢复搏动 2)自主呼吸恢复 3)瞳孔缩小有对光反射 4)面色、口唇、甲床和皮肤色泽转红 报告:“心肺复苏成功,时间是某点某分” 11、复苏后整理 1)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2)报告操作结束。 心肺复苏重难点 一、胸外按压注意事项: 1、颈动脉判断有无搏动,判断时间为5-10s; 2、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压频率>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为1:1,按压幅度5-6cm之间,连续按压30次。 3、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无论单人或双人操作均为30:2. 4、若颈部无损伤,用压额提颏法,若已发生或怀疑有损伤,则用双手提颏法; 5、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 判断 意识 打开 气道人工 呼吸 人工 循环 紧急 止血 保护 脊柱

判断心搏、呼吸是否骤停呾呼吸道是否畅通 判断溺水者意识:可 摇动其肩部并大声呼唤,丌 可用力过猛。 使溺水者保持急救体位:仰 卧,头颈部不躯干成一条直线,头部 丌可高亍心脏,双手不躯干两侧

判断心搏、呼吸是否骤停呾呼吸道是否畅通 打开溺水者的气道:是复苏的重要环节,首先清理呼吸道异物。 仰头抬颌法:一手置亍前额,手 掌用力后压,用食挃呾终止向上 抬起溺水者下颌。若怀疑颈部创伤, 禁止使用这种方法。切忌头 部过度后仰。 推举下颌法:以双肘支撑,双手置 亍溺者头部两侧,拇挃置亍口角戒下唇 部,余挃紧握其下颌角处。双手抬举, 使溺者下颌上移。对亍颈 部创伤的情况,此法最安全简单。

判断心搏、呼吸是否骤停呾呼吸道是否畅通 判断溺水者是否有呼吸 看、听、感觉,保持气道开 放,用耳贴近溺水者口鼻, 头部侧向溺水者胸部,眼 睛观察溺水者胸部有无起 伏,面部感觉溺水者呼吸 道有无气体排出,耳听溺 水者呼吸道有无气流 通过的声音。

注意事项 保持气道开放位置 检查时间为5~10s左右 有呼吸其无脊椎损伤时,注意保持气道畅通 无呼吸戒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实施人工通气,即吹气2次 有部分溺水者因呼吸道丌通畅而収生窒息,以致呼吸、心搏 停止。往往可在畅通呼吸道后,恢复呼吸呾心搏。

人工呼吸 口对面罩人工呼吸用手指向面罩边 缘施压,推丼下颌角使其头部后仰, 口含面罩嘴向溺水者吹气。面罩大小 要合适,密切观察胃的反流物。 球囊面罩人工呼吸用手捏气囊代替 向溺水者吹气,是一种成熟的人工正 压通气方式。

