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Krashen的“监察模式”理论指导外语教学

从Krashen的“监察模式”理论指导外语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013557108.html,

从Krashen的“监察模式”理论指导外语教学作者:邓华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3年第01期

摘要:受行为主义理论影响, Krashen提出了著名的且颇受争议的二语习得模式——“监

察模式”。本文将对这些假说作细致的描述和论证,并从实践角度分析“监察模式”理论对外语教学的指导作用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监察模式语言习得假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28-01

1 “监察模式” 理论诞生的背景

早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将言语看成是由言语器官活动组成的习惯系统。后来的斯金纳用操作条件反射来解释言语行为和儿童语言的习得。之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实验认为不同年龄有不同层次的语言学习的认知能力,他的认知发展论为语言习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通过对转换生成语法的形式特点的分析,形成了言语生成理论。他将语言习得分为两个层面,即能力和表现。能力就是指目标语的语言知识,包括本族语言中天赋的和习得的全部语言知识;表现是指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包括创造和理解句子的原则,以及分析语法错误和错用的原因。

深受乔姆斯基言语生成理论的影响,Krashen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对“监察模式”进行了首次描述,强调了语言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探求语言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这一模式包括了五个假说,分别是习得与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2 “监察模式”理论的具体内容

2.1习得与学习假说

Krashen将“习得”和“学习”这两个术语进行了对比。他认为,就像儿童牙牙学语一样,当我们完全沉浸在外语环境中,所听所看的都是这种目标语材料时,这种过程应是“习得”。而一旦我们特意注意所学语言的形式及语法规则时,这一过程就变成了“学习”,两者是存在差异的。

2.2监控假说

“监控”是学习者对白己语言输出的质量进行有意识的监

相关文档