前列地尔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后氧化应激损伤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前列地尔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后氧化应激损伤及相关并发症 的影响 :目的:为了探讨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中使用前列地尔抢救成功后,前列地尔对减少患者氧化应激损伤与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突发心脏骤停的病患30人,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前列地尔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术后48小时、72小时、7日的血清肌酐(SC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SCr水平与MDA含量低于对照组,但是SOD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在急诊科中,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中使用前列地尔,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还能减少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标签: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术;前列地尔;氧化应激反应 在急诊工作中,遇到心脏骤停患者时,应及时给予心肺复苏术抢救。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很容易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与其他并发症,为了缓解应激反应对器官造成的损伤,可以选用前列地尔。前列地尔可以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活性与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环化酶等途径,降低自由基的形成,从而减少应激反应的影响。本院针对急诊科接诊的突发心脏骤停的病患,为其提供前列地尔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資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突发心脏骤停的病30人,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人。观察组中,男性10人,女性5人;年龄最小为18岁,年龄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为(45.3±1.7)岁。对照组中,男性9人,女性6人;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74岁,平均年龄为(47.2±2.4)岁。上述患者均选自本院急诊科接诊的心脏骤停病患,其中有4例病患中毒,有7例病患心肌梗塞、有9例病患溺水、有7例病患电击,有3例病患急性心肌炎。对比这些病患的性别、年龄、导致心脏骤停的各种因素,P>0.05,缺少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根据患者情况使用心肺按压与电除颤,然后为患者提供药物复苏治疗,如静脉注射1mg肾上腺素,并且每隔3~5分钟重复使用1次;静脉注射40U血管升压素;使用胺碘酮治疗室颤,使用300mg治疗首次室速,如果没有效果,3~5分钟第2次给予150mg的胺碘酮,每日最大剂量为2200mg,每次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精)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1、在手术室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如何判断患者是否心脏骤停? (1)通过心电监护可以判断病人是否心脏停搏, (2)通过观察病人清醒程度,呼之不应 (3)用听诊器听诊心音区或触摸患者的颈内动脉是否有无波动,在10S内触摸不到动脉搏动 如果确认心脏停搏后: (1)第一时间要求手术医生停止手术,进行CPR ,按C-A-B进行,手术医生行心脏胸外按压,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胸部正中央,两乳头连线中点。双肩前倾在患者胸部正上方,腰挺直,以臀部为轴,用整个上半身的重量垂直下压,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互扣翘起,以掌根按压,手臂要挺直,胳膊肘不能打弯,按压深度>5cm,按压频率>100次/分,麻醉医生行吸引器进行吸痰开放气道、托下颌法面罩通气(必要时进行气管内插管进行通气)在进行重复5次循环后来判断CPR是否有效,若无效可继续。并呼叫护士去喊上级麻醉医生以及去推电除颤仪和急救药品车。 (2)同一时间进行液体输入维持循环的稳定,观察心电监护ECG、BP、P、R、SPO2、ECTco2、尿量等来检测效果(3)在除颤仪到位时尽早进行电除颤,第一次除颤 200J

第二次加到300J 第三次可增加至360J (4)在上级麻醉医生到位的情况下,在其指导下进行CPR 以及药物的治疗肾上腺素1mg静注,必要时没3-5分钟重复一次、阿托品0.5-1.0mg静注,每3-5分钟可重复一次,但总量不超过0.04mg/kg持续观察心电监护ECG、BP、P、R、SPO2、ECTco2、尿量等来指导下一步的治疗。 通过上述步骤进行30min后,若无效停止心肺复苏;若有效进行进一步的复苏治疗以及行手术治疗。 2、在院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如何判断患者是否心脏骤停? (1)看意识,用双手拍打患者双肩,问:“喂!你怎么了?”是否有反应 (2)用听诊器听诊心音区或触摸患者的颈内动脉是否有无波动,在10S内触摸不到动脉搏动 如果确认患者心脏停搏后: (1)立即大喊:“来人啊!快去推电除颤仪和急救药品车” (2)在除颤仪和急救药品车未到时,进行CPR,松开患者的衣裤,充分暴露胸部,进行心脏胸部按压,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胸部正中央,两乳头连线中点。双肩前倾在患者胸部正上方,腰挺直,以臀部为轴,用整个上半身的重量垂直下压,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互扣翘起,以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模拟急救情景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急诊模拟情景 1. 接诊环节。 病人家属按床头铃呼叫护士,护士及时到达病房,发现病人意识丧失,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摆正患者体位,解开患者衣领,另一护士前来协助抢救工作,轮流为患者胸外按压。同时绑上袖带,吸氧、上心电监护。 值班医生为患者查体: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瞳孔散大,心电监护显示:患者无呼吸、无心跳、无血压,考虑心脏骤停。 立即心肺复苏:A:保持气道通畅B:人工呼吸C:建立人工循环(胸外按压), 开辟静脉通道,给肾上腺素1mg 静推,必要时5-10 分钟重复一次。同时急查心电图。 立即通知上级医师,请ICU、心内科医师会诊。 2.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初步处理。 询问患者家属,患者发病心脏骤停前有无诱因,既往有无心脏病、有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检查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结膜是否充血、水肿、苍白,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位置、范围、程度,有无震颤、心包摩擦音;心脏的左右浊音界;心脏的心音、额外心音、杂音。 目前患者病情危急,况且年岁已高,虽然我们采取了积极治疗措施,在救治过程中仍可以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3.死亡。如果经济允许建议到ICU治疗,救治更加方便。由于本院医疗技术和技术力量与上级医院有一定差距,您与其他亲戚商量,可以往大医院转院治疗,我们会积极陪护,但在转院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后果,我院概不负责。如留院治疗,我们会积极治疗,现已告知上述风险,如果没有问题,请在病危通知单签字。 对病人处理: 1. 吸氧2.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体温、心律、血压、脉搏3. 开辟第二条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维持有效呼吸、防止脑水肿与缺氧、促进脑细胞代谢、防治肾衰竭及预防感染。 护士核对值班医生医嘱,重复确认,执行医嘱。 值班医师按照病历书写要求,完成病历书写。 3. 会诊与处理。 ICU心内科医师5分钟到达病房。 心内科医师:继续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完善相关检查,寻找病因与予以治疗。 ICU医师:患者病情危急,转入ICU进一步观察治疗。

cpr心肺复苏术

何谓心肺复苏术(CPR)? CPR是心肺复苏术的英文简写。在1960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鉴于CPR的施行没有标准,特别是医师接受CPR的训练不完全,因此建议医护人员要根据美国心脏学会的标准学习CPR的技术。这是CPR的开始。到1970年代中期,CPR始成为美国全国推广的活动,至今在美国有超过4000万人次接受过CPR训练。 在台湾,CPR的推广最早是由红十字会推广,及至急诊医学会成立,在急诊医学会下设有全民CPR推广小组,CPR的推广始步入轨道。 心肺复苏术(CPR)技巧是使用于心脏或呼吸停止的病人,直到更高一层的生命救命术到达。CPR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它会使一些带氧血流到脑部和其它重要器官。 心肺复苏术(CPR)简介 CPR 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的缩写,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心肺复苏术的英文缩写。 根据美国近年来重要「生命之链」之观念,在心脏及呼吸停止之状态,人之脑细胞于四分钟开始死亡,于十分钟内脑死成为定局。依据此一观念,全世界目前对病危患者之救治目标在达到四分钟以内有基本救命术(BLS)之救治;八分钟以内有高级救命术(ALS)之救治。 心肺复苏术(CPR)技巧是使用于心脏或呼吸停止的病人,直到更高级的生命救命术到达。心肺复苏术(CPR)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它会使一些带氧血流到脑部和其它重要器官,争取那重要之几分钟使病患生命征像能够维持稳定。 CPR的原理及其重要性 C P R的原理: 空气中含百分之八十的氮气,百分之二十之氧气其中包括微量之其它气体而经由人体呼吸再呼出之空气成分经化验分析氮气仍占约百分之八十,氧气却降低为百分之十六,二氧化碳占了百分之四,这项分析让我们了解经由正常呼吸所呼出的气体中氧的份量仍足够供应我们正常所需的要求。 利用人工呼吸吹送空气进入肺腔,再配合心外按摩以促使血液从肺部交换氧气再循环到脑部及全身以维持脑细胞及器官组织之存活。 C P R的重要性: 当人体因呼吸心跳终止时,心脏脑部及器官组织均将因缺乏氧气之供应而渐趋坏死,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发现患者的嘴唇、指甲及脸面的肤色由原有呈现的正常色渐趋向深紫色,而眼睛的瞳孔也渐次的扩大中,当然胸部的起伏及颈动脉的

最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 3、100 4、1005…)告知无呼吸, 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 后续的专业用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 1/2。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先判断患者有无意识。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A(airway):保持呼吸顺畅 B(breathing):口对口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A 保持呼吸顺畅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技术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技术 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是医疗护理工作中重要任务,在抢救过程中需要争分夺秒。因此,必须在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技术上做好充分准备,并且需要常备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在遇有急危重病人时,当机立断、全力以赴,积极进行抢救,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心脏骤停是指病人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如果4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存活率可达50%,超过10分钟,生存渺茫。复苏越早,成功率越高。 心肺复苏是指心跳和(或)呼吸骤停者在开放气道下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将带有新鲜空气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部,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其主要目标是对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养,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的时间。包括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 C)、开放气道(airway A)、人工呼吸(breathing B)三个步骤。 (一)心脏骤停的原因 许多原因可以引起心脏骤停,常见原因可以分为两类: 1、心源性心脏骤停:由心脏本身病变引起的。如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传导阻滞等。 2、非心源性心脏骤停: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 非心源性原因可以分为:(1)、呼吸停止(2)、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3)、药物中毒或过敏(4)、电击、雷击或溺水(5)、麻醉和手术意外(6)、其他:某些诊断性操作如冠脉造影、心导管检查。 不论原因如何,最终通过以下环节彼此影响而导致心脏骤停。 1、心肌收缩力减弱 2、冠脉灌注不足 3、心输出血量降低 4、心律失常 (二)、心脏骤停的类型 1、心室颤动:又称为室颤。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为200-400次/分。 2、心脏停搏:又称为心电静止。心电图上房室均无激动波可见,呈一条直线,或偶见P波。 3、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呈缓慢、矮小、宽大畸形的心室自主节律,但无心搏出量。 以上三种类型,虽在心电和心脏活动方面各有特点,但共同的结果是心脏丧失有效收缩和排血功能,使血液循环停止而引起相通的临床表现。其中以室颤最为常见。 (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当心脏骤停后,血流运行立即停止。由于脑组织对缺氧最为敏感,临床上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症状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 1、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有短暂抽搐 2、脉搏触及不到,血压测不出 3、心音消失 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骤停后30秒内 5、瞳孔散大 6、面色苍白兼有青紫 诊断最可靠而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意识丧失伴以大动脉搏动消失。大动脉通常检查颈动脉搏动,时间不超过10秒。切勿依靠听诊器反复听诊,更不应寻找检测仪器来判断而延误时间。因为心脏骤停后复苏开始的迟早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必须分秒必争。 (四)、心脏骤停处理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方法 1.先要判断患者意识。大声地呼叫他,或者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凑近 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 切忌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 2.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 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 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 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 3.人工呼吸。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 脉,如果能感觉到搏动,那么仅作人工呼吸即可。 4.方法:最好能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巾,该在患者的口部,防止细菌感 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 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与此同时,施救者的眼睛需观察患者的胸 廓是否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 出,这样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每分钟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 5.胸外心脏按压。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经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 分钟后还是没有触及,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6.方法:施救者先要找到按压的部位。沿着最下缘的两侧肋骨从下往身体 中间摸到交接点,叫剑突,以剑突为点向上在胸骨上定出两横指的位 置,也就是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线处,这里就是实施点。施救者以 一手叠放于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将掌根部置于刚才找到的位置,依 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胸骨的下陷距离约为4-5厘米,双手臂必 须伸直,不能弯曲,压下后迅速抬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0-100次。 7.注意事项:必须控制力道,不可太过用劲,因为力道太大容易引起肋骨 骨折,从而造成肋骨刺破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老人的骨质本身就脆, 更要加倍注意。 8.单人施救和双人施救的比例。单人施救时,每做15次人工呼吸,就做两 次胸外心脏按压;双人施救,则是每做10次人工呼吸,就做两次胸外心脏按压。 9.停止心肺复苏的指证。在施救的同时也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触 摸患者的手足,若温度有所回升,则进一步触摸颈动脉,发现有搏动即 可停止心肺复苏,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佛山市中医院急诊科06年健康讲座 心搏骤停的定义 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康复。 一、心搏骤停的原因 (一)心源性心搏骤停 因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如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或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急性心肌炎心肌病(以肥厚型多见,扩张型次之);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电生理紊乱(如窦房结病变、预激综合征、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 (二)非心源性心搏骤停 1.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气道异物、溺水和窒息等所致的气道阻塞,烟雾吸入和烧伤所致气道水肿,脑血管意外和颅脑损伤等均可导致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从而引起心肌严重缺氧而发生心搏骤停。 2.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3.药物、食物中毒和过敏反应; 4.电击或雷击; 5.手术、治疗操作和麻醉意外。 二、临床特点与识别 绝大多数病人无先兆症状,常突然发病。少数病人在发病数分钟到数十分钟有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等非特异性症状。心搏骤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 对于心博骤停的病人,在诊断确立后,应立即就地抢救,迅速采取有效果断措施,实施心肺复苏术。 徒手心肺复苏(CPR)流程 操作步骤 1.意识判断:轻摇患者肩膀呼叫:“你怎么了?”无反应再给强刺激(如按压人中穴)仍无反应。 2.呼救:“来人呀!救命啊!”或叫人呼叫“120”。

通过拔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启动EMS系统,本院急救电话:82229111、82286256。打电话的人要保持平静,不要慌张,准备回答下列问题: (1)急救患者所处位置(街道或路名、办公室名称、房室号); (2)急救患者所在地电话号码; (3)发生什么事件,心脏病发作或交通事故等; (4)所需急救的人数; (5)患者的一般情况; (6)已经给予患者何种急救措施(“正在行CPR”,“正使用AED”) (7)其它任何被询问的信息,确保EMS急救人员无任何疑问。最好在急诊医生对现场救治提出指导后,拔打电话者再挂断电话。 3.体位:快速使病人脱离不利环境(火灾现场、触电、溺水、楼梯等,注意脊柱损伤病人的搬 运),摆好体位为实施CPR,判断复苏效果,须使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面上,如果患者面朝下时,应把患者整体翻转,即头、肩、躯干同时转动,避免躯干扭曲,头、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面上。松开病人衣扣,必要时先头偏向一侧,将双上肢放置身体两侧,这种体位更适于CPR。 4.开放呼吸道:操作者跪于患者右侧胸旁,膝部与病人肩部、平卧水平平齐,①未发现颈受伤 者采用“仰头抬颌法”;②疑有颈外伤者采用“托颌法”。观察口、鼻腔,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假牙等。 5.呼吸判断:面部尽量贴近患者的鼻子 1)感觉:用面部感觉是否有呼吸的气息; 2)视:眼睛看是否有胸廓起伏: 3)听;是否有气流声音。 6.人工呼吸: 1)保持患者气道开放(标准:鼻尖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抬下颌的手最好不要松开; 要在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吹气; 2)深吸气,捏住患者鼻孔,口唇完全包住患者口部缓慢吹气,松鼻换气,吹气时观察患者 胸廓是否起伏,连续吹气2次,吹气时间不少于1秒。 7.循环判断: 1)评价循环体征,对非专业人员是指以下内容:给人工呼吸并评价患者的正常呼吸、咳嗽 情况,以及对急救通气后的运动反应,非专业人员通过看、听、感知呼吸以及患者其它 机体运动功能,应仔细鉴别正常呼吸和濒死呼吸。专业人员对于1岁以上的患者,颈动 脉比股动脉要易触及,方法是患者仰头后,急救人员一手按住前额,用另一手的食、中 手指找到气管,两指下滑到气管与颈侧肌肉之间的沟内即可触及颈动脉,如无搏动,立 即进行下一步。 2)呼吸、心跳存在者采用“复原(恢复)体位”等待救助。 3)复原(恢复)体位按以下6条原则: (1) 患者尽量取正侧位,头部侧位便于引流; (2) 体位应该稳定; (3) 避免胸部受压,以免影响呼吸; (4) 尽可能侧向易使患者恢复到仰卧位,并可能估计到颈部脊髓损伤; (5) 应易于观察通气情况,便于气道管理; (6) 体位本身不应造成患者进一步损伤。 特别强调,因不当地转动体位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损伤,如有创伤或怀疑创伤,只有在气道难以维持通畅时,才转动患者体位开放气道。对肢端血流受损的患者,要密